汛期地质灾害培训资料
㈠ 汛期地质灾害应急调查包括哪些内容
降雨是引发地质灾害的重要原因。因此,在每年汛期来临之前应该对可能发生灾害的隐患点进行排查,制定专门的防灾预案;在汛期,特别是暴雨期间应该进行应急调查。
(1)滑坡前缘宏观调查。当滑坡前缘出现地面鼓胀、地面反翘或者建筑物地基出现错裂时,应注意详细查看滑坡整体的变形拉裂情况,并应向当地主管部门报告异常情况,请具有滑坡知识的专业人员到现场进一步察看。
汛前应开展房屋周边地质灾害巡查,及时发现隐患(海南三亚,2005)
㈡ 汛期地质灾害应急调查包括哪些内容
降雨是引发地质灾害的重要原因。因此,在每年汛期来临之前应该对可能发生灾害的隐患点进行排查,制定专门的防灾预案;在汛期,特别是暴雨期间应该进行应急调查。
(1)滑坡前缘宏观调查。当滑坡前缘出现地面鼓胀、地面反翘或者建筑物地基出现错裂时,应注意详细查看滑坡整体的变形拉裂情况,并应向当地主管部门报告异常情况,请具有滑坡知识的专业人员到现场进一步察看。
滑坡前缘隆起
滑坡前缘挡土墙下地基冒水,阻滑力差,易于破坏
(2)滑坡中部宏观调查。当滑坡稳定性较差时,可能在滑坡中部出现地面拉裂缝、次级台阶,并使建筑物出现有规则的拉裂变形。但是,应注意由于局部地形起伏或由于人工堡坎和挡墙未坐落在稳定的地基体上而出现地面裂缝,或由于建筑质量差而开裂,不要误判为滑坡的变形滑动。
滑坡中部变形导致建筑物鼓胀错裂
堡坎未坐落在稳定地基上,局部滑坍
(3)滑坡后部宏观调查。当滑坡后缘出现贯通性的弧形拉裂,并出现向后倾斜的下座拉裂台阶时,必须尽快采取避让措施,将滑坡区的居民尽快转移,并及时向当地主管部门报告。
后缘新出现弧形贯通下错裂缝,显示滑坡将发生整体滑动(四川丹巴,2006)
(4)崩塌宏观调查。当高陡斜坡危岩体后缘裂缝明显拉张或闭合,出现新生的裂缝,应该进一步进行地面调查,横跨裂缝布置若干简易监测剖面,了解变形拉裂情况,并向当地主管部门报告。当危岩体下部出现明显的压碎张裂带,并形成与上部贯通的裂缝时,表明发生崩塌的危险极高,应该及时采取避让措施,并及时向当地主管部门报告,请具有地质灾害知识的专业人员到现场进一步察看。
(5)泥石流宏观调查。泥石流沟口通常是发生灾害的重要地段。在应急调查时,应该加强对沟口的调查。仔细了解沟口堆积区和两侧建筑物的分布位置,特别是新建在沟边的建筑物。调查了解沟上游物源区和行洪区的变化情况。应注意采矿排渣、修路弃土、生活垃圾等的分布,这些物质在暴雨期间可能会形成新的泥石流物源。
民居建于泥石流沟边,特别是上游滑坡堵沟溃决时,非常危险
(6)地质灾害高发区房屋的调查。要按照“以人为本”的原则,针对地质灾害高发区点多面广的难题,集中力量对有灾害隐患的居民点或村庄的房屋和房前屋后开展调查。
对建于山区的已出现地面开裂房屋,要加强监测
位于崩塌隐患前缘的房屋,汛期应纳入地质灾害预案
汛前应开展房屋周边地质灾害巡查,及时发现隐患
㈢ 关于汛期的知识你知道吗
自入汛以来,我国天气气候形势复杂,南方持续高温,全国强对流天气多发,台风又组团来袭,给安全生产工作带来极大威胁。针对公众比较关心的汛期天气气候以及安全生产问题,8月1日中国气象网联合新华网和中国安全生产网,邀请气象专家和安全生产专家做客直播间,为公众详解汛期安全生产那些事儿。
嘉宾:中央气象台高级工程师 李佳英 国家安全生产应急救援指挥中心指挥协调部综合处工程师 王一
主持人:新华网记者李海韵 中国气象报记者叶海英 中国安全生产报记者翟琳
直播平台:微博@中国气象局、一直播、今日头条
统筹策划:颜昕、叶海英、刘佳、王亮、赵丽
记者:今年汛期天气有何特点?有哪些高影响天气?
李佳英:我国汛期总体天气气候呈现三个特点。一是降水时空分布不均,南方洪涝灾害较重。二是高温天气影响范围广,持续时间长。三是台风生成集中、登陆闽粤台风多。今年汛期出现的高影响天气主要是暴雨、高温和台风。
入汛以来南方地区暴雨过程多,部分地区遭受暴雨洪涝、山洪、滑坡等灾害。6月29日至7月2日,贵州、湖南至江淮一带出现持续强降雨,湘江干流全线、资水中下游、沅江干流全线及洞庭湖区出现超警戒水位洪水。
有限空间作业属于高风险作业,要按照“先通风、再检测、后作业”的工作程序,确认通风良好、检测达标的情况下可开展作业。需要特别提醒的是,有限空间作业中发生事故后,现场有关人员应当立即报警,禁止盲目施救。应急人员实施救援时,应当做好自身防护,佩戴必要的呼吸器具、救援器材,在确保救援人员自身安全的基础上,开展应急救援工作。
记者:高温天气对生产生活带来哪些不利影响?如何应对?
李佳英:高温天气下因用于防暑降温的水电需求量猛增,造成长时间水电供应紧张,故障频发;旅游、交通、建筑等行业也会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户外工作人员会出现中暑。
高温天气下作业人员少打赤膊,避免晒伤。图片来源于网络
高温天气对农业的影响尤为严重,高温加剧了土壤水分蒸发和作物蒸腾作用,高温少雨同时出现时,就会造成土壤失墒严重,加速旱情发展。同时,持续高温少雨还易引发火灾,对生态环境会造成破坏。
大家应尽量避开在高温时段出行或户外作业;当出现中暑现象时应立即休息,喝凉水降温,病情严重时应立即到医院治疗。高温天气下,墒情偏差农区要及时灌溉,防范对农业生产的不利影响,森林覆盖区需防范火灾。
记者:目前正值“七下八上”主汛期,有哪些安全度汛的建议?
王一:一是主汛期正值暑期,旅游出行高峰期,网友要注意旅游出行安全。避免去易受自然灾害影响的地区,提醒各位网友提前关注天气预报和预警信息,及时调整或改变行程。二是希望大家多关注学习安全出行的常识,确保自身的安全。
以上关于汛期的相关知识,希望能帮助你深入了解这方面的知识,如果你觉得有用不妨推荐给身边的朋友。
㈣ 汪民副部长在年全国汛期地质灾害防治工作视频会议上的讲话
国土资源部内部情况通报 2013年第27期
(2013年4月18日,根据录音整理)
今天,我们召开全国汛期地质灾害防治工作视频会议,主要任务是以党的十八大精神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强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决定》和国家防汛抗旱总指挥部第一次全体会议精神,总结2012年工作,研判形势,部署和安排2013年汛期地质灾害防治工作。
刚才,中国气象局副局长矫梅燕同志做了重要讲话,介绍了今后一段时期有关气象的趋势预测,分析了今年严峻的气象形势,对气象部门和国土资源部门共同做好今年的地质灾害防范工作提出了明确要求,大家一定要认真领会,切实抓好落实。四川、云南两省国土资源厅负责同志分别发言,总结了本地2012年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有关情况、主要做法和经验,介绍了今年的措施安排,讲得很好,我都赞成。尤其是把所有的地质灾害隐患点细化到点,落实到人,向社会全面公布;对在建工程的防灾采取强有力措施,明确把在建工程的防灾工作纳入当地政府的防灾工作体系;坚持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的告知、公示、督查三项制度;授权各地国土资源部门在强降雨期间对辖区内建设工程可以直接下达停工避险;要求乡镇政府及时将国土资源部门发布的预警信息传达至辖区内在建工程,并对其内部的信息传递及防灾措施落实情况进行跟踪督促。还有五道防线、群专结合的监测预警体系、主动预防避让工作制度,重大工程治理避让搬迁制度,因地制宜开展中小型地灾排危除险,“协同配合、上下联动”的工作机制和“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工作格局,这些都很好。各地在地质灾害方面都有一些好的做法,要认真总结,很好地学习借鉴。目前,施工单位地灾防治问题越来越突出,需要我们高度重视,花大力气认真加以解决。我们请中国电力建设集团副总姚强同志介绍了在生产施工过程中防范地质灾害的主要做法和经验,值得项目施工与管理单位很好地学习与借鉴。
2012年,各级国土资源部门深入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强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决定》,在地方政府统一领导和组织指挥下,认真履职,扎实工作,与有关部门、单位协调联动,大力推进地质灾害调查评价体系、监测预警体系、防治体系和应急体系建设,成效十分明显,为保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作出了重要贡献,展示了国土资源系统良好的精神风貌。借此机会,我代表国土资源部党组,代表姜大明部长,向长期奋战在地质灾害防治岗位上的广大干部职工表示衷心感谢和崇高的敬意!
姜大明部长高度重视这次会议,要求全系统一定要立即行动起来,认真落实好中央要求,全力做好今年,尤其是汛期地质灾害防治与应急工作。
下面,我讲三点意见。
一、2012年防治工作取得显著成效
2012年,全国共发生地质灾害14322起,其中139起造成人员伤亡,共导致375人死亡、失踪(292人死亡、83人失踪),直接经济损失53亿元。全国共成功避让地质灾害3532起,避免人员伤亡39964人,挽回经济损失8.1亿元。与前五年平均相比,地质灾害发生数量和造成的死亡、失踪人数分别减少24%和62%。
去年全国地质灾害主要有以下特点:一是中南和西南地区灾情较重,四川人员伤亡最重。湖北、湖南、河南、广西、广东、重庆、四川、贵州、云南、西藏等地共发生8826起,造成290人死亡、失踪,分别占总数的62%、77%。四川共死亡、失踪133人,居全国之首。二是类型以滑坡、崩塌和泥石流为主,小型规模居多。全国共发生滑坡10865起、崩塌2077起、泥石流922起,分别占总数的76%、15%和7%。小型地质灾害共13811起,占总数的97%。三是以降雨、融雪和地震等自然因素引发为主。全年降水量较常年同期偏多,局地极端强降水事件多发、过程雨量大,华北、西北东部和长江中下游发生极端降水事件。
在党中央、国务院强有力领导,地方各级党委、政府高度重视,相关部门密切配合下,国土资源系统各级管理部门积极努力,有序开展防治工作。
(一)提早研判部署,精心安排全年工作。部党组在2012年初即提出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总体工作要求。2月,部组织地方和有关方面专家召开趋势会商会,3月,提早对防治工作全面部署。在汛前和重点时段部通过3次全国视频会、10多次发文发电,对防治工作进行再动员、再部署、再落实,在“5·12”防灾减灾日、国际减灾日宣传活动期间组织开展防治知识普及活动,精心安排和指导推动全年工作。
(二)做好监督指导,强化巡查排查复查。40余次派出由部领导和司局负责同志带队的工作组分赴地质灾害多发地区检查指导,在31个省(区、市)安排69名区片专家长期驻守。部领导多次赴安徽、湖北、广西、重庆、四川、云南等地调研指导。针对局地强降雨、台风等天气,各地充分发挥群测群防体系作用,做到雨前排查、雨中巡查、雨后复查。省、市、县三级共组织5374个督促检查组、13255个隐患巡查组指导地方做好防治工作。
(三)积极组织协调,加强重点地区防治。部多次与有关地方党委、政府和相关部门召开专门会议,研究推进三峡库区、汶川和玉树以及彝良地震灾区、舟曲泥石流灾区、甘肃永靖、湖北五峰县城等重点地区地质灾害防治工作。会同有关部门编制了三峡库区年度地质灾害防治项目实施方案,指导云南省编制了地质灾害综合防治方案。派出工作组和应急专家组,指导落实监测、应急处置和工程治理措施。
(四)应急反应迅速,抢险处置有力有效。汛前,部召开了全国应急工作会议,安排部署相关工作。针对6月28日四川凉山州宁南县泥石流等突发地质灾害、7月31日新疆伊犁州新源县滑坡泥石流灾害、8月30日四川凉山州锦屏电站群发性地质灾害、9月7日云南彝良地震、10月4日彝良滑坡以及今年1月10日云南镇雄滑坡和3月29日西藏墨竹工卡滑坡,均及时启动应急响应,派出工作组指导开展应急处置工作。
(五)总结推广经验,努力提升防治水平。部较大规模组织调研总结各地防治工作经验,组织开展群测群防工作经验交流。指导地方验收428个地质灾害防治“有组织、有规划、有经费”等“十有县”建设,使“十有县”总数达到1765个。通过通报、出版物、报纸和网络等形式,向全国推广宣传先进经验,提升各地尤其是基层的防治能力。
二、地质灾害防治体系建设得到进一步加强
去年3月,部开展了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强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决定》情况的督促检查,各地按照要求认真组织开展自查和督查,地质灾害调查评价体系、监测预警体系、防治体系和应急体系建设均取得重要进展。
(一)调查评价持续开展。完成汶川、玉树地震灾区以及西南山区、西北黄土区等383个县的详细调查、9213个重大隐患点的工程勘查。组织开展三峡库区175米蓄水巡库调查、5年高水位蓄水评估总结工作。
(二)监测预警全面加强。与中国气象局部署推进气象预警预报工作,共同开展10年防灾效益评估。30个省(区、市)、215个市、1037个县逐步建立多部门联合的地质灾害监测预警信息平台,31个省(区、市)、303个市、1578个县开展了地质灾害气象预警预报工作。部与中国气象局5~10月共制作全国性气象预警产品156份,通过中央电视台和网站发布231次。
(三)综合防治措施有力。全国共有2032个城乡建设及相关规划、73755个工程建设项目实施了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119478个隐患点进一步完善了防灾预案。对近45万名受地质灾害威胁的群众实施避让搬迁,对4526处重要隐患点开展工程治理。委托高校对300家单位4000多名技术人员进行专业技术培训。初步探索形成了地质灾害防治与环境整治、生态保护、资源开发、城镇建设等相结合的新机制。
(四)应急体系日益完善。认真组织研究全国地质灾害应急业务发展规划,并以此来加强对各地应急体系建设的指导。全国18个省、139个市、850个县建立了地质灾害应急管理机构,21个省、156个市、301个县建立了应急技术指导机构,其余地区的防治机构也在大力推进。完善部省应急专家库,专家总数达3000多人。
(五)保障措施稳步落实。中央财政投入35亿元开展特大型地质灾害防治工作。23个省、176个市、932个县设立了防治专项资金,全年投入资金约200亿元。31个省、253个市、1573个县将防治工作纳入政府绩效考核。各地共发布实施41项地质灾害防治法规规章、103项标准规范。部指导建立了中国地质灾害防治工程行业协会,山西、宁夏、广东、甘肃4省区也相继成立了行业协会。
三、提高地质灾害防御能力
我国地质地貌复杂,城镇化、工业化和农业现代化进程中人类工程活动强烈,叠加地质灾害隐蔽性强、突发性强、破坏性强和动态变化大等特点,西南西北山区、中南、东南、华南山区丘陵区,尤其是三峡库区、汶川和玉树地震灾区、舟曲泥石流灾区等地防治工作任务十分繁重,避免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的难度大,防治形势十分严峻。特别是今年以来,受地震、降雨等不利因素影响,地质灾害已呈现较去年加重的趋势,云南、西藏等地区先后发生重大地质灾害。
党的十八大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的总布局,将生态文明建设提升到新的战略高度,明确提出加强防灾减灾体系建设,提高气象、地质、地震灾害防御能力。我们要以党的十八大精神为指导,充分认识做好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重要意义,切实增强使命感和责任感,扎扎实实做好各项工作,切实发挥在维护社会公共安全、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保护和恢复地质环境等方面的重要基础性作用。党中央、国务院领导对地质灾害防治工作高度重视,对云南、西藏发生的灾害分别作出重要批示。在4月11日国家防汛抗旱总指挥部第一次全体会议上,国务院领导同志对做好今年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提出了明确要求,强调既要继续加强农村山区地质灾害监测预警,也要注重城镇、工矿地区的地质灾害防治。
关于今年的工作,部已于2月底召开全国地质灾害趋势会商会,并先后发文对今年全国和三峡库区地质灾害防治工作作出部署,我们要认真抓好贯彻落实。总体要求是:坚持以人为本,全力推进防治体系建设,时间上以汛期为重点,空间上以三峡库区、地震灾区以及山区丘陵地区等地质灾害多发易发地区为重点,统筹做好城镇、工矿地区和农村山区的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手段上要继续以巡查排查、督促检查、宣传培训演练为重点,加快重大隐患的避让搬迁和工程治理,切实提高对经济社会发展的保障能力,努力将地质灾害造成的损失降到最低限度。重点做好以下工作:
(一)继续全面深入贯彻落实《决定》精神。按照《决定》提出的“以建立健全地质灾害调查评价体系、监测预警体系、防治体系、应急体系为核心,强化全社会地质灾害防范意识和能力,科学规划,突出重点,整体推进”的指导思想和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贯彻落实决定分工方案》的具体要求,全面提高地质灾害防治水平。以高标准“十有县”建设为抓手,从机构、制度、经费、监测、预警、评估、避让、宣传、演练、成效等十方面入手,推进落实调查评价、监测预警、搬迁避让、工程治理和应急处置工作。对于《决定》明确“十二五”期间需要完成的地质灾害重点防治区灾害调查、重大地质灾害隐患点的工程治理或搬迁避让等任务,各地要加紧谋划,倒排时间表,务必按期完成。
(二)加强汛期地质灾害防治措施的落实。一是做好巡查排查,汛期前各地都要开展一次全面的隐患排查工作,将所有威胁人员和财产安全的隐患点及时纳入防范体系。要坚持雨前排查、雨中巡查、雨后复查,动态监控地质灾害隐患点的变化情况。二是加强督促检查和指导,包括组织领导、制度完善、措施落实等。对重大隐患点和重要部位要逐点实地检查防治责任和措施的落实情况。对工程施工、矿产勘查开发等场所要加强监督指导,特别要指导施工单位做好施工区、临时工棚选址工作。三是做好防治知识宣传教育和培训演练工作,对所有重大隐患点每年至少要进行一次应急演练,不断地检验和完善防灾预案,提升应对突发地质灾害的综合协调、应急处置能力,提高受威胁群众的临灾避险能力。
(三)强化重点地区防治工作。三峡库区要做好水库水位涨落期间的地质灾害防范,重点是开展全面的巡查排查,落实隐患点的群测群防监测和专业监测,尤其是汛前水位消落以及高水位条件下库岸的稳定性监测,要做到定人、定点、定时进行巡查和监测。要充分发挥专业技术队伍的支撑作用,做好预案的落实和应急处置工作。汶川、玉树、彝良地震灾区和舟曲特大山洪泥石流灾区,要充分依托以群测群防为主的监测体系做好日常防范工作,重点时段要派驻专业队伍指导协助地方做好防灾工作。东南、华南、西南等山地丘陵区要着重防范台风、强降雨引发的点多面广的突发性灾害。华北、西北黄土地区要做好黄土塬边缘崩塌、滑坡、沟口泥石流灾害的防治。新疆等地要密切关注气温变化情况,做好积雪融水引发地质灾害的防范。
(四)及时做好应急处置工作。一是加强应急值守,坚持汛期24小时值班制度,及时掌握灾情、险情,及时启动应急响应,及时报送信息。二是要针对急、难、险、重工作,重点做好险情、灾情的调查评估,协助地方及时撤离人员,划定危险区,特别是指导避免发生二次伤亡。三是加强和政府应急管理机构、有关部门的联系,着重提高信息共享和协调配合能力。要积极协调当地地勘队伍和防治技术单位在汛期对口开展驻守巡查指导工作。要高度重视新闻宣传工作,及时主动与新闻宣传部门沟通联系,提供最新准确信息,积极宣传突发地质灾害应急工作取得的成效。
(五)大力支持地质灾害防治工程行业发展。推动成立行业中介机构,加强行业自律监管、提升防治工程质量,是我们当前十分重要的工作。各地要大力支持中国地质灾害防治工程行业协会的发展,积极推动建立地质灾害防治中介机构,为中介机构和中介服务业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提升行业机构服务防治工作的能力。目前,中国地质灾害防治工程行业协会根据行业需求,正重点组织开展地质灾害防治工程行业系列技术标准规范的编制工作,形成了工作方案和目录并拟于近期广泛征求意见,地方各级国土资源管理部门要积极参与、大力支持。
同志们,做好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是党和人民赋予我们的重大使命,任务光荣而艰巨。让我们以党的十八大精神为指导,全面提升防治能力,严格落实防治措施,在防灾上做足最坏的打算,在效果上向最好的方向努力,全力保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为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建设美丽中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作出我们应有的贡献。
谢谢大家!
㈤ 北京市汛期地质灾害应急演习方案
北京市国土资源局、房山区政府
(2011年7月27日)
一、演习目的
为进一步普及地质灾害防灾救险知识,提高各部门及群众的防灾自救意识,进一步熟悉应急处置程序,提高应急处置的快速反应能力,从而迅速、高效、有序做好地质灾害的防灾和抢险救灾应急工作,最大限度地减轻地质灾害造成的损失,切实维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的安全。
二、演习任务
本次地质灾害应急预案演习的任务是:受连续降雨和强降雨的诱发,史家营乡曹家坊村河谷内河水水势突然加大,并夹有较多柴草、树木,沟内传来闷雷般的声音,有可能发生泥石流地质灾害,情况十分紧急。按《史家营乡灾害防御应急预案》,需要立即启动应急预案,组织相关部门各司其职,用最短的时间安全地撤离危险区的住户,尽快采取防灾减灾的有效措施。
三、演习的原则
以人为本、避让为主的原则。
统一领导、分级负责的原则。
反应迅速、措施果断的原则。
部门配合、密切协作的原则。
四、演习时间
2011年8月2日10:00—12:00(9:30在史家营乡集中)。
五、演习地点
(1)灾害隐患点:史家营乡曹家坊村。
(2)避灾安置点(原曹卫煤矿煤场办公场所和部分村民家)。
六、参演单位
北京市国土局、房山区政府
史家营乡防汛指挥部、参加演习曹家坊村民及村干部50人;
房山国土分局、区应急办、区水务局、区安监局;
北部山区乡镇主管乡镇长及科长。
七、演习背景
经多年人为工程活动的影响,史家营乡曹家坊村后山堆放的大量矿渣和渣土,在大雨后可见浑水渗出,并夹有较多柴草、树木、渣土,沟内并传来闷雷般的声音,目前强降雨仍在继续,极易发生泥石流等地质灾害。严重危及史家营乡曹家坊村村头15户居民52人生命财产安全。
八、演习的实施步骤
(一)应急预案演习预备工作
为确保应急预案演习的成功,切实体现统一指挥、迅速、高效和部门协调的一体性,演习于6月29日上午召开协调会议,会议由乡党政办召集,乡防汛抗旱领导小组成员及相关部门参加。
会议内容:
①介绍地质灾害应急抢险救灾预案演习方案:
②讨论应急预案演习方案实施的有关问题,征求各部门意见;
③明确各部门的工作职责,细化分工,任务落实。
总指挥:霍奇国(政府乡长)
现场指挥:牛振学(政府副乡长)
王丙禄(政府副乡长)
村级现场指挥:张进宝(曹家坊村经联社社长)
(二)各职能组及工作职责
(1)总指挥:霍奇国。①决定启动应急预案;②全面负责应急抢险部署协调工作。
(2)副总指挥:牛振学王丙禄。①组织协调应急抢险工作;②协调各部门开展各自工作;③指导、协助现场抢险方案的具体实施。
(3)紧急抢险组:组长:邱仲亭(乡长助理)
金明(乡长助理)
成员:消防队20人、矿山巡查队20人
职责:及时掌握并向指挥部报告现场处置和险情处理情况,尽快组织群众撤离危险区,抢救受灾群众、帮助群众尽快进行避让。
(4)调查监测组:组长:邱仲亭(乡长助理)
史宝华(乡长助理)
成员:杜成恩、韩丰清、宋有林
职责:调查、核实灾情,组织监测、预测灾害发展趋势和潜在威胁,提出应急对策和措施。
(5)后勤保障组:组长:马良宁(组织委员)
毛玉营(政府副乡长)
成员:杜成湖、张翠杰
物资专用车一辆。
职责:安置撤离群众,解决撤离群众急需物资供应,(制定群众撤离路线;准备好一定数量的急救包、手电、雨衣、雨鞋;整理各部门联系电话;安排车辆、司机随时待命车辆加满油)做好安置点灾民的思想疏导工作。
(6)医疗卫生组:组长:郑桂彬(政府副乡长)
成员:于克勇、张永成
救护车一辆。
职责:组织医疗队进行抢救伤员,提供所需药品和医疗器械,防止疾病暴发。
(7)治安保卫组:组长:王永民(纪检书记)
陆忠民(派出所所长)
成员:于存水、张文江、韩朝民
职责:负责封闭公路,维护车辆秩序,灾区社会治安及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8)宣传报道组:组长:董永利(宣传委员)
成员:刘振新、史晓娇、付文辉
职责:及时发布有关抢险救灾信息。
(三)演习实施程序
史家营乡曹家坊村泥石流隐患点,因连续受降雨和强降雨影响,今天早上山体局部发生小滑塌,河谷内水量加大,据气象部门预报,强降雨天气还将持续,极易引起大面积泥石流,直接危及下方15户、52人生命财产安全。情况十分紧急!
演习过程
乡政府会议室:指挥部成员和会议代表在会议室集中开会。在会议讨论其他话题时,史家营乡曹家坊村地质灾害隐患点监测员宋有林电话向牛副乡长报告灾情:牛副乡长,我是史家营乡曹家坊村宋有林,我村后山出现泥石流紧急情况,昨天夜里降暴雨,山体前缘的堆积物局部发生小滑塌,发生大面积泥石流的各种征兆比较明显,直接威胁我村下方15户52人生命财产安全。牛副乡长:“你继续做好监测工作,要密切关注情况的发展,并做好组织人员撤离准备,我们马上向上级汇报,并派人到现场协助你们”。牛副乡长挂断电话后,按照预案的要求通知相关部门,立即到防汛指挥部召开紧急会议。霍乡长:“防汛指挥部紧急会议现在开始,下面请牛乡把史家营乡地质灾害有关情况介绍一下”牛副乡长昨天夜里下了一场暴雨后,曹家坊村地质灾害隐患点出现临灾险情,直接威胁15户52人生命安全,已派出调查小组赶赴现场,建议启动防灾应急预案。霍乡长:“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第一,我同意立即启动应急预案”。乡防汛指挥部要做好重大险情抢险准备,通知人武部、应急分队、卫生院、派出所及有关部门,做好抢险准备,要马上组织危险区域人员撤离,组织乡应急分队队员成立应急抢险组,现场由牛副乡长任指挥,马部长、郑乡长负责组织后勤保障组做好后勤保障工作,王丙禄乡长负责调查监测工作,大家立即行动。并按程序上报区防汛指挥部,必要时寻求支援。
乡政府操场,指挥部成员和参加会议人员下楼到乡政府门口,总指挥对参演人员进行动员。
乡政府操场,全体人员集中出发赶赴现场
史家营乡,调查组到达现场与村地质灾害检测员一起开展调查和跟踪监测。
史家营乡现场指挥部全体人员到达现场后,指挥部成员马上在“现场抢险指挥部”集中。调查组向现场指挥部汇报当前情况:“史家营乡曹家坊山体前缘于今天早晨发生滑塌,可能会发生大面积山体滑坡或大面积的泥石流等灾害,严重威胁村庄下方15户52人的生命财产安全。”现场指挥部副总指挥牛副乡长:“紧急抢险组和村干部组织村民向安全区撤离;治安保卫组封锁村两头道路交通;调查组继续做好跟踪监测;后勤保障组做好保障准备;医疗卫生组原地待命;各组立即行动,请马上执行!”各组回答“是!”
指挥部紧急抢险组组长邱仲亭向应急分队下达命令;“现在史家营乡后山出现地质灾害临灾险情,请大家执行以下任务:①两名队员到村庄内发布预警信号,十八名队员和村干部组织村民撤离到安全地带;②其他队员在路口设置警戒,立即执行!”应急分队队员:“是!”
曹家坊村 两名应急分队队员带上“禁止通行”的牌子和警戒绳跑步到村庄两头对道路设置警戒,调查组继续监测。
曹家坊村 两名应急分队队员到村庄内吹哨和鸣锣发布预警信号。
曹家坊村 其他应急分队队员和村干部分两组跑步进入村庄组织村民向安全地方撤离(村民随手带着生活用品走出村庄,应急分队引领村民到撤离点)。
后勤保障组向灾民发放方便面等生活必需品。
常务副总指挥报告灾情情况、人员伤亡及财产损失情况。
指挥部 总指挥向调查组询问泥石流情况,向防汛办询问气象情况后下达命令。总指挥:“现在灾情情况如何?”“现在没有加大的趋向和明显滑动迹象。”“气象情况如何?”牛副乡长:“该地区已累计降雨达80毫米,未来3小时无降雨,防汛指挥部已解除警报。”乡长宣布演习结束。
市国土局领导点评;区领导讲话。
演习过程中救援队员沿标识牌转移当地群众
救灾演习现场
抢险队员组织群众转移
群众转移在临时避灾点进行登记
㈥ 关于进一步加强主汛期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函
国土资应急办函〔2013〕13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国土资源主管部门,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国土资源局:
入汛以来,我国降水总体偏多,共出现7次区域性暴雨过程。截至本月23日,今年强降雨诱发了大量地质灾害,已造成214人死亡、30人失踪。中国气象局预测,今年主汛期(6-8月),吉林东南部、辽宁、北京、天津、河北大部、山西大部、山东、河南东北部、江苏东北部和南部等地区降雨偏多。其中,辽东半岛、天津、河北东部、山东半岛等地区偏多2-5成,陕西北部、甘肃河西、青海大部、四川西北部、西藏东北部易发生山洪地质灾害。芦山地震灾区雨量充沛、诱发灾害可能性大。根据6月19日《国家减灾委员会关于切实做好防灾减灾救灾工作的通知》(国减电〔2013〕3号)要求,结合地质灾害防治形势,请各地国土资源管理部门进一步落实责任,细化各项工作,扎实完成汛期防灾减灾任务。具体要求如下:
一、进一步加强组织领导,严格落实防灾救灾责任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国土资源主管部门要把防灾减灾工作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立足防大灾、抗大灾、救大灾,严格落实以行政首长负责制为核心的防灾救灾责任制,进一步加强沟通协作,健全完善各项工作制度和机制。各级领导干部要深入一线、靠前指挥,切实保障抗灾防灾工作的有力有序推进。
二、进一步加强监测预警预报,认真做好灾情管理
密切关注雨情、水情,加强与气象部门联系,及时获取雨情趋势分析与预判报告。完善灾情会商与协同预警机制,及时发布预警信息,重点加强地震灾区紧急预警信息发布,需要采取措施的必须措施到位。加强灾情数据管理,做好灾情统计汇总和会商核定工作。
三、强化巡查排查和临灾避险,加强督促检查
进一步组织力量加强巡查、排查、复查,对所有排查出来的隐患点,全部纳入群测群防和预警体系。要加强对中小学、卫生院、敬老院、建筑工地、旅游景点、避灾场所等人员密集区的排查。要抓紧完善应急预案,进行应急演练,加强专业培训与科普宣传,加强应急队伍和装备建设。要特别加强外来务工人员及农村留守老人儿童管理,做好安全防范措施。
四、做好应急值守和应急处置工作
各级国土资源主管部门要加强值守,严格落实24小时值班和领导带班制度。出现险情和灾情时,要及时核报信息,启动应急响应,果断撤离危险区内所有人员。第一时间派员赶赴现场,协助地方政府做好抢险救灾工作,力求把灾害损失降到最低。
如有重要情况,请及时上报。
国土资源部地质灾害应急管理办公室
2013年6月2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