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家坪隧道工程地质
1. 修筑山岭隧道会遇到哪些工程地质问题该如何防治
首先,地震,这个在选址上就要避开地震带
其次,基岩稳定性,如松散、柔性的岩性要加固
第三,水文情况,地下水含水层、隔水层及涌水情况
2. 地质条件较差的隧道是先施工二村还是先做仰拱
隧道施工工序,初支是临时性支付,二衬是永久性支护。
1、进洞前的边、仰坡施工(包括排水、电等准备工作);
2、超前大管棚的施工
3、测量定位放线;
4、钻孔、放炮;
5、出渣,打锚杆、安型钢、喷射(包括初喷和补喷)
6、超前锚杆(管棚段过后)
7、测量放线;
然后循环4567.
1、明洞施工及洞门施工
洞口边、仰坡和明洞开挖与支护应自上而下分层开挖,而且要洞外永、临防、排水要先行,使地表水通畅,避免地表水冲刷坡面。必要是采取人工修坡,防止超挖,减少对洞口相邻地段的扰动;开挖暴露的边坡及时施作设计的防护,降低围岩暴露而风化,支护要紧跟,辖区内都为高边、仰坡,如果不及时安全无法保证,况且会浪费很多的人力物力,
明洞衬砌必须检查、复核明洞边墙基础的地质状态和地基承载力,满足设计要求后,测量放样,架立模板支撑,绑扎钢筋,安装内外模板,先墙后拱整体浇注衬砌混凝土,集中拌和泵送入模,插入式振捣器配合附着式振捣器捣固密实。
洞门施工对于削竹式洞门,同明洞同时施作,削竹斜面按坡度安装木模板,用角钢将斜面端模与边模固定成整体。
明洞防水层与回填
明洞衬砌完成后强度达到50%方可拆除外模,铺设防水层,回填要对称每层不大于30cm,两侧高度差不得大于50cm,回填至拱顶后,再分层满填至完成,做好表面隔水层。
2、洞口V级围岩浅埋、破碎段的开挖与支护
进洞方式
洞口段覆盖层薄、地质条件差,当开挖深度至起拱线时,先施作进洞导向墙及大管棚,待明洞衬砌完成后,接长管棚尾端,搭接于明洞上,使管棚尾端形成一个固定支撑,在大管棚的保护下开口进内侧壁,两内侧壁导坑的进尺也要错开前后(5~10m)。如果是小间距还必须设置预应力对拉锚杆。
V级围岩破碎带开挖与支护
上断面内侧壁导坑先进,进尺0.7m,立即对围岩面初喷,顺围岩安设第一层Φ8的钢筋网片,并连接成整体,架设主动及临时支护的型钢拱架,并用Φ25钢筋将拱架与上一榀连接成整体,打孔送入Φ25中空锚杆并压注浆,安设第二层钢筋网片,分层喷护至设计轮廓线,注意每榀拱架背面的密实情况,进尺约5~10m后,下断面的导坑开挖支护,同时外侧壁导坑也可开挖,当下断面成环进尺约20~35m后,核心土上部弧形导坑开挖支护接拱,进尺3~5后可开挖中部及支护,最后下部隧底与先前的左右导坑的下断面完全结合封闭成环,共分七部开挖支护,所有工序必须严格遵循开挖支护步序,必须是两内侧壁先行,后续工序跟进循序渐进的工艺。同时必须要有监控量测的数据为基础,应力的重新分配或转换,将增加支护与地层的位移、沉降、变形,拆除前后应加强洞身变形及支护受力的监控量测,
另外,爆破后开挖轮廓线必须采用人工配合风镐开挖,严禁补炮,炮眼成孔应采用水钻,做好洞内的施工临时排水,必要时采用水泵排出洞外,石英、云母片岩在水浸泡后会加速丧失自稳能力,而且会加速围岩节理发育的形成,如果地下水压力太大会增加对支护的破坏作用。
3. 重大工程建设的工程地质研究
近几十年来众多的大型工程建设项目纷纷上马兴建。在水利水电工程地质研究方面,如1996年第30届国际地质大会报道的希腊Evinos高坝及29.4km长的引水隧道、土耳其幼发拉底河梯级大坝工程、我国的长江三峡工程、黄河小浪底工程等。三峡工程的前期地质勘察研究工作已开展了40多年,主要集中在坝址(坝区)比较、区域稳定性和地震活动性,水库工程地质、环境地质及库岸稳定性,水库移民迁建工程地质、环境地质问题,水库诱发地震问题,坝址及建筑物工程地质水文地质问题,天然建筑材料等6个方面。研究工作涉及地球科学中近10个学科。工程于1994年12月正式开工,1997年11月大江截流成功。在铁道工程地质特别是深埋长隧道建设方面,据国内外数十个隧道工程实例统计,最长的达19.8km,最大的埋深达2480m。遇到的地质灾害问题就有高地温、高地应力、涌水突泥、地震震害、有害气体等。采用了工程地质、水文地质、遥感地质、地球物理勘探、构造应力场分析等综合勘探技术,为隧道建成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在沿海港口建设方面,如为香港沿岸港口及机场的扩展开展了近海地质调查,取得了大量的地质信息,奠定了建立地质资料库及编制基础图件的基础,并成功地应用于填海造地、挡海墙、防洪堤、海底斜坡及管道等的设计和建设中。其它如直布罗陀海峡通道工程、法国阿尔卑斯高速公路、荷兰海岸工程、加拿大达林顿核电站等在工程地质领域的实践方面都代表了最新的国际水平。
以往重大工程的工程地质研究主要放在前期论证上,如对坝址的勘测、分析、工程地质条件的评价、预测等方面。工程建设过程中的问题是施工部门的事。现在几乎所有的大型工程建设自始至终甚至建成以后都要求工程地质工作者的参与,从而大大的促进了施工工程地质的发展和工程地质研究领域的拓宽。实践证明,施工阶段可以加深、验证前期对一些工程地质条件和问题的认识。同时,快速采集、分析施工阶段所揭露的大量地质信息,可及时反馈修改设计,指导施工,这种信息化施工可以收到很好的效果。
4. 苏家坪隧道洞口场地平面布置图
好的,,急求啊。。。。。。。
5. 隧道施工进行地质描述是否合理为什么
给你个例子:***隧道左线进口ZK35+884~ZK36+256段原设计围岩类别为Ⅳ类,支护型式为S4。在开挖至ZK36+023时,掌子版面岩层为权掌子面岩层为薄至中层状灰岩,产状较陡,节理裂隙发育,岩层较破碎,掌子面左侧拱腰处稳定性差,易掉块,按原设计支护型式施工极不安全。
6. 修建隧道常遇到哪些工程地质问题
隧道工程的重大工程地质问题主要有高地应力岩爆、围岩大变形、岩溶涌突水、有害气体等。
采纳哦
7. 隧道地质方面的书籍
你可以看一些规范、规程、施工方案、技术交底之类的书籍,地质方面的资料在隧道施工中只是一部分。
8. 暗挖隧道施工十八字方针是什么
暗挖隧道施工十八字方针是:管超前、严注浆、短开挖、强支护、早封闭、勤量测。
隧道及地下工程施工时有下列特点:
①受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条件的影响较大;
②工作条件差、工作面少而狭窄、工作环境差;
③暗挖法施工对地面影响较小,但埋置较浅时可能导致地面沉陷;
④有大量废土、碎石须妥善处理。
隧道及地下工程的施工方法最初是采用矿山开拓巷道的方法,故称为矿山法,此法应用范围很广。
(8)苏家坪隧道工程地质扩展阅读:
施工方法
(一)全断面开挖法
1.全断面开挖法适用于土质稳定、断面较小的隧道施工,适宜人工开挖或小型机械作业。
2.全断面开挖法采取自上而下一次开挖成形,沿着轮廓开挖,按施工方案一次进尺并及时进行初期支护。
3.全断面开挖法的优点是可以减少开挖对围岩的扰动次数,有利于围岩天然承载拱的形成,工序简便;缺点是对地质条件要求严格,围岩必须有足够的自稳能力。
(二)台阶开挖法
1.台阶开挖法适用于土质较好的隧道施工,软弱围岩、第四纪沉积地层隧道。
2.台阶开挖法将结构断面分成两个以上部分,即分成上下两个工作面或几个工作面,分步开挖。根据地层条件和机械配套情况,台阶法又可分为正台阶法和中隔壁台阶法等。正台阶法能较早使支护闭合,有利于控制其结构变形及由此引起的地面沉降。
3.台阶开挖法优点是具有足够的作业空间和较快的施工速度,灵活多变,适用性强。
9. 隧道工程地质调查的内容有哪些
1查明隧道通过地段的地形、地貌、地层、岩性、构造。岩质隧道应着重查明岩层层理、片理、节理等软弱结构面的产状及组合形式,断层、褶皱的性质、产状、宽度及破碎程度;土质隧道应着重查明土的成因类型、结构、物质成分、密实程度等。傍山隧道,当外侧洞壁较薄时,应预测偏压带来的各种危害。
2查明隧道是否通过煤层、膨胀性地层及有害矿体等。对含有这些地层的地段,应预测地层膨胀对洞身的影响,并对有害气体或放射性物质的含量作出评价。
3查明不良地质、特殊地质对隧道通过的影响,特别是对洞口位置及边坡、
仰坡的影响,提出工程措施意见。
4查明隧道附近井、泉的分布情况,分析隧道地区的水文地质条件,判明地下水的类型、水质及补给来源,预测地下水的侵蚀性和洞身分段涌水量。在岩溶地区,应分析涌水及填充物是否有突然涌出的危险。
并充分估计隧道开挖引起地表塌陷及地表水漏失的问题,提出相应的工程措施意见。
5对于深埋隧道,应做隧道地温升温预测。对岩层坚硬、致密、性脆、构造应力集中的地段,应考虑发生岩爆的可能性。
6综合分析岩性、构造、地下水等有关地质测绘、勘探、测试成果,分段确定隧道围岩级别。
7在隧道洞口需要接长明洞的地段,应查明明洞基底的工程地质条件。
8查明横洞、平行导航、斜井、竖井等的工程地质条件。
10. 隧道工程地质勘察围岩与揭露围岩允许相差多少
应该说就没有这个概念。隧道的地勘大家都知道,一座数千米的隧道,能有2、3个钻孔就不错。什么工程地质勘察,资料都是靠推测。当然就没地质勘察失误一说!!!
希望能更新一下你的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