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中国第28次南极
『壹』 中国第28次南极科技考察所用的船只名称是
A)“雪龙号”船
执行中国第28次南极科学考察任务的“雪龙”号科考船,3日上午11时缓缓驶离停泊了3天的天津国际邮轮母港,220名科考队员正式踏上前往南极的征程。
根据国家海洋局批准的中国第28次南极科学考察总体工作方案,2011至2012年度“雪龙”号科考船将承担长城站、中山站、昆仑站“一船三站”的后勤保障和大洋考察任务。
据悉,此次科考将重点开展深冰芯钻探科学工程、南极天文台建设、深冰和冰下环境探测等,为探求气候变化原因、观测外太空收集数据。而2名来自台湾的考察队员将承担科考中海洋生物调查与标本收集等任务。
本航次首次开展环境综合考察专项调查。除常规科考任务外,在长城站完成“十五”能力建设储油罐续建项目;在中山站实施科学考察项目的同时,全面推进“十一五”能力建设工程;在昆仑站实施科学考察项目和建站二期工程任务。
据了解,为了给第28次南极科考提供充足保障,“雪龙”号科考船运输任务繁重,装载物资量达9000余立方米,总重4600吨。
船长沈权表示,“雪龙”号科考船在2004年改造后,运转情况良好。“此次需要运载的物资基本将船上的空间占满,‘雪龙’船可以说是满载出航。”
从天津起航后,“雪龙”号拟定于12月初到达中山站,在完成第一阶段作业和大洋调查后于2012年1月3日到达长城站,完成长城站卸货、大洋作业,经南非开普敦补给后于2012年2月18日重返中山站进行第二阶段作业,3月10日离开中山站经澳大利亚弗里曼特尔港回国,4月8日停靠上海港,历时164天,航程30946.9海里。
据悉,在天津停泊期间,约有3000名市民代表和中小学生参观了“雪龙”号科考船。
『贰』 (14分)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 该图是我国第28次南极科考航线和P大陆自然带分布示意图。 材
(1)常年受高压控制,天气晴朗海拔高,空气稀薄污染小(任答两项)极夜 (2)全球定位系统(或GPS) (3)狂风巨浪洋流冰山低温(任答两项) (4)从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主要影响因素是热量;从沿海到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主要影响因素是水分。 (5)大牧场放牧业草场广阔;气候适宜;技术水平高;交通便利;地广人稀。 『叁』 中国第28次南极考察队起航地点是
天津 『肆』 中国第28次南极科考队考察队员在长城站考察期间南极地区正值什么期 中国第28次南极科考队考察队员在长城站考察期间南极地区正值极昼期,也就是南极的夏季,北半球的冬季 『伍』 中国第28次南极考察队在返回时,有经过()的开普敦港,()的弗里曼特尔港,最后回到我国的()港 南非 澳大利亚 香港 『陆』 下图为“中国第28次南极科考线路图”,雪龙号科考船承担了后勤保障和大洋考察任务。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