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地理人文 » 中国地理历史来源

中国地理历史来源

发布时间: 2021-02-27 11:14:56

❶ 中国历史的来源谁知道

中国古代的朝代被称为中国三古朝代,这中国三古是指:上古皇朝,中古帝朝,下古王朝!

一、中国上古六皇朝(约400万年前-约1万5000年前):盘古朝、天皇朝、地皇朝、人皇朝、大巢朝、燧明朝。

1、盘古朝:君主盘古氏般瓠,立都混沌城(盘古氏令混沌氏寻城),远古时期约400万年前-约300万年前,纪元为开天辟地元年。见古史记载有三万二百六十七万年前天地没有形成,直至约400万年前才有天地之说。盘古朝的人民拥有能辨识天地的能力,开创了天地阴阳文化,盘古朝时期自然形成了适合人类生活的江河、森林、山川平原、草原,人类自由繁殖。此朝人类已别兽类,具有初微的立体辨识能力,以群体劳动为生存条件,并诞生了信仰。(神话中的盘古族时代,混沌与盘古的由来)

2、天皇朝:君主天皇氏望获,立都天都城(太乙氏为天皇造城),远古时期约300万年前-约170万年前,纪元为天灵元年,天皇朝分有十三子朝。发明了数字、天干、地支,开创了土运、金运、水运、木运、火运的五行文化,使人们有了最早的年历。天皇朝为旧石器时代早期,婚姻为血缘群婚,用天然火。此朝人类后世称为可以熟练使用工具劳动的能人。(神话中的金族时代,天人金贵的由来)

3、地皇朝:君主地皇氏岳鉴,立都龙门城(地铿氏造城),远古时期约170万年前-约70万年前,纪元为地皇元年,地皇朝分有十一子朝。人皇朝古史记载地皇朝贡献有三,一定三辰,二分昼夜,三有岁月,以三十日为一月,十一月为冬至,一年十二月,一月三十天;白天十二时,一夜十二时。白天与黑夜,从此对半分。又分春与夏,再分秋与冬,一年为四季,四季都分明,日子长与短,年月与节令,都出自地皇朝时期,使人们有了最初的时间概念。地皇朝为旧石器时代早期,以群居洞穴血缘群婚,随意交合而赤裸身体,猎取动物、采集野果野菜为生。此朝人类为直立人,具有初步的智能和成熟的语言。(神话中的土族时代,幽冥后土的由来)

4、人皇朝:君主人皇氏恺胡洮,立都九皇城(良渚城),远古时期约70万年前-约20万年前,纪元为九皇元年,人皇朝分有九大子朝,是一个城镇时代。古史记载人皇朝依据暘谷为中心来以九条河流划分了九大行政区域,这是九州最早的由来,人皇朝还诞生了以《九头纪》为首的最早的非文字史书。人皇朝第一次诞生了以树皮为材料制作的原始华服。人皇朝时代天灾横行,地裂山崩,洪水泛滥,为旧石器时代的中期,分布的居住区周围有河流、沼泽、森林、草原、沙漠等,以几十个人群居为一户,狩猎、捕鱼、采集为生活方式。此朝人类为直立人的延续,具有更进步的智能。(神话中的水族时代,神州生水的由来)

5、大巢朝:君主有巢氏巢居,前期立都苍梧城,后期立都石楼城,远古时期约20万年-约5万年前,纪元为巢皇元年,因气候变异受禽兽攻击,从九嶷山以南的苍梧开始北迁,到达黄土高原山坡处后实行打洞、用石头、树枝挡住洞口的群居方式。大巢朝初期始将会打居住洞穴的有巢氏推举为皇,以洞穴群居为一户。大巢朝为旧石器时期的中期,大巢朝为母系社会时期,男子以打猎和捕鱼为主,女子以采集野菜和挖掘块根为主,禁止同族同辈男女通婚,群婚。大巢朝第一次诞生了以兽皮为材料制作的原始华服。此朝人类为早期智人,具有成熟的智能。(神话中的木族时代,苍梧巢居的由来)

6、燧明朝:君主燧人氏燧允婼,立都燧明城(燧人氏筑城),远古时期约5万年前-约1万5000年前,纪元为燧皇元年,约1万5000年前燧明朝分裂出弇兹朝后仍然存在。古史称燧明朝的人民知天文,识地理,为离禽命名,立传教之台,兴交易之道等。燧明朝时期为旧石器时期晚期,燧明朝有十大发明(后期包含弇兹朝):一是木石取火,二是扶木纪历,三是结绳记事,四是图腾徽铭,五是榑木阳历,六是河图洛书,七是陶符文字,八是八索圭表,九是太极涡旋,十是天道文明。燧明朝的服饰是兽皮为主树皮为辅的原始华服。燧明朝的婚姻制以母糸氏族族外群婚制,立土台传教知识,师道之兴始于燧明朝燧人氏。此朝人类可以称之为史前文明。(神话中的火族时代,天道诞生的由来)

二、中国中古九帝朝(约1万5000年前-约公元前2071年):弇兹朝、伏羲女娲朝、神农朝、轩辕朝、少昊朝、颛顼朝、高辛朝、青阳朝、陶唐朝。

1、弇兹朝:君主织女氏风织女,立都天墉城(昆仑氏筑城),约1万5000年前-公元前7724年,纪元为女帝元年,以凤为图腾,弇兹朝为燧明朝分裂后燧人氏与弇兹氏合婚后建立的中古文明时代第一朝。弇兹朝分弇兹氏朝和弇兹帝朝,弇兹氏朝时间约1万5000年前-约公元前8000年,弇兹帝朝时间约公元前8000年-公元前7724年。织女氏自立姓氏为“风”,共分风姓十部。弇兹朝约距今一万五千年至一万三千年时把北极星命名为织女星(全称太乙织女星)。弇兹朝与燧明朝一起研创了十大发明,弇兹朝第一次诞生了以苎麻为材料制作的原始华服。弇兹朝的婚姻制度禁止人与兽通婚,始建“人道”的血缘婚姻制度。有文字符号记载始于弇兹朝末期,距今约九千年的文字文明记载由此开始。此朝人类可以称为新人类。(神话中的凤族时代,火生凤鸟的由来)

2、伏羲女娲朝:第一任君主青帝风伏羲,立都陈仓城,公元前7724年-公元前5008年,纪元为罗奉元年。第二任君主凤女娲,纪元为女皇元年,以青龙和白蛇为图腾,立朝78位帝王。女皇二年(丙申,公元前7705),共工氏不肯听命于女娲,欲自立为帝,女娲怒而命火正祝融率南方部族北伐击败共工氏,此战中女娲被尊称为圣母。女娲氏与伏羲氏同属于伏羲族团,为两个世代联姻的族系,两族相互交替,共同执政,形成了伏羲女娲政权。伏羲女娲朝最先发明了饲养牲畜和栽培牧草的技术,把原始的农业实施于陇西的黄土高原。创造圭表八卦太阳历,观察天象,掌握日月星辰运行的规律,开天文学之先。建寅为正,颁行上元太初历,开历法之先。发明琴瑟,用琴、瑟演奏音乐,开礼乐之先。创造文字,以文记事,开典史之先。首创牧草栽培,引种野生莱麦,开农业之先。发明鱼网,教人结网打鱼,开渔业之先。驯化和饲养家畜,开牧业之先。发明测试风雨的石晷,开气象预测之先。发明用树皮编织蓑衣,开雨具制作之先。首创人工养蚕,化茧抽丝织布,开丝织业之先,第一次诞生了蚕丝为材料的丝织古典华服,是古典华服的前身。女皇十年(甲辰,公元前7697),女娲宣布废除旧的群婚制度,施行以女人为主体的对偶婚姻,首创一夫一妻婚姻,开婚姻法之先,以兽皮为婚姻信物,开婚礼之先。伏羲女娲朝主要贡献有:1、团结统一了华夏各个部落,定都在陈地。将其统治地域分而治之,任命官员进行社会管理。2、创造八卦,“龙”图腾。3、创造文字,用于记事,结束了“结绳记事”的形式。4、渔猎,驯化动物。5、变革婚姻习俗,倡导男聘女嫁的婚俗礼节,使血缘婚改为族外婚,结束了长期以来,子女只知其母不知其父的原始群婚状态。6、发明陶埙、琴瑟等乐器,创作乐曲歌谣,将音乐带入人们的生活。此朝人类文化显著成熟,此朝开始人类为现代人类,智力几乎和西元2000年的人类没有区别。(神话中的龙族时代,龙蛇合击的由来)

3、神农朝:君主炎帝姜魁隗,立都陈仓城,公元前5008年-公元前4405年,纪元魁隗元年,以羊为神农朝的图腾(人民币上就有这个标志),立朝22位帝王。神农朝主要活动区域在今陕西、甘肃、宁夏、四川、贵州等地,而中原和华北的大部分地区仍由伏羲女娲后裔统治和管理着,只是臣服于炎帝政权而已。当时虽然四方各氏族联盟共尊炎帝,但各族团的管理方式仍各行其道。神农朝的发明和贡献,除继承了先朝所创立的一切德政外,在天文观测方面又有了新的发展。在不周山首创六合历法,使人们能够准确地掌握季节交替的变化,适时安排生产和生活。神农朝第一次诞生了以棉毛为材料的古典华服,第一次被身着兽皮的外来民族称为服部。神农朝不仅创造了农业和医药业,还创造了音乐业和商业等行业。神农朝发明了用犁耕地,把土地打成垅,在垅上种庄稼,使原始农业又跨上了一个新台阶,伴随着农业的发展,男人和女人的分工逐渐明显起来,女人逐渐退居二线,专门从事体力较轻的手工业和饲养业。随着家畜饲养业的增长,又出现了骨器加工业和陶器工艺作坊,在北方还出现了冶炼青铜武器的技术。神农朝采纳了中原伏羲氏对婚姻制度进行改革的做法,规定本部落男子可以迎娶异部落女子,本部落女子也可以嫁给异部落的男子,家庭以男人为主体,男主外,女主内,男女地位平等,这一男婚女嫁的新制度打破了数千年走婚的格局,男人的地位逐渐提高,女人的地位逐渐下降,社会制度开始由母系氏族制向父系氏族制转化,族中后代一律从父计算世系,女人居从属地位。女人结婚必须嫁到男方去,死后与夫同葬在男方墓地。神农朝最初的治国原则是:劳动者“各尽所能按需分配”,不分尊卑贵贱天下人人平等。可是到了第三任炎帝姜承时性质完全变了,族民开始两极分化,有职有权者逐渐演变成贵族,许多普通族民渐渐沦落为穷人,于是阶级出现了。神农朝首次出现了专门负责帝都和宫廷安全保卫工作的宫廷禁卫军和部落自卫军。神农朝的鼎盛时期统辖区域南至交趾(今越南中、北部地区),北至幽都(今北京市一带),西至三危(今甘肃敦煌市东南三危山),东至旸谷(今东海沿岸地区),是远古时代有文字记载的第一次大统一,东西南北大小数千个部落共尊炎帝神农氏,史称“万国共朝”。此朝人类政治文明显著成熟。(神话中的麒麟族时代,仁和万物的由来)

4、轩辕朝:君主黄帝姬邦卉,立都涿鹿城,公元前4513年-公元前4053年,纪元帝芒元年,立朝前以熊为图腾,立朝后以黄龙为轩辕朝的图腾,立朝16位帝王,轩辕朝有十二姓子朝。轩辕朝的贡献有统一华夏部落与征服东夷、九黎族;播百谷草木,大力发展生产,始制衣冠、建舟车、制音律、创医学、修房屋、演阵法、分井田、定算数、铸鼎镬,发明了图形文字。当时神农朝的陶书是符号文字,这种符号文字至轩辕朝时期便明令废除了,黄帝推广和使用象形文字和甲骨文,禁止使用前朝文字,符号文字便逐渐失传了。轩辕朝发展了苎麻、蚕丝、棉毛华服的基础上第一次诞生了古典华服制度,并为普及这种衣冠服饰制度而四处征战那些身着兽皮、树皮甚至不要脸皮的人,征服一词首次出现在轩辕朝。轩辕朝的人们拥有一百零八个姓氏,所以被称为百姓,由于每个百姓都有九黎仆人,这些九黎仆人又称为黎民,百姓是公民有参政权和参军权,黎民是外籍公民只有参军权,鬲人是最下层的奴隶只有劳动权,这是黎民百姓最早的由来。轩辕朝人民分为三个阶层,上等阶层的百姓为公民,下等阶层的黎民为庶民,末等阶层的鬲人为奴隶即高级财产不算公民,百姓参政,黎民参军,鬲人参役。此朝人类军事文明显著成熟。(神话中的龙凤麒麟三族时代,黄帝龙、炎帝麒麟、蚩尤凤凰三族逐鹿中原的由来)

5、少昊朝:君主白帝已鸷,立都空桑城,公元前4053年-公元前3790年,纪元凤凰元年,以白凤和赤凰为少昊朝的图腾,立朝7位帝王。少昊朝自称“凤凰的传人”为东夷族建立的政权,其图腾由鸟图腾发展为“凤图腾”,与“龙图腾”相互对应,形成中华民族源远流长的“龙凤文化”。凤凰白帝已鸷总管百鸟(百鸟即百官),然后再有燕子掌管春天,伯劳掌管夏天,鹦雀掌管秋天,锦鸡掌管冬天。除此之外,白帝已鸷又派了五种鸟来管理日常事务,孝顺的鹁鸪掌管教育,凶猛的鸷鸟掌管军事,公平的布谷掌管建筑,威严的雄鹰掌管法律,善辩的斑鸠掌管言论。另外有九种扈鸟掌管农业,使人民不至于淫佚放荡。五种野鸡分别掌管木工、漆工、陶工、染工、皮工等五个工种。少昊朝第一次诞生了用蚕丝包裹鸟的羽毛的羽绒华服。“凤图腾”的性质也与“龙图腾”一样,均为少昊朝时的大部落兼并原始小部落之后、抽取各小部落原始图腾特征而合成的大图腾。“龙凤图腾”的出现,是历史的必然,原始部落时期,部落首领靠血缘关系维持统治,而到了少昊朝时代,部落联盟或邦国形成,仅靠血缘关系已不能维持统治,于是超脱血缘关系的文化象征——图腾标志,便显示出巨大的凝聚作用了。华夏凤文化先于龙文化存在和发展,在凤文化的基础上诞生和发展了龙文化,凤文化和龙文化是华夏族两大文化支柱。此朝人类经济文明显著成熟。(神话中的凤族凰族时代,凤凰重生的由来)

6、颛顼朝:君主黑帝姬乾荒,立都空桑城,公元前3790年-公元前3380年,纪元高阳元年,以黑龙和玄凤为颛顼朝的图腾,立朝12位帝王。颛顼朝在姬乾荒登基帝位后,进行了宗教、历法、民事、农业等一系列改革。颛顼朝进行的“宗教改革”,涉及到少昊、九黎、蚩尤、三苗等族团,族团的分化以及各族之间斗争和居地的迁徙等,导致了关系的复杂化。宗教意识领域发生的混乱与社会的急剧变革相适应,各族团之间的斗争和融合,对意识形态产生了深刻影响。当时社会处于一个极度的变革时期,被轩辕朝征服的九黎族,到颛顼朝时,仍信奉巫教,杂拜鬼神,民神杂糅、信仰混乱,无论大小事务,都要用占卜来决定;家家都供养着巫师,社会财富大都耗用在祭祀上;有头脑的能人得不到重用,即所谓“九黎乱德”。
黑帝姬乾荒毅然采取革命行动,禁绝巫教,战胜和征服了九黎,强令他们顺从颛顼朝的教化。颛顼朝最大的历史贡献,是以科学手段战胜社会上的迷信观念,《周书》称之为“绝地天通”。姬乾荒取得盟主地位以后,便让两个儿子掌握大权:老大“重”担任南正,管理观天事务,把巫史们的权力夺过来;老二“黎”担任火正,管理地面事务,特别是核定历法,宣布农时。天上事与地上事分开以后,许多落后的迷信活动,就失去了市场,全国经济生活和社会生活开始走向正规。这次宗教改革加速了社会分化,巫师阶层出现,神权成为特权,宗教信仰规范化,促进了社会进步。促进了族与族之间的融合。此朝人类宗教文明显著成熟。(神话中的巫族时代,祖巫文化的由来)

7、高辛朝:君主帝喾姬俊,立都居亳城,公元前3380年-公元前2799年,纪元帝喾元年,以青龙和赤凤为高辛朝的图腾,立朝21位帝王。帝喾以他的聪明才智治理国家,顺天应民,仁而有威,惠而有信,修身而天下服。从大量考古信息中所见,帝喾政权时期,中国的农业、渔牧业、手工业已经比较发达,社会活动的分工也日益明显,出现了许多不同的劳动群体,如农民、渔民、牧民、陶工、木工、石工、冶金工、纺织工、士兵、艺人等等。随着社会生活复杂化,上层建筑的管理就显得极为必要。帝喾执政时,经常深入民间了解下情,解决人民最关心的一些实际问题,并十分重视寻找和重用那些有才华的人。他在位时先后任用了伯奋、仲堪、叔献、季仲、虎伯、仲熊、叔豹、季狸等八名才子,号称“八元”。这八位贤臣都是他治国的好帮手,他们根据不同的行业设立不同的管理机构,使社会各界井然有序。帝喾执政时期,社会人群的阶级分化更加明显,家庭奴隶已经在社会上普遍存在,不仅“天子”家中有大量的家奴,许多部落酋长和贵族家庭也都拥有数量不等的家奴。这些家奴多数都是来自贫困的平民家庭,他们为了生存而卖身于贵族,已经基本上丧失了人身自由。社会上家奴的大量出现,为进一步向奴隶制社会过渡奠定了基础。此朝人类科技文明显著成熟。(神话中的妖族时代,天庭帝俊文化的由来)

8、青阳朝:君主帝挚姜角,立都沁阳城,公元前2799年-公元前2357年,纪元帝挚元年(癸巳年),以苍凤(青鸾)为青阳朝的图腾,立朝17位帝王。青阳朝政权的首任君主帝挚姜角是高辛朝帝喾姬俊的十九世孙,所以青阳朝实际上是高辛朝的延续,但又与高辛朝有着本质的差别。青阳朝的先祖父系虽然是高辛朝黄帝族系,但其母系血统却完全是少昊朝东夷族系,因此,其所建政权称青阳朝。帝挚氏代表帝喾氏父系的下传,青阳朝代表母系少昊朝东夷族血统。公元前2800年前后,海水在逐渐回落的情况下突然反弹,水位再次上涨,海水迅速向内陆推进,山东半岛除了山地和丘陵外,平原洼地几乎全被洪水吞没。居住在山东半岛和渤海湾地区的东夷各大族团被洪水所困纷纷向华北平原的冀北、冀东、冀西逃亡,向山东半岛的海阳、莱阳、胶州、诸城、莒邑、临沂等山地集聚。青阳朝的君主姜角就是在这个时候挺身而出,组织东夷各族抗洪救灾,有计划地向丘陵和山地转移,重新划分氏族领地,正式建立青阳朝成为天下共主。此朝人类社会文明显著成熟。(神话中的仙族时代,神仙修道文化的由来)

9、陶唐朝:君主帝尧伊祁放勋,立都蒲阪城,公元前2357年-公元前2071年,纪元帝尧元年,以赤龙为陶唐朝的图腾,立朝8位帝王。陶唐朝开创禅让制;设立诽谤木;治理水患;颁授农耕时令;制定四时成岁。陶唐朝非常重视农业生产,关心群众生活。帝尧伊祁放勋设置谏言之鼓,让天下百姓尽其言;立诽谤之木,让天下百姓攻击他的过错。传说陶唐朝时期,十日并出,万物枯焦,伊祁放勋为救民于水火,命后羿射日,消除灾患。陶唐朝的羲氏、和氏推求历法,测定出了春分、夏至、秋分、冬至,制定四时成岁,为百姓颁授农耕时令。故有伊祁放勋始为万象之制的说法,使人们懂得春播、夏长、秋收、冬藏的生产规律,促使华夏民族由愚昧走向文明。陶唐朝晚期,洪水泛滥,威胁着农业生产和人民生活,末代帝尧(舜)先用鲧治水,九年无功而返,又启用鲧的儿子禹,使洪水得以治理。此朝人类制度文明显著成熟。(神话中的人族时代,人教文化的由来)

三、中国下古十三王朝(公元前2070年-公元1912年):夏朝、商朝、周朝、秦朝、汉朝、晋朝、南北朝、隋朝、唐朝、宋朝、元朝、明朝、清朝。(神话中的三教时代,传统儒释道的由来)附华服历史:1、原始华服一(人皇朝,树皮),原始华服二(大巢朝,兽皮),原始华服三(弇兹朝,苎麻)。2、古典华服一(伏羲女娲朝,蚕丝),古典华服二(神农朝,棉毛),古典华服三(轩辕朝,真丝)。3、礼仪华服(周王朝,绸布)。4、现代华服(共和国,纤维)。

上古、中古时期没有中外一说,到了下古才分为中外史。中国古代的三古是指:上古皇朝,中古帝朝,下古王朝!中国古代的朝代史总共分为两部分,复兴朝代史和亡国朝代史,前者被称为上朝史,后者被称为下朝史,如上下五千年(由于九千多年前诞生了文字,故中国历史有一万年,上5000年为独立史,下5000年为联盟史)。

❷ 谁知道中国地理历史:为何有广东广西之分

省一级的行政建制,各个朝代有所不同,秦朝称“郡”,唐朝称“道”,宋朝称“咱”,从元朝开始回.才逐步改答称为“行省”或“省”。各省的名称来源于不同的取义,有的以省内有名的山川湖泊取名.有的则以坐落的地理位置命名。广东和广西的名称则来源于宋朝所建制的行政单位——“广南东路”和“广南西路”。广东、广西名称沿用至今。

❸ 中国的地理历史

1.秦朝;2.元朝成吉思汗时期,最远到达今天土耳其附近;3.这个问题本身好像就不内准确,不知道你容是以什么时期的版图最为标准的。简单说下,清朝时尼布楚条约将外兴安岭附近地区割让给俄国
4,抱歉不清楚。应该是在同一个时区里

❹ 我想知道地理和历史究竟渊源有多深

地理与历史的渊源足以成为一门学问的(可能已经有了)。
先说地理对历史的影响:
1. 地理条件影响了不同文明的诞生和发展,例如最早的文明都是在大河流域边产生的。相对平坦的地域往往容易形成集权化的国家,而海洋则适合产生商业文明。高山大川沙漠,影响了文明之间的沟通和相互之间的碰撞,例如华夏文明由于西域的恶劣条件,在相当长的时间内,都无法与欧洲与中东的文明产生足够的碰撞(这点可以参照十字军东征对中东的影响),所以华夏文明的发展,形成了相对独立的体系。
2. 地理条件对技术发展(生产力的发展)产生影响,例如海洋条件的适合发展出航海技术,而大陆条件的在种植技术上有所建树。而这些衍生出来的各种技术,往往会形成不同的科技树。此外,由于矿产的不同,也会产生不同的技术,例如中国的冶金技术,就由于矿产的局限,在相当长的时间内,与中东有差距。
3. 气候条件(也属于地理范畴)对文明和历史也产生了巨大影响。例如宋朝的灭亡,就和当时的小冰河期有相当大的关系,同理的还有明朝,都是由于冰河期造成降水线南移,所以北方游牧部落不得不南下
4. 其他的影响还有很多,例如地理产生人种融合问题、经济作物问题、经济路线问题、城市的发展问题、战略地理条件问题等等,都对历史产生巨大影响。
然后是历史对地理的影响:
1. 人类历史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也是对地理开发的历史,例如中国南方,经历了从瘴疠蛮荒、丛林恶水到鱼米之乡的历史变化(湖南、江西尤为经典)。原来没有人居住的地方,后来有人居住了。而也有些地方,则是由于采伐过度,造成地力耗尽,例如关中平原。
2. 历史事件有时也会造成地理的变化,例如战争常常带来许多人工沟渠、道路(中国的灵渠、驰道等),还有黄河最后一次改道,就是因为抗战时候炸开花园口造成的。
3. 人类活动也会造成许多地理上的突变,例如开凿苏伊士运河和巴拿马运河,例如三峡水库等等。
4. 当然,还有其他人类历史对地理构成的影响。
以上只是很粗略地沾了点边,所有学历史的,一定需要看地图,不仅是今天的地图,还要过去的地图,不仅看地图,还要看出产的变化、气候的变化等等。地理和历史密不可分。

❺ 中国历史,地理

两年前抄我也是和你一样,我先是买了一本《中国上下五千年》看,后来对哪个朝代感兴趣再看哪一个朝代的就是了。我对明朝感兴趣就又读了《明朝那些事儿》。慢慢的对清朝又想进一步的了解,又读了《清朝十二帝》。慢慢的你对历史就会更熟悉了。像《三国演义》也一定要读。我还熟读了几遍《汉高祖刘邦》。你对这几个大朝代弄明白了,在生活中聊天我想肯定没有问题了。

❻ 地理的含义,由来

地理(Geography),是世界或某一地区的自然环境(山川、气候等)及社会要素专的统称。

“地理属”一词最早见于中国《易经》。

古代的地理学主要探索关于地球形状、大小有关的测量方法,或对已知的地区和国家进行描述。地理学是研究地球表面的地理环境中各种自然现象和人文现象,以及它们之间相互关系的学科。地理是一门综合性的基础学科。

(6)中国地理历史来源扩展阅读:

学科分支

1、自然地理学

地貌学、动力地貌学、构造地貌学、气候地貌学、应用地貌学、植物地理学、动物地理学、冰川学、冻土学、古地理学、水文地理学、土壤地理学、化学地理学、综合自然地理学等。

2、人文地理

经济地理学、农业地理学、工业地理学、商业地理学、交通运输地理学、旅游地理学、人口地理学、人种地理学、聚落地理学、乡村地理学、城市地理学、社会地理学、文化地理学、历史地理学、医学地理学、政治地理学、军事地理学、地图学等。

❼ 中国地理历史文化常识 越多越好!!

塔西提岛在哪里? 太平洋
在英国,“瘦月”是指: 八月
世界上海洋深度最大地方是: 马利亚纳海沟
数学符号中的“0”起源于:古印度
《永乐大典》是什么时候纂修的? 明朝
我国现存的最大的皇家园林是:承德避暑山庄
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时代是: 夏
人权宣言是在哪个会议上通过的? 制宪会议
梭伦是著名的诗人和政治家,他是哪里人?雅典
傅雷家书是给谁的?儿子
范蠡是谁的手下? 勾践
有声电影诞生在本世纪的:20年代
我国在何时发明了最早的鼓风冶铁术?战国
国际象棋中,黑白各:16子
板块构造学说认为,海沟形成在:大陆板块和大洋板块碰撞处
从何时起,对最高统治者称“王”? 商
世界上岛屿最多的海洋是: 太平洋
我国历年来调入常规能源最多的省级行政区是: 上海
把地图着色,使得相邻的国家有不同的颜色,至少需要几种颜色?4种颜色
华夏民族是在哪儿诞生的? 黄河流域
武昌起义时,孙中山在哪里?美国科罗拉多州
《古今图书集成》的书名是谁定的? 康熙
辛亥革命发生在: 1911年
“约翰牛”是哪个国家的绰号?英国
最早公开发表“地球”概念的是:柏拉图
孟子的四端不包括: 信
中国的北洋军阀在一战中何时向德奥宣战? 1918年
唯一的两个皇帝合葬陵墓在:西安
“古尔邦节”是一种什么节日? 宗教节日
故宫是哪一年建成的? 1420年
下列经济作物中,主要分布在暖温带的是: 苹果
下列矿种中,我国短缺的有:金刚石
四川出土的最早的保龄叫做“瓦铃”。它是什么质料的? 陶
从匈奴人的地位来讲,单于以下,即以谁为最尊贵? 左贤王
下列环境属于自然环境的是: 横断山区的天然林区
马可波罗来中国的时候,中国处于哪个朝代? 元朝
.“响板”这种打击乐器源自哪国民间? 西班牙
以“无字碑”名扬天下的是: 武则天
除了太阳,宇宙中哪一颗恒星离我们最近? 比邻星
十八世纪欧洲能雇佣6万工人的手工业工场在: 里昂
有“绿城”之称的城市是: 郑州
广西郁江是通过广东的哪条江注入南海的? 西江
俗话说:“无规矩不成方圆”。规和矩是什么? 方、圆的校正器
把办理与银钱有关的大金融机构称为银行,最早见于: 《资政新篇》
契丹在北朝时,分为几部? 8
目前地球上已知的最大陨石坑位于: 北美洲
尼禄是哪个国家的暴君? 罗马
古代著名的水利工程都江堰是谁设计的: 李冰父子
哪里的庙会在北京历史上时间最早、规模最大? 东岳庙
据考古资料显示,我国的钻孔技术开始于: 山顶洞人时代
马拉松赛跑中的“马拉松”一词是指: 地名
人类古代的“掠夺婚”产生于哪个时期? 父权制初期
下列丐帮帮主,最早的是谁? 萧峰
非洲热带草原上最典型的动物是: 斑马、长颈鹿
地球上出现的四季更替是由于: 地球公转
世界上最大的坐佛位于: 中国的四川
内蒙古人所说的“风季”是哪个季节? 春季
西印度群岛位于: 大西洋西部
中国在南极设立的第一个考察站叫什么名字? 长城站
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国家是: 美、俄
哪一民族把奶制品称为“白食”? 蒙古族
证实地球除了月亮之外还有其他卫星是在哪年? 1961年
中国的四大发明不包括: 地动仪
是谁出卖了耶稣? 犹大
清劲风是风力几级的风? 5级
公元618-907年,是我国古代的哪个朝代? 唐
注入洞庭湖的沅江发源地在: 贵州
太阳大气的最外层是: 日冕
人类可分为三个基本人种,其中“蒙古”人种也俗称为: 黄种人
沟通大西洋和太平洋的著名国际运河是: 苏伊士运河
称为“数学之神”的科学家是: 阿基米德
银河系大约有多少颗恒星? 1000多亿
吴哥寺是世界上最大的印度教寺庙建筑群,它位于: 柬埔寨
刘邦的老婆叫什么? 吕雉
法国的凯旋门是为纪念谁而建造的? 拿破仑
春城是指我国哪一城市? 昆明
半坡遗址是那个地方的原始母系社会遗址? 黄河流域
我国煤炭资源主要集中在哪些省市? 陕西、山西、内蒙
.“杀龟大会”的“龟”是指: 吴三桂
契丹与奚同为源出鲜卑族中哪一支? 宇文部
藏历新年,人们见面时都要说“扎西德勒”是什么意思? 吉祥如意
西晋灭吴,结束了三国时期的分裂局面是在: 280年
.“塔”是什么宗教建筑的一部分? 佛教
第二次工业技术革命的标志是: 微电子技术
韦小宝身边皇帝的间谍是: 风际中
下列地形,湖泊与分布地区不正确的是: 死海—北非
阿拉伯人属于: 白种人
山东山西的“山”是指: 太行山
敦煌月牙泉俗名: 药泉
世界上华人、华侨最集中的地区是: 东南亚
我国最大的内陆咸水湖是: 青海湖
世界上最低的盆地是: 四川盆地
被称为太阳王的国王是谁? 路易十四
第一次探索月球的阿波罗号总重量为多少? 3200吨
特种工艺品景泰蓝也叫铜胎掐丝珐琅,它是哪里的特产? 北京
地面附近的大气中,氮约占: 78%
.“建元”是我国哪一个皇帝使用的年号? 汉武帝
馒头起源于: 南方
越南的一次议会辩论中,议员相互指责对方是阴险的“岳不群”和“左冷禅”,这两个人出自: 《笑傲江湖》
在商店里,大部分商品都是尾数价格,如一双皮鞋的价格是298元,而不是300元,请问商店根据什么这样定价牛郎星是哪一个星座的第一亮星? 天鹰座

❽ 中国国家地理的发展历史

南京解放后,中国地理研究所和国立南京大学(原中央大学)地理系的教研队伍希望有一份地理学习、研究杂志,故而,1950年1月,《中国国家地理》的前身——《地理知识》应运而生。 当时整本杂志只有8页,一年后增至16页。当时的内容包括地理思想、中外国地理、自然地理、地图及地理调查法、地理教学、地理资料等。后来,杂志得到金擎宇兄弟等舆地界名流协助,发行状况和杂志印刷质量均有显著改善。
1954年,《地理知识》因发表披露中国国内的工业地理文章,被中国官方认为是“泄密”而遭受重创。但不久后影响消失,该杂志的内容继续扩充,至1957年时增至48页,发行量达到了20000册。
1960年7月,首次遭遇停刊,1961年改名为《地理》复刊。
中国大陆的一些科学杂志在大跃进及文化大革命中遭受重大打击,《地理知识》也不例外,1972年才得以复刊。在此期间,《地理知识》发行很不稳定,时断时续,该情况在文革结束后才有所改善。
1998年,该杂志全面改版,页数增至84页,翌年增至100页。由黑白改为全彩,由胶版纸改为铜版纸,定价由4.9元增至16元。
2000年10月,《地理知识》杂志更名为《中国国家地理》,随后亦在台湾、香港等地推出繁体字版乃至在日本推出日文版。
2004年,《中国国家地理》增至148页,并推出青少年版《博物》。
2005年10月,在其创刊55周年之际,推出550页的“选美中国”特刊,出版量达到55万册的历史新高。该特刊深受消费者的好评,一上市便被抢购一空,乃至出现了部分地区的书报亭出现囤积居奇哄抬价格的情况。
2008年3月,《中华遗产》正式成为了《中国国家地理》杂志品牌下的一员。
2008年7月,推出港澳繁体版。
2009年1月,杂志价格提升至20元,页码加到176页。
2009年4月,《中国国家地理》英文版正式出版。
2010年是《中国国家地理》创刊60周年,杂志举办了重温最有影响力的观点、征集改变最大的地方、寻找60年传读的世家和“校园行知客”4样活动。

热点内容
鹿特丹港国家地理 发布:2021-03-15 14:26:00 浏览:571
地理八年级主要的气候类型 发布:2021-03-15 14:24:09 浏览:219
戴旭龙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发布:2021-03-15 14:19:37 浏览:408
地理因素对中国文化的影响 发布:2021-03-15 14:18:30 浏览:724
高中地理全解世界地理 发布:2021-03-15 14:16:36 浏览:425
工地质检具体干些什么 发布:2021-03-15 14:15:00 浏览:4
东南大学工程地质考试卷 发布:2021-03-15 14:13:41 浏览:840
中国地质大学自动取票机 发布:2021-03-15 14:13:15 浏览:779
曾文武汉地质大学 发布:2021-03-15 14:11:33 浏览:563
中国冶金地质总局地球物理勘察院官网 发布:2021-03-15 14:10:10 浏览:8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