当前位置:首页 » 地质工程 » 中国地质学会地热专业协会

中国地质学会地热专业协会

发布时间: 2021-03-06 10:42:13

A. 关于李四光的资料

李四光(1889年10月26日—1971年4月29日),字仲拱,原名李仲揆,湖北黄冈人,蒙古族,地质学家、教育家、音乐家、社会活动家。

中国地质力学的创立者、中国现代地球科学和地质工作的主要领导人和奠基人之一,新中国成立后第一批杰出的科学家和为新中国发展做出卓越贡献的元勋,2009年当选为100位新中国成立以来感动中国人物之一。

李四光1910年7月毕业于日本大阪高等工业学校;1911年,出任湖北军政府实业部长;1928年1月,任中央研究院地质研究所所长。



(1)中国地质学会地热专业协会扩展阅读:

主要成就

1、科研综述

李四光的科学成就,大致可分两个阶段,1949年前由于旧中国历史条件的限制,他侧重地质基础学科的研究;1949年后,在继续重视基础研究的同时,根据国家需要集中精力,积极开拓应用研究领域。

2、提出蜓科鉴定方法

1923年,李四光提出了蜓科鉴定方法,创立了十项标准,将蜓科主要特性,用若干曲线表示出来,使之既有定性概念,也有定量概念,并可以减少文字描述的繁琐,从而提高了鉴定的标准性科学性。

3、创立地质力学

20世纪20年代中叶,有关大陆运动起源的讨论正值高潮之际,李四光发表了《地球表面形象变迁之主因》一文,提出了“大陆车阀”自动控制地球自转速度变化作用的假说。地质学中的一个新的理论体系——地质力学就从这里萌芽产生了。


B. 有没有李四光的资料急用!!

李四光(1889-1971),蒙古族,字仲拱,原名李仲揆,1889年10月26日出生于湖北省黄冈县一个贫寒人家。他自回幼答就读于其父李卓侯执教的私塾,14岁那年告别父母,独自一人来到武昌报考高等小学堂。在填写报名单时,他误将姓名栏当成年龄栏,写下了“十四”两个字,随即灵机一动将“十”改成“李”,后面又加了个“光”字,从此便以“李四光”传名于世。

C. 谁知道东华理工大学副校长们的简历

副校长:徐跃进 教授

徐跃进教授,男,1958年出生于江西抚州,1984年毕业于华东地质学院放射性地球物理勘查专业并留校工作,公共事务管理(MPA)硕士研究生。多年来一直从事法律教学、公共事务管理和研究工作。公开发表与交流论文20多篇。历任系团总支书记,院团委副书记、书记,院保卫处副处长、处长;1994年任院长助理,1995年任学院副院长,分管后勤、保卫和校办产业工作。所分管工作和部门先后20多次受省、市、区奖励和表彰。

副校长:孙占学 教授、博士

孙占学教授,男,1962年出生于江西修水,1982年毕业于华东地质学院放射性水文地质专业并留校任教。1988年获工学硕士学位,1995年获中国科学院地质研究所理学博士学位。历任系主任、院长助理等职。多年来从事地热学、铀成矿水文地质学等方面的教学、科研工作。在国际国内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40多篇,出版专著3部;获省部级科技进步奖3项。为中国核工业总公司部级"112育才工程"学术技术带头人培养对象、江西省高校中青年学科带头人,全国优秀教师,核工业部劳动模范,并享受国务院颁发的政府特殊津贴。

副校长:刘晓东 教授、博士

刘晓东教授,男, 1963年2月出生于江西省上犹县,1982年7月毕业于原华东地质学院,同年留校任教。获南京大学矿物学、岩石学、矿床学博士学位。历任教研室主任、驻京办事处主任,材料科学与工程系副主任、主任兼研究所所长等职;2004年5月任东华理工学院副院长、党委委员。主要从事铀、金矿床地质、高放废物地质处置和矿物材料的科研、教学等工作。先后主持和参加国际合作项目、省部级科研项目20多项,获省部级科技进步奖2项;出版学术专(译)著3本,国内外刊物发表论文50多篇。曾赴日本从事研究工作一年,多次参加援外专家组工作,并应邀赴国外组织或参加过十多次国际学术交流会议。现为江西省高校中青年学科带头人,省级重点学科带头人;2003年起受聘为科技部国际合作项目评审专家、国际原子能机构咨询专家。兼任核资源与环境省部共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主任。

副校长:花明 教授、博士

花明教授 男,汉族,1955年9月生于江西崇仁,硕士生导师。1978年毕业于江西大学政治系,分配到抚州地质学院(现东华理工学院)任教,历任党委宣传部干事、副部长、部长,党办院办主任、院长助理等职,2004年5月任东华理工学院副院长、党委委员。1982年至1983年在厦门大学进修,1996年至1997年南昌大学硕士研究生主要课程学习结业。2001年至2004年在职攻读美国南加州大学远程教育工商管理博士研究生,获博士学位。
花明教授长期从事政治经济学、经济管理科研和教学工作,承担国家级课题2项,主编、参编教材、学术著作5本,在国内外公开发表论文30余篇。是中国核工业总公司优秀德育工作者。

副校长:汤彬 教授、博士
汤彬教授,男,1964年3月出生,湖南岳阳人,教授。1983年毕业于华东地质学院放射性地球物理勘探专业,获学士学位,现在成都理工学院攻读博士学位。1983年7月毕业留校任教,1994至今,从事计算机应用专业的教学科研工作,现任硕士研究生导师,1999年被聘为成都理工大学和南京理工大学博士研究生导师。江西省和中国核工业总公司中青年学科带头人,江西省第7、8届政协委员,中国地质学会、中国地球物理学会、中国核学会会员和江西省自动化学会理事、江西省计算机学会、江西省遥感协会(常务)理事。主要从事计算机网络、数据库应用、计算机图形图像处理、核技术应用等方向的研究。公开发表论文60余篇。历任信息工程系主任,信息工程学院院长兼软件学院院长、核应用技术研究所所长。2006年2月任副校长。

副校长:郭福生 教授、博士
郭福生教授,男,1962年12月出生,江西宁都人,中共党员。1983年毕业于中山大学地质系,1996年获华东地质学院工学硕士学位,2004年获中国地质大学(北京)理学博士学位,2000年晋升为教授。历任华东地质学院地质教研室主任、支部书记,东华理工学院地球科学系主任、地球科学与测绘工程学院院长,东华理工大学党委组织部部长兼人事处长、校长助理等职,2009年1月任东华理工大学副校长。
长期从事区域地质、铀矿地质、沉积岩、地貌景观与旅游开发研究,发表论文40余篇,出版教材和专著6部。获国防科学技术奖、国家级和省级教学成果奖6项。先后被评为江西省高校学科带头人、江西省教学名师、江西省优秀研究生导师、江西省百千万人才工程人选、江西省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享受江西省政府特殊津贴。2008年被江西省人民政府授予“龙虎山世界地质公园申报工作先进个人”称号。兼任全国丹霞地貌旅游开发研究会理事、江西省地质学会理事、江西省旅游文化研究会理事。

下面这个超级厉害
副校长:陈晓勇 教授、博士
陈晓勇教授,男,1961年9月出生,浙江诸暨人。1982年毕业于武汉测绘科技大学大地测量专业。1991年获同校摄影测量与遥感专业博士学位后,赴日本东京大学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1993年任日本亚洲航测株式会社综合研究所主任研究员。1999年任亚洲理工学院(联合国主办的研究生院,位于泰国曼谷)遥感与地理信息科学系副教授,并于2004年担任系主任。受聘于武汉大学、吉林大学、青海大学、中国测绘研究院的兼职教授与博士生导师。
主要从事地球信息科学的理论研究和应用技术的开发工作,在国内外学术刊物及会议上发表论文100多篇。曾获1991年度全国百篇优秀博士论文奖,1998年度日本测绘界最高奖“日本测绘奖”。2009年1月任东华理工大学副校长。

副校长: 聂逢君 教授、博士

聂逢君教授,男,1962年出生于湖南祁阳,1984年毕业于华东地质学院放射性地质与勘探专业并留校任教。1989年获中国地质科学院理学硕士学位,2000年获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工学博士学位,2000-2002年于中国地震局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并出站。2006-2007年赴加拿大留学一年。历任教研室副主任,长江学院副院长、常务副院长等职。长期从事铀矿地质、石油地质等方面的教学与科研工作。近年来,主持完成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核工业总公司、大庆油田、胜利油田等科研项目十余项,在国际国内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40余篇,出版专著2部。荣获国防科工委优秀博士称号,入选江西省百千万人才工程,为江西省高校中青年学科带头人,受聘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博士生导师。

D. 国际或有关国家地质组织或机构名称

ISO14000 环境管理体系 International Standard Organization 14000 Environ-mental Management System

爱尔兰地质调查局 Geological Survey of Ireland

澳大利亚地质调查局 Geological Survey of Australia

澳大利亚矿产资源局 Bureau of Mineral Resources Australia(BMR)

北极理事会 Arctic Council (AC)

大陆钻探协调委员会 Coordinating Com-mittee of Continental Drilling

德国科学院 Deutsche Akademie der Wissenschaften(DAdW)

地学信息管理与应用协会 Commission on the Management and Application of Geoscience Information (COGEOIN-FO)

地质资料存储、自动处理和检索委员会 Committee on Storage, Automatic Pro-cessing and Retrieval of Geological Data (CDGEODATA)

东南亚石油工程学会 Southeast Asian Society of Oil Engineering(SEASOE)

东南亚石油勘探学会 Southeast Asia Pe-troleum Exploration Society

东南亚石油勘探组织 South East Asia Petroleum Exploration Group (SEA-PEX)

东亚大地构造与资源研究会 Study of East Asia Tectonics and Resources (SEATAR)

俄罗斯科学院 Russian Academy of Sci-ences

发展中国家科学与技术委员会 Commit-tee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 Devel-oping Countries(COSTED)

法国地质、地球物理和矿物研究局 Bu-reau de Recherches Geologiques, Geo-physiques et Minerales(B.R.G.G.M.)

法国地质调查局 Bureau de Recherches Geologiques (BRG)

法国科研中心 Centre National de la Re-cherches Scientifique (CNRS)

非洲地质调查协会 Association of Afri-can Geological Surveg(AAGS)

非洲地质学会 Geological Society of Af-rica (GSA)

工程地质学家协会 Association of Engi-neering Geologists (AEG)

古生物学家和矿物学家学会 Society of Economic Paleontologists and Mineralo-gists (SEPM)

国际孢粉学会基金会 International Fed-eration of Palynological Societies(IF-PS)

国际孢粉学委员会 International Com-mission for Palynology (ICP)

国际北极科学委员会 International Arc-tic Science Committee (IASC)

国际标准化组织 International Standard Organization (ISO)

国际冰川学会 International Glaciological Society

国际沉积学会议 International Congress of Sedimentology (ICS)

国际沉积学家协会 International Associ-ation of Sedimentologists (IAS)

国际大地测量协会 International Associ-ation of Geodesy (IAG)

国际大地测量与地球物理联合会 Inter-national Union of Geodesy and Geo-physics (IUGG)

国际大湖研究协会 International Associ-ation for Great Lakes Research (IA-GLR)

国际地层划分分会 International Subcom-mission on Stratigraphic Classification (ISSC)

国际地层委员会 International Commis-sion on Stratigraphy (ICS)

国际地磁和超高层大气物理协会 Inter-national Association of Geomagnetism and Aeronomy (IAGA)

国际地理联合会 International Geograph-ical Union (IGU)

国际地理学联合会 International Union of Geography (IUG)

国际地球动力学联合会 Inter-Union Commission on Geodynamics (IUCG)

国际地球化学与宇宙化学协会 Interna-tional Association for Geochemistry and Cosmochemistry (IAGC)

国际地球科学史委员会 International Committee on the History of Geological Sciences (ICHGS)

国际地球科学委员会 International Com-mittee for Earth Sciences (ICES)

国际地球物理机构 Geophysical Service International(G.S.I.)

国际地球物理委员会 International Geo-physical Committee (IGC)

国际地球物理学会议 International Geo-physical Assembly (IGA)

国际地热协会 International Geothermal Association (IGA)

国际地震工程协会 International Associ-ation for Earthquake Engineering (IAEE)

国际地震与地球内部物理学协会 Inter-national Association of Seismology and Physics of the Earth's Interior (IAS-PEI)

国际地震预报委员会 International Com-mission on Earthquake Prediction (ICEP)

国际地质会议 International Geological Congress (IGC)

国际地质科学联合会 International Union of Geological Sciences (IUGS)

国际第四纪研究联合会 International Union for Quaternary Research (IUQR,INQUA)

国际第四纪研究协会 International As-sociation of Quaternary Research (IAQR, INQUA)

国际断裂研究会议 International Con-gress of Fracture (ICF)

国际发展地学工作者协会 Association of Geoscientists for International Develop-ment (AGID)

国际分析化学会议 International Con-gress on Analytical Chemistry (ICAC)

国际干旱半干旱陆地研究中心 Interna-tional Center for Arid and Semiarid Land Studies

国际工程地质协会 International Associ-ation of Engineering Geology (IAEG)

国际供水协会 International Water Sup-ply Association

国际构造 - 大地构造地质学家协会 Inter-national Association of Structural/Tec-tonic Geologists (IASTG)

国际古生物联合会 International Palae-ontological Union (IPU)

国际古生物协会 International Palaeon-tological Association (IPA)

国际海底管理局 International Sea Bed Authority

国际海啸信息中心 International Tsuna-mi Information Center (ITIC)

国际海洋科学咨询委员会 International Advisory Committee on Marine Sciences (IACOMS)

国际海洋探查理事会 International Council for the Exploration of the Sea (ICES)

国际海洋物理学协会 International As-sociation for the physical Sciences of the Ocean

国际海洋学委员会 International Com-mission on Oceanography (ICO)

国际湖沼学协会 International Associa-tion of Limnology (IAL)

国际环境和发展研究所 International In-stitute for Environment and Develop-ment (IIED)

国际环境资料查询系统 International Referral System for Sources of Environ-mental Information (INFOTERRA)

国际火山学协会 International Associa-tion of Volcanology (IAV)

国际火山学研究所 International Institu-te of Volcanology

国际结晶学联合会 International Union of Crystallography

国际科学联合会理事会 International Council of Scientific Union (ICSU)

国际空间研究委员会 International Com-mittee on Space Research(COSPAR)

国际矿床成因协会 International Associ-ation on the Genesis of Ore Deposits (IAGOD)

国际矿物学协会 International Minera-logical Association (IMA)

国际矿物学协会 - 新矿物与矿物名称委员会 IMA-Commission on New Minerals and Mineral Names (IMA-CNMMN)

国际煤岩学委员会 International Com-mission for Coal Petrology (ICCP)

国际黏土研究协会 International Associ-ation for Clay Research (IACR)

国际气象协会 International Association of Meteorology (IAM)

国际潜在有毒化学品登记中心 Interna-tional Register of Potentially Toxic Chemicals (IRPTC)

国际热流委员会 International Heat Flow Commission(IHFC)

国际山崩研究组 International Landslide Research Group

国际数学地质协会 International Associ-ation of Mathematical Geology (IAMG)

国际数字地球物理协会联合会 Inter-As-sociation Committee on Mathematical Geophysics (IACMG)

国际水文地质学家协会 International Association of Hydrogeologists (IAH)

国际水文科技协会 International Associ-ation of Scientific Hydrology (IASH)

国际水文科学协会 International Associ-ation of Hydrological Sciences (IAHS)

国际水文组织 International Hydrogra-phic Organization (IHO)

国际天文调查与地球科学研究所(荷兰) International Institute of Aerospace Survey and Earth Sciences

国际天文学联合会 International Astro-nomical Union (IAU)

国际天文学联合会 Union Astronomique Internationale (UAI)

国际土壤科学协会 International Associ-ation of Soil Science (IASS)

国际土壤力学与基础工程学会 Interna-tion Society for Soil Mechanics and Foundation Engineering

国际土壤学学会 International Society of Soil Science

国际行星学协会 International Associa-tion of Planetology (IAP)

国际岩石圈联合委员会 Inter-Union Commission on the Lithosphere (I.C.L)

国际岩石学委员会 International Com-mission for Petrology (ICP)

国际永久冻土协会 International Perma-frost Association (IPA)

国际月球研究协会 Inter-Union Commis-sion for Studies of the Moon (IUCM)

国际制图学协会 International Cartog-raphic Association (ICA)

国际自然与自然资源保护协会 Interna-tional Union for Conservation of Nature and Natural Resources (IUCN)

国家地质分析研究中心 National Re-search Centre of Geoanalysis

国家科学基金会(美国) National Science Foundation(NSF)

国家矿产储量委员会 National Commis-sion of Mineral Reserves

国家矿产资源委员会 National Commis-sion of Mineral Resources

国科联环境规划地质科学委员会 Com-mission on Geologic Sciences for Envi-ronmental Planning (Co-geoenviron-ment)

国科联环境问题科学委员会 Scientific Committee on Problems of the Environ-ment (SCOPE)

国科联太阳 - 地球物理学专门委员会 IC-SU Special Committee on Solar-Terres-trial Geophysics(SCSTG)

海湾沿岸地质科学联合会 Gulf Coast Association of Geological Societies (GCAGS)

海洋协调委员会 Ocean Coordinate Com-mittee(OCC)

海洋研究科学委员会(国际科学理事会ICSU) Scientific Committee on Oce-anic Research (SCOR)

海洋资源机构联合委员会 Interagency Council on Ocean Resources (ICOR)

荷兰地质调查局 Geological Survey of the Netherlands

环太平洋能源与矿产资源理事会 Cir-cum-Pacific Council for Energy and Mineral Resources

环太平洋能源与矿产资源会议 Cirum-Pacific Energy and Mineral Rescurces Conference(CPEMRC)

加拿大地质调查局 Geological Survey of Canada

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经合组织) Organ-ization for Economic Cooperation and Development (OECD)

喀尔巴阡 - 巴尔干地质协会 Carpathian-Balcan Geological Association

勘查地球化学家协会 Association of Ex-ploration Geochemists (AEG)

勘查地球物理学家学会 Society of Ex-ploration Geophysicists (SEG)

矿产地质应用学会 Society for Geology Applied to Mineral Deposits (SGAMD)

联合国大陆架界限委员会 United Na-tions Commission on the Limits of the Continental Shelf

联合国防止荒漠化会议 United Nations Conference on Desertification

(联合国)国际原子能机构 International Atomic Energy Agency(IAEA)

联合国环境规划署 United Nations Envi-ronment Programme (UNEP)

联合国环境与发展会议 United Nations Conference on Environment and Devel-opment (UNCED)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 United Nations E-cational Scientific and Cultural Organi-zation (UNESCO)

联合国经社理事会 Economic and Social Council(ESC,Ecosoc)

联合国开发计划署 United Nations De-velopment Programme (UNDP)

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 United Nations Conference on Human Environment

(联合国)世界气象组织 World Meteoro-logical Organization(WMO)

(联合国)世界卫生组织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WHO)

(联合国)世界知识产权组织 World In-tellectual Property Organization (WI-PO)

联合国水环境会议 United Nations Wa-ter Conference

联合国亚太经济理事会 United Nations Economic and Social Commission for Asia and the Pacific(ESCAP)

联合国原子能委员会 United Nations Atomic Energy Commission(UNAEC)

联合海洋研究公司 Joint Oceanographic Institutions Incorporated (JOI)

绿色和平组织 Green Peace

伦敦地理学会 Geological Society of Lon-don(GSL)

美孚石油公司 Standard Oil Company (SOC)

美国地球物理联合会 American Geo-physical Union (AGU)

美国地质调查局 United States Geolog-ical Survey (USGS)

美国国家地球定位局 National Earth Orientation Service, USA

美国国家地震工程研究中心 National Center for Earthquake Engineering Research, USA

美国国家地质委员会 U.S.National Committee on Geology

美国国家科学院 National Academy of Seiences(NAS)

美国科学工作者协会 American Associa-tion of Scientific Workers(AASW)

美国科学院 American Academy of Sci-ences(AAS)

美国矿业局 U.S.Bureau of Mines (USBM)

美国宇航局 National Aeronautics and Space Administration (NASA)

美国月球与行星研究所 Lunar and Plan-etary Institute, USA

南非地质调查局 Geological Survey of South Africa

南极研究科学委员会(国际科学理事会,ICSU) Scientific Committee on Ant-arctic Research (SCAR)

南太平洋地区矿产资源联合勘探协调委员会 Committee for Co-ordination of Joint Prospecting for Mineral Resources in the South Pacific Area (CCOP/SOPAC)

南太平洋应用地学委员会 South Pacific Applied Geoscience Commission

挪威地质调查局 Geological Survey of Norway

欧洲地球科学联合会 European Union of Geosciences

欧洲地球物理学会 European Geophysi-cal Society

欧洲地质学家联盟 European Federation of Geologists(EFG)

欧洲勘查地球物理学家协会 European Association of Exploration Geophysi-cists

欧洲石油科学家协会 European Associa-tion of Petroleum Geoscientists

全球沉积地质学协会 Commission on Global Sedimentary Geology

日本地质调查局 Geological Survey of Japan

日本国家地质委员会 Japanese National Committee of Geology

日本火山学会 Volcanological Society of Japan

瑞典地质调查局 Geological Survey of Sweden

深海取样联合会 Joint Oceanographic In-stitutions for Deep Earth Sampling (JOIDES)

石油输出国组织(欧佩克) Oil Procing and Exporting Countries (OPEC)

石油输出国组织(欧佩克) Organization of Petroleum Exporting Countries (OPEC)

世界冰川监测局 World Glacier Monito-ring Service (WGMS)

世界地质图委员会 Commission for the Geological Map of the World (CGMW)

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 World Commis-sion on Environment and Development (WCED)

世界黄金理事会 World Gold Council

世界科学工作者协会 World Federation of Scientific Workers(W.F.S.W.)

世界气象组织 Organization Meteoro-logique Mondiale (OMM)

世界数据中心 A:冰川学(雪和冰) World Data Center A: Glaciology (Snow and Ice)

世界数据中心 A:固体地球物理学 World Data Center A: Solid Earth Geo-physics

世界数据中心 A:海洋地质学与地球物理学 World Data Center A: Marine Ge-ology and Geophysics

世界数据中心 A:海洋学 World Data Center A: Oceanography

世界数据中心 World Data Center

世界野生动物基金会 World Wildlife Fund (WWF)

世界自然基金会 World Wide Fund for Nature (WWFN)

太平洋沿岸天然气协会 Pacific Coast Gas Association(PCGA)

泰国地质调查局 Geological Survey Divi-sion Thailand

西南太平洋地震学会 Seismological Soci-ety of the South-West Pacific(SSSWP)

现代地壳运动委员会 Commission on Recent Crustal Movements(CRCM)

香港地质调查所 Hong Kong Geological Survey

新能源与工业技术发展组织 New Ener-gy and Instrial Technology Develop-ment Organization(NEDO)

亚洲宝石科学学院(泰) Asian Institute of Gemological Sciences (AIGS)

亚洲岩土工程信息中心 Asian Informa-tion Center for Geotechnical Engineer-ing(AICGE)

亚洲近海矿产资源联合勘探协调委员会 Committee for Co-ordination of Joint Prospecting for Mineral Resources in Asian Offshore Areas (CCOP)

亚洲岩土工程信息中心 Asian Geotecch-nical Engineering Information Center

伊朗地质调查局 Geological Survey of I-ran(GSI)

以色列地质调查局 Geological Survey of Israel

意大利宝石研究所 Italian Gemolegical In-stitute

意大利国家地质调查局 National Geo-logical Survey of Italy

英国地质调查局 British Geological Sur-vey

英国地质调查所 Geological Survey of Great Britain(G.S.G.B.)

英国皇家学会 Royal Society(RS)

英国科学院 British Academy(B.A)

英国科学促进协会 British Association for the Advancement of Science(BAAS)

越南地质调查局 Geological Survey of Viet Nam

陨石学会 The Meteoritical Society

政府间海洋学委员会 Intergovernmental Oceanographic Commission (IOC)

政府间海洋学组织 Intergovemmental Oceanographic Organization (IOO)

中国地质调查局 China Geological Sur-vey (CGS)

中国地质科学院 Chinese Academy of Geological Sciences

中国科学院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中国全国地层委员会 All China Commis-sion of Stratigraphy

中央地质调查所(中国台北) Central Ge-ological Survey

E. 中国地质学会的学会章程


第一章 总 则第一条 本学会名称为中国地质学会,英文译名为“geological society of china”,缩写为gsc。第二条 中国地质学会(以下简称本会)是由中国地质科学技术工作者自愿组成、依法登记成立的全国性、学术性、非营利性的法人社会团体,是中国科学技术协会的组成部分,是发展我国地质科技事业的重要社会力量。本会代表中国地质学界参加国际地质科学联合会及其下属学术组织。第三条 本会宗旨是团结广大地质科技工作者遵守宪法,遵守社会道德风尚,在法律、法规和国家政策指导下开展活动;贯彻“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坚持民主办会的原则;积极倡导献身、求实、创新、协作的精神和优良学风;促进地质科学技术的繁荣和发展,促进地质科学技术的普及与推广,促进地质科学技术人才的成长和提高,促进地质科学技术与经济相结合,促进人类与自然的和谐发展,为我国地质事业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做出贡献。第四条 本会接受业务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和社团登记管理机关民政部以及挂靠单位国土资源部的业务指导和监督管理。第五条 本会的住所:北京市西城区百万庄大街26号(中国地质科学院内),邮政编码:100037。第二章 业务范围第六条 本会围绕我国地质科学技术与相关领域开展以下业务活动:一、开展国内外学术交流,加强同国内外地质科技团体和地质学家的联系;二、组织和承担地质科学技术研究工作;三、编辑、出版、发行本会主办的地质科技期刊;四、向社会普及地质科学知识、传播科学方法和科学思想;五、开展继续教育,组织和承办各类技术培训或技术研讨班、研讨会等,推广新理论、新技术和新方法;六、受挂靠单位国土资源部委托,负责中国注册地质师的资格认证的相关日常管理工作等;七、开展地质科技咨询服务和地质科技开发工作;接受委托,对国家地质科技发展战略、政策和经济建设中的重大决策进行科技咨询;开展地质科技项目论证、成果鉴定和奖励评审、文献和标准的编审、专业技术任职资格的评定等;八、发现和举荐地质科技人才,表彰、奖励在地质科技活动中取得优秀成绩的会员和科技工作者;九、向党和政府及有关部门反映地质科技工作者的意见和建议,维护他们的合法权益;十、承担上级单位交办的相关事宜和开展为会员服务的其他活动。第三章 会员第七条 本会会员分为个人会员和团体会员两部分。第八条 个人会员包括:荣誉会员、会员、学生会员、通讯会员和外籍会员。一、入会条件凡承认本会章程,并符合下列不同类型会员条件之一者,均可提出入会申请,按审批程序批准后,成为中国地质学会会员。(一)会员1、获得大学本科及以上学历的地质科技人员;2、中级专业技术职务及以上或具有相当技术职务的地质科技人员;3、从事科技、教育、生产等地质科技管理工作5年及以上,并热心和积极支持本会工作,具有一定业务管理水平的管理人员。(二)学生会员1、高等院校地质类专业本科二年级及以上;2、在校硕、博研究生(不含在职研究生)。(三)荣誉会员凡年龄在70周岁及以上,并同时具备下列条件的人员,经本会常务理事会批准,可授予本会荣誉会员。1、为地质事业做出突出贡献的人员;2、为地质学会发展做出特殊贡献的人员。(四)通讯会员现居住在港、澳、台地区或旅居国外并在本行业领域具有一定学术成就的中国籍地质科技工作者。(五)外籍会员在地质专业领域有较高造诣,并热心参与和协助组织本学科学术交流的外籍专家、学者。二、入会程序(一)会员、学生会员,本人应向所在的省(自治区、直辖市)地质学会提出书面申请、填写“中国地质学会个人会员申请表”,由所在省级地质学会审批后报中国地质学会备案,颁发中国地质学会会员证。(二)荣誉会员,经本人同意,由学会分支机构、省级学会、常务理事单位提名,常务理事会批准,可成为中国地质学会荣誉会员。(三)通讯会员、外籍会员,由本会会员两人书面推荐、本人向本会提出书面申请、填写“中国地质学会个人会员申请表”,经本会常务理事会审议批准后颁发中国地质学会会员证。外籍会员报中国科协备案。三、权利和义务:(一)权利1、享有选举权、被选举权和表决权;2、优先参加本会主办的国际、国内学术交流、考察、培训等活动,并享有优惠的会议注册费;3、免费或优惠获得本会相关资料和主办的出版物;4、享有申请本会有关奖励或推荐有关奖励资格的权利;5、享有对本会工作的批评、建议和监督权;6、入会自愿、退会自由。(二)义务1、遵守本会章程,执行本会决议;2、维护本会的合法权益;3、完成本会交办的任务;4、按规定缴纳个人会员会费。四、会员资格及会籍管理(一)本会荣誉会员、通讯会员、外籍会员的会籍由本会直接管理;本会普通会员、学生会员由所在的省(自治区、直辖市)地质学会管理。(二)会员调离所在的省(自治区、直辖市)时,应及时到原所在的省(自治区、直辖市)地质学会办理会籍转移手续;(三)会员应自觉缴纳会员会费,在会员资格有效期满六个月后仍未能及时缴纳会费的将自动取消其会员资格;(四)会员被剥夺政治权利者,自动取消其会员资格;(五)会员退会或被取消会员资格后要求重新入会的,按原审批程序重新进行审批。第九条 单位会员一、入会条件凡承认中国地质学会章程,与本会行业领域有关,愿意参加和支持本会组织的学术交流、科学普及、技术咨询、人才举荐、教育培训等有关活动的,并具有一定科技队伍和一定比例的本会会员,从事科研、教学、生产、服务的企事业单位和教学机构、社会团体。二、入会程序向本会提出书面入会申请、填写“中国地质学会团体会员申请表”,经常务理事会审议批准,即可成为本会团体会员。三、权利和义务(一)权利1、享有选举权、被选举权和表决权;2、理事会换届选举时,拥有理事候选人的提名权;(新增)3、优先参加本会组织的国内外学术交流与科学考察、科技咨询、科技培训等;4、拥有申请本会有关奖项、奖励的资格;5、优先和优惠订阅本会主办的学术期刊或有关资料;免费获得本会内部刊物;6、免费在学会网站和内部刊物上刊登团体会员单位的人才、科研、教学、生产等成果有关信息;7、拥有对本会工作的批评、建议和监督权;8、入会自愿、退会自由。(二)义务1、遵守本会章程,执行本会决议,维护本会的合法权益;2、及时向本会提供相关学术动态,积极开展学术交流及科学普及活动;3、按规定缴纳团体会员会费;四、会员资格和会籍管理(一)团体会员单位会籍由本会统一管理;(二)不能按期缴纳会费的团体会员单位将取消本会团体会员单位资格,取消会员资格后需重新入会的,需按原审批程序进行重新审批。第十条 会员会费的管理与使用一、本会各类会员会费应按财务有关规定严格管理,专款专用;二、收取会费需向缴费人开具由财政部门监制、民政部门统一印制的“社会团体会费收据”;三、个人会员会费由所在省(自治区、直辖市)地质学会负责收缴与管理使用;团体会员单位会费和学会理事会费、通讯会员和外籍会员会费由本会负责收缴及管理使用;四、会员会费主要用于为会员服务性支出和补贴本会工作支出;五、本会按年度会费缴纳标准收取会费,可一次性缴纳五年会费,也可按年度缴纳;六、会费缴纳和使用情况每年向常务理事会报告,并接受会员监督。第十一条 团体会员单位应设立1-2名联系人,负责本单位的会员发展申报、团体会费缴纳及日常事务管理;第十二条 本会遵循中国科协制定的会员统一编码规则,对个人会员进行统一编码;第十三条 不按规定缴纳会费的个人和单位,不得参与本会各项奖项的评选、不得担任本会理事。
第十四条会员如有严重违反本章程的行为,经理事会或常务理事会表决通过,予以除名。第四章 领导机构和负责人第十五条 全国会员代表大会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是本会最高权力机构。一、全国会员代表大会的职权(一)制订、修改本会章程;(二)选举和罢免理事会理事;(三)审议理事会的工作报告和财务报告;(四)制定本会工作方针和任务;(五)决定章程规定的其他重大事宜。二、会员代表的产生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地质学会按规定分配的名额,由会员单位民主选举产生,部分代表可由团体会员单位推举产生,理事会现任理事和新拟任理事候选人为当然代表。三、工作程序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每五年召开一次。如遇特殊情况,需提前或延期召开,应由常务理事会议决定后,报中国科协批准,但提前或延期召开一般不得超过一年。第十六条 理事会理事会是全国会员代表大会的执行机构,在全国会员代表大会闭会期间领导本会开展工作,对全国会员代表大会负责。一、理事选举程序和条件(一)程序理事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地质学会,各专业委员会、研究分会、工作委员会,各团体会员有关部门及单位按规定分配名额推荐候选人,经上届常务理事会议审议后,向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提出理事候选人名单,由全国会员代表大会以无记名投票方式选举产生新一届理事会理事。(二)条件理事人选年龄应在70周岁以下,且在本行业领域有一定学术造诣、学风正派的专家、学者;在产学研第一线工作的科技工作者以及热心学会工作并具有一定业务管理水平的地质矿产行政主管部门和企事业管理人员,理事可以连选连任,但不能超过两届,隔届可再任。二、理事会行使的职权(一)执行全国会员代表大会的决议;
(二)选举或罢免理事长、副理事长、秘书长和常务理事;
(三)向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报告工作和财务情况;
(四)制定本会发展规划;
(五)决定办事机构、分支机构、代表机构和实体机构的设立、变更、注销;
(六)筹备召开全国会员代表大会;
(七)决定会员的入会和除名;
(八)决定副秘书长和各分支机构负责人的聘任;
(九)向国家推荐重大学术成果和优秀人才;决定本会表彰和奖励事项;
(十)审定内部管理制度、筹集学会活动经费;
(十一)审议、决定本会其他重要工作。
三、理事会每年召开一次,遇特殊情况可以通讯方式举行。理事会须有2/3以上理事出席方能召开;其决议须经出席理事的2/3以上表决通过方能生效。理事不能到会,可委托代表参加,并有委托投票权。
第十七条 常务理事会
本会设常务理事会。常务理事会在理事会闭会期间行使理事会第一、四至十条的职权,对理事会负责。
一、由理事会提出常务理事候选人名单(常务理事人数不得超过理事人数的1/3),并采取无记名投票方法,选举理事长一名、副理事长若干名、常务理事若干名、秘书长一名组成常务理事会;理事长可委托一位副理事长担任常务副理事长。
二、常务理事会每半年召开一次,遇特殊情况可以通讯方式举行。常务理事会须有2/3以上的常务理事出席方能召开,其决议须经到会常务理事2/3以上表决通过方能生效。
第十八条 学会负责人
一、理事长、副理事长和秘书长必须具备下列条件:
(一)坚持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政治素质好;
(二)在本行业领域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和权威性;
(三)理事长、副理事长最高任职年龄不超过70周岁,秘书长任职时年龄一般不超过62周岁且为专职;
(四)热心学会工作,身体健康,能坚持正常工作;
(五)未受过剥夺政治权利刑事处罚;
(六)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
二、学会换届后一般不增补或变更秘书长以上负责人,确需增补或更换的,需经理事会或常务理事会提议,向中国科协提出申请,经审批同意后按学会章程规定进行选举,并到民政部办理备案等相关手续。
三、理事长、副理事长、秘书长每届任期五年,连任不得超过两届。对任期内业绩突出的秘书长,经理事会或常务理事会提名,全国会员代表大会2/3以上会员代表表决通过,报中国科协审查并经民政部批准,可再延长一届任期。
四、理事长为本会法定代表人。法定代表人代表本会签署有关重要文件。特殊情况下,经理事长委托、理事会同意,报中国科协审查并民政部批准,可由秘书长担任本会法定代表人。
本会法定代表人不得兼任其他社会团体的法定代表人。
五、理事长行使下列职权:
(一)召集和主持理事会和常务理事会;
(二)检查会员代表大会、理事会和常务理事会决议的执行情况。
理事长因故不能履行职权,可委托常务副理事长代行职权。
六、秘书长行使下列职权:
(一)主持办事机构开展日常工作,组织实施年度工作计划;
(二)协调、监督、检查各机构开展工作情况;
(三)提名副秘书长以及各机构主要负责人,提交理事会或常务理事会审定;
(四)决定办事机构、实体机构专职工作人员的聘用;
(五)处理其他日常事务。
第十九条 名誉理事
名誉理事只授予对本会工作做出重大贡献的人士,且已退离本会工作岗位,经理事长提议,常务理事会审批,方可授予。
一、条件
名誉理事具备下列条件之一者方可授予:
(一)曾任本会常务理事、年龄60周岁及以上并已退离工作岗位;
(二)曾连任两届本会常务理事;
(三)曾连任三届副秘书长且曾任本会理事。
二、名誉理事除享有会员的权利外,还具有以下权利:
1、优先参加本会主办的国际、国内学术交流、考察、培训等活动,并享有低于其他会员的会议注册费;
2、免费获得本会相关资料和主办的出版物;
第五章 办事机构
第二十条 本会根据工作需要设立办事机构处理日常事务。办事机构是在本会常务理事会领导下,日常工作由秘书长具体负责的常设专职业务机构。
办事机构设在中国地质科学院,工作人员由中国地质科学院派出。
第二十一条 本会由常务理事会聘任的专职副秘书长协助秘书长主持办事机构的日常工作。
第二十二条 本会可对社会聘用的合同制工作人员实行流动的动态人事管理,建立流动人员管理制度和奖惩办法,其人事档案、社会保险、专业技术职务评定等委托北京(或部委)有资质的中介公司代为管理。
第二十三条 本会对社会聘用的合同制工作人员的工资、保险、福利待遇等按国家对事业单位的有关规定执行。
第六章 分支机构
第二十四条 本会根据学科专业的发展及业务活动的需要,设置若干分支机构(专业委员会、工作委员会、研究分会、专项基金管理委员会)。分支机构是理事会领导下的非法人学术工作机构,承担组织本专业学术交流、科学普及、咨询服务、人才举荐、培训及专业研究等方面的任务。
第二十五条 分支机构设主任委员一人、副主任委员数人、秘书长一人和委员若干人。主任委员和成员由有关方面协商、推荐,由理事会或常务理事会聘任。
第二十六条 分支机构应按学会章程规定每五年换届一次,主任委员、副主任委员和秘书长年龄不得超过70周岁,连任不得超过两届。党政机关副处级以上干部兼任学会分支机构主任委员的,应按干部管理权限报批。
第二十七条分支机构的设立、变更和注销,需经理事会或常务理事会审议同意,报中国科协审查并民政部批准。
第七章 经费及资产管理、使用原则
第二十八条 经费来源
一、会费;
二、国内外个人、团体和单位的捐赠;
三、政府资助;
四、在核准的业务范围内开展活动或服务的收入;
五、利息;
六、中国科学技术协会拨款;
七、其他合法收入。
第二十九条 本会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收取会员会费。
第三十条 本会开展表彰奖励活动,不收取任何费用。
第三十一条 本会合法收入享有法人财产所有权,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侵占、私分或挪用。
本会财产必须用于章程规定的业务范围和事业发展,不得在会员中分配。第三十二条 本会建立严格的财务管理制度,保证会计资料合法、真实、准确、完整。第三十三条 本会配备具有专业资格的会计人员。会计不得兼任出纳。会计人员必须进行会计核算,实行会计监督。会计人员调动工作或离职时,必须与接管人员办清交接手续。第三十四条 本会的资产管理必须执行国家规定的财务管理制度,接受全国会员代表大会和财政部门的监督。资产采源属于国家拨款或者社会捐赠、资助的, 必须接受审计机关的监督,并将有关情况以适当方式向社会公布。第三十五条 本会换届或更换法定代表人之前,需依法接受民政部和中国科协认可的审计单位组织的财务审计。
第八章 终止程序及终止后的财产处理
第三十六条本会完成宗旨或自行解散,或由于分立、合并等原因需要注销,由理事会或常务理事会提出终止建议,报国土资源部审查同意后经全国会员代表大会表决通过,并报中国科协审查批准。
第三十七条 本会终止前,需在中国科协和国土资源部指导下成立清算组织,清理债权、债务,处理善后事宜。清算期间不开展与清算无关的活动。
第三十八条 本会在民政部办理注销登记手续后即为终止。
第三十九条 本会终止后的剩余财产在中国科协、民政部和国土资源部的监督下,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用于发展与本会宗旨相关的事业。
第九章章程的修改程序
第四十条 对本会章程的修改,须经理事会或常务理事会表决通过后,报全国会员代表大会审议通过,并在通过后15日内报中国科协审查,经同意,报民政部核准后生效。
第十章 附则
第四十一条 本章程于2011年11月1日经第十一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表决通过。
第四十二条 本章程的解释权属本会理事会。
第四十三条本章程自民政部核准之日起生效。

F. 中国地质科学院水文地质环境地质研究所

截至2014年底,全所职工总数534人,其中在职职工310人,离退休职工224人;博士生导师8人,享受国务院政府津贴专家4人。专业技术人员中,院士1人,俄罗斯自然科学院外籍院士1人,正高级职称40人,副高级职称46人,中级职称125人。内设8个综合管理部门、16个技术业务部门、3个科研业务保障部门。国际水文地质学家协会中国国家专业委员会、中国地质学会水文地质专业委员会、地热专业委员会、农业地质专业委员会、河北省矿泉水产品质量监督检验站挂靠所内。

发表论文122篇,其中SCI检索论文21篇、EI检索论文23篇。出版专著5部,获得专利29项,1项专利技术实现转让,获著作权1部。获批12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石建省研究员获“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称号,卢耀如院士再获河北省院士特殊贡献奖,石建省、王贵玲研究员受聘全国首席科学传播专家。国家实用新型专利“有机物污染水样泵管口采样器”成功转化为产品,投入批量生产。荣获国土资源科学技术二等奖1项,中国地质调查局、中国地质科学院2014年度地质科技十大进展1项,中国地质学会2014年度十大地质科技进展1项。

获奖证书

领导班子由5人组成,所长、党委书记石建省,副所长张永波、张兆吉、李援生,纪委书记张民福。

所长、党委书记石建省(中),副所长张永波(右二),副所长张兆吉(左二),副所长李援生(右一),纪委书记张民福(左一)

年度重要科研成果

我国地下水污染调查建立全流程现代化取样分析技术体系。成功研制系列取样器并解决痕量组分采集技术难题,发展高效实用的现场调查技术及离线萃取技术,快速准确地查明了重点地区地下水污染状况;通过高分辨率遥感解译调查土地利用类型与污染源分布;构建了有机分析实验平台,对全国33个实验室实现网络远程质量监控。

大型盆地和东南沿海典型地区深部水文地质调查与综合评价取得地热资源勘查重大突破。在高温地热资源以及干热岩勘查、水热型地热资源调查评价、省会城市及地级市浅层地温能调查评价取得重大突破,发现多处高温地热异常。西藏古堆高温地热显示区地热钻探230米深度温度达195 ℃,为我国目前地热勘探中同深度温度最高钻井,川西地区高温地热钻探填补了理塘、巴塘地热钻探空白。首次开展干热岩科学开发利用试验研究,东南沿海地区干热岩钻探选址取得进展,完成东南沿海干热岩资源潜力区地球物理勘查。

贵德县扎仓沟干热岩钻孔现场

中国地质调查局王学龙副局长听取项目汇报

热坑间歇喷泉

热水塘沸喷泉

城市发展中的地质环境风险评估与防控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以甘肃兰州、天水的滑坡、泥石流为研究对象,攻克了滑坡、泥石流发生概率难以计算的难题,建立了滑坡、泥石流风险评价技术方法体系。以郑州地面沉降为研究对象,研究了中原城市群地面沉降发生原因与机理,为中原城市地面沉降风险评价技术研究奠定了基础。以石家庄、北京、洛阳为研究区域,研究了污染物在这些地区包气带中的迁移规律与包气带的防污能力,改进了地下水污染防污能力的评价方法技术,为地下水污染风险评估奠定了基础。

全国地下水资源及其环境问题战略研究。查明我国13个粮食主产区的分布范围、农业种植现状及其灌溉用水对地下水依赖状况与趋势、各粮食主产区地下水资源保障农田生产用水能力。首次查明地下水超采与灌溉农业之间关系、小麦、玉米等秋粮作物及蔬菜和耗水型果林用水对地下水超采影响程度和应调控阈以及节水灌溉与地下水资源优化配置机制。提出相对农民模式的综合优化节水灌溉方案和实施对策,示范应用取得显著生态环境和经济社会效益。创编了我国“国家主要含水层图工作大纲与技术要求”,全面完成《我国水工环地质工作发展史》出版稿,对发展我国水工环地质事业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国家粮食主产基地黄淮海区灌溉农业的用水强度、对地下水依赖程度和地下水保障能力分布图

祁连山大型煤炭基地土地覆盖现状解译图

重要能源基地水文地质环境地质调查。完成我国重要能源基地1∶5万水文地质环境地质调查工作总体部署。先后开展了“青海重要能源基地水文地质调查”、“神东煤炭基地水文地质调查与老空区普查”和“晋东能源基地水文地质环境地质调查”。完成6个1∶5万标准图幅调查(面积约2520km2);实施一批探采结合井,总出水量约14736m3/d,有力地解决了矿区缺水问题。在多年冻土区融区控水规律、鄂尔多斯盆地直罗组强富水特性、典型岩溶泉域强径流带分布与演变、采煤条件下上覆含水层疏干破坏机理、矿区含水层保护理论技术、老空区老空水普查技术方法和1∶5万水文地质编图等方面取得一系列新成果。

巴丹吉林沙漠1∶5万水文地质调查。完成巴丹吉林沙漠湖泊集中分布区野外调查任务,填补了我国沙漠区域水文地质调查空白。调查湖泊洼地133个、泉点29个、机民井88个,人工揭露地下水73处。初步查明沙漠东南部第四系沉积基底特征和湖泊、地下水分布的规律。首次在沙漠腹地完成350米水文地质钻探,揭露了第四系沉积基底和含水层结构,并首次获取巴丹吉林沙漠水文地质参数,为沙漠区水文地质条件研究奠定了良好基础。

中国工程院重大咨询项目我国地热资源开发利用战略研究。通过全球地热资源开发利用数据,对我国各类地热资源开发利用情况以及开发利用用途进行分析总结,圈定具有开发利用前景的高温、中低温地热区(田),提出地热发电规模及远景布局。查明我国干热岩资源分布,圈定若干干热岩远景分布区,提出我国地热资源开发利用集约化目标及方向。开展了地下热水资源开发利用现状与趋势研究,制定出我国地热资源开发利用关键技术研究路线图,为地热资源管理提供决策依据。

群矿采煤驱动下含水层结构变异对区域水循环影响机制研究。初步查明采空区覆岩三带宏观分布规律,采场应力分布对覆岩裂隙发育特征的影响特征、关键层分布对覆岩裂隙发育特征影响机理,分析总结了采动裂隙发展与含水层结构变异演化规律,基本掌握采空区裂隙发育特征及渗透性变化规律,建立了典型矿区含水层空间结构变异数值模型,创造性提出采空区渗透性跃变曲面“椭抛凹形体”概念。

华北平原典型地区地下水回灌关键技术与工程示范。应用GMS软件初步建立了试验场三维地层结构图,建立了勘察回灌区水文地质参数系列。建立完善了地下水回灌三维水流模型,发展了地下水高精度模拟技术和优控管理信息技术。完善了滹沱河冲洪积扇三维地下水流模型,采用嵌套技术建立区域模型与示范区模型的耦合模型;建立示范区地下水回灌主要污染组分的溶质运移模型,进行了地下水管理模型的算法研究,初步形成地下水管理信息系统。

沙漠腹地水文地质钻探

含水层结构破坏物理模拟试验

地下水回灌试验场立体图

G. 国内地源热泵发展概况

1.地源热泵发展史

我国热泵技术的研究开始于世纪50年代,天津大学热能研究所开展了我国的热泵的最早研究。1956年吕灿仁教授的《热泵及其在我国应用的前途》一文是我国热泵研究现存的最早文献。

20世纪60年代,我国开始在暖通空调中应用发展热泵,并取得了一大批成果。1960年同济大学吴沈钇教授发表了“简介热泵供暖并建议济南市试用热泵供暖”;1963年原华东建筑设计院与上海冷气机厂开始研制热泵式空调器;1965年上海冰箱厂研制成功了我国第一台制热量为3720W的CKT-3A热泵型窗式空调器;1965年天津大学与天津冷气机厂研制成国内第一台地下水热泵空调机组;1966年又与铁道部四方车辆研究所共同合作,进行干线客车的空气/空气热泵试验;1965年,由原哈尔滨建筑工程学院徐邦裕教授、吴元炜教授领导的科研小组,根据热泵理论首次提出应用辅助冷凝器作为恒温湿空调机组的二次加热器的新流程,这是世界首创的新流程;1966年与哈尔滨空调机厂共同开始研制利用制冷系统的冷凝废热作为空调二次加热的新型立柜式恒温湿热泵式空调机。

1978~1988年我国热泵应用与发展进入全面复苏阶段。这期间,为了充分了解国外热泵发展的现状与进展,大量出版有关著作,国内刊物积极刊登有关热泵的译文,对国外热泵产品进行测试与分析,积极参加国际学术交流。同时,一些国外知名热泵生产厂家开始来中国投资建厂。例如美国开利公司是最早来中国投资的外国公司之一,于1987年率先在上海成立合资企业。

1989~1999年期间我国热泵又迎来了新的发展里程。在我国应用的热泵形式开始多样化,有空气/空气热气、空气/水热泵、水/空气热泵和水/水热泵等。在这期间国内已有国有、民营、独资、台资等不少于300家家用空调器厂家,逐步形成我国热泵空调器的完整工业体系。水环热泵空调系统在我国得到广泛应用。据统计到1999年,全国约有100个项目,2万台地下水热泵机组在运行。20世纪90年代初开始大量生产空气源热泵冷热水机组,90年代中期开发出井地下水热泵冷热水机组,90年代末又开始出现污地下水热泵系统。土壤耦合热泵的研究已成为国内暖通空调界的热门研究话题。国内的研究方向和内容主要集中在地下埋管换热器,在国外技术的基础上有所创新。

进入21世纪后,由于我国快速城市化,人均GDP的增长,拉动了中国空调市场的发展,促进了热泵在我国的应用越来越广泛,热泵的发展十分迅速,热泵技术的研究不断创新。2000年至2003年间,热泵的应用、研究空前活跃,硕果累累。

2000~2003年4年间,专利总数287项,年平均为71.75项,是1989~1999年专利平均数的4.9倍。2000~2003年间发明专利共119项,年平均29.75项,是1989~1999年发明专利平均数的4.25倍。

2000~2003年中热泵文献数量剧增,如2003年文献数是1999年文献的5倍。全国高校有105名研究生以热泵技术为题目,平均每年有26.25名,是90年代平均数的7倍多。

全国各省市几乎均有应用热泵技术的工程实例。热泵技术研究更加活跃,创新性成果累累。在短短的几年中有3项创新性成果问世:同井回灌热泵系统、土壤蓄冷与土壤耦合热泵集成系统、供寒冷地区应用的单、双级耦合热泵系统。

2.地源热泵应用基础与实践的研究

我国地源热泵研究起步于20世纪80年代,首先是一些高校和科研机构对地源热泵的相关技术进行了专题研究。部分研究项目列入表3-1中。

表3-1部分高校地源热泵研究课题

研究工作主要集中于以下几个方面:地下埋管换热器的传热模型和传热研究;夏季瞬态工况数值模拟的研究;热泵装置与部件的仿真模型的理论和实践研究;

地源热泵空调系统制冷工质替代研究;其他能源如太阳能、水能等与地热源联合应用的研究;地源热泵系统的设计和施工;地源热泵系统的经济性能和运行特性的研究;地下地下水热泵回灌技术与实践;土壤热物性及土壤热导率的试验研究。

同井回灌地下地下水热泵地下水运移数值模拟与实验研究;土壤蓄冷与土壤源热泵集成系统的应用基础研究等。

进入20世纪90年代,北京工业大学丁良士教授、山东建筑工程学院方肇洪教授等人先后在美国俄克拉荷马州立大学和瑞典、德国、加拿大等地学习考察地源热泵技术,回国之后纷纷投入国内地源热泵技术研究的实践中。丁良士教授主持北京市“低温地热能梯级利用技术研究”重大科研工程项目,通过在校内的小试、中试、工程三个阶段,研究深层地热利用技术,开创了国内的先河。方肇洪教授完成的山东省重点科技攻关项目“地热综合利用关键技术”在专家鉴定中被评定为“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同时,原重庆建筑大学、同济大学、湖南大学、青岛建筑工程学院等院校纷纷建立了土壤耦合热泵实验系统,展开了全面全面的研究,土壤耦合热泵研究迅速成为热门研究课题之一。

进入21世纪后,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资助下,地源热泵的研究更加深入,更富有创新性。哈尔滨工业大学姚杨教授等,在对国内外关于土壤源热泵及冰畜冷技术的发展和应用充分了解的基础上,以新技术改造传统技术,整合集成土壤源热泵和冰蓄冷的技术要素和成果,提出一种适合于以空调负荷为主,采暖负荷为辅的全新空调系统形式,即土壤畜冷与土壤源热泵集成系统。哈尔滨工业大学热泵空调技术研究所先后建立了同井回灌地下地下水热泵地下水运移的数学模型;并推导了单一均匀介质含水层中定流量同井回灌地下地下水热泵地下水渗流的分析解;对同井回灌地下地下水热泵地下含水层温度场进行了数值模拟;并对北京恒有源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共同开展了同井回灌地下地下水热泵工程的现场实践研究。

在各高校研究工作的基础上,研究成果也不断地被应用于工程实践中。例如重庆大学城市建设与环境工程学院在新疆米泉市小型办公楼和重庆大学B区暖通实验楼采用了土壤源热泵系统。北京工业大学新建的综合科技楼、逸夫图书馆、改建的经管学院楼、室内地热游泳池和新建的能容纳8000名学生的教学楼等建筑,供热(制冷)面积5000m2以上的“低温地热能梯级利用技术研究”重大科研工程项目。山东建筑工程学院的学院学术报告厅工程(包括学术报告厅500m2,学生自习室及计算机房等空调面积约2700m2)选用2台水-水热泵冷热水机组。室外地热换热器采用垂直U形埋管形式由25组并联的垂直U形埋管组成的地源热泵系统。

为了推广研究成果,各高校纷纷走上产、学、研结合的道路。1999年天津大学地热中心、天津甘泉集团公司成立研究设计院。2000年山东建筑工程学院成立了首个专门从事地源热泵供热空调系统的理论研究、技术开发、工程设计和旋工指导的方州地源热泵研究所。北京工业大学成立了北京天地能流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清华大学的北京清源世纪科技有限公司也参与到地源热泵的工程实践当中。而许多企业也与高校科研机构紧密结合,以高校的技术力量为依托,共同建立科研机构、开发产品、承接工程。比如清华大学和山东富乐达空调设备有限公司,同济大学和广州从化中宇冷气科技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山东建筑工程学院和北京嘉和晟业地下水热泵空调有限公司、烟台荏原空调设备有限公司、山东宏力空调设备有限公司,北京工业大学和山东利丰公司,湖北风神净化空调设备工程有限公司和华中科技大学、东南大学等。

3.北京区地源热泵相关的管理规定和政策

1)地下水热泵

近年来,随着国家加大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力度,实现国家节能减排目标,各地也相继出台支持开发利用浅层地温能项目。如2006年5月31日,由北京市发展改革委联合市水务局、国土局等九个委办局联合发文对采用地下地下水热泵系统实现供暖和制冷项目按35元/m2的标准进行补贴。

由于地下水热泵项目必须凿井抽取和回灌地下水,因此地下水热泵项目开工前须按照水利部颁发的《建设项自水资源论证管理办法》要求,开展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编制水资源论证报告书,对地下水热泵项目取水、退水的可行性、用水的合理性、保护措施及对其他取水用户的影响进行分析。

为保护珍贵的地下水资源,避免地下水热泵盲目上马对现有集中供水水源地的不良影响和产生不良的地质环境后果(如地下水交叉污染、地面沉降,地裂缝等),各地方水务主管部门还根据当地的水文地质条件有针对性的制定了管理措施,如北京市水务局2007年5月16日发布的《关于加强我市地下水热泵管理工作的通知》中对地下水热泵项目抽、灌距离,限制发展范围等提出了明确要求:

(1)地下水热泵系统抽灌含水层为第四系水,井深不得超过100m;

(2)抽灌井与建筑物距离不少于30m;抽灌井之间水平距离不少于50m,抽水井之间距离不少于100m;

(3)为防止不同含水层水体交换造成水污染,保证回灌效果,抽灌必须在同一含水层内进行;

(4)严禁在自来水水厂地下水源保护区范围内、地面沉降区、地下水严重超采区、承压含水层内批准建设地下水热泵系统;

(5)地下水热泵抽灌井的施工,应严格遵守国家有关规程规范,确保抽灌井质量。承担凿井施工的单位须应具有相应资质;

(6)新建地下水热泵系统抽灌水井应分别安装抽水和回灌计量装置。已建地下水热泵系统也必须限期安装计量设施;

(7)地下水热泵抽灌水量实行月统季报制度。地下水热泵系统使用单位每月末应书面报告当月的抽水量、回灌水量。

2)地源热泵

由于地源热泵无需开采地下水,对地质环境的影响远远低于地下水地源热泵,其潜在的地质风险、安全风险等也远远低于地下水地源热泵,但是地源热泵初投资略高于地下水热泵项目。因此,在2006年5月31日,由北京市发展改革委联合市水务局、国土局等九个委办局联合发文对采用地源热泵系统实现供暖和制冷项目按50元/m2的标准进行补贴,高于地下水地源热泵补贴(35元/m2)。

根据北京市国土资源局关于申报地源热泵项目的通知,项目建设单位需提交经专家审查通过的《地源热泵系统浅层地温能勘查评价报告》,报告主要内容为:序言:情况简介及任务的来源与要求说明;简要评述勘查区以往水文地质的工作程度及浅层地温利用的现状;叙述区域的地层分布情况、气候条件及水文特征;简述勘查工作的进程以及完成的工作量。地源热泵系统的初步设计方案;项目所在地水文地质条件论证;勘查工作情况;项目所在地的浅层地温能的评价:地层换热能力的测试情况;论述浅层地温能利用量计算的依据,计算评价浅层地温能;根据保护资源,合理开发的原则,提出相应的利用方式,简述其保证程度,并预测其可能的变化趋势,对浅层地温能资源进行综合的评估。结论及建议。

沈阳市发布的《关于地源热泵系统建设和应用工作的实施意见》中明显指出:地源热泵系统是利用浅层地能进行供热制冷的新型能源利用技术,具有清洁、高效、节能的特点。推进地源热泵系统建设,有利于优化能源结构,促进能源互补,提高能源利用效率。要求在沈阳市三环内的455km2核心区范围内,对符合应用地下水热泵技术的409km2范围内的建筑物,原则上都要采用地下水热泵技术规划建设。

4.地源热泵相关的学术交流

近年来,有关地源热泵的学术流,也是逐步升温。从地热应用、热泵技术发展和清洁能源利用等多角度对地源热泵发展和应用的会议日益增多。

1978~2005年,中国制冷学会第二专业委员会主办过12届“全国余热制冷与热泵技术学术会议”。1988年中国科学院广州能源研究所主办了“热泵在我国应用与发展问题专家研讨会”。自20世纪90年代起,中国建筑学会暖通空调委员会、中国制冷学会主办全国暖通空调制冷学术年会上专门增设“热泵”专题交流。1994年9月6日中国能源研究会地热专业委员会在北京召开了“第四次全国地热能开发利用研讨会”。

2000年6月19~23日,国家科学技术部高新技术开发与产业化司在北京召开了“中美地源热泵技术交流会”,会议介绍了地源热泵技术、国外的应用状况和在中国的推广,会议的主题就是“提供运用地热泵技术为住宅小区或公用楼宇采暖制冷,大幅降温低运行费用的节能解决方案”。

2002年5月20日上午,国际能源机构(LEA)第七届会议在北京国际会议中心举行,这是该组织第一次在中国也是第一次在非组织成员国举行这样的会议,此次会议的目的是促进热泵技术在世界范围内特别是中国的交流和应用。居于国内行业领先地位的富尔达公司成为惟一赞助单位。

2003年3月17日,山东建筑工程学院地源热泵研究所与山东建筑学会热能动力专业委员会联合在山东建筑工程学院举行“国际地源热泵新技术报告会”。

为了落实“科技奥运”、“绿色奥运”的理念,为奥运场馆建设提供可行的清洁能源建设方案,由北京工业大学和《工程建设与设计》杂志组织的体育场馆工程清洁能源建设方案研讨会于2004年7月6~8日在北京召开。此次会议邀请国内外专家就以地源热泵技术为主的体育场馆可能应用的清洁能源建设方案进行了研讨,为2008年奥运会体育场馆最终确定能源方案提供依据。北京奥组委、北京发改委、北京科委等有关单位,国内外学术界、设计界的权威以及28个奥运场馆业主代表、相关企业代表参加了会议。

2005年9月,国际地热协会第39次理事会在北京召开,出席会议的主席伦德先生和参会理事被邀请出席全国地热产业可持续发展学术研讨会。

2005年9月23日,由联合国开发计划署驻华代表处、科技部和国家环保总局共同举办的中国清洁能源行动推广会议在北京举行,来自国内40多个城市的市长、环保局长和其他代表出席了会议。会议旨在推广联合国开发计划署、科技部和国家环保总局共同设立的为期四年的名为“通过使用清洁能源和清洁能源技术减少城市空气污染的能力建设”的项目所取得的成绩和经验。

2007年1月27日,中国地质调查局浅层地温能研究与推广中心成立,中心设在北京市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该中心专门从事全国浅层地温能研究与推广工作。2007年1月29~30日,由国土资源部主办,北京市国土资源局、北京市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承办的在全国地热(浅层地热能)开发利用现场经验交流会上在北京友谊宾馆召开。来自全国400多位代表考察了示范工程,并就国内外浅层地温能资源勘查评价、开发利用情况、热泵利用现状及其发展前景、浅层地温能利用实例、政策及技术规程等进行了充分的交流,会议号召地质科技人员深入进行浅层地温能资源赋存、来源、运移规律等基础研究,为国家大规模科学合理的开发利用浅层地温能资源奠定坚实的基础。会议出版了《全国地热(浅层地热能)开发利用现场经验交流会论文集》。

2007年12月,由中国地质调查局浅层地温能研究与推广中心组织的全国浅层地温能资源开发利用高级研修班在北京召开,众多在浅层地温能资源开发利用领域的专家学者从理论和实践两方面详细介绍了浅层地温能资源从勘查评价到开发利用的理论、核心技术和实践经验,会议鼓励科学合理的开发利用浅层地温能资源,为国家节能减排目标的实现做贡献。

在增加会议交流的同时,与地源热泵相关的出版物也不断面世。1988年由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出版了徐邦裕教授等编写的《热泵》教材。机械工业出版社1993年出版了郁永章教授主编的《热泵原理与应用》,1997年出版了蒋能照教授主编的《空气用热泵技术及应用》。1994年由华中理工大学出版社出版了郑祖义的《热泵空调系统的设计与创新》。1998年出版了郑祖义博士的《热泵技术在空调中的应用》。

2001年由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空调所徐伟等人翻译的《地源热泵工程技术指南》一书出版,为国内地源热泵工程设计和施工人员提供了参考。《地源热泵工程技术指南》原是由美国能源部、美国国防部、加拿大自然资源等七家单位支持,美国ASHRAE学会出版的地源热泵技术专业书,全书分为原理篇、设计篇、安装篇和节能篇。内容包括:介绍地源热泵系统的分类、工作原理、系统构成、与常规系统比较;如何进行现场地质调查和实验;地热换热器、地下水换热器及地表水换热器系统的设计;输配系统和室内空调系统的设计;地源热泵系统的安装、调试和检验;地源热泵系统的节能措施和节能设计计算,并提供了土壤和岩石的特性数据、防冻剂的特性数据以及塑料管和配件的特性数据。

2004年哈尔滨工业大学马最良教授等人写作的《水环热泵空调系统设计》出版,这是一部较全面阐述水环热泵空调系统应用理论基础与实践的专著。书中首次归纳出可再生能源水环热泵空调系统的称谓,这个概念的提出,将为水环热泵系统注入新的活力,使其系统的应用更加广泛、更加合理、更加经济。因此,这种可再生能源水环热泵系统将会有很好的应用前景,对解决暖通空调的能源与环境问题将有更长远的战略意义。

这些教材、著作、译著的出版,推动了热泵空调技术在我国的普及与推广。

与此同时,国内的科技期刊上有关地源热泵技术的论文也大幅增加。《暖通空调》、《制冷与空调》等杂志都开设专题进行研讨。《工程建设与设计》杂志为此出版了地源热泵专刊,同时开展了“国内地(水)源热泵应用情况调查”,2004年第4期据调查形成的《国内地源热泵应用情况调查报告》首次全面地展现了国内地源热泵应用的情况。《建设科技》杂志对际高集团有限公司、山东富尔达空调设备有限公司等单位的地源热泵技术给予多次报道。

H. 谁能告诉我李四光他的简历

李四光,原名李仲揆,1889年出生于湖北省黄冈县一个贫寒人家。他自幼就读于其父李卓侯执教的私塾,14岁那年告别父母,独自一人来到武昌报考高等小学堂。在填写报名单时,他误将姓名栏当成年龄栏,写下了“十四”两个字,随即灵机一动将“十”改成“李”,后面又加了个“光”字,从此便以“李四光”传名于世。

1904年,李四光因学习成绩优异被选派到日本留学。他在日本接受了革命思想,成为孙中山领导的同盟会中年龄最小的会员。孙中山赞赏李四光的志向:“你年纪这样小就要革命,很好,有志气。”还送给他八个字:“努力向学,蔚为国用。”

1910年,李四光从日本学成回国。武昌起义后,他被委任为湖北军政府理财部参议,后又当选为实业部部长。袁世凯上台后,革命党人受到排挤,李四光再次离开祖国,到英国伯明翰大学学习。1918年,获得硕士学位的李四光决意回国效力。途中,为了解十月革命后的俄国,还特地取道莫斯科。

从1920年起,李四光担任北京大学地质系教授、系主任,1928年又到南京担任中央研究院地质研究所所长,后当选为中国地质学会会长。他带领学生和研究人员常年奔波野外,跋山涉水,足迹遍布祖国的山川。他先后数次赴欧美讲学、参加学术会议和考察地质构造。

1949年秋,新中国成立在即,正在国外的李四光被邀请担任政协委员。得到这个消息后,他立即做好了回国准备。这时,伦敦的一位朋友打来电话,告诉他国民党政府驻英大使已接到密令,要他公开发表声明拒绝接受政协委员职务,否则就要被扣留。李四光当机立断,只身离开伦敦来到法国。两星期之后,李夫人许淑彬接到李四光来信,说他已到了瑞士与德国交界的巴塞尔。夫妇二人在巴塞尔买了从意大利开往香港的船票,于1949年12月启程秘密回国。

回到新中国怀抱的李四光被委以重任,先后担任了地质部部长、中国科学院副院长、全国科联主席、全国政协副主席等职。他虽然年事已高,仍奋战在科学研究和国家建设的第一线,为我国的地质、石油勘探和建设事业做出了巨大贡献。1958年,李四光由何长工、张劲夫介绍加入了中国共产党,由一个民族民主主义者成为共产主义战士。60年代以后,李四光因过度劳累身体越来越差,还是以巨大的热情和精力投入到地震预测、预报以及地热的利用等工作中去。1971年4月29日,李四光因病逝世,享年82岁。

I.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力学研究所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力学研究所在构造地质、新构造与地质灾害、地应力与区域地壳稳定性评价、油气地质及矿田构造、第四纪地质与环境等研究领域具有专业优势。国际工程地质与环境协会(IAEG)新构造与地质灾害专委会、中国地质学会地质力学专业委员会、第四纪地质与冰川专业委员会和古地磁专业委员会挂靠在本所,主办学术刊物《地质力学学报》。

2008年承担各类项目总计182项,其中国家(科技部)科技项目2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7项,国土资源部项目18项,国土资源大调查项目19项,其他类项目100余项。

2008年承担各类科研项目总经费9568万元。其中,国家(科技部)科技项目经费3908万元;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经费195万元;国土资源部项目经费993万元;地质大调查项目经费2736万元;其他类项目(包括所长基金及横向项目)经费1735万元。

2008年有12项科技成果通过专家评审和验收,其中地调项目评审成果7项,6项优秀,1项良好;自然基金项目5项通过结题验收。本所作为第二获奖单位和第三获奖单位获得2008年度国土资源科学技术奖二等奖2项,作为第二获奖单位获2008年度河北省科技进步奖三等奖1项。本所青藏高原新构造与古大湖研究成果入选2008年度中国地质学会十大地质科技成果;阿尔金山东段铁矿找矿新进展被评为2008年度中国地质科学院十大科技进展。2008年发表各类学术论文115篇,出版专著4部。

副所长赵越研究员

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何长虹高级工程师

副所长李贵书研究员

所长龙长兴研究员

2008年度主要科研成果

滇藏铁路沿线地壳稳定性调查评价:属国土资源大调查项目,主要完成人员:张永双、胡道功、吴中海、张加桂、吴树仁、赵希涛、蒋良文、郭长宝、石菊松等。项目组开展了滇藏铁路沿线第四纪地层对比研究,首次编制了铁路沿线及周边夷平面分布图,对区内51条活动断裂(带)的展布、最新活动时代、分段性和活动方式等进行了研究和总结,对与铁路相交或近距离平行的20条活动断裂进行了重点调查、探槽揭露和取样测试,重新厘定了铁路沿线14条重要的晚更新世以来的活动断裂。对可能遇到的地质灾害和重大工程地质问题进行了系统调查和预测评价,深入研究了铁路沿线特殊岩土体的主要工程地质特性,提出了实用性的工程判别指标。综合活动断裂、地震活动、地热场、构造应力场、地形变场、工程地质岩组及地质灾害等因素,采用基于Arc GIS的信息加权叠加方法,开展了滇藏铁路沿线地壳稳定性综合评价和工程近期规划段工程地质稳定性综合评价,提出了线路比选和优化方案,在指导铁路选线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澜沧江断裂带

项目组人员在进行断裂测量

技术人员在柴达木盆地狮子沟沙山安装微地震台站设备

技术人员在安装微地震台站

微地震台阵网天然地震层析成像技术应用:属中石油青海油田分公司负责的柴达木盆地油气资源战略调查及评价(XQ-2004-01)全国油气资源战略选区调查与评价项目的课题之一,主要完成人员:王小凤、马寅生、冯梅、安美建、史大年、陈宣华、区明益、王连庆、霍光辉、李会军、范桃园、李国岐、田晓娟、张西娟、蒋荣宝、李丽。总体目标任务是运用微地震台阵网天然地震层析成像技术进行英雄岭凹陷及周边地区深层地质构造解析,结合柴达木盆地西部地、物、化、遥资料综合分析,探索复杂地形区深部构造勘探的新方法。经过艰苦的野外施工、数据采集、数据处理、波速反演和地质解释,首次在国内将微地震台阵网天然地震层析成像技术应用于油田深部构造探测,在国内没有可借鉴实例的条件下,经过近4年的引进—吸收—再创新的实践,初步建立了中等尺度微地震台阵网深部构造探测的技术方法体系;建立了运用微地震台阵网进行中等尺度构造探测的台站部署原则、记录参数选取、高质量数据采集标准和数据处理工作流程;确立了中等尺度天然地震层析成像速度结构反演的工作流程和成果图件;初步形成中等尺度天然地震层析成像结果地质解释的准则;获得了自然条件恶劣、地形地貌复杂、人工地震难以实施的柴西狮子沟—游园沟地区、干柴沟—咸水泉地区的深部构造信息;在油气资源评价新技术方法研究方面取得显著进展。其成果曾被评中国地质科学院2006年十大科技进展。

狮子沟地区地震反射剖面速度结构图

东部叠合盆地深层油气成藏潜力评价:属国土资源大调查项目,成果为优秀等级。主要完成人员:龙长兴、周新桂、张林炎、刘和甫、范昆、李涛、王宗秀、肖伟峰。项目组以地质力学理论为指导,多学科结合,对渤海湾—南华北盆地深层油气成藏潜力进行了系统研究。认为盆地形成演化主要受纬向构造体系和新华夏构造体系联合复合控制。首次提出了渤海湾—南华北盆地深部存在多层次滑脱拆离,晚中生代—现今为统一伸展背景下形成的盆—山变形系统的新模式;首次编制了渤海湾—南华北盆地1:100万前古近系和前侏罗系地质图,研究了中生代以来盆地叠加改造对古生界油气成藏的影响;首次编制了渤海湾—南华北盆地1:200万上、下古生界生储盖组合分布及其自生自储油气成藏潜力评价图,并结合3次资评、深层油气勘探及成藏必要条件,围绕“有效生烃区和有利保存单元”两个核心问题,评价了深层油气成藏潜力,明确指出了深层油气有利勘探区带。

吉黑东部山区内生金铜矿床找矿模型研究:属中国地质调查局国土资源大调查项目,主要完成人员:孟宪刚、邵兆刚、朱大岗、王津、韩建恩、余佳。经过野外调查与室内综合研究,本项目取得以下进展:查明了区域构造体系及其在历史演化过程中的控岩控矿作用,吉黑东部丰富的内生金铜多金属矿产的成岩成矿过程主要受新华夏系、纬向系、经向系和北西向构造带控制。划分了吉黑东部岩石圈单元和成矿区带,在本区进行了构造带矿化特征对比,构造层含矿性与构造演化阶段对比,划分了构造成矿序列。构建了本区宏观的构造动力成岩成矿三维地质模型,在宏观构造动力成岩成矿三维地质模型中,简述了金铜矿成岩成矿物质来源及过程。对典型矿床进行构造控矿分析,根据X光岩组和磁组构分析,进行了分阶段的运动学、动力学分析工作。总结了本区最特征的构造控矿类型,修正、完善、建立了8个控矿类型和模型,首次建立了吉黑东部地区的有限单元法数学模型和该区金铜矿床找矿模型。

华北北缘东西向右旋逆冲断层带考察

专家组验收项目成果现场

小西南岔金铜矿北山矿脉与矿石产状

九三沟铜金矿床矿化脉

青藏铁路活动断裂调查与监测:属地质调查工作项目,项目负责人为吴珍汉研究员,项目成员包括胡道功研究员、吴中海副研究员、王双绪研究员、彭华研究员、陈群策研究员、苗放教授、王连捷研究员等。相关成果入选2006年度中国地质科学院十大科技进展。对库赛湖断裂、西大滩断裂、温泉盆西边界断裂、安多盆北边界断裂、崩错断裂、谷露盆西边界断裂及当雄—羊八井活动断裂,通过高分辨率遥感解译、断错地貌分析、探槽工程揭露和高精度测年,揭示了晚更新世与全新世断裂活动期次、运动速率和古地震周期。在拉萨地块中段沿青藏铁路建立由15个测点组成的GPS观测局域网,完成3期GPS测量,为分析青藏铁路沿线现今地壳运动和断层速率积累了高精度实测资料。完成西大滩180m、五道梁150m、安多120m、羊八井300m、曲水150m地应力钻探和水压致裂法地应力测量,获得青藏高原不同地块地应力随深度变化曲线;建立西大滩体应变综合监测站、安多体应变综合监测站、羊八井体应变综合监测站、曲水三分量应力综合监测站,实现了监测数据远程自动传输,初步建成青藏铁路沿线应力应变综合监测系统。运用三维有限元数值模拟方法和ANSYS软件,计算分析了断裂诱发移动冰丘的形成机理、灾害效应及工程影响;发现83道班移动冰丘与错那湖沙害等灾害隐患,为青藏铁路沿线地质灾害防治提供了重要依据。项目公开发表学术论文24篇,包括国际核心期刊论文3篇,出版专著1部。

安多盆地北部活动断层探槽剖面照片

项目成员沿青藏铁路开展冬季野外观测

吴珍汉研究员参加青藏铁路通车典礼

青藏高原东缘第四纪环境调查与评价:属国土资源大调查项目,完成人员:赵志中、王书兵、乔彦松、王燕、徐刚、傅建利、李朝柱、姚海涛、刘宗秀、蒋复初、钱方、彭阳、李永昭、牟传龙、徐建民。成果如下:

(1)通过调查,若尔盖土地沙化呈近南北向分布,主要位于山前冲洪积台地及山间盆地中。分析沙化因素,自然与人为因素的影响几乎是同等的,降水和风速是草地沙化自然因素的主因素,在人为因素中以人口和牲畜量及开垦规模为主,提出对策建议。

(2)川西黄土红土磁性地层均出现了B/M 界限以及贾拉米洛事件,川西黄土在空间上具有很好的对应关系。川西黄土兼具风尘和冰川特征,说明物质主要源于青藏高原及其周缘的冰水沉积物。红土成因分析说明其为风尘成因。

(3)昔格达古湖主要形成于高斯期,青藏高原东缘大湖阶段形成约4-3Ma BP。典型剖面记录了5个旋回,15个阶段,有机碳记录了凉→暖的9个古气候变化阶段,孢粉和同位素分析也记录了4-2.6Ma BP间古气候环境周期变化规律。

甘孜黄土剖面与磁性地层

项目组成员在野外合影

测量黄土地层剖面

西气东输西段(玉门—武威)地壳稳定性调查评价:属国土资源大调查项目,主要完成人员:陈柏林、张永双、刘建民、董诚、彭华、刘建生、王春宇、吴乃芬等。取得主要进展:

研究表明祁连山北缘断裂、河西走廊中西段盆地内断裂、龙首山南缘断裂和阿尔金断裂东段等断裂属于晚更新世—全新世活动断裂。发现高台车站断裂、新民堡断裂等是祁连山北缘前展式逆冲推覆构造中最前缘断裂,形成时代最新、全新世活动性最强。首次获得肃北当今山口现今地应力数据,特别是肃南地震和民乐地震前后的地应力值变化的宝贵资料。通过14个地区稳定性评价因素的量化,计算了区内128个评价单元的综合评价参数,划分了3个极不稳定—不稳定区、2个次不稳定区。针对西气东输管线穿越极不稳定区的实际情况,提出“在新民堡、高台车站活动断裂、丰乐活动等地段进行必要的现今地应力监测和位移速率监测”的建议。

西气东输西段(玉门—武威)地质构造略图

西气东输西段(玉门—武威)地壳稳定性综合评价图

西部地区主要沉积盆地形成演化及油气资源富集成藏规律综合研究(柴达木部分):属中国地质调查局综合研究类项目,主要完成人员:王小凤、马寅生、陈宣华、李会军、王连庆、冯梅、李国歧、武红岭、蒋荣宝、李丽、安美建、田晓娟、王治顺、李中坚、王宝瑜、张梓歆、郭辉、尹成明、彭德华、江波。

主要进展:从柴达木盆地地质构造特征及其演化历史、石炭系地层特征与岩相古地理、构造应力场、流体势场和油气分布规律与油气资源前景四个方面对盆地形成演化及油气资源富集成藏规律进行了综合研究。划分了柴达木盆地构造体系,明确了盆地大地构造归属;编制了盆地及其周边地区石炭纪各门类生物地层对比表,进行了石炭系地层划分与对比;编制了盆地地质构造系列图件;开展了盆地应力应变测量和构造应力场模拟研究;对石炭系、中新生界油气分布规律与油气资源前景进行了综合评价。2008年12月27日,中国地质调查局组织对项目成果进行评审,结果为优秀。

柴达木盆地盆地内向斜构造

项目组人员在盆地内进行现场考察

J. 中国地质学会是什么意思

中国地质学会是来一源个由地质科学工作者组成的群众性团体,这个学会的前身是1909年创办的中国地学会,1922年以原中国地学会为基础,在北京创建中国地质学会。中国地质学会的主管单位是中国科学技术协会,挂靠单位是原国土资源部,学会总部设在中国地质科学院。

热点内容
鹿特丹港国家地理 发布:2021-03-15 14:26:00 浏览:571
地理八年级主要的气候类型 发布:2021-03-15 14:24:09 浏览:219
戴旭龙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发布:2021-03-15 14:19:37 浏览:408
地理因素对中国文化的影响 发布:2021-03-15 14:18:30 浏览:724
高中地理全解世界地理 发布:2021-03-15 14:16:36 浏览:425
工地质检具体干些什么 发布:2021-03-15 14:15:00 浏览:4
东南大学工程地质考试卷 发布:2021-03-15 14:13:41 浏览:840
中国地质大学自动取票机 发布:2021-03-15 14:13:15 浏览:779
曾文武汉地质大学 发布:2021-03-15 14:11:33 浏览:563
中国冶金地质总局地球物理勘察院官网 发布:2021-03-15 14:10:10 浏览:8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