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地理人文 » 人文地理影响经济

人文地理影响经济

发布时间: 2021-01-22 14:54:44

A. 中国地理对我国的社会经济有什么贡献

中国地势由西向东逐渐降低,有利于东面海洋的水汽进入内陆,东南多平原,水分充足,有利于农业种植。西高东低,河水自西向东流,有利于沟通东西,加强交流。
中国地形多种多样,有利于各种农作物的生长需要。
中国海岸线较长,有利于对外沟通交流和海洋渔业的发展。
地域辽阔,矿产资源丰富,江河众多,水资源尚可.经纬跨度大,三级落差明显,气候基本齐全
临海靠山,战略地理优势突出
海岸线绵长,专属开发区广阔,海底资源丰富,渔业资源丰富
西北西南内陆多山,森林资源丰富,动植物种类繁多
北部海拔高,地势平坦,适宜畜牧业
南方地势低洼,多丘陵,种植业优势突出。中国地形多样,类型齐全,山地、高原、丘陵、盆地、平原、戈壁、沙漠、洞穴无不典型壮观。地形分布的规律是地势西高东低,呈三级阶梯,自西而东,逐级下降。中国平原少,山地多,陆地高差悬殊。山地、高原、丘陵等约占总面积的66%,平地约占34%。全国近70%的县区分布于山区。山地和高原多集中于西部地区。海拔500米以下的地区仅占全国面积的16%;海拔1000米以上的高达65%。全球高于8000米的12座山峰中,中国就有7座。中国和尼泊尔接界处的珠穆朗玛峰,海拔8848.13米,是世界最高峰。新疆吐鲁番盆地的艾丁湖海拔在155米以下。中国陆地正负比差超过9000米,为世界之最,中国地域内的海岸与大陆架有丰富的矿产资源和巨大的开发价值。中国大陆海岸线北起鸭绿江口,南至北仑河口,长约1.8万公里。加上岛屿海岸线,总长约3万公里。沿岸多优良海湾和港口城市,自北向南依次有大连、秦皇岛、天津、烟台、青岛、连云港、南通、上海、宁波、温州、福州、厦门、广州、湛江、北海等,其中上海是中国最大的城市。中国的浅海大陆架是世界最宽广的大陆架之一,包括渤海、黄海全部,东海大部和南海的一部分。 中国的地理优势条件对中国经济的发展起到了很大的促进作用。中国沿海优良港湾,便于船舶避风和停靠。这也促进了中国交通事业的发展特别是海上运输的发展。例如,台湾海峡位于福建省与台湾省之间,从南到北连接着南海和东海,是中国海上运输的重要通道,人们称它为“海上走廊”。台湾的经济发展与它所处的地理位置是密不可分的。 随着人们交往的增多,物流量人流量的增多,其交通价值更是明显。这个功能也主要显示出强烈的区位优势,向东可到日本,美洲等国家,向南可到东南亚,南亚,西亚,非洲等地区;另外,中国大陆又背靠亚欧大陆,为建设陆上发达交通提供可能。中国的“第二亚欧大陆桥”可以一直从连云港向西到达欧洲荷兰国家境内。这充分显示出我国海陆位置的天然区位优势。
。世界上几乎所有动植物都可在我国找到生存场所,为中国发展多种农业经济提供了有利条件。而且我国绝大部分领土在北温带,南部一小部分在热带。这样的纬度位置既适于人类生活,又使温带、亚热带的各种动植物在我国都能繁殖生长,给我国发展多种经济提供了更有利条件

B. 人文地理中"民工流" 现象对地区社会经济的影响

人口迁移对调整人口分布、劳动力盈缺、促进地区文化交流、新版资源的开发、经济文化权区的建立、民族和种族的融合等都有重要的作用。

迁出地:有利: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缓解迁出地人地矛盾,保护生态环境;加强与外界的社会、
经济、科技和文化联系;更好的利用土地资源;
不利:导致人才外流,劳力短缺。

迁入地:有利:为迁入地提供了大量的劳动力;促进了商品流通和经济发展;有利于第三产业
的发展;
不利:会增加公共设施的负担和管理难度;对自然和生态环境产生深刻的影响。

C. 从人文地理因素分析日本经济发展的原因

人文:1、政治改革,清楚封建军国主义影响,减少生产关系中落后的因素,为专经济自由发展扫清了道路。属2、重视教育,培养人才。重视科研,加大科研投入。3、大力引进外资,引进西方科学技术4、实行外向经济,积极引导出口。5、由于没有军队,军费负担小6、日本鬼子比较勤劳。。。努力工作,,,,不得不承认。。。地理1、多优良港湾,对外贸易有先天优势2、为岛国,四面环海,对外联系相当便利3、周边国家如中国,有巨大的潜在市场从人文地理因素分析日本经济发展的原因

D. 自然和人文地理因素如何影响意大利的经济

自然地来理:意大利位于南欧自,阿尔卑斯山南侧
地中海北岸的亚平宁半岛(亚得里 亚半岛)上,另外地中海上还有两个比较大的岛屿:西西里岛和撒丁岛。

人文地理:佛罗伦萨是欧洲最早的资本主义萌芽的诞生地。同时意大利也是文艺复兴的发源地,涌现出许多文化名人如:达芬奇,马基雅维利,米开朗其罗,拉菲尔,但丁等。还有许多古建筑如古斗兽场

经济地理:首都在罗马,服装城米兰:这里的服装行业仅次于巴黎居世界第二,还有世界上最有名的足球俱乐部AC米兰和国际米兰汽车城都灵:这里有著名的菲亚特集团,法拉利就是旗下的产品,还有尤文图斯俱乐部也在这里,还有南方的新兴钢铁工业城市:塔兰托。旅游业非常发达,著名的水城:威尼斯,阿尔卑斯山的滑雪,罗马的古斗兽场等

望采纳。。。。。。。。。。。。

E. 从人文地理因素分析日本经济发展的原因

日本经济现代化的实现,是诸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其中既有外部条件,也有日本政府和人民自身的努力。

战后初期日本实行的民主改革,推动其社会经济结构发生较大的变化,也对社会生产关系作了局部调整,建立起适应当代经济发展的资产阶级民主制度和有利于运用现代化管理手段的企业组织形式和管理体制,从而将国民中蕴藏的劳动智慧和创造力激发释放出来,成为推动社会经济高速发展的基础动力。

战后国际形势的演变给日本的经济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机遇。日本在宪法中被迫放弃战争权,以后又以允许美国驻军为代价,换取美国的“核保护伞”,致使其军费开支相当少,能够把大量的人力物力投入和平经济的发展。朝鲜战争爆发前后,美国开始大力扶植日本,不仅给了它约36亿美元的“特需”订货,而且将没收的850家军需企业归还给日本政府,并提供了大量的贷款和援助,美国私人资本也大规模涌入日本。美国的扶植,使日本获得了经济发展所必需的资金和技术。

日本自明治维新以后就一直非常重视教育,1872年政府颁布了全国统一的学制,强制推行小学义务教育。1947年又进行教育改革,将义务教育的范围扩大到初中。到50年代中期,全国25岁以上的人口中受教育率高达94%,70年代中期又基本普及了高中教育。政府教育经费支出在国民收入中的比重逐步上升,50~60年代在5%左右,70年代上升到6%~7%,1980年达到7.2%。在人才结构方面,政府根据不同时期经济结构的发展变化,调整教育重点。在经济恢复时期,为了提高劳动者的文化素质,把普及初等义务教育作为重点;50年代后期和60年代,国家大力发展重化工业,就把培养中级技术人才作为教育发展的重点;70年代以后,日本产业结构从资本密集型的重化工业转向知识密集型产业,政府又把培养能自主开发新技术的高级人才和熟练运用新兴技术的中级人才作为教育的重点。由于日本长期坚持“教育先行”的战略,为经济发展保证了人才资源。

日本政府利用国内外各种条件,确定了具有本国特色的发展道路。在这方面,日本的国家干预方式和企业内部的经营管理特点,都对经济发展起了很大的推动作用。除此之外,政府根据日本的特点,一方面采取引进国外先进技术的方针,另一方面确立“贸易立国”的战略,积极有效地开拓国际市场,扩大进出口贸易,加强资本输出。在引进先进技术方面,政府重视世界科技发展的最新动向,甚至利用产业间谍来获取科技情报资料;同时在50年代实施审批制度,对引进工作加以管理和引导,以避免重复引进,节约外汇。进入60年代以后,日本的经济实力和外汇支付能力加强,政府在这方面的管理才有所放松。日本引进技术是根据本国经济发展的条件和实际需要,有选择有重点地进行的。50年代中期以前,国家处于经济恢复时期,主要引进电力、钢铁、汽车、造船、机械制造等基础产业部门的传统成套设备和技术。50年代中期以后,尤其是60年代初开始,逐渐转向以购买专利为主来引进新兴技术。从70年代中期开始,为了实现从资本密集型向技术和知识密集型产业转变,又以引进尖端技术为主。为了对引进技术进行吸收改造,日本企业不惜花费巨额资金,吸引优秀人才,在仿造的基础上博采众长,改革创新。在开拓国际市场方面,1955年进出口贸易总额不过45亿美元,1960年就达到近85亿美元, 1965年又上升到166.21亿美元,1970年跃升至近382亿美元。资本输出1970年累计达67.9亿美元。

长期坚持推行高积累、高投资和强化资本积累的政策,实现低成本高效益的运行机制,也是日本政府宏观调控政策的内容之一。高积累的基础是高剥削率、高储蓄率和低福利。战后日本工人的工资水平在西方发达国家中最低,而且增长速度远远低于劳动生产率。相反,受文化传统的影响,日本民众的家庭储蓄率(即家庭储蓄占家庭可支配收入的比例)在西方发达国家中却是最高的,由家庭储蓄形成的投资约占社会投资总额的1/3。此外,政府也进行巨额投资,60年代政府投资占到国内投资总额的24%左右,70年代上升到约30%。私人投资和国家投资两者相加,使全国固定资本形成总额从1955年的17 030亿日元猛增到1985年的875 610亿日元,30年内增长50倍。固定资本形成总额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长期保持在1/3左右,高于其他发达国家。资本的投资效率也一直高于欧美发达国家。在高效益的前提下,急剧增长的投资推动了日本经济迅速发展。

F. 人文地理和经济地理学些什么,有什么用途

人民教育出版社对经济地理学的描述和展望,可以做一个大致的了解
http://www.pep.com.cn/200406/ca410833.htm

经济地理学--规划空间站 www.plansky.net
由一些中科院地理所专业为区域规划和旅游规划的博士生于2004年7月15日创立,是我国第一个区域规划和旅游规划研究的专业学术网站,内容包括区域规划、旅游规划、城市规划与设计、景观规划、都市研究、旅游、GIS、休闲、房地产、地理等规划实践和理论研究。其初衷是为广大规划专业人群或其爱好者创建一个栖息的聚落和交流的平台。
也可以管中窥豹

人文地理学
http://218.24.233.167:8000/RESOURCE/GZ/GZDL/DLBL/DLTS0009/5035_SR.HTM

G. 人文地理对人类经济活动有什么影响

人文地理学探究人类活动对地理环境影响的规律,寻求人类适应,利用,改造地表系统环境的途径,为全球,国家及区域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依据

H. 人文地理与经济地理有什么区别

人文地理更有前景.

I. 人文地理学对国民经济的发展有什么作用

通过银行,可以对国民经济各部门和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进行监督和管理,优化产业结构,提高国民专经济属效益;银行可以通过调节贷款利率和存款利率,调节货币供应量,实现国家宏观调控,有利于国民经济持续平稳健康发展;商业银行为我国经济建设筹集和分配资金,是社会再生产顺利进行的纽带,它能掌握和反映社会经济活动的信息,为企业和政府作出正确的经济决策提供必要的依据。

J. 阿根廷的人文地理和自然地理对阿根廷经济的影响

分析经济从自然因素和人文社会因素来分析是很全面和正确的。
自然因素:、位于亚热带季风气候,温和多雨,地形平坦,土壤肥沃,适宜大牧场的
形成程和牧草生长。(以潘帕斯草原为例)
2、河流丰富,行成了便利的水上交通和航运。(拉普拉塔河为例)
人文因素: 1、地广人稀,适宜大规模机械化操作,农牧业向集约化转变。
2、港口发达,有世界著名港口-布宜诺斯艾利斯,便于农产品出口,促进对外
经济开放。
3、国际航线的影响。也使得阿根廷成为世界上较大的货物集散中转地。
综上:阿根廷的农牧业非常发达,出口牛肉为主,主要供应地为西欧国家以及北美。出
口在国内经济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热点内容
鹿特丹港国家地理 发布:2021-03-15 14:26:00 浏览:571
地理八年级主要的气候类型 发布:2021-03-15 14:24:09 浏览:219
戴旭龙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发布:2021-03-15 14:19:37 浏览:408
地理因素对中国文化的影响 发布:2021-03-15 14:18:30 浏览:724
高中地理全解世界地理 发布:2021-03-15 14:16:36 浏览:425
工地质检具体干些什么 发布:2021-03-15 14:15:00 浏览:4
东南大学工程地质考试卷 发布:2021-03-15 14:13:41 浏览:840
中国地质大学自动取票机 发布:2021-03-15 14:13:15 浏览:779
曾文武汉地质大学 发布:2021-03-15 14:11:33 浏览:563
中国冶金地质总局地球物理勘察院官网 发布:2021-03-15 14:10:10 浏览:8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