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地质地震图
❶ 中国地震带分布图的研究项目
2004年6月,国家重大科来学工程项目自“中国地震活动断层探测技术系统大城市活动断层探测与地震危险性评价”开始实施,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研究员徐锡伟是该项目首席专家。 项目选择在北京、上海、天津、福州、沈阳等内地的21个大城市进行了探测研究。该项目于2008年4月顺利完成,已基本查明了21个城市及其邻区的主要断层的分布、最新活动性和发震危险性,特别是排除了上海、天津、广州、沈阳、银川、青岛等城市的其中80条断层的活动性。
中国地震局于2000年提出了《城市活动断层探测与地震危险性评价》项目,试图通过对部分大中城市进行活动断层鉴定和地震危险性评价,为国土资源的规划、利用和建设提供科学依据。该项目针对天津的天津断裂和沧东断裂进行了探测,经过科学探测并确定天津无活动断层后,为天津生态城规划项目提供了重要依据。
❷ 中国地震的分布
中国是世界上地震较多的国家之一,这主要与其所处的地球动力学环境有关。中国位于欧亚板块东南部,受印度洋板块、欧亚板块、太平洋板块和菲律宾板块夹持。同时,在其东面有环太平洋地震带的西太平洋地震带通过,西部和西南边界是地中海-南亚地震带经过的地区。由此看来,我国处于世界上两个最活动的地震带之间,有些地区本身就是这两个地震带的组成部分,并且广大地区都受它们的影响。因而我国的地震活动不仅频繁而且强烈,如图1-3所示。根据地震活动的强度和频度,大致可分以下三种情况:
(1)地震活动强烈的地区 包括台湾、西藏、新疆、甘肃、青海、云南、宁夏、四川西部等省区。这些地区除少数地方历史记载较早以外,大部分地区由于人烟稀少,只从1900年后才有记录。近百年来,中强地震一再发生,在强度和频度方面已大大超过其他地区,是我国地震活动最显著的地区,占全国地震总数的80%。
(2)地震活动中等的地区 地震震级可达7~8级,但频度较低。属于这种情况的有河北、山西、陕西关中地区、山东、辽宁南部、吉林延吉地区、安徽中部、福建一广东沿海地区及广西等省区。占全国地震的15%。
(3)地震活动较弱的地区 仅偶尔发生破坏性地震,最大震级只有6级左右,强震间隔时间也较长,一般都在百年以上。属于这类的省份和地区有江苏、浙江、江西、湖南、湖北、河南、贵州、四川东部、黑龙江、吉林及内蒙古的大部分。占全国地震的5%左右。
应当指出,上述地震活动性分区是按我国行政区划考虑的,但地震的分布是受地质构造控制,集中在一些特定的区域或带。因此,即使地震活动强烈地区的地震也不是均匀分布,有的地段相对集中,有的地方则很零散。
总的来说,中国西部地区的地震活动性比东部强。西部地震主要沿强烈隆起的青藏高原周边、横断山脉、天山南北麓、祁连山一带。东部地震则主要发生在强烈凹陷下沉的平原或断陷盆地,以及近期活动的大断裂带附近,如汾渭地堑、河北平原、郯城-庐江大断裂带等。如图1-3所示。
我国境内发生的地震,绝大部分为震源在地壳中的浅源地震。中源地震分布于三处:一处是台湾东部沿海,如基隆东北、宜兰及花莲以东的海里;另一处是西藏雅鲁藏布江以南的江孜、错那等地区;再一处是新疆西南部的塔尔库尔干、麻扎一带。深源地震仅分布于吉林省和黑龙江省东部交界处的安图、珲春、穆棱、东宁和牡丹江一带,震源深度多在400~600km之间。
根据地震空间分布规律的总结,地震活动带大多与不同地壳块体的接合带相吻合。按其接触关系的不同,分为以下几种类型:
(1)不同性质的地壳互相衔接地带 太平洋的周边属于这种类型,太平洋的大洋型地壳分别与亚洲、大洋洲、美洲及南极洲等不同的大陆型地壳相接,形成一个规模巨大的地壳破裂带。由于不同性质地壳块体间的互相运动,造成在这个破裂带能量易于聚集和释放的条件。
图1-3 中国地震(M≥6.0)震中分布略图
(2)性质相同的不同地壳块体的接合带 喜马拉雅至地中海一带是沿东西方向的南北两个大陆型地壳的接合带。由于北部的亚欧大陆地壳与南部的冈瓦纳大陆地壳彼此顶撞,形成强烈的挤压带,北部的块体上冲于冈瓦纳大陆之上,造成强烈的地形隆起,成为世界上大陆地壳最厚、地形最高的地区,并在该接合带形成了地球上另一个强震集中的地段。
(3)相同性质的地壳彼此分离的地带 大洋中脊和中隆所形成的地震带即属这类地带。该带至今仍活动着的大断裂带,是海洋地壳张性裂隙的发展。被转换断层错开的断距越大,地震活动性也就越强。
(4)大陆地壳内的巨型构造活动带 它与地震的关系也极为密切,是断裂构造活动的结果,一般均具有较长时间的发展历史,并且现今仍在活动着。这种地震在我国境内,中亚地区,北美大陆及东非地堑系内均有分布。
❸ 中国1∶万崩塌、滑坡、泥石流灾害图的编制
一、内容概述
(一)成果简介
此次编图工作是在研究总结以往地质大调查成果的基础上,充分认识和掌握我国崩滑流地质灾害的发育分布规律而编制的。1∶400万崩塌、滑坡地质灾害分布图和1∶400万泥石流灾害分布图以崩滑流地质灾害发育现状为基础,反映崩塌、滑坡、泥石流在全国的发育分布规律。
1.东北、华北平原丘陵山地区
崩塌较多,江河沿岸的公路、铁路沿线分布广泛,规模一般为几至几十立方米,危害性大,主要为暴雨诱发。滑坡仅集中在辽宁东部的宽甸、凤城、岫岩、抚顺地区、辽南老帽山一带矿山的采矿弃渣和城市人工边坡。
该区泥石流多沿太行山、北京西山、燕山和长白山、千山带状发育,具群发性,并集中发生在7~8月的汛期,为中小规模的稀性泥石流,以沟源崩塌滑坡触发沟床物质活动而形成的泥石流为主。
2.华南丘陵山地区
以滑坡为主,崩塌次之,泥石流较少,主要分布在浙江西部、福建、赣东北、赣西北、湘西山区、广西西北部和广东北部地区。本区滑坡多以小型、浅层土质(堆积层)滑坡为主,有规模较小、发生频率高、突发性强(主要集中分布在5~6月的梅雨季节和7~9月的台风雷阵雨季节)的特点,以福建、江西两省最为发育。
该地区泥石流呈零星发育,其触发因素多受台风带来的强降雨影响。
3.秦巴-西南山地高原区
本区的崩塌、滑坡比较集中分布在川西北龙门山地区、川滇南北向条带、秦巴山地、三峡两岸和黔西南山区。以中小型的崩塌滑坡为主,由南向北岩质崩塌、滑坡逐渐增多,巨型、大型的崩塌滑坡较多。本区是我国突发性地质灾害最为发育的地区,在地震活动带,由地震触发的崩塌、滑坡非常多,形成的规模较大。
本区的泥石流主要集中分布在秦巴山地,是我国泥石流的主要发育地区之一。秦巴山地包括秦岭、大巴山、龙门山、邛崃山南段、鄂西北的武当山、荆山,主要是暴雨诱发,且多为水石流。固体物质除少许黏性土外,主要由粗颗粒的砂砾和块石组成(砾石和块石约占80%以上),其主要来源为基岩崩塌、滑坡所堆积的碎屑物质。
4.黄土高原-山西盆地区
黄土高原是我国崩塌、滑坡最为发育的地区之一。其特点是类型多样、形成条件比较复杂。崩塌、滑坡除在吕梁山以东有较少分布外,其余地区广泛分布,最为严重的地区为晋陕蒙三角地带和白于山黄土山地、六盘山以东的晋陕黄河峡谷段,以及六盘山以西的龙喜、青东黄河、湟水谷地黄土山地、陇南渭河沿岸山地。主要由暴雨激发形成,由地震诱发的滑坡大都分布在六盘水以西地区。
黄土高原地表切割破碎,松散堆积物十分丰富,以黏性泥流居多。
5.西北山地盆地高原区
崩塌、滑坡集中分布在新疆西部阿尔泰山和天山伊犁谷地、阿拉善高原、阴山低中山区、鄂尔多斯低中山区,黄土丘陵区零星分布。本区崩塌的类型有岩质崩塌和黄土崩塌两种类型。岩质崩塌基本以小型为主,主要分布在新疆的阿尔泰山、天山地区、鄂尔多斯高原以及周边地区公路两侧、采石场。黄土崩塌主要分布在鄂尔多斯高原的黄土丘陵区和天山地区的低山丘陵区以及天山伊犁谷地。
由于降水量极为贫乏,致使该地区泥石流发育较少,仅零星分布在新疆天山山地。
6.青藏高原区
崩塌、滑坡集中分布在横断山区、藏南喜马拉雅山、藏东三江、川西高山峡谷区。崩塌以小型、岩质崩塌为主,滑坡以浅层、小型堆积层滑坡为主。由于现代冰川和古冰川的强烈作用,以冻融、冰劈作用为主的物理风化盛行,是崩塌发育的主要原因。
青藏高原泥石流分布规律为国内其他省区所少见。高原的隆升是控制区内泥石流形成和分布的关键,区内泥石流类型多样。藏南降水集中且多阵雨,是雨水泥石流分布地区;藏西北年降雨量不到200mm,主要是冻融泥石流分布地区;受到季风影响的念青唐古拉山东段和西昆仑山的两大冰川作用的中心以及喜马拉雅等现代冰川分布地区,多有冰川型泥石流发育;而在念青唐古拉山海洋性冰川分布地区,以冰川消融类型泥石流为主,包括冰崩、雪崩泥石流;其他山区多为亚大陆性冰川分布地区,以冰湖溃决泥石流为代表。
(二)基本原理
1.正确反映崩滑流地质灾害的特征及区域分布规律以及与地质环境条件的关系
我国崩塌、滑坡、泥石流灾害的分布与环境地质背景密切相关,并呈现明显的地域分布特点。在西南地区因地震等级高,特别是在新构造运动发育的地段,分布着大型的岩质滑坡和堆积层滑坡。福建山区花岗岩风化层较厚,残坡积土滑坡发育。目前,我国崩塌、滑坡主要是由于暴雨激发所致,泥石流与气候的关系比滑坡、崩塌更为密切,多发生在6~8月,当降雨强度达到相应的临界值时,就会导致泥石流爆发,而东南沿海的泥石流多由于风暴潮引发,呈现群发的特点。就地形地貌而言,我国崩塌、滑坡主要发生在地形第一台阶与第二台阶、第二台阶与第三台阶的过渡地带,此处构造与裂隙发育,岩石破碎,崩塌滑坡发育,为泥石流形成创造了极好的地形条件和物质条件。
2.充分反映最新的研究成果及调查资料,表现目前我国崩滑流地质灾害的危害状况
滑坡、崩塌、泥石流等地质灾害图件的编制目的,主要是为了经济建设规划和减灾防灾所用。新中国成立以来国家以及各个地方政府在地质灾害的调查方面在不同时期都投入了相应的调查研究工作,也形成了大量不同区域、不同时期、不同详细程度以及不同内容的调查资料和不同表现形式的成果资料。
首先充分搜集资料,在保证资料全面性的基础上,在编图资料的遴选过程中,尽量选择那些代表性强、与当前国家经济建设和人民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最新资料,例如近几年完成的全国1∶50万环境地质调查以及正在开展的 县(市)地质灾害调查,以保证图件的时效性和针对性。
3.充分考虑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需要,为有关部门提供可靠实用的信息
一方面,图件所反映的内容对城镇规划、工程建设、减灾防灾具有鲜明的针对性、可利用性,另一方面,不仅地学专业工作者能够使用这些图件,而且非地学专业的规划工程师和政府官员也能对其中的决策性要素、评价指标和结论有明晰的认识、准确的理解、全面的把握和有效的使用。为此,编制图件时,首先是深刻理解规划设计和决策的需要,其次是使用简明、易懂的图式和文字说明,摒弃过于专业化术语、冗长的文字论述和复杂的图面,以达到信息沟通的效果。
4.在对现有地质灾害现状分析的基础上,进行发展趋势的概略预测
地质灾害随着地质环境的演化以及人类的经济活动的发展而不断变化着,从时间跨度上圈定崩滑流灾害多发区对于地质灾害的防治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三)技术特点
1)收集了地质大调查开展以来我国崩滑流的调查成果,总结了规律,反映了我国现阶段崩滑流地质灾害的特征及区域分布规律。
a.用崩滑流地质灾害的规模、物质组成、主要诱发因素、所造成的经济损失等级来反映我国六大环境地质分区(东北、华北平原丘陵山地区,华南丘陵山地区,秦巴 西南山地高原区,黄土高原 山西盆地区,西北山地盆地高原区,青藏高原区)的地质灾害的发育规律与特点。
b.收集了最新地质环境背景资料包括地形地貌、新构造运动、岩土体的工程地质图、大地板块构造图、降雨量以及人类工程经济活动强度等,作为本次编图的地质背景图层,以反映我国六大环境地质区内的崩滑流地质灾害与各区地质环境条件的关系。
2)此次编图利用计算机技术,运用MAPGIS软件进行图件编制,同时建立了编图图形库。
a.数据库的建设:搜集现有的各类地质灾害数据库及国家及地质行业有关数据库的标准与规范,并比较各类数据库的优缺点,参照现有崩塌、滑坡、泥石流灾害数据库格式标准建设(或整合)满足编图需要的数据库。
b.编图资料的入库:将甄别筛选分类、验证核实的资料录入数据库。
(四)技术指标
本次编制的崩滑流地质灾害图以地形地貌、岩性特征、大地构造、活动断裂、地震5项指标来反映孕育崩滑流地质灾害的地质环境背景条件,用人口密度、年均降雨量反映人类活动强度和气候特征在区域上与崩滑流的关联度,选取地质灾害点时,不仅反映了区域上崩滑流地质灾害的规模、物质组成、主要诱发因素,同时也对造成的经济损失进行了评估。
二、应用范围及应用实例
该项成果将会在全国及地区地质灾害的宏观规划及工作部署中作为基础的地质依据使用。
三、推广转化方式
本项成果以会议交流和印刷的方式进行成果转化,成果已发往国土资源部及相关部门以及全国地质环境监测总站。
技术依托单位:中国地质环境监测院
联系人:王祎萍
通讯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大慧寺20号
邮政编码:100081
联系电话:010-62177430
电子邮件:[email protected]
❹ 关于中国地质网站和图片
http://www.sinodz.com/news/
http://www.resdata.cn/data/hydroset/
❺ 谁能发给我一张中国地质分布图啊(包括地震带和火山分布)
中国地震主要分布在五个区域:台湾地区、西南地区、西北地区、华北地区、东南沿海地区和23条地震带上。
"华北地震区"。包括河北、河南、山东、内蒙古、山西、陕西、宁夏、江苏、安徽等省的全部或部分地区。在五个地震区中,它的地震强度和频度仅次于"青藏高原地震区",位居全国第二。由于首都圈位于这个地区内,所以格外引人关注。据统计,该地区有据可查的8级地震曾发生过5次;7-7.9级地震曾发生过18次。加之它位于我国人口稠密、大城市集中、政治和经济、文化、交通都很发达的地区,地震灾害的威胁极为严重。
华北地震区共分四个地震带。
(1)郯城-营口地震带。包括从宿迁至铁岭的辽宁、河北、山东、江苏等省的大部或部分地区。是我国东部大陆区一条强烈地震活动带。1668年山东郯城8.5级地震、1969年渤海7.4级地震、1974年海城7.4级地震就发生在这个地震带上,据记载,本带共发生4.7级以上地震60余次。其中7-7.9级地震6次;8级以上地震1次。
(2)华北平原地震带。南界大致位于新乡-蚌埠一线,北界位于燕山南侧,西界位于太行山东侧,东界位于下辽河-辽东湾拗陷的西缘,向南延到天津东南,经济南东边达宿州一带。是对京、津、唐地区威胁最大的地震带。1679年河北三河8.0级地震、1976年唐山7.8级地震就发生在这个带上。据统计,本带共发生4.7级以上地震140多次。其中7-7.9级地震5次;8级以上地震1次。
(3)汾渭地震带。北起河北宣化-怀安盆地、怀来-延庆盆地,向南经阳原盆地、蔚县盆地、大同盆地、忻定盆地、灵丘盆地、太原盆地、临汾盆地、运城盆地至渭河盆地。是我国东部又一个强烈地震活动带。1303年山西洪洞8.0级地震、1556年陕西华县8.0级地震都发生在这个带上。1998年1月张北6.2级地震也在这个带的附近。有记载以来,本地震带内共发生4.7级以上地震160次左右。其中7-7.9级地震7次;8级以上地震2次。
(4)银川-河套地震带。位于河套地区西部和北部的银川、乌达、磴口至呼和浩特以西的部分地区。1739年宁夏银川8.0级地震就发生在这个带上。本地震带内,历史地震记载始于公元849年,由于历史记载缺失较多,据已有资料,本带共记载4.7级以上地震40次左右。其中6-6.9级地震9次;8级地震1次。
"青藏高原地震区"。包括兴都库什山、西昆仑山、阿尔金山、祁连山、贺兰山-六盘山、龙门山、喜马拉雅山及横断山脉东翼诸山系所围成的广大高原地域。涉及到青海、西藏、新疆、甘肃、宁夏、四川、云南全部或部分地区,以及原苏联、阿富汗、巴基斯坦、印度、孟加拉、缅甸、老挝等国的部分地区。
本地震区是我国最大的一个地震区,也是地震活动最强烈、大地震频繁发生的地区。据统计,这里8级以上地震发生过9次;7-7.9级地震发生过78次。均居全国之首。
此外,"新疆地震区"、"台湾地震区"也是我国两个曾发生过8级地震的地震区。这里不断发生强烈破坏性地震也是众所周知的。由于新疆地震区总的来说,人烟稀少、经济欠发达。尽管强烈地震较多,也较频繁,但多数地震发生在山区,造成的人员和财产损失与我国东部几条地震带相比,要小许多。
值得一提的是"华南地震区"的"东南沿海外带地震带",这里历史上曾发生过1604年福建泉州8.0级地震和1605年广东琼山7.5级地震。但从那时起到现在的300多年间,无显著破坏性地震发生。
❻ 中国地质灾害的分布
中国地质灾害种类繁多,分布广泛,活动频繁,危害严重。1949年以来,因地震死亡近30万人,伤残近百万人,倒塌房屋1000多万间;共发生大型崩塌3000多处,滑坡2000多个,中小型崩塌、滑坡、泥石流则达40多万处。全国有350多个县的上万个村庄、100余座大型工厂、55座大型矿山、3000多千米铁路受崩塌、滑坡、泥石流的严重危害。除北京、天津、上海、河南、甘肃、宁夏、新疆以外的省、区、市都发现有岩溶塌陷灾害,总数近3000处,塌陷坑3万多个,塌陷面积300多平方千米。据不完全统计,在全国20多个省、区内,发生矿山采空塌陷180处以上,塌陷坑1595个,塌陷面积达1000多平方千米(段永侯等,1993)。各类地质灾害每年造成上千人死亡,经济损失高达300亿元。
地质灾害的发育分布与地形地貌、地质构造、新构造运动、岩土体类型、水文地质条件、气象水文及植被条件、人类工程活动等关系密切。因此,我国地质灾害的区域分布具有东西分区、南北分带的特点,华北、东北、西北诸省,荒漠化作用强烈;西南山区降雨多而集中,崩塌、滑坡、泥石流灾害频繁发生;东部平原区地面沉降、地裂缝广泛发育;沿海诸省,海水入侵、海岸侵蚀等强烈发育。
从中国大陆的地势阶梯来看,第一级阶梯海拔4000m以上,气候寒冷,冻胀、融沉、泥流、雪崩等灾害发育;第二级阶梯海拔高度在1000~2000m,在第一与第二级阶梯过渡地带,地形切割强烈,崩塌、滑坡、泥石流、水土流失等分布广泛,灾度高;东部广大平原、盆地区属三级阶梯,地形平缓,人口稠密,人类活动强烈,地面沉降、海水入侵、塌陷、淤积等灾害发育。
2008年1月国土资源部发布的《全国地质灾害防治“十一五”规划》,科学地划分了地质灾害易发区和重点防治区。滑坡、崩塌、泥石流和地面塌陷地质灾害高、中易发区,主要分布在川东渝南鄂西湘西山地、青藏高原东缘、云贵高原、秦巴山地、黄土高原、汾渭盆地周缘、东南丘陵山地、天山、燕山等地区;地面沉降和地裂缝地质灾害高、中易发区,主要分布在长江三角洲、华北平原、汾渭盆地、松辽平原。地质灾害重点防治区有16个,即长江三峡库区滑坡重点防治区、川滇南北构造带泥石流滑坡崩塌重点防治区、鄂西湘西中低山滑坡崩塌重点防治区、湘中南岩溶丘陵盆地地面塌陷滑坡重点防治区、云贵高原滑坡崩塌地面塌陷重点防治区、滇西横断山高山峡谷泥石流滑坡重点防治区、桂北桂西岩溶山地丘陵崩塌地面塌陷重点防治区、浙闽赣丘陵山地群发性滑坡重点防治区、陕北晋西黄土滑坡崩塌重点防治区、黄土高原西南滑坡泥石流重点防治区、陇南陕南秦巴山地泥石流滑坡重点防治区、新疆伊犁滑坡泥石流重点防治区、珠江三角洲地面沉降地面塌陷重点防治区、长江三角洲地面沉降重点防治区、华北平原地面沉降重点防治区、东北中俄界河河岸崩塌重点防治区。
小结
地质灾害既具有自然属性,又具有社会经济属性,是二者的对立统一体。这是我们了解地质灾害,进行地质灾害调查、评价、治理,应具有的基本概念。
复习思考题
1.地质灾害的涵义是什么?
2.地质灾害的属性特征是什么?
3.地质灾害的分类分级方案有哪些、内容是什么?
❼ 中国地震烈度区划图的分类
国际上大致有三类地来震烈度自区划图:
①第一类,以前苏联戈尔什可夫编制的前苏联区划图为代表,它以宏观烈度为区划标志,根据历史地震和地震地质资料编制;
②第二类,以日本河角广编制的日本地震烈度区划图为代表,它以历史地震资料为依据,考虑地震发生频率,用地面加速度峰值等值线勾绘;
③第三类,用科内尔提出的地震危险性分析方法,以阿尔杰米森和珀金斯编制的美国地震区划图为代表。
❽ 当年李四光预言的四大地震是在哪四个省份
流言:近几年复,“新制中国初期,李四光预测中国60年内将有4次特大地震”这款谣言流传甚广,而其中的四个地震地点,网上已有N个版本。
真相:地震预测在全世界都是个难题,目前尚处于探索阶段。李四光是我国著名科学家,最大贡献是创立了地质力学,为我国石油工业建立了不朽功勋。关于李四光预测四大地震的说法流传已久,经过多方查证,李四光生前从未有这样的预言,纯属谣传。中国地震台网速报微博也不止一次针对此谣言进行了辟谣。
❾ 中国地质灾害分布与我国地形地势特征有什么关系
我国地形类型多样,山区面积广大;地势西高东低,在地势阶梯的交界处,坡度大,地形崎岖,容易发生地质灾害。
我国地震多发,主要分布在板块交界处;西南地区多地震滑坡泥石流。
❿ 中国的地震
中国具有5000年文明历史,为历史地震的考古研究做出了巨大贡献。真正对历史地质环境研究起到重大作用的,主要为唐朝以来,而县志记录比较完备的是在宋朝及其以后,因此历史地震考古资料主要自公元1000年左右较为可用。由于历史文化发展的不平衡,我国县志记录较全的主要集中在黄河和长江中下游,而边远地区则相对缺失甚多。由于地震释放能量级差悬殊,掌控8级特大地震具有重大代表意义,表明历史地震尽管具有缺失的不足和局限性等不利因素,但大震(7级地震)、特大地震(8级地震)相对遗漏的可能性较少,因此,它们仍然可以作为地震发展历史进程中的主体支柱,或者说明了总体发展的大趋势[80-90]。
1.中国地震目录的概况
中国主要地震目录有以下9种(表6-1),其中3种常用目录的对比情况如表6-2[65-75]:
表6-1 中国地震目录主要清单一览表
续表
表6-2 中国强震目录对比统计表
上述三种主要常用地震目录对比后,不仅发现地震数量存在一定差异;地震参数也有差异,例如三种版本对8级地震参数也存在一定的变化(表6-3);以及其他问题。总体看,最新出版的目录一般可信度相对较好。
表6-3 三种版本中8级地震参数对比表
续表
注:*表示该条地震参数值为汇编地震目录所引用。
2.中国地震分布的时空变化
根据中国及邻近地区地震震中的分布图(截至1987年),可以看出以下主要特点(图6-14)。
(1)震中平面分布
中国地震在平面分布具有明显的不均匀特点,主要表现为呈带状、面状集中分布,仔细观察还可见到呈现不同级次的集中与分散变化规律。其中最突出的带状分布者:首先是我国台湾-日本地震密集带;其次为东经105°附近的中部南北向地震密集带,将中国分为东部与西部两大震区,东部进一步分为东北区、华北区和华南区,西部进一步分为西北区与西南区,它们的地震发展历史进程也各具特点。
(2)震源深度变化特征
我国境内地震,以浅源地震分布最广,占98%以上,中源地震、深源地震则较少,仅集中在局部地段。
中国东部大陆地区以浅震为主,一般在10~30km深度;在吉林珲春附近较小地段发育震源深达500km左右的深源地震;台湾地区情况比较特殊,大都属于>70km的浅源地震,在其东北、东南海域中也常见到280km的中源地震。
图6-14 中国及周边地震震中分布图(据国家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1987)
中国西部震源深度一般较东部深了1倍多,深度在60km左右,青藏高原震源深度由南往北存在逐渐变浅的趋势,即南部为15~70km,甚至出现中源地震;中部一般为10~40km;北部一般为10~30km。新疆与其他地区震源深度大都在10~50km之间,唯有与阿富汗、巴基斯坦交界处出现中源地震[63,64]。
(3)地震震中的平面迁移变化
地震活动随着时间的进程,它们在平面上也在不断地迁移变化。下面叙述两种时间尺度的迁移情况:其一,大时间尺度的迁移变化,见图6-14中公元前780~1900年的历史地震为绿色;1901~1987年的近代地震为红色,二者分布区域、地点明显是变化的,也可以看出它们自西向东的迁移情况。其二,将近代地震时间跨度分为10年左右进行对比分析,也可以看出他们之间的迁移变化,并具有波动起伏变化的特征(表6-4)。
表6-4 中国及邻区不同类型地区频度分布统计表[88]
(4)地震活动的周期性变化
地震活动随时间进程发展演化,有时地震高潮迭起,有时平静无震,有时出现过渡情况,由此形成不同时间尺度的地震活动周期,常见的有:300年、100年、20年、几年、年、月、日等周期,它们互相叠加交替变化。
其中主要在大震(≥7级)、特大震(≥8级)的时间变化统计分析中比较明显。
1)中国≥8级地震时序与能量释放变化图中(图6-15;表6-3),1556~1739年是以东部大陆地震为主体的活动高潮期,间隔73年(平静)后;又进入1812~2008年(并未结束)以西部特大地震(包括台湾)为主体的活动高潮期。二者加上平静间隔期时间,均在300年左右。
2)图6-16为华北震区的时序分布变化图(第三、第四地震活跃期)。按照历史地震资料,华北震区可以划分出四个地震活跃期、间隔三个平静期,其中,前两个活跃期资料不很完整,第三活跃期历经346年,可细分为9个幕;间隔85年平静期后,出现的第四活跃期经历了162年,可分为7个幕,再次进入平静期已经30多年尚未结束。它们大致与≥8级特大地震的分期相当。由此可以认定,大震活动存在300年左右的活动周期是比较可信的[65-90]。
3)100年左右的地震周期。相关学者与国家地震局地震预报分析人员,对100年左右的地震活动周期,均有所论述[63-90],这里就不再重复叙述了。
4)20年左右的地震周期。图6-17为中国大陆地震(≥7级)时序和活动周期划分图,从地震时序、能量、频率三个方面,都可以大致划分出平静阶段8年、过渡阶段6年、活动阶段10年,共计平均为24年的大震活动周期[63-75,78,79,86-90]。
图6-15 中国8级以上特大地震时序与能量释放变化图(据国家地震局地震目录编制)
5)地震的年活动周期:根据国家基本建设委员会抗震办公室1977年汇编《中国六级以上地震目录》,自公元前780~1976年的664次地震农历(阴历)发震月份统计分析,发现正、二、三月与对应的七、八、九月均为发震高潮;而其他6个月则为相对地震活动的低潮,由此表明了地震活动的年周期性特征[67,68]。
(5)地震能量释放的变化
通过图6-15~图6-17可以看出,中国地震能量释放与其相应的地震时序变化一致,均呈周期性变化;他们一致表明目前我国正处在西部地震区(包括中部南北向地震带)与台湾—日本岛弧地震带的活动高潮期,而中国东部大陆地震区(包括华北震区),则处于地震活动平静期,自1976年唐山7.8级地震及其1977年6.2级余震活动以后,已经平静30多年了,何时转入活动期,目前尚无地震方面的证据。
图6-18为中国大陆及临区浅源强震能量释放分布变化图,自1900~1980年期间,依次出现4次地震能量释放高潮,分别为12、16、14、11年;其间低潮间隔时间分别为6、9、8年;活动周期为20年左右的时间。与图6-17相比,相同资料不同学者分析结果,也大体一致,表明他们的可信度还是比较好的[63、89]。
(6)对上述地震活动现象的部分解释与小结
地震属于内动力地质现象,是地壳中能量聚集和释放过程的表现,也是现今地壳运动的表现形式之一。地震的成因甚多,就我国的情况来说,李四光教授认为:地震是地质问题,由此倡导地震地质,从而探索和解决地震预报问题。这是一值得跟进的研究方向,后面将从中国地震与地质构造体系的关系研究问题[1,13]。
地震中的部分现象,经过天文地质研究,获得一些解释,例如发震时间与宇宙空间星球运动空间位置有关,至少可以用以说明地震能量聚集已经达到临震状态之际,加上星球之间引力叠加,引起地球固体潮的变化,而激发了地震的发生,这点至少对临震预报是有用的。
图6-16 华北震区时序分布变化图(第三、第四地震活跃期)
图6-17 中国大陆地震(≥7级)时序和周期划分图
图6-18 中国大陆及邻区浅源强震能量释放分布变化图
通过地震资料的分析讨论,关于中国东部大陆中近期大震预测分析如下:
其一,中国东部大陆目前处于第四、五地震活跃期之间的第四平静期,已经平静30多年了。何时进入第五地震活跃期,现有地震资料还难以确定,即难以肯定推断确定,如果按照第三平静期85年的重复推演,则尚需等待近50年时间;如果按照第三活跃期与第三平静期的时间尺度比例关系,用第四活跃期的时间比例,类推第四平静期时间尺度,则第四平静期可能为40年左右,则已经过去30多年,也就是说10年、8年即可进入新的地震活跃期(第五活跃期),对东部大陆地震形势就很紧迫了,因此,提前做好大震将要频繁发生的准备,实属非常重要。我们还能回忆起在华北地震区1966~1976年间,邢台地震、渤海地震、海城地震、唐山地震的大震活跃幕时,每次震后造成的极其严重的伤亡和财产损失。类似的情况如果将在北京附近重复发生,生命财产的损失将极为严重,经济损失惨重,为此提前做好大震预测、预报、预防,是极其重要的任务,决不可轻率、忽视。我们地震地质工作者应该积极努力,沿着李四光教授开创的道路,科学地积极努力探索前进。
其二,如果我国东部大陆进入第五地震活跃期时,则西部大震与我国台湾-日本地震带地震活动情况,将可能发生什么样的变化?据目前我们的科学水平,还不能准确地回答这个问题。有一点可以提供参考:我国西部大震进入完全平静的可能性较小,但大震的频度可能相对降低;太平洋西岸岛弧地震带,包括台湾的大震频度也可能相对降低,但不会完全停止;同时火山活动也会随之相应减少。这仅仅是一种分析看法,还需等待实践来证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