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的人文地理位置
1. 新加坡人怎么样
新加坡是一个美丽的岛国,一个繁荣的大都会。因为市容美丽清洁,被人们誉为“花园城市”。新加坡位于马来西亚半岛南端,与马来西亚仅一水之隔,东西分别毗邻菲律宾和印度尼西亚,地理位置处于东南亚的交汇处。新加坡共和国是世界上最小的国家之一。
十四世纪,新加坡是强大的斯里佛室帝国的领土,被称为“淡马锡”或海城。据说,有一位斯里佛室帝国的王子在岛上看到一只野兽,他误认为是狮子,因此就把“淡马锡”改名为“新加坡拉”,意即“狮城”。1819年英国人莱佛士爵士来到新加坡,他发现这是一个具有良好停泊环境的天然港口,加上优越的地理位置,确是发展贸易的理想口岸。于是,他在此地建立了英国东印度公司,从此新加坡进入了一个新时代。随后的几十年里,大量移民从中国、印尼、马来西亚和印度涌入,使新加坡更加兴旺。1965年,新加坡正式成为独立国家。经过三十多年的不断奋斗,新加坡已成为亚洲发达的新兴工业化国家之一。
新加坡政府廉洁、精英治国、勤奋高效、法制健全、政治稳定、种族和谐、人民安居乐业。政府推行自由贸易,不断引进人才,积极发展科技、教育和经济,加上新加坡优越的地理位置,使新加坡在短短数十年里迅速崛起。新加坡不但拥有优良的深水港口和现代化的国际机场,也有先进的通讯设施和健全的金融制度;新加坡有如诗如画的旅游景点,也有多姿多彩的多元文化;新加坡有美仑美奂的购物场所,也有设施完善的组屋区;新加坡还有四通八达的交通服务和各种各样的美食、娱乐。随着科技的发展,网络时代的来临,新加坡也力求走在世界高科技的前端。
新加坡古时候被称为“海城”,相传13世纪的时候,苏门答腊岛巴邻旁的王子到“海城”游历时,看见一头怪兽,随从们大叫“狮子”(狮子的马来语言为“Singa”),于是王子将此岛改名为“Singapore”(“pore”是“都市”的意思)。随着岁月的流逝,时代的变迁这个小岛正发生这翻天覆地的变化。
新加坡是一个热带岛国,由一个本岛和63个小岛组成。它的气温变化不大,降雨量充足,动植物繁衍,体现了热带岛屿的特征。新加坡所处的地理位置是世界的十字路口之一。得天独厚的地理条件使之发展成为东南亚的商业明珠、并成为了亚洲主要的金融,电子,旅游,贸易,航空及海事货运中心。
新加坡本岛由东到西约42公里,由南到北约23公里,包括所有大小岛屿在内,总面积为682平方公里。本岛以外较大的有德光岛(24.4平方公里),乌敏岛(10.2平方公里)和圣淘沙岛(3.5平方公里)。
新加坡通过一条长堤及一座大桥与马来西亚相连,和印度尼西亚的廖内(Riau)群岛的主岛也仅有一水之隔。从泰国或菲律宾只须经过短途飞行即可抵达新加坡。新加坡的樟宜机场为69家航空公司提供服务,是进出东南亚的主要门户,并连续十余年被评为世界最佳机场。
人文地理
尽管地理位置是新加坡成功的因素之一,但人民却是其成功的支柱。这个国家缺乏自然资源,但她勤劳、乐观、开朗的人民造就了她今天的繁荣。
新加坡人口400万,其中77%是华人,14%是马来人,8%是印度人,1%是欧亚混血人种和其他民族。
马来渔民是当地的土著居民,但自从史丹福莱佛士爵士来到并建立英国贸易中转站后,新加坡逐渐成为一枢纽,吸引了成千上万的移民和商人。为了寻觅更好的生活,中国南方省份、印度尼西亚、印度、巴基斯坦、锡兰和中东移民纷纷到来。尽管异族通婚早就开始了,但各个种族在融入新加坡这个整体的同时保持了自己的文化。
语 言
新加坡有四种官方语言:马来语、华语、淡米尔语和英语。英语是商务和官方语言,使用最为广泛。大多数新加坡人都会讲母语和英语两种语言。
气候环境
新加坡地处热带,相对来说,常年气温变化不大,雨量充足,空气湿度高,气候温暖而潮湿,年平均温度在 23和 31摄氏度之间,温差很小。因此,对于那些喜爱日光浴、游泳、航海以及其他水上运动的人来说,新加坡可称得上是天堂。那些讨厌炎热阳光的人也不会因此受罪,因为新加坡所有的商店、旅馆、办公楼以及饭馆都装有空调设备。 每日平均气温:摄氏26.7度
最高每日平均气温:摄氏30.8度
最低每日平均气温:摄氏23.9度
最冷月份:12月到1月
最热月份:5月到7月份
年降雨量:2,353毫米
每日平均相对湿度:84.3%
每日平均湿度:60%到90%
2. 关于新加坡的资料
国名:新加坡共和国(The republic of singapore)
别称:星洲、星岛
首都:新加坡(Singapore)
国庆日:8月9日
参考资料:http://www.world68.com/(新加坡网址大全)
国土:新加坡位于马来半岛最南端,地处太平洋与印度洋航运要道马六甲海峡、东南亚地区的中心,堪称"亚洲的十字路口",地理位置十分重要,全国国面积为626.4平方公里,城市面积占绝大部分,因而被称为"城市国家"。
气候:新加坡全部国土都位于北纬1度线内,距赤道不过137公里,属于热带海洋性气候。气候以最暖热湿润为特征,全年温度大约在24℃到32℃之间,昼夜温温差不大,降水量在2400毫米左右。10月至次年3月雨较多,4月至9月雨 量相对较少。
国家简史:传说在远古时代,亚历山大大帝的后裔乌塔马王子在海上航行时,船被暴风雨刮到现在的新加坡岛上,在岛上,王子看到一头怪兽,浑身赤红色,头部的毛黑亮,胸前还有一撮白毛。
随行人员告诉王子这是狮子,王子便把这个不知名的小岛称为"新加普拉",也就是狮子的意思,这个名字一直沿用至今。新加坡古称"单马锡",18到19世纪是马来西亚柔佛王国的一部分。
19世纪时沦为英国的殖民地,成为英国在亚洲的重要贸易港口和军事要塞。1942到1945年,被日本统治,并沦为日本的直辖殖民地。1956年6月成立自治邦,实行内部自治。1963年9月并入马来西亚。1965年8月9日,在李光耀的带领下,脱离马来西亚正式成立新加坡共和国。
新加坡是一个城市国家,原意为狮城。据马来史籍记载,公元1150年左右,苏门答腊的室利佛逝王国王子(般+木)那乘船到达此岛,看见一头黑兽,当地人告知为狮子,遂有“狮城”之称。
新加坡是梵语“狮城”之谐音,由于当地居民受印度文化影响较深,喜欢用梵语作为地名。而狮子具有勇猛、雄健的特征,故以此作为地名是很自然的事。过去华侨多称其为“息辣”,即马来语“海峡”的意思,也有因其小而将之称为星洲、星岛的。
政治经济
新加坡是英联邦成员国,总统为国家元首,总统和议会共同行使立法权,实行总理内阁制。 新加坡的经济传统上以商业为主,包括转口贸易、加工出口、航运等,是东南亚最大的海港、重要商业城市和转口贸易中心,也是国际金融中心和重要的航空中心。独立后的新加坡经济发展引人瞩目,被称为亚洲四小龙之一。旅游业是新加坡经济的支柱产业之一。
民族与宗族
新加坡人口为310万,其中76%是华人,马来人约占15%,其他则是印度人、巴基斯坦人、斯里兰卡的泰米尔族人和西方人。每平方公里达4000多人,是世界上人口密度最大的国家之一。
英语、华语、马来语、泰米尔语为官方语言,马来语为国语,政府机关使用英语,英语为行政用语,大多数新加坡人都会使用英语和华语。马来人和巴基斯坦人多信奉伊斯兰教,印度人信奉印度教,华人及斯里兰卡人多信奉佛教;此外,还有人信奉基督教。
交通
新加坡是东南亚地区联系欧洲、美洲、大洋洲的航空中心,航线通达54个国家(地区)、127个城市。从中国的北京、广州、厦门、深圳等城市都可直航新加坡。新加坡樟宜国际机场是世界上最繁忙的航空港之一,也是东南亚最大的机场之一。 新加坡交通发达,设施先进,有火车及巴士来往马来西亚、泰国各主要城市。长途巴士总站设在新桥路,每天有数班车通往马来西亚的吉隆坡、关丹、马六甲等。
地铁
地铁是新加坡最为便捷的交通工具。地铁全长67公里,设有42站,分为两线:即从海滨湾通往义顺为南北线,从巴西立通到文礼为东西线。在每个地铁车站里都有标示非常清楚的路线图及使用说明,搭乘地铁前最好先确定车费及地点。南北线以"N"表示,黄色表示北行线,红色表示南行线;东西线以"W"表示,绿色表示东行线,蓝色表示西行线;市中心区以"C"表示。要查看站名只要记住颜色及号码即可。
地铁车站的运作完全自动化,由电脑控制自动售票机、乘客出入闸口等。到自动售票机前投入硬币,同时按下应付车费的按钮,如有余额,机器会自动找钱,并付给车票。地铁车票有时间限制,扣掉搭地铁所需时间外,若在闸门内逗留超过半小时,车票便自动作废,乘客无法再通过电脑闸门,若想出来,须另外补票。地铁运行时间是早6点至晚12点。
节庆活动
新加坡日历上印有公历、中国农历、印历和马来历4种历法,依各种历法有许多节日。在保留各民族传统文化的同时,新加坡政府鼓励人们向新加坡统一民族文化习俗演变。
主要节庆有新年、印度族丰收节、新加坡河木筏大赛、印度族大宝森节、伊斯兰教斋戒月及开斋节、耶酥受难日、哈芝节、卫塞节、端午节、新加坡美食节、国庆节、中秋节、齐天大圣诞辰、中秋赏灯会、印度族屠妖节、印度族九宵节、九皇爷庆典、印度族盗火节、印度族万灯节、圣诞节等。
饮食
新加坡餐饮汇集了当地的风味和来自世界各地的佳肴,有中国菜、马来菜、泰国菜、印尼菜、印度菜、西餐、快餐等。由于历史的原因,新加坡在饮食方式和习惯方面融合了马来族和华人的烹调特色,其中最具代表性的菜是"娘惹食物"。娘惹是指过去居住在新加坡、马六甲及槟榔屿一带的华人女性。就口味而言,娘惹食品是最特别,最精致的传统佳肴之一。
旅游者在餐厅、酒店消费,须付10%的服务费与3%的政府税及1%的观光税,郊区餐厅或小吃店不收服务费和小费,集市小吃摊也不须另付小费。为了大众健康,所有有空调的餐厅一律森止吸烟。
购物
新加坡商品丰富,来自世界各地的货品琳琅满目,从古典精致的东方手工艺品、款式新颖的欧洲高档时装和皮革制品到先进的高新技术电子器材等无所不有。新加坡市场上有特色的商品主要有马来蜡染花布、珠宝、古玩、陶瓷器、玉器、字画等。新加坡的物价水平较高。
货币
货币为新加坡元(S$),1元等于100分。纸币面值有1元、2元、5元、10元、20元、50元、100元、500元、1000元;硬币有1分、5分、10分、20分、50分、100分。
时差
比格林威治时间早8个小时,与北京时间相同。
新加坡人勤奋、坚毅与目标取向的工作态度,为新加坡造就了多项第一的殊荣,如世界第一的航空公司(新加坡航空公司)、世界最忙碌的港口和转运港、世界首座夜间野生动物园、世界最高的人工瀑布、最高的酒店-新加坡瑞士酒店史丹福、世界最大的喷泉-新达城的财富之泉等。
新加坡不仅是世界第三大石油提炼中心,同时也是重要的物资集散中心,主要交易产品有锡、橡胶、椰子、石油、米、木材、黄麻、香料和咖啡。新加坡也是世界各大银行聚集的金融中心,包括美国银行、荷兰银行、德意志银行、东京银行等,皆以先进的通讯设备,连络新加坡和全球各地的商品、股票及外汇交易中心。
新加坡城市的道路两旁树木成荫,街头到处是小花园、小草坪,花香草绿,空气清新,是一个小巧美丽、整洁绿色的花园都市。新加坡种有各种花卉,其中以国花——兰花最为著名,这些经过精心呵护的兰花颜色鲜艳,芬芳馥郁。而叶子花则布满了街头巷尾,甚至连丑陋的电线杆也被缠绕装点起来,鲜红或淡紫的花朵附在自由伸展的枝条上,在和风中轻轻摇曳,即使无须人工照料,也能随处开放。
新加坡是著名的自由贸易港,集中着世界一流的商品,同时作为东南亚的中心,各种具有地方特色的商品也是数不胜数,丰富的商品和良好的购物环境吸引着各地的旅游者。这里既有高级的购物中心,也有古色古香的老店铺;既有世界名牌,也有琳琅满目的小商品,让人目不暇接。
神奇的鱼尾狮
在新加坡河口上,安德逊桥下,矗立一座乳白石的“狮头鱼尾”雕像,它就是新加坡的象征和标志。鱼尾狮自1972年诞生于新加坡艺术家林浪新之手,三十年来静静地屹立于新加坡河口,守护着海上来往的船只……
新加坡市是新加坡共和国首都,位于新加坡岛南端,南距赤道136.8公里,面积约98平方公里,约占全岛面积1/6。新加坡市是全国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有“花园城市”之称,是世界上最大港口之一和重要的国际金融中心。新加坡市地势缓和,最高点海拔为166米。
新加坡市中心区在新加坡河口南北两岸,总长5公里,东西宽1.5公里。南岸是被绿树环绕的高楼林立的繁华商业区。北岸是花草树木与楼宇交错的行政区,环境幽雅宁静。马来人街也在此区。
新加坡城市道路宽阔,人行道两旁种着叶繁枝茂的行道树及各种花卉,草坪、花坛小型公园间杂其间,市容整洁。桥上,围墙都种有攀缘植物,住宅的阳台上放置着五彩缤纷的花盆。新加坡市拥有2000多种高等植物,被誉为“世界花园城市”和东南亚的“卫生模范”。
国名: 新加坡共和国(The Republic of Singapore)
国名来由:新加坡是一个城市国家,原意为狮城。据马来史籍记载,公元1150年左右,苏门答腊的室利佛逝王国王子(般+木)那乘船到达此岛,看见一头黑兽,当地人告知为狮子,遂有“狮城”之称。新加坡是梵语“狮城”之谐音,由于当地居民受印度文化影响较深,喜欢用梵语作为地名。而狮子具有勇猛、雄健的特征,故以此作为地名是很自然的事。过去华侨多称其为“息辣”,即马来语“海峡”的意思,也有因其小而将之称为星洲、星岛的。
独立日:8月9日(1965年)
国旗:由上红下白两个相等的横长方形组成,长与宽之比为3∶2。左上角有一弯白色新月和五颗白色五角星。红色代表人类的平等,白色象征纯洁和美德;新月象征国家,五颗星代表国家建立民主、和平、进步、正义和平等的思想。新月和五颗星的组合紧密而有序,象征着新加坡人民的团结和互助的精神。
国徽:由盾徽、狮子、老虎等图案组成。红色的盾面上镶有白色的新月和五角星,其寓意与国旗相同。红盾左侧是一头狮子,这是新加坡的象征,新加坡在马来语中是“狮子城”的意思;右侧是一只老虎,象征新加坡与马来西亚之间历史上的联系。红盾下方为金色的棕榈枝叶,底部的蓝色饰带上用马来文写着“前进吧,新加坡!”
国歌:《前进吧,新加坡》
国花:以一种名为卓锦·万代兰的胡姬花为国花。东南亚通称兰花为胡姬花。卓锦·万代兰是由卓锦女士培植而成,花朵清丽端庄、生命力特强,它象征新加坡人的气质和刻苦耐劳、果敢奋斗的精神。
国家政要:内阁资政李光耀(lee kuan yew) ,1965年新加坡独立后,长期担任总理,1990年11月辞去总理职务,改任内阁资政;总理吴作栋(goh chok tong),1990年11月任总理;现任总理李显龙(Lee Hsien Loong),2004年8月12日宣誓就职,成为新加坡第三任总理,12月当选人民行动党新一任秘书长,2006年5月再次当选新加坡总理,5月30日宣誓就职。总统纳丹(s.r. nathan),于1999年8月18日当选为新加坡共和国总统,9月1日正式宣誓就职,2005年9月连任。
重要节日:华人新年:每年1月或2月的农历新年;中秋节:农历8月15;开斋节:回历10月新月出现之时;泰米尔新年:4、5月间;大宝森节:泰米尔历的1、2月间;蹈火节:10、11月间。卫塞节:5月的月圆日;圣诞节:12月25日;复活节:3月21日月圆后的周日。
自然地理:位于东南亚,是马来半岛最南端的一个热带城市岛国。面积为647.5平方公里,北隔柔佛海峡与马来西亚为邻,有长堤与马来西亚的新山相通,南隔新加坡海峡与印度尼西亚相望。地处太平洋与印度洋航运要道—马六甲海峡的出入口,由50多个海岛组成,新加坡岛占全国面积的91.6%。属热带海洋性气候,常年高温多雨,年平均气温24-27℃。
人口: 321.75万(1999年6月),其中华人占77.2%;马来人占14.1%;印度人占7.4%,其余为巴基斯坦和斯里兰卡人。马来语、英语、华语和泰米尔语为官方语言。国语为马来语。英语为行政用语。无国教。华人和斯里兰卡人多信佛教,马来人和巴基斯坦人信奉伊斯兰教,印度人信奉印度教。此外还有人信奉基督教。
简史:古称淡马锡。8世纪建国,属印尼室利佛逝王朝。公元18世纪至19世纪初为马来亚柔佛王国的一部分。1819年,英国人史丹福·莱佛士抵新,与柔佛苏丹订约设立贸易站。1824年沦为英国殖民地,成为英在远东的转口贸易商埠和在东南亚的主要军事基地。1942年被日军占领,1945年日本投降后,英国恢复其殖民统治,次年划为直属殖民地。1946年英国将其划为直辖殖民地。1959年6月新加坡实行内部自治,成为自治邦,英国保留国防、外交、修改宪法、颁布“紧急法令”等权力。1963年9月16日并入马来西亚。1965年8月9日脱离马来西亚,成立新加坡共和国。同年9月成为联合国成员国,10月加入英联邦。
政治:宪法规定:实行议会共和制。总统为国家元首,由全民选举产生,任期6年。总统委任议会多数党领袖为总理。总统有权否决政府财政预算和公共部门职位任命;可审查政府行使内部安全法令和宗教和谐法令所赋予的权力以及调查贪污案件。总统顾问理事会受委向总统提供咨询与建议。总统在行使某些职权,如主要公务员任命时,必须先征求总统顾问理事会的意见。总统和议会共同行使立法权。议会称国会,实行一院制。议员由公民投票选举产生,任期5年。
经济: 新加坡的传统经济以商业为主,包括转口贸易、加工出口、航运等。独立后,政府坚持自由经济政策,大力吸引外资,发展多样化经济。八十年代初开始,加速发展资本密集、高增值的新兴工业,大力投资基础设施建设,力求以最优越的商业环境吸引外来投资。以制造业和服务业作为经济增长的双引擎,不断提高产业结构,90年代尤为重视信息产业,已投资在全岛兴建“新加坡综合网”。为进一步推进经济增长,大力推行“区域化经济发展战略”,加速向海外投资,积极开展在国外的经济活动。经济以五大部门为主:商业、制造业、建筑业、金融业、交通和通讯业。工业主要以炼油、石油化工、修造船为主,是世界第三大炼油中心。农业在国民经济中所占比例不到1%,主要有家禽饲养和水产业。粮食全部靠进口,蔬菜自产仅占5%,绝大部分从马来西亚、中国、印尼和澳大利亚进口。旅游业是主要外汇收入来源之一。货币名称:新加坡元(简称新元)
新闻出版:英文报有《海峡时报》、《商业时报》、《新报》;华文报有《联合早报》、《联合晚报》、《新明日报》;马来文报有《每日新闻》;此外还有泰米尔文报《泰米尔日报》。广播电台于1936年开播,1959年1月起以马来语、英语、华语、泰米尔语广播。新加坡广播电台拥有并经营12个国内电台和3个国际电台。新加坡电视机构拥有并经营2个频道,一个播送华文节目,另一个播送英文节目,每天播送24小时。12电视私人公司经营2个频道,一个主要为马来族和印度族人口服务,另一个主要播送体育及文艺节目。1995年有线电视网开通,用户可接收30多个频道、10余个国家的电视节目。1995年开通卫星电视。
外交:立足东盟,将维护东盟团结与合作、推动东盟在地区事务中发挥更大作用放在外交工作的重要地位;面向亚洲,注重发展与亚洲国家特别是中、日、韩、印度等国的合作关系;奉行“大国平衡”政策,积极开展经济外交。
与中国关系:1980年6月14日,中国政府和新加坡新加坡政府关于互设商务代表处协议在北京签字,次年9月两国商务代表处正式开馆。1990年10月3日,中新两国建交。
新加坡没书城(据说是新加坡不能输)
与马来西亚的水纠纷
自1965年新加坡脱离马来西亚独立以来,新加坡的淡水都依靠独立时的条约由马来西亚供应,当时商定的淡水出口价是每4540升3仙(约合0.01美元)而到现在,价格都没有变动过,马来西亚认为这个价格低到无法接受,要求修改条约,新加坡以条约中并没有规定在2060年条约到期前马来西亚可以修改价格。就该问题两国不断发生严重的摩擦和争吵。新加坡认为马来西亚有可能在2060前撕毁条约或在2060年以后的供水条约会非常苛刻,于是新加坡视马来西亚为自己最大的威胁,一旦前述成为事实,新加坡将迅速占领马来西亚的蓄水地区——柔弗州,然后顶住马来西亚的反击,完全占领水源地,一劳永逸的解决水问题。
新加坡的旅游胜地:1.圣淘沙位于新加坡本岛南部,离市中心半公里。这个田园式的度假岛屿,其马来文名字是和平与宁静的意思。它由一个渔村变为英国的军事基地,后来又于1972年变成一个度假岛屿。
岛上青葱翠绿,有引人入胜的探险乐园、天然幽径、博物馆和历史遗迹等等,让人远离城市城嚣。爱海的人,可以沿着沙滩享受轻松的水上活动。而热爱自然的人,圣淘沙也有天然人行道——龙道、海底世界、胡姬花园、蝴蝶园、世界昆虫博物馆。在历史景点方面,则有西乐索炮台、海事博物馆和新加坡万象馆。
在主题公园方面,计有梦幻岛、火焰山和高尔夫乐园。而高37公尺的鱼尾狮塔,可让游人从圣淘沙远眺市区的高楼大厦及环绕四周小岛的景色。入夜后的音乐喷泉,随着交响乐的节奏而翩翩起舞。
圣淘沙是由圣淘沙发展机构负责管理和发展,它也管理10个较小的岛屿,包括龟屿、圣约翰岛、姐妹到及鬼岛。这些岛屿是热爱游泳、潜水和钓鱼人士的乐园。
岛上也有自设的交通设备。游客可以免费乘搭单轨列车、巴士、沙滩小火车前往不同目的地。此外,岛上也有脚踏车出租店。
2.新加坡动物园于1973年开幕,园内以开放概念为设计,利用热带森林与湖泊为屏障,使游客可以不受铁笼和铁柱的遮栏而看得一清二楚。
动物园占地28公顷,收罗了250种哺乳动物类、鸟类和爬虫类动物,总数接近3000只。所展示的许多濒临绝种的动物之中,包括科摩多龙、睡熊、金丝猴,以及世界最大的群居人猿。
游客可以在动物园内一尝和人猿共用早餐的难忘经验,或者观赏每天四场精彩的动物表演。参与表演得动物有灵长类、爬虫、大象和海狮等。人们可以观看矮小河马在水底潜游,以及加勒比海海牛悠游自在的游姿。在儿童天地里,孩子们可以从“动物之友表演”中获得无比的快乐,参与演出的动物有德国牧羊犬、大牧羊犬、麝猫、鹦鹉,以及一群绵羊。
除此之外,园内也设有游园列车,带您畅游动物园。游园列车的票价为成人2.50元,3岁至12岁孩童1.50元。
3.福康宁山俗称“皇家山”或“升旗山”。这个占地19公顷,高约50公尺的山丘曾是当年莱佛士的住所。1819年,莱佛士在新加坡河口登陆后,便看上这座俯视新加坡河口的小山,并在山顶建总督府。1823年,他也选择在此处兴建住家。
其实,福康宁山的历史可追溯到14世纪。据历史记载,这里是14世纪岛国苏丹皇室的所在地。新加坡最后一位苏丹依斯干达沙 (Iskandar Shah) 便安葬在靠近山顶的地方。
目前,山上还残留著许多文物,并且不时有新发现。山上的福康宁文化中心便展示了被挖掘的14世纪至19世纪文物。
在英国殖民地时代的1859至1861年期间,山上也建有一座堡垒。1867年,堡垒上还设印度和欧洲兵士的营房,医院和弹药库,是19世纪防御新加坡的主要炮兵连。19世纪末和20世纪初,因为局势太平,这里的军械就不派上用场了。
英军也在1939年世界第二次大战时,在这里建造占地1306.10平方公尺,深约9公尺的地下指挥室。现在的文化中心后面便是隧道入口处。它是英国在马来亚驻军的指挥总部,英军投降后,成为日军司令官山下奉文少将的指挥总部。
目前,这个指挥室已辟为展览馆。馆内的许多物件,如无线电话、桌椅、电灯等都是原有的历史遗物。展览馆共有22个房间,包括通讯室、兵士休息室、密码室、统帅指挥室等。展览馆有意重造56年前的历史,让游人有如身历其境的感觉。
在山上的一处也辟有香料园,是当年19公顷植物园的缩影,种植著丁香、肉桂等香料。此外,殖民地时代遗留下来的墓园,也完好的保留在山的东侧。
4.花柏山位于新加坡南部,总面积达56.46公顷。山上的花柏山公园建于60年代,并在1994年开始重新整修。整修后的花柏山增设了更多的基础设施,对周围的园景也重新设计一番。
花柏山公园有以下主要景点:
花柏顶 (Faber Point):高达105公尺的花柏顶是公园内最高之处,站在花柏顶将能够鸟瞰新加坡南部全景。这里有一棵雨树,于1971年11月7日的首届植树日种下,沿着这棵树是一个花木围绕的多层平台,平台地面上特别设计朝向不同方向的箭头,以告诉游客所指的地方与名胜地点。而在了望台楼下的16幅壁画也让游客了解新加坡的历史和发展概况。
海事村 (Marina Deck):海事村主要的特色是以一艘传统帆船为蓝本。这艘大船由三个部分组成,即餐厅、儿童游乐场及讯号台,周围环境充满热带花园特色的景致。“帆船”上共有三个宽敞的“甲板”,适合人们聚会、设宴。此外,这里也是观赏新加坡海港的最佳地点。
花丛走道 (Floral Walk):从花柏顶延伸到海事村设有花丛走道。行人可在特别设计的亭子内享受鸟语花香,同时,在花丛走道上辟有一个“棕榈园林”,供游人休息聊天。
望东亭 (Eastern Look-out Point):位于花柏山东部的低洼处。游人可以在此观赏新加坡东部美景。花园设有健身区、宽广草场、野餐区以及可供游人鸟瞰市区景物的亭子。
缆车亭 (Cable Car Point):在缆车亭旁建设两个观赏美景的平台,游人可以在此通过望眼镜观赏我国南部风景。
5.肯特岗公园 (Kent Ridge Park) 占地47公顷,旧称鸦片山,是我国自然保护区之一。
它是一座次森林山丘,也是候鸟的集居地。园内有一条长达800公尺的山径,是游人探索自然生态的好地方。 此外,山丘的后侧也有两个一大一小的池塘。前面部分最高处设有了望台,可以眺望我国西海岸景色。左边可看到炼油厂林立的岛屿,右边又可看到箱运码头。
根据国家公园局的资料,肯特岗公园是拥有最多健身设施的国家公园,共有20种不同的健身站供使用者选择。此外,它的不平地势也常吸引了许多远足及大自然爱好者前来考察,或举办“寻宝”游戏。
早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这里曾经是马来军团和日军抗战的地点之一。1942年2月13日,日军第18师攻打防守这座小山的第一马来军团、英国第二效忠军团和第44印度旅,这场长达48小时的搏斗有不少日军与马来军人战死。新加坡陆军最近“认养”了肯特岗公园,成为“陆军公园”(Army Green Park),园内永久摆放了两架M114型榴弹炮和一架AMX-13轻型坦克,突显公园的历史和军事意义。
--------------------------------------------------Web------------------------------
3. 新加坡的自然地理特征和人文地理特征。详细。(高中)
地理位置 新加坡位于东南亚,是马来半岛最南端的一个热带岛国,也是一个城市国家。它位于马来半岛南端,由一个本岛和63个小岛组成。新加坡所处的地理位置是世界的十字路口之一。它位于赤道以北136.8公里,东经 103°38至东经104°6,北纬1°09至1°29。北隔柔佛海峡与马来西亚为邻,有长达1056米的长堤通马来西亚的新山,南隔新加坡海峡与印度尼西亚相望,地处太平洋与印度洋航运要道--马六甲海峡的出口。
面积 新加坡本岛由东到西约42公里,由南到北约23公里,包括所有大小岛屿在内,总面积为682.7平方公里(新加坡年鉴2002),其中很多地区都是填海产生,1950年到现在大约有20%的国土面积由填海产生。本岛以外的其余岛屿,较大的有德光岛(24.4平方公里),乌敏岛(10.2平方公里)和圣陶沙岛(3.5平方公里)。新加坡岛面积约585平方公里,占全国面积的91.6%,是新加坡领土构成的主要部分。岛上地势比较平坦,武吉智马山是新加坡的最高点,海拔仅177米。实里达河是全岛最长的河流,长14公里。
人口 新加坡人口为331.91万,其中华人占76.7%;马来人占13.9%;印度人占7.9%,其他种族1.5%。主要宗教为佛教、道教、伊斯兰教、基督教和印度教。
语言 英语、华语、马来语、印度淡米尔语是四大官方语言。英语是新加坡主要的官方语言,普遍通用,不过新加坡的国语是马来语,国歌也是用马来语唱的。
气候 新加坡属热带海洋性气候,常年高温多雨,相对湿度大,年平均气温24~27℃。年平均降水量2400毫米左右,是世界上年降雨量在1805毫米以上的城市之一。 它的气温变化不大,降雨量充足,动植物繁衍,体现了热带岛屿的特征。
自然资源 新加坡面积狭小,资源匮乏。除在本岛有些花岗岩外,至今尚未发现有其他矿藏。虽然环海,但渔业资源并不丰足,年产仅1万余吨。然而植物资源比较丰富,经济作物有橡胶、椰子、油棕。还种植有著名的热带观赏花卉胡姬花(兰花),品种近千种,四季常开。胡姬花每年大量销往欧、美、日、澳和香港等国家和地区,是新加坡重要的出口创汇商品之一。新加坡早期的移民多聚集在中南部新加坡河出海口一带,其他地区则大多是热带雨林或农业用地,但是今天基本上都已城市化,除了少数的自然保护区。新加坡绿地面积非常大,除了美化城市外还有降暑的功用。由于没有淡水河,新加坡的主要水源就是降雨,因此修建了多个蓄水池。但尽管降雨量大,这些雨水还是无法满足新加坡的用水需要,目前50%的水源依靠进口,大部分的水是从马来西亚进口。新加坡也积极开发其他水源,包括海水淡化以及再生水。
交通 通过一条长堤及一座大桥与马来西亚相连,和印度尼西亚的廖内(Riau)群岛的主岛也仅有一水之隔。从泰国或菲律宾只须经过短途飞行即可抵达新加坡。新加坡的樟宜机场为69家航空公司提供服务,是进出东南亚的门户。特殊的地理位置使新加坡成为东南亚最大的海港、重要商业城市和转口贸易中心,同时也是国际金融和国际航空中心。得天独厚的地理条件也使之发展成为一个主要的商业、通讯和旅游中心。
[铁路]:以地铁为主,设有49个站,全长91公里。1999年11月建成轻轨铁路,与地铁相连。
[公路]:总长约3109公里,其中高速公路111.6公里。截至2001年底,车辆总数70.84万辆,其中客运40.76万辆,货运13.72万辆。
[水运]:为世界最繁忙的港口和亚洲主要转口枢纽之一。有300多条航线连接世界740个港口。共有商船总数3353艘,总吨位2316.73万吨,在世界大商船队中排名第7位。到港船舶吨位9.6亿吨,总吞吐量1690万箱。
[空运]:主要有新加坡航空公司及其子公司胜安航空公司,经营91架飞机。各国的60家航空公司每周提供超过3258班次的定期飞行服务,航线联系世界50个国家的139个城市。2001年客运量2810万人次,空运货物150万公吨。樟宜机场连续多年被评为世界最佳机场。
行政区划分新加坡五个社区发展理事会的名称是:中区、东北、西北、东南和西南。 地理位置 新加坡位于东南亚,是马来半岛最南端的一个热带岛国,也是一个城市国家。它位于马来半岛南端,由一个本岛和63个小岛组成。新加坡所处的地理位置是世界的十字路口之一。它位于赤道以北136.8公里,东经 103°38至东经104°6,北纬1°09至1°29。北隔柔佛海峡与马来西亚为邻,有长达1056米的长堤通马来西亚的新山,南隔新加坡海峡与印度尼西亚相望,地处太平洋与印度洋航运要道--马六甲海峡的出口。
面积 新加坡本岛由东到西约42公里,由南到北约23公里,包括所有大小岛屿在内,总面积为682.7平方公里(新加坡年鉴2002),其中很多地区都是填海产生,1950年到现在大约有20%的国土面积由填海产生。本岛以外的其余岛屿,较大的有德光岛(24.4平方公里),乌敏岛(10.2平方公里)和圣陶沙岛(3.5平方公里)。新加坡岛面积约585平方公里,占全国面积的91.6%,是新加坡领土构成的主要部分。岛上地势比较平坦,武吉智马山是新加坡的最高点,海拔仅177米。实里达河是全岛最长的河流,长14公里。
人口 新加坡人口为331.91万,其中华人占76.7%;马来人占13.9%;印度人占7.9%,其他种族1.5%。主要宗教为佛教、道教、伊斯兰教、基督教和印度教。
语言 英语、华语、马来语、印度淡米尔语是四大官方语言。英语是新加坡主要的官方语言,普遍通用,不过新加坡的国语是马来语,国歌也是用马来语唱的。
气候 新加坡属热带海洋性气候,常年高温多雨,相对湿度大,年平均气温24~27℃。年平均降水量2400毫米左右,是世界上年降雨量在1805毫米以上的城市之一。 它的气温变化不大,降雨量充足,动植物繁衍,体现了热带岛屿的特征。
自然资源 新加坡面积狭小,资源匮乏。除在本岛有些花岗岩外,至今尚未发现有其他矿藏。虽然环海,但渔业资源并不丰足,年产仅1万余吨。然而植物资源比较丰富,经济作物有橡胶、椰子、油棕。还种植有著名的热带观赏花卉胡姬花(兰花),品种近千种,四季常开。胡姬花每年大量销往欧、美、日、澳和香港等国家和地区,是新加坡重要的出口创汇商品之一。新加坡早期的移民多聚集在中南部新加坡河出海口一带,其他地区则大多是热带雨林或农业用地,但是今天基本上都已城市化,除了少数的自然保护区。新加坡绿地面积非常大,除了美化城市外还有降暑的功用。由于没有淡水河,新加坡的主要水源就是降雨,因此修建了多个蓄水池。但尽管降雨量大,这些雨水还是无法满足新加坡的用水需要,目前50%的水源依靠进口,大部分的水是从马来西亚进口。新加坡也积极开发其他水源,包括海水淡化以及再生水。
交通 通过一条长堤及一座大桥与马来西亚相连,和印度尼西亚的廖内(Riau)群岛的主岛也仅有一水之隔。从泰国或菲律宾只须经过短途飞行即可抵达新加坡。新加坡的樟宜机场为69家航空公司提供服务,是进出东南亚的门户。特殊的地理位置使新加坡成为东南亚最大的海港、重要商业城市和转口贸易中心,同时也是国际金融和国际航空中心。得天独厚的地理条件也使之发展成为一个主要的商业、通讯和旅游中心。
[铁路]:以地铁为主,设有49个站,全长91公里。1999年11月建成轻轨铁路,与地铁相连。
[公路]:总长约3109公里,其中高速公路111.6公里。截至2001年底,车辆总数70.84万辆,其中客运40.76万辆,货运13.72万辆。
[水运]:为世界最繁忙的港口和亚洲主要转口枢纽之一。有300多条航线连接世界740个港口。共有商船总数3353艘,总吨位2316.73万吨,在世界大商船队中排名第7位。到港船舶吨位9.6亿吨,总吞吐量1690万箱。
[空运]:主要有新加坡航空公司及其子公司胜安航空公司,经营91架飞机。各国的60家航空公司每周提供超过3258班次的定期飞行服务,航线联系世界50个国家的139个城市。2001年客运量2810万人次,空运货物150万公吨。樟宜机场连续多年被评为世界最佳机场。
行政区划分新加坡五个社区发展理事会的名称是:中区、东北、西北、东南和西南。
4. 新加坡的地理特征(人文与自然)
新加坡共和国(英语:Republic of Singapore),简称新加坡,旧称新嘉坡、星洲或星岛,别称为狮城,是东南亚的一个岛国,政治体制实行议会制共和制。新加坡北隔柔佛海峡与马来西亚为邻,南隔新加坡海峡与印度尼西亚相望,毗邻马六甲海峡南口,国土除新加坡岛之外,还包括周围数岛。[1]
14世纪,新加坡属于拜里米苏拉建立的马六甲苏丹王朝。19世纪初被英国占为殖民地。1942年2月15日,新加坡被侵略的日军占领。1965年,新加坡正式独立。[1]
新加坡是一个多元文化的移民国家,促进种族和谐是政府治国的核心政策,新加坡以稳定的政局、廉洁高效的政府而著称,是全球最国际化的国家之一。[1]
新加坡是亚洲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被誉为“亚洲四小龙”之一,其经济模式被称作为“国家资本主义”。根据2014年的全球金融中心指数(GFCI)排名报告,新加坡是继纽约、伦敦、香港之后的第四大国际金融中心,[2]也是亚洲重要的服务和航运中心之一。[3]新加坡是东南亚国家联盟(ASEAN)成员国之一,也是世界贸易组织(WTO)、英联邦(The Commonwealth)以及亚洲太平洋经济合作组织(APEC)成员经济体之一。
来自网络
5. 新加坡有哪些风情
新加坡的人文地理和风土人情
人文
尽管地理位置是新加坡成功的因素之一,但人民却是其成功的支柱。这个国家缺乏自然资源,但她勤劳、乐观、开朗的人民造就了她今天的繁荣。
新加坡有400万人口,其中77%是华人,14%是马来人,8%是印度人,1%是欧亚混血人种和其他民族。马来渔民是当地的土著居民,但自从史丹福莱佛士(Stamford Raffles)爵士来到并建立英国贸易中转站后,新加坡逐渐成为一块吸铁石,吸引了成千上万的移民和商人。为了给他们自己和家人寻觅更好的生活,许多人从中国南方省份、印度尼西亚、印度、巴基斯坦、锡兰和中东来到这里。尽管异族通婚早就开始了,但各个种族在融入新加坡这个整体的同时保持了自己的文化。
语言
新加坡有四种官方语言:马来语、华语、淡米尔语和英语。英语是商务和官方语言,使用最为广泛。大多数新加坡人都会讲母语和英语两种语言。
民族风情
华 族
中华文化最能表现在伦理道德观念上,这种观念在新加坡的华人社会中继续保存。家祖宗舍的创立,可以维持乡党友爱的互助精神。 华人结婚要选黄道吉日,时髦的华裔新娘在婚礼中端出一只小小的瓷制茶杯给她的父母,当公婆从新娘手中接下茶杯的时候,就表示新娘已被接纳到这个家庭。
马来族
马来文化表现在宗教思想上,他们的风俗习惯与宗教息息相关。回教法律和苏丹制度则维系着他们生活的安分与团结。 马来人的婚礼几乎邀请全村人前来参加,来宾们酒足饭饱离去时,手上都握着一个煮熟的蛋,表示多子多孙的意思。
印度族
印度的文化与他们的宗教思想关系密切,无论文学、艺术、舞蹈,都含有极浓厚的宗教色彩。印度人的生活很俭朴,但对于庙宇的建筑则非常讲究,各种的雕塑都精致无比。
印度人的婚礼在庙里伴着宗教的圣歌和祷告举行,显得十分肃穆。新娘身上包裹着一件挂满珠宝的丝绸,丈夫则跪在她面前悄悄地在她的脚趾上套一枚戒指。婚礼的高潮是新娘戴上用茉莉花和兰花编成的沉重的花环时,宾客们向新人身上抛洒花瓣,在芬芳的花香中,完成了隆重的结婚仪式。宗教概况新加坡的多民族决定了其宗教也多元化。新加坡的宗教建筑各式各样,在这里你可以看到回教堂圆顶、哥特式教堂尖顶、带有神秘神像的兴都教寺庙以及中国寺庙。新加坡的主要宗教有回教、佛教、基督教、兴都教、锡克教、犹太教以及拜火教。
佛教与道教
早期的华人移民,如同其他种族的移民一样,带来了他们的宗教信仰与习俗。不同籍贯的华人,各自兴建庙宇,让善男信女参拜。其中有一些庙宇,已成为国家古迹,如天福官、双林寺和凤山寺等。
佛教有“三宝”——一佛、法(佛所说的教义)、僧(指继承或宣扬教义的人),以引导信徒奉行他们的礼仪。
在新加坡,绝大多数的佛教徒,是属于大乘(Mahayana)学派,其次是小乘(Theravada)、金刚乘(Vajrayana)和其他学派。不同的学派,经由新加坡佛教总会、新加坡僧伽联合会,和世界佛教联谊会新加坡分会联合主办的宗教、文化、教育与社会福利计划等活动,有更密切的接触与合作。
兴都教
前来新加坡的印度人,也把他们的宗教、文化和艺术带来新加坡。他们早期的宗教事迹,是在新加坡不同地区兴建兴都庙,其中大部分是以南印度的风格为主。
兴都庙成为许多印度节日与庆典的焦点。印度人的生活,深受宗教的影响;而他们的生活中的不同阶段,也要进行各种宗教仪式,大部分的印度家庭都设有祭坛或祷告室。
今天,在新加坡约有24间主要的兴都庙,其中在桥南路的马里安曼兴都庙(Sri Mariamman Temple)和在实龙岗路的实里尼维沙伯鲁玛兴都庙(Sri Srinivasa Perumal Temple),已被列为国家古迹。
在印度基金法令下,于1967年成立的印度基金会,专门负责马里安曼、实里尼维沙伯鲁玛、西凡和维拉米玛达拉曼等兴都庙的行政与管理工作。这些兴都庙都属于基金会的。基金会也主办一些大节日庆祝活动,如大宝森节、蹈火节和九夜祈祷节。
印度族也设有印度人咨询委员会,对有关印度宗教和习俗,以及影响印度族社区的一般福利问题,向政府提供意见。
天主教会
在新加坡的天主教教会历史,可以追溯到1819年莱佛士发现新加坡的日子。在1821年,一名过境的传教士通过宣教吸收了12名天主教徒。到了1829年,天主教徒的人数增至200名。天主教社群稳健成长并开办了数间学校。早在1832年,天主教会就开办了第一间男校,这间学校后来成为著名的圣约瑟书院。圣约瑟书院建于1852年,由拉萨尔修士主理。两年后,修女会在维多利亚街开办了一所女子小学——圣婴女校。
1972年12月22日,已故教宗保禄六世颁令新加坡成为另一个主教区,不再隶属以前的马六甲一柔佛主教区。在1977年7月26日签署的协议下,澳门主教把他在新加坡的教会管辖权移交给新加坡主教。这项协议于1981年5月27日获得罗马教廷的批准。当这道教令于1981年6月26日颁布后,就在7月1日生效,此后在新加坡的天主教教会,就直接由罗马教廷管辖。
新加坡共有30间天主教教堂。天主教教会管理20所小学、17所中学、一所大学先修班和一所初级学院。
新加坡的天主教教会也开办安微尼亚山医院、雅西西慈怀病院、5间老人院和一间儿童收容所。
基督教教会
在莱佛士登陆新加坡后4个月,他把一块土地赠送给伦敦宣教会。5个月后,第一位传教士抵达新加坡。在最初的数十年里,一些不同的团体,对新加坡的基督教教会的发展作出独特贡献;它们包括西方商人族群、马六甲的海峡华人族群、海外传教士,以及印度与中国的基督徒移民。神学院与圣经学院也随着成立。
明饰礼仪
新加坡不同民族的人在穿着上有自己的特点。马来人男子头戴一顶叫"宋谷"的无边帽,上身穿一种无领,袖子宽大的衣服,下身穿长及足踝的纱笼;女子上衣宽大如袍,下穿纱笼。华人妇女多爱穿旗袍。政府部门对其职员的穿着要求较严格,在工作时间不准穿奇装异服。
仪态礼仪
新加坡人举止文明,处处体现着对他人的尊重。他们坐着时,端正规矩,不将双脚分开,如果交叉双脚,只是把一只腿的膝盖直接叠在另一只腿的膝盖上。他们站立时,体态端正,而不把双手放在臀部,因为那是发怒的表现。
相见礼仪
在社交场合,新加坡人与客人相见时,一般都施握手礼。男女之间可以握手,但对男子来说,比较恰当的方式是等妇女先伸出手来,再行握手。马来人则是先用双手互相接触,再把手收回放到自己胸部。
餐饮礼仪
新加坡人的主食多是米饭,有时也吃包子等,但不喜食馒头。 马来人用餐一般用手抓取食物,他们在用餐前有洗手的习惯,进餐时必须使用右手。饮茶是当地人的普遍爱好,客人来时,他们常以茶水招待,华人喜欢饮元宝茶,意为财运亨通。
喜丧礼仪
在新加坡人眼中,男婚女嫁是件大事,不论华人还是马来人都很重视。马来人的婚事要经过求亲,送订婚礼物,订立婚约等程序。新加坡的华人讲求孝道,如有老人行将去世,其子孙必须回家中守在床前。丧礼一般都很隆重。
旅游礼仪
新加坡公共交通事业较为发达,在旅游期间坐公车十分方便,每个车站都标有明显记号。新加坡是个多民族的国家,商店的分布也有民族特点。如东部地区有个"马来市场",主要出售马来服装食品。 新加坡政府极力阻止付小费,即便是对服务员的额外服务付小费,对方也有可能拒收。
商务礼仪
到新加坡从事商务活动的最佳月份是3月到10月,以避开圣诞节及华人的新年。当地工商界人士多讲英语,见面时要交换名片,名片可以用英文印刷。在会谈中尽可能不要吸烟。 新加坡人不喜欢挥霍浪费,宴请对方不要过于讲排场,尤其是在商务活动中,答谢宴会不宜超过主人宴请的水平,以免对方产生其它想法。
主要禁忌
新加坡各族人民的信仰分别为:华人大都信仰佛教或道教;马来人基本信仰伊斯兰教;印度人信印度教;巴基斯坦人也大都信伊斯兰教;西方人一般信基督教。 新加坡人忌7字,不喜欢乌龟。严禁放烟花鞭炮。
6. 日本,新加坡,印度,哈萨克斯坦,埃及,俄罗斯,英国,德国,美国,巴西,澳大利亚的人文地理介绍
来这.
http://www.hudong.com/
7. 13个地区及8个国家的自然人文地理特征
1)位置和范围:
①亚洲主要位于东半球和北半球,四周分别被北冰洋、太平洋、印度洋、地中海包围。
②西北以乌拉尔山脉、乌拉尔河、里海、大高加索山脉、黑海和土耳其海峡与欧洲为界;东北以白令海峡与北美洲为界;西南以苏伊士运河与非洲为界;南面隔海与大洋洲相望。
(2)世界第一大洲
世界上面积最广、跨纬度最多、东西距离最长的一个洲。按照地理方位,亚洲可分为东亚、南亚、西亚、北亚和中亚6个地区。
2、地形与河流
(1)地形:地形以山地、高原为主。地势起伏大,四周高,中间低。
(2)河流:发源于中部山地、高原的河流,呈放射状流向周围的海洋,形成众多的长河。
3、复杂的气候
亚洲地跨寒带、温带和热带,东、北、南三面临海。亚洲气候复杂多样,季风气候显著,同时大陆性气候分布广。
4、众多的人口
地广人多,人口约占世界总量的61%,东亚、东南亚和南亚是人口稠密区。其中中国、印度、印尼、巴基斯坦、孟加拉国、日本6个国家人口过亿。
5、多样的文化
亚洲大小民族共有1000多个,约占世界民族总数的1/2。不同地区的不同民族,分别各自创造了各自的文化。其中:亚洲的黄河-长江中下游地区、印度河流域、美索不达米亚平原是三个重要的人类文明的发祥地。
6、经济发展差异
日本是唯一的发达国家;东亚、东南亚的韩国、新加坡、马来西亚、泰国等先后大力发展出口加工工业,推动了本国的经济发展;西亚波斯湾沿岸国家因石油出口而成为富裕国家。
8. 新加坡是个什么样的国家有什么特点
新加坡是一个城市国家,原意为狮城。新加坡是著名的自由贸易港,集中着世界一流的商品。
据马来史籍记载,公元1150年左右,苏门答腊的室利佛逝王国王子(般+木)那乘船到达此岛,看见一头黑兽,当地人告知为狮子,遂有“狮城”之称。新加坡是梵语“狮城”之谐音,由于当地居民受印度文化影响较深,喜欢用梵语作为地名。而狮子具有勇猛、雄健的特征,故以此作为地名是很自然的事。
国土:新加坡位于马来半岛最南端,地处太平洋与印度洋航运要道马六甲海峡入、东南亚地区的中心,堪称"亚洲的十字路口",地理位置十分重要,全国国面积为626.4平方公里,城市面积占绝大部分,因而被称为"城市国家"。
气候:新加坡全部国土都位于北纬1度线内,距赤道不过137公里,属于热带海洋性气候。气候以最暖热湿润为特征,全年温度大约在24℃到32℃之间,昼夜温温差不大,降水量在2400毫米左右。10月至次年3月雨较多,4月至9月雨 量相对较少。
国家简史:传说在远古时代,亚历山大大帝的后裔乌塔马王子在海上航行时,船被暴风雨刮到现在的新加坡岛上,在岛上,王子看到一头怪兽,浑身赤红色,头部的毛黑亮,胸前还有一撮白毛。随行人员告诉王子这是狮子,王子便把这个不知名的小岛称为"新加普拉",也就是狮子的意思,这个名字一直沿用至今。
9. 新加坡的人文地理
截至2009年6月,新加坡人口总共有4,987,600人,比一年前升3.1%;其中373万是公民及永久居民,而125万是非居民。新加坡公民以主要种族区分:华族为272万,占74.7%;马来族为49万,占13.6%;印度族为32万,占8.9%;余者为其他种族。每平方公里达4000多人,是世界上人口密度最大的国家之一。新加坡的华人基本源自中国福建、广东和海南等地,其中大部分是福建人,其次为莆田人、潮汕人、广府人、客家人和海南人等。位于东南亚,是马来西亚半岛最南端的一个热带城市岛国。面积为693平方公里,北隔柔佛海峡与马来西亚为邻,有长堤与马来西亚的新山相通,南隔新加坡海峡与印度尼西亚相望。地处太平洋与印度洋航运要道——马六甲海峡的出入口,由50多个海岛组成,新加坡岛占全国面积的91.6%。地势低平,平均海拔15米,最高海拔163米,海岸线长193公里。水域率:1.444% 。属热带雨林气候,常年高温多雨,年平均气温24~27℃。年平均降水量2345毫米,年平均湿度84.3%。新加坡的经济传统上以商业为主,包括转口贸易、加工出口、航运等,是东南亚最大的海港、重要商业城市和转口贸易中心,也是国际金融中心和重要的航空中心。独立后的新加坡经济发展引人瞩目,被称为亚洲四小龙之一。旅游业是新加坡经济的支柱产业之一(三大经济支柱产业:国际贸易,加工业,旅游业)。
独立后,政府坚持自由经济政策,大力吸引外资,发展多样化经济。八十年代初开始,加速发展资本密集、高增值的新兴工业,大力投资基础设施建设,力求以最优越的商业环境吸引外来投资。以制造业和服务业作为经济增长的双引擎,不断提高产业结构,90年代尤为重视信息产业,已投资在全岛兴建“新加坡综合网”。为进一步推进经济增长,大力推行“区域化经济发展战略”,加速向海外投资,积极开展在国外的经济活动。经济以五大部门为主:商业、制造业、建筑业、金融业、交通和通讯业。工业主要包括制造业和建筑业。制造业产品主要包括电子产品、化学与化学产品、机械设备、交通设备、石油产品、炼油等部门。是世界第三大炼油中心。农业在国民经济中所占比例不到1%,主要有家禽饲养和水产业。粮食全部靠进口,蔬菜自产仅占5%,绝大部分从马来西亚、中国、印度尼西亚和澳大利亚进口。服务业为经济增长的龙头产业。包括零售与批发贸易、饭店旅游、交通与电讯、金融服务、商业服务等。旅游业是主要外汇收入来源之一。
10. 巴布亚新几内亚的人文地理
巴布亚新几内亚位于南太平洋西部, 包括新几内亚岛东半部及附近俾斯麦群岛、布干维尔岛等共约600 余个大小岛屿。国名由 巴布亚和新几内亚两部分组成,得名于岛名。
【国名】巴布亚新几内亚独立国(The Independent State of Papua New Guinea)。 【国名由来】巴布亚新几内亚全称“巴布亚新几内亚独立国”,巴布亚岛一名,其由来有两种说法:①1526年葡萄牙人梅内塞斯从马六甲驶往马鲁古群岛,但海风把船吹到一无名之地,人便称这 块陆地为巴布亚。源出马来语tanahpepua一词,意即卷发人的土地。②早期葡萄牙人到此,问当地居民此为何地。回答是巴布亚,他 们便把巴布亚种族名称当地地名。种族名称来源于马来语papuvah(卷发)或pua-pua( 暗棕色)。指岛上主要居民巴布亚人的头发和肤色。新几内亚岛,亦称伊里安岛。1526年为葡萄牙探险险家若热·德梅内泽所发现。1545年葡萄牙人奥尔蒂斯·德雷特斯到 达该岛北部, 见当地居民肤色和气候亦大致相仿,故取名新几内亚。从此就称这里为巴布亚新几内亚。1884年,英国、德国瓜分伊里安岛东半部和附近岛屿。1906年,英将英属巴布新几内亚独立国位置
部分交澳大利亚管辖,改称澳属巴布亚领地。1946年联合国大会决议委托澳托管。1973年,巴布亚新几内亚成立自治政府。1975年9月16日宣告独立,成立巴布亚新几内亚独立国。
【面积】462840平方公里。 【人口】630万人(2006年),年增长率2.5%(2003年)。城市人口占15%,农村人口占85%。20%属美拉尼西亚人,78%属巴布亚人,其余为密克罗尼西亚人、波利尼西亚人、华人和白种人。官方语言为英语,地方语言820余种。皮钦语在全国大部分地区流行,南部的巴布亚地区多讲莫土语,北部的新几内亚地区多讲皮钦语,居民中93%为基督教徒,传统拜物教也有一定影响。 【首都】莫尔兹比港(Port Moresby),人口约40万(2006年)。 【国歌】《啊,起来,祖国的全体儿女》 巴布亚新几内亚国徽
【国家元首】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女王任命总督为其代表,任期六年。第七任总督西拉斯·阿托帕尔(SILAS ATOPARE)于2003年11月19日任满去职,由议长比尔·斯卡特任代总督。保莱阿斯·马塔内(PAULIAS MATANE)于2004年6月29日就任巴布亚新几内亚第八任总督。2010年12月,马塔内连任的选举被最高法院裁定无效,马塔内因此被迫去职。 【重要节日】独立日:9月16日(1975年)。 【国鸟】极乐鸟 【语言】英语为官方语言,皮金语在全国有较多使用 【宗教】基督教为主 【货币】基那 【 名胜】鲁纳瀑布、太平洋战争遗迹、索格里台地 。 【别称】鳄鱼之都(鳄鱼养殖业极为发达)。 【与我国建交时间】1976年10月12日。 【民族】98%为美拉尼西亚人。
【简况】位于南太平洋西部。西与印度尼西亚的伊里安查亚省接壤,南隔托雷斯海峡与澳大利亚相望。属美拉尼西亚群岛。全境共有600个岛屿。是大洋洲的第三大国。各岛多山,火山较多,地震频繁。主要岛屿包括新英格兰岛、新爱尔兰岛、曼纳斯岛、布干维尔岛、布卡岛等。海岸线全长8300公里,包括200海里专属经济区在内的水域面积达240万平方公里。海拔1000米以上属山地气候,其余海拔较低地区属热带雨林气候。5~10月为旱季,11~4月为雨季,沿海地区平均温度21.1~32.2℃,山地比沿海低5~6℃。年平均降水量2500毫米。 巴布亚新几内亚卫星地图
新几内亚高地地区早已有人定居。1511年葡萄牙人发现新几内亚岛。18世纪下半叶,荷兰、英国、德国殖民者接踵而至。1906年英属新几内亚交澳大利亚管理,改称澳属巴布亚领地。德属部分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被澳军占领,1920年12月17日国际联盟委托澳管理。1942年被日本占领。1945年联合国将其重新交澳托管。1949年澳将原英属和德属两部分合并为一个行政单位,称“巴布亚新几内亚领地”。1973年12月1日实行内部自治。1975年9月16日独立。迈克尔·索马雷(Michael Somare)为首任总理。
【国旗】呈长方形,长与宽之比为4∶3。从左上角至右下角的对角线,将旗面分为两个相等的三角形。右上方为红色,内有一只展翅飞翔的黄色极乐鸟;左下方为黑色,内有五颗白色五角星,其中一星较小。红色象征剽悍、勇敢;极乐鸟亦称天堂鸟,是巴布亚新几内亚特有的鸟,象征国家、民族独立和自由与幸福;黑色代表国家领土处于“黑人群岛”之中;五颗星的排列位置象征南十字星座(南天小星座之一,星座虽小,但明亮的星很多),表明该国地处南半球。
政治
2002年8月索马雷政府上台后,放缓私有化改革步伐,实行“以出口带动经济复苏”战略,加大矿产资源的勘探和开发力度,大力推行国家公务部门改革,争取党派合作,化解社会矛盾,巩固执政地位,巴新社会秩序渐趋稳定。2003年GDP增长率为2%,为连续四年来首次正增长。物价指数逐渐回落,币值逐渐回升。但吏治腐败、经济疲弱、党派争斗、基础设施落后、贫富分化悬殊以及与澳大利亚等地区大国关系不睦等问题仍使巴新面临不稳定因素。
关于布干维尔和平进程
2001年6月22日,巴新政府与布各派就全面解决布问题达成协议,包括布自治、全民公投以及武器处理等内容。8月7日,巴新内阁原则批准关于布干维尔和平进程的全面政治协定。8月30日,布干维尔和平协议正式签署,标志着长达12年战争的结束,布开始走上恢复和重建道路,布和平进程进入具体实施阶段。2002年3月,巴新国民议会通过关于布干维尔问题宪法修正案和相关组织法,从法律上为布成立自治政府及在自治政府成立10~15年内举行独立公投铺平道路。此后布和平进程进展基本顺利。2003年7月,联合国驻布政治事务处宣布收缴武器阶段结束,布开始走上销毁武器、恢复重建的道路。2004年1月4日,联合国安理会同意成立联合国布干维尔观察团,取代已到期的驻布政治事务处。该观察团任期至2004年6月30日。武器销毁和自治宪法起草工作进展顺利,各方预计2004年底可望实现自治。
宪法
1975年8月15日制定,同年9月15日生效。
议会
一院制,称“领地议会”。议员109人,任期5年。本届议会于2002年8月选出。现任领地会议主席(即议长、代总督)比尔·斯卡特(BILL SKATE)。
国家元首
法定国家元首为英王派驻该独立领地的代表,英王的代表由总督头衔,现任代总督为比尔·斯卡特。 巴布新几内亚元首(左)
政府
由议会中占多数的党或政党联盟组阁。 内阁对议会负责。现任总理兼北方省长迈克尔· 索马雷(Michael Somare),2002年8月就任。本届内阁除总理外,共有副总理(南方省长)1名,部长26名,外长为拉比·纳马柳(Rabbie Namaliu)。
行政区划
全国划分为19个省和首都行政区(莫尔斯比港市)。各省名称如下:中部(曾译作“中央”)、北部(曾译作“北方”)、钦布、东新不列颠、东塞皮克、东高地、恩加、海湾、马丹、马努斯、米恩湾、莫罗比、新爱尔兰、北所罗门、南高地、西新不列颠、西塞皮克、西部、西高地。 【司法机构】设有最高法院(又称上诉法院、国家法院)和地方法院。首席大法官马里·卡皮爵士(Sir Mari Kapi)。
政党
主要有:(1)国民联盟党(NATIONAL ALLIANCE)。1996年8月成立。执政党。现有议员22名。总理索马雷为该党领袖。(2)人民进步党(PEOPLE'S PROGRESS PARTY)。联合执政党。现有议员8名。(3)人民行动党(PEOPLE'S ACTION PARTY)。联合执政党。现有议员5名。(4)人民全国代表大会党(PEOPLE'S NATIONAL CONGRESS)。联合执政党。现有议员13名。(5)人民民主运动党(PEOPLE'S DEMOCRATIC MOVEMENT)。反对党。现有议员12名。(6)巴布亚新几内亚党(PNG PARTY)。联合执政党。现有议员9名。
编辑本段人物
迈克尔·索马雷:总理。1936生于巴新东新不列颠省拉包尔市。曾为东塞皮克 迈克尔·索马雷总理
省卡劳村酋长。1968年当选议员,同年创建潘古党并任领袖,领导民族独立斗争。1973~1975年任自治政府首席部长。1975年9月任巴新独立后首届总理,有巴新“国父”之称。1982年7月~1985年11月再次出任总理。1988年7月~1992年1月任外长。1996年8月创建国民联盟党并任领袖。1999年7月任外长,8月起兼任布干维尔事务部长。1999年12月~2000年11月任矿业部长兼布干维尔事务部长。2000年11~12月任外长兼布干维尔事务部长。2001年11月~2002年7月任反对党领袖。2002年8月5日第三次当选总理。已婚,有3子2女。1976年10月作为总理访华并与我签署建交公报。1999年9月作为外长访华。2001年11月率国民联盟党代表团访华。2004年2月作为总理访华。
编辑本段经济
巴新是发展中国家,资源丰富,经济落后,相当一部分人民迄今仍过着原始部落自给自足经济生活。近40%的人口挣扎在国际贫困线以下。2002年联合国开发计划署人类发展指数显示,巴新在174个国家中列第133位,居南太岛国之末。矿产、石油和经济作物种植是巴新经济的支柱产业。林业、渔业资源丰富。主要农产品为椰干、可可豆、咖啡、天然橡胶和棕榈油。工业基础薄弱,主要以采矿为主。金、铜产量居世界前列,石油、天然气蕴藏丰富。手工业别具特色,农业主产多种热带经济作物,是南太平洋最大的椰子生产国。沿海渔业较发达,有大量金枪鱼、对虾、龙虾出口。 2007年经济数据如下: 国内生产总值:57亿美元 人均国内生产总值:905美元 经济增长率:4% 汇率:(2007年平均值)1基那=0.3242美元
资源
矿藏丰富,铜矿储量9.44亿吨,黄金储量1831吨,铜金共生矿储量约4亿吨。此外还有富金矿、铬、镍、铝矾土、海底天然气和石油等资源。库土布和戈贝两大油田储量即达4亿桶。南高地省油田储量1700万桶。天然气储量12.2万亿立方英尺。森林资源丰富,热带原始森林覆盖面积达3600万公顷,约占国土面积的77%,林木总蓄积量约29亿立方米,可采蓄积量为5亿立方米。
工业
2001年工业产值占国民经济总值的9%。50%以上的出口收入来自矿业。2002年矿业出口收入为45.35亿基那,比2001年下降7.4%。2002年木材出口185万立方米,收入1.127亿基那。
农业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支柱,农业产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27%(2003年),可耕地面积占全国土地5%。农业人口占全国人口的87%,巴新是南太平洋最大的椰油和椰干生产国。2002年,农、林、渔业总产值约为30.343亿基那。
渔业
1978年宣布200海里经济区后,巴新的捕鱼区达230万平方公里,是南太平洋地区第三大渔区。渔业资源丰富,盛产金枪鱼、对虾和龙虾。金枪鱼占世界储量的20%,年潜在捕捞量40万吨。目前金枪鱼年捕捞量约10万吨,出口3万吨,其他各种鱼出口数千吨。
旅游业
旅游业在国民经济中有一定地位。旅游资源丰富,开发潜力大。 巴布亚新几内亚土著武士
旅游景点 莫尔兹比港(Port Moresby)位于新几内亚岛东南巴布亚湾沿岸,是巴布亚新几内亚的首都,也是巴布亚新几内亚的第一大城市,背倚欧文·斯坦利山脉,市郊濒临海湾,是一座天然的良港。城市中高大的热带林木随处可见,鲜艳的各种花朵全年盛放,景色优美。 莫尔斯比港的自然景观和气候条件都十分优越,但其不大优良的治安状况、不注重环保导致的空气污染、与城市状况不相符合的昂贵物价,都使其难以成为世人向往的热带旅游胜地。自然景观之外,莫尔斯比港还有一些值得一观的建筑物,其中以巴布亚新几内亚议会大厦为代表,议会大厦饰满立体绘画和雕刻的正面墙壁,就是巴布亚新几内亚过去与未来的写照。莫尔斯比港的国家博物馆、首都植物园等处,也是该市的重要景点。土著文化是莫尔斯比港又一给人留下深刻印象之处,热烈的歌舞、原始的面具、古老的仪式,这是莫尔斯比港的最本质的表达。
巴新风光图集(5张)交通运输
公路:总长约25000公里。 水运:与澳大利亚、日本、新加坡、南太岛国、中国台湾和中国香港等国家和地区有海运联系。主要有莫尔斯比港、莱城和拉包尔等港口。 空运:巴新最大航空公司为国营的新几内亚航空公司,设有飞往国内主要城市及澳大利亚、新加坡、日本、菲律宾及所罗门群岛的航线,拥有12架飞机。此外,巴新还有六、七家私营航空公司,多经营直升机等小型飞机运输。共有注册机场492个,大多数为设在偏远地区的小型机场,只有少数机场可停降大型飞机。其中国际机场有莫尔斯比港国际机场、芒特哈根机场、阿洛陶机场和达鲁机场。
财政金融
政府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是税收和国际援助。 2005年政府财政收入53.269亿基那,支出53.191亿基那。实现税收收入12.831亿基那,截至2006年底,巴新内债73.41亿基那。 主要银行有:(1)巴布亚新几内亚银行(Bank of Papua New Guinea):即巴新中央银行,成立于1973年,负责制定货币政策、监管其他商业银行并发行货币等职能。现任行长为威尔逊·卡米特(WILSON KAMIT)。2000年底资产额为10.17亿基那。截至2002年12月,外汇储备为3.4亿美元。 (2)南太银行(BSP):占全国市场的60%,政府拥有其25.3%的股份。 此外,巴新还有其余4家规模较小的商业银行。
对外贸易
外贸在巴新经济中占重要地位。2003年进口总额40.15亿基那,出口总额78.13亿基那。 主要出口铜、金、矿砂、原木、原油、椰干、椰油、可可、咖啡 、棕榈油等初级产品。2003年巴新主要产品出口额如下:矿业:58.90亿基那,同比增长23.4%,占出口总额的75%。原木:3.696亿美元,同比增长1.1%。原油:16.319亿基那。金:28.112亿基那。铜:14.15亿基那。棕榈油:4.213亿基那。咖啡:2.985亿基那。椰干:650万基那。椰油:6740万基那。主要进口食品、饮料、纺织品、化工产品、燃料油及机械运输设备等。主要贸易对象有澳大利亚、日本、新西兰、中国、韩国、英国、新加坡、美国和德国。 【港口】 巴布亚新几内亚港口 港口中文名 港口英文名 瓦尼莫 VANIMO 乌姆达 UMUDA 萨马莱 SAMARAI 莫尔兹比港 PORT MOROUESBY 奥罗港 ORO BAY 莫罗贝 MOROBE 莫尔兹比港 MORESBY 洛伦高 LORENGAU 洛伦高 LOMBRUM 德雷格港 LANGEMAK BAY 科科贝 KOKOPO 基姆贝 KIMBE 基埃塔 KIETA 达鲁 DARU 布卡 BUKA 阿内瓦湾 ANEWA BAY 阿洛塔乌 ALOTAU 阿里克西斯港 ALEXIS HARBOUR 艾塔佩 AITAPE 布奥马 AHIOMA 威瓦克 Wewak 腊包尔港 Rabaul 莫尔兹比港 Moresby Port 马丹 Madang 莱城 LAE 卡维恩 Kavieng
外国资本
积极鼓励外国投资。主要投资国有澳大利亚(占总额近三分之二)、马来西亚、新西兰、韩国、日本和美国等。巴新工、矿、林、农、渔各业几乎均为澳、日、英、美等国公司所控制。1999~2002年,巴新共吸引外资17亿基那,创造就业机会15000个。
外国援助
自1976年以来,巴新的外援主要来自澳大利亚,每年为3.5亿澳元,占全部外援的70%。提供援助的还有中国、新西兰、日本、美国、英国、韩国、欧洲联盟、联合国开发计划署、世界银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亚洲开发银行等。援助类别有经济援助、军事援助、教育和卫生援助等。
著名公司
(1)新几内亚航空公司(Air Niugini):巴新国营航空公司,成立于1973年,资产总额为1.15亿基那。辟有飞往布里斯班、凯恩斯、霍尼亚拉、马尼拉、新加坡、东京等6条国际航线和20多条国内航线。负责人:彼得·罗伯特(Peter Robert)。通讯处:P.O.Box 7186,Boroko NCD,PNG.电话:(00675)3259000,传真:(00675)3273482。 (2)轮船贸易公司(Steamships Trading Company Ltd.):巴新最大的私营综合性商业公司,创立于1924年。现从事商品批发零售、海运、旅馆、房地产、汽车及配件、肥皂生产和工程施工等业务。负责人:W·D·科普兰德(W.D.Copland)。通讯处:Champion Parade P.O.Box 1,Port Moresby,PNG。电话:(00675)3220222 传真:(00675)3213595。
人民生活
全国有19家医院,240余家诊所。人均寿命57岁,65岁以上人口19.9万人,约占全国人口的8%(2001年)。婴儿 巴布亚新几内亚妇女
死亡率45.5‰(2005年)。主要流行病有痢疾、肺炎、虐疾等。巴新1987年发现首例艾滋病患者,截至2005年2月,患者总数已达14164例,每年新增患者约1500例。
编辑本段教育
巴新教育体制分中央、省、地三级。国民识字率为66%(2003年)全国有社区中、小学3000多所,学生约10万人。现有6所大学,主要有莫尔斯比港巴新大学和莱城巴新科技大学,学生约1万人。另有21所私营城乡国际学校,在校学生6000余人。
编辑本段新闻
主要通讯社为官方的巴布亚新几内亚国际通讯社。主要报刊有:《国民报》、《信使邮报》和《同乡报》。巴新国 巴布亚新几内亚土著人
家广播公司(NBC)成立于1975年,下设3个主要电台。EMTV电视台(私营)是全国唯一的电视台,创建于1987年。
编辑本段军事
巴新军队创建于1940年。截至2002年3月,巴新国防军兵员2000人。国防军重建计划包括采用新军服样式、重振空军和海军力量、改善军队基础设施和改进行政管理。改革后的国防军将更加机动灵活,其职责包括打击偷猎、非法武器贩运和毒品走私,打击恐怖主义,处理难民事务等。与澳大利亚签有防务合作协议,澳每年提供约4000万澳元军援,并提供军事培训。 华侨、华人 现有华侨、华人约5000人,主要是:1、当地出生的华人(千余人),多数从事批发、超市、房地产和加工业等,资本较大,在巴新社会有一定地位和影响。2、来自东南亚各国和港台的华人(近千人),多经营超市、伐木、捕鱼、餐馆等,生活较富裕。3、近年来来自大陆的华侨、华人(约3000人),大多打工、经营餐馆和小店。
编辑本段外交
对外奉行中立政策,主张各国和平相处,增加经济往来和合作,致力于南太平洋地区的和平与稳定。支持联合国在国际事务中发挥积极作用。积极参与国际事务。1991年成为东南亚国家联盟观察员,1992年被接纳为不结盟运动正式成员,1993年11月加入亚太经济合作组织,1994年7月成为东盟地区论坛成员。巴新于1998年在其首都设立APEC中心,旨在推动和协调APEC成员与南太岛国的经贸合作,促进发达成员提供更多的援助。近年来,巴新政府在继续与澳大利亚、新西兰等南太平洋国家和欧美国家发展关系的同时,把外交重点进一步转向东亚和东南亚各国。2002年索马雷政府上台后,大力鼓励出口和吸引外来投资,制定“以出口带动复苏的经济发展战略”,主张以“有选择性的交往”作为外交政策的主轴,强调“面向北方,积极参与南太地区事务”。巴新迄今已同69个国家建立外交关系。
同中国的关系
1976年10月12日两国建交。1980年11月我国在巴新设使馆。1988年巴新在中国设使馆。建交后,两国领导人经常互访。 2003年以来,中国同巴新关系继续稳定发展。2003年4月,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热地访问巴新。6月,李肇星外长在出席金边东盟地区论坛外长会期间会见巴新外长纳马柳。7月,巴新总督阿托帕尔访华,胡锦涛主席、唐家璇国务委员分别会见。8月,周文重副外长在出席太平洋岛国论坛会后对话会期间会见巴新外长纳马柳。10月,在曼谷举行的亚太经合组织领导人非正式会议和部长级会议期间,胡锦涛主席会见巴新总理索马雷,李肇星外长会见巴新外长纳马柳。2004年1月,两国外交部第九次磋商在巴新举行。2月,巴新总理索马雷访华,两国发表了《联合新闻公报》。两国在经贸、经济技术、文化、农业、卫生、渔业等各领域合作不断加强。两国农业技术合作和菌草技术合作项目不断取得新进展。中国渔业代表团成功访问巴新,双方渔业主管部门签署了旨在深化两国渔业合作的新协议。中国文艺团体赴巴新巡演,获得较好反响。 据中国海关统计,2007年中巴新贸易额为6.80983亿美元,同比增长31.4%。我方出口2.12598亿美元,进口4.68385亿美元。中国驻巴布亚新几内亚大使:魏瑞兴。 巴新驻华大使:马克斯·拉伊(Max Rai)。
同澳大利亚的关系
由于历史原因,巴新同澳一直保持着特殊关系,两国领导人互访频繁,每年举行两次部长级磋商。澳是巴新最大援助国,年援助额达3.5亿澳元。澳在巴新独立后的29年间共提供了超过120亿澳元的援助。澳也是巴新最大贸易与投资伙伴,澳投资占巴新外国投资的三分之二。据巴新国税局统计,1999~2002年澳大利亚在巴新投资3.81亿基那,创造就业岗位3366个。2002年巴新对澳出口7.696亿基那(不含矿业),进口22.34亿基那。矿业领域,巴新对澳出口10.818亿基那,进口7.502亿基那。 2003年1月,索马雷总理发表政策声明,反对澳参加对伊拉克发动的战争。2月,索马雷总理赴澳出席巴新—澳商会会议。3月,澳独立研究中心报告指出,巴新正处于崩溃的边缘,是“失败国家”,澳必须从根本上重新审视对巴新政策。此后,两国围绕这份报告发生争吵。5月,澳提出2003年年度预算,其中对巴新援助为3.336亿澳元。12月,两国外长达成《增强合作一揽子计划》(“Enhanced Cooperation Package”),根据该计划,澳将向巴新派驻230名警察、18名司法专家、36名经济官员和10名移民与海关官员。
同新西兰的关系
两国关系密切。新西兰是巴新最大的援助对象,2002~2003年度,新西兰向巴新提供援助900万新西兰元。贸易方面巴新是新西兰在南太地区第三大出口市场。分别在奥克兰和莫尔斯比港设有新西兰/巴新工商委员会。2003年4月,新外长戈夫访问巴新并出席两国年度磋商。双方就贸易投资、国际援助、地区安全及布干维尔和平进程等议题进行了讨论。8月,索马雷总理访问新西兰,与新西兰总理克拉克举行会谈。
同美国的关系
两国签有防务合作和联合军事演习等协议,巴新允许美军舰停靠其港口。尽管美政府近年来未向巴新提供大量援助,但巴新与美在政治、军事、经济等领域的关系仍有发展。巴新根据与美的《国防安排规划》,派军官赴美进行培训。美目前有100名和平队志愿人员在巴新学校、医院服务。“9·11”事件后,巴新政府谴责国际恐怖主义,支持国际社会的反恐行动。 2003年3月,巴新与太平洋岛国论坛渔业局其他成员与美国签署入渔协议,允许美45艘围网船今后十年内在签约国专属经济区内捕鱼。4月,美国国务院发布《2002年度国别人权报告》,称巴新是南太地区人权记录最差国家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