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地质工程 » 成都中国地质钻探研究所吴金生

成都中国地质钻探研究所吴金生

发布时间: 2021-03-06 00:06:23

1. 安多县东巧铬铁矿(4)

东巧铬铁矿位于安多县城以西90公里处,海拔4400—4800米,有公路相通,交通较方便。

矿床赋存于东巧超基性岩体内。岩体东西长17.4公里,南北最宽处3.9公里,面积约45平方公里。岩体主要由斜辉辉橄岩组成,纯橄榄岩在岩体中呈大小不等、形状不规则的异离体不均匀分布,在中部纯橄榄岩分布比较集中,可以圈出以纯橄榄岩为主的岩相带。岩体内共发现铬铁矿点(群)129处,其中具有工业意义的矿群有5处约18个矿体,以赋存于岩体中部的17矿群规模最大。17矿群由4个规模较大的矿体组成,矿体形状不规则,主要为透镜状、似脉状、不规则囊状等形态。铬铁矿石以致密块状构造为主,他形中粗粒结构。三氧化二铬含量大于32%,铬铁比大于3,属冶金级矿石。探明储量45.7万吨,为一小型矿床。

1959年8月,藏北地质队刘庭榕率一分队在兹格塘错进行盐湖调查时,在湖南岸发现东巧超基性岩体。盐湖调查结束后,将分队所有人员组织起来上山寻找铬铁矿,发现铬铁矿3处。他们在盐湖调查报告中指出:“该岩体分布广,东起安多买马(现安多县城),西至奇林湖,断续延长在100公里以上,以纯橄岩为主,并有铬铁矿,应进一步工作”。这一资料无疑为以后在藏北开展铬铁矿找矿工作奠定了基础。

1960年6月,中国科学院西藏综合考察队根据上述资料,对东巧超基性岩体进行了初步工作,测制了剖面岩相图及1∶2.5万地质草图,发现矿体(点)17处。同年9月,西藏地质局藏北地质队基于中国科学院的资料,对该岩体进行了初步普查,测制了岩体中、东段1∶1万地质草图,对主要矿体用探槽做了较系统的揭露,估算矿石储量4.96万吨。1961年,中国科学院综合考察队在东巧岩体补充搜集了资料,并于1964年出版了《西藏几个主要含铬超基性岩及铬铁矿床之考察》一书。

1965年3月,地质部新疆铬矿会战指挥部在乌鲁木齐市组建了由韩根成、钟林等8名地质人员在内的西藏铬矿普查组,到东巧进行工作,历时160余天,测制了1∶2.5万路线地质草图,利用探槽、浅井等揭露地表矿体,认为该矿床“具有一定规模,矿石质量较佳,且工作区交通方便,故可作为铬矿普查区”。由此正式开始了东巧铬铁矿的全面勘查工作。

1966年3月,地质部从新疆、内蒙古等地区抽调了地质、水文、物探、测绘、岩矿测试和钻探、坑探等方面的技术人员及管理干部、工人共200余人,组成西藏铬铁矿普查地质大队,由周翌元任大队技术负责人,对西藏东巧铬铁矿进行全面勘查工作。运用钻探、槽井探及重力、磁法等综合找矿方法,在17号矿群西侧和21号矿群之南相继发现105和106两个较大的隐伏矿体,肯定了其工业价值,为以后的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1967年地质部继续从新疆、内蒙古、青海、江西等省区调集各类人员1200多人到西藏,加强对西藏铬铁矿工作的地质力量,成立了西藏第二地质大队。在东巧铬铁矿区进行1∶1万地质简测和地质、水文、物探及相应的地形测绘、分析测试等工作;对17号和6号两个主要矿群以钻探为主要手段进行详查和初勘。1969年、1971年分别提交了《西藏安多县东巧铬铁矿区十七矿群储量报告》和《西藏安多县东巧铬铁矿区四、六、八、九矿群储量报告》,共探明铬铁矿矿石储量45.7万吨。至此,该矿床的勘查评价已告完成,但矿区的工作并没有结束,1972年以后,西藏地质局第五地质大队、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部成都地质矿产研究所等单位,对岩体内的其他矿体进行补充揭露并用钻探进行追索圈定,在进一步总结规律的同时,探索中深部找矿,并对伴生铂族元素进行研究,提交铂族金属储量384.6公斤。这些工作虽然对矿床特征、岩体内部构造等有了进一步的认识,但在找矿方面未能有所突破。这些工作一直持续到1979年。矿区总共使用钻探工作量14225米。

东巧铬铁矿于1967年由西藏自治区工业厅在武汉钢铁公司的配合下筹建矿山,1971年正式投产开采的主要地段是17矿群。设计范围内的储量为33万吨,到1983年闭坑,共采出矿石31万吨。在当时国外进口铬铁矿渠道被阻断的情况下,东巧铬铁矿的开采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我国的燃眉之急,西藏自治区也从东巧铬铁矿开采中获得了巨大的经济效益。

2. 中国地质类的研究所有那些,在那些地方,有谁知道

目前我国地质勘查队伍分布在以下部门:

1、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国土资源厅(国土环境资源厅、国土资源局、国土资源和房屋管理局、房屋土地资源管理局):管理

2、各地质勘查局、各有色地质勘查局、各煤田地质局、各核工业地质局、各冶金地质局

3、中国地质调查局:隶属于国土资源部,副部级事业单位。

4、中国冶金地质总局(中国冶勘总局):直属于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管理的正部级事业单位。

5、中国煤炭地质总局(涿州):直属于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管理的正部级事业单位。

6、中国核工业地质局:隶属于中国核工业集团公司。

7、中化地质矿山总局(涿州):隶属于中国昊华化工(集团)总公司。

8、中国建筑材料工业地质勘查中心:隶属于中国中材集团公司。

9、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黄金指挥部。

10、有色金属矿产地质调查中心:隶属于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

11、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以东方地球物理勘探有限责任公司为主)

12、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即新星石油有限公司)

13、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以海洋石油勘探开发研究中心为主)

14、中国盐业总公司(即中盐勘察设计院)

15、延长油矿管理局(陕西省)

16、中联煤层气有限责任公司

地质院校:

1、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和北京)

2、吉林大学(原长春地质学院)

3、成都理工大学(原成都地质学院)

4、长安大学(原西安地质学院)

5、石家庄经济学院(原河北地质学院)

6.中国海洋大学(原山大地矿系)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地质勘查队伍管理体制改革方案的通知》(国办发[1999]37号)

(一)将原地质矿产部所属的在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的地质勘查单位统一划归到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由省级人民政府国土资源主管部门归口管理,并逐步实行企业化经营。

(二)组建中国地质调查局,作为国土资源部所属的组织实施国家基础性、公益性、战略性地质和矿产勘查工作的事业单位。具体职能和编制由国土资源部报中央机构编制委员会审定。

(三)各工业部门所属地质勘查队伍要根据不同情况积极推进改革。冶金、有色、轻工、化工、建材等部门所属的地质勘查单位,可以从各自部门的实际情况出发,改组为企业或进入企业集团,具体实施方案由国家经贸委与各工业局研究确定。中国核工业总公司可以从所属地勘队伍中保留一支从事放射性矿产勘查的精干队伍,其余与原地质矿产部所属地质勘查单位同步进行属地化、企业化改革,具体实施方案由国防科工委研究确定。武警黄金地质勘查部队的改革,按照中央军委和国务院的有关决定执行。轻工局所属部分地勘单位,并入中国盐业总公司。

一、地质部地勘系统

中国地质调查局:2001年成立,隶属于国土资源部,副部级事业单位。

天津地质研究所(天津地调中心)

沈阳地质研究所(沈阳地调中心)

南京地质研究所(南京地调中心)

宜昌地质研究所(宜昌地调中心)

成都地质研究所(成都地调中心)

西安地质研究所(西安地调中心)

青岛海洋地质研究所

广州海洋地质调查局

中国国土资源航空物探遥感中心

中国地质调查局发展研究中心 (全国地质资料馆)

国土资源部实物地质资料中心

国家地质实验测试中心

中国地质环境监测院

中国地质图书馆

中国地质博物馆

水文地质工程地质方法技术研究所

勘探技术研究所

探矿工艺研究所

探矿工程研究所

郑州综合利用研究所

成都综合利用研究所

中国地质科学院(院机关):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

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资源研究所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力学研究所

中国地质科学院水文地质环境地质研究所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球物理地球化学勘查研究所

中国地质科学院岩溶地质研究所

各省市区地质勘查局(组建地质调查院)全部下放。

原石油地质系统于1997年成立中国新星石油公司,2000年划归中国石化集团。

二、冶金地勘系统(原冶金部地质勘查总局)

中国冶金地质勘查工程总局(中国冶勘总局),成立于2001年。

中国冶勘总局一局(华北局):燕郊:第一地质勘查院(燕郊)、中冶地勘岩土工程总公司(原冶金部第一勘察基础工程总公司)、河北天元地理信息科技工程有限公司、秦皇岛天元五一五钻探工程有限公司(2006年从中冶地勘岩土工程总公司分出):原编制为:一队:迁安;二队:衢州;515队:秦皇岛;516队:宣化;518队:邯郸;520队:邢台;522队:唐山;物探队:滦县;水文队:定州;超硬材料研究所:探矿技术研究所:燕郊;测绘大队:燕郊;建筑规划设计院:职工医院:二级甲等;子弟学校:

中国冶勘总局二局(原华东局606队):福州:第二地质勘查院、福建岩土工程勘察研究院、一队、二队、三队、四队。

中国冶勘总局三局:太原:311队、312队、314队、316队、地勘院、岩土总公司。

中国冶勘总局山东局:济南:2个专业公司,4个综合地质队、2个专业地质队、2个勘查院、1个测试中心和1所高级技工学校:山东正元资源勘查研究院、新疆地质勘查院(乌鲁木齐,外派单位)、山东正元地理信息工程有限公司

中国冶勘总局中南局:武汉,分布在湖北、湖南、广西三省八市:603队:大冶;604队:孝昌; 605队:襄樊;606队:黄石;607队:宜都;608队:黄石;609队:黄石;水文队:黄陂。

中国冶勘总局西北局:西安:西北地质勘查院(西安,原西安地质调查所);五队(酒泉);六队(汉中);乌鲁木齐地质调查所。

中国冶勘总局地球物理勘查院:保定,国内三大航空物探队伍之一。

中国冶勘总局遥感技术应用中心:北京

中国冶勘总局昆明地质调查院:昆明,原西南局昆明地质调查所。

中国冶勘总局广州地质调查所:广州

四川省(西南)、辽宁省(东北)冶金地质勘查局和冶金华东地质勘查局(安徽省)已下放。

三、煤炭地勘系统(即中国煤炭地质总局)

中国煤炭地质总局:总部原涿州,现迁北京丰台。

江苏煤炭地质局:常州,勘探一队、二队、三队、四队、五队、物测队、机械研制中心、勘探研究所、江苏长江机械化基础工程公司。

浙江煤炭地质局:杭州,浙江华厦工程勘察院,浙江华厦建筑基础工程公司,浙江煤炭测绘院等。

广东煤炭地质局:广州新市镇,152地质队、201地质队、202地质队和江南基础工程公司。

广西煤炭地质局:柳州

湖北煤炭地质局:武汉,125队、182队、物探测量队、地质勘查院和湖北省地质勘察基础工程公司。

青海煤炭地质局:西宁,105勘探队、132勘探队、物测队、勘查院4和青海岩土工程勘察咨询公司。

第一勘探局:邯郸,119勘探队、129勘探队、173勘探队、物测队、科教中心、地质勘查院、技术研究中心。

第二勘探局:北京,机械研制中心,建筑工程公司,地质制图印刷中心。

水文地质局:邯郸,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环境地质勘察院、四个水文地质队和物探、基础工程、机电安装、物资供应、地能空调、污水治理等六个专业公司。

航测遥感局:西安

中煤地质工程总公司:北京

煤炭资源信息中心:涿州

地球物理勘探研究院:涿州

干部学校(党校) :涿州

中煤地质报社:涿州

河北省(邢台)、山西省、内蒙古、东北(沈阳)、吉林省、黑龙江省、安徽省(蚌埠)、福建省、江西省、山东省(泰安)、河南省、湖南省(株洲)、四川省、贵州省、云南省、陕西省、甘肃省、宁夏、新疆煤田地质局已下放。

四、核地勘系统(原中国核工业总公司地质总局)

核地勘队伍组建于1955年,现有6个地区性地质局、52个地质大队以及研究院所、工厂、医院等90个县团级以上企事业单位,分布于26个省、自治区、直辖市。

中国核工业地质局(核工业地质调查院):核工业北京地质研究院为其业务支撑单位,以6个地区核地质研究所为主体,组建6个核工业地质调查分院,核工业航测遥感中心、核工业西北地质局216大队、核工业西北地质局208大队、核工业东北地质局243大队作为专业勘查队伍。

6个地质局所在省的48个地勘单位,以省为单元,整体属地化,组建辽宁省(东北)、江西省(华东)、湖南省(中南)、广东省(华南、由韶关迁花都)、四川省(西南)、陕西省(西北)核工业地质局,其余16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29个单位属地化后(组建了河南省(信阳,原308大队)、贵州省、甘肃省、青海省等4个核工业地质局),由省级人民政府指定的部门管理。

五、有色地勘系统(中国有色金属工业总公司地质勘查总局)

有色金属矿产地质调查中心(有色地调中心):成立于2001年,北京地质调查所、桂林地质调查所、新疆地质调查所、地质资料馆、北京矿产地质研究院。

北京中色资源环境工程有限公司(中资环):成立于2003年,北京索坤技术开发有限公司、北京遥感中心、北京测绘院、北京中色物探有限公司(原物化探中心)、河北有色测绘公司。

19个地质勘查局全部下放:

天津华北地质勘查局(天津市地质调查总院,含河北):原华北有色地质勘查局,下辖514队(承德)、517队(石家庄)、519队(保定)、地质四队(秦皇岛)、普查大队(燕郊)、核工业247队(宝坻,原属核工业东北地质局)等六个地质队和一所职工大学(保定),在天津局本部设有天津市地质勘查总院、地质研究所。

内蒙古有色地质勘查局

辽宁省有色地质勘查局

吉林省有色地质勘查局

黑龙江省有色地质勘查局

江苏省有色金属华东地质勘查局:南京。下辖805(六合)、806(徐州)、807(南京)、809(南京)、810(南京)、813(南京)、814队(镇江)、研究所(南京)、测绘院(镇江)、矿产开发研究院(南京)、南京岩土工程勘查院。

浙江省有色地质勘查局(绍兴)

江西省有色地质勘查局

河南省有色地质勘查局

湖南省有色地质勘查局

广东省有色地质勘查局

广西有色地质勘查局

海南省有色地质勘查局

贵州省有色地质勘查局

西南有色地质勘查局(昆明,含四川)

西北有色地质勘查局(西安,属陕西省正厅级事业单位,有12二级单位,分布于西安、临潼、咸阳、宝鸡、汉中、商洛等地)

甘肃省有色地质勘查局

青海省有色地质勘查局

新疆有色地质勘查局

六、化工地勘系统(原化工部地质矿山局)

中化地质矿山总局(中国明达化工矿业总公司):涿州,隶属于中国昊华化工(集团)总公司。16家地质勘查院(河北、内蒙古、吉林、黑龙江(阿城)、江苏(徐州)、浙江、福建、泰安(钾盐地质)、河南、山东、湖北(荆州)、湖南、广西、贵州(遵义南白)、云南、陕西)、1家地质研究院(化工地质调查总院(地质研究总院))、1家职工医院。辽宁省(锦州)、安徽省(马鞍山向山)、广东省(花都)、四川省化工地质勘查院(彭州军乐)等4家已下放。

七、中国建筑材料工业地质勘查中心(建材地调中心):原国家建筑材料工业局地质公司,辖26个各省、市、区总队,现隶属于中国中材集团公司。

八、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黄金指挥部

九、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东方地球物理勘探有限责任公司:原为成立于1974年徐水的石油地球物理勘探局,后总部迁涿州,2004年更现名。

十、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海洋石油勘探开发研究中心:高碑店,原为海洋石油勘探局。

十一、中国石化集团:新星石油有限公司

原地质矿产所属石油地质单位于1997年成立中国新星石油公司,各石油地质局改称石油局,2000年整体并入中国石化集团。

华北石油(地质)局:郑州

东北石油(地质)局:长春

华东石油(地质)局:南京

中南石油(地质)局:长沙。

西南石油(地质)局:成都,地质勘察总公司

西北石油(地质)局:乌鲁木齐

上海海洋石油(调查)局:

广州海洋石油(调查)局:2001年划归中国地址调查局。

十二、中联煤层气有限责任公司

十三、中国盐业总公司:中盐勘察设计院(前身是轻工业部盐业勘探队):长沙

总之,地质专业还不错,本人也是学地质勘查的。还有疑问,加一下人人网的“地质”公共主页,相信里面的东西会对你有帮助

3. 矿产地质工作调查现状

藏东地区的矿产调查起步较晚,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原西藏地矿局地质一队在研究区开展以铁、煤为主的矿产勘查评价,评价了妥坝煤矿、察雅卡贡煤矿等矿产地。

1966年,原西藏地矿局地质一队发现了玉龙铜矿床,1967年开始进行矿点检查评价,于1972~1976年实施的地质、物化探、钻探工作,证实玉龙铜钼矿床属典型的斑岩型铜(钼)矿床,评价为超大型斑岩铜钼多金属矿床;1971年发现莽总斑岩型铜矿床,后评价为中型斑岩型铜钼矿床;1974年发现多霞松多斑岩型铜钼矿床,1976~1979年评价为大型斑岩铜钼矿床;1975年发现马拉松多斑岩铜矿床,1979~1980年评价为大型斑岩型铜矿床;1973年发现扎那尕铜矿床,1981~1983年评价为中型斑岩型铜矿床;1977年发现马牧普斑岩型铜钼金矿点,1988年经初查评价为有金矿找矿潜力的碱性斑岩型铜金矿床(点)。至此,玉龙斑岩铜钼多金属成矿带被确立。1995年开始对玉龙铜矿Ⅱ号矿体进行补勘。到目前为止,评价出超大型矿床1个、大型矿床3个、中型矿床1个,带内还相继发现了其他矿(化)点23处,成为我国乃至亚洲最有远景的铜多金属基地。同期,原地矿部高原地调大队,成都地矿所等科研单位对藏东地区开展过较系统的地质矿产调查研究。

20世纪80年代初,西藏地矿局地质一队评价了塞北弄锡矿及往过筒铜矿。

1997年以来,西藏地矿局地质六队先后在该区进行矿点检查和化探异常的二级、三级查证工作,每年投入上百万元进行基础地质工作和化探异常检查工作,在金、银矿产的找矿勘查评价方面取得较大的进展,如各贡弄斑岩型铜金矿的勘查、丁钦弄铜银多金属矿床点的勘查、赵发涌铅锌矿、干中雄银铅锌多金属矿、滨达一带的铅锌矿化点等。

1999~2003年度开展的地质大调查项目取得了巨大的成果,各项目承担单位通过地质草测、1:5万水系沉积物测量、1:1万土壤地球化学测量、地质地球化学综合剖面测制、野外快速分析、槽探、坑探和钻探以及其他地质工作,发现和证实了一批重要的矿床(点),对某些矿床的矿床类型和矿床规模的认识取得较大进展。

2000年开始的地质大调查,发现并证实类乌齐-左贡带的北段存在强烈铅锌银矿化带,存在一个铅锌银多金属成矿带,北起织翁尕,南至干中雄以南,踏勘和初步研究认为,赵发涌、南越拉和干中雄可能达到大型矿床规模。新发现多个矿产地,月穷弄(摘龙)锡矿、织翁尕铅锌矿、干中雄铅锌矿、赵发涌铅锌矿。在拉诺玛铅锌矿带发现大型矿1处,中小型3处,矿化点多处,在拉诺玛矿区存在着3个矿化富集地段,即03线36线、92线-116线、136线以南地段。2004年,在芒康县新发现索打锡铜多金属矿。

在玉龙斑岩铜矿成矿带上,与碱性斑岩有关的金矿床的寻找已经取得一定的突破。各贡弄矿床已经圈定了一定规模的金矿(化)体,新发现弄洼优者Cu,Au矿,新发现恒星错Ⅰ号、Ⅱ号两条矿化破碎带。恒星错具有典型的斑岩型矿床的围岩蚀变特征、面型蚀变分带明显。Cu,Mo,Pb,Zn,W,Co,Ag等异常特征具有较明显的分带性,Cu,Mo,W在内带,Pb,Zn在外带。认为恒星错斑岩体是一个具有一定规模的、具备一定铜资源潜力的斑岩型铜(钼)矿。

江达岛弧带发现并证实了丁钦弄银铜多金属矿床具有大型规模,并且新发现的滇达铅锌矿。

川西地区总体地质研究程度相对藏东较高,已发现的472处矿产地中的小型矿床、矿点、矿化点仅进行过一般性的踏勘或地表检查工作,部分提交了相应的矿点踏勘检查工作总结。已结束勘查工作的呷村、夏塞等8个大中型矿床,仅呷村银多金属矿床达详查,主矿段达初勘,其余7个为初步勘查。先后提交的大中型矿床地质报告有:《四川省白玉县嘎衣穷银多金属矿床普查报告》、《四川省白玉县胜莫隆铅锌矿床普查报告》、《四川省白玉县孔马寺汞矿床普查报告》、《四川省白玉县呷村银多金属矿床详查报告》、《四川省白玉县呷村银多金属矿床勘探报告》、《四川省巴塘县措莫隆锡多金属矿床普查报告》、《四川省巴塘县夏塞银铅锌矿床普查报告》、《四川省巴塘县杠日隆铅锌矿床普查报告》、《四川省巴塘县纳交系铅锌矿床普查报告》等。

义敦岛弧带的找矿工作在巴塘砂西银铅锌矿、夏隆银铅锌矿、兴普勒含银锌锡矿、脚根玛锌锡矿、绒衣措西锡矿、热朗泽银铅矿和白玉热隆锡矿一带取得重要进展,地表的物化探工作和地质成果较为吻合。重点解剖了热朗泽银铅矿和白玉热隆锡矿,发现二者具有大型以上矿床规模;基本查明了曲靖铅锌矿、底勒银铅矿、虐颜锡银矿点的规模;新圈定了13个找矿前景较好的Ag,Pb,Zn,Sn,Cu组合异常。

1999~2006年以来,成都地质矿产研究所承担了中国地质调查局矿产地质调查评价项目“藏东地区矿产资源综合找矿预测与评价”;宜昌地质研究所承担了金沙江阿中-戈波一带地物化遥矿产资源综合预测评价研究;西藏地调院地质六队承担了“西藏夏日多-马牧普铜金银矿产资源评价”、“藏东类乌齐-左贡金银铜铅锌多金属成矿带远景评价”;四川地调院承担了“四川白玉-得荣义敦岛弧带银锡多金属矿产资源评价”,“藏东波密-八宿-洛隆富锌放射性及贵金属矿产资源潜力评价”;江西地调院承担了“西藏东部秀格山-则达地区铜多金属资源评价”;河南地调院承担了“西藏丁青列索卡-泥拉拉卡地区铂镍钴铬资源调查评价”等;西藏地调院承担了“西藏藏东江达火山岛弧带北段铜银多金属矿评价”,重点对丁钦弄银铜多金属矿床进行勘查评价;西藏地调院承担了“西藏藏东拉若玛铅锌矿多金属矿评价”项目。以上项目的实施取得大量找矿成果。

4. 中国各地地质状况

1、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国土资源厅(国土环境资源厅、国土资源局、国土资源和房屋管理局、房屋土地资源管理局):管理2、各地质勘查局、各有色地质勘查局、各煤田地质局、各核工业地质局、各冶金地质局
3、中国地质调查局:隶属于国土资源部,副部级事业单位。
4、中国冶金地质总局(中国冶勘总局):直属于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管理的正部级事业单位。
5、中国煤炭地质总局(涿州):直属于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管理的正部级事业单位。
6、中国核工业地质局:隶属于中国核工业集团公司。
7、中化地质矿山总局(涿州):隶属于中国昊华化工(集团)总公司。
8、中国建筑材料工业地质勘查中心:隶属于中国中材集团公司。
9、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黄金指挥部。
10、有色金属矿产地质调查中心:隶属于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
11、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以东方地球物理勘探有限责任公司为主)
12、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即新星石油有限公司)
13、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以海洋石油勘探开发研究中心为主)
14、中国盐业总公司(即中盐勘察设计院)
15、延长油矿管理局(陕西省)
16、中联煤层气有限责任公司
17、北京中色资源环境工程有限公司

地质院校:
1、中国地质大学(原武汉地质学院、北京地质学院)
2、吉林大学(原长春地质学院)
3、成都理工大学(原成都地质学院)
4、长安大学(原西安地质学院)
5、石家庄经济学院(原河北地质学院)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地质勘查队伍管理体制改革方案的通知》(国办发[1999]37号)
(一)将原地质矿产部所属的在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的地质勘查单位统一划归到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由省级人民政府国土资源主管部门归口管理,并逐步实行企业化经营。
(二)组建中国地质调查局,作为国土资源部所属的组织实施国家基础性、公益性、战略性地质和矿产勘查工作的事业单位。具体职能和编制由国土资源部报中央机构编制委员会审定。
(三)各工业部门所属地质勘查队伍要根据不同情况积极推进改革。冶金、有色、轻工、化工、建材等部门所属的地质勘查单位,可以从各自部门的实际情况出发,改组为企业或进入企业集团,具体实施方案由国家经贸委与各工业局研究确定。中国核工业总公司可以从所属地勘队伍中保留一支从事放射性矿产勘查的精干队伍,其余与原地质矿产部所属地质勘查单位同步进行属地化、企业化改革,具体实施方案由国防科工委研究确定。武警黄金地质勘查部队的改革,按照中央军委和国务院的有关决定执行。轻工局所属部分地勘单位,并入中国盐业总公司。

一、地质部地勘系统
中国地质调查局:2001年成立,隶属于国土资源部,副部级事业单位。
天津地质研究所(天津地调中心)
沈阳地质研究所(沈阳地调中心)
南京地质研究所(南京地调中心)
宜昌地质研究所(宜昌地调中心)
成都地质研究所(成都地调中心)
西安地质研究所(西安地调中心)
青岛海洋地质研究所
广州海洋地质调查局
中国国土资源航空物探遥感中心
中国地质调查局发展研究中心 (全国地质资料馆)
国土资源部实物地质资料中心
国家地质实验测试中心
中国地质环境监测院
中国地质图书馆
中国地质博物馆
水文地质工程地质方法技术研究所
勘探技术研究所
探矿工艺研究所
探矿工程研究所
郑州综合利用研究所
成都综合利用研究所
中国地质科学院(院机关):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
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资源研究所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力学研究所
中国地质科学院水文地质环境地质研究所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球物理地球化学勘查研究所
中国地质科学院岩溶地质研究所
各省市区地质勘查局(组建地质调查院)全部下放。

原石油地质系统于1997年成立中国新星石油公司,2000年划归中国石化集团。

二、冶金地勘系统(原冶金部地质勘查总局)
中国冶金地质勘查工程总局(中国冶勘总局),成立于2001年。
中国冶勘总局一局(华北局):燕郊:第一地质勘查院(燕郊)、中冶地勘岩土工程总公司(原冶金部第一勘察基础工程总公司)、河北天元地理信息科技工程有限公司、秦皇岛天元五一五钻探工程有限公司(2006年从中冶地勘岩土工程总公司分出):原编制为:一队:迁安;二队:衢州;515队:秦皇岛;516队:宣化;518队:邯郸;520队:邢台;522队:唐山;物探队:滦县;水文队:定州;超硬材料研究所:探矿技术研究所:燕郊;测绘大队:燕郊;建筑规划设计院:职工医院:二级甲等;子弟学校:
中国冶勘总局二局(原华东局606队):福州:第二地质勘查院、福建岩土工程勘察研究院、一队、二队、三队、四队。
中国冶勘总局三局:太原:311队、312队、314队、316队、地勘院、岩土总公司。
中国冶勘总局山东局:济南:2个专业公司,4个综合地质队、2个专业地质队、2个勘查院、1个测试中心和1所高级技工学校:山东正元资源勘查研究院、新疆地质勘查院(乌鲁木齐,外派单位)、山东正元地理信息工程有限公司
中国冶勘总局中南局:武汉,分布在湖北、湖南、广西三省八市:603队:大冶;604队:孝昌; 605队:襄樊;606队:黄石;607队:宜都;608队:黄石;609队:黄石;水文队:黄陂。
中国冶勘总局西北局:西安:西北地质勘查院(西安,原西安地质调查所);五队(酒泉);六队(汉中);乌鲁木齐地质调查所。
中国冶勘总局地球物理勘查院:保定,国内三大航空物探队伍之一。
中国冶勘总局遥感技术应用中心:北京
中国冶勘总局昆明地质调查院:昆明,原西南局昆明地质调查所。
中国冶勘总局广州地质调查所:广州
四川省(西南)、辽宁省(东北)冶金地质勘查局和冶金华东地质勘查局(安徽省)已下放。

三、煤炭地勘系统(即中国煤炭地质总局)
中国煤炭地质总局:总部原涿州,现迁北京丰台。
江苏煤炭地质局:常州,勘探一队、二队、三队、四队、五队、物测队、机械研制中心、勘探研究所、江苏长江机械化基础工程公司。
浙江煤炭地质局:杭州,浙江华厦工程勘察院,浙江华厦建筑基础工程公司,浙江煤炭测绘院等。
广东煤炭地质局:广州新市镇,152地质队、201地质队、202地质队和江南基础工程公司。
广西煤炭地质局:柳州
湖北煤炭地质局:武汉,125队、182队、物探测量队、地质勘查院和湖北省地质勘察基础工程公司。
青海煤炭地质局:西宁,105勘探队、132勘探队、物测队、勘查院4和青海岩土工程勘察咨询公司。
第一勘探局:邯郸,119勘探队、129勘探队、173勘探队、物测队、科教中心、地质勘查院、技术研究中心。
第二勘探局:北京,机械研制中心,建筑工程公司,地质制图印刷中心。
水文地质局:邯郸,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环境地质勘察院、四个水文地质队和物探、基础工程、机电安装、物资供应、地能空调、污水治理等六个专业公司。
航测遥感局:西安
中煤地质工程总公司:北京
煤炭资源信息中心:涿州
地球物理勘探研究院:涿州
干部学校(党校) :涿州
中煤地质报社:涿州
河北省(邢台)、山西省、内蒙古、东北(沈阳)、吉林省、黑龙江省、安徽省(蚌埠)、福建省、江西省、山东省(泰安)、河南省、湖南省(株洲)、四川省、贵州省、云南省、陕西省、甘肃省、宁夏、新疆煤田地质局已下放。

四、核地勘系统(原中国核工业总公司地质总局)
核地勘队伍组建于1955年,现有6个地区性地质局、52个地质大队以及研究院所、工厂、医院等90个县团级以上企事业单位,分布于26个省、自治区、直辖市。
中国核工业地质局(核工业地质调查院):核工业北京地质研究院为其业务支撑单位,以6个地区核地质研究所为主体,组建6个核工业地质调查分院,核工业航测遥感中心、核工业西北地质局216大队、核工业西北地质局208大队、核工业东北地质局243大队作为专业勘查队伍。
6个地质局所在省的48个地勘单位,以省为单元,整体属地化,组建辽宁省(东北)、江西省(华东)、湖南省(中南)、广东省(华南、由韶关迁花都)、四川省(西南)、陕西省(西北)核工业地质局,其余16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29个单位属地化后(组建了河南省(信阳,原308大队)、贵州省、甘肃省、青海省等4个核工业地质局),由省级人民政府指定的部门管理。

五、有色地勘系统(中国有色金属工业总公司地质勘查总局)
有色金属矿产地质调查中心(有色地调中心):成立于2001年,北京地质调查所、桂林地质调查所、新疆地质调查所、地质资料馆、北京矿产地质研究院。
北京中色资源环境工程有限公司(中资环):成立于2003年,北京索坤技术开发有限公司、北京遥感中心、北京测绘院、北京中色物探有限公司(原物化探中心)、河北有色测绘公司。
19个地质勘查局全部下放:
1.天津华北地质勘查局(天津市地质调查总院,含河北):原华北有色地质勘查局,下辖514队(承德)、517队(石家庄)、519队(保定)、地质四队(秦皇岛)、普查大队(燕郊)、核工业247队(宝坻,原属核工业东北地质局)等六个地质队和一所职工大学(保定),在天津局本部设有天津市地质勘查总院、地质研究所。
2.内蒙古有色地质勘查局
3.辽宁省有色地质勘查局
4.吉林省有色地质勘查局
5.黑龙江省有色地质勘查局
6.江苏省有色金属华东地质勘查局:南京。下辖805(六合)、806(徐州)、807(南京)、809(南京)、810(南京)、813(南京)、814队(镇江)、研究所(南京)、测绘院(镇江)、矿产开发研究院(南京)、南京岩土工程勘查院。
7.浙江省有色地质勘查局:绍兴,前身为重工业部南京地质勘探公司802队。
8.河南省有色地质勘查局:郑州,下辖勘查总院、一队、二队、三队、四队、五队、六队、七队。
9.湖南省有色地质勘查局:长沙,下辖一总队(郴州)、二总队(湘潭)、214(株洲)、217(衡阳)、245(吉首)、247(长沙)、研究院(长沙)、矿业信息研究中心(长沙)等局属正处级事业单位16个。
10.江西省有色地质勘查局:南昌,江西金源地矿集团公司。下设“五队、三院、三中心”等11个事业单位。
11.广东省有色地质勘查局
12.广西有色地质勘查局
13.海南省有色地质勘查局
14.贵州省有色地质勘查局:贵阳,下辖一总队(清镇)、二总队(六盘水)、三总队(遵义)、物化探总队(清镇)、五总队(安顺)、六总队(凯里)、地质勘查院(贵阳)。
15.西南有色地质勘查局(昆明,含四川)
16.西北有色地质勘查局(西安,属陕西省正厅级事业单位,有12二级单位,分布于西安、临潼、咸阳、宝鸡、汉中、商洛等地)
17.甘肃省有色地质勘查局
18.青海省有色地质勘查局
19.新疆有色地质勘查局

六、化工地勘系统(原化工部地质矿山局)
中化地质矿山总局(中国明达化工矿业总公司):涿州,隶属于中国昊华化工(集团)总公司。16家地质勘查院(河北、内蒙古、吉林、黑龙江(阿城)、江苏(徐州)、浙江、福建、泰安(钾盐地质)、河南、山东、湖北(荆州)、湖南、广西、贵州(遵义南白)、云南、陕西)、1家地质研究院(化工地质调查总院(地质研究总院))、1家职工医院。辽宁省(锦州)、安徽省(马鞍山向山)、广东省(花都)、四川省化工地质勘查院(彭州军乐)等4家已下放。
七、中国建筑材料工业地质勘查中心(建材地调中心):
原国家建筑材料工业局地质公司,辖26个各省、市、区总队,现隶属于中国中材集团公司。

八、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黄金指挥部
九、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东方地球物理勘探有限责任公司:原为成立于1974年徐水的石油地球物理勘探局,后总部迁涿州,2004年更现名。
十、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海洋石油勘探开发研究中心:高碑店,原为海洋石油勘探局。
十一、中国石化集团:新星石油有限公司
原地质矿产所属石油地质单位于1997年成立中国新星石油公司,各石油地质局改称石油局,2000年整体并入中国石化集团。
华北石油(地质)局:郑州
东北石油(地质)局:长春
华东石油(地质)局:南京
中南石油(地质)局:长沙。
西南石油(地质)局:成都,地质勘察总公司
西北石油(地质)局:乌鲁木齐
上海海洋石油(调查)局:
广州海洋石油(调查)局:2001年划归中国地址调查局。

十二、中联煤层气有限责任公司
十三、中国盐业总公司:中盐勘察设计院(前身是轻工业部盐业勘探队):长沙

5. 近年的研究与进展

20世纪70年代后期,沉积学新理论特别是碳酸盐岩研究的成果被引入磷块岩研究,使磷块岩的研究有了长足进展,在20世纪70年代末到80年代中期,在“全国磷矿学术讨论会”(昆明,1981)和“第五届国际磷块岩讨论会”(昆明,1982)的推动下,我国磷矿研究达到一个高潮,特别是鄂、湘、黔、川、滇等省地质队、研究所及中央所属研究院(所)、地质院校等单位一大批从事磷矿地质勘查和研究的地质工作者、专家、教授,对扬子地块震旦纪—寒武纪磷块岩的矿床地质、岩石学、矿物学、沉积学、沉积环境、岩相古地理、磷块岩成因等领域进行了较为深入的研究,取得了许多可喜的研究成果,这些成果多以论文形式报道,大部分被收集在1981年和1982年国内与国际磷矿学术论文集中。近35年来磷块岩研究迈出两大步,第一步以物理富集成矿说为主线,到20世纪80年代中期,可以说物理富集成矿说发展到鼎盛时期,其标志是叶连俊等(1986)的“工业磷块岩物理富集成矿说”的发表和他们的《中国磷块岩》一书的出版(1989)。叶连俊等在其著作里对磷块岩物理富集成矿作了这样的论述:“中国的工业磷块岩均主要为具碎屑结构的层状磷块岩,它们是各种类型的矿源层经碎屑、搬运、再沉积,多次冲刷簸选物理富集的产物”。磷块岩研究迈出的第二步是生物成矿说的发展。1981~1983年,东野脉兴在我国南方晚震旦世与早寒武世各主要工业磷块岩矿床的矿石中,发现了大量多种形态的磷质微生物(化石),研究认为微生物建造了磷块岩,并发表了“微生物建造的磷块岩”(沉积学报,1985),叶连俊对其评价指出:“本文为磷块岩生物成矿提供了新的事实,是一次新的贡献,在磷块岩成因研究方面是非常重要的文献”。朱士兴等(1984)通过对开阳磷矿的研究认为,磷块岩的形成与藻类和古代微生物有密切关系。沈丽娟、曾允孚(1989)研究滇东磷块岩,发现5大类15个种属的藻类磷质化石,认为藻类对磷块岩的形成起主导作用。叶连俊等(1989)在《中国磷块岩》一书中把生物作为主要磷质来源之一,并列述了细菌和显微藻类的遗迹等7种生物源。东野脉兴(1985,1989,1990,1991)将微生物学、生物化学和医学等学科引入磷块岩的研究,继而又进一步研究了生物成矿作用、生物聚磷机理、成矿条件、成矿构造古地理和区域成矿规律,推出“磷块岩生物成矿论”并被推荐在“中国地质学会七五重要地质成果交流会”(1991,北京)大会交流。这些研究成果表明,我国南方晚震旦世和早寒武世磷块岩主要是生物特别是磷质微生物建造的。

生物成矿是当代地球科学发展前沿领域的重大课题,受到叶连俊院士的高度关注,他在“生物成矿研讨会”上的报告指出:“过去,生物成矿作用的研究在长时期内进展缓慢,但是近年来开始受到国际科技界的广泛关注。在国际地学界最大的地质大会中,过去几届涉及生物成矿的内容相当零散,但在1989年第28届大会上不仅设立了生物成矿专题,而且在其他分组会议上也有大量的生物成矿为内容的报告;作为地球科学发展的前沿领域,生物成矿作用已引起了我国地学界的浓厚兴趣。但是总的说来仍然处于薄弱甚至空白的状态,我们必须急起直追,迎头赶上”。在他的倡导下,于1990年初由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和中国科学院资环局共同主持召开了“生物成矿研讨会”,与会学者包括8位学部委员(院士)和近百名专家进行了广泛深入的论证,提出了“生物成矿作用和成矿背景研究”的立项意向,建议受到有关部门的重视和采纳,并于1991年底被确定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中国科学院重点项目加以实施。在叶连俊院士主持下,一个由中国科学院地质研究所、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和微生物研究所及中国地质大学、南京大学、成都理工学院等的科研教学单位的科研人员组成的多学科研究集体,从1992年正式开始对这一高难度课题进行了不断探索,选择了扬子地区的黔、湘、桂、陕南、皖、浙西等地区作为主要研究地区,选择Mn,P,Fe,Pb-Zn,天然碱,Ba和Au等矿床重点解剖,经过4年的研究,取得重要研究成果。对生物有机质成矿的类型、作用、过程、标志及成矿生物的繁衍、成矿过程得以进行的环境和背景条件等方面都做了具体陈述,从而肯定了生物有机质作用在成矿全过程中的重要性能;确认成矿生物中最重要的是菌藻类微生物;确认并提出了生物有机质成矿的两类共10项成矿标志;揭示了生物有机质成矿是受到成矿的物质基础和成矿环境与背景制约的,是受到沉积分异相域及生物群落相域的协和与展布制约的,生物有机质成矿是事件性的,其时空定位受“沉积间断效应”和“沉积边界效应”制约,因而生物有机质成矿的时空定位是有规律可循的,成矿是可以预测的,是具有理论根据的。1997年经包括4位院士在内的专家组评议验收认为:项目在生物成矿研究领域取得了突破性进展。

前述生物成矿研究成果已被普遍认可,但是仍然为没有生物成矿实验资料的支持而感缺憾。作者在多年研究滇东地区磷块岩的过程中,发现滇池是一个由20条汇水河流形成的汇水盆地,流域面积达3000km2,出水河流只有西南部螳螂川1条河流,外湖东、南、西分布大量寒武纪磷块岩,每年有大量磷质被带入滇池,特别是南部和东部流经磷矿区(层)的7条河流带入的磷质,例如柴河每年每平方千米输入总磷达355kg,可以说滇池是世界上磷质来源最丰富的湖泊之一,因此,滇池是研究磷的现代沉积和微生物成矿实验的天然实验室。他将这一设想和构思的成矿实验研究目的、方法、技术路线等于1998年当面求教于叶连俊院士,引起叶院士的极大兴趣,他鼓励说,这是一个大胆的、可行的、敢为人先的设想,如能取得实验研究成果,对生物成矿理论将是个重要贡献,要尽早立项实施。作者于1999年申请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的项目“滇池磷的现代沉积与环境污染防治对策”。由中化地质矿山总局地质研究院和云南大学生物系微生物实验室合作,组成科研团队,经3年野外与室内实验研究,按一定网度对滇池水体及表层底质(泥)取样测试,依底泥磷含量划分五个区,每个区施工钻探岩(泥)心钻孔剖面取样,对水体、表层底泥及钻孔岩心剖面样品测试,研究细菌种群、数量、分布特点及其与磷含量的关系等。对滇池磷的现代沉积作用的研究发现,滇池微生物种群和数量繁多,但能对磷溶解、转化、迁移、聚集、沉积的微生物主要有解磷菌和聚磷菌两类。在底泥磷高含量区域,解磷菌的种群和数量与底泥磷含量成负相关关系,与水体磷含量成正相关关系,而聚磷菌的种群和数量与底泥磷含量成正相关关系,与水体磷含量成负相关关系;在底泥磷低含量区域,上述相关性则相反。表明当解磷菌的种群与繁衍量大于聚磷菌的种群和繁衍量时,底泥中的磷向水体迁移,反之,水体中的磷向底质迁移、聚集。这个事实令人信服地证明了微生物对磷循环的重要作用。滇池这种活着的微生物在自然环境条件下对磷的溶解、转化、迁移、聚集和沉积作用,为古磷块岩微生物成矿论提供了有力的证据,为微生物成矿论提供了可靠的实验研究资料,填补了生物成矿实验的空白。

研究成果得到杨遵仪、叶连俊、叶大年等资深院士的高度评价,认为本项研究独树一帜、率先垂范,开了磷块岩研究的先河,研究成果居世界领先地位。研究成果支持了磷块岩微生物成矿论,为古磷块岩生物成矿提供了实验研究资料,是一次新的贡献,使磷块岩生物成矿理论研究又上升到一个新阶段。

磷块岩生物成矿研究进展,近几十年来迈出三大步,第一步是磷块岩中发现大量多种藻菌类磷质化石及生物成矿作用研究,第二步是自然条件下现代活着的微生物对磷分解、迁移、富集及沉积作用的成矿实验研究,为古磷块岩微生物成矿提供了可贵的事实依据,第三步是磷块岩微生物成矿理论体系的问世及找矿实践的验证,其标志是《磷块岩成矿理论体系与找矿实践》一书的(即将)出版。本书从磷质微生物的发现到磷块岩微生物成矿论的创立,再到磷的现代沉积;从与微生物成矿论配套的陆缘坻成矿构造古地理到陆缘坻岩套、磷块岩序列模式,再到陆缘坻控矿(找矿)模型的建立;从区域成矿规律与富集规律到成矿预测,再到找矿实践的检验,构成了一个较为完整系统的磷块岩成矿理论体系。可以说磷块岩生物成矿研究,目前已发展到鼎盛时期。事物的发展是无止境的,可以预期,磷块岩研究会有更新的发展。

6. 获中国地质科学院和中国地质学会十大科技进展项目

(一)西藏发现浅成低温热液型铜金矿床地质特征综合研究

项目来源:中铝资源西藏金龙矿业股份有限公司委托项目;中国地质调查局工作项目(编号:12120113093);国家“973项目”课题(编号:2011CB403103);青藏专项优选项目(编号:12120113037400)。

主要完成人:唐菊兴、孙兴国、陈红旗、王勤、李彦波、卫鲁杰、李玉彬、丁帅、王艺云、杨超、段吉琳、杨欢欢、张志、宋俊龙、高柯

主要完成单位: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资源研究所、中铝资源西藏金龙矿业股份有限公司、西藏地质矿产勘探开发局地质五队、成都理工大学

主要成果:

近些年,世界范围内与斑岩成矿有关的浅成低温热液矿床的勘查评价和综合研究已经取得长足的进步,发现了众多的超大型矿床,如Lepanto、El Indio、Goldfield等世界级铜金矿床。我国著名的紫金山就是一个典型的高硫型浅成低温热液铜金矿床,浅部以浅成低温热液型金矿为主,深部以斑岩型铜金矿为主。

2011年以来,增生造山成矿系统中的斑岩、浅成低温热液型铜金矿床的成矿机制与找矿突破研究分别获得青藏专项优选项目、地调项目工作项目、中铝资源勘查项目、国家“973”项目的资助。

研究内容包括:①西藏主要成矿带是否存在与斑岩型铜金成矿系统有关的浅成低温热液矿床;②多龙矿集区的浅成低温热液矿床的保存条件;③荣那铜金矿床类型厘定和找矿突破。

取得新进展如下:

1.在多龙矿集区(铁格龙南荣那矿段)发现超大型的浅成低温热液铜金矿床,基本查明其矿体地质特征

铁格龙南荣那矿段铜(金银)矿床是2013年中铝资源西藏金龙矿业股份有限公司第一个取得重大突破的铜(金银)矿,该矿床具有浅成低温热液矿床所特有的矿物组合、蚀变组合和矿化特征,是西藏第一例得到确认的浅成低温热液矿床,其现已控制的资源规模及推测的资源潜力远比紫金山铜金矿大(张德全等,1991,2005;邱小平等,2010;刘羽等,2011)。

荣那矿段矿体总体呈北东向分布,控制矿体北东延长超过1200米,南东—北西向约800米,中部钻孔施工至1136米(ZK3205孔)以上尚未穿透矿体(矿体厚度914.77米,Cu品位0.62%),矿体总体向北缓倾斜,剖面上为中间厚向外变薄的趋势,呈一漏斗状。

走向上、倾向上、垂向上均未控制住矿体,矿床规模有待进一步确定,有望实现超大型矿床规模。矿体Cu平均品位大于0.5%,伴生金银,伴生Au平均品位在0.1克/吨左右,伴生银平均品位在2克/吨左右。矿石以典型的细脉浸染状为主,局部发育星散浸染状—稠密浸染状矿石,矿石矿物由铜蓝、蓝辉铜矿、硫砷铜矿、斑铜矿、黝铜矿、黄铜矿组成,从浅部至深部,铜蓝、蓝辉铜矿大量发育,交代黄铁矿、黄铜矿、斑铜矿、硫砷铜矿和黝铜矿。铜矿物的含量:铜蓝>蓝辉铜矿>硫砷铜矿>斑铜矿>黄铜矿>黝铜矿>辉铜矿。黄铁矿总体含量在3%~35%之间,在矿体中上部发育,上部黄铁矿呈星点状,浸染状;中下部黄铁矿呈脉状,个别脉体厚达20厘米以上,黄铁矿多发育在硅化脉、粘土脉体的边缘或中心,表面发育溶蚀孔。显微鉴定表明,黄铁矿形成早于所有铜矿物。主要脉石矿物有明矾石、地开石、绢云母、石英、硬石膏、粘土矿物等。在浅部发育条带状、层纹状、皮壳状、不规则状明矾石、地开石,这在斑岩成矿系统中高硫型浅成低温热液矿床常可见到(Hedenquist et al.,1994,1999;Sillitoe et al.,2003)。

荣那矿区24号勘探线地质、蚀变及矿化分布图

地开石(正交偏光)

明矾石(正交偏光)

令人感兴趣的是,矿石中发育大量铜蓝、蓝辉铜矿交代其他硫化物现象,甚至在深达1100米孔深的矿石中也十分发育,此种产状的铜蓝和蓝辉铜矿是传统意义上的硫化物次生富集带的产物,还是浅成低温条件下交代作用形成的,这关乎对传统硫化物次生富集成矿理论的挑战,需要深入研究。

2.完善了“产学研”机制和商业性勘查评价技术体系,建立了矿床地质模型、估算了资源量,开展了矿床深边部及外围找矿预测,预测尕尔勤、地堡拿木岗矿区可以找到类似的矿床类型,为区域找矿指明了方向

(1)指导中铝资源制定勘查质量监控标准化和规范化体系,按照N43-101和国家行业规范进行勘查评价,研究工作全程参与,并指导勘查评价。

(2)在尕尔勤、地堡拿木岗矿区发现孔洞状、块状、条带状的石英、玉髓等,显示深部存在浅成低温热液型铜金矿体和斑岩型矿体,为企业勘查评价指明方向。

(3)采用Micromine软件,估算了铁格龙南荣那矿床铜金银资源量,铜金属量528.6万吨,平均品位0.55%;金金属量74.8吨,平均品位0.08克/吨;银金属量1115.0吨,平均品位1.17克/吨。其中,工业矿的含量为:铜金属量451.1万吨,平均品位0.64%;金金属量59.1吨,平均品位0.08克/吨;银金属量881.2吨,平均品位1.24克/吨。为一些矿业公司独立技术报告的完成和科学决策做出了重要贡献。

3.本项研究的重要意义和启示

(1)科学新认识:荣那斑岩矿化叠加浅成低温热液型铜金矿化,K1m安山岩、玄武质安山岩形成于成矿后,盖在已经遭受浅剥蚀的矿体之上,起到保存矿体的作用,导致高硫型矿体未被剥蚀。

(2)找矿新发现:发现多龙矿集区存在斑岩型+角砾岩型+浅成低温热液型的“三位一体”矿体组合,尕尔勤、地堡拿木岗发现硅帽,为区域找矿指明方向,为科学决策提供了依据。

(3)勘查新思路:为高光谱蚀变组合寻找浅部找矿标志;为大功率激电确定矿化强度;为国际标准进行勘查质量监督;形成基于“产学研”结合新模式优化勘查部署。

(4)找矿新突破:铁格龙南荣那矿段从一个小矿点到500余万吨铜的超大型矿床,短短一年达到详查程度,并提交了基于N43-101标准的独立技术报告。

硫砷铜矿的能谱图(硫砷铜矿是高硫型浅成低温热液矿床中的标志性矿物)

注释:RN1604-171.6-3-003Cu3.29(Fe0.1)As1.15S4硫砷铜矿

明矾石的能谱图(明矾石是高硫型浅成低温热液矿床中的标志性蚀变矿物)

注释:RN1604-171.6-2-005K1.02Al3.31S2.44O14≈KAL3(SO42(OH)6明矾石

4.结论

(1)荣那铜(金、银)矿矿石组构及矿物组合具典型高硫型浅成低温热液矿床特征,是斑岩—浅成低温热液成矿系统的产物,中浅部为典型浅成低温热液型铜金矿,深部过渡为中硫型浅成低温热液矿化叠加在斑岩矿化之上。

(2)该矿床类型的发现及取得的重大找矿成果,结束了西藏至今没有发现典型浅成低温热液矿床的历史,对区域找矿具有极其重要的指导意义。该矿床是西藏地区发现的首例超大型浅成低温热液铜(金)矿床,从矿床的矿石特征及矿体规模来看,与福建紫金山铜金矿床具有高度可比性。是我国“第二个”超大型高硫型浅成低温热液矿床,规模比紫金山还要大得多。

(3)矿体规模巨大,矿石具明矾石、地开石蚀变组合,黄铁矿的含量在3%~35%之间,铜矿物由铜蓝、蓝辉铜矿、硫砷铜矿、斑铜矿、黝铜矿、黄铜矿组成,特别是铜蓝和蓝辉铜矿在孔深1100多米处大量发育,从矿物组合分析,铜蓝和蓝辉铜矿是低温热液成矿阶段的产物,推断深部存在斑岩型铜(金银)矿体。

(4)外围寻找该类矿床潜力巨大,尕尔勤、地堡拿木岗将是下一步找矿突破的重点地区。

该项目入选中国地质科学院2013年度十大科技进展项目和中国地质学会2013年度十大科技进展项目。

在尕尔勤矿区发现的多孔状石英(典型的浅成低温热液顶部的硅帽)

(二)全国重要矿产总量预测

项目来源:全国矿产资源潜力评价项目

主要完成人:肖克炎、叶天竺、杨毅恒、陈建平、丁建华、孙莉、阴江宁、唐攀科、牛翠祎、汪新庆、丛源、娄德波、李楠、商朋强、李景朝、齐帅军、白万成、张莹、王春艳

主要完成单位: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资源研究所

主要成果:

矿产预测评价是整个矿产资源潜力评价成果的落脚点,该项目经过近八年工作,主要按照矿产预测评价“五统一”的指导原则,通过技术理论研发、方法示范、技术培训、多层次指导、成果验收、成果汇总等,确保全国资源潜力评价项目的顺利进行。主要成果是建立或完善了具有我国特色,符合我国地质条件,以我国特有的成矿系列理论为基础的区域矿产预测理论与方法体系;依托GIS技术,研发了以计算机空间数据库技术、数据挖掘技术为基础的矿产预测全流程信息方法技术;以省级预测成果为基础,完成了全国22种重要矿产的资源预测评价,初步摸清了资源潜力;在资源潜力预测的基础上,在全国范围内对重要成矿带划分了找矿远景预测区,提出了找矿工作部署建议。主体成果可反映在如下几个方面:

1.矿产预测理论框架

在前期国家支撑项目和“863”项目的基础上,发展了成矿系列理论、成矿动力学理论和综合信息矿产定量预测为支撑的矿床模型综合地质信息矿产预测方法。发展了三个预测理论、三个基本预测流程和三个基本预测成果的矿产预测框架,提出了矿床模型综合地质信息矿产预测方法。以多岛弧板块构造理论为指导,开展以成矿动力学为基础建造构造编图,构建扎实的成矿构造环境预测基础;以成矿系列矿产预测类型为纲,建立矿床综合信息找矿模型;以综合信息矿产定量预测方法为指导,开展靶区(最小预测区)圈定和未发现资源量估算。

全国矿产资源潜力评价预测软件培训班(西部)

全国重要矿产总量预测项目验收会议

本次预测由于一轮、二轮区划和矿产预测方法积累,特别是赵鹏大、陈毓川、王世称、李裕伟、朱裕生等国内知名专家长期实践总结预测方法,使得预测评价一开始就有顶层设计,保证了全国预测一盘棋和成果汇总的一致性。

2.矿产预测方法

结合具体矿产预测实践,矿产预测方法创新很多。编制矿产资源定量预测方法、23种矿产预测方法工作指南、预测资源量估算方法、MRAS矿产预测方法、矿产预测成果汇总方法等技术文档。先后在地学前缘、吉林大学、地质通报、地质学刊等刊物出版预测方法成果。主体预测成果创新是地质预测方面创新,特别是成矿系列指导下矿床模型系统的定量预测方法。

(1)成矿系列在矿产预测全面应用。在前人成矿系列“缺位预测”等理论预测的基础上,全面地将成矿系列理论在矿产预测类型划分、预测工作区圈定、预测模型建立、综合预测区预测成果汇总等进行系统应用和发展。真正做到理论预测与集体实际信息资料预测结合在一起。

(2)以成矿系列关键成矿地质作用为基础,总结了六大矿产预测方法类型。包括沉积矿产预测方法、侵入岩体型预测方法、岩浆热液型矿产预测方法、层控内生型矿产预测方法、变质矿产预测方法、综合内生型矿产预测方法等。它们在基础编图、预测要素提取、定量预测方法等有明显不同。这样使预测有可靠地质基础,又有方法指导性和普适性。

(3)矿产预测类型是本次预测纲领。借鉴美国地质调查局预测模型,我们总结了23种矿产77个全国性模型。各省在此基础上,以成矿系列矿床式为基础,划分了近千个地区矿产预测类型,以此为基础,开展预测工作区划分、预测模型建立、预测要素图编制等工作。

(4)开展矿床模型地质体参数法新方法研究,并全面应用。应用矿床成矿系统理论,将成矿地质体、矿床、成矿地质异常作为整体,改进和发展了地质体积参数法。研究了控制资源潜力关键要素,认为成矿系统规模越大,矿床资源潜力越大。通过已知矿床系统的参数进行类比,预测未发现的矿产资源及其潜力。

(5)提出综合预测要素图编图的模型及方法。建立预测区综合预测要素图编制方法及模型,认为只有建立好综合编图模型,有可能使预测要素图能够充分利用物、化、遥综合信息。

(6)提出了资源量三维立体预测方法。尽管本次没有进行系统三维建模方法研究,但在利用深部地球物理资料、深部地质钻探资料等进行预测方面有一的定进展。如资源量估算过程中我们重点设计了预测地质体深度参数。对于该参数我们设计了7种确定依据,包括使用地球物理反演得到成矿地质体参数等。

3.计算机矿产预测全面应用

计算机空间数据库技术及数据挖掘技术全面应用是本次预测评价的一大特色。所有的基础数据都建立在GIS上空间数据库,这些数据通过数据模型得到有效管理和使用。MRAS矿产资源评价系统在本次预测评价中得到了充分应用,它高效快捷地完成地质数据成矿信息提取和综合。协助地质专家进行最小预测靶区圈定和资源量估算。如果没有计算机空间数据管理工具,那么完成25种矿产预测这项繁杂工程是不可想象的。同时预测成果数字化将为今后常态化工作提供方便的使用基础数据。

4.全国23个矿种预测成果

全国重要矿种资源潜力评价成果是在省级和大区重要矿产总量预测成果的基础上,从全国的层面进行了汇总,并划分了全国层次的3级预测区。其主要内容包括,从全国层面上,按照累计查明资源储量、不同省(自治区和直辖市)预测资源量、不同深度预测资源量、不同地质可靠程度预测资源量和不同利用程度预测资源量针对铁、铝土、铜、铅锌、钨、锡、钼、稀土、金、银、锑、锰、铬铁矿、镍、菱镁矿、锂、钾盐、磷、硫、萤石、重晶石和硼矿等23个矿种进行了汇总,并对重要3级预测区进行了评述。经过对全国23个矿种的汇总和综合分析,全国重要矿种的查明资源储量,以及预测资源量等一些重要特征如表所示:

我国23个矿种预测区资源量统计表

续表

5.人才培养

通过多年项目技术培训和实际工作,培养了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一大批矿产预测年轻人员。这些年轻地质矿产预测人员既懂成矿规律、矿产预测,又懂计算机信息处理技术。据不完全统计直接参与该项目的博士、硕士近50人,全国培养的预测评价人员近500人,为以后矿产区划常态化提供人才保障。

该项目入选中国地质科学院2013年度十大科技进展项目。

7. 矿石选冶性能

为了考查矿区矿石的选冶性能,武警黄金第十二支队2001年3月委托中国地质科学院成都矿产综合利用研究所对安坝矿段305脉矿石选冶性能进行了研究,并提交了《阳山金矿带安坝矿段金矿石选冶试验研究》报告。同年4月,中国黄金总公司、长春黄金设计院、兰州有色冶金设计研究院、甘肃省黄金管理局、武警黄金指挥部和武警黄金第十二支队共同规划、编制了《甘肃文县阳山矿区勘查开发技术方案》,对阳山矿区矿石进行了加工选冶性能的初步研究。2005年7月对311脉群进行了选冶试验研究,2006年11月对360脉群和305脉群金矿石进行了选冶试验对比研究。

5.2.1采样及加工流程

5.2.1.1采样

根据《金属非金属矿产地质普查勘探采样规定及办法》中所要求的矿石加工试验样品采集方法,并结合矿区的矿石类型和矿石品级的分布规律,成都矿产综合利用研究所及武警黄金第十二支队的专业技术人员一起进行现场调查,确定了采样位置与采样方法。

2001年采集了安坝矿段305脉矿石样品,采样点布置在1 921m标高YM001坑道的3个穿脉坑道内(CM01,CM03,CM04),共布置7个采样点,采样方法为剥层法。所采样品按矿石类型和品级分别装袋后,及时送到成都矿产综合利用研究所进行配样加工。

2005年采集了安坝矿段311脉矿石样品,采样点布置在安坝矿段PD112坑道的沿脉YM112和穿脉CM15,CM17中。其中CM15分2个采样点,CM17分3个采样点,YM112分4个采样点采集,合并成一个样,共采6个单样合计500kg。

2006年采集了安坝矿段360脉矿石样品,并和305脉矿石进行了对比研究。样品从钻孔矿心中采集,共取11件样品,其中ZK1740取样3件、ZK0632取样2件、ZK1432取样2件、ZK0124采样2件、ZK0932和ZK1332各1件,每件样品重100~200 g。

5.2.1.2样品加工

样品经过粉碎加工、均匀混合、缩分后分别进行了化学分析和选矿实验等,样品具体的加工流程详见图5.1。

表5.1 阳山矿带资源量总表

续表

图5.1 样品加工流程图

5.2.1.3样品组合

305脉矿石试验样品的组合按采样长度比例和样品金品位分析结果进行了配矿。样品组合情况见表5.2,组合的试验样品重100kg,金品位为5.94×10-6,与305脉金矿体平均品位接近,代表性较好,可以满足试验的需要。

表5.2 阳山金矿305脉矿石试验样品组合表

5.2.2305脉群选矿试验

5.2.2.1常规氰化浸出试验

由于矿石中金矿物嵌布粒度细微,所以将试验样品进行了反复研磨,使粒度在-200目以下者达99%。对组合样和1-1采样点、2采样点、3-1采样点的样品同时进行了直接氰化浸出试验,由于矿石中的砷、锑对金的氰化浸出影响较大,浸出率极低(表5.3)。

表5.3 直接全泥氰化浸出试验结果表

5.2.2.2常规浮选试验

试验条件:磨矿细度 -200目占75.4% 一次粗选

药剂浓度 Na2CO3 2.5kg/t

丁基黄药 130 g/t

丁铵黑药 100 g/t

2油 30 g/t

第一次浮选试验,原矿→磨矿→粗选→扫选,最后粗精产率为21.35%,品位达到22.30×10-6,尾矿品位为0.83×10-6,扫精品位4.03×10-6

第二次浮选试验是在第一次的基础上,对药剂制度做了适当调整,去掉了扫选作业,强化了捕金效果。粗精产率为18.81%,品位为26.74×10-6,尾矿品位为0.62×10-6,金回收率达90.96%。试验结果见表5.4

表5.4 浮选试验结果表

由于原矿含砷为0.79%,精矿含砷为2%左右,这种产品冶炼厂无法接受,因此单一浮选工艺不适于处理本矿区矿石。

5.2.2.3焙烧-氰化浸出试验

此次采用了不同温度下的多段焙烧试验,焙烧能使部分载金矿物氧化分解,金浸出率也有大幅度的提高。但由于载金矿物种类多,对焙烧氧化分解的温度要求不相同,因此,金浸出率始终在60%~64%之间波动。

5.2.2.4水化学氧化-氰化浸出试验

此次选择氢氧化钠做砷、锑矿物的氧化剂,用常温和加热碱性水化学氧化方法进行了预处理,然后氰化浸出。虽适当加热有利于加快氧化反应,但金浸出率最高仅为74.24%。

5.2.2.5加热水化学氧化-非氰化催化浸出试验

由于矿区处于甘肃省南部,属长江上游地区,因此此次选用硫代硫酸盐体系作为试验的非氰浸金试剂,加入催化剂强化浸金能力,通过不同温度和预处理时间进行试验,结果表明,预处理70℃,时间24 h,是比较适宜的条件,金浸出率可达91.41%。铜置换试验表明铜粉能从非氰浸金液中有效地回收金,置换率达97.66%。

5.2.2.6加压浸出试验

试验在酸性条件下进行,采用硫酸、盐酸和硝酸3种酸分别调节矿浆的pH值,加入不同的组合试剂,在100~120℃、氧压0.3~0.4MPa条件下浸出6 h,金浸出率达93.14%。

5.2.3311脉群矿石选冶试验

通过对311脉群矿石的原矿光谱分析、多项分析、矿物成分、矿石结构构造、矿石类型、主要矿石矿物特征和金的赋存状态分析,浮选试验研究,金精矿提金试验研究,得出了以下结论:

1)安坝矿段311脉群的矿石金含量为4.84×10-6,其他金属含量很低,均无回收利用价值。矿石中含有0.51%的砷和0.84%的碳(其中含C有机0.54%),较高的砷、碳含量对常规氰化浸出会产生严重影响,因此该矿石属于含砷、碳的难处理金矿石。

2)矿石中金矿物以自然金为主,其中部分为超显微金。自然金粒度较细,一般为0.1~0.6mm,最小达0.05mm,主要赋存在褐铁矿和粘土矿物中,自然金成色为952.4~967.9。超显微金以晶隙状态赋存于黄铁矿和毒砂的晶格中。黄铁矿和毒砂粒度均较细,尤其是第一期黄铁矿粒径多小于0.01mm,第一期毒砂粒径为0.02~0.05mm,经电子探针分析这些微细的黄铁矿和毒砂均含金。

3)由于原矿石中含较高的砷和碳,矿石不能直接采用常规的氰化浸出回收金,必须采用特殊的预处理工艺。因此,本次试验研究对矿石采用了浮选富集—酸性氧化预处理—氰化浸出的工艺技术路线,较好地解决了矿石中金的回收技术问题。

4)通过浮选方法可获得产率为10.21%的金精矿,金精矿含金46.52×10-6,选矿回收率为96.53%,金精矿仍含砷和碳,分别为5.25%和1.70%(C有机0.75%)。

5)通过试验研究,这种金精矿在70℃常压下,采用酸性氧化预处理-氰化浸出工艺,金浸出率可达到95%以上。

5.2.4360脉群与305脉群矿石对比研究

由于360脉群埋藏深,属盲矿体,目前只有钻探工程控制,不具备采集选冶试验样品的条件。为了解其矿石的化学成分、矿物组成以及金矿物的赋存状态,大致查明其矿石的选冶性能,在控制360脉群的6个钻孔中采集矿石样品,进行了物质组分查定,并与305脉群矿石进行了对比研究。

5.2.4.1矿石主要化学成分对比

305和360脉群矿石主要化学成分对比见表5.5。从表5.5中可见,360脉主要氧化物SiO2,CaO及TFe含量略高于305脉,而MgO,Al2O3,Ti O2含量相差不大。360脉微量元素Sb含量较低,与矿石中辉锑矿分布不均匀有关。两脉群矿石氧化物及微量元素含量总体较为相似。

表5.5 305和360脉群矿石主要化学成分对比表

5.2.4.2矿石主要矿物组成对比

305和360脉群矿石主要矿物成分对比见表5.6。从表5.6中可见,除305脉含有一定量辉锑矿,360脉中辉锑矿较少外,其余主要矿物组成基本一致。

表5.6 305和360脉群矿石主要矿物成分对比表

5.2.4.3金赋存状态对比

305脉金矿物以自然金为主,主要赋存在毒砂、黄铁矿和粘土矿物中,以包裹体金为主,占镜下统计数的85.46%。在重砂和薄片镜下观察均未见到金矿物,在浮选精矿磨制的光片中见到的金矿物粒度细微,最大颗粒仅5~6μm,大部分为2~3μm或更小。

360脉钻孔块样磨制的光片在镜下未见到金矿物,采用电子探针和电镜扫描均未见到金矿物。为此,初步判断360脉矿石中的金主要以极微细的包裹体或以类质同象形式赋存在黄铁矿和毒砂中。

5.2.4.4对比研究结果

从以上3个主要性质的对比可以说明,360脉与305脉的金矿石主要矿物组成和主要化学成分基本一致。唯一不同的是305脉金矿石中含有一定量的辉锑矿,而360脉金矿石辉锑矿的含量很少,化学成分分析结果也印证了这一点,但360脉的辉锑矿含量低对金的浸出反而有利。

尽管360脉矿石中的金赋存状态判断主要为晶格级金,而305脉矿石的金以包裹体金为主,但从选冶工艺角度看,均属于难处理金矿石,其实质基本一致。因此,对于360脉金矿可采用与305脉金矿石相同的流程,即采用浮选富集—湿法浸出能有效地回收金。以305脉矿石选矿试验工艺流程为依据,预估360脉金矿石:浮选回收率可达到90%以上,金湿法浸出率可达到90%以上,总回收率在80%左右。

5.2.5矿石选矿工艺选择

通过对比分析,初步判断360脉群矿石矿物组成、结构构造、金的赋存状态与305和311脉群基本相似,因此可考虑采用相同的工艺处理360,305,311脉群矿石。

根据矿区已有的资料和现场调查研究,并参考类似矿山生产实践,对氧化矿石可采用碎磨自(半)磨+球磨工艺—全泥炭浸选别工艺—解吸电解回收工艺。

对原生矿石,破碎流程选用三段一闭路碎矿工艺,碎矿产品粒度为0~12mm。

磨矿流程借鉴陕西煎茶岭金矿,采用一段闭路磨矿加水力旋流器分级构成闭路,磨矿细度为-200目占75%。关键要进行球磨机和水力旋流器选型试验。

选别流程采用浮选(一粗二扫一精)—精矿再处理工艺。

因2005年对安坝矿段311脉和阳山矿段13脉矿石采用浮选—酸性氧化预处理(常压、70℃下)—氰化浸出回收金的工艺技术路线进行选矿试验研究时,精矿金浸出率可达95%,较好地解决了矿石中金的回收技术问题,所以对安坝矿段305和360矿脉精矿的再处理也可采用该工艺。另外,也可参考甘肃省舟曲县坪定金矿的选矿试验研究结果。该矿自然金主要呈显微细粒状独立金矿物分布于黄铁矿裂隙和晶隙中,精矿中砷的平均含量为6.62%,有机碳的含量达到1%,也属难选冶矿石。吉林冶金研究所对该矿做了浮选精矿加压加热氧化氰化试验,金浸出率达到86.18%。

此次研究推荐选冶工艺流程如图5.2所示。

图5.2 阳山金矿选冶工艺流程图

5.2.6矿石工业利用性能评价

阳山金矿矿石金矿物粒度极细,大部分金矿物在3μm以下,以微细包裹体金为主,原矿含有害元素砷较高,305脉群为0.79%,360脉群为0.46%,属难选冶矿石。通过以上几种工艺的试验对比,加热水化学氧化-非氰浸出和加压浸出取得较好的指标,金浸出率都达到90%以上,但是这种新工艺目前还没有工业生产实践,生产条件要求苛刻,成本也比较高,因此在进行大规模工业生产时尚需进行大量的试验研究和进一步技术经济论证。

而浮选试验中精矿产率为18.81%,浮选回收率较高,达90.96%,虽然精矿金品位低、含砷高,但通过对311脉和13脉矿石的选矿试验研究,采用了浮选—酸性氧化预处理(常压、70℃下)—氰化浸出回收金的工艺,精矿金浸出率可达95%以上,因此矿石的选冶综合回收率可以达到86.41%(311脉群选冶综合回收率也达到91.70%)。另外对精矿的再处理可继续作为下一步扩大试验、半工业试验研究的重点。因此采用浮选—酸性氧化预处理—氰化浸出回收金的工艺,可以达到较好的经济指标。

8. 地质调查改革发展

改革开放以来,适应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我国地质工作管理体制改革不断进一步深化,按照公益性地质工作与商业性地质工作分开的原则,组建了中国地质调查局,初步建立了中央和省两级公益性地质调查队伍。中央公益性地质调查队伍即是指中国地质调查局及所属队伍。

一、中央和地方公益性地质调查队伍的建立

1999年6月,国土资源部根据国办发[1999]37号文精神,征得中编办审批同意,决定成立中国地质调查局,将原中国地质科学院管理的沈阳、天津、西安、南京、宜昌、成都六个地质矿产研究所,原中国地质勘查技术院管理的航测遥感中心,原广州海洋地质调查局划归中国地质调查局。

2001年国土资源部印发了《地质队伍“野战军”组建总体方案》,将国土资源部直属的中国地质科学院及12个研究所、中国地质环境监测院、中国地质博物馆、中国地质图书馆划归中国地质调查局归口管理。2002年,根据《国土资源部对中国地质调查局直属单位结构调整方案的批复》,中国地质调查局对局直属单位进行了结构调整。

2002年,又下发了《国土资源部对中国地质调查局直属单位结构调整方案的批复》,进行了直属单位的结构调整。

2004年7月30日,中央机构编制委员会印发了《中国地质调查局主要职责内设机构和人员编制规定》(中编发[2004]2号),明确中国地质调查局为国土资源部直属的副部级事业单位,负责统一部署和组织实施国家基础性、公益性、战略性地质和矿产勘查工作,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提供地质基础信息资料,并向社会提供公益性服务。

2005年1月,国土资源部印发了《中国地质调查局工作总体思路的通知》(国土资发[2005]12号)、《关于国家公性地质队伍建设的意见的通知》(国土资发[2005]13号)、《关于进一步明确中国地质调查局有关职责的决定》(国土资发[2005]14号),将26个原归口管理的地质单位整体划归中国地质调查局,实行统一管理。要求中国地质调查局根据我国国土面积、人口总量和国家对公益性地质工作的需求,与国家财政管理体制、地勘队伍管理体制相适应,逐步建成一支结构合理、专业齐全、高素质的公益性地质调查队伍。公益性地质调查队伍由国家和地方公益性地质调查队伍两部分组成,总体规模2.5万~3万人,其中国家公益性地质调查队伍在中国地质调查局现有直属单位1万人规模基础上逐步达到1.5万人(控制规模)。目前,中国地质调查局直属队伍规模6500人。各省(区、市)陆续组建了地质调查院,地质环境监测总站建设得到进一步加强,队伍规模近1万人。地方公益性地质调查队伍在困难的条件下,积极探索,不断建实建强。作为国家公益性地质工作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和骨干力量,承担了大量地质调查任务,在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和国土资源管理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2006年1月,国务院印发了《国务院关于加强地质工作的决定》(国发[2006]4号),明确中国地质调查局统一部署、组织实施中央政府负责的基础性、公益性地质调查和战略性矿产勘查工作,强化相关技术、质量、成果管理和社会化服务。以中国地质调查局直属单位为基础,按照人员精干、结构合理、装备精良、能承担重大任务的要求,抓紧建精建强中央公益性地质调查队伍。面向社会招聘专业技术骨干,充实野外地质调查技术力量,增强野外调查和科研能力。省级政府也要尽快建实建强地方公益性地质调查队伍,中国地质调查局应通过项目联系对其进行业务指导。

截至2009年底中央公益性地质调查队伍共有正式职工6516人,离退休人员5706人。在正式职工中从事综合管理的有1198人,区域地质调查机构1596人,专业地质调查机构1921人,科技创新与技术支撑机构2335人,公共服务机构664人,详见表3-1。

表3-1(a) 2009年中央公益性地质调查队伍人员情况(按机构)

表3-1(b) 2009年中央公益性地质调查队伍人员情况(按工作性质)

注:数据来源于中国地质调查局2009年局属单位综合统计年报。

各省(区、市)陆续组建了地质调查院,地质环境监测总站建设得到进一步加强,队伍规模1万余人。地方公益性地质调查队伍在困难的条件下,积极探索,不断建实建强。作为国家公益性地质工作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和骨干力量,承担了大量地质调查任务,在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和国土资源管理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二、地质调查工作的全面展开

新一轮国土资源大调查启动于1999年,它是在我国领域和管辖海域范围内,主要对土地资源、矿产资源、海洋资源等自然资源,开展基础性、公益性、战略性综合调查评价工作,地质大调查是新一轮国土资源大调查的主要组成部分。

地质大调查按专业性质可分为:“一项计划,四项工程”,即基础调查计划、矿产资源调查评价工程、地质灾害预警工程、数字国土工程、资源调查与利用技术发展工程。地质大调查实施以来,获取大量丰富的基础地质调查资料,取得一批丰硕的地质调查成果,为国家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一)地质找矿成效显著

国土资源大调查以来,发现和评价了一批大型、超大型后备勘查基地,对全国矿产勘查发挥了重要的引导作用。新发现矿产地900余处,新增一批重要矿产资源量(333+3341),过去10年全国新增重要矿产资源储量之和几乎占到新中国成立50年总和的一半。在资源消费迅猛增长的情况下,扭转了保有资源储量消耗大于增长“寅吃卯粮”的被动局面,保证了资源储量稳固增长态势,基本稳定了重要矿产整体对外依存度,为提高国内矿产资源保障能力作出了重要贡献。

(二)基础地质工作程度明显提高

实现了全国陆域中比例尺区域地质调查全覆盖,系统开展了多比例尺区域地质、地球物理和地球化学调查研究,获得了一批重要的国家基础地质数据,为资源勘查、国土整治、城乡建设、重大工程建设提供了丰富的基础地质资料。大调查实施至2009年底,1∶25万区调(含实测和修测)完成470万平方千米,为陆域面积的49%,中比例尺区域地质调查实现陆域全覆盖。1∶5万区余地质调查完成24.2万平方千米,累计完成200万平方千米,为陆域面积的20.8%。1∶20万区域重力调查完成106万平方千米,累计完成400万平方千米,为可测面积的45%,等等。

(三)海洋地质调查取得重大突破

通过实施新一轮国土资源大调查的海洋基础地质调查工作,圆满完成了1∶100万海洋区域地质调查示范,建立了适合我国海洋特点的工作方法和技术标准,编制了一批满足国家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的系列基础图件;完成了海洋油气新区调查,取得了油气资源调查技术方法新突破,发现了一批海洋油气资源远景区,为进一步开展油气资源调查指明了方向;成功实施了我国天然气水合物钻探井,获取天然气水合物实物样品,初步预测了我国南海北部陆坡天然气水合物远景资源量;完成了部分重点海岸带环境地质调查与评价,为全面开展我国海岸带环境地质调查工作奠定了基础,为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提供了科学依据。

(四)地下水资源勘查评价取得重要进展

完成新一轮全国地下水资源评价和北方11个平原盆地地下水资源及其环境问题调查,完成东部10个省(市)40万平方千米地下水污染调查评价。基本查明西南地区石漠化状况和地下水资源潜力。在干旱和地方病高发区、西南岩溶和红层区开展地下水勘查与供水安全示范,解决了1000多万人饮水困难。完成鄂尔多斯盆地地下水资源勘查,为国家能源化工基地评价了43处大型、特大型远景水源地,等等。开展长江、黄河、淮河等大江大河流域环境地质调查,为区域经济规划、环境保护和建设提供了基础资料。

(五)地质灾害调查、监测与预警工作成效显著

初步建立重点地区地质灾害监测预警体系,在防灾减灾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完成了1640个山区丘陵县(市)地质灾害调查,初步摸清了10多万处地质灾害隐患的分布,圈定了防治地质灾害的重点地区。陆续开展全国和30个省(区、市)的汛期地质灾害预警预报,建立了群专结合的地质灾害监测预警示范区。在长江三角洲地区、华北平原、汾渭地区开展了地面沉降和地裂缝调查。完成了全国重要矿山环境调查评估11万个,为矿山环境治理和土地复垦提供了依据。建立了三峡库区地质灾害专业监测网,保障了库区工程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初步查明长三角、华北平原、汾渭盆地的地面沉降分布和发育规律,建成空中遥感、地面GPS和地下分层标的立体监测网络体系。完成11万多个矿山地质环境调查,为矿山恢复治理提供了依据。

(六)拓展了地质工作服务领域

多目标地球化学调查首次系统地获得了31个省(区、市)160万平方千米土地54种元素指标的高精度数据。全面查清了我国土地质量地球化学状况,取得了农田、河流、城市、湖泊湿地、浅海等生态系统的区域生态地球化学评价成果。城市地质调查系统查明了上海、北京、天津、南京、杭州等重大城市的地下三维地质结构,为城市规划、工程建设、灾害防治提供了重要支撑。启动了全球气候变化地质记录研究、地质碳汇潜力研究、二氧化碳地质储存调查、土壤碳循环研究,已取得初步进展。探索推进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工作,积极开展汶川、玉树、舟曲等灾区以及环渤海等地区探索开展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启动全国资源环境承载力调查评价,主动服务区域发展规划。配合南水北调、三峡库区治理、青藏铁路及核电站等重大工程建设,开展基础地质调查和地壳稳定性调查评价。

(七)取得了一批原创性科技成果

青藏高原深部地壳结构与构造演化、高原隆升与古气候变迁等科学问题研究取得重大进展。区域成矿理论研究、找矿模型研究和成矿体系、深部地质与结构探测、盐湖地质、岩溶与环境地质等领域研究取得显著进展。在技术方法方面,高光谱、磁法、重力、区域化探扫面以及测试分析等技术不断创新,深部勘查技术得到发展。

(八)地质调查“走出去”初见成效

积极参加国际或地区性地学组织活动,与26个国家的地质调查机构建立了合作关系。开展跨境成矿带基础地质编图、成矿地质条件对比和成矿规律研究,并在重点成矿区带开展了区域地质调查和矿产资源潜力评价工作。建立并完善了覆盖全球的矿产资源信息系统数据库,已发布12个重要资源国家的国别报告,并为国内近300家单位提供境外地质矿产部分图文数据服务,引导企业开展境外矿产勘查开发。

(九)信息资料社会化服务迈出新步伐

我国馆藏地质资料数量不断增加,截至2010年7月,近五年内全国共汇交地质资料52591种。至此,全国各级资料馆藏机构共保存地质资料368226种。全国各级地质资料馆藏机构加快推进地质资料信息化建设,基础设施进一步改善。全国地质资料馆馆藏资料数字化率达到54%。构建了三级网络体系,研发了一批专业性和实用性强的应用系统。初步构建了覆盖全国的地质资料公益性服务体系,推进了地质资料开发利用工作。地质资料信息为抗震救灾、抗旱找水、扩内需、双保工程等提供了基础地质信息保障服务。开展试点示范,推进地质资料信息服务集群化产业化。

9. 地质工作的基本历程

1949年新中国成立以后,确定了“努力发展自然科学,以服务于工业、农业和国防的建设”的方针,地质学和地质事业赢得“建设的尖兵”的地位而备受重视,从而开始其大发展的历程。

(一)地质工作管理机构的建立

1950年,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批准成立中国地质工作计划指导委员会,任命委员21人,李四光任主任委员,尹赞勋、谢家荣任副主任委员。委员会负责统一规划全国地质工作,并适当集中全国地质学家解决国家建设的迫切地质问题。同年11月,委员会召开扩大会议,会议讨论了四个问题:中央地质机构的组织;中央与地方地质机构的联系;地质教育;1951年的工作计划。会议明确提出,应人力物力集中解决煤、铁、石油和有色金属的资源问题。并建议地方地质机构应受当地人民政府及地质工作计划指导委员会双重领导。

1951年,300多名地质工作者组成84个地质队分赴全国各地区调查,其中东北地区仍为工作重点。至1952年,全国地质工作出色地完成了包括80多个项目在内的地质工作计划,对5000多平方千米的国土做了地质调查并绘制出图件,钻探进尺总计达到3万余米。

1952年,中央人民政府决定成立地质部,任命李四光为部长,何长工等为副部长,以加强地质工作的领导,使地质工作适应国民经济建设的迫切需要。地质部成立后,中国地质工作计划指导委员会随即撤销。在成立地质部的同期,重工业部、燃料工业部等有关部门,也先后相应地加强了各自的地质机构。中国科学院成立地质研究所和古生物研究所,强调理论与实际密切结合开展科学研究;接着成立古脊椎动物研究室。1952年,在院系调整中建立了北京地质学院和东北地质学院;各大学地质系扩大招生;建立专科学校;几年后又建立成都地质学院。20世纪50年代初,与地质相关的北京矿业学院、北京石油学院等也建立了。从1952年起,先是各大行政区,后来是各省先后建立地质局,组织勘探队。至此,地质工作管理机构基本完备。

(二)地质工作的大转变

1952年11月,全国地质工作计划会议在北京召开,这次会议的召开标志着地质工作开始大转变。会议的中心议题是制定1953年地质勘查计划,这是中国地质工作第一次成为国民经济计划的一个组成部分,从此地质工作纳入了国家计划的轨道(夏国治,程裕淇,1990)。

1953年,中国发展国民经济的第一个五年计划开始执行。在第一个五年计划中规定的地质工作任务共有四项:第一,保证五年内开始新建企业的设计所必需的矿产储量;第二,加强对某些以前没有发现或者很少发现的和目前特别缺乏的资源(例如石油)和地区上分布不平衡的资源的普查工作和勘探工作;第三,有计划地开展全国矿产的普查工作,进行部分的区域地质调查等工作,保证第二个五年计划所需的矿产储量,并为第三个五年计划所需的矿产储量准备资源条件;第四,加强水利资源和综合流域开发的地质勘查工作,保证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重要水利工程和水力发电工程所需的地质资源,并为第二个五年计划所需的水力资源开发做好准备工作。为此,五年内计划探明可供设计的煤的矿产储量202.7亿吨,铁的矿产储量24.7亿吨,计划完成地质勘探钻探工作量923万米,提供地质勘探工作经费16.7亿元(夏国治,程裕淇,1990)。

为了顺利完成“一五”计划所规定的地质工作任务,地质部将60%的技术力量保证有色金属、黑色金属及煤炭的重点勘探任务,以16%的力量有重点地进行普查。“一五”计划开局之年,77%以上的地质人员到了野外,即使以科学研究任务为主的中国科学院地质研究所和古生物研究所,也派出了大量科技人员密切配合。

“一五”计划期间,共完成了74种矿产的勘查,有64种取得了可供工业设计使用的储量。与1949年相比,铜的储量增加了14倍,钼的储量增加了50倍,石油的储量虽然不能满足国家建设的需要,但仍比1949年增长了32.5倍,而且还开始了200万平方千米的石油地质普查(夏国治,程裕淇,1990)。

(三)地质普查的全面展开

从1954年开始,地质普查工作全面展开,为此,地质部成立了普查委员会,组织了44个普查队共2000多人,在20个省(区、市)的120多个县的范围内展开普查工作。至1955年,地质部所完成的普查工作量已由1953年的8%增长至20%。到1956年,地质部所属各地质队均已将二分之一以上的技术力量投入普查工作中。

1955年,地质部根据国务院决定开始承担石油普查任务。1955年春节前后,地质部召开第一次石油普查工作会议,组成5个石油普查大队,会同燃料工业部分别在准噶尔、柴达木、六盘山、四川等地进行大面积的石油普查,并强调运用地质理论指导探寻石油的重要性。同时,地质部还在华北平原进行了石油普查,并抽调技术骨干充实各石油普查大队的力量。1956年,石油普查规模进一步扩大,地质部派出14个大队与地球物理探矿等队伍配合,普查了新疆、柴达木、松辽平原、华北平原、四川盆地、鄂尔多斯、贵州、广西等面积达40多万平方千米的地区。

1957年,地质部做出石油地质工作战略东移的决定,将找油的重点从西部转移到东部各盆地。“一五”计划结束时,找到的可能储油构造累计达256个,有的已经钻探出原油,为大庆等油田的勘探开发奠定了基础(夏国治,程裕淇,1990)。

除油气资源外,区域地质调查和其他矿产普查也大规模地展开并取得了巨大的成效,几十个具有工业价值的新矿区被发现。

(四)地质工作的曲折发展

1958~1965年地质工作经历了曲折的发展道路。一方面,地质工作取得了不俗的成绩,在区域地质调查方面,完成了1:20万综合区域地质调查面积43万平方千米,开展了1:5万区域地质调查的试点工作,出版了1:300万全国水文地质图及其说明书;在矿产勘查方面,全国共发现各种矿产的矿点10万多个,探明有相应储量的矿种93种;在工程地质方面,地质部与水电部共同完成了三门峡水利枢纽初步设计阶段及坝区施工阶段的工程地质勘探任务,完成了长江三峡初步设计所要求的工程地质勘察工作。另一方面,在那一特殊的历史时期,不尊重客观规律,盲目追求高速度、大计划,也使这一时期的地质工作遭受了挫折。1958年,地质部门的23种主要矿产储量的年计划指标不断加码,分别超过国家批准计划的1倍,有的甚至达到10倍。1959年和1960年仍然延续了这种跃进的势头。与此同时,地质工作出现了不按客观规律办事、不讲必要的程序忽视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现象。这些都给地质工作带来了损害。

1960年冬,中央决定对国民经济实行“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方针,从1961年至1963年,国民经济进入连续3年的调整时期。地质部也从1961年起,总结“大跃进”期间地质工作的经验教训,部署调整工作,并组织地质工作者对地质工作的性质、特点、规律、内部工作关系进行大讨论。经过几年的艰苦努力,地质工作逐步恢复了正常秩序,并开拓出若干新的工作领域。

这期间,地质部重点做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①加强重点矿种和矿区的勘查工作。一是经党中央和国务院批准,会同石油工业部在大庆长垣组织石油勘探会战,同时开展外围地区的普查勘探工作。二是加速勘查铬矿资源。三是集中力量组织长江中下游各省协作,重点加强铜、铁矿等矿产的勘查工作。②加强三线战略后方的地质工作。地质部门根据党中央关于加强三线建设的指示,对二线、三线地区和战略后方的地质勘查工作做了相应的加强。③加强与发展农业有关的地质工作。④加强地质科学研究。新建了一批地质科研机构,出版了一批水平较高的科学专著和论文报告,“以任务带学科”,强化了为国民经济服务并取得了一批重要的成果。学术氛围活跃,大地构造学领域的地质力学、多旋回学说、地洼学说、断块学说、地壳镶嵌波浪运动说等学派之间展开了争鸣。⑤开辟了新的地质工作领域。如海洋地质工作、特种非金属矿产的找矿勘探工作、地震地质工作以及第四纪冰川和现代冰川、珠穆朗玛峰地区的地质考察、核爆试验场工程选址等(夏国治,程裕淇,1990)。

(五)地质工作的艰难前行

“文化大革命”期间,地质工作像国民经济其他行业一样遭受了严重的挫折,但在极端困难的情况下,地质工作者顶住压力、排除干扰,地质工作艰难地前行。

一方面,地质工作遭受严重挫折,主要表现:地质教育事业损失惨重,北京地质学院先迁湖南石门,再迁湖北江陵,最后落户武汉,迁徙过程中人才流失、物资毁损,地质院校停止招生达五六年之久;地质工作管理机构合并撤销,研究机构下放管理,给地质工作带来巨大损失;探矿机械、地质仪器等工厂长期处于半停滞状态;地质工作队伍中技术人员流失严重,全国地质工作技术人员由1966年末占地质职工队伍总数的19.1%,下降到1976年末的12.5%,虽然绝对数有所增加,但所占比例急剧下降,造成队伍结构的严重不合理,给地质工作带来了长期难于解决的负担(夏国治,程裕淇,1990)。

另一方面,即使是在这样严重的困难局面之中,地质工作仍然在区域地质调查、矿产勘查以及开辟地质工作新领域方面取得了一定成就,地质工作在困境中艰难前行。在区域地质调查方面,先后完成了青海等地的1:100万区域地质调查面积约100万平方千米;过半数的省市进行了1:20万区域地质调查工作;出版了中国第一幅1:5万区域地质调查正规图件。在矿产勘查方面,石油、天然气勘查取得多处突破,分别在陇东、苏北、任丘以及南黄海、北部湾、珠江口、东海等地或构造见油、见气,确证这些地区具有良好的油气远景,或构造钻获日产千吨的高产油井,发现古潜山型油气藏;铁矿勘查也获重要进展,基本摸清了中国贫、富铁矿的类型、特点、分布规律、储量及潜在储量、冶选性能等;其他金属矿产和非金属矿产的勘查取得许多新的发现,陆续发现和勘查了一些新的金矿、铜矿、稀土矿、铂族矿、铬矿等以及新的盐矿、重晶石矿、天然碱矿和许多非金属矿产的新品种。在水文地质普查方面,一部分水文地质普查队伍实行“工改兵”的制度,组建了基本建设工程兵水文地质普查部队,普查部队完成了350万平方千米普查面积中工作条件最艰苦的190万平方千米的任务。在开拓新的地质工作领域方面,地热地质勘查、航空地质和航空综合地球物理勘查以及将计算机应用于地质工作之中都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在地质科学研究方面,也取得了不俗的成绩,包括编制出版1:400万中国地质图和1:500万亚洲地质图,中国地质矿产图集,1:300万中国海上及海域地质图等,以及稀有元素矿床类型及其成矿特征的系统总结、三峡工程、宝成铁路沿线环境工程地质科研工作成果等。在对外交往方面,恢复了中国在国际地质科学联合会中的会员国地位,对中国学术界参加国际学术组织和学术活动起到了重要的示范作用和促进作用(夏国治,程裕淇,1990)。

(六)地质工作迎来勃勃生机

1978年中共中央召开十一届三中全会,决定将党的中心工作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中国迎来了科学发展的春天,也给地质工作带来了勃勃生机,地质工作真正转移到了为现代化建设服务,以地质-找矿为中心的轨道上来。

指导思想的拨乱反正。随着十一届三中全会精神的贯彻落实,地质工作的指导思想进行了拨乱反正,明确提出地质工作要实行以地质-找矿为中心的工作方针,要把根本出发点放在提高地质找矿效果和地质工作的经济、社会效益上。

地质工作管理体制的调整。为了加强地质工作的领导,1979年,国务院决定,撤销原国家地质总局,恢复建立地质部,为加强对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的监督管理,1982年地质部改名为地质矿产部;各省(区、市)地质工作管理体制改为以地质部为主的双重领导;冶金工业部、煤炭工业部、石油工业部、化学工业部及建材系统下属的地质队伍也相继收回改为相关部委为主的双重领导。

地质工作队伍的表彰和激励。地质部门先后三次评功授奖,表彰劳动模范、找矿有功单位和人员以及模范政治工作者等;为调动知识分子钻研技术的积极性,地质部门认真落实知识分子政策,为知识分子评定和晋升技术职称。与此同时,地质队伍的结构得到优化,截至1985年底,地质部门队伍41.8万人,技术人员的比例由1978年的16%上升为20%,队伍素质得到改善(夏国治,程裕淇,1990)。

学术交流活动的恢复和发展,地质科研工作得到加强。1982年,中国地质学会举行学会成立60周年纪念大会和学术报告会,会上为40名从事地质工作50年以上的老地质工作者颁发了荣誉证书。这一年,中国地质学会会员发展到4万多人。按照中央“经济建设必须依靠科学技术,科学技术工作必须面向经济建设”的战略方针,地质部门将科技工作重点放在为解决经济建设和地质工作的关键性项目上,调整不同层次科研机构的分工协调以及地质队、科研机构和院校之间的横向联合。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地质工作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尤其是在区域地质调查和重点矿产的普查方面。在区域地质调查方面,至1985年底,1:20万地质调查完成了全国应测面积的88%,完成1:50万、1:20万区域水文地质普查922万平方千米。在此基础上,取得了一批重要基础地质成果:出版了《中国地层》、《亚洲地质》、《中国古地理图集》、《中国构造体系图》等一批高水平的专著和图集。通过全国范围内的普查,发现了值得进一步工作的矿产地600多处,其中预计可达大中型矿床的约300处。有97种矿产新增了探明储量,平均每年扩大规模的矿区135个。在南海珠江口、东海获得日产291立方米、174立方米的高产工业油流,在塔里木盆地获得日产1000立方米的高产工业油流,从而为海洋石油钻探和塔里木盆地石油普查打开了新局面(夏国治,程裕淇,1990)。

10. 中国地质大学的宝石及材料工艺学专业怎么样

首先,告诉你这个专业在地大还不错,分比较高。至于说什么努力了就能感到什么快乐啊,这个是肯定的,不管什么学校和专业都是。但是,极少数很努力,大部分将就的过,还有几个挂n科的。

热点内容
鹿特丹港国家地理 发布:2021-03-15 14:26:00 浏览:571
地理八年级主要的气候类型 发布:2021-03-15 14:24:09 浏览:219
戴旭龙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发布:2021-03-15 14:19:37 浏览:408
地理因素对中国文化的影响 发布:2021-03-15 14:18:30 浏览:724
高中地理全解世界地理 发布:2021-03-15 14:16:36 浏览:425
工地质检具体干些什么 发布:2021-03-15 14:15:00 浏览:4
东南大学工程地质考试卷 发布:2021-03-15 14:13:41 浏览:840
中国地质大学自动取票机 发布:2021-03-15 14:13:15 浏览:779
曾文武汉地质大学 发布:2021-03-15 14:11:33 浏览:563
中国冶金地质总局地球物理勘察院官网 发布:2021-03-15 14:10:10 浏览:8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