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地理优越
⑴ 中国区域人文地理概况
河流和湖泊
中国河流湖泊众多,这些河流、湖泊不仅是中国地理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还蕴藏着丰富的自然资源。中国的河湖地区分布不均,内外流区域兼备。中国外流区域与内流区域的界线大致是:北段大体沿着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祁连山(东部)一线,南段比较接近于200毫米的年等降水量线(巴颜喀拉山—冈底斯山),这条线的东南部是外流区域,约占全国总面积的2/3,河流水量占全国河流总水量的95%以上,内流区域约占全国总面积的1/3,但是河流总水量还不到全国河流总水量的5%。 中国是世界上河流最多的国家之一。中国有许多源远流长的大江大河。其中流域面积超过1000平方米的河流就有1500多条。
中国的河流,按照河流径流的循环形式,有注入海洋的外流河,也有与海洋不相沟通的内流河。
长江长江发源于青海省西南部、青藏高原上的唐古拉山脉主峰各拉丹冬雪山,曲折东流,干流先后流经青海、四川、西藏、云南、重庆、湖北、湖南、江西、安徽、江苏、上海共11个省、自治区和直辖市,最后注入东海。全长6300公里,是中国第一大河,也是亚洲最长的河流,世界第三大河。流域面积180多万平方公里,约占全国总面积的1/5,年入海水量约10000亿立方米,占全国河流总入海水量的1/3以上。它流经中国青藏高原、横断山区、云贵高原、四川盆地、长江中下游平原,流域绝大部分处于湿润地区。
黄河黄河发源于青海省中部,巴颜喀拉山北麓,流经青海、四川、甘肃、宁夏、内蒙古、山西、陕西、河南、山东9个省、自治区,注入渤海,全长5500公里,是中国第二大河。流域面积75万多平方公里,流经中国青藏高原、内蒙古高原、黄土高原、华北平原,以及干旱、半干旱、半湿润区。
珠江 珠江是中国南方最大的河流,其干流西江发源于云南东部。珠江流经云南、贵州、广西、广东入南海,全长2210公里,流域在中国境内44.25万平方公里。主要有西江、北江、东江三大支流水系,北江与东江基本上都在广东境内,三江水系在珠江三角洲汇集,形成纵横交错、港汊纷杂的网状水系。
京杭运河中国除天然河流外,还有许多人工开凿的运河,其中有世界上开凿最早、最长的京杭运河。京杭运河北起北京、南到杭州,纵贯京津两市和冀、鲁、苏、浙4省,沟通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五大水系,全长1801公里,是中国历史上与万里长城齐名的伟大工程。从开凿至今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对沟通中国南北交通曾起过重大的作用,但过去由于不加保养,许多河段已断航。新中国成立后,对运河进行了整治,目前江苏、浙江两省境内的河段,仍是重要的水上运输线。同时,运河还发挥灌溉、防洪、排涝等综合作用。在“南水北调”东线工程中,它又被用作长江水源北上的输水渠道。 中国湖泊众多,共有湖泊24800多个,其中面积在1平方公里以上的天然湖泊就有2800多个。湖泊数量虽然很多,但在地区分布上很不均匀。总的来说,东部季风区,特别是长江中下游地区,分布着中国最大的淡水湖群;西部以青藏高原湖泊较为集中,多为内陆咸水湖。
外流区域的湖泊都与外流河相通,湖水能流进也能排出,含盐分少,称为淡水湖,也称排水湖。中国著名的淡水湖有鄱阳湖、洞庭湖、太湖、洪泽湖、巢湖等。
内流区域的湖泊大多为内流河的归宿,湖水只能流进,不能流出,又因蒸发旺盛,盐分较多形成咸水湖,也称非排水湖,如中国最大的湖泊青海湖以及海拔较高的纳木错湖等。
中国的湖泊按成因有河迹湖(如湖北境内长江沿岸的湖泊)、海迹湖(即睸湖,如西湖)、溶蚀湖(如云贵高原区石灰岩溶蚀所形成的湖泊)、冰蚀湖(如青藏高原区的一些湖泊)、构造湖(如青海湖、鄱阳湖、洞庭湖、滇池等)、火口湖(如长白山天池)、堰塞湖(如镜泊湖)等。
气候
1.气候复杂多样 中国幅员辽阔,跨纬度较广,距海远近差距较大,加之地势高低不同,地形类型及山脉走向多样,因而气温降水的组合多种多样,形成了多种多样的气候。从气候类型上看,东部属季风气候(又可分为亚热带季风气候、温带季风气候和热带季风气候),西北部属温带大陆性气候,青藏高原属高寒气候。从温度带划分看,有热带、亚热带、暖温带、中温带、寒温带和青藏高原区。从干湿地区划分看,有湿润地区、半湿润地区、半干旱地区、干旱地区之分。而且同一个温度带内,可含有不同的干湿区;同一个干湿地区中又含有不同的温度带。因此在相同的气候类型中,也会有热量与干湿程度的差异。地形的复杂多样,也使气候更具复杂多样性。
2.季风气候显著中国的气候具有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少雨、高温期与多雨期一致的季风气候特征。由于中国位于世界最大的大陆——亚欧大陆东部,又在世界最大的大洋——太平洋西岸,西南距印度洋也较近,因之气候受大陆、大洋的影响非常显著。冬季盛行从大陆吹向海洋的偏北风,夏季盛行从海洋吹向陆地的偏南风。冬季风产生于亚洲内陆,性质寒冷、干燥、在其影响下,中国大部地区冬季普遍降水少,气温低,北方更为突出。夏季风来自东南面的太平洋和西南面的印度洋,性质温暖、湿润、在其影响下,降水普遍增多,雨热同季。中国受冬、夏季风交替影响的地区广,是世界上季风最典型、季风气候最显著的地区。和世界同纬度的其他地区相比,中国冬季气温偏低,而夏季气温又偏高,气温年较差大,降水集中于夏季,这些又是大陆性气候的特征。因此中国的季风气候,大陆性较强,也称作大陆性季风气候。
3.气候条件的优势复杂多样的气候,使世界上大多数农作物和动植物都能在中国找到适宜生长的地方,使中国农作物与动植物资源都非常丰富。例如玉米的故乡在墨西哥,引种到中国后却广泛种植,已成为中国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红薯最早引种在浙江一带,目前在全国普遍种植。中国季风气候显著的特征,也为中国农业生产提供了有利条件,因夏季气温高,热量条件优越,这使许多对热量条件需求较高的农作物在中国种植范围的纬度远比世界上其他同纬度国家的偏高,例如水稻可在北纬52°的黑龙江省呼玛县种植。夏季多雨,高温期与多雨期一致,有利于农作物生长发育,例如中国长江中下游地区气候温暖湿润,物产富饶,是亚热带季风气候,而与之同纬度的非洲北部、阿拉伯半岛等地却多呈干旱、半干旱的荒漠景观。
中国气候虽然有许多方面有利于发展农业生产,但也有不利的方面,中国灾害性天气频繁多发,对中国生产建设和人民生活也常常造成不利的影响,其中旱灾、洪灾、寒潮、台风等是对中国影响较大的主要灾害性天气。
中国的旱涝灾害平均每年发生一次,北方以旱灾居多,南方则旱涝灾害均有发生。
在夏秋季节,中国东南沿海常常受到热带风暴——台风的侵袭。台风(热带风暴发展到特别强烈时称为台风)以6—9月最为频繁。
在中国的秋冬季节,来自蒙古、西伯利亚的冷空气不断南下,冷空气特别强烈时,气温骤降,出现寒潮。寒潮可造成低温、大风、沙暴、霜冻等灾害。
土地和矿产 中国土地资源有四个基本特点:绝对数量大,人均占有少;类型复杂多样,耕地比重小;利用情况复杂,生产力地区差异明显;地区分布不均,保护和开发问题突出。
(一)绝对数量大,人均占有少
中国国土面积960万平方公里,海域面积473万平方公里。国土面积,居世界第3位,但按人均占土地资源论,在面积位居世界前12位的国家中,中国居第11位。中国人均占有的土地资源,只相当于澳大利亚的1/58,加拿大的1/48,俄罗斯的1/15,巴西的1/7,美国的1/5。按利用类型区分的中国各类土地资源也都具有绝对数量大、人均占有量少的特点。
(二)类型复杂多样,耕地比重小
中国地形、气候十分复杂,土地类型复杂多样,为农、林、牧、副、渔多种经营和全面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但也要看到,有些土地类型难以开发利用。例如,中国沙质荒漠、戈壁合占国土总面积的12%以上,改造、利用的难度很大。而对中国农业生产至关重要的耕地,所占的比重仅10%多些。各类土地资源情况如下表所示。
(三)利用情况复杂,生产力地区差异明显
土地资源的开发利用是一个长期的历史过程。由于中国自然条件的复杂性和各地历史发展过程的特殊性,中国土地资源利用的情况极为复杂。例如,在广阔的东北平原上,汉民族多利用耕地种植高粱、玉米等杂粮,而朝鲜族则多种植水稻。山东的农民种植花生经验丰富,产量较高,河南、湖北的农民则种植芝麻且收益较好。在相近的自然条件下,太湖流域、珠江三角洲、四川盆地的部分地区就形成了全国性的桑蚕饲养中心等等。
不同的利用方式,土地资源开发的程度也会有所不同,土地的生产力水平会有明显差别。例如,在同样的亚热带山区,经营茶园、果园、经济林木会有较高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而任凭林木自然生长,无计划地加以砍伐,不仅经济效益较低,而且还会使土地资源遭受破坏。
(四)分布不均,保护和开发问题突出
这里所说的分布不均,主要指两个方面:其一,具体土地资源类型分布不均。如有限的耕地主要集中在中国东部季风区的平原地区,草原资源多分布在内蒙古高原的东部等。其二,人均占有土地资源分布不均。
不同地区的土地资源,面临着不同的问题。中国林地少,森林资源不足。可是,在东北林区力争采育平衡的同时,西南林区却面临过熟林比重大、林木资源浪费的问题。中国广阔的草原资源利用不充分,畜牧业生产水平不高,然而,在局部草原又面临过度放牧、草场退化的问题。
中国幅员广大,地质条件多样,矿产资源丰富,矿产171种。已探明储量的有157种。其中钨、锑、稀土、钼、钒和钛等的探明储量居世界首位。煤、铁、铅锌、铜、银、汞、锡、镍、磷灰石、石棉等的储量均居世界前列。
中国矿产资源分布的主要特点是,地区分布不均匀。如铁主要分布于辽宁、冀东和川西,西北很少;煤主要分布在华北、西北、东北和西南区,其中山西、内蒙古、新疆等省区最集中,而东南沿海各省则很少。这种分布不均匀的状况,使一些矿产具有相当的集中,如钨矿,在19个省区均有分布,储量主要集中在湘东南、赣南、粤北、闽西和桂东—桂中,虽有利于大规模开采,但也给运输带来了很大压力。为使分布不均的资源在全国范围内有效地调配使用,就需要加强交通运输建设。
动物和植物 植物资源中国幅员广阔,地形复杂,气候多样,植被种类丰富,分布错综复杂。在东部季风区,有热带雨林,热带季雨林,中、南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北亚热带落叶阔叶常绿阔叶混交林,温带落叶阔叶林,寒温带针叶林,以及亚高山针叶林、温带森林草原等植被类型。在西北部和青藏高原地区,有干草原、半荒漠草原灌丛、干荒漠草原灌丛、高原寒漠、高山草原草甸灌丛等植被类型。植物种类多,据统计,有种子植物300个科、2980个属、24600个种。其中被子植物2946属(占世界被子植物总属的23.6%)。比较古老的植物,约占世界总属的62%。有些植物,如水杉、银杏等,世界上其他地区现代已经绝灭,都是残存于中国的“活化石”。种子植物兼有寒、温、热三带的植物,种类比全欧洲多得多。此外,还有丰富多彩的栽培植物。从用途来说,有用材林木1000多种,药用植物4000多种,果品植物300多种,纤维植物500多种,淀粉植物300多种,油脂植物600多种,蔬菜植物也不下80余种,成为世界上植物资源最丰富的国家之一。
动物资源中国是世界上动物资源最为丰富的国家之一。据统计,全国陆栖脊椎动物约有2070种,占世界陆栖脊椎动物的9.8%。其中鸟类1170多种、兽类400多种、两栖类184种,分别占世界同类动物的13.5%、11.3%和7.3%。在西起喜马拉雅山—横断山北部—秦岭山脉—伏牛山—淮河与长江间一线以北地区,以温带、寒温带动物群为主,属古北界,线南地区以热带性动物为主,属东洋界。其实,由于东部地区地势平坦,西部横断山南北走向,两界动物相互渗透混杂的现象比较明显。
⑵ 论述人文地理与中华文明的关系(急!好的加50分!)
中华文明是世界上形成最早的人类文明之一。同时,中华文明又是世界上唯一没有中断、发展至今的文明。 综观中国远古人类文明跨越与夏商周文明遗址的分布范围,我们可以看出黄河流域、长江流域、海河流域是中国文明遗址分布最集中的地区。这些地区自然环境优越、气候适宜、交通便利、动植物资源丰富,比较适合人类居住。除了这些地区,中国的各个省份都曾经存在过远古文明或夏商周文明…… 毫无疑问,中华文明是世界人类文明的起源之一。 地理直接影响初期文明发展 早期文明都是诞生于大河两岸 如长江流域 黄河流域 尼罗河下游两岸 幼发拉底河 两岸等等 究其原因 大河下游有广袤的平原 充足的水源 再加上适宜的气候 具备了基本的发展文明条件
目前,中国发现的旧石器时代遗址共有三四百处,遍布在中国25个省、市;发现的新石器时代遗址已经达到了6000多处。这些史前遗址的发现,有力地驳斥了外国学术界流行的中国人类起源于非洲的论断。通过对众多远古文明遗址和夏商周时期文明遗址的研究,考古学家确定中华文明并不是源于非洲,而是源于中华本土。中华文明是世界人类文明的起源之一。 当然在学术界,对于这些消逝的文明还存着较大的争议、多家观点
把分也给我吧 嘎嘎 祝你考试成功 ~~~
⑶ 列举华南旅游区的人文地理条件
在华南旅游区,人文地理条件非常优越。当地的饮食文化口味儿偏甜。偏辣吸引了大量的食客。另外南方的风景如画,景色秀丽。水乡风貌更利于旅游发展。南方多文人墨客留下的一段段佳话
⑷ 优越的地理位置包括哪些方面
需要分为: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自然地理条件包括:光热水土地(即光照、热量、水源、土壤、地形)人文地理条件主要有:交通等等(不好意思,毕业好多年,都忘记了)
⑸ 美国的地理优势有哪些
要分析一个地方的地理优势,包括自然地理环境和人文地理环境。1美国具有很长的海专岸线,东临大西洋,西临太属平洋,还拥有世界最大的淡水湖群;2美国周围都是弱国不算是地理优势,重要的是美国利用自己的经济优势跟其他国的资源优势做交易;3美国人口素质高,自由性强,这是人文地理优势。
⑹ 我想知道广州外来人口的情况和广州的人文地理优势
广州外来复人口现状特点
外来人制口总量规模大。据第五次人口普查资料显示,广州市外来人口总量为1474937人,其中:常住(居住半年以上)1394036人,暂住(居住不满半年)180901人,中居第四,仅次于白第四次人口普查数据相比,十年外来人口增加了1401187人,增长5.44倍,年均递增20.47%,而户籍常住人口年均增长率仅为1.84%。可见,广州十年间外来人口的增速远高于户籍常住人口。广州外来人口惊人的增速及总量规模表明,外来人外来人口成为广州的主要生产力。
广州市(英语:Canton 汉语拼音:Guǎngzhōu Shì)威妥玛式旧拼译音译Kwangchow自1970起 别称 五羊城、羊城、穗城、花城等 城市美誉 全卫城市、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家森林城市、全创建文明城市工作先进城市、际花园城市等美誉 。
希望对你有帮助,记得给好评喔
⑺ 从自然和人文地理角度,对新疆在“一带一路”经济带中的地理优势进行分析
新疆地广人稀,便于发展放牧业,当地特产也是独一无二的,加上当地政治比较混乱,国家对当地人进行经济进行安抚,加快公路逐渐修建能够对反恐进行有利控制
⑻ 美国旧金山的人文地理及旅游优势
旧金山位于美国加利福尼亚州西海岸圣弗朗西斯科半岛(37°’0”N,122°25’0”W),面积47平方英里(121.73平方千米),三面环水,环境优美,是一座山城。属于亚热带地中海气候,气候冬暖夏凉,阳光充足,被誉为“最受美国人欢迎的城市”。1769年西班牙人发现此地,1848年加入美联邦。全市人口约805873人(截止到2011年6月),其中华人25万。旧金山住有很多艺术家,作家和演员,在20世纪及21世纪初一直是美国嘻皮文化和近代自由主义、进步主义的中心之一。
旧金山位于加州主要地震区。历史上最大的地震是在1906年,之前在1851年,1858年,1865年和1868年也发生过大型地震。最近的地震是1989年,市中心的街道出了几尺宽的裂口,其中包括上海湾大桥的路线。市区是典型的丘陵地带,城内有很多直上直下的街道。市内有三个最有名的山坡:Nob Hill,Russian Hill和Telegraph Hill。
旧金山(10张)
旧金山半岛三面环水,并受太平洋加利福尼亚寒流影响,旧金山是典型的凉夏型地中海式气候。因长期受海风影响,旧金山夏天的日高温通常只有20摄氏度(℃)左右,一年大约只有一个星期会因强劲陆风影响而超过30℃。9月是最暖和的月份。同时因太平洋水温长年在摄氏10-15℃间,夏天半夜也可能下降到10℃以下。旧金山因临近海边和金门海峡,下半夜和早上多受雾的影响,但夏季降雨极少,雨季为1-4月间,冬天虽冷,但鲜有降雪。
旧金山最有名的风景是缆车、金门大桥、海湾大桥、泛美金字塔(又译“传斯美国金字塔”,“全美金字塔”,Transamerica Pyramid)和唐人街。唐人街 (Chinatown)是美国城市中最大的唐人街,有120余年的历史。入口处有深绿色中式牌楼和一对石狮子,上书孙中山先生的天下为公四个大字,是唐人街的象征,也是中华文明的象征。其中主要的街道为格兰特街,两侧有许多具有中国色彩的纪念品商店和中国餐馆,来此观光购物的人潮经常挤得水泄不通。西侧与格兰特街平行的斯托克顿街则是当地华裔人士采买物品商店街。历史上华人社区的扩张受到来自市政府的强大阻挠,比如1870年就曾出台过一个旨在严格控制华人住房和工作的法案。1906年大地震引起的火灾烧毁了唐人街,市政府便策划把华人从这一地区驱赶出去以发展房地产,好在这一计划最终在全体华人的强烈抵制之下流产了。至今,唐人街仍安然无恙地呆在最繁华的金融区隔壁,但想继续横向发展却几乎不可能,于是只好在高度上想办法。在这里能见到很多造型诡异的楼房,那其实都不是一个时代建起来的。比如天后庙街的妈祖庙就建在了理发店和洗衣店的楼顶上。
考试前没有优势,二者学的东西差别太大。
读研究生的话GIS和人文地理结合优势就凸显了,学科交叉,个人视野开阔,成果容易出。
⑽ 什么是人文地理优势
首先要了抄解什么是人文地理袭,“人文”二字与自然地理学的“自然”二字相对应,泛指各种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现象.人文地理学一般有广义与狭义之分,广义的人文地理学包括社会文化地理学、政治地理学、经济地理学等,狭义的人文地理学则指社会文化地理学.
人文地理;市场,交通,政策,劳动力,科技水平,工农业基础,历史传统,宗教信仰
自然地理;地形,气候(即气温与降水),土壤,水文,植被
知道了人文地理,相信人文地理优势也就不难理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