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中国三大自然ppt
A. 中国三大自然区
中国的三大自然区包括东部季风区、西北干旱半干旱区和青藏高寒区。
自然区就是:由于自然条件的空间地理分布具有一定的规律性和区域共轭性,以及各自然地理成分之间的相互联系,在地球表面形成一系列等级高低不同的、自然地理特征相对一致的区域。
拓展资料
1、东部季风区是指大兴安岭以东、内蒙古高原以南、青藏高原东部边缘以东的广大地区。本区背靠高原,面向海洋,夏季受海洋季风影响显著,普遍高温多雨,冬季受北方冷气流影响,大部分地区寒冷干燥,风向与降水均随季节而有明显的变化和更替。
2、西北干旱半干旱区在晚近地质时期,有显著的差异上升运动,大部分地区上升幅度不大,一部分上升很大,形成广大的高平原和横亘于高平原中的很显著的山脉。高平原海拔大多在1000米左右,来自海洋的水汽很少,夏季风难以到达。植被大部分为荒漠,一部分为荒漠草原和干草原。在高山的垂直分带中则有森林、山地草原等,以及与之相应的土壤类型。地貌外营力主要是干旱与半干旱气候下的微弱风化、微弱的物质移动、微弱的水力侵蚀和堆积以及广泛的风力侵蚀、搬运和堆积。
3、青藏高原地区海拔较高,有地球的第三级之称,本区高原地势作用超过了纬度的影响。它与同纬度的黄河、长江中下游景观差别极大,表现为中、低纬度内独特的大面积高寒环境。高原上空气稀薄,大气干燥,风力强劲,降水稀少,太阳辐射强烈,气温低而且年较差、日较差很大,冰川冻土发育,寒冻风化和融冻作用十分普遍。湖泊众多,除少数淡水湖外,大部分是咸水湖和盐湖。气候由东部温暖湿润向西北寒冷干旱递变,植被也相应呈森林带、草甸区、草原区、荒漠带依次更迭。(参考资料----网络、国家地理网)
B. 中国三大自然区的特征
中国三大自然区是东部季风区、干旱半干旱区和青藏高寒区,其特点分别是:
1、东专部季风区特点:属海拔较低,有广阔的平原。风向和降水均随季节有明显的变化。河流一般为外流河 。植被以森林为主,部分为草原森林。除极少数地方外,天然植被已经不复存在。
2、干旱半干旱区和特点:海拔较高但差别显著,气温年较差、日较差大 多大风天气。植被大部分为荒漠 一部分为草原,大部分地区属于内流区,水是农业发展的决定性因素 。
3、青藏高寒区特点:平均海拔在4000米以上,空气稀薄,气温低,冻土广布,太阳辐射强,风力大。植被为荒漠、草原与高山草甸灌丛,森林很少,土层薄弱。是许多大江大河的发源地,以畜牧业为主。
(2)高中地理中国三大自然ppt扩展阅读:
自然区有时也作为综合自然区划的高、中级单位的名称 。例如 :《 中国综合自然区划( 初稿)》将中国划分为东部季风区、西北干旱区、青藏高寒区3 个自然区 ,其级别相当于综合自然区划等级系统中的高级单位——自然大区;《中国自然区划概要》将中国划分为44个自然区;《中国自然地理·总论》将中国划分为33个自然区,其级别都相当于中级区划单位。
C. 高二地理 中国某区域略图 呼和浩特位于我国三大自然区中
中国三大自然制区是:
1、东部季风区,范围:大兴安岭以东,内蒙古高原以南,青藏高原以东的广大地区。
2、西北干旱半干旱区,范围: 内蒙古高原、塔里木盆地和准噶尔盆地等地貌单元。
3、青藏高寒区,范围: 以青藏高原为主体的地貌单元,涉及青海、西藏两省区的全部和四川西部、甘肃西南部、新疆南部和云南西北部。
呼和浩特坐落在内蒙高原中部,海拔2280~986米,市区海拔高度为1040米。位于三大自然区的【西北干旱半干旱区】。
呼和浩特属典型的蒙古高原大陆性气候,四季气候变化明显,年温差大,日温差也大。其特点:春季干燥多风,冷暖变化剧烈;夏季短暂、炎热、少雨;秋季降温迅速,常有霜冻;冬季漫长、严寒、少雪。
D. 读“中国三大自然区图1-1-7”,回答19-23题。 小题1:我国自然地理环境划分为三大自然区的主要依据是
小题1:A 小题2:B 小题3:A 小题4:D 小题5:C E. 中国自然地理(第三版)的ppt 建议去文库搜,应该是有的 F. 中国三大自然区是什么,详细说明 东部季风区 (一)特点1海拔较低 有广阔的平原 2风向和降水均随季节有明显的变化 3河流为外流河 4植被以森林为主 部分为草原森林 5处极少数地方外 天然植被已经不复存在 (二)范围 大兴安岭以东,内蒙古高原以南,青藏高原以东的广在地区。 (三)简介 我国三大自然地理区划之一。东部季风区是指大兴安岭以东、内蒙古高原以南、青藏高原东部边缘以东的广大地区。本区背靠高原,面向海洋,夏季受海洋季风影响显著,普遍高温多雨,冬季受北方冷气流影响,大部分地区寒冷干燥,风向与降水均随季节而有明显的变化和更替。本区包括地形上属于第二级阶梯的黄土高原、四川盆地、云贵高原、横断山区,以及第三级阶梯的沿海广大平原和丘陵地区。这一区湿润程度较高,温度因纬度变化而变化,由此向南,气候逐渐变暖。本区的秦岭—淮河一线是重要的地理分界线,此线以北四季变化明显,冬季寒冷,河流、土壤冻结。降水较少,且集中在夏季。此线以南,一年四季水绿山清,变化不明显,降水丰富,气候湿润、温暖。 西北干旱半干旱区 (一)特点 1海拔较高但差别显著 2气温年较差、日较差大 多大风天气 3植被大部分为荒漠 一部分为草原 4大部分地区属于内流区 5水是农业发展的决定性因素 (二)范围 内蒙古高原、塔里木盆地和准格尔盆地等地貌单元 (三)简介 在晚近地质时期,有显著的差异上升运动,大部分地区上升幅度不大,一部分上升很大,形成广大的高平原和横亘于高平原中的很显著的山脉。高平原海拔大多在1000米左右,其中也有较低的部分,如准噶尔盆地不少地域在250—5O0米之间。吐鲁番盆地的艾丁湖竟在海平面以下155米。许多山地的高度超过3000米,具有明显的垂直分异。也有不少山地高度较低,景观的垂直分异不明显。地处内陆且四周多山岭。来自海洋的水汽很少,夏季风难以到达。植被大部分为荒漠,一部分为荒漠草原和干草原。在高山的垂直分带中则有森林、山地草原等,以及与之相应的土壤类型。地貌外营力主要是干旱与半干旱气候下的微弱风化、微弱的物质移动、微弱的水力侵蚀和堆积以及广泛的风力侵蚀、搬运和堆积。但暴雨之后,水力侵蚀可产生强烈的破坏作用。风力作用虽然很广泛,但只能对颗粒较细的松散沉积物起作用,并在风力变缓的时候发生堆积。在高大的山岭中,以冰川作用以及冰缘条件下的寒冻风化、物质移动和流水侵蚀为主。全区绝大部分属内陆流域,在平地上产生的地表水几乎全属雨水补给的短暂水流。湖泊较多,大多是咸水湖。山地径流是重要的资源,其补给来源以冰雪融水为主。 青藏高寒区 (一)特点 1平均海拔在4000米以上 2空气稀薄 气温低 冻土广布 太阳辐射强 风力大 3植被为荒漠 草原 与高山草甸灌丛森林很少 土层薄弱 4是许多大江大河的发源地 5以畜牧业为主 (二)范围 青海、西藏两省区的全部和四川省西部 (三)简介 我国三大自然地理区划之一,处于我国地形的第一阶梯。青藏高原地区海拔较高,有地球的第三级之称,本区高原地势作用超过了纬度的影响。它与同纬度的黄河、长江中下游景观差别极大,表现为中、低纬度内独特的大面积高寒环境。高原上空气稀薄,大气干燥,风力强劲,降水稀少,太阳辐射强烈,气温低而且年较差、日较差很大,冰川冻土发育,寒冻风化和融冻作用十分普遍。湖泊众多,除少数淡水湖外,大部分是咸水湖和盐湖。气候由东部温暖湿润向西北寒冷干旱递变,植被也相应呈森林带、草甸区、草原区、荒漠带依次更迭。青藏高寒区由于自然条件限制,居民稀少,经济尚不发达,所以保留了比较完整的原始自然状态,是人类探索自然奥秘的宝 G. 中国三大地理自然分区是什么 我国西部海拔复高,制东部海拔低,如图突出反映了我国地势西高东低。我国陆地地势可划分为 中国第一级阶梯、中国第二级阶梯与中国第三级阶梯共三级阶梯。 阶梯状分布的特点,使我国大多数河流流向为自西向东。 中国第一阶梯 盆地:柴达木盆地;高原:青藏高原,位于昆仑山、祁连山之南 、横断山脉以西,喜马拉雅山以北,平均海拔4000米以上。 中国第二阶梯 内蒙古高原,黄土高原,云贵高原。盆地有:准噶尔盆地,四川盆地,塔里木盆地,平均海拔1000~2000米。 中国第三阶梯 平原:东北平原,华北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 ;丘陵:辽东丘陵,山东丘陵,东南丘陵,大部分海拔在500米以下。 第三级阶梯继续向海洋延伸,形成近海的大陆架(大陆向海洋自然延伸的部分)。 热点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