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地理形势
❶ 中国地理形势的封闭性与传统文化的封闭性有何关
中国传统文化具有内向型气质、和谐型风格和伦理型内核,这些特征与中国地理环境关系密切。
中国人的哲学观念中也渗透着“天人合一”、“知行合一”、“情景合一”等思想。 和谐的文化风格影响着中国人的社会心理和思维方式。在古代中国,哲学家大多把建立统一和谐的理想社会作为自己的责任,统治者希望“太平盛世”,被压迫者希望“太平世界”。 过分强调和谐与统一,反对“过”与“不及”,这些文化风格在一定程度上是中国落后而相对稳定的封建社会得以长期延续的原因之一。和谐的文化风格也使中国人的思维方式存在一些固有的缺陷,由于习惯和满足于从直观上笼统地把握事物的性质,忽视了对事物本身的深入解剖。
❷ 中国历史上的人口迁移状况关于历史地理方面的
关于中国古代移民
(一) 在中华民族的历史上,黄河故道中、下游地区是古代文明的发祥地,也是古代中国人口分布的重心所在。直至秦、汉之际,此地区的人口在全国总人口的比重大体保持在80%左右。 西汉末年长达数十年的社会动乱,致"人相食,城郭皆空,白骨蔽野",黄河流域人口受到严重损失。 东汉末年至三国末年前后九十年间,中原地区战乱频多,此地区人民纷纷向相对安定的南方逃亡,使"中原户口,十不存一"。 黄河流域及附近地区出现"名都空而不居,百城绝而无民者不可胜数",结果黄河流域人口比重由80%下降至60%,直至唐中叶的"安史之乱"前,全国人口分布,大致稳定在这一局面。
(二) 发生在天宝十四年(755年)的"安史之乱",第二次造成了中原人民大量南移。"天下衣冠士庶,避地东吴,永嘉南迁,未盛于此"。 "安史之乱"后,中原地区"人烟断绝,千里萧条",官方人口统计只剩约1700万人,总数不到此一历史事件发生前的三分之一。 这次战乱虽仅持续七年(755-763年),但中原地区人民南迁并没有因战乱的结束而终止,直至唐末和五代十国时,南迁的中原人民仍相望于道。经过"安史之乱"后中原人民的南迁,南、北方的人口比例,首次出现均衡的状况。
(三) 北宋末年的"靖康之难",再次导致中原人民南迁,其规模之大,持续时间之长,可与历史上的"永嘉之乱"、"安史之乱"相伯仲,其结果使南方人口第一次超过北方,最终完成了中国人口、经济、文化重心从黄河流域向长江流域的转移,从此中国社会便进入南盛北衰的阶段。 此后中原人民南迁并未停止。宋末元初,元末明初,明末清初的几次社会大动乱,又 一次次导致中原地区的人口在全国总人口中的比例下降。尤其是蒙古人、满洲人入主中原之初,迫使中原人民纷纷南逃避难,而先期迁徙到长江中、下游地区的中原移民则部分流往岭南。
(四) 赣南客家人因迫于清廷颁布"迁海令"而返迁其祖居地陕南。清统治者颁布"迁海令"的目的,是企图通过对东南沿海地区居民强制迁移,隔绝收复台湾的郑成功的反清武装与内地反清势力的联系,防郑再次北伐。 按"迁海令"的规定,江苏、浙江、福建、广东等沿海各省,划地为界,令居民限时迁出。"初立界去海二十里,犹以为近也,再缩二十里,犹以为近也,又再缩十里,凡三迁而界始定。" 广东最早实行迁界和受害最重的是粤东客家人聚居地,"坠县卫城廓以数十计","尽燔庐舍,民间积聚器物,重不能致者,悉纵火焚之。乃着为令,凡出界者,罪至死。""迁海令"实施前后持续约二十年之久。它的施行给包括客家人在内的沿海地区的居民带来惨重的灾难,迁民颠沛流离十不存八九,渔舟、商船禁止出海,致众多的商港、渔村变为废墟,阡陌良田也成灌莽荒丘。在此情形下,客家人冒险远走南洋,北返西北其祖地,是理所当然的。
同人口本身的发展一样,中国人口迁移的历史虽然悠久,但其演变过程也不是直线渐进的,而是表现出典型的波浪式起伏。当社会比较安定时,其规模就小,也比较平稳;当社会因天灾人祸出现动乱时,其规模就会陡然增大,增大的程度几乎同动乱的大小完全成正比例。此外,人口迁移的规模与各个朝代采取的政策也有关系。受以上因素影响,在中国人口迁移史上大致形成了以下几次高潮:
(1)秦代和西汉 秦是一个能量很大的皇朝,它统一中国后出于政治和经济上的需要,组织了一系列大规模的人口迁移,其中有一些在中国的人口迁移史上,是属于先驱性的,对以后历代的移民政策影响很大。除政治流放外,其内容主要分两类。第一类是“实关中”,如始皇二十六年(公元前221年)“徙天下豪富于咸阳十二万户,”目的在于加强统治,把关中发展成为名副其实的国家政治中心。第二类是戍边和开发新区,其中最著名的有北戍五原、云中,南戍五岭,人数均达数十万人,对长城沿线和华南的开发起了重要作用。
“汉承秦制”,继续奉行“实关中”和移民戍边的政策,尤其是对河套地区、河西走廊、青海东部以及新疆中部的大规模屯垦移民,在政治上具有重大意义。
(2)东汉末年和三国时期 这是中国历史上一个罕见的社会大动乱时期。军阀混战,生灵涂炭,促成了大规模的人口迁移。在三国鼎立的形势确立以前,即各地军阀大混战时期,移民均为逃避战乱的流民,他们由战乱最烈的黄河中下游地区迁出,大部分向南迁至长江流域。移民中不少学者、士大夫后来均为吴、蜀二国罗致,其中最著名的有诸葛亮、周瑜、鲁肃、张昭等,原籍临淮(今安徽定远)的鲁肃曾号召部属:“淮泗间,非遗种之地。吾闻江东沃野千里,民富兵强,可以避害”是为典型代表;另一部分则向北迁至长城沿线甚至辽东,移民中著名的有管宁。
三国鼎立时期,为壮大己方实力,三方均努力招抚流民,发展屯垦,并尽量从境外招收、劫掳人口,包括少数民族,如曹魏把大批匈奴、乌桓人迁至内地,孙吴派兵至台湾,“得夷州数千人还”。
经过前后近90年的人口大迁移,中国长江流域和长城一线人口增加,并得到进一步的开发。少数民族的迁入,给中华民族注入了新鲜血液,但在当时也不可避免地会产生民族矛盾,为随后的两晋南北朝时期更大规模的人口迁移和社会动乱埋下了伏笔。
(3)两晋南北朝时期 这是中国历史上又一个大分裂、大糜烂、大破坏的时期,迁入北方的各少数民族在其中扮演了重要角色。在长达一两个世纪的动乱中,黄河流城惨遭蹂躏,从而促发了一次又一次向南方移民的高潮。仅据官方统计,公元313~450年之间北方南渡的人口即达90万人,占北方原有户口的1/7。事实上这一统计由于流离混乱之际,户口多有隐匿流失而大大缩小。正像有人早已指出的:“自中原丧乱,民离本域,江左造创,豪族并兼,或客寓流离,民籍不立。”“时百姓遭难,流离此境,流民多庇大姓以为客。”这说明移民的实际规模当远在上述官方统计之上。期内移民的分布仍以长江流域为主,更南的福建两广移民也不少,据记载:“晋永嘉二年,中州版荡,衣冠始入闽者八族,所谓林、黄、陈、郑、詹、丘、何、胡是也。”一波又一波的移民浪潮,为中国经济和人口重心自北向南的历史性转移奠定了基础。
(4)“安史之乱”隋、唐两朝在政治上能量很大,但在人口迁移上的作为却远不如秦、汉,原因在于人民在此之前经历了几个世纪的动乱,饱尝流离之苦,安土重迁,从心理上对人口迁移十分反感。此外,秦、汉之官方移民,包括屯垦戍边,大多未能终善其事,往往利未见而害先行,教训是很大的。故隋、唐二朝官方组织的人口迁移甚少。直至震憾全国的“安史之乱”爆发,黄河流域再次沉入血海,才触发了又一次人口南迁的大潮。据史书记载:“天宝末,安禄山反,天子去蜀,多士南奔,吴为人海。”“天下衣冠士庶,避地东吴,永嘉南迁,未盛于此。”这次人口南迁大潮的余波,一直持续到唐末和五代十国时期,至此,中国南方的人口规模第一次达到了同北方平分秋色的地步。
(5)“靖康之难”至南宋末年 由金人大规模南侵造成的“靖康之难”以及其后长达100余年的宋、金对峙,使中国又遭到一场巨大的社会动乱,由此产生的人口迁移,其规模之大,持续时间之长,均堪与“永嘉丧乱”和“安史之乱”相伯仲,其性质和形式也相似。据记载,“建炎末,士大夫皆避地……衣冠奔踣于道者相继。”“西北士大夫遭靖康之难,多挈家寓武陵”。“四方之民云集二浙,百倍常时。”连南方一些偏僻山区,也接纳了不少移民,如广西容县“介桂广间,渡江以来,避地留家者众。”北方大批人口的南下,对南方的社会发展起了很大的促进作用。南宋的许多文臣武将亦多来自北方,岳飞、韩世忠、张俊等皆是;平民中南下的著名人物也很多,如李清照、辛弃疾等。
(6)元末明初 中国广大的中原地区在从“靖康之难”到元末的两个多世纪中屡遭浩劫,至明初已是“中原草莽,人民稀少。”与人口高度稠密的江南形成鲜明对照。这种极不平衡的人口分布格局,产生了对人口迁移的现实需求,再加上开疆卫边的需要,使明初出现了人口迁移的一个高潮,但其性质与前几次因动乱产生的大移民完全不同。
明朝建立后不久即着手组织人口迁移,如“徙江南民十四万于凤阳,”“迁山西泽、潞民于河北,”徙“沙漠遗民”屯田北平附近,徙江西农民于云南湖广,等等。故史籍称“太祖时徙民最多。”明初为了巩固边防,在长城一线设立了称为“九边”的9个镇,在国内其它战略要地,也设立了许多驻兵设防的卫,仅洪武朝三十一年设卫即达136处。为解决边防军的粮饷问题,明初组织了大规模的移民屯垦戍边,“于时,东自辽左,北抵宣大,西至甘肃,南尽滇蜀,极于交趾,中原则大河南北,在兴屯矣。”前往云南屯田的移民多达四五十万,规模浩大,在政治上、经济上都收到较好的效果。
(7)清代对台湾的移民 台湾在元代正式列入中国版图。17世纪初被荷兰殖民者侵占后不久,郑成功即率兵一举收复。此后郑成功组织了对台湾的大移民,不长时间内移民数即达20万人,在全岛总人口中占了大部分。清朝统一台湾后,对移民问题采取了暧昧的态度,即不准移民携带家眷,使之难以在台湾生根,目的乃在于防止台湾人口日增,羽毛丰满后重蹈郑成功在台湾抗清的“覆辙”。直至清代中叶,因大陆人口压力增大,上述政策才有所松动,从而引起对台移民的高潮。1811年台湾汉民已逾200万人,比一个半世纪前猛增了六七倍。清代后期,朝廷鉴于国际形势之险恶,对台湾的战略意义有所认识,不仅完全解除了对移民的限制,还在厦门、汕头、香港等地设立“招垦局”,以提供资助和优惠来促进对台湾的移民,为日后的发展在人口上奠定了基础。
(8)清末和民国时期对东北的移民 在历史上中国的东北地区(含内蒙古东部)人口一直不多,清初满人倾族入关后人口更加稀少。满清统治者视东北为“祖宗肇迹兴王之所”,为保护“参山珠河之利”,长期对东北实行封禁政策,并在辽宁境内筑起“柳条边”,严禁居民越界垦殖。同时又把东北作为流放犯人的场所,这些所谓“流人”,对东北的开发起了重要作用。加上违禁前来的农民,全区总人口至清代中叶仍有明显增长。进入19世纪,黄河下游广大地区连年遭灾,成千上万的破产农民不顾禁令,源源流入东北,至1840年全区总人口已突破300万人,比100年前猛增了七八倍。这时全国人口已达4亿人,人口压力使社会矛盾日趋激化,而在国际上,列强步步进逼,尤其是沙皇俄国对东北一直虎视耽耽。在此形势下,满清朝廷遂于1860年在东北局部弛禁放荒,1897年全部开禁,如此既减轻了关内人口压力,为朝廷开了一项财源,又充实了边防。此外,对移民还“酌量给以工本”。所有这些都促成了一股“闯关东”的狂潮,到1910年东北总人口已增至1800万人以上,比1840年增长近5倍。
民国建立后,“闯关东”的洪流仍然源源不断,“九一八”以前估计年均移入约25~30万人,大部分来自山东、河北两省,此后移入人数仍很可观。新中国成立前夕,全区总人口巳近400万人,比1910年再翻一番。纵观中国整个人口迁移史,清末民初对东北的移民,强度最大,效果最佳,无论对中国人口地理还是经济地理,均产生了巨大而深远的影响。
❸ 中国地理形势的封闭性与传统文化的封闭性有何关系
中国内陆多名山大川,将国土分割,容易形成区域文化,正所谓“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
❹ 怎样看待中国风水学和江西形势派风水理论
上饶市周易文化研究会会长、上饶师院教授 饶组天 中国古代风水学是一门关于建筑的环境选址和布局的学问。它的基本理念是“天人合一”和“乘生气”。“天人合一”是指人与环境要和谐,即建筑物的气场、周围环境的气场要与人的气场协调,不要相冲、相克。要达到“天人合一”就必须“乘生气”。“生气”就是对人和生物有利、有益的气,不是过冷、过热、有毒之气。“乘”就驾驭、利用和控制“生气”,使之不散,这就要“藏风得水”。中国风水学流派繁多,但在“天人合人”“乘生气”这基本理念上是共同的,区别主要在“乘”的技术方法上,有的偏重于以“形”为法,称“形法”派,即“形势”派;有的偏重于以“理”为法,称“理法派”,即“理气”派。即使在技术、方法上,形势派与理气派也有许多共同的东西。中国的地理环境呈多样性,有高原地貌、平原地貌、丘陵地貌、临海地貌等,因此,“乘”生气的技术和方法也不尽相同。我们要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因人制宜,博采各派之长而用之。 人要生存、发展,必然要与自然界进行物质、能量的交换。自然界的“风”,含有氧气、地气、水气,有光波、能量、超微粒子、磁场、宇宙射线等。自然界的“水”是人的生命之源,还可以吸收能量、光波、超微波,调节气温等。“风水”可以作为环境的代名词。而风与水又是依一定的地形、地貌而存在的。从中国的地理形势看,处于北半球,地势西北高、东南低,季风气候,一般来说,建筑物理想的气场选择是坐北朝南、山环水抱、曲折有情之地。中国古代的聚落民居、皇城宫殿、庙宇寺观、阴宅陵墓的选址和布局都遵循这些风水格局。中国风水学历经数千年的历史考验,证明是有效的,包含地理学、环境学、气象学、景观学、美学、心理学、建筑学、伦理学的合理成分,具有实践检验的科学性,可以作为现代城市、农村规划、建筑选址与布局的借鉴。但是,由于生产力发展水平和社会条件的限制,中国古代人对人与环境的认识还处于经验与体验的阶段,基本上是描述性,概括性的,不能用现代的地球物理学,水文气象学、天文学、环境景观学和人体生命科学进行分析、论述。中国风水著作中有些词语难懂,如“相冲”“相克”“煞”之类。不要以为这些都是“迷信”,如建筑物的大门对着交通主干道,叫“穿心煞”或“穿心箭”,容易出现车祸,不安全。“相冲”是有“矛盾”的意思,“相克”有矛盾“对立”的意思,“煞”是“对人不利”的意思。有些神秘的东西,是现代人还未知的东西,我们要用现代的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去揭开风水的神秘面纱,传承和发展我国先人的智慧。当然,中国风水学历经数千年,受时代的局限,有些人为了某种利益编造一些迷信的东西,这的确是存在的,是糟粕,必须清除。我们不能因为有些神秘的,甚至迷信的东西就对风水学全盘否定,打入冷宫。正确的态度应该是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推陈出新,古为今用。要先“入乎其内”,再“出乎其外”,以历史的观点和现代科技成果进行鉴别。有些属于审美、心理、民俗方面的东西,也不能以自然科学去评判,如“镇邪物”,有体现人们追求吉祥和心理安慰作用,不能一概斥之为“迷信”。 风水界人士奉杨筠松为江西形势派(即形法派)的师祖。杨筠松是唐代人,《四库全书》载其生平不祥,“不见史传”,但知其“地理术”(唐代未有“风水”名称)有独到的理论,为人相宅、相地,施行仁德,世称“救贫”。未见其“地理术”之著作传世,只是“口诀”密传。学徒传承甚众,名声远播。《四库全书》所载《撼龙经》《疑龙经》《天玉经》《青囊奥语》等,均为明代人托杨筠松之名而编写的。 明王袆《王忠文集》:“择地以葬,其术则本于郭璞所著《葬书》……后世之为其术者,分为二宗,一曰宗庙之法,始于闽中,其源甚远,至宋王仍乃大行,其为说主星卦,阳山阳向,阴山阴向,不相乖错,纯取五星,八卦以定生克之理,其学浙间传之,而今用之者鲜。一曰江西之法,肇于赣人杨筠松、曾文迪及赖大有、谢世南辈尤精其学,其说主于形势,原其所起,即其所止,以定位向,专指龙穴砂水之相配,而他拘忌在所不论。其学盛于今,大江以南无不遵之者。”细读《撼龙经》《疑龙经》等术,其主要内容符合“龙、穴、砂、水”之“形势”论述,虽不是杨筠松亲自编写的,但体现了杨筠松的“地理术”理论。杨公之风水理论原于《葬书》的形势论。“千尺为势,百尺为形”,山即龙,“势如万马,自天而下”,“势如巨浪,重岭叠峰”,“势如降龙,水绕云从”“势如重屋,茂草乔木”均为吉地;“形如覆釜,其颠可富”,“形如植冠,永昌且欢”也为吉地。因为气与水均随形势而始终,好的形势可“乘生气”。典型的吉地为后有靠(有靠之山),前有照(水如镜谓之照),左右有砂(环卫之小山)。形势派选龙、砂、水的吉地点“穴”。《撼龙经》中论述了山垄落脉的形势,如“须弥山是天地骨,中镇天地为巨物。如人脊背与项梁,生出四肢龙突兀。”“两水夹处是真龙,枝叶周回中是者”“水抱应如山来抱,水不抱兮山不到”。这是形势派的本旨,但《撼龙经》中加入“九星”论之,如“请从垣外论九星,北斗星宫系几名。贪巨武星并辅弼,禄文廉破地中行。”罗盘上有“九星翻卦”,配五行、八卦以小游年、大游年定方位之吉凶,理气派用得多,而形势派用九星来分析山之形与势,吸取了理气派的一些“地理术”,以使自身更加完美。 杨筠松的江西形势派风水理论从《撼龙经》《疑龙经》等看,主要是为阴宅选址服务的技术,对阳宅的选址与布局是否有用呢?只要认识古人“事死如事生”的观点就不难理解了。中国古代先民有“慎终追远”、孝敬老人的传统,认为对待逝去的老人也应如对待生人一样,生人要“乘生气”,死人也要“乘生气”。死人“入土为安”,选了吉地住得舒服,“气感而应,鬼福及人”,可以“荫蔽子孙”,使活着的子孙幸福安康。所以这些“乘生气”“山环水抱”“左青龙,右白虎,前朱雀,后玄武”的太师椅格局也可以用于阳宅。相阳宅与相阴宅在许多理念上是相通的。《黄帝宅经》云:“故宅者,人之本。人以宅为家,居若安,即家代昌吉;若不安,即门族衰微。坟墓川冈,并同兹说。”但相阳宅,除大的形与势以外,还重“向”(即朝向,方位),引入阴阳、五行、八卦、二十四山、九星之类的内容。因此,城市、农村建筑的选址与布局,应以形势派的理论为主,再结合一些理气派的内容。 一般来说,形势派风水理论比较适合于龙脉较多的长江以南地区,而平原地区、临海地区少龙山或无龙山,是否适用呢?只要遵循“乘生气”“藏风得水”的理念,又变通技法,是可以适用的。平原地区“高一寸为山,低一寸为水”,《撼龙经》云:“高水一寸即是山,低水一寸水回环”“莫道高山龙易识,行到平洋失踪迹。藕断丝连近好寻,退卸愈多愈有力。”可见,地理形势虽不同,而道理是一样的,要因地制宜。 明王袆在《王忠文集》中认为形势派的风水学“其学盛于今”,而理气派的风水学“而今用之者鲜”,这是什么道理呢?因为形势派的风水学偏重于山水之形与势,生气又随形与势而聚与散,看得见、摸得着,而且形势又与景观审美结合在一起,科学性比较多一些。如山势雄伟,奔驰而来,植被茂丰,氧气必然多;如果是孤山,林木稀疏,氧气就不足。山环水抱,其形呈锅状,犹如特大型的接受信息能量的天线。利于藏风得水,吸收自然界的生气和能量。形势派“而他拘忌在所不论”,把“形势”放在第一位,百姓大众容易接受。而理气派的一些具体做法,禁忌较多,如将九星与二十四山对应一起来定方位,决凶吉,又与命理结合,就更加“玄虚”,难说清“道理”,百姓大众不容易接受,所以用者少。但理气派有阴阳、五行、八卦的理论支持,具有思辨色彩,而形势派偏于应用,哲理性、思辨性不足,因此,后来形势派也吸取了理气派的长处,是对原先形势派的发展和丰富。其实,形势派与理气派已相互融合,我中有你,你中有我,只是各有偏重而已。有流派就有个性,有创新,有互补效应,允许有不同意见,以适应多样化的需求,但各派不能相互诋毁、攻击,应求同存异,以事实效应为依据,促进和谐发展。 江西形势派风水理论在中国古代很“兴盛”,其对现代的城市建设是否有价值呢?回答是肯定。我国的经济建设已进入高速发展的快车道,工业化、城市化建设迅猛发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如火如荼,“构建和谐社会”已成为国家的重要决策,这正是江西形势派风水理论大显身手的大好时机。“人与自然的和谐”已成为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江西形势派风水就是要帮助人们通过寻龙、觅砂、观水、望气选择建筑的最佳“穴位”,使之“藏风得水”,环境优美、鸟语花香、生气充盈、人居舒适、益寿延年、事业兴旺、达到人与自然的和谐,促进人的身心和谐及人际关系的和谐。 目前,我国的城市建设和农村建设仍然存在一些问题,主要是缺乏规划,见缝插针地建设,拆拆建建,建建拆拆,造成很大的浪费,即使有规划也是注重功能(中心区、生活区、商业区、工业区等),很少考虑人与环境和谐的要求。有的将工业区、公墓建在“上风上水”之地,造成废气、死人气和臭水的污染。有的将交通的主干道建在“四正”(子午和卯酉)线上,引导居民、商埠沿主干道而建,造成地球磁场的磁吸引与东西向,不利于人们的健康。有的城市绿地偏少,因为作为城市“肺”的绿化具有“藏风得水”和化煞(调整气场)的作用。有的建筑构思缺乏创意,拘泥于“仿洋”,千域一面,高楼林立,互相交错,形成“热岛效应”。有的在城市、农村改建、扩建、搬迁中不注意保护有历史价值的古代建筑,使具有风水价值和地域特色的建筑文化失落,让城乡“失去记忆”和失去文化底蕴。有的为了维护中国建筑文化的自信,却设了一些“穿西装戴瓜皮帽”的建筑,显得“四不象”,也不合形势派的要求。形势派讲究美观。建筑是技术和艺术的结合,对审美的要求较高。建筑物是“石头的史诗”“凝固的音乐”,具有韵律美。其轮廓与造型具有雕塑美。内部空间是力学与美学的结合,具有构造美。总之,江西形势派风水理论会给城市和农村建设的建筑选址、布局提供有益的启示。
❺ “拉尼娜”现象对中国气候有什么影响
今年8月份以来,赤道中东太平洋已经进入了拉尼娜状态。国家气候中心预测,秋季会继续维持拉尼娜状态,预计到今年冬季会达到峰值,也就是到今年冬季会形成一次弱到中等强度的拉尼娜事件。
在多数拉尼娜事件盛行的冬季,欧亚中高纬大气环流经向度可能加大,影响我国的冷空气活动比常年更加频繁,我国中东部地区气温较常年同期偏低的概率较大。
在全球变暖的气候背景下,影响我国冬季气候的因素更加复杂,北极海冰融化、欧亚积雪变化等因素都会影响东亚冬季风环流的变率,进而影响我国冬季的气候异常。
❻ 地理信息系统专业现在在中国的哪几个城市就业形势较好
北京,武汉,南京,广州,上海等;不是小城市,gis是新型科技,怎可能在专小城市。为何在这些地方,属不仅是大城市,更关键是gis高校多,科研实力强.至于就业形势,大城市压力都不小,如果想出去闯闯,那就选一个喜欢的城市,找个还可以的公司。积累两年经验就可以跳槽了。
❼ 北京有哪几个区
北京市共有16个区
密云区,延庆区,朝阳区,丰台区,石景山区,海淀区,门头沟区,房山区,通州区,顺义区,昌平区,大兴区,怀柔区,平谷区,东城区,西城区。
(7)中国地理形势扩展阅读:
北京市辖区的行政区,面积,邮政编码,政府驻地
1.东城区,41.84平方千米,100010,景山街道。
2.西城区,50.7平方千米,100032,金融街街道。
3.朝阳区,470.8平方千米,100020,朝外街道。
4.丰台区,304平方千米,100071,丰台街道。
5.石景山区,85.74平方千米,100043,鲁谷街道。
6.海淀区,431平方千米,100089,海淀街道。
7.顺义区,1021平方千米,101300,胜利街道。
8.通州区,906平方千米,101100,潞源街道。
9.大兴区,1036平方千米,102600,兴丰街道。
10.房山区,2019平方千米,102488,拱辰街道。
11.门头沟区,1451平方千米,102300,大峪街道。
12.昌平区,1344平方千米,102200,城北街道。
13.平谷区,948.24平方千米,101200,滨河街道。
14.密云区,2229平方千米,101500,鼓楼街道。
15.怀柔区,2123平方千米,101400,龙山街道。
16.延庆区,1994平方千米,102100,儒林街道。
❽ 中国各地域间文化形式的差异 中国文化与中国地理之间的关系 中国文化传承与中国地理之间的关系
一、中国历史地理环境的基本特征
中国文化产生和发展的地理生态环境,是指中国进入文明社会以来的整个历史时期的地理环境,即历史地理环境。地理环境包括两个主要方面:自然地理环境和人文地理环境。一般说来,自然地理环境,如气候、地形、地貌、水文、植被、海陆分布等,发展变化的速度比较缓慢,有时需要相当长的时间才能为人们所觉察。但在某些阶段和某些局部地区自然地理环境的变化也可能发生得非常迅速,非常剧烈,造成巨大的影响。人文地理环境,如疆域、政区、民族、人口、文化、城市、交通、农业、牧业等方面,发展变化的速度比自然地理因素发展变化的速度要快得多。当然,这两方面的是相互作用,不能截然分开的。
1、疆域、政区
自秦至清的疆域范围,以鸦片战争前的清疆域为极盛。秦汉实行郡县制,唐朝逐渐演变为道-州-县三级制,宋朝主要为路-州-县三级制,元朝实行行省制,明清沿袭,基本形式为省-府-县。
2、民族、人口
中国历来是多民族国家,各族共同缔造中国,中国领土也由各民族共同开拓和巩固。公元初已有6000多万人口,几经起落,至19世纪中叶达4.3亿。人口分布极不均衡,迁移频繁,移民众多。
3、地形、地貌
一些湖泊消失,或发生巨大变化;水道、水系的变迁,如黄河改道,海河水系形成;海陆变迁,一些沿海地区陆续成陆,另一些地区又沦入大海;黄土高原水土流失,地貌破碎;沙漠扩大或范围变动等。
4、气候
温度变迁,有过多次反复,由寒转暖,又由暖转寒;湿润状况的变迁,由湿润而逐渐干燥,旱情增加。
二、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特征
中国传统文化诞生在中国这一特定的地理环境里,在发展的过程中形成了自己的独特性,地理环境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特征产生了深远而持久的影响。
1、具有连续性和持久性
在数千年的人类文明进程中,中国文化是唯一不曾中断的、具有连续性的文化,这是人类历史上的奇迹,这在很大程度上不得不归功于中国拥有一块完整而广阔的地理环境。中国传统文化在对周边外来文化进行潜移默化中,始终保持着自己完整的风格和日趋完善的系统,长期绵延不绝,使中国文化具有较强的自信心和稳定的发展过程。
中国与古埃及、古巴比伦、古印度同为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但不同的是:中国文化的发展从一开始便依托黄河、长江两大流域,内部拥有广阔的回旋余地。历史一再表明,当北方强悍的游牧民族挥师南下,中原王朝在失去黄河流域时,还可以以长江流域及珠江流域为依托延续着自己的文化。因而在中国历史上,西晋、北宋灭亡,随后还能在东南一隅分别建立了东晋、南宋,并且都延续一百多年。正是因为拥有这种回旋余地较大的空间,使得中国文化不像古埃及、古巴比伦、古印度等古文化在后来的历史进程中,或是被取代而中断了,或是湮灭、消失了。
2、具有多样性和包容性
中国传统文化是一种内生文化, 内部优越的自然地理条件, 使生息于黄河流域的汉民族率先发展了自己的文化, 随后便不断融合了中国境内其他的地区及民族的文化,中国少数民族如匈奴、鲜卑、羯、契丹、辽、金等最终自觉或不自觉的接受了中华文化并融入她的血脉之中, 没有这种融合, 就没有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中国文化的这种融合力和同化力正是一个独立的古文化系统得以保存和延续的先决条件。
3、具有保守性和封闭性
中国文化是在三面陆地、一面临海,四周较为封闭的地域里发展起来的。自然障碍将古代中国人与外界隔开,形成了相对封闭的地理环境。这样很容易造成一种隔绝机制,阻断了中国同外部世界更多的交往。加上内部优越的自然条件,几乎完全可以自给自足,再加上因早熟的农业文明,周边地区的相对落后,使一向以“天朝自居”的中国人更不愿主动与外部世界打交道。在中国历史上,虽有张骞开辟“丝绸之路”、郑和七下西洋的壮举,但大多数朝代基本上都是奉行闭关自守的对外政策,与外部世界交往较少,到了近代更是采取愈发严重的闭关锁国。由于中国传统文化的保守性及封闭性,使得中国在近代没能及时地吸收和受容外来的优秀文化,导致中国近代历史上出现屈辱。
三、地理环境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
1、地理环境对中国文化形成和延续的影响
中国是一个素称“以农业立国”的国家,各朝统治者都是高度重视农业的发展。究其原因,地理环境是一个极为重要的因素。“以农业立国”这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中国古代文化是一个典型的农业社会文化。
中国有极为广袤的疆土,其内部平原广阔,特别是黄河,长江两流域平原毗连,没有明显的天然的屏障,因此在政治,经济,文化以及军事上都易于统一,所以历史上强悍的游牧民族南侵,中国纵使丧失了首当其冲的黄河流域,仍有广大的退路可供周旋。其他古文明地区沦亡于外族的入侵,即一蹶不振,独中国能对边族潜移默化,始终保持着自己文化的独特风格和完整系统,并使之绵延不绝。
2、地理环境对中国文化多样性的影响
中国复杂的地形和多样的气候,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地缘文化和区域思想观念。早在先秦时代就形成了各具特色、对后世影响深远的齐鲁文化、燕赵文化、三秦文化、荆楚文化、吴越文化、巴蜀文化及岭南文化等。中原地区由于对农业的重视而养成重土安迁的观念;东南沿海一带由于耕地有限,重视海外贸易,思想观念开放,西北的绿洲地区因土地限制和地处交通要道,商业发达较早;北方游牧民族由于环境恶劣,不得不以频繁的迁徙和战争来对付环境的压力。中国的区域文化虽然表现出明显的差异,但又并存于中国传统文化之中,形成了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体多元结构。随着中国农耕经济向周边的扩张,中国传统文化固有的包容性又促使区域文化的相辅相成、渐趋合一。儒、道、佛三教的并行而立,盛唐时的胡汉交融,都充分的说明了这一点。正是由于这种多样性及包容性,中国传统文化始终保持着生机与活力。
3、地理环境对开放和封闭的影响
地理环境的开放与封闭是相对的,不能一概而论,不同生产力对环境有不同要求,也会产生不同结果。中国有较易于隔离的地理环境。东面临海,西北横亘漫漫沙漠,西南有世界上最大的青藏高原。这些都是地理上的阻绝地带,给予农业民族无法突破的限制。这种一面临海,其它三面陆路交通极不便利,而内部回旋余地又相当开阔的环境,形成一种与外部世界半隔绝的状态,使中国没有向外部拓展的野心,养成了独自经营,和平温顺的国民性格。所以,中国文化大体上是在本土独自酝酿成长,虽偶有外来文化成分由西域或海上传入,皆能雍容消纳,使中国文化的发展稳定而富于自信。
四、结束语
中国传统文化上下数千年,历史悠悠不绝,不仅包含丰富的内容,覆盖了辽阔的国土,还一直影响到今天的现实生活。现在,在整个世界连成一体、世界文化不断交融的新形势下,在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进程中,在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的要求下,我们必须努力建设自己的新文化。既要结合自己的国情,引进一切优秀的、有价值的世界文化遗产,始终保持开放的心态,善于吸收外来的新鲜的文化成分,更要充分发挥、合理利用和有效保护自身的传统文化资源,使中国传统文化发扬光大、长期延续,并用其解决现代化进程中出现的问题,避免西方发达国家在工业化过程中暴露出来的许多弊病,使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具有健康向上的、积淀深厚的精神文化做保证,并使各国在世界文明的进程中分享中国传统文化的独特贡献。
探讨中国传统文化与地理环境关系的意义,在于充分吸取和利用中国传统文化中关于人与自然关系的有价值思想,加深对自然规律的认识,强化对文化环境的热爱和保护,在强调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同时,更要注重区域文化的建设与协调发展。中国传统文化产生和发展于中国这一特定的地理舞台,它已经而且必将在这一舞台上、甚至在整个世界舞台上发挥更大的作用。
❾ 位于中东地区的叙利亚最近国内形势混乱,要在地图上找到叙利亚的地理位置,需要用到的地图是()A.
想知道叙利亚的具体位置,应选择世界政治地图.
故选:A.
❿ 中国地理:我国油气资源分布勘探开发状况,说说我国能源工业的战略布局策略。谢谢
新疆能源从“替补”走向“主力”长期以来,辽阔的东部油田是我国石油、天然气开发的“主力军”,资源储量丰富的新疆扮演了战略接替区的角色。在如今东部油田产量逐年递减、我国石油对外依存度已达45%的情况下,新疆成为政府和石油企业关注的焦点,加快勘探开发的需求已十分迫切。能源领域的资金流向、高层动态等信号显示,我国油气资源开发“重心”已开始加速西移,这意味着在我国能源建设“梯队”中新疆正逐渐从“替补”位置转移到“主力”位置。6月下旬,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曾培炎在新疆考察时与国家发改委、国土资源部有关人士及中国石油、中国石化两大集团管理层一致认为,加快新疆能源建设的时机已经成熟,条件基本具备,今后几年要将新疆建设成重要的油气资源战略基地,以改善国内油气资源供应短缺的问题。油气储量丰富新疆塔里木、准噶尔及吐哈三大盆地共蕴藏着209亿吨石油资源和10.85万亿立方米天然气资源,分别占全国陆上油气资源总量的25.5%和27.9%,被地质学家视为我国油气勘探潜力最大的省区。2004年新疆原油产量为2260万吨,销售收入405亿元,实现利润195亿元,三项指标均创历史新高。自1990年以来,新疆原油产量年均增加111万吨,增长幅度连续15年保持全国第一。按照中国石油和中国石化的初步规划,2010年新疆原油产量将达到3000万吨,天然气达180亿立方米,合计油气当量为4400万吨,加上通过输油管道从哈萨克斯坦进口的2000万吨原油,新疆可成为中国第一油气大区。塔里木盆地是我国最大的含油气沉积盆地,预测石油资源量107亿吨,天然气资源量8.39万亿立方米,目前石油探明度仅为8%,天然气探明度不足10%。根据国土资源部新一轮全国油气资源评价的初步数据,塔里木盆地石油、天然气可采资源总量分别位列全国第三和第一。2005年,整个塔里木盆地原油产量将突破1000万吨。盆地内已探明的国内最大的整装高压高产天然气田——克拉2气田三级天然气储量达到1.4万亿立方米,在其稳产期内可年供天然气107亿立方米,为西气东输奠定了坚实的资源基础。国土资源部副部长汪民表示,塔里木盆地的油气勘探开发将进入从量变到质变的新阶段,56万平方公里处处有油、处处有气。勘探节奏加快曾培炎在“塔里木油气勘探开发形势座谈会”上说,目前新疆资源探明程度尚处于早期,要组织精兵强将加大勘探力度。同时,新疆地质条件复杂,勘探开发难度大,希望企业在找油理论和勘探技术上取得新的突破。为尽快实现油气资源的战略接替,中国石油、中国石化集团近年来均加大了对新疆油气资源勘探开发的投入力度。近期出台的本年度投资计划显示,2005年两大集团将投资208.5亿元用于新疆油气上游勘探开采。其中,中国石油为142亿元。2006至2008年,中国石油在勘探方面的投资额总计400亿元,平均每年约133亿元。中国石化在新疆的油气勘探开发投资已从1999年的14.8亿元增加到去年的67亿元,今年的投资规模将与去年持平。塔里木盆地是两大集团勘探开发的重点。中石化总经理陈同海说,集团不断加大塔里木勘探开发投资力度,既是为国家争取更多的油气资源,也是企业自身结构调整、进入上游领域的需要。在该公司塔河油田开钻的塔深1井,设计井深8000多米,创造了中国陆上钻井的最深纪录。能源输出提速曾培炎提出,新疆油气开发要加强综合规划,对资源勘探、能源运输和石油天然气加工进行统筹考虑,合理规划管道、铁路、公路、电网等多种运输方式,建立健全能源综合运输网络。事实上,以多种运输方式输出新疆油气能源近两年已有了突破性进展。截至6月底,4000多公里的西气东输管道已将22亿立方米的天然气从塔里木盆地送到了上海白鹤镇,途经甘肃、宁夏、陕西、山西、河南、安徽、江苏、浙江,成为国民经济的大动脉。随着塔里木油田公司一系列天然气田的重大发现,西气东输稳定供气30年的资源基础已经得到落实。6月17日凌晨,西气东输的配套项目——上海漕泾燃机工程竣工,这是第一个利用燃气机组并网发电的项目,标志着上海首次利用“西气”缓解本市电力缺口。该项目比原计划提前了8个月完成,意在使“西气”能在上海今夏用电高峰阶段“助一臂之力”。国家发改委副主任张国宝说,当前有关部门要增加投入,尽快探明一批天然气储量,与进口邻国天然气相结合,在条件成熟时部署第二条西气东输大动脉。这是此前“第二条西气东输管道”的传闻首次得到证实。今年3月底,国家另一个重点工程——西部原油成品油管道新疆哈密段也开始动工,2006年将全线贯通。规划中的新疆鄯善-兰州原油管道,全长1500多公里,设计年输油能力1000万吨;乌鲁木齐-兰州成品油管道,全长1800多公里,设计年输油能力800-1000万吨。建成后的西部原油成品油管道将把新疆、甘肃和西南地区的输油管道及石化企业连接起来,形成庞大的能源传输网络,并可释放2000多万吨的铁路运力,减少转运环节,实现资源和市场的有效对接,使西北地区石油资源得到充分开发利用。6月23日,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开出185亿美元的“天价”竞购美国第8大石油公司——优尼克公司,立刻引起了国际能源界的极大关注。这表明在石油需求出现指数级增长的情况下,我国不得不在委内瑞拉、苏丹、伊朗、秘鲁甚至美国积极运作大型油气收购项目。另一方面,在拓展海外市场的同时立足国内油气资源开发无疑是确保能源供应的另一个有效途径。种种迹象显示,有力的政策支持和强劲的投资势头正为新疆新一轮油气开发热潮奏响“序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