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地理省市
⑴ 中国有多少省市
中国有23个省4个直辖市、2个特别行政区、5个自治区。
1、二十三个省:河北省(冀)、山东省(鲁)、辽宁省(辽)、黑龙江省(黑)、吉林省(吉)、甘肃省(陇)、青海省(青)、河南省(豫)、江苏省(苏)、湖北省(鄂)、湖南省(湘)、江西省(赣)、浙江省(浙)、广东省(粤)、云南省(滇)、福建省(福)、台湾省(台)、海南省(琼)、山西省(晋)、四川省(川)、陕西省(陕)、贵州省(黔)、安徽省(皖)。
2、四个直辖市:
(1)重庆,简称渝或巴, 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中西部唯一的直辖市、国家中心城市、超大城市、国际大都市,长江上游地区的经济、金融、科创、航运和商贸物流中心,
(2)北京,简称“京”,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首都、直辖市、国家中心城市、全国政治中心、文化中心、国际交往中心、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军事委员会所在地,也是中部战区司令部驻地。
(3)上海,简称“沪”或“申”,是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地,中华人民共和国直辖市,国家中心城市,超大城市,沪杭甬大湾区核心城市,国际经济、金融、贸易、航运、科技创新中心,首批沿海开放城市。
(4)天津,简称津,中华人民共和国直辖市、国家中心城市、超大城市、环渤海地区经济中心、首批沿海开放城市,全国先进制造研发基地、北方国际航运核心区、金融创新运营示范区、改革开放先行区。
3、五个自治区:
(1)内蒙古自治区:通称内蒙古,简称“蒙”。首府呼和浩特市。内蒙古横跨中国东北、华北、西北三大地区,接邻八个省区,是中国邻省较多的省级行政区之一。
(2)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简称为“新”。是中国面积最大的省级行政区,位于中国的西北部。
(3)宁夏回族自治区:简称“宁”。首府银川市,成立于1958年10月25日 ,是中国五大少数民族自治区之一
(4)广西壮族自治区:简称“桂”。区内的桂林、阳朔一带是世界闻名的景旅游区,有“桂林山水甲天下”的美称。
(5)西藏自治区:简称“藏”。是中国西南边疆的一个自治区,位于青藏高原上,首府是拉萨。
4、两个特别行政区:
(1)澳门,简称“澳”,全称中华人民共和国澳门特别行政区,位于中国大陆东南沿海,地处珠江三角洲的西岸,北邻广东省珠海市,西与珠海市的湾仔和横琴对望,东与香港隔海相望,南临中国南海。
(2)香港,简称“港”,全称为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地处中国华南地区,珠江口以东,南海沿岸,北接广东省深圳市,西接珠江,与澳门特别行政区、珠海市以及中山市隔着珠江口相望。
(1)中国地理省市扩展阅读:
中国省份的分布:
1、华东地区(包括山东、江苏、上海、浙江、安徽、福建、江西);
2、华南地区(包括广东、广西、海南);
3、华中地区(包括河南、湖南、湖北);
4、华北地区(包括北京、天津、河北、山西、内蒙古);
5、西北地区(包括宁夏、青海、陕西、甘肃、新疆);
6、西南地区(包括四川、贵州、云南、重庆、西藏);
7、东北地区(包括辽宁、吉林、黑龙江);
8、港澳台地区(包括香港、澳门、台湾)。
⑵ 中国地理位置最好的城市有哪些
我认为上海最好。
区位优势明显。
交通发达,国际航空港,华东铁路枢纽,海港优势,货物哪哪都能去。上海两场共拥有六条跑道、三个货邮国际(地区)转运中心,是全国首个货运功能区纳入综合保税区和自贸试验区的机场,货运专用基础设施建设领先于主要竞争对手。从软件看,2017年上海机场电子运单使用率达52%,居全球机场第二、全国第一。
科研发达,丰富的高校资源,浓厚的科研氛围,接轨国际的技术潮流。上海拥有65所高校,每万人拥有大学生数量全国遥遥领先。ESI数据库2017年11月新鲜出炉,上海有9所高校名列其中。
资本力量强大,为上海的区位注入了强劲的动力。上海是中国最重要的金融中心以及全球成长速度最快的金融中心之一,已经形成由货币市场、债券市场、股票市场、金融衍生品市场与黄金市场等主要金融要素市场组成的多元化金融中心。
社会保障,市民基本生活保障,物价调控有力。
⑶ 中国地理的区域划分以及所属省份
中国一般分为七大地理地区:
1、东北(黑龙江省、吉林省、辽宁省);
2、华东(上海市、江苏省、浙江省、安徽省、福建省、江西省、山东省、台湾省);
3、华北(北京市、天津市、山西省、河北省、内蒙古自治区);
4、华中(河南省、湖北省、湖南省);
5、华南(广东省、广西壮族自治区、海南省、香港特别行政区、澳门特别行政区);
6、西南(四川省、贵州省、云南省、重庆市、西藏自治区);
7、西北(陕西省、甘肃省、青海省、宁夏回族自治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3)中国地理省市扩展阅读
中国地理区划可以认为是国家地理区域划分的简称。地理区域划分首先是把全国国土作为一个整体。就是把一个国家的全部国土区域按照其特点划分成几个大块,以便进行地理、气候、经济和行政管理等方面的研究和管理。
由于中国疆域的宽广,从地形、气候、人文、经济和政治各个角度分析,有各种类型的地理区域,各种地理区域类型可以划分为自然带、亚地带、自然大区、自然区等等亚区。
四大经济分区:
根据我国经济社会加速发展的新形势,全国分为四大经济区域:东部地区、东北地区、中部地区和西部地区。各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内容为:西部开发、东北振兴、中部崛起、东部率先发展。
东北地区(黑龙江省、吉林省、辽宁省、内蒙古自治区东部的呼伦贝尔市、兴安盟、通辽市、赤峰市、锡林郭勒盟)
中部地区(山西省、河南省、湖北省、湖南省、江西省、安徽省)
东部地区(北京市、天津市、河北省、山东省、江苏省、上海市、浙江省、福建省、广东省、海南省)
西部地区(四川省、广西壮族自治区、贵州省、云南省、重庆市、陕西省、甘肃省、内蒙古自治区西部、宁夏回族自治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青海省、西藏自治区)
⑷ 中国地理第一二三阶梯上各包含哪些省市
一级阶梯:西藏抄自治区、青海省、袭甘肃省西南部、四川省西部、云南省西北部。
二级阶梯:内蒙古自治区、宁夏回族自治区、甘肃省、陕西省、山西省、四川省大部、重庆市西部、贵州省、云南省大部。
三级阶梯:其他省区和直辖市。
⑸ 中国有多少个省市
我国共有34个省级行政区域,其中包括23个省,5个自治区,4个直辖市和2个特别行政区。
其中包括:北京市,天津市,上海市,重庆市,河北省,山西省,辽宁省,吉林省,黑龙江省,江苏省,浙江省,安徽省,福建省。
江西省,山东省,河南省,湖北省,湖南省,广东省,海南省,四川省,贵州省,云南省,陕西省,甘肃省,青海省,台湾省,内蒙古自治区,广西壮族自治区,西藏自治区,宁夏回族自治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香港特别行政区和澳门特别行政区。
中国一般分为七大地理地区:
1、东北(黑龙江省、吉林省、辽宁省)。
2、华东(上海市、江苏省、浙江省、安徽省、福建省、江西省、山东省、台湾省)。
3、华北(北京市、天津市、山西省、河北省、内蒙古自治区)。
4、华中(河南省、湖北省、湖南省)。
5、华南(广东省、广西壮族自治区、海南省、香港特别行政区、澳门特别行政区)。
6、西南(四川省、贵州省、云南省、重庆市、西藏自治区)。
7、西北(陕西省、甘肃省、青海省、宁夏回族自治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5)中国地理省市扩展阅读:
中国省份(自治区)简称
北京市 简称: 京 ;天津市简称: 津 ;重庆市简称: 渝 ;上海市简称: 沪;河北省 简称: 冀;
山西省简称: 晋 ;辽宁省简称: 辽;吉林省 简称: 吉;黑龙江省 简称: 黑 ;江苏省 简称: 苏
浙江省简称: 浙 ;安徽省简称: 皖;福建省 简称: 闽;江西省 简称: 赣 ;山东省 简称: 鲁
河南省 简称: 豫;湖北省简称: 鄂;湖南省简称: 湘 ;广东省 简称: 粤 ;海南省 简称: 琼
四川省简称: 川 , 蜀;贵州省 简称: 贵 , 黔;云南省 简称: 云 , 滇 ;陕西省 简称: 陕 , 秦
甘肃省 简称: 甘 , 陇;青海省 简称: 青;台湾省 简称: 台 ;内蒙古自治区 简称: 内蒙古
广西壮族自治区 简称: 桂;宁夏回族自治区 简称: 宁;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简称: 新
西藏自治区 简称: 藏;香港特别行政区 简称: 港 ;澳门特别行政区 简称: 澳
网络—省份
⑹ 中国有多少省市直辖市自治区
目前中国有复34个省级行政区,即制4个直辖市、23个省、5个自治区、2个特别行政区。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行政区域划分如下:
(一)全国分为省、自治区、直辖市;
(二)省、自治区分为自治州、县、自治县、市;
(三)县、自治县分为乡、民族乡、镇。直辖市和较大的市分为区、县。自治州分为县、自治县、市。自治区、自治州、自治县都是民族自治地方。
并规定“国家在必要时得设立特别行政区”。1997年7月1日,设立香港特别行政区;1999年12月20日,设立澳门特别行政区。
(6)中国地理省市扩展阅读:
中国地理省区域划分:
东北地区(3个):黑龙江、吉林、辽宁。
华北地区(5个):北京、天津、河北、山西、内蒙古。
华中地区(3个):河南、湖北、湖南。
华东地区(8个):山东、江苏、安徽、上海、浙江、江西、福建、台湾。
华南地区(5个):广东、广西、海南、香港、澳门。
西北地区(5个):陕西、甘肃、宁夏、青海、新疆。
西南地区(5个):四川、贵州、云南、重庆、西藏。
⑺ 中国地理分布 比如说像什么 华东地区 华北地区等 这些地区是怎么划分的、包括哪些省市
1、华东(山东、江苏、安徽、上海、浙江、福建、江西、台湾);
2、华南(广东、广西、海南回、香答港、澳门);
3、华中(湖北、湖南、河南);
4、华北(北京、天津、河北、山西、内蒙古);
5、西北(宁夏、新疆、青海、陕西、甘肃);
6、西南(四川、云南、贵州、西藏、重庆);(四川、重庆一带也叫做华西)
7、东北(黑龙江、辽宁、吉林);
⑻ 中国地理第一二三阶梯上各包含哪些省市
中国的地形,从总体上看,是山地多,平地少。粗略估计,山地约占全国陆地面积2/3以上,平地不足1/3。海拔在米以上的地区约占全国陆地面积的3/4(其中海拔在3000米以上的占1/4),在500米以下的占1/4(见中国的山地)。
全国地势,西高东低。高山、高原都分布在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一线以西,丘陵和平原主要分布在这一线以东。黄河、长江、珠江等主要河流发源于西部的高原、山区,顺着地势的倾斜,东流入海。这西高东低的地形,按海拔的差别,略呈阶梯状,可以分为以下较明显的三级阶梯。
第一级最高的阶梯 为号称“世界屋脊”的青藏高原,平均海拔在4000米以上,面积广达230万平方公里,在它的南沿高耸入云的喜马拉雅山脉,拔立于印度次大陆印度河-恒河平原之北,山脉主脊海拔平均7000米左右,矗立于中国、尼泊尔边境的世界最高峰——珠穆朗玛峰海拔达8848.13米;它西与帕米尔高原相接,北以昆仑山脉、祁连山脉,东以横断山脉同第二阶梯区分,地势从海拔 4000米以上急剧下降到海拔1000~2000米的下一级高原、盆地。
第一级阶梯面的形成是印度板块不断插入青藏高原底部所致。每当印度板块北移,青藏高原亦相应上升。从4000万年前的渐新世开始,印度板块就不断北移,到现在,这一板块已大部分插入到青藏高原下面,把青藏高原抬高为世界最高的高原,这里地壳厚达70公里,超过一般地壳厚度35公里的一倍。高原面上横亘着几条近乎东西走向的山脉,自北而南依次为昆仑山脉,唐古拉山脉,冈底斯山脉—念青唐古拉山脉,海拔为6000~7000米。 CHINAGEO中国地理网
第二级阶梯 介于青藏高原与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之间, 其中包括内蒙古高原、 黄土高原、云贵高原和塔里木盆地、准噶尔盆地、四川盆地等地区,海拔一般为1000~2000米,惟四川盆地较低,海拔在500米以下。
这一级阶梯面有些在 1亿年前的白垩纪时代已经形成,比较年轻的部分也都有3000万年的历史。它经受地壳运动的次数较多,地壳断陷和抬升也较显著。断陷的地方往往成为盆地,如塔里木盆地和准噶尔盆地;而在这两个盆地之间的天山山脉却拔地而起,最高达7000多米,但在山顶部还保存着广阔的高原地面,表示它原为一片低平的平原。在这一阶梯面上,耸立着不少高山,也深陷入一小滂地。阿尔泰山脉、阴山山脉、贺兰山、秦岭等就是在这个高原面上升起来的,它们的顶部也还保留着平缓的山顶面。深陷的盆地可以吐鲁番盆地(见吐鲁番市)、四川盆地为代表。吐鲁番盆地最低处的艾丁湖湖底,低于海平面155米。四川盆地以3000米的落差与第一级阶梯相接。
第三级最低阶梯 在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以东的部分为第三阶梯。自北而南,有海拔200米以下的东北平原、华北平原和长江中下游平原;有江南广大地区海拔数百米的许多丘陵、盆地;还有海拔 500~1500米的辽东半岛丘陵、山东半岛丘陵、浙闽丘陵(见东南沿海丘陵、江南丘陵)、两广丘陵和海拔达3000米以上的台湾山地。 来源:中国地理网
这一级阶梯的地形面受破坏较烈,原来的古陆已被断裂、切割、剥蚀成现在的丘陵状。广大平原发生于沿岸沉降地带,生成年代较新。有一些沿海地区仍在不断淤积成陆。由海岸线向东,则是碧波万顷的海洋,沿海岛屿(见中国的岛屿)和南海诸岛星罗棋布,在水深不足200米的大陆水下延伸部分,是浅海大陆架区域,也属于第三级阶梯。
中国这种西高东低、面向大洋逐级下降的地形特点,一方面有利于来自东南方向的暖湿海洋气流深入内地,对中国东部的气候、植被、土壤和水文都产生深刻的影响。另一方面,这种阶梯状的地形,使河流形成较大的多级落差,从而蕴藏着有利于多级开发的丰富水力资源。
⑼ 中国的七大地区
1、东北(黑龙江省、吉林省、辽宁省);
1945年至1954年中共设东北局和东北人民政府,以辖辽东、辽西、热河、内蒙古自治区、吉林、松江省、黑龙江7个省区。
2、华东(上海市、江苏省、浙江省、安徽省、福建省、江西省、山东省、台湾省);
华东地区,简称“华东”。建国初期,华东区曾为中国六大行政区之一,为当时一级行政区,于1954年撤销,辖区相当于现在的上海、江苏、浙江、安徽、福建、山东和台湾等地,江西省当时属中南区。
1961年,华东经济协作区成立,包括上海、江苏、浙江、安徽、江西、福建、山东等地,1978年后撤销。
3、华北(北京市、天津市、山西省、河北省、内蒙古自治区);
华北地区指位于中国北部的区域。一般指秦岭-淮河线以北,现时在政治、经济层面上指北京市、天津市、河北省、山西省和内蒙古自治区共计5个省级行政单位。
4、华中(河南省、湖北省、湖南省);
中国华中地区,简称华中,中国七大地理分区之一,包括河南、湖北、湖南三省(按照自北向南排序),华中国土总面积约56万平方公里,约占全国国土总面积的5.9%。截至2017年底,华中地区常住人口约2.23亿人,生产总值约11.61万亿元,人均生产总值约5.20万元。
5、华南(广东省、广西壮族自治区、海南省、香港特别行政区、澳门特别行政区);
华南地区,中国大区之一,位于汉族地区南部,简称“华南”,包括广东省、广西壮族自治区、海南省、香港特别行政区、澳门特别行政区。民国时代,华南范围涵盖广东、广西、海南、福建及云南、贵州,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后又列入台湾省,合称“华南六省”。
6、西南(重庆市、四川省、贵州省、云南省、西藏自治区);
西南地区,全称为中华人民共和国西南地区,西南地区,中国地理分区之一,东临中南地区,北依西北地区。广义上,包括四川省、贵州省、云南省、西藏自治区、重庆市等5个省市区,有时还包括广西壮族自治区、湖北恩施州、湖南湘西州。
7、西北(陕西省、甘肃省、青海省、宁夏回族自治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中国西北地区,全称为中华人民共和国西北地区(the Northwestern District of China),又称西北、中国西北、西北地区、西北五省,是当今中国七大地理分区之一。行政区划上的西北地区包括陕西省、甘肃省、青海省、宁夏回族自治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5个省、自治区。
(9)中国地理省市扩展阅读:
综合地理位置、自然地理、人文地理的特点,可以把我国划分为四大地理区域,即北方地区、南方地区、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其中,秦岭、淮河一线是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的分界线。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为北方
地区和西北地区的分界线。我国青藏地区和西北地区,北方地区,南方地区的分界线,大致以第一级阶梯和第二级阶梯的分界线。
我国的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在地形、气候、河流流量和植被类型等方面均有明显差异;受自然环境的影响,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的人们,在生产方式、生活习惯、文化传统等方面也有很大差异。
⑽ 中国各个地区省份详细地理介绍
[1]湖南省地处中国中南部,长江中游,地理上属于华中地区,省会为长沙;因鱼和大米产量很大,号称鱼米之乡;因地处洞庭湖以南得名“湖南”,又因湘江贯穿全境而简称“湘”。湖南历史悠久,旧石器时代有人类活动,古为苗人、越人和楚人的生活地区。西周时期为楚国南部。唐广德二年(764年)首置湖南观察使,至此中国行政区划上开始出现湖南之名。湖南经济主要集中于湘东北,长沙、株洲、湘潭、岳阳、衡阳和常德为工商业发达城市。2008年末全省总人口6845.20万人,根据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湖南人口汉族占89.87%,少数民族639.09万人,占10.13%;主要世居的少数民族为土家族、苗族、侗族、瑶族、白族、回族、壮族、维吾尔族、蒙古族、畲族和满族共11个,占全省少数民族人口的的99.69%。全省共划分为14个地级行政区,16个县级市、65个县、7个自治县和34个市辖区。地理上,辖域面积21万平方公里;与六个省级行政区相邻,北接湖北、东接江西,南与广西、广东为邻,西和贵州、重庆接壤;辖境边缘北距北京约1300公里,东距上海1000公里,南距广州400公里。全境以中低山和丘陵为主,主要山脉有武陵山脉、雪峰山脉、南岭山脉和罗霄山脉;洞庭湖平原为最大的平原;湘江、资水、沅水和澧水为省内四大河流,均属长江水系。湖南一年四季季节分明,1月平均温度最低,极限低温-8度;7月温度最高,一般极限温度40度;降雨在5~7月比较集中,年均降雨量1350~1450毫米。近年来全球气温普遍升高,到2008年7月,湖南最高气温竟已达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