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中国对外贸易的地理方向
㈠ 中国对外贸易地理方向
是想把中国的人均生活水平和世界稳合!
㈡ 中国2010至2018对外贸易地理方向以及变化趋势
也就是说,从地理上讲,中国贸易伙伴的分布。
比如说,“欧盟成为中国第一大贸易伙伴,专双边贸易额达属1772.9亿美元,美国次之,双边贸易额1696.3亿美元,中日双边贸易额1678.9亿美元。”就是描述中国贸易地理方向的:主要朝向欧洲,其次是美国、日本等。
㈢ 如何计算中国对外贸易结构和地理方向
1.对外贸易结构可以包含对外贸易商品结构、对外贸易地理结构、对外贸易版方式结构,按你题目的意思,我想权你应是指对外贸易商品结构。那么,它是指一个国家在一定时期内的进出口贸易中各类商品的构成情况,通常以各种商品在该国进口总额或出口总额中所占的比重来表示,比如,可以计算中国2014年农产品出口(或进口)总额/中国总出口(或进口)额,从而得出农产品的占比,然后再算工业制成品出口(或进口)总额/中国总出口(或进口)额得出工业制成品的占比,这样就知道中国2014年的对外贸易商品结构是什么样子了。
2.对外贸易地理方向又称对外贸易地理分布,指一定时期内一个国家的出口商品流向和进口商品来源(说白了就是出口或进口的市场分布是什么样的),从而反映这个国家主要的贸易伙伴是谁。比如计算中国向美国(或日本、欧盟、……)出口的商品总额/中国总出口额,就可计算出中国出口的商品主要都到哪里了,各个地方占比是怎样的,所以你经常会看到说我们的最大贸易伙伴是谁谁,前十大又是谁谁。进口方面的道理相同,就不重复了。
㈣ 分析中国的对外贸易地理方向有什么特点,对中国经济是好是坏,为什么
一是我国对外贸易规模不断扩大:外贸规模每五年翻一番,对外贸易绝对值大幅增长。
二是我国外贸增长率高于国内生产总值和世界贸易增长率:1978—2003年,对外贸易年平均增长速度为23%;1978—2003年,国内生产总值年平均增长速度为15%;1978—2003年,世界贸易年平均增长速度为7%。
三是对外贸易在世界贸易中的地位显著提高:中国对外贸易的持续增长,尤其是出口贸易的高速增长,使中国在世界贸易中的位次不断提前,中国对外贸易在世界贸易中的比例也不断提高,已进入世界贸易大国的行列。
此外,2004年,我国外贸迈上了一个新台阶,进出口总额达11547亿美元,超过日本,由1978年的第32位跃升世界第三位,我国出口贸易额在世界出口贸易总额中的比重,已经由1978年的0.75%上升到6%左右,贸易大国的地位得到巩固。2009年全年进出口总额22073亿美元,全年出口12017亿美元,进口10056亿美元,贸易顺差1961亿美元,超越德国成全球出口第一大国。在1980年—2009年期间贸易总额年均增长,进出口额年均增长都在15%左右,远远高于国内生产总值的增长和世界贸易的增长速度。
外贸产品构成不断优化
利用世界产业转移的契机我国外贸从初级产品出口转换为轻工纺织品的出口,再到机电制品的出口,目前利用世界高科技产业转移的机遇正向高科技制品为支撑点转变。2010年中国高新技术机电产品将占机电产品出口总额的55%。进口商品中生产资料一直在进
我国对外贸易增长主要依赖于传统的贸易伙伴国(地区)市场,出口市场主要集中在欧盟、美国和日本,对这三个市场的依赖程度一直很高,随着中国——东盟自贸区的建立,东盟正逐渐成为中国越来越重要的对外贸易伙伴。
口总额中占80%左右,其中先进技术和关键设备,国家重点建设所需物资,以及工农业生产所需原材料进口稳定增长
㈤ 中国对外贸易的地理方向
也就是说,从地理上讲,中国贸易伙伴的分布。
比如说,“欧盟成为中国第一大贸版易伙伴,双边贸权易额达1772.9亿美元,美国次之,双边贸易额1696.3亿美元,中日双边贸易额1678.9亿美元。”就是描述中国贸易地理方向的:主要朝向欧洲,其次是美国、日本等。
㈥ 对外贸易地理方向的介绍
一国对外贸易额复的地区分布和国制别分布的状况,即指该国的出口商品流向和进口商品来自哪些国家(地区)。 对外贸易地理方向又称对外贸易地区分布或国别结构,是指一定时期内各个国家或区域集团在一国对外贸易中所占有的地位,通常以它们在该国进出口总额或进口总额、出口总额中的比重来表示。对外贸易地理方向指明一国出口商品的去向和进口商品的来源,从而反映一国与其他国家或区域集团之间经济贸易联系的程度。一国的对外贸易地理方向通常受经济互补性、国际分工的形式与贸易政策的影响。
㈦ 如何看代中国对外贸易地理方向和如何调整
首先要明白中国22800公里的内陆边界线,自东北鸭绿江口至北部湾北仑河河口分别与朝鲜、俄罗斯、蒙古等15个国家接壤周边国家实施对外开放政策, 有效地促进了我国沿边境地区口岸体系的形成。继我国实行对外开放政策后,俄罗斯、蒙古、哈萨克斯坦、缅甸等周边国家也相应实施对外开放政策。周边国家对外开放程度、制定对外经贸政策以及经济发展水平等外部条件对中国边境口岸的设置均有一定影响。
其次要对中国内陆沿边地区条件分析
进入90年代以后,中国沿边开放与沿海开放相呼应,已形成"海陆同开,东西互济,南北共兴"的格局,勿庸置疑,沿边对外开放战略的实施,从根本上促进了沿边带状口岸体系的形成。
从城镇体系形成的角度看,边境地区口岸最初由主要从事边民互市贸易的边境隘口、渡口和集镇逐渐向从事小额贸易、地方政府贸易,至国贸的有计划的口岸体系方向发展,乃至向转口贸易、过境贸易和国际贸易领域扩展,与邻国合作共建跨国自由经2001年我国加入WTO以后,中国技术含量低的廉价工业制成品(如纺织品、人工制品)大量涌进欧美市场,对当地产业工人的福利带来严重冲击,引致了频繁的贸易纷争;欧盟森严的技术贸易壁垒大大限制了我国对当地的产品输出。这些因素使近年我国实际出口额都低于长期正常值,带来了1999-2004年间出口不稳定性指数的再次上升和波动。这提醒我们一方面要继续推行出口地理分散化策略;另一方面要加快出口商品结构调整。在推行商品出口多层次和多样化的同时要努力增加出口产品的技术含量,对出口产品进行系统性优化和升级,以减少贸易摩擦发生及降低贸易壁垒的影响。否则,我国出口逐渐稳健发展的势头难以保持。
㈧ 中国货物贸易的规模,结构,地理方向有何特点
一是我国对外贸易规模不断扩大:外贸规模每五年翻一番,对外贸易绝对值大幅增长。二是我国外贸增长率高于国内生产总值和世界贸易增长率:1978—2003年,对外贸易年平均增长速度为23%;1978—2003年,国内生产总值年平均增长速度为15%;1978—2003年,世界贸易年平均增长速度为7%。三是对外贸易在世界贸易中的地位显著提高:中国对外贸易的持续增长,尤其是出口贸易的高速增长,使中国在世界贸易中的位次不断提前,中国对外贸易在世界贸易中的比例也不断提高,已进入世界贸易大国的行列。
此外,2004年,我国外贸迈上了一个新台阶,进出口总额达11547亿美元,超过日本,由1978年的第32位跃升世界第三位,我国出口贸易额在世界出口贸易总额中的比重,已经由1978年的0.75%上升到6%左右,贸易大国的地位得到巩固。2009年全年进出口总额22073亿美元,全年出口12017亿美元,进口10056亿美元,贸易顺差1961亿美元,超越德国成全球出口第一大国。在1980年—2009年期间贸易总额年均增长,进出口额年均增长都在15%左右,远远高于国内生产总值的增长和世界贸易的增长速度。
外贸产品构成不断优化
利用世界产业转移的契机我国外贸从初级产品出口转换为轻工纺织品的出口,再到机电制品的出口,目前利用世界高科技产业转移的机遇正向高科技制品为支撑点转变。2010年中国高新技术机电产品将占机电产品出口总额的55%。进口商品中生产资料一直在进
我国对外贸易增长主要依赖于传统的贸易伙伴国(地区)市场,出口市场主要集中在欧盟、美国和日本,对这三个市场的依赖程度一直很高,随着中国——东盟自贸区的建立,东盟正逐渐成为中国越来越重要的对外贸易伙伴。
第 4 页
口总额中占80%左右,其中先进技术和关键设备,国家重点建设所需物资,以及工农业生产所需原材料进口稳定增长
㈨ 建国后中国对外贸易地理方向的变化
ffffffffffffffffffffff
㈩ 外贸易地理方向
一国对外贸易额的地区分布和国别分布的状况,即指该国的出口商品流向和进口商专品来自哪些国家(属地区)。 对外贸易地理方向又称对外贸易地区分布或国别结构,是指一定时期内各个国家或区域集团在一国对外贸易中所占有的地位,通常以它们在该国进出口总额或进口总额、出口总额中的比重来表示。对外贸易地理方向指明一国出口商品的去向和进口商品的来源,从而反映一国与其他国家或区域集团之间经济贸易联系的程度。一国的对外贸易地理方向通常受经济互补性、国际分工的形式与贸易政策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