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贞丰县地质灾害的文章
⑴ 关于地质灾害的论文
、论文题目:要求准确、简练、醒目、新颖。
2、目录:目录是论文中主要段落的简表。(短篇论文不必列目录)
3、提要:是文章主要内容的摘录,要求短、精、完整。字数少可几十字,多不超过三百字为宜。
4、关键词或主题词:关键词是从论文的题名、提要和正文中选取出来的,是对表述论文的中心内容有实质意义的词汇。关键词是用作机系统标引论文内容特征的词语,便于信息系统汇集,以供读者检索。 每篇论文一般选取3-8个词汇作为关键词,另起一行,排在“提要”的左下方。
主题词是经过规范化的词,在确定主题词时,要对论文进行主题,依照标引和组配规则转换成主题词表中的规范词语。
5、论文正文:
(1)引言:引言又称前言、序言和导言,用在论文的开头。 引言一般要概括地写出作者意图,说明选题的目的和意义, 并指出论文写作的范围。引言要短小精悍、紧扣主题。
〈2)论文正文:正文是论文的主体,正文应包括论点、论据、 论证过程和结论。主体部分包括以下内容:
a.提出-论点;
b.分析问题-论据和论证;
c.解决问题-论证与步骤;
d.结论。
6、一篇论文的参考文献是将论文在和写作中可参考或引证的主要文献资料,列于论文的末尾。参考文献应另起一页,标注方式按《GB7714-87文后参考文献著录规则》进行。
中文:标题--作者--出版物信息(版地、版者、版期):作者--标题--出版物信息所列参考文献的要求是:
(1)所列参考文献应是正式出版物,以便读者考证。
(2)所列举的参考文献要标明序号、著作或文章的标题、作者、出版物信息。
⑵ 地质灾害的种类及成因
一、地质灾害的定义
(一)定义
地质灾害是指由于地质营力或人类活动而导致地质环境发生变化,并由此产生各种危害或严重灾害,使生态环境受到破坏、人类生命财产遭受损失的现象或事件(汪新文主编,1999)。地质灾害按成因可分为两类,一类是自然地质灾害,如地震,火山喷发,滑坡,泥石流;另一类是由于人类活动引起的地质灾害,如地面沉降等。
(二)特点
地质灾害与气象灾害、生物灾害一样是自然灾害的一个主要类型,具有突发性、多发性、群发性和渐变影响持久的特点,并且容易造成较大的人员伤亡和巨大的经济损失(段永侯等,1993)。地质灾害中以突发性、群发性小型土质滑坡、崩塌为主。直接诱发因素是集中性强降雨;山区切坡建房、修路等工程活动是产生崩塌、滑坡、泥石流的重要因素;群众防灾意识淡薄、避灾自救知识缺乏是造成人员伤亡的主要原因。而地震、火山喷发这样的地质灾害发生的频率相对来说比较小,但是它的破坏性是巨大的。
二、地质灾害的种类及成因
(一)地震
地震是岩石圈在内力作用下突然发生破裂,地球内能以地震波的形式强烈释放出来,从而引起一定范围内地面震动的现象。引起地震的原因很多,据此可以分为构造地震、火山地震和冲击地震,人类活动引起的地震还可以称为诱发地震(宋春青和张振春,1996)。构造地震是构造变动特别是断裂活动所产生的地震,约占全球地震总数的90%。其中大多数又属于浅源地震,因此对建筑物的破坏程度很大,波及的范围很广,常引起生命财产的重大损失,汶川地震就属于此种类型。
人们根据地震的活动地区,在地理上划分出几条主要的地震活动带。环太平洋地震带,约80%的浅源地震都发生在这一带内;地中海—南亚地震带,带内亦发生破坏性地震以及很少的深源地震。此外,还有北极—大西洋海岭地震带、东太平洋海隆地震带、西印度洋地震带、东非地堑地震带等次要地震带。
(二)火山喷发
火山喷发是地幔物质在地球内部动力的作用下不断运动,当岩浆中气体成分游离出来使内压力增大到一定极限时,岩浆就会顺地壳裂隙或薄弱地带喷出地表,形成火山喷发。根据火山通道的形状可分为裂隙式喷发和中心式喷发。裂隙式喷发是岩浆沿一个方向的大断裂或断裂群上升,喷出地表;中心式喷发则是喷发物沿火山喉管喷出地面,平面上成点状喷发。
人们根据火山的活动性,将火山划分为死火山、活火山和休眠火山三种。如今,地球上已发现的活火山共有523座,其中有455座在陆地上,有68座位于海底(李克,2005)。死火山大约20000余座。这些火山在地理分布上有一定的规律性,他们大多集中在几个主要的火山带上。如环太平洋火山带、大洋中脊火山带、阿尔卑斯—喜马拉雅火山带、东非裂谷火山带。
火山喷发形成典型的火山地貌景观,有火山锥,如海南琼山马鞍岭,山西大同火山锥;火山口;火山湖,也叫火口湖,如吉林延边长白山天池;堰塞湖,黑龙江五大连池和镜泊湖;火山溶洞;火山瀑布等。
(三)滑坡
滑坡是指斜坡上的土体或岩体在重力的作用下和其他因素的影响下,沿着一定的软弱面整体的向下滑动。滑坡经常发生在粘土质为主的土层或泥质岩及变质岩的分布区。俗称“走山”、“垮山”、“地滑”、“土溜”等。滑坡的形成与气象水文、地层岩性、地质构造、地形地貌、外营力改造和人类工程活动等因素密切相关。松散土体和高陡的斜坡是形成滑坡的内因,河流冲刷及淘蚀是产生滑坡的外因,人类工程活动和降雨是发生滑坡的主要诱发因素。
另外,产生滑坡的基本条件是斜坡体前有滑动空间,两侧有切割面。例如中国西南地区,特别是西南丘陵山区,最基本的地形地貌特征就是山体众多,山势陡峻,沟谷河流遍布于山体之中,与之相互切割,因而形成众多的具有足够滑动空间的斜坡体和切割面,广泛存在滑坡发生的基本条件,滑坡灾害相当频繁。
(四)泥石流
泥石流是在山区的沟谷中,因暴雨、洪水等充足的水源激发的含有大量泥沙石块的特殊的洪流。泥石流具有暴发突然,运动快速,来势凶猛,破坏力强,成灾率高等特点。泥石流的形成有三个必备的条件:①地势陡峻,山高沟深,流域面积大;②有大量的松散的物质;③在短时间内有充沛的水量。泥石流粘度大、容量高、具有重大冲击力,具有很大的破坏性,在我国的南方地区,暴雨、洪水过后经常会出现这种地质灾害。
泥石流发生机制是陡峭的河床堆积物由于暴雨而饱和,进而在其表面产生水流,堆积物失去力学的稳定性而开始滑动形成泥石流。另外,崩塌土块在其运动过程中,破坏了结构,而又有水的供给也可以形成泥石流。泥石流的发育过程与气候环境的变化有关,如冰川的消融,冰体填充山谷,阻塞成湖,山坡重力侵蚀加剧;与季风在一个地区的盘踞时间的长短有关;与一个地区的植被繁盛也有关系;泥石流还与区域地质构造运动的强弱、地势起伏和岩石软硬有关。
(五)地面沉降
地面沉降,又称为地面下沉或地陷,它是在人类工程经济活动影响下,由于地下松散地层固结压缩,导致地壳表面标高降低的一种地质现象。
地面沉降主要发生于大型沉积盆地和沿海平原地区的工业发达城市及油气田开采区。其特点是涉及范围广,下沉速率缓慢,往往不易被察觉;在城市内过量开采地下水引起的地面沉降,其波及的面积大;地面沉降具有不可逆特性,就是用人工回灌办法,也难使沉降的地面回复到原来的标高。近年来,在软土等不良工程土体较发育地区,由于人类工程活动造成的基础不均匀沉降现象成为影响大型工程建设的主要原因之一。因此地面沉降对于建筑物、城市建设和农田水利设施危害极大。
三、中国的主要地质灾害
中国是一个面积广阔、资源丰富的国家,面积广阔又决定了中国的地形地貌、地质构造以及气候条件的复杂性。因此中国的地质灾害分布广泛,类型多样,发生频繁。中国常见的地质灾害有地震、崩塌、滑坡、泥石流、地面沉降、水土流失、土地沙漠化等。
(一)中国地震灾害的分布特点
中国处在世界两个最活跃的地震带上,东濒临环太平洋地震带,西部和南部是欧亚地震的经过区域,因此中国的地震灾害比较频繁同时它也是中国主要的地质灾害。
(1)中国地震分布特点是东少西多,地质构造特点是以东京105°为界分为东西两部分。中国西部地区是世界上大陆地震最活跃、最强烈和最密集的地区。环太平洋地震带对中国台湾及其附近海域影响最大。
(2)华北区、台湾地区地震多发的成因是该区处在亚欧板块与太平洋板块的交界带,地壳活动强烈。西南地区地震、滑坡、泥石流多发的成因是由于印度洋板块和亚欧板块的挤压碰撞。
(二)崩塌、滑坡、泥石流的分布特点
中国泥石流的分布明显受地貌、地质和降水条件的控制,集中分布在阶梯状地形的过渡带上,尤其是沿大断裂、深大断裂发育的河流沟谷两侧(冯天驷,1998)。其中云南、四川、甘肃、陕西、西藏等地区是中国泥石流的多发地区。同时西南地区也是中国崩塌、滑坡等发育的主要地区。
(三)地面沉降分布特点
地面沉降活动主要发生在中国东部地区,尤其以沿海城市和华北平原等地区最严重。在该区域内,发生地面沉降的城市或地区有的是孤立存在,有的则是密集成群或断续相连,形成大面积的地面沉降带。
(四)水土流失的分布特点
水土流失是指:在水力、重力、风力等外营力作用下,水土资源和土地生产力的破坏和损失,包括土地表层侵蚀和水土损失,亦称水土损失。
20世纪90年代末全国水土流失总面积356万平方千米,占国土面积37%,其中:水蚀165万平方千米,风蚀191万平方千米,在水蚀和风蚀面积中,水蚀风蚀交错区水土流失面积为26万平方千米。水土流失分布范围广、面积大。西部12省(区、市)(桂、蒙、陕、甘、宁、青、新、川、贵、滇、藏、渝)占国土面积70.78%,土壤侵蚀(均指微度以上侵蚀,下同)面积107万平方千米,占全国土壤侵蚀面积的82.61%,水土流失最严重,分布面积最大;中部10省(冀、晋、辽、吉、黑、皖、赣、豫、鄂、湘)占国土面积24.28%,土壤侵蚀面积49万平方千米,占全国土壤侵蚀面积的14.64%,水土流失较严重;东部10省、市(京、津、沪、苏、鲁、浙、闽、台、粤、琼)占国土面积8.13%,土壤侵蚀面积9万平方千米,占全国土壤侵蚀面积的2.74%,流失相对较轻。
(五)土地沙漠化分布特点
中国现有荒漠化土地共计262万平方千米,约占国土总面积的27%。广泛分布在中国西北、华北、东北等地区,以新疆、甘肃、青海、内蒙古、宁夏、陕西、山西、河北等省(区)最严重。全国荒漠化面积和荒漠化程度不断地增加。荒漠化不仅使中国的耕地面积不断减少而且对中国的环境造成严重的破坏,使中国的旱灾、沙尘暴等灾害不断地严重(国土资源部地质环境司、宣传教育中心,2003)。
⑶ 有关地质灾害的阅读文章和题
汛期如何防范崩塌、滑坡、泥石流等突发性地质灾害?
一、什么是地质灾害?汛期主要会发生哪些地质灾害?
自然的变异和人为的作用都可能导致地质环境或地质体发生变化,当这种变化达到一定程度、其产生的后果便给人类和社会造成危害,称为地质灾害,如崩塌、滑坡、泥石流、地裂缝、地面沉降、地面塌陷、岩爆、坑道突水、突泥、突瓦斯、煤层自然、黄土湿陷、岩土膨胀、砂土液化,土地冻融、水土流失、土地沙漠化及沼泽化、土壤盐碱化,以及地震、火山、地热害等。
汛期发生的地质灾害主要是与降雨有关的崩塌、滑坡、泥石流、地面塌陷等突发性地质灾害。
二、如何识别汛期的一些常见地质灾害?
1、怎样识别可能的崩塌体?
对于可能发生的崩塌体主要根据坡体的地形地貌和地质结构的特征进行识别。通常,可能发生崩塌的坡体在宏观上有如下特征:
(1)、坡度大于45度,且高差较大,或坡体成弧立山嘴,或为凹形陡坡;
(2)、坡体内部裂隙发育,尤其垂直和平行斜坡延伸方向的陡裂缝发育,并且切割坡体的裂隙、裂缝即将可能贯通,使之与母体(山体)形成了分离之势。
(3)、坡体前部存在临空空间,或有崩塌物发育,这说明曾经发生过崩塌,今后还可能再次发生。
具备了上述特征的坡体,即是可能发生的崩塌体。尤其当上部拉张裂缝不断扩展、加宽,速度突增,小型坠落不断发生时,预示着崩塌很快就会发生,处于一触即发状态之中。
2、怎样识别滑坡体是否稳定?
在野外,从宏观角度观察滑坡体,可以根据一些外衣表迹象和特征,粗略地判断它的稳定性如何。
已稳定的堆积层老滑坡体有以下特征:
(1)后壁较高,长满了树木,找不到擦痕,且十分稳定;
(2)滑坡平台宽、大、且已夷平,土体密实无沉陷现象;
(3)滑坡前缘的斜坡较缓,土体密实,长满树木,无松散坍塌现象。前缘迎河部分有被河水冲刷过的迹象;
(4) 目前的河水已远离滑坡舌部,甚至在舌部外已有漫滩、阶地分布;
(5) 滑坡体两侧的自然冲刷沟切割很深,甚至已达基岩;
(6)滑坡体舌部的坡脚有清晰的泉水流出等等。
不稳定的滑坡一般情况下具有下列迹象:
(1)滑坡体表面总体坡度较陡,而且延伸较长,坡面高低不平;
(2)有滑坡平台,面积不大,且不向下缓倾和未夷平现象;
(3)滑坡表面有泉水、湿地,且有新生冲沟;
(4)滑坡体表面有不均匀沉陷的局部平台,参差不齐;
(5)滑坡前缘土石松散,小型坍塌时有发生,并面临河水冲刷的危险;
(6)滑坡体上无巨大直立树木。
3、泥石流形成一般情况下具备哪些条件?
泥石流的形成一般情况下应同时具备以下3个条件:陡峻的便于集水、集物的地形地貌;丰富的松散物质;短时间内有大量的水源。
(1)、地形地貌条件:在地形上具备山高沟深、地势陡峻,沟床纵坡降大、流域形态便于水流汇集。在地貌上,泥石流的地貌一般可分为形成区、流通区和堆积区三部分。上游形成区的地形多为三面环山、一面出口的瓢状或漏斗状、地形比较开阔、周围山高坡陡、山体破碎、植被生长不良,这样的地形有利于水和碎屑物质的集中;中游流通区的地形多为狭窄陡深的峡谷,谷床纵坡降大,使泥石流能够迅猛直泻;下游堆积区的地形为开阔平坦的山前平原或河谷阶地,使碎屑物有堆积场所。
(2)、松散物质来源条件:泥石流常发生于地质构造复杂,断裂褶皱发育、新构造活动强烈、地震烈度较高的地区。地表岩层破碎,滑坡、崩塌、错落等不良地质现象发育,为泥石流的形成提供了丰富的固体物质来源;另外,岩层结构疏松软弱、易于风化、节理发育,或软硬相同成层地区,因易受破坏,也能为泥石流提供丰富的碎屑物来源;一些人类工程经济活动,如滥伐森林造成水土流失,开山采矿、采石弃渣等,往往也为泥石流提供大量的物质来源。
(3)、水源条件:水既是泥石流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是泥石流的重要激发条件和搬运介质(动力来源)。泥石流的水源有暴雨。冰雪融水和水库(池)溃决水体等形成。我国泥石流的水源主要是暴雨、长时间的连续降雨等。
三、汛期如何预防崩塌、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
1、各级地方政府和有关部门要认真采取措施,防范汛期地质灾害的发生,切实减少灾害损失。
汛期是各类突发性地质灾害的高发期,各级地方人民政府和有关主管部门要认真编制地质灾害防灾预案、建立防灾责任制、落实地质灾害险情巡查、汛期值班、灾情速报、应急抢险等各项制度,组织广大人民群众,建立地质灾害的“群测群防”体系,切实减少灾害损失。
2、广大群众应认真阅读、理解地方政府和有关部门发放的地质灾害防灾“明白卡”。
在广大的地质灾害多发区和危险区,地方政府和国土资源主管部门针对本区内的隐患点和危险点制作了“地质灾害防灾明白卡”,并下发到了监测责任单位和受灾害威胁的群众手中,要认真阅读和理解“明白卡”上的内容。
3、注意收看天气预报和地质灾害天气预报。
汛期地质灾害,主要与降雨有关,在地质灾害危险区和多发区内居住的居民,要密切注意天气变化,特别是要注意与降雨有关的气象预报。一些已开展地质灾害天气预报的地区,还要注意收听收看地质灾害天气预报。
4、注意房前屋后山坡坡体及沟谷内水流夹带泥砂的变化情况,及时向有关部门反映这些异常情况,并配合政府和有关部门采取监测措施或主动采取躲避措施。
发生崩塌、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前,都有一些程度不同的前兆,比如山体裂缝、岩石掉块、泉水变浑、沟谷内水流夹带的泥砂增多、家畜家禽出现异常反映等,发现这些情况时,要及时向有关部门反映,并积极配合政府及有关部门采取搬迁避让措施。
5、在地质灾害危险区和多发区内,不要随意进行容易诱发地质灾害的生产生活活动。
开挖坡脚、开山采石、在沟谷内大量弃渣、在坡体上大量蓄水等一些人类活动易促使坡体失稳,从而诱发崩塌、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因此,在地质灾害多发区和危险区内的企事业单位和广大居民应注意自己的生产生活活动,避免诱发地质灾害。
6、在面对发生崩塌、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紧急情况时,怎样逃生?
面对崩塌、滑坡、泥石流的突然发生,要保持冷静,首先判断崩塌、滑坡、泥石流威胁的范围,然后及时逃离险区。具体来说,崩塌、滑坡、泥石流发生时,滚石、坡体或泥石流都是从高的地方向低的地方运动,所以,应选择向左右两个方向逃离危险区,而不要选择顺着滚石、坡体或泥石流运动的方向逃生。如果身处正在运动的滑坡体上,实在没有时间逃离滑体,可抱紧附近粗大的树木以求自保。
7、灾害发生后,要根据政府和有关部门的统一安排,进行抢险、救人和抢运财物等活动,避免续发灾害伤人。
崩塌、滑坡、泥石流的发生,往往是分阶段的,在灾害体暂时稳定后,可进行抢险救人、抢运财物等活动,但是,这些活动必须建立在有对灾害体密切监测的基础上,由政府和有关部门统一组织,以免后续灾害危及抢险人员安全。
⑷ 国土资源部关于公布第二批地质灾害群测群防“十有县”名单的通知
国土资发〔2011〕15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国土资源厅(国土环境资源厅、国土资源局、国土资源和房屋管理局、规划和国土资源管理局):
为进一步推进群测群防体系建设的规范化、标准化,完善县级地质灾害防灾机制体制,我部从2009年开始在全国开展地质灾害群测群防“十有县”建设。近两年来,各地结合实际,采取多种措施,完成了首批“十有县”建设以及第二批“十有县”的验收,“十有县”建设取得了显著的成绩。
根据《国土资源部关于开展地质灾害群测群防“十有县”建设的通知》(国土资发[2009]46号),现对在2010年通过验收的北京市房山区等第二批545个县(市、区)名单予以公布。
希望各“十有县”总结经验,再接再厉,争取更大的进步和成绩。同时,希望其他地区以他们为榜样,在今后的工作中扎扎实实做好地质灾害防治的各项工作,努力开创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新局面,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和经济社会发展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附件:第二批地质灾害群测群防“十有县”名单
国土资源部
二〇一一年一月十五日
附件
第二批地质灾害群测群防“十有县”名单
(共545个)
北京市(9个):
房山区、门头沟区、延庆县、密云县、怀柔区、平谷区、海淀区、丰台区、石景山区
河北省(24个):
平山县、赞皇县、阜平县、易县、涞水县、唐县、永年县、邯郸县、峰峰矿区、临城县、内邱县、遵化市、迁安市、抚宁县、平泉县、滦平县、隆化县、丰宁县、鹰手营子矿区、宣化县、张家口市宣化区、沽源县、张北县、阳原县
山西省(21个):
清徐县、太原市尖草坪区、阳曲县、太原市杏花岭区、泽州县、长子县、屯留县、沁源县、潞城市、武乡县、平顺县、晋中市榆次区、太谷县、祁县、平遥县、灵石县、寿阳县、和顺县、左权县、宁武县、河曲县
内蒙古自治区(4个):
赤峰市元宝山区、阿鲁科尔沁旗、丰镇市、察哈尔右翼中旗
辽宁省(7个):
庄河市、海城市、岫岩县、清原县、宽甸县、东港市、盖州市
吉林省(10个):
长春市双阳区、通化市二道江区、柳河县、通化县、辉南县、白山市浑江区、白山市江源区、蛟河市、磐石市、汪清县
黑龙江省(30个):
延寿县、依兰县、尚志市、五常市、龙江县、齐齐哈尔市碾子山区、海林市、穆棱市、汤原县、桦南县、肇源县、杜尔伯特蒙古族自治县、鸡东县、鸡西市恒山区、宝清县、双鸭山市岭东区、铁力市、伊春市美溪区、勃利县、七台河市茄子河区、萝北县、黑河市爱辉区、逊克县、五大连池市、黑河市五大连池风景区、嫩江县、孙吴县、庆安县、大兴安岭加格达奇区、塔河县
江苏省(11个):
南京市栖霞区、南京市浦口区、镇江市京口区、句容市、邳州市、新沂市、徐州市贾汪区、宜兴市、灌云县、东海县、赣榆县
浙江省(19个):
杭州市萧山区、余杭区、桐庐县、富阳市、温州市瓯海区、乐清市、瑞安市、苍南县、泰顺县、长兴县、新昌县、磐安县、天台县、龙游县、江山市、青田县、松阳县、景宁县、庆元县
安徽省(14个):
东至县、青阳县、旌德县、郎溪县、广德县、宁国市、枞阳县、桐城市、休宁县、黟县、黄山市屯溪区、黄山市徽州区、金寨县、舒城县
福建省(30个):
闽侯县、福州市马尾区、平潭县、福清市、厦门市集美区、厦门市海沧区、周宁县、蕉城区、屏南县、莆田市城厢区、莆田市涵江区、安溪县、南安市、泉州市洛江区、南靖县、长泰县、华安县、龙岩市新罗区、永定县、上杭县、长汀县、武平县、大田县、清流县、沙县、南平市延平区、建瓯市、浦城县、邵武市、武夷山市
江西省(31个):
修水县、星子县、九江县、彭泽县、上饶县、广丰县、婺源县、丰城市、高安市、上高县、奉新县、资溪县、黎川县、南丰县、广昌县、遂川县、崇义县、兴国县、南康市、大余县、石城县、龙南县、上犹县、安远县、乐平市、景德镇市昌江区、上栗县、芦溪县、萍乡市湘东区、萍乡市安源区、南昌市湾里区
山东省(20个):
沂源县、安丘市、莱芜市莱城区、文登市、乳山市、临沂市兰山区、临沂市罗庄区、临沂市河东区、平邑县、沂南县、郯城县、临沭县、费县、莒南县、济南市
历城区、泰安市泰山区、泰安市岱岳区、肥城市、宁阳县、金乡县
河南省(16个):
新密市、栾川县、三门峡市湖滨区、义马市、商城县、方城县、平顶山市石龙区、汝州市、泌阳县、林州市、安阳县、淇县、卫辉市、博爱县、永城市、济源市湖北省(21个):
远安县、宜都市、宜昌市点军区、通山县、通城县、崇阳县、咸宁市咸安区、咸丰县、来凤县、宣恩县、黄石市铁山区、黄石市西塞山区、阳新县、郧西县、丹江口市、竹溪县、十堰市茅箭区、英山县、松滋市、南漳县、应城市
湖南省(40个):
宁乡县、湘乡市、醴陵市、株洲县、衡山县、衡阳县、祁东县、常宁市、衡东县、平江县、临湘市、岳阳县、桃源县、常德市鼎城区、桃江县、隆回县、邵东县、绥宁县、武冈市、新宁县、双峰县、涟源市、冷水江市、辰溪县、麻阳县、芷江县、溆浦县、汝城县、永兴县、郴州市苏仙区、永州市冷水滩区、双牌县、江华县、道县、新田县、宁远县、永顺县、花垣县、桑植县、慈利县
广东省(37个):
广州市萝岗区、深圳市罗湖区、福田区、南山区、盐田区、龙岗区、宝安区、珠海市斗门区、香洲区、金湾区、汕头市金平区、龙湖区、佛山市南海区、乐昌市、仁化县、河源市连平县、和平县、梅州市平远县、丰顺县、惠州市惠阳区、大亚湾经济开发区、汕尾市陆河县、海丰县、江门市台山市、鹤山市、阳江市阳西县、湛江市雷州市、坡头区、肇庆市四会市、怀集县、清远市佛冈县、清新县、潮州市饶平县、潮安县、揭阳市揭东县、揭西县、云浮市郁南县
广西壮族自治区(5个):
凤山县、宜州市、田东县、平果县、资源县
海南省(6个):
保亭县、昌江县、琼中县、陵水县、五指山市、白沙县
重庆市(10个):
万盛区、巴南区、北碚区、长寿区、潼南县、云阳县、巫山县、奉节县、彭水县、綦江县
四川省(26个):
荣县、巴中市巴州区、通江县、南江县、平昌县、绵阳市安县、江油市、三台县、内江市资中县、隆昌县、雅安市雨城区、天全县、芦山县、石棉县、汉源县、宝兴县、荥经县,广安市广安区、华蓥市、邻水县、岳池县、武胜县、甘孜州康定县、丹巴县,阿坝州小金县,凉山州甘洛县
贵州省(61个):
修文县、贵阳市乌当区、贵阳市云岩区、贵阳市南明区、遵义市红花岗区、余庆县、务川县、凤冈县、湄潭县、道真县、正安县、绥阳县、桐梓县、赤水市、习水县、六盘水市六枝特区、盘县、水城县、安顺市西秀区、普定县、镇宁县、紫云县、黔南州福泉市、贵定县、龙里县、惠水县、长顺县、罗甸县、平塘县、独山县、荔波县、三都县、天柱县、岑巩县、从江县、麻江县、锦屏县、黄平县、丹寨县、台江县,兴义市、兴仁县、贞丰县、晴隆县、普安县、大方县、赫章县、金沙县、毕节市、织金县、威宁县、纳雍县,铜仁市、玉屏县、万山特区、松桃县、沿河县、德江县、思南县、石阡县、印江县
云南省(35个):
昆明市东川区、禄劝县、宜良县、昭通市昭阳区、盐津县、水富县、曲靖市麒麟区、沾益县、会泽县、玉溪市红塔区、龙陵县、昌宁县、腾冲县、南华县、姚安县、大姚县、开远市、元阳县、河口县、文山县、丘北县、西畴县、江城县、孟连县、南涧县、漾濞县、永平县、潞西市、华坪县、玉龙县、香格里拉县、维西县、临沧市临翔区、沧源县、耿马县
西藏自治区(5个):
亚东县、芒康县、波密县、察隅县、洛扎县
陕西省(19个):
西安市临潼区、西安市灞桥区、宝鸡市金台区、太白县、长武县、淳化县、韩城市、白水县、商洛市商州区、镇安县、安康市汉滨区、镇坪县、洋县、留坝县、府谷县、定边县、志丹县、甘泉县、铜川市印台区
甘肃省(19个):
兰州市七里河区、酒泉市肃州区、山丹县、肃南县、天祝县、古浪县、白银市平川区、会宁县、通渭县、漳县、天水市秦州区、清水县、陇南市武都区、文县、东乡县、临夏县、迭部县、镇原县、崇信县
宁夏回族自治区(4个):
固原市彭阳县、泾源县、隆德县,中卫市海原县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11个):
尼勒克县、特克斯县、霍城县、察布查尔县、阜康市、沙湾县、乌苏市、乌鲁木齐县、哈巴河县、阿勒泰市、富蕴县
⑸ 关于钓鱼文的起源,好像是美国的一个科学家给一本著名杂志寄了一篇文章,然后自己驳倒,具体谁能告诉我!
“钓鱼文”这个词经常在军版,历史版出现,
这类文章就是故意说一些奇异的、似是而非的、误导性的观点和言论,引起大家注意、让大家来批评反驳。
钓鱼文的诀窍:
1、既要让鱼在粗读的时候有相信的冲动,又必须要留出鱼的智商一定最终能够发觉的破绽。
2、钓鱼文中的破绽越多越好,破绽的级别越低越好,但又不能让人在第一眼就发现。
3、钓鱼文的反差要大。以国 军战史为例,钓鱼文所描述的事件,历史上的真实事件越糗越好,而钓鱼文中的描述越光辉越好。
4、有必要留下一些纯恶搞的破绽,比如著名科幻电影中的主角名字和桥段,这种无论如何辩驳都无法改变的破绽是最后的底线,防止被历史学家们写到书中。
5、破绽应当分级别分层次,防止部分思维奇怪的鱼将其中某些他识别出来的破绽剔除之后作为正史到处转贴。
第一章钓鱼的定义与历史源流
钓鱼,是一种互联网上的交锋手段。
所谓的钓鱼,是用一篇杜撰的文章或图片(即钓鱼文),在互联网上发布,使目标群体产生先是相信、继而发现自己错信了杜撰文章的过程。
钓鱼行为来源于网络上真相党、精英的猖獗,为用最为有力的手段对精英真相党进行讥讽,有良心的青年历史发明家开始尝试杜撰一些具有讽刺性的文章,对精英真相党进行调戏。
在老舰船论坛时代(1998~2005),已有部分网友用反讽的手段,对真相党进行调戏。
在水木社区bbs(newsmth),自2007年起,有一些标题党和hyt 人士的一些调侃之文,竟然起到了钓鱼的效果,可谓是史前时代的钓鱼萌芽。如某淫荡标题党人士在newsmth 贴出了美军外表残破F/A-18的照片,但将标题改为《体制问题酿恶果,某国先进战机锈积斑斑》,结果意外地调到了一条鱼,该版宠被连续嘲讽两天仍坚持认为图中的飞机是歼-10 。史学家称,淫荡标题党同学仅仅是往水里丢了一截绳子,就有鱼来咬。
2009年的金卢布事件(又称穆好古事件、C Cup 事件)是钓鱼产业的重大事件,它标志着钓鱼从自发转为自觉,从单独行动转为集团行动,从无组织无纪律转为有组织有纪律。
金卢布事件,开始于sbanzu论坛穆好古同学在sbanzu网友的协助下制作的一张假收据,该收据使用毛体字库,伪造了一张荒谬的3亿5千万金卢布的收条。该收据制作完成后一段时间里默默无闻,但逐渐有人将其转贴到精英真相党的论坛上。由于该收据所标志的内容极其符合精英真相党的胃口,因此尽管在制作时留下了诸多明显的破绽,仍有大批精英受骗,甚至包括某C Cup 美女硕士,该美女将此图作为历史资料写入论文中,被院长发现,并因此丢掉了学籍。(据传在发现受骗后,美女对穆好古先是愤恨,但后竟然转为爱意缠绵,但此
说法过于离奇,不足为证,各位五毛不要将脱光的希望寄托在钓鱼之上)。
第二章钓鱼的实用价值
钓鱼本质上是一种欺骗战术,有人说是一种“善意的欺骗”,有人说是一种道德低下的表现。但实际上,钓鱼究竟是善是恶,并不影响我们讨论它的实用价值。
要衡量钓鱼的实用价值,我们首先要从“鱼”的角度去看这个问题。
作为一条民主的鱼,精英的鱼,把持着宇宙真相的鱼,在发现自己被钓了之后,在情绪上通常会有如下表现:羞,愤,恼,气。
下面就仔细分析被钓的鱼的几种情绪。
羞:
即鱼们为自己竟然没有发现钓鱼文中的诸多故意破产而羞愧。如果一条鱼被钓后,情绪上是羞占了主导,那么这条鱼此后会更以认真的态度去读历史,有可能(并不一定)会回到正确的历史观上面。
愤和恼:
鱼们对五毛们的愤和恼古已有之,也不缺现在多出来的这一点点。
气:
鱼在被钓之后,又看见这篇文被贴在了自己活动的论坛上,而且还继续有自己的同类鱼在上钩。此时,这条被钓过的,现在有多读了点资料的鱼该会如何做呢?一定会很生气。这条鱼是替同类们指出这是钓鱼问并揭示若干其中的破绽呢?还是恨同类们如此不长进呢?
总结:
鱼被钓过,对它的世界观和历史观是一种很大的打击。在重打击之下,鱼可能会转向,也有可能不再做鱼,最坏的情况也不过是继续愤和恼。总之,钓鱼有可能挽救一条鱼,即使有一部分鱼在被钓过之后继续坚持它的洄游路线,也不会将情况变得更坏,咱们下次继续去钓他就是了。
第三章钓鱼文的制作
现在回到钓鱼的定义上来。所谓钓鱼,必须要让鱼有先是相信、继而发现上当的过程。如果鱼看到此文后相信,此后也一直相信,那么钓鱼就失败了。钓鱼的目的,就是让鱼在信-发现上当的过程中,其人生观和历史观受到最大程度的打击,以期改变鱼脑子中的一些东西。
至于钓鱼文若干年后竟然被当作正史的事情,那么就是更大的失败,想一想都会觉得很杯具。
因此,钓鱼文的制作应当有以下几个原则:
1、既要让鱼在粗读的时候有相信的冲动,又必须要留出鱼的智商一定最终能够发觉的破绽;
2、钓鱼文中的破绽越多越好,破绽的级别越低越好,但又不能让人在第一眼就发现;
3、钓鱼文的反差要大。以国军战史为例,钓鱼文所描述的事件,历史上的真实事件越糗越好,而钓鱼文中的描述越光辉越好;
4、有必要留下一些纯恶搞的破绽,比如著名科幻电影中的主角名字和桥段,这种无论如何辩驳都无法改变的破绽是最后的底线,防止被历史学家们写到书中;
5、破绽应当分级别分层次,防止部分思维奇怪的鱼将其中某些他识别出来的破绽剔除之后作为正史到处转贴。
第四章钓鱼注意事项
1、钓鱼文的制作过程必须留下确凿证据,比如挑选一个可靠的万年不倒的但又较为冷门的论坛,sc这种天天大姨妈的论坛,其实并不利于保存证据。
2、穆好古同学的钓鱼文虽然留下了创作过程,但是它的主贴编辑过,这是一个漏洞,其实后续的修改应该作为跟贴贴在最后,修改主贴有可能留下隐患。
3、钓鱼文发去鱼塘之后,如该鱼塘的鱼群智商实在偏低,有必要注册个马甲去替他们善意地指出一下。但是指出的时间不宜太早,应当在它们热烈的讨论刚开始冷却的时候捅。
第五章防钓鱼
有人钓鱼,也就会有鱼钓人。大家已经知道,被钓的经历会使人生观历史观受到很大的打击,所以我们必须防钓鱼。提醒垂钓者以及垂钓者的朋友们,尤其是新人,其实老人也应该注意,看文章的时候要回想资料,没有接触过资料的就现查,经过比对之后才摄入你所看到的信息。
另一次传播比较广的钓鱼文
《高铁――悄悄开启群发性地质灾害的魔盒》
大意为:
从2010年9月初开始,网络上的一则与高铁有关的文章开始被热传,帖子的大概意思为,中科院西安地球环境研究所张拾迈教授经过全面、细致的研究,得出了“中国的地质不适合建高铁”的结论。
他认为在中国的地质条件下,高铁产生的“夏尔谢夫力”将连锁导致严重的“斯蒂芬金效应”,从而引起群发性的地质灾害。他在临终前强烈建议,如果一定要建高铁,希望高铁建设至少保证使用有砟道床。
整篇文章完全胡诌八扯,目的就是恶搞黄万里,追求的就是无厘头的非逻辑,还掺上一串串的冷笑话。但是作者估计没有想到,从总体上来看,人民是没有啥科学素养的,这种满篇“夏尔谢夫”“斯蒂芬金”仿佛很专业的文章,很容易就一传十十传百,喷得满网络都是。
2010年9月,mitbbs上原作者发表帖子,大致内容如下:
1、 张拾迈这个名字是恶搞黄万里,十迈,低速的意思。2、“夏尔谢夫力”是恶搞MITBBS上的xiaxie,“斯蒂芬金效应”是恶搞MITBBS上的stephenking,这两个人是MITBBS上的著名坑王。
【记一次玩大了的钓鱼】
一切都是从MITBBS开始的……
有这么一天,MITBBS上一个吃饱了撑的没事干的家伙(因为已经惹起法律问题了,为了帮助当事人逃脱法律制裁,就不说是谁了)写了一篇钓鱼文,这就是
《高铁——悄悄开启群发性地质灾害的魔盒》
以下是原作者的自首书,我把他的ID打上马赛克吧……
发信人: D*****r (哔————), 信区: D*****r
标 题: 我是《高铁——悄悄开启群发性地质灾害的魔盒》的作者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Wed Sep 8 13:51:46 2010, 美东)
请帮我转military版,谢谢!
在文中我用彩蛋向本站的2个id致敬了,“夏”尔“谢”夫力是指虾蟹,斯蒂芬金效应是指StephenKing。正是他们的创造力,想象力和挖坑不倦的精神鼓励了我的创作。我想让他们知道
2011年7.23动车事故后,媒体一片对高铁讨伐之声,这篇钓鱼文竟被不少媒体引用,作为攻击高铁的“弹药”
不得不感叹如今很多记者素质之低下。
2011年7月29日第一财经日报的文章《高铁“自主创新”之谜 半生不熟的列控系统》援引“张拾迈”的言论,遭到众多网友围观。当日第一财经日报微博上进行道歉,内容如下“【致歉声明】本报今日刊登的题为《高铁“自主创新”之谜》的报道中,所引用的张拾迈教授的观点,经网友提醒和核实,系网络杜撰。特此澄清,并向读者和网友致歉。《第一财经日报》编辑部”。但是此事造成的严重影响大大降低了该报纸的信誉。新浪网等众多网站也引用这篇文章。
⑹ 抗洪救灾的文章
南方10省,抗击涝灾已经开打“疲劳战”。其实,至少到目前为止,整个南方,降雨量总体上远未突破有气象记录以来的历史极值。同样目前涝情最危急的长江中下游地区,其降水也没有突破“98洪水”的程度。
截至昨晚,据不完全统计,南方涝灾已导致数百名群众死亡,伤者总数量不详。其实,在死亡人员中,真正被洪水淹死的人数并不多。而且客观述之,评价今年的抗洪措施,各地从应急预案、物资准备、组织人员提前转移,包括各级地方主官的“政治重视”程度,都是创下“历史纪录”的。
毫不客气地讲,今年的人员死伤包括失踪,大都系区域性强降雨导致的山体滑坡,泥石流冲入村庄及城镇所致,也即,主要杀手是地质灾害,在灾害学中管叫“次生灾害”。
透过媒体的“字、音、像”报道,若受众能做有心人,可以发现今年地质灾害集中爆发,不但指灾害的层出不穷,更指灾害的地域分布之广,包括森林覆盖率多年位居国内第一的浙江。
只是,大面积持续的强降雨导致的涝灾是人人可直观感受的“面”,而山崩地裂均发生在“点”上,虽每一次都让受众感受惊心动魄,但人们往往忽视将“点”上的地质灾害串连起来,作一次这是“为什么”的深入思考。
就在本周三,云南一个小镇突然爆发泥石流,当场造成17人死亡、28人失踪,1200人受伤,半个镇子被泥石流卷走。未及抢救工作展开,昨天,贵州一山村,再次遭遇同样厄运。引用国土部高官公开披露的数据,今年上半年,国内山崩地裂的灾害次数同比上升近10倍,其中6月份,则同比上蹿17倍之多。这位官员还披露,7月份发生的死亡、失踪都不算,仅今年上半年的不完全统计,因山崩地裂就有464人死亡和失踪。然而,人们听到这样的死亡报告,想到的往往是今年天气异常,南方先旱后涝,山崩地裂乃强降雨所致而只能听天由命,社会舆论很少将如此惨痛的死伤作人与自然关系层面的深刻反思。
按照安全标准,超过25度的山坡地不能建房居住,而环顾整个中国,尤其是云、贵、川、桂、闽诸省,甭说25度的山坡,即便是60度以上的山坡,照样用人工挖出一块平地建住房、修工厂、建学校,大量的山体受工程建设震绕,隐患早已提前埋下,就差合适的导火索来将其引爆。强降雨是外因、山崩地裂是表象,本质的问题是人与自然争夺生存空间太过分,大自然以山崩地裂残酷报复中国人。
山坡地毕竟有限,无序城镇化的盲动,为尽快脱贫致富而盲目招商引资的冲动,土地财政的无限诱惑,加上越穷越生崽的无奈,导致人与自然争夺生存空间的矛盾持续加剧。到最后,水库内、行洪区、溢洪道、河滩地甚至江道、河道上,统统用来建房、盖楼、办厂、开集市,中国人疯狂至此,大自然忍无可忍而一再强忍,一旦天灾来临,不闹腾它个山崩地裂那才叫怪事!
山崩地裂渐成常态,防灾救灾从体制到各项举措准备却千疮百孔。半个多世纪来,国人一次次违背科学,违背常理,对大自然作无节制地索取,形成新旧矛盾扎成堆。现如今,旧的祸根早已种下,新的祸根在发展的名义下仍在继续播种。这一局面若不能在一定期限内,譬如10-20年内有个明显遏制,可以肯定,中国人将吃不尽因天灾所引发的无穷“人祸”——山崩地裂还是客气的呢。
⑺ 求一篇关于地质灾害预防工作的调研文章
解决土地问题 调处地灾矛盾
贵州省煤炭资源丰富,全省煤炭保有储量500多亿吨,远景储量超过2000亿吨,居全国第五位。全省含煤面积约7万平方公里,占全省总面积的40﹪左右。随着西部大开发的进程和西电东送工程的顺利实施,我省煤炭资源的开采已步入大型化、规模化的轨道,完全杜绝了非法小煤窑乱挖滥采的现象。
煤炭资源的开采和地质灾害的发生是伴生的,现在我省大部分煤炭开采区内都发生了不同程度的地面裂缝、房屋开裂、山体垮塌、水源枯竭等地质灾害,严重威胁灾区内广大灾民的生命财产安全。近年来,全省各地因地质灾害矛盾引发的灾民群体性挖路堵厂和集体上访事件时有发生,矿区内厂群关系逐渐恶化,有的地方甚至发生了灾民与煤矿的群体性斗殴事件,造成了巨大的损失和极其严重的后果。目前,很多地方对地质灾害问题的处理都还没有一个切实可行的彻底解决方案,都还停留在“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阶段,根本不能彻底解决问题,时间长了,灾民因为问题未得彻底解决而经常聚众挖路堵厂或集体上访,煤矿因为不能正常生产而产生不满情绪,地方政府的工作压力越来越大,灾民对政府的信任度越来越小,以致矿区内干群关系紧张,矿群关系恶化,灾民与煤矿的矛盾日益尖锐。我省含煤面积约7万平方公里,如果按每平方公里矿区平均涉及群众10户50人计算(此数据为保守估计数据),煤炭开采引发的地质灾害将影响至少70万户350万灾民。试想一下,如果在煤炭资源枯竭、煤矿闭坑前地质灾害问题不能彻底解决,则煤矿闭坑后这三百多万灾民的遗留问题政府将如何处置?因采矿引发的地质灾害一旦发生,彻底治理好几乎是不可能的,要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只有将灾民彻底搬迁安置到无地质灾害隐患且生产生活条件较好的地方安居乐业,才是唯一的出路。
灾民的搬迁安置是一项复杂艰巨的工作,涉及到资金来源如何解决?搬迁安置方式如何选择?灾民房屋如何赔偿?灾民土地问题如何解决等一系列复杂的问题。灾民搬迁安置工作的资金来源,按照国务院《地质灾害防治条例》第五条“因工程建设等人为活动引发的地质灾害的治理费用,按照谁引发,谁治理的原则由责任单位承担”的规定,全部由责任煤矿承担;搬迁安置方式的选择,必须因地制宜选择合适的能彻底解决问题的搬迁安置方式,要多条腿走路,不能搞一刀切;房屋赔偿可请有资质的单位(如贵州中道资产评估有限公司等)对灾民的受损房屋进行评估,严格按照房产评估重置价格进行赔偿;土地问题是这些问题的重中之重,它包含两个方面的问题:一是灾民受损土地的赔偿和治理问题?二是灾民搬出灾区后的土地耕种问题?这两个问题能否解决是地质灾害搬迁安置工作能否顺利进行的关键。
一、 灾民受损土地的赔偿和治理问题
对灾民受损土地的赔偿,必须坚持合法、合情、合理的原则。土地问题是棵高压线,处理不好,不但不能解决问题,还有可能引起更大的社会矛盾和后遗症。农村集体土地的所有权属于当地的村民委员会,农民对耕种的土地只有承包经营权,《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村土地承包法》第十条规定:“国家保护承包方依法、自愿、有偿地进行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根据这条规定,灾民的土地受损不能耕种后,灾民和责任煤矿可在双方自愿的前提下,经当地村民委员会同意,按照“两受”原则(“两受”即灾民能接受,煤矿能承受)制定统一标准对灾民土地的承包经营权进行有偿流转,灾民将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费用于搬出灾区后在其它地方有偿流转土地耕种,这就是“用土地承包经营权有偿流转来解决地质灾害搬迁安置工作中土地赔偿问题”的基本思路和办法。
地质灾害问题涉及面广,涉及人口众多,在实际工作中,灾民的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费如何计算就成了一大难题。大家首先想到的肯定是丈量法,对呀,将灾民的土地逐块丈量,得出具体面积后,按每亩多少钱制定一个灾民和煤矿都能接受的标准不就算出来了吗?其实不然。在农村进行土地联产承包的时候,大部分农村特别是山区农村都没有对土地进行严格的丈量划分,都是东一块、西一块、肥瘦搭配、远近搭配大致差不多就把土地分了。同样的一个划地人口,分到平整肥沃离家近的土地面积就小,分到贫瘠瘦弱离家远的土地面积就大,有的甚至相差几倍,再加上荒地开垦、工程建设、水打沙冲等人为因素和自然因素的影响,现在农村同样一个划地人口的土地面积千差万别。再者,农村土地的地块大都不规则,测量起来一则难度大,二则不准确,同一地块不同的人测量出的结果都不完全相同。由此可见,用丈量法计算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费是行不通的,因为标准无法制定,所以根本不具备可操作性。面对这一难题,我们想出了一个创造性的办法:用土地联产承包时划地人口的数量来制定标准计算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费。这个办法一出台,就使这一难题迎刃而解。首先,在进行土地联产承包的时候,是根据当时农户人口的多少划分的土地,划地人口的基数是以前农业税费征收的依据,各地方乡镇财政所有据可查;其次,在进行土地联产承包的时候,虽然同样的划地人口分的土地面积有大有小,但基本上都遵循了一个原则:即每份土地的产值是大致均衡的,面积小的必然平整肥沃,面积大的必然贫瘠瘦弱,用划地人口的数量来计算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费是相对公平的;第三,这个办法在操作上简单易行,清楚明了,灾民和煤矿都能够接受。
灾民的土地承包经营权有偿转让给煤矿后,煤矿必须严格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村土地承包法》、《地质灾害防治条例》等相关法律法规对受损土地进行治理、管理和经营。为了更好地治理好灾区的土地,提高土地利用率,在灾民大量搬出灾区,土地大面积连片后,煤矿可因地制宜选择合适的土地开发项目(如种草养畜、开发茶产业、开发经果林、开发速生坑木林等),经有关土地行政管理部门批准后对土地进行综合开发利用,既可提高土地的利用率,又能改善矿区的生态环境。
二、灾民搬出灾区后的土地耕种问题
在搬迁安置的灾民当中,虽然有极少部分人已经具备了无土安置的条件,他们或弃农经商、或发展二、三产业(如运输业、饮食业、养殖业等)完全可以安居乐业,但绝大部分灾民搬出灾区后仍然离不开土地。民以食为天,如果大部分不具备无土安置条件的灾民搬出灾区后无地可种,则他们的生产生活问题就得不到彻底解决,地质灾害搬迁安置工作肯定无法顺利进行。
对灾民的搬迁安置工作,最容易想到的就是异地集中搬迁安置,异地集中搬迁安置地必须满足以下三个条件:一是无地质灾害隐患;二是生产生活条件要好;三是必须有足够的土地划分给灾民耕种。在这三个条件当中,第一个和第二个都容易达到,但第三个条件就太难了。我国对集体土地实行以家庭为主的联产承包责任制以后,目前地方政府手中还未被承包的大面积土地资源少之又少(金沙县以前有大水农场和开化农场,但现在已基本用于解决受自然灾害影响灾民的异地集中搬迁安置),有的地方根本就没有这种土地资源。再者,异地集中搬迁安置存在一个很大的问题是矛盾容易集中爆发,处理不好后患无穷。由此可见,异地集中搬迁安置方式是不可取的。既然异地集中搬迁安置方式行不通,怎么办?那就只有反其道而行,采取异地分散搬迁安置方式解决。
在我国农村,自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对集体土地实行以家庭为主的联产承包责任制以来,一直未发生重大变革。现在农村有的农户因为子女参加工作、经商、发展二、三产业(如运输业、饮食业、养殖业等)致富等原因已经脱离农村进入城镇定居,老家的房屋无人居住,承包经营的土地无人耕管,这种情况是普遍存在的,是我国加快城镇化建设步伐、从农业大国逐渐向现代化工业强国过渡的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在那些没有地质灾害隐患且生产生活条件较好的地方,进城定居农户的老房子和承包经营的土地是一笔巨大的固定资产和闲置资源,这就给我们提供了这样的一种思路:政府把这些进城定居农户的相关信息(姓名、住址、联系方式、房屋结构、房屋面积、田土数量等)收集起来提供给灾民,让灾民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联系合适的进城定居农户“结对子”,在双方自愿的前提下对进城定居农户的老房子进行转让,土地承包经营权进行有偿流转来解决灾民搬出灾区后的住房和土地耕种问题,这就是“结对子”异地分散搬迁安置方式。金沙县沙土镇人民政府在对全镇及周边乡镇无地质灾害隐患且生产生活条件较好地方的进城定居农户进行普遍走访调查的基础上,充分听取了地质灾害区广大受灾群众的意见,经过多次召集煤矿业主和受灾群众代表开会协商,于二OO五年四月制定了《沙土镇有证煤矿煤炭开采区地质灾害赔偿搬迁安置方案》。该方案实施后,沙土镇用“结对子”异地分散搬迁安置方式处理地质灾害问题已经取得显著成效。从二OO五年至二O一O年底已经有144户(587人)灾民顺利搬出灾区安居乐业,其余灾民的搬迁安置工作正在有条不紊地进行,从《方案》实施至今从未发生一起灾民群体性挖路堵厂事件和集体上访事件。实践证明,用“结对子”异地分散搬迁安置方式解决灾民搬出灾区后的住房和土地耕种问题是切实可行的,既彻底解决了灾民的搬迁安置问题,又盘活了进城定居农户留在农村的固定资产和闲置资源;既为群众解了难,又为企业分了忧,最终达到一种良性循环、多赢的效果。
在实际工作中,基层乡(镇)党委、政府要思维超前、把好关、服好务。思维超前即对灾民所结的“对子”,不要局限在某乡(镇)、某县(市)、某地(州)、某省(自治区、直辖市)……要给灾民充分的自主权。只要灾民联系的搬迁安置地点符合方案中的相关规定,确实能彻底解决灾民的搬迁安置问题,乡(镇)党委、政府就要大力支持、积极引导,让灾民顺利搬出灾区安居乐业(沙土镇分散搬迁安置的144户灾民,跨省到山东定居的有1户;跨地区到贵阳定居的有6户,到遵义定居的有9户,到铜仁定居的有1户;跨乡镇到安底镇定居的有2户,到岚头镇定居的有1户)。把好关即对搬出灾区的灾民流转的土地质量、数量按方案规定严格把关,流转的土地必须能满足灾民全家的生产生活需要。灾民搬出灾区后,只有他们的生产生活走上正轨并有了良好的发展,灾民的搬迁安置工作才能成功,地质灾害问题才能得到彻底解决,否则将后患无穷。服好务即乡(镇)党委、政府在实施灾民搬迁安置工作时,必须成立地质灾害调处办公室,安排专人办公,竭诚为灾民服务,尽最大努力为灾民排忧解难。对搬出灾区的群众,不能搬出去就不管不问,要建立档案进行管理,定期或不定期进行跟踪回访。对灾民生产生活中存在的问题和困难,要想灾民之所想,急灾民之所急,想方设法予以解决,让灾民有发展门路,有经济收入,确保灾民不返贫。只有这样,才能扭转以前造成的干群关系紧张、矿群关系恶化的局面,才能得到广大灾民的支持,才能使地质灾害搬迁安置工作得以顺利进行。
总之,土地问题是地质灾害搬迁安置工作的瓶颈,是地质灾害搬迁安置工作能否取得成功的关键。土地问题处理好了,其余问题就迎刃而解。地质灾害问题是影响矿区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的重大社会问题,地质灾害问题的处理已经成为基层乡(镇)党委、政府执政能力的试金石,彻底解决地质灾害问题已迫在眉睫、刻不容缓。我们坚信,只要基层乡(镇)党委、政府高度重视地质灾害工作,坚持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以人为本、求真务实、因地制宜制定出切实可行的工作方案,就一定能做好地质灾害搬迁安置工作,就一定能彻底解决地质灾害问题,最终实现“灾民满意搬出,企业正常生产;矿区和谐稳定,经济持续发展”的工作目标。
⑻ 求“我的这五年”文章
2008年国土资源工作总结和2009年工作打算
一、2008年国土资源工作回顾
2008年,全省国土资源系统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紧紧围绕“两创”总战略,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规范推进农村土地管理制度改革,积极服务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切实履行保护资源、保障发展、维护权益、服务社会的工作职能,较好地完成了各项工作任务,为我省经济社会平稳较快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
(一)积极主动做好资源要素保障工作。
一是加快推进规划修编,加强土地利用计划编制和管理。高度重视规划修编工作,《浙江省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年)》已经省政府常务会议和省委常委会审议通过,并将尽快上报国务院审批。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改试点工作进展顺利,2008年基本农田规划调整项目469个,涉及基本农田38831亩,较好地解决了部分急需重点项目的用地空间。加强对各地建设用地计划执行情况的动态管理,启动新增建设用地计划中期评估和指标调整工作。二是认真做好建设用地报批服务工作,着力保障重点建设项目合理用地需求。开展“重点建设项目推进服务月活动”,确保重点建设项目的顺利开工。全面加快用地审批工作,全省共受理农转用征收报件1347个、面积46.23万亩。认真做好报国务院审批建设项目用地报批工作。及时制定出台相关举措,狠抓保稳促调各项措施的贯彻落实。
(二)严格规范做好耕地保护工作。
一是严格落实耕地保护责任制。顺利通过国土资源部、农业部、国家统计局联合对我省2007年度省级政府耕地保护责任目标履行情况抽查,我省补充耕地工作列居全国第二。组织完成2007年度全省市级政府耕地保护责任目标考核,对杭州市、金华市、衢州市等耕地保护责任目标考核优秀单位进行表扬、奖励。二是全面完成全省标准农田上图入库工作。全省标准农田上图入库面积1590.05万亩,其中任务面积1513.71万亩,储备面积76.34万亩,确保了全省300亿斤粮食生产能力。三是全力推进土地开发整理复垦,加强耕地占补平衡管理。通过土地开发整理复垦新增耕地26.85万亩,连续第13年实现全省耕地占补平衡。积极筹集造地改田资金,为我省耕地占补平衡提供资金保障。切实落实城市建设用地增加与农村建设用地减少相挂钩制度。四是切实加强土地执法监察,严肃查处土地违法案件。全面开展部第八次和省第三次卫星遥感土地执法检查,对违法用地超过15%的21个市、县政府领导进行了约谈。进一步完善执法监察动态巡查工作责任制和考核制度。深入推进土地执法百日行动。积极探索和建立土地执法监管长效机制。去年,国土资源部对各省土地执法监察工作进行评估,我省列居第四位。2008年全省共发现土地违法案件14802宗,面积6.45万亩,已立案查处14440宗,面积6.4万亩。
(三)扎实有效实施节约集约用地工作。
一是扎实推进“365”节约集约用地行动计划。起草下发《“365”节约集约用地行动计划》,建立“365”节约集约用地联席会议制度和工作动态完成情况季度报告制度。开展“365”节约集约用地行动计划,圆满完成年度目标任务。二是加大闲置土地清理处置力度,盘活存量建设用地。抓好建设用地的挖潜调整、优化配置,探索与完善存量建设用地的退出机制和追加投入机制。加快建设用地供应速度,切实有效利用和消化城市分批次农用地转而未供土地。全省利用批而未供土地面积为14.29 万亩,盘活存量建设用地3.90 万亩。三是继续深化土地使用制度改革。探索建立工业用地节约集约利用长效机制,开展基础设施建设用地有偿使用试点。全省工业用地招拍挂出让面积9.43万亩,同比增加13.38%,工业用地平均出让地价同比上升5.71%。全省基础设施建设用地有偿使用面积1203.8亩,土地出让金2.62亿元。
(四)全面加强矿产资源管理工作。
一是全面完成整顿和规范矿产资源开发秩序工作。在全省集中开展“三查”工作,及时发现查处无证勘查开采157起、超层越界开采242起、非法转让采矿权3起。加强了对6个重点矿区专项整治的督查,将5起典型件案件通过媒体进行了曝光。圆满完成了整顿和规范矿产资源开发秩序工作及“回头看”行动的各项任务。通过了国务院九部委的督查和检查验收,我省整顿和规范矿产资源开发秩序工作走在全国前列。二是进一步推进矿产资源开发整合工作。加大对重点矿种和重点矿区的整合力度。全省所确定的主要矿种以及15个省重点矿区和49个市县重点矿区的整合工作全面到位。全省各市已全部完成既定的整合任务并通过省政府组织的考核验收。全省矿山总数大幅度减少,整合后矿区减少采矿权189个,占整合前原采矿权数的51%。三是全面完成新一轮矿产资源规划编制,进一步规范做好矿业权管理工作。新一轮《浙江省矿产资源总体规划》经省政府审议通过后已上报国土资源部审批。全省市县级矿产资源规划已经全部批准实施,杭州、绍兴、丽水等市获得优秀规划奖。四是积极完善探矿权有偿出让程序,全面实行探矿权分类管理。依法严格审批探矿权和转让探矿权。完成勘查许可证全国统一配号工作。进一步规范采矿权出让所得的分配管理。在全国率先全部开通采矿权统一配号系统。对宁波、舟山海域海砂开采工作进行规范管理。加强对地热资源的勘查与开发,实现了杭嘉湖平原地热资源勘查突破。五是深入推进矿山自然生态环境保护与治理工作。扎实推进“百矿示范、千矿整治”工程,组织开展矿山自然生态环境保护与治理工作督查。全省废弃矿山治理率累计完成75%以上。全面推进绿色矿山创建工作,全省累计建成省级绿色矿山20个,收取矿山生态环境治理备用金1.74亿元。六是推进矿山储量动态监管。对所有矿山、矿种实行动态监管。加强对矿业权评估、储量评审工作的监管,共完成矿业权评估报告235份和储量评审报告430份。加大矿产资源补偿费征管力度,全年共征收补偿费1.9亿元,同比增长46%。探索补偿费征收与消耗储量挂钩新方法,不断提高征管工作水平。依法做好地质资料的汇交、保护与利用工作,地质资料服务社会的能力进一步提高。
(五)主动认真做好维权维稳工作。
一是高度重视加强涉土信访处理工作。全面开展农村土地征收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工作,集中开展重信重访专项治理工作。认真做好中央联席会议交办的82件和省梳理出的390件国土资源矛盾纠纷和重信重访的处理工作。去年,全省共受理群众来信27657件,来访8402批,其中省厅受理群众来信5956件,来访1330批、4167人次。通过实施省、市、县联动和厅机关联合办理的信访工作格局,在两个奥运会期间,我省实现“零进京非正常土地上访”。二是强化土地征收管理。严把土地征收审批关,从源头遏制非法征地、强制征地、低价征地行为。全省批准征收集体土地16.04万亩(农用地13.37万亩),安置被征地人数16.89万人。完成全省征地年产值标准和区片综合地价调整方案制订工作。三是依法做好行政复议、行政诉讼、行政裁决案件。2008年,省厅共办理行政复议、行政应诉应复案件645件,征地裁决案件18起。全年行政复议案件依法受理率为100%,依法办结率为100%。
(六)着力夯实国土资源管理基础工作。
一是调查评价进展顺利。加快第二次土地调查工作进度,86.7%的县(市、区)完成了农村土地调查任务,处于全国领先。完成城镇数字地籍调查面积2870平方公里。强化土地产权管理,全省共办理各类土地登记95万件。矿产资源潜力评价、储量调查和矿业权实地核查取得阶段性进展。地热资源的勘查与开发有了新进展。二是全面推进依法行政,进一步加强制度建设。积极推进国土资源立法工作。积极配合省人大、省政府做好《浙江省地质灾害防治条例》等6个地方性法规规章项目的起草调研论证工作。三是加强信息化建设和统计工作。省厅61项行政执法事项通过厅门户网站向社会公开。对建设用地审批、矿业权审批等行政审批事项实行网上并联审查。报国务院批准的建设用地实行省级电子申报。统计资料的准确性和及时性得到进一步保障。
(七)全面加强地质灾害防治、地质勘查和测绘工作。
一是加强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完成全省48个重点县(市、区)5.96万平方公里小流域泥石流地质灾害调查与评价工作,提出了分类处置的意见和防灾预案。组织对欠发达地区突发性地质灾害避让搬迁补助项目的申报与审查认定工作,全年共审查认定需搬迁避让的重点地质灾害点96个。由于各级政府高度重视地质灾害防治工作,2008年全年因地质灾害死亡人数同比下降92%。二是加强地质勘查工作。在萤石、铀矿和地热资源的勘查上取得新的突破。地勘经济继续保持平稳较快增长,实现总收入43.85亿元,同比增长10.8%。实现国有资产增值11.9%。积极响应中央和省委省政府号召,积极参与青川地震灾区灾后重建项目的地质勘察工作,完成了我省所有援建项目的工程地质勘查工作和新县城竹园镇等一镇四乡恢复重建规划区的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任务,为灾后重建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撑。三是加强测绘管理工作。加强测绘法制建设,认真履行测绘工作统一监管职能。基础测绘与“数字浙江”建设进展顺利,测绘成果应用日益广泛,测绘保障服务能力进一步提高。全省各级测绘行政主管部门组织360多人的36支测绘队伍奔赴青川等灾区,圆满完成各项测绘任务,为灾区灾后重建提供了基础图件,得到了省委、省政府领导和灾区人民的高度评价。
(八)更加重视干部队伍建设。
一是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按照中央和省委统一部署,以加快构建保障和促进科学发展新机制、积极服务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经济转型升级、努力建立节约资源创新发展的新格局为实践载体,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把大学习、大讨论与学习实践活动、贯彻中央和省委决策部署及国土资源管理工作实际紧密结合起来,切实解决与科学发展观不适应、不符合以及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着力加强和改进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果。扎实推进以“六个百”活动为抓手的“树新形象创新业绩”主题实践活动。二是抓好党风廉政建设工作。惩防体系建设扎实推进,教育监督工作进一步加强,查办案件力度持续加大,政风行风建设取得新成效,治本抓源工作不断深化,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逐步完善。探索建立巡察工作机制,对市局和厅直属事业单位开展巡察工作试点。认真落实和完善“三谈一述”和重大事项报告制度。加强行政监察和效能监察。严肃查处违法违纪案件,惩治力度进一步加大。三是加强干部队伍建设。加强市局领导班子建设,进一步优化领导班子队伍结构,增强班子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做好干部的提拔使用、上挂下派、各类人才引进和培养,以及公务员录用和处级领导干部公开选拔等工作,逐步优化系统人才结构。加强基层国土资源所建设,较好地完成了全省基层国土资源所参照公务员管理法管理工作。四是加大教育培训力度。全面完成县(市)、乡(镇)、村级干部国土资源法律知识宣传教育培训任务。共培训县(市、区)党政主要领导干部163人,乡(镇)干部3354人,村干部79258人。通过宣传教育,进一步增强全省各级干部保护耕地、依法合理使用土地的责任意识。
二、2009年主要目标任务
2009年,我省国土资源工作的指导思想是:认真贯彻党的十七大、十七届三中全会和全省经济工作会议、全国国土资源厅局长会议精神,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省委、省政府“保增长、抓转型、重民生、促稳定”的工作主线,全面落实“保护保障、节约集约、维权维稳、依法依规、有责有方”的基本要求,积极主动服务,严格规范管理,解放思想、开拓创新、狠抓落实,全面完成各项工作任务,促进我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
(一)以保障重大项目建设为重点,积极做好服务保障工作。
在新的一年里,全省国土资源工作的首要任务是积极主动服务大局,保障经济平稳较快发展。
1、积极保障重点项目建设。一是保重点。积极保障中央和省重点建设项目用地,优先保障我省已经明确的今明两年政府主导性的79个重大建设项目用地,兼顾地方和社会投资项目。二是快审批。按照能简则简、能放则放、能并则并的原则,加快审批制度改革。实行审批“权责”双下放,逐步建立省、市、县三级国土资源部门分级审查负责制度。进一步完善报省政府批准的城市分批次和单独选址建设项目用地审批制度。推进采矿权审批制度改革。2009年1月1日起,将由市、县登记的新设置采矿权审批权限由省厅下放到设区市国土资源局。进一步简化重点建设项目红线范围内需开采矿产资源的审批和登记手续,优先保证其采矿权的统一配号。三是强服务。认真做好重点建设项目先行用地组织报批工作,建立重点建设项目用地报批绿色通道,确保重点建设项目依法依规用地。
2、加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统筹和管控。加快推进新一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工作,加强对各类新增建设用地项目的统筹安排和总体布局。完成省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上报工作,争取尽早获国务院批准。11个市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年内完成编制报批工作。同时积极推进县、乡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编制,试点县、乡争取提前完成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编制任务。积极推进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改试点工作。按照国土资源部的批复精神,遵循规划修改试点原则,把握纳入试点范围的项目,确保涉及基本农田调整的5000公顷额度用于“急、重、难”项目。
3、完善土地利用计划管理。切实加强土地利用计划管理,统筹耕地保护和建设用地,合理安排各类建设用地,积极为我省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提供要素保障。严格控制新增建设用地总量,积极推进城乡增减挂钩试点工作,建设用地复垦等指标要纳入年度新增建设用地计划进行管理。各地要按照“区别对待、有保有压”的原则,统筹安排用地计划,确保新增中央投资计划项目用地。强化建设项目用地预审,促进经济结构优化和增长质量提高,实现保障发展和保护耕地“双赢”。继续完善加强计划动态管理,加强对新增建设用地指标分解安排的监督、指导和调控,合理把握新增建设用地审批节奏,有序推进新增建设用地计划执行。省厅将根据计划中期执行情况评估和年终考核,适时适度进行奖惩激励、调整安排。
4、做好矿产资源调控和地质技术服务。严格按照新一轮矿产资源规划和各类重点工程建设对矿产资源的需要,合理配置采矿权,调控矿产资源的开采量,做到矿产资源开发与重点项目建设、生态环境保护相协调。进一步提高地质信息资料社会化服务水平,为各类新增投资计划项目的工程选址和工程施工提供基础地质资料服务和技术支撑。
(二)以推进土地开发整理复垦为重点,确保实现全省耕地占补平衡。
全省国土资源系统要从认识到行动更加重视占补平衡、造地改田工作。这是贯彻落实中央关于土地资源管理“两个最严格”的具体要求,是省委、省政府关于推进土地保障工程的具体行动,也是浙江经济社会发展的现实需要。全省国土资源系统要把占补平衡,造地改田工作作为2009年国土资源工作的重中之重来抓。
1、加大土地开发整理复垦力度。开展“百万”造地保障工程建设,确保实现耕地占补平衡。化大力推进以低丘缓坡开发和滩涂围垦造地为重点的土地开发、以提升耕地尤其是基本农田生产能力为重点的土地整理、以废弃工矿和宅基地整理为重点的建设用地复垦三大补充耕地工程,充分挖掘补充耕地潜力,拓展建设用地空间,确保全省全年新增耕地面积20万亩。提升土地开发整理复垦项目质量,全省组织评选 “十大开发、十大整理、十大复垦”质量示范工程项目,促进土地开发整理复垦项目质量不断提升。
2、着力落实耕地保护责任目标,探索建立基本农田保护补偿制度。组织开展2008年度市级政府耕地保护责任目标考核。进一步完善2009年度考核实施细则。率先在基本农田保护示范区、示范乡镇建设中,结合基本农田保护责任落村到户工作,充分调动村和农民通过土地耕作提升地力保护基本农田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逐步探索建立基本农田保护补偿制度,尽快出台基本农田保护补偿办法。严格落实各级政府行政首长耕地保护责任,坚守耕地红线。
3、完善耕地占补管理机制。继续严格实行垦造耕地市级验收制、报国务院重点项目补充耕地省级确认制。加强“边补边占”垦造耕地项目监管,层层把好耕地补充质量关。不断完善耕地补充储备库和耕地占补管理信息系统建设,切实落实耕地先补后占。全面实行土地整理复垦开发项目报部备案制度。积极推行新增耕地质量等级验收制度,夯实补充耕地数量质量等级折算基础工作。继续推进建设占用耕地耕作层剥离和再利用工作,推进废弃矿山覆土复垦工作,努力提高复垦新增耕地质量。加大土地开发整理复垦项目后期管护力度,防止新增耕地抛荒浪费。认真落实省统筹委托造地任务,努力确保省重大建设项目的耕地占补平衡。收足用好造地改田资金,提高资金使用效率。
(三)以加强执法监管为重点,严格规范管理国土资源。
要落实两个最严格的土地管理制度,严格保护耕地,加强建设用地动态监管。加强矿产资源开发秩序监管。
1、加强建设用地动态监督管理。加强建设用地批后监管,出台实施《关于切实加强建设用地开发利用管理的通知》。公开建设用地审批结果,推行建设用地“挂牌施工”,强化建设项目用地开发利用全过程的监督检查制度。全面实施建设项目用地复核验收工作。对各地批后实施情况定期发布监测月报。
2、严格土地执法监管。建立健全以共同责任机制为主要内容的土地执法监管长效机制,推进部门联合执法。开展“土地执法模范县”创建活动,提高基层政府土地法制观念。加强基层土地执法动态巡查,切实做到对违法违规行为早发现、早制止、早处置,有效制止各类土地违规违法行为。改进监管手段,推进“天上看、网上管、地上查”的土地执法监测网络建设。今年,杭州市等五个城市主城区将纳入第九次全国卫星遥感土地执法检查,各市、县要高度重视,严格规范管理。认真贯彻落实《违反土地管理规定行为处分办法》,严格土地违法问责。今年6月底前,再次约谈土地违法用地问题较多的城市政府负责人,切实促进整改,避免真正受到问责。
3、维护正常的矿产资源开发秩序。进一步完善地方政府及部门维护矿产资源开发秩序目标责任制。探索建立乡镇人民政府和基层监管人员动态巡查职责,完善矿区动态巡查、群众举报、媒体监督等发现机制。加强对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情况的监督管理。组织开展勘查活动的监督检查。推进全省矿山储量动态监督管理工作,促进动态监管工作的经常化、制度化、规范化,不断提高监管水平。
(四)以实施“365”节约集约用地行动计划为重点,努力提高资源节约集约利用水平。
以转变发展方式推动经济转型升级为要求,完善工作管理机制,落实年度目标任务,提高资源节约集约利用水平。
1、继续推进 “365”节约集约用地行动计划。一是完善“365”行动计划工作管理机制。落实“365”行动计划的各项目标任务,重点做好六大节地工程和十大示范工程,确保年度目标任务顺利完成。二是严格执行供地政策,严格依据规定合理确定建设项目供地数量,引导和促进建设项目用地的集约高效利用。三是完善区域集约利用评价考核工作。全面实施开发区(园区)土地集约利用评价工作。完成所有省级开发区评价成果接收和公示,并上报国土资源部备案。
2、积极推进存量挖潜工作。一是建立闲置土地处置长效机制。建立健全全省统一的闲置土地登记备案制度和定期公告制度,不断强化建设项目用地开发利用情况巡查工作,有效建立健全闲置土地的预防体系。二是继续加大转而未供土地的消化利用,加快建设用地供地速度。将盘活存量建设用地与消化农用地转而未供土地年度任务指标落实到各地,并加强督促指导。2009年,全省实现盘活存量建设用地2万亩。三是开展开发利用地下空间政策研究工作。配合财政、税务部门落实和完善鼓励节约集约用地的税收政策。
(五)以实施新一轮矿产资源规划为重点,进一步提升矿产资源开发管理水平。
充分发挥新一轮规划的调控能力,进一步提升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水平,加大矿产资源对经济社会发展的保障能力。
1、加快规划研究制定和实施工作。研究制定《矿产资源规划实施指导意见》,完成《浙江省地质勘查规划》评审、报批,并发布施行。进一步落实探矿权采矿权总量控制目标责任,2009年探矿权总量控制在450个以内,采矿权总量控制在3000个以内。
2、继续推进矿产资源开发整合和矿山生态环境保护与治理工作。大力推进绿色矿山创建工作,全年创建绿色矿山40家;全面推进“千矿整治”活动,废弃矿山治理达到80%。有效解决大矿小开和低水平重复建设等问题,提高集约化、规模化的开发利用水平。
3、严格实行探矿权分类管理。按照国土资源部和省厅要求,准确界定有偿出让勘查区块的探矿范围,做好新设探矿权勘查区块范围的核实与复核工作。依法审批探矿权及转让探矿权,维护正常的勘查秩序,维护探矿权人的合法权益。
(六)以深化改革为重点,构建保障和促进科学发展新机制。
全面深化改革,不断拓展保障和促进科学发展新机制的内涵和外延,持续推进新机制建设。
1、稳步推进农村土地管理制度的改革。《决定》明确指出,土地制度是农村的基础制度。要按照“产权明晰、用途管制、节约集约、严格管理”基本原则,通过开展调查研究,尽快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和配套政策,规范稳妥开展试点工作。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坚守18亿亩耕地红线。实行最严格的节约用地制度,从严控制城乡建设用地总规模。做好农村土地的确权登记颁证工作,全面建设与农村改革发展相适应的土地产权制度。推进征地制度改革,维护农民土地财产权益。逐步建立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市场,促进建立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新格局。
2、深化土地、矿产资源使用制度改革。继续深化工业用地招拍挂制度,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工作。加大基础设施建设用地有偿使用制度改革,严格控制划拨土地范围。进一步规范推进矿业权有偿使用制度改革。
3、积极构建保障和促进国土资源科学发展新机制。改革和发展难度不断加大,构建保障和促进科学发展新机制的任务十分繁重,要深入探索,着力在参与宏观调节、节约集约、市场配置与行政法律手段相结合的资源调节、共同责任和统筹配置城乡土地资源五个机制建设中取得突破和进展。
(七)以维护农民权益为重点,全力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在当前经济发展遇到困难的情况下,资源利益诉求和纠纷可能进一步凸显。各级国土资源管理部门要把维护群众利益和维护社会稳定摆在突出的位置。
1、切实维护群众权益。一是适时调整完善并出台我省征地补偿安置政策,适度提高征地补偿标准。按照“同地同价、公开透明”的原则,合理补偿,及时足额支付到位,并认真做好新、老征地补偿标准的衔接工作。积极探索建立多渠道、多形式的安置机制。实行全覆盖的被征地失地农民基本生活保障制度。妥善解决历史遗留的被征地失地农民基本生活保障问题。二是健全征地工作日常监督和责任追究机制,完善征地补偿争议协调裁决制度和工作机制。三是完善征地程序,切实保障被征地农民的知情权和参与权。
2、进一步加强信访工作。实行省、市、县和厅机关联合的信访工作大格局,坚持领导干部接访下访制度,及时处理群众反映的问题。进一步完善信访工作责任制,加强对信访工作的考核和责任追究。加强基层基础建设,切实做好初信初访工作,把矛盾解决在基层、解决在萌芽状态。充分发挥乡镇政府、基层国土资源管理所调解信访矛盾的作用,争取就地解决信访问题,减少重信重访和越级上访。
3、提升地质灾害防治能力。坚持以人为本、以防为先,治让结合、应急为先,主动防治地质灾害。以抓好汛期地质灾害防治工作为重点,着力提高地质灾害预警预报、群测群防和临灾应急处置等能力。加强地质灾害点的勘查、治理与搬迁避让工作。加强地下水和地面沉降监测工作。
(八)以加强基础业务建设为重点,不断提升国土资源管理水平。
要高度重视做好打基础、利长远的工作,通过夯实基础,提升国土资源服务水平。
1、加强地籍管理基础工作。一是扎实推进二次土地调查。加快农村土地调查进度,确保今年6月底前全面完成任务,数据真实可靠。土地开发整理复垦增加且没有用于占补平衡的耕地要依法作为耕地调查统计,二次土地调查耕地的增减不增加或减少耕地保有量、基本农田保护面积等指标数量。二是抓好成果应用,县(市)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要以经国家确定的二次土地调查成果为依据校核规划修编基数,做好二次调查成果与规划修编的衔接。三是稳步推进城镇、村庄数字地籍调查,确保成果质量,2009年争取完成数字地籍调查2000平方公里以上。四是加强土地产权管理,加快农村宅基地登记发证工作。
2、加强矿产资源储量管理。抓好矿产资源储量利用调查,进一步掌握我省矿产资源储量家底,进一步做好地质资源的保护与开发利用工作,提高掌控矿产资源的能力。
3、加强政策法规和制度建设。建立健全保障和促进科学发展的国土资源法律法规和政策制度,完善落实制度的工作机制和配套措施,加强相关制度的协调衔接,确保各项制度行得通、管得住、用得好。加大普法工作力度。
⑼ 汶川地震发生原因,人们感到地面震动情况及原因,引发的次生地质灾害
引发的次生地质灾害 堰塞湖从大的方面来说,汶川处于中国一个大地震带——南北地震带上。
中国地震局的专家认为,因为中国东部和西部的地质分布、地壳厚度、地壳运动速度差别很大,而这次地震发生在东部和西部变化差别最大的这个带上,即南北地震带——包括从宁夏经甘肃东部、四川西部直至云南,都为地震密集带。
宏观的解释是,“印度洋板块由南向北碰撞欧亚板块,碰撞的地区拱起青藏高原。”中国科技大学地球与空间科学院倪四道教授对南方周末记者分析说,“青藏高原在隆升的同时,也同时向东北方向移动,挤压四川盆地向东北走滑,而汶川地震就发生在青藏高原的东南上。”
倪四道说,这次地震具体的发生机制是挤压,“一开始主要是挤压,到地震快结束时可能还有走滑的能量释放。”倪四道说,这次汶川地震发生在青藏高原的东南边缘、川西龙门山的中心,位于汶川-茂汶大断裂带上。
中科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研究员王二七说,四川盆地是一个相对稳定的地块。从历史记录来看,尽管龙门山主体没有发生过大地震,但它北边的松潘在上个世纪初曾经发生过强震。因此,虽然龙门山地区看上去构造活动性不强,但是可能是处在应力的蓄积过程中,蓄积到了一定程度,地壳就会破裂,从而发生地震。
不过王二七也说,目前我们对这一地震发生的机制还不清楚,不知道是由地壳的挤压、伸展还是水平走滑造成的。
而从小的方面说,汶川又在四川龙门山地震带上。龙门山是新的西藏隆起板块和原来的老的云南、四川板块交错的地方,从这个角度讲,这个地方是个地震多发区。
根据1999年9月中国地震局监测预报司预报管理处整编的《中国强地震目录》,四川地区共有18次7级以上地震,其中1800年以来发生过8次7级以上地震。1973在四川的炉霍发生了7.6级地震,之后三年发生了四川松潘——平武7.2级地震。
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陈学忠研究员曾在2002年对四川省7级以上地震危险性做过分析:“四川地区很长时间内没有发生强烈地震了,用业内的话说叫缺震,就是强震缺失,按照历史的经验,缺的时间越长,将来发生(强震)的可能性越大。这是一种定性的估计”。
这种背景下,陈学忠研究了四川地区的地震危险性,发现从历史经验性上看,以前四川地区7级以上强震发生之前几年,周围都有一个接近8级左右的大震发生,根据这种现象,然后往后推,昆仑山2001年已经发生了8.1级地震,如果这种规律延续的话,几年之后四川地区就会发生这种地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