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旅游地理学会
1. 简述中国旅游地理学习的主要方法
掌握中国旅游资源的形成与分布规律,了解中国区位与旅游客源市场,制定科学合理的区域旅游发展战略,为中国旅游资源的可持续开发利用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基础.
2. 哪里有学习中国旅游地理的心得体会如题 谢谢了
(一)旅游业知识阐述。 1.旅游业是为旅行、观光、游览服务的一项综合性行业,旅游活动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产物,旅游既能满足人民的精神需求,又能够促进经济的繁荣,社会秩序的稳定。同时发展旅游业可以增加外汇收入,回笼资金,扩大就业,促进经济发展,因而成为当今世界最大的产业部门之一。 2.科学技术的进步和交通工具的发展,为人们外出旅游提供了必要的前提和保证。 3.旅游业具有能够提高人们素质和促进民族文化的交流,扩大国际间的交往与合作。 4.旅游业投资少、见效快、利润高的特点,它是服务性行业,对能源、矿产资源利用少,对环境的污染较少,又被称为“无烟工业”。 (二)“旅游活动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中的主要知识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分析旅游活动中产生的环境问题(环境污染、对动植物资源的破坏、对背景环境的破坏、对文物古迹的破坏、对正常社会秩序的破坏)以及带来的后果。旅游活动的规模应与旅游区的环境承载量相适应,一方面要充分开发旅游资源,服务于人们的生产与生活。另一方面应注意不能超过旅游区的环境承载量,如果规模超过环境的承载量,就会对旅游区的资源产生破坏,使环境恶化。①旅游活动排入环境的废弃物,包括交通工具排放出来的废气,各种旅游设施排出的污水,旅游者乱抛的垃圾等。②对动植物资源的破坏,指当地居民为从事商业旅游活动,不适当地使用当地的旅游资源。③对背景环境和文物古迹的破坏。指各种旅游服务性设施设计建设不当,对风景造成的破坏。④对正常社会秩序的冲击,指旅游活动对当地生产、交通、公共设施生活供应带来的影响。 2.全面分析旅游活动产生环境问题的原因(自然和人为原因,主要从人为方面分析)、提出具体的解决措施。 3.辩证和综合地评价旅游资源开发条件的优劣,而旅游资源的开发条件主要包括:游览价值、市场距离、交通位置及其通达性、地区接待能力和环境承载量。 (三)中国和世界的旅游资源。 中国旅游资源: 1.自然风光-西湖、白头山天池、天涯海角、长江三峡、桂林山水、黄山、日月潭。 2.古代文化艺术宝藏-明孝陵、承德避暑山庄、龙门石窟、敦煌莫高窟、布达拉宫、万里长城、秦陵兵马俑。 3.革命纪念地-井冈山、遵义、广州、武汉、南京、上海、南昌。 4.民族风情-汉族端午节赛龙舟、苗族和侗族的芦笙节、彝族的火把节、元宵节舞龙灯、傣族的泼水节、蒙古族的那达慕大会。 5.十大名胜:北京故宫、八达岭长城、承德避暑山庄、秦陵兵马俑、长江三峡、桂林山水、苏州园林、杭州西湖、台湾日月潭。 世界旅游资源: 艾菲尔铁塔(法国)、凡尔赛宫(法国)、泰姬陵(印度)、麦加(沙特阿拉伯)、耶路撒冷(巴勒斯坦)、仰光大金塔(缅甸)、吴哥窟(柬埔寨)、富士山(日本)、克里姆林宫(俄罗斯)、罗马古斗兽场(意大利)、赤道纪念碑(厄瓜多尔)、夏威夷群岛(美国)、巴特农神庙(希腊)、水城威尼斯(意大利)、风车之国(荷兰)、格林威治天文台旧址(英国)。
3. 从社会经济背景出发中国旅游地理学的发展历程和趋势的问题
从学术问题到复学术规制范:旅游地理学者的自觉性反思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旅游地理学经历了30年的积累,一些旅游地理学者逐渐认识和反思旅游地理学科发展与学术贡献、实用价值的关系,积极回顾和评价学科发展问题。一方面,在中国改革开放30周年的历史背景下,学者从社会发展宏观背景、学术发展整体背景以及旅游业实践背景的视角,回顾了中国旅游地理学30年的发展,总结了不同时期研究的价值取向对学科发展的影响[1]。另一方面,从学科内部发展的角度,学者们就某些研究方向进行了回顾和总结,内容涉及社区旅游、山地旅游、遗产旅游、探险旅游、旅游目的地、旅游规划、旅游城市化等
4. 中国旅游地理学与旅游学的关系
中国旅游地理学与地理这门学科关系比较大,但是与旅游学的关系较小。
5. 中国旅游地理的基础知识体系包括什么
中国旅游地理基础知识体系归纳
自然地理
1.旅游资源的特性: 种属多样性、分布地域性、结构组合性、时代性和变化季节性、永续性和不可再生性
2.风景地貌类型:
(1)以岩性分
①花岗岩地貌: 因表面剥蚀而造成“石蛋”奇光, 地貌学上成为“球状风华”。 如山东邹城峄山、 日光岩、“天涯海角”
②玄武岩和流纹岩:由火山熔岩冷却凝结而成,“象形”或“造型”地貌。如黑龙江五大连池、 浙江雁荡山
③石英砂岩峰:林棱角分明、峰林奇特。如湖南西北部武陵源风景区的张家界、天子山、索 溪峪
④石灰岩: 由石灰岩等可溶性岩石在地表水、 地下水对岩石的化学、 机械作用过程中所形成, 集中在滇黔桂
⑤红色砂砾岩:丹霞地貌,由一系列硬度较小、已收风化的红色砂砾岩在风化剥落、流水侵 蚀、重力崩塌的作用下形成 ⑥变质岩
(2)以成因分
①流水:由地表水的侵蚀、搬运和堆积作用形成,其中因河流切穿山地而形成的峡谷是最富 有观光价值的一种地貌形态。如重庆和湖北的长江三峡、雅鲁藏布江大峡谷、虎跳峡 ②冰川:由冰川侵蚀和堆积作用形成,前者有冰斗、角峰、刀脊、冰川槽谷、峡湾、羊背石 等冰蚀地貌形态;后者有冰碛丘陵、鼓丘、冰砾扇等冰碛地貌;此外,冰体融化所形成的冰 桌、冰桥、冰兽、冰蘑菇也有较大观赏价值
③风沙:干旱和内陆地区由强风、流沙、间歇性地表水等因素造成的特殊风化、侵蚀、堆积 地貌。旅游类型主要有雅丹地形、沙丘、沙漠、戈壁、响沙
④海岸:基岩海岸、沙岸、生物海岸。如红树林和珊瑚海海岸
⑤岩溶
⑥丹霞
⑦黄土:一种特殊的沟谷流水地貌,由风力从西北沙漠地区搬运而来的第四纪堆积物,质地 均一,富智力性而垂直节理发育,因此最易被流水侵蚀而流失,主要形态是沟谷和谷间地貌
⑧火山
3.中低山的旅游价值:
(1)峰峦起伏、风景秀丽、自然风光迷人。山体峻拔陡峭、奇峰怪石形成了婀娜多姿的“山 色”;山体降水多于平地,常形成泉流、瀑布、积雪或冰川;因空气湿度大,山体多云雾, 可观赏云海、日出等奇景;植物种属多样,较高山地并有垂直分布现象
(2)气候宜人,是盛夏避暑圣地。气温随海拔高度增加而递降,一般低于同纬度平原;山 区远离城市和工业中心,环境污染较少;山区一般自然植被保存较好,负离子含量高;此种 高度多数游人较为方便到达
(3)自然与人文环境结合使名山更具特色。宗教和皇帝的封禅活动、文人雅士的游访均留 下了众多的人文以及,使名山更具特色
4.五岳:泰山、华山、嵩山、恒山、衡山(东、西、中、北、南) ;
(1)地貌形态:坐、立、卧、行、飞
(2)特色:雄、险、峻、幽、秀
(3)宗教:除华山为道教独占外,其余为佛道共占一山。
(4)名称由来:
①由皇帝的祭祀活动开始;东岳泰山是历代皇帝祭天的地方和举行封禅大典之地
②祭祀活动由秦始皇开始,由汉武帝初定五岳名称(山东泰山、陕西华山、河南嵩山、安徽 天柱山、河北大茂山) 。隋文帝改湖南衡山为南岳;明代改山西恒山为北岳;清顺治年间定 今日之五岳
③东岳泰山是五岳之首,影响力最大
(5)独尊五岳缘由:
①从地理位置看,五岳当中有三个(东、中、西岳)位于黄河岸边;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摇篮
②从地形条件看,五岳高耸于平原、盆地之上,显得格外险峻,即绝对高度不大,但相对高 度大
③皇帝的封禅活动造就了五岳
④僧人道士在这里念经修行,善男信女在这里烧香许愿,名人雅士在这里赋诗作画,给五岳 留下了众多的人文遗迹
5.五岳简介
(1)东岳泰山:五岳之尊,我国第一个进入世界遗产名录的旅游景区;由古至今,共有 72 个皇帝亲临泰山登山祭天或举行封禅大典; 自然风景与古迹融为一体 (山间遍布诗文碑刻) ; 有四大古建筑群之一和三大殿宇之一--岱庙、天贶殿;山顶观日出,看黄河金带 (2)西岳华山:自古华山一条路,危岩高耸,险居五岳之首;五岳之中,仅华山为道家独 占
(3)中岳嵩山:中岳庙为我国最早的道教庙宇之一;为禅宗的发源地,少林寺名扬天下; 有四大书院之一的“嵩阳书院”; 有元代著名科学家郭守敬的“观星台”
(4)北岳恒山:半山以上松柏参天,人烟稀少,十分幽静;悬空寺名扬天下,三教殿十分 稀有;应县木塔全国仅有(不在主要游览线上)
(5)南岳衡山:林木苍郁,景色幽秀,“五岳独秀”;衡山“四绝”--祝融峰之高,藏经殿之秀, 方广寺之深,水帘洞之奇
6.世界遗产(截止 2012 年)
(1)世界自然遗产(8 处) :九寨沟、黄龙、武陵源、三江并流、大熊猫栖息地、中国南方 喀斯特(重庆武隆和云南石林和贵州荔波) 、三清山、中国丹霞(贵州赤水和福建泰宁和湖 南崀山和广东丹霞山和江西龙虎山和龟峰和浙江江郎山) 、云南玉溪澄江帽天山化石群
(2)人文遗产(27 处) :明清皇宫(北京故宫、沈阳故宫) 、颐和园、天坛、长城、平遥古 城、大足石刻、秦始皇陵与兵马俑、苏州古典园林、丽江古城、周口店北京人遗址、承德避 暑山庄与周围寺庙、武当山古建筑群、布达拉宫与大昭寺、龙门石窟、明清皇家陵寝、曲阜 “三孔”、莫高窟、青城山-都江堰、皖南古村落-西递和宏村、云冈石窟、中国高句丽王城王 陵及贵族葬墓、澳门历史城区、安阳殷墟、开平碉楼与村落、福建土楼、开封天地之中历史 建筑群、内蒙古元上都遗址
(3)双重(4 处) :泰山、黄山、峨眉山与乐山大佛、武夷山
7.河川的旅游价值:
(1)观光游憩河段,特别是河水清澈,河谷形态奇特,两岸植被茂密,景色秀美,近岸地 带人文资源丰富,可进行岸边或水上游览的河段,一般为中游地段
(2)上游地段,由于河床纵坡大,水流湍急,适合开展运动性、参与性很强的水上漂流活
(3)河口观潮,如钱塘江大潮,每年农历 8.1-18 为最佳观潮期
(4)水网水乡景观,河流出海口的三角洲地带,水网密集,形成秀丽的水乡景。
8.我国著名的游览江河: 长江:“黄金水道”;最具代表性—三峡区,分别是瞿塘峡、巫峡、西陵峡;“小三峡”和“小 小三峡”;长江中下游平原—江汉湖平原、鄱阳湖平原、洞庭湖平原 黄河 珠江 漓江:四绝,分别是山青、水秀、洞奇、石美;佳景:潭深、险滩、流泉、飞瀑、 万泉河、 钱塘江。
9.著名的湖库:杭州西湖、镜泊湖、肇庆星湖、无锡太湖、浙江千岛湖 湖泊成因:
(1)构造湖—因地质活动而形成,特点是湖岸平直、岸坡陡峻、湖形狭长、深度较大,如 滇池、洱海、洞庭湖、鄱阳湖、巢湖。
(2)火山口湖--火山口积水而成,特点是湖泊外形近圆形或马蹄形,深度较大,如长白山 天池、湛江湖光岩 。
(3)堰塞湖—山崩滑坡、泥石流、火山熔岩等阻塞河流而成,如镜泊湖(黑) 、五大连池 。
(4)冰川湖—冰川冲击而形成的凹地,积水成湖,多分布在高山高原或高纬度地区,如天 山天池、喀纳斯湖 。
(5)喀斯特湖—石灰岩地区的溶蚀洼地积水而成,特点是无一定排列方向,面积不大,水 不深,形状多成圆形或椭圆形,如肇庆星湖、贵州百花湖 。
(6)河迹湖—河流改道而在废弃的河道中积水成湖,大多位于大河中游平原,湖形似弯月, 如扬州瘦西湖、武汉东湖、惠州西湖 。
(7)海迹湖--也称泻湖,因沿岸沙嘴、沙洲的不断向外伸展,最后封闭河湾而成,主要分 布在滨海三角洲冲击平原地区,如杭州西湖、太湖 。
(8)风蚀湖--大风吹蚀沙地而成,特点是大小不一,湖水较浅,主要分布在沙漠地区,如 甘肃月牙泉 。
(9)人工湖--水库,指人工修筑的具有拦洪蓄水的调节径流等多种功能的蓄水区域,如北 京密云水库、浙江千岛湖、广东万绿湖。
10.瀑布分类:
(1)按水流量的洪枯多寡:常年性、季节性、偶发性;按跌水次数--单级、多级; 按产生 的环境条件--江河干支流上瀑布(地下飞瀑) 、山岳涧溪瀑布;按分布特点--孤立型、群体型 。
(2)我国三大瀑布:黄果树瀑布(两奇:瀑上瀑、水帘洞) ;黄河壶口瀑布(三绝:水中螺、 水底冒烟、七色彩桥) ;镜泊湖吊水楼瀑布 。
(3)庐山三叠泉:依着山势分为上中下三级,一气呵成从山头凌空下泻,宛如一幅水帘悬 挂长空,又名“水帘泉”,形成于冲宽谷与九叠峡谷相交的“裂点”上,循着冰川琢成的“冰阶” 转折成三叠,上叠形如飘雪拖练,中叠势如碎玉摧冰,下叠状如玉龙走潭,庐山众多瀑布里 最为雄伟和秀丽
11.泉水
(1)分类:温泉(超过 20 度或当地平均气温的热水、热汽和出露泉)和常温泉/冷泉(低 于 20 度或~的出露泉)
(2)旅游价值:可观赏价值、医疗保健价值、品茗酿酒价值
(3)我国五大历史名泉:
①镇江中冷泉:水质轻,无涩味,清甜有余,赛过甘露
②无锡惠山泉:上池呈八角形,水色透明,甘醇可口;中池为方形,水质次之;下池最大, 系长方形,水质又次之; 《二泉映月》
③杭州虎跑泉:可溶性矿物质少,硬度低,水质极好,泉水表面张力很大,龙井茶和虎跑水 合称为茶事“双绝”
④苏州虎丘泉:俗称观音泉,该泉甘洌,水清味美
⑤济州趵突泉:与大明湖、千佛山并称“济南三胜” ,素称“72 泉”之首,池内三股清泉有车 轮那么大,昼夜喷涌,池水澄碧,游鱼可数 。
(4)我国名泉:
①五大连池药泉:包括南饮泉和北饮泉—饮疗泉、翻花泉和南洗泉—浴疗泉、龙眼泉,各泉 水流水如柱,终年不竭 。
②云南大理蝴蝶泉:泉水从岩缝沙层中浸透出来,水质特别清冽,蝴蝶种类繁多 。
③广西桂平乳泉:为一裂隙泉,泉水清澈透明,甘甜爽口,水位和水温常年保持一定,含对 人体有益的微量元素,矿化程度低,表面张力大 。
④河北野三坡鱼谷泉:“八大怪泉”之一,水质清澈,每年农历谷雨前后,从泉口会随水喷出 活蹦乱跳的咸鱼,年年按时流出。
⑤西安华清池
⑥从化温泉:以礁石泉、沙滩泉最著名 。
⑦海南兴隆温泉:最早开发、最具规模 。
⑧青藏高原地热泉
12.气象气候类型
(1)雨景:最常见,我国较著名的有江南烟雨(指东南沿海、四川盆地秋季降的如丝细雨, 呈现出细雨霏霏、烟雾缭绕的景象,如“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巴山夜雨(指 川陕交界的大巴山地中的山间谷地,气温高、湿度大,谷地中湿热的空气不易扩散,夜里降 温后湿热的空气上升使水汽凝结,出现皓月当空而细雨蒙蒙的景象) 、梅雨(指江淮一带春 末夏初的连阴细雨,使风景区的远山近水一派空蒙,时隐时现,如“水光敛滟晴方好,山色 空蒙雨亦奇”)
(2)云雾景:由云雾积聚和流动而成,如黄山云海、西湖“双峰插云”、峨眉山“罗峰晴云”、 蓬莱“狮洞烟云”、太白山“平安云海”、庐山瀑布云、大理点苍山
(3)云霞景:由日出日落阳光透过云层的散射作用而成,包括霞和霞光,常与山地水汽、 云雾相伴随,主要形式有朝霞、晚霞、彩云、雾霞,如浙江东钱湖、江西彭泽八景、鸡公山
(4)冰雪景:东北“林海雪原”、燕京“西山晴雪”、嵩山“少室晴雪”、九华山“平冈积雪”、 西湖“断桥残雪”、台湾“于山积雪”、关中“太白积雪” 。
(5)雾凇、雨凇景:又名“树桂”,是雾天里形成于树枝、电线和景物上的白色而松软的水 滴凝结物,如峨眉山和庐山 。
(6)风景:只能感受不能观赏,大多衬托其他风景,如碣石山“石洞秋风”、峨眉山“白水秋 风”、大理“下关风”。
(7)佛光:如庐、峨眉、泰、黄山,峨眉山金顶佛光最为著名 。
(8)蜃景:分海市蜃楼(上现蜃景,如普陀山、连云港海州湾、北戴河东联峰山、山东蓬 莱--最著名)和沙漠蜃景(下现,如新疆戈壁滩、甘肃敦煌) ,由于大气光线折射和反射作 用而成,远处建筑物将太阳光反射出来通过折射率不同的空气层时会发生折射或全反射 。
(9)极光景:指高纬度地区高空出现的一种辉煌瑰丽的彩色光像,一般呈带、弧、幕、放 射状,明亮时多为黄绿色,微弱时为白色,有时带红、蓝、灰紫色,由太阳发出的高速带电 粒子使高层分子或原子激发而致,如漠河、新疆阿勒泰地区
13.以气候为优势的旅游名城:
(1)冰城哈尔滨:“丁香城”,旅游区点有哈尔滨冰灯游园会(冰雕,冰灯,冰建筑) 、哈尔 滨太阳岛、玉泉狩猎场(全国最大封闭式狩猎场)
(2)春城昆明:南濒滇池,三面环海,属低纬度高原山地季风气候,日照长,霜期短,气 候温和,夏无酷暑,冬无严寒,鲜花四季盛开,旅游区点有世博园、翠湖、大观楼、滇池、 路南石林、云南民族村
(3)江城吉林:三面临水,四周环山,地貌为中山山区-低山丘陵区-峡谷湖泊区-河谷平原 区,松花江呈 S 形穿越市区,旅游区点有雾凇(与长江三峡,桂林山水,云南石林合称为 中国四大自然奇特景观) 、陨石、松花湖(发源于长白山主峰白头山天池)
(4)避寒胜地三亚:最南端城市,北靠高山,南临大海,地势自北向南逐渐倾斜,三面环 山,山海河集一地,众多海湾与岛屿,四季如夏,三冬不见霜雪,属热带海洋季风性气候, 旅游区点有南山文化旅游区、蜈支洲岛、亚龙湾(拥有世上最美的海滩和海水) 、蝴蝶谷、 天涯海角、西岛 。
(5)“不夜城”漠河:有“白夜”(昼长夜短或极昼)和“北极光”两大自然奇景。
14.四大避暑胜地:
(1)庐山:江西省北部,北濒长江,东南临鄱阳湖,春季晚来,夏季凉爽,秋季早到,冬 无酷寒,雨量丰富,植被茂盛,有三大名寺(西、东、大林寺)和五大丛林(海会、秀峰、 万山、栖贤、归宗)著名的佛教建筑,“政治名山”,“世界别墅建筑艺术博物馆” (2)浙江莫干山:“清凉世界”,以“天下雅秀”闻名于世,主要特征是“三胜”(竹泉云)和“四 优”(清绿凉静) ,被誉为“江南第一山”,明清时期曾有“水乡佛国”说法,“世界建筑博物馆”, 植被覆盖高达 92%,植物、昆虫、动物种类繁多
(3)河南鸡公山:八大自然景观(佛光、云海、雾凇、雨凇、霞光、异国花草、无日不风、 青分楚豫) ,以“山明水秀、泉清林翠、气候凉爽、风景幽奇、别有天地”而驰名,“中国避暑 胜地,豫南云中公园”,“午前如春,午后如秋,夜如初冬”,“三伏炎蒸人欲死,清凉到此顿 疑仙”,奇峰怪石(怪巧奇美) ,“万国建筑博览会”,“天然植被园”,“天然中草药园” 。
(4)河北北戴河:海岸平直,发育了宽约 2、30 米的平缓沙质和还太。—海岸平直,发育 了宽约 2、 米的平缓沙质和海滩, 30 陡峻的海蚀崖和残留海面的礁石为金山嘴和鹰角石的主 要景观,天然的海水浴场,海滩向后有一级和二级海蚀阶地,建有众多疗养院、休养所、文 化宫、海滨公园,联峰山辟为“莲蓬山公园”,山上有观音寺、钟亭、望海亭;南临大海,冬 暖夏凉,且湿度恰到好处,附近入海河流少且短小,流量、泥沙量都不大,海水清澈洁净, 夏季水温较高,适合游泳;空气清新,滨海地区负离子含量高。
15.生物旅游资源的分类:
(1)主类--C 生物景观
(2)亚类—CA 树木、CB 草原与草地、CC 花卉、CD 野生动物栖息地 。
(3)基本类型—CAA 林地;CAB 丛树;CAC 独树、CBA 草地;CBB 疏林草地、CCA 草 场花卉地;CCB 林间花卉地、CDA 水生动物栖息地;CDB 陆地动物栖息地;CDC 鸟类栖 息地;CDE 蝶类栖息地(或分为:①自然生物旅游资源-植物、动物、自然保护区 ②人工 生物旅游资源植物园动物园田园风光)
16.植物景观
(1)古树名木:著名的如轩辕柏、挂甲柏、迎客松浙江国清寺隋梅、庐山三宝树、阿里山 神木、崂山红山茶(绛雪) ,分为奇特树木(由植物生长的区域分异规律所定,如味精树、 气象树、共生树、柏抱槐、柚木树-最贵、银杏树-最古老、“见血封喉”-最毒、“通麦栋”-最 粗) ,珍稀树木(水杉、银杏、鹅掌楸-世界三大“活化石”) ,风韵树木(竹菊梅兰等) 。
(2)草原草地:主要分布在西部半干旱地区及高寒地区,包括内蒙古、西藏、青海、天山 四大草原 。
(3)名贵花卉:具有历史或极高的观赏价值 。
(4)植物园、观赏花园:植物园以植物科研为主,以引种驯化、栽培实验为中心,培育和 引进国内外优良品种,综合植物园由展览区和苗圃实验区组成,如北京(亚洲最大的植物展 览温室)和华南植物园(全国最大的南亚热带植物园) 、广州云台花园(全国最大园林式花 园,“花城明珠”,以花木、绿化为主,是西式风格的、观赏性极强的新市花园) 、庐山岩石 圈植物园 。
(5)森林公园:张家界、哈尔滨、北京大兴区半壁店、上海共青团、昆明西山、山东泰山 和威海、广东流溪河和沙洲角、浙江千岛湖、湖北咸宁陆水(张家界、九寨沟、黄龙、泰山、 武夷山被列为世界自然遗产)
(6)以植物为题材的旅游节庆:以观赏名花、名木、佳果为内容的节庆活动,如广州春节 花市、洛阳牡丹花卉、北京香山旅游节、大连国际赏槐会、杭州桂花节、深圳荔枝节、慈溪 杨梅节、海南椰子节。
6. 中国地理学会的出版书籍
(1) 《中国自然地理》(总论),(科学出版社,1985年)(在编委会领导下,由我会具体组织实施)
(2) 《中国自然地理》(地貌),(科学出版社,1980年)
(3) 《中国自然地理》(气候),(科学出版社,1984年)
(4) 《中国自然地理》(地表水),(科学出版社,1981年)
(5) 《中国自然地理》(地下水),(科学出版社,1981年)
(6) 《中国自然地理》(土壤地理),(科学出版社,1981年)
(7) 《中国自然地理》(植物地理,上下册),(科学出版社,1983年,1988年)
(8) 《中国自然地理》(动物地理),(科学出版社,1979年)
(9) 《中国自然地理》(古地理,上下册),(科学出版社,1984年,1986年)
(10) 《中国自然地理》(历史自然地理),(科学出版社,1982年)
(11) 《中国自然地理》(海洋地理),(科学出版社,1979年)
(12) 《中国自然地理》(自然条件与农业地理),(科学出版社,)
(13) 《中国人文地理丛书》·中国经济地理(科学出版社,1998年)
(14) 《中国人文地理丛书》·中国政区地理(科学出版社,1999年)
(15) 《中国人文地理丛书》·中国农业地理(科学出版社,2000年)
(16) 《中国人文地理丛书》·中国交通地理(科学出版社,2000年)
(17) 《地理学名词》(科学出版社,1988年)
(18) 《GEOGRAPHY IN CHINA》(Science Press, 1984)
(19) 《RECENT DEVELOPMENT OF GEOGRAPHICAL SCIENCE IN CHINA》(Science Press, 1990)
(20) 《论地理科学》(浙江教育出版社,1994年)
(21) 《迈向21世纪的中国·地理学的理论与方法》(香港中文大学香港亚太研究所,1999年)
(22) 《迈向21世纪的中国·环境、资源与可持续发展》(香港中文大学香港亚太研究所,1999年)
(23) 《迈向21世纪的中国·城乡与区域发展》(香港中文大学香港亚太研究所,1999年)
(24) 《世纪之交的中国地理学》(人民教育出版社,1999年)
(25) 《中国地理学90年发展回忆录》(学苑出版社,1999年)
(26) 《生态系统建设与区域持续发展研究》(测绘出版社,1997)
(27) 《1960年地理学术会议文集(地貌)》(科学出版社,1962年)
(28) 《中国地理学会一九六三年年会论文选集(地貌学)》(科学出版社,1965年)
(29) 《中国地理学会一九六五年地貌学术讨论会文集》(科学出版社,1965年)
(30) 《中国地理学会1977年地貌学术研讨会文集》(科学出版社,1981年)
(31) 《中国地理学会第一次构造地貌学术研讨会论文选集》(科学出版社,1984年)
(32) 《喀斯特地貌与洞穴》(科学出版社,1985年)
(33) 《喀斯特地貌与洞穴研究》(科学出版社,1990年)
(34) 《地貌及第四纪研究进展》(测绘出版社,1991年)
(35) 《地貌过程与环境》(地震出版社,1993年)
(36) 《喀斯特景观与洞穴旅游》(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1993年)
(37) 《地貌实验与模拟》(地震出版社,1993年)
(38) 《地貌、环境、发展》(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1995年)
(39) 《资源、环境、区域开发研究》(科学出版社,1988年)
(40) 《机遇与挑战——90年代的地理学》(南京大学出版社,1991年)
(41) 《自然地理学与国土整治》(科学出版社,1988年)
(42) 《自然地理学与中国区域开发》(湖北教育出版社,1990年)
(43) 《生物地理和土壤地理研究》(科学出版社,1990)
(44) 《生物和土壤资源利用与保护》(科学出版社,1993)
(45) 《资源产业化开发与生态环境建设》(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1999年)
(46) 《地理学创新与全球变化区域响应》(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年)
(47) 《1978年中国地理学会陆地水文学学术会议文集》(科学出版社,1981年)
(48) 《中国地理学会第三次全国水文学术会议论文集》(科学出版社,1986年)
(49) 《中国地理学会第四次全国水文学术会议论文集》(测绘出版社,1989年)
(50) 《中国地理学会水文专业委员会第五次全国水文学术会议论文集》(科学出版社,1992年)
(51) 《中国地理学会水文专业委员会第六次全国水文学术会议论文集》(科学出版社,1997年)
(52) 《中国雨水利用研究文集》(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1998年)
(53) 《经济地理学的理论与方法》(商务印书馆,1980年)
(54) 《工业布局与城市规划》(科学出版社,1981年)
(55) 《农业布局与农业区划》(科学出版社,1982年)
(56) 《地理学与农业》(科学出版社,1983年)
(57) 《城市气候与城市规划》(科学出版社,1985年)
(58) 《国土规划与经济区划》(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6年)
(59) 《数量地理学在生产布局中的作用》(科学出版社,1988年)
(60) 《环境中重金属研究文集》(科学出版社,1988年)
(61) 《环境中污染物及其生物效应研究》(科学出版社,1992年)
(62) 《第二届全国冻土学术会议论文选集》(甘肃人民出版社,1983年)
(63) 《地图学的开拓与进展——理论探讨与实践经验》(中国地图出版社,1991年)
(64) 《遥感新进展与发展战略》(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1996年)
7. 中国旅游地理与旅游地理学的关系和区别是什么
旅游地理是书,旅游地理学是个专业;
《旅游地理》共20章。第1~回7章主要介绍旅游地答理的基本知识;第8~15章着重讲解中国八大旅游区划下所涵盖的各省市的旅游地理常识及其著名的旅游景点;第15~20章为国外旅游地理部分,主要介绍了欧洲、北美洲、东亚及东南亚、非洲和大洋洲的主要旅游国的旅游地理知识。《旅游地理》在编写时借鉴了最新的旅游地理信息,加入了旅游资源开发和旅游环境保护的内容,充分体现先进性。并且加入了旅游路线、旅游地图和自助旅游的内容,旨在培养学生的实践和创新能力,为他们日后的成长铺垫良好的基础。
旅游地理学是研究人类旅行游览与地理环境关系的学科,又称娱乐地理学。旅游地理学系指观光旅游而言,娱乐地理学则包娱乐在内,是广义的旅游地理学,二者均为人文地理学的分支。旅游地理学不仅同地理学的许多分支关系密切,而且与社会学、民俗学、考古学、历史学、建筑学、园林学、经济学彼此渗透,因此它又是一门边缘学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