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价中国旅游地理
⑴ 中国旅游地理学与旅游学的关系
中国旅游地理学与地理这门学科关系比较大,但是与旅游学的关系较小。
⑵ 跪求 评《中国旅游地理》杨载田 文章
http://www.cqvip.com/onlineread/onlineread.asp?ID=11344643&SUID=
⑶ 从社会经济背景出发中国旅游地理学的发展历程和趋势的问题
从学术问题到复学术规制范:旅游地理学者的自觉性反思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旅游地理学经历了30年的积累,一些旅游地理学者逐渐认识和反思旅游地理学科发展与学术贡献、实用价值的关系,积极回顾和评价学科发展问题。一方面,在中国改革开放30周年的历史背景下,学者从社会发展宏观背景、学术发展整体背景以及旅游业实践背景的视角,回顾了中国旅游地理学30年的发展,总结了不同时期研究的价值取向对学科发展的影响[1]。另一方面,从学科内部发展的角度,学者们就某些研究方向进行了回顾和总结,内容涉及社区旅游、山地旅游、遗产旅游、探险旅游、旅游目的地、旅游规划、旅游城市化等
⑷ 求大神们解答一下问题,感激不尽啦!中国旅游地理学的发展哪些问题值得反思参阅相关文献,谈谈你的看法
自1978年以来,中国旅游地 理学得到了较快发展,然而存在着理论和方法的研究薄弱、研究内容范围较为狭窄、重复工作较多且整体水平提高缓慢等问题。从以下角度反思中国旅游地理学25 年的发展和问题,对这一学科将来的进步不无裨益。(1)学术研究与应用实践之间的关系。20多年来,中国旅游地理学界始终以服务于国民经济为主攻方向,旅 游地理学的应用价值被无限夸大,反过来制约了其他方面的研究拓展和深入。实际上,旅游地理学研究,绝不只是一个经济问题,它也需要关注社会公平、环境伦 理。(2)研究的观念与目标。中国旅游地理学有必要树立新的研究观念,认清自身的研究状态。没有反省、没有自我的怀疑、没有批判和创新的研究,其研究贡献 是非常有限的。(3)研究的方法与成果。实证研究在过去25年的中国旅游地理研究中是一种常见方法,然而,不能把利用数学和量化的方法来进行研究看作解决 问题的唯一途径,况且低水平的实证研究有时会成为无价值的案例堆积,浪费研究资源和研究者的时间与精力。对研究成果应该有新的认识:该成果的真正价值是什 么?国内外类似成果的差异(而不仅仅是差距)在哪里?如何确认和尊重该成果的知识产权?(4)应对危机与挑战。将旅游地理学者的学术贡献与应用性工作例如 规划混淆起来评价的做法是不恰当的
⑸ 从学科发展的角度谈谈中国旅游地理学发展的趋势。
从学术问题到学术规范:旅游地理学者的自觉性反思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专旅游地理学经历了属30年的积累,一些旅游地理学者逐渐认识和反思旅游地理学科发展与学术贡献、实用价值的关系,积极回顾和评价学科发展问题。一方面,在中国改革开放30周年的历史背景下,学者从社会发展宏观背景、学术发展整体背景以及旅游业实践背景的视角,回顾了中国旅游地理学30年的发展,总结了不同时期研究的价值取向对学科发展的影响[1]。另一方面,从学科内部发展的角度,学者们就某些研究方向进行了回顾和总结,内容涉及社区旅游、山地旅游、遗产旅游、探险旅游、旅游目的地、旅游规划、旅游城市化等
⑹ 谈谈对旅游地理学的认识
从学术问题到学术规范:旅游地理学者的自觉性反思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旅游地理学内经历了30年的容积累,一些旅游地理学者逐渐认识和反思旅游地理学科发展与学术贡献、实用价值的关系,积极回顾和评价学科发展问题。一方面,在中国改革开放30周年的历史背景下,学者从社会发展宏观背景、学术发展整体背景以及旅游业实践背景的视角,回顾了中国旅游地理学30年的发展,总结了不同时期研究的价值取向对学科发展的影响。另一方面,从学科内部发展的角度,学者们就某些研究方向进行了回顾和总结,内容涉及社区旅游、山地旅游、遗产旅游、探险旅游、旅游目的地、旅游规划、旅游城市化
⑺ 哪里有学习中国旅游地理的心得体会如题 谢谢了
(一)旅游业知识阐述。 1.旅游业是为旅行、观光、游览服务的一项综合性行业,旅游活动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产物,旅游既能满足人民的精神需求,又能够促进经济的繁荣,社会秩序的稳定。同时发展旅游业可以增加外汇收入,回笼资金,扩大就业,促进经济发展,因而成为当今世界最大的产业部门之一。 2.科学技术的进步和交通工具的发展,为人们外出旅游提供了必要的前提和保证。 3.旅游业具有能够提高人们素质和促进民族文化的交流,扩大国际间的交往与合作。 4.旅游业投资少、见效快、利润高的特点,它是服务性行业,对能源、矿产资源利用少,对环境的污染较少,又被称为“无烟工业”。 (二)“旅游活动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中的主要知识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分析旅游活动中产生的环境问题(环境污染、对动植物资源的破坏、对背景环境的破坏、对文物古迹的破坏、对正常社会秩序的破坏)以及带来的后果。旅游活动的规模应与旅游区的环境承载量相适应,一方面要充分开发旅游资源,服务于人们的生产与生活。另一方面应注意不能超过旅游区的环境承载量,如果规模超过环境的承载量,就会对旅游区的资源产生破坏,使环境恶化。①旅游活动排入环境的废弃物,包括交通工具排放出来的废气,各种旅游设施排出的污水,旅游者乱抛的垃圾等。②对动植物资源的破坏,指当地居民为从事商业旅游活动,不适当地使用当地的旅游资源。③对背景环境和文物古迹的破坏。指各种旅游服务性设施设计建设不当,对风景造成的破坏。④对正常社会秩序的冲击,指旅游活动对当地生产、交通、公共设施生活供应带来的影响。 2.全面分析旅游活动产生环境问题的原因(自然和人为原因,主要从人为方面分析)、提出具体的解决措施。 3.辩证和综合地评价旅游资源开发条件的优劣,而旅游资源的开发条件主要包括:游览价值、市场距离、交通位置及其通达性、地区接待能力和环境承载量。 (三)中国和世界的旅游资源。 中国旅游资源: 1.自然风光-西湖、白头山天池、天涯海角、长江三峡、桂林山水、黄山、日月潭。 2.古代文化艺术宝藏-明孝陵、承德避暑山庄、龙门石窟、敦煌莫高窟、布达拉宫、万里长城、秦陵兵马俑。 3.革命纪念地-井冈山、遵义、广州、武汉、南京、上海、南昌。 4.民族风情-汉族端午节赛龙舟、苗族和侗族的芦笙节、彝族的火把节、元宵节舞龙灯、傣族的泼水节、蒙古族的那达慕大会。 5.十大名胜:北京故宫、八达岭长城、承德避暑山庄、秦陵兵马俑、长江三峡、桂林山水、苏州园林、杭州西湖、台湾日月潭。 世界旅游资源: 艾菲尔铁塔(法国)、凡尔赛宫(法国)、泰姬陵(印度)、麦加(沙特阿拉伯)、耶路撒冷(巴勒斯坦)、仰光大金塔(缅甸)、吴哥窟(柬埔寨)、富士山(日本)、克里姆林宫(俄罗斯)、罗马古斗兽场(意大利)、赤道纪念碑(厄瓜多尔)、夏威夷群岛(美国)、巴特农神庙(希腊)、水城威尼斯(意大利)、风车之国(荷兰)、格林威治天文台旧址(英国)。
⑻ 《中国旅游地理》是一门什么样的学科
旅游地理学是研究人类旅行游览与地理环境关系的学科,又称娱乐地理学。主要研究旅游的起因及其地理背景、旅游资源的分类、评价、保护和开发利用论证、旅游区布局和建设规划、旅游路线规划、旅游区环境影响等。
⑼ 中国旅游地理研究的内容是什么
1.旅游产生的条件及其地理背景
2.旅游者行为规律
3.旅游流预测
4.旅游通道
5.旅游资源评价
6.旅游地演化规律和重要旅游地研究
7.旅游环境容量
8.旅游区划
9.旅游开发的区域影响
10.旅游规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