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地理地球观察研究所
① 凝视地球的光芒作者在太空中看到了哪些国家
晚上,从太空中望一眼日本,就发现人类文明显然集中在水边。日本岛的形状被一圈灯光很好地勾勒出来。晚上,东京湾是如此灯火辉煌,以致于我甚至能用肉眼看到向海中延伸的船坞。
作为在“和平”号空间站上的美国科学项目的组成部分,我得给地球摄影。尽管费时费力,地球观察研究是我喜爱的工作。
与我其他的实验器材一起,我从亚特兰蒂斯号带来了满满几包胶卷和照相机。大多数时候,我使用低速的正色胶卷。我的前任宇航员在“和平”号空间站上进行的早期胶卷试验表明,高速胶卷曝露于射线之下极易受损,底片也容易呈雾状。另外,我也带来一些水果罐头大小的金属罐头,里面装满了各种其他商标与速度的胶卷。
作为我在“和平”号空间站上进行的最不具挑战性的试验,我仅需要在任务期间保存好这几罐胶卷,然后等到我在空间站五个月的工作结束,就把先前保存的所有胶卷带回地球。在地球上,这些胶卷会被分析,从而判定那种类型的胶卷能以最小的质量耗损胜任持久的太空旅行。根据评估结果,我们就能确定在以后任务中使用的最好类型的胶卷。
对于所有的地球观察研究,我使用70毫米的胶卷。为了配合超过一万张的标准ASA 100,70毫米的正色胶卷,我还带着70毫米的红外线胶卷。红外线胶卷对从地球轨道穿透丛林地区上空的薄雾特别有用,因而能够显示雨林砍伐及恶化的程度与进程。
大多数的舱内摄影都采用35毫米的可视胶卷。我也带了专用胶卷以满足特定的科学实验的要求。举例来说,尽管我们充分考虑到胶卷在轨道上会降低一些质量,我仍使用了一种较快速度的胶卷,在空间站低亮度的条件下拍摄火势蔓延实验。两台摄相机和足够数量的随地记录活动情况的HI-8胶卷则扩充了我的照相器材。
考虑到这大量的胶卷以及不想在临近飞行结束时胶卷不足,我从任务一开始就规划我的胶卷使用。举个例子,我知道我要拍摄任务结束时航天飞机抵达“和平”号空间站接我的情景。这一景象除了具有纯粹的美感之外,对地球上的工程师们也会有可操作的重要性。研究这些照片,并将其与航天飞机着陆后进行的检查结果相比较,专家们就能确定在飞机再次进入大气层之前或之时,是否发生不可解释的微小变化。举例来说,如果发现机翼表层下的精细瓦片被破坏,专家们能够通过检查照片,精确指出破坏发生的时间段。具备了这一额外信息,对将来飞行中出现此种情况的预防就前进了一步。
尽管在飞行中保留一定数量的胶卷很重要,我不希望在任务结束时我手头还有多余的胶卷。
在亚特兰蒂斯号上存储空间很宝贵。地球上的科学家们理应得到他们想要的照片。我决心每卷胶卷都拍到最后一张。从起飞时规划胶卷的用途开始,我就意识到一万张照片是很大数量,我得勤奋地工作,不仅要拍一万张照片,而且要一万张有价值的照片。
因此,我不应该仅仅是一个挎着照相机和带着独特眼光的观光者。幸运的是,在密歇根当我还是个孩子的时候,就没有疏远过地图。全家度假时,通常是去加利福尼亚,然后一家七人挤在爸爸的福特汽车里返回的整整三周的旅行中,我是当仁不让的领路员。家里我的书架上摆满了《国家地理》。遥望窗外,目睹地球的种种奇观,在我看来是难得的特权。
实际上,在被指派去“和平”号空间站后,我就确立了一个个人目标,要成为一个世界级的地理学家。我要利用这个机会给予我的优势——在全世界上方观察。在起飞前,我仔细研究地图,浏览先前航天飞机拍摄的照片。一有机会,我就会拜访地理学家、海洋学家和其他一些地球科学方面的专家,以便获悉他们最新的研究成果。我研究那些用圆点标明已经被拍摄过太空照片的地点的散点图。
散点的分布证明了被注意的程度。美国像一团墨汁那样显眼——圆点是如此的集中。然而这一点并不奇怪,主要由美国宇航员组成的机组人员,当然会给美国拍摄比世界其他地区都多的照片,这种偏爱的程度说明了世界各地的差别是很巨大的。根据个人经验,我知道不从太空拍摄自己的国家和家乡是很困难的……不,是不可能的。家就是家。尽管我竭力克制,我还是偏好五大湖。密歇根的下半岛,真像是由一个带手套的巨人,推倒了那部分的土地而形成的。我毫不羞愧地断言,我给家乡密歇根州——包括上下半岛拍了一些最好的照片。
另外,大多数人了解美国地理,但如果我们有人曾听说阿拉木图就很幸运了,更别提能在地图上指出它的位置。同样,大多数人都知道地中海地区的地理情况,如散点图所示,它也是飞机摄影所钟爱的目标。吸引宇航员按下快门的一大优势是,地中海通常是万里无云的天气,使得该地区一贯易于观察。意大利这只靴子,说实在的,真像只靴子。整个地中海地区的历史重要性对西方人而言,是有实质意义的。是的,我也无法抑制拍摄尼罗河三角洲、希腊半岛和HOLY LAND。有谁能不这么做呢?
过去航天摄影的散点图上,美国和地中海地区的圆点密集程度最高,然而,亚洲的内陆区域却看似一片空白,只有这里或那里几个零星散落的点。实际上,所有的内陆,即各洲的内陆区域,按比例而言都是拍摄不足的,而海滨地区却是拍摄过度的。
毫无疑问,如果有人除去散点图下原来的地图轮廓,几乎没有什么会遗失。各洲可以凭借海岸线上密集的点来划分界限。白天,从轨道上看,蓝色海洋与黄褐色陆地之间的反差,很有视觉上的吸引力,这种对照也提供了容易分辨的陆地标志。旧金山海湾一眼就能被找出来,而寻找处于心脏地带的得梅因,爱阿华就困难得多。因为旧金山更容易确认,所以宇航员们就更频繁地将相机对准海湾地带。
晚上,从太空中望一眼日本,就发现人类文明显然集中在水边。日本岛的形状被一圈灯光很好地勾勒出来。晚上,东京湾是如此灯火辉煌,以致于我甚至能用肉眼看到向海中延伸的船坞。神秘、神圣、因而未开发富士山,在灯海的包围中像个黑色的圆圈一样突出。加拿大和中西部城市的灯光,则为五大湖镶了一道边。美国东部海港,从巴尔第摩到纽约城到波士顿,光亮度更强更集中。密西西比河沿岸的居住点,就像一串珍珠,穿过美国中部,被包围在内陆的黑色夜幕之中。
与阿波罗号的宇航员不同,他们在往返月球的途中,能够观测到地球的整体,而我在任何一个特定时间都仅能看到地球的某些部分。随着“和平”号空间站的轨道在距离地球200英里至300英里的范围内变动,可视范围也发生变动。当我们飞行高度降低接近地球表面时,我能看到更多细节,但视野较窄;飞行高度增加时细节少,视野宽。但无论怎样,任何时候,我都是处于地球某一点的正上方。
通常情况下,我能够清楚地看见相当于美国本土面积一半的区域。举例来说,在一个无云的夜晚,当“和平”号空间站的轨道使我处于波士顿正上方时,我向北能看见新大陆,向南能看见佛罗里达,并且能看到灯火勾勒出的整个佛罗里达半岛。五大湖岸边的多伦多、克利夫兰、底特律、密尔瓦基和芝加哥都显而易见。明尼阿波利斯、圣路易斯、孟菲斯和新奥尔良在伟大的密西西比河畔熠熠放光。科珀斯克里斯蒂,休斯顿、木比耳和彭萨科拉则勾画出墨西哥湾。那一刻,我却看不见伦敦的灯火。我必须再等待十分钟左右才能看见欧洲。
尽管是匆匆一瞥,我还是能看到微小的细节:伟大的横跨上下密歇根半岛海峡的和平桥,苏伊士运河,金字塔,在英吉利海峡昼夜穿梭的船只。遗憾的是,我从未见过中国的长城,因为中国总是笼罩在某种雾气当中。城市过度拥挤造成的严重污染以及处于蒙古利亚下方的不利位置是造成雾气的原因。在蒙古,连续几个月中,我目睹了几百场大火,都是人们为了将林场变成农场而在烧毁森林。那烟幕如果没有上千英里,也有几百英里,向东一直蔓延到中国海。我怀疑就算空气是洁净的,由于城墙的颜色与周围环境的反差很小(它大部分是用当地材料建成的),要将长城与环境区分开来也很难。
透过250毫米的照相机镜头,我能看见州际高速公路,仿佛黑色的带子在白雪覆盖的大地上蜿蜒。通过从南到北拍摄全景,我能回顾曾经沿着I-75从密歇根开车到佛罗里达的路线。真是难以置信!
除了轨道高度,另一个决定观测区域大小的重要因素与飞船的轨道倾斜度,或者是其飞行路径相对于赤道的倾斜度有关。倾斜度在发射时就已经确定了。从佛罗里达正东发射,飞船的倾斜度是28度。28度倾斜相当于覆盖从北纬28度至南纬28度的地表狭长地带。以这个倾斜度起飞的飞船决不会直接位于超过这个狭长地带的纬度的地表的上空——不会比埃及更北,也不会比巴西更南。尽管向一个更北的方向发射能够提高倾斜度,这必须付出代价:提高轨道速度需要额外推力。
使火箭的发射地点尽可能地接近赤道,然后向正东发射,可以提高初始速度。这样做的话,火箭就从地球的自转中获得一些自由速度。那就是说,旋转的天体能帮助将火箭送入太空。
因为任何旋转球体的赤道地带的点运动速度最快,能比更北或更南的点产生更多的自由速度,所以美国宇航局将发射地点选在佛罗里达而非缅因州,并不是一种巧合。同样的,俄罗斯的发射地点在哈萨克斯坦而非俄罗斯正中,也不是巧合。这种自由初始速度降低了对火箭引擎自身制造全部速度的要求。
②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的历史沿革
中国科学院地质研究所 1928年,中央研究院地质研究所成立。
1928年,中央研究院地质研究所成立。
1951年,中国科学院地质研究所成立于南京,侯德封任所长。同年迁往北京。
1960年,分出中国科学院兰州地质研究所。
1966年,分出中国科学院贵阳地球化学研究所。
1978年,分出国家地震局地质研究所。
1985年,工程地质力学开放研究实验室建立。
1990年,岩石圈构造演化开放实验室建立。
1997年,地质环境系统研究中心建立;矿产资源研究中心建立;中国科学院·香港大学边坡岩土工程力学联合研究中心建立。
1999年,与地球物理研究所整合,成立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地球物理研究所 1928年,中央研究院气象研究所(地球物理研究所前身)成立。
1950年,中国科学院对前中央研究院24个单位接管,其中气象、地磁、地震等部分合并建成地球物理研究所,赵九章任所长。
1954年,中国科学院地球物理研究所迁往北京。
1959年,通过兰州分所的方案,莅年建立中国科学院地球物理研究所兰州分所。
1966年,分建成为5个研究所,即中国科学院地球物理研究所、大气物理研究所、应用地球物理研究所(西安、后归属七机部),兰州地球物理研究所和昆明地球物理分所。
1972年,国家地震局成立,地球物理所被划归国家地震局建制,并脱离中国科学院。
1978年,重新组建中国科学院地球物理研究所。
1988年,成立WDC-D地球物理数据中心。
1994年,组建现代地球科学研究中心。
1994年,成立中国矿物资源探查研究中心(JICA)。
1999年,与中国科学院地质研究所整合为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1999年,原中国科学院地质研究所与地球物理研究所整合,成立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所长丁仲礼。
1999年,原中国科学院地质研究所与地球物理研究所整合,成立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所长丁仲礼。
2003年,刘东生院士获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
2004年,将中国科学院武汉数学物理研究所的电离层研究室整体调整到所。
2004年,整合原中国科学院兰州地质所,成立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兰州油气资源研究中心。
2005年,岩石圈演化国家重点实验室建立,主任为朱日祥院士。
2007年,朱日祥院士为第二任所长。
③ 哪个网站是自然科学的
中华自然科学网是中国最大的自然科学网站之一。
由于自然科学涉及广泛,只能例举一、二如下:
1、中国科普博览
2、nature
3、中国科普网
④ 印度成功发射一颗巴西地球观测卫星,印度卫星主要作用是什么
印度发射了一颗巴西地球观测卫星和18颗印度卫星,这是印度今年首次发射人造卫星,这颗卫星主要用于监测亚马孙地区的森林破坏情况及巴西境内的农业状况,其他18颗印度卫星主要用于提供无线电中继服务。
印度空间研究组织发射的地球观测卫星,主要用于陆地环境和农业生态监测,不过其成像图像也可用于军事侦察和边境观测。 目前在轨服役有19颗地球观测卫星、18颗通信卫星和8颗导航卫星,用于广播、电话、互联网服务、天气和农业相关预报、安全、灾害救援和救灾以及定位服务。其中有三颗卫星为军事通信和网络提供服务。
⑤ 世界观察研究所
世界观察研究所是一个独立的研究组织,它以事实为基础对重大全球性问题进行分析,分析结果被世界领袖们所公认。该研究所的三个主要研究领域包括气候与能源,食品与农业和绿色经济。
自1974年以来,世界观察促进了在环境方面的有效决策。为了满足二十一世纪人类的需要,研究所的跨学科研究关注于气候变化,资源退化和人口增长,并且采用了现有的最佳科学方法进行研究。世界观察研究所对难以解决的问题寻求创新解决方案,强调对政府领导力,私营企业,和公民行动的结合,使可持续发展的未来成为现实。
总部设在美国华盛顿特区,世界观察研究所有强大的合作伙伴网络,这些合作伙伴分布在十多个国家,研究所通过互联网以及它的合作伙伴产生世界性的影响力。通过对印刷和网络媒体的创新使用,它的研究结果以多种语言在全世界传播。
使命:
为了建立一个可持续发展的社会环境,以满足人类的需要,世界观察研究所提供的见解和想法使决策者进行更快,更有效的决策。世界观察研究所的重点是21世纪的挑战,包括气候变化,资源退化,人口增长,和贫困,研究所通过发展和传播坚实的数据和创新战略以实现可持续发展社会。
项目:
该研究所的优先项目包括:
能源和气候计划 - 致力于加快向低碳能源系统的过渡,低碳能源系统是以可持续利用的再生能源与高效性能源相配合为基础的。
食品与农业项目 - 突出了对农民,消费者和生态系统的利益的重视,这种利益是由具有足够的灵活性的,足够的生产能力的,以及足够的普及性的粮食系统而来的。粮食系统的足够的灵活性可以处理天气模式转变,足够的生产能力可以满足不断增长的人口的需要,足够的普及型可以支持农村社区。
绿色经济计划 – 认识到全球环境和经济危机有着共同的渊源,需要各国共同努力解决。该计划旨在提供解决方案,增进人类福祉和减少不公平,同时保护地球。
除了这三个优先事项,该研究所还监测人体健康,人口,水资源,生物多样性,治理和环境安全。研究所目前还有“中国项目”,“印度项目”和“文化改变”等项目。
出版物:
聚焦全球,世界观察研究所的研究结果以36种语言发表,并且被分布在40个国家的150个合作伙伴使用。其旗舰年度报告,《世界状况》(《State of the World》),是决策者,教授,和对环境的可持续性关心的公民所查询的资源。世界状态可以独立作为世界状态图书馆 ,收集了世界观察研究所每年所出版的研究成果。
《世界观察》(《World Watch Magazine》)杂志提供简明的,最新的整体角度的分析。这个获奖的每两个月一次的杂志把自然和居住于其中的人类连接在一起。
详情请参阅:“世界观察研究所官方网站(http://www.worldwatch.org/)”
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⑥ 中国科学院测量与地球物理研究所的科研领域
建所50余年来,研究所围绕解决国家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中基础测绘、航天与军事测绘保障、环境与灾害监测以及国家大型工程建设中的重大理论和关键技术问题,在大地测量与地球物理、环境和地理学交叉领域开展创新性研究,取得了一系列在国内外有重要影响的研究成果,形成了深厚的学术积累和独特的学科特色,为国家测绘学科的建立和发展做出了开拓性的贡献。
研究所发起并参与完成了第一代国家重力网和国家天文大地网及国家天文重力水准网、国家天文基本点网的建设,为我国第一颗人造卫星上天、第一颗远程导弹发射提供了重要的测绘保障,受到中共中央、国务院和中央军委的表彰嘉奖;提出了拟稳平差和抗差估计的测量数据处理理论;发展了地球重力场逼近理论及重力场高空赋值模式,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两项。自主研制成功我国第一台海洋重力仪,精度达到国际同等水平。 在大地测量学与环境科学交叉领域,围绕洪涝灾害防治、湿地保护、水环境治理、大型水利工程生态环境影响等方面开展应用基础研究,提出的多项建议被国家和湖北省采纳,产生了良好的生态、经济、社会效益,具有鲜明的区域特色。
1978年研究所恢复重建以来,先后主持或参加了多项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项目、重大科学工程项目,国家攻关计划、支撑计划,国家863、97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创新群体、杰青、重点、重大项目和中科院重大、重点项目以及地方企业项目等。获得国家级和省部级等科技奖100余项。在国内外公开发表学术论文3000余篇,出版专著80余部。专利授权80余项,软件著作权登记10余项。(有关数据截至2015年12月)
目前研究所主要从事大地测量学、地球物理学与环境科学相关重要科学问题研究,包括地球局部和整体运动、地球内部结构及圈层相互作用、地球系统的质量分布和迁移、大地测量在空间技术和国家大型工程建设、长江中游地区环境与灾害监测评估和湿地演化与修复等方面。研究所现拥有“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和“湖北省环境与灾害监测评估重点实验室”,“动力大地测量中心实验站”和“江汉平原小港湿地生态站”;与高校和兄弟研究所合建“国家GPS工程中心”等机构。
拥有国际一流高精度观测设备:包括各类陆地绝对和相对重力仪、海洋重力仪、人卫激光测距仪、GPS接收机、原子频标系统、遥感图像处理与地理信息系统等。
⑦ 求 地球环境研究所 普地和第四纪地质学 考博历年真题
南京大学 第四纪地质学 2011年考研招生简章
招生年份 专业代码 院系招收人数 专业招收人数
2011 70905 3
研究专方向属 考试科目 复试科目 参考教材
01环境演变与全球变化02地貌与第四纪地质03环境考古 ①101政治②201英语一或203日语③601高等数学甲④856全球变化科学导论 复试:笔试:专业综合;面试:英语口语与听力加专业综合 《高等数学讲义》(上、下册)樊映川等编,高等教育出版社;《全球变化科学导论》朱诚、谢志仁等编著,南京大学出版社;《全球变化》张兰生等编著,高等教育出版社。
⑧ 国家林业局陆地生态系统定位观测研究站建设
国家林业局陆地生态系统定位观测研究站自20世纪70年代开始正式启动建设,以森林、湿地、荒漠三大生态系统类型为研究对象,按照我国地理分布特征和生态系统类型区划,由分布在全国典型生态区、依托林业系统科研和教学单位、建设基础条件较好的若干生态站组成,开展生态系统结构与功能的长期、连续、定位野外科学观测和生态过程关键技术研究的网络体系,是国家林业科学试验基地,也是国家野外科学观测与研究平台的主要组成部分。目前全国已在典型生态区初步建设了113个生态站。其中,森林生态站75个、湿地生态站21个和荒漠生态站17个,基本形成了覆盖全国主要生态区、具有国际影响的大型观测研究网络。通过长期建设,各生态站在基础设施、观测水平、自主创新等方面取得了长足发展,已经成为集野外观测、科学试验、示范推广、科普宣传于一体的一站多能大型野外科学基地。尤其是国家林业局作为国际地球观测组织(GEO)部门成员单位之一,以生态站网为基础,整体加入了全球综合地球观测系统(GEOSS),这为提高我国在GEO中的话语权提供有力支撑。
作为国家林业科技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生态站网及所属生态站主要承担生态服务功能评估、生态工程效益监测、重大科学问题研究等六大项服务全局的重要任务。国家林业局于2008年发布了《国家林业局陆地生态系统定位研究网络中长期发展规划(2008~2020年)》(以下简称《规划》),根据《规划》,在2020年前建成192个生态站,其中2015年前基本完成新站建设,2015~2020年重点进行生态站升级改造。
⑨ 什么是中国科学院地球环境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地球环境研究所( Institute of Earth Environment,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的前身是1985年建立的中国科学院西安黄土与第四纪地回质研究室,于1999年经国务院中答编办和中国科学院批准成立,并整体进入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试点。
研究所从以黄土和东亚季风变迁为主的研究,发展为以大陆环境为特色的多元化综合研究。在"东亚环境变迁的季风控制论"、"亚洲季风-干旱环境演化与青藏高原隆升"、"气候突变事件"、"宇宙成因核素环境示踪"、"树轮气候学"、"粉尘与黑碳"、"同位素地球化学"、"古气候模拟"等国际地学前沿领域取得了一系列的研究成果。
⑩ 国际应用地球观测和地理信息期刊 有增刊么
GeoInformatica(国际地理信息系统计算机科学进展杂志)美国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Geographical Information Science(国际地回理信息科学)英国 国际期答刊 ISPRS Journal of Photogrammetry and Remote Sensing(国际摄影测量与遥感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