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交大中国地质
1. 西南交大与中国地质大学(北京)比较下
这个不好比的,看你学什么专业,如果要学地质类就报地大吧,这是地质类最好的学校了。
2.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与西南交通大学哪个好
看你的志向了
西南交大优势在于交通和土木,地质大学的优势在地质学,资源勘查。都是全国牛逼的优势专业,你自己选择你喜欢哪个
3.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重庆大学,西南交通大学,河北工业大学,燕山大学,华北电力大学(保定),哪个更
这里面只抄有重大是34所之一(考研时自主划线),这个你不用怀疑吧。当然要分具体专业和方向,机械和电气的重大很牛;西南交通大学,机车和桥隧,铁道方向比较牛;地质大学,顾名思义,应该是应该是地质勘探或测量比较好;电力大学,那就是电力那一块比较强了,其他不太清楚。
4. 西南交大还是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我是地复大的,我寝室有一制个浙江的。在浙江招生大概在重点线十分左右。不过你如果选择专业服从调剂的话,录取的可能性比较大,因为现在地大是按大类招生,所以你进了学校后若对专业不满意可以选择转专业,也就是所谓的先上车(先被学校录取)后买票(然后再选择专业)。祝你成功!
5. 西南交大和中国地质大学的测绘工程研究生哪个难考
交大不难考 但是地大的测绘也没那么好! 地矿类学校招分高完全是扯淡! 测绘本来就很累 属于艰苦行业 最好的还是武汉大学 但是西南交大的也不错!
6. 西南交大,南工大,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有专业级分差
交大的级差分是比较高的,第一专业和第二专业就有五分。
但年我就是因为级差分的问题没注意才被分到了现在的这个专业来的。
7. 求助!我考测绘的研究生!西南交大 长安大学 中国地质大学 中国矿业大学 这几个学校给个排名并说明谢谢
排名 学校名称 等级 排名 学校名称 等级 排名 学校名称 等级
1 武汉大学专 A+
2 中国属矿业大学 A+
3 同济大学 A
4 中南大学 A
5 中国地质大学 A
6 山东科技大学 A
7 北京师范大学 A
8 北京大学 A
9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 A
B+ 等 (14 个 ) 西南交通大学、南京大学、河海大学、 清华大学、长安大学、河南理工大学、东南大学、 桂林工学院、东华理工大学、西安科技大学、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中国海洋大学、成都理工大学、 北京建筑工程学院
B 等 (14 个 ) : 昆明理工大学、安徽理工大学、吉林大学、 河南大学、长沙理工大学、江西理工大学 云南师范大学、南京工业大学、电子科技大学、首都师范大学、北京交通大学、 福州大学、太原理工大学、徐州师范大学
C 等 (10 个 ) : 河北理工大学、中国石油大学、 山东理工大学、重庆交通大学、合肥工业大学
8. 西南交大地质工程怎么样
你好,地质专业在西南交通大学属于土木工程学院,交大的土木工程学院下设:土木工程专(铁道,隧属道,桥梁,工民建,市政,岩土,道路7个方向),测绘,地质,地信,遥感几个专业,交大的土木学院是很有名气的,所以地质肯定不会差到哪里去。要说地质专业哪里最好,肯定是北京的中国地质大学,除了它,西交地质应该能排到第一集团里面去。
9. 中国地质大学跟西南交大哪个学校好
毫无疑问,是西南交大!!!好在哪,有三点:1 地质是在重点里最低的,如果不是在北京基本也就算不上好学校 2 就业面西南交大比地质大 3专业比地质多!
不过地质大学就是在北京,这个条件是没法比了!
10. 西南交通大学的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的研究生怎么样
西南交通大学的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的研究生在国内属于较好的专业。
西南交通大学的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是中国现代地质学科的发源地之一。历史上,培养的毕业生中,仅在地质学科就出现过包括何杰(1906级)、刘恢先(1929级)、陈清如(1948级)、薛禹群(1949级)等院士在内的地质学家,袁见齐、王鸿桢院士也曾在校任教(1952年院系调整时调入北京地质学院现中国地质大学)。在很长一段时间,地质专业毕业生在铁路系统一统天下。
西南交通大学(Southwest Jiaotong University)是教育部直属全国重点大学,由教育部、中国铁路总公司(原铁道部) 、四川省和成都市共建,是国家首批“211工程”“985工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111计划”“2011计划” “卓越计划”重点建设并设有研究生院的研究型大学,是“中法4+4”“中欧精英大学联盟”主要成员,是“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及国家“援藏计划”培养院校,坐落于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国家中心城市——成都。
“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一级学科的建设目标:面向国家资源需求目标和国民经济建设主战场,以资源勘查和工程建设中重大战略性问题为重点,深入开展固体矿产和能源矿产的形成机理、分布规律和预测与评价研究,复杂条件下资源的勘查、探测、开发和钻探工程新方法、新技术研究,岩土钻掘与防护工程、环境与工程探测技术和地质灾害防治研究,产出高水平的研究成果,培养高水平创新人才,建设在国内外具有重要影响的“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研究中心和人才培养基地,使本学科在国内继续保持领先地位,部分领域和方向赶上国际先进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