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地理学空间研究
① 如何理解人文地理学研究中的空间性特征
1、人文地理学的产生是一个漫长的阶段,对未知区域的探索和描述构成了古代人文地专理学的主要内容属。
2、西方人文地理学的近代时期的研究是不断探索的时期,这一时期相继产生了从不同角度探讨人文地理学的学派。3、随着社会经济与科学技术的飞速进步
② 求华南师大人文地理专业历年考研专业试题
华南师范大学2005人文地理
1.名解(5分\个)
拉采尔
生计农业
人口迁移
适度人口
民俗
等级规模法则
行为地理学
心理图谱
地缘政治格局
国家权力
2.论述
1),简述20世纪50年代以来人文地理学的方法论革命并谈谈其发展趋势.(20)
2),简述文化空间现象的分类并举例说明各自的特点.(30)
3),谈谈发展旅游业对社会的影响.(20)
4),举例说明城市地域结构的形成机制(20).
5),论述适度人口的特点及其现实意义.(30)
2006年华南师范大学人文地理学试题(回忆版)
一、名词解释: 白兰士 城市体系 人口密度 人口构成 种族 文化区 世界宗教 政治整合 旅游资源 地理物象
二、论述题
1、"实证主义方法论的引入,是人文地理学的一次革命."请问你如何理解这句话?
2、请比较生物适应与文化适应
3、请从地理角度分析农业出现的后果和影响
4、请举例说明城市地域结构发展的动力
5、你如何理解可持续发展的内涵及人文地理学在这方面的作用
(论述题也许表述不是非常准确,但基本就这回事)
人文地理学(02年)
一、名词解释(20)
1、 性比例 2、 种族 3、 聚落
4、 地理物像 5、 政治地理单元
二、简述(40)
1、 比较生态适应与文化适应的异同。
2、 适度人口及其理论和实践意义。
3、 民族的基本特征。 4、 世界三大宗教的分布。
5、 旅游开发的区域影响。 6、 国家综合国力的影响因素。
三、论述(40)
1、 请比较“地理环境决定论”与“或然论”。
2、 联系你所在区域的情况,谈谈你对可持续发展问题的认识。
人文地理学(03年)
一、名次解释
1、 人口迁移 2、 城市化 3、 卡尔.李特尔
4、 文化区 5、 地理人种
二、问答
1、 简述文化扩散的基本形式。
2、 简述世界三大宗教的起源地和主要传播范围。
3、 简述适度人口及其与社会经济发展的关系。
4、 简述麦金德“心脏地带”学说的主要内容。
5、 简述人类活动行为空间的含义与日常活动行为空间的主要内容。
6、 用示意图表述旅游客源地、旅游目的地、旅游通道之间的关系。
三、论述
1、 评述和比较环境决定论、可能论和和谐论三种人地关系的主要观点。
2、 试从可持续发展、民族与国家、文化景观三大方面论述当代人文地理学研究面对的人地关系问题。
人文地理学(04年)
一、名词解释(30分,每个3分)
拉采尔 文化景观 人口容量 民族 民俗
聚落 旅游资源 行为空间 政治空间结 东盟
二、请简要分析人口分布的影响因素。(20分)
三、你如何认识语言传播的特性?(20分)
四、述评麦金德的“心脏地带”学说。(25分)
五你认为人文地理工作者应如何参与广东建设文化大省的工作?(25分)
六、请从人地关系的角度,谈谈你对工业化及其后果的认识。(30分)
人文地理学(05年)
一、名解(5分\个)
拉采尔 生计农业 人口迁移 适度人口 民俗
等级规模法则 行为地理学 心理图谱
地缘政治格局 国家权力
二、论述
1、简述20世纪50年代以来人文地理学的方法论革命并谈谈其发展趋势。(20)
2、简述文化空间现象的分类并举例说明各自的特点。(30)
3、谈谈发展旅游业对社会的影响。(20)
4、举例说明城市地域结构的形成机制。(20)
5、论述适度人口的特点及其现实意义。(30)
人文地理学(06年)
一、 名词解释
白兰士城市体系人口密度城市体系人口密度人口构成种族
文化区世界宗教政治整合旅游资源地理物象
二、 论述题
1、“实证主义方法论的引入,是人文地理学的一次革命”请问你如何理解
2、请比较生物适应与文化适应
3、请从地理角度分析农业出现的后果和影响
4、请举例说明城市地域结构发展的动力
5、你如何理解可持续发展的内涵及人文地理学在这方面的作用
人文地理学(07年)
一、 人类在世界上的分布特点、人口分布影响因素。(看图)
二、 种族、地理人种、民族及区别
三、 语系名称及分布范围
四、 文化景观或人文景观的定义,人口跨州迁移对世界文化空间格局的影响
五、 三大宗教起源地,分布范围,传播影响因素
六、 城市体系、克里斯塔勒“中心地”学说的理论重点及应用
七、 城市内部地域结构三种学说、名称及内容(看图)
八、 行为空间的定义,AB通勤活动的行为空间(画图表示出来)的时空棱柱图
九、 人地关系观点和主张,环境决定论的由来及影响
十、 可持续发展思想及内涵
上面的图都是书上的相应的图,注意看看就是啦.
③ 高一下学期人文地理中的空间联系是什么意思!!!!
同学 只要你不打算学文 研究他根本没有意义 因为会考的及格率是百分之98
④ 求人文地理学中“时间-空间收敛”的名词解释
区域经济理论和大量实证研究结果的基础上研究了空间收敛的一般特性版.研究结果表明:(1)空间收敛一权般规律存在两大特征,即空间收敛第一规律和第二规律;(2)空间收敛第一规律是指子集收敛,从纯经济理论角度来看,子集收敛是短期性的,但许多实证研究表明了子集收敛的长期动态性;(3)空间收敛第二规律是指空间收敛的动态性和长期性,短期呈现空间收敛,长期出现空间收敛的波动.以往有关区域经济不平衡的理论不能够解释新的不平衡的出现,空间收敛第二规律解释空间不平衡的演变过程.从时间和空间的角度来看,空间收敛第一规律是指空间与收敛的关系,空间收敛第二规律是指时间与收敛的关系。
⑤ 如何理解人文地理学研究中空间/区域的典型性
1、人文地理学的产生是一个漫长的阶段,对未知区域的探索和描述构成了古回代人文地理学答的主要内容。
2、西方人文地理学的近代时期的研究是不断探索的时期,这一时期相继产生了从不同角度探讨人文地理学的学派。
3、随着社会经济与科学技术的飞速进步,西方人文地理学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20世纪50年代出现计量地理学,60年代引发理论地理学,70年代倾向于人本主义。
由于电子计算机的广泛使用、空间科学的发展以及自动化制图的进步,现代人文地理学进一步加强了地理学学的理论创新及其实践应用能力。研究趋向倾向于以下几点:
(1)科学理论与方法论的建立,如可持续发展观的提出等等。
(2)新的研究方法,如计量方法的应用、心理学分析法的引入、信息资料收集手段的变革。(3)新的研究内容和研究方向,如注重生态观点且倾向于社会化、人文化、实用化。而边缘学科的分支也显示出勃勃的生机
⑥ 什么叫“地理政治”
政治地理学是研究人类社会政治现象的空间分布与地理环境关系的学科,它着重分析政治区域的结构和功能,以及政治区域之间的相互关系,是人文地理学的一个分支。
政治地理学主要研究国家的领土疆界、首都、行政区划等政治现象,国际政治关系的格局及其发展变化,为国家的政治决策、国际事务等工作提供依据。
政治地理学研究的内容包括:国家和政治区域的面积、形状、功能、地理位置、自然环境等领土特征,疆界的进退变动,以及社会性质、政治体制、行政区划、人口和民族构成、资源的开发、产业结构及其地理布局、公民的生活水平情况;首都和区域中心城市的建立及其作用;国际政治关系的地理背景,根据对于领土(包括领海、领空)主权和国界划分的理论研究以及有关国界变动的史实考证,确定在本国与邻国以及其他国家之间关于边界问题的争端中的立场和依据,探讨各国之间的矛盾和协作,包括军事冲突、外交斗争、国际移民、贸易关系等方面的发展变化,分析比较世界各个国家集团的组合和演变,以及公海问题等。
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已对国家与其地理区域的关系进行探讨。在其著作《理想国》中,提出了理想国家的模式。以后,古罗马学者斯特拉波在其著作《地理学》中,也论述了大政治区域有效功能的必要条件。
古代所有主要区域地理著作中,政治地理的内容都是其重要的组成部分,着重记述国家疆域、边界、首都、行政区划、人口、民族、城市、交通以及与邻国的敌友关系等有关政治现象及其发展变化的过程。例如,中国东汉历史学家班固所撰《汉书•地理志》,以及后来历代史书和方志中,都有这方面记述。
明末清初的学者顾炎武、顾祖禹分别撰写的《天下郡国利病书》和《读史方舆纪要》,论述了中国古代利用区域地理特点经营边防、保卫疆土的历史。到了近代,西方不少地理学家根据大量历史资料和当时的政治状况,进行理论探索。
拉采尔1897年发表的《政治地理学》,第一次把政治地理学作为地理学的一个分支进行研究。他还提出了国家有机体学说,以及政治地理学的空间和区位分析因素。瑞典的谢伦进一步发展了国家有机说,并提出了地缘政治学这个名称。以后麦金德提出了陆心说,斯皮克曼提出陆缘说,鲍曼提出“民族自决论”。他们的政治地理学论述,在不同时期的国际问题讨论和国际形势决策中,起过相当重要的作用。
20世纪20~40年代,豪斯霍弗等德国地缘政治学者歪曲拉采尔的“生存空间”的概念,使地缘政治学成为纳粹德国对外侵略扩张的工具,致使政治地理学的名声一度深受损害。为使政治地理学复兴为真正的科学,一些政治地理学家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即开始探讨新的研究方法。
1950年,哈特向提出政治地理学应当研究政治区域内的区域异同,强调向心力和离心力对政治单元结合的作用。以后,工戈特芒提出引起国家不稳定的流通或运动和促进国家稳定的国家意识,是政治地理学研究的两个重要因素。70年代以来,研究多集中在政治过程和政治行为方面,更为关注较小的政治区域,如城市政治地理、隔离区、选举地理等。
政治地理学涉及的学科很多,除了依靠区域地理学研究成果之外,还借助历史学、政治学、政治经济学、经济学、国际关系学等学科,并同人文地理学其他分支学科关系密切。
⑦ 地理学中的空间转向思潮指的是
人文地理学空间思想的几次重大转折
叶超
(南京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南京 210046)
有这样的文章,你看看有用没
⑧ 人文地理学中,分析村落的类型与空间结构的特征。
分析村落的类型与空间结构特征。
(一)一般类型的乡村
1.密集型农村聚落(不规则密集型村落):村落格局大而紧凑,各户住房排列杂乱无章毫无条理,村中道路弯弯曲曲,发展缺乏指导,大方块形团聚状。
2.分散型农村聚落:地形条件不好的地方,如山区,相对集中,特殊出现独家村,形成排列松散的不规则村落。分布于特殊的生产地区,最典型是水稻种植区的村落,若干农家住在地势较高之处。西方殖民地区孤立的家庭农场。政府调整地块、合并土地使村落趋于分散。
3.半集聚型农村聚落:最典型的是山区小村,各家排列不太靠近、村落小。法国式村落(类似街道式村落),村落沿着一条交通线排列,每户彼此保持距离,相互不联结,长条式松散村落。
(二)活动型村落:出现在草原半干旱地区、牧区、少数山区。牧区房屋为帐篷式,可拆迁。少数以农、猎为主要经济活动的山区,住房多为茅草棚,极易搭建。上述两种村落规模很小,甚至单户成村。
(三)特殊类型:1.美国单户型:非自然形成,单户构成一个聚落,出现分散型单户型聚落形态,有完善的设施。聚落出现社会基础是土地私有制。
2.集体农场型:非自然形成,建立聚落时做了规划,各种设施齐全,俨然一个小集镇。
3.经营性农场:非自然形成,生活服务设施较差,农场的经营性较强,居民的社会组织程度较低。
⑨ 如何理解人文地理学研究中的空间性特征
一、人文地理复学研究的调查研制究方法 地理社会调查 科技文献资料 地理调查和信息获取的新技术与新方法 区域地理方法:描述、比较和归纳 二、人文地理学研究的空间模型方法 (一)人文地理学研究的主要数学模型 统计分析模型规划与管理模型系统分析
⑩ 地理学科是一门时间,空间怎样的学科
空间差异与变化过程的学科体系,主要包括自然地理学和人文地理学两大部内分。
自然地理学调查自容然环境及如何造成地形及气候、水、土壤、植被、生命的各种现象及她们的相互关系。人文地理学专注于人类建造的环境和空间是如何被人类制造、看待及管理以及人类如何影响其占用的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