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地质工程 » 中国地质调查局核心价值观

中国地质调查局核心价值观

发布时间: 2021-03-02 08:41:04

㈠ 国内外地质工作绩效评价情况概述

一、国外地质工作绩效评价状况

20世纪70年代以来,英国、美国、日本、韩国等发达国家在政府绩效评估方面进行了理论和实践探索,取得了重要进展。国外学者在公益性地质工作的效益评价方面也作过长期探索,形成了一些值得借鉴的评价思路和方法。如在地质填图的经济价值方面,有关学者从成本效益角度出发,探讨了直接效益和间接效益分别估算的方法,对区域地质填图的经济价值进行了定量化评估和分析,认为地质填图的净收益是非常可观的。同时也指出了效益量化的困难,地质调查局和其他公益性团体越来越需要显示其工作必须符合成本效益原则;指出了评价项目的角度要依项目的远景和所评价的效益性质来定。

1.英国地质调查局的经济效益研究

英国地质调查局委托RogerTym研究组和其合作伙伴进行旨在评价英国地质调查局对英国经济的作用,唤起政府、科学界和普通公众对地调局活动的实际用途与价值的认识和了解;促进英国地质调查局的科学与商业发展,使它在保持提供科学、公开信息的传统优势的基础上,拓宽服务领域,增加更多的实际应用和增值业务的专题研究。

该项研究于2003年11月提交了“英国地质调查局的经济效益”研究报告。报告对英国地质调查局产品和用户进行了分类和分析。通过对8项地质工作项目、17个地质工作的案例来说明其在各领域提供的价值,并指出英国地质调查局所服务的范围。这些工程包括:大陆架和海岸边界工程、经济矿产和地球化学基线工程、可持续能源和地球物理调查、地下水体系和水质量工程、全球地震和地磁学研究工程、沿海地球科学和全球发展机遇工程、国家地质科学信息服务工程等。

根据用户(产品和服务接受者)对英国地质调查局在经济和社会效益方面的评价,对用户提出的意见进行有效分析。最后,分析了英国地质调查局提供的产品和服务的成本及其增值。报告从成本效益角度来分析英国地质调查局产生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并将效益分为直接和间接效益两部分。报告将英国地质调查局的产品服务对象的评价作为参考,主要是由于地质工作的公益性特点,往往无法采用量化、货币化指标来评定。

研究表明,英国地质调查局在2001年为英国所作的贡献相当于其年度总营业额(既包括政府拨款,也包括市场运作收入)的850~1525倍。这个估算虽然存在许多不确定因素,但可以肯定地说,英国地质调查局的投入产出比大于850。由此看来,地质调查机构可以产生巨大的经济效益。英国地质调查局经济效益评价中所用的案例分析方法、直接效益和间接效益评估法等方法都具有借鉴意义。

2.美国地质调查局的绩效管理

美国地调局是美国内政部所属的8个局之一,但它属财政单列局,其预算通过内政部上报,由国会直接批准。美国地调局战略计划的制定、产品质量和业绩的考核都受GPRA的约束。

(1)战略计划。美国地调局在经历“撤销”的危机后,在征求社会各界意见基础上,于1996年制订了《美国地调局战略计划(1996~2005)》。此后美国地调局召开了200多次定期的利益相关者会议,发动公众和雇员积极参与战略计划的修订。USGS收到内政部的其他局、其他国家机构、USGS雇员、私营企业、大学社团、环保机构、其他非政府组织以及个人对战略计划所作的书面意见。在USGS内部,战略小组和其他管理人员也对战略计划进行了广泛而详尽的讨论。USGS将战略计划某些子计划如“矿产资源调查子计划”提交给国家理事会进行评估,为其战略计划的修订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年度绩效报告与计划。美国地调局每年都要提交上一年度执行情况报告及下一年度的计划,例如,2000年美国地调局提交了《美国内政部USGS 1999年度执行报告及2001年度计划》。据称,该报告是内政部递交给国会的第一份官方计划,其中,1999年度的执行报告是内政部第一次向国会报告USGS的成就。

内政部(DOI)的监察总局(IG)、管理与预算局(OMB)、审计总局(GAO)、国会研究所的“报告卡”以及对内政部《政府绩效与成果法》第一个战略计划、1999年财政年度计划和1999年财政年度预算的讨论,都强调要减少目标和考核的复杂性和数量,提高业绩信息透明度,改善拨款与业绩和战略实施的联系。内政部负责政策、管理和预算的副部长JohnBerry于1998年4月22日在众议院资源委员会GPRA听证会上表示,内政部对USGS取得的成绩承担会计责任、考核和报告责任。随后,USGS根据法案对战略计划作了修订。USGS战略计划的调整,使目标和业绩考核数量锐减。这一减少表现为,以前的八项业务活动合并为两个任务目标,67个“业绩考核”合并为两个长期目标。

修订后的《美国地调局战略计划(2000~2005)》是一本简明指南,其目的在于帮助内政部及其合作伙伴与用户开展综合性科学研究活动,开发质量好且易于理解和使用的信息产品、数据以及评估报告。在新版战略计划中,USGS原先的目标和使命已被改写,以便更清晰地陈述地调局的核心价值与使命,其战略方向也得到进一步的明确。第一个USGS战略计划中的八项业务活动被合并为两个任务目标,并附有完成这些目标的明确战略。另外,还讨论了影响目标实现的关键因素以及与其他部门和机构的交叉关系。

(3)成果评估。USGS为公众提供客观、公正和可靠的信息。但地调成果是不可预计的,而且科学往往不是与战略决策有关的唯一因素。地质调查信息可为提供可供选择的方案及成果的预测服务,但科学再好,它本身也不一定能达到预期成果。这就要求科学信息的使用者在决策时,甄别这个信息对决策是否有用,衡量决策所取得的成果,最后确定科学成果对达到期望成果的有用性。如果USGS提供的科学成果由于无用或不合时宜而未被利用,USGS需要而且应当承担责任。这就是为什么USGS的研究成果要继续接受内外同行评审,继续接受客户和有关方面的调查,USGS项目要进行定期评价,以保证科学成果的质量和及时性。这也是为什么USGS把战略和年度工作目标的重点放在为客户提供科学成果上,从而让他们能解决国家复杂的土地和资源管理问题,并把自然灾害造成的生命财产损失降到最低程度。同行评审已作为USGS科学出版物的质量标准,并记录了USGS所有政策历史。

美国地调局的政策规定,评审分内部和外部两种,分别由美国地调局和非美国地调局的科学家、技师或专家进行,但前提是他们“都没有参与所评审的议案、设计、项目或产品”。评审政策规定,对正在进行的项目进行独立的同行评审,约每5年一次,但其间要与较频繁的独立内部管理评审相结合。评估是为了达到以下几个目的:一是提高项目的会计责任和质量;二是辨别和填充项目的缺口;三是改变或肯定项目方向;四是确定和建议缩减非优先项目;五是确定开展新的优先项目的时机并为其提供相关指导;六是提供能够用来激励管理者和科学家的信息。

据了解,美国地调局常常邀请美国国家科学院国家研究理事会(NRC)对其实施计划进行评估或对其发展方向开展战略研究,其中最典型的实例是国家研究理事会2001年出版的《美国地调局未来作用与机遇》、2003年年底出版的《美国地调局矿产资源项目的未来挑战——对美国地调局矿产资源项目的评述》。这种报告既是一种咨询报告,为美国地调局未来发展或项目实施提供思路,同时,也扩大了美国地调局在美国国内的影响。

二、国内地质工作绩效评价状况

1.中央经济建设部门预算绩效考评管理办法

2004年底,财政部先后下发《中央经济建设部门预算绩效考评管理办法(试行)》、《中央经济建设部门项目绩效考评管理办法(试行)》两个关于部门绩效考评和项目绩效考评管理办法的文件。两个文件是为适应市场经济和公共财政支出改革的要求,加强项目支出预算管理,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率,规范财政预算管理而制定的。文件对绩效考评的评价依据、评价内容、指标、方法、评价原则进行了规定和说明。其中,部门预算的绩效考评是对部门职责完成情况和预算经费使用情况的考评;项目绩效考评是对财政资金项目执行情况和效果的考评。作为国家财政专项的国土资源大调查专项,也在执行项目绩效考评的范围之列。目前,国土资源部也已经下发专门文件,要求开展绩效考评工作。随着改革试点的深入,未来大面积推广公共财政支出绩效评价势在必行。

文件的颁发,对今后绩效评价工作提出了新要求,但是两个文件关于绩效评价内容和指标只是框架性的规定。由于地质工作具有效益后续性、效益的非直观性、效益的长远性和效益的难量化性等特点,导致地质调查项目的立项评价和绩效评价工作存在很大困难,迫切需要结合地质工作实际和特点,研究建立具体的评价方法、评价指标和标准。

中央经济建设部门项目绩效考评,是指对纳入部门预算管理的由各种专项资金安排的行政事业类项目、基本建设项目和其他类项目,运用一定的指标、方法,对项目投产运行后的绩效目标、运营情况和效益情况进行综合考评。项目绩效考评的主要内容包括对项目实施内容、项目功能、资金管理效率、经济效益、公共(或社会)效益等方面进行全面、综合考评。其考评重点是项目预算完成后,对项目绩效目标完成情况,以及项目经济性、效率性、效用性和社会需求的满足程度等进行考评。一个单位项目绩效考评结果很大程度上影响着这个单位部门绩效考评结果,尤其是以承载项目为主的单位,更要注重项目绩效考评工作。

项目绩效考评的典型方法有:成本一效益分析法、最低成本费用法、综合指数法、模糊数学模型法、打分法、使用价值考评法等方法。针对项目考评中的项目类型,考评重点及管理要求,设置不同指标,具体考评分值和权重可进行调整,以进行综合性考评。根据文件要求,项目绩效考评指标包括:项目实施内容绩效、功能绩效、资金管理绩效、经济效益绩效、公共效益绩效等指标。中央经济建设部门项目的绩效考评指标内容归纳后,见表9-1。

表9-1 中央经济建设部门项目绩效考评指标表

续表

资料来源:《中央经济建设部门项目绩效考评管理办法(试行)》

2.我国地质领域的效益评价探讨

地质领域的效益评价问题一直是一个非常重要而又难以解决的课题。公益性地质工作产品具有公共产品的特点,产出难以货币化,且具有重复使用、效益后续等特点。矿产地质工作具有高风险性、长周期性、效益在开发阶段才能体现等特点。导致地质工作效益评价存在很大难度。长期以来,我国在效益评价方面做过很多探索性研究,对地质项目的效益评价有很多积累性成果。

我国在矿床技术经济评价中借鉴了西方的矿床开发效益评价思路和方法,结合我国实际,形成了比较完整的矿床技术经济评价方法体系。我国80~90年代中期开展了矿床技术经济评价理论和方法研究,大规模开展了评价实践,在矿床和区域矿产资源技术经济评价方面积累了很多经验。在地质科技进步定量评价方面也做了有益探索。

近几年,中国地质调查局发展研究中心开展了“地质调查项目技术经济评价、社会评价方法研究”课题,提出了地质调查项目的社会作用及其贡献和公益,特别是提出了地调项目公益的概念,以区别一般评价中效益的概念。提供了地质调查项目公益的度量方法,公益的测算时间、范围和数学模型,建立了一套地质调查项目立项评价的指标体系和地质调查项目后评价指标体系。但是该成果通过实例分析表现出其指标体系在实际工作中的合理性、可操作性还有待进一步完善。

中国地质矿产经济学会开展了“公益性地质工作社会效益研究”,通过对西安、成都、宜昌、天津、南京等地质调查中心以及部分厅局的实地调查,分析地质工作社会效益。该成果侧重于案例评述,缺少相应的量化指标,也没有提出完整的评价指标体系。

综上所述,在地质工作效益评价方面,主要进行了以下探索:

(1)用实物工作量,反映地质工作的产出。如:填图的图幅数,钻探工作量等。

(2)用潜在价值反映地质工作的产出。如探明储量的潜在价值等,后来进一步测算了提取价值等。

(3)通过测算地质工作的后续效益反映地质工作的效益。如:矿产勘查的效益与矿产开发的效益综合测算,再按比例分配。对于地质灾害治理项目,通过计算减少的损失,反映地质工作效益等。

(4)将矿产勘查和开发统一考虑,对矿床进行技术经济的评价。在这方面,有一整套比较成熟的评价方法和参数。

(5)通过典型案例的评价反映地质工作的效益,包括定量分析和定性分析。

(6)运用多层次分析法,综合确定地质工作的效益等。

(7)专家打分法。

当前,地质工作效益评价方面还存在如下问题:一是我国目前缺乏一套系统的地质工作绩效评价依据、评价办法、评价指标体系;二是缺少从用户角度的评价方法和实践;三是缺少简单易行,可操作性强的评价方法和评价示范;四是缺少评估地质调查项目的专业组织。

在原计划经济体制下,地质工作的成果无偿提供后续部门使用,地质工作内部工作程序也是按照计划分工开展工作,这种体制决定了每个生产链条都通过计划安排紧密连接,生产者只需按照计划完成生产任务即可,无须关心后续效益。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原有的地质工作体制也在进行相应的改革探索,公益性地质工作与商业性地质工作分开运行的体制框架已经确立,地质工作必须更加紧密地与经济建设相结合,更加主动地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才能更好地生存和发展。因此,新形势下的地质工作不仅仅是提供地质产品,而更要突出地质产品如何为后续部门和社会公众提供服务。对地质工作效益的评价,也必须向后延伸,结合地质产品的后续使用情况评价其效益。因此,无论从理念上,还是地质成果的表现形式,评价思路和方法,评价指标的设置等都需要创新。

㈡ 国土资源大调查成果社会化服务评估

此文系作者和朱京占(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吴元元(内蒙古地质矿产实验研究所))合作。原载《西部资源》2006年第2期

新一轮国土资源大调查始于1998年,包括基础调查计划、土地利用监测调查工程、矿产资源调查评价工程、地质灾害预警工程、数字国土工程、资源调查与利用技术发展工程(简称“一项计划五项工程”),是国家财政专项支持的项目,时间跨度12年(1999年~2010年)。几年来,国土资源部根据新形势、新体制,采取新机制、新思路,运用新理论、新技术,认真组织实施,取得了一大批丰硕的成果,为国家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做出了新的贡献。如何评价这些成果为社会提供的服务情况是亟待破解的问题,《2006年国土资源大调查项目计划编制与审核要求》提出“制定大调查成果数据的评价指标,建立系统的评价标准和指标体系,进一步开展大调查成果推广应用工作,提高大调查成果应用和转化效果”。本文在客观分析开展国土资源大调查成果社会化服务评估必要性、介绍国内外公益性国土资源调查社会化服务现状基础上,提出我国加快国土资源调查成果的社会化服务评估应开展的研究方向。

1 开展国土资源大调查成果社会化服务评估的必要性

公益性是国土资源大调查的特征之一。开展新一轮国土资源大调查的目的,主要是为国家进行宏观调控提供基础资料和依据,为政府履行规划、管理、保护和合理利用自然资源的国土资源管理职能服务,为社会公众提供公益性国土资源信息。但这些服务对社会经济发展发挥了多大作用,是否有利地推动了社会经济的发展,在国土资源规划、管理、保护和合理利用中是否发挥了作用,又如何评估这些作用;满足公众尤其是利益相关者的程度如何、效果如何等。在公益性国土资源大调查社会化服务优先的国际趋势下,如何建立以用户为核心的成果表达、服务方式,提高服务水平等是当前亟须解决的问题。

1.1 适应大调查工作新起点的需要

之所以提新起点有三个理由。其一,新一轮国土资源大调查进程过半,需要总结成绩,克服不足,调整方向,争取更大成就;其二,组织实施单位职能的重新定位,需要转变项目管理思路和方法,加大成果汇总和整合集成工作,提升成果社会化服务的功能;其三,2005年~2006年是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五计划”之末年,启“十一五规划”之初年,接续第“十二五年规划”,论证并准备开展第二轮国土资源大调查的基础。

事实上,加强国土资源调查评价成果的社会化服务,切实体现国土资源大调查的公益性,已成为国土资源部、有关组织实施单位和项目承担单位的共识。《国土资源大调查“十一五”规划》将加强成果社会化服务作为规划编制和任务部署的主要原则之一,强调提出“提高大调查成果资料社会化服务与共享水平,加快推广转化应用,提高成果的显示度和社会经济效益,切实体现大调查工作的公益性”。在任务部署上,《国土资源大调查“十一五”规划》将进一步理顺成果资料的管理体系,建立大调查成果统一汇交管理和数据共享平台,尽快解决制度机制问题,提高大调查数据共享与成果资料社会化服务水平,改变服务方式、加快推广转化应用,提高成果的显示度和社会经济效益,充分体现大调查工作的公益性。

长期来看,国土资源大调查是为国家经济社会发展、为国土资源参与国家宏观管理和社会公众提供基础地质资料的公益性活动,是一项国家公共财政必须支持、而且会不断加强的滚动项目。但如何高效利用纳税人的钱,尤其是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不断完善,公共财政支出透明度逐渐扩大的形势下,必须对新一轮国土资源大调查每年10亿,累计120亿资金的使用及其效果给出一个合理的、可说服国家预算审查委员会的答案,这是申请下一轮国土资源大调查的重要基础。因此,科学评估国土资源大调查的实施情况、社会化服务效果,组织实施好《国土资源大调查“十一五”规划》,完善社会化服务体系,是时不我待的课题,是写出合格“答案”的必要前提。

1.2 国家预算管理体制改革要求对财政资金投入效果进行评估

新一轮国土资源大调查是中央财政专项资金支持的项目,需要按照国家财政改革要求进行评估,回答为社会做了什么,效果如何,以取得纳税人的认可。《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强调推进财政管理体制改革,“改革预算编制制度,完善预算编制、执行的制衡机制,加强审计监督。建立预算绩效评估体系。”可见,完善预算管理制度是我国财政体制改革的目标之一。党的十六大提出要“完善预算决策和管理制度,加强对财政收支的监督,强化税收征管”;2005年10月11日中国共产党第十六届中央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通过《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建议》(2006~2010年)明确要“继续深化部门预算、国库集中收付、政府采购和收支两条线管理制度改革。”

2004年12月23日财政部发布的《中央政府投资项目预算绩效评估工作指导意见》(财建〔2004〕729号)明确提出,预算绩效评估工作是预算管理的重要环节。为发挥绩效评估工作的跟踪问效作用和决策信息反馈作用,各部门、各单位要积极创造条件,根据管理需要、项目特点、介入时点,从自身实际出发,选择一些具有代表性的重点项目,构建动态的、可扩充的绩效评估指标体系,通过试点工作积累相关经验,待条件成熟后,对本部门的政府投资项目全面开展预算绩效评估工作。

1.3 深化国土资源大调查项目管理的需要

国土资源大调查项目管理取得了较大的成绩。以地质调查的“一项计划五项工程”为例,1999年以来,中国地质调查局坚持了以项目联系、业务指导为核心的管理定位,建立了系统的项目管理制度,使地质调查工作基本上做到有章可循,有法可依,使项目管理做到科学、有序;形成了地调局—项目实施单位—项目承担单位的项目组织、运行管理体系;建立了地调局、大区地调中心、项目承担单位的分级质量、资金监管体系;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新发现物化探异常15018处,检查物化探异常4378处,验证物化探异常1674处,见矿物化探异常1383处。新发现矿产地394处,重要矿产新增资源量13亿吨以上。但是,国土资源大调查也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部分项目成果推广转化应用不够,成果的显示度不够,服务方式单一,服务范围需要进一步扩大,国家公益性成果还不能实现完全共享。受保密政策的限制,大部分国土资源大调查信息化成果没有通过网络对外提供服务,目前只有几个空间数据库的元数据和全国地质资料目录数据在互联网上对外提供服务。信息工程数字化信息积累程度仍然难以满足信息化的要求,尤其是大比例尺的基础数据,目前的数据更新机制难以适应政务管理对现势性信息的需求;信息系统建设的业务尚未覆盖全面,系统集成度不高,各信息系统之间不能实现有效衔接和信息互联互通。信息资源的共享程度较低,数据共享和对外服务意识不够,没有形成对外服务的机制和制度,共享技术也有待进一步提高。

2 国内外国土资源调查成果社会化服务评估现状

公益性国土资源调查成果社会化服务评估属于新一轮国土资源大调查项目的事中评估和社会化服务本身的事后评估。按照现行的做法,通常将事中评估与绩效评估同等看待。因此,在考察国内外国土资源调查成果社会化服务评估时,将参考绩效评估的内容,并以次延深研究。

2.1 国外研究现状

分别介绍一下国外政府绩效评估和公益性国土资源调查成果社会化服务评估。

(1)国外政府绩效评估工作。从世界范围来看,美国政府绩效评估体系的建设走在了世界的前列。早在20世纪40年代就着手构建政府绩效评估体系,并有专门的杂志刊载相关学术文章;到了60年代,美国会计总署就率先把对政府工作的审计重心从经济性审计转向了经济性、效率性和效果性并重的审计,俗称“三e审计”,后扩展到“五e审计”。70年代,美国、英国、加拿大、瑞典等国的政府绩效审计得以飞速发展,成为评估政府业绩的核心指标。但由于政府行为包罗万象,不单纯是效率和经济性的问题,要面面俱到对每一项结果进行评估是不可能做到的。为了避免“三e审计”的片面性,美国的政府绩效评估体系由硬性指标和软性指标共同构成,硬性指标是由美国会计总署承担的对政府的绩效审计,软性指标是由社会大众对政府进行评估,定期发布政府支持率,以增强政府执政地位的合法性和政策的权威性。

美国会计总署1994在修订的《政府的机构、计划项目、活动和职责的审计准则》中对绩效审计作出了如下定义:绩效审计就是客观地、系统地检查证据,以实现对政府组织、项目、活动和功能进行独立地评估的目标,以便为改善公共责任性,为实施监督采取纠正措施的有关各方进行决策提供信息。经济性和效率性审计包括:确定机构是否经济地和高效率地取得、保护和使用它的资源(如人员、财产和空间);低效率和不经济情况产生的原因;机构是否遵循了与经济性和效率性有关的法律和规章。

项目审计包括确定:达到立法部门和其他权威机构所确定的预期成果或收益的程度;组织、项目、活动和功能的有效性;机构是否遵循了与项目有关的法律与规章。

(2)国土资源调查成果社会化服务评估。总体来讲,发达国家均十分注重公益性国土资源调查成果社会化服务工作,通过各种方式,采取多种途径为社会服务。就地质调查项目来讲,从英国和印度等国编制的滚动计划立项管理程序中可以看出,每个地质调查计划的产生,从计划编制到项目的筛选、评议和审批,都要经过自下而上和自上而下的几个来回。不仅组建专门的工作班子负责整个立项过程,而且要广泛征求地质调查机构之外有关方面专家的意见。英国、加拿大和印度等国为更好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还专门成立了由各界代表组成的咨询(指导)委员会,负责审查和确定本机构的调查计划和重点课题。英国地调局每年专门从其总经费中拿出2%左右用于立项的可行性研究,发现并支持满足社会经济发展需要的重要项目。

在重点项目的安排上,首先是由地调机构认真征求社会需要,并围绕社会需要确定当年的工作重心。如美国地调局2002年的工作重点是能源安全和环境;2003年的重点为自然资源和国家公共土地;2004年的工作重点则转移到侵入物种、野生物健康和增加科学数据接口。在经费使用和人员安排上,发达国家也十分重视社会化服务工作,如法国地质调查局2001年用于绘图和数字化信息系统方面的支出达1940万欧元,占当年财政年度各种工作(法国地质调查局)类别支出的1/4;英国则从1997年开始基本不再进行矿产勘查投入,将工作重点转向环境保护和社会化服务,2000年~2005年自然环境研究委员会出资440万英镑资助数字地学空间模型(DGSM)的开发建设。与此同时,英国地调局从科学预算中拿出1100万英镑、配备180人从事地质图的数字化工作,而且完全以大众服务为基本出发点,向社会提供形式多样、通俗易懂的产品。

国外对地质调查项目的评估始于立项阶段,中间主要是各种审计,提交的成果要经过报告会接受各界审查。如美国地调局的立项除征求社会大众的意见之外,所立项目在经内政部和管理与预算办公室审查批准后,地调局则以批准的预算公正书详细地向众议院和参议院的拨款委员会解释说明其所申请经费的用途以及通过这些资金可以给公众带来哪些利益。项目执行过程中评估审计更是严格,美国地调局的管理手册涉及到组织机构、代理、行政管理和计划管理共4个系列,仅目录就长达20页;英国地调局对项目经费管理十分重视,局每月在10~17日,要对300多个科学性项目和200个商业项目的财务账户进行封闭检查,做出经费使用报告。项目完成后,举行项目成果报告会,邀请政府有关部门、大学和科研单位、企业界参加,普通公民也可以随意参加,由社会检验项目的最终成果并做出评估。美国大致每5年进行一次外部评审(听证会),有些听证会邀请美国研究协会和美国公共管理研究院的专家出席。

2.2 国内研究现状

我国对政府绩效评估体系的研究起步较晚,但发展较快,目前国内有相当多的学者将研究的目光投向了这一领域。学者们就政府绩效评估体系的价值取向、评估的模式、评估指标体系、评估机制展开了深入研究,但对国土资源调查成果社会化服务评估尚待破题,相关研究有所开展,但很显薄弱。

2005年第一次开展了国土资源大调查项目绩效考评工作,社会化服务评估研究尚未开展。事实上,在地质调查工作主流程中,立项论证、设计编写、数据采集、数据处理、成果综合、社会化服务等模块,目标均指向为国家经济建设、政府管理和公众服务。如在设计论证阶段的项目研究意义部分和效益分析,其目的也是要说明开展项目研究的社会意义。

在相关项目研究方面,由2000~2002年中国地质调查局发展研究中心牵头,联合中国地质大学、中国国土资源经济研究院、储量评审中心等单位开展了《地质调查项目技术经济评价、社会评价方法研究》;2003年以来开展了《地质调查信息化成果集成转化与社会化服务》等相关研究。

3 国土资源调查成果社会化服务评估研究重点

国土资源调查成果社会化服务评估目标有二个:一是全面地科学评估新一轮国土资源大调查成果社会化服务取得的各项成绩,为开展第二轮国土资源大调查做好准备;二是研究酝酿形成国土资源部向国务院、人大常委会呈交的《国家公益性国土资源大调查工作年度报告》(白皮书)。

为达到上述研究目标,具体研究内容包括:

(1)客观评估国土资源大调查成果社会化服务状况,研究提出国土资源大调查成果社会化服务管理制度。结合《新一轮国土资源大调查规划纲要》所设定的国土资源大调查工作任务与目标,从宏观上科学评估国土资源大调查成果社会化服务取得的成绩、效果;找出差距及存在的问题。研究提出国土资源大调查成果社会化服务管理制度。从项目组织实施单位、项目承担单位责权利,项目立项、实施环节的监督检查,实施项目与工作项目衔接,成果汇交、整合与集成,成果数据共享、服务平台建设,成果推广与社会化服务等方面,研究制定有关管理制度,保证国土资源大调查成果社会化服务的有序推进。

(2)研究符合国土资源大调查成果社会化服务评估特点的理论与方法。系统研究公共财政的基本理论,项目社会评价方法;结合公益性国土资源大调查涉及的基础地质调查计划、土地利用监测工程、战略矿产勘查工程、地质灾害预警工程、数字国土工程和地质调查技术发展工程各自的内容、生产特点、成果特点以及社会化服务公共产品的特点;吸收气象部门、测绘部门产品社会化服务的经验和评估方法;借鉴美国、加拿大、英国、印度等国外国土资源大调查项目的立项阶段、研究(生产)阶段、验收阶段的社会化评估的内容和方法,为国土资源大调查成果社会化服务评估奠定理论和方法基础。

(3)构建国土资源大调查成果社会化服务评估指标体系、考核标准。采取调查问卷、专家预测(或者德尔斐法)广泛征求社会各界对国土资源大调查各项工作成果在社会经济各领域的作用以及进一步满足需求的建议;在对国土资源大调查成果科学分类基础上,调查并研究提出每一类成果社会化服务可能产生的经济、社会、环境等方面的效果;从项目立项的科学、合理性,组织实施过程的规范性,成果的完成、汇交、集成,直到向社会提供服务等各个阶段,围绕社会化服务这一根本目标分别提出评价指标、方法、考核标准;为检测各类方法、指标的合理性、科学性,选择具有代表性的项目进行实测,同时调整指标体系和考核标准,为下一步测评工作打基础。

(4)研究并构建国土资源大调查成果社会化服务评估信息系统。通过各类成果社会化服务评价指标、考核指标的研究,采用S/B/S技术或Java技术,建立不同工作阶段、不同类型成果、不同社会化服务范围的定量化评价模型、定性评价内容及要求;建立适合不同评价内容及要求的支持数据库,如评价模型库、专家数据库、指标体系库、评价标准库等;构建动态的可扩充的评价信息系统。达到既可以评价每个项目的实施效果、整个国土资源调查工作的效果,也可以对所有实施项目进行选优排队、对实施承担单位以及项目负责人进行必要的评价。

㈢ (一)树立正确的公益性地质工作政绩观的重大意义

在计划经济体制下,我国地质工作由国家投资,服务于国民经济发展。从投入上看,计划经济体制下国家既承担了公益性地质工作,又承担了商业性地质工作。因此,在计划经济时代,钻探工作量、发现矿床的数量和规模、区域地质调查工作程度等等,成为衡量地质工作发展的重要指标。这些指标是针对计划经济时代的地质工作,符合当时的实际情况,对地质工作的健康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然而,当前我国地质工作正处于重大转变时期:一是从计划经济体制下的地质工作转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的地质工作;二是从传统地质工作转向以地球系统科学为核心内容的现代地质工作;三是从资源保障为主的地质工作转向资源、环境保障并重的多目标、多功能的地质工作;四是从主要依靠国内“一种资源、一个市场”转向发挥比较优势参与全球化的“两种资源、两个市场”。为了适应这一系列转变,需要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坚持公益性地质工作与商业性地质工作分开运行的原则,探索市场经济体制下公益性地质工作的绩效评价指标。树立正确的公益性地质工作政绩观,引导地质工作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促进公益性地质工作健康发展。

按照地质工作体制改革的要求,公益性地质工作与商业性地质工作分开运行。作为国家地质调查机构,中国地质调查局主要承担公益性地质工作的任务。因此,对于公益性地质工作的政绩观而言,实质上主要是对中国地质调查局绩效的评价。

从国际上来看,国家地质调查机构是地学研究与信息服务机构,其最主要功能是调查与服务。2003年英国地质调查局曾向企业界作调查,问他们想从地质调查局得到什么,他们的回答是,“想得到三样东西——数据、数据和更多的数据”。因此,在考核地质调查机构的绩效时,要将其服务范围、服务水平、服务方式摆在突出的地位。

在谈到澳大利亚地质调查机构政绩要求时,澳大利亚地质调查局执行局长T.G.鲍威尔指出,关键在于信息服务的质量、层次和范围,而不在于地质调查机构本身出了多少成果,更不在乎找到几个矿。澳大利亚对地质调查局有一套系统的绩效评估机制,并建立了相应的指标。澳大利亚地质调查局的成果体现在:通过运用一流的地学研究和信息,提高澳大利亚获取经济、社会和环境福祉的能力。主要考核指标有5个,见表6-1。

表6-1 澳大利亚地质调查局绩效指标

因此,树立正确的公益性地质工作政绩观,对于中国地质调查局的准确定位、树立中国地质调查局的公众形象和国际形象具有重要意义。

㈣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力学研究所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力学研究所在构造地质、新构造与地质灾害、地应力与区域地壳稳定性评价、油气地质及矿田构造、第四纪地质与环境等研究领域具有专业优势。国际工程地质与环境协会(IAEG)新构造与地质灾害专委会、中国地质学会地质力学专业委员会、第四纪地质与冰川专业委员会和古地磁专业委员会挂靠在本所,主办学术刊物《地质力学学报》。

2008年承担各类项目总计182项,其中国家(科技部)科技项目2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7项,国土资源部项目18项,国土资源大调查项目19项,其他类项目100余项。

2008年承担各类科研项目总经费9568万元。其中,国家(科技部)科技项目经费3908万元;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经费195万元;国土资源部项目经费993万元;地质大调查项目经费2736万元;其他类项目(包括所长基金及横向项目)经费1735万元。

2008年有12项科技成果通过专家评审和验收,其中地调项目评审成果7项,6项优秀,1项良好;自然基金项目5项通过结题验收。本所作为第二获奖单位和第三获奖单位获得2008年度国土资源科学技术奖二等奖2项,作为第二获奖单位获2008年度河北省科技进步奖三等奖1项。本所青藏高原新构造与古大湖研究成果入选2008年度中国地质学会十大地质科技成果;阿尔金山东段铁矿找矿新进展被评为2008年度中国地质科学院十大科技进展。2008年发表各类学术论文115篇,出版专著4部。

副所长赵越研究员

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何长虹高级工程师

副所长李贵书研究员

所长龙长兴研究员

2008年度主要科研成果

滇藏铁路沿线地壳稳定性调查评价:属国土资源大调查项目,主要完成人员:张永双、胡道功、吴中海、张加桂、吴树仁、赵希涛、蒋良文、郭长宝、石菊松等。项目组开展了滇藏铁路沿线第四纪地层对比研究,首次编制了铁路沿线及周边夷平面分布图,对区内51条活动断裂(带)的展布、最新活动时代、分段性和活动方式等进行了研究和总结,对与铁路相交或近距离平行的20条活动断裂进行了重点调查、探槽揭露和取样测试,重新厘定了铁路沿线14条重要的晚更新世以来的活动断裂。对可能遇到的地质灾害和重大工程地质问题进行了系统调查和预测评价,深入研究了铁路沿线特殊岩土体的主要工程地质特性,提出了实用性的工程判别指标。综合活动断裂、地震活动、地热场、构造应力场、地形变场、工程地质岩组及地质灾害等因素,采用基于Arc GIS的信息加权叠加方法,开展了滇藏铁路沿线地壳稳定性综合评价和工程近期规划段工程地质稳定性综合评价,提出了线路比选和优化方案,在指导铁路选线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澜沧江断裂带

项目组人员在进行断裂测量

技术人员在柴达木盆地狮子沟沙山安装微地震台站设备

技术人员在安装微地震台站

微地震台阵网天然地震层析成像技术应用:属中石油青海油田分公司负责的柴达木盆地油气资源战略调查及评价(XQ-2004-01)全国油气资源战略选区调查与评价项目的课题之一,主要完成人员:王小凤、马寅生、冯梅、安美建、史大年、陈宣华、区明益、王连庆、霍光辉、李会军、范桃园、李国岐、田晓娟、张西娟、蒋荣宝、李丽。总体目标任务是运用微地震台阵网天然地震层析成像技术进行英雄岭凹陷及周边地区深层地质构造解析,结合柴达木盆地西部地、物、化、遥资料综合分析,探索复杂地形区深部构造勘探的新方法。经过艰苦的野外施工、数据采集、数据处理、波速反演和地质解释,首次在国内将微地震台阵网天然地震层析成像技术应用于油田深部构造探测,在国内没有可借鉴实例的条件下,经过近4年的引进—吸收—再创新的实践,初步建立了中等尺度微地震台阵网深部构造探测的技术方法体系;建立了运用微地震台阵网进行中等尺度构造探测的台站部署原则、记录参数选取、高质量数据采集标准和数据处理工作流程;确立了中等尺度天然地震层析成像速度结构反演的工作流程和成果图件;初步形成中等尺度天然地震层析成像结果地质解释的准则;获得了自然条件恶劣、地形地貌复杂、人工地震难以实施的柴西狮子沟—游园沟地区、干柴沟—咸水泉地区的深部构造信息;在油气资源评价新技术方法研究方面取得显著进展。其成果曾被评中国地质科学院2006年十大科技进展。

狮子沟地区地震反射剖面速度结构图

东部叠合盆地深层油气成藏潜力评价:属国土资源大调查项目,成果为优秀等级。主要完成人员:龙长兴、周新桂、张林炎、刘和甫、范昆、李涛、王宗秀、肖伟峰。项目组以地质力学理论为指导,多学科结合,对渤海湾—南华北盆地深层油气成藏潜力进行了系统研究。认为盆地形成演化主要受纬向构造体系和新华夏构造体系联合复合控制。首次提出了渤海湾—南华北盆地深部存在多层次滑脱拆离,晚中生代—现今为统一伸展背景下形成的盆—山变形系统的新模式;首次编制了渤海湾—南华北盆地1:100万前古近系和前侏罗系地质图,研究了中生代以来盆地叠加改造对古生界油气成藏的影响;首次编制了渤海湾—南华北盆地1:200万上、下古生界生储盖组合分布及其自生自储油气成藏潜力评价图,并结合3次资评、深层油气勘探及成藏必要条件,围绕“有效生烃区和有利保存单元”两个核心问题,评价了深层油气成藏潜力,明确指出了深层油气有利勘探区带。

吉黑东部山区内生金铜矿床找矿模型研究:属中国地质调查局国土资源大调查项目,主要完成人员:孟宪刚、邵兆刚、朱大岗、王津、韩建恩、余佳。经过野外调查与室内综合研究,本项目取得以下进展:查明了区域构造体系及其在历史演化过程中的控岩控矿作用,吉黑东部丰富的内生金铜多金属矿产的成岩成矿过程主要受新华夏系、纬向系、经向系和北西向构造带控制。划分了吉黑东部岩石圈单元和成矿区带,在本区进行了构造带矿化特征对比,构造层含矿性与构造演化阶段对比,划分了构造成矿序列。构建了本区宏观的构造动力成岩成矿三维地质模型,在宏观构造动力成岩成矿三维地质模型中,简述了金铜矿成岩成矿物质来源及过程。对典型矿床进行构造控矿分析,根据X光岩组和磁组构分析,进行了分阶段的运动学、动力学分析工作。总结了本区最特征的构造控矿类型,修正、完善、建立了8个控矿类型和模型,首次建立了吉黑东部地区的有限单元法数学模型和该区金铜矿床找矿模型。

华北北缘东西向右旋逆冲断层带考察

专家组验收项目成果现场

小西南岔金铜矿北山矿脉与矿石产状

九三沟铜金矿床矿化脉

青藏铁路活动断裂调查与监测:属地质调查工作项目,项目负责人为吴珍汉研究员,项目成员包括胡道功研究员、吴中海副研究员、王双绪研究员、彭华研究员、陈群策研究员、苗放教授、王连捷研究员等。相关成果入选2006年度中国地质科学院十大科技进展。对库赛湖断裂、西大滩断裂、温泉盆西边界断裂、安多盆北边界断裂、崩错断裂、谷露盆西边界断裂及当雄—羊八井活动断裂,通过高分辨率遥感解译、断错地貌分析、探槽工程揭露和高精度测年,揭示了晚更新世与全新世断裂活动期次、运动速率和古地震周期。在拉萨地块中段沿青藏铁路建立由15个测点组成的GPS观测局域网,完成3期GPS测量,为分析青藏铁路沿线现今地壳运动和断层速率积累了高精度实测资料。完成西大滩180m、五道梁150m、安多120m、羊八井300m、曲水150m地应力钻探和水压致裂法地应力测量,获得青藏高原不同地块地应力随深度变化曲线;建立西大滩体应变综合监测站、安多体应变综合监测站、羊八井体应变综合监测站、曲水三分量应力综合监测站,实现了监测数据远程自动传输,初步建成青藏铁路沿线应力应变综合监测系统。运用三维有限元数值模拟方法和ANSYS软件,计算分析了断裂诱发移动冰丘的形成机理、灾害效应及工程影响;发现83道班移动冰丘与错那湖沙害等灾害隐患,为青藏铁路沿线地质灾害防治提供了重要依据。项目公开发表学术论文24篇,包括国际核心期刊论文3篇,出版专著1部。

安多盆地北部活动断层探槽剖面照片

项目成员沿青藏铁路开展冬季野外观测

吴珍汉研究员参加青藏铁路通车典礼

青藏高原东缘第四纪环境调查与评价:属国土资源大调查项目,完成人员:赵志中、王书兵、乔彦松、王燕、徐刚、傅建利、李朝柱、姚海涛、刘宗秀、蒋复初、钱方、彭阳、李永昭、牟传龙、徐建民。成果如下:

(1)通过调查,若尔盖土地沙化呈近南北向分布,主要位于山前冲洪积台地及山间盆地中。分析沙化因素,自然与人为因素的影响几乎是同等的,降水和风速是草地沙化自然因素的主因素,在人为因素中以人口和牲畜量及开垦规模为主,提出对策建议。

(2)川西黄土红土磁性地层均出现了B/M 界限以及贾拉米洛事件,川西黄土在空间上具有很好的对应关系。川西黄土兼具风尘和冰川特征,说明物质主要源于青藏高原及其周缘的冰水沉积物。红土成因分析说明其为风尘成因。

(3)昔格达古湖主要形成于高斯期,青藏高原东缘大湖阶段形成约4-3Ma BP。典型剖面记录了5个旋回,15个阶段,有机碳记录了凉→暖的9个古气候变化阶段,孢粉和同位素分析也记录了4-2.6Ma BP间古气候环境周期变化规律。

甘孜黄土剖面与磁性地层

项目组成员在野外合影

测量黄土地层剖面

西气东输西段(玉门—武威)地壳稳定性调查评价:属国土资源大调查项目,主要完成人员:陈柏林、张永双、刘建民、董诚、彭华、刘建生、王春宇、吴乃芬等。取得主要进展:

研究表明祁连山北缘断裂、河西走廊中西段盆地内断裂、龙首山南缘断裂和阿尔金断裂东段等断裂属于晚更新世—全新世活动断裂。发现高台车站断裂、新民堡断裂等是祁连山北缘前展式逆冲推覆构造中最前缘断裂,形成时代最新、全新世活动性最强。首次获得肃北当今山口现今地应力数据,特别是肃南地震和民乐地震前后的地应力值变化的宝贵资料。通过14个地区稳定性评价因素的量化,计算了区内128个评价单元的综合评价参数,划分了3个极不稳定—不稳定区、2个次不稳定区。针对西气东输管线穿越极不稳定区的实际情况,提出“在新民堡、高台车站活动断裂、丰乐活动等地段进行必要的现今地应力监测和位移速率监测”的建议。

西气东输西段(玉门—武威)地质构造略图

西气东输西段(玉门—武威)地壳稳定性综合评价图

西部地区主要沉积盆地形成演化及油气资源富集成藏规律综合研究(柴达木部分):属中国地质调查局综合研究类项目,主要完成人员:王小凤、马寅生、陈宣华、李会军、王连庆、冯梅、李国歧、武红岭、蒋荣宝、李丽、安美建、田晓娟、王治顺、李中坚、王宝瑜、张梓歆、郭辉、尹成明、彭德华、江波。

主要进展:从柴达木盆地地质构造特征及其演化历史、石炭系地层特征与岩相古地理、构造应力场、流体势场和油气分布规律与油气资源前景四个方面对盆地形成演化及油气资源富集成藏规律进行了综合研究。划分了柴达木盆地构造体系,明确了盆地大地构造归属;编制了盆地及其周边地区石炭纪各门类生物地层对比表,进行了石炭系地层划分与对比;编制了盆地地质构造系列图件;开展了盆地应力应变测量和构造应力场模拟研究;对石炭系、中新生界油气分布规律与油气资源前景进行了综合评价。2008年12月27日,中国地质调查局组织对项目成果进行评审,结果为优秀。

柴达木盆地盆地内向斜构造

项目组人员在盆地内进行现场考察

㈤ 强化地质调查服务

一、地质调查工作必须更加主动地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

地质调查工作是一项融调查与研究、产品与信息服务为一体的知识密集型工作,是国民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性、先行性工作,服务于经济社会的方方面面。从事地质调查工作的地质调查机构也属于服务型机构,主要任务是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地质基础信息支撑。美国等国家地调机构自遭遇20世纪80年代中期到90年代初期“生存危机”的艰难时期之后,逐渐认清自身的使命就是要为政府管理与决策、经济社会发展以及公众生活提供及时、公正、可靠的地学信息。地调局的生存和发展取决于适应整个社会需求的能力,必须保持同广大用户更好的联系,因此整个地质工作逐渐由供给驱动向需求驱动转变,其中地质调查机构服务意识的转变最为明显,一切以用户为核心、服务优先的意识不断增强。可以说地质调查工作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是其生存之本,成果得以应用是检验地质调查工作成效的试金石。

近年来,我国地质资料的社会化服务工作虽已起步,服务的领域也逐渐从传统的地矿领域扩大到了城市规划、农业、旅游、教育等领域。但从总体上看,我国地质成果服务现状基本上还处在传统、自发的水平上,社会化服务的意识亟待加强,地质调查产品信息的公益性服务不到位,与社会需求还有较大差距。

按照新的“三定方案”,中国地质调查局的职责就是要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提供地质基础信息资料,并向社会提供公益性服务,这就是说中央公益性地质调查队伍生产地质调查产品只是完成其最终目标的一个重要环节,必须深入研究地质调查产品的扩散与服务的途径和方式,研究用户的需求,有针对性开发满足不同用户的系列产品,更加主动地做好服务工作。

新时期,中国地质调查工作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缓解资源环境对经济社会发展的瓶颈约束、全面落实可持续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等对涉及资源、环境、生态、自然灾害等重大问题的地质调查工作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2006年1月,国务院印发了《国务院关于加强地质工作的决定》(国发〔2006〕4号),明确指出“中国地质调查局统一部署、组织实施中央政府负责的基础性、公益性地质调查和战略性矿产勘查工作,强化相关技术、质量、成果管理和社会化服务。……建立健全地质资料信息共享和社会化服务体系,加快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建设国家地质资料数据中心和全球矿产资源勘查开采投资环境信息服务系统”。因此,当前的地质调查工作要以满足国家需求为目标,确定地质调查工作的各项任务,充分发挥地质调查工作超前性、全程性和广域性的服务功能,进一步拓展服务领域,使地质工作更加紧密地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相结合,更加主动地为国家宏观发展战略服务,为人民群众生活服务,为国土资源管理工作服务。

二、树立“用户优先、服务第一”的地质调查服务理念

既然地质调查属于服务业,地质调查局属于服务机构,新时期经济社会发展又要求地质调查工作提供更及时、更主动的服务,因此,当前地质调查必须树立“用户优先、服务第一”的服务观念,以经济社会发展和人类生活质量提高提出的新要求为基点,及时了解不断变化的社会需要,坚持以用户为核心,通过业务调整和领域拓宽,不断提高产品的实用性并致力于提供优质服务。从市场营销学的角度来讲,“服务”即是以劳务来满足顾客的需求,任何能提高顾客满意程度的项目都属于服务。服务即关心顾客,是在营销过程中了解顾客心理,采用有效的方式为顾客提供多种服务或劳务,满足其物质或精神的需要。对于地质调查工作而言,其核心也是要提供能准确满足不同用户需求的服务,要在项目立项之初就强调以政府管理工作需求、国民经济建设和社会公众的需要为出发点,把满足需求程度作为检验工作效果的重要标准,由此要充分考虑到地调成果的可利用程度和社会化服务程度,才能实现地质调查工作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的最大化。

三、地质调查服务内容丰富化

地质调查工作既有调查,又有研究,本身不产生物质财富,但它产生知识或信息,为社会和政府提供的是信息产品或服务。从世界地质调查发展的情况可以发现,地质调查服务的内容相当丰富。美国地调局可以提供的产品包括:按照学科,分为地学、生物学、制图学和水资源产品;按照产品载体,分为摄影产品、出版物、软件和其他产品。在美国地调局的网站上,可供下载和在线浏览的地图、数据、影像和信息产品超过7.5万份,各种技术标准、成果报告和出版物超过30万份。目前,我国地质调查服务内容主要是以纸质的基础地质资料为主,网上也提供了一些目录服务,以及科普和少量的信息服务,但是还远远不够。为了从国家宏观决策到普通百姓的衣食住行都能感受到地质调查工作,需要提供各个地区、各个类别、各个专业和多个比例尺的地质产品。从专业角度看,地质调查要能提供区域地质、水工环、海洋地质、矿产、地球物理、地球化学、遥感影像、专题产品和综合类产品等十几大类产品;从类型看,地质调查要提供大数据量的地质图件、地质书籍和指南、空间数据、矿产出版物、摄影产品、文献报告、期刊杂志、地学软件、教育和休闲产品等;从产品的获取渠道看,要从传统的面对面的馆藏资料,变为数字化产品和在线网络信息产品,还应提供数据处理、分析服务、咨询及培训服务等。

四、地质调查服务形式通俗化

地质调查成果服务的对象不仅包含政府部门和相关机构,还包括本国的企业、社区、一般公众等。纳税人出资开展的公益性地质工作,就必须为社会公众服务,而且要把地质工作成果转化成社会公众能够使用、适合他们需要的成果。要提高地质调查自身的贡献力和影响力,以取得更广泛的支持和信任。必须改变所谓的“公益性地质成果锁在抽屉里、藏在脑子里、挂在墙上、写在纸上”的状况。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共计投入地质勘查工作的经费已达4000多亿元,全国形成了数十万种成果地质资料,还有大量的原始地质资料和实物地质资料;上世纪90年代以来,建立了几十个国家大型地学基础数据库。然而,这些资料数据主要服务对象还是行业内部,能够提供政府、社会直接应用的产品缺乏。许多数据库急需进一步整合、加工,才能满足社会直接利用;大量资料数据需要围绕国土资源规划、矿业权管理、区域经济发展、国家重大工程建设以及普通公众的需要,进行深度开发。要着重在地质调查成果的表达方式上下功夫,比如要尽快出版一种使广大公众能看懂并能利用的地质图,把很专业很深奥的地质图加以简略化、通俗化和实用化。这方面,国外的地质调查机构有值得借鉴的做法。加拿大的普通百姓可以买到一种1:25万的地质图,它通俗易懂,社区居民从地质图中可以了解到,居民所在地的地形地貌、历史上有无发生过地震、有无活动断层、该地地下水水位及水质、地下岩石的性质等等,这样的地质图与人们的生活密切相关,体现了服务公众的意识和成果通俗化的做法。

五、地质调查服务手段多样化

1.网络在线

中国地质调查局要扩展地质调查产品社会化服务的方式,除加强资料馆藏服务外,还要增强网络在线服务功能,大力推广应用基于互联网的动态连接技术、目录查询检索系统、WEB编图系统等现代信息技术,通过中国地质调查局三级网络体系和信息服务平台,纵向连接局、大区和地调院,横向连接国土资源骨干网,逐步形成以单位、专题、区域、服务类型等为主线的“一站分布式服务”,进而覆盖全国,为用户提供在线信息发布、在线查询、在线销售和在线订购等服务,用户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享受便捷的查询、购买和定制服务。

2.对外宣传

要让国家和社会更多地感知地质工作的多元服务及其效用。加强成果的综合研究和集成,深入挖掘分析成果的应用价值,并及时向社会发布。要大力宣传公益性地质工作的社会效益,通过组织专家研究分析,发布有关评估结论,并以公开出版发行、电视、报刊等新闻媒体、专题报告会、成果发布会、展览会等多种形式大力宣传普及地质科学和信息成果。建立中国地质调查局的新闻发布制度,将其常规化、制度化,定期由指定代表进行口头或书面发布,遇有重大议题,要举行专门的记者招待会或安排权威媒体作深度专访。还可以建立国际合作与交流的鼓励机制,吸取国外社会化服务的先进经验和教训,加快资料社会化服务的步伐,以满足国家对外开放和商业性矿产勘查开发对地质调查产品的需要。

3.地质科普

要通过地质科学知识的普及,来提高公众对地质事业的关心和认识,促进地质事业的发展。中国地质调查局可以向广大学生开设地学科普网站或印刷一些科普读物,内容可以包括:化石聚焦、假日地质指南、你眼中的岩石、假日地质图、地质年代图表、科普推广和网上地质专家答疑等。从地质研究、生物研究、地理研究、水文研究等多个专业,以多种形式为学生、老师和地学爱好者提供丰富多彩的教育资源,以达到传播地学知识和信息的目的。

4.地质教育

要注重地质教育,从小学、中学、大学建立起普及地球科学知识的教育体系,在中小学教学中增加地球科学方面的内容,大力发展地质高等教育和中等职业教育;地调局可以和一些地质院校提供合作培养,如合作培养野外地质学专业,为高校学生创造相应的环境和条件。同时,还可以开展大量的培训教育工作,聘请地质专家授课,内容涵盖地质调查、矿产资源、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环境地质、地质灾害预防、全球定位系统、遥感、地理信息系统信息技术、地质文献检索与科技查新等等,还可以培训普通大众如何使用MapGis、MapIfon、ArcInfo和ArcView等软件。地质教育培训工作应制度化、经常化、系统化和多样化。

六、用地质文化的力量感染公众

几千年的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与现代地质事业的发展相结合,铸就了中国地质文化的风骨,它可以潜移默化而又深刻地影响着人类经济社会的发展和人民的生活质量、生活信念。因此,要提高地质调查成果的社会化服务水平,就必须传播地质文化,加大地质成果、地球科学知识向社会转化的力度,充分利用文化的手段和形式,让地质成果惠及全体人民。以弘扬行业精神、树立行业形象、普及地学知识为主要任务,加强文化宣传教育、文化产品制作、文学艺术创作、科学知识普及等工作,推出一批具有地质特色的影视、科普、文学、艺术等文化精品,提高地质文化的生命力、渗透力和影响力。可以像《侏罗纪公园》、《龙卷风》、《后天》等电影把科学家对大自然的认识搬上银幕一样,将以章鸿钊、丁文江、翁文灏等为代表的地质先驱们推动中国近代地质事业发展的历史拍成电影、电视剧激励后代;将第四纪冰川的发现、燕山运动的创立、玉门石油的发现、攀枝花铁矿的早期勘查、北京人头盖骨的发掘与研究等一部部改写中国地质科学的拓荒史制作成纪录片或参加展览会;将国家地质公园的美丽而奇特的景色、南极科考的摄影照片印成画册;将世界各地发生的地震、海啸等各种地质现象的新闻报道即时而快速地附上从地质视角的原理解释;将深受大众喜爱的各类宝石的地质成因、鉴定方法等有关知识普及于众,等等。这样不仅可以使大众了解到自然的奇特、地质事业的伟大和保卫地球责任的重大,而且可以将地质文化的精华渗透到大众的日常工作习惯、思维习惯中,将地质文化作为全民文化大力普及,使广大人民群众在了解地质工作的重要性和掌握地学基本知识的同时,深受地质文化的影响和熏陶,以科学文化的力量感召人们保护自然、保护环境、保护资源、保护地球、保护我们共同的家园。

总之,提高地质工作对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资源保障能力和多重服务功能,就要进一步拓展地质工作服务领域,促进科研与调查的结合,提升地质工作的技术含量,缩短地质成果转化的周期,努力使地质调查成果既深厚丰富,又生动形象;既充满科学内涵,又通俗易懂,最大限度地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生活对地质知识和地质信息的需要,实现地质工作与经济社会发展全过程全方位的结合。

㈥ 英国地质调查局的定位及其未来发展方向

唐金荣施俊法

(中国地质调查局发展研究中心,北京,100037)

英国地质调查局成立于1835年,是世界上最早的国家地质调查机构,它是伴随着工业革命的进程产生的,19世纪其主要作用是进行系统的地质填图以寻找矿产资源,并支持当时的工业及农业的发展。20世纪上半叶,第二次世界大战极大地刺激了对原材料的需求,地质调查工作也发生了相应变化,主要任务是提供更为详细的地质图件和负责国家资源信息管理。过去30年,社会情况已发生重大改变,人们更加重视环境、自然资源管理及自然灾害问题,大量新技术的应用也使得地质调查的方式、方法和研究内容等发生了重大的变化。为了适应社会经济的发展和技术的进步,英国地质调查局对其使命进行了调整,并发布了新的战略计划,明确了今后的发展方向和业务定位。

一、英国地质调查局的定位和目标

英国地质调查局是英国国家研究机构,隶属于自然环境研究委员会,其主要业务工作包括3大块:核心战略科学计划、合作伙伴计划和委托计划。其中,核心战略科学计划是英国地质调查局的主业,由自然环境研究委员会出资,即国家政府科学预算,这决定了英国地质调查局将实施基础性、公益性的地质调查任务,实现战略环境知识和数据的获取、分析和传输。

英国地质调查局致力于科学地了解国家的环境条件、自然资源和灾害,从而为提高英国的经济竞争力、提高服务和政策效率、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提供支持。此外,还为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有远见的解决方案。主要通过对地学数据、知识和信息的采集、解释、管理和传播来达到上述目标。主要的任务有:通过系统的调查、长期的监测、有效的数据管理和高质量的应用研究,增进对英国大陆及其大陆架的科学了解;为英国及海外的客户和用户提供综合的、客观的、公正的和最新的地学信息、建议和服务,使其能够在管理环境和利用资源中做出安全、有效和可持续的选择;向社会传播信息,增强公众对科学的了解,解释并说明地球科学对资源问题和环境问题的重要性。

二、英国地质调查局组织结构的调整

20世纪末期,世界各国的地学机构为适应新的形势变化,纷纷进行机构调整,并制订其各自的发展战略计划。英国地质调查局也进行了多次调整,其组织结构发生了重大的变化。1993年,P.J.库克博士担任局长后,对英国地质调查局的结构作了调整,设立了4个业务调查处和4个协调工作处,由各处处长和局长一起组成局务委员会,统一领导全所工作。1998年,D.A.法尔维博士成为新局长后,加快了改革步伐,采取了一系列重大举措。2000年,将以前的4个业务调查处(专题图与陆上调查处,石油地质、地球物理与海区调查处,矿产与地球化学调查处,地下水与岩土工程处)调整为了3个业务部,即环境与灾害部、土地与资源部、信息服务与管理部。

图1英国地质调查局组织结构

资料来源:根据BGS网站2005年6月的资料整理。

2005年,英国地质调查局为了更好地实施其制定的2005~2010年的战略科学计划,采用了“矩阵管理方法”,并对其组织结构再次进行调整(见图1)。调整后的英国地质调查局分为6个部,分别是:业务开发与战略部,地质与资源部,环境与灾害部,信息部,地球科学技术与设备部,管理与运行支持部。其中,地质与资源部、环境与灾害部和信息部属于业务部,负责可操作性科学项目(包括横向相关项目)的管理;业务部所需资源(员工、设备和基础设施)的配置由地球科学技术与设备部统一管理;业务开发与战略部和管理与运行支持部是其他部门所必需的交叉性的支持部门。各部部长与局长一起组成局委会统一领导全局工作。与2000年调整的组织结构相比,新组织结构最明显的变化是将土地与资源部变成地质与资源部,新增加的“可持续土地处”归属于环境与灾害部,这表明英国地质调查局又重新开始重视地质与资源的调查工作,突出了为环境与灾害的管理决策提供支撑的能力。各业务部下属处室的设置均出现了较大的变化,处室的设置基本上是按照新战略计划的科学主题和优先项目的需求设置的。这样有利于战略计划的实施,能确保战略计划目标、任务的胜利完成。新的组织结构明显地增强了地球科学技术与设备部的力量,突出了科学技术的作用。

三、地质调查经费的投入情况

英国地质调查局的经费来源主要有两种,一是国家科学预算,由英国自然环境研究委员会(NERC)直接拨款,确保英国地质调查局核心战略计划的实施;二是其他来源,包括通过竞争得到的受委托项目(主要来自政府部门和行政机构,地方、区域政府及其下属机构,国际开发机构和私人公司)、资料转让费和产品销售费以及服务费等。

图2是英国地质调查局1989年以来的经费投入情况。从图2可以看出,从1989~1990年度到1999~2000年度之间,英国地质调查局的总经费比较平稳,基本在3000万~3500万英镑之间变化。但从1999~2000年度之后,其总经费投入有一个较为明显增长趋势,到2003~2004年度,其总经费达到历年来最高值,为3855万英镑。这种增长反映出经济、社会发展对地质工作需求的不断增加。同时,政府科学预算拨款在英国地质调查局的总经费中所占比例也在不断上升,从1989~1990年度的28.4%,增长到2003~2004年度的52.32%,说明英国政府正在不断加大基础性、公益性地质工作的投入。另据2003年欧洲地质调查局论坛的统计数据显示,2002年英国政府投入的经费约占总经费的68%(政府科学预算加上政府其他部门的委托经费),占英国当年GDP的30×10-

图2英国地质调查局1989年以来的经费情况

四、英国地质调查局未来5年的战略重点及战略变化

英国地质调查局在2000年制订了《可持续发展的根基》的战略计划,经过5年的具体实施之后,再一次作了未来筹划,于2005年6月发布了新的战略计划——《英国地质调查局战略科学计划(2005~2010年)》,明确了今后的发展方向和优先研究的领域。

1.未来的战略重点

2005~2010年的新战略计划包括8大科学主题和5个“交叉问题”。

8大科学主题是:①英国大陆的3D地学框架。该主题是新的战略计划的核心,也是英国地质调查局主要任务的核心,将为该计划的其他部分首先确定“人类活动带”提供背景资料(base-line)。3D地学框架涉及4大部分:地质框架(DiGMapGB和Lithoframe)、地层性质(PropBase)、地球物理背景值(HiRES)、地球化学基准值(G—BASE)。该主题相当于人们通常所指的“三维地质填图”;②地质—环境信息,将为实现新的计划、满足客户的需求打下基础。该项科学主题包括4个主要部分:生产全国数字数据集、信息管理、信息传播、研究和开发有能力的信息技术。特别强调信息资产的长期战略价值和优先开展满足国家和用户需求的数据库。相当于我国的地质信息化建设;③海岸、大陆架和大陆边缘的3D表征。目的是为了支持自然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保护近海及海岸带的环境,重点对从海岸带到水深10米左右的地区和大陆架边缘的大部分地区进行3D地质填图和模拟。着重开展以下4项工作:河口及与其相关的冲积层的调查和模拟;从海滩或悬崖后到浪基面的开阔海岸的调查和模拟;从浪基面到陆架外缘的大陆架的调查和模拟;从陆架外缘到深海坡脚的大陆边缘的调查和模拟。相当于我国的海洋地质调查;④可持续的水管理。重视水资源的可持续性是公众的主要需求,英国地质调查局也把支持地下水管理的调查以及相关的研究工作放在了最优先的地位。该主题的工作重点是探测补水、抽水、气候变化和极端环境条件对地下水的影响,并设计出使环境、商业和社会损失降到最低的方案。本科学主题包括6项主要活动:国家地下水的调查、评价和监测;防止地下水污染;地下水、气候变化和极端事件;地下水和健康;汇水盆地研究;地下水模拟;⑤可持续的土地管理。其目的是为了建立一个全国性的表土模型,并与其他单位合作开发英国全国性的系统的表土模型,从而研究预测气候变化和土地管理预案对表土功能和土壤可持续性的影响。该主题是英国地质调查局新战略计划中新增的科学主题,特别提出英国地质调查局要在提高对表土性质和过程及其与固体岩石界面的认识方面的带头作用;⑥可持续的、安全的能源和矿产资源供应。目的是为了使人类过去的活动对环境的负面影响降到最低程度,用矿产开发的各个环节,即勘查—开采—闭坑等“全过程”的方法来规划未来资源的可持续利用。矿产资源和能源的调查研究过去一直是英国地质调查局的主要业务,现在英国地质调查局将利用它在能源和矿产方面所具有的优势,去解决与自然资源相关的热点问题。例如,解决CO2的地质“扣押”问题、建立战略性3D地质框架、开发储油构造成像技术、研究可再生能源的地质要求和影响、进行深部煤炭资源的开发评价、研究向“氢经济”转移的地质要求、研究矿床及其与深部和浅部作用的关系、经济矿产品的监测和模拟等问题;⑦岩石圈的物理、化学和生物灾害及其影响。目的是减少地面物理、化学和生物的灾害带来的危险,即给英国带来的社会和经济后果,相当于我国地质灾害的调查与评价。在物理灾害方面,主要是建立国家滑坡及其分布的地质灾害数据库,并按地区系统普及这些数据库,重点地区包括石灰岩地区、滑坡地区和海岸带地区;在化学和生物灾害方面,将以信息为基础来评价潜在的有毒的和重要的微量元素、放射性核素和病原体在全国的分布,预测它们过度曝露的危险地区或微量元素缺乏地区。同时,还将继续开发和应用航空遥感技术,以便进行长期的大面积的调查;⑧地质构造和整个地球过程的监测。英国地质调查局特别注重地震和地磁暴对人类和基础设施的影响,他们将依托其所管理的地震监测网和地磁观测台,对英国的地球结构、性质和过程进行调查,研究英国震源机制和查明它们与深部地质的关系,提高地灾害的评价技术。同时,应用现代计算通讯技术解释新的科学问题和应用新的分析方法,为公众提供发生地震和地磁暴的即时信息。该主题相当于我国地震局承担的工作。

这8大主题在许多方面相互补充又相互联系,目的是为解决自然环境研究委员会和政府提出的优先需要解决的5大“交叉问题”作出贡献。这5大“交叉问题”是:①农村经济和土地使用问题;②气候变化问题;③地球生命的维护系统问题;④能源和自然资源的安全问题;⑤国际开发问题。例如,在3D地学框架内,近200万年来的沉积物的高分辨记录将有助于他们了解过去气候变化的动力和英国冰盖的演化。矿产组从事的土地质量和环境风险评价,对帮助制定城乡发展规划和决策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2.新战略计划的变化

2005年出台的新战略计划与2000年出台的战略计划相比,有一个明显的特点是地球系统科学观、信息观、可持续发展观贯穿于整个战略计划的始终。这些观点代表了当代地质科学与地质调查的发展趋势,也是传统地质工作向现代地质工作转变的体现,说明英国地质调查局正在努力实现向现代地质工作的转变。英国地质调查局在新战略计划中提出的研究内容和拟解决的问题也都是当前国际地学研究中的难点、热点问题。

为了更好地了解英国地质调查局近年来的战略转变及其发展方向,我们将英国地质调查局先后于2000年和2005年出台的战略计划所研究内容进行了对比(见表1),从中可以看出新战略计划中的最重要变化有以下几个方面。

(1)地质调查将由进行2D调查逐步变为提供3D地质信息,更多地重视对近地表的人类活动带的研究。

(2)把“可持续水管理”主题放在优先地位。采用地球系统科学的方法研究补水、抽水、气候变化和极端环境事件对地下水的影响,并致力于设计使环境、商业和社会损失降到最小的策略。

(3)新增加了“可持续的土地管理”主题。该主题是为了满足英国最近出台的政策精神和欧洲的相关法规规定的需求而设立的,将通过收集、解释和开发整个表土层的知识,建立第一个全国性的数字表土模型,为政府科学合理地制定规章制度提供表土信息。

(4)增加了对矿产资源和能量的勘探、开发的支持力度。2000年的战略计划侧重于矿产资源对环境的影响,2005年的战略计划将矿产资源的重要性与能源资源提到了同一高度,加大了对地球深部成矿规律研究以及可再生能源与新能源的勘探、开发研究。此外,由于英国国内资源短缺,英国地质调查局在海外开展的大量国际开发活动,为英国的矿产资源和能源的供应提供保障。海外成矿规律的研究、资源评价和矿产开发及废矿处理一直是英国地质调查局可持续能源和矿产活动的一部分。

(5)通过联合研究,包括与博士、博士后的研究班合作,提高英国地质调查局与大学以及其研究伙伴的合作关系。

(6)为从野外数据采集到最后结果输出设计了最好的数字工作流程。

(7)增加了对电子和网络传输系统的应用。

(8)提出了5个“交叉问题”,涉及的是自然环境研究委员会规定的具体优先科学项目,对完成政府的目标和政策具有重要的意义。并首次提出为农村经济、土地使用和土地质量管理战略、环境风险评价及地方的、区域的、全国的发展计划提供技术支持。

表12005年与2000年的战略计划对比表

续表

注:2000年出台的战略计划包括4大科学主题,为了便于对比,我们将其按研究内容进行了拆分,“()”是其所属的科学主题;有些研究内容属于交叉性的,只是将其进行大致的分类。

作者简介

[1]唐金荣,中国地质调查局发展研究中心,实习研究员。

[2]施俊法,中国地质调查局发展研究中心情报室主任,研究员。

㈦ 十二年地质大调查成果回顾“十二五”期间水工环地质调查工作思路及重点工作部署建议

中国地质调查局水文地质环境地质部

一、十二年地质大调查成果回顾

1999年国土资源大调查实施以来,水工环地质工作取得了重要进展,获得了一批重要成果,取得了一批丰硕成果,广泛服务于国土资源管理和经济社会发展。

1.水文地质调查

完成了全国新一轮全国地下水资源评价,按省区评价了地下水资源量和质量状况,为国家水资源综合规划和宏观决策提供了依据。在鄂尔多斯盆地、华北平原、松嫩平原等我国北方11个主要平原(盆地)开展了地下水资源及其环境问题调查评价,进一步查明了含水层结构和地下水循环规律,初步掌握了人类活动对地下水的影响以及环境效应,为我国地下水资源合理利用和含水层保护提供了科学的技术平台。

基本查明了西南8省(区、市)岩溶石山地区地下水资源特征及石漠化状况,完成了1:5万重点岩溶流域水文地质调查15万平方千米,建立了380处地下水开发和石漠化综合整治示范工程,解决了30余万人饮用水、20余万亩耕地的灌溉用水问题,为2010年西南抗旱提供了地下水开发基础资料和示范经验,为国家实施西南岩溶石漠化综合治理提供了技术支撑(图1)。

启动了全国首轮地下水污染调查评价,初步完成了珠江三角洲地区、长江三角洲地区、淮河流域平原区、华北平原区及下辽河平原地下水污染调查,面积约43万平方千米,基本查明了调查区的区域地下水质量与污染状况,为制定《全国地下水污染防治规划》提供了重要依据。开展西部干旱区、西南红层区严重缺水地区和地方病严重地区地下水勘查,在西部干旱和地方病严重地区成井470眼,为330万人解决了饮水困难问题,通过省部合作,在四川红层丘陵山区实施小口径浅井180万眼,解决了700万人的饮水困难问题。

图1 皮家寨岩溶大泉束流调压壅水开发示范工程

初步建立了国家、省(区、市)、地(市)三级地下水监测网络。目前共有各类地下水监测点23800余个,其中国家级点1422个,控制国土面积近100万平方千米,在北京、济南、乌鲁木齐等地下水监测示范区和华北平原共有300余个地下水监测点实现了自动监测、无线传输与网上发布。近年来,通过中国地下水信息网每年向社会公开发布地下水监测信息,为地下水资源评价与开发利用、地质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等提供了基础资料。

2.地质灾害调查与监测

完成了1640个山区丘陵县(市)地质灾害调查与区划,覆盖面积约650万平方千米,涉及人口约7.9亿,调查并确定地质灾害及地质灾害隐患点10余万处,基本摸清了我国山区丘陵区地质灾害及隐患点发育分布现状;针对查出的重要隐患点,建立了县、乡、村三级责任制的群测群防监测预警体系,为国家防灾减灾决策提供了重要依据。

在黄土高原区、秦巴山区、川滇山地区、湘鄂桂山地区、新疆伊犁谷地等地质灾害高发区完成127个县近40万平方千米地质灾害详细调查。初步建立了四川雅安、重庆巫山、云南哀牢山等8个代表不同突发性地质灾害类型的监测预警示范区,为全国地质灾害监测预警工作提供了技术支撑和示范。

初步完成长江三角洲地区、华北平原、汾渭盆地等重点地区地面沉降和地裂缝调查10万平方千米,基本建立以基岩标、分层标和GPS、水准测量为主的区域地面沉降立体监测网络,为我国地面沉降防治规划提供了基础依据。

全国汛期突发性地质灾害气象预警预报工作成效显著。2003年以来,成功避让地质灾害近5000起,安全转移20余万人,避免财产损失近30亿元。

3.环境地质调查

完成全国1:50万以地质灾害为主要调查内容的环境地质调查,基本查明了我国主要环境地质问题的分布以及危害程度,进行了地质灾害的多发区、易发区的分区,获得了区域环境地质基础资料,为国土资源宏观规划管理提供了技术资料。

开展了环渤海、东南沿海等沿海地区环境地质调查,基本查明了区域地壳稳定性、海岸侵蚀和淤积、地面沉降等地质灾害状况,并对重点港口和城市主要环境地质问题进行了专项调查,为制定该地区社会经济和城市发展规划提供了地质依据。

开展了长江、黄河等大江大河流域环境地质调查,初步查明上游源区生态地质环境变化状况和中下游地区主要环境地质问题,为我国大江大河源区生态环境治理和中下游地区水患和地质灾害治理提供了基础资料。完成了181个地级以上城市环境地质调查评价,基本摸清了这些城市地质灾害和环境地质问题的发育分布状况,对造成的危害和经济损失进行了评估,提出了地质灾害防治和地质环境保护措施,为城市规划、建设和管理提供技术支撑。

完成了全国以省(区、市)为单元的矿山地质环境调查与评估,共调查矿山11万余个,调查矿山面积580余万公顷,初步摸清了我国矿山地质环境现状,基本查明了我国主要的矿山地质环境问题及其危害,为国家矿山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宏观决策提供了基本依据。开展了三峡工程、青藏铁路、南水北调、西气东输、西电东送等重大工程区活动断裂调查和区域地壳稳定性评价,为国家重大工程的规划、设计、施工和安全运营提供了重要的地质依据。

4.应急救灾和应对气候变化

近年来,我国突发性地质灾害和极端干旱频繁发生,在国土资源部的统一领导下,广大地质工作者积极参加抢险救灾和打井找水工作。

2008年“5·12”汶川地震、2010年“4·14”玉树地震发生后,全国地质系统迅速开展航空遥感解译、地质灾害应急排查及评估、灾后重建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积极服务抗震救灾和灾后重建。在重庆武隆、贵州关岭、甘肃舟曲等特大突发性地质灾害后,第一时间赶赴现场,开展抢险救灾、灾害排查评估、应急处置等。

2010年春夏,云南、贵州、广西部分地区遭受百年罕见干旱,国土资源系统紧急动员抗旱找水打井人员上万名,钻机上千台,物探设备上百套。经过3个多月的艰苦奋战,完成勘探钻孔2703口,成井2348口,总出水量36万立方米/日,解决了520余万人的饮水困难。

充分利用已有资料,全面估算了我国地热资源潜力,分析了开发利用前景,完成了北京、天津浅层地温能调查评价和开发利用规划,全面启动全国省会城市浅层地温能调查评价工作。全国陆域沉积盆地二氧化碳地质储存潜力估算初步完成,鄂尔多斯盆地二氧化碳地质储存示范工程进展顺利。与神华集团合作在鄂尔多斯能源基地成功实施了二氧化碳地质储存示范工程建设,首次在中国建立了深部二氧化碳地质储存监测体系。地质碳汇调查研究得出新的岩溶和矿物碳汇能力估算数据。全球气候变化地质记录研究取得新认识。编制完成了中国国土资源领域应对气候变化政策与行动报告,为中国政府参加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提供了基础资料。

二、“十二五”期间水工环地质调查工作思路

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紧密围绕制约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大资源环境问题,按照“夯实基础,强化应用,着力构建以服务为导向的水工环地质工作新格局”的基本要求,统筹部署国家水文地质、地质灾害和环境地质调查工作,依靠科技进步,加强综合研究,构建区域地质环境综合信息平台,进一步增强地质灾害防灾减灾能力和提高地质环境开发利用与保护水平,为国土资源规划和管理提供决策支撑服务。主要工作目标如下:

(1)重点加强全国地质灾害易发区、地下水主要开发利用区、重要经济区等地区中比例尺基础水工环地质调查,显著提高水工环地质调查工作程度;

(2)积极推进城市地质、地热资源调查以及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地质响应研究,进一步拓展水工环地质服务领域;

(3)完善国家地下水和地质灾害监测网络,综合集成水工环地质调查和监测资料,构建数字地质环境信息平台,进一步提升水工环地质工作对国土资源管理和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能力和服务水平。

三、重点工作部署建议

1.重点地区基础水文地质调查

在我国主要平原(盆地)、岩溶石山地区和国家大型能源基地,开展区域水文地质基础调查,查明区域含水层系统的空间分布与结构及地下水补径排条件,提出含水层保护建议,构建区域水文地质基础资料信息平台,为国土资源规划以及含水层管理、保护和合理利用提供决策支撑服务。

2.全国地下水污染调查评价

在我国东部平原地下水污染调查评价的基础上,完成中西部和东北平原地下水污染调查评价,查明平原(盆地)地下水水质和污染状况,综合评价地下水水质和污染程度及变化趋势,为我国地下水污染防治、地下水资源保护以及保障饮水安全提供科学依据。

3.严重缺水和劣质水地区水文地质勘查示范

在以往严重缺水地区水文地质勘查工作的基础上,开展北方缺水区、饮水型地方病区、南方红层缺水区及水污染区水文地质勘查示范,解决450万~550万人的饮水安全问题。为不同缺水类型地区提供找水方向与勘查经验,探索地质环境与地方病关系,提出解决缺水区人畜饮用地下水开发利用区划,为推进解决群众安全饮水问题提供技术支持。

4.国家地下水监测工程

基本建成较完善的国家级地下水监测站网、北方主要平原盆地地下水动态评价体系和国家地下水监测试验与科学研究基地,有效提升国家地下水环境监管能力和监管水平,满足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目标对地下水环境的要求,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的构建提供支撑。

5.地质灾害详细调查

在我国地质灾害高、中易发区开展地质灾害详细调查,查清滑坡、崩塌、泥石流发生的基础地质条件,阐明其发育、分布规律及形成机理,评价和预测其发展趋势;结合防灾规划,推荐应急搬迁避让新址,并进行地质灾害危险性和建设适宜性初步评估;建立地质灾害信息系统,地质灾害分区评价,圈定易发区和危险区;建立和完善的群测群防的地质灾害预警体系。

6.全国地面沉降、岩溶塌陷调查

继续进行长江三角洲、华北平原和汾渭盆地地面沉降监测,完善地面沉降监测网络,强化InSAR监测技术应用,优化基岩标、分层标和地下水分层监测孔等设施。开展珠江三角洲、东北平原等地区地面沉降调查。开展高速铁路沿线地面沉降与地裂缝详细调查与监测。继续开展武汉、广州等重点地区岩溶地面塌陷调查和监测示范。

7.地质灾害防治技术研发与预警示范区建设

开展地质灾害监测预警仪器研发和防治关键技术研发工作,选择辽东南中低山泥石流区、浙东南低山丘陵滑坡泥石流区、陇中黄土高原滑坡泥石流区、秦巴山地滑坡泥石流区、滇南哀牢山滑坡泥石流区、新疆伊犁河谷滑坡泥石流区,藏东南高山峡谷区开展地质灾害早期预警区建设。

8.重要经济区和城市群地质环境综合调查

选择我国重要经济区和城市群开展环境地质调查,查明区域构造格架和地壳稳定性以及城市群核心区断裂带活动性、工程地质条件和水文地质条件,进行重点城市环境地质安全评价,开展重大环境地质问题专题调查研究,提出对策建议,建立环境地质可视化信息平台,为我国主要城市群规划、建设和安全运行等提供决策支持。

9.全国矿山地质环境调查

开展我国重要矿产资源集中开发区和潜在的矿业基地或重要成矿区(带)的矿山地质环境详细调查与评价,开展重点矿山地质环境监测示范,监测矿产资源开发过程中所产生的矿山地质环境问题以及闭坑后所存在的矿山地质环境问题,建立矿山地质环境调查信息系统,为我国矿山地质环境保护和治理工作提供基础资料和依据。

10.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地质响应研究

继续实施地热资源调查与开发利用工程、二氧化碳地质储存调查与示范工程、地质碳汇潜力评价与固碳示范工程和全球气候变化地质记录研究,摸清国土资源领域节能减排潜力,提高气候变化规律认识,提升应对全球气候变化能力,服务国家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和节能减排战略。

㈧ 中国地质调查局和中国地质科学院重点实验室

1.中国地质调查局(中国地质科学院)地应力测量与监测重点实验室

2013年,共承担各类科研项目14项,其中科技支撑计划项目1项,公益性行业专项项目1项;地质调查项目4项,其他工程和市场服务类项目8项。第一作者公开发表论文32篇,其中英文SCI/EI检索论文14篇,中文SCI/EI检索论文7篇。现有固定工作人员21人,客座研究人员1人,引进硕士研究生2名,在站博士后1名;在读研究生3名。组织召开学术会议2次,学术委员会会议1次,参加国内举行的国际学术会议7人次。

与瓦努阿图气象与地质灾害局达成“瓦努阿图典型俯冲区地应力分布特征研究”合作协议,并开展了研究工作,首次在太平洋板块与印度—澳大利亚板块俯冲带上实施了地应力测量与监测,初步获取了板块俯冲过程中地应力变化特征,为研究其与伴生地震的关系积累了数据;在北京及周边地区持续开展地应力测量与监测,初步构建了首都圈地应力实时监测网;在新加坡南北传输电缆隧道开展了水压致裂地应力测量,标志着水压致裂地应力测量技术得到国际认可。

BCA和Kiso-Jiban公司检查力学所在新加坡地应力测量的试验现场

2.中国地质调查局(中国地质科学院)地下水污染机理与修复重点实验室

有技术人员27人,其中研究员5人、副研究员4人;硕士生导师5人,中国地质调查局青年地质英才1人,获得省、部级科研成果奖的中青年人才6人。2013年,实验室发表各类论文42篇,其中SCI检索论文2篇,EI检索论文3篇,核心期刊论文12篇,会议论文25篇;获批国家发明专利1项。参加国际性学术交流12人次。毕业硕士1名,韩占涛副研究员在国家留学基金委的资助下完成英国纽卡斯尔大学为期一年的考察和学习。

2013年,实验室负责开展了地调项目“全国地下水污染调查评价综合研究”、环保部公益项目“华北平原典型区地下水污染风险评估与防治分区方法研究”、环保部全国地下水基础环境状况调查评估子课题“典型农业区地下水基础环境状况调查评估”、水利部全国水资源保护规划专项研究专题“区域浅层地下水脆弱性评价技术方法与示范研究”等多项,完成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三嵌段聚合物悬浮纳米零价铁在复杂孔隙含水层中的运移研究”、地调项目“油气勘探的现代微生物技术及应用研究”、地方合作项目“星宇化工有限公司吴桥分公司厂区及原渗坑对拟建吴桥水库污染风险调查评价”并通过验收。

天津蓟县某复合有机污染场地直推钻探土壤以及多级监测井取样

3.中国地质调查局(中国地质科学院)元素微区与形态分析重点实验室

2013年是实验室建设的第一年,承担科技支撑项目3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项,公益性行业专项3项,地调项目6项,其他项目3项,累计经费2050万元。发表论文22篇,其中英文SCI检索论文10篇(1篇第一作者,5篇通讯作者),中文SCI检索论文1篇,核心期刊论文11篇;获批实用新型专利4项。培养博士2名、硕士8名;与中国地质大学联合开展卓越工程师计划,培养大四学生4名。参加了所重点实验室建设及研究进展交流会,实验室研究方向、目标、组织机构及取得的成果得到了充分肯定,领导和专家对实验室在扩充微区原位同位素分析技术能力方面提出了发展建议。5名成员在部系统培训班上作技术讲座;邀请了德国马普化学研究所和法国CAMECA公司的专家进行微区分析技术和仪器讲座;承担了欧盟第七框架计划项目。新购置的193nm激光器、超高线性范围高分辨等离子体质谱仪等投入运行。

成功研制多轴可调精确定位激光诱导击穿光谱仪样机,并初步建立了Li、B、K等轻元素的定性与半定量分析方法。基本建立了可应用于橄榄石、辉石等单矿物中单个熔体包裹体LA-ICPMS分析方法;采用均相沉淀和锍镍试金技术制备的含贵金属等元素的硫化物微区分析校准标样的均匀性和实用性得到国际相关专家的好评;建立了HPLC/ICPMS快速测定天然水样品中无机砷形态的方法。

新投入使用的实验室和仪器设备

研制成功的激光诱导击穿光谱仪原位分析系统(样机)

4.中国地质调查局(中国地质科学院)地球表层碳—汞地球化学循环重点实验室

2013年,通过对我国150万平方千米不同时期(20世纪80年代与2000年间)土壤有机碳密度的计算显示我国西南、华中、华东、西北和华北的土壤有机碳表现为大气CO2的汇,而东北和华南的为负值,土壤有机碳表现为大气CO2的源。20年间,全国主要农耕区0~20厘米土壤有机碳库累计增加358.5Tg。

我国主要农耕区表层土壤碳源汇变化图

建立了土壤碳呼吸与全球升温的预测模型。预测全球气温预期升高0.5℃,我国红壤、草甸土、褐土、潮土、沼泽土和黑土中土壤有机碳分解释放的碳为519Tg,相当于我国2010年固体化石燃料燃烧释放量的31.7%。

我国主要土壤类型在全球气温预期升高0.5℃情况下,土壤有机碳释放的CO2

5.中国地质调查局(中国地质科学院)岩溶塌陷防治重点实验室

岩溶塌陷动力监测系统集成

2013年,实验室共承担项目20项,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项、公益性行业专项1项,地调计划项目1项、工作项目5项,社会服务项目5项,公开发表论文8篇。派团参加第13届岩溶塌陷国际会议;邀请客座研究员、瑞典MALA公司(中国)和SenseFly公司专家开展钻孔雷达探测、无人飞机应用等方面的学术交流;协办“岩溶环境问题与对策学术讨论会”;组织“岩溶塌陷调查技术方法讨论会”以及实验室学术委员会会议。

在我国岩溶塌陷地质灾害发育趋势与对策分析、岩溶塌陷调查和防治系列规范编写、岩溶塌陷动力监测系统集成开发和大型矿山疏干区岩溶塌陷动力变化规律的捕捉方面取得了进展。

钻孔雷达和无人机培训

6.中国地质科学院页岩油气调查评价重点实验室

实验室承担国家重大专项1项,地质调查项目6项,国家自然科学面上基金和青年基金2项,公益性行业专项1项,其他3项。发表论文13篇,其中国外8篇,国内核心期刊论文5篇,SCI及EI检索论文共5篇;出版专著2部。有固定人员17人,其中具有博士学位的12人;研究员4人,副研究员6人,助理研究员7人;实验技术人员3人,管理人员3人。流动人员6人,客座院士1人。2013年12月在京召开了“中国地质科学院页岩油气调查评价重点实验室2013年年会暨第一届学术委员会会议”。参加了AAPG年会,发表摘要4篇,并作学术报告;参加第一届全国青年地质大会,发表会议论文2篇;参加第六届构造地质与地球动力学学术研讨会、中国石油地质学术年会和全国沉积学大会。承担了与吉尔吉斯斯坦合作项目“中吉天山成矿带成矿构造背景对比研究”。

采用浅表层构造变形的地面调查与深部构造的重磁电震联合反演解释相结合,厘定了黔中隆起及周缘3个一级变形单元和8个二级变形区。首次在黔中隆起东部中三叠统发现了透镜状油砂体,说明黔中隆起这一大型古隆起带是油气运移的有利聚集区。此外,在黔中隆起西部石炭系大唐组内发现了厚度大于50米的黑色炭质泥页岩,提出黔中隆起油气地质条件需要重新认识。证实了柴达木盆地震旦系—下古生界发育良好的烃源岩,是一个新的烃源岩层系。

中国地质科学院页岩油气调查评价重点实验室

7.中国地质科学院Re—Os同位素地球化学重点实验室

2013年,实验室广泛开展国内外学术交流与合作。组织了Re-Os同位素分析技术研讨会,邀请了国内相关领域专家就碱性Os稀释剂的制备标定和存在问题、普通硫化物Re-Os同位素前处理、Re-Os同位素稀释剂标定、低含量Re-Os定年标准物质预研究、岩石样品Os同位素精确测定等前沿科学问题开展了讨论;实验室成员前往英国杜伦大学和开放大学开展学术交流,邀请了美国科罗拉多州立大学Judith Hannah 教授和Holly Stein 教授前来讲学。实验室继续加强标准物质的研制,富钴结壳Os同位素(GBW04476)和成分标准物质及铜镍硫化物Os同位素和Re及Os成分标准物质(GBW04477)获批成为国家一级标准物质。近年来,实验室在富有机质地质样品的Re-Os同位素年代学研究方面取得重大突破,入选中国地质科学院2013年度十大科技进展。

实验室成员访问开放大学

实验室成员访问英国杜伦大学

实验室成员与美国来访学者

8.中国地质科学院年轻沉积物年代学与环境变化重点实验室

2013年,实验室承担各类项目14项,包括公益性行业专项课题1项,地调项目5项,基本科研业务费项目5项,与其他单位合作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项。新获批各类科研项目7项,其中3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项基本科研业务费项目,1项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项目。发表论文5篇,其中SCI检索论文2篇;出版专著1部。引进人才2名,培养硕士2名,在职攻读博士学位人员1名。举办学术会议1次,参加学术会议、出访及邀请专家进行学术讨论共计20余人次。新建了独立的植硅体实验室、总有机碳/总碳实验室。

阳原盆地西部湖相地层火山灰层分布特征及年代地层序列研究取得了重要进展。选择梨益沟等六个剖面进行了样品采集和年代及环境指标测试分析工作,对地层沉积序列有了较为清楚的认识。基本建立了五龙峰剖面28.2ka至149.5ka的年代序列,研究表明剖面整体上为风成相沉积,反应的气候以冷干、凉湿为主,主要经历了3次较大规模的古气候冷暖旋回,每个旋回又包括了若干个次一级冷暖干湿旋回。

包头市麻池钻孔第四纪地层综合研究取得进展。首次在河套地区实施的贯穿第四系的第四纪标准钻孔,建立了完整的第四纪年代地层框架及古气候、古环境演变序列。

回灌试验场地层对比图

梨益沟剖面采样

承办2013年孢粉学术会议

9.中国地质科学院——合肥工业大学矿集区立体探测重点实验室

2013年,实验室正式进入建设期,依托单位为矿产资源研究所、合肥工业大学。有固定人员39人,其中研究人员36人、技术人员1人、管理人员2人;客座人员9人。

2013年2月4日,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院士常印佛、合肥工业大学校长徐枞巍和中国地质科学院副院长董树文共同为立体探测重点实验室揭牌

实验室定位及研究方向:面向国家资源重大需求,开展重要成矿带地质过程与三维结构探测,矿集区立体探测与三维建模技术,区域成矿系统与成矿规律和深部矿床勘查技术方法与示范研究。通过深部探测技术进步和理论创新促进深部资源的持续发现,为满足日益增长的资源需求提供理论、技术支撑和服务,为国家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作出贡献。

2013年5月2日,中国地质科学院—合肥工业大学矿集区立体探测重点实验室建设计划审查会在合肥工业大学召开

2013年,在研项目89项,包括973计划项目1项、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1项、国家科技专项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3项、国土资源部项目3项、院基本科研业务费项目1项、依托单位项目7项、其他项目52项;经费总额4412万元。发表论文99篇,其中SCI检索论文24篇,EI检索论文8篇;出版专著1部;申请专利5项。

代表性成果:提出3D填图(建模)思路和技术流程,实现了狮子山—铜官山矿田地壳结构的“透明”化;建立铜陵矿集区综合找矿标志,提出深部成矿预测靶区;通过长江中下游成矿带及典型矿集区深部结构探测,发现了长江中下游成矿带发生岩石圈拆沉和幔源岩浆底侵的地震学证据,证实存在多级岩浆活动,诠释了巨型成矿带成岩成矿的动力学成因;获得了铜陵、庐枞矿集区3D结构框架,对区域构造变形、岩浆系统结构提出了一批新认识、新观点,揭示出重要岩体和控矿地质体的空间分布,为深部找矿提供重要信息;深部钻探获得重大找矿线索,庐枞矿集区2000米钻探发现厚度较大的铀异常,发现4米厚的铜矿化。部分成果在《Geophysics》、《Tectonophysics》上发表。

㈨ 分析探讨:我国地质调查新体制建立的若干思考

地勘队伍属地化,标志着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地质矿产勘查体系正式进入解离时期。这一时期的开始,加速了地勘计划体制的解体。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地质调查新体制没有真正建立起来以前的一段时期内,全国的地质勘查工作将处于相对无序的状态,这是地勘体制改革不可逾越的阶段。因此,如何建立起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的地质调查新体制,健全并完善公益地质调查队伍,尽量缩短体系形成的过程,满足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对地质调查成果资料的需求,是降低改革成本和缩短无序状态持续时间的首要问题。

一、地质调查新体制建立应充分考虑的原则性问题

地质调查新体制的建立,是在属地化的基础上开始的,具有明显的继承性特征,使得地调新体制的设计面临着地勘队伍行业分布的复杂局面。要最大限度地将几十年积累的包括技术和人材在内的资源继承下来,又要保证新体制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总体要求,是地调新体制建立的难点。因此,应从根本上认识原体制的缺陷,充分考虑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1)地质调查新体制应避免成为旧体制的重复,应进行体制创新,使地质调查新体制适应社会主市场经济体制的总体要求。

回顾我国地矿系统的发展历史可以看出,从新中国成立初期建立地质部系统起,曾经历过几次归属关系的调整,但都是在计划体制框架下进行的,解决的仅仅是隶属关系的变化,没有从根本上触动其体系存在的经济基础。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使得支撑公益地质工作的经费来源与给付方式发生了根本的变化。那么,就存在一个“野战军”如何组建、“野战军”存在形式的问题。

地质调查新体制的创新,一是要使地质调查新体制纳入到市场经济体系之中,是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地质调查新体制,而不是别的条件下的“新”体制。要符合市场经济的一般性原则,又能起到政府根据国民经济发展的需求对地质调查的宏观调控以及对环境资源的政策导向。二是组织结构形式的创新,使新建立的地调体制成为按照“委托-代理关系”建立起来的管理系统、按照“业主-业户关系”建立起来的项目实施系统和按照市场规则建立起来的监控系统,3个系统复合为地质调查新体制,以保证地质调查工作紧密围绕国民经济的发展需求,调控灵活,调控有效。三是制度和机制创新,这是保证体制发挥作用的关键,维持地质调查新体制正常运转的制度应该包括管理制度、调控制度和认证制度3个方面的内容。其核心机制应该是政府收购机制。

(2)地质调查新体制的运转应满足使地质调查工作能够遵循地质规律、地质工作规律和经济规律的条件。

众所周知,地质调查工作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尽管公益性地质调查工作本身属于非商业性的,从经济学角度,把公益性地质调查工作与以盈利为目的的商业性地质勘查区分开来,与公益性地质调查仍然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性工作并不矛盾。并且,除了从环境资源的角度强化所立项目与国民经济的紧密程度以外,实施地调项目也应遵循经济规律,以达到少花钱多办事的效果。

遵循地质规律和地质工作规律开展地调工作,是由地质调查的特殊性所决定的。无论体制如何变化,按规律办事的原则不能变,并且要从体制上予以充分的考虑。

(3)从体制上充分考虑刚性队伍与弹性任务的矛盾的解决。

自1987年开始,地质调查工作实行项目管理以来,由刚性队伍承担具有弹性的地调项目的矛盾一直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特别是当地调队伍膨胀到一定程度以后,反过来严重制约了地调项目成果的质量,甚至出现虚假现象。这一问题的出现,首先是体制上的缺陷,然后才是管理上的漏洞。解决这一问题,也惟有在体制的塑造上运用市场的机制来弥补其不足。

首先是刚性队伍的依托定位在哪里,如果将省级的地调院上移使其成为直属的地调队伍,则首先要有一块经常性的经费来维持刚性队伍的正常运行,然后承担地调项目,才能解决刚性与弹性的矛盾,但这正是旧体制的重复。如果将省级地调院定位在省政府的直属事业单位,等于是让各省用自己的财政按国家的要求为国家保养着一部“装备精良、人员精干”的机器,在国家与省两级财政预算的体制下,如果省级政府没有从本省的环境资源持续发展的角度将公益性的地质调查工作纳入本级财政预算,成为省域经济的组成部分,而是单纯的为了承担国家地质调查任务,显然是不现实也是不公平的。目前现状表明,省级地调院的生存仍然建立在依托国家地调项目上。长此以往,既加大了项目管理的难度,又增加了管理的成本,刚性与弹性的矛盾没有从根本上得到解决。

其次是刚性队伍的利益所在。目前的地调项目经费管理,是单价水平较低的不完全项目成本,从事项目的设备购置和更新、社会保障应提取的费用、项目实施过程中发现矿产的矿权获得等等,对刚性地调队伍均没有利益的驱动。承担项目的惟一理由仅仅是解决部分技术人员的吃饭问题和企盼着重新回归到以前的体制的愿望。

二、地质调查新体制的组织结构特征

从市场经济的角度,针对地质调查项目的管理,考察政府行为、项目实施过程、项目实施过程的监督控制3项内容,地质调查新体制的建立应体现出政府在环境资源方面对国民经济发展保证作用的政策导向,复合管理系统、实施系统和监控系统,构建受政府授权委托,组织、管理和实施国土调查的国家地质调查局,代表国家行使业主权利。

1.地质调查管理系统

国家地质调查局受政府的授权和委托,在地调项目的立项、管理和成果的验收上,代表国家行使业主的权利。实行两级管理,即国家地质调查局和大区地质调查中心,构成地质调查项目管理系统。作为管理系统的支撑,在国家地质调查局下设地质科学研究(规划)院,为立项提供基础性研究、预测性咨询和政策性服务,为国家全额预算的事业单位进行管理。

在建立地质调查新体制的过程中,二级管理机构的建立是关系到能否保证地质调查工作正常有序开展的关键。应依托大区地调中心,构建地质调查局的二级管理机构。

建立由中国地质调查局与大区地质调查中心两级管理构成的管理系统,既是建立科学管理体系的需要,也是因基础性、公益性、战略性地质调查工作的特殊性和国家与省两级财政体制的客观要求。按大区建立地质调查局的二级管理机构,一是有利于站在国家的角度从宏观上对地质调查工作进行统筹部署,兼顾地域上的、经济上的、社会上的、战略上的、大地构造单元上的差别,可以根据整体国民经济发展的总体需求,平衡部署地质调查工作。二是两级管理有利于把诸如立项审查、过程的监督检查、项目的实施管理等地质调查项目的具体管理工作赋予二级管理机构履行,使决策机构从繁杂的具体事务中解脱出来,能够集中精力考虑全局的一些大事。三是基础性、公益性、战略性地质调查工作往往具有面积大、跨省区的特点,而与国民经济的总体部署相协同,因此按大区设立地调中心,可以兼顾处理好微、宏观的关系问题,可以兼顾处理好商业性与公益性的问题。作为二级管理机构的大区地调中心,应从以下几方面考虑其建立与完善:

应该指出的是,二级管理机构的“管理”是项目组织实施的管理,其管理职责是由项目成果的取得派生出来的。因此,承担地质调查项目是二级管理机构的主体。

与大区省级地调院建立管理关系。其主要手段有:一是通过地质调查局的授权和委托,对各省地调院的组织制度建设和资质进行监督指导;二是建立大区信息终端,建立大区的信息中心和信息联系;三是对地调项目实施过程的监督控制及成果的检查验收。根据项目的具体分布和大小,可采取派出的形式建立临时的项目管理办公室,项目结束后即行撤销。形成完善的二级管理功能。

2.项目实施系统

按照市场经济原则,利用投资和政策导向,加速地调项目实施单位系统的形成。地调项目实施单位的建立应与国家财税体制相一致,由于各省的经济发展的不均衡性决定了其对基础性地调工作的需求程度和内容的不同,因此,应允许各省从自身经济发展角度确定其地调队伍的保留与否和保留形式,对地调项目实施单位的资质要求应与矿产资源法对地勘单位的资质条件要求相一致。也就是说,放开对地调项目实施单位的统一规定,只要符合国家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认可资质的地勘单位,均可承担地调项目的实施。一般情况下,地调项目实施单位分布在以下一些部门:

●企业集团中的地勘单位和研究单位;

●国家地质调查局所属业务支撑的地调、研究、规划单位;

●大专院校;

●具有法人资格和地勘资质的地勘企业(包括非国有和国外地勘企业)。

上述各类单位中,惟有中国地质调查局所属的队伍是刚性的,同时也是地调项目实施所必需的业务支撑。

3.充分利用现有市场的中介机构

根据地调项目的特点,培育和完善适合地调项目实施过程监督控制的中介组织。建立地调项目实施过程监督控制的市场支撑,有利于矿权市场的建立与完善,可以防止在地调项目管理过程中政府行为的异化。目前情况下,主要的中介机构有两个:一是侧重技术质量的监理机构;一是侧重经费使用合理合规性的监督机构。

三、地质调查新体制的制度和机制

地质调查新体制的正常运转要有与新体制相配套的制度,形成新体制的运行机制,其核心机制应该是对地质调查项目成果的预定收购机制。这一机制的形成,更多的是靠制度的建立和实施。新体制建立初期需要配套的主要制度应包括以下6个方面的内容。

(1)地质调查项目确立制度。主要包括地质调查项目立项方向的确定、立项程序、立项办法等。

(2)内部管理制度。管理机构日常管理所依据的制度、办法、规定和规则。

(3)地质调查项目招投标制度。项目承担单位的资质认证、确定承担项目单位的程序和办法以及通过签订合同确定业主与业户的权利、责任和义务。

(4)地质调查项目实施过程监督控制制度。项目实施过程对技术、质量和经费监督控制的相关规定和办法。

(5)信息发布制度。主要是政策导向、投资投向、定额标准、成果与重大科学发现。

(6)地调成果验收、保存与使用制度。

㈩ 地质技术装备管理组织结构与制度框架

为了实现地质技术装备管理目标,要具备两个方面的基础条件:一是设计系统的、能体现提高地质技术装备效率的制度体系;二是要有健全的不同层次的地质技术装备管理的机构,配备相关人员。见图7-5。

图7-5 地质技术装备管理基础条件示意图

一、地质技术装备管理组织结构框架

1.地质技术装备管理组织结构分析

地质技术装备管理的4个层次,即:国土资源部——中国地质调查局——中国地质调查局局属单位——装备使用者(含地质技术装备托管单位),其管理组织机构和职责见图7-6。

国土资源部主要负责装备管理政策、办法的审定,装备规划、计划、预算的申报与下达等全局性的宏观管理。中国地质调查局是组织实施装备管理的主要机构,负责制定局地质装备管理制度、编制计划和预算建议、组织实施、信息管理、统计分析、监督考查,具体负责局管设备集中采购、审批报废、调配等。局属单位负有向上申报计划、装备维护管理、地质技术装备信息管理、清查装备、组织分散采购等主要职责;对装备的使用情况负有直接责任,对装备的配给提出建议。装备使用者负有装备合理使用、维修、保养、向上级汇报装备情况的直接责任,接受上级单位对装备管理情况的检查。装备使用者是有具体控制权的使用主体。

2.地质技术装备管理组织框架建议

地质技术装备管理的组织结构,从管理主体上分为上述4个层次,其中第一个层次和第四个层次,分别是总量管理和具体操作使用管理,而第二个层次和第三个层次,则承担了大量的过程管理,其管理内容既全面又重要,既要管理实物形态,又要管理价值形态;既要搞好静态管理(合理配置),又要搞好动态管理(设备状态);既要管理技术装备本身,又要保证生产需要。所以,这两个管理主体,必须在内部建立装备管理组织机构体系,落实地质技术装备管理的职责。

当前,在局机关及局属单位之间,已经形成了一个装备管理的组织机构体系见图7-7。局机关有专门的装备管理部门,财务部承担了部分价值管理的职能。中国地质调查局局属27家单位有33%建立了专门的装备管理机构,52%的单位没有建立专门管理机构,将装备管理机构挂靠在其他机构并设立装备管理岗位,15%的单位组成的装备管理领导小组或管理委员会等临时性组织,指导“野战军”装备的采购和装备全面管理工作。27个局属单位的装备专职管理人员共51人,兼职管理人员42人。多数单位的技术装备专门管理人员为1~2人,全面负责装备采购、使用和管理工作。总体上讲,目前的装备组织体系基本能够应急性解决目前装备管理的需要,但很多职能还没有到位。

图7-6 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技术装备管理组织职责框架图

图7-7 装备管理的组织机构体系图

课题组研究认为,未来发展应当建立专门的装备管理机构,统一管理单位所属的全部地质技术装备。主要依据:一是有利于落实管理责任,使地质技术装备在公益性地质工作中发挥更大的作用;二是从长期发展看,中央公益性地质队伍的规模和核心能力还没有到位,尚需要适度扩大规模,装备也需要进一步充实和完善;三是从发展趋势看,未来的公益性地质工作更多地依靠科学技术而不是主要靠增加人员,地质技术装备是科学技术的载体,在未来工作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四是具体从实际情况看,设置专门的装备管理机构,并不需要过多地增加管理人员,而管理工作会大大加强。

装备管理组织机构建设的核心是要建立起责任落实体系。无论专门机构还是兼职机构,无论专职兼职人员,要能够相互配合,职责明晰,完成现阶段需要的管理任务。关键是责任要落实,责任要全覆盖。要树立全员装备责任意识,除了装备管理的专职人员、兼职人员外,装备的使用者、各层级组织的负责人要有管理所使用装备的相应职责,这一点要在制度中加以明确,要强化全员装备责任意识。

二、地质技术装备管理制度框架

地质技术装备管理制度框架应覆盖管理的各个方面见图7-8。针对管理的重点环节和重要方面,要分别研究制度建设规划,使其规范化和制度化。管理的重点环节主要包括:编制申请计划和预算、装备采购、验收入库及保管、登记入账、领用发出、使用过程管理、装备处置、地质技术装备管理统计报告和检查、管理和使用的培训、维护和运行、地质技术装备发展的长效机制等。

1.地质技术装备管理制度框架体系及主要内容

针对以上重要环节,结合管理实践,地质技术装备管理制度体系一般应当包括11项管理办法:设备前期管理办法、设备使用与维护管理办法、设备检修管理办法、设备备件管理办法、设备事故管理办法、设备资产处置管理办法、设备档案管理办法、设备统计管理办法、设备管理与技术人员培训管理办法和设备工作考核与奖惩办法等。以下10个管理办法,涵盖装备管理的4个流程,并对每个流程作出相应的规定。

(1)设备前期管理办法。设备前期管理是指从规划到投产这一阶段的全部工作。包括设备规划方案的构思、调研、论证和决策;外购设备的选型和订货;设备安装、调试与验收;效果分析、评价和信息反馈等。对设备前期管理各环节有效的安排、协调和管理,为设备后期管理创造条件,使之充分发挥设备投资的效果。设备前期管理办法包括:按照设备选购的基本原则,通过充分论证,编制企业设备规划;根据地调工作发展的需要和资金的可能,制订年度设备增置(更新)计划,报请批准;根据批准计划确定增购(更新)设备清单,并签订订货合同;实施到货验收,并及时组织设备的安装与调试;组织有关部门参加设备鉴定、验收,履行转入固定资产手续,投入生产运营;明确上述各项工作的分工与责任。

(2)设备使用与维护管理办法。设备使用与维护管理办法是对设备的使用、保养、维护、润滑、点检、故障监测和定期技术状况检查等项内容实行科学管理的规定。设备使用与维护管理办法应包括以下主要内容:关于设备使用的要求,关于设备维护的要求,明确上述各项工作的分工与责任等。

(3)设备检修管理办法。设备检修是为了补偿设备的物质磨损,恢复设备的精度与性能,保证生产活动正常进行。设备检修包括设备小修、项修和大修,以及为修理而进行的检查工作。设备检修管理办法包括以下主要内容:依据设备技术状况和生产运营的需要,确定设备大(项)修计划;进行设备状况检查,确定修理内容,并做好修前的各项准备工作;按照修理工艺和修理停歇时间、修理工时与材料消耗定额,应用网络技术,组织修理工作;依照质量标准进行检验与验收;设备检修要采用新技术、新工艺和新材料,要把修理与改造结合起来;设备检修要充分依靠社会化的维修市场,修理工时与材料消耗定额,应用网络技术,组织修理工作;设备检修的经济核算等。

图7-8 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技术装备管理制度框架图

(4)设备备件管理办法。设备的备件管理包括备件的采购(生产)、保管和供应等项工作。备件管理不仅是一项技术工作,也是一项经济活动。加强设备备件管理对保证设备修理工作具有重要作用。主要内容包括:根据设备类型与数量,合理确定备件的品种与数量,并适时组织采购或自制加工,保证数量需要;加强备件的验收与保管,保证备件的质量要求;做好进口设备备件供应工作;健全图纸与技术资料,完善备件管理基础工作;充分开发和依靠备件的社会化供应渠道,减少单位备件储备;加强经济分析,降低备件资金占用,加速资金周转等。

(5)设备事故管理办法。设备事故管理的主要目的是通过采取有效措施,减少和杜绝设备事故的发生,以保证生产运营的正常进行和人身的安全,减少企业经济损失。设备事故管理办法包括以下主要内容:根据中国地质调查局的规定,明确设备事故的含义与分类;采取预防措施(执行安全操作规程、加强设备维护和按期进行设备检查等),防止事故发生;依照设备事故发生的情况,组织原因分析,确定事故性质,采取防范措施,并对事故责任者进行教育和处分;组织设备修复,并进行事故经济损失计算;做好事故总结,必要时报告上级有关部门。

(6)设备资产处置管理办法。因生产经营情况的变化和设备的磨损与老化,要对部分设备资产进行处置,其内容包括:闲置设备调出、设备外借、设备租赁和设备报废。为了使资产不受损失,应加强相应管理工作。设备资产处置管理办法应包括以下主要内容:定期核定闲置设备清单,凡有使用价值的应积极调出和外借;处置前做好保管工作,使其完好、安全;调出或外借时,应履行相应手续,并进行财务处理。

关于设备报废,根据国家有关规定,并按照资产保值和技术进步的原则,制订设备报废标准。按照规定程序,履行相应手续,必要时应作技术鉴定。报废设备不得留用和转让,原则上应作废料处理。做好报废设备的财务核算工作。

(7)设备档案管理办法。设备档案是设备一生主要技术、经济活动的真实记录,又是开展设备综合管理的重要依据,而且设备档案是不能事后弥补的珍贵材料。因此,设备档案管理工作十分重要。设备档案管理是指对设备档案的收集整理、登记建账、复制保管和借阅等环节的管理,为加强设备档案管理,应制订相应管理制度。其主要内容为:凡主要生产设备均要按单台建立档案,档案袋应附有目录,并随材料汇入时增添。档案目录主要包括归档时间、材料内容、页数和经手人等项;新设备购建转入固定资产时,就应建立档案,设备原始记录资料应随即转入档案。旧设备调入时,应向原单位索取档案资料,经核对无误重新建档案,继续管理;设备调出时,档案应随即调走,对于因整顿而关停并转的单位,更要注意档案的保管移交。设备报废但尚未拆除时,档案应暂存。报废拆除后,其档案中有价值的部分转给资料室,其他撤销;各单位要在设备管理部门负责人领导下,建立设备档案室(组)或设备档案专柜,由专人专职或兼职负责设备档案的集中管理。管理人员要掌握科技基础知识和具备一定工作能力,并尽量保证人员相对稳定,使其比较熟悉业务,便于服务。管理人员调动工作时,必须履行清点,交接手续。档案管理人员要按期将汇入档案的材料收集、汇总、登记入档。收集、汇总时,管理人员要认真检查材料的质量,不符合规定的应要求重写。

(8)设备统计管理办法。设备统计工作的基本任务是准确、及时、全面、系统地搜集各种设备管理凭证和信息,对有关数据进行汇总和整理,完成年度和月度统计报表,为编制设备规划和工作计划提供依据。设备统计管理办法应包括以下主要内容:根据国家有关统计的规定和地调工作的需要,建立设备管理统计系统,确定负责部门与人员,并明确其职能与责任;确定设备统计工作的分类、内容与要求;建立设备信息传递渠道,确定统计工作的程序与周期;规定统计结果的确定,划分不同内容的统计结果的发布形式与范围;建立设备统计与信息工作的反馈制度。

(9)设备管理与技术人员培训管理办法。为了正确使用、精心维护设备,保证设备完好和安全生产,充分发挥设备效能,应提高设备管理与技术人员的素质。设备管理与技术人员培训管理办法应包括以下主要内容:制订设备工程各岗位人员的职责与要求;根据设备管理技术人员的水平和知识更新的需要,制订分层次的岗位培训计划;培训结束,考试及格,由有关部门颁发结业证书,作为上岗工作的条件;培训工作可以自行组织,也应充分利用社会办学单位;培训考核工作要与工作调动、职称评定和提级、提薪等相挂钩。

(10)设备管理工作考核与奖惩办法。对设备管理工作应当实行激励机制和约束机制,以调动设备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的积极性。为此,要对有关部门和相关岗位的设备工作情况进行检查、考核、评比和奖惩。设备工作考核与奖惩办法应包括以下内容:制订有关部门、相关岗位设备管理的职责,以及考核标准;确定检查、考核的方式与程序,制订设备工作奖惩实施细则;经常性的考核情况与日常的奖励挂钩。年度评出的优秀班组、机台和职工应予以表彰或奖励;由于工作失误造成设备损坏和其他经济损失的,应给予惩罚或处分。

2.地质技术装备效益评价探讨

为了全面、定量评价地质队伍“野战军”技术装备专项的绩效,根据财政部财建[2004]404号文《中央经济建设部门项目绩效考评管理办法(试行)》中对绩效评价的要求和提供的参考指标体系,结合地质技术装备的特点,研究提出了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技术装备建设绩效评价指标体系(以下简称指标体系),对该指标体系征求意见、修改、完善后,将用于评价地质队伍“野战军”技术装备专项的绩效评价,也适用于其他资金渠道形成的地质技术装备的绩效评价。

指标体系共包括:实施内容绩效、资金管理绩效、装备配置绩效、装备使用绩效和装备效益绩效五大类18个具体指标(表7-3)。其中,实施内容绩效、资金管理绩效主要针对地质队伍“野战军”技术装备专项整体的评价,装备配置绩效和装备使用绩效、装备效益绩效大多针对局属单位的评价。

表7-3 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技术装备评价指标设置

续表

指标包括定性描述的指标和定量测算的指标。有可能定量测算的,给出了测算公式;不能定量测算的,采用定性描述。定性描述的指标,要求按照好、较好、一般、较差和很差5个等级描述。定量测算指标的实现取决于公式中的参数是否能够获得,如果参数不能获得时,也可进行定性描述。

装备效益指标中,装备投资产出率是指年度单位装备投资承担的货币工作量,该指标中的装备投资额承担的货币工作量应当匹配。对工作效果的贡献是考核由于新增装备(技术进步)后在取得成果方面的突出贡献,如:找矿的新突破和测试难题的解决等。由于难以定量,可考虑定性描述,最好用具体实例说明。工作效率提高程度是指由于采用了新装备,工作效率比原来提高的程度。环保贡献率是考核由于新增装备(技术进步)后在环境保护方面的突出贡献,如:测试水平提高,测试样本废弃物对环境污染的减轻程度等。由于难以定量,可考虑定性描述,最好用具体实例说明。

该指标体系是针对全部局属单位设计的,具体到每个单位,不一定对18个指标全部评价,需要根据本单位实际情况酌情采用。

热点内容
鹿特丹港国家地理 发布:2021-03-15 14:26:00 浏览:571
地理八年级主要的气候类型 发布:2021-03-15 14:24:09 浏览:219
戴旭龙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发布:2021-03-15 14:19:37 浏览:408
地理因素对中国文化的影响 发布:2021-03-15 14:18:30 浏览:724
高中地理全解世界地理 发布:2021-03-15 14:16:36 浏览:425
工地质检具体干些什么 发布:2021-03-15 14:15:00 浏览:4
东南大学工程地质考试卷 发布:2021-03-15 14:13:41 浏览:840
中国地质大学自动取票机 发布:2021-03-15 14:13:15 浏览:779
曾文武汉地质大学 发布:2021-03-15 14:11:33 浏览:563
中国冶金地质总局地球物理勘察院官网 发布:2021-03-15 14:10:10 浏览:8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