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地理人文 » 刘杰文中国国家地理

刘杰文中国国家地理

发布时间: 2021-02-27 17:31:47

㈠ 2010年的海地地震是什么原因引起的用地理的角度来回答

海地位于太平洋(加勒比)板块和大西洋(北美板)块交界处,属于地震频发区。回
世界上其他答地方发生的地震大多是一个板块俯冲到另一板块下导致,而此次强震却是两大板块发生水平运动碰撞所致,这种类型的地震通常震源较浅,并能释放巨大能量。此次地震的震源仅位于地下10公里左右,因此造成了巨大损失。

㈡ 分析说明北京古城城址变迁与水源的关系

答:有一点需要明确,在中国古代的都城建设中对于水源的考虑,首先要保证宫廷园林的用水,其次要保证漕粮运输的水道便利。正是这两点,使得水源成为北京城市建设和变迁的关键因素。



解释:历史上,辽代的南京城和金代中都城大致位于今天北京广安门外附近。它们的地表供水,主要来自今
北京城西南郊的莲花池(一个天然小湖泊)。可莲花池水源毕竟有限,虽然供应辽代和金代这样的地方政权都城内部宫廷园林用水有余,但随着北京逐渐成为全国性
的政治中心,运河用水的吃紧就成为制约城市进一步发展的桎梏。 金中都与元大都位置比较从元朝建大都城开始,北京的城址开始向东北方向移动。在金中都的东北郊,有着比较丰沛的水源,可以统称为高梁河水系,包括大面积的湖泊(积水潭)和清澈的泉流。这既为城市新址的建设提供了优美的环境,同时也为新城的水运提供了有利的条件。元大都对水源的利用其实,自元朝之后一直到明清,为解决北京城市水运问题,历代都在寻求着新的途径。最著名的是元
朝郭守敬所开凿的通惠运河。由于高梁河水系的水源依然不能保证都城漕粮运输,郭守敬勘探地形,将大都城西北沿山地区的泉流水源,都设法引入今天北京颐和园
中的昆明湖,然后疏通运渠经大都城再至通州与南北大运河相接,这一段运河称之为“通惠河”。郭守敬开凿的通惠河总之,随着城市人口的不断增加,城市职能的不断丰富,水源的丰裕程度直接制约着城市的发展、城址的变迁。

㈢ 我学习比较被动,但是想考研mmpacc,不知道南昌太奇辅导机构的主叫老师能不能督促我学习

选择MBA预科机构公布

网络投票和数据分析,在过去的3个月内,经调查后,8月3日宣布MBAhome ,2004-2005年MBA辅导机构选择在北京考试,包括北京太奇,北京太奇华虹,上海,深圳新阳光,北京华章的大力支持,包括选择名单上的MBA预科机构的数量自2005年5月15日以来,多数的候选人,朋友和许多国内知名的咨询机构,这是一个符号MBA预科机构的成熟,和一些咨询机构也担心自己的力量导致排名组委会拒绝提供历史数据的咨询机构不会选择的结果。

“上海区域排名奖,上海太奇MBA预科机构,成立于1999年太奇教育科技有限公司,成立那年成功地举行了密集的课程和试用他把类,打破了政府办的辅导班在上海一统天下的格局,引起了很大的轰动。在2003年,快速发展的上海太奇,入学率超过复旦大学,交通大学,辅导班,上海地区最具影响力的MBA预科机构之一,在2003年,上海太令人吃惊了,学生都取得了显着的成就。入学考试考生北大,清华的考生上线率达到100%。太奇的学生线率78.5%(东部地区的国家线220分)。全国MBA联考,复旦大学在2004年和2005年的高考状元亿韩元(2004刘杰,周轮胎撒拉族)2005上海泰祺的学生。据不完全统计,在2005年,上海泰祺上线率96%(165米),东中央银行。

“中国MBA华南预备机构”称号深圳市阳光成立于2002年,同样的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NPC)的MBA考生现场深圳MBA准备邀请知名教授。学校在过去三年,的累积交付的新阳光大学600余名人在过去三年中,超过10所高校,第一个阳光的学生,前十名的学生中,绝大多数的新校友的太阳,高考的成功,在2005年重新传输的新太阳,整条生产线率70%以上的高校人才200余人。辅导机构太阳教学基地在深圳,无论是在城市还是在南山,太阳有一个专门的教学基地(教室,学习室和更衣室),深圳MBA预科或独特的。同时,因为的优秀教育管理和问责认真,太阳是一个国家一流的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和其他学校指定的候选人在学院MBA考前辅导班。

排名,教师和课程设计值的MBA备考生“获得了两个奖项太奇,北京,深圳华杰,因为在网上投票的出色表现被授予”最佳选择奖老将MBA预科辅导机构在盐源领域提供广泛的服务,审查的考生和“最佳服务奖”收入囊中,MBA考生最关心的辅导班排名的因素,因为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和丰富的北京,上海太奇,捧得“最佳奖”的合作,真正实至名归北京华虹访问的信息和情报,同意参与候选人的选择,该机构的“最博学奖”MBA辅导领域躬耕号复旦大学MBA补救类考生创造一个独特的学习氛围,被评为“最良好的学习氛围”奖。

同时,我们感到遗憾的是,由于不同程度的认可的候选人,选举候选人MBA面试辅导MBA面试辅导效果是不妥协,到最后面试辅导奖空缺,这是值得深思的所有从业者选择明年的代理公司赢得了最佳的远程辅导奖“发出相同的职位空缺,足够复杂的候选人反映最集中的课件课件,没有足够的时间来上传,有需要的远程服务,提高效率等问题,从业机构可以从经验中学习,为MBA的考生提供更多,更好的服务。

教师甄选,辅导教师的MBA候选人的调查和网络投票结果并没有太多的差异,陈健,李永乐,其中包括6名教师收到标题为“最优秀的数学辅导老师,邵宁鼎佳的汇率老师无可争议的冠军最好的英语辅导老师写作辅导员刘青梅,赵昕赢得收归囊中不画的MBA联考扬武,朱召华老师最好的逻辑辅导员老师,一直拍手叫好。

在这一点上,历时近3个月至2004-2005年的MBA预科机构投票结束,投票,选择MBA MBA考生准备的初衷Notes类指标,规范和促进MBA考前辅导机构的良性发展,以及主要的商业学校的参考标准选择合作伙伴,坚持“公平,公正,客观”的原则,MBAhome推出了这款期待已久的候选人名单和商业学校名单,我们的目标带来的整??体反应MBA预科机构,从而有利于规范领域的MBA的准备情况和进度,并采取的MBA学校在中国未来的运输更多的准MBA学生整体素质的提高。
BR />
附:2004-2005年MBA预科的机构名单

:区域排名

最擅长的太奇MBA预科机构:(空缺)
前最好的MBA院校:上海
前最好的MBA在中国南方的机构:深圳阳光

第二部分:排名

最好的老师:太奇
最好的课程设计:北京太奇
最好的服务:北京燕园
:上海太奇
最好的面试辅导:(空缺)
最好的学习气氛:复旦大学MBA辅导班
最明智的:北京中国宏观
最好的远程辅导:(空缺)

第三部分:教师排名(betical顺序)
最好的数学辅导大师:陈健,黄先开,李永乐,王,尤其是成业,赵的伤口
最好的英语辅导老师:Caoqi月1日,邵宁
最好的写作辅导老师柳青梅,赵昕
逻辑辅导员:杨进,朱呼叫

2005年,太奇教育集团被授予“荣誉称号的完整性在北京地区的咨询机构,这太奇教育集团的品牌知名度,10年的辉煌肯定教育集团。

太奇太奇今天的成绩,与广大教育工作者和学生的“开放智慧光芒四射”的支持是分不开的,从来都不是我们的使命,在今后的发展道路上,我们坚持的精神,卓越的学校的态度,要真正的服务质量,勇于开拓,敢于创新,带来了最好的教育,成就未来,这个奖项太奇种鼓励和鼓励,但也付出了很多的怪

太奇教育是一个非常成熟的教育机构,在超过10年的风风雨雨,始终坚持以“诚信,责任,细化,创新“的校风,”事实上,实力雄厚的有效性的教育理念赢得了学生们的一致好评。未来的日子里,我们将继续努力,为祖国和教育的伟大事业,我们相信每一个太奇怪的“只要太阳仍然是,那么我将能够创造奇迹。“
教育太奇几十个在北京,在全国各地的校园,教学教师个人的价值,可以选择周围太奇教育机构的教师候选人,毕竟,教师是最重要的因素相关的候选人就行了。太原太奇应该不错!

㈣ 北京古城址变迁与水源的关系

国家文物局阶段的重要工作纪要(1977-1985)
1. 国家级保护单位北大红楼抗震加固设计纪要及后记(另详);
2. 1978年4月给国家文物局王冶秋局长的信。有感于梁思成先生《营造法式注释序》手稿中对研究传统所受到的打击、从而产生的对谬误观念的屈从和自我批判,所以尽自己亲知亲历的认识全面说明研究传统对现代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以及文物古建在“古为今用”方向的广阔途径(此信被罗哲文扣押了五年,可能王冶秋生前并未见到)——附梁先生手稿原件;
3. 根据文革我国面临的现实条件及文物古建本身的价值,阐述文物保护与利用相结合的必要性、重要性和必然性,皆有实例为据,绝非概念游戏和抽象的诡辩和空谈,更不是意气之争——附已发表文章;
4. 文革后文物古建损坏严重急需清查,因而组织北京市规划局、园林局、文管会(北京市文物局前身)、国旅北京分社(北京市旅游局前身)、建工部建研院、中国建筑学会等六个单位对北京地区的重要古建园林进行调查、写出调查报告、由北京市规划局打印20份传阅——附原件;
5. 古北口明长城被拆毁三千米,城砖用于修营房和猪圈,还在《人民日报》上宣传拆用长城砖是“废物利用”,因而北京文管会文物处长赵学勤找我去现场调查后,因此前长城并未定为任何一级文物保护单位(仅山海关、居庸关、嘉峪关被定为第一批国家级保护单位),所以“无法可依”,因而紧急向李先念同志反映情况提出建议,经先念同志批示后,全面保护历代长城才有据可依;
6. 恢复与重建圆明园的调查报告,并以侨委副主任林修德的名义向中央提出建议。新华社记者周建英在《内部通讯》(高级内参)上写了报道,新华社长曾涛也与我见面,因而圆明园这一弃置已久的废墟得到中央及社会人士的关注。在圆明园介绍情况的会议上认识时任全国文联秘书长的金紫光同志,不久他即调任国家文物局副局长,因而当时还不是任何一级保护单位的圆明园在国家文物局受到关注。在众多“神仙会”七嘴八舌畅所欲言的结果,其可谓“木匠多了盖塌房”,圆明园被毫无根据地定位为“遗址园”(此前我查阅了若干日本遗址园的实例,后来又考察了欧洲庞贝、厄科兰诺、奥斯提亚、迈亚尼、德尔菲、(世界人类文化遗产)科诺索斯和菲斯塔斯(欧洲最古老的5000年前遗址)等著名遗址以及与圆明园相当的古罗马皇帝哈德良的别墅和狄华丽园等,反观圆明园根本不够格也不宜于成为遗址园,因而本来可以“化腐朽为神奇”。结合当时中央大力开展旅游事业的需要,大有发展前景的五千余亩废墟被“遗址园”的头衔和升级为国家级保护单位的虚名作茧自缚,不能有所作为,根本实现不了“以园养园”、“以园建园”的设想,反而成为收支不能相抵、填不满的无底洞,但是‘化腐朽为神奇’的理念却在浙江普陀山得到实现(另详);
7. 清东陵是一个成功的“以文物养文物”和“化消极因素为积极因素”的保护与管理的实例。在调研阶段还在裕妃陵发现容妃(即香妃)墓,经过考定新疆喀叶传说中的香妃墓,实为香妃家族墓。香妃本人葬于东陵,骷髅上维吾尔族发辫也可证明是香妃本人的骸骨。兼谈明十三陵、清西陵的保护管理问题;
8. 浙江普陀山是佛教的大名山之一,为观音菩萨道场。文革时万余尊佛像一扫而光。岛上原有三大寺、六大庵、72茅蓬。除三大寺尚完整外,其余皆残破不堪。如按照常规修复,难以想象。更严重的是文革破四旧的遗毒远未“拨乱反正”、文物与“四旧”混淆不清。所以首先应明确区别历史文化与封建迷信的不同本质,历史地说明三大宗教传入我国后并非全为迷信,也带来了文化、艺术和哲理,特别是佛教传入后与传统的儒家、道家融为一体,丰富了传统文化,而作为传统文化当然有不少糟粕,所以区别其精华与糟粕,并取其精华弃其糟粕是完全必要的,不能混为一谈。
但是要想做到这一点,必需完整地保存其原貌、原状才能进行具体分析。古建筑、庙宇等作为历史文化的载体,物质地保存了其精神内涵的原貌,使后人得以进行分析研究,这就是保存文物的重要意义和目的。当时陪同我一起考察的有一个舟山地区组成的包括普陀山当地的徐书记在内的“五人小组”一路边看、边谈、边议,最后除一位(大约是木材公司经理)坚持反对恢复外,其余四人皆同意恢复,当然还有更重要的现实利益问题。借“改革开放”的东风,以普陀山在佛教世界的声誉开展旅游事业是非常有益的。在此前提下,我提出按照当时当地的具体条件,因陋就简、修旧利废,边修复、边开放、边受益的原则“滚动发展”。投入少、收益快、尽早起步、尽快脱贫(1978-1988年间我多次去江浙一带,鱼米之乡的江浙当时却饥民遍地)。
按此实施的结果,第二年再去时即有收益,第三年去时已大见实效,但也出现片面追求经济效益,破坏文物及环境的苗头,以后我未再去,但我认为很值得从全过程“解剖一个麻雀”认真总结一下,和圆明园也是个鲜明对比。
这是又一个以其本身固有的价值,实现“凤凰涅盘、浴火重生”的成功例证,但要避免片面性,防止走向反面,我认为所谓“可持续发展”只有进入良性循环才能达到。——附《建筑学报》关于普陀山规划一文;
9. 保存德胜门箭楼始末:当时二环规划要拆除德胜门箭楼,为了保证二环路国庆通车,拆除德胜门箭楼的施工队已进场,北京市的赵学勤紧急来找我。我到现场后根据崇文门交通问题的经验教训,不能单纯的“力保”德胜门箭楼不拆,而不顾解决现实交通的问题,所以我首先到市政设计院看了德胜门立交方案,并在原方案的基础上将立交桥一分为二在箭楼两侧绕过。这样就可以既保存了箭楼又不影响二环通车。
所以我认为规划工作的实质是以艺术的手段统一矛盾,而不是片面地按照一方面的意见(长官或专家)强行贯彻片面的主观意图,如果矛盾得不到统一,不仅不是完善的方案,而且会产生后遗症,甚至恶性循环;
10. 古观象台塌毁后,因正好斜对外交公寓,所以外国通讯社率先报导。刚上任的局长齐光要我马上去现场勘察原因。我首先组织人将台上的天文仪器抢救下来置于安全地带(有照片),实地观察是由于修地铁环线时没有采取适当的保护措施(只有一个国家文物局与地铁签署的由地铁负责加固基础的协议而没有提出加固方案,罗哲文经办),所以在元、明城台接缝处产生滑坡……据此提出大、中、小三个修复方案(后由鸣谦负责实施其中的‘大’方案),并统筹考虑修复后的完整性,向当时负责科技工作的副总理方毅提出收回被某单位占用的紫微宫,最后由方毅报小平同志批示收回;
11. 与金紫光副局长赴江西考察文物古迹及革命文物,拨款修缮宁都暴动遗址。因陶渊明墓的迁建及新建陶渊明祠以及重建滕王阁、浔阳楼等问题,江西省提出纪念以陶渊明为首的江西十大历史文化名人,是为最初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又因滕王阁原址已没入赣江,论证是否恢复、为何恢复等问题,我提出文物古迹的价值并不限于其本身是否为原物或原构,实质问题是其反映的内涵的价值。如北大红楼其价值并不在于其本身设计或建造的优劣,而在于其作为纪念“五四运动”的物质载体。其后我在中国文化报上发表《建筑作为艺术和历史文化的载体》,即举江南三大名楼的价值不在于其本身,而在于其为三篇历史文献的载体,所以屡毁屡建,新建者仍应作为文物,有纪念意义的现代建筑也将作为文物;
12. 1980年芜湖会议上(建筑学会、历史理论学会),我和同济大学的罗小未先生议论并提出文物建筑不应只限于传统木石结构体系,也应包括西风东渐后的西式建筑体系。最早可溯源于乾隆在圆明园中建设的西洋楼,及其后流行于北京的“圆明园式”建筑以及洋务运动后产生的新建筑类型,如诸多的“制造局”和外国建筑师设计的仿古建筑,如北京图书馆、燕京大学、协和医院等,也包括租界区的纯西方建筑。其后我去负责编写《北京城建史迹》扩大提纲时,将这类建筑纳入北京近现代建筑一章中,所以哄传的所谓梁先生主张原封不动地保存明清北京城作为大个博物馆是完全讹误的。因为北京城是不断发展、演变的,所谓“明清北京城”如何断代?实际上任何城市都有一个始、兴、盛、衰的过程,应妥善保留和保护的是各个时期最具代表性的佳作和杰作,而不是单纯的以建筑的年代和形式、风格等界定其是否为文物。
芜湖会议上还首先提出民居及民间建筑亦应选定有代表性的各级文物保护单位,会议赴安徽歙县考察并提出“老屋角”等若干民居报批为保护单位,兼及山西及景德镇等处的民居;
13. 与伊-沈(伊顿和沈坚白(原长城饭店总裁))合作广东佛山“中国古代文化游乐中心”的选址规划与可行性研究并共同参观考察清东陵、圆明园、河南中州旅游区等。兼谈6个W在投资决策中的重要性及当时我国立项程序中存在的问题;
14. 河南开封“宋城整建委员会”咨询顾问及河南“中州旅游区”规划招商引资;洛阳龙门石窟漫水桥的鉴定;
开封宋城整建规划:由于宋开封城的遗址、遗迹已深埋于地下6-9米处,地上的宋街只是仿照《清明上河图》而建的一条仿古街,所以在营造地上建筑时如何与地下遗址结合是个值得深入探讨的课题。应邀作了一个宋城整建规划方案,其中:
1) 关于“包府坑”的疏浚及污水排放问题,引起普遍的城市污水排放及污染问题的研究,后来证实开封的污水排放一直影响到安徽亳州(历史文化名城)的水体,所以污水处理及再生问题是必需解决的,反映到北京(原市委公交城建部长佟铮同志),导致北京高碑店(建国后第一个)污水处理厂上马。兼谈污水再生及城市垃圾、各种尾气处理变废为宝等几个问题(附1985年给万里同志信中的有关段落和1998年给朱镕基信中有关污水处理及再生的图解部分,以及1964年北京和平北路规划中关于污水排放和市政摊销等问题的记述);
2) 关于开封犹太人的问题:罗马帝国灭犹太国后,被打散的十个部落流亡到世界各地,其中一支于我国东汉时期进入中国。宋真宗时有一支犹太人流入开封,宋真宗接纳了他们并赐给他们七个汉姓,号称“七姓八家”(另详),要他们遵守祖制在开封定居,名为“一赐乐业”(以色列)教,这一支犹太人是流亡的犹太人中唯一被汉化了的,其余流散到各地的犹太人越受压迫,越团结、越坚持自己的信仰和习俗,形成独立的犹太人社区,而开封犹太人由于不受压迫还要他们“遵守祖制”,反而逐渐融入华夏文明。明代传教士利玛窦即派人寻找他们的族长,要帮助他们恢复并学习希伯来文,反被拒绝。1983年美国《国家地理杂志》记者沃伦斯基(犹太人)等多次到开封寻找这支犹太人的后裔,结果已“无影无踪”。1983年我陪同沈坚白(同为宋城整建委员会顾问)到开封时,沈受托寻找这批犹太人的后裔,结果通过开封有关部门找到六个人,他们已完全汉化,根本不懂希伯来文,也不再遵守犹太人习俗(如男子成年要行“割礼”等),只是有些卷发和鹰钩鼻等(皆有照片),开封市长方略写了一封委托信给沈坚白,托他到加拿大多伦多找回或复制一套开封犹太人的重要文物(七部羊皮经中有一部被带到开封),写《开封犹太人》的加拿大神甫怀特(Bishop White)把这些文物包括‘一赐乐业’教碑及匾带回到加拿大多伦多(或渥太华)博物馆。后因中国反对以色列“犹太复国主义”,支持阿拉伯,所以省外办压下了(方略原信仍在我处)。实际上开封犹太人是世界上唯一被同化的事例,有重大的历史文化意义,不仅体现华夏文明的包容性和亲和力,对内部各民族团结共处,而且对化解当今伊斯兰与以色列的矛盾有重大的启示借鉴作用。(我国56个民族中没有犹太族,但我去开封犹太人族长家中看到1953年毛主席在中南海接见少数民族代表的大照片中有开封犹太人的代表(即该族长);
3) 沈坚白谈引入和利用外资及对我国当时的优惠政策的几点意见和建议(另详)’
4) 关于洛阳龙门漫水桥的鉴定:当时河南省委省政府为了有利于保护龙门石窟,修了一个小平桥(漫水桥)。水经过龙门石窟前引入对岸北上,以便封闭龙门石窟前的通道。本是一个有利之举,但被某个在龙门蹲点的文保所干部告到国家文物局,说小平桥破坏了龙门石窟的环境,又转到国务院由副秘书长艾知生下令河南省停工,并组织了12位专家到龙门现场开了五天会,批判了五天,最后决议废除小平桥。我与金紫光副局长去河南时,一位副省长岳肖霞对我说:“我们好心办了错事,希望你们去看看,帮助解决一下龙门石窟的保护问题,因为龙门北面的关林(关羽墓地之一)经常有集市,南面的百姓赶集都经过龙门石窟,东面的唯一通道对保护龙门很不利,如果不建桥将人流引开,还有什么可行的有效方案(12位专家提出的建议如在龙门石窟后面开凿隧道等不但耗资巨大而且施工过程中如开山放炮更易破坏石窟,故不可行)我到现场后首先映入眼帘的是龙门北端的铁路大桥,震动很大,相比之下龙门南端的小平桥安静的卧在河床中是个只能走行人和人力车的漫水桥(水大时漫过桥面)我问陪同我们的河南负责文物的文化厅副厅长张家泰,如果说环境景观受影响,首先应迁移铁路大桥,如果说震动对石窟的影响,更应迁移铁路桥。(据说后来铁路桥已迁建)为什么对铁路桥视而不见,却要停建对保护龙门石窟有益无损的小平桥?由于是国务院下令停工,所以直到后来胡耀邦总书记和乔石到河南视察时由省委书记刘杰陪同视察龙门,对小平桥进行现场鉴定也认为对龙门石窟没有什么影响才下令复工。但经过“神仙会”评定的停工、撤点、再复工已平白无故的损失了30万元(1983年时30万元不是小数,有河南省的记录资料);
15. 安徽凤阳明中都遗址考察并参观“包产到户”样板。兼谈对“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马克思主义的活的灵魂”的几点体会。(明中都遗址与《北京城建史》有关)
16. 扬州会议:第一次全国历史文化名城大会。发表《历史文化名城发展的战略问题》。主旨是,历史文化名城也要发展。会上关于历史文化名城要不要现代化问题与同济大学教授陈从周有一段“对话”。他首先向我发难,我反诘他使他无话可说。后来他画了三根竹子并题款送我,又说他见过我祖父,就算“和解”了。但是历史文化名城如何现代化的问题,既不能“抢残守阙”又不能“面目全非”,这是个普遍的问题,不同的城市要具体分析不能一概而论,这个问题至今仍在争论,我认为仍然是“以艺术的手段统一‘古’与‘今’的矛盾”,不应该也不可能有固定模式;
17. 南京大会:纪念中国建筑学会30周年。由戴念慈作报告,我与第二任建筑学会理事长、原建工部杨春茂部长及兰州副市长任震英谈论了建筑学会的任务与方法等问题。我在学会中无任何“头衔”,因为我是参加成立大会的创始会员,所以应邀参加这次大会。会议期间同时进行改组,所以我对学会活动提出意见和建议,简述如下:根据1953年成立建筑学会的主旨,学会应成为“行政”的助手,凡是不宜由行政规定或决定的问题都应在学会展开充分讨论。例如,在建国初期关于建筑艺术风格和民族形式问题都不应由行政机关作任何硬性规定,包括重大工程的艺术、技术问题都首先由学会组织讨论,但是历次运动都首先从学会开刀,因为议论多,容易抓辫子、打棍子,这是应该注意纠正的。如果没有不同意见的争论和讨论,认识如何能发展或深化,老子曰:“反者道之动”。如果都是“一边倒”、“一刀切”,我们的行政决策如何能避免片面性。时至今日关于严肃的学术性问题都不再学会正经的讨论,而是由媒体组织形形色色非本专业的“名流”哄炒,如何能正确导向?
18. 在南京时学会的同志介绍会见南京林学院教授陈植,并应邀参加《中国造园史》的编写工作。这个课题是由建设部园林局出资组织的。另一为《中国园林史》因观点不同由汪菊渊主持。陈植因我祖父曾校刊明代造园古籍《园冶》所以约我参加。但《园冶》是研究江南士大夫“文人园”的,陈老先生因为我当时在国家文物局,所以分给我石窟寺和帝王陵园及名人墓园。由于没有首先充分掌握第一手资料,所以两个课题(造园史、园林史)以及亦由建设部出资的中国建筑史皆未完成。
——附《关于史学研究中史料与史观的辩证关系》、《基础资料的重要性与必要性》兼谈国家文物局的资料问题(另详);
19. 赴乌鲁木齐参加先土建筑学会会议(《民居应因地制宜、就地取材》发言稿),同时考察西北五省石窟寺、古城址、清真寺、藏传佛教寺院、陵、墓、古长城等文物古迹。
大西北之行同时考察西北环境变迁及古泽枯竭等问题。根据有关碑记及文献记载,西北环境恶化、水源枯竭,不过600-1000年之间的过程,结合以后去大西南和内蒙(穿越乌兰布和、腾格里、巴丹吉林等几个沙漠)的考察,环境的恶化主要由于森林植被的破坏(在大西南主要为最近半个世纪内造成的)引起河流季节化和湖泊干枯,又引起气候变化和雨量减少等一系列恶性循环,所以治理环境、植树造林是重要手段,但“为植树而植树”常流于形式,效果甚微。必须着眼于从根本上使环境产生良性逆转,形成持续的良性循环。其规律性不难认识,关键在于有效举措,从古文献中(如《言守边备塞疏》汉·晁错)得到的启示,扼要地说:必须采取综合性举措(另详)
——附1985年给万里同志信中有关“环境问题”部分;1998年给朱镕基信中有关“以新观念经营林业”的部分。
总之:一方面环境恶化十分迅速,以大西南为例,不过半个世纪雅砻江已成为季节河,但另方面也可看出使环境产生良性逆转的可能性。当然这不是一代人能完成的,但必需有个正确的开始和长远的目标:“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九重之台始于累土”!
20. 北京市委公交城建部城建史书编委会编委,编写《北京城建史迹》扩大提纲,组织十个编审小组;论文《燕都蓟城考》(附原文),《北京城建史迹》对北京文物古迹保护利用及历史文化名城规划都是基础性研究,世界著名城市都有翔实的历史演变的典籍,图文并茂作为赠送贵宾的主要礼品,而北京对其起源和演变中的重要里程碑事件都缺乏系统的实物证明和史料的记载。《史迹》一书的扩大提纲本想达到这一目的,但在如何正确对待历史和“古”与“今”的辩证关系上,观念难以统一,所以停顿下来至今仍未能继续,这是十分遗憾的,像奥运会这样的盛举,介绍北京历史的典籍本应成为首要的礼品和宣传品以代替寓意不清的宣传口号!
21. 日本建筑史纲(已有纲目,缺乏考察实物)。日本建筑文化源于我国却保存着比我国最早木建筑还早的古建筑(相当于隋唐),“礼失而求诸野”,所以若按梁先生所主张的根据实物来剖析建筑史,则必不可少的要研究日本古建筑。
22. 浙江河姆渡遗址、宁波、绍兴、杭州、雁荡山、天台山、临海、新昌、桐庐及安徽黄山、九华山等文物古迹及风景名胜区的调查、旅游网规划。恢复“文革”时被毁的第一批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岳坟、岳庙的几点说明;
23. 古建维修中的问题:
1) 不能仅仅以“整旧如旧”概括一切,要分门别类判定“律”与“例”;
2) 古建防火问题,不能仅靠高压水龙,大多数有内部装修和雕塑壁画的文物不能使用高压水龙;
3) 梁先生对赵州大石桥“整旧如新”的批判要具体分析。如原来的构件是否可移至博物馆的问题,欧洲的诸多石质古建中的精致雕塑构件已移置于博物馆,用硅橡胶复制的构件代替原件置于建筑上;
4) 新材料新技术的应用,特别是加固方法和材质的耐久性等方向要认真投入;
5) 施工过程中的各种保护举措(包括防火)。
24. 古建基础资料调查整理问题
1) 基础资料调查整理、使用应有全盘考虑;
2) 应采用新的科技手段代替人力测绘。我参加过一次建筑学会活动(美国女建筑师代表团)其中纽约负责文物古建的女建筑师C. Tayler介绍纽约一地、一次普查就是20万例。如果用原始观念和方法测绘、整理、筛选,如此巨大工作量难以想象,但应用新的仪器和电脑处理则很快完成;
3) 基础资料调研和历史理论研究工作密不可分——附梁先生关于《中国建筑史》编写过程中的几个关键性问题的讲述;
4) 文物工作是个既古老又新颖的工作,因为对其应用于当代的需要,范畴是十分广阔的,所以首先要有明确的目的和相关的科学方法,制定“行为规范”,最后才能有合格的人选标准、假冒伪劣分子只能败坏事业和国家的声誉!!!
——附关于所谓罗哲文到重庆美军司令部画军用地图的几个明显的谎言(另详);
5) 历史文化名城的规划建设亦首先需要翔实的文物资料。

㈤ 李四光做出了什么贡献

五、地震预报

20世纪60年代初,广东新丰江水库发生地震,尤其是在1966年邢台发生了强震之后,李四光深感地震灾害对国家和人民生命财产造成的损失之严重,在他生命最后的几年里,用了很大的精力投入了地震的预测、预报研究工作。

认为地震是一种地质现象,大多是由于地质构造运动引起的。他在邢台地震之后,对河间、渤海湾和唐山等地区孕育发生地震的可能性,提出过一些预测性的意见,后来证明是正确的,可惜这项工作他没有来得及深入总结,就与世长辞了。

㈥ 求推荐一些好的高三网课老师

过来人的经验吧!推荐有道精品课app的英语老师李辉老师和地理老师包易正老师!自己是文科生18年毕业的。英语从71.5一模到高考130!地理是从一模选择题错了八个到最后只错了一个选择题!
因为一次特别的机会认识到了有道精品课的老师,最开始觉得这个平台老师不是很靠谱,但是后来通过听公开课,然后又通过朋友的介绍,觉得这个课是非常有利于我的高三的学习的,我报名英语和地理这两门课。在高三的那一年寒假的时候,我报名了英语还有地理,然后我特别喜欢李辉老师讲的阅读理解的主题方法,以及完形填空的十大解题线索,让我觉得高中的英语并不是那么的难!
看到那么多学长学姐把自己的英语从很低的分数提到了很高的分数上,我是最开始不相信的,我觉得我的能力是不能够使我自己进步的,我也是一个比较自卑的人,但是通过学习方法之后,我发现我就是并不是那么的难,我印象最深刻的是辉哥的阅读理解,最开始我做阅读理解的时候就是先去看文章,我发现文章我看不懂,因为很多单词都不认识其次每一次在找答案都要从开头一直看到结尾,就会浪费很长时间,之前做阅读理解,要花去将近一个小时的时间,但是后来不断的练习,不断的接触,用主题做阅读理解的方法之后,我发现阅读理解并没有想象中那么难,最开始我尝试着用主题的方法是先把文章每一段的第1句话和最后一句话画下来,然后认真的看第1句话,然后仔细的看第1段和最后一段,然后再去看每一个题目的第问题,然后把选项大致的看一遍,然后就开始去寻找,我会定一下大概这个文章大概讲了什么,因为它的主题一般单词不会特别的多,然后也不会特别的难,我把主题定下之后我会去做每一题目的第1题,第2题第3题,然后做到后面我发现我的做题速度越来越快,越来越快,然后高考的时候我记得20分钟左右就把4篇全部做完。
地理学习我喜欢有道精品课的包易正老师,当时非常亲切的叫他包包,我是文科生,我觉得地理最难受的,因为我觉得地理有一点偏理科性的思维,觉得自己不是很好然后就想办法去补,然后就想办法去补这一门课,我印象最深的就是对于包包老师总结的大题主观题的答案,他当时做了很多的模板,然后让我们去背,对于我这种地理不好的人来说是非常好的,然后对于选择题的回答,我觉得老师的思维以及他的方法让我们记忆的时候也是非常简单的。让我觉得地理没有那么的难,然后也是那么让我在高三最后的一两个月里面提高了很多!
我现在已经是大二的学生了,我觉得有看到知乎这个问题,我还是比较热情的想告诉大家我的一些经验吧,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特别是现在网课越来越流行,我觉得让自己提分的老师,对自己负责的老师,有突破性思维的老师还是比较重要的,因为现在教育水平也不是很均匀,所以我们如果想要得到好的教育资源的话,还是通过报名网课这个东西还是比较好!

㈦ 杨凌高新中学的学校领导


党总支书记
李筱英,女,汉族,中共党员,1973年3月出生于新疆伊犁。毕业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木材工业系木材机械加工专业,同年留校工作。曾任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团委副书记、园艺学院党委副书记、国际合作与交流处副处长(港澳台办公室副主任)、国际学院副院长兼国际合作与交流处副处长。曾获“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先进工 作者”、“巾帼建功”等荣誉称号。李筱英同志具
有多年丰富的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管理经验,于2006年创造性地开展了“大学生思想政治面对面约谈工作”,建立了“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面对面约谈制度”。参加的《大学生素质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荣获陕西省教学成果二等奖、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教学成果一等奖;主编新疆“绿证教育”《现代农业经济管理与法规》教材一部。李筱英 党总支书记主持学校全盘工作


常务副校长韩党卫,男, 1965 年 7 月出生,毕业于陕西师范大学历史专业,大学本科,中学高级教师。聘为陕西师范大学学科教学兼职副教授,杨陵区教育学会历史地理专业委员会理事,历任原陕西省农科院子校教导主任、校党支部副书记兼副校长、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附属中学副校长,荣获陕西省农业厅“优秀团干部”、杨凌示范区“优秀校长”、陕西省教育厅“十五”专项课题研究优秀个人、杨凌示范区高考工作优秀管理者等荣誉称号。
韩党卫常务副校长历史高级教师分管高中部工作
副校长张书民,男, 1963 年 8 月出生,中共党员,大学本科,毕业于陕西师范大学汉语言文学专业,中学语文高级教师。先后担任原陕西省农科院子校教务主任、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附属中学副校长,兼高三语文课教学工作。被聘为陕西
师范大学学科教学兼职副教授,杨陵区教育学会中学语文专业委员会理事。参加陕西省校长高级研修班学习并被评为优秀学员。曾获“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党政管理先进工作者”“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优秀党员”“杨凌示范区优秀教育工作者”“杨凌示范区优秀教师”“陕西省农科院先进工作者”“杨陵区中考优秀管理者”“武功县优秀教师”“武功县高中语文优质课评比第一名”“武功县学雷锋先进个人”“杨陵区高考会考先进工作者”等称号。多篇论文在国家、省级刊物上发表,参与多项省级课题研究。
张书民副校长语文高级教师分管初中部工作

校办主任刘杰,男,汉族,1967年11月生,中共党员,毕业于陕西师范大学物理系,大学本科学历,中学高级教师,陕西省物理学会理事。多年从事高中物理教学和学校管理工作,曾多次荣获“优秀教师”、“优秀德育工作者”等荣誉称号,多篇教育教学论文获奖。多次在学校作德育和法制报告,受到师生一致好评。
刘杰校办主任物理高级教师主持校办日常工作

教务处主任王联科,男, 1959 年 10 月出 生,毕业于陕西省教育学院,大学本科学历,中学高级职称。多年从事初中、高中数学教学和管理工作,曾获国家奥赛“优秀辅导员”、省级优秀班主任、陕西省国防科技工业系统“优秀教育工作者”、市、县“教学能手”等荣誉称号。教育教学工作显著,曾担任过政教主任、副校长等职务。王联科教务主任数学高级教师负责初中教务工作教研室主任 寇建国 1982 年元月毕业于陕西师大政教系。正高级教师职称。陕西省特级教师。曾任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附中副校长、党支部书记、第一届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教代会代表、第一届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党代会代表。多次被评为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先进工作者。1995年任中学高级教师以来,14次获得校、区级高考、会考先进个人称号,在省级以上刊物发表教育教学论文17篇,其中有3篇发表在《教学与管理》等核心期刊上,主持、参与多项省级课题,被评为陕西省基础教育科研先进个人。担任学校教研室主任以来,学校先后被评为区新课程改革先进集体(2010.11)、陕西省科研兴校明星学校(2010.12)、全省教育学会系统2009—2010年度先进集体(2011.1)、特色建设先进学校(2011.5)、全省中小学校百佳网站(2011.9)、第一批办学特色示范学校(2012.12)、区教科研工作先进集体(2012.2)、全省校本研修工作先进集体(2015.1)寇建国教研室主任高中政治教师 市级学科带头人主要负责学校教学研究和校园网管理工作

总务处主任李华,男,汉族,1960 年 10 月生,中学高级教师,毕业于西北大学历史系,大学本科学历。多年从事教学和行政后勤管理工作,并作出显著成绩,具有丰富的后勤管理工作经验,曾担任政史地教研组组长, 多次获得先进奖励。
李华总务主任历史高级教师负责学校后勤工作
教务处副主任曹发禄,男, 1962 年 5 月出生,毕业于宝鸡师范学院数学系,理学学士学位,中学高级教师。 多年从事初中、高中数学教学和管理工作,曾荣获 “陕西省农科院先进青年”、陕西省数学竟赛委员“优秀辅导教师”、中国数学会奥林匹克委员“数学会奥林匹克贰级教练员”、“高考工作先进个人”等荣誉称号。
曹发禄教务副主任数学高级教师主要负责高中部教务处工作

艺术活动中心主任王曦卓,男,汉族, 1962 年 5 月生,中共党员,大学本科学历,中学高级教师,陕西省外语教学研究会会员。多年从事英语教学和管理工作,担任学校团委书记多年,具有丰富的学生工作经验,获得多项荣誉,被学生称为“我们的良师益友”。
王曦卓艺术活动中心主任英语高级教师负责学校艺术工作
教研室副主任陈军,男,汉族, 1970 年 8 月生,中共党员,中学高级教师,毕业于汉中师范学院化学系,大学本科学历。多年从事高中化学教学工作,具有扎实的基础教育理论,能专研教材、吃透教材,把握教材,创造性地运用教材,课堂的重难点分明,条理性强。工作刻苦、认真,实践能力强,能及时了解学科前沿动态,积极撰写学科论文并在刊物中发表,在课题研究中也有较好的成绩。具有扎实的教育学、心理学知识。多次被评为“杨凌示范区教学能手”、“杨凌示范区优秀班主任”、“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优秀教师”。
陈军教研室副主任化学高级教师负责学校教研工作
政教副主任 王忠俊,男,汉族,1977年12月出生,中共党员,毕业于渭南师范学院数学系,1999年7月开始从事中学数学教学工作。在教学工作中,善于钻研,积极思考,教学成绩突出,多次被评为校级“优秀教师”。多年担任毕业班数学教学,获杨陵区“先进个人”、“优秀班主任”、“骨干教师”;陕西省初中数学青年教师录像课评比活动二等奖,第七届全国初中青年数学教师优秀课观摩与评比活动获三等奖,全国希望杯数学竞赛优秀辅导员。
王忠俊政教副主任数学一级教师主要负责初中部政教工作
质量保障室主任王 旭,男,本科学历, 1980 年参加工作,数学高级教师,陕西省高中数学教学研究会理事,现任学校质量保障室主任。从事教育事业以来,担任教研组长 16 年,年级组长4年,担任高三毕业班教学工作 25 年。教育教学成绩优秀,培养的学生高考数学单科成绩达到全省最高分,多次获得高考先进个人。在省级以上教学刊物上发表论文 12 篇,撰写出版高中数学同步辅导丛书12本,共计240多万字。多次担任校、区青年教师赛教评委。
王旭质量保障室主任数学高级教师负责学校教学质量监控工作
团委书记徐恒明,男,汉族, 1976年1月出生,1999毕业于汉中师范学院数学系数学教育专业,大学本科,中学高级教师。1999年7月开始从事中学数学教学工作,2004年至2006年在陕西师范大学研究生课程进修班学习。2006年至今兼任学校团委书记。曾获“数学竞赛优秀辅导教师”、“杨陵区新课程优秀执教者”、“杨陵区中考优秀班主任”、、“杨凌区高考先进个人”、“陕西省第四届中学数学青年教师优秀课评比与观摩活动中荣获说课一等奖”、“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优秀团干部”等荣誉。

㈧ 刘杰文的介绍

刘杰文来,作家,探险者。网名为:“以源下简称刘某”、“电子工程师刘某”。2001年徒步丝绸之路,2002年徒步去西藏,2015年在藏地秘境,荒野生活49天,著有《小刘美国游记》,长篇小说《去西藏》,短篇小说集《刘道士》,旅行随笔《雪山乌托邦》,散文集《火车火车》等。《虫草江湖》《松茸传奇》《神山下的访客》《梅里外传》《藏家旧饰》等文章发表于《中国国家地理》《旅行家》及《中国国家旅游》。他的小说散文,大都以个人成长经历或旅行生活为素材,擅用口语、短句,简洁有力,风格独特,既血性浪漫又充满诗意。叙述语言通俗幽默,细腻活泼,擅于捕捉人物内心的感情波动,挖掘潜藏在平凡生活中朴实、柔软的心灵关怀。

㈨ 完整的中国近代史上宗教侵略,如曹州教案之类的教案

宗教自古有之,恩格斯认为,世界古代社会的基督教,是奴隶和被压迫者的宗教。大约从公元
2世纪起,统治阶级成员加入基督教,基督教逐渐成为国家的宗教,基督教亦就逐渐成为统治
阶级赖以驯驭人民大众所不可或缺的精神压迫工具。外国传教士在中国传教,少数传教土以“传教”为幌子,执行本国政府的意志,推行其对华文化侵略政策。1840年,鸦片战争爆发。在华的传教上都直接或间接地卷入了这场战争。1840年3月,英国政府决定远征中国发动侵略战争后,美国传教士裨治文狂妄地宣称:“时间已到,中国必须屈服或失败。”~2j(七天主教南京教主艾维克为朴鼎查提供大量军事、政治情报。1844年,法国强迫清政府箨订《黄埔条约》,使列强获得保护天主教堂的条款;1858年,列强通过《天津条约》,取得了传教士在中国内地传教的特权。
在条约制度的保护下,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传教士纷纷涌进中国。从1846年起,天主教
在澳门、南京、北京设三个主教区,在陕西、山西、山东、湖广、江西、云南、香港等地设立代主教区。到19世纪末,在华天主教传教士达800人,教徒达70万人;在华的基督教士由墙44年的
31人,发展到19世纪末的1500人,教徒约8万人。此外,沙俄的东正教士亦纷纷涌进我国东
北地区。传教七在华所制造的“民教”冲突事件,其本质是侵略与反侵略、奴役与反奴役、压迫
与反压迫、征服与反征服的斗争,绝不能简单地归结为“文化冲突”。外国传教士来到中国国,首先是建亩:教堂。建市教堂包括“还堂”与“建章”。所谓“还堂”,即强迫交还鸦片战争前被清政府没收的天丰教等教堂、几十年过去,原有的教堂不复存在,传教士依仗特权,或对绅民拥有的“高华巨窒,硬指为当年教堂,勒逼民间让还”,或将“会馆、公所、庵堂”,“抵作教堂”。这类事件在山东济南、泰安等地时有发生。
所谓“建堂”,即传教士所到之处建立新的教堂。传教士“谋田地房产,不先禀商地方官,硬立契
据”的事件几乎遍及全国各省。最典型的事例要算“充州教案”。80年代末,德国圣言会教主
安治泰企图在儒家思想的发源地鲁南地区建立兖卅l教堂。德国传教士的“建堂”举动,理所当
然地遭到山东人民的反抗,他们愤怒地驱逐了安治泰及其德国领事。德国在兖州建堂一事,直
至1897年巨野教案发生后,依仗本国的军事力量才得吼实现。
附:1 兖州 教案:山东省曲阜师范兖州校区北校院的所在地,原来是兖州教堂的地盘,当年的兖州教堂面积据载南北长 368米,东西宽216米。为当时全国最大的天主教堂之一。现如今保留的兖州教堂残留建筑,只是其北端的教主楼一小部分,教堂的豪华壮丽,堪称当年兖州及周围地区的一道风景。正是这座兖州教堂,在历史的建造过程中,曾经暴发了一场震惊中外的兖州教案。也写下了古地兖州人极有血性的一页。

兖州教堂最初是有一名德国传教士安治泰于清光绪十二年(公元1886年)创意建造。他先在兖州城里偷偷买了一户姓吕人家的住宅用作传教场所。此事被当地发现后,以兖州明贤汤诰等人为首,在兖州城里掀起了一场声势浩大的反洋教风潮,他们不但组织人四处张贴标语“斩杀汉奸以清内乱,驱逐洋教以靖外忧”,还拿起棍棒四处巡逻,扬言见到传洋教的就割耳、断手。吓得安治泰等人还没来得及做更大的动作便落荒而逃。

一年之后安治太再次来到兖州买房建教堂,这一次买了一户人家的房基地准备建教堂,结果是百姓们知道后封锁起城门,高喊着要捉拿买房的汉奸,不但没让教堂建成,还用最快的速度在建教堂的房基地上建起了一座考棚。

对于兖州人坚决不让在城里建教堂,当时的总理衙门也就是清政府的外交部是这样解释的:“中国信从孔圣之教,备极尊崇,兖州孔子故里,亦儒教根本之地,若欲在该处建立教堂,非但本地人忿忿不平,即天下之人亦闻而惊骇”。用当地老百姓的说法是:洋教属于歪门斜教,是专门鼓惑人心、离经叛道的祸害。所以无论如何在地靠孔圣人故里的兖州,决不能让他们随便建成教堂。所以尽管数次筹划、想各种方式在此建教堂,但要么来人被痛打一顿赶出城外,要么临时传教场所被一夜拆除。

一直到1890年,安治太回德国受到徳皇的接见,并取得了在山东的护教权。为此德国公使司艮得专程赶到兖州,以威胁恐吓提出要在这里硬建教堂。结果兖州城里立刻又刮起了一场反建教堂的风暴。城里和乡下老百姓知道消息之后,“街上的人群数也数不清,,,,,就像滚滚海水震荡起伏,洗马地就象黄蜂窝一样,人们拼命往那里钻,那里是分发武器和策划阴谋的地方口,”震耳欲聋的粗野叫骂声和锣鼓声此起彼伏,吓得德国公使连话也没说几句再一次狼狈逃窜。

一直到后来,安治太在一干大员的陪同下领着一伙人到了兖州,地方百姓根本不理那一套,又是蜂拥而至,将他们团团围住。就连地方要员兖沂曹济道员姚协赞也不敢当面应承。结果出门时安治太的一个随从表示不满,引发众怒,随从当场被群众打的鼻青眼肿,县太爷被直接推倒在桌子底下,安治太硬是被人从轿子里拖了出来,挨了一顿臭揍。用当时地方官的话说,“百姓并为一心,势有蹈死不悔之势”。

兖州教堂的对峙一直持续了十年,当地老百姓硬是没有让洋人在此建成教堂。后来到了1895年。那时德国正在寻找瓜分中国的理由,在一份报给徳皇的公文中,公开表示兖州不让建教堂,就可以成为进攻的理由。软弱的清王朝腐败统治者在德国武装占领了青岛之后,不得不做出让步,再加上当时又发生了杀死德国传教士的巨野教案。德国取得了在山东的殖民地权利。1897年,历时十年的兖州教堂案终于落下了大幕。伴随着国弱和屈辱,在清政府的武装保护下,德国统治者终于在兖州城里建成了一座规模宏大的天主教堂。
2 曹州教案:1897年山东曹州巨野县群众与德国传教士发生冲突而酿成的案件。又称曹州教案。为当时重大教案之一。案发后清政府被迫与德国签订《胶澳租界条约》。19世纪90年代,德帝国主义积极向远东扩张。1890年,它从法国手里夺得鲁南德籍传教士的保护权,并竭力利用传教士为其侵略服务。1896~1897年德国两次向清政府要求租借胶州湾,均遭拒绝。德皇威廉一世意欲诉诸武力,首相荷享诺劝其忍耐,认为一二年后教案问题可以作为德国行动的借口。
曹州公众对德国传教士唆使教民欺压民众,素怀不满。1897年11月 1日夜大刀会惠潮现、雷继参等人到巨野县磨盘张家庄教堂,杀死在该堂留宿的德国圣言会传教士能方济和韩理。与此同时,寿张、济宁、单县、城武等州县,亦发生毁堂、殴逐教士、教民事件。案件发生后,清政府立即派司道大员前往查办。但德国于11月6 日命令驻扎吴淞的德国海军提督棣利士率舰队开到胶州湾,占领要隘、城市及其他据点。11月10日德驻华公使海靖向清政府提出六点无理要求,清政府全部接受,并签订《胶澳租界条约》。山东巡抚李秉衡撤职;赔偿教堂损失白银3000两,中方代建教堂3 座(每座造价白银6.6万两),教士住宅7处(造价共白银2.4万两);降谕保护德国教士;惠潮现、雷继参两人处死,萧盛业等3人监禁5年;允许德国租借胶州湾99年,并享有修筑胶济铁路和开采沿线30里的矿产特权。从而山东成为德国的势力范围。

热点内容
鹿特丹港国家地理 发布:2021-03-15 14:26:00 浏览:571
地理八年级主要的气候类型 发布:2021-03-15 14:24:09 浏览:219
戴旭龙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发布:2021-03-15 14:19:37 浏览:408
地理因素对中国文化的影响 发布:2021-03-15 14:18:30 浏览:724
高中地理全解世界地理 发布:2021-03-15 14:16:36 浏览:425
工地质检具体干些什么 发布:2021-03-15 14:15:00 浏览:4
东南大学工程地质考试卷 发布:2021-03-15 14:13:41 浏览:840
中国地质大学自动取票机 发布:2021-03-15 14:13:15 浏览:779
曾文武汉地质大学 发布:2021-03-15 14:11:33 浏览:563
中国冶金地质总局地球物理勘察院官网 发布:2021-03-15 14:10:10 浏览:8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