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地质工程 » 地质灾害数据库录入目的任务

地质灾害数据库录入目的任务

发布时间: 2021-03-03 22:44:41

1. 建立地质灾害系统

地址灾害系统系统分析:1)目的与任务:地质灾害系统是实现以gis技术专支持,实现图形属性数据统一属管理,针对地质灾害防治基层工作者、国家和省市级地质灾害部门等不同层次用户开发的计算机系统,具有信息共享、异构数据互访、多用户并发控制、安全信息联机分析处理、实时管理和数据统一存储于后台数据库管理系统层等方面的研究。2)用户层:具有科学管理、处理、分析数据并指导生产的功能,同时还具有想上级领导(管理层)汇报工作的功能。3)管理层:需要该系统根据实际需求提供各种报表数据、图形数据和实时监测数据,从而实现地质灾害监督管理和联机分析处理。4)系统应用层:主要由数据管理、分析与决策,实时数据管理等各种功能操作组成。5)数据库系统层:数据库系统曾具有数据共享、异构数据互访、多用户并发控制和系统安全保障体系等特点。

2. 全国地质灾害防治信息系统建设的目标和原则

11.3.1 目标

(1)总体目标

在地质灾害防治工作中全面开展信息系统建设。通过建立支持地质灾害防治的完整数据体系,形成一体化综合数据中心,提供数据快速响应和多目标应用系统,建立支持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全过程的综合一体化动态评价及预警平台,促进地质灾害调查评价、规划、管理、防治的科学化与现代化,为全社会提供方便快捷的信息服务,充分发挥地质灾害防治在国家社会经济发展中的基础性、公益性和战略性作用,使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更好地适应我国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2)近期(2010年)目标

1)完成中小比例尺基础数据库建设,实现所有地质灾害动态数据的快速更新,数字化信息的积累取得显著进展,形成支持地质灾害防治的基础数据体系和动态数据更新体系。

2)基本建成地质灾害区域评价及预警预报的决策支持系统,最大限度地保证地质灾害防治决策和预警信息的准确、高速传输。

3)建立以遥感和地理信息系统技术为基础的地质灾害调查及监测数据采集系统,在地质灾害多发区及重点地区,实现地质灾害监测和调查数据的快速更新。

4)在地质灾害防治工作中推广应用信息技术,在地质灾害调查和监测工作中基本实现野外调查数字化采集和自动监测,对重点地质灾害的监测信息实现自动传输。

5)实现地质灾害防治管理的信息化,促进地质灾害防治管理水平的提高。

6)建成以网络技术为基础的国家、省及重点地质灾害防治区的三级数据传输系统,支持地质灾害调查数据共享和动态数据的快速传输。

7)在国土资源信息化标准体系的基础上,基本完成地质灾害防治信息化标准建设,形成较为完整的标准体系,全面支持地质灾害防治数据的综合管理、信息共享和多目标应用服务。

8)在地质灾害调查队伍中广泛普及信息技术知识,培养出一批既懂信息技术,又有地质灾害防治专业知识的复合型人才,初步建成高素质的信息化建设队伍。

(3)远期(2020年)目标

在已有信息化建设的基础上,通过不断完善和提高信息化在地质灾害防治工作中的能力,全面建成支持地质灾害防治的综合数据中心;建立支持地质灾害防治数据采集和维护的数据传输系统;建立以地质灾害防治为最终目标的信息服务和应用系统;建立支持数据传输、信息交换和共享的网络支撑体系;建立地质灾害防治信息化标准支撑体系。通过实现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全过程信息化,促使信息技术的创新能力明显提高,完成各级地质灾害防治信息系统建设,建成结构完整、技术先进、高速、大容量的信息交换网络;建立数据良性更新机制;完善地质灾害防治管理信息系统并实现系统的整体集成,形成具有区域评价、预警预报等多种分析预测决策支持功能的信息综合服务体系。

11.3.2 系统建设原则

根据国家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和地质灾害防治的目标和任务,遵循国家及国土资源信息化规划的总方针、总任务,确定地质灾害防治信息系统建设的总体原则是:

1)统筹部署、统一规划、分级分步实施,系统的建设应在国土资源信息化建设、地质环境信息化建设的总体规划指导下进行,要与地质环境信息化建设相协调,从全局的观点来设计和规划系统建设,保证整个系统运行的协调性;

2)充分考虑地质灾害防治现状与特点,在注重应用技术和系统的实用性、易用性的前提下,尽可能跟上信息技术的发展,采用先进的信息技术手段,保证系统的先进性、可持续性;

3)系统建设要依托地质灾害防治工作体系,要服从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业务流程,要为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提供有效的服务和技术支持。

3. 全国地质灾害监测预警体系建设的主要任务

全国地质灾害监测预警体系建设的总体规划如图7.1所示。

7.3.1 国家、省、市、县级地质灾害监测预警站网建设

县级以上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建立地质灾害监测预警体系,会同建设、水利、交通等部门承担地质灾害监测任务,负责业务技术管理,并可受政府委托行使部分地质灾害监测管理职能,发布地质灾害监测预警信息。地质灾害监测机构是公益性事业单位。

(1)国家级地质灾害监测站

国家级地质灾害监测站负责全国性地质灾害专业监测网、信息网的建设与运行工作,并承担国家级地质环境监测任务;承担全国地质灾害预警预报和相关的调查研究工作;拟编全国地质灾害监测规划、计划、工作规范和技术标准;开展科技交流与合作,研究和推广新技术、新方法;承担全国地质灾害监测数据、成果报告的汇总、分析、处理和综合研究,为政府决策部门和社会公众提供信息服务;负责对省(区、市)级地质灾害监测业务的指导、协调和技术服务。

(3)地质灾害监测预警研究试验区

针对我国突发性地质灾害具有区域性、同时性、突然性、暴发性和危害大等特点,结合国土整治规划和资源能源开发,在代表性地区开展地质灾害监测预警示范。在试验区建立自动遥测雨量观测站网,逐步建立试验区滑坡、崩塌和泥石流区域爆发的降雨临界值,为突发性灾害的区域预警提供依据。同时,在试验区开展降雨期斜坡岩土体渗流观测,研究降雨诱发滑坡、崩塌和泥石流的机理。

2010年前,进一步完善和建设三峡库区立体式监测预警示范区。完成三峡库区滑坡、崩塌、泥石流灾害的立体监测网建设,在库区60处地质灾害点实现监测数据的自动采集、实时传输和自动分析;完善库区20个县级监测点建设;完成1∶1万航摄飞行;建立全库区的遥感(RS)监测系统,完成全球定位系统(GPS)控制网、基准网建设。

2010年以前重点在重庆市区、北京市、甘肃兰州市、陕西安康市、四川雅安、云南新平、云南东川、浙江金华市、江西宜春市等地区开展突发性地质灾害监测预警试验研究。

(4)地面沉降和地裂缝监测网

1)国家级地面沉降监测网选址原则:①跨省区的地面沉降灾害区域;②有一定的监测工作和设施基础;③地方政府有积极性,并提供配套资金;④具有较为完善的法规和管理体系。

2)工作部署:2010年之前,重点开展长江三角洲、华北平原、关中平原、淮北平原和松嫩平原地面沉降和地裂缝监测网的建设;2010年以后逐步开展汾河谷地、辽河盆地、珠江三角洲以及全国其他主要城市地面沉降和地裂缝的调查及监测网的建设。

长江三角洲地面沉降和地裂缝监测网包括上海市全部,江苏的苏锡常地区、南通地区和盐城地区南部的三个县(市),浙江的杭嘉湖平原,控制面积近5万km2

华北平原地面沉降和地裂缝监测网包括北京、天津市的平原区,河北省的环渤海平原区和山东的鲁西北平原,控制面积5万多km2

关中平原和汾河谷地地面沉降和地裂缝监测网的覆盖范围自六盘山南麓的宝鸡,沿渭河向东,经西安到风陵渡转向北东,沿汾河经临汾、太原到大同,宽近100km,长近1000km,包括渭河盆地、运城盆地、临汾盆地、太原盆地、大同盆地等,涉及近50个(县)市。

7.3.3 群测群防体系建设

突发性地质灾害群测群防网主要针对地质灾害较严重的山区农村,以县为单位,在专业队伍指导下,建立由当地政府领导下的县、乡、村三级群测群防体系。在各级地方政府的组织和领导下,充分发挥各级监测站的技术优势,提高群众的防灾意识和参与程度,完善监测预报制度,到2010年,建成1400个县(市)突发性地质灾害易发区的群测群防网络体系。

(1)群众监测网络建设

1)监测点选定原则:①危险性大、稳定性差、成灾概率高,会造成严重灾情的地质灾害隐患体;②对集镇、村庄、工矿及重要居民点人民生命安全构成威胁的地质灾害隐患体;③一旦发生将会造成严重经济损失的地质灾害隐患体;④威胁公路、铁路、航道等重要生命线工程的地质灾害隐患体;⑤威胁重大基础建设工程的地质灾害隐患体。

2)监测点的建设:根据上述原则确定需要监测的地质灾害隐患点后,由专业调查组及时向当地政府提出监测方案,同时协助搞好监测点的建设工作。①监测范围的确定:除对地质灾害隐患点和不稳定斜坡本身的变形迹象进行监测外,还应把该灾害点威胁的对象和可能成灾的范围,纳入监测范围。②监测方法与要求:对当前不宜进行治理或暂时不能进行治理的隐患点,危害大的应建立简易监测点,同时要对宏观地面变形、滑坡体内的微地貌、地表植物和建筑物标志等进行观察。以定期巡测和汛期强化监测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定期巡测一般为半月或每月一次,汛期强化监测将根据降雨强度,每天或24小时值班监测。③监测点的设置:简易监测点一般采用设桩、设砂浆贴片和固定标尺,对滑坡体地面裂缝相对位移进行监测,对危害大的隐患点,如有条件也可用视准线法测量监测点的位移。

3)监测网点的管理与运行:①监测责任落实到具体的单位与个人。被监测的地质灾害隐患点所在的乡(镇)、村和有关单位为监测责任人,在其领导下,成立监测组,监测组由受危害、威胁的居民点或有关单位的群测人员组成。②建立岗位责任制,县、乡(镇)、村应逐级签订责任书。调查过程中,采取多种方式进行宣传与培训,教会监测责任人、监测组成员和群众,如何监测、如何判断灾害可能发生的各种迹象和灾情速报及有关应急防灾救灾的方法。③信息反馈与处理。县(市)国土资源主管行政部门负责监测资料与信息反馈的收集汇总,上报到市(地、州)国土资源行政部门(或地质环境监测站)进行综合整理与分析,省国土资源厅地质环境处(或省地质环境总站)将上报的资料与信息录入省地质灾害空间数据库,进行趋势分析,同时对下一步监测工作提出指导性意见。④预测有重大险情发生时,当地政府和有关单位应立即采取应急防灾减灾措施,同时应立即报告省、市、县政府和国土资源主管部门,派出专业人员赴现场协助监测和指导防灾救灾。⑤建立地质灾害速报制度,按国土资发[1998]15号文附件执行。

4)资料的收集与监测数据的整理:①监测数据包括地质灾害点基本资料、动态变化数据、灾情等。②所有监测数据均应以数字化形式储存在信息系统中,同时,必须以纸介质形式备份保存。③监测点必须进行简易定量监测,并须整理成有关曲线、图表等。应编制有关月报、季报和年报,同时,对今后灾害发展趋势进行预测。④监测数据应按有关程序逐级汇交。

(2)群专结合的预报预警系统建设

1)县(市)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归口管理和指导群众监测网络,负责监测资料与信息反馈的收集汇总。

2)县(市)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的地质环境职能部门应根据气象、水文预报和监测资料进行综合分析,预测地质灾害危险点,并及时向有关乡(镇)、村和矿山及负有对重要设施管理的有关部门发出预警通知。

3)县(市)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负责组织各乡(镇)、矿山、重要设施主管部门编制汛期地质灾害防灾预案。编制全县(市)汛期地质灾害防灾预案,并负责组织实施。

4)县(市)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负责组织地质灾害防治科普宣传活动和基层干部培训工作。

7.3.4 地质灾害监测预警信息网建设

地质灾害监测预警与防治数据是国家与地方进行地质灾害防治,保障社会与经济建设的重要信息,具有数量大、更新快、用途广等特点。通过信息网的建设,实现数据的采集、存储、分析和发布,切实做到为政府、研究人员和社会提供所需的地质灾害信息,为国家经济建设宏观决策提供基础的科学依据。

到2010年,在完善中国地质灾害信息网与各省地质灾害信息网及部分地(市)地质灾害信息网的同时,建成集地质灾害监测、地下水环境监测等为一体的全国地质灾害监测信息系统,实现地质灾害监测数据的自动采集、传输、存储、数据管理、查询、应用和信息实时发布系统。

到2020年,以科学技术为先导,不断完善全国地质灾害监测信息系统,结合气象、水文、地震等相关因素,建成多专业领域、多信息处理技术的信息系统;全面提升我国地质灾害监测信息水平,满足社会和民众对地质灾害信息的需求,实现远程会商、应急指挥等重要决策功能。

地质灾害监测预警信息系统建设依托于各级地质灾害监测机构,具有统一要求、统一流程、分级管理等特点,是一个与现代计算机技术紧密结合的系统工程。本书在第11章(全国地质灾害防治信息系统建设规划研究)全面讨论了包括地质灾害监测预警信息系统在内的整个地质灾害防治信息系统的建设问题,本节不再赘述。

7.3.5 突发性重大地质灾害应急反应机制建设与远程会商应急指挥系统建设

(1)应急反应机制建设

从现在(2004年)起,国家、各省(区、市)要组建以省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为指挥中心,以地质环境监测总站(院、中心)为主体,地(市、州)、县(市、区)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和地方专业队伍协同作战的地质灾害监测预警应急反应系统。

1)应急反应系统要配置必备的应急设备,每年汛前对防灾预案中地质灾害隐患点的主要县(市)进行险情巡查,重点检查防灾减灾措施、群测群防网络、监测责任制是否落实到位,并对主要灾害隐患点进行险情巡查,汛中加强监测,汛后进行复查。

2)发现险情和接到险情报告能在最短的时间内赶到现场,进行险情鉴定,同时能够及时对灾害进行动态监测、分析,预测灾害发展趋势,根据灾害成因、类型、规模、影响范围和发展趋势,划定灾害危险区,设置危险区警示标志,确定预警信号和撤离路线,组织危险区内人员和重要财产撤离,情况危急时,强制组织避灾疏散。

3)接到特大型和大型地质灾害隐患临灾报告,指挥部办公室会同相关部门,迅速组织应急调查组赶赴现场,调查、核实险情,提出应急抢险措施建议。

(2)突发性重大地质灾害远程会商与应急指挥系统建设

随着国家经济建设规模的日益扩大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地质灾害造成的损失日趋突出,地质灾害的防治工作必须针对重大地质灾害及时作出反应,提出科学的决策意见,及时指挥应急处理工作。

突发性重大地质灾害远程会商及应急指挥系统,是针对突发重大地质灾害的预报和应急指挥,在建立地质灾害综合数据库的基础上,构建连接国务院国土资源主管部门、地质灾害数据中心与重点地质灾害发生区的远程会商和应急指挥网络化多媒体环境及地质灾害应急数据传输环境,形成一套信息化的地质灾害远程会商和应急指挥工作流程。

其主要工作内容如下:

1)对重大地质灾害预报和应急指挥相关的信息进行提取、加工、整理、集成与分析,建立地质灾害综合数据库。信息内容包括地理、地质背景数据;气象分析数据;地质灾害调查与监测数据;地质灾害情况资料;救灾条件信息等。

2)建立地质灾害信息发布平台。开发和建设重大地质灾害信息预报与应急指挥相关的动态信息发布系统、空间信息提取与发布系统、多媒体信息发布系统。

3)构建地质灾害远程会商和应急指挥的网络和多媒体运行环境。包括多点、多级视频会议系统、大屏幕显示系统及有关音像、电话系统;国家与重点地质灾害区域之间的网络信息传输系统;构建地质灾害重点区域应急调查数据快速传输环境。

4)研究与制定形成一套地质灾害远程会商和应急指挥系统工作规范。分析地质灾害远程会商和应急指挥工作的特点,提出地质灾害远程会商和应急指挥系统工作的模式,建立一套相关的工作规范。

4. 地质灾害调查数据库 入库过程中 如何修改统一编号 而不改变其中的内容

不知道你的数据库是不是在Access的基础上编辑的,如果是,你找到她的库文件,用Access打开,到里面把统一编号一修改就可以了!他的库文件一般安装在你的哪个盘的program files里面。

5.  地质灾害勘查地球物理信息管理系统的建立

9.3.1地球物理信息管理系统建立的基本原则和要求

9.3.1.1基本原则

建立地球物理信息管理系统应遵循以下基本原则:

(1)系统的完备性:主要指系统功能齐全、完备。通常而言,应具有数据采集、编辑、管理、处理、查询、绘图、分析、输出的功能。

(2)系统的先进性:系统的先进性主要指软件的先进性即选择好的开发工具及基础平台。

(3)系统的标准化:系统的标准化一是图式、图例要符合现有的国家标准和行业规范,二是指结合项目需求,定义数据库结构和规范数据项编码。

(4)系统的可靠性:系统的可靠性是指系统运行的安全性和数据精度的可靠性。

9.3.1.2地球物理信息管理系统的设计要求和步骤

(1)设计要求:地质灾害勘查地球物理信息管理系统属应用型地理信息系统,是出于对地球物理勘查综合数据的管理、物探成果显示与空间分析的目的而建立的,系统的设计应主要侧重于:①需求分析;②总体结构描述;③软硬件配置、包括选择合适的工具型GIS软件;④数据来源、信息分类、规范、标准和内容的确定;③数据库结构设计;⑥系统功能设计;⑦用户界面设计;⑧数据标准化和数据质量保证等。

(2)建立步骤:和其他应用型地理信息系统一样,地球物理信息管理系统的建设按开发时间序列化分为四个阶段:需求分析阶段、系统设计阶段、系统实施和系统运行和维护阶段。相应每一个阶段,都会形成一定的文档资料,以保证系统开发的成功,并最经济的花费人力物力投资,便于系统运行和维护。

9.3.2地球物理信息管理系统的设计

9.3.2.1系统建立的需求分析

需求分析是在对用户进行深入调查的基础上进行的,是地球物理信息管理系统设计的基础,主要任务是通过用户调查收集相关信息,将得到的信息进行分类整理,得到对系统粗略的描述和可行性论证材料。

地球物理信息管理系统的需求分析主要包含以下几个方面。

(1)用户情况调查:通过对地质灾害防治、管理等部门的工作内容、地质灾害信息来源及资料管理方式、资料使用状况等方面的调查研究,指出现行工作状况在工作效率、费用支出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同时明确用户的需求及用户数量。

(2)明确系统的目标、任务和主要功能:在用户调查的基础上,确定地质灾害勘查地球物理信息管理系统的服务对象,系统建设的目的、任务及系统的主要功能。

(3)系统可行性研究:可行性研究是在需求分析和明确目的任务的基础上进行的。可行性研究内容分为理论上的可行性研究、技术上的可行性研究和经济、社会效益分析。

a.理论上分析地球物理信息管理系统涉及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工具型GIS平台提供的数据结构与地球物理数据的特征是否适宜;二是地球物理数据的分析方法和专业应用模型与GIS技术的结合是否可行。设计人员再根据系统的目标和任务,选择合适的工具型GIS平台。

b.技术上需考虑的问题为:关注计算机硬件的发展速度和GIS软件的使用周期的相适宜性;根据地质灾害勘查研究区范围相对较小的现实,估算研究区总的数据容量,说明数据源的类型与采集方式,在此基础上提出合理的硬件设备配置;根据系统的开发目的,提出二次开发方案。

c.从经济和社会效益着眼需考虑地球物理信息管理系统开发时的经济承受能力,预算系统设计与实现过程所需的费用及系统投入使用后所带来的社会效益。

9.3.2.2系统目标和内容

9.3.2.2.1系统目标

以地质灾害勘查的20余种地球物理技术方法勘测所得到的空间数据和属性数据为核心,利用计算机技术、地理信息技术、数据库技术、可视化技术建立能综合管理研究区地球物理数据并能进行快速查询、同时具备物探数据的绘制成图和成果解释功能的信息管理系统。

9.3.2.2.2系统内容

(1)系统总体结构:系统在结构上可分为应用系统和基础数据库两部分,应用程序由图形管理、属性管理、数据处理、空间分析等模块组成,总体结构如图9-3所示。

图9-3系统总体结构图

(2)系统功能设计:地质灾害勘查地球物理信息管理系统应具备以下功能:

·图形文件输入:支持数字化仪输入方式、扫描矢量化、多种GIS格式数据导入功能;

·基本属性数据的录入与编辑及外挂属性库的浏览和编辑功能;

·常用光栅图像的导入,如JPEG、BMP格式;

·图形数据的修改:对点、线、面等空间对象进行添加、删除、移动等编辑工作;

·查询:实现点、线、面等图形目标查询属性信息,并能查询属性满足一定条件的点、线、面等空间对象以及根据地质灾害勘查的目的、勘查阶段、勘查物探方法查询物探工作量的功能;

·图形的放大、缩小、漫游功能;

·热链接:实现点、线、面等空间对象与文本、照片或图片的热链接;

·空间分析:包括栅格分析及矢量分析;

·绘制物探数据剖面图、平面剖面图、断面图、钻孔柱状图、三维立体图及切片的功能;

·图形格式转换及输出功能。

(3)二次开发设计:二次开发设计主要包括两方面内容:一是根据系统的任务以及选择的开发平台提出需要做二次应用开发的内容;二是对于所需开发的问题准备采用的开发方案。

本系统是一个应用型的GIS系统,二次开发的基本思路是在GIS工具的基础上实现GIS工具向专业型GIS系统的转化。

考虑到本系统具有很强的专业性,开发应具有较高的起点,充分利用现有的软件成果,避免软件开发的重复性。基本思路是在引用GIS平台的基本功能之上,借助于平台所提供的开发语言和通用编程软件尤其是面向对象的可视化开发工具(如Visual Basic、Visual C++)进行二次开发。软件开发的主要任务是专题数据库的结构设计、专题数据库的数据管理与查询、专业数据处理与分析等。

地质灾害勘查地球物理信息管理系统所涉及管理的物探数据类型繁多,要求系统应能接收多种类型的数据,按方法类别入库、处理,并维护数据的完整性和一致性。通过对数据库中物探数据的处理分析、达到物探成果一维、二维、三维显示的目的,在叠加分析的基础上,实现人机交互地质解释。

9.3.3地球物理信息管理系统的实施

系统实施是在系统设计的原则指导下,按照详细的设计方案确定的目标、内容和方法,分阶段、分步完成系统开发的过程。

9.3.3.1系统硬件和软件的引进及调试

其实施过程如图9-4所示。

图9-4系统硬件、软件引进实施步骤

9.3.3.2系统数据库建立

包括各种基础地理数据、地质灾害数据尤其是物探数据的数据源选择,物探数据库点、线、面积测量方式的数据格式的定义,测点、测线及各物探方法属性表的命名原则的确定;按照地球物理方法的分类分别对每类勘探方法的数据库结构进行定义;数据质量检查、图形数据依据层次关系划分图层并建立层名和分层表。

9.3.3.3应用系统的开发

在基础地理信息系统的基础上,应用软件提供的二次开发语言及VB、VC进行编程,开发物探成果显示模块、开发数据库的维护与管理模块、开发人机交互地质解释模块、制定用户界面、建立图形符号库,输入空间和属性数据,编写用户手册等。

9.3.3.4系统测试和联调

对系统开发的每个模块均进行测试。模块组装完毕后,进行系统测试和联调。利用小区域的试验数据,对系统各项功能进行验证。及时发现问题,及时改正,直至符合设计要求。编写系统测试报告。

9.3.4系统的运行与维护

系统运行是指系统经过调试和验收以后,交付用户使用。系统维护是为保证系统正常工作而采取的一切措施和实际步骤。具体包括数据的维护、软件的维护和硬件的维护。定期更新数据,备份数据使系统数据始终处于相对最新的状态。严禁自行更改软件,按操作手册进行操作。

参考文献

黄杏元,马劲松,汤勤等.2001.地理信息系统概论.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黄伟,李大心,唐庆兵,刘志军.2002.基于GIS技术的工程物探数据管理与处理解释系统,物探化探计算技术,24(2),140~145

秦其明,曹五丰,陈杉等.2001.Arcview地理信息系统实用教程.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吴信才.2002.地理信息系统原理与方法.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

周风林,洪立波等.1998.地市地下管线探测技术手册.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张永波、张礼中,周小元,梁国玲.2001.地质灾害信息系统的设计与开发.北京:地质出版社

6.  地质灾害管理信息系统

地质灾害管理信息系统是进行灾害管理的重要手段。它是在广泛收集和整理研究区已有的地质灾害调查、勘查、防治信息,社会经济环境状况,统计信息等资料的基础上,形成为决策提供服务的数据库系统。该系统具有信息录入功能、检索查询功能和打印输出功能等模块。

一、系统结构设计

(一)运行环境

1.硬件环境

IBM-PC/XT、AT486以上微机,至少一个高密软驱动及一个硬盘,VGA以上显示方式。

输出设备为各种型号打印机。

2.软件环境

DOS环境:6.2以上DOS版本。

汉字环境:25行汉字操作系统,如UCDOS、XSDOS或其它汉字图形卡。

(二)系统结构

1.系统界面

启动DZPX后,屏幕上出现系统界面。

2.菜单

在主窗口的顶层,主要由信息录入、检索查询、项目管理、代码标准、打印输出等五项主菜单构成(图10-1)。在每个主菜单,有各自的下拉式菜单。本系统的功能均通过这些菜单完成。

3.下拉菜单的主要内容

信息录入:信息录入、信息修改、信息恢复。

检索查询:普查查询、勘查查询、防治查询、当年查询、环境查询、统计查询。

项目管理:项目录入、文档录入、项目修改、文档修改、项目查询、文档查询。

图10-1地质灾害管理信息系统菜单框图

代码标准:代码录入、代码修改、代码查询。

打印输出:专用表、汇总表、任意表。

(三)系统功能

DZPX系统的功能设计应当与地质灾害的管理需要紧密结合,经设计人员与管理部门的多次蹉商,拟定系统功能如下。

1.功能框架设计

地质灾害管理信息系统的几大模块为一个整体,其基本结构如图10-2:

图10-2地质灾害管理信息系统结构图

2.系统功能

(1)信息录入功能它主要包括信息录入、信息修改和信息恢复三个功能模块。

①信息录入模块本系统将地质灾害普查信息、勘查信息、防治信息、当年地质灾害发生信息、重要地灾点评价信息、重要地灾区域评价信息、社会经济环境状况信息和地灾统计、地灾分布数统计、地灾灾种分布统计、地灾分级数统计、地灾频次统计、地灾项目数统计、地灾项目类型统计、地灾项目灾种统计共八种统计信息录入,需要录入的管理数据还有地灾项目管理数据、地灾文档管理数据、图例代码、图形代码、信息代码等数据库。

②信息修改模块在对以上信息录入的数据进行检查时,若发现录入的信息有误或需追加一些内容,可用此模块根据屏幕对数据进行操作。

③信息恢复模块为保证数据存贮的安全性,该系统对数据实行备份和恢复操作。

a.数据备份可以对数据库逐个备份或成批备份。

b.数据恢复将备份文件恢复到指定数据库中,指定数据库将被覆盖。

(2)检索查询功能可以进行单笔记录查询和多笔记录同屏查询。查询条件可以是单一条件也可以是复合条件。

(3)打印输出功能系统提供了两种数据输出方式:

①屏幕显示输出屏幕显示输出是数据输出的一种最基本的形式,为用户提供随机查询和浏览查询两种方式。

②报表打印输出数据信息的打印输出按预先设计好的报表格式输出。

二、数据库设计

地质灾害管理信息数据库建库的主要目的是为地质灾害的管理提供基础资料。所以,在数据库的设计过程中要充分考虑系统对信息资源的要求。

(一)地质灾害管理的数据信息

在进行地质灾害宏观管理、预测防治的研究中,需要大量的信息数据作决策支持。下面按地质灾害的管理、预测、防治来分析所需要的数据信息资料,将信息源共分为七大类:

1.行政区划资料

包括所在省(市)的城市规划(居民用地、工矿用地、交通用地等)、社会经济概况(工农业经济、人口、国民总产值等)资料。

2.地质背景资料

包括地质灾害体的物质成分、结构、构造、地层等方面的基础地质资料。

3.气象资料

指气象观测站观测的年平均降水、年平均温度、气候类型等气象资料。

4.水文地质资料

包括河流的水文观测资料、地下水类型及水位随季节的变化特征,为地质灾害防治研究过程中水的优化管理提供基础数据。

5.各灾种的地质资料

指发生的为何种灾害;灾害体形态、估算面积、体积、范围及其成因;灾害发生后如何处理、稳定性分析、适宜性评价及防治建议等资料。

6.各种统计资料

包括:①全国、各省地质灾害数量的统计;②灾种分布(种类、面积、体积、数量等)统计;③灾害分级数量统计(大中、一般灾害的比例);④全国、各省地灾发生频次的统计(发生次数,所占比例);⑤全国、各省所立项目数统计;⑥全国普查、勘查、防治项目费用及所占比例的统计;⑦各灾种项目费及所占比例的统计。

7.项目、文档资料

(二)地质灾害数据库的建立

在确定系统数据信息源基础之上,我们本着反映地质灾害属性(自然属性、社会属性)、时间(历史灾害、正在发生和尚未发生灾害)、空间(点或区域性灾害)、灾害防治工作流程(普查-勘查-防治)几个方面特征的设计原则,建立如下17个灾害体数据库。即:①地质灾害普查信息数据库;②地质灾害勘查信息数据库;③地质灾害防治信息数据库;④当年地质灾害发生信息数据库;⑤重要地质灾害点评价信息数据库;⑥重要地质灾害区域评价信息数据库;⑦社会经济环境状况信息数据库;⑧地质灾害统计数据库;⑨地质灾害分布统计数据库;⑩地质灾害灾种分布统计数据库;⑩地质灾害分级数统计数据库;(12)地质灾害频次统计数据库;⑩地质灾害项目数统计数据库;⑩地质灾害项目类型统计数据库;⑩地质灾害项目灾种统计数据库;⑩地质灾害项目管理数据库;(17)地质灾害文档管理数据库。

除上述数据库外,根据数据库系统的需要,还建立了信息代码、图形代码、图例代码等数据库。

(三)地质灾害数据库的结构

在反复酝酿,不断修改的基础上,以尽量简单,减少库中多余数据,方便数据检索为原则,给出了20个数据库的库结构,包括有字段名称、字段类型、字段宽度、小数位数等内容。各数据库结构一方面要与实际相结合,合理地确定各字段名称、字段类型、字段宽度、小数位数;更为重要的是,设计各库结构时必须反映出该数据库为方便实用于灾害管理所必须包括的字段内容。从这两个方面出发,我们确定出各数据库的结构。限于篇幅,仅以地质灾害普查数据库为例(表10-5)。

表10-5地质灾害普查数据库数据结构设计表

三、系统实现

利用雅奇MIS Ver 3.0及Fox25B FOR DOS(中文版)实现上述功能设计和数据库设计。按照设计,通过多级下拉菜单分次实现各功能,各数据也按预先设定内容及格式建立。在此基础上,我们录入了部分实际资料进行系统测试。

四、应用示范研究

在建立地质灾害信息数据库的基础上,我们以重庆市为实例,进行了初步的应用。录入了五个数据库的信息资料。

(一)地质灾害普查信息数据库

在这个库中,根据调查所填的卡片,对重庆市各区县所发生的共计86个灾害的灾害种类、形态、估算面积、估算体积、地质背景、灾体成因、规划情况、稳定性分析、适宜性评价及建议措施等信息进行了摘录、整理。

(二)地质灾害勘查信息数据库

本库根据重庆醪糟坪滑坡的勘查录入了勘查范围及面积、形态,灾害面积、体积、稳定性评价和防治措施。

(三)地质灾害防治信息数据库

在本数据库中,摘录了四川重庆醪糟坪泥石流、滑坡群的防治原则及防治方案,防治效果论证,以及防治所带来的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分析。

(四)社会经济环境状况信息数据库

根据重庆95年统计年鉴,对重庆市共计20个区县的国民经济、社会发展情况资料进行了整理,录入了重庆市各区县的自然地理情况,土地、耕地面积、居民、工矿、交通用地、人口、人口密度、企业数及工农业总产值、固定资产投资等信息数据。

(五)地质灾害统计信息数据库

根据对重庆市各区县灾害的统计卡片,记录了重庆各区县所发生的地质灾害共计627处。统计了地质灾害的灾害类型、面积、体积、主要特征、稳定性及建筑适宜性。

以上几个数据库基本上覆盖了运用该系统进行灾害管理的主要内容。在此基础上,我们对系统功能进行了全方位的测试,认为该系统具备以下几个特点:①针对地质灾害管理的需要,设计出合理而充实的数据库系统;②各数据库结合当今地质灾害调查的实际情况,结构设计合理;③系统功能完备,运行流畅,基本能满足地质灾害管理的需要;④整系统界面具备较好的用户友好性。

7. 目标任务

阿勒泰矿业特区建设的基本战略构想,是根据国家、新疆及阿勒泰地区的经济发展状况,从对矿产资源的需求以及阿勒泰矿业特区建设的实际情况出发进行全局考虑,制定出了矿业特区长远发展的方针、重点、目标和任务。

一、地质勘查目标

1) 加大交通不便的边远地区和自然地理环境较差地区的地质勘查力度,加强矿区深部及周边地质找矿力度,努力实现找矿重点突破,“358”项目实施后,使阿勒泰地区地质工作程度进一步提高,预测新增资源储量 ( 333 +334) 铁矿石3 000 万 t,铜 ( 镍) 100 万 t,铅锌 400 万 t 等。特别是对于阿勒泰地区稀有金属铍、非金属矿产白云母和钾长石等地区优势特色矿产资源,争取在 “358”项目中列入,加大地质勘查力度,摸清资源家底,为地区开发利用奠定资源基础。

落实 “358”项目确定在阿勒泰地区的勘查计划,在天山、阿尔泰、昆仑-阿尔金3 大成矿带,主攻煤、铜、铁、铅锌、镍、钨、金矿等矿种,同时开展煤炭资源远景调查和地质灾害、地下水动态调查工作。通过探索找矿新机制,推进整装勘查,加大勘查投入,实现阿勒泰地区找矿重大突破。

2) 加强煤炭、油气资源的地质勘查工作,增加投入,摸清家底,进行全方位分析研究,制定能源中长期规划,对各个勘查区含煤层做出正确评价,做到统一规划,合理布局。加强福海吉力湖一带、富蕴—福海卡姆斯特一带、喀姆斯特煤矿区勘查开发力度,实现煤炭找矿突破。蒙古能源投资集团 ( 香港) 有限公司实现利用 5 ~8 年时间勘探开发蒙古 5 个省份 70 亿 t 煤焦资源 ( 蒙方提供) 及有色金属勘查工作。

煤炭企业不仅生产初级原煤,还要进行深加工和综合利用,并且要搞煤炭的二次转化和伴生资源的开发,逐步形成以煤为主的多联产业链,如煤—电—高载能产业链,煤—焦—化产业链,煤—气—化—电产业链,煤—路—港—航产业链等。大型企业和企业集团要把这种以煤为基础的产业链,作为企业的支柱和发展方向,做大做强。

3) 运用现代地学理论和科技成果,与国际分幅相适应,在原 1∶20 万区域地质调查工作的基础上,开展 1∶25 万区域地质修测工作; 扩大 1∶15 万区域地质调查范围,减少勘查空白区; 同时开展重点成矿区带 1∶5 万地质调查,为地区勘查开发提供基础地质资料。

4) 进一步加强矿产资源评价工作,评价全地区矿产资源潜力和重点区矿产资源远景,填补和更新一批基础性矿产资源评价图件,开展大中比例尺矿产资源评价,提交一批矿产资源评价基地,为科学制定地区、县 ( 市) 的矿产资源等规划提供决策依据。

5) 阿勒泰地区在完成 1∶50 万区域水文地质调查工作的基础上,进一步开展地下水资源调查,特别是干旱、半干旱地区的地下水资源调查评价,服务于工业、农业、畜牧业和其他社会领域,为地区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提供资源依据。

6) 把海量的地质资料转化为资源潜力。充分利用已有的地质成果资料,使各个勘查单位勘查资料共享,建立共有的内部资源网站,并保证资料的真实性和时效性。加强与中国地质调查局、新疆国土资源厅、“358”项目办公室等相关单位的沟通与交流。及时了解“358”项目进展、存在问题、取得地质成果,加强地质资料汇交管理,强化公益性地质资料转化力度,促进商业性矿产资源勘查。

7) 实施地质生态环境调查,基本查明阿勒泰地区主要生态保护区的环境地质背景,并提出评价意见。

8) 建立特区基础地学空间数据库,开发系列地学成果数据库,矿业权核查数据库,建立地质调查信息系统和矿产资源规划数据库,建立地质调查数据资料的图文更新体系。

二、开发利用目标

( 一) 布局合理,结构调整

优化矿产资源开发利用布局,调整矿业结构。划定不同功能的矿产资源勘查规划区,科学划分勘查规划区块,合理设置矿业权,促进矿产资源勘查合理布局。阿勒泰地区矿产资源丰富,开发利用强度相对较低,在矿业特区内要严格规范矿产资源勘查开发空间秩序,优化矿业开发布局。划定哈巴河阿舍勒铜矿、富蕴县蒙库-可可塔勒铁铅锌矿、喀拉通克铜镍矿、可可托海稀有金属矿 4 个重点开采区,加强区内矿产资源规模开采和集约利用。通过划定矿产资源重点、限制及禁止开采区,调控和保护资源,有效保护环境。通过5 个矿业园区及其工业园区,加快矿业结构调整,延伸产业链,增加矿产资源精深加工产品矿种和品种。加快优势及特色矿产资源的开发利用,使矿产资源开发总量与经济总量增长相适应。巩固和提高优势矿产在自治区乃至全国矿产品市场的地位。

( 二) 全面发展,效益集中

以组建采、选、冶、科、工、贸一条龙,勘查开发一体化,产、学、研相结合的大企业、大集团和一批矿产品深加工的现代化企业为目标,开发一批高附加值、高科技含量、高市场占有率的特色矿产品并形成优势。有色金属和稀有金属开发形成采、选、冶、加工一条龙,建成自治区规模最大、品种最多、科技含量和附加值最高的有色金属矿业园区和自治区重要的黑色、有色、稀有和贵金属矿业园区。铍冶炼和铍铜母合金及其深加工规模化,在开发低品位、难选冶金矿技术上获重大突破,在生物氧化提金工艺上填补自治区空白,使得黄金生产快速发展,再创辉煌。

( 三) 优势转化,资源配套

1) 把资源潜力转化为资源优势,把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阿勒泰地区有丰富的矿产资源,加强矿产地质勘查,摸清资源家底。一些矿种已经具备矿业深加工的条件,在建设中要大力引进高技术、高水平的矿业深加工项目,延长产业链,提高矿产品的附加值,采取矿产资源采、选、冶及深加工发展形式,提高资源利用的综合效益。提高矿产资源的初次深加工率和资源的二次转化率,如 2015 年铁矿的深加工率可达到 100%,球团转换率达 80%以上,铅锌转化率达 90%以上等。

2) 一般经济优势转化为循环经济优势。矿业经济为地区经济的发展做出了突出的贡献,在促进经济发展的同时,考虑到资源的集约节约利用,应加大对矿业发展的研究,引进先进的技术和管理,支持和鼓励区内大型矿山企业发展,引导小型矿山企业的联合重组,在安排矿产资源领域循环经济发展示范工程时向阿勒泰地区倾斜,减少环境污染,保护生态环境。

3) 优势和非优势资源 ( 地下水) 配套转化为组合资源优势。加大地下水的勘查力度,合理开发利用地下水资源,更好地为矿业经济服务。

三、矿产资源节约与综合利用目标

( 一) 提高矿产资源开发水平

1. 提高矿产资源的开采回采率和选矿回收率,减少储量消耗和矿山废弃物排放

加强深部和复杂难采铁矿安全高效开采技术研究和应用,推广溶浸采矿技术,开发深井采矿技术,探索矿山无废采矿技术等,提高有色金属矿产资源回采率。推广先进适用的资源综合回收工艺及选矿技术,采用超细粉碎设备和高效节能、环保的大型浮选设备,提高有色金属矿产和非金属矿产的选矿回收率。根据各区实际确定,争取达到井下开采回采率达到 85% 以上,露天开采回采率达到 90% 以上。废水重复利用率达到 95%以上。

2. 加强矿产资源采选回收率准入管理和监督检查

新建矿山不得采用国家限制和淘汰的采选技术、工艺和设备,根据现有开采回收率、选矿回收率和综合利用率的选入标准,达不到要求的不得颁发、延续采矿许可证。强化对开采回采率、采矿贫化率和选矿回收率的监督检查,引导和强制矿山企业切实提高矿产资源采选水平。逐步实施矿产资源税费征收与储量消耗挂钩的政策措施,促进矿产资源节约开发。

( 二) 加强矿产资源节约与综合利用

1. 加强低品位、共伴生矿产资源的综合勘查与综合利用,充分利用矿产资源

对具有工业价值的共伴生矿产,统一规划、综合开采、综合利用。重点加强有色金属、贵金属、稀有稀散元素矿产等共伴生矿产资源开采、选矿过程中的综合开发利用。合理开发利用与铁矿伴生的铌、稀土、钒、钛等资源。

2. 完善矿产资源综合利用的激励引导机制

推动实施矿产资源综合开发利用计划,提高技术创新能力。推进低品位、共伴生矿产、矿山固体废弃物和尾矿资源等的调查工作,全面评价综合利用潜力。明确尾矿开发的准入条件和技术要求等规定,鼓励和支持矿山企业开展矿产资源节约与综合利用以及节能减排,对提高资源利用效率的技术改造项目和综合利用项目,制定相应的优惠政策,用地优先供给,提供信贷金融支持。

四、发展矿产资源领域循环经济

按照 “再勘查、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的原则,形成有利于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特区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模式。加大对矿产资源领域循环经济发展的支持力度。建立特区矿业评价指标体系,科学评价矿山企业循环经济发展状况。以矿山企业为主体实施循环经济发展的示范工程,推进共伴生有色多金属、矿山固体废弃物和多金属尾矿资源等综合开发利用,引导和带动矿产资源领域循环经济的发展。探索发展循环经济的有效模式,大力推进 “绿色矿山”建设,安全、环保、可持续地发展矿业经济。

最大限度地使用循环水,在生产线设水循环系统,循环利用率在95%以上。冷却循环系统补充用水优先采用经处理后的生产排水,基地内的绿化和冲洗道路用水将采用中水,实现废水的资源化。

五、矿山地质环境保护目标

建立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分类管理机制。分类指导、区别对待,建立完善的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的政策激励机制,加快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进程。实行差别化资金筹措政策,促进新老矿山及资源枯竭型县 ( 市) 的生态恢复。对于历史遗留的矿山地质环境问题,调动多渠道资金投入恢复治理,到 2015 年,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率达到 35%以上。对于新建的生产矿山,按照 “谁破坏,谁治理”的原则,明确矿权人的义务,严格执行“三同时”制度,加强矿山开采和选矿过程中的废污水处理、废石尾矿长期堆放的环境污染治理,实现同步恢复治理。

建立矿山地质环境治理保证金制度,实施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重点工程。在矿山地质环境破坏严重、影响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地区,划定重点治理区,有计划地开展矿山地质环境治理。重点开展矿山采空区地面塌陷、水土环境污染和矿山固体废弃物占用破坏土地等环境问题治理,改善矿区及周边地区生态环境。加强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技术研究与推广应用。开展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示范,部署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重点工程,促进矿山地质环境明显改善。加强引进矿山环境保护项目,争取 2015 年前实施矿山环境保护项目 5 ~8 个,到 2020 年矿山环境保护项目达到 10 个以上。

六、国际合作目标

加强与周边国家矿业合作,积极利用周边国家矿产资源,满足阿勒泰矿业特区建设的资源需求。在 2010 年实现利用哈蒙两国资源实现突破的基础上,在 2015 内年争取实现利用俄罗斯矿产资源的目标,2015 年利用 3 国资源达到: 铜精粉 15 万 t、铅精矿 2 万 t、锌精矿 3 万 t、铁矿石 200 万 t 等。充分抓住中俄天然气管道建设机遇,实现油气深加工突破。

8. 全国地质灾害调查规划的任务和部署

针对不同目的,服务不同领域,采用不同精度,从点、线、面三个层面全面部署全国地质灾害调查工作(图6.1)。

6.3.1 继续完成全国山区和丘陵区的地质灾害普查(1∶10万)

至2008年,全面完成全国山区和丘陵区677万km2的地质灾害普查,全面建立地质灾害群测群防监测体系,编制防灾预案,从根本上切实保证人民生命安全。

(1)主要任务

1)在“以人为本”的原则指导下,查清地质灾害或隐患的分布状况,进行地质灾害区划;

2)通过调查,对地质灾害的形成原因、发生条件、危害特点进行全面分析,划定地质灾害易发区;

3)积极为地方政府减灾防灾服务,协助地方政府建立健全群专结合的地质灾害监测体系;

4)开展信息集成与综合研究,研究地质灾害易发区不同诱发因素对地质灾害的影响,研究确定各诱发因素诱发地质灾害临界值的理论和方法,特别是山区降雨与地质灾害发生的关系研究,研究地质灾害预报预警的理论和方法,探索地质灾害防治的更有效的手段,提高地质灾害的预报预警能力;

5)通过调查,对地质灾害隐患点建立档案,建设地质灾害信息系统。

(2)工作部署

地质灾害普查区域为突发性地质灾害发育的山区和丘陵区,以县(市)为基本单元开展普查工作。目前全国山区与丘陵区及其过渡带面积677万km2,共计1583个县(市)。按计划到2005年,国土资源大调查将部署完成700个县(市)的调查,面积约208万km2

2004~2005年,完成84个县(市)地质灾害普查。

2006~2008年,完成883个县(市),469万km2的地质灾害普查,全面建立地质灾害群测群防监测体系。

6.3.2 开展平原区1∶5万~1∶25万地质灾害调查

在平原区,针对地面沉降、地裂缝和地面塌陷等地质灾害,开展1∶5万~1∶25万地质灾害调查。2008年之前,完成长江三角洲、华北平原、汾渭内陆盆地等地区共计16.1万km2的地质灾害调查;2010年之前,完成松嫩平原、辽河盆地、珠江三角洲等地区共计13.9万km2的地质灾害调查。

6.3.3 开展重要经济区带、重大工程区、地质灾害高发区1∶5万地质灾害调查

2006~2010年,在14个地质灾害高易发区(以突发性地质灾害为主的区域150万km2,以缓变性地质灾害为主的区域20万km2)、6个重大工程区和重要经济区带,为减少灾害损失、保证重大工程合理部署和安全,开展1∶5万地质灾害调查,重点是地质灾害隐患点的调查和评价。

(1)主要任务

1)编制“1∶5万地质灾害调查技术要求”;

2)制定“1∶5万地质灾害风险评价方法和标准”;

3)开展14个大区和6个重点工程区1∶5万地质灾害调查,进行风险区划,提出防治建议;

4)建立调查数据库。

(2)工作部署

2006~2007年,进行吕梁山以西的黄土高原区、陇东青南地区、秦巴山地区、川东-鄂西地区、长江三角洲地区、华北平原区、南水北调西线、西气东输、宝成输油管线(1∶5万)地质灾害调查。

2008~2010年,进行湘西-黔西地区、青藏高原东缘区、横断山区、藏东南高山峡谷区、辽东-北京北山区、汾渭地区、江汉地区,中俄输油管线、涩宁兰天然气管线、汉川天然气管线(1∶5万)地质灾害调查。

(3)各区基本情况

1)突发性地质灾害调查区:

a.吕梁山以西黄土高原滑坡、泥石流区。本区黄土节理发育,湿陷性强,为垄岗梁峁地貌。多暴雨久雨天气,激发滑坡所需的临界暴雨强度较低。

b.陇东、青南滑坡泥石流区。西秦岭山地,海拔在2500~4500m之间,相对高差在1000~2000m之间,中高山地形。岩体类型以变质岩岩组、碳酸盐岩组为主。西礼盆地、徽成盆地有碎屑岩类和黄土。年降水量一般为600mm。

c.秦巴山地滑坡、泥石流区。强烈上升的褶断山地。地层岩石以变质岩和岩浆岩为主,并普遍有小面积黄土分布。断裂发育。年降雨量在800~1200mm之间。

d.川东、鄂西滑坡、泥石流区。该区以中山地貌为主,坡陡谷深。地层从古生界到中生界皆有出露,以沉积岩建造为主,主要为碳酸盐岩、碳酸盐岩夹碎屑岩。年平均降雨量在1200~1800mm之间。e.湘西、黔西滑坡、泥石流区。该区地貌为高中山、中山,地形切割强烈。降水丰富。岩石以碳酸盐岩及碎屑岩为主,断裂发育。

2)矿业城市。东北地区拥有丰富的矿产资源,许多城市都是因为矿业开采而由小到大发展起来的,辽宁省的阜新、抚顺、鞍山及黑龙江省的鸡西、鹤岗、双鸭山等都是这一类型的矿山城市。经过几十年的开采,有的城市已经面临着矿产资源枯竭等问题,即使部分城市矿产资源依然丰富,也同样面临着长期开采而引发的地质灾害问题,地面塌陷、滑坡、崩塌是这类城市主要的地质灾害。开展矿山城市地质灾害调查,对加速东北老工业基地改造,促进地区经济稳定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6.3.6 建立和完善地质灾害调查信息系统

地质灾害调查信息系统建设的主要目标是,地质灾害调查的数据采集、数据管理、综合处理等全过程实施信息化,使地质灾害调查工作能够有效、快捷地应用地理信息系统、卫星定位系统、遥感技术,使地质灾害调查信息的综合处理能力得到提高,实现地质灾害调查数据采集和综合处理的标准化及快速化,把地质灾害调查的传统工作方式转变为现代数字化工作方式,提升调查工作的技术水平,为实现野外采集、数据传输、数据综合及信息服务的地质灾害调查流程信息化奠定基础。地质灾害调查系统主要由野外采集系统与室内桌面处理系统组成。

其主要工作内容是:

1)基于地质调查移动计算机,选用掌上机或平板电脑,集成GPS技术、移动数据传输技术和地理信息系统技术等,根据地质灾害野外调查数据模型,建立野外数据录入系统、调查点定位系统、数据移动传输系统、野外素描图编绘系统及多媒体影像编录系统。

2)建立野外数据综合管理系统。提供野外调查线路设计、野外调查工作部署、野外调查数据接受,野外数据集成管理等功能。

6.3.7 建立和完善地质灾害区划和风险区划标准体系

建立1∶25万、1∶10万、1∶5万和1∶1万地质灾害区划和风险区划指标体系,规范区划方法和表达形式。

6.3.8 完善地质灾害调查技术要求或标准、规范体系

完善1∶25万、1∶10万、1∶5万和1∶1万地质灾害调查技术要求,形成规范的地质灾害调查技术标准。

6.3.9 建立地质灾害调查制度

建立健全地质灾害调查制度,明确调查周期、调查内容、调查责任和资金来源,以保证地质灾害调查工作顺利开展。

9. 地质灾害详细调查录入系统 用ACCESS MDB文件导入的,统一编号居然导入之后和导入之前的统一编号不一致。

这个可能需要根据代码去判断问题了。最好有附件。

10. 地质灾害群测群防录入系统怎么用

直接按每一项的内容添加就是,其中地质灾害点的的录入可以导入Access和Excel文件。

热点内容
鹿特丹港国家地理 发布:2021-03-15 14:26:00 浏览:571
地理八年级主要的气候类型 发布:2021-03-15 14:24:09 浏览:219
戴旭龙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发布:2021-03-15 14:19:37 浏览:408
地理因素对中国文化的影响 发布:2021-03-15 14:18:30 浏览:724
高中地理全解世界地理 发布:2021-03-15 14:16:36 浏览:425
工地质检具体干些什么 发布:2021-03-15 14:15:00 浏览:4
东南大学工程地质考试卷 发布:2021-03-15 14:13:41 浏览:840
中国地质大学自动取票机 发布:2021-03-15 14:13:15 浏览:779
曾文武汉地质大学 发布:2021-03-15 14:11:33 浏览:563
中国冶金地质总局地球物理勘察院官网 发布:2021-03-15 14:10:10 浏览:8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