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地理人文 » 人文地理学的调查方法

人文地理学的调查方法

发布时间: 2021-01-19 20:08:15

『壹』 人文地理学的研究任务是什么

人文地理学经过长期发展已形成一个较完整的学科体系。一般可以分为综合理回论部分、通论部分(部门人文答地理学)和专论部分(区域人文地理学)。人文地理学综合理论部分主要指对人地关系理论的研究。人文地理学通论部分可分为经济、政治、社会文化3个大的方面,也有一些学者将其分为社会文化和经济两个主要方面。人文地理学专论部分则包括对各种地区人文要素的区域地理研究。

『贰』 人文地理学分析方法有哪些

  • 人文地理学

  • (地理学分支学科)

  • 编辑

  • 人文地理学以人地关系的理论版为基础权,探讨各种人文现象的地理分布、扩散和变化,以及人类社会活动的地域结构的形成和发展规律的一门学科。又称人生地理学。它是地理学的两个主要分支学科之一,“人文”二字与自然地理学的“自然”二字相对应,泛指各种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现象,也有一些学者认为仅指社会文化现象。人文地理学一般有广义与狭义之分,广义的人文地理学包括社会文化地理学、政治地理学、经济地理学等,狭义的人文地理学则指社会文化地理学。

『叁』 现代人文地理学研究具有哪些特征

人文现象的分布、扩散和变化虽然受到自然环境的制约,但是社会、经济、文化和政治等因素,尤其是社会生产方式和社会经济制度也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人文地理学可以说是地理学中的一门人文科学或社会科学。人文地理学的研究特点既有综合性、地域性和动态性等地理学各分支学科所共有的特征,又有以人文现象作为研究主体的特征;其研究对象虽与社会科学有相同之处,但其注重地域分布特征及人文现象与地理环境的相互关系,又不同于社会科学,从而形成其特有的理论和方法,成为一门跨学科的边缘性科学。作为地理学中一门接近人文或社会科学的学科,人文地理学在研究方法上既采用地理学中传统的方法(如实地调查、运用地图等)和现代方法(如航空像片、卫星像片、地理模型等),也引进大量的社会科学方法(如抽样调查、定量技术、心理学和行为学等研究方法)。
任务和意义
地理学是研究地球表面的自然现象和人文现象空间分布以及两者间相互关系的一门学科,人文地理学和自然地理学是相互密切联系的两大组成部分。因此,人文地理学的发展对于地理学的发展有重要作用。人文地理学同经济学、人口学、政治学以及环境科学、生态学、区域科学、行为科学结合,可以为解决世界性的资源短缺、人口危机、自然灾害、环境污染和生态平衡以及城市问题等作出人文地理贡献,尤其是对于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发展规划起到重要作用。人文地理学的分支学科和研究课题中,有许多也是其他学科的基本研究内容之一。如经济地理学对于经济学、人口地理学对于人口科学、城市地理学对于城市科学、政治地理学对于政治学、军事地理学对于军事科学、民族地理对于民族学、语言地理对于语言学、宗教地理对于宗教学、人种地理学对于人类学,都是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
苏联20世纪30~60年代,曾出现用经济地理学取代人文地理学、割裂人文地理学和自然地理学之间联系的片面做法,从而阻碍了人文地理学的发展。苏联地理学恢复了统一地理学,经济地理学也已涉及其他社会因素,成为社会经济地理学。中国50年代到70年代也曾取消人文地理学,80年代开始大力恢复人文地理学研究。一方面系统地引进外国人文地理学理论和方法,另一方面在原有的经济地理学等学科研究的基础上,开展了人口地理学、城市地理学、旅游地理学以及其他方面的研究。
问题和趋势
人文地理学仍然缺乏完成大区域宏观研究和小区域微观研究之间的联结所需的理论和方法,仍是许多分支学科松散组合的一门学科,有待于进一步的发展。此外,有关人地关系的理论探讨,数量统计方法和模型、系统的运用,行为科学的引进,以及对社会实际问题的研究,也尚处于初始阶段。
尽管人文地理学仍存在一些问题和薄弱环节,但在现代社会发展中,人类的作用(尤其是人的素质)和科学技术的作用日益显著,使得地理学人文化的趋势加强。人文地理学地位的提高,将使地理学的发展进入一个新的阶段。
人文地理学处于一种对社会、对自然、对人类的一种学问,相对地理学的其他分类,难度比较大,但内容更贴近我们的生活。学好这门学问,对我们的生活是有极大帮助的。

『肆』 人文地理学习方法

其实地理很容易的,会觉得复杂可能是因为学习方法或者老师讲课的问题。每章书有个大标回题,答从大标题细分下去其实是很容易记的,其实学地理也不需要很多辅助资料什么的。除了必修书之前就一本地图册和平常的练习(比如报纸,练习册)就够了。比较教科书上的知识是不够的,我的地理知识有很多是在报纸上学来的,那些东西是在教科书上没有的。如果是记不住的话就多翻下地图册拿笔多画画写写都可以加深印象,以前我们还专门拿一个本子来画世界地图呢。无论是整个世界地图还是一个地区一个国家基本上都画过。还有就是必须多做题目。如是读图和分析都过关的话考地理基本上是没问题的,而且是绝对可以考高分的。如果考不了高分就很可惜了。

『伍』 关于武汉大学人文地理学专业的一些问题

去武汉大学网站上看看

『陆』 专家系统法属于人文地理学哪种方法论的具体研究方法

专家系统属于人文地理学等等那个具体研究方法的话,你可以去看一下这方面的一个相关书籍。

『柒』 《我国人文地理学研究的若干基本意识问题》读后感

[《我国人文地理学研究的若干基本意识问题》读后感] 作者根据自己的有限阅读(特别是从中外学术研究和论文写作的对比角度),来探讨我国人文地理学研究存在的方法论问题,《我国人文地理学研究的若干基本意识问题》读后感。作者指出了我国人文地理研究的方法论的五点不足之处,即问题意识、学术史意识、与同行对话意识、理论意识以及学术规范意识方面的不足。 通览全文,所谓的五个问题意识在论文写作的过程中得到了全面体现。对于文中将科林伍德称之为科学家,本人觉得改为哲学家和历史学家应该更为妥当。写论文首先要有论题,就牵涉到论题的选择。文中的所谓问题意识,就是学术研究(包括论文写作)的题目要有意义性,而不是盲目性的去写一些毫无意义的文章。作者在指出学术刊物上存在此类问题意识较弱的同时,也指出导致这一状况的原因,即教育体制与学术评价机制的问题,以及讲问题氛围的缺失。的确,在现今关于教育体制和学术评价体制问题在很多高校和学科中存在。在信息化的时代,找资料有益处,也有负面的影响。因为一检索就出来许许多多学术论文来,在这些参差不齐的文章中不知有多少是不合格的“商品”。近来一些学术抄袭问题也是屡有发现,甚至包括一些知名学者。这些都同现在的学术评价体制的功利化有关,任务化的学术研究是短见的。康德当上教授后,十年没发表一篇文章,潜心研究批评哲学。十年后,他发表了《纯粹理性批判》,仅凭这一部著作,康德就可以奠定他在哲学史上的不朽地位。而现在有的学者写了许许多多的文章,其中的含金量又在哪? 其次,写论文要有资料,好比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文中的所谓学术意思,就是要了解相关问题或领域的学术研究成果。这样既可以避免研究中无意义的重复性,同时也可以借鉴他人的学术成果。好在当今的科技发达,特别是搜索功能的强大,对于这个问题是大有帮助的。但是这里还有一个问题,即过去与现在学术成果的对待问题。与同行对话意识问题中也存在这种情况。文中提到斯特拉波的《地理学》一书很少被提及,原因之一是同时代的人没有花费时间去阅读,读后感《《我国人文地理学研究的若干基本意识问题》读后感》。正如被称为历史哲学真正奠基者的意大利人维柯的《关于各民族共同性的新科学原则》未受同时代的人重视,直到身为后辈的德国人赫尔德继承与发展了他的思想。而对于过去的学术成果也不要盲目的继承。现在有一些人总喜欢搬出过去知名学者的话语作为论据来证明自己的命题。随着时间的变迁,学术研究也存在时间限度。所以对于现在的学术成果要给与重视,因为当代的研究更具有宽度与时代性。特别是同行的研究,所谓众人拾柴火焰高,更多的同行之间的互相探讨与借鉴,才有可能造就学术的辉煌。因此,与同行的对话也可以成为论文写作的资料之一,这种资料更有研讨性与现实性。 所谓的理论意识,就是写论文的指导方法与思想。文章中提到的不管是激进地理学、人文地理学,还是行为地理学和马克思主义地理学等等,都是从不同的方面或方法来研究问题。有的注重空间,有的注重政治或经济方面。而量化方面的抽样调查、量表技术等一些方法被带入研究中。好比论文研究什么方面,是写政治方面还是文化方面等等。用什么方法去进行研究,是用比较的方法还是假设法等等。正如文中所讲的理论的构建是比较复杂的问题,它需要事实的论证和时间的推敲。对于文中作者所提到的“鉴于研究的根本目的是要发展理论”看法觉有不妥之处 ,似乎我们的研究活在理论的框架内。作者提到的研究时的态度是值得思考的,在有些人看来,这些处理方法更像是理想化的。 最后提到的学术规范意识,就像是论文写作中的引文和文献参考的处理问题。引用他人的成果要标明来源,既是尊重作者,更是尊重学术。而不是像斯宾格勒那样“不厚道”,在整个《西方的没落》中,他只感谢了两个人:歌德和尼采。他的书中引用了大量同时代人的历史资料和研究成果,但他全把他们放在注释中简单了事,有些甚至根本只字不提。 读完这篇文章后,会豁然发现所谓人文地理学研究中的若干基本意识问题不仅仅存在于人文地理,或者是地理学中,它也同样存在于其他学科中。原本看到这题目时,觉得有一种宏大感,特别是若干问题等字眼,但读后却有一丝的失落感。若为人文地理学研究中的若干基本意识问题的话,本文似乎有所浅显,深度有所欠缺。后来网上一查,发现作者在给其所在学校的研究生的报告用的是《我国人文地理研究的方法论问题》的标题,觉得这个更为贴切。估计是人文地理杂志的编辑改的吧。总体上文章条理清晰,也是通俗易懂的,而且也确确实实的反映了学术研究中存在的问题。

〔《我国人文地理学研究的若干基本意识问题》读后感〕随文赠言:【这世上的一切都借希望而完成,农夫不会剥下一粒玉米,如果他不曾希望它长成种粒;单身汉不会娶妻,如果他不曾希望有孩子;商人也不会去工作,如果他不曾希望因此而有收益。】

『捌』 如何理解人文地理学研究中的空间性特征

一、人文地理复学研究的调查研制究方法 地理社会调查 科技文献资料 地理调查和信息获取的新技术与新方法 区域地理方法:描述、比较和归纳 二、人文地理学研究的空间模型方法 (一)人文地理学研究的主要数学模型 统计分析模型规划与管理模型系统分析

『玖』 人文地理的研究方法

在很长一段时期内,欧洲许多的大学地理课是由历史学者讲授的,他们十分强调地理学研究,特别是人文地理学的研究与历史学关系密切,而且历史地理学的研究也长期囿于历史人文地理的内容,因此历史地理学曾是人文地理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英国的学者达比等自20世纪30年代以后,开始研究历史自然地理,使历史地理学不仅研究历史时期人文地理现象的变化,也研究历史时期自然地理现象的变迁,从而成为地理学的一门独立分支。
20世纪60年代以来,由于社会经济和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人文地理学在理论、方法以及研究内容等方面发生了巨大变化。
在人地关系理论方面,已由过去的环境决定论、可能论以及适应论转变为和谐论。在生态学和环境科学发展的影响下,分析并和谐人与环境的关系已成为人文地理学的新课题。 在观察和分析方法方面,数学方法的出现极大的促进了人文地理学的发展。1965年,美国华盛顿大学地理系教授加里森开设研究班,用数学统计方法培养了一批地理学者。其中的英国学者乔利和哈格特在1960年以后把数量方法引进剑桥大学和布里斯托大学地理系,使得这种革新很快在各国地理学者中传播开来,对地理现象分布差异的表述开始从定性向定量阶段发展。
电子计算机的应用
使地理学者能够处理多种变量的复杂计算,对一些空间规律的研究采用新的统计方法和技术手段,进行精确的度量,并用数字形式表达人地关系,说明区域差异及其变化。
自20世纪50年代系统论创立以后,美国地理学家阿克曼于1966年提出:地理学者应当探索许多各自不同,但又相互依赖的变量的一种系统的概念,从时空角度处理人与环境的系统。60年代开始,不少学者已在研究生态系统、政治系统、经济系统、社会系统以及地域系统方面作出贡献。定量计算和系统论思想的引进,使地理学开始采用模型来表述所研究的地理现象。
60年代行为科学兴起后,出现了行为地理的研究。70年代,行为研究在地理学中十分盛行,通过研究不同人类社会集团、阶层、阶级对不同环境的反应和行为决策这一过程,使地理学为解决实际问题的决策可发挥更大的作用。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旅游业蓬勃发展,旅游收入对于国民经济收入的重要性日益提高,使得旅游地理学发展很快,成为人文地理学的一个新分支。人类以各种不同的社会集团的形式存在,各集团的不同文化既是社会环境的组成部分,又是人们行为制约的因素。因此,自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研究空间中的社会现象和文化差异的社会文化地理学重要性日益提高。同时,许多国家重建城市的需要,新的城市迅速增加、城市规模日益扩大的趋势,促使城市化进程加快,使城市地理学在人文地理学中逐渐居于重要的地位。
传统的人文地理学以小区域研究、经济区划和文化景观类型为其主要论题,现在则转向分析解决现实社会问题为主,涉及国土整治、环境保护、贫穷和饥饿、种族歧视、资源合理利用以及改善人民生活等问题。20世纪中期以来,人文地理学开始面向社会问题,从而在研究中打破各分支学科人为界线,出现新的综合。

『拾』 人文地理学的研究对象和内涵是什么

地理学是研究地球表面的自然现象和人文现象空间分布以及两者间相互关系的一门学科,人文地理学和自然地理学是相互密切联系的两大组成部分。因此,人文地理学的发展对于地理学的发展有重要作用。

人文地理学同经济学、人口学、政治学以及环境科学、生态学、区域科学、行为科学结合,可以为解决世界性的资源短缺、人口危机、自然灾害、环境污染和生态平衡以及城市问题等作出贡献,尤其是对于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发展规划起到重要作用。

(10)人文地理学的调查方法扩展阅读

问题和趋势:人文地理学仍然缺乏完成大区域宏观研究和小区域微观研究之间的联结所需的理论和方法,仍是许多分支学科松散组合的一门学科,有待于进一步的发展。

此外,有关人地关系的理论探讨,数量统计方法和模型、系统的运用,行为科学的引进,以及对社会实际问题的研究,也尚处于初始阶段。人文地理学仍存在一些问题和薄弱环节,但在现代社会发展中,人类的作用和科学技术的作用日益显著,使得地理学人文化的趋势加强。

热点内容
鹿特丹港国家地理 发布:2021-03-15 14:26:00 浏览:571
地理八年级主要的气候类型 发布:2021-03-15 14:24:09 浏览:219
戴旭龙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发布:2021-03-15 14:19:37 浏览:408
地理因素对中国文化的影响 发布:2021-03-15 14:18:30 浏览:724
高中地理全解世界地理 发布:2021-03-15 14:16:36 浏览:425
工地质检具体干些什么 发布:2021-03-15 14:15:00 浏览:4
东南大学工程地质考试卷 发布:2021-03-15 14:13:41 浏览:840
中国地质大学自动取票机 发布:2021-03-15 14:13:15 浏览:779
曾文武汉地质大学 发布:2021-03-15 14:11:33 浏览:563
中国冶金地质总局地球物理勘察院官网 发布:2021-03-15 14:10:10 浏览:8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