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地质工程 » 百树谱中国地质出版社

百树谱中国地质出版社

发布时间: 2021-03-03 11:06:41

㈠ 中国中生代矿床同位素地质年龄数据

作者共收集、整理和核实中国155个中生代矿床、467件同位素地质年龄数据(附录2)。综合考虑主成矿期与主侵入期、测年精度与可靠性、统计合理性等因素,每个矿床只选取1件同位素地质年龄数据作为统计分析的数据资料基础。其中,中生代矿床成矿年龄数据86件(表4-3)、中生代矿床与成矿有关的侵入岩及火山岩年龄数据69件(表4-4)。其他674个矿床依据其含矿层位、与成矿有关侵入岩及火山岩的形成时代或推断成矿时代进行成矿年代学分析。

表4-3 中国中生代矿床成矿年龄数据简表

其他数据来源与参考文献相同。

㈡ 1∶5万地质调查设计书编写大纲

(一)教学的性质、目的和任务

本课程设计是在学习完“区域地质调查”理论课程的基础上,通过实际的区域地质填图设计书模拟编写,把课堂学到的知识应用于实践的演练过程,学会区域地质填图工作的基本方法。建议在课程学完之后立即进行此设计教学内容。

适用学期:“区域地质调查”课是地质学专业、资源勘查工程专业等地学类专业的大三第二学期专业课,所以本课程设计在该课之后安排。

学时:区域地质调查课后1周时间。

学分:2。

(二)课程设计内容和基本要求

课程设计的主要内容:是完成指定图幅区的设计书编写。其主要内容是通过课程设计,使学生全面掌握区域地质调查中的基本方法与原理,尤其对三大岩区典型1∶5万填图样板图的学习和通过对实验课中的新疆西准噶尔野马井1∶5万区域地质填图项目与天水市幅1∶25万区域地质填图项目的立项、设计编写、野外填图、最终成果的学习与了解,掌握一般地质填图流程。

基本要求:掌握三大岩区的主要填图的全过程和一般地质填图流程,完成指定图幅区的单幅区域地质调查设计书的编写。

(三)课程设计方式与安排

采用课堂模拟实际的方法,完成指定图幅区的1∶5万地质填图设计书。各类附图可用简图表达。以教师给出的样本为参照,以课程设计报告形式完成指定图幅区的1∶5万调查设计书(文字和附图各一份)。

三大岩区典型1∶5万地质填图实践性极强,考虑到部分内容只能采用模拟的方式进行,在具体安排中,对部分内容可简化表达,如项目周期、具体的阶段时间、人员、费用等。

(四)课程设计报告

1.课程设计报告的主要内容

课程设计报告即提交一份区域地质调查设计书,其格式和主要内容如下:

1 绪言

1.1 简要说明上级下达的任务书文号及其任务要求,测区名称与编号,测区范围及面积,工作的起止时间(此项由教师根据实际或模拟给出有关任务书及任务要求)。

1.2 简述测区工作任务、 自然地理概况、 测区交通位置。

附:测区交通位置简图。

2 地质调查研究历史及研究程度

2.1 对前人工作的评估。

2.2 各种比例尺填图的评估。

包括填图范围与面积、路线密度、控制程度、填图单位划分方案与精度、图面表达精度、图面结构合理性、评审验收情况、各种不同比例尺图件的统一性与连续性及存在的问题等。

2.3 地层单位和地层序列建立的依据及其合理性。

如:沉积地层,应根据各省(市、自治区)地层清理后的资料进行检查,发现问题(含地层单位名称、定义、层型剖面、古生物资料及年代依据、与上下地层的接触关系等)应逐项给予说明,提出处理意见,以便在填图中加以解决。

2.4 测区的地质构造格架和大地构造属性的认识依据是否充分,与实际资料是否符合,存在哪些矛盾。

2.5 各项样品采集与测试项目数量、 精度与质量,能否满足本次区调工作的要求。

2.6 矿产调查程度和质量是否符合相应的技术要求,存在哪些问题需要在本次填图中加以解决。

附:地质研究程度略图。

附:测区地质调查历史简表,包括调查时间、成果名称、作者单位或作者姓名、出版时间、出版单位。

3 地质概况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3.1 简述测区的大地构造位置,测区内的地层、 岩石(含沉积岩、 侵入岩、 火山岩、变质岩及特殊地质体等)、构造等特征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3.2 简述测区区域矿产资源概况。

附表1:测区地层序列表。

附表2:矿(化)点情况登记表,包括矿点名称、矿种、类型、产地、规模、开采情况、工作程度(检查、评价、普查、勘探)。

4 专题调查与研究

按图幅带专题的原则,在全面分析测区存在的基础地质问题的基础上,筛选确定出有关专题,对所设专题的科学意义、调研内容、方法和技术路线等进行简述。修测图幅必须针对本次填图工作需要解决的重大地质问题,突出专题填图研究的内容。

5 技术路线、 填图方法及精度要求

5.1 明确测区的填图类型,如实测区、修测区或片区-修测区。

5.2 在明确填图区填图类型的基础上,针对测区存在的问题及本次着重要解决的问题提出本次地质填图的技术路线及填图方法,因此设计中应分别按不同类型编写。

5.3 主要地质填图工作的精度要求。

5.3.1 填图的地质观察路线。

实测区:青藏高原等地中比例尺地质填图空白区每幅图路线总长度>2500 km;其他实测区每幅图路线总长度>3500 km。修测区:每幅图路线总长度,主干路线与新测路线长度≥2000 km,辅助路线300~500 km。片区-修测区:每幅路线总长度,主干路线与新测路线长度600~800 km,辅助路线200~300 km。

5.3.2 实测剖面。

每个地层单位都应有1 ~2 条实测剖面予以控制,实测剖面的比例尺一般为1∶5000 ,必要时需采用1∶2000~1∶500。

5.3.3 本次区调工作各项样品采集与测试项目数量、 精度要求。

附:1∶250000区域地质图(草图)。

6 工作部署(可略或简单模拟)

6.1 简述组织机构、 人员组成、 技术装备,实测区还要详细说明物资供应、 安全保障、通讯联络及紧急救援等措施。

6.2 工作部署安排: 根据踏勘结果、 遥感解译程度划分不同的工作区,制订不同的路线调查方案和工作程序,编制工作进度与工作流程。

6.3 编制工作计划,设计实物工作量。

6.4 编制总体工作计划和分年度工作计划,编制工作部署图。

附:实物工作量一览简表。

7 质量管理与监控(可略或简单模拟)

按照质量体系要求,简述对图幅质量管理及保证原始资料质量的措施。

8 经费预算(可略或简单模拟)

在确定填图方法、研究内容及专题研究、研究深度和报告附件的内容之后,按计划财务部门的要求编制区调项目经费预算,并对各项经费预算依据加以说明。

附表1:实物工作量经费预算表。

附表2:项目总经费预算表及年度经费预算表。

9 预期地质成果及图面的表达方式

简要说明通过本次区域地质填图预期取得和提交的主要地质成果(包括图幅专题研究成果)及图面的表达方式;设计书中应列出报告附件的内容,除必要的图件(地质图)外,还应编制一些专门图件和略图,设计书中应当列出这类图件的大致清单。为突出测区的综合研究程度,地质图面可附测区小比例尺数字地面模型、布格重力、磁化强度、伽马射线光谱测定等数据影像图。最终成果按要求除提交印刷地质图件及报告、说明书及专题报告外,应按中国地质调查局编制的《地质图空间数据库工作指南》提交ARC/INFO、MapGIS图层格式数据光盘及图幅与图层描述数据、报告文字数据。

2.课程设计报告编写的基本要求

以教师给出的样本为参照,以课程设计报告形式完成指定图幅区的1∶5万调查设计书(文字和附图各一份)。

考虑到部分内容只能采用模拟的方式进行,在具体安排中,对部分内容可简化表达,如项目周期、具体的阶段时间、人员、费用等。

课程设计报告部分内容可简化,但各主要内容的表达不能缺少,以保证学生全面了解与掌握。

(五)与其他课程的联系

部分内容可要求学生与地史学等学习内容相结合。

(六)教材及参考书

1)李永军等.2014.区域地质调查导论.北京:地质出版社.

2)高秉章等.1991.花岗岩类区1∶5万区域地质填图方法指南.武汉: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

3)魏家庸等.1991.沉积岩区1∶5万区域地质填图方法指南.武汉: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

4)房立民等.1991.变质岩区1∶5万区域地质填图方法指南.武汉: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

5)周维屏,陈克强,简人初等.1993.1∶5万区域地质填图新方法.武汉: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

㈢ 中国下寒武统筇竹寺阶综合研究报告

项礼文1 朱兆玲2 章森桂2 雒昆利3 罗惠麟4 胡世学4

(1.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北京 100037; 2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南京210008;3.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北京 100101; 4.云南省地质科学研究院,昆明 650051)

筇竹寺阶由卢衍豪1959年所建,源于筇竹寺组,命名剖面、层型剖面位于云南昆明筇竹寺附近的关山,当时建立Yunnanocephalus-Redlichia walcotti三叶虫化石带,下部还包括Hyolithes层,即昆阳磷矿中谊村段的地层。 目前,我们以云南晋宁北西约7 km的梅树村之北西约1.5 km的八道湾(北纬24°44′,东经102°34′)(图1)作为界线层型,昆明西北郊距市区约12 km的筇竹寺东南0.5 km的关山沿后龙洞沟作为层型剖面。

图1 筇竹寺阶层型和界线层型剖面位置图

梅树村八道湾剖面,其底界界线清楚,生物标志明显,以Parabadiella首现作为底界,该剖面岩石组合为页岩、粉砂岩。厚63.8 m。

详细分层情况、岩石特征、化石、厚度如下(罗惠麟、蒋志文、唐良栋,1994)(图2)。

图2 云南晋宁梅树村八道湾筇竹寺阶界线层型剖面图

中国主要断代地层建阶研究报告(2006~2009)

中国主要断代地层建阶研究报告(2006~2009)

中国主要断代地层建阶研究报告(2006~2009)

下伏地层 下寒武统梅树村阶

顶部13a层为黑色薄层含炭泥质石英粉砂岩,底部具有0.2米的磷块岩层,产软舌螺、似软舌螺、管壳类、托莫特壳类、开腔骨类等

这一剖面底界出露虽然好,并有重要三叶虫Parabadiella的首次出现可作为界线层型,但整个筇竹寺阶保存不全,因此不得不选昆明筇竹寺关山剖面作为层型剖面,该剖面露头良好,地层连续,化石丰富,能够显示出筇竹寺阶的整体面貌,缺点是目前尚未发现Parabadiella化石,此剖面以古介形类Kunmingella的出现暂作为本阶的开始,现将剖面详细介绍如下(罗惠麟、蒋志文、唐良栋,1994)(图3)。

图3 昆明筇竹寺后龙洞下寒武统筇竹寺阶剖面图

中国主要断代地层建阶研究报告(2006~2009)

中国主要断代地层建阶研究报告(2006~2009)

中国主要断代地层建阶研究报告(2006~2009)

灰黑色(风化后呈灰紫色)薄层泥质石英粉砂岩,底部0.3 m为含灰质砂岩结核的含生物碎屑海绿石石英粉砂岩。距底1.3 m产小壳化石(Kq-f-4-1),似软舌螺;开腔骨类Archiasterella pentactina Sdzuy;托莫特壳类Tanuolina mul-tifera Fonin et Smirnova

筇竹寺阶的定义目前我们采用罗惠麟的意见(罗惠麟,1981,1994),以我国最古老的三叶虫Parabadiella首次出现(即点位D)为其底界,以Eoredlichia的灭绝或Yiliangella forficula首现作为结束。 曾认为筇竹寺阶最上部的Yunnanocephalus,由于在昆明筇竹寺、晋宁梅树村、澄江帽天山等地出现于玉案山段中上部,并与Eoredlichia共生,因此可并入Eoredlichia带内。

筇竹寺阶在生物地层上可分出2个三叶虫带,下带为Parabadiella带,产三叶虫Parabadiella conicaLuo,P.yunnanensis Luo,Mianxi andiscus bawanensis Luo,M.aclis(Zhou),Wutingaspis kunyangensisLuo,W.tingi Kobayashi,W.planifrons Luo,W.anningensis Luo; 古介形类Meisucunella processus Jiang,Hanchungella tenuis Huo,H.shangliangshanensis Huo,Nanchengella elongata Huo,N.dalongtanensis(Jiang),Liangshanella minuta Shu,Omeilopsis bawanensis Huo et Shu,Songlinell stellaris Huo et Shu;软舌螺Aimites circupluteus Qian,Linevitus flabellaris Qian,Ambrolineitus sp.; 开腔骨类Allonia tripodophoraDore et Reid; 腕足类Botsfordia cealata(Hell); 蠕形动物Parasabellidites sp.; 疑源类Baltisphaeridium aff.dasyacanthum(Tim.),Archaeopetusina atava Naum.,Dictyosphaera yunnanensis Xing,Microconcentricaatava Naum.,Micrhystridium sp.等。上带为Eoredlichia带,三叶虫Eoredlichia intermedia(Lu),E.yaoy-ingensis(Kobayashi),E.walcot(Mansuy),E.carinata(Mansuy),E .planifrons Zhang et Lin,E.obscura-ta Zhang et Lin,Wutingaspis tingi Kobayashi,W.conditus Kobayashi,W.malungensis Lu,W.conicus Zhanet Lin,W.cylindrical Zhang et Lin,Kuanyangia pustulosa(Lu),K.granulosa Chang,K.shishanensis Lu,Yunnanocephalus yunnanensis(Mansuy),Y.kunyangensis Zhu et Zhou,Y.planifrons Luo,Y.subparalellusLuo,Hongshiyanaspis yiliangensis Zhang et Lin,Fumingaspis yunnanensis(Chang et Lin), Zhang et Lin,Guanyuanaspis wudingensis Zhang et Lin,Malongocephalus yunnanensis Zhang etLin,Malungia laevigata Lu,Naraoia longicaudata Zhang et Hou,N.spinosa Zhang et Hou; 古介形类Kun-mingella douvillei(Mansuy),K.parva Huo,K.intermedia Huo,K.maxima Huo,K.angustacostata Huo etShu,K.maotianshaensis Huo et Shu,K.longa Chang,Kunyangella acuta Lee,K.cheni Huo,Tsunyiella -jinensis Yin,Mononotella ovata Lee,M.viviosa Lee,M.subquadrata Jiang,Wutingella binodosa Chang,Yaoy-ingella inflate Chang,Malongella bituberculata Chang,Parakunmingella malingensis Chang,Pseudokunmingel-la f andianensis Huo,Emeiella wudingensis Huo et Shu,Emeilopsis bawanensis Huo et Shu,Jinningella con-munis Huo et Shu,Songlinella yunnanensis Huo et Shu,Leshanella calcaria Lee;软舌螺Ambrolinevitus ventri-cesus Qian,A.platypluteus Qian,A.maximus Jiang,A.meishucunensis Jiang,Lenatheca dolosa Syss.,Crestja-hitus figuratus Miss.,Burites sp.; 似软舌螺Hyolithellus sp; 腕足类Di andongia pista Rong,Heliomesaorienta Sun et Hou; 双瓣壳节肢动物Isoxys acuritus(Jiang),I.paradoxus Hou,Branchiocaris? yunnanensisHou,Combinivalvala chengjiangensis Hou,Vetulicola cuneatus Hou,; 节肢动物Jianfengia multisegmentalisHou,Alalcomenaeus? illecebrosus Hou,Fuxianhuia proensa Hou,Kuamaia lata Hou,Rhombicalvaria acanthiHou,Retifacies abnormalis Hou,Acanthomeridion serratum Hou et al.,Urokodia aequalis Hou et al.,Odaraia?eurypetola Hou et Sun;蠕形动物Maotianshania cylindrical Sun et Hou,Facivermis yunnanicus Hou et Chen,Luolishania longicruris Hou et Chen,Microdictyon sinicum Luo et Zhang,S.bawanensis Luo et Zhang; 内肛虫类Dinomischnus venustus Chen et al.;水母Rotadiscus gradis Sun et Hou,Stellostomites eumorphus Sun etHou,Yunnanomesa elongata Sun et Hou;海绵Leptomitus teretiusculus Chen et al.,Leptomitella conica Chenet al.,L.confusa Chen et al.,Paralleptomitella dictyodroma Chenet al.,P.globula Chen et al.,Quadralaminiella diagonalis Chen et al.,Q.crassa Chen et al.;遗迹化石Planolites montanus Richter,Cruzi-ana beifengwanensis Luo et Gao,Arthrophycus qiongzhusiensis Luo,Palaeophycus beifengwanensis Luo,Bifung-ites kunyangensis Luo,Asterosoma sp.,Rusophycus sp.,Scolicia sp.,Stipsellus sp.,Keckia sp,; 疑源类Bal-tisphaeridium bium Volk.,B.semireticulatum(Tim.),B.multispinosum Xing,Microconcentrica atavaNaum.,Zonosphaeridium prina(Naum.),Dictyosphaera yunnanensis Xing,Archaeopertusina atava Naum.,Archaeodiscina umbonulata Volk.,Trachysphaeridium rugosum Sin,Lophosphaeridium tentativum Volk.,Gra-nomarginata prima Naum.,Nucellosphaeridium minutum Tim.,Taeniatum simplex Sin等。我国著名的澄江动物群其层位就在Eoredlichia带内,该动物群含有众多后生动物各门类的祖先分子,其时代估计约距今4.2亿年前,是生物界一个重要的大爆发时期。

筇竹寺阶的岩性在云南东部一带下部为黑色灰黑色泥质页岩,泥质石英质粉砂岩,上部为黄绿色页岩、粉砂岩夹薄层石英粉砂质白云岩。在筇竹寺剖面该阶的厚度137.16 m。 向东往宜良、马龙地区页岩增多,粒度变细,在岩石地层上,筇竹阶只包括筇竹寺组玉案山段,包含习惯上称为 “上黑” 的地层,不论 “下黑”(在石岩头段内)和 “上黑”(在玉案山段内),它们均具有特别异常的痕量元素锶、汞、砷、氟,“上黑” 含量(标本号6-1),锶13.58 mg/kg,汞0.53 mg/kg,砷38.42 mg/kg,氟20285.8 mg/kg。 经过对比,贵州牛蹄塘组的黑色页岩和浙江荷塘组的黑色页岩在地球化学痕量元素上与云南东部 “上黑” 的黑色页岩是非常近似的。

由于早寒武世时期,全球存在着两个不同的三叶虫动物群的生物区系,一为莱得利基虫类(redli-chid)动物地理区系,另一为小油栉虫类(olenellid)动物地理区系,我国全属于前一区系,因此含Parabadiella和Eoredlichia的筇竹寺阶要与西方各国精确对比是相当困难的; 后一区系古老的三叶虫是E ofallotaspis,Fallotaspis等。关键的问题是世界各地最早三叶虫是否同时出现?我国的Parabadella是否是我国最低层位的三叶虫?甚至是世界最古老的三叶虫? 目前尚有不少争论,问题尚未解决。 澳大利亚产有Eoredlichia; Jell(1990)认为Parabadella在澳大利亚也存在,且为Abadiella的同物异名。 这样,筇竹寺阶可以与Wilkawillina石灰岩和Parara石灰岩相对比。 在俄罗斯国可暂与阿特达班阶(Atd-aan stage)对比。 反顾国内,筇竹寺阶在国内对比较为容易和可信,它相当于黔北牛蹄塘组中段与上段,川西九老洞组上段,川北陕南的郭家坝组,三峡峡东水井沱组等。

参 考 文 献

侯先光,孙卫国.1988.澄江动物群在云南晋宁梅树村的发现.古生物学报,27(1)

江能人,王尊周等.1964.滇东区寒武纪地层的探讨.地质学报,44(2)

卢衍豪,朱兆玲等.1982.中国的寒武纪地层对比表及说明书.中国各纪地层对比表及说明书.北京:科学出版社

卢衍豪.1941.云南昆阳附近下寒武纪之地层及三叶虫动物群.中国地质学会会志,21(1)

卢衍豪.1961.滇东早寒武世新三叶虫.古生物学报,9(4)

卢衍豪.1962.中国的寒武系,全国地层会议学术报告汇编.北京:科学出版社

罗惠麟,蒋志文等.1982.云南东部震旦—寒武系界线.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

罗惠麟,蒋志文等.1994.中国下寒武统建阶层型剖面.昆明:云南科技出版社

罗惠麟.1981.云南晋宁梅树村早寒武世筇竹寺组的三叶虫.古生物学报,20(4)

罗惠麟.1982.云南的寒武系.云南地质,1(2)

孙云铸.1961.中国寒武纪地层划分问题.地质学报,41(3~4)

项礼文,李善姬等.1981.中国的寒武系.中国地层(4).北京:地质出版社

项礼文,朱兆玲等.1999.中国地层典·寒武系.北京:地质出版社

张文堂,侯先光.1985.Naraoia在亚洲大陆的发现.古生物学报,24(6)

张文堂,朱兆玲等.1980.中国寒武系的分阶、分带及对比.26届国际地质大会国陆交流学术论文集,4,地层古生物.北京:地质出版社

张文堂.1962.论始莱得利基虫属.古生物学报,10(1)

张文堂.1987.澄江动物群及其中的三叶虫.古生物学报,26(3)

周志毅,袁金良.1980.西南地区下寒武统三叶虫序列.古生物学报,19(4)

Bengton S.,Conway Norris S.,Cooper B.J.,Jell P.A.,Runnegar B.,1990.Early Cambrian fossils from South Australia.Memoir of Association Australasian Palaeontologists,9

Kruse P.,Jago J.B.,Laurie,J.R.2009.Recent developments in Australian Cambrian biostratigraphy.Journal of stratigraphy,33(1):35 ~47

Zhang Wentang,1987.World’s oldest Cambrian triloboites from eastern Yunnan.In.Nanjing Institute of Geology and Palaeontology,Academia Sin-ica(ed.),Stratigraphy and Palaeontology of Systemic Boundaryies in China,Precambrian and Cambrian Boundary(1),pp.1~16.Hefei,AnhuiScience and Technology Publishing House

㈣ 中国地质大学地质专业教科书哪里能买到

1.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
2.地质出版社;
3.如果想网上买书的话去京东,亚马逊,当当都是可以的。

㈤ 谁知道夏邦栋 普通地质学 2006地质出版社

这些可以到地质类的学校去买,也可以从网上买,一半都能买到,很多都有pdf版,下载个

㈥ 赵鹏大的出版专著

赵鹏大等,成矿预测图的编制,湖北省地质局科技情报室
赵鹏大,矿床勘查与评价,地质出版社,1988
赵鹏大,等,地质勘探中的统计分析,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1990
赵鹏大,李紫金,胡光道,重点成矿区三维立体矿床统计预测-以安徽月山地区为例,地质出版社,1992
赵鹏大,周有武,金矿化变异的数学地质研究,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1992
赵鹏大,王亨君,地质科学思维,地震出版社,1993
赵鹏大,胡旺亮,李紫金矿床统计预测,地质出版社,1994
赵鹏大,吕新彪,长江中下游地区地质异常及成矿预测BP模型,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1999
赵鹏大,爱护我们共同的家园,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
赵鹏大,数字地球与全球战略,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2000
赵鹏大,高等地质教育的思考与实践,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2002
赵鹏大,非传统矿产资源概论,地质出版社,2003
赵鹏大,定量地学方法及应用,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赵鹏大,吕新彪,欧阳建平,地学类创新人才培养方法和途径,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2006
赵鹏大,吴冲龙,中国南方下古生界油气地质异常分析与评价,科学出版社,2010
赵鹏大,宋国奇,吴冲龙,临清坳陷东部油气地质异常研究与资源综合评价,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2010
赵鹏大,陈建平,胡忠德,新疆可可托海稀有金属矿床三维立体定量预测研究,地质出版社,2011

㈦ 有“中国物质出版社”这个出版社吗

中国地质出版社

㈧ 中国地质学的《中国地质学》扩编版

中国地质学
文献类型:专著
责任者: 李四光等
出版、发行者: 地质出版社专
出版发行时间:1999
来源数据库属:馆藏中文资源
所有责任者: 李四光原著《中国地质学》扩编委员会编著
所有题名: 其他题名信息:扩编版并列正题名:The geology of China
标识号: ISBN:7-116-02828-5
出版、发行地: 北京
关键词: 地质学---中国地质学
语种: Chinese 汉语
分类: 中图分类:P562
载体形态: 821页

㈨ 中国变质岩石学周年回顾

游振东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一、引言

1949年以前,中国变质岩石学的研究相对薄弱,即使有一些变质岩方面的著述,也是偏重于变质地层学方面的。但从一些早期研究,如1941年程裕淇《西康道孚附近之古生代晚期喷出岩及其变质》(中国地质学会志21卷1期),1944年彭琪瑞与朱夏《西康富林附近之震旦纪前火山岩系及侵入岩》(中国地质学会志24,1~2期),1945以后重要的研究工作,如1948年陈梦熊《甘肃中部皋兰系变质岩之初步观察》和宋叔和《甘肃皋兰杂岩之初步研究》(中国地质学会志28卷,2/4期),明显看出当年变质岩石学研究与矿产勘查密切结合的趋势。

另外,此一时期变质构造岩的研究也已经引入,例如,1946何作霖《山西五台结晶片岩之岩组研究及其在构造上之意义》王嘉荫《衡山花岗闪长岩中石英脉之岩组分析》(均见中国地质学会志26卷),便是代表作。

1949年以后,随着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百废待兴,变质岩石学也获得迅速发展的机遇。60年来完善了变质岩石学学科的建设,开拓了研究领域,深化了研究内容,提高了科学研究水平,促进了地质找矿事业的发展。本文试图对1949~2009年这60多年来变质岩石学的进展作一简要回顾。

二、新中国成立初期(1949~1958)

由于国家经济建设、国防工业发展的需要,中国变质岩石学紧密结合生产实际,得到蓬勃的发展。在铁矿找矿方面,李春昱、沈其韩等在鞍山的找矿勘探获得进展,《辽宁鞍山樱桃园至眼前山铁矿地质》专著于1958年由地质出版社出版,程裕淇等领导的对湖北大冶-鄂城等地的铁矿勘探综合形成了“对于勘探中国铁矿问题的初步意见”(1953,《地质学报》33卷2期),黄懿、裴荣富等“论大冶式铁矿”(1957,《地质学报》37卷2期)。在铜矿方面,李希勣等“云南东川铜矿地质”(1953,《地质学报》33卷2期),宋叔和“祁连山一带黄铁矿型铜矿的特征与成矿规律”(1955,学报35卷1期),以及基于中条山铜矿的普查王植发表的“中条山式斑岩铜矿”(1957,学报37卷)等,都是很有影响的论文。

随着研究工作的深入,一系列基础地质问题摆在面前:鞍山式条带状铁矿的成因,涉及华北前寒武纪发展的认识;大冶矽卡岩型铁矿,涉及矽卡岩成因及岩浆热液成矿;甘肃白银厂铜矿的勘探,引出细碧-角斑岩的发育与区域构造的认识问题。

前寒武纪地质方面,王曰伦领导的五台山地质队,结合铁矿普查,对五台山五台系进行了较系统的研究,以该队名义提出“五台山五台纪地层的新见”(1952,学报32卷),提供了五台山五台群地层剖面,对该区前寒武纪的认识刷新了Belly Willis等人“Research in China”一书对五台山的概略认识。大致与此同时,赵宗溥(1954)发表“中国前寒武纪地层问题”(学报,第34卷)。

1956~1957马杏垣教授领导的北京地质学院师生对五台山进行了系统的1:5万地质调查,较全面研究了五台山的地质构造,并且厘定了该区的地质构造发展历史,为研究华北地区前寒武纪奠定了基础。

三、发展时期(1958~1978)

为了满足国家战略矿产资源发展的要求,1958年起,全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除西藏之外,普遍开展了1:20万的区域地质测量和矿产普查工作,为全国地质矿产情况的了解奠定了基础。其中高校的地质院系师生贡献很大。

以北京地质学院为例,马杏垣教授领导的湖北大队,池际尚教授领导的山东大队,赵鹏大教授领导的福建大队等,都做了大量的工作。以山东大队为例,1958年起与山东省地质厅合作组建山东区域地质测量第一大队,对山东西部泰安、新泰等8幅开展1:20万区域地质测量,1959年开始向西扩大至肥城、济宁,向东扩至掖县、日照、胶南共14幅。1961年有8幅通过部级验收。通过多年的工作,对泰山群进行了详细研究,从中识别出新泰雁领关组和山草峪火山沉积变质岩系,揭示了胶东与鲁西在地质结构上的明显差异。在鲁西,寒武系之下还有一层晚前寒武纪的土门组,不整合于泰山群变质基底之上,这就深化了对郯庐断裂的认识,指出沂沭断裂带的存在。这些实际资料成为日后研究山东省区域地质的基础。

在北京地区,陈光远、王仁民研究了密云铁矿成因。王仁民等在前人研究基础上发现了密云群麻粒岩中的多相变质作用,有关论文于1963年11月在北京地质学院召开的中国第一届矿物岩石地球化学专业学术会议上宣读,该会议论文集 1964年出版。

与此同时,在董申保教授领导下,长春地质学院师生对东北和胶东地区也进行了详细的研究,提出变质建造的概念,强调混合演化作用及其与成矿的关系,深入论述花岗岩的成因等,培养了一批年轻的地质学家和矿床地质学家。1964贺同兴等合作编写的《变质岩石学》作为高等学校试用教材出版,在国内使用甚广。

20世纪60年代在程裕淇、王曰伦的领导下,首次对中国前寒武纪地层进行了总结性研究,编制出1:300万中国前寒武纪地质图及矿产图,1963年以程裕淇为首编纂的《变质岩的一些基本问题和工作方法》出版,成为变质岩发育区研究工作的指南。

四、改革开放(1979~2009)

改革开放的新形势,给中国科技界带来了春天,地质行业也不例外。大家奋起赶超世界先进水平。

1986年董申保、沈其韩院士主编的1:400万《中国变质地质图》问世,总结了我国各地区各时代变质岩的分布,系统总结了中国变质作用及其演化。该成果反映了我国变质地质研究的新水平,具里程碑意义,引起国内外地质界的关注。由于同位素年代学技术的发展,过去有争议的岩群,都获得更准确的定年。在鞍山和冀东的一些老变质岩发育区,相继借助锆石U-Pb法获得35亿年以上的变质年龄,为早前寒武纪古陆核的存在,提供了信息。

超高压变质作用研究的兴起,拓宽了变质岩石学研究的领域,使人们认识到变质压力大于2.5GPa的条件下岩石的变质作用,很好地揭示了岩石从地表俯冲到地幔深度而后迅速折返的过程。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我国的大别-苏鲁成为国际上研究超高压变质的热点之一。1995年夏,国际榴辉岩野外工作会议在大别山召开。1998年国际科学钻探计划在青岛召开学术会议,为中国实施大陆科学钻探工程选址。在以许志琴院士为首的科学团队努力下,2001年6月25日在江苏连云港东海县“科钻一井”开钻,历时5年,钻井深度5185m,是全球大陆科学钻探中深度最大的全取心钻井,钻孔的岩石资料以及伴随的地球化学、地球物理等全套资料已陆续发表。近年来超高压变质研究正向着深度和广度两方面迈进,在深度上,联系到碰撞造山作用,认识到板块俯冲的深度可以到达地幔200km(Ye et al.,2000);在广度上,超高压研究重点有西移的趋势。张立飞等在天山的超高压变质带的系统工作,利用白云石变成菱镁矿+文石的反应推断大陆沉积物深俯冲150km,提出变质禁区的新认识,有广泛的国际影响。

在变质岩成因方面,我国学者也有突出表现。吴春明博士近年来所进行的关于变质作用温压计的新探索,特别是泥质岩变质压力计方面的成果,已被国际权威教科书(Kurt Bucher & Rodney Grapes,2011,Petrogenesis of Metamorphic Rocks(8thed),Springer)所引用。

超高压变质是一种极端条件下的变质作用。这几年国内集中注意了超高压变质,超高温变质却少有报道。所谓超高温是指变质温度高达850℃以上,以出现假蓝宝石、大隅石、刚玉等高温矿物为特征。国内过去曾报道东北麻山群出现一例,后来湖北黄陵背斜也有过报道,值得进一步发掘,应在现有高温麻粒岩-孔兹岩发育区中详细追索。

撞击变质作用也是一种极端条件下的变质作用,是地外天体陨击地球所引发的瞬时高温和动态高压所导致的变质作用。世界上目前已经确定的陨石坑大致170多个,我国学者经过数十年努力,目前已经确认的陨石坑有两个:一是海南白沙,王道经于1992年发现,陨击作用发生于距今70万年前,坑径3800m;另一是辽宁岫岩,陈鸣于2007年报道,陨击作用年龄距今5万年,坑径1800m。后在陨石坑中心实施科学钻探,终孔深度307m,获得比较系统的地层、地质和岩石学资料,可供进一步研究。

混合岩化作用是大陆地壳岩石在深部高温部分熔融的产物,是一种介于岩浆作用与变质作用之间的变质作用,因而也是一种极端的变质作用。以往在解释混合岩化现象时往往注意其交代作用的形迹,以致交代成因说一度盛行。挽近期的地质岩石学研究主张熔融作用是混合岩化的主要机制(Sawyer and Brown,2008)。这一点已经被许多混合岩的包体中出现熔体残余以及花岗岩熔融实验所证实。但是,部分熔融的天然标本则尚未见报道。

2004年意大利 Bernado Cesare 在西班牙东南的新近纪火山岩省(Neogene Volcanic Province,NVP)的英安岩成分火山喷发岩石中发现了变质沉积岩的包体,具无石英矿物组合:石榴子石+斜长石+黑云母+矽线石+石墨+玻璃质±堇青石±钾长石±尖晶石,据包体岩石化学成分[大约 SiO244%,Al2O331%,FeO(全铁)10%]应用温压计求得平衡温度为850℃±50℃,压力为(5~7)×108Pa,相当于麻粒岩相。所以该岩石原岩应是炭质泥质岩经深熔作用抽提了40%~60%(wB)的花岗岩,并被基性岩浆混染,成为英安岩成分。作为部分熔融产物的玻璃质出现在石榴子石变斑晶的核部,亦可出现在黑云母边缘受到溶蚀的部分甚至出现于岩石内一些强干性组分两侧的压力影中或沿面理分布,说明玻璃质形成于岩石发生深变质阶段,是麻粒岩相变质阶段部分熔融的产物,纯因火山喷发将其带到地表迅速淬火冷却遂成玻璃态出现。以上的发现,加深了对岩石深熔作用的理解。

联系“十二五”规划,为了满足国家经济建设和人民生活的需要,对矿产资源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温总理于(2011年9年2日)在地质矿产部视察工作时指出:地质勘查是技术密集型,需要科技进步来推动,开展基础和前沿的研究,要加强成矿理论、找矿方法研究和开展技术革新。结合当前地质科技发展现状,今后地质科学研究应当更加结合实际。变质岩与多种矿产资源,包括金属、非金属,都有密切的联系。仅以与极低级变质(very low grade metamorphism)有关的成岩作用(diagenesis)与近变质作用(anchimeta-morphism)的划分来说,这一技术对于在泥岩、页岩中选定合适的核废料放置区段,以利环境保护,就起很大作用,它还可以决定碳氢能源资源的配置。利用X射线粉晶衍射,系统测定沉积岩中伊利石结晶度,可以构绘油气田的远景,是一项很有应用前景的技术,一些生产部门正在进行中。

对于变质岩石本身,在变质共生分析方面,运用拓扑学原理提高变质岩成因分析的水平,是一项理论水平很高的工作,应用面很广,目前从事此项研究的人还不多,有待推广和提高。我们期待未来十年变质岩石学各方面将会有更加辉煌的成果。

参考文献

[1]沈其韩.著作目录.岩石学报,2011,27(4):1246~1252

[2]王仁民等.古岩求索录.北京:地震出版社,2009,2~15

[3]游振东.五十年来的中国变质岩石学.见:王鸿祯主编.中国地质科学五十年.武汉: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1999,144~152

[4]Sawyer E Wand Brown Meds.Working with Migmatites Short Course Series V 38 Quebec.Mineralogical Association of Canada,2008,37~55

[5]Bucher K,Grapes R.Petrogenesis of Metamorphic Rocks 8thedition.Heidelberg Spinger:2011,118,182

[6]游振东,刘嵘.陨石撞击作用研究现状与前景.地质力学学报,2008,24(1):22~32

[7]Frey M and Robinson D.Low-Grade Metamorphism Blackwell Science,1999,9

㈩ 中国上三叠统土隆阶综合研究报告

姚建新1纪占胜1武桂春1王彦斌1王立亭2

(1.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北京 100037; 2.贵州省地质调查局,贵阳 550004)

中国上三叠统分为两个阶,下部亚智梁阶,上部土隆阶。亚智梁阶大致相当于国际地层表中的卡尼阶,土隆阶大致相当于国际地层表中的诺利阶至瑞替阶(杨遵仪等,2000)。

1 中国土隆阶建阶

土隆阶阶名源于西藏聂拉木县土隆村。命名剖面位于土隆村附近的山坡上。在土隆剖面上,土隆阶的底界定义在菊石 Nodotibetites nodosus 带之底,以菊石 Tropitidae 的消失和 Tibetitidae 及 Juvavitidae 的兴起为界线处的重要标志。此菊石带大致相当于牙形石 Epigondolella abneptis 带。在北喜马拉雅地区,土隆阶自下而上包含 5 个菊石带: Nodotibetites nodosus 带,Criesbachites-Gonionotites 带,Indojuvavites an-gulatus 带,Cyrtopleurites socius 带和 Himavatites columbianus 带(杨遵仪等,2000)。在黑龙江省那丹哈达岭地区,土隆阶自下而上含 5 个牙形石带: Epigondolella abneptis 带,E.multidentata 带,E.bidentata带,Parvigondolella andrusovi 带和 Misikella posthernsteini 带(王成源等,1986)。

既然土隆阶大致相当于国际地层表中的诺利阶至瑞替阶(杨遵仪等,2000),那么,土隆阶的底界最好与诺利阶底界相一致。目前,国际地层委员会建议,诺利阶的底界以菊石 Klamathites macroloba-tus 或 Stikinoceras kerri,牙形石 Metapolygnathus communisti 或 Epigondolella primitius 出现为标志。

2 土隆阶建阶剖面

在土隆阶命名剖面上,土隆阶厚 123.5 m,下部地层为较深水相的页岩、灰岩及生物灰岩; 上部地层渐变为滨岸相的粗碎屑岩。由于岩性不太合适的原因,目前在土隆剖面上还没有发现诺利阶最底部的标志化石———牙形石 Epigondolella primitia。我国晚三叠世地层主要分布在西藏、云南和黑龙江地区。由于牙形石是晚三叠世地层划分与对比的重要标准之一,三叠纪牙形石带的划分和古生物地理分区问题已经引起一些研究者的关注(王成源,1991; 杨守仁等,1999,2001)。在西藏拉萨市达孜县唐嘎区麦龙岗村的麦龙岗组中诺利阶最底部的标志化石 Epigondolella primitia 已被发现(毛力和田传荣,1987; 纪占胜等,2003)。因此,我们选择了拉萨市达孜县唐嘎区麦龙岗剖面进行土隆阶的建阶研究(图 1)。

“麦龙岗组”1962 年由西藏拉孜地质队建立,建组剖面位于西藏拉萨地区达孜县麦龙岗村(N29°56ག″,E91°27ཱི″),该组为一套碳酸盐岩与碎屑岩沉积。原 “麦龙岗组” 代表西藏拉萨附近的一套灰岩、碎屑岩和火山岩地层,时代被定为晚三叠世。1979 年西藏区调队将其更名为麦龙岗群,同时将时代定为晚三叠世至侏罗纪。1983 年王乃文等重新厘定了麦龙岗群的含义,将其限定为含晚三叠世海相化石、以灰岩为主的地层,并将其上以碎屑岩为主的地层划归下侏罗统甲拉浦组。饶荣标等(1985)将麦龙岗组的时代确定为晚三叠世卡尼期至诺利期; 根据牙形石的研究,纪占胜等(2003)将麦龙岗组的时代确定为晚三叠世晚卡尼期至诺利期。

在西藏拉萨地区达孜县麦龙岗村剖面,麦龙岗组主要由碳酸盐岩、碎屑岩组成,未见底。在研究剖面上,麦龙岗组与下伏地层下—中三叠统查曲浦组(T1+2ch)呈假整合接触,与上覆上三叠统—下侏罗统甲拉浦组(T3-J1j)整合接触;出露总厚度为1787~1895m;产有大量厚珊瑚(Procycloitid-ae)化石(夏金宝,廖卫华,1986),另外还发现了双壳类、水螅类、腕足类和腹足类及牙形石;其中重要的双壳类有Halobiacf.beyrichi,Nuculanayunnanensis,Costatoriasp.等(刘世坤等,1988)。依据牙形石、珊瑚和双壳类化石研究,麦龙岗组的时代为晚三叠世卡尼期晚期—瑞替期早期。拉萨市达孜县唐嘎区麦龙岗村剖面描述如下。

图1 拉萨市达孜县唐嘎区麦龙岗剖面交通位置图

中国主要断代地层建阶研究报告:2006~2009

中国主要断代地层建阶研究报告:2006~2009

3 土隆阶界线标志

根据 Orchard & Tozer(1997)和 Krystyn,et al.(2002)研究,卡尼阶与诺利阶的界线位于上和下Epigongdolella primitius 之间; Orchard et al.(2000)还曾建议将卡尼阶与诺利阶的界线放在菊石 Kla-mathites macrolobatus 带和牙形石 Metapolygnathus communisti 带的底部。另外,Channell,et al.(2003)认为传统的拉丁阶与诺利阶的界线是在上、下 Epigongdolella primitius 之间,如果将卡尼阶与诺利阶的界线置于 Epigondolella abneptis 底部可能更为合适。在我国 Epigongdolella primitius 不够发育,难以划分出上、下 Epigongdolella primitius 带,只能以 Epigongdolella primitius 的出现为诺利阶的底界。如果将土隆阶底界与国际地层年表中诺利阶底界置于相同层位的话,土隆阶底界应定义在菊石 Klamathites mac-rolobatus 或 Stikinoceras kerri,牙形石 Metapolygnathus communisti 或 Epigongdolella primitius 首次出现的位置。在西藏拉萨市达孜县唐嘎区麦龙岗村剖面,土隆阶底界可暂时放在第 12 层顶部的砂岩过渡为砂质生物碎屑灰岩层中 Epigongdolella primitius 首次出现的位置。通过进一步工作,如果能发现更多牙形石化石的话,E.primitius 首次出现的位置有可能下移。

4 土隆阶生物地层序列

根据对西藏林周地区麦龙岗组的牙形石的研究,自下而上可识别出 Epigondolella primitia 带,E .spiculata 带,E.tozeri 带,E.postera 带,E.bidentata 带 5 个牙形石带(表 1),这些牙形石带可与西藏、青海、云南和黑龙江等地晚三叠世牙形石带进行对比(表 2),具体情况如下:

表 1 麦龙岗组生物化石分带的划分与对比

4.1 Epigondolella primitia 带

本带以 Epigondolella primitius 首次出现为底界,以 Epigondolella spiculata 出现为顶界。这个带化石赋存于林周地区麦龙岗组下部碎屑岩为主地层的灰岩夹层中。在毛力等(1987)测制的林周地区麦龙岗剖面麦龙岗组的 18 层顶部和 20 层中也报道了这种类型的分子。由于下部地层中碎屑岩逐渐增加,含碳酸盐岩夹层逐渐减少。除在 12 层的 P5H27 号样品中,产出较多的 E.primitia 的个体外,目前在其下的地层中还没有发现更多的 E.primitia 个体。因此,暂时将 E.primitia 的底界置于本项目测制的麦龙岗剖面的 12 层上部。Epigondolella primitius 带底界位置有待于进一步研究。另外,田传荣(1982)在聂拉木土隆剖面报道的 M .multidentata 由于其齿台后部光滑,齿脊由瘤状齿组成,主齿不达后边缘等特征不同于典型的 M.multidentata,而符合 E.primitia 的特征,建议应该归入 E.primitia 中。E.primi-tia 带还发现于黑龙江饶河(王成源等,1986)。因此,E.primitia 带在我国西藏和黑龙江地区有一定的地理分布。

根据 Krystyn(1977),Orchard(1991),Meco(1999),Krystyn et al.(2002)和 Channell et al.(2003)研究,E.primitia 带代表上卡尼阶顶部至下诺利阶的地层。Channell et al.(2003)将卡尼阶—诺利阶界线划在下 E.primitia 带与上 E.primitia 带之间。牙形石 E.primitia 在欧洲的阿尔卑斯地区、加拿大和美洲的西北部、澳大利亚西北部、中国的西藏地区和日本中部广泛存在,是诺利阶底部良好的对比标志。

4.2 E.spiculata 带

Orchard(1991)建立了牙 形 石 E.spiculata,并 将其作为 E.spiculata 带 的代表 分 子。同时将 他(1983)定名为 Epigondolella sp.C,Orchard 的分子也归入此种。毛力等(1987)报道了此种的分子。在麦龙岗剖面的麦龙岗组中发现了数量较多的 E.spiculata 化石。本带以 E.spiculata 出现为底界,以E.tozeri 的出现为顶界,共生分子有: Epigondolella cf.spiculata,Epigondolella sp.,延伸范围包括诺利阶中、下部的地层。E.spiculata 带在国外还见于北美和特提斯地区的上三叠统诺利阶(Channell,etal.,2003; Katvala,et al.,2008)。

表2 摇中国上三叠统土隆阶牙形石带对比表

4.3 Epigondolella tozeri 带

本带以 Epigondolella tozeri 出现为底界,以 Epigondolella postera 的出现为顶界,共生分子有: Epigo-ndolella spiculata。在 Orchard(1991)的划分方案中并没有将 E.tozeri 作为带化石提出,而是包含在 E.elongata 带中,并指出 E.tozeri 贯穿于这个带。在麦龙岗组 E.tozeri 产出较多,其延续的地层范围内并没有发现 E.elongata。因此,我们将与 E.elongata 伴生的 E.tozeri 作为 E.tozeri 带的代表分子。E.toz-eri 带分布于麦龙岗剖面的 P5H100 - P5H115 号样品中,代表了诺利阶中部的地层。

4.4 Epigondolella postera 带

本带以 E.postera 出现为底界,以 E.bidentata 出现为顶界。共生分子有: Epigondolella cf .spicula-ta,E.violinformis sp.nov.,E.cf .triangularis uniformis,Epigondolella sp.。E.postera 带在国内外分布最广泛,已经在我国云南保山(王志浩等,1985)、西藏林周(毛利等,1987; 纪占胜等,2003)、黑龙江饶河(王成源等,1986)、西藏阿里(赵锡文等,1991)、川西藏东(王骊军,1993)、西藏羌塘盆地(李勇等,1999)、西藏改则(贵州省地质调查院,2005)被报道。E.postera 带在国外还见于奥地利、捷克斯洛伐克(Sweet,et al.,1971)、日本的 Mino-Tamba 地区(Isozaku and Matsuda,1982)和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省(Orchard,1983)、美洲的西北部(Katvala,et al.,2008)等地的上三叠统诺利阶中上部。目前在 E.postera 化石的鉴定方面存在意见分歧,具体情况可参考纪占胜等(2003)意见。

4.5 Epigondolella bidentata 带

本带以 Epigondolella bidentata 的出现和消失为底界和顶界,共生分子有: Epigondolella postera,Hindeodella sp.,Priniodella libita,Xaniognathos sp.,L onchadina muelleri,Metalonchodina mediocrisa,Enantiognathus sp.,Enantiognathus ziegleri。E.bidentata 带代表诺利阶最顶部的牙形石带,具有广泛的国际对比意义。该带在西藏拉萨达孜地区(毛力等,1987; 纪占胜等,2003)、云南保山地区(王志浩,董致中,1985)、黑龙江饶河(王成源等,1986)、西藏改则(贵州省地质调查院,2005)和西藏乌丽(朱同兴等,2005)都有发现。E.bidentata 带在国外还见于北美(Katvala,et al.,2008)和特提斯地区的上三叠统诺利阶上部(Meco,1999; Channell,et al.,2003)。由于样品采集间距较大,目前尚不能确定 E.bidentata 带的准确延限范围,需要进一步加强 E.bidentata 带延限范围的研究。

5 土隆阶地层的对比

与土隆阶大致同期的岩石地层单位包括: 西藏南部聂拉木地区的达沙隆组至曲龙贡巴组和德日荣组,定日县达沙隆组(王成源和王志浩,1976)和康马县涅如地区涅如群上部,西藏北部双湖地区西亚尔岗组上部; 西藏东部地区的波里拉组和巴贡组,云南丽江地区松桂组和保山地区上三叠统大水塘组(王志浩、董致中,1985); 青海西南部结扎群波里拉组上部及巴塘群中组、川西曲嘎寺组及图姆沟组相当的地层(赵政璋等,2001),川西北龙门山地区上三叠统垮洪洞组至小塘子组和须家河组,以及白玉地区下逆松多组碳酸盐岩段(王骊军,1993)。南祁连山地区的尕勒得寺组。在东南沿海沉积区,与土隆阶大致同期的岩石地层单位主要由海陆交互相的碎屑岩夹煤层组成,如大坑组上部和文宾山组、小水组和头木冲组。黑龙江省东部那丹哈达岭地区与土隆阶大致同期的岩石地层单位为上三叠统胜利组(王成源等,1986)。

参 考 文 献

贵州省地质调查院,2005: 1∶25 万丁固幅、加措幅地质调查成果与进展。沉积与特提斯地质,25(1 -2): 45 ~50

纪占胜,姚建新,杨欣德等,2003: 西藏晚三叠世诺利阶麦龙岗组牙形石的发现及其地质意义。古生物学报,(42)3: 382 ~392

李勇,尹海生,王成善,1999: 青藏高原北部晚三叠世 Epigondolella 动物群的发现及其地质意义。地质论评,45(6),628

刘世坤,刘鸿飞,马召军,1988: 拉萨地区上三叠统麦隆岗组的新认识。地层学杂志,12(4): 303 ~306

毛力,田传荣,1987.西藏林周县麦龙岗组顶部的晚三叠世牙形石.中国地质科学院院报,17: 159 ~168

邱洪荣,1984.西藏古生代和三叠纪的牙形石动物群,见: 李光岑等.中法喜马拉雅考察成果 1980.北京: 地质出版社,85 ~107

饶荣标,徐济凡,陈永明,邹定帮,1985: 青藏高原的三叠纪。中华人民共和国地质矿产部地质专报,二,地层古生物,第7 号,北京: 地质出版社,1 ~239

田传荣,1982.西藏聂拉木县土隆村三叠纪牙形石,青藏高原地质文集 7.北京: 地质出版社,153 ~165

王成源,1991.中国三叠纪牙形石生物地层。地层学杂志,15(4): 311 ~312

王成源,王志浩,1976.珠穆朗玛峰地区三叠纪牙形刺,见: 珠穆朗玛峰地区科学考察报告 1966—1968,古生物(二).北京: 科学出版社,387 ~416

王成源、康宝祥、张海驲,1986: 那丹哈达岭三叠纪牙形刺的发现及其地质意义。中国北方板块构造文集,1,208 ~214

王骊军,1993.川西藏东晚三叠世诺利期牙形刺。青海地质,1,24 ~58

王志浩,董致中,1985.云南西部保山地区晚三叠世 Epigondolella 动物群的发现,微体古生物学报,2(2): 125 ~131

夏金宝,廖卫华,1986.拉萨地区 Procyclolitidae 的一些石珊瑚化石.古生物学报,25(1): 27 ~51

杨守仁,郝维城,江大勇,2001.中国三叠纪牙形石的古生物地理分区。古地理学报,3(3): 1 ~10

杨守仁,郝维城,王新平,1999.中国三叠纪不同相区的牙形石序列。见八尾昭等编著,中国古特提斯生物及地质变迁,北京: 北京大学出版社,97,112

杨遵仪,张舜新,杨基端,周惠琴,曹洪升,2000.中国地层典· 三叠系,北京: 地质出版社,1 ~139

赵锡文,张克信,1991.中国西藏阿里地区三叠牙形刺。微体古生物学报,8(4),433 ~440

赵政璋,李永铁,叶和飞等,2001: 青藏高原地层。北京: 科学出版社,1 ~543

朱同兴等,2005: 藏北双湖地区三叠纪地层新资料。地质通报,25(12),1127 ~1134

Channell,J.E.T.,Kozur,H.W.,Sievers,T.,Mock,R.,Aubrecht,R.,Sykora,M.,2003.Carnian - Norian biomagnetostratigraphy at Silicka.Brezova.(Slovakia): correlation to other Tethyan sections and to the Newark Basin.Palaeogeography,Palaeoclimatology,Palaeoecolo-gy 191: 65 ~ 109

Guizhou Institute of Geological Survey,2005.1∶ 250 000 Dinggo and Gyamco Sheets in Xizang.Sedimentary Geology and Tethyan Geology,25(1- 2): 45 ~ 50(in Chinese with English abstract)

Isozaki,Y.,Matsuda,T.,1982.Middle and Late Triassic conodonts from bedded chert sequences in the Mino-Tamba Belt,Southwest Japan.Part I,Epigondolella,Journal of Geosciences,Osaka City University,25: 103 ~ 136

Ji Zhansheng,Yao Jianxin,Yang Xinde,Zang Wenshuan,WU Guichun,2003.Conodont zonations of Norian in Lhasa area,Xizang(Tibet)and Their global correlation.Acta Palaeontologica Sinica,(42)3: 382 ~ 392(in Chinese with English abstract)

Katvala,E.C.,Stanley,G.D.,2008.Conodont biostratigraphy and facies correlations in a Late Triassic island arc,Keku Strait,southeast Alas-ka.Special Paper-Geological Society of America,442 181 ~ 226

Krystyn L,1977.Stratigraphy of the Hallstatt region.Abhandlumgen der Geologischen Bundesanstalt,35(5): 69 ~ 98.

Krystyn,L.,Gallet,Y.,Besse,J.,Marcoux,J.,2002.Integrated Upper Carnian to Lower Norian biochronology and implications for the Upper Triassic magnetic polarity time scale.Earth and Planetary Science Letters,203: 343 ~ 351.

Li Yong,Yin Haisheng,Wang Chengshan,1999.Discovery of Late Triassic Epigondolella fauna in of the northern Qinghai-Xizang Plateau and their geological signification.Geological Review,45(6): 628(in Chinese)

Liu Shikun,Liu Hongfei,Ma Zhaojun,1988.New discussion on Upper Triassic Mailonggang Formation in Lhasa area.Journal of Stratigraphy,12(4): 303 ~306(in Chinese)

Mao Li,Tian Chuanrong,1987.Late Triassic conodonts from the uppermost Mailonggang formation in Mailonggang village of Lhunzhub County,Xi-zang(Tibet),China.Bulletin Chinese Academy of Geological Sciences,17: 159 ~ 168(in Chinese with English abstract)

Meco,S.,1999.Conodont biostratigraphy of Triassic pelagic strata,Albania.Rivista Italiana di Paleontologia e Stratigrafia,105(2): 251 ~ 266

Orchard,M.J.,1983.The distribution of conodonts in tectonostratigraphic terranes of Western Canada.Abstracts with Programs-Geological Society of America,15(5): 385

Orchard,M.J.,1991.Upper Triassic conodont biochronology and new index species from the Canadian Corlillera.In : Orchard M J and Mc-Cracken A D(eds.).Ordivician to Triassic conodont paleontology of the Canadian Cordillera,Geological Survey of Canada.Bulletin,417:299 ~ 335

Orchard,M.J.,Carter,E.,Tozer,E.T.,2000.Fossil data and their bearing on defining a Carnian - Norian(Upper Triassic)boundary in Western Canada,Albertiana 24: 48 ~ 56

Orchard,M.J.,Tozer,E.T.,1997.Triassic conodont biochronology,its calibration with the ammonoid standard,and a biostratigraphic summa-ry for the western Canada sedimentary basin.Bull.Can.Pet.Geol.45,675 ~ 692

Rao Rongbiao,Xu Jigan,Chen Yongming,Zou Dingbang,1985.The Triassic system of the Qinghai-Xizang Plateau.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Ministry of Geology and Mineral Resources,Geological Memoire,Series 2,Number 7,Beijing: Geological Publishing House,1 ~ 239(in Chi-nese with English abstract)

Sweet,W.C.,Mosher,L.C.,Clark,D.L.,James W.Collinson,J.W.,Hasenmueller,W.A.,1971.Conodont biostratigraphy of the Triassic.Conodont biostratigraphy,Memoir-Geological Society of America,127: 441 ~ 465

Tian Chuanrong,1982.Triassic conoconts from Tulong Village,Nyalam,Xizang(Tibet).Geological corpus of Qinghai-Xizang(Tibet)plateau,7,Beijing: Geol.Publ.House,153 ~ 165(in Chinese)

Wang Chengyuan,1991.Triassic conodont biostratigraphy of China.Journal of stratigraphy,15(4): 311 ~ 312(in Chinese)

Wang Chengyuan,Kang Baoxiang,Zhang Hairi,1986.Discovery of Triassic conodonts in Nadanhada Range and their geological signification.Tec-tonic corpus of North China plate,1: 208 ~ 214(in Chinese)

Wang Chengyuan,Wang Zhihao,1976.Triassic conodonts in Qomolangma area.In: Report of Science investigation in Qomolangma area,1966 -1968,Paleontology,2,Beijing: Science Press,387 ~ 416(in Chinese)

Wang Lijun,1993.The Norian conodonts of Late Triassic from western Sichuan and eastern Xizang.Qinghai of Geology,1: 24 ~ 58(in Chinese with English abstract)

Wang Zhihao,Dong Zhizhong,1985.Discovery of conodont Epigondolella fauna from Late Triassic in Baoshan area,western Yunnan.Acta Micro-palaeontologica Sinica,2(2): 125 ~ 132(in Chinese with English abstract)

Xia Jinbao,Liao Weihua,1986.Some Scleractinian corals of Procyclolitidea from Lhasa.Acta Micropalaeotologica Sinica,25(1): 37 ~ 48(in Chi-nese with English abstract)

Yang Shouren,Hao Weicheng,Jiang Dayong,2001.Provincialism of Triassic conodonts in China.Journal of Palaeogeography,3(3): 1 ~ 10(in Chinese with English abstract)

Yang Shouren,Hao Weicheng,Wang,Xinping,1999.Triassic conodonts sequences from different facies in China.In Yao Akira et al.,eds.Biot-ic and geological development of the Paleo-Tethys in China,Beijing: Peking University Press,97 ~ 112(in Chinese with English abstract)

Yang Zunyi,Zhang Shunxin,Yang Jian,Zhou Hunqin,Cao Hongsheng,2000.Dictionary of Stratigraphic terms of China Triassic.Geological Publishing House,Beijing,pp.1 ~ 139(in Chinese)

Zhao Xiwen,zhang Kexin,1991.Triassic Conodonts from the Ngari area,Xizang(Tibet),China.Acta Micropalaeotologica Sinica,8(4): 433 ~440(in Chinese with English abstract)

Zhao Zhengzhang,Li Yongtie,Ye Hefei,et al.,2001.Stratigraphy of Qinghai - Tibet plateau.Beijing: Science Press,1 ~ 543(in Chinese with English abstract)

Zhu Tongxing,Li Zongliang,Li Cai,Feng Xintao,Zhang Qiyue,Zhang Huihua,Lin Shiliang,Zeng Qingrong,2005.New data of Triassic strata in the Shuanghu area,northern Tibet,China.Geological Bulletin of China,24(12): 1127 ~ 1134(in Chinese with English abstract)

热点内容
鹿特丹港国家地理 发布:2021-03-15 14:26:00 浏览:571
地理八年级主要的气候类型 发布:2021-03-15 14:24:09 浏览:219
戴旭龙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发布:2021-03-15 14:19:37 浏览:408
地理因素对中国文化的影响 发布:2021-03-15 14:18:30 浏览:724
高中地理全解世界地理 发布:2021-03-15 14:16:36 浏览:425
工地质检具体干些什么 发布:2021-03-15 14:15:00 浏览:4
东南大学工程地质考试卷 发布:2021-03-15 14:13:41 浏览:840
中国地质大学自动取票机 发布:2021-03-15 14:13:15 浏览:779
曾文武汉地质大学 发布:2021-03-15 14:11:33 浏览:563
中国冶金地质总局地球物理勘察院官网 发布:2021-03-15 14:10:10 浏览:8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