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自然地理文献
Ⅰ 急求介绍中国地理的文章
.地理频道 >> 网站首页
http://www.dlpd.com/Index.html
2.世界地理频道
http://www.21page.net/world_geography/
中国国家地理:http://www.cng.com.cn
国家地理杂志-中文版:http://www.ngm.com.tw
CCTV国家地理:http://www.cctv.com/geography/index.shtml
国家地理频道(简体中文):http://www.natgeo.com.cn/home_index.htm
这里有很多功能!
http://www..com/s?cl=3&wd=%B5%D8%C0%ED%CD%F8%D5%BE
Ⅱ 中国地理方面的古书有哪些
中国地理方面的古书有《汉书·地理志》、《水经注》、《梦溪笔谈》、《太平寰宇记》、《徐霞客游记》等等。
一、《汉书·地理志》
《汉书·地理志》包括上、下两分卷,是东汉班固新制的古代历史地理之杰作。
该书叙述汉以前的地理沿革,着重写了《禹贡》九州和《周官》九州;接着叙述西汉的地理,以郡国为条,用本文加注的形式,依次写各郡国及其下属县、道、侯国的地理概况,诸如郡县的民户、人口,废置并分更名的历史,各项特产,都尉、铁官、盐官、工官等治所,山川湖泽,关塞要隘,名胜古迹,道路交通,等等。
二、《水经注》
《水经注》是古代中国地理名著,共四十卷。作者是北魏晚期的郦道元。
该书所记大小河流有1252条,所记湖泊、沼泽500余处,泉水和井等地下水近300处,伏流有30余处,瀑布60多处,各种自然灾害有水灾、旱灾、风灾、蝗灾、地震等,记载的水灾共30多次,地震有近20次。
记各种地貌,高地有山、岳、峰、岭、坂、冈、丘、阜、崮、障、峰、矶、原等,低地有川、野、沃野、平川、平原、原隰等,仅山岳、丘阜地名就有近2000处,喀斯特地貌方面所记洞穴达70余处,植物地理方面记载的植物品种多达140余种,动物地理方面记载的动物种类超过100种。
三、《梦溪笔谈》
《梦溪笔谈》,是一部涉及古代中国自然科学、工艺技术及历史地理的综合性笔记体著作。成书于北宋,作者是北宋科学家、政治家沈括。
全书有十七目,凡609条。内容涉及天文、数学、物理、地理、化学、生物等各个门类学科,其价值非凡。
四、《太平寰宇记》
《太平寰宇记》是古代中国地理志史,记述了宋朝的疆域版图。广泛引用历代史书、地志、文集、碑刻、诗赋以至仙佛杂记等,计约二百种,且多注明出处,保留了大量珍贵的史料。
《太平寰宇记》作者为北宋地理学家、文学家乐史。《太平寰宇记》撰于宋太宗太平兴国年间(976~983)。
五、《徐霞客游记》
《徐霞客游记》是明代地理学家徐霞客创作的一部散文游记,在原稿的基础之上,王忠纫手校、季梦良续成稿本,成书于崇祯十五年(1642年)。
《徐霞客游记》是系统考察中国地貌地质的开山之作,同时也描绘了中国大好河山的风景资源,此外优美的文字也使之成为文学佳作,在地理学和文学上都有着重要的价值。
Ⅲ 中国有哪些关于地图的文献记载
我国古代地图多数都是局部的,很少有关于整个国家的或者大范围的地图。军用地图更多数是临时做出来的,而沙盘也是古代的侦察兵斥候根据临时侦察出的地形制作的。
相传,黄帝曾与蚩尤发生战争,黄帝命他的一位大臣史皇,绘制地形物象之图。这幅地图在黄帝与蚩尤的战争中,对黄帝战胜蚩尤起了很大作用,黄帝利用这个图将蚩尤擒杀于冀州之野。
原始时期,先民部落生存极为艰难,无论东讨西伐扩大领地范围,争夺更多资源,还是躲避洪水猛兽,风雷雨雪自然灾害的侵袭,最迫切需要的就是根据天文、方位、地形情况,来决定部落是否出征、迁徙的占卜图形或标注河流、地貌的生活实用图形。
史皇绘制的原始地理图形,在实现占卜天地、祭祀神鬼等功能的同时,也便很容易成为黄帝应用于作战中的参考和采取不同战法的依据,成了黄帝的取胜法宝。
黄帝利用史皇图中显示的地理形貌情况排兵布阵,派出大将应龙在高处筑坝蓄水阻挡蚩尤,使用驯养的猛兽通过有利的地形直接冲入蚩尤阵营厮杀。
黄帝还利用天文情况的变化赢得战机。他根据蚩尤意欲借助大雾弥漫的天象乱中取胜的情况,巧借大雾之后的狂风大作、沙尘飞扬的气象变化,依靠指南车的指引乘胜追击,活捉蚩尤。
这些过程精彩绝妙之处,正是我国原始时期地图作用的凸显和对地理特征、气象变化为我所用的结果。
春秋战国时期,地图已普遍用在军事上。《管子•地图篇》记载,凡主兵打仗,必须先看图,知地形,才不致失利。《孙子兵法•地形篇》也记载,没有地图、不知地形,必败。
这一时期的军事地图都刻在木板上,包括山脉、河川、城镇、道路等相关位置,具有一定的比例,而且广泛应用了指南针。
至秦代,应用军事沙盘研究作战的情况已经出现。《史记•秦始皇本纪》记载:“以水银为百川大海,相饥灌翰,上具天文、下具地理。”
据说,秦国在部署灭六国时,秦始皇亲自堆制沙盘研究各国地理形势,在李斯的辅佐下,派大将王翦进行统一战争。后来,秦始皇在修建陵墓时,墓中堆塑了一个大型的地形模型,以地形模型作为殉葬品,这说明秦始皇从统一战争中认识到地图之重要。
秦始皇陵墓中的模型中不仅砌有高山、丘阜、城邑等,而且用水银模拟江河、大海,用机械装置使水银流动循环。可以说这是最早的沙盘雏形,至今已有2200多年历史。
考古工作者曾在湖南省长沙马王堆三号墓中出土了3幅绘于绢帛上的地图,包括驻军图、地形图和城邑图。其中的驻军图反映当时军队守备作战的兵力部署。
驻军图具有专门军事用途的特点,突出显示了驻军名称、布防分布位置、城堡、要塞、烽火台、水池、防区界线等情况。是现在世界上所能见到的最早的彩绘军事地图,体现了当时精湛的地理地图知识水平。
驻军图把与驻军活动有关的内容,用鲜艳夺目的重色表示在主要层次之上。显眼的三角形城堡,表示大本营,红、黑两色套框则表示要塞。
而将一般的山脉、河流等地理基本要素用淡调的青色标出,放到了图面的底图次要层次之上。层次分明,一目了然,这与现代专门地图的多层次平面表示法相类似。
驻军图中的山脉用“山”字形象形符号,山脊用单线表示走向。河流用青的淡色。这就减轻了非专门内容在图面上的载负量,达到突出专门内容、突出主题的实际效果。
驻军图中的居民点用红圆圈表示,其注明户数,无人居住也注明,有人的居民点最多户、最少户。道路多与主要居民点相连,用醒目的红色表示。
驻军图反映了驻军营地的地形情况。驻军营地选择有利地形条件。城堡多选择环水靠山之处,并分设岗楼控制地形。它体现了我国古代传统的复式兵力部署,重视利用地形的守备思想。
驻军图中清楚地标明了当时一线兵力、二线兵力、指挥部、预备队等构成的梯形军事部署。在防区的山脊上还标绘出烽火台,它们既是前沿观察哨所,也是当时的通讯设施。
据《后汉书•马援传》记载:公元32年,光武帝征伐天水、武都一带地方豪强隗嚣时,大将马援“聚米为山谷,指画形势”,使光武帝顿有“虏在吾目中”的感觉。这是我国战争史上运用沙盘研究战术的先例。
隋唐时期是我国封建社会的盛世,政治、经济空前繁荣,科学文化长足发展,古代科学技术体系发展至成熟阶段。在这种背景下,军事测绘技术如军事地图制作、军事工程测量、军事地理调查等方面也取得了一系列重大成就。
隋唐时在兵部下设职方司主管军事测绘,包括全国及周边地区地图的测绘与管理。《隋书•百官志》记载,兵部下设的职方司主管地图。
在唐代职方司掌握着东西南北中五方区域的军事地理的动态变化,如军事重镇、戍守地点或区域,以及烽火台和城防,这些军事地理要素在军事地图上历历在目。
隋唐时期,军事地图制作呈现出空前的繁荣。据《新唐书•艺文志》记载,当时保存的地理图籍有160部,1292卷,其中各类地图18种,489卷。这些地图中,著名的军事地图或具有军事用途的地图主要有:
隋代虞茂编撰的《区宇图志》128卷;朗茂编撰的《诸州图经集》100卷;负责西北军务的裴矩编制的《西域图志》3卷。
唐代则有贾耽主持编绘的关中陇右及山南九州等图、《海内华夷图》、《贞元十道图》;李吉甫主持编绘的《十道图》10卷、《元和郡县图志》40卷,其中只有《元和郡县图志》部分流传下来。
此外,隋唐时期还出现了大量的区域性地图,如《河北险要图》、《淮西地图》等,这些地图成为军事地图的重要组成部分。
北宋时期,著名科学家沈括发展了沙盘制作方法,把大宋与契丹接壤的沿边地形制成木制地形模型。为方便起见,后来改为石面糊木屑做在木面板上,他所在的定州,冬天寒冷,容易脱落,又改用熔蜡制作。
报送皇上,宋神宗看后甚为嘉评,并下诏边疆州效法制作。因适用于军事,很快得到推广。
元代制图学家朱思本,以实地调查资料,参考前人著作,费时10年绘成的《舆地图》,取材广博,取舍慎重,采用计里画方制图方法,精确程度超过前人,是我国地图史上一幅很有影响的地图。可惜图幅太大,不便携带翻刻,现已失传。
朱思本系元代地理学家、地图制图学家。他周游河北、山西、山东、河南、江苏、安徽、浙江、江西、湖北、湖南10省。他继承了魏晋间裴秀和唐代贾耽的画方之法,即画图时打上方格,每格代表一定里程,绘制了《舆地图》,使他成为元代地理学及中国地图史上的划时代人物。
《舆地图》以我国为主体,外国作为衬映,内容较详细,图形轮廓较准确。此图系统地使用了图例符号,成为元明清各代初年绘制全国总图的范本。
明代罗洪先将朱思本《舆地图》加以改绘,取名为《广舆图》。这部图集是以明代版图为核心,按行政区划分幅的当时地理视野所及的世界地图集。另外,该图集又配以与国民经济关系切要的一些专门性地图。因此,构成明代一部体例完备的全国综合性地图集。这本图集在明清两代多次翻刻,流传很广,影响很大。
《广舆图》由45幅地图组成图集,其中包括《九边图》、《海防图》、《江防图》等幅,具有明显军事性质。
《九边图》是明代朝廷为了防御北方瓦剌族骚扰,东起鸭绿江,西至嘉峪关,将所设的9个边防重镇,即辽东、宣府、大同、延绥、宁夏、甘肃、蓟州、太原、固原分别刻绘一幅地图。每镇均驻重兵把守,是一个相联系的北方防御体系。
每边图旁都有简略的图说,介绍驻军人数,下属各边镇兵马数目以及囤积粮草情况。
明代兵部职方主管地图的主事陈祖绥曾经对历史上遗留下来的旧图做了详尽的研究,绘制出一幅体现重视军事要素的《皇明职方地图》。
该图出于陈祖绥任兵部本职工作的需要,侧重于军事要素的绘制。例如,在绘制边疆各地理要素上,改旧图详绘境内而疏境外的缺点。还把旧图明王朝失去的土地,也绘于图内,他说绝不可“弃而不问”,用来激发光复国土的信念。
《海防图》也是明代一种军事地图。海图内,不仅有倭寇入侵沿海的路线图,而且有《沿海沙山图》,该图绘有沿海城镇、岛屿、山、海、沙滩、海岸线以及屯兵营地等要素。
着重表示沿海一带山脉地形、河口海湾、小岛礁石、军营、指挥所、烽火台等。图的方位多以大陆为下端,海为上端。
《江防图》也是明代出现的一种军事地图。它同海防图如同一对孪生姐妹,现存较完整的明代江防图是《郑开阻杂著》中的《江防图》。图内绘有长江两岸的地形、居民地、城镇和城墙、城楼、江中岛屿、江防兵要说明等。
明末清初,西方的测绘技术对我国的制图学影响很大,使我国的制图学进入近代制图学发展的新时期。康熙帝对测量地理和绘制地图很感兴趣,在其3次亲征噶尔丹及巡游东北时,都令人随时随地测量经纬,为制图作准备。
清代朝廷绘制地图,已经注意对边疆地区的历史沿革的考察和经纬度的测量。
比如雍正时期《皇舆图》除了反映我国当时的东北、蒙古、新疆、西藏以及内地15省的地形和政治、军事情况,还包括西伯利亚、帕米尔以西地中海以东的中亚山川、河流、居民等地理内容,实为中外大地图。
清代在绘制地图时,十分明确地标出其对领土的主权范围和边疆地区的有效管辖范围。尤其注意西藏、新疆和东南海域的疆域。清代类似的地图,都具有明显军事性质。
清代绘制的国家地图不仅是国家疆域范围在18世纪的象征和有力证据,而且在科学技术上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
Ⅳ 有人说按地理情况我国分为东北、华北、华东、华中、华南、西北、西南7大区域有参考文献吗谁能给个出处
你好!
按照地理情况的分法,是有若干种区分方法的,比如其中一种就是按照自然地理回。
另外,答新中国建立初期,我国曾经划分为六大区域,是当时的一级行政区,1954年就撤消了,分别是:
华北行政区、东北行政区、华东行政区、中南行政区、西南行政区、西北行政区,辖区范围和名称与现在的略有区别。
现在民政部的年鉴或一些地图册,一般还是按照六大地区来划分,其中一个原因是为了便于统计数据、资料等,不过人们一般直接将中南地区分成华中、华南,只是民政部以及部分统计局的统计时还是将之合并在一起。
Ⅳ 有关地质地貌的参考文献有哪些啊
自然地理学,地貌学,还有中国期刊网
Ⅵ 参考文献
安芷生等.1990.最近2万年中国古环境变迁的初步研究,刘东生主编,黄土、第四纪地质全球变化.北京:科学出版社
白润光.1986.泥炭形成水热系数指数,地理学报,(2):168~176
毕慕莹.1992.近40年来华北干旱的特点及成因,叶笃正,黄荣辉主编,旱涝气候研究进展.北京:气象出版社,23~32
陈方吉.1979.北京地区全新世地层及自然环境变化.中国科学,(9):900~907
陈宗宇,张光辉等.1998.华北地下水古环境意义及古气候变化对地下水形成的影响.地球学报,4:338~345
程汝楠.1988.应用天然水氢氧同位素示踪水量转换,刘昌明、任鸿遵主编,水量转换.北京:科学出版社,33~50
初朋文.1992.沧州地区浅层淡水及咸水氢氧稳定同位素研究.山东地质科技情报,22~27
冯炎.1993.中国江河防洪丛书(海河卷).北京:水利电力出版社
关秉钧等.1985.用环境同位素氚、碳-14、碳-13探讨北京地区地下水运动规律.水文地质技术方法,第十二辑,1~6
郭永海等.1996.河北平原京津以南深层地下资源形成规律的研究.地质论评,5:410~415
黄荣辉等.1989.华北降水的年代和年际变化及其对经济影响.北京:科学出版社,95~101
贾毅.1990.河北省城市形成发展因素分析.地理学与国土研究,(3)
孔昭宸等.1990.北京地区距今30000~10000年的植物群发展和气候变迁.植物学报,20:330~338
孔昭寰.1992.植物群的古气候变迁记录.北京:海洋出版社,155~177
孔昭寰等.1982.北京地区10000年以来的植物群发展和气候变化.植物学报,24(2):172~181
孔昭寰等.1990.中国某些地区全新世高温期植被和气候的初步认识.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10(1):99~102
李桂如等.1988.冀中坳陷岩溶水同位素组成及水动力条件.中国岩溶,4:307~311
李君亭.1991.地下水渗流数值模拟方法.北京:地质出版社
李克让等.1990.华北平原旱涝气候.北京:科学出版社,80~111,180~182
李世魁等.1988.中国北部半干旱地区农牧气候界限探讨.北京:科学出版社,105~131
李文绮等.1985.河北东部全新世温暖期植被与环境.植物学报,27(6):640~651
梁幼林等.1991.逐步判别分析在恢复气候上的应用.科学通报,(22):1731~1734
刘春蓁等.1991.华北地区水文循环特征.应用气象学报,2(2):289~293
刘存富.1990.地下水14C年龄校正方法——以河北平原为例.水文地质工程地质,3:4~8
满志敏等.1991.中国东部近4500年以来气候冷暖分期.北京:海洋出版社,21~35
施雅风等.1989.中国东部第四纪冰川与环境问题.北京:科学出版社,366~369
施雅风等.1995.气候变化对西北华北水资源的影响.济南: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216~220,308~310
施雅风等.1996.中国历史气候变化.济南: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5~40
汤仲鑫等.1984.京津冀地区近500年旱涝分析.北京大学出版社
童国榜.1988.华北平原第四纪孢粉的数学地质分析.植物学报,30(3)
王恒纯.1991.同位素水文地质概论.北京:地质出版社,45~57
王会昌.1983.一万年来白洋淀的扩张与收缩.地理研究,8~17
王开发等.1978.根据孢粉分析推断上海地区近6000年以来气候变迁.大气科学,(2):139~144
王松海.1987.近5000年来我国中原地区气候在年降水量方面的变迁.中国科学(B辑),(1):104~12
卫克勤,林瑞芬.1994.祁连山敦德冰心氧同位素剖面的新解释.地球化学,3(2)
吴忱.1992.华北平原四万年来自然环境演变.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
吴忱等.1989.古运粮河的形成与石家庄地区地理环境演变.地理学与国土研究,15(1)
吴忱等.1991.华北平原古河道研究.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
吴锡浩等.1994.中国全新世气候适宜期东亚季风时空变迁.第四纪研究,1:24~37
吴祥定等.1994.历史时期黄河流域环境变迁与水沙变化.北京:气象出版社
徐纯性.1992.河北城市发展史.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
许青海等.1988.白洋淀地区全新世以来植被演替和气候变化初步探讨.植物生态学与地植物学丛刊,5(3):193~202
许青海等.1992.海河流域全新世气候演变的初步认识.北京:海洋出版社,18~19
严富华等.1981.从花粉分析试论北京地区两泥炭矿的时代和形成环境.地震地质,3(1):51~65
燕子杰等.1991.山东旱涝气候变迁的五个阶段.大气科学,15(4):123~128
杨怀仁.1996.古季风、古海面与中国全新世大洪水,杨怀仁主编,环境变迁研究.南京:河海大学出版社,366~374
姚汉源.1987.中国水利史纲要.北京:水利水电出版社
姚建文等.1996.气候变化对华北平原区地下水资源影响的初步研究.北京:海洋出版社
姚足金.1995.华北地热水3万年以来的古气候记录.地球科学—中国地质大学学报,4:383~388
叶笃正等.1996.黄河长江流域旱涝规律和成因研究.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
于凤兰等.1994.海滦河水资源及其开发利用.北京:科学出版社
张德二.1983.我国近500年各区域旱涝变化及其与冬季冷暖的关系.北京:气象出版社
张德二.1983.重建近500年气候系列的方法及其可靠性.北京:气象出版社
张光辉.1998.长江“暴怒”、黄河“绝食”这是气候人类叠加之结果———长江洪灾带来的思考(特约)·中国改革报,9月16日
张光辉.1999.跨世纪的中国水与环境问题及其对策探讨(特约).地质科技管理,第一期
张光辉等.1999.区域水循环过程与水资源演化规律.地球学报(增刊)
张光辉等.2000.华北平原地下水形成与区域水循环演化的关系.水科学进展,第4期
张光辉等.2000.全新世以来太行山前倾斜平原地下水演化规律.地球学报,第2期
张光辉等.2000.水文循环演化中熵理念及其应用.勘察科学技术,第1期
张光辉等.2004.海河平原地下水演化与对策.北京:科学出版社
张兰生.1980.我国晚更新世最后冰期气候复原.北京师范大学学报,(1):101~118
张子斌等.1981.北京地区13000年来自然环境的演变.地质科学,(3):259~268
张宗祜等.1997.论华北平原第四系地下水系统之演化.中国科学,2:168~173
章新平,姚檀栋.1995.青藏高原降水中δ18O与温度和降水量的关系.地理学报,15(1)
郑克琰等.1989.北京地热田极其外围地区天然水氢氧同位素组成特征,地热专辑,第二辑.北京:地质出版社,163~170
周昆叔等.1982.初论我国黄土的气候.北京:科学出版社
周炼,刘存富,王佩仪.1998.河北平原第四系咸水同位素组成.水文地质工程地质,3:4~8
周炼,刘存富.1996.河北沧州地区天然水的氯同位素组成.地球科学—中国地质大学学报,5
朱宣清等.1992.白洋淀环境演变及预测.西安:西安地图出版社,82~118
左大康等.1985.华北平原水量平衡与南水北调研究文集.北京:科学出版社,168~182
Barnett TP et al..1989.The effect of Eurasian snow cover on regional and globa1 climate variations,Journal of the Atmospheric Sciences,46(5),661~685
Barry RG.1984.Possib1e Co,inced warming effects on the cryosphere climatic changes on a yearly tomi11ennia1 basis(N A Mourner and W Kar1en eds.), 571~604
Brad1ey,R S and Jones P D.1992.When was the“Little Ice Age”,Proceedings of the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the Little Ice Age Climate( ed.T'miami) Tokyo,1~4
Carrara P A and Andrews J T.1978.Problems and applications of Lichenometry to geomorphic studies,San Juanmountains,Colorado,Arctic and Alpine Research,5(4),373~384
Chang A T C,Foster J L and Ha1l D K.1987.Nimbus-7 SMMR derived global snow cover parameters,Annals of G1aciology,9:39~44
Chen J and Ohmura A.1990.Estimation of A1pine glacier water resources and their change since 1870s,IAHS,Pub.(193),127~135
Clime K.1980.Geomorphologica1 evidence of Holocene climatic change in Northernmongo1ia,geographic Policing,(43),101~110
COHMAP Members,1988.Climatic changes of the last 18000 Years:observations andmodel simulations,Science,241,1043~1052
David N C I.1987.C1imatic f1uctuations and runoff from glcierised alpine basin IAHS,168,77~89
Denton G H and Karolin W.1978.Holocene c1imatie variations-their pattern all Possible eases,Quaternary Research,3(2),155~205
Dickinson R E.1989.Water and Energy Exchange,NOARmS.601,88~02
F1ohn H.1973.Actual paleoclimatic problems from a Climato1ogist viewpoint,Paleoclimatic Research and Models( A Ghazi ed.), 17~33
Fisher D A.1979.Comparison of 100000 years of oxygen isotope and in solub1l Impurity profile from the Devon Island all Camp Century Ice Core, Quaternary Research,18 (3),299~305
Frenzel B.1991.Climates about 7000 to 6500a,B P,Explanatory Note of Atlas Paleoclimates and Paleoenvironments of the North Hemisphere,Georgia.Inst.Hungarian Academy of Science, Budapest,128~130
Gleick P H.1987.The deve1opment and testing of a water balance model for climate impacts assessment:modeling the Sacramento Basin,Water Resources Research,23 (6),1049~1 061
Gleick P H.1986.Methods for evaluating the regional hydro1ogic impacts of global climatic changes,Journal of Hydrology,88,99~116
Gleick P H.1989.Climate Clang' Hydrology and Water Resources,Review of Geophysics,27 (3),329~344
Grove J m.1987.Glacier fluctuation and hazards,Geographical Jouma1,153,351~369
Houghton J T,Jenkins G J.1990.Climate Change:The IPCC Scientific Assessment,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Cambridge
IPCC.1992.Climate change:The IPCC 1990and 1992 Assessments,WMO/UNEP
Iwasaki T.1991.Year-to-year variation of snow cover area in the Northern Hemisphere,Journal of Meteorology Society of Japan,69 (2),209~217
Jones P D,WigIey TM L and Wright P B.1986.Globa1 temperature variations between 1861and 1984,Nature,322 (6078), 430~434
Jones P D.1988.Hemispheric surface air temperature variations,recent trends and an unapt to 1987, Journal of C1imate,(1):654~660
Karl T R and Ribosome W.1989.The impact of decade fluctuations inmean precipitation and temperature on runoff:a sensitivity study over the United States,C1imatic Change,15(3),423~447
Kazimierz Rozanski et al..1992.Relation between long-term trends of Oxygen-18 isotope composition of precipitation and climate.Science,258(6),981~984
Kruss P D and Smith I N.1982.Numerical modelling of the Vernagtferner and its fluctuations,Z.Glets.Glazial.,18(1),93~106
Kruss P D.1983.Climate change in East A Erica,A numerical simulation from the 100 years of terminus record at Lewis Glacier,mount Kenya,Z.Glets, Glazi,19(2),43~60
Kuo C.1990.Conference established between atmospheric carbon dioxide and Global temperature,Nature,343,709~713
Kutzbach JE and Gutter P J.1986.The influence of changing orbital parameters and surface boundary conditions on climate simulations for the past18000 years,Journal of Atmospheric Science,43(16),1726~1759
Kutzbach JE.1981.Monsoon climate of the early Holocene,climatic experiment With the earth's orbital Parameters for 9000 years ago,Science,214 (4516),59~61
Lai Zuming.1982.A study on the variation coefficient of annual runoff of the rivers in northwest China,Hydrological Aspects of A1pine and Highmountain Areas,IAHS Pub1,(138),285~294
Liu Chunzhen,Tian Yuying.1990.The Impact of climatic change on the hydrological regime for basins in three different c1imate regions of China Proc.Symp.IAHS,pub.,369~376
Liu Chunzhen.1991.The Impact of climate change and human activity on the Hydrological cycle in North China.IAHS press,(201),149~151
Liu Chunzhen.1992.The characteristics of hydrological cycle in China,IGBP Bu1letin,55~63
Liu Chunzhen.1993.A climatic method for estimating water resources based on the principle of water and heat balance,IAHS,(212),97~102
Liu Cunfu and Wang Peiyi.1992.The environment significance of isotope composition in groundwater of Hebei Plain.The proceedings of international workshop on groundwater and environment,Beijing,382~386
Liu Xinren.1989.A Conceptual mode1 simulating the hydrological processes on a drainage basin in a plain area,Proc.of Baltimore Symp.,IAHS,Pub1.,(181),195~202
Porter SC.1986.Pattern and forcing of Northern Hemisphere glacier variations During the test Millennium,Quaternary Research,26(1),27~48
Probst JL and Tarody Y.1987.Long ranges streamflow and wor1d continental runoff fluctuations since the beginning of this century,Journal of Hydrology,94(4),289~311
Robinson DA,Dewey K F.1990.Recent secu1ar variations in the extent of Northern Hemisphere snow cover,Geophysical Research Letters,17(10),L557~1560
Robinson DA.1991.Recent variations in Northern Hemisphere snow cover,Proceedings of the 15th Annual Climate Dishonesties Workshop.NOAA.219~224
Rothlisberger F and Geyh M A.1985.Glacier variations in the Hlinalaya and Karakoram,Z.Glets.Glazgial,21 (1),237~249
Scheck JC,Liu CZ.1989.Deve1opment and app1ication of simple water balance model to understan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climate and water resources in new directions for surface watermodeling,Proc.Baltimore Symp.,IAHS,Pub.,(183),343~352
Schlesinger M E.1986.Co,-inced changes in seasonal snow cover simulated by OUS coupled atmos-phereocean general circulationmodel.In:Snow Watch 85',Glaciological Data Report,GD-l8,249~270
Shiklomanov L H and Stakhiv L.1990.Hydrology and water resources,The IPCC impacts assessment 4-1~4-42,WMO/UNEP,Australian Government Publishing Service, Canberra
Siegel D I.1991.Evidence for dilution of deep,confined ground water by vertical recharge of isotopically heavy Pleistocene water,Geology,19,433~436
Stone W J et al..1992.Paleohydrological implications of some deep soil water chlorid profiles,murray basin,South Australia,J.Hydrol.132,201~223
Stroeven.A.1989.Historic front variations of the Rhone Glacier:simulation with an ice flowmodel,Glacier fluctuations and climatic change (J Edemas eds.) ,Kluwer Academic Publishers,391~405
T Gundertrup,N.,Wu,X.,Klein,L., Xie,Z.,1989.Holocenelate Pleistocene c1imatic ice core records from QinhaiTibetan plateau,Science,246 (4929),474~477
Thwaitq C W and Matber J R.1991.Instructions and tables for computing potentia1 evapotranspiration and the water balance,In:Publications in C1imatology,10 (3),311
Velichko A A, K1imanov V A and Borzenkoya I I.1991.Climates between 6000and 5500aBP,Explanatory Note of Atlas of Palicoc1imates and Paleoclimates of the Northern Hemisphere (eds.by A A Velichko,B Frenze1,M Pecsi),131~132,published by Geography Institute of Hungarian Accede.Sciences, Budapest
Vinnikov K.1990.The empirical data on modern global climate changes(temperature and precipitation), Journal of C1imate,3,662~677
Wa1ton WC.1989.Analytical Groundwater Modeling,Eloisa Publishers
Waggoner P E.1990.Climate change and U-S.Water Resources,John wiley,New York, 477
Wang Shaowu.1991.Reconstruction of temperature series of North China from 1380s to 1980s,Science in China,34 (6),751~759
Wing Suming,Wang Yunfei.1991.Qinghai Lake fluctuation and climatic change since the last Glaciation,Chinese Journal Oceanology and Limnology,9 (2),170~183
Ⅶ 被李约瑟称之为中国历史上最早出现的自然地理考察著作
被李约瑟称之为来中国历史上源最早出现的自然地理考察著作是《尚书·禹贡》。
《尚书·禹贡》是战国时魏国的人士托名大禹的著作,因而就以《禹贡》名篇。这是撰著这篇《禹贡》的人士设想在当时诸侯称雄的局面统一之后所提出的治理国家的方案。这是一个宏伟周密的方案,不与寻常相等,故托名大禹,企望能够得到实际的施行。
这篇《禹贡》以地理为径,分当时天下为九州,这是撰著者理想中的政治区划。此外兼载山脉、河流、土壤、田地、物产、道路,以及各地的部落,无不详加论列。
(7)中国自然地理文献扩展阅读:
《禹贡》是在生产力水平不高、巫风盛行的历史条件下撰写的。它突破了早期著作中传播的许多神秘观念,比较朴实地记录了全国范围内各种地理现象,是中国早期区域地理研究的典范,成为《水经注》、《元和郡县图志》,以及唐、宋以来许多地理著作痒引的对象。也是今天研究中国历史地理的重要参考文献。
历代注释、考证《禹贡》的著作甚多,以清代胡渭的《禹贡锥指》和近人顾颉刚的《〈禹贡〉注释》最为重要。
Ⅷ 中国历史上最早出现的自然地理考察著作是什么
中国历史上出现最早的自然地理考察著作是《尚书禹贡》,这是一篇区域地理著作,全书以自然地理实体为标志,将全国划分为9个区,并对每区的疆域、山脉、河流、植被、土壤、物产、贡赋、少数民族、交通等自然和人文地理现象,作了简要的描述。
全书分为五个部分:
第一部分是叙述上古时期洪水横流,不辨区域,禹治水以后则划分为九州,并扼要地描述了各州的地理概况;
第二部分是分九州山脉为四列,叙述主要山脉的名称,分布特点及治理情形,并说明导山的目的是为了治水。
第三部分是叙述9条主要河流和水系的名称、源流、分布特征,以及疏导的情形。
第四部分是总括九州水土经过治理以后,河川皆与四海相通,再无壅(臃yong)塞溃决之患;第五部分是叙述在国力所及范围,以京都为中心,由近及远,分为甸、侯、绥、要、荒五服。
(8)中国自然地理文献扩展阅读:
《禹贡》是在生产力水平不高、巫风盛行的历史条件下撰写的。它突破了早期著作中传播的许多神秘观念,比较朴实地记录了全国范围内各种地理现象,是中国早期区域地理研究的典范,成为《汉书·地理志》、《水经注》、《元和郡县图志》、《太平寰宇记》,以及唐、宋以来许多地理著作痒引的对象。
也是今天研究中国历史地理的重要参考文献。历代注释、考证《禹贡》的著作甚多,以清代胡渭的《禹贡锥指》和近人顾颉刚的《〈禹贡〉注释》最为重要。
Ⅸ 地理学的最新研究进展
当代中国地理学进展与趋势主要体现在五个方面:
(1)地域分异规律与区域系统。
中国综合自然区划揭示出自然地域分异的特点和地带性规律,成为各部门研究和应用的重要依据;中国农业区划、中国自然地理系列专著等成果,均具有世界意义。
(2)地表自然过程的综合研究 。
深入开展对地表物理过程、化学过程和生物过程的研究,并加以综合.
土地科学的系统研究进展显著,并已发展为与全球环境变化相联系,开展了土地利用/土地覆被变化研究。
冰川、冻土、沙漠、湖泊、湿地等专门自然地理的时空演变与过程研究的成就突出。.
通过黄土、冰芯、湖芯、树轮及历史文献等的深入研究在古地理气候与环境变化领域的成果瞩目。.
(3)人地系统与区域发展研究
人文地理研究热点之一的区位论,从农业、工业拓展到城市,创立了“中心地理论”,并开展了城市化研究;
区位论的广泛应用,促进了人文地理学及其分支学科的发展,完成了不同尺度的经济区划和区域规划研究.
地理学家率先开辟对自然资源、自然灾害和人类环境的综合研究,成为当代地理学应用研究的主流;
人地关系的地域系统研究从宏观深入到微观领域,涉及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社会发展;建立可持续发展的机理、指标体系、模型、动力学和决策支持系统等。.
(4)国家地图集系列的编纂
20世纪,国际地理学界有几次编制国家地图集的高潮;30年代以法国、瑞典为代表;60年代以英、美、苏为代表,苏联的国家地图集还延伸到全世界和海洋领域.
中国近50年来先后编制国家、省区及历史、自然、人口、经济、农业地图集系列30余种;国家自然、人口、经济和农业等地图集的规模和质量均达国际先进水平。.
(5)地理信息系统的建立与应用
地理信息系统是处理和分析大量地理数据的综合性技术系统,具有对空间信息的综合处理能力、对现实世界的模拟能力,并能产生新信息为决策服务;
地理信息系统的发展,使地理学传统的综合性、区域性得到充分的技术保证,并形成了为地理战略咨询与地理工程建设服务的信息(资讯)产业.
地理信息系统的成果广泛应用于资源、环境、市规划、作物估产、灾害预警评估等领域,为重要的研究和管理工作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