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地图版初二地理书
⑴ 初二下地理复习提纲(中国地图出版的)
初二下学期地理复习提纲(人教版)
课题:中国地理复习(一)
目的:通过复习使学生了解、熟知与掌握:
1、我国的地理位置、我国领土的范围和面积;我国濒临的海洋、邻国及隔海相望的国家的分布;我国现行的三级行政区划,熟悉33个省级行政区的名称和位置;
2、我国的人口及民族的分布;
3、我国地形的特点,主要山脉及其走向,主要的高原、盆地、平原,地震与火山等;
4、我国天气的表示符号,我国冬夏两季的气温分布特点和温度带,降水分布特点和干湿地区,我国气候特征和三种灾害性天气。
教具:中国政区图投影片、地形图投影片、学生地图册
课型:复习课
教时:2课时
过程:本次复习主要内容如下:
第一章:疆域与行政区划
●主要知识点:
1、我国的半球位置与海陆位置、我国的面积、四至点。
2、我国的四个边缘海、主要岛屿、半岛,领海与内海。
3、陆上邻国(15个)、隔海相望国家(6个)。
4、我国三级行政区
5、我国省级行政区划的名称、简称、省会。
6、特别行政区。
●识图
1、我国疆域示意图,相邻的国家
2、我国省级行政区轮廓图
第二章:中国的人口与民族
●主要知识点
1、我国人口的数量及占世界的比重。
2、我国的人口线与我国的人口分布。
3、我国城镇人口与农村人口的比重,国家对城市发展的政策。
4、华侨与外籍华人的概念,“侨乡”。
5、我国的人口政策。
6、我国民族的分布状况与分布特点。
7、我国的民族政策与风俗习惯。
●识图
1、我国人口分布图
2、我国民族分布图
第三章:中国的地形
●主要知识点
1、中国地势的主要特点,三个阶梯的界线及主要地形单元。
2、地势对我国交通、水力等影响。
3、我国地形的主要特点,各类地形的比重。
4、我国的主要山脉的走向和分布,我国的第一高峰。
5、我国四大高原、四大盆地的典型特征。
6、我国三大平原的特征和主要丘陵。
7、我国是一个多地震的国家,主要地震带。
8、我国火山的分布。
●识图
1、我国地势阶状分布示意图
2、我国主要山脉、高原、盆地、平原分布示意图。
第四章:中国的天气和气候
●主要知识点
1、怎样根据卫星云图上的颜色来判断各地的天气。
2、我国冬、夏气温分布的特点,说明形成原因,00等温线所经过的地区。
3、我国五个温度带的分布与耕作制度。
4、我国降水的分布规律,冬夏季风与降水,我国降水的年、季变化。
5、我国四个干湿地区的分布。
6、我国气候的主要特征
7、我国的三个主要灾害性天气及其危害。
●识图
1、我国温度带与干湿地区分布图
2、锋面雨与地形雨的形成图。
课题:中国地理复习(二)
目的:通过复习使学生了解、熟知与掌握:
1、我国的河流概况,外流河与内流河的水文特征;
2、长江与黄河的概况及水文特征;
3、我国自然资源的总量与人均量。
4、土地资源、水资源、森林资源、矿产资源、水产资源的分布。
教具:中国河流图投影片、矿产资源投影片、学生地图册
课型:复习课
教时:2课时
过程:本次复习主要内容如下:
第五章:中国的河流与湖泊
●主要知识点:
1、内流河与外流河、内流区与外流区的概念,我国主要的外流河与内流河。
2、我国外流河的水文特征,内流河的水文特征。
3、我国最大的人工河——大运河(沟通的水系、作用等),我国五大的淡水湖和青海湖。
4、长江的概况及上、中、下游的划分和水文特征。
5、黄河的概况及上、中、下游的划分和水文特征,治理黄河的主要措施。
●识图
1、长江水系分布图
2、黄河水系分布图
3、我国五大淡水湖轮廓图
第六章:中国的自然资源及其保护
●主要知识点:
1、我国主要的自然资源的总量与人均量状况。
2、我国土地资源的种类及其利用。
3、我国水能资源和水资源的利用,解决水资源不足的措施。
4、我国森林资源的分布,三大林区和“三北防护林”。
5、我国煤、石油、铁、有色金属的分布。
6、我国渔业等水产资源,第一大渔场、盐场。
●识图
1、我国各类矿产资源分布图
2、我国主要水电站的分布
⑵ 中国地图出版社初二地理课后习题解答'
日本是一个多山的国家,气候以季风气候为主。其平原主要分布在太平洋沿岸,面专积小,最大的平属原是关东平原,所以其农业精耕细作,以种植业为主,多种蔬菜、花果以供应城市所需,还有少量水稻。工业以加工制造业为主,虽矿产资源奇缺,但多天然良港,工业原料全部进口,所以,沿海港口城市是主要的工业区,工业发达。
⑶ 八年级地理复习资料(中国地图出版社)
这个你能用到高中毕业
高考地理常见简答题答题思路分析
——正确的思路是打开成功之门的金钥匙
1.影响日照时间长短的因素:
(1)昼长;(2)地势(地势高,日出早,日落晚,日照时间长);(3)天气状况。
2.影响太阳辐射强度的因素(即影响大气对太阳辐射削弱作用的因素)
(1)太阳高度(即纬度);(2)天气状况;(3)地势;(4)空气密度。
如为什么青藏高原太阳辐射最强?
答:①纬度较低,太阳高度较大;②晴天多;③地势高;④空气稀薄,大气洁净。
3.影响气温高低的因素:
(1)太阳辐射是根本原因——分析纬度位置、太阳高度、昼夜长短。
(2)大气自身条件(天气、大气物质多少、大气透明度——主要分析大气对太阳辐射削弱作用的大小和对地面保温作用的强弱)。
(3)地面状况——物质组成(对太阳辐射反射率不同)、海陆差异、地形、洋流、水域、森林、冰雪等。
(4)人类活动:①改变大气成分,如C02的大量排放,导致全球变暖;排放消耗臭氧层物质,使得到达地面的紫外线增多;烟尘则削弱太阳辐射;
②改变下垫面,植树降低气温,提高湿度,与建造大型水库起到的作用相似。
③释放人为废热,如城市热岛的形成。
4.影响气温年较差的因素及变化规律:
(1)纬度:低纬小,高纬大;
(2)下垫面性质:海洋小于陆地,沿海小于内陆,有植被的小于裸地;
(3)天气状况:云雨多的地方小于云雨少的地方。
5.降水多少的影响因素分析。
①大气环流因素——决定降水多少的因素
季风控制区夏秋季多,冬春季少;副高控制区降水稀少,如伏旱天气、热带沙漠气候区、地中海气候的夏干;赤道低压带控制区降水丰沛;西风带降水多,信风带降水少。(要注意风的来向:迎岸风往往多雨;离岸风则少雨)
②天气系统因素——低压中心和低压槽部位降水多,高压中心和高压脊部位降水少;锋面控制降水多,如梅雨、贵阳冬雨、北方夏季暴雨;气旋过境降水多,如西欧冬季、东北和江南春季;反气旋过境降水少,如伏旱;台风过境降水多。
③洋流因素:沿海暖流流经区降水多;沿海寒流流经区降水少。
④海陆位置:一般沿海降水多;内陆降水少。
⑤地形地势:暖湿气流在山脉迎风坡降水多,背风坡降水少(焚风效应)。
6.怎样分析理解不同海区盐度的差异成因?
(1)不同纬度海区:主要考虑各海区蒸发量与降水量的对比关系。
规律是:由副热带海区分别向两侧的高纬度和低纬度递减。
(2)在同一纬度海区:主要考虑洋流的影响和径流稀释作用。
影响因素
影 响
气候
降水量>蒸发量,盐度较低;降水量<蒸发量,盐度较高
径流
有大量江河淡水注入的海区,盐度偏低
洋流
同纬度海区,寒流经过的海区,盐度偏低,暖流经过的海区,盐度偏高
海区的封闭度
影响与附近海区海水的交换量
7.怎样分析赤潮成因?
(1)温度和降水:一般出现在夏季,春、秋两季也时有发生。(温度高,降水少易于形成赤潮)
(2)风和海流:赤潮的形成、分布、集聚和分散直接受到水体运动的影响,赤潮容易产生于一些港湾就是这个原因。(风小,海流弱易于赤潮的形成)
(3)人类活动的影响:人类不断将大量的生活污水、工业废水及农田废水等排人海洋,过度的海产养殖,造成海域的富营养化。
8.山地垂直自然带分布的分析:
(1)纬度位置——决定了山麓基带类型
(2)相对高度——决定了水热状况变化的程度(以上两点决定自然带数量)
(3)阳坡、阴坡——影响植被分布的高度
(4)迎风坡、背风坡——影响降水多少与雪线高度
9.农业区位分析的答题思路:
10.工业区位分析:
①资源——工业宜建在矿产资源丰富的地区,有什么原料,适宜发展什么工业。
②水源——靠近水源地,以便提供充足的工业用水(还可获得廉价的水运)。
③地形——选择在较平坦开阔的地形区内,发展前景广阔。山谷、盆地地形易形成逆温,废气不宜扩
散,不能布局冶金、化工等工业。
④交通——沿交通线分布,以便提供充足的燃料、原料,也便于产品的输出、职工的上下班。
⑤环境——主导风向的下风地带、与季风区主导风向垂直的郊外、最小风频的上风向、城市热力环流之外;产生污水的企业,布局在河流的下游或远离水源地。高科技工业布局在环境优美的地区。
⑥距离城市的远近——规模小、无污染的工业布局在城区;环境污染严重的工业布局应远离城区。
⑦土地租金——布局在城市的外围,土地租金低。
⑧设置防护带——工业区与居民区之间设置防护带减少对居民区的直接污染,美化环境。
11.河流的治理措施:
上游:治理原则是调洪,做法是修水库、植树造林;中游:治理原则是分洪、蓄洪,做法是修水库,修建分洪、蓄洪工程;下游:治理原则是泄洪、束水,做法是加固大堤,清淤疏浚河道,开挖河道。
12.河流洪涝灾害的成因分析:
自然原因主要从三个方面考虑:水系特征、水文特征、气候特征。
人为原因主要从两个方面考虑:植被破坏、围湖造田。
例如,长江洪灾的原因:
(1)自然原因:
①水系特征:流域广,支流多;中上游植被破坏严重,含沙量增大;中下游多为平原,河道弯曲,水流缓慢,水流不畅。
②水文特征:流经湿润地区,降水丰沛,干流汛期长,水量大。
③气候特征:有些年份,气候异常,流域内普降暴雨,造成洪水泛滥。
(2)人为原因:
①过度砍伐,植被破坏严重,水土流失加剧,造成流域涵养水源、调节径流、削峰补枯能力降低;泥沙入江,淤积抬高河床,使河道的泄洪能力降低;
②围湖造田,泥沙淤积,从而导致湖泊萎缩,调蓄洪峰能力下降。
13.分析河流水能丰富的原因:
一条河流或某一河段水力资源是否丰富,主要看两方面:一是河流水量的大小,一般水量越大,径流越稳定,水力资源越丰富;二是河流的落差,一般落差越大,水流越急,水力资源越丰富。水量和落差的大小又受其他因素的影响,具体分析回答思路如下:
如:(1)我国西南地区水能丰富,主要原因是:
①地处湿润地区,降水丰沛,径流量大; ②地处一、二阶梯交界处,河流落差大。
(2)三峡地区水能丰富,主要原因是:
①地处湿润地区,降水丰沛,径流量大; ②地处二、三阶梯交界处,河流落差大。
14.解决缺水问题的措施:
主要从开源和节流两个方面人手:①保护有限的水资源,防治水污染;②开发水资源,提高供水能力;③加强用水管理,增强节水意识,④提高用水效率,控制需水量的增长;⑤控制人口增长。
15.开凿隧道问题:
一是渗漏问题;二是塌方问题。因此,开凿隧道要选择在背斜处,因为背斜岩层向上拱起,地下水向两侧渗流,不容易发生渗漏问题;并且,背斜为穹形构造,不易塌方。
16.水库坝址的区位选择:
主要考虑以下3个方面:
(1)选在河流较窄处或盆地、洼地的出口(因为工程量小,工程造价低);
(2)选在地质条件较好的地方,尽量避开断层、喀斯特地貌等,防止诱发水库地震;
(3)考虑占地搬迁状况,尽量少淹良田和村镇。
17.如何分析某一作物生长的气候条件:
(1)从有利条件和不利条件两个方面去分析;
(2)从光照、热量、降水、昼夜温差、气象灾害等方面去分析;
(3)从春、夏、秋、冬4个季节的气候条件分段分析。
例如,试分析华北地区棉花生长的气候条件。
有利条件:①夏季高温多雨,雨热同期,利于棉花生长;
②秋季雨水少,天气晴朗,利于棉花的后期生长和收摘。
不利条件:播种期适逢春旱,灌溉水源不足。
18.区域环境生态环境建设(如水土流失、荒漠化、森林开发、湿地的开发)的答题思路:
在此类问题的分析中,首先需要分析该区域的地理背景,从而找出该区的生态环境问题,了解该环境问题的分布与危害,然后针对存在的问题,找到相应的治理措施。
19.区域自然资源优势资源开发(如山西能源开发等)分析思路:
在此类问题的分析中,首先需要先分析该区域的地理背景,找到发展的优势条件,然后针对该区的优势条件,针对性的开发,在开发的过程中,对存在的问题进行有针对性的治理。
20.农业区开发问题(如东北农业开发)分析思路:
在此类问题的分析中,首先需要先分析该区域的地理背景,找到发展的优势条件和劣势条件,对优势条件,针对性的开发;对劣势条件进行改造,在开发和改造的过程中,对存在的问题进行有针对性的治理。
21.分析河流内河航运价值的思路:
影响河流航运价值的因素既有自然因素,也有经济因素。
关于自然因素主要是看河流的水量和水量的变化两个方面,而经济因素主要看流域内经济发达的程度。
流域内经济越发达,客货运输的需求越大,航运也就越发达。分析思路如下:
一、农业区位因素分析
1.影响农业的主要区位因素
气候:热量、光照、降水影响极大。
地形:影响农业的类型(平原与山区不同)、影响农作物的分布(农作物随海拔有所不同)。
平原——耕地;山地——畜牧业、林业。
土壤:作物生长的物质基础不同,土壤适宜生长不同作物,东南丘陵的红壤适宜种茶树等。
市场:市场的需求量最终决定了农业生产的类型和规模。
交能运输:园艺业、乳畜业产品容易变质,要求有方便的交通运输条件。
政策:国家政策和政府干预手段影响,如我国20世纪80年代以来商品性生产基地建设。
2.自然因素的利用改造
扩大某种农作物的区位范围(如橡胶、双季稻、小麦)。
改造不适宜的自然因素,使之适于发展农业(地形、水分、光照)。
改造要根据当地的经济技术条件,并充分考虑投入和产出比。
3.社会经济的发展变化
市场需求变化对农业区位的影响最为突出(城郊农业的发展,苹果种植规模变化)。
交通运输条件改善和农产品保鲜、冷藏等技术的发展,使市场对农业区位的影响在地域上大为扩展。
实例:古巴的甘蔗——气候条件适宜,长期的生产习惯。
河西走廊——夏季高温,有祁连山冰雪水灌溉。
珠江三角洲的鱼塘——河网密布,地热低平,低洼处长期积水,利于挖泥成塘。
上海郊区的乳牛场和养鸡场——乳畜制品、鲜奶、鸡蛋等不适于长距离运输,从经济效益考虑,分布在城郊,有利上海市场。
4.世界四大典型地区农业区位及突出特点比较
水稻种植业
(亚洲)
①有高温多雨的热带雨林和雨热同期的热带、亚热带季风气候;②河流众多,灌溉水源充足;③有肥沃的冲积平原、河口三角洲低缓的丘陵;④土壤肥沃、土层深厚。⑤交通便利,市场广阔;⑥人口稠密.劳动力资源丰富;⑦栽培历史悠久,传统经验丰富;⑧亚洲居民喜食大米。
特点:①小农经营②单产高③机械化水平低④科技水平低⑤水利工程量大
大牧场放牧业
(潘帕斯草原)
①气候温和,草类茂盛;②地广人稀,土地租金低;③距海港近
(措施:①培育良种②改善交通③开辟水源④种植饲料)
商品谷物农业
(美国)
①自然条件优越;②交通运输便利;③地广人稀;④工业基础雄厚;⑤科技先进
(特点:生产规模大、机械化程度高)
混合农业
(墨累-达令盆地)
①地中海气候,光热充足 ②有河流及地下水提供水源;③地势低平,土壤肥沃;④地广人
稀.土地租金低;⑤交通便利,市场广阔。水源不足需调水
(特点:①生态农业;②有效利用时间安排农活;③市场适应性好)
二、影响工业的区位因素
1.工业的主要区位因素主要因素:原料、动力(燃料)、劳动力、市场、交通运输、土地、水源、政策主导因素影响工业的区位选择
工业部门类属名称
区位选择的基本原则
代表部门
原料指向型工业
运输原料成本较高(原料到产品重量大大减轻)原料不便于长距离运动(易变质等)
甜菜、甘蔗制糖等
水果、水产品加工
市场指向型工业
运输产品成本较高(体积减少不多或有增加)
产品不便于长距离运输(易变质、破碎等)
家具、印刷、啤酒
部分食品
动力指向型工业
消耗大量电能的工业
炼铝厂、冶金及化工等重工业
廉价劳动力指向型工业
需要投入大量劳动力应接近具有大量廉价劳动力的地区
普通服装、电子装配、包带、制鞋等
技术指向型工业
技术要求高,应接近高等教育和科技发达地区
集成电路、卫星、飞机、精密仪表
2.工业区位因素的发展变化
(1)原料地对工厂的影响逐渐减弱,市场对工厂区位的影响逐渐加强,如宝钢。
(2)交通运输仍对工业布局很大吸引力,但在发达国家运输已相当完善,交通运输已不再成为主要因素,如日本沿海,我国沿江沿海。
(3)信息网络的通达性越来越突出。
(4)劳动力的素质和技能对工业区位的影响力在逐渐增加。
3.世界典型工业区的区位及特点比较
传统工业区
(德国鲁尔区)
区位:①煤炭资源丰富;②距铁矿区近;③水源充沛;④交通便捷;⑤市场广阔
衰落原因:①生产结构单一;②煤炭地位下降;③钢铁_过剩;④新技术革命的冲击
综合整治:①发展新兴工业;②调整布局,③改善交通;④发展科技;⑤消除污染
高技术工业区
(美国硅谷)
特点:①高技术人才比例高;②增长速度快,产品更新换代周期短;③研爱费用高;④产品面向世界市场
区位因素:①环境优美;②气候宜人;③科技教育发达;④交通便捷等
4.我国四大工业基地比较
工矿特点
区位优势
面临问题及对策
辽中南
著名的
重工业区
有丰富的煤、铁、石油等资源;交通发达:铁路公路网稠密,还有大连的海运;经济腹地和市场广阔;工业基础雄厚。劳动力资源丰富;有统一电网,国家政策扶持。
问题:水源、能源不足环境污染严重
对策:跨流域调水,节能降耗,治理环境
京津唐
北方最大的综合性工业基地
①有丰富的煤、铁、石油、海盐等资源;②近棉花产地;③交通发达:(铁路公路网稠密,还有天津的海运;经济腹地和市场广阔);④有北京天津两大直辖市作依托,⑤科技文化发达;⑥劳动力素质高;⑦有统一电网;⑧政策优惠,对外开放程度高
问题:水源严重不足;环境污染严重
对策:跨流域调水;西电东送;节能降耗;治理环境。
沪宁杭
我国规模最大、结构最完整、技术
水平最高、效益最高的综合性工业基地
①优越的位置:东部经济区的中心;②便利的交通:“黄金水道”的入海口,沿海航运的中点,京沪、沪杭线交汇,国内三大航空港之一;③广阔的经济腹地和消费市场;雄厚的工业基础;④发达的科技和高素质的劳力;⑤政策优惠,对外开放程度高
问题:①能源和矿产不足;②土地资源紧缺;③环境质量下降
对策:①西电东送,西气东输;
②治理环境
珠三角
轻工业为主的综合性工业基地
①地理位置优越:地处东南沿海,毗邻港澳,面向东南亚,著名侨乡,便于引进外资和先进技术;②交通便利;③市场广阔;④人口稠密,劳动力资源丰富;⑤政策优惠;⑥对外开放程度高
问题: ①常规能源不足;②土地资源紧缺;③环境质量下降
对策:①西电东送;②治理环境
回答者: _猫爱理_
⑷ 初二地理推荐几本很好又不难背的书
初二看中国地图最好,又不难又管用。
多读地图,地图熟悉了地理就学好专了;地图学不好,课属本知识都背过也没有用的,所以需要学会读图,初一世界地图首先要明确大洲、大洋、海湾、海峡、岛屿,半岛。然后就是国家了,课本上提高的国家不多,除了这些之外还有一些重要国家也需要知道位置;初二中国地理,当然首先就是各省份了,还有重要城市、河流、湖泊、农业区、工业区等
⑸ 初二上地理(中国地图出版社)期末知识点
八年级上册
第一章 中国的疆域与人口
§1.1 中国的疆域
伟大的祖国:中华人民共和国位于亚洲的东部、太平洋的西岸。—海陆兼备。
辽阔的疆域:陆地大国:①国土辽阔 ②陆界 ③陆上邻国多 14个
海洋大国:①辽阔海域 ②海岸线长 ③隔海六国
最北:漠河54°N;最东:黑龙江与乌苏里江汇合处135°E。最南:曾母暗沙4°N。最西:帕米尔高原73°E。
我国幅员辽阔,疆域广大,陆地总面积约960万平方千米,差不多与整个欧洲的面积相等,在世界各国中居第3位,是世界上面积较大的国家。
我国是世界上重要的海洋大国,大陆海岸线长达18000多千米,是世界上海岸线最长的国家之一。我国海域分布有面积在500平方米以上的岛屿6500多个。我国领海的宽度是22.22公里(12海里)。我国管辖的海域面积约300万平方千米。
众多的邻国:我国陆上国界漫长,达2万千米,接壤的国家共有14个(顺口溜):东朝鲜、北蒙古、东北西北俄罗斯;西部哈吉塔阿巴;西南印度尼丹;南部还有缅老越。隔海相望的国家有6个(顺口溜):印尼马文菲日韩。
§1.2 中国的行政区划
历史上的行政区划: 现行行政区划:我国现行的行政区划基本上划分为省(自治区、直辖市)、县(自治县、县级市)、镇(乡)三级。我国共有34个省级行政单位,包括23个省、5个自治区、4个直辖市和香港、澳门两个特别行政区。
台湾是我国不可分割的神圣领土。
34个省级行政单位的名称、简称和行政中心 教材:八年级上册第8页
§1.3 中国的人口
数量世界第一:第五次人口普查:我国总人口为12.95亿。目前人口数为13亿。
增长速度较快: 分布疏密不均:腾冲——漠河,我国分布人口的疏密。
人口多处特点 人口少处特点
东部地区人口多;
沿海、沿河、沿湖地区人口多;
平原、盆地人口多;
经济和交通运输发达地区人口多;
城镇密集、工业发达的地区人口多;
汉族地区人口多。 西部地区人口少;
干旱荒漠地区人口少;
山地、高原人口少;
偏僻的农业、牧业地区人口少;
偏僻的农业、牧业地区人口少;
大部分少数民族地区人口少。
我国的人口政策:实行计划生育,控制人口的数量,提高人口的质量,是我国一项长期的基本国策。
§1.4 中国的人口:
56个民族:我国是一个团结统一的多民族大家庭,有汉、壮、蒙古、回、藏、维吾尔、苗族等56个民族成员。汉族人口众多,接近全国总人口的92%;其他民族人口仅占8%,被称为少数民族。主要少数民族:
大杂居、小聚居:汉族分布最广,主要集中在东部和中部。少数民族则主要分布在西南、西北和东北部地区。汉族地区有少数民族聚居,少数民族地区也有汉族居住。
民族风情:蒙古族——那达慕大会;云南傣族——泼水节;中华民族——端午节。
第二章 中国的自然环境
§2.1 中国的地形
地势西高东低:——呈阶梯状。 山脉纵横交错: 山脉走向:
东西走向:天山、阴山、昆仑山、秦岭、南岭;南北走向:贺兰山、六盘山、横断山区。东北—西南走向: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长白山、武夷山、台湾山脉、玉山。西北—东南走向:阿尔泰山、祁连山;弧形走向:喜马拉雅山脉。
中华五岳:东岳泰山;西岳华山;南岳衡山;北岳衡山;中岳嵩(sōng)山
地
形复杂多样:我国地势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纵横交错的山脉和复杂多样的地形,为我们提供了丰富多彩的自然景观,又是祖国各地的生产活动和生活方式各有
不同。四大高原:青藏高原:世界上最高的高原,被称为“世界屋脊”。高山终年积雪,冰川纵横。内蒙古高原:高原地势平坦开阔,西北部多荒漠、戈壁、东部和
中部多肥美草原。黄土高原:世界上黄土分布面积最广的区域。云贵高原:高原大部分地区地形崎岖,石灰岩分布广泛。
四大盆地:塔里木盆地:我国最大的内陆盆地。其中有我国最大的沙漠——塔克拉玛干沙漠。准噶尔盆地:我国第二大盆地。柴达木盆地:被美誉为“聚宝盆”。
四川盆地:有“紫色盆地”之称。著名的成都平原位于盆地西部,农业发达,物产丰富有“天府之国”之称。
三大平原:东北平原:黑土面积广大。华北平原:地势低平,地面坡度很小。
长江中下游平原:我国著名的“鱼米之乡”。
§2.2 中国的气候
气候复杂多样:气候复杂多样:冬季南北气温差异大,南方温暖,而越往北气温就越低。夏季南北普遍高温。 我国气候类型分为温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热带季风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高原高山气候。
季风气候显著:我国虽然气候类型多样、但季风气候显著、季风气候区最为辽阔。
季风的影响是导致降水时空分配不均的主要原因。 大陆性特征。
多特殊天气:主要有寒潮、梅雨、台风、沙尘暴等。多旱涝灾害。洪涝是我国发生频繁、损失严重的自然灾害。干旱是对我国农业生产影响最大、最常见且分布范围最广的一种气候灾害。
§2.3 中国的河流
外
流区为主:流域是指河流或水系的集中区域。水系是指流域内所有大小河流以及湖泊、沼泽、地下暗河等组成的水流系统。地表和地下径流最后注入海洋的河流,叫
做外流河。外流河分布区域,成为外流区。最终未流入海洋的河流,即河水流入内陆湖泊或消失于荒漠之中的河流,叫做内流河。内流河分布的区域,叫做内流区。
我国外流河的水文特征深受季风气候的影响。以秦岭—淮河为界,以南地区的河流流经湿润地区,水量丰富。以北地区的河流流经半湿润或半干旱地区。
与
外流河相比,我国内流河的水文特征明显不同。中国最大的淡水湖是:鄱阳湖。滚滚长江:长江源自唐古拉山,干流先后流经青海、西藏等11个省,最终注入东
海,全长6300千米,是我国第一长河,世界第三长河。上游:源头——宜昌;中游:宜昌——江西湖口;下游:江西湖口——注入海口。中游段被称为“九曲回
肠”。
滔滔黄河:黄河是我国第二长河,也是世界著名大河之一。它源自巴颜喀拉山,干流流经青海、四川等9省区,注入渤海,全长5464千米。
第三章 中国的自然资源
§3.1 自然资源概况
什么是自然资源:自然资源是存在于自然界的能为人类提供福利的物质与能量。
主要包括气候资源、水资源、土地资源、生物资源、矿产资源以及海洋资源等。
自
然资源的特征:自然资源的概念不是一成不变的。在自然界,自然资源的数量是巨大的,但又是有限的。自然资源的质量各个地区是有差异的。我国自然资源仅次于
美国和俄罗斯。自然资源由于受到某些成因的制约,其分布具有一定的规律性,但他们在地区分布上一般都是均匀的。自然资源的状况处在不断的变动之中。
§3.2 中国的土地资源*6月25日 世界土地日*土地是人类生活生产活动的舞台。
“人
多地少”是我国的基本国情。
类型齐全:我国各类土地资源齐全,形成了耕地、林地、草地等多种土地类型,这有利于因地制宜。我国草地面积广达、居世界前列,为发展畜牧业提供了较好的资
源条件。我国是一个少林的国家。我国耕地面积不到一亿公顷。我国土地类型:耕地、沙漠、林地、草地、戈壁、高寒荒漠、石山。区域差异明显:我国土地资源的
空间分布不平衡,土地生产力的区域差异明显。我国的天然林地主要分布在东北、西南、东南部山区的林地多为人工林和次生林。我国草地主要分布在内蒙古的东
部、青藏高原的东部与南部。我国各地区土地资源的质量差别很大。西北内陆光照充足,热量较为丰富,但干旱少雨,水源不足,以草地和荒漠为主。
珍惜每一寸土地:
§3.3 中国的水资源***3月22日 世界水日***
地区分布悬殊:我国水资源的总量不少,但人均占有量很低,
约为世界人均水量的1/4。时间分配不均:我国水资源在时间分布上具有夏秋多、冬春少和年际变化大的特点。合理利用每一滴水:由于我国水资源地区分布不平
衡,为了合理利用水资源,有必要请见跨流域的调水工程。***引黄济青***南水北调***
§3.4 中国的海洋资源
多样的生物资源:我国海洋生物资源丰富,种类有两万余种,其中鱼类3000多种,主要经济鱼类70多类。大黄鱼、小黄鱼、带鱼和乌贼是我国著名的四大海产。
丰富的矿产资源:我国沿海的大陆架上,蕴藏着相当丰富的石油和天然气。我国的滨海砂矿储量十分丰富。巨量的化学资源:我国海洋生产发展很快。保护“蓝色国土”:我国在海洋资源的开发利用上取得巨大成就,目前也面临着一些严峻的问题。
主要盐场:
第四章 中国的区域差异
§4.1 秦岭——淮河线
秦岭与淮河:秦岭横亘于我国中部,东西绵延500千米,南北宽达100-150千米,海拔多为1500-2500米。淮河发源于桐柏山,向东流经河南、安徽、江苏等省注入洪泽湖,然后主流经高邮湖南入长江。
秦岭——淮河线的地理意义:在学习地理的过程中,地理区域和地理界限是非常重要的。地理区域体现了区域内部的地理相似性,地理界线反映出区域之间的差异性。
秦岭与淮河是我国东部重要的地理界线。在他的南北两侧,自然环境、地理景观和居民的生产生活习惯有显著的差异。
八年级上册第77页 秦岭—淮河线以北 秦岭—淮河线以南
四大地理区域:北方地区、南方地区、青藏地区、西北地区。北方与南方地区分界线是秦岭——淮河线。北方与西北地区分界线是4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青藏与西北地的分界线是青藏高原边界。青藏地区与南方地区分界线是青藏高原边界。
§4.2 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
北方地区:概述:北方地区指我国东部秦岭——淮河以北的地区,面积约占全国的20%,人口约占全国的40%。区内的东北平原、华北平原、汾渭平原为我国重要的农业地区。文化:北方地区历史文化悠久,名胜古迹众多,人文旅游资源极为丰富。
农作物:春小麦、玉米、高粱、大豆、马铃薯、甜菜等。温带水果:苹果、梨、桃、杏、柿、枣、葡萄等。矿产:煤、铁、油等
南
方地区:指我国秦岭——淮河以南的、青藏高原以东的地区,包括长江中下游平原。南部沿海地区和西南地区三大部分。面积约占全国的1/4,人口约占全国的
55%。本区西部分布有30多个少数民族,云南省是我国少数民族最多的省份。地势:本地区地势西高东低,地形为平原、盆地与高原、丘陵交错。平原地区河湖
众多,水网纵横,具有典型的南国水乡特色。农作物:水稻、、柑桔、茶叶、桑蚕、甘蔗、水产和热带作物。矿产:铜矿、钨矿、汞矿、锡矿、锑矿、铅锌矿。
§4.3 青藏地区和西北地区
青
藏地区:概述:青藏地区主要包括西藏自治区、青海省和四川省的西部,面积约占全国面积的25%,人口仅占全国总数的1%左右。青藏地区的主体是有“世界屋
脊”之称的青藏高原。农作物:青稞、豌豆、小麦、油菜。宗教:藏传佛教。地势:山岳纵横,冰川广布,交通十分困难。公路:川藏、青藏、新藏、滇藏、中尼
等。
西北地区:位于长城—祁连山脉—阿尔金山脉—昆仑山脉一线以北,面积约占全国的30%,人口约占全国总数的4%。少数民族:蒙古族、回族、维吾尔族、哈萨克族等;牧区作物:肉、奶、皮、毛等;矿产资源:稀土矿、镍矿、煤、石油、褐煤。
***§4.5 补充总结***
北方地区 南方地区 青藏地区 西北地区
地形特征 高原、平原为主 盆地、平原、高原、丘陵 海拔最高 高原、盆地
气候特征 夏:高温多雨
冬:寒冷干燥 水热充足 日照充足,气温低 干燥,日照充足
主要河流 黄河、黑龙江 长江、珠江 长江、黄河源头 塔里木河
主要矿产 煤、铁、石油 有色金属 钾盐、石油 煤,石油
主要农作物 小麦 水稻、甜菜 青稞 甜菜
⑹ 初中地理哪本书有像中国地图一样的 地图。。。最好具体点
《黄冈中学地理学习地图册 初中版》,会考就用这个最合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