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引工程地质编录模板
① 探井原始地质编录
探井包括圆井和浅井。圆井主要用于地质填图中遇到第四系覆盖,而槽探又达不到地质目的时,用以了解第四系厚度及下伏基岩岩性。因其施工方便,在矿区勘查中经常使用。浅井主要用于覆盖区揭露矿化、蚀变带、矿层和物化探、重砂异常。
1. 圆井
圆井的施工深度一般不超过 5m,但如果第四系稳定性好、井下不充水或少水,经安全人员实地查看批准,在有预防措施的条件下,圆井深度可适当加深。圆井揭露至基岩0. 3 ~ 0. 6m 深度即视为达到地质目的。当施工条件有利,而且矿层厚度较小,在允许的施工深度内可以揭穿矿层时,圆井可起到浅井的探矿作用,这时,圆井也要求刻槽取样。
图 6-22 探槽绘图起点方式约定 ( 情况一)
图 6-23 探槽绘图起点方式约定 ( 情况二)
圆井地质编录:
( 1) 基点、基线布设
圆井基点设在勘探线方向与圆井在地表交汇的正北、北西、北东、正东点的井口边。基线自基点用皮尺铅直布设到井底,基线通过的一壁为编录壁。
( 2) 记录和作图
依次将基线通过的地质界线、产状、样品的位置和观察到的地质现象记录于 “圆井地质记录表 ( 附素描图) ”( 见图 6-24) 中,并作图。由于圆井范围小,所揭示的地质现象有限,编录时可以作简单的素描图和文字记录。
图 6-24 圆井地质记录表 ( 附素描图)
2. 浅井
浅井的施工深度较大,为便于井壁支护,一般施工成方井,有时也施工长方形井。施工浅井时,为防止井壁支护对所揭露地质现象的遮盖,施工人员应及时通知编录人员及时编录和采样后,再作支护。
图 6-25 基点、基点基线布设图
( 1) 浅井比例尺与基点布置
素描图比例尺一般为 1∶ 100,对某些有特殊要求的矿种和地质现象,可放大到 1∶ 50。一般浅井编录第一壁首选正北壁、北西壁、北东壁、正东壁。各矿区应作统一规定。浅井基点布置在第一壁的左上角,基线自基点铅垂布设 ( 见图 6-25) 。
( 2) 浅井壁展开作图法
选北壁作第一壁后,北壁不动,从北壁与西壁交线处断开,将西、南、东三个壁同时作逆时针旋转,直至与第一壁构成一个平面,则为浅井四壁展开图,见图 6-26和图 6-27。
图 6-26 四壁展开平面示意图
图 6-27 井壁展开剖面示意图
( 3) 浅井素描图的内容及要求
1) 图面上应有图名、图例、比例尺、垂直标尺、方位、分析结果表和责任签。图内应有岩性分层界线、矿层 ( 体) 界线、蚀变带、断层及破碎带、样品位置及编号、产状等,见图 6-28。
2) 素描图应真实、准确地反映地质现象,凡地质体或地质现象在不同比例尺的素描图上宽 ( 厚) 度≥1mm,长度≥3mm 者,都应在图上反映。如素描图的比例尺是 1∶ 50,实际地质体宽 ( 厚) 度≥5cm,长度≥15cm,素描图上要夸大表示。
( 4) 野外编录步骤和要求
1) 确定第一壁。按照矿区统一规定,在浅井工程实地位置,确定第一壁及其方位,同时丈量浅井四壁规格。
2) 布设基点 ( 木桩) 、基线。在第一壁和第四壁交汇的井口处,打入编有浅井编号的木桩即为基点,基点亦是浅井的坐标点。基线是用皮尺的零点固定在木桩 ( 基点) 上,并沿第一壁和第四壁铅垂悬挂而成。
3) 绘制浅井空白图。作图人员在进入井下之前,丈量井口四壁规格,在方格厘米纸上,按照比例尺将 1、2、3、4 壁依次展开,同时绘上基点、基线和第一壁方向,即为浅井空白图,作为井下编录使用。
4) 记录、采样。在观察地质现象和测量各种数据的基础上,进行文字记录和采样。文字记录的内容和要求同槽探。采样应填写 “槽、井、坑探工程采样记录表”。
5) 投影 - 编绘素描草图。按照点投影、线投影的方法和要求,对浅井编录壁 ( 两壁或四壁) 上各分层界线、矿层 ( 体) 界线,断层线等以及样品、标本、产状位置等地质现象进行投影,将投影点展绘到空白图的相应位置上,然后连接相同性质的投影点构成各类界线,标注样品标本号、产状数据等,形成素描草图。
6) 浅井编录应随施工进度分段进行。在分段编录的全过程中,要求每次编录的基线布置都应从井口基点处统一从零米开始悬挂皮尺,以保证上次编录末端井深与这次编录的开始井深数据完全吻合,避免重新布设基点出现井深误差。
7) 浅井施工、编录及采样过程中,要高度重视安全工作。防垮塌、掉块,及时架箱支护。特别是编录、采样时,应安排专人留守井口,防止掉块、掉物伤人。施工及编录人员在井下作业必须佩带安全装备。
3. 数字化圆井 ( 方井) 编录 ( MEMAPGIS)
1) 圆井 ( 方井) 基本信息数据采集。在工程操作与区域采样菜单栏的室内工程属性数据录入 ( 新建) 中选择圆井 ( 方井) 进入基本信息栏,选择圆井或方井,将工程号、坐标、比例尺等要素填入。
图 6-28 浅井素描图
2) 圆井 ( 方井) 测量数据采集。在工程操作与区域采样菜单栏的工程数据编辑与浏览选择圆井 ( 方井) 数据录入总界面,选择圆井 ( 方井) ,创建勘探线、工程编号目录,在圆井 ( 方井) 编录数据总对话框中按首先分层库,其次是采样、素描、产状、刻槽的顺序录入。
3) 圆井 ( 方井) 分层坐标参数约定 ( 图 6-29) 。
图 6-29 方井坐标系统取值说明
4) 圆井 ( 方井) 工程图编录图及表输出。在圆井 ( 方井) 地质录入菜单中选择素描图,并对其进一步的编辑,从样品管理菜单中选择打印工程输出图和表。
② 实习七(四) 探井原始地质编录
一、基本要求
1. 浅井壁展开作图法
选北壁作第一壁后,北壁不动,从北壁与西壁交线处断开,将西、南、东三个壁同时作逆时针旋转,直至与第一壁构成一个平面,则为浅井四壁展开图,见图7- 43 和图7- 44。
图7-43 四壁展开平面示意图
图7-44 井壁展开剖面示意图
2. 浅井素描图的内容及要求
(1) 图面上应有图名、图例、比例尺、垂直标尺、方位、分析结果表和责任签。图内应有岩性分层界线、矿层 (体) 界线、蚀变带,断层及破碎带、样品位置及编号、产状等 (图7-45) 。
(2) 素描图应真实、准确地反映地质现象,凡地质体或地质现象在不同比例尺的素描图上宽 (厚) 度≥1mm,长度≥3mm 者,都应在图上反映。如素描图的比例尺是 1∶ 50,实际地质体宽 (厚) 度≥5cm,长度≥15cm,素描图上要夸大表示。
3. 作图基本步骤和要求
(1) 确定第一壁。按照矿区统一规定,在浅井工程实地位置,确定第一壁及其方位,同时丈量浅井四壁规格。
(2) 布设基点 (木桩) 、基线。在第一壁和第四壁交汇的井口处,打入编有浅井编号的木桩即为基点,基点亦是浅井的坐标点。基线是用皮尺的 0m 点固定在木桩 (基点)上,并沿第一壁和第四壁铅垂悬挂而成。
(3) 绘制浅井空白图。作图人员在进入井下之前,丈量井口四壁规格,在方格厘米纸上,按照比例尺将 1、2、3、4 壁依次展开,同时绘上基点、基线和第一壁方向,即为浅井空白图,作为井下编录使用。
(4) 记录、采样。在观察地质现象和测量各种数据的基础上,进行文字记录和采样。文字记录的内容和要求同槽探。采样应填写 “槽、井、坑探工程采样记录表”。
(5) 投影—编绘素描草图。按照点投影、线投影的方法和要求,对浅井编录壁 (两壁或四壁) 上各分层界线、矿层 (体) 界线,断层线等以及样品、标本、产状位置等地质现象进行投影,将投影点展绘到空白图的相应位置上,然后连接相同性质的投影点构成各类界线,标注样品标本号、产状数据等,形成素描草图。
(6) 浅井编录应随施工进度分段进行。在分段编录的全过程中,要求每次编录的基线布置都应从井口基点处统一从 0m 开始悬挂皮尺,以保证上次编录末端井深与这次编录的开始井深数据完全吻合,避免重新布设基点出现井深误差。
二、实习资料及要求
(1) 某某矿区 FJ01 原始地质编录记录表 (表 7-6) ;
表 7-6 FJ01 浅井编录记录表
(2) 按表 7-6 记录的信息资料手工绘制浅井素描图;
(3) 按表 7-6 记录的信息用矿产资源调查野外数据采集系统 MEMapGIS 数字工程编录软件系统编绘浅井素描图。
三、圆井 (方井) 数字地质编录步骤
1. 圆井 (方井) 基本信息数据采集
(1) 在桌面菜单上 【工程操作与区域采样】的下拉菜单中选中 “室内工程属性数据录入 (新建) ”下的 “圆井”;
(2) 系统会自动选择圆井图层,同时弹出 “是否填加到图层 ‘圆井”中对话框,按【Y】;
(3) 在屏幕上,用鼠标点击该 “工程”的位置,即定点,按左键后,屏幕自动弹出下对话框 (图7-45) ,输入圆井基本信息。
重要参数说明: 工程编号———必须输入,由数字加字母组成,并作为目录使用; 勘探线号———由数字加字母组成,并作为目录使用,如果未给出勘探线号,所有工程会自动放入 ENGPOOL 目录下; 壁宽———一到四壁的宽度、井深和比例尺数据必输入,如果是圆井,只输入一壁的宽度即可。
(4) 按 【确定】后,系统自动把浅井的位置和工程编号标注图上。
图7-45 圆井 (浅井) 基本信息采集对话框
2. 圆井 (方井) 测量数据采集
(1) 打开圆井 (方井) 数据录入总界面。①在桌面菜单上选择 【工程操作与区域采样】的下拉菜单中选中 “工程数据库编辑与浏览”下的 “圆井浅井”; ②先选中要编辑工程图元,对新录的工程数据,第一次会弹出探险矿工程目录不存在,是否新建对话框,必须按 【Y】,系统会创建以圆井编号的目录,来存放该工程所有的文件; ③系统弹出圆井数据的总对话框,圆井浅井地质数据的输入对话框。
数据录入的顺序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 首选输入分层库后,才能输入采样、素描、产状、刻槽数据。
(2) 圆 (方) 井分层坐标参数约定 (图7-46)
图7-46 圆 (方) 井分层坐标约定
(3) 圆 (方) 井分层数据采集。①按 【分层库】按钮,对话框的顶部提示条会说明当前的数据库为 “分层库”,然后按下 【添加】按钮,进入分层数据录入对话框 (图7-47) ; ②分层的高度从顶往下记数地录入数据,数据录入完,按 【确定】 后,数据自动导入列表框,以方便浏览; ③若要继续输入数据,重复①②步即可; ④查看图形,按 【素描图】按钮即可。
图7-47 数据录入对话框
(4) 圆 (方) 井刻槽数据采集、产状数据采集、B 采样数据采集、照片数据采集。①先选择当前刻槽或产状、B 采样、照片的层号,然后按 【刻槽库或产状库、B 采样库、照片库】按钮,然后按下 【添加】按钮,系统会弹出所需的对话框; ②数据录入完后,按 【确定】,数据自动导入列表框,以方便浏览; ③若要继续输入数据,重复①②步即可; ④查看图形,按 【素描图】按钮即可查看刚才输入的数据已经绘在图上了。
(5) 圆井、方井素描图绘制及编录表输出与探槽同理。
③ 如何管理工程地质编录
参照《岩土工程勘察规范》(个标0021-2001)(2009年版),土的描述看3.3.7条,岩石的描述看3.2.5条。版关键是检查好现场钻权探、原位测试的真是程度,还有取样是否合理等。
刚编录是最好是定点看着钻探,岩芯一上来就编录,对于稠度、密实程度的经验积累很有好处。
④ 工程地质勘察野外编录中卵石是怎么描述的急
卵 石 :颜色(青灰夹黄色),密度(松散/稍密/中密/密实(根据标贯试验专确定)),湿度属(稍湿/湿(初见水位以下)/饱和(稳定水位以下)),磨圆度(呈圆形或次圆状),分选性(好,一般),卵石含量(约65%),粒径(一般60-120mm,最大为180mm),主要组成成分(为砂岩及石英砂岩),充填物(约35%细粗砂及黏性土)。
圆砾:浅灰黄色、灰色,饱和,中密,分选性差,以石英砾、卵石为主,石英砂次之,砾、卵石磨圆度较好,石英砂呈次棱角状。
(4)截引工程地质编录模板扩展阅读:
主要是对岩性进行描述!如:描述其岩石的颜色、结构、构造及形成条件进行描述,如果有特殊的构造也要对其进行详细描述。
还要观察岩石的破裂面,看其是否有划痕,如果有的话那就是构造运动的证据!再就是还要量取其主裂面与岩心轴的夹角!最后就是取样,按照国家规范进行取样的话,就要取二分之一样,不过有些时候要视情况而定 有的矿山就要求取全样。
具体情况具体来定,有些矿山根本不按国家标准规范干活!
⑤ 水利工程地质编录怎么做
隐蔽工程地质编录怎么写
⑥ 地质编录有几种如何编录
把直接观察和综合整理的地质信息系统地用文字和图表编制而成的记录。地质编录是地质勘查和地质科学研究最基本的工作方法。
地质编录按照工作阶段可以分为2种:①原始地质编录,指在野外对地质体和地质现象用文字、素描、图表、照相等方式所做的记录;②综合地质编录,指对原始地质资料进行综合分析整理而成的文字、图表等。地质编录按照内容可以分为地质填图编录、探矿工程地质编录和采样编录。
地质填图编录 是完成任何比例尺的地质调查任务的基本手段(见地质填图),包括地质剖面编录、地质路线和地质观察点编录。 沿着某一个方向把具有一定深度的切面(断面)的地质体和地质现象表示在图上,称为地质剖面图对地质剖面上所显示出的地质体和地质现象进行的观察和记录,即为地质剖面编录。在野外实地测量编制地质剖面图时,一般要选择地层出露比较完整、能基本反映填图区内地质体的主要地质特征、具有代表性的路线和区域。通过实地测制地质剖面,划分地层分层界线,确定填图单位;进行详细的岩性描述,系统地采集岩石、矿物标本;测量地质体的产状;在未变质和浅变质地层中寻找和采集化石;并根据填图任务的要求采集有关的分析测试样品。在必要的时候还需进行地球物理和地球化学测量。
在地质填图中,需选择合理的路线和控制点进行系统的野外地质观察。地质路线和地质观察点编录内容有:标定观察路线和观察点的位置,观察、描述露头地质和地貌,测量地质体的产状要素以及其他构造要素,采集 标本和样品,追索和填绘地质界线,画信手剖面图和地质素描图(图 2)以及摄影等。地质观察点的作用是准确地控制地质界线或地质要素的空间位置,使原始的文、图资料与实地位置相符合。地质路线和地质观察点的编录形式,除传统的野外记录本编录方式外,为便于野外资料和数据的电子计算机处理,还有采用记录卡片的形式,即把所观察到的地质现象用预定的符号或代码标在特制的卡片上。 探矿工程地质编录 矿产普查勘探中对所实施的工程进行的原始地质编录。包括:①坑探地质编录,简称坑探编录,指对坑探(包括槽探、井探)工程揭露的地质矿产现象所进行的描述和记录,并要编制坑探工程展开图,以表示各种地质现象在同一平面上相互之间的空间关系和变化情况。②钻探地质编录,又称钻孔地质编录。其内容包括:回次进尺,岩(矿)心采取率,岩性描述,分层孔深,分层厚度,标志面与岩心轴的夹角,钻孔弯曲度和孔深测量;简易水文地质测量、地球物理测井(见钻孔地球物理勘探)等资料的编录;并按设计要求采集各种标本和样品;编绘钻孔柱状图和钻孔地质剖面图,以反映不同深度各种地质现象和各类岩石(矿石)的特征及其在钻孔中显示出的厚度。
采样编录 又称样品编录,在地质勘探工作中对采集的各类样品所做的编录。在地质调查过程中,为了了解和解决有关的地质、矿产及其他工程技术问题,需对岩层、岩体、岩石、矿石、矿物、水点,土壤和松散沉积物等采集适量样品,进行分析化验和测试鉴定,以取得必要的原始数据和资料。采样(取样)编录工作包括:对采样地点的观察、描述和编制采样平面图;按样品种类进行统一编号登记;对样品加工过程的记录和检查;对各类样品的分析、测试与鉴定结果进行整理、登记和检查。
⑦ 原始地质编录、资料综合整理
6.8.1 原始地质编录
6.8.1.1 原始地质编录是观察研究地质现象的现场记录和观察研究手段回的记录,应真实、客观、完整答。6.8.1.2 原始地质编录包括实测剖面、地质填图、探矿工程、采样的编录等。
6.8.1.3 原始地质编录必须经检查、验收,未经验收或检查不合格的不得利用。
6.8.2 资料综合整理
6.8.2.1 地质资料综合整理是地质勘查工作中的重要环节,必须贯穿地质勘查工作的始终。
6.8.2.2 资料综合整理内容包括对地质填图、探矿工程、水文地质和工程地质、化学样品的分析、测试、岩矿石物理技术性能测试、测量、物探等数据和资料进行统计、分析、汇总、研究,并编制综合图件、综合图表及估算资源/储量等。
6.8.2.3 资料综合整理成果必须经过严格质量检查和验收。
6.8.2.4 为提高资料综合整理水平,数据、图表、图件等应积极采用计算机技术进行数据处理和制图。
⑧ 工程地质编录怎么做
参照《岩土工程勘察规范》(个标0021-2001)(2009年版),土的描述看3.3.7条,岩石的描述看3.2.5条。关键是检查版好现场钻探、权原位测试的真是程度,还有取样是否合理等。
刚编录是最好是定点看着钻探,岩芯一上来就编录,对于稠度、密实程度的经验积累很有好处。
⑨ 谁有“工程地质编录”的模板
请你参照你所工作的单位的规范,不同的单位,和不同的行业的具体要求,有点儿差别,但是,还是大同小异的,
⑩ 重要隐蔽联检地质编录表格怎么写
重要隐蔽单元工程(关键部位单元工程)质量等级签证表
单位工程版名称权 单元工程量
分部工程名称 施工单位
单元工程名称、部位 自评日期
施工单位自评意见 1. 自评意见:
2. 自评质量等级:
终检人员 (签名)
监理单位抽查意见 抽查意见:
监理工程师 (签名)
联合小组核定意见 1. 核定意见:
2. 质量等级:
年 月 日
保留意见
(签名)
备查资料清 单 (1)地质编录 □
(2)测量成果 □
(3)检测试验报告(岩心试验、软基承载力试验、结构强度等) □
(4)其他( ) □
联
合
小
组
成
员 单位名称 职务、职称 签名
项目法人
监理单位
设计单位
施工单位
运行管理
注:重要隐蔽单元工程验收时,设计单位应同时派地质工程师参加。备查资料清单中凡涉及到的项目应在“口”内打“√”,如有其他资料应在括号内注明资料的名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