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地质灾害特点
『壹』 地质灾害的基本特点
地质灾害勘查不同于一般建筑地基的岩土工程勘察,其特点至少包括如下几方面。(1)重视区域地质环境条件的调查,井从区域因素中寻找地质灾害体的形成演化过程和主要作用因素。(2)充分认识灾害体的地质结构,从其结构出发研究其稳定性,(3)重视变形原因的分析,并把它与外界诱发因素相联系,研究主要诱发因素的作用特点与强度(灵敏度)。(4)稳定性评价和防治工程设计参数有较大的不唯一性,霄表现为较强的离散性,应根据灾害个体的特点与作用因素综合确定,进行多状态的模拟计算。(5)目前尚未研究出具有昔适性的稳定性计算方法(也许并不存在),现有的方法都有较多的假定条件。(6)勘查阶段结束不等于勘查工作结束,后续的工作如监测或施工开挖常常能补充、修改勘查阶段的认识,甚至完全改变以前的结论。因此,地质灾害的勘查有者延续性特点,即使是非常认真详细的工作,也不能过于希望毕其功于一役。(7)地质灾害勘查方法选择是强谰应用经验与技巧,寻求以最少的工作量和最低的投资,获得最佳的勘查效果,(8)勘查工作量确定的最基本原则是能够查明地质体的形态结构特征和变形破坏的作用因襄t满足稳定性评价对有关参数的需求,而不拘于一般的勘察规程。在此前提下,勘查工作量越少越好,使用的勘查方法越少越好,勘查设备越简单越好,勘查周期越短越好。一般而言,勘查工作量依据地质灾害体的规模、复杂程度和勘查技术方法的效果综合确定。(9)勘查队伍是实现勘查目标、选择合理勘查方法和优化勘查工作量的关键。从事地质灾害勘查的工作实体应在地质技术^才,勘查设备和室内分析试验等方面具备条件,井拥有相应的资质证书。
『贰』 地质灾害的属性特征
地质灾害既有自然属性,又有社会经济属性。自然属性是指与地质灾害的动力过程有关的自然特征,如地质灾害的规模、强度、频次以及孕育条件、变化规律等。社会经济属性主要指与成灾活动密切相关的人类社会经济特征,如人口和财产的分布、工程建设活动、资源开发、经济发展水平、防灾能力等。自然属性与社会经济属性是一个统一的整体。
李铁峰等(1996)、潘懋等(1997)、张梁等(1998)较系统地总结了地质灾害的属性特征。
1.地质灾害的必然性与可防御性
地质灾害是地质作用的产物,是伴随地球运动而生并与人类共存的必然现象。人类通过探索研究,可以掌握地质灾害发生、发展的条件和分布规律,进行科学的预测预报,采取适当措施,有效地防御地质灾害的威胁。
2.地质灾害的随机性和周期性
地质灾害是在多因素影响下由多种动力作用形成的,其发生的时间、地点和强度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是复杂的随机条件。受地质作用周期性规律的影响,地质灾害亦具有周期性特征。
3.地质灾害的突发性和渐进性
按灾害发生和持续时间的长短,地质灾害可分为突发性地质灾害和渐进性地质灾害两大类。突发性地质灾害具有骤然发生、历时短、爆发力强、成灾快、危害大的特征,如地震、火山、滑坡、崩塌、泥石流等均属突发性地质灾害。渐进性地质灾害是指缓慢发生,以物理的、化学的和生物的变异、迁移、交换等作用逐步发展而产生的灾害,主要有土地荒漠化、水土流失、地面沉降、煤田自燃等。
4.地质灾害的群体性和诱发性
许多地质灾害不是孤立发生的,常常具有群发性的特点,而且一种灾害的结果可能成为另一种灾害的诱因。如我国西南地区,因为有大量潜在的危岩和滑体,暴雨后极易发生崩塌、滑坡,由此而转化成泥石流灾害。
5.地质灾害的成因多元性和原地复发性
多数地质灾害的成因具有多元性,受气候、地形、地貌、地质构造和人为活动等综合因素的制约,某些地质灾害具有原地复发性。如川藏公路沿线的古乡冰川泥石流,一年内曾发生70余次,国内罕见。
6.地质灾害的区域性
受区域地质条件的控制,地质灾害的空间分布具有区域性的特点。我国“南北分区,东西分带,交叉成网”的区域构造格局,对地质灾害的分布起着重要的制约作用。
7.地质灾害的破坏性与“建设性”
地质灾害对人类而言,主导作用是破坏;相对而言,有时可能具有“建设性”作用,如上游水土流失可为下游提供肥沃的土壤。
8.地质灾害影响的复杂性和严重性
地质灾害对人类社会、经济的影响具有长久性、复合性等特征。
9.人为地质灾害的日趋显著性
由于人口的急增,人类需求快速增长,经济开发活动日益强烈,地质环境日益恶化,导致大量次生地质灾害发生,如地面沉降、海水入侵、土地荒漠化等。
10.地质灾害防治的社会性和迫切性
地质灾害给灾区社会经济发展造成广泛而深刻的影响,有效防治地质灾害,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叁』 地质灾害的概念及特征
(1)地质灾害的概念
联合国减灾组织(UNDRO)(1984)对灾害的定义是:一次在时间和空间上较为集中的事故,事故发生期间当地的人类群体及其财产遭到严重的威胁并造成巨大损失,以致家庭结构和社会结构也受到不可忽视的影响。
灾害也就是地球表面因自然变异、人为因素或二者共同作用所引发的对人类生命财产、生活生产和生存发展条件造成的危害。灾害的种类很多,根据主导成因可分为自然灾害、人为灾害、自然人为灾害、人为自然灾害,每一类灾害又可进一步划分出多个灾种。
地质灾害(GeologicalDisaster)是指在地球内动力、外动力或人为地质动力作用下,地球发生异常能量释放、物质运动、岩土体变形位移及环境异常变化等,危害人类生命财产、生活与经济活动或破坏人类赖以生存与发展的资源、环境的现象或过程。
地质灾害包含了致灾动力条件和灾害事件的后果两个方面的含义。动力条件包合了外营力、内营力及人为活动的影响。灾害事件的后果强调的是对人类生命财产和生存环境产生影响或破坏。若某种地质过程仅仅改变地质环境,并没有破坏人类生命财产或影响生产、生活,则不是地质灾害。
(2)地质灾害的属性特征
地质灾害既有自然属性,又有社会经济属性。自然属性是指与地质灾害的动力过程有关的自然特征,如地质灾害的规模、强度、频次以及孕育条件,变化规律等。社会经济属性主要指与成灾活动密切相关的人类社会经济特征,如人口和财产的分布、工程建设活动、资源开发、经济发展水平、防灾能力等。
地质灾害的属性特征主要有:①地质灾害的必然性与可防御性;②地质灾害的随机性和周期性;③地质灾害的突发性和渐进性;④地质灾害的群体性和诱发性;⑤地质灾害的成因多元性和原地复发性;⑥地质灾害的区域性;⑦地质灾害的破坏性与“建设性”;⑧地质灾害影响的复杂性和严重性;⑨人为地质灾害的日趋显著性;⑩地质灾害防治的社会性和迫切性。
『肆』 地质灾害及其基本特性
地质灾害指给人类生命财产、生产活动和生存与发展造成危害的地质事件。由地质作用引起或地质条件恶化导致的自然灾害都划归为地质灾害。
地质灾害既具自然属性,又具社会属性。自然属性是指地质灾害都是一种自然地质现象,社会属性是指地质灾害必须对人们的生命财产或资源、环境造成危害,否则,称其地质现象。地质灾害的属性特征如下:
1)地质灾害的必然性和可防御性。地质灾害是地球物质运动的产物,是伴随地球运动而生并与人类共存的现象。但通过科学调查、研究,揭示并掌握地质灾害发生、发展的条件和分布规律,进行科学的预测预报和采取适当的防治措施,就可能对地质灾害进行有效防御。
2)地质灾害的随机性和周期性。地质灾害是在多种动力作用下形成的,其发生时间、地点和强度等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可以说,地质灾害是复杂的随机事件。受地质作用周期性规律的影响,地质灾害也表现周期性特征,多具有季节性规律。如每年的雨季往往是地质灾害多发季节。
3)地质灾害的突发性和渐进性。突发性地质灾害大都以个体或群体形态出现,具有骤然发生、历时短、爆发力强、成灾害快、危害大的特征,如地震、崩塌、滑坡、泥石流等。渐进性地质灾害是指缓慢发生的,以物理的、化学的和生物的变异、迁移、交换等作用逐步发展而产生的灾害,主要有土地荒漠化、水土流失、地面沉降等。
4)地质灾害的群体性和诱发性。地质灾害常常具有群发的特点,如在山区,崩塌、滑坡、泥石流等灾害往往成群体发性。也可能一种地质灾害的发生,是后一种灾害的诱因或灾害链中的一环,如崩塌、滑坡往往是泥石流形成区固体物的主要来源。
5)地质灾害的成因多元性和原地复发性。每一次地质灾害的成因均不相同,并都是多元因素作用的结果。某些地质灾害具有原地复发性,如泥石沟复发频繁。
6)地质灾害的区域性。地质灾害的形成通常受地质条件的控制,因此,其空间分布也呈现区域性的特点。受我国地形、地质条件的限制,我国地质灾害可划分为4个大区:东部平原沉降区,以地面塌陷和矿井突水为主;中部山地崩滑区,以崩塌、滑坡和泥石流灾害为主;西部高原冻土区,主要灾害是冻融、泥石流;西北部草原沙漠区。
7)地质灾害的破坏性与建设性。地质灾害对人类的主导作用是多种形式的破坏,但有时地质灾害对人类会产生有益的建设性作用。如山区斜坡带发生的崩塌、滑坡堆积为人类活动提供了相对平缓的台地,人们常在古滑坡体居住或耕作。
8)地质灾害影响的复杂性和严重性。地质灾害的发生、发展有其自身复杂的规律,对人类社会经济的影响还表现出长久性、复合性等特征。重大地质灾害常造成大量的人员伤亡,使基础设施遭受破坏,生产停顿或半停顿,社会经济遭受巨大的直接或间接损失。
9)人为地质灾害日趋显著。由于人口的急剧增长,各种经济开发活动愈演愈烈,许多不合理的人类活动使地质环境日益恶化,导致大量次生地质灾害的发生。如过量开采地下水引起地面沉降、海水入侵和地下水污染,矿业活动引发崩塌、滑坡、泥石流、水资源枯竭、水质污染,过度放牧导致土草地退化、土地荒漠化等。
10)地质灾害防治的社会性和迫切性。地质灾害除了伤害人员,破坏房屋、铁路、公路、航道等工程设施,造成直接经济损失外,还破坏资源和环境,给灾区社会经济发展造成广泛而深刻的影响。
『伍』 安徽省阜阳市地下水超采现状及地面沉降特征
杨则东
(安徽省地质调查院,合肥230001)
摘要:本文论述了阜阳市水文地质条件和地下水开采历史和现状以及地下水允许开采量和超采现状以及产生地面沉降的原因、现状和特征以及地面沉降所造成的危害。
关键词:含水层;地下水动态;地下水开采;允许开采量;地面沉降
安徽阜阳市位于淮北平原西部,地形平坦开阔,地面标高26~33m,地势总体为西北高东南低,平均地面坡降约1/8000。地貌成因类型为冲积平原和冲积—剥蚀平原两大类。
1 区域地质环境条件
1.1 地层
区域地层属华北地层区淮河地层分区阜阳地层小区。发育有上古界霍邱群和五河群,古生界寒武系、奥陶系、石炭系、二叠系,中生界白垩系,新生界下第三系、上第三系、第四系地层。
区内主要为第四纪与第三纪松散层的覆盖,厚约800~900m,其中第四纪厚约130~150m。
1.2 水文地质特征
阜阳市地下水类型为单一的松散岩类孔隙水,根据地下水的埋藏条件、水力特征及其与大气降水、地表水的关系自上而下划分为浅层地下水和深层地下水。浅层地下水赋存于50m以浅的全新世、晚更新世地层中,与大气降水、地表水关系密切,按上下关系可称其为第一含水层组(浅层);深层地下水赋存于50m以下的地层中,与大气降水、地表水关系不密切。根据水文地质结构和目前开采现状,将深层地下水划分为2个含水层组,即第二含水层组(中深层,埋深50~150m)和第三含水层组(深层,埋深150~500m(图1))。
1.2.1 第一含水层组
主要由上更新统与全新统组成,广布全区,埋藏于50m以浅。与大气降水、地表水关系密切。含水砂层顶板埋深4.00~17.6m,底板埋深7.5~48.54m。岩性主要为灰黄、棕黄色粉砂,结构松散,分选性较好。砂层厚度受古河道控制,古河道带砂层厚度最大可达16m。单井涌水量147.74~2578.63m3/d,水位埋深1.05~4.97m。水化学类型为
3.2 地面沉降所产生的危害
经调查,阜阳地表变形主要表现为线状工程变形和深埋工程变形,即沉降区内桥梁变形损坏与深水井构筑物变形。未发现地裂缝等其它变形迹象。
阜阳颍河节制闸位于阜阳市地面沉降漏斗中心,4号、6号、8号桥墩开裂,裂缝宽度6~10cm,1998年加固整修后又产生新的张裂缝,宽度0.3~0.8cm。调查发现部分地下水开采深井井管抬升,井台地面开裂等地表变形现象。位于地面沉降中心的阜阳市服装厂深井(现属自来水公司),井台较周围地面有明显抬升,井台地面开裂,裂缝呈放射状。井管抬升已影响到该井正常使用,输水管经加弯曲管处理后才能使用。
纺织厂、供电局、卷烟厂等单位深水井均处于地面沉降近中心,井管抬升,井台地面开裂等。
地面沉降虽是一种缓变的地质灾害,但经多年的发展目前已直接或间接地给阜阳市的城市建设和经济发展造成了一定的危害,主要表现有:
3.2.1 破坏水利设施,减低防洪标准
阜阳地面沉降中心位于市中心的颍河、泉河交汇处,全长180m的颍河阜阳节制闸兼为市区交通要道,受不均匀沉降的影响,大闸底板多处开裂、闸墩错位、铰座倾斜。致使闸门启闭不灵,闸体开裂逐年增宽。1995~1997年进行闸基加固及闸门更新,2001年3月~2002年10月进行了桥梁更新。修复后颍河闸又出现了新的开裂现象,严重威胁大闸的运行安全。2003年节制闸最大泄洪能力从1959年建成时的3500m3/s下降到2500m3/s,并有逐年下降的趋势。目前闸上机动车道已封闭,只能供行人通过。
3.2.2 降低防洪标准,加重洪涝灾害
位于沉降区的阜阳市区颍河、泉河堤坝,堤顶高度均随地面沉降而降低,已达不到原设计20年一遇的防洪标准,一旦遇到大的洪涝灾害将危及人身和财产安全。其它沉降区地面标高也低于河流洪水位1~2m,地面沉降加重了其洪涝灾害。
3.2.3 破坏市政及供、排水设施
地面沉降使部分深层地下水开采井发生倾斜、错位,井管相对抬升、井台开裂变形等。
3.2.4 道路、桥梁、建筑物破坏
根据调查阜阳市跨度较大的建筑如阜裕大桥、颍河大桥、泉河公路大桥等均出现了桥面开裂,伸缩缝扩展等现象。部分路段造成排水管道错裂,原可顺畅外排的污水向沉降低洼部位集中,造成城市内涝。
图6 阜阳市地面沉降分布图图系 单位:mm
3.2.5 破坏城市测量控制网
国家地震局以阜阳市为中心布设的阜阳环Ⅱ等水准线路,因地面沉降对监测数据的干扰,影响了地震监测工作。在沉降区进行水文观测出现倒比降现象,特别对汛期警戒水位的预测预报有严重干扰。
4 结束语
由于城市建设发展,阜阳市近年来集中超采地下水造成地下水位下降,形成大范围降落漏斗,形成地面沉降灾害,其地质灾害具有发展缓慢、破坏巨大,治理难度大等特点。因此从现在起就必须建立地面沉降网络和防治体系,合理开发利用地下水资源,促进经济发展、自然资源开发利用与地质生态环境保护三者间的协调发展统一。
研究解决阜阳市地面沉降、发生发展变化规律,提出防治工作方案,建立合理的地下水开采模型,为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与自然和谐相处服务。
Ground Water Overmining Situation and Surface Subsidence Characteristic in Fuyang City, Anhui Province
Yang Zedong
(Anhui Institute of Geological Survey, Hefei 23001)
Abstract: On the base of study the hydrogeological conditions, the ground water overmining history and the present situation well as the ground water permission mining quantity, we analyzed present situation and characteristic of surface subsidence and the cause for surface subsidence as well as the harm caused by the surface subsidence in Fuyang city.
Key words: Water-bearing stratum; Ground water tendency; Ground water mining; Permission mining quantity; Surface subsidence
『陆』 地质灾害易发程度评价
4.2.1 地质灾害易发区的属性
综上所述本次研究中所说的“地质灾害易发区”是指地质环境条件脆弱,对外动力条件变化反应敏感,在气候和人类工程经济活动的强度等条件的变化(量的积累及其引起的质的变化)达到一定程度时,容易产生地质灾害的区域。
(1)地质灾害易发区的相对性
“地质灾害易发区”是一个相对的概念。
由于不同种类地质灾害的发生,都与特定的地质环境相联系,不同类型地质灾害其易发区范围不同,因而应该根据地质灾害的种类分别确定其易发区。
同时,地质灾害易发区的相对性,还体现在研究区域整体和局部的关系上。在基本地质环境条件一致的情况下,在圈定全国范围的区域性的易发区时,有时对那些因局部条件差异形成的局部的非易发区则不予考虑,特别当那些局部条件在某些因素影响下有可能发生变化而导致易发程度改变的时候,这种忽略更是显而易见的。
(2)地质灾害易发区的动态性
地质灾害易发区是动态的。随着地质灾害调查的深入,自然地质地理条件的变化,人类工程经济活动的强度、方式的变化,特别是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进展,地质灾害易发区会随时间的推移(如不同的规划期)而有所变化。
4.2.2 地质灾害易发程度分区的依据
地质灾害的发生与发育程度主要受地形地貌、地层的岩土体类型及性质、地质构造、水文地质条件等地质环境背景的控制,而地质灾害的类型、时空分布规律及发展趋势,又与大气降水、人类活动强度等外动力条件有关。
具体地说,对于滑坡、崩塌和泥石流灾害易发区划分主要考虑区域地形地貌、水文及工程地质条件(岩土体类型)、区域构造和地震活动、区域气候类型与暴雨强度以及地质灾害现状等因素。
对于地面塌陷,要按岩溶塌陷和矿山采空区塌陷分别考虑。对于岩溶塌陷灾害易发区的划分主要考虑碳酸盐岩类型及其区域分布、埋藏状况、岩溶发育强度、区域水文地质、地形地貌条件等,以及地下水开采状况与地下水位变化情况;对于矿山采空区塌陷灾害,主要考虑矿山种类、开采规模、矿区地质构造、地形地貌、岩土体结构类型、采矿方式和强度等因素。
地面沉降灾害易发区的划分主要考虑地形地貌、第四纪松散层厚度、区域水文地质条件、地下水开采状况、水位变化和城市规模与人口密度等因素。
为了研究与地质灾害的发生与发育程度有关的上述地质环境条件,本次研究充分收集并综合分析了全国及各省已有的相关成果资料,所依据的主要数据资料和图件成果等如下:
(1)数据资料
全国地质灾害数据库资料,全国以省为单位的地质灾害现状调查,1∶50万环境地质调查资料,县(市)地质灾害调查资料,已掌握的汛期地质灾害调查资料,县(市)地质灾害调查综合研究成果,三峡库区地质灾害调查评价综合研究成果和风险评估研究成果,已有的北京、安徽、山东、湖北、广东、云南、天津、浙江等各省地质灾害防治规划和相关文献等。
(2)地质环境专题图件
中国地貌分区图,中国地质岩组类型图,1∶400万《中国地震烈度区划图》(2001),1∶400万《中国水文地质分区图》,1∶600万《中国特殊类土及危害图》,1∶600万《中国环境地质分区图》,《中国多年降水量分布图(1991~2000)》,《中国地下水位变化分布图》,《中国地下水开采潜力示意图》等。
(3)地质灾害专题图件
滑坡、崩塌分布图,泥石流分布图,地面塌陷分布图,地面沉降分布图,各省地质灾害图集等。
(4)社会经济专题图件
中国人口密度图,矿山分布图等。
4.2.3 地质灾害易发程度分区的原则
地质灾害易发区的划分主要从地质灾害的易发条件、诱发因素、历史地质灾害发生情况三方面考虑。
(1)主要因素原则
影响致灾地质作用发育的条件很多,对崩塌、滑坡、泥石流灾害,主要有:地形地貌、地层岩性、地质构造、切割密度、降雨强度、地震强度等。综合分析后确定致灾地质作用发育的最基本因素是地形地貌、地层岩性、地质构造。
(2)类似原则
“类似原则”,即类似的地质环境具有类似的地质灾害问题。遵循这一原则,根据不同级别地质灾害易发区判别特征,以各灾种地质灾害形成发育的地形地貌、地层岩性、地质构造等地质环境条件为基本因素,结合大气降水,人类活动强度等外动力诱发因素,利用类比原理、点面结合综合划定易发区。
(3)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相结合的原则
由于地面沉降是人为引发的地质灾害,因此划分地面沉降易发区时,要考虑地下水开采状况、人口密度等社会因素。
(4)定性分析与定量评价相结合的原则
以历史地质灾害分布状况为基础,定性分析与定量评价相结合进行划分;利用最新的地质灾害调查资料和统计数据。
4.2.4 地质灾害易发程度的分级
考虑全国地质环境调查和地质灾害调查现状,以及地质灾害防治规划和地质环境管理的需求,易发区的易发程度宜分为:地质灾害高易发区、地质灾害中易发区、地质灾害低易发区。
4.2.5 地质灾害易发程度图的编制
本次地质灾害易发程度划分的目的是在规划期内,对相对稳定不变的内在地质环境基本条件和与人类工程经济活动有关的外在的动力诱发因素进行宏观评价,为合理制定地质灾害防治规划及相关专项规划、减灾工程、监测预警体系、地质灾害防治基础工作和地质灾害重点防治工作的部署和开展,汛期重点区防范工作的部署以及实现可持续发展等提供参考依据。为全国地质灾害防治规划工作而进行的地质灾害易发程度划分,就是在全国范围内把地质灾害发生的地质环境条件相近,灾害种类基本一致,历史上地质灾害事件频率、规模和危害程度相当的区域划在一起,进行分区划片。这种分区区划片的最直观的表达形式,就是编制“地质灾害易发程度图”。
在前述地质灾害易发区的“相对性”中指出,由于不同种类地质灾害的发生,都与特定的地质环境相联系,不同类型地质灾害其易发区范围不同,因而应该根据地质灾害的种类分别确定其易发区。本次工作就从此出发,按灾种编制“地质灾害易发程度图”。共需编制滑坡-崩塌灾害易发程度图、泥石流灾害易发程度图、地面塌陷灾害易发程度图、地面沉降和地裂缝灾害易发程度图。
图件编制的步骤是:
1)对已发生滑坡和崩塌、泥石流、地面塌陷、地面沉降和地裂缝的地质环境特征进行总结,分析主要地质灾害类型发生的典型特征,也就是易发特征。
2)利用不同级别易发区特征,采用工程地质类比原理,分析与主要地质灾害类型相关的、不同易发特征的地质环境条件的时空规律,找出相似的地区,进行主要地质灾害类型易发程度的划分。
『柒』 什么是地质灾害 地质灾害的基本特点与分类
地质灾害,地来质学专业源术语,是指在自然或者人为因素的作用下形成的,对人类生命财产、环境造成破坏和损失的地质作用(现象)。如崩塌、滑坡、泥石流、地裂缝、水土流失、土地沙漠化及沼泽化、土壤盐碱化,以及地震、火山、地热害等。
地质灾害的分类,有不同的角度与标准,十分复杂。按危害程度和规模大小分为特大型、大型、中型、小型地质灾害险情和地质灾害灾情四级。就其成因而论,主要由自然变异导致的地质灾害称自然地质灾害;主要由人为作用诱发的地质灾害则称人为地质灾害。就地质环境或地质体变化的速度而言,可分突发性地质灾害与缓变性地质灾害两大类。前者如崩塌、滑坡、泥石流、地面塌陷、地裂缝,即习惯上的狭义地质灾害;后者如水土流失、土地沙漠化等,又称环境地质灾害。 根据地质灾害发生区的地理或地貌特征,可分山地地质灾害,如崩塌、滑坡、泥石流等,平原地质灾害,如地质沉降,如此等等。
『捌』 简述铜陵地区地质概况-重点描述该地区地史,地层构造,岩浆岩,矿产以及地质灾害
一、铜陵市情概述及城市转型的趋势
铜陵矿产资源丰富,是全国矿产资源品种最多的地区之一,历史上就有“八宝之地”的美称,是全国矿产种类最为丰富、储量最多的地区之一,现已探明的有铜、金、银、硫、铁、石灰石及与之伴生的各类稀有金属30余种。铜的储量占全省70%以上,在全国名列前茅,硫铁矿储量位居华东第一、全国第二,石灰石、黄金和白银等储量均居全省之首。
铜陵作为一座依靠资源而发展起来的工业城市,经济结构、社会发展和环境状况都呈现出典型的资源型城市特征。从“七五”开始,特别是“十五”以后,铜陵加快了对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在产业多样化、发展主体多元化、资源利用集约化等方面取得了积极进展。一是经济实力快速提升。铜陵被列入安徽沿江城市发展的中心城市,2005年GDP达182亿元,财政收入超过24亿元,发展速度居全省前列。二是产业体系呈多元结构,已走出单一采矿冶铜的产业格局。新型“三三三”产业架构已现雏形,经济发展对资源性产业的依赖逐步减小。三是企业群体增势强劲。铜陵有色、铜化集团、精达集团、铜峰电子、铜陵三佳、铜陵华源、铜陵海螺等骨干企业发展势头迅猛,具备了推动转型的实力。四是铜陵的资源产业正逐步由内供向外购转变,已开始实施面向全球的资源控制战略。五是大力发展循环经济。这些都为铜陵走出一条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转型提供了良好条件。
二、铜陵市矿产资源开发情况及现状
(一)矿产资源状况
1.矿产资源丰富
现有查明资源储量的矿产26种,包括:能源矿产煤,黑色金属矿产铁、锰,有色金属矿产铜、铅、锌、钴、钼,贵金属矿产金、银,化工原料矿产硫铁矿、砷,冶金辅助原料矿产白云岩、石英岩和建筑原料矿产水泥用灰岩、膨润土等。具有铜、金、硫铁矿、水泥用灰岩四大优势矿产。铜、金、银、硫铁矿、水泥用灰岩资源储量分别占全省资源储量的70%、77%、66%、32%、31%,铜、金、银、水泥用灰岩资源储量居全省第1位,硫铁矿资源储量居全省第2位。
2.矿产地分布集中
金属矿产集中分布在狮子山、新桥、安庆铜矿、铜山铜矿、铜官山、凤凰山以及天马山等七大矿田,铜、金、铁、硫铁矿等矿产资源储量占全市90%以上,其中狮子山铜、金、银资源储量分别占全市的60%、48%和62%,敕山-虎形山一带的水泥用灰岩资源储量占全市的89%。
3.共伴生矿产多
铜矿共伴生矿产有铁、硫、钴、钼、金、银、铅、锌、硒、碲,硫铁矿共伴生矿产有铁、铜、金、银。查明资源储量的共伴生矿产有铁、铜、铅、锌、钴、钼、金、银、硒、碲、硫铁矿、砷等。铁、铜、金、银共伴生矿产的资源储量占相应矿产资源储量的87.6%、16.6%、74.3%、91.0%,硫铁矿共生矿占资源储量的40%,有大、中型共伴生矿床39处,共伴生矿的综合利用价值大。
(二)主要矿产开发利用状况
铜陵市现有各类矿山240多个,其中井下开采矿山100多个(含煤矿31个),露天开采30个,各类采石场80余个。每年开采矿石总量近2000万吨,开采各类石料约3000万吨。
1.金属矿产。 我市金属矿产以铜、金、铁居主导地位。有色公司自产铜料,只能满足冶炼能力的1/10。“十五”期间铜官山、金口岭、凤凰山、铜山等主要生产矿山,因资源枯竭将相继闭坑,铜矿石生产能力消失约100余万吨/年。在建矿山的生产能力难以补偿老矿山生产能力衰减的损失,铜矿石产量将呈下降趋势。由于冶炼能力还在继续加大,铜矿的资源接续不能满足产业发展需要。铁矿石主要为铜矿的共、伴生矿,铁金矿、硫铁(金)矿选冶后的尾矿以及低品位褐铁矿。 金、银以铁帽金矿、硫(金)矿为主,产能约占总量的40%,其余绝大部分为铜冶炼的副产。低品位含金石英岩已有利用。
(1)铜矿:资源储量246万吨,矿产地33处,大中型矿床9处,平均品位1%,矿床深度一般在500米以内。目前已开采的矿山有29个,年产矿石约800万吨,其中铜陵有色金属(集团)公司拥有我国有色金属行业的几个骨干矿山,采选冶及深加工工艺技术水平处于全国同行业领先水平,达到国际先进水平。而90%的为民营矿山,平均生产能力不足3万吨,且生产工艺和技术落后,资源利用低,环境破坏严重。
(2)金银矿:金资源储量100吨,岩金矿产地16处,中型矿床有4处,岩金平均品位为5.48克/吨;伴生金矿产地11处,大中型矿床有8处,伴生金平均品位5.17 -0.14克/吨。银资源储量1351吨,矿产地13处,银矿以伴生矿为主。现已开采的矿山有12个,年产黄金6000Kg。
(3)铁矿:资源储量7585万吨,矿产地30处,中型矿床有5处。铁矿主要作为矽卡岩型铜矿的伴生组分或共生矿产出。目前开采矿山有31个(不含铜矿的伴生),年产量不足100万吨,露天矿山占40%,剥离量大,露天采坑和排土场占用大量土地,植被破坏严重。
2.非金属矿产。 非金属矿产资源丰富,品种较多,开采条件较好,经济潜力巨大。其中硫铁矿、水泥石灰岩、膨润土、冶金用石英岩等具有一定比较优势。硫铁矿中,单一矿产与主要矿产约占70%,共生矿产约占30%。2005年生产硫铁矿石(折35%S)187万吨,源保证程度较高。
水泥、建筑用石灰岩。2005年石灰岩矿石产量约2500万吨。除供本市生产水泥和建筑使用以外,尚有300多万吨剩余外销。我市石灰岩矿储量丰富,资源保证程度较高,接续资源实力雄厚。
(1)硫铁矿:矿石硫资源储量23154万吨,有矿产地29处,大中型矿床有8处。伴生硫矿产地有8处,中型矿床有5处,硫资源储量427万吨。已开采矿山13个(不含伴生矿),年生产矿石约200万吨,露天矿山占30%。
(2)水泥用灰岩:资源储量103447万吨,矿产地8处,大中型矿产地有5处,水泥用灰岩质量优良,氧化钙平均含量52.4%。全市80余个采石场,其海螺、上峰的年产量达2000万吨,占总产量的三分之二,其余近80个采石场年开采总量不足1000万吨。
3.煤矿:我市煤炭已开发利用矿区31处,现保有储量不足3000万吨,以年产原煤100万吨计,仅供开采20年之需,资源保证程度不高。且为薄煤层,开发条件较差,安全隐患大,占全市工业份额小。
四大优势矿产铜、金、硫铁矿、水泥用灰岩是铜陵市开发利用的主要矿种,占全市固体矿石总产量的77.9%、总产值的93.7%。
今后十年的发展,矿产资源的消耗仍将占重要位置,随着产业结构调整、人口增长、城市化进程和人民生活质量提高,必然要求不断扩大矿产资源的有效供给。特别是毗邻的长江三角洲经济区将进入工业化中期阶段,传统和现代矿产资源的用量不断增长,仍促进我市对有色、建材和化工等矿产品的开发。从总体看,矿产资源消费总量将呈上升态势。因此,从经济发展需要和市场规律要求,必须利用“两种资源、两个市场”,以缓解矿产资源供需的严峻形势
(三)铜陵矿产资源对经济发展的贡献
铜陵是安徽省四大矿业城市之一。依托丰富的矿产增援,铜陵从有色工业起步,逐步形成了有色金属、硫磷化工、水泥建材和黄金四大矿业生产加工体系,使矿业和相关原材料加工业成为全市国民经济的主要支柱产业,并籍此奠定了铜陵作为全国重要的有色金属、硫磷化工、水泥建材和黄金生产基地的特殊地位。铜陵矿产资源对经济发展的贡献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
为国家提供了大量的产品和利税。截止2004年底,铜陵累计为国家生产粗铜346.2吨,占全国粗铜总产量的20.2%;电解铜223万吨,占全国电解铜总产量的8.6%;黄金39473千克,硫酸1495万吨,化肥423万吨(折纯),水泥2071万吨。全市工业企业累计上缴利税已超过100亿元,其中四分之三以上由资源性产业提供。
加快了铜陵工业化进程。铜资源的开发利用,使铜陵有色金属工业不断壮大。在此基础上,一些新的产业陆续从中衍生或分离出来,如化肥、焦化、钢铁、水泥、机械、纺织、电子等。这种裂变式的发展,极大地推进了铜陵工业化的进程,使铜陵初步形成了以铜、化工、电子、建材、纺织为支柱,以能源、机械、钢铁、医药为补充的综合工业体系。依托资源发展起来的铜陵工业在支撑铜陵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也为安徽省和全国的工业化做出了重要贡献。2004年,铜陵主要产品产量占全省、全国分别为电解铜88.2%、15.4%,硫酸74.5%、3.94%,化肥17.8%、0.8%,水泥及熟料14.2%、0.94%,电工薄膜100%、35%。
推动了铜陵城市化进程。工业化带动了铜陵的城市建设和农村富余劳动力的转移,加速了铜陵城市化进程。由于以资源产业为主的工业迅速发展,铜陵社会劳动力加快集聚,城市从无到有,从小到大,扩展迅速。2004年,铜陵城市化水平已达57%,位居全省第一。
三、存在的问题分析
铜陵市现有各类矿山240多个,矿区面积超过100平方公里,每年开采矿石总量近2000万吨,开采各类石料约3000万吨。这些矿石、石料的开采为铜陵市的经济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支撑作用。但采矿过程中,由于多种原因也给铜陵矿业经济的持续发展造成不利因素、甚至给铜陵的社会和经济发展带来很多负面影响。矿产资源开发利用和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矿业结构不尽合理,调整步履维艰。矿山开采规模小、数量多,小型矿山占全市矿山总数95%以上,平均开采规模不足3万吨/年。装备陈旧,技术落后,作坊式管理,资源低效利用,产品缺乏市场竞争力,经济效益差。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式粗放,为追求效益,大量成本向社会分摊,资源利用低,多数矿山基本未开展资源的综合利用。现有大中型矿山多已步入晚期,开采难度大,可供利用的铜矿资源相对不足。
2、开发密度高。铜陵地域面积仅有1113平方公里,而矿产资源主要集中在山区,即铜陵县的钟鸣、顺安、天门三镇和郊区的新建、狮子山区的西湖镇。在这不足全市二分之一的土地上分布240余个各类矿山,致使矿矿相连、矿中有矿、一矿多开等现象屡屡发生。由于这些现象的存在,不仅在安全上留下重大隐患、在资源的有效利用也产生很大的浪费、而且在投资上也造成不必要的重复。
3、土地环境治理不足。全市有相当一部分矿山在近城镇、近村庄、近农田出开采。井下开采的矿山,在开采过程中由于形成的采空区不能及时充填导致地面沉降、塌陷、道路变形、建筑物损坏等突出问题,同时地下排水将破坏地下及地表水系,造成民房倒塌、农田无法耕种;城市因矿山排水和超量开采地下水,诱发岩溶塌陷。开采产生塌陷面积超过400公顷,其中以铜矿和煤矿的采空区塌陷规模和破坏性最大。仅凤凰山、狮子山、铜官山、金口岭四座铜矿山,采空塌陷区就约有40公顷;煤矿,采空塌陷区面积250公顷以上,破坏农田超过600亩。采矿疏排地下水引起岩溶塌陷面积在500公顷以上,尤以小街岩溶塌陷、新桥矿区、安庆铜矿区、狮子山矿区新民村、周冲等地较为严重。近年来,由于开采矿坑排水而发生岩溶塌陷、水田的破坏以及爆破震动扰民,上访事件时有发生。
4.矿山生态环境破坏比较严重,治理程度较低。矿山基础设施建设占用和挖损土地,如露天采矿场占用土地等;矿山开采过程中固体排放物(尾矿砂、废石土等)堆放占用和压覆土地以及矿山开采过程中采空区塌陷、岩溶塌陷破坏土地等侵占大量土地。目前全市主要矿山露采场、排土场、尾矿场、塌陷区等侵占土地超过2200公顷,约占全市总面积的2%。其中露采场近300公顷,排土场300公顷以上,尾砂库600公顷以上,塌陷区1000公顷。而尾矿场、排土场和塌陷区复垦率不足15%。目前矿山开采每年仍在破坏、侵占新的土地,所造成生态环境破坏的影响尤为深远。老矿山遗留的矿山生态环境问题较多,小型矿山缺乏污染防治与生态环境保护的措施,矿山环境的保护滞后于矿山开发,对环境恢复治理的意识不足、投入少,矿山生态环境保护与治理难度大。
5、石料开采严重破坏植被,污染环境。全市80余个采石场,其海螺、上峰的年产量达2000万吨,占总产量的三分之二,其余近80个采石场年开采总量仅有1000万吨。这些采石场大部分都建在公路附近,而且都是山坡露天开采,使大片青山被毁坏;在开采和石子加工时灰尘遮天蔽日,严重影响周边的居民日常生产生活。
6、二次资源开发不足。开采的矿石在选矿加工需排放大量的尾矿堆放在尾矿库中,全市为存放这些尾矿已建近40个尾矿库,累计堆放选矿废渣4300多万立方米,现在每年约有200万立方米选矿产生的尾矿量排放。这些尾矿也是资源,但堆放起来既是资源的闲置,所形成的尾矿库既是安全上的重大危险源,也造成很大的环境污染。土法选金点约有30多处,产量约占20%,多为小型堆氰和土法池浸,尾矿基本不作处理,环境污染十分严重;硫金矿中的金的选矿回收率仅有60%。
7、 矿产资源勘查开发利用的法律法规体系尚待完善。宏观调控方式与市场经济不适应,矿产资源管理方式滞后,依法行政尚待强化。
四、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的调整思路
(一) 调整优化矿业结构
在规模结构方面。大、中型矿山开采规模要与矿床(区)储量规模相适应,小型矿山开采要遵循规模经济原则。关停布局不合理、严重浪费资源、严重污染环境、严重破坏土地植被的小矿山;引导布点过密的小矿山联合办矿,鼓励技术条件好的大矿收购小矿,集约化开采,形成规模经济。
在采、选、冶结构方面。调整重要矿种采、选、冶比例,改变以原矿生产为主的单一产品结构。铁、铜、金、银、多金属矿山,要调整与采矿规模不相适应的选矿能力。对分散而符合最低经济规模开采的小矿山,分片集中建设选矿厂,提高综合利用水平。新建矿山要建设与其规模相适应的选矿厂。
在产品结构方面。金属矿产要提高产品质量和增加新品种,延伸加工产品链。非金属矿产着力研制环保建材,重点发展精深加工技术,开发新材料,新型建材比重有所上升。水泥生产向高标号、特种水泥方向发展。用3年左右的时间消除传统砖瓦粘土生产,提倡新型节土产品。
在技术结构方面。调整现有矿山的技术结构,提高矿山的技术水平。逐步改变目前小型矿山的装备、技术水平落后状况,推广先进适用的采、选、冶技术、设备、工艺和方法,金属矿山大力推广采选冶新技术和综合利用技术;非金属露采矿山采用正规的台阶和分层开采工艺,井采矿山采用先进的采矿方法和工艺。通过结构调整使矿业结构趋于合理
1、金属矿山:制定相应措施,鼓励相临矿山合并,大矿收购小矿等,实现规模采选,压缩小矿山总数,淘汰落后的采选工艺,逐步取缔工艺落后、布局不合理的小选厂。小矿山实施最低开采规模要求,基本扭转大矿小开、一矿多家开采的现象,减少重复投资和资源浪费。
2、逐步整合小煤矿,仅保留少数矿井,并提升其开采规模和装备水平,制定和实施小煤矿强制退出机制,力争用5~10年逐步退出煤矿开采业。
3、采取合并、关闭等措施,压缩整合现有小采石场数量,经过5年,使小采石场数量控制在30个左右,产能控制在1000万吨左右,实现集约化开采,控制加工中的扬尘和噪声,实现环保达标。
(二)调整矿产资源开发布局
根据资源分布、重点矿区现状、新材料矿物的开发与应用、环境保护、建设生态铜都的要求等综合因素,对现有矿产资源的开采进行区划。
——鼓励开采区。开采资源相对集中,可供性程度高,市场前景好,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对环境影响可以控制的矿产资源。
——限制开采区。限制开采资源条件较差或开采技术经济不合理,易造成资源浪费、破坏的矿产资源;限制严重影响生态环境及地质灾害易发地区特别是近城市、近村庄的矿产开采。
——禁止开采区。禁止在各类保护区开采;禁止在铁路、省级以上公路两侧的可视范围内和沿江近岸一定范围进行露天开采;禁止在生态环境不可恢复利用的地区和地质灾害危险区开采矿产资源。
(三)加强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的管理与保护
1、理顺国家、省及市、县级在矿产资源开采项目审批、监管脱节的关系,建立新建矿山联合审批机制。
2、加强矿产资源开采的可行性论证,强化开采设计。矿山企业必须按照批准的矿山设计或开采方案组织实施,开采回采率、选矿回收率、采矿贫化率必须符合要求,含多种矿产的矿床必须包括共、伴生矿产综合回收利用的指标。
3、鼓励矿山企业开展资源综合利用。对低品位贫矿和难选冶矿石的低品位硫、磷等矿床实行有效控制和保护;鼓励企业对“三废”特别是选矿尾砂和矸石的综合利用,进一步落实有关优惠和扶持政策。禁止投资建设采选综合回收率低矿山开采项目。
4、完善制度依法行政、强化监督。完善企业“三率”考核体系,严格按设计指标进行考核。加强开采回采率和综合回收率的管理,严格执行开采回采率与资源补偿费征收挂钩。强化矿山监督,制止对资源破坏性开采。大矿推广先进采矿方法,小矿推广适用采矿方法和设备,禁止土法采选,提高资源利用水平。
5、加快对小煤矿的改造。按照统一规划、合理集中、正规开采、保障安全、依法监督的方针,对现有小煤矿进行改造,减少生产矿井数,扩大单井生产规模;制定和实施小煤矿强制退出机制,促进安全生产。
6、加强科学研究,采用新工艺、新技术进行高科技产品的开发。发展精深加工技术;发展新能源及节能、降耗技术和工艺,降低资源消耗水平,积极发展急缺资源的廉价替代产品,鼓励对废旧金属及二次资源的回收利用。
(四)加强矿山生态环境保护与治理
坚持矿产资源开发与生态环境保护并重的原则,加强矿产资源勘查、开发、闭坑的生态环境治理与恢复的全过程的监督管理。建立和健全适应市情和市场经济体制的矿山生态环境保护的管理体系。重点做好矿山土地复垦、生态环境恢复治理,不再新建破坏生态环境且不可恢复利用的矿山,建立地下开采动态监测系统,有效控制矿山次生地质灾害,达到资源开发与保护的良性循环,实现社会效益、经济效益、资源效益及生态环境效益的统一。明确开发主体的权益和责任,正确处理局部与全局、当前与长远的关系,使矿产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协调发展。开展矿山生态环境调查,逐步建立和完善矿山生态环境动态监测体系。
尽快调查研究制定新建矿山、选矿厂的准入条件;生产矿山生态环境保护的监管办法;现有选矿厂“三废”排放监测监控体系,尤其是控制堆淋小金矿数量,预防氰化物对水体的污染;对于历史上由采矿造成的矿山生态环境破坏,或已接近闭坑矿山的生态环境治理与恢复政策。
『玖』 中国地质灾害主要成灾特点
地质灾害是自然灾害中的一个重要类型。它与干旱、洪水、台风、风暴潮、地震等自然灾害相比,虽然具有许多共同之处,但由于形成条件、活动过程、破坏方式等的不同,使之具有独特的成灾特点。认识这些特点,对于分析地质灾害灾情构成,进行灾情评估是非常必要的。
一、地质灾害数量特别多,但单点灾害的危害范围都比较小,因此是属于漫布的“星点状”灾害
如前所述,经调查确认,我国大陆发生过活动或具有明显潜在活动危险的各种地质灾害体数以万计,如果加上那些发育在人口比较稀少的偏僻边远地区的地质灾害体,则可能达几十万,甚至几百万处。
这些灾害虽然并非每年全都活动,但它们广泛分布在各个地区,每年至少有几千或上万处活动,其中对人类生命财产造成比较严重破坏的达几百处到上千处。同其它自然灾害相比,地质灾害的数量占有优势。
虽然地质灾害的数量多,但其影响的范围和成灾规模一般都比较小,在众多种类的地质灾害中,只有地面沉降等少数环境型灾害的影响面积可达几百平方公里以上,其它如崩塌、滑坡、泥石流、岩溶塌陷、地裂缝等地质灾害的规模都比较小。据一些地区调查结果,最大规模的崩塌、滑坡体体积为几千万立方米。它们的破坏范围一般在1km2以下,最大不超过10km2。一般泥石流主沟长度为几公里到十几公里,泥石流总量为几万到几十万立方米,除大规模群发性泥石流外,一般破坏范围不超过几十平方公里。岩溶塌陷和地裂缝灾害分布的局限性更大,其破坏范围一般在1km2以下。从成灾的行政范围看,一般单点灾害仅危害几个村镇,一般群发性灾害危害十几个乡镇,大规模群发性灾害危害几个县(市)。这与其它自然灾害相比,成灾范围要小得多。特别是洪涝、干旱、台风等灾害,一般危害范围达几个县(市),大规模灾害危害范围达几个省或十几个省,更是地质灾害难以对比的。
基于这一成灾特点,在进行灾情评估时,深入分析灾害活动的危险性,根据灾害规模确定危害区是十分重要的。具体途径是:在对单一的或局部的地质灾害灾情进行点评估时,在确定灾害危害区后,就可以比较准确地调查统计受灾体数量和受灾体价值,进而核算期望损失;在对一个地区或区域地质灾害灾情进行面评估或区域评估时,采用抽样调查方法,根据评估区灾害点数量、单点平均危害范围、平均受灾体价值密度以及灾害平均活动概率等参数,就可核算地区地质灾害的年均期望损失。
二、在一定条件下,某些地质灾害与其它自然灾害同时或连续发生,形成破坏比较严重的灾害群或灾害链
崩塌、滑坡、泥石流、地裂缝灾害的这一特征表现得最为突出。这几种灾害的诱发因素主要是地震和暴雨,因此在强烈的地震或暴雨的同时,常常引发大量的崩塌、滑坡、泥石流和地裂缝灾害。例如1976年5月29日云南龙陵7.3级、7.4级地震诱发的大规模滑坡活动,造成了2万人伤亡,毁坏房屋9间,耕地12000多亩、森林5000多亩。1988年11月6日云南澜沧-耿马7.6级地震导致严重的地裂缝、崩塌、滑坡等灾害,在极震区出现长达几十公里,宽几厘米到几米的地裂缝和大量的崩塌、滑坡体,因此4.8万公顷农田和上千亩森林以及大量水利工程被毁坏,175个村庄、5032户居民因受危岩、滑坡的严重威胁而被迫搬迁。1976年7月23日,北京市密云县东北部地区因暴雨促使23条沟谷暴发泥石流,造成104人死亡、20491亩耕地和3574间房屋被冲毁。
地质灾害除了受地震、暴雨洪水等自然灾害控制,与之相联发生外,不同的地质灾害也有时因具有密切的成生联系而相联发生。其中比较经常出现的现象是在泥石流沟谷流域内,通常还发育有大量的崩塌(危岩)体、滑坡体,暴雨后首先发生严重的崩塌、滑坡活动,而后由此形成的大量碎屑物融入洪流,转化成泥石流灾害。这种类型的灾害,在我国西南的川、滇等地区非常普遍。本项目中作为典型实例的四川省汉源县、重庆市北碚区醪糟坪滑坡-泥石流灾害都是这种类型的灾害。
在灾情评估时注意地质灾害的这一特征是非常必要的。因为首先关系到灾情的界定。例如,我国大部分泥石流灾害是由暴雨洪水造成的,所以其活动过程常常和山区洪水同步发生,在绝大多数灾情报告中,对洪水灾害和泥石流灾害没有界定区分,笼统归于泥石流灾害;甚至还有的把只含有少量泥砂碎屑固体物质,但尚没有达到泥石流标准的洪水灾害也作为泥石流灾害。这些偏差,显然扩大了泥石流灾害的灾情。此外,在进行地质灾害灾情评估分析某种地质灾害危险性的时候,需要充分分析某一灾害在灾害链中的位置,这对于确定灾害的发生概率及规模是十分必要的。
三、地质灾害分布广泛,但不同地区地质灾害发育水平和成灾规模不同
不同类型、不同规模的地质灾害几乎覆盖了中国大陆的所有区域。但由于地质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的差异,使不同地区地质灾害的发育程度和破坏程度显著不同。
从全国范围看,地质灾害的区域变化具有比较明显的方向性:从西向东、从北向南——从内陆向沿海,地质灾害不断趋于严重。这种变化把中国陆地分成特点显著不同的两大地质灾害区域,大致以长白山、燕山、贺兰山、巴颜喀拉山、念青唐古拉山一带为界,其西北部区域地质灾害轻微,东南部区域地质灾害严重。
我国西北部地区主要由高山、高原和一些大型内陆盆地组成,气候寒冷干燥,人类活动微弱。该地区主要地质灾害为土地沙漠化、冻融等。虽然地质灾害分布十分广泛,但大部分地区发育种类单一,加上人口密度和经济密度低,所以破坏程度低。
东南部地区主要由沿海平原、低山丘陵及其与西北部高山、高原过渡的山地组成。区域的气候冷暖和降水丰枯变化剧烈,历史时期和近年来人类活动也相对频繁而强烈,大部分地区发育有三种以上比较严重的地质灾害。与此同时,该区域人口稠密,城镇和大型企业及骨干工程密布,所以地质灾害破坏强烈。受地质自然条件的影响,该区内地质灾害亦有一定的地区性差异。地质灾害特别严重的地区除分布在台湾岛外,还集中分布在黄淮海平原、黄土高原和川滇山地地区,斜贯中国东南区域,成为中国大陆内地质灾害发育种类最多,发生频度最高,危害最严重的地区。
这一特点通过中国区域地质灾害风险分析与区划,得到明显反映。
四、地质灾害时间分布具有不规则的周期性和不断严重化趋向
地质灾害的时间分布亦很不均匀,不同类型地质灾害时间变化特点不一。
我国崩滑流灾害具有比较明显的周期性变化特点。45年来,形成了1951~1962年、1963~1975年、1976~1987年和1988年以后的4个周期性变化过程。每个周期延续时间为11~13a。前3个周期的灾害峰值分别出现在1957~1958年、1971~1972年、1981年。其它类型地质灾害的周期性变化不突出。
除一些灾害具有周期性变化规律外,大部分地质灾害十分突出的共同特点是在不同形式的反复消长变化中不断发展而日趋严重。其具体表现就是灾害发生的频次越来越高,强度越来越大,造成的损失越来越重。
崩滑流灾害虽然发生周期性消长,但各周期并不是等强度的交替,而是以一波高于一波的逐期高涨的形式不断发展。在以10a为单位的不同时段中,自50年代到80年代,其发生频次以3.3~4.8的速率呈阶梯状增加。地面沉降灾害的日益严重化趋向更加突出。在中国地面沉降发展历史中,50年代属于初始阶段,60年代属于发展阶段,70年代以后进入急剧发展阶段。全国约70个地面沉降城市中,有80%是70年代中期以后才形成的。地面塌陷和地裂缝也是在70年代以后在我国迅速发展,并成为影响广泛的重要地质灾害;在此之前虽然也有发生,但多属于局部性活动,并没有形成严重危害。滨海地区的海水入侵也是在70年代以后才迅速发展成灾的。
地质灾害日趋严重的原因除自然条件影响外,主要是由于近年来我国人口不断增长,资源开发和工程建设等活动迅速发展,对地质自然环境的破坏日益严重所造成的。
根据地质灾害的这一特点,在进行预测评估时,需要将历史分析与趋势分析结合起来,才能得出可靠结论。
五、中国地质灾害具有比较严重的潜在危险性
今后时期,尽管一些局部地区的地质灾害可望得到一定程度的控制和治理,但就全国范围的地质灾害发展趋势看,将继续延袭几十年来的发展势头,进一步趋于广泛化和严重化。这种形势是地质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的进一步变化所决定的。从地质自然条件看,国内外许多科学家从不同角度预测了未来全球环境的发展趋势。大部分专家认为,在今后一个时期,地球以至更大系统的天体运动有可能进入一个更加复杂的变异阶段。在这种形势下,地壳运动可能更加活跃,全球气候可能出现更加强烈的异常,因此人类面临着环境进一步恶化的严重挑战。从我国社会经济条件看,今后一个时期,人口将进一步增长,城市化进程将进一步加剧,更大规模的资源开发和工程建设活动,不仅在沿海地区继续进行,而且将逐步向中、西部地区发展。在这种情况下,中国大部分地区地质灾害的发育程度和破坏程度均将不断提高,从而使我国地质灾害达到前所未有的严重程度。
根据控制我国地质灾害发展的各方面条件分析,未来几十年内,在全国性地质灾害普遍发展的背景下,一些地区有可能急剧发展。这些地质灾害急剧发展地区主要分布在长江、黄河等大江、大河中上游的黄土高原、川滇山地以及海南和闽粤沿海的部分地区,其次在天山、青藏高原的局部地区。目前这些地区的地质灾害比较严重,但由于人口和经济密度较低,所以造成的危害尚不十分突出,今后一旦进行大规模经济开发,就会出现严重的地质灾害威胁。
根据地质灾害的这一特点,在进行地质灾害灾情评估时,要有充分的前瞻性,就是既要深入认识历史灾害过程,又要充分考虑地质灾害的潜在危险。
六、人类活动和社会经济条件是地质灾害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各种地质灾害并不是孤立存在的。不同灾害之间以及地质灾害与其它多种相关因素之间密切相联,构成复杂的地质灾害系统。这个由多方面变量组成的复杂系统,具有相对完整的独立性。从更广阔领域看,它是自然灾害系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从地质灾害系统的内部组成看,其主体系列由各种地质灾害组成;相关系列由有关的地质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组成。所有这些内容组成地质灾害系统内部的不同子系统或不同层次。
社会经济条件之所以是地质灾害系统中的重要内容,是由于社会经济条件与地质灾害具有十分密切的相互作用机制:一方面人类的各种社会经济活动,直接或间接地影响了地质环境演化和地质灾害的形成与发展;另一方面地质环境和地质灾害直接或间接地制约了社会经济的发展。综观中国几十年地质灾害的发育情况,其范围、频度、强度和破坏程度等与我国人口和经济发展具有大致同步消长的正相关关系。因此几十年来中国地质灾害的发展史,实质上是地质自然历史与社会经济历史的综合反映。未来时期,随着各项事业的发展,社会经济条件与地质灾害的相互影响还将进一步加强,因此社会经济条件在地质灾害系统中的地位将会显得更加重要。
基于这一特点,在进行地质灾害灾情评估时,应充分考虑人类活动和社会经济条件对灾情的影响。具体而言,在分析地质灾害活动危险性时,要研究人类资源开发、工程建设和防灾活动的作用;在分析地质灾害的破坏效应和损失程度时,要研究受灾体价值密度和不同受灾体对灾害的抗御能力;在地质灾害防治分析时,要研究地区防治能力和可能效益。
『拾』 地质灾害专家请进!!关于 安徽 合肥!
我姑父是在地质研究所里面
他说 每天的信息都不一样的,有时候会有小地震 比如内前几天就有可是没有公布于大众容。以免造成恐慌。。合肥属于地震代 可是不用担心。现在地质变化不是很大 。最近地球在青春期 动一下很正常啦,我姑父的话 哈哈哈 不用担心朋友。。。。我们不都生活在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