蜜獾吃蛇国家地理
A. 獾吃蛇吗
獾的食性很杂,它的食谱包括蛇、昆虫和植物。象田鼠这样的小型啮齿类动物是内獾最喜欢的容食物。
蜜獾
蜜獾虽然属鼬科动物,但却单列一个亚科——蜜獾亚科(Mellivorinae)。这处亚科只有蜜獾一属一种动物。
蜜獾的分布范围很广,非洲、亚洲西南部、阿拉伯、直到苏联。体长60-77厘米,肩高一般25-30厘米。背部为灰色。它的皮毛松弛而且非常粗糙,不怕蜂蜇蛇咬。浅居在各种类型地带——雨林、开阔的草原以至于水边,要在黄昏和夜晚活动,常单独或成对出来。白天在地洞中休息。蜜獾可称为杂食性动物,各种食物都吃,包括小哺乳动物、鸟、爬虫、蚂蚁、腐肉、野果、浆果、坚果等。甚至连眼镜蛇和蒙巴蛇一类的毒蛇也吃。不过它最喜欢吃的是蜂蜜。它与黑喉响蜜鴷(Indicator indicator)结成了十分有趣的“伙伴”关系。响蜜鴷一见到蜜獾就会不停地呜叫以吸引蜜獾的注意力,蜜獾循着响蜜鴷的叫声跟着它走,同时也发出一系列的回应声。蜜獾用其强壮有力的爪子扒开蜂窝吃蜜,而响蜜鴷亦可分享一餐佳肴,因为响蜜鴷自己是破不开蜂窝的。
B. 四川省有蜜獾吗专门吃蛇的动物
四川有蜜蜂、有猪獾,但是没有蜜獾啊
C. 蜜獾与蛇獴,谁是毒蛇的最大天敌
若论勇猛,当以蜜獾为最,若论对于毒蛇的威胁,则蛇獴稍稍胜出。
蜜獾和蛇獴,内体容型都不大。蜜獾体长九十多厘米,蛇獴加上尾巴也才七十五厘米,但是两者都将毒蛇当成盘中餐。
蜜獾被称为“最大胆的动物”,虽然外形上看起来人畜无害,十分可爱,却极具攻击性,不仅会攻击蛇类,也会攻击人类。
蜜獾不仅攻击性强,而且讲究技巧,如果面对的是一个男人,它就会毫不犹豫地向对方的睾丸发起攻击。
D. 蜜獾怎么猎杀蛇的
蜜獾猎杀蛇时,会始终躲避开蛇正面,选择从蛇头后部的侧面进攻。生死较量版进行的异权常激烈,但战争只维持了不过2、3分钟,蜜獾就咬住了蛇头的后部,咬去蛇的头部后,它开始大嚼起来。
然而,蜜獾只吃了不到几分钟,意外发生了,它的左前爪动不了了,它侧头咬向自己的左肩胛,但根本够不到。尝试了两下,蜜獾瘫软着倒在地上,很快就一动不动了。原来,蜜獾在和毒蛇较量时,左肩胛被毒蛇咬了一口,毒蛇的毒液此刻已经顺着它肩胛的伤口蔓延到全身。
让现场的几个人吃惊的是,尽管蜜獾中了蛇的巨毒昏厥过去,但仍旧有气息。
一分钟过去了,蜜獾仍旧一动不动;10分钟过去了,蜜獾仍旧一动不动;一小时过去了,蜜獾仍旧一动不动……所有的人都以为这只蜜獾会这样死去。大约2个小时后,奇迹发生了,蜜獾的身体动了一下,并很快就爬了起来,而它重新生龙活虎之后做的第一件事情居然是继续大嚼毒蛇。
E. 为什么蜜獾不怕蛇咬
因为它免疫抵抗能力很强大。
不是不怕,而是有很强的免疫抵抗能力,排毒量过大也是会死。免疫的也都是非洲大陆的部分毒蛇,我听过的多数是眼镜蛇类,如果遇到的是黑曼巴或者澳大利亚的太攀蛇、西部拟眼镜蛇、亚洲眼镜王蛇一类的就难说了。
蜜獾最喜欢吃的是蜂蜜。它与黑喉响密鴷结成了十分有趣的“伙伴”关系。它们常常相互合作,共同捣毁蜂巢。野蜂常常把巢筑在高高的树上,蜜獾不容易找到它。目光敏锐的响密鴷发现了树上的蜂巢后,便去寻找蜜獾。为了引起蜜獾的注意,响密鴷往往扇动着翅膀,做出特殊的动作,并发出“嗒嗒”的声音。蜜獾得到信号,便匆匆赶来,爬上树去,咬碎蜂巢,赶走野蜂,吃掉蜂蜜。响密鴷站在一旁,等蜜獾美餐一顿后,再去独自享用蜂房里的蜂蜡。
拓展资料
蜜獾(学名:Mellivora capensis)是鼬科蜜獾属下唯一一种动物,它们以“世界上最无所畏惧的动物”被收录在吉尼斯世界纪录大全中数年之久。栖息于热带雨林和开阔草原地区,独居或成对生活,多在黄昏和夜间活动,白天在地洞中休息。杂食性,以小型哺乳动物、鸟、爬虫、蚂蚁、腐肉、野果、浆果、坚果等为食,可捕食剧毒蛇,尤喜食蜂蜜。与响蜜鴷具有典型互惠行为,常跟随善于发现蜂巢但不能捣毁蜂巢的响蜜鴷,用利爪捣毁蜂巢,分享蜂蜜,而其厚密粗糙的皮毛可以抵御蜂群的攻击。性凶猛,生存力强;具同类自残现象,幼崽存活率仅50%。分布于非洲、西亚及南亚。
F. 国家地理哪一期是蜜獾专题,谁有
楼主你好。这个杂志自从09年涨价后基本每期保持在170—180页左右,每年10月的往往在四百页以上,定价不变。
G. 能把毒蛇当辣条吃的蜜獾,身体到底有何特别之处
它的身体构造特殊,一点不怕毒性动物,所以可以肆无忌惮的挑衅它们。
H. 我看到中央10 自然传奇 爱毒蛇那个动物叫什么,吃了毒蛇毒死了又活了。
非洲毒蛇的克星就是蜜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