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地理基本知识试卷
『壹』 中国地理试卷难吗
不是很难···多看看图,多练几套题
『贰』 中国地理基本知识
自然地理
1,地形:三大阶梯,青藏高原最高;其次是周围的高原、丘陵版、盆地;最低的是东部平原权地区。这是印度板块和亚欧板块撞击的结果。
2,气候:东部靠近太平洋,为季风气候;西部为大陆性气候;之间有干湿过度;青藏高原是山地垂直气候。
3,植被:森林13%,多集中在东北北部、川藏之间、南岭等地;农作物多集中在东部平原地区;草原多集中在内蒙、新疆、青海、西藏等地;沙漠荒漠多集中在内蒙、新疆、青海、西藏等地;
人文地理
经济,人口,气候
『叁』 高二中国地理测试题
先说你的选项哈,B为山东半岛,处于温带,夏季高温冬季寒冷,气温年较差大,季风版气候,夏季多雨,冬权季干燥,年降水量变率大,所以B项正确。而C为长江三角洲,亚热带,冬季温和少雨,故C说法不正确。
下一题注意读题:问的是四地发展农业着眼点,即为什么发展对应的农业,也就是要回答发展此种农业的好处,这才是着眼点的意思,不是说应该发展什么农业,你看看D项的回答少了点东西
希望能够帮到你,虽然没有分唉
『肆』 中国地理高考重点
自然复地理包括宇宙中的地球制、自然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自然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四部分,是高三地理复习的重点和难点。在高中地理三大知识板块(自然地理、人文地理、区域地理)的复习中,同学们普遍认为自然地理是最难的。对文科生来说,自然地理是文科中的“理科”,学习中的“瓶颈”,考试中失分的“重灾区”。如何优化复习过程,提高效率,提高地理思维能力和应试能力,是高三师生普遍关心的问题,笔者认为可从以下两个方面入手。战略决策——精确1.研究高考地理试题,把握复习重点研究历年真题,尤其是近三年高考题,有助于同学们准确把握高考命题趋势、锁定复习重点。建议同学们分专题总结近三年高考中出现的知识点,如“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这一专题在近三年高考各地试卷中知识点分布情况如下表所示:整体性海南(2008年):不同植被相同降雨强度下,泥沙量的大小分析
重庆(2008年):自然带类型的判断
『伍』 中国的基本地理知识
中国位于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岸,它的版图被形象地比作一只头朝东尾朝西的金鸡。
中国最南端位于北纬4度左右,南海的曾母暗沙。最北端位于北纬53度左右,黑龙江的漠河,南北跨越的纬度近50度,南北距离约为5500公里。最西边位于东经75度左右,帕米尔高原。最东边位于东经135度左右,乌苏里江和黑龙江的交汇处。东西跨经度有60多度,跨了5个时区,东西距离约5200公里。
从地理上看,秦岭――淮河一线是中国南方与北方的界线。但人们常常将长江一线作为中国南方与北方的分界线。
中国分34个省级行政单位,23个省,5个自治区,4个直辖市,2个特别行政区。
333个地级行政单位、2860个县级行政单位
23个省为:福建(闽/福州),江西(赣/南昌),浙江(浙/杭州),湖南(湘/长沙),湖北(鄂/武汉),江苏(苏/南京),山东(鲁/济南),河南(豫/郑州),安徽(皖/合肥),四川(蜀/成都),贵州(黔/贵阳)、广东(粤/广州)、云南(滇/昆明)、海南(琼/海口),山西(晋/太原),陕西(陕/西安),河北(冀/石家庄),辽宁(辽/沈阳)吉林(吉/长春),黑龙江(黑/哈尔滨)、甘肃(甘/兰州),青海(青/西宁),台湾(台/台北)
5个自治区为:广西壮族自治区(桂/南宁),西藏自治区(藏,拉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新/乌鲁木齐)宁夏回族自治区(宁/银川),内蒙古自治区(内蒙古)
4个直辖市为:北京、天津、上海、重庆
2个特别行政区为:香港特别行政区、澳门特别行政区
中国各省份介绍
1、有古代历史的博物馆之称的是陕西省
2、陕西省人民政府所在地西安市(古称长安),是我国著名的“千年古都”。
3、有“煤海”之称的山西省,因位于太行山的西面而得名,简称“晋”,人民政府所在地是太原市。
4、吉林省位于东北平原的中心,简称“吉”,人民政府所在地长春市是中国的“汽车城”。
5、有“北大仓”(粮仓)之称的黑龙江省是中国最北的省份,也是最东的省份,简称“黑”。
6、甘肃省是中国古代“丝绸之路”的必经之地,人民政府所在地是兰州市。
7、青海湖古代叫“西海”,蒙古语称“库库诺尔”,意思是“青色的湖”。青海省就是因它而得名的,这是我国唯一以湖泊而得名的省,人民政府所在地是西宁市。
8、西藏人民政府所在地拉萨市,在藏语中是“圣地”或“佛地”的意思。又因这里一年四季晴空万里,日照时间长,人们把它叫做“日光城”。
9、云南省人民政府所在地昆明市,是中国的历史文化名城之一,也是闻名中外的“春城”。这里冬天不冷,夏天不热,气候温和,四季如春。
10、“天无三日晴,地无三尺平”指的是贵州省。
11、贵州省出产的茅台酒被列为世界三大蒸馏名酒之一,也是中国的国酒。
12、因为物产丰富而被称为“天府之国”的四川省。
13、湖北省因地处洞庭湖以北而得名,简称“鄂”,人民政府所在地武汉市,水陆交通便利,夏季气温高,有“火炉”之称。
14、湖南省因位于洞庭湖以南而得名。因境内最大的河流湘江流经全省,所以简称“湘”。
15、江西省地处长江中下游南岸,赣江是省内最大的河流,所以简称“赣”。
16、安徽省出产“文房四宝”中的纸、墨、砚,它简称“皖”。
17、因位于太行山以东而得名的山东省,在古代是齐国和鲁国的所在地,所以简称“鲁”。
18、山东省人民政府所在地济南市,是中国著名的“泉城”。
19、江苏省位于中国华东地区,简称“苏”,人民政府所在地南京市是著名的“六朝古都”。
20、浙江省人民政府所在地杭州市,风景优美,是我国“七大古都”之一。
21、福建省位于中国东南沿海的南段,简称“闽”,因境内第一大河闽江而得名。
22、福建省人民政府所在地福州市,又称“榕城”,因城中榕树多而得名。
23、厦门市位于福建省东南沿海,是中国五个经济特区之一。境内有“海上花园”与“钢琴之岛”之称的鼓浪屿是著名的旅游景点。
24、福建省对面是中国的宝岛台湾,简称“台”,台北和高雄是两个最大的城市。
25、广西壮族自治区,简称“桂”,人民政府所在地南宁市。区内的桂林、阳朔一带是世界闻名的景旅游区,有“桂林山水甲天下”的美称。
26、上海的东方明珠电视塔的高度位居亚洲第一,世界第三。
27、有“东方夏威夷”美称的海南省,简称“琼”,人民政府所在地海口市。
28、广东省位于中国南部,毗邻港澳,是中国通往东南亚、大洋州、中近东和非洲等地区的最近出海口,简称“粤”。
29、广东省人民政府所在地广州市(又名“羊城”和“花城”)有2000多年历史,也是中国南方最大商贸中心。
30、深圳毗邻香港,是中国第一个经济特区,这里的““绵绣中华”是世界上面积最大、内容最丰富的实景微缩景区。
31、已经回归祖国的香港特别行政区是三大国际金融中心之一。
32、云南物产丰富,有许多闻名中外的物产,如专治听候打创伤的云南白药。
33、中国是瓷器的故乡,被世界称为“东方瓷园”。江西省景德镇是中国的“瓷都”。
34、江苏省的宜兴有“陶都”之称,其紫砂工艺品最为独特。
35、杭州出产的丝绸不但花色繁多,而且质量精美。千百年来一直是中国著名的“丝绸之府”。
36、海南省是中国最大的经济特区。
37、西藏有三大特产:藏羊、牦牛和酥油草,统称“藏北三宝”。
38、西域三绝为吐鲁番的热、巴里坤的凉、安西的风
我国一些城市的别称
泉州:鲤城
福州:榕城
拉萨:日光城
重庆:山城
漳州:果城
鞍山:钢都
景德镇:瓷都
宜兴:陶都
南京:石头城
昆明:春城
广州:花城
上海:不夜城
惠州:鹅城
聊城:凤凰城
四川:天府之国
南昌:英雄城
中国的山
中国著名的大山脉有:喜玛拉雅山、昆仑山、天山、唐古拉山脉、秦岭、大兴安岭、太行山、祁连山、横断山等。
喜马拉雅山脉:呈弧形分布在中国与印度、尼泊尔等国的边境上,绵延2400多公里,平均海拔6000米,是世界上最高大的山脉。主峰珠穆朗玛峰海拔88484.43米,是世界最高峰。
昆仑山脉:西起帕米尔高原,东至中国四川省西北部,长达2500多公里,平均海拔5000-7000米,最高峰公格尔山海拔7719米。
天山山脉:横亘在中国西北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中部,平均海拔3000-5000米,最高峰托木尔峰海拔7455.3米。
唐古拉山脉:位于青藏高原中部,平均海拔6000米,最高峰各拉丹冬峰,海拔6621米,是中国最长的河流?D?D长江的源头。
秦岭:西起甘肃省东部,东到河南省西部,平均海拔2000-3000米,主峰太白山海拔3767米。是中国南北之间一条重要的地理界线。
大兴安岭:北起中国东北部的黑龙江省漠河附近,南至老哈河上游,南北纵长1000公里,平均海拔1500米,主峰黄岗梁海拔2029米。
太行山脉:自北向南横亘于黄土高原东部边缘,南北长400多公里,平均海拔1500-2000米,主峰小五台山海拔2882米。
祁连山脉:绵亘于青藏高原东北边缘,平均海拔4000米以上,祁连山主峰海拔5547米。
横断山脉:位于青藏高原东南部,西藏、四川和云南三省区交界处,平均海拔2000-6000米,最高峰贡嘎山海拔7556米。
台湾山脉:纵贯台湾岛东侧,平均海拔3000-3500米,主峰玉山海拔3952米。
历史相传的五岳:东岳泰山(山东)、西岳华山(陕西)、北岳恒山(山西)、南岳衡山(湖南)、中岳嵩山(河南)。
泰山古称东岳,是一座历史名山,联合国将泰山列入世界自然文化遗产的保护名录。
泰山脚下的岱庙是历代皇帝举行大典、祭祀泰山神和居住的地方,它与北京故宫、曲阜孔庙一起誉为中国三大宫殿建筑群。
华山雄奇险峻,自古有“华山天下雄”之称。
恒山最奇特景点是悬空寺。它建造在30米高的悬崖峭壁上。
衡山是古代传说中的火神祝融埋葬的地方。
衡山脚下的南岳庙,占地面积9800平方米,是五岳寺庙中规模最大、总体布局最完整的古建筑群之一。
嵩山位于河南省登封市境内,嵩山的名胜古迹很多,其中最有名的是少林寺。
相传印度高僧达摩来到嵩山林寺,创立名闻天下的少林拳。
中国的四大佛教名山是:山西五台山、四川峨眉山、安徽九华山、浙江普陀山。
普陀山是中国的四大佛教名山之一。按佛教的传说,它是观音菩萨说道的地方。
九华山位于安徽省境内,是地藏菩萨的道场。
峨眉山位于四川省境内,相传是普贤传道的场所,所以山上的寺庙大多供奉普贤菩萨。山下和山顶气温相差15摄氏度,垂直变化明显,动、植物品种很多。
五台山位于山西省境内,是中国四大佛教名山之一,是文殊菩萨的道场。
『陆』 《中国地理》考试卷1
1.中国地理是一门集(自然 )科学与(人文/经济)科学于一体的综合性学科。
2.中国地理的研究对象包括(自然地理)环境、(人文地理)环境和(经济地理)环境三部分。
3.长江上、中、下游的分界点分别是(宜昌)、(湖口)。
4.人口过程包括(人口增长过程)、(人口结构变化)、(人口空间过程)三个过程。 还是填自然变动,迁移变动,社会变动好
5.旅游业的基本特点包括(季节性)、(地区性)、(多样性)、(大众性)和(偏在性)。
6.太行山是(高原)地形与(平原)地形的分界线。
7.中国最大的盆地是(塔里木盆地),第二大的沙漠地(巴丹吉林沙漠),最大的湖泊地(青海湖)。
1.中国地理的基本特征是(对称性)和(多样性)。
2.中国地理的研究对象包括(自然地理)环境、(人文地理)环境和(经济地理)环境三部分。
3.黄河上、中、下游的分界点分别是(内蒙古河口镇)、(河南省旧孟津)。
4.人口年龄构成包括(衰退型、(稳定型)、(增长型)三个类型。
5.中国近海中,全部位于大陆架上的是(渤海)、(曾母暗沙);属中国内海的是(渤海)、(琼州海峡);水文特征受大陆影响最大的是(黄海)。
6.大兴安岭是(高原)地形与(平原)地形的分界线。
7.中国最大的沙漠是(塔克拉玛干沙漠),第二大的盆地(吐鲁番盆地),最大的淡水湖泊是(鄱阳湖)。
1.中国地理是一门集(自然)科学与(人文/经济)科学;
2.中国地理位置四至点最东和最南点分别是(黑龙江和乌苏里江的汇合处)、(曾母暗沙);
3.中国近海海岸类型主要有(侵蚀海岸) 、(峡湾式海岸)、(三角洲型海岸);
4.地下水资源按埋藏分为(上层滞水)、(潜水)、(承压水);
5.人口过程的结果是使人口数量发生(结构)和(空间)的变化;
6.中国最大的平原是(东北平原),最大的盆地(塔里木盆地),最小的海域(渤海);
7.中国地理中的三条走廊分别是(河西走廊)、(海上走廊)、(辽西走廊);
8.土地资源包括(自然)和(社会)两大属性
1. 中国地理的研究对象包括自然地理环境、(人文地理环境)和(经济地理环境)三个组成部分。
2.属中国内海的海域分别是(渤海)和(琼州海峡)。
3.第五次人口普查结果,人口最多的省是(河南),直辖市(重庆)。
4.灵渠沟通(漓)江与(湘)江,又称(兴安运河或湘桂运河)。
5.中国最大的沙漠是(塔克拉马干沙漠) ,最大的湖泊是(青海湖(就是贝加尔湖))、 最大的高原是(青藏高原)。
6.中国地理中的“三三”是指(三个气候带)、(三个温度带)和三个经济带。
7.中国地理位置中四至点的最西和最南点分别是(新疆帕米尔高原)、(曾母暗沙)。
8.人口年龄构成一般分为(衰退型)、(稳定型)和增长型三种。
9.黄河上、中、下游分界点分别是(内蒙古河口镇)、(河南省旧孟津)。
1.地理学的基本特征突出表现为(对称性)、(多样性)。
2.中国疆域最北、最南点所处的热量带分别是(北寒带)、(热带)。
3.中国近海中,海水水文特征受陆地影响最大的海区分别是(黄海) 、(台湾海峡)。 这个题目还是不会
4.人口过程包括(自然变动)、(迁移变动)和社会变动三种过程。
5.影响中国气候形成夏季主要气压中心分别是(亚洲低压)、(北太平洋高压)。
6.长江上、中、下游的分界点分别是(宜昌)、(湖口)。
7.土地资源具有(自然)和(社会)两种属性。
8.我国主要成煤时期包括(侏罗纪)、二叠纪、(白垩纪)和第三纪。
9.“灵渠”沟通的河流是(湘江)、(漓江)。
10.地下水资源按其埋藏条件分为(上层滞水) 、潜水和(承压水)。
『柒』 急求 初二地理基础知识练习(一)中国地理部分答案
1.我国位于亚洲 的东部,太平洋 的西岸。我国位置的四至点是:最北 漠河以北黑龙江主航道中心: 最西 帕米尔高原 最南 南海曾母暗沙最东 黑龙江与乌苏里江交界处。陆地面积960万平方千米,居世界第三
2.我国最北的省区是黑龙江省 最南的省区是海南省 最西的省区是西藏自治区 最东的省区是 辽宁省
3.我国濒临的海从北向南有 渤海,黄海,东海,南海 我国的内海有 渤海和琼州海峡我国的第一大岛是 台湾岛 第二大岛是 海南岛 第三大岛是 崇明岛
4.我国有14 个陆上相临的国家, 6个隔海相望的国家。
5.我国现行的行政区划划分为 三级,其中第一级是 包括省 ( 23个) 自治区( 5个) 直辖市( 4个) 首都是 北京
6.2000年我国总人口为12。95亿 约占世界人口总数的 21。2%是世界上人口最多 的国家。解放后我国人口增长快,原因是 人口基数大,青年人口多
7.中国人口分布的特点是① 东部地区人口多,西部地区人口少②汉族地区人口多,少数民族地区人口少 ③ 沿海地区人口多,西部内陆地区人口少
8.我国人口的基本国策是计划生育 其基本内容是 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
9.我国共有56 个民族,其中汉 族人口最多,占总人口的96% ,人口最多的少数民族是 壮族我国民族分布的特点是 具体分布的情况是:汉族分布最广,集中分布在 东部和中部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 东北,东南,西南地区
10.我国民族众多,各民族都有自身的风俗习惯,如汉族的端午节 、蒙古族的傣族的泼水节
11.北回归线穿过的我国省级行政区自东向西依次为 台湾省,广东省,广西壮族自治区,云南省我国完全在热带的省区是海南省 ,根据五带的划分,我国领土大部分在北温带 小部分在 热带
12.我国面积最大的省级行政区是西藏自治区 我国面积最大的省是四川省 我国面积最小的省级行政区是宁夏回族自治区 我国面积最大、人口最多的直辖市是 重庆
13.我国跨经度最广的省区是 内蒙古自治区 我国跨纬度最广的省区是 西藏自治区 临省区最多的省区是广西壮族自治区 临国最多的省区是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14.我国人口最多的省区是河南省 我国少数民族最多的省区是 云南省
15我国地形的特点是: 我国地形的优越性是
16.我国地势的特点是:西高东低 我国地势的优越性有:①对河流的影响是 河流多为东西走向②对气候的影响是 气候多种多样③对经济的影响是 东部沿海地带经济繁荣④对水能的影响是 西部水能丰富
是这个吗?
『捌』 自然地理及中国地理基础知识
中国
国土面积:国土总面积为960万平方公里,约占世界陆地总面积的1/15,略相当于除前苏联之外的欧洲各国的总面积,仅次于俄罗斯联邦和加拿大,居世界第三位。东部地区占10.5%,中部地区占25.3%,西部地区占64.2%。土地资源中,山地320万平方公里,高原250万平方公里,盆地180万平方公里,平原115万平方公里,丘陵95万平方公里(截至1997年)。
疆界和四邻:中国陆上疆界从中朝边界的鸭绿江口起,到中越边界的北仑河口止,总长2万多公里,与14个国家相邻:东为朝鲜,东北为俄罗斯联邦,北为蒙古,西北为俄罗斯联邦、哈萨克斯坦,西为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阿富汗、巴基斯坦,西南为印度、尼泊尔、不丹,南为缅甸、老挝、越南。与中国隔海相望的邻国自北而南依次是:韩国、日本、菲律宾、文莱、马来西亚及印度尼西亚。?
陆地领土:包括中华人民共和国大陆及其沿海岛屿、台湾及其包括钓鱼岛在内的附属各岛、澎湖列岛、东沙群岛、西沙群岛、中沙群岛、南沙群岛以及其他一切属于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岛屿。领海的宽度从领海基线量起为12海里。中国的毗连区宽度为24海里。
中国气候:显著的季风特色,明显的大陆性气候和多样的气候类型。中国的气候复杂多样,从南到北跨热带、亚热带、暖温带、中温带、寒温带、寒带等气候带。中国位于北半球,穿过南部,大部分地区位于暖温带和亚热带,属东亚季风气候。南北温差悬殊。每年10月至次年3月刮冬季风,大部分地区寒冷干旱;4-9月刮夏季风,大部分地区高温多雨。各地年平均降水量差异亦大,东南沿海为1500毫米,西北部在500毫米以下。 二十四节气 。
中国地理
中国地势:中国地势西高东低,山地、高原和丘陵约占陆地面积的67%,盆地和平原约占陆地面积的33%。山脉多呈东西和东北一西南走向,主要有阿尔泰山、天山、昆仑山、喀喇昆仑山、喜马拉雅山、阴山、秦岭、南岭、大兴安岭、长白山、太行山、武夷山、台湾山脉和横断山等山脉。西部有世界上最高 大的青藏高原,平均海拔4000米以上,素有“世界屋脊”之称,珠穆朗玛峰海拔8844.43米,为世界第一高峰。在此以北以东的内蒙古、新疆地区、黄土高原、四川盆地和云贵高原,是中国地势的第二级阶梯。大兴安岭一太行山一巫山一武陵山一雪峰山一线以东至海岸线多为平原和丘陵,是第三级阶梯。海岸线以东以南的大陆架,蕴藏着丰富的海底资源。
中国山脉:中国是一个多山的国家,山脉多成东西和东北—西南走向,主要山脉有阿尔泰山脉、天山山脉、昆仑山脉、喀喇昆仑山脉、唐古拉山脉、念青唐古拉山脉、祁连山脉、冈底斯山脉、喜马拉雅山脉、横断山脉、阴山山脉、太行山脉、秦岭山脉、大兴安岭山脉、长白山脉、台湾山脉等。全世界海拔7000米以上的山峰有19座,而坐落在中国境内和国境线上的就有7座,号称“世界屋脊”的青藏高原上分布着许多高大山脉。平均海拔6000米的喜马拉雅山脉是世界最高大雄伟的山脉,它的主峰珠穆朗玛峰海拔8844.43米,是世界最高峰。此外,还有黄山、泰山、华山、嵩山、衡山、恒山、峨眉山、庐山、武当山、雁荡山等名山。?
中国河流:主要有长江、黄河、黑龙江、珠江、淮河、海河、辽河、雅鲁藏布江、塔里木河、澜沧江、怒江、闽江、钱塘江、韩江、鸭绿江、图们江、浊水溪、南渡江、滦河、弱水、疏勒河、伊犁河、额尔齐斯河及京杭大运河、灵渠、胶莱运河、里下河等运河。长江是中国第一大河,全长6300公里,仅次于非洲的尼罗河和南美洲的亚马逊河,为世界第三长河。黄河系中国第二大河,全长5464公里。西藏高原的雅鲁藏布江上有全长504.6公里、深6009米的世界第一大峡谷。
中国湖泊:主要有鄱阳湖、洞庭湖、太湖、巢湖、青海湖、洪泽湖、高邮湖、南四湖、兴凯湖、呼伦湖、贝尔湖、博斯腾湖、罗布泊、纳木错、色林错、羊卓雍错、滇池、洱海、抚仙湖、日月潭、洪湖、西湖、千岛湖、白头山天池、天山天池、五大连池等。长江中下游平原的鄱阳湖是中国最大的淡水湖,面积3583平方公里;青藏高原的青海湖是中国最大的咸水湖,面积4583平方公里。
中国海岸:中国大陆海岸线,北起辽宁鸭绿江口,南达广西的北仑河口,全长18000多公里。(截至1997年)?
中国岛屿:主要有台湾岛、海南岛、崇明岛、舟山岛、平潭岛、东海岛、东山岛、金门岛、玉环岛、厦门岛、上川岛、洞头岛、钓鱼岛、南澳岛、涠洲岛及长山群岛、庙岛群岛、舟山群岛、南日群岛、万山群岛、西沙群岛、南沙群岛、东沙群岛、中沙群岛、澎湖列岛等群岛。在中国海域上分布着5400个岛屿,总面积3.87万平方公里。最大的岛屿是台湾岛,面积约3.6万平方公里;其次是海南岛,面积约3.4万平方公里。岛屿海岸线14000公里(截至1997年)。
近海及毗邻海域:毗邻中国大陆边缘及台湾岛的海洋有黄海、东海、南海及台湾以东的太平洋,渤海则是伸入我国大陆的内海。渤海、黄海、东海、南海四海,东西横跨经度32度,南北纵越纬度44度。另外有渤海海峡、台湾海峡、琼州海峡等三大海峡。海域总面积473万平方公里(截至1997年)。
中国行政区划:截至2004年底,全国县级以上行政区划共有:23个省,5个自治区,4个直辖市,2个特别行政区;50个地区(州、盟);661个市,其中:直辖市4个;地级市283个;县级市374个;1636个县(自治县、旗、自治旗、特区和林区);852个市辖区。全国乡镇总数37334个,其中:镇19883个;乡17451个。全国共有街道办事处5904个。全国设有居委会(社区居委会)7.8万个;居民小组129.6万个。村委会64.4万个;村民小组507.9万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