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地理人文 » 地理中国三趾马

地理中国三趾马

发布时间: 2021-03-08 07:29:19

❶ 初二地理,生物

生物、地抄理的复习其实不袭必要去弄一些复习资料,只要熟记书上的所有知识。
你可以凭自己的记忆和所知道的知识列两个结构表,一个生物一个地理。然后列完后在对照着书上的,看还有哪些遗忘了的补上。然后折个角,在复习时这些是重点。
生物:主要把一些科学观察的概念、方法等等一些记一下,实验也要知道实验所做的每一步骤的原因。
地理:分两步。一步:自然环境(包括地形、范围、河流、气候等)二步:经济(包括工业区、工业、农作物、农业区、人文环境、经济形式等)
我现在是初二的学生,也面临着生地会考,这是我们老师教给我们的复习方法,如果相信我这个萍水相逢的朋友,就按照这个方法去复习。
至于一些题目,你可以去书店买一些尖子生培训等书本去练习。

❷ 中国最早的斧头诞生于哪个朝代

从"最早之铜斧,见於商代,不仅用於武事,而且有的雕刻嵌镂,极为精美,已为仪仗之用。"得出中国最早的斧头诞生于商代.

❸ 中国陆相新近系上新统高庄阶 (7)

高庄阶,是中国陆相新近系上新统下部的一个阶,位于保德阶之上。阶名由邱占祥、王伴月、童永生、邱铸鼎于 2000 年 11 月为编制 《中国区域年代地层 (地质年代) 表》而提出,阶名源自同名岩石地层单位 “高庄组”。

通过课题组 (邓涛、侯素宽) 研究,取得的主要进展是: 初步选定了高庄阶的候选层型剖面; 采集、积累了较为丰富的大、小哺乳动物、古脊椎动物、双壳类、介形虫、昆虫、古植物及孢粉等化石资料; 进行了磁性地层研究,并获取较好成果,对阶的底界进行了初步定义。高庄阶的轮廓已渐清晰,成熟度有较大提高。

(一) 高庄阶层型剖面位置

由于在山西榆社地区存在若干小型盆地,新近纪地层分布较为零散,很难在一个盆地内找到一条完整、连续的高庄组剖面。1987 年邱占祥将高庄组的剖面选定在榆社盆地高庄至赵庄间一段剖面,厚度测得 200~250 m。之后,1991 年,中美联合考查队 Tedford 等将榆社盆地桃阳附近的一段地层视为高庄组的下部分层位,并将高庄组自下而上划分为桃阳段、高庄沟段和醋柳沟段,总要约 400 m。

课题组 (邓涛、侯素宽) 经考察,确认高庄阶的候选层型剖面为山西省榆社盆地云簇地区桃阳-高庄-赵庄剖面,在桃阳段中点测得的地理坐标为北纬37°01཰. 5″,东经112°53༼. 6″,海拔1041 m (图119) 。

图119 高庄阶候选层型剖面位置图

(二) 高庄阶候选层型剖面描述

上覆地层上新统上部麻则沟组

中国主要断代地层建阶研究项目(2001~2009) 进展与成果

中国主要断代地层建阶研究项目(2001~2009) 进展与成果

下伏地层 中新统上部马会组

(三) 高庄阶内的生物组合及特征

综合课题组和前人研究成果,目前在高庄阶 (期) 内发现了多门类丰富的动、植物化石。主要有哺乳动物、鱼类、两栖类、龟鳖类、昆虫类、腹足类、双壳类、介形虫、古植物、孢粉、轮藻等。

1. 哺乳动物

哺乳动物在高庄阶 (期) 内是最为重要且最为丰富的化石门类。1999 年,邱占祥、邱铸鼎将这一时期的哺乳动物组合称为 “高庄动物群”,代表上新世早期的一个哺乳动物群,对应于欧洲的 Rusci-nain 期。综合前人和本项目课题组的研究成果,迄今已发现的高庄动物群化石包括 5 种食虫类、26 种啮齿类、4 种兔形类、13 种食肉类、3 种长鼻类、7 种奇蹄类、16 种偶蹄类。主要属种有: 食虫目鼩鼱科的肥鼩 (Blarinini indet. ) 、先长尾鼩 (Soriculus praecursus) ,鼹鼠科的科氏水鼹 (Desmana kowals-kae) 、原始小鼹鼠 (Yanshuella primaeva) 、麝鼹 (Scaptochirus sp. ) ; 啮齿目松鼠科的二登图花鼠 (Eu-tamias ertemtensis) 、松鼠 (Sciurus sp. ) 、榆社松鼠 (S. yusheensis) 、中华花鼠 (Sinotamias sp. ) 、皱纹上新鼯鼠 (Pliopetaurista rugosa) ,河狸科的安氏河狸 (Castor anderssoni ) 、梅氏假河狸 (Dipoides majo-ri ) 、睡鼠 科的 鼠 形 睡 鼠 (Myomimus sp. ) 、仓 鼠 科的 似 仓 鼠 (Cricetinus sp. ) 、异 仓 鼠 (Allocricetussp. ) 、葛氏新古仓鼠 (Neocricetodon grangeri) 、蒙古微仓鼠 (Nanocricetus mongolicus) 、鼢鼠科的峭枕日进鼢鼠 (Chardina truncatus) 、艾氏原鼢鼠 (Prosiphneus eriksoni) 、前丁氏中鼢鼠 (Mesosiphneus preat-ingi) ,鼠平科的模鼠 (Mimomys sp. ) 、日尔曼鼠 (Germanomys sp. ) 、竹鼠科的山西竹鼠 (Rhizomysshansius) 、跳鼠科的伪三趾跳鼠 (Dipus fraudator) ,鼠科的邱氏姬鼠 (Apodemus qiui) 、祖巢鼠 (Micro-mys chalceus) 、戴氏巢鼠 (M. tedfordi) 、三趾马层仙鼠 (Karnimata hipparionum) 、榆社日进鼠 (Chardi-nomys yusheensis) 、唐氏华夏鼠 (Huaxiamys downsi) ,豪猪科的豪猪 (Hystrix sp. ) ; 兔形目兔科的联合翼兔 (Alilepus annectens) 、三裂齿兔 (Trischizolagus sp. ) 、次兔 (Hypolagus sp. ) 、鼠兔科的拉氏鼠兔(Ochotona lagrelli) ; 食肉目犬科的丁氏貉 (Nyctereutes tingi) 、中华貉 (N. sinensis) 、戴氏始犬 (Eucyondavisi) 、周氏始犬 (E. zhoui) 、真犬 (Canis sp. ) ,熊科的郊熊 (Agriotherium sp. ) 、真熊 (Ursus sp. ) 、鼬科的短颔近狼獾 (Plesigulo brachygnthus) 、貂 (Martes sp. ) 、鬣狗科的滨鬣狗 (Thalassictis sp. ) 、甘氏豹鬣狗 (Chasmaporthetes kani ) 、比山硕鬣狗 (Pachycrocuta pyrenaica) 、猫科的后猫 (Metailurussp. ) ; 长鼻目短颌象科的博氏短颌象 (Mammut borsoni) 、嵌齿象科的中间中华乳齿象 (Sinomastodon intermedius) 、真象科的师氏剑齿象 (Stegodon zdanskyi) ; 奇蹄目马科的平齿三趾马 (Hipparion platyo-s) 、贺丰三趾马 (H. houfenense) 、原始长鼻三趾马 (H. pater) 、意外三趾马 (H. insperatum) 、桑氏三趾马 (H. licenti) 、犀科的林氏额鼻角犀 (Dicerorhinus ringstroemi) 、林氏山西犀 (Shansirhinus ring-stroemi) ; 偶蹄目 猪 科的 厄 赖 曼 猪 (Sus erymanthius) ,骆驼 科的 副 驼 (Paracamelus sp. ) ,鹿 科的 麝(Moschus sp. ) 、基氏副麂 (Paracervulus cf. killgusi) 、后麂 (Metacervulus sp. ) 、湖麂 (Muntiacus cf.lacustris) 、秀丽轴鹿 (Axis speciosus) 、低枝祖鹿 (Cervavitus demissus) 、始布氏真枝角鹿 (Eucladoceros proboulei) 、原狍 (Procapreolus sp. ) 、牛科的高庄羚羊 (Gazella gaozhuangensis) 、泥河羚羊 (Gazella ni-hensis) 、榆 社 羚 羊 (Gazella yusheensis ) 、 榆 社 原 大 羚 (Cf. Protoryx yusheensis ) 、 扁 角 羊 角 羚 牛(Cf. Tragocerus laticornis) 等。

综合上述哺乳动物组合,童永生等 1995 年指出,高庄期动物群的特点是继承了保德期三趾马动物群的继续发展,含有较多保德期动物群相同的分子,但也首次出现了一些新属种,如 Mimomys,Char-dinomys,Germanomys,Hypolagus,Nyctereutes,Chasmaporthetes 等; 而在保德期中的一些常见属,在高庄期已绝迹或极少见,如 Microtodon,Microtoscoptes,Lophocricetus,Leptodontomys,Adcrocuta,Ictitherium,Chleustochoerus 等; 较古老的山河狸科 (Aplodontidae) 和始鼠科 (Eomyidae) 已绝迹,新出现了现生的 科 (Arvicolidae) ,犬科 (Canidae) 和骆驼科 (Camelidae) 。

2. 鱼类

在高庄期,鱼类化石也较为丰富,已发现的属种有: 榆社鲴 (Xenocypris yusheensis) 、鲤 (Cyprinus carpio) 、鲫 (Carassius auratus) 、蒙古鲌 (Culter cf. mongolicus) 、长头似鲦 (Hemicultherella longicephalus) 、张氏雅罗鱼 (Leuciscus tchangi) 、白鲢 (Hypophthalmichthys molitrix) 、张村麦穗鱼 (Pseudorasbora changtsu-nense) 、青鱼 (Mylopharyngodon piceus) 、鲩 (Ctenopharyngodon idellus) 、鲶 (Parasilurus asotus) 、武乡中国鳜 (Siniperca wusiangensis) 、鳢 (Ophicephalus argus) 等; 还有两栖类的榆社蛙 (Rana yusheensis) 。以上组合表明,在高庄期鱼类的丰度和分异度均较高,几乎全部为现生属,其中以鲴、鲤、鲫为主。

3. 介形虫

高庄期介形虫较为发育,以池沼、河溪、湖泊的淡水属种为主,也有少量半咸水湖、澙湖及滨海相的属种。主要属种有: 土星介 (Ilyocypris cornae,I. manasensis,I. gibba,I. biplicata,I. salebrosa,I. nschanensis,I. qingxuensis,I. pulchra,I. errabundis,I. bradyi 等) 、金 星 介 (Cypris subglobosa) 、真星介 (Eucypris inflata,E. cf. concinna) 、美 星 介 (Cyprinotus salinus,C. yusheensis,C. chiuhsinensis,C. formalis,C. reticulata) 、河星介 (Potamocypris sp. ) 、斗 星 介 (Cypridopsis sp. ) 、玻 璃 介 (Candona yaozitouensis,C. kirgizica) 、小 玻 璃 介 (Candoniella albicans,C. suzini、C. mirabilis ) 、白 花 介 (Leuco-cythere mirabilis) 、正星介 (Cyprideis littoralis) 等。

4. 腹足类

高庄期腹足类亦较发育,主要为水生类型,目前已发现的属有: 高锥辛辛那提螺 (Cincinnatia alti-conula) 、光滑狭口螺 (Stenothyra glabra) 、牛氏螺 (Neumayria sp. ) 、锥形豆螺 (Bithnia phrygica) 、榆社拟水螺 (Hydrobioides yusheensis) 、沼螺 (Parafossarulus? sp. ) 、塔土蜗 (Galba turritella) 、长萝卜螺(Radix pereger) 、钝螺 (Acella sp. ) 、泡螺 (Bulinus sp. ) 、白小旋螺 (Gyraulus albus) 、窄小旋螺 (G.compressus) 、西伯 利 亚 小 旋 螺 (G. sibiricus) 、北 方 小 旋 螺 (G. borealis) ,琥珀 多 孔 螺 (Polypylis suc-cinea) 、角类扁 卷 螺 (Planorbarius corneus) 、韦 斯 岛 蛹 螺 (Nesopupa wesleyana) 、丽 氏 旋 螺 (Vertigolilljeborgi) 、小带节腹节螺 (Gastrocopta armigerella) 、少齿腹节螺 (G. paucidentata) 、双突蛹形螺 (Pu-pilla bituberculata) 、薄 层 瓦 娄 蜗 牛 (Vallonia tenuilabris ) 、 亚 洲瓦 娄 蜗 牛 (V. asiaticae ) 、 长 琥珀 螺(Succinea oblonga) 、高琥珀螺 (S. altaica) 等; 另有少量双壳类: 河球蚬 (Sphaerium rivicolum) 、近坚固球蚬 (S. subsolim) 、河豆蚬 (Pisidium amnicum) 等。

5. 古植物

高庄期古植物较为繁盛,除有少量蕨类和裸子植物外,以被子植物为主,其中主要有山毛榉科、榆科、槭树科、桦木科等,以栎属、槭属、榉属和榆属最多; 其次有杨柳科、桑科、胡桃科、芸香科、无患子科、蔷薇科、豆科等; 另在湖沼地带还繁盛有眼子菜、香蒲、木贼等水生、湿生植物。常见的重要 古 植 物 化 石 有: 刺 榆 (Hemiptelea sp. ) 、古 栓 皮 栎 (Quercus miovariablis) 、槲 (Quercuscf. dentata) 、 辽 东 栎 (Q. cf. liaotungensis ) 、 蒙 古 栎 (Q. cf. mongolica ) 、 密 脉 鹅 耳 枥 (Carpinuscf. miofangiana) 、心叶千金榆 (Carpinus subcordata) 、阔裂槭 (Acer florinii) 、彩叶槭 (A. subpictum) 、葡叶槭 (A. diabolicum) 、翁格榉 (Zelkova ungeri) 、榔榆 (Ulmus cf. parvifolia) 、胡桃 (Juglans sp. ) 、枫杨 (Pterocarya sp. ) 、柘 (Cudrania sp. ) 、构 (Broussonetia sp. ) 、阔叶杨 (Populus latior) 、皂柳(Salix cf. wallichiana) 、合欢 (Albizza sp. ) 、绣线菊 (Spiraea sp. ) 、吴朱萸 (Evodia sp. ) 、全缘栾树(Koelreuteria cf. integrifolia) 及水生植物香蒲 (Typha sp. ) 等。

6. 孢粉

高庄期的孢粉组合以裸子植物中的针叶类云杉、冷杉和松属花粉为主,其次是榆属和少量落叶、阔叶乔木的花粉; 草本植物在个别层位占优势,以半旱生和旱生的蒿属、藜科、麻黄为主。孢粉组合中常见的主要分子有: 松属 (Pinus) 、云杉 (Picea) 、冷杉 (Abies) 、落叶松 (Larix) 、铁杉 (Tsuga) 、桦属 (Betula) 、栎属 (Quercus) 、榛属 (Corylus) 、椴属 (Tilia) 、栗属 (Castanea) 、鹅耳枥 (Carpi-nus) 、榆属 (Ulmus) 、麻黄 (Ephedra) 、蒿属 (Artemisia) 、藜科 (Chenopodiaceae) 、菊科 (Composi-tae) 、唇形科 (Labiatae) 、禾本科 (Poaceae) 、豆科 (Leguminosae) 、蓼科 (Polygonaaceae) 、莎草科(Cyperaceae) 、香蒲 (Typha) 、眼子菜 (Potamogeton) 、中国蕨科 (Sinopteridaceae) 等。

7. 轮藻

高庄阶内含有少量轮藻: 渭南格氏轮藻 (Grambastichara weinanensis) ,苏北灯枝藻 (Lychnotham-nus subeiensis) ,分离轮藻 (Chara cf. sejuncta) 及讷莫格特轮藻 (Nemegtichara sp. ) 等。

(四) 高庄阶的磁性地层特征

上世纪 90 年代初,中美联合考察队曾对山西榆社盆地新近系剖面进行过深入考察,并进行了系统的磁性地层研究。1991 年,联合考察队成员 Tedford R. H. 等发表了榆社盆地自新近系中新统马会组至第四系海眼组的系统古地磁剖面,自下而上共记录了 10 个正向极性带和 10 个反向极性带,对应于国际标准极性柱的 Chron C3An. 2n 至 C2r. 2r,年龄为 6. 5~2. 3Ma。其中相当长的第2 个反向极性带 (对应于国际标准极性柱的 Chron C3r) 位于高庄组下部的桃阳段,而高庄组中部的南庄沟段下部相当短的第3 和第4 正向极性带及第3 反向极性带合并一起对应于标准磁性柱的 Chron C3n. 4n。根据古地磁对比结果,高庄阶的底界位于 Chron C3r 上部,相当于 Chron C3n. 4n 之前约 0. 1Ma 处,其准确位置在榆社桃阳剖面高庄组桃阳段内第5 层的土黄色块状砂岩的近底部处,年龄为 5. 3Ma (图120) 。

(五) 高庄阶底界的定义

根据古地磁,高庄阶的底界位于反向极性带 Chron C3r 的上部,约在正向极性带 Chron C3n. 4n 之前 0. 1Ma 处,年龄为 5. 3Ma。

作为高庄阶底界的生物标志,目前尚未在 5. 3Ma 界线处找到首现的化石属种。但可暂时根据最接近该界线的首次或末次出现的属种判断高庄阶的底界大致位置。如在上新世早期 (即高庄期) 首次出现的小哺乳动物 Dipoides majori,Chardina truncatus 及 Chardinomys yusheensis; 还有一些首现的大哺乳类动物也可作为判别高庄阶底界的参考标志,如 Chasmaporthetes kani,Pochycrocuta pyrenaica,Hipparionpater 和 Gazella niheensis。

图120 高庄阶候选层型剖面综合柱状图

(六) 高庄阶的区域对比

根据哺乳动物群的对比,与高庄动物群组合类似,大致同期的动物群在我国广泛分布,有甘肃临夏盆地的十里墩动物群和灵台地区的雷家河动物群; 内蒙古化德地区的比列克动物群和哈尔鄂博动物群,内蒙古阿巴嘎旗的高特格动物群,安徽淮南的新洞动物群及甘肃秦安董湾剖面的动物组合。与国际上欧洲地区 Ruscinian 期的 MN14 和 MN15 动物群亦可对比,彼此具有许多属一级的相同分子。在国内,与高庄阶大致同期的岩石地层单位有山西榆社盆地的高庄组,新疆库车地区的石壁梁组,内蒙古化德地区的哈尔鄂博组,陕西汉中地区的杨家湾组,云南元谋地区的小河组及禄丰地区的庙山坡组等。

❹ 楚雄最美丽的风景是什么

风景区没什么值得留恋的,其实风景最美的还是原始生态环境,没开发出来全是绿色的美丽

❺ 中国第四纪生物地理与生态环境演化

第四纪是地球历史上地形最复杂,气候波动最频繁,陆地最为分散的时期,因此这个时期的生物分布在区域上的分异也是最大的时期。这种分异在第四纪并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随着气候、地形等环境因子的变化而不断地发生着演变,并逐渐演化到现今的状态。

1. 早更新世

在上新世,我国的地形比较平坦,青藏高原也只有 1000m 左右,东部的华夏山脉已被夷平,大小湖泊广泛发育,全区基本上受热带和亚热带气候控制,因此该时期南、北红土都很发育。当时广布境内的三趾马动物群遍及我国各地。这时中国东部和西南地区气候炎热而湿润,为常绿落叶阔叶林-草原景观,而西北地区尽管气候炎热,但比较干旱,以稀树草原为主。

到了第四纪的早期,由于气候变冷,青藏高原的隆起,冬季风加强,我国生物分布状况也发生了改变。曹伯勋(1989)曾将我国第四纪生物地理分为北方生物区和南方生物区,并进一步划分出 8 个省(北方生物区 5 个,南方生物区 3 个)。这种划分更符合现今的状态,但与早更新世的生物地理还是存在差别。就北方地区而言,这时的太行山还比较低矮,秦岭也不高,华北、东北和黄土高原的环境差别不大,长鼻三趾马-真马(三门马)动物群分布区内,属于北亚热带到温带气候,生长着落叶阔叶林-草原植被。

南方地区气候比北方地区要炎热和湿润,大熊猫-剑齿象的早期类型广泛分布,主要的成员是前东方剑齿象、中国犀、貘、大熊猫、巨猿等,喜暖湿的动物比长鼻三趾马-真马动物群丰富得多,常绿阔叶林广泛发育。尽管这个时期的南、北方动物群存在差异,但它们之间的界线还是比较模糊的,很难用秦岭-大别山来作为它们的分界线,如果存在这样一条界线的话,也比现今的位置偏北。

2. 中更新世

由于在早更新世晚期到中更新世初期的强烈降温,青藏高原快速隆起进入冰冻圈,秦岭-大别山以及太行山的升起,长江和黄河的贯通,我国的生物地理格局发生了明显的变化。青藏高原出现了多年冻土,冻土地貌和冰川地貌发育,气候非常寒冷,植被为高寒的草原-草甸-针叶林,动物群也是适应比较寒冷气候的组合。

华北地区以暖温带气候为主,周口店动物群中绝大多数为古北界的类型,含少量的东洋界分子,这表明当时气候比现今温暖,尤其在中更新世中期,华北地区非常温暖湿润,曾发育红土。植被中有山核桃、山毛榉等,但建群植物是温带的栎、榆、鹅耳枥以及松、桦等,呈现出温带森林草原景观。西北地区进一步干旱,离石黄土的粒度比午城黄土粗,表明冬季风作用增强,使得草原扩展和森林缩小。

秦岭-大别山这条地理界线在这个时期已变得清晰了,南方与北方动物组成的差异也显而易见。秦岭-大别山以南地区气候温暖而湿润,网纹红土发育,东方剑齿象、中国犀、巨貘、大熊猫、竹鼠等在区内广泛分布。长江流域为亚热带常绿落阔叶针叶混交林,向南到南宁—广州一线以北为亚热带常绿落阔叶林,该线以南为热带、亚热带常绿阔叶林,海南岛和南海诸岛为热带雨林。

3. 晚更新世

在晚更新世早期(末次间冰期)气候温暖,但在晚期(末次冰期)气候急剧变冷,我国的环境发生重大变化。在青藏高原,出现大面积的多年冻土,冻土地貌非常发育,东北地区也出现了苔原环境,甚至在华北地区出现了冰缘环境。猛犸象-披毛犀动物群广布东北地区的多年冻土带,向南扩展到华北地区。暗针叶林从高山下移到华北平原,在北京到山东的平原区出现了暗针叶林。海平面大幅度地下降,渤海、黄海、东海露出海面而成为陆地,华北地区的动物群曾游移到澎湖列岛。

秦岭-大别山以南地区也受降温的影响,大熊猫-剑齿象动物群向南收缩,一些成员个体增大以适应变冷的气候,云贵、华中和华南山地植被带中的北温带针叶林树种比例有所增加,甚至在云贵高原的一些河谷盆地中出现了纯针叶林(冷杉、云杉林)。

4. 全新世

这个时期的环境特征和生物地理区系与现今差不多。华北平原地区为落叶阔叶林,山地为落阔叶针叶混交林。西北地区为干旱的荒漠草原、稀树草原,在山地有少量的针叶林。青藏高原为高寒的荒漠草原、草甸植被。我国南方地区则是亚热带、热带常绿阔叶林,以及热带雨林,在高山上(2600 ~2900m)为阔叶针叶混交林,在 4000m 以上的山地为灌丛和草甸植被。

但在全新世中期的大暖期,南方动物群的一些分子可达华北的南部,在殷墟遗址中发现了象、貘、水牛、竹鼠等东洋界的成员,不过大暖期过后,象已退到云南的南部,貘则迁出中国境内。

思考题

1)利用孢粉恢复第四纪植物群应注意哪些问题?

2)第四纪哺乳动物群划分的主要依据有哪些,其在第四纪地层和古环境研究中的作用是什么?

3)影响人类进化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4)石器的出现对人类进化的意义是什么?

5)青藏高原隆起过程对中国第四纪生物演化有哪些影响?

6)“北京人” 用火的意义何在?

7)中国南方和北方哺乳动物群的差异和交流说明了哪些问题?

❻ 地理中国——山水长安,秦岭密探观后感 可以不是地理中国的,但一定要描写秦岭的 800字,急

狭义上的秦岭,仅限于陕西省南部、渭河与汉江之间的山地,东以灞河与丹江河谷为界,西止于嘉陵江。而广义上的秦岭是横贯中国中部的东西走向山脉。西起甘肃省临潭县北部的白石山,向东经天水南部的麦积山进入陕西。在陕西与河南交界处分为三支,北支为崤山,余脉沿黄河南岸向东延伸,通称邙山;中支为熊耳山;南支为伏牛山。长约1600多公里,为黄河支流渭河与长江支流嘉陵江、汉水的分水岭。由于秦岭南北的温度、气候、地形均呈现差异性变化,因而秦岭-淮河一线成为了中国地理上最重要的南北分界线。
秦岭被尊为华夏文明的龙脉,主峰太白山高3771.2米,在陕西省宝鸡市境内。秦岭为陕西省内关中平原与陕南地区的界山。
西段秦岭大致可分为西、中、东三段。西段分为三支,北支为秦岭,也称南岐山或大散岭;中支为凤岭,有黄土堆积,水土流失比较强烈;南支为紫柏山,在留坝的西北称柴关岭。这些山岭海拔均在1500米以上,而以紫柏山最高,海拔达2610米。秦岭西段分别成为清姜河与嘉陵江、嘉陵江左岸支流与沮水河干、支流以及褒河一些支流的分水岭和发源地。
中段
陕西秦岭的中段称终南山,主要山岭有四方台、首阳山、终南山和东光秃山等,海拔均在2500—3000米。是沣河、涝河、浐河、子午河、旬河和金钱河等的发源地。由秦岭梁向东南延坤的平河梁,主峰是广东山,海拔为2675米。在句河和社川河流域,有近东西向延伸的古道岭、海棠山和羊山,山势低缓而破碎,海拔在1500米左右,是月河主要支流——恒河、付家河和蜀河、池何等于、支流的发源地。
骊山是陕西秦岭中段北麓外延的断块山,主峰是仁宗庙,海拔为1302米。来自骊山的溪流,有的成为灞河的支流,有的直接流入渭河。
东段
陕西秦岭的东段呈手指状,向东南展开。从北向南依次是:太华山、蟒岭、流岭、鹘岭和新开岭,海拔均在1500—2500米;南洛河、丹江及其支流银花河分布其间,成为山河相间的岭谷地形。秦岭主脊草链岭和太华山,是丹江、南洛河以及秦岭东段北坡山涧溪流的分水岭与发源地。
地质形成
秦岭山地是古老的褶皱断层山地,秦岭北部早在4亿年前就已上升为陆地,遭受剥蚀;秦岭南部却淹于海水之中,接受了古生时期的沉积。在距今3.75亿年的加里东运动中,秦岭南部隆起,露出海面。2.3亿年前晚古生代的海西运动时,秦岭北部也崛起上升,至三叠纪时,因距今1.95亿年的印支运动的影响,秦岭与海完全隔绝,雄伟的身姿基本成型。进入中生代以后,秦岭林区以剥蚀为主,是周围低洼地区的供给地。距今约8千万年的燕山运动使秦岭在形成以断块活动为主的南北褶皱带构造格架后,秦岭又在喜马拉雅山运动的强烈改造下,经大幅度的块断式垂直升降运动而最终形成了现今秦岭的格局。
秦岭的演变,在中生代以前和以后的变化是非常大的。中生代三叠纪时期,中秦岭和南秦岭地区形成了褶皱山隆起带,成为一个广阔的侵蚀地区;以南和巴山地带,是一个广阔的沉降地区;北秦岭(包括渭河断陷谷地)是介于中、南秦岭剥蚀地区与鄂尔多斯沉积区之间的过渡地区。当时,南秦岭的河流往南流入巴山四川海相盆地,中秦岭的河流往北流入鄂尔多斯内陆盆地。
侏罗纪时期,秦岭地带,包括北秦岭、中秦岭和南秦岭,成为具有差异震荡运动的古老准平原,并形成了凤县、商县、勉县和紫阳等许多侏罗纪含媒盆地。秦岭两侧广阔的沉降、沉积地区在逐步收缩,分别向南向北后退;而秦岭地带隆起剥蚀地区却在逐渐扩大。从地貌上看,起伏突出变为平缓,而流域盆地增多且规模变小,分布分散,因而形成了许多侏罗纪的含媒盆地。而两侧河流仍流向陕北和四川盆地中。
燕山运动时期,秦岭地带进一步隆起,并伴有岩浆运动。由于秦岭巴山的隆起,南坡河流向四川盆地移动。由于岩浆活动和差异隆起,绝大多数内陆小型含媒盆地逐渐沉降得越来越低,河流侵蚀更为强烈。因此在秦巴山区两侧的内陆盆地中沉积的白垩系地层的底部和秦岭山地中的盆地里,形成了大量的砾岩。
新生代早第三纪,由于构造运动和缓,因而在这个广泛的均夷作用时期,山地又一次逐渐剥蚀成准平原。在秦岭地区广阔的准平原上分散着许多小盆地,其面积逐渐扩大。在这一时期,除了如徽县和商县这种已经扩大了的中生代盆地外,还发育了如商洛和安康盆地等新盆地。秦岭地区的古老河流自然流入了这些分散的盆地。其时,汉江可能已经大体上发育成现今的形态。汉江的源头当时可能向西穿过嘉陵江,而现今的嘉陵江河源可能就是那时期汉江的源头。因此,汉江可能是秦岭山区早第三纪准平原上早已形成的古老大河。
早第三纪到晚第三纪过渡时期,通过喜马拉雅运动的影响,秦岭又进行了隆升。这次隆升开始分裂成许多倾斜的断块,并在以前沉积的基础上,形成了许多断块盆地,如徽县盆地、洛南盆地、商县盆地和安康盆地,以及在其它区形成的盆地,如汉中盆地。渭河断陷谷地以深断裂与秦岭带分开。秦岭大小断块的形成,分割了早第三纪的准平原,形成了最高一级的夷平面——今天海拔2300-3500m的太白山跑马梁面;其次一级的海拔2600-2900m,以终南断块和佛坪断块岭脊为代表,包括玉皇山、首阳山、终南山、兴隆岭、草链岭的夷平面和海拔1600-2200m,以华山、蟒岭、流岭、马道岭、柴关岭为代表的共三个夷平面。而通过三趾马和在蓝田公王岭地层中发现的大量南方来的动物群的遗迹可以推断当时秦岭的海拔不会超过1000m,从而证明三个夷平面如此大的高程是在第四纪时期中逐步形成的。在分水脊以南的大多数河流都向南流入汉江,而黑河由于水量丰富,足以抗衡秦岭和缓的抬升运动,所以继续向北流入渭河断陷盆地。
到了晚第三纪和早更新世时期,秦岭又发生强烈的垂直升降运动。进入中更新世时期,秦岭山地的上升运动以区域性间歇式抬升为主。以后随着地壳的宁静和上升的交替,逐步形成了第三、第二和第一级阶地。秦岭山地的地貌格局基本形成。

地质构成
在地质构造上,秦岭是一个掀升的地块,北麓为一条大断层崖,形势极为雄伟;山脉主脊偏于北侧,北坡短而陡峭,河流深切,形成许多峡谷,通称秦岭“七十二峪”;南坡长而和缓,有许多条近于东西向的山岭和山间盆地。
太白山
太白山跨太白县、眉县、周至县三县,主峰拔仙台在太白县境内东部,海拔3767米,地理坐标介于东经107°41′23″~107°51'40"和北纬333°49'31"~343°08'11"之间,直距太白县城43.25公里。太白山山顶气候严寒,冰冻时间很长,常年有积雪,天气晴朗时,雪峰皑皑,因而以“太白”命名。

华山
华山(Mount Hua)古称“西岳”,为中国著名的五岳之一。华山位于陕西省渭南市华阴市,在西安市以东120公里处。南接秦岭,北瞰黄渭,扼守着大西北进出中原的门户。
华山是道教主流全真派圣地。现存(截至2013年)七十二个半悬空洞,道观20余座,其中的玉泉院、都龙庙、东道院、镇岳宫被列为全国重点道教宫观。

终南山
终南山,是道教主流全真派的圣地,又名太乙山、地肺山、中南山、周南山,简称南山,是秦岭山脉的一段,西起宝鸡市眉县、东至西安市蓝田县,有“仙都”、“洞天之冠”和“天下第一福地”的美称。
《诗经·秦风》有“终南何有,有条有梅”的诗句。唐代官绅多在此建有别墅,其中以王维的辋川别墅最负盛名。王维所作的优美山水诗大多是描写此处景色。唐代诗人祖咏的《终南望余雪》有“终南阴岭秀,积雪浮云端,林表明霁色,城中增暮寒”的诗句。山中分布有明清以来建造的太乙宫、老君庵等大小庙宇40余处,是关中游览避暑的良好场所。

❼ 国内外第四纪下限研究的历史与现状

第四纪下限是第四纪研究的基本理论问题之一。自从1829年法国地质学家德努瓦耶首次提出第四纪这一名称以来,这个问题已经争论了180多年,至今尚没有一个定论。

2.2.1.1 国际上第四纪下限研究的历史与现状

由于各国所处地理位置不同,各家研究的对象亦不同。因此,以往国际上对于选用什么标准作为第四纪的开始,存在着不同的意见:

(1)以人类的出现作为第四纪的开始

人类的出现是第四纪的头等大事。因此,不少学者以人类的出现作为第四纪的下限。开始,人们以埃塞俄比亚东南奥莫河谷和坦桑尼亚奥尔都维(Oldovai)的材料为依据,把第四纪的下限放在1.8Ma。后来,科宾(Coppens,1971)根据东非新发现的人类化石,把第四纪的下限划到3.0Ma。

(2)以古冰川的出现作为第四纪的开始

长期以来,欧洲一直把阿尔卑斯山恭兹(Gunz)冰期冰川的出现(1.1Ma)作为第四纪开始的标志。近年来研究证明,在恭兹冰期来临之前,地球上已有变冷现象发生。例如,在阿尔卑斯山发现了比恭兹冰期更古老的拜伯(Biber)和多瑙(Donau)冰期的冰碛物;在阿拉斯加南部,发现3.6~2.7Ma的冰碛物。最近,有人甚至发现8.0Ma(上新世)的山地冰川作用的证据。因此,以古冰川的出现作为第四纪的开始,仍有许多的不确定性,还有待于古冰川学的进一步研究。

(3)以冷水型有孔虫某些种属的出现作为第四纪的开始

两种有孔虫的出现被认为是第四纪的开始。一种是饰带透明虫,它是一种冷水型底栖有孔虫。最初测定它首次出现在1.8Ma,后来库克拉(Kukla)测定的年龄为2.2Ma。我国测定的年龄数据为早于2.3Ma。另一种有孔虫为截锥圆幅虫,它是一种冷水型浮游有孔虫。1980年,贝尔格林(Berggren)认为它最早出现于1.8Ma,与奥尔都维极性事件下界相当。斯波罗维埃(Sproviel)认为它出现的时间要更早一点,可能要在2.5Ma左右。

(4)以古动物演变为标志

一般以三趾马的绝灭和真马、真象、真牛的出现作为第四纪的开始,称为豪格(Haug)线。但在运用这一标准时,具体界线的划法不太一致。凯勒(Keller)测定三趾马绝灭于2.90Ma,而真马出现于1.8~1.6Ma。因此,他主张以真马的出现作为划分的标准,把第四纪下限划在1.8Ma或1.6Ma。奥多科(Opdocke)测定三趾马在2.47Ma开始绝灭,但残存种可以一直生活到1.6Ma,甚至0.9Ma。而真马从2.47Ma开始出现,因而他主张以三趾马开始消亡、真马开始出现作为划分标准,把第四纪下限划在2.47Ma。

(5)以古植物的演化为标志

西欧学者中有人提出依据古植物群的更替作为第四纪的开始。他们以梯伯恩线(Tiberian Limit)作为第四纪的下限。在此界线以下,存在红杉、枫香、落羽杉、日本金松和紫树等植物;在此线以上,上述植物属种绝灭,而首次出现山核桃、枫杨、铁杉、蒂格利恩满江红等种属。但这一界线存在局限性,它不适用于我国,因为我国上新世植物群的上述属种,在第四纪不仅没有绝灭,而且一直延续到今天。

(6)以古温度变化为标志

深海研究的深入和古温度测量技术的兴起,使古温度变化成为划分第四纪的依据。艾米利安尼(Emiliani)根据古海水平均温度,提出把第四纪下限放在1.8Ma。此界线以下海水平均温度为23~25℃,而界线以上为15℃。

以上6个标准,不仅各自出现的时间有先后之分,而且同一标准在世界各地出现的时间也很不一致。由此,造成了第四纪下限划法上的不同。

1932年,国际第四纪联合会(INQUA)第二届会议决定将第四纪下限划在意大利维拉方层(Villafranchian)和卡拉布里层的上界,相当于英国克罗默层(Cromerian)下界和我国周口店组下界,其年龄约为0.73Ma。

1948年,第十八届国际地质大会提出以“第一次气候变冷”作为划分第四纪和第三纪的标准,并决定依此原则把第四纪下限下移到维拉方层和卡拉布里层的下界。在陆相维拉方层中含有新出现的真马、真象和真牛等化石,但也有第三纪的残留种——三趾马;而在海相卡拉布里层中,冷水型软体动物和有孔虫首次出现,一些喜暖的软体动物和有孔虫绝灭。

1972年的国际第四纪联合会第八届会议基本上维持了1948年的方案,把第四纪下限放在卡拉布里层下界,同位素测温表明当时海水温度比现在低5℃。这一界线经K-Ar法测定,其年龄为1.80~1.60Ma。

1977年,国际第四纪联合会的第三纪/第四纪(N/Q)界线小组建议以意大利卡拉布里地区的弗利卡海相地层作为第四纪与第三纪分界的界线层型剖面,并根据卡拉布里层以下火山灰堆积的年龄,把界线定在2.40Ma。

1982年,在莫斯科召开的国际第四纪联合会第十一届会议上,帕森尼和科拉龙哥等人组成的研究小组向大会报告了弗利卡剖面的研究成果,并提议把第四纪下限放在该剖面奥尔都维亚时上方0.01~0.02Ma的位置,年龄约为1.7Ma。

20世纪80、90年代,国际上第四纪下限的划法主要有以下4种意见:

1)以3.5~3.0Ma作为第四纪的下限,主要依据:①此界线与高斯正极性时/吉尔伯特负极性时(Ga/G)界限一致,极性倒转发生在3.5~3.0Ma左右;②在南美南端、北美阿拉斯加3.5Ma出现冰川,冰岛在3.0Ma出现冰川;③在深海岩心氧同位素曲线上,3.2Ma出现温度的明显下降;④巴拿马地峡形成,改变了北半球洋流的格局,东西向热带赤道环流体系被隔断,南北向洋流加强;⑤在亚洲北部,喜暖植物如银杏、山核桃、枫杨、木兰等消失,高原冻原植物、灌木及柔荑花序植物首次出现。

2)以2.5~2.4Ma作为第四纪的下限,主要依据:①此界线与松山反极性时/高斯正极性时(M/Ga)界限一致;②北美发现2.8~2.2Ma的前内布拉斯加(Pre-Nebraskan)冰碛层;③在俄罗斯,来源于北美和东亚孑遗种消失,出现许多草本植物的新种,在意大利卡拉布里(Calabrian),落羽杉花粉大量减少;④在意大利卡拉布里地区的弗利卡(Vrica)海相地层中,冷水型底栖有孔虫——波罗的透明虫大量出现,反映气候明显变冷;⑤在中国洛川、蓝田等地区的黄土地层底部相继发现大量微玻璃陨石及铱异常,证明发生过天体碰撞地球的事件。

3)以1.80~1.60Ma作为第四纪的下限,主要依据:①大致与松山极性时中的奥尔都维事件相当,极性事件的年龄为1.87Ma。②在东非发现“东非人”化石,其年龄测定为1.75Ma。③海洋中出现冷水型的爬行翼花介、波罗的透明虫、射乳玉螺、大洋桥石、厚壁新方球虫(左旋占优势)。④某些海洋生物种属绝灭,如布劳威盘星石、斜室似抱球虫内孔亚种和麦氏圆颗石等。

4)以0.7Ma作为第四纪的下限,主要依据:①大致与布容正极性时/松山反极性时(B/M)界限一致。②俄罗斯喜冷的冰缘动物群和植物群广泛分布。③出现天外星体碰撞地球的事件。

从各国第四纪研究的状况来看,这期间国际上大多数学者采用1.8~1.6Ma或2.5~2.4Ma作为第四纪的下限。

2.2.1.2 我国第四纪下限研究的历史与现状

1948年以前,我国将周口店北京猿人洞动物群作为早更新世,把第四纪下限置于周口店动物群和泥河湾动物群之间。1948年国际地质大会决定将第四纪下限下移到维拉方层下界,我国接受了国际地质大会的建议,将泥河湾层和三门组作为第四纪的开始。

过去我国关于第四纪下限的确定,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4种意见:

1)认为第四纪下限的界线位于奥尔都维亚时的底部,距今约2.0~1.8Ma。在磁性地层学还未广泛应用之前,这种观点为大多数第四纪地质学者所接受。

2)认为第四纪下限的界线位于松山反向极性时的底部,距今约2.5~2.4Ma。赞成这种观点的人较多,特别是莫斯科国际第四纪联合会第十一届会议(1982)之后,持这种观点的人就更多了。

3)认为第四纪下限的界线位于古地磁马莫斯亚时底部或高斯正向时与吉尔伯特反向时的界线附近,距今约3.5~3.0Ma。

4)认为第四纪下限的界线位于距今4.5~4.0Ma,持这种观点的学者很少。

后三种观点多数是通过气候地层学和磁性地层学,结合动物化石资料得来的。

目前,我国关于第四纪下限即更新统(Qp)与上新统(N2)的界线(Qp/N2),主要有两种意见:一种是定在1.8Ma左右,另一种则定在2.6Ma左右。前者为国际地层委员会所推荐,比较通用,多为研究海相第四系的学者所赞同;后者主要是中国从事陆相第四系研究的学者所倡导,也得到一些国际同行的支持,正逐渐被国际地层组织所认可。这两种方案都有其立说的依据。

1)把第四纪下限的界线定义在1.8Ma左右的依据主要有3个:①生物地层。把海相沉积中盘星藻(Discoasters)灭亡、深海有孔虫(似截锥圆辐虫,Globorotaliotrun atulinoide)出现视为更新世开始,以意大利的Caiabrian组底为界,相当于氧同位素62/63阶界线;在陆相地层中则以含晚维拉方(Villafranchian)动物群的沉积层底界为第四系底界,其代表性地层为意大利的Vrica剖面,年龄为1.8~1.6Ma。在中国,泥河湾动物群与Villafranchian期的Olivola动物群最为接近,因此泥河湾层与Vrica具有可比性。②磁性地层。把Olvai事件末作为第四纪的开始,其年龄介于1.79~1.77Ma。③气候事件。多瑙冰期开始时(约1.6Ma)作为第四纪的开始。

2)把第四系底界定在2.6Ma左右的主要依据为岩石地层和磁性地层证据。中国的午城黄土与底部红黏土有明显的界线,该界线恰为松山-高斯极性转变事件(M/Ga)的界线,其年龄定为2.6Ma,2.62~2.59Ma。由于从红黏土转变为黄土被认为是一种气候转型事件,而黄土序列通常被认为是第四纪的产物,因此把午城黄土底作为第四系底界是合适的。在中国南海北部陆架此界线附近发现有生物灭绝事件,出现浮游有孔虫(Globorotalia multicamerata)的末现面,说明此时也是生物演化的转折点。对此,西方的一些研究结果也有异曲同工之处。M.A.Maslin等指出,在2.6Ma发生的最重要的上新世变化,看来在全球范围内都有反映;此时相当于104氧同位素冷阶开始。S.A.G.Leroy等也指出,上新世中期的暖期(3.30~3.15Ma)之后逐渐变冷,从而导致北半球的冰期—间冰期旋回从2.6Ma就开始了,根据欧洲和西北非洲的孢粉分析成果,上新世第1个强冰期发生在2.6~1.8Ma。J.P.Suc等明确提出将更新统与上新统的界线(Qp/N2)置于松山与高斯的分界线(M/Ga),其理由是:①许多研究表明,从高纬度区到赤道,整个北半球最早的冰期是从高斯向松山转换时开始的,尽管在上新世3.5Ma前后发生过冷事件,但持续的时间并不长,温暖很快又重现。②从M/Ga极性转换开始,以地球轨道倾斜为主要驱动力,此时由倾角主导的41000a周期代替由岁差主导的20000a周期。③一些重要的哺乳动物事件最早也从此时出现,如人属、原齿象属和马属等。可见,2.6Ma的M/Ga界线是许多重要事件质变的转折点,是一个很重要的气候转型界线。按照国际流行的地质年表,2.6Ma属于上新世,如果考虑到气候、磁性等重要事件的发生,把2.6Ma作为一个新时代——第四纪的开始更合适一些,因为第四纪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气候变冷,出现冰期。对于磁性事件来说,Olvai极性事件是在松山负极性期中的一个正向事件,显然没有松山期重要,把第四纪下限的界线置于M/Ga界线(2.6Ma)也比置于Olvai 末合适。随着今后研究的深入,还会发现一些重要地质事件、气候事件、生物事件等与M/Ga界线存在关系,如重大天体事件、重大构造运动事件如青藏高原的迅速抬升及其东亚季风的形成等。因此,2.6Ma这个时间节点将越来越显得其重要。

❽ 武都区的历史

武都作为地名,始于先秦。《蜀王本纪》中有“武都人有善知,蜀王者将其妻女适蜀……武都丈夫化为女子,颜色美好,盖山之精也……蜀王发卒之武都担土,于成都郭中葬之。”的记载。《华阳国志·卷三》中有“乃遣五丁之武都担土为妃作冢”的记载。
武,“扬秦人威武拓疆”之意;都,“水之聚也”。师古曰:“以有天池大泽,故谓之都。”(《汉书·地理志·武都》)。秦用武力拓疆,破白马氐至天池大泽,故称武都。
武都是秦人将其政治寓意、山川地貌与社会发展相结合而命名,是指人口稠密,政治、经济、文化集中之地。 远古时期 根据龙沟发现的“武都森林古猿(Dryopithecus wuensis)”化石研究报告证明,早在1000万年前,武都白龙江和北峪河流域已是古猿生活的重要地区。而且这里河谷纵横,雨量充沛,森林繁茂,因而还生息繁衍着三趾马、褐牛、大唇犀、始祖鹿、剑齿象、剑齿虎等动物。
根据文物普查和考证发现,白龙江及支流北峪河、沟坝河、福津河沿岸的黄土坪上,埋藏着极为丰富的古文化遗迹和遗物。有距今7000年的仰韶文化、距今5000年的马家窑文化、距今4000多年的齐家文化及商周时代武都白马氐族的寺洼文化等。
武都最迟在新石器时期中晚期就有华夏民族的足迹,他们先在北峪河流域,再繁衍到白龙江及其支流沟坝河、福津河沿岸,从而开创了武都灿烂的古文化。 武都区部分文化遗址遗址名称时间所属文化发现地址点大李坪遗址公元前5000年—前3000年仰韶文化、马家窑文化马街镇大李家村任家坪遗址及墓群北部公元前3900年前后仰韶文化、庙底沟文化柏林镇冯家崖西侧 任家坪遗址及墓群南部公元前1300年—前1000年仰韶文化、寺洼文化柏林镇冯家崖西侧安坪庙儿坪遗址下层公元前3900年前后仰韶文化、庙底沟文化马街镇大李家村南安坪庙儿坪遗址上层公元前3000年前后马家窑文化马街镇大李家村南东坪遗址公元前3000年—前1000年马家窑文化、寺洼文化两水镇后村东北先秦时期 夏、商时期,武都为《禹贡》雍州之地,属氐人居住地。
西周、春秋战国时,武都为梁州地,是羌、氐民族居住地。
先秦,武都已有道(县)级建置。 秦汉时期 秦朝:武都属白马氐族人。秦始皇设武都道,隶属陇西郡。
西汉:汉武帝元鼎六年(前111年)汉灭南粤后,又发兵击西南夷。据《汉书·西南夷传》记载:“南粤破后,及汉诛且兰、邛君,并杀莋侯,冉駹皆震恐,请臣置吏,以邛都为粤巂郡,作都为沈黎郡,冉駹为文山郡,广汉西白马为武都郡。” 汉武帝年间初置郡时,武都郡下隶武都 (西和县洛峪)、上禒 (成县西部)、故道 (宝鸡南部)、河池 (徽县城西北)、平乐道 (康县平洛)、沮 (勉县西北)、嘉陵道 (略阳县北部)、循成道 (成县东南部)、下辨道 (成县城西北)等九县,5.1376万户,23.5560万人。今武都区大部属武都郡和平乐道所辖。平帝元始二年(2年),全国又设十三刺史部,武都郡属益州刺史部。
新朝:王莽篡位后,新朝年间改武都郡为平乐郡(郡治移至今康县平洛,一说移河池),武都县改为循虏县(县治仍在今西和洛峪)。
东汉:光武帝建武元年(25年)复武都郡,郡治移下辨(今成县西部),下隶下辨、武都道、上稼,故道,河池、沮、羌道七县。建武七年(31年)武都郡治由下辨又移至嘉陵江支流青泥河谷地(今成县境内),今武都区境内大部属武都道和羌道。东汉至三国,郡名未改,武都隶凉州刺史部武都郡辖。 三国时期 三国:武都为蜀魏割据区。东汉献帝建安七年 (202年)武都郡归蜀汉,后又分武都、阴平二郡。魏文帝黄初元年 (220年)武都郡属秦州统之。蜀汉建兴七年 (229年)诸葛亮派姜维、陈式取武都、阴平二郡,属蜀汉益州武都郡,下隶下辨、武都、故道、河池、沮、羌道六县,郡治复置下辨。263年10月,魏将邓艾率兵南下。经武都,出阴平,用奇兵陷成都,导致了蜀汉政权的覆灭。 两晋时期 西晋:沿袭汉制,武都郡属秦州,下属下辨,河池、沮、武都、故道五县。郡治下辨。
东晋:元帝建武元年 (317年),仇池氏族首领杨难敌称雄割据,自号左贤王。玫族推为武都王,郡县俱废,称武都国。元帝永昌元年 (322年)打败杨氏,遂派益州刺史镇守。明帝太宁三年 (325年)杨难敌还据。简文帝咸安元年 (371年),前秦苻坚攻克仇池国,为南秦州,置刺史,隶下辨、沮、武都、沮水四县。孝武帝太元二年 (377年),杨难敌之五世孙仇池公杨定称据。安帝义熙四年 (408年),杨氏称藩,仍为南秦州武都郡,领县如故。 南北朝时期 北魏:魏太武帝太平真君四年(443年)杨文德在前仇池国镇东司马洪达、征西从事中郎任胜等拥立下,于葭芦(今武都外纳镇)建立武都国,至477年杨文度时为北魏所灭,传2代4主,历34年。 太武帝太平真君九年 (448年),武都郡始从下辨移至石门 (今石门乡境内)。魏孝文帝太和二十一年 (487年),改武都郡为武都镇,镇所由石门东移仙陵山 (今旧城山),拜依山筑土城,由城南钟楼滩城门登上仙陵山筑七十二级台阶,初建武都城 (后阶州之名即由此而来)。镇下分设石门 (今石门境内)、白水 (今龙坝乡秦家河)、东坪 (今角弓镇境内)、孔堤 (今鱼龙镇内)四县。同时下隶武阶郡 (今桔柑乡大岸庙)。领北部 (今文县尖山附近)、南五部 (今四川姚渡镇和枫相乡张泉院之间)、赤万 (今黄坪乡草川)三县。
西魏:魏文帝大统元年 (535年),改武都镇为武州。大统十二年 (546年),武州改属南秦州,领安育 (石门县改)、东坪二县。同时下设白水、孔堤、万郡三郡。白水郡领洪化 (今安化镇曾家街)、绥化 (今龙坝秦家河)二县,孔堤郡领孔堤县,万郡领赤万、接难、五部三县。
北周:将白水、万郡、孔堤三郡拜入武州,下隶武都郡,绥化改建威,洪化、孔堤并建威,安育改将利,赤万并复津,北部、南五部拜盘堤。 隋唐五代时期 隋朝:文帝开皇元年 (581年),废郡制。炀帝大业三年 (607年)复为武都郡,郡治将利 (今旧城山)。领将利、建威 (今龙坝秦家河)、复津 (今桔柑大岸庙)、盘堤 (今外纳镇立亭村与文县临江乡之间)四县。
唐朝:高祖武德元年 (618年),武都郡改为武州,治所将利 (今汉王镇附近),属陇右道,辖将利、建威、盘堤、复津四县。唐太宗贞观元年 (627年)建威并将利、武州下领将利、盘堤、复津三县。玄宗天宝元年 (742年),武州复名武都郡。唐肃宗乾元元年 (758年),武都郡又改为武州。唐代宗广德二年 (764年),被吐蕃占据。唐懿宗咸通八年 (867年)收复。唐昭宗景福元年(892年),武都改名阶州,州治旧城山,并改复津县为福津县。后州治虽有所移动,曾置于兰皋镇 (今康县大南峪)和福津 (今汉王镇)等地,但阶州之名,却一直治用到民国二年(1913年)。唐末(约908年)为岐王李茂贞地。
五代十国:约943年,阶州由后晋统治。约959年,属后周,仍称阶州。约924年和954年,阶州分别为前蜀和后蜀管辖,长兴元年(930年),移州治于福津(今桔柑乡大岸庙)。 宋元时期 北宋:承唐制,阶州治福津,属陕西秦凤路,下隶福津、将利 (今康县境内)二县,辖今武都、康县、舟曲等地。后郡治复移仙陵山(今旧城山)。宋真宗大中祥符三年 (1010年),北峪河日发洪水三次,淹没阶州城南南门钟楼滩一片。为保城池,州守李铸命民工在城东凿开抵龙岗(今旧城山)数百步,改北峪河水西南流为东南流 (约从今北城墙一带流过,从教场坝入白龙江)。
南宋:阶州属利州西路,下隶福津、将利二县。宋理宗端平三年 (1236年),阶州被蒙古人占领,郡治曾毁于战火。
元朝:废福津、将利二县。约1260年,阶州属陕西行省巩昌总帅府。元世租至元七年(1270年),州治西移柳树城(今角弓镇柳树城)。元末州治复移坻龙岗。 明清时期 明朝:明太祖洪武元年 (1368年)复阶州,州治复移旧城山,属陕西布政司巩昌府。
洪武四年 (1371年),阶州改为阶县,县令陆去在万寿山东建砖城一座,即今武都老城区的雏形。洪武十年六月 (1377年)复为阶州。
明穆宗隆庆元年 (1567年),阶州知府谢锐将北峪河水东南流复改西南流 (即水归古道),拜在砖城之外扩建土城 (即今武都老城区)。
清朝:阶州隶属甘肃。雍正七年(1729年),阶州升为直隶州,直隶于甘肃布政使司,领文、成二县。 民国时期 民国元年(1912年),废州制,改阶州为武都县。属渭川 (陇南)道。
民国二年(1913年),阶州直隶州改为武都县,并分置出西固县。
民国十六年(1927年),废道,武都县属甘肃省。
民国十八年(1929年)二月,从武都县划出白马关警察所辖地,分设永康县,同年四月改为康县。
民国二十四年(1935年),民国政府将全省划为七个行政督察区,武都县属第四行政督察区 (天水督察区),
民国二十七年(1938年),改属岷县专区。
民国三十一年(1942年)成立甘肃省第八行政督察区,专员公署设在武都,武都县同时改属武都专区。
民国三十八年(1949年)11月25日,国民党广州行政院来电任命驻武都119军军长王治岐为甘肃省政府主席。国民党甘肃省政府的牌子悬挂在武都师范学校(今旧城山中学)的门口,直到武都解放,武都事实成为国民党时期甘肃省最后一个省会。 新中国时期 1949年12月9日,武都解放,武都县属武都专区管辖(专区、县同治城关镇)。
1958年2月,武都县随武都专区并入天水专区。4月11日撤销武都专区。
1961年11月,恢复武都专区,驻地仍在武都城关镇。
1968年7月7日,武都专区、武都县革命委员会在武都莲湖广场召开成立大会。
1969年10月1日,武都专区革命委员会更名为武都地区革命委员会。
1979年1月,武都地区行政公署成立。
1980年12月,撤销武都县革命委员会,成立武都县人民政府。
1985年5月14日,国务院批准武都地区更名为陇南地区(实际仍驻武都城关镇)。
2004年1月,国务院批准撤销陇南地区和武都县,设立甘肃省陇南市(地级市)和武都区(县级区)。市、区政府驻地仍为武都城关镇。 公元443年,杨文德在前仇池国镇东司马洪达、征西从事中郎任胜等拥立下,于葭芦(今武都外纳镇)建武都政权,至公元477年杨文度时为北魏所灭,传2代4主,历34年。
武都国的领土是仇池国的东南部,东据今陕西略阳以东,西界邓至(今四川九寨沟县),南有平武(今四川平武县),北邻宕昌。武都国的建立,一方面依靠氐族群众对杨氏家族的拥戴,另一方面依靠刘宋政权的支持。
公元447年杨文德招纳氐、羌人口,被北魏所攻占的“武都等五郡氐皆附之”。
公元448年魏将皮豹子率大军攻占武都北部地区,将武都郡治由下辨(今成县广化)迁到今武都城关旧城山,杨文德流亡南朝刘宋汉中,刘宋发大军助文德反攻,复立武都国。
公元477年,武都国主杨文度遣其弟杨文弘攻破仇池,魏将皮欢喜等反攻,文弘弃城退走。魏军攻破葭芦,杀杨文度,武都国亡。 历史上在武都发生人群迁徙多次。最早的是约6000年前因气候急剧趋向干燥寒冷,甘青地区人群中的一支开始南下向藏彝走廊迁徙,其中一条路线是从甘南洮河上游向南,经甘肃岷县、武都一带沿白龙江流域向南发展,从岷山西侧进入岷江上游地区。
汉至三国,氐人经历三次较大迁徙。
第一次,汉武帝元封三年(前108年),官兵镇压氐人反抗,将部分氐人迁于酒泉,即酒泉福氏之氐。
第二次,汉献帝建安二十四年(219年),曹操累攻武都,徙氐五万余落出居扶风、天水界,并多次到氐地掠夺粮谷和人口;魏又强迫武都氐﹑汉等族人众迁于京兆﹑汧﹑雍﹑天水﹑南安﹑广魏等郡。在蜀魏争夺中,也有一些氐人徙居蜀汉。至魏晋时,氐人除原在武都﹑阴平二郡以外,又在关中﹑陇右一些郡县形成与汉人及其它各族交错杂处的聚居区。其中最著名的如晋略阳氐蒲(苻)氏﹑吕氏,其先人都是从武都迁徙而来。
第三次,据《阶州直隶州续志》记载“蜀汉建兴十四年(236年),徙武都氐王符健及羌民四百余户于广都(今成都南)”。(另一说法:姜维计划“移民实蜀”,“建兴十四年,准备徙武都氐王符健及氐民四百余户于广都,但符健与其弟发生分裂,符健弟率四百户降魏,……安置到魏的内地”)
元代以前,白龙江和西汉水流域的主体民族一直是氐、羌、藏等少数民族,汉族虽已陆续进入白龙江流域落业,但数量少。
明代开始,为了巩固边关,教化“异族”,政府开始往白龙江流域大规模迁徙汉人。加上明清两代的军屯、民屯,和两次流民高潮,使汉民逐渐成为白龙江流域的主体居民。
第一次流民高潮是明末清初数十年的战乱期间,川蜀移民大量涌入白龙江流域。
第二次出现在清朝同治年间的同治回乱的十多年间,陕西移民大量涌入白龙江流域。由于白龙江流域山大沟深,林密流急,较少遭遇苛政和兵燹,因而吸引了大批流民。白龙江流域的大量史志资料表明,陕西、山西人进入该地区的数量很多。武都及邻县的居民主要来自四川、湖北、陕西、山西。

❾ 中国第四纪哺乳动物群的演化

哺乳动物从中生代早期(三叠纪)起源,经历了一段漫长而 “黑暗”的时代,一直过着“寄人篱下”的生活,只有到了中生代末期恐龙灭绝后才获得发展空间,在进入新生代后,它们就快速地发展壮大,并占据了地球表层的海、陆、空,成为主宰地球表层的新生命。在第四纪,由于气候的剧烈变迁,以及各个地区气候和地形的差异,哺乳动物群在这个时期开始发生明显的地区分异,越是到后期,分异越明显,形成各具特色的哺乳动物群。

图 9-19 中国北方、南方及欧洲、北美第四纪动物群的对比

1. 第四纪动物群的纵向演化

经过新近纪二千多万年的演化,现今哺乳动物的科都已出现,进入第四纪时期的动物群演化主要发生在属和种的水平上。如上所述,第四纪气候变化非常的频繁,冷暖和干湿不断地交替出现,这就势必影响哺乳动物的发展,使哺乳动物本身发生一系列的变化来适应外部环境的变迁。完全适应者可生存下来,甚至存活到现今,而不适者要么被淘汰掉,即灭绝,要么经过适应变化形成新的物种或亚种,这就发生动物群在纵向的更替(表 9-6)。

表 9-6 一些常见的哺乳动物更替

在上新世,我国气候温暖,大部分地区降水丰沛,当时存在一个广布我国境内的哺乳动物群———三趾马动物群。这是一个草原—森林型动物群,主要成员有: 三趾马(Hipparion)、大唇犀(Chilotherium)、原齿象(Archidiskodon)、剑齿象(Stegodon)、旋角羚(Antilospira)等。但进入第四纪,随着气候变冷和降水减少,自然环境发生了重要变化,如森林减少、草原增加、地形起伏加大等,导致了一些上新世种类的灭绝,而进化出一些新的种类,发生了早更新世第一次动物的更替,如三趾马→三门马或云南马,原齿象→古棱齿象,原始的剑齿象→进步的剑齿象,旋角羚→扭角羚,大唇犀→额鼻角犀或犀,原鼢鼠→鼢鼠,原模鼠→模鼠。新出现的动物更能适应新的生存环境,如草食性动物通过增高齿冠和增厚釉质层来适应更为粗糙的食物。

从早更新世晚期到中更新世初期又是一次动物群更替。周口店动物群取代了泥河湾动物群,上新世残存种类在这个时期几乎全部消失,公王岭大角鹿→肿骨大角鹿,前东方剑齿象→东方剑齿象,山原貘→巨貘,桑氏硕鬣狗→中华硕鬣狗,原布氏毛足田鼠→布氏毛足田鼠,丁氏杨氏鼢鼠→上丁氏杨氏鼢鼠。经过替换形成了中更新世动物群。

第三次重要的更替发生在中更新世末到晚更新世。早更新世的特征种在此时几乎消失,如三门马、云南马、剑齿虎等,而出现一些新种,如野驴、普氏野马、赤鹿、猛犸象等,主要的更替种类有肿骨大角鹿→河套大角鹿、葛氏斑鹿→北京斑鹿、中华硕鬣狗→最后斑鬣狗等。

在晚更新世晚期,由于气候寒冷,形成了广泛分布于我国东北以及中北欧、西伯利亚地区的披毛犀—猛犸象动物群。在晚更新世的末期,随着气候的快速变暖,这个动物群又发生了快速灭绝,这就是晚更新世末期的 “大灭绝”。

2. 第四纪动物群的迁徙

在第四纪时期,由于冰期和间冰期频繁地交替,导致了我国哺乳动物在南北方向来回迁徙,重要的动物迁徙事件发生过五次,分别是早更新世初期、早更新世中期、早更新世晚期到中更新世初期、中更新世中期、晚更新世晚期。

在早更新世初期,随着气候的变冷,哺乳动物发生南迁,一些上新世的种类在南方早更新世早期的动物群中出现,如柳城巨猿动物群、重庆万州龙骨坡动物群中的湖麂(Muntiacus lacustris),湖北建始高坪龙骨洞中的异费鼠(Allophaiomys)、异仓鼠(Allocricetus)和尖齿鼠(Hyperacrius)。在北方动物群中,喜暖的类型减少,如象类化石在北方的早更新世动物群中大量减少,而在南方早更新世动物群却很常见,种类多。经历了这次动物迁移,尽管南、北动物群的差异开始显露出来,但还不明显。

在早更新世中期,我国的气候温暖湿润,是早更新世最为温暖的时期。这时动物又向北迁徙,一些喜暖动物从华南地区迁移到华北和西北地区,最典型的就是象类的迁徙。北方动物群中的象化石增多,如周口店第 12 地点、泥河湾动物群等,主要分布在南方地区的前东方剑齿象也进入华北地区。

早更新世晚期到中更新世初期的动物迁徙最重要,通过这次迁徙南北动物地理格局就已形成(图 9-20),这可能与长江和黄河全线贯通、秦岭上升得比较高、青藏高原进入冰冻圈等事件有关。这次又是一次动物南迁事件,北方地区的动物侵入东洋界。如在云南丽江东元桥动物群中都出现了不少北方早更新世动物群中的种类,陕西蓝田公王岭动物群中的南方类型是在南迁过程中的 “遇难”事件。在安徽 “和县人”动物群、南京汤山 “南京人”动物群中都发现来自北方的动物。

图 9-20 我国第四纪生物地理分区(据曹伯勋等,1995)北方区: Ⅰ1—华北省; Ⅰ2—东北省; Ⅰ3—西北省; Ⅰ4—青藏省; Ⅰ5—北部海域省华南区: Ⅱ1—华南省; Ⅱ2—横断山省; Ⅱ3—南方海域省

中更新世中期又是一次气候温暖事件,气温比现今高数度,动物群再次向北迁徙,但这次向北迁徙与前几次不同,主要发生在东部地区,而西部地区的山脉形成地理屏障,影响了动物群的迁徙。周口店动物群中就出现了来自南方的种类,如水牛、大熊猫等。

最后一次大规模的迁徙发生在晚更新世晚期,受末次冰期的强烈降温影响,动物南迁,如披毛犀曾迁移到四川盆地,在华北地区也出现了猛犸象—披毛犀动物群成员。这个时期还是欧亚大陆的哺乳动物通过白令海峡向北美迁移的重要时期。

❿ 中国陆相新近系中新统保德阶 (5)

保德阶,是中国陆相新近系中新统最顶部 (第4 个) 的一个阶。阶名由裴文中、周明镇、郑家坚1963 年命名; 阶名源自 Zdansky1923 年所建 “保德三趾马红土” 的命名地———山西保德县。

通过课题组 (邓涛等) 研究,取得如下重要进展和成果: 选定了保德阶的候选层型剖面 (界线层型剖面尚待另选) ; 详细采集,积累了丰富的哺乳动物,无脊椎动物及孢粉化石资料; 进行了较详细、深入的磁性地层研究并取得重要成果; 初步明确了保德阶底界的定义和阶的内涵,保德阶的轮廓已渐清晰,其成熟度有较大提高。

(一) 保德阶的层型剖面位置

经详细踏勘,选择的保德阶候选层型剖面位于山西省保德县冀家沟村南主沟谷南侧的一支沟内,地理坐标为北纬 39°00ཆ. 5″,东经 110°09ཬ. 5″。该剖面由静乐组和保德组组成,下伏石炭纪地层,上覆第四纪黄土 (图117) 。

图117 保德阶候选层型剖面位置图

(二) 保德阶候选层型剖面描述

山西保德县冀家沟村剖面

中国主要断代地层建阶研究项目(2001~2009) 进展与成果

中国主要断代地层建阶研究项目(2001~2009) 进展与成果

下伏地层 石炭系,为一套砂页岩

(三) 保德阶内的生物组合

根据课题组 (邓涛等) 的研究及前人资料,目前在保德阶 (期) 内发现的化石有较丰富的哺乳动物、鱼类、介形虫、双壳类及孢粉等。

保德阶 (期) 的哺乳动物化石研究历史悠久,迄今已积累了十分丰富的动物群组合。这一动物群的主要特征是: 啮齿目中的鼠形类在组合中占绝对优势; 新生代晚期广泛分布的鼠科 (Muridae) 此时开始崛起; 现代分布于我国北方的鼢鼠科 (Siphneidae) 和南方的竹鼠科 (Rhizomyidae) 及豪猪科(Hystricidae) 也在此时期开始出现; 食肉目中的鼬科 (Mustelidae) 、鬣狗科 (Hyaenidae) 和猫科(Felidae) 此时开始繁盛; 奇蹄目中三趾马 (Hipparion) 和大唇犀 (Chilotherium) 已占优势,而爪兽科和貘科趋于衰落; 反刍类和偶蹄类此时期更加蓬勃发展。此时期,出现大量新属,如: Sinocastor,Kowalskia,Sinocricetus, Eozapus, Lophocricetus, Apodemus, Alilepus, Ochotona, Mustela, Machairos,Tetralophodon,Stegodon,Hipparion,Chleuastochoerus,Cervavitus,Honanotherium,Gazella 等。

至今,在冀家沟剖面已发现的哺乳动物化石有: 啮齿目的师氏中华河狸 (Sinocastor zdanskyi) ,食肉目的 原 始 扁 鼻 犬 (Simocyon aff. primigenius) 、拉 氏 印 度 熊 (Indactos lagerlii) 、中 华 印 度 熊(I. sinensis) 、长颌 中 华 貂 (Sinictis dolichognathus) 、古中 华 貂 (Mustela palaeosinensis) 、小 原 臭獾(Proputorius minimus) 、短颌近狼獾 (Plesiogulo brachygnathus) 、似无爪水獭 (Lutra aonychoides) 、中华副美洲獾 (Parataxidea sinensis) 、粗壮副美洲獾 (P. crassa) 、大密齿獾 (Melodon major) 、疑密齿獾(? M. incertum) 、原臭鼬 (Promephitis cf. maeotica) 、维氏始密獾 (Eomellivora wimani) 、中华鼬鬣狗(Ictitherium sinensis) 、高氏鼬鬣狗 (I. gaudryi) 、翁氏黑海鬣狗 (Thalassictis wongii) 、鬣形兽 (Hyaenic-titherium hyaenoides) 、变异副鬣狗 (Adcrocuta variabilis) 、疑狼鬣狗 (? Lycyaena bia) 、巴氏剑齿虎(Machairos palanderi) 、丁氏剑齿虎 (M. tingii) 、大后猫 (Metailurus major) 、小后猫 (M. minor) ,长鼻目的保德四棱齿象 (Tetralophodon exoletus) ,奇蹄目的林氏额鼻角犀 (Dicerorhinus ringstromi) 、哈氏大唇犀 (Chilotherium habereri) 、安氏大唇犀 (C. anderssoni) 、古中华无鼻角犀 (Acerorhinus palaeosinen-sis) 、拉 氏 中 华 板 齿 犀 (Sinotherium lagrelii ) 、 浅 窝 三 趾 马 (Hipparion hippidios ) 、 膜鼻 三 趾 马(H. dermatorhinum ) 、 窝 孔 三 趾 马 (H. fossatum ) 、 圆 尖 三 趾 马 (H. plocos ) 、 福 氏 三 趾 马(H. fortenae) ,偶蹄目的斯氏弓颌猪 (Chleuastochoerus stehlini) 、大弱獠猪 (Microstonyx major) 、似猪兽原河猪 (Propotamochoerus hyotherioides) 、新罗斯祖鹿 (Cervocerus novorossiae) 、宽额原狍 (Procapreoslatifrons) 、小齿 古 麟 (Palaeotragus microdon) 、腔 额 古 麟 (P. cf. coelophryx ) 、萨 摩 麟 (Samotheriumsp. ) 、舒氏河南兽 (Honanotherium schlosseri) 、中间乌米兽 (Urmiatherium intermedium) 、戴氏近旋角羊(Plesiaddax depereti) 、显羊角羚牛 (Tragocerus spectabilis) 、保德羚羊 (Gazella paodehensis) 、似瞪羚羊(G. dorcadoides) 、高 冠 羚 羊 (G. altidens) 、拉 氏 山 羚 羊 (? Tragoreas lagrelii) 、安 氏 山 羚 羊 (?T. anderssoni) 、古中 华 山 羚 羊 (? T. palaeosinensis) 、维 氏 中 华 羚 (Sinotragus wlimani) 、小 副 原 大 羚(Paraprotoryx minor) 、中华古大羚 (Palaeoryx sinensis) 等。

保德阶 (期) 内发现的介形虫有: 土星介 (Ilyocypris) 、球星介 (Cyclocypris) 、金星介 (Cypris) 、美星介 (Cyprinotus) 、小玻璃介 (Candoniella) 和玻璃介 (Candona) 等。

保德阶 (期) 内分析出的孢粉组合,以被子植物花粉为主,裸子植物花粉含量低; 在阔叶类花粉中以榆属 (Ulmus) 为主,其次有桦木属 (Betula) 、栎属 (Quercus) 、鹅耳枥属 (Carpinus) 、榛木属(Corylus) 和枫香属 (Liquidambar) 等; 针叶类以云杉属 (Picea) 为主; 草本植物有藜科 (Chenopodi-aceae) 、蒿属 (Artemisia) 和菊科 (Asteraceae) 等。这一孢粉组合反映该时期为一种较温凉湿润气候条件下的落叶阔叶林与灌木和草原混交的景观。

(四) 保德阶的磁性地层特征

课题组 (邓涛等) 在候选层型剖面上,自第2 层砾岩之上的红色粘土至第四系黄土,共采集了255 个古地磁样品。相关的分析测试工作分别在瑞士苏黎世理工大学地球物理学院古地磁实验室以及我国西北大学大陆动力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古地磁室完成。测试结果显示,冀家沟剖面记录了 13 个正向极性带和 12 个反向极性带 (图118) 。剖面上覆黄土显示了正极性,记录了高斯正极性带的一部分。剖面的第13 层和12 层红色粘土 (1~15. 4 m 深度) 内记录了7 个正向极性带和6 个反向极性带,可与Canda&Kent (1995) 的古地磁极性年表 (标准极性柱) 中的 C2An. 1n,C2An. 2n,C2An. 3n,C3n. 1n,C3n. 2n,C3n. 3n,C3n. 4n 及其间的反向极性带对比,其年龄约 2. 60~5. 30Ma,该段地层的时代属上新世。剖面第11 层红色粘土 (15. 4~26. 1 m 深度) 内记录了 2 个正向极性带和 3 个反向极性带,分别与标准极性柱的 C3r,C3An. 1n,C3An. 1r,CAn. 2n 及 C3Ar 上部对比,其年龄约为 5. 30~6. 60Ma。剖面第11 层顶部的化石层记录了 1 个反向极性带,相当于标准极性柱中的 C3r 上部,年龄约为5. 50Ma。剖面第9 层至第3 层的粘土层中 (26. 1~54 m 深度) 内记录了 3 个正向极性带和 3 个反向极性带,包括标准极性柱中的C3Ar、C4n. 2n 及其间短暂的正、反极性带,此段的年龄约为6. 60~8. 00Ma。其中第9 层的化石层对应于 C3Ar,年龄约为6. 50~7. 00Ma。由于剖面的第4、8、10 层为砾岩,无法取样,可能遗漏了1~2 个短暂的极性带,但在第9~3 层的粘土中记录到 C3An. 2n 和 C4n. 2n 两个长正向极性带,这成为标准极性进行对比时较好的标志。剖面最底部 (第2 层) 为一厚达 15 m 的砾岩层,不含砂泥质夹层、无法采集古地磁样,但按该砾岩层沉积速率推算,沉积 15 m 厚的时间估计不会超过 2Ma。由于剖面第3 层粘土的底界年龄为8Ma,加上底部砾岩段的时限,层型剖面的底界年龄应在10Ma 左右。

(五) 保德阶底界的定义

山西保德冀家沟剖面作为保德阶的层型剖面,地层相对较连续,化石丰富。但该剖面保德组与下伏石炭系呈不整合接触。其间地层存在缺失,显然该剖面不能成为保德阶底界界线层型的所在地,应另在他处寻找渐新世与中新世连续沉积的剖面建立保德阶底界的界线层型。

图118 保德阶候选层型剖面古地磁测试结果图

根据对比,我国的保德阶 (期) 对应于欧洲的 Vallesian 期及 Turolian 期之和,其下限相当于 Valle-sian 期的下限。在欧洲前者包含了 MN9 和 MN10 动物群,后者包含了 MN11 至 MN13 动物群。Vallesian期 (或 MN9) 下限的定义是,以三趾马 (Hipparion) 的首次出现为标志。此外,在非生物标志方面,欧洲 Vallesian 期 (或 MN9) 的下限位于古地磁 C5r. 1n 反向极性带的底部。保德阶 (期) 的底界也可参照此标志定义。目前在层型剖面上测到的最低极性带已达 C4r。

(六) 保德阶的区域对比

根据对比,我国的保德阶大致相当于 《国际地层表》中的墨西拿阶 (Messinian) 和托尔托钠阶(Tortonian) 。

在国内,与保德阶大致同期的岩石地层单位有: 山西保德地区的保德组,青海西宁地区的下东山组,宁夏中宁地区的干河沟组,陕西渭河流域的九龙坡组 (原蓝田组) 和灞河组,山东章丘地区的巴漏河组,内蒙古东部地区的宝格达乌组和中西部地区的二登图组,云南禄丰地区的石灰坝组,藏南地区的沃马组和藏北地区的布隆组等。

热点内容
鹿特丹港国家地理 发布:2021-03-15 14:26:00 浏览:571
地理八年级主要的气候类型 发布:2021-03-15 14:24:09 浏览:219
戴旭龙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发布:2021-03-15 14:19:37 浏览:408
地理因素对中国文化的影响 发布:2021-03-15 14:18:30 浏览:724
高中地理全解世界地理 发布:2021-03-15 14:16:36 浏览:425
工地质检具体干些什么 发布:2021-03-15 14:15:00 浏览:4
东南大学工程地质考试卷 发布:2021-03-15 14:13:41 浏览:840
中国地质大学自动取票机 发布:2021-03-15 14:13:15 浏览:779
曾文武汉地质大学 发布:2021-03-15 14:11:33 浏览:563
中国冶金地质总局地球物理勘察院官网 发布:2021-03-15 14:10:10 浏览:8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