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地理人文 » 泗水人文地理

泗水人文地理

发布时间: 2021-02-28 05:51:08

㈠ 长水集的商品描述

《长水(上)》目录:
自序
秦郡新考
秦郡界址考
讨论两汉州制致顾颉刚先生书
附:一、顾颉刚先生附说
二、两汉州制问题讨论书后
《两汉州制考》跋
新莽职方考
西汉地理杂考
《宋州郡志校勘记》校补
《补陈疆域志》校补
讨论宋代分路与张家驹书
附:张家驹来信
《辽史地理志》补正
元陕西、四川行省沿革考
元福建行省建置沿革考
释明代都司卫所制度
清代东三省疆理志
《清史稿地理志》校正(一、直隶)
《清史稿地理志》校正(二、奉天)
晋永嘉丧乱后之民族迁徙
羯考
记五胡元魏时之丁零
记翟魏始末
辽代“东蒙”、“南满”境内之民族杂处
——满蒙民族史之一页
粤东初民考
播州杨保考
《播州杨保考》后记
湖南人由来考
近代湖南人中之蛮族血统
与缪彦威论《招魂》庐江地望书
贵州释名
浙江省历代行政区域
——兼论浙江各地区的开发过程
杭州都市发展之经过
论丁文江所谓徐霞客地理上之重要发现
《渤海国志长编》评校
中国历代地名辞典四种
评《中国疆域沿革略》
《辽史》订补三种
辽史札记
《长水(下)》目录:
何以黄河在东汉以后会出现一个长期安流的局面
(附:读任伯平《关于黄河在东汉以后长期安流的原因》后
《山经》河水下游及其支流考
附考一:《汉志》蔻水下游故道
附考二:《水经》易水巨马河下游故道
西汉以前的黄河下游河道
历史时期渤海湾西岸的大海侵
碣石考
云梦与云梦泽
太湖以东及东太湖地区历史地理调查考察简报
关于上海地区的成陆年代
再论关于上海地区的成陆年代
上海市大陆部分的海陆变迁和开发过程
《上海市大陆部分的海陆变迁和开发过程》后记
上海得名和建镇的年代问题
鄂君启节铭文释地
再论鄂君启节地理答黄盛璋同志
二千一百多年前的一幅地图
马王堆汉墓出土地图所说明的几个历史地理问题
唐北陲二都护府建置沿革与治所迁移
辽后期迁都中京考实
金代路制考
附一 宣抚司
附二 曷苏馆路考
元代的水达达路和开元路
山西在国史上的地位
历史上的金门与马祖
北河
阴山
陈胜乡里阳城考
郭着《李白与杜甫》地理正误
李德裕所谪之崖州
《汉书地理志》选释
论曹操
蔡文姬的生平及其作品
读郭着《蔡文姬》后
《长水(续编)》目录:
历史上的中国和中国历代疆域
中国历史上的七大首都
中国历代政区概述
我国行政区划改革设想
俗传中国史朝代起讫纪年匡谬
秦郡
两汉州部
关于秦闽中郡、汉冶都、冶县问题
自汉至唐海南岛历史政治地理
再论海南岛建置沿革
答吕名中论汉初南越国领有海南岛否
论安西四镇答郭平梁书
唐代羁縻州述论’
七洲洋考
宋端宗到过的“七洲洋”考
中国文化的时代差异和地区差异与徐霞客差相同时的杰出的地理学家——王士性历史人文地理研究发凡与举例对今后历史研究工作的四点意见在历史地理研究中如何正确对待历史文献资料编写古地名条目应该注意的几个问题地方史志不可偏废旧志资料不可轻信地方志与总志海盐县的建置沿革、县治迁移和辖境变迁上海地方史志记述建置沿革中的几个通病再谈上海史志沿革部分的通病对编纂第一部上海市志的几点期望评新编《金山县志》《松江县志》《〈水经注〉旧本集校》出版说明《水经注通检今译》书后论《方舆胜览》的流传和评价问题《黄河史论丛》前言一部高质量的读史工具书——《中国历史大事年表(古代)》《中国古代地图集》序《河山集》第四集序香港版《中国历史地图集》弁言关于《北京历史地图集》的一封信《山海经》简介论《五藏山经》的地域范围海河水系的形成与发展《通鉴》胡注纠谬一则秦关中北边长城秦泗水郡治北宋南康军隶江南东路涂山考唐称长安为西京不始于天宝元年辨《十七史商榷》魏武有三都说之妄值得怀念的三年图书馆生活怀念吴晗同志
编后记

㈡ 沂蒙山区在行政区划上,指的是哪几个地区或者县市

沂蒙山区是个人文概念, 只是一个特定的称谓,山区只分布在几县市内,并不是说该区域内全部是山,整个个沂蒙老区山地、丘陵、平原差不多各占三分之一。像临沂市三区、苍山县、郯城县、临沭县、莒南县大部分几乎全是平原,一望无际,沂蒙山区特指以山东省临沂市、日照市、江苏省连云港市为中心的广大地区,包括临沂市的三区九县 ,日照市的绝大部分,淄博市的沂源县,潍坊市的临朐县,济宁市的泗水县,枣庄市中区、峄城区、台儿庄区、山亭区部分,江苏省连云港市、邳州、新沂、赣榆、东海等县市的一部分地区等。

㈢ 沂蒙精神距今多少年,是谁提出的

启蒙精神距现在已经有40多年了,是当时一个比较出名的科学家提出来的

㈣ 爪哇岛的人文地理

岛上的特里尼尔(Trinil)是以1891年发现直立人,或称“爪哇人”的化石而著名。这也表明早在万年以前爪哇岛已成为人类活动的场所。爪哇的移民显然来自东南亚大陆。早在西元前2500年爪哇已有家庭农业。
1.印度教和佛教时期
约在公元1世纪印度商人来到爪哇,其后信奉印度教的印度人的势力得到发展,8世纪,当时的马打蓝(Mataram)王国处于繁荣时期。马打蓝王国以爪哇中南部为其中心,由沙伦答腊(Shailendra)王朝统治。尽管最初是湿婆印度教的信徒,马打蓝王朝的后来诸王接受了大乘佛教。公元9世纪末和10世纪初,爪哇的婆罗浮屠(Borobur)、梅都(Ment)和其他许多地方均建立了巨大的佛教纪念物。
马打蓝的势力衰落后,东爪哇有一个国家曾一度得势,直到它与苏门答腊岛上的强大的室利佛逝(Srivijaya,三佛齐)帝国发生冲突,并于1006年被击败。国王爱尔朗卡(Erlangga,1019-1049年在位)设法重振这个国家,使之恢复元气。当他在位期间,文学艺术欣欣向荣,印度史诗首次从梵文译成爪哇文。由此开创了将印度教思想灌输到普通人民的道路。爱尔朗卡将其王国平分给他的两个儿子,一个儿子是谏义里(沿布兰塔斯〔Brantas〕河)的统治者,较为强大。这一地区一直是爪哇文化的中心,直到13世纪(当时西爪哇仍由室利佛逝统治)。谏义里王国成为香料贸易的贸易中心。印度的穆斯林商人及中国商人都曾来到这里的各个港口作短期逗留。
后来爪哇的政治中心转移到东爪哇玛琅(Malang)高地的新柯沙里(Singhasari)王国。格尔达纳卡拉(Kertanagara,1268-1292年在位)是这个王国最伟大的国王,他统一了爪哇,并将其权力扩张到婆罗洲南部、巴里岛及其他东部岛屿。随着格尔达纳卡拉的早逝,他的王国也就瓦解了。随后,在东爪哇的麻喏巴歇(Majapahit)帝国于1293年建立。该帝国控制了印度尼西亚群岛的绝大部分,甚至包括在苏门答腊的前室利佛逝的领土。这一强大帝国的缔造者是首相加查玛达(Gajah Mada,1331-1364年在位)。14世纪末期麻喏巴歇王朝开始衰落,很可能是在16世纪初消亡的,此时伊斯兰教徒摧毁了印度-爪哇统治的最后残余。
2.穆斯林王国的兴起
最早的伊斯兰教传教者被称为“九位使节”(Wali Songo),他们其中的几个来自中国,并被认为与当时郑和远洋贸易在马六甲海峡的影响力有很大关系,其中很多传教者的墓葬至今保存完好。伊斯兰教被接受的同时,其教义也被融入了当地人长久以来的一些信仰,所以爪哇岛的伊斯兰教带有明显的本地特色。
若干世纪以来,穆斯林商人都曾访问过印度尼西亚群岛,但只是在15世纪时麻喏巴歇王国才感受到穆斯林商人的竞争所产生的严重影响。当穆斯林国际贸易网在这一地区不断发展时,沿海的爪哇人面临两种选择∶与穆斯林战斗或联合。最后许多爪哇人与穆斯林联合。16世纪初东爪哇的许多港口完全与垂死的麻喏巴歇帝国脱离关系。在中爪哇和西爪哇也建立了几个穆斯林王国,部分原因是西爪哇的巽他人(Sundanese)在较早的时期受印度殖民的影响较少,因而能较快地适应伊斯兰教。16世纪时,帕姜(Padjang)、马打蓝、勃良安(Preanger)、切里博(Cheribon)、万丹(Bantam)都成为在爪哇的独立的穆斯林国家。其中,马打蓝在1580年代曾控制东爪哇和中爪哇,是最后一个大爪哇王国。
3.荷兰殖民时期
1596年荷兰船只首次访问爪哇,荷属东印度公司迅速在沿海建立若干贸易港口,并在巴达维亚(雅加达)市设立总部。该市于1619年被荷兰控制。从1670年代起,荷属东印度公司开始宣称它控制了爪哇的各个穆斯林王国。17世纪的最后25年中,西爪哇的一些穆斯林王国承认该公司的统治权,1743年爪哇中央北部和东北部地区也照样行事。1755年,马打蓝王国的剩馀部分被画分为两个荷兰的属国∶苏拉卡尔塔(Surakarta)及日惹。在荷兰人对当地的贵族施行强迫交付制度下,爪哇农民种植水稻、槐兰、糖类、胡椒、咖啡等作物。荷兰人残酷的殖民统治激起了爪哇人民前赴后继的反抗。
1799年荷属东印度公司关闭,荷兰政府接管爪哇的行政权。1811年-1816年爪哇曾短期受英国统治,后仍由荷兰管辖。1825年-1830年发生了蒂博尼哥罗领导的的爪哇人大起义,荷兰付出很大代价才将这次反抗镇压下去。整个19世纪,在全部荷属东印度群岛中,爪哇得到最集中的发展和受到最严密的统治。因而在20世纪初期爪哇很自然地成为印度尼西亚民族主义的中心。从1903年开始,爪哇人在地方政府中供职的日益增多。1925年,印度尼西亚人在人民议会中占多数席位。
荷兰殖民时期,清朝称爪哇为“噶罗巴”。清俞正燮《癸巳类稿·澳门纪略跋》:“ 圣祖仁皇帝康熙五十五年十月辛亥圣训云:朕访闻海外有吕宋、 噶罗巴 两处地方。 噶罗巴 乃红毛泊船之所, 吕宋 乃西洋泊船之所,彼处藏匿盗贼甚多。”徐继畲在《瀛寰志略》中提到一本书,名《海岛逸志》,乾隆五十六年撰成,作者是王大海。王大海,漳州府龙溪县人,应试不第,泛海至爪哇,徐继畲说他“居噶罗巴十年,赘于甲必丹某之家”。“噶罗巴”泛指爪洼岛:“甲必丹”,为Kapitan之音译,荷语为Kapitein,汉语之意是上尉。
4.独立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的1942-1945年,爪哇为日本人所占。1950年爪哇成为新近独立的印度尼西亚共和国的一部分。 爪哇岛同时也以爪哇猿人而著名,直立人于约公元前100万年到达爪哇,在爪哇东部的布兰塔斯河附近曾经发现过直立人化石。两百万年之前,在巽他和迪古尔(Digul)高原充沛的降雨,使得大量热带植物生长繁茂,为很多史前文化的出现提供了条件。
1.印度教和佛教王国
爪哇文化、语言,在很大程上受到了南亚次大陆语言文化的影响,很多历史遗迹都证明了这一观点,例如佛教圣殿遗址婆罗浮屠,和布兰班南印度教神庙(Prambanan)。 二世纪东汉孝顺皇帝永建六年(131年)叶调国派遣使东汉。 “叶调”就是古代爪哇岛梵文名 Yavadvipa 的对音。 五世纪东晋义熙八年(412年)高僧法显登陆耶婆提。耶婆提就是Yavadvipa, 就是古代爪哇。 后汉到隋朝称为呵罗单 唐朝称为诃陵、阇婆 宋朝爪哇岛上有三个国家:塔鲁纳国在西部,马打兰在中部,谏义里在东部。宋太宗淳化三年(992年)东爪哇国王穆罗茶(Dharmvamca)遣使朝贡。当时穆罗茶王已统一爪哇岛,势力扩展到巴哩岛、渤林邦、并和苏门答腊岛上的三佛齐国交战。但东爪哇-三佛齐战争结果,东爪哇国兵败,国王穆罗茶(Dharmvamca)被杀。三佛齐势力扩展入爪哇岛。 13世纪爪哇岛上信诃沙里国崛起。 1290年信诃沙里国王克塔纳伽拉(Kertanagara)将三佛齐逐出爪哇。信诃沙里国王克塔纳伽拉的女婿克塔拉亚萨(Kertarajasa)创立强大的满者伯夷王朝, 以满者伯夷城为首都(在今泗水西南)。 随后信诃沙里国王克塔纳伽拉被叛将贾亚卡特望(Jayakatwang)杀害。 1292年元至元二十九年,元世祖忽必烈派遣一千艘战舰组成的海军,从福建泉州渡海,登陆爪哇,联合满者伯夷王克塔拉亚萨攻打信诃沙里国叛将贾亚卡特望,灭信诃沙里国。满者伯夷国王克塔拉亚萨随后反戈,打退元军,统一爪哇。元史称满者伯夷为“麻偌巴歇”,是爪哇国的国都。 满者伯夷被称之为最显赫的印度教王国,满者伯夷曾一度统治了今天印度尼西亚西部的大部分地区。满者伯夷这个名字来源于印度教奉为神的Majapahit桔树。到了16世纪,当穆斯林王国取代满者伯夷在西部岛屿的地位时,满者伯夷王国转移到了东面的巴厘岛。 明朝称为爪哇。 永乐年间三宝太监郑和下西洋,到过爪哇杜板(Turban)、新村(Geiresik)、苏鲁马益(Surabaya)、满者伯夷(Madjapahit)和漳沽(Changkir)。 在第六七世纪,很多海洋势力王国在苏门答腊和爪哇崛起,控制了马六甲海峡水域。同时,伴随着与中国和印度兴盛的海上贸易往来,这些王国繁荣一时。在此期间,不少来自中国和印度的学者翻译了很多文学和宗教典籍。
2.穆斯林王国与荷兰殖民统治
最早的伊斯兰教传教者被称为“九位使节”(Wali Songo),他们其中的几个来自中国,并被认为与当时郑和远洋贸易在马六甲海峡的影响力有很大关系,其中很多传教者的墓葬至今保存完好。伊斯兰教被接受的同时,其教义也被融入了当地人长久以来的一些信仰,所以爪哇岛的伊斯兰教带有明显的本地特色。
“荷兰东印度公司”在巴达维亚(今天的雅加达)建立了“贸易和行政管理总部”。在殖民统治时期,荷兰人将注意力集中在雅加达和其他一些海滨城市,例如三宝垄和泗水。荷兰殖民者还通过一些归顺的本土势力,间接对这个多山的岛屿进行统治,例如爪哇岛中部的马打兰王国。
19世纪,荷兰政府从荷兰东印度公司手上接管了东印度群岛,1830年荷兰统治者开始实行所谓“耕种制”(荷兰语cultuurstelsel en cultuurprocenten)的变相奴役制度,导致了大范围的饥荒和贫困。随即发生了各种政治和社会反抗运动,其中一位名叫Multatuli的荷兰作家写了一本名叫《Max Havelaar》的小说,以抗议当时的社会状况。迫于各种反抗运动此起彼伏,1901年荷兰国会通过伦理政策(Etnisch beleid),客观上使一部份爪哇人接触到荷兰式教育,在这些人中,出现了很多杰出的印尼民族主义者,并且在二战后的印尼独立运动中起到了重要作用。 爪哇的居民属于蒙古人种的海洋支系(或南方支系)。岛上住有3个主要的种族集团,即占优势的爪哇人、巽他人和马都拉人,还有两个较小的种族集团:滕格尔人和巴杜伊人。爪哇人占爪哇人口的近70%,主要住在岛的中部和东部。巽他人主要住在西部,马都拉人住在爪哇东部和马都拉岛。这3个主要的种族集团都讲马来语,绝大多数人是穆斯林。 另外还有约200万-300万华人。
爪哇是世界上人口最稠密的地区之一。岛上平均每平方公里770人。爪哇岛的面积仅为全国土地的7%,而其人口占印度尼西亚人口的大多数。爪哇的人口成长率一直很高;1815年人口约500万,20世纪初则增长到约1亿人。绝大部分人口仍在农村,但爪哇的城市已迅速增长。主要城市是雅加达、万隆(Banng)、三宝垄(Semarang)、泗水(Surabaya)、苏拉卡尔塔(梭罗)和日惹。在中南平原和北部平原地区,农村人口密度最高。 岛上2/3以上的土地都已开垦,主要粮食作物是水稻。几百年来形成的一个由运河、水坝、沟渠、水库组成的精密的灌溉网,大有助于岛上水稻生产。其他作物有玉蜀黍、木薯、花生、大豆和甘薯,绝大部分种植在低地地区,由农民在小块土地上经营。开成梯田的山坡和灌溉后的水稻田是农村景象中最常见的特色。生产木棉、芝麻、蔬菜、香蕉、芒果、榴连果、柑橘和植物油供当地消费。出口茶叶、咖啡、烟草、橡胶、金鸡纳(奎宁的原料,种植在西爪哇高地)、甘蔗、木棉(种植在岛的东部)和椰子。这些专供销售的作物中,有几种曾一度通常在大的家庭种植园中种植。饲养牲畜,特别是水牛,主要作为拉畜。输入咸鱼和干鱼,但在中爪哇和西爪哇的池塘和稻田中也养鱼。爪哇生产的奎宁占世界奎宁产量的绝大部分。
西北海岸外的阿周那(Arjuna)油田是印度尼西亚石油的主要来源。有一条天然气管道将这些油田和芝勒贡(Cilegon)连接起来。在芝拉札(Cilacap)、札普(Jepu)和泗水均有炼油厂。岛上也开采少量的锰、硫磺、磷酸盐、金和银。小规模的制造业包括蜡染印花、铸铁、银器加工、农具、鞣革、瓷砖及其他陶瓷制品的生产。较大的工业包括纺织、橡胶制品、汽车装配、酿酒,以及生产鞋、纸张、肥皂、水泥、香烟的工厂。
普哇加达(Purwakarta)附近的贾蒂卢胡(Jatiluhur)水坝是印度尼西亚最大的水坝。一个发达的铁路和公路网连接各主要城市。雅加达有国家无线电网总部,还有一个国际机场。泗水和雅加达附近的丹戎不碌(Tanjungpriuk)是主要港口。 西元3-16世纪的印度-爪哇式建筑包括婆罗浮屠的大型窣堵波(stupa,建于800年左右)和梅都庙;塞乌(Sewu)佛庙(建于9世纪);壮观的湿婆庙普兰巴南(Prambanan,建于9世纪);圣浴池贾拉通达(Jalatunda,建于10世纪末)和巴拉汉(Belahan,建于11世纪中叶);及圆形的印度庙加邦(Jabung,约建于10世纪)。
1.婆罗浮屠佛塔
在爪哇岛中部的日惹市,西北约40千米处,有一群大约建于公元778年的婆罗浮屠佛塔,被称为与金字塔、吴哥窟、万里长城、泰姬陵、比萨斜塔等世界七大建筑奇迹之一。这些建在丘陵上的石刻艺术,历经战乱、地震、火山爆发和宗教纷争等等天灾人祸,在漫长的岁月中,热带树木繁茂的枝叶与根基,不仅裂开了浮屠的岩石,也掩盖了这座丘陵上的寺庙。
所谓婆罗浮屠,按印尼土语解释,它即指“丘陵上的寺庙”之意,通常“浮屠”是指佛塔。婆罗浮屠的建筑结构与式样不同于一般的佛教寺院,据说从空中往下看,整座建筑形成一个几何形的曼陀罗,也就是下宽上窄阶层式的塔形状。在获得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之确认后,从1973-1983年才开始大规模全面发掘、修复。
2.普兰巴南
在建造婆罗浮屠相同的时代,印度教徒也不甘示弱。在位于日惹东北方约16千米的地方,建造了一个拥有237座大大小小的神庙的庞大神庙群,命名为“普兰巴南”。然而,普兰巴南因为与吴哥窟建筑如出一辙,其规模又远远小于吴哥窟,因此,知名度要逊于婆罗浮屠。 有泗水、雅加达、万隆、三宝垄等。
在印度尼西亚13700多个岛屿中,面积仅占国土7%的爪哇岛当属首善之岛。这里集中了首都雅加达、第二大城市泗水、第三大城市万隆、第三大港口三宝垄以及著名历史名城日惹、茂物等全国的主要工商业、旅游城市。从交通上看,爪哇岛的铁路长度占全国的75%,由此不难看出爪哇岛在印度尼西亚的重要位置。 爪哇岛上约有200-300万华人华侨。回顾历史,早在公元前已有中国人漂洋过海到爪哇岛了。在爪哇岛上发现了西汉(公元前206年-公元25年)的雕像、陶器和薄绿釉龙勺。荷兰考古学家德·弗玲斯研究印尼出土的中国陶磁器得出结论,认为远在2000年前中国人已漂洋过海踏上印尼国土,有的可能已在西爪哇的万丹定居下来。
东晋时代高僧法显自陆路去印度取经,在取海道归国途中曾于晋安帝义熙七年(公元411年)漂泊至耶婆提(即爪哇岛)。法显是我国史籍上提到的最早到过爪哇岛的中国人。
唐朝末年(9世纪),中国东南沿海的部分居民因黄巢起义而逃至三佛齐的巨港。南宋(公元12-13世纪)印尼华人社会初步形成。元末明初(14世纪中叶至15世纪初)印尼华人社会已十分繁荣。
15世纪跟随郑和下西洋的马欢撰《瀛涯胜览》爪哇条载:“满者伯夷……国有三等人,……一等唐人,皆是广东漳泉等处人窜居此地……多有从回回教门受戒持斋者。”这说明在郑和抵爪哇之前,那里已有一些华人,部分是华人穆斯林。
而清朝末年的“下南洋”则使华人数量急剧增长。最多可能达到3000万以上。
长期以来,华人与当地人民一起,辛勤劳动,友好相处。16世纪末以后,印尼与中国的友好关系不断遭到殖民者的干扰和破坏。从那时候起,尤其是近百年来,两国人民在反抗殖民主义和外来侵略的斗争中,患难与共,互相支持。在反抗殖民主义的斗争中,他们并肩战斗。1740年巴达维亚华人反荷起义(红溪事件)就是一个光辉的例子。1945年印度尼西亚共和国成立后,华人也为维护印尼独立和发展经济作出了贡献。1956年苏加诺总统访问广州时,对当年支持过印尼人民斗争的华侨领袖黄洁说:“我们在最困难的时候得到了你们的帮助,让我们再次表示感谢。”
在长期的文化和贸易交往中,华人起了重要的桥梁作用。1955年印尼总理沙斯特罗阿米佐约指出:“远在我们两国第一次通航有海上贸易以来,印尼便和中国一直是友好邻邦。中国的航船不仅带来了货物,随之而来的还有许多中国商人、工人和手工业者,他们在我国定居下来,带来了中国的技术和古老的文化,直到现在,我国许多岛屿上还保留着这些文化的精华。”
不过,自从1960年代印尼军人执政开始,印尼政权便开始大规模地排华。他们以“清共”为名,屠杀了50多万华人,中华人民共和国遂与其断交。到1998年,印尼排华骚乱又起,上千华人遇难,而爪哇岛上的华人往往首当其冲。

㈤ 济宁市人文地理

东邻临沂市,西与菏泽市接壤,南面是枣庄市和江苏省的徐州市,北面与泰安市交界,西北专角隔黄河与聊城市属相望。最北端是梁山县小路口镇邹桥村,为北纬35°57′;最南端是微山县高楼乡柳新养殖场,为北纬34°26′;最东端是泗水县泉林乡历山火车站,为东经117°36′;最西端是梁山县黑虎庙乡高堂村,为东经115°52′;南北长167公里,东西宽158公里。

㈥ 《水经注》的历史地位

《水经注》原书40卷,100万字,现存约30万字。

作者郦道元,字善长(约公元465年或公元472—527年),北魏范阳涿县(今河北涿县)人。曾做过东荆州刺史、御史中尉等。雍州刺史萧宝寅准备叛魏,朝廷却命郦道元出任关右大使,结果被萧杀害。他勤奋好学,博览群书,尤其爱读奇书,知识渊博,很有才气,是我国有名的地理学家。除撰有《水经注》外,还写有《本志》、《七聘》等,可惜已经失传。

我国古代有一部关于水道的地理著作《水经》,但内容太简单,又有不少错误。郦道元以《水经》为纲,参照汇集了《山海经》、《禹贡》、《汉书·地理志》等400余种前代著作中的有关文献资料,其中仅古代地理书籍就有90多种,大多是《隋书·经籍志》未见著录的,后来人们是从《水经注》中才知道的,所以从文献角度看,《水经注》可以称为南北朝时期地理的集大成之作。郦道元还很注重实践,亲自踏察了北方各地,到处探求采访,书中记载的300多块碑石,多是他亲自探求询访的。他亲临过长江三峡、黄河龙门,写出了生动的篇章。他写的《水经注》,实际是一部新的综合性历史地理巨著。书中记下的水道有1200多条,比《水经》多了八倍多,文字几乎是《水经》的20倍。从江河到溪流,尽收书中。他不仅记下河流的源头、流向,还记下了以前的故道,水流源头的伏流及各水道的水文变化等情况,至今还有科学参考价值。有关水道流域的水利设施、山岳、城市、物产,甚至民间传说、碑刻、方言、民谣等都做了记载,这些史料非常珍贵。比如有关高梁水的记载,高梁水是北京附近的重要水道,过去记载非常简单。而《水经注》引用了晋惠帝时立的刘靖碑的碑文,使我们了解到曹魏时这里的人民曾修筑水堨〔e饿〕,开渠道。景元三年(公元262年)又修车箱渠,引水灌田,渠从蓟西北经昌平,东到渔阳潞县,长三四百里,灌田万余顷。这样翔实而具体的材料,至今对我们研究北京附近的河流变化、地形变化仍有现实参考价值。《水经注》还纠正了《水经》和《汉书·地理志》中的失误。比如泗水的源头,两书都记载错了,郦道元亲自考察,找到了它的真正源头。郦道元生活在北魏,但《水经注》不以北魏疆域为限,而是放眼全国,以所谓的“禹域”为限,这是他的远见卓识。当然,郦道元没能到南方亲自踏察,所以南方的有些资料不大准确,存在北详南略的缺点,这是客观历史条件造成的,不能苛求古人。

《水经注》的文笔极好,在文学史上有很高地位。对后代散文、游记影响深远。《水经注》既是地理著作,具有很高的科学性;又是文学作品,具有很高的艺术性。熔历史地理与文学于一炉,真是千古“奇书”。千百年来人们读它像读散文、游记一样,其中一些篇章尤为脍炙人口,如对700里三峡幽深险峭、重峦叠嶂景色的描写,简洁明快,极为精妙,被誉为写景散文之绝品。

《水经注》自问世以来,为历代学者所重视,比如胡三省注《资治通鉴》时,就引用了不少《水经注》的史料。但《水经注》在流传中命运不佳,传抄舛误,经、注混淆,部分佚失,很少善本。这引起不少学者的关注,研究《水经注》的学者很多。著名的成果有清全祖望的《水经注校正》,赵一清的《水经注释》,戴震的《水经注校》、杨守敬、熊会贞的《水经注疏》,近代王国维的《水经注校》等。

㈦ 描述宿迁的风景作文

骆马湖是江苏省四大湖泊之一,历史上骆马湖又名乐马湖、洛马湖、马乐湖。《宋史·高宗本纪》载:“绍兴五年(1131)四月金将度淮,屯宿迁县骆马湖。”《淮安府志》载“旧作落马,受沂蒙诸上之水汇为巨浸。”骆是“乐”与“落”的同音,取古代大金兵曾在此屯扎得名。
骆马湖是江苏省四大湖泊之一,地跨徐州、宿迁两市结合部,湖区北起堰头村圩堤,南至扬河滩(宿迁市)闸口,直线长27公里余:西连中运河,东临马陵山南蘼--嶂山岭,平均宽13公里,总面积375平方公里。湖底高程18-21米,当蓄水位23.0米时(古黄河基地),平均水深3.32米,最深等深线东南部水深5.5米,库容量为7.5亿平方米。《邳州志》对骆马湖的形成记载:“川莫于河,侵莫于沂,而河,故泗道也,自泗夺河徒沂不南往、运既开,齐鲁诸水挟以东南莒、武、沂一时截断。堤闸繁多,而启闭之务殷,东障西塞而川脉乱矣”。明代后期万历年间黄患对泗运压抑和蹂躏愈演愈烈,为保障漕运,明采取避黄开 之举,自河开挖后,运北沂武诸水由于失去了泗通道,被迫寻找出路,由于自然条件,最后壅于今新沂市境西南部低洼地带.因东去有嶂山岭阻塞,就把原有的周湖、柳湖、黄墩湖、屿头湖等几个小湖连成一体,形成里骆马湖。
马陵山下的骆马湖,从高处看,形状象一匹大马的脊背,它的尾巴扫着运河。正因为如此,在这里出现一个古老的传说:很久以前,天宫中有一匹小龙马,长得美丽无比,它叫起来惊天动地。老龙马生下它的时候,它高兴地叫了一声,这一声闯下了大祸,把正在做寿的王母娘娘吓了一跳,二郎神查清后报王母,王母勃然大怒。说这是一种不祥之兆,命二郎神快把小龙马斩了。老龙马听说小龙马将要受斩,决定替子赎罪,保全小龙马的生命。老龙马在受刑之前,被押到天庭,王母娘娘指着老龙马的鼻子,恶狠狠地说?它甘愿替子去死,就把它打下人间,永远不许回天宫。"就这样,老龙马被罚到人间。四条腿深深地陷入泥中,身子把地面压了几丈深。后来玉皇大帝赦免了老龙马的罪,把它召回天宫。这里就只剩下一个马脊背形的洼塘,常年积水,人们称之为骆马湖。这个传说,反映了人间权势压人的社会现象,当然不会是骆马湖形成的真正的原因。
骆马湖,在明代以前,只是沂水人泗潴于直河口以东、泗水以北、马陵山西侧的一片洼地上,形成四个互不相连的小湖,属典型的地壳运动的构造湖。位居中间的叫大江湖,西北部的叫禺头湖,东北部的叫埝头湖,南部的叫骆马湖,人湖河流集中在西北侧,以沂水为主。黄河侵泗夺淮以后,泅水河床逐渐淤高。至明代后期,原入泅水的沂水严重受阻,被迫滞潴于此,致使4个小湖连成一片,统称骆马湖。清朝及其以前,沭水西支曾会沂入骆马湖。泅水在徐州以北形成南4湖,洪水亦下注骆马湖,从而使骆马湖水域逐渐扩大,成为南北长35公里,东西宽15至20公里的大型湖泊。从明清到建国初期,骆马湖还是滞洪的过水湖。共和国成立后,导沂工程为解决沂沭泗流域的洪水出路,将骆马湖建成临时水库,汛期盛水,汛后种麦。1958年1月,江苏省人民政府决定,并报国家水利部批准,将骆马湖改为常年蓄水库,汛后蓄水兴利。从此,骆马湖勃发生机,谱写新的篇章。它成了防御沂、泗洪水,确保下游数百万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主要屏障,也成了这个地方发展国民经济的主要资源宝地。
骆马湖水多来自沂蒙山洪和天然雨水,沿湖又无工业污染,常年水体清澈透明,湖滩浅水中生长密密扎扎的芦苇和众多浮游生物,为鱼类生产提供了良好的生态环境和水资源。湖中鱼类多达56种,尤以银鱼、青虾、螃蟹、龙虾最佳。骆马湖银鱼,通体洁白透明如美玉,形状如根根银条,肉质细嫩鲜美,有"水中白银"、"水中人参"的美誉。金梅牌冷冻银鱼等远销亚、欧、美洲和我国港、澳、台地区。骆马湖生产的大青虾,色青、个大、皮薄、肉饱,名闻遐迩。以此为主要原料制作的"醉虾",别有一番风味,对食客颇具诱惑力。骆马湖螃蟹,个体硕大,雄者脂白如玉,雌者脂黄似金,是一种难得的风味佳肴。
骆马湖历史文化底蕴深厚。该湖位于宿豫县、宿城区西北部,今天的晓店镇东北部,有青莲岗文化遗址。秦汉时期,这里设县,东晋称郡,唐太宗宝应元年改县名为宿迁。万世传颂的抗秦英雄西楚霸王项羽,就出生在骆马湖东南七八公里处的宿城梧桐巷,故里建有项里公园。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乾隆行宫,坐落在骆马湖西岸的皂河镇内。清朝乾隆皇帝六次巡游江南,有五次到敕建安澜龙王庙祭祀,并在此留宿,故此庙称为乾隆行宫。当年乾隆皇帝在此留下了"第一江山春好处"的名句。当你游览乾隆行宫后,就会觉得她象北京故宫的缩影。骆马湖中的小岛戴场,四面环水,岛上风情美,鱼宴味道鲜,人们称它为"东方小威尼斯城"。骆马湖东岸的马陵山上,古有秦汉时期的"霸王扳倒井",唐朝名将薛仁贵东征的"藏兵洞",宋朝名将韩世忠屯兵抗击金兵的宋营等古迹,今有宿北大战许多遗迹,如宿北大战指挥部遗址"三仙洞",著名峰山战斗遗址,马陵山公园陈毅题写塔名的"宿北大战马陵山革命烈土纪念塔"等。
骆马湖四周的一座座巨大水利工程,雄伟壮观。嶂山闸屹立骆马湖畔,共36孔,全长429米,最大排洪量8000-10000立方米/秒,为国家一级水工建筑物,江苏省大型水闸之一。皂河抽水站位于骆马湖西大堤,是国家特大水利工程,出水口通人骆马湖,进水口接连邳洪河,在皂河闸下接转中运河,为国家南水北调第六梯级工程。水泵直径6米,两辆五吨载重汽车能在泵内对开,单泵流量每秒100立方米,两台泵同时启动开足,每天可抽排水2亿多立方米。黄砂、石英砂、陶瓷土是骆马湖及周边的主要优质矿藏。湖东岸白马涧出产的优质石英砂总储量在5亿吨以上。从晓店至井头的60平方公里内,蕴藏着质优量丰的陶瓷土,它是生产高品位陶瓷墙地板砖、硫璃瓦、陶瓷器具、陶瓷工艺品的理想原料,总储量在20亿吨以上。
游客们在骆马湖游湖观景,访古论今,尝鲜品味,参观多项工程建设,无不产生热爱祖国的情怀与愉悦忘归的感受。登上马陵山顶向西眺望骆马湖,水天相连,风光秀丽,令人心驰神往。清晨,一轮喷薄而出的红日跃出东方地平线,笼罩在骆马湖面的乳白色晓雾,如轻盈飘逸的绢纱,缓缓地轻轻地揭开,湖面露出少女般妩媚的笑靥,敞开慈母般博大的胸怀,那样充满灵气,那样富于魅力。倏然,一群群水鸟从芦苇丛中冲出,振翅飞向蓝天,一艘艘机帆船启动,张网捕鱼捞虾。骆马湖骚动起来了。
傍晚,夕阳慢慢地向湖底坠落,洒下千丝万缕金线,给湖面涂上一抹抹金辉。湖面如悬立在天边的巨幅风景画屏,那望不到尽头的芦苇滩,苇花随风飘荡;满载而归的渔船,鲜鱼活虾在舱中蹦蹦跳跳;劳作一天的人们哼着小曲,向温馨的湖中小岛靠去。骆马湖开始静下来了,甜甜地睡了。然而,当他揉着惺忪的眼睛迎接喷薄而起的朝阳的时候,整个湖上的喧笑又开始震撼云天了!
骆马湖将有更加繁荣美丽的明天。在西起杨河滩、北至晓店的湖滨,一个"北戴河式"的度假村,正在由规划走向现实,它将吸引四面八方的游客,让更多的人饱览这一带湖光山色之美!

㈧ 《水经注》原文

《水经注》全文翻译目录: 最后整理:2012.6
1.水经注 卷一 河水
2.水经注 卷二 河水
3.水经注 卷三 河水
4.水经注 卷四 河水
5.水经注 卷五 河水
6.水经注 卷六 汾水、浍水、涑水、文水、原公水、洞过水、晋水、湛水
7.水经注 卷七 济水
8.水经注 卷八 济水
9.水经注 卷九 清水、沁水、淇水、荡水、洹水
10.水经注 卷十 浊漳水、清漳水
11.水经注 卷十一 易水、滱水
12.水经注 卷十二 圣水、巨马水
13.水经注 卷十三 漯水
14.水经注 卷十四 湿余水、沽河、鲍邱水、濡水、大辽水、小辽水、浿水
15.水经注 卷十五 洛水、伊水、瀍水、涧水
16.水经注 卷十六 榖水、甘水、漆水、滻水、沮水
17.水经注 卷十七 渭水
18.水经注 卷十八 渭水
19.水经注 卷十九 渭水
20.水经注 卷二十 漾水、丹水
21.水经注 卷二十一 汝水
22.水经注 卷二十二 颍水、洧水、潩水、潧水、渠水
23.水经注 卷二十三 阴沟水、汲水、获水
24.水经注 卷二十四 睢水、瓠子河、汶水
25.水经注 卷二十五 泗水、沂水、洙水
26.水经注 卷二十六 沭水、巨洋水、淄水、汶水、潍水、胶水
27.水经注 卷二十七 沔水
28.水经注 卷二十八 沔水
29.水经注 卷二十九 沔水、潜水、湍水、均水、粉水、白水、比水
30.水经注 卷三十 淮水
31.水经注 卷三十一 滍水、淯水、隐水、灈水、亲水、尺水、涢水
32.水经注 卷三十二 漻水、蕲水、决水、沘水、泄水、肥水、施水、沮水、漳水、夏水、羌水、涪水、梓潼水、涔水
33.水经注 卷三十三 江水
34.水经注 卷三十四 江水
35.水经注 卷三十五 江水
36.水经注 卷三十六 青衣水、桓水、若水、沫水、延江水、存水、温水
37.水经注 卷三十七 淹水、叶榆河、夷水、油水、澧水、沅水、泿水
38.水经注 卷三十八 资水、涟水、湘水、漓水、溱水
39.水经注 卷三十九 洭水、深水、钟水、耒水、洣水、漉水、浏水、买水、赣水、庐江水
40.水经注 卷四十 浙江水、斤江水、江以南至日南郡二十水、禹贡山水泽地所在

㈨ 济宁市位于鲁西南地区,历史文化悠久,人口众多,重工业发达。辖区内有邹城、兖州、曲阜、泗水、汶上、梁



东部地区
中西部地区
南部地区
适宜发展的农业类型
林果业
种植业
渔业
(2)煤炭资源丰富,交通便利,市场广阔。(3分)
(3)调整产业结构,大力发展新兴产业和第三产业;治理环境污染;延长产业链,提高附加值;加大科技投入,完善交通网络;发展清洁生产。(任选三项,3分)
(4)重要意义:缓解用水紧张状况,促进经济发展;改善生态环境;保障航运。关键要求:确保水质洁净(防治水污染)。(3分,意义2分,要求1分)

热点内容
鹿特丹港国家地理 发布:2021-03-15 14:26:00 浏览:571
地理八年级主要的气候类型 发布:2021-03-15 14:24:09 浏览:219
戴旭龙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发布:2021-03-15 14:19:37 浏览:408
地理因素对中国文化的影响 发布:2021-03-15 14:18:30 浏览:724
高中地理全解世界地理 发布:2021-03-15 14:16:36 浏览:425
工地质检具体干些什么 发布:2021-03-15 14:15:00 浏览:4
东南大学工程地质考试卷 发布:2021-03-15 14:13:41 浏览:840
中国地质大学自动取票机 发布:2021-03-15 14:13:15 浏览:779
曾文武汉地质大学 发布:2021-03-15 14:11:33 浏览:563
中国冶金地质总局地球物理勘察院官网 发布:2021-03-15 14:10:10 浏览:8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