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人文地理末日
1. 地理方面的书籍推荐
1、《房龙地理》
关于世界的故事:黑白插图版
这是一本关于“人的”地理书。房龙独到地从地理的角度来讲述各国的历史演变,分析不同人群的性格特征,阐释人与地球——我们惟一的、共同的家园——的关系。既然我们的行星“已经变成了一个巨大的运转当中的公司”,生活于其中的人们只有合作——而不仅仅是“拿走”,也不仅仅是“给予”——才能和平而有序。
这可能不算是一本严格意义上的地理学著作,但是读起来却颇有趣味。
2、《地理学与生活》
原作名:IntroctiontoGeography,11e
相对于其他地理学书籍,本书特别突出了地理学与生活的相关性。对人体有害的天气现象、城市土地利用模式、城市形态的变化、城市垃圾与危险废物的处理等与我们生活密切相关的问题均有涉及。平实、生动的文字与丰富的实例,使本书极具可读性,读者通过本书亦会获得一种新的思维方式。
3、《46亿年的地球物语》
约翰H.布瑞德雷/
这本书既是一本科普读物,又是一本文化读物:它讲大气的运行、地貌的变迁、河流的缘起与影响、海洋、火山、地震、金属矿物,还讲亚里士多德对生命的看法、人类文明的更迭、诺亚的方舟、人的欲望、大航海时代等。在介绍地球知识、普及科学的同时,也带我们体验了一场人类文明的形成之旅。
4、《古老阳光的末日》
抢救地球资源
本书始于描述世界现况:人口成长、资源涸竭,以及我们如何一路破坏我们的“窝”。在此部分,特别重要的是对一个少有人发觉的要素之新洞察:食物和燃料的能量源头,以及我们正在耗尽这个源头的证据。我们将谈及现况是如何造成的,以及为何明明山雨欲来,很多人却无所警觉。
5、《所有可能的世界》
地理学思想史
这是一本地理学史和地理思想史的经典著作。作者在书中提供了古代、中世纪以及现代西方主要国家与地区的地理观念的演变史,并且介绍了它们的地理学与地理学者的概况,有助于读者对世界范围的地理学研究和实践的跨文化理解。
6、《王恩涌文化地理随笔》
王恩涌先生的这本随笔集,共收录随笔文章76篇,涉及人文地理学、政治地理学和地理教育三个方面。全书以强烈的人本主义思想,从建筑、饮食等角度,以小见大,阐释文化地理学的思想和内容;同时从大的时空尺度上,从人地关系、地缘政治等角度,对文明变迁、大国兴衰,以及文化现象如宗教、语言、习俗等等进行分析和解释。全书有史有识,内容丰富,兼具知识性和可读性。
7、《大地记》
原作名:LaTerre
《大地记》是一本关于地理学的科普类书籍,由法国科学家法布尔撰写。全书分25章,讲述了我们安居的地球的方方面面,行文生动而又严谨:大到从地球的宏观环境,小到到一块陆地、一条山脉、一处河流海洋,极地、地心、崩落的山丘,作者皆系统、详致地讲述了相关知识。法布尔的文字历来通俗易懂而十分有趣,对读者有着极强的吸引力,《大地记》即秉承并凸显了这样的风格,是一部难得的科普佳作。
2. 地理类书籍有什么可以推荐呢
比如说世界地理全知道。这本书介绍了世界上两百多个国家和属地的地理特征,自然资源,经济习俗,交通,教育,旅游等诸多方面的知识。还有就是希利尔讲世界地理,这本书是一本地理的启蒙读物,非常易懂。
3. 高分寻找好杂志
解密发现,和大科技
4. 人类什么时候会灭亡
宇宙可能因发生第二次大爆炸而毁灭,这一结论是由俄罗斯科学院宇宙研究所的专家做出的。研究者预测130亿年前发生的宇宙大爆炸将再次上演,但是不同的是,那次爆炸结果是宇宙由此诞生,而这一次是它的末日。但这一悲观的论调遭到很多人反对。
世界末日论是在莫斯科举行的一次关于宇宙在初级发展阶段的形成及未来演变大会上做出的。对于现代宇宙学的一个篇章——天文学来说,近年来的一个传统问题是关于暗能量和暗物质。有一种理论说,宇宙是产生于大约137亿年前的一次大爆炸,而银河系和所有的行星也是从所谓的某个神奇一点而产生的,在该点中存有宇宙的所有反物质。该观点认为宇宙产生后不断膨胀,银河也慢慢彼此脱离。在万有引力的作用下,“脱离”慢慢停止。但是,几年前研究者发现宇宙膨胀在加剧。学者认为,该力量产生了特别的宇宙能量,可以吸引所有的银河。
这种宇宙力量学者称之为“暗力量”,第一次大爆炸时,大部分以特有能量形式存在的物体在那一时刻转化为了物质,构成了现在可观察到的宇宙的开始。暗能量的发现意味着第一次大爆炸有一部分能量并没有转变为物质。剩余的力量既可以在任何时候转变为物质,也可以形成第二次世界大爆炸摧毁这个宇宙。至于何时会发生,这是个偶然现象,因为暗能量体系现在处于非常不稳定状态。
有学者反对这一观点,因为暗能量也许会出现,但那也不会早于数百亿年以后,而地球是否在那个时候还存在还是个问题。
网络上目前流传着世界末日论,他们汇集了各种宗教预言和科学假设,甚至预言2020年将出现《圣经·启示录》中的12个预言。
流传最广的关于“世界末日论”的名单中提到2008年将出现混乱,如果幸运,地球可以走过2020年。
2008年——地球将会被直径超过800米的行星撞击。
2009年——诺查丹马斯《诸世纪》预言应验,哈米吉多顿将发生(译者注:这是指世界末日之时善恶对决的最终战场,只一次出现在《新约圣经·启示录》)
2010年——石油耗尽,世界爆发能源大战,或者是地球离开太阳。但是这只是短暂的“末日”;
2011年——玛雅人日历周期结束;
2012年——发生一系列的事件;
2013年——开始审判日;
2014年——形成宇宙尘云,清扫一切;
2015年——文明消亡;
2016年——有学者曾预言所有冰川将消融,大陆将被淹没;
2017年——按照体系灾难力量,世界末日到来;
2018年——核战争爆发;
2019年——比较老的版本,与2002
NT7行星相撞;
2020年——著名物理学家牛顿根据《启示录》预测世界末日就在这一年。
5. 世界著名硬科幻小说
【释义】
硬科幻:以物理学、化学、生物学、天文学、心理学、医学等科学为基础的,以严格技术推演和发展道路预测,以描写极其可能实现的新技术新发明给人类社会带来影响的科幻作品称为硬科幻。与之对应的有软科幻。有科幻界人士也曾试图重置这个定义:硬科幻是以科技或科学猜想推动情节的。
【代表人物】
【区别】
所谓软科幻就是将畅想中可能的未来/过去科技为背景,重点关注人文、生活的科幻作品;硬科幻是要求立足现有科学技术成果进行完备推演的可能未来/过去科技,对人类形态、社会生存、自然环境的重大影响和交互作为重点的科幻作品.
具有理工背景的科幻作家,通常比较注重科学根据,对科幻因素的描述与解释也较为详尽,令读者不禁信以为真,这便是所谓硬科幻一派,而其中最硬(请注意「硬」在此并非指「生硬」)的非「机关布景派」莫属。反之,一位科幻作家若是没受过理工方面的训练,在描写科技内容时便会避重就轻,而尽量以故事情节、寓意与人物性格取胜,他们的作品自然而然属于「软科幻」。像星际之门,特别是星际之门SG1中的前几个季度,便属于硬科幻。而其后续作品SGA,包括SG1的后面几个季度,硬科幻的程度越来越低,逐渐变为了软科幻。
【世界著名小说】
《我,机器人I, Robot》(1950)
“具有理工背景的科幻作家,通常比较注重科学根据,对科幻因素的描述与解释也较为详尽,令读者不禁信以为真,这便是所谓硬科幻一派,而其中最硬的则非「机关布景派」莫属(请注意「硬」在此并没有「生硬」的涵义)。反之,一位科幻作家若是没受过理工方面的训练,在描写科技内容时便会避重就轻,而尽量以故事情节、寓意与人物性格取胜,他们的作品自然而然属于「软科幻」。 ”所谓软科幻就是以关注人文为重点的科幻作品,硬科幻是以科学技术为重点的科幻作品。
《海底两万里Twenty Thousand Leagues Under The Sea》(1870)
儒勒·凡尔纳Jules Verne是科幻小说的先驱,他的这部小说问世60年后,“科幻小说”这个词才正式出现在公众文化中。《海底两万里》是儒勒·凡尔纳最具预见性的作品,其中的潜艇战、水肺潜水甚至泰瑟枪之后都成为现实。美国建造的世界第一艘核动力潜艇的名字“鹦鹉螺号”就源自《海底两万里》。儒勒·凡尔纳Jules Verne是科幻小说的先驱,他的这部小说问世60年后,“科幻小说”这个词才正式出现在公众文化中。《海底两万里》是儒勒·凡尔纳最具预见性的作品,其中的潜艇战、水肺潜水甚至泰瑟枪之后都成为现实。美国建造的世界第一艘核动力潜艇的名字“鹦鹉螺号”就源自《海底两万里》。
《时间机器The Time Machine》(1895)
H·G·威尔斯H.G. Wells的这本小说有点自我剽窃的意味—那台机器的操作原理似乎是直接从《顽固的亚尔古英雄The Chronic Argonauts》中搬过来的。H·G·威尔斯的这篇短篇小说出版于1888年,比《时间机器》出版时间早七年。尽管如此,《时间机器》仍是部出色的科幻作品,因为这部小说传播了这样的理念:时光旅行可以靠科学技术手段实现,而不是像早期的穿越故事那样依赖于魔法。近几十年中物理学家们争先恐后进行理论上时光机器的研究,就证明《时间机器》关于四维宇宙中时光旅行的描写极具预见性。
《震荡波骑士The Shockwave Rider》(1975)
赛博朋克小说的开山之作,比威廉·吉布森William Gibson(发表《神经漫游者Neuromancer》)还要早九年,甚至赛博朋克cyberpunk这个词也是在这部小说发表五年后才出现。虽然,《震荡波骑士》中没有描写一个虚拟现实的华丽网络空间,但小说中的电脑黑客在全球计算机网络上释放了一个可以自我复制的程序,约翰·布鲁勒尔John Brunner把这个程序叫做“蠕虫”。1982年,施乐帕克研究中心的研究人员发现他们在分布式计算领域所作的工作和约翰·布鲁勒尔小说中的描述惊人地相似。1988年第一个现实中的蠕虫病毒在互联网上出现并迅速扩散,感染了数千台电脑。
《天堂的喷泉The Fountains of Paradise》(1979)
阿瑟·C·克拉克Arthur C. Clark的这本小说描写了“太空升降机”—从位于10000公里高处的地球轨道上,将一条缆索放到地面上。通过这条缆索,人们乘坐特殊的缆车或升降机进入宇宙空间。如果这样的“太空升降机”有一天成为现实的话,其预见性可以和《海底两万里》中的鹦鹉螺号潜艇媲美了。阿瑟·C·克拉克没有发明出太空升降机的实物,不过他进行了严谨的演算,证明太空升降机是可行的。他甚至预测出碳纤维将是制造升降机缆索的理想材料。二十年后,这一预测成为现实,NASA(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首次将太空升降机研究付诸行动时,碳纳米管成为核心材料。
《赛亭星Cyteen》(1988)
C.J.切瑞C.J. Cherryh将故事背景设定在一个严酷的星球,那里的定居者和地球居民关系恶劣。《赛亭星》的矛盾主线是推动克隆人超越基因复制品限制的尝试。故事中科学家通过创造类似的童年经历,试图塑造他们社会中最有价值公民的性格。切瑞通过这部作品,巧妙地探讨了先天遗传和后天环境孰重孰轻的争论。
《火星三部曲The Mars Trilogy》(1992-1996)
作者金·斯坦利·罗宾逊Kim Stanley Robinson把故事中对火星的殖民化开始于2026年,200年后结束,那时火星的地形改造基本完成,人类迈出了走进星际空间的第一步。火星三部曲着重描写火星殖民者的日常生活细节,并且密切关注火星的地理环境,仿佛我们中的每个人都会登上这个红色星球一样。
《钻石年代The Diamond Age》(1995)
故事情节是一个下等民小女孩偶然间获得了一本世界上最前进的绘本启蒙书,这本书在各种情况下一直指导小女孩的成长。尼尔·斯蒂芬森Neal Stephenson塑造这本启蒙书和小女孩生活的整个世界时,借鉴了埃里克·德雷克斯勒Eric Drexler关于分子纳米技术的一些观念,那就是微型机械过特定时间就会创造新奇迹。
《彩虹尽头Rainbows End》(2006)
第一次读这本小说时,主要内容中远超现实的科技让读者感觉作者弗诺·文奇Vernor Vinge把故事背景设定在2025年似乎过度乐观。“隐形眼镜”佩戴者的周围覆盖着网络上的数字信息—“网衣”。个人社交网络资料可能出现在他们的头边,完整的景象也可能被投射到幻想的世界,在汽车或飞机上喷涂怪物或龙的图案。不过现实世界的科技发展速度远比我当时想象的迅猛。
《炽热Incandescence》(2008)
格雷格·伊根Greg Egan把年代设定为:遥远的未来,背景:跨星系的文明—这部作品似乎无可争议地属于太空歌剧的范畴,不过格雷格·伊根之前还写过一本广义相对论和天体物理学的启蒙小说。故事情节大多发生在工业革命前诡异的世界,文中的角色需要尽快发现某些先进的物理学原理,否则他们就会有大灾难。
6. 有没有好的关于中国人文和地理的纪录片,像《新丝绸之路》这样的
《泊客·中国因你更美丽》、《华工军团》、《追踪史前宝藏》、《踏上丝路寻访中国印记》、《爱新觉罗.溥仪》、《地标物语》、《华尔街》、《现象1980||》、《为中国而设计》、《迷失的踪迹》、《日本细菌战》、《地下四千年》、《龙江行》、《先生鲁迅》、《中原大发现》、《抗日同盟军》、《刘海粟》、《青色诱惑》、《太空英雄》、《大唐西游记》、《李查尼与长城》、《太空英雄》、《爱唱侗歌的凯瑟琳》、《鱼祭》、《岭南王国》、《老舍传》、《梅兰芳》、《战痘记》、《燃烧的黄龙旗》、《台北故宫》、《异乡·驿客》、《金色道钉》、《圆明园》、《遥远星球的孩子》、《邬老板世界杯》、《重庆大轰炸》、《发现少校》、《蛟龙潜深洋》、《成长的秘密》、《努尔哈赤》、《天上西藏》、《北归》、《新丝绸之路》、《血战腾冲》、《绥远抗战秘档》、《上海2010》、《1921点亮中国》、《红色档案》、《隐蔽战线II|》、《我和我的祖国》、《秦始皇陵地下高楼》、《我的母亲》、《中国三峡》、《铁路萌初》、《我的济南老家》、《湖商》、《再说长江》、《复活的档案》、《洋海古墓》、《五千年以前的文明》、《十里红妆》、《三坊七巷》、《一个博物馆和一座城市》、《历史名人与澳门》、《帝国商行》、《土楼幻境》、《地铁》、《晋商》、《中国远征军》、《现象1980》、《中华武功》、《流年碎影》、《汉字五千年》、《昆曲六百年》、《滹沱沧桑》、《地下4000年》、《龙坊》、《西湖》、《葫芦岛大遣返》、《河套长烟》、《大明宫》、《风雪中东路》、《大西迁》、《为世博而设计》、《宇宙大爆炸》、《法门寺》、《流放宁古塔》、《喜洲》、《普洱茶》、《家园》、《路易·艾黎》、《鸭绿江》、《郑和下西洋》、《最高境界的格斗术》、《那一场风花雪月的往事》、《司徒雷登与燕京大学》 、《费利斯·比托的1860》 、《梁思成与林徽因》、《时光II》、《哥窑谜案》、《方志中国》、《巴人之谜》、《淹城探谜》、《戴笠之死》、《蝶谷秘境》、《家园》、《山林里的故事》、《登月迷局》、《扬州盐商》、《寻踪东胡林》、《未被发掘的皇陵》、《揭秘狮虎兽》、《深湖魅影》、《绝灭谷地》、《破译魔鬼城》、《敦煌》、《798》、《天地洛阳》、《中原大发现》、《魔窟》、《生活在2050》、《密码疑案》、《土墩下的王陵》、《神秘的石磨盘》、《外滩》、《荡涤尘埃》、《亚运在中国》、《悲壮的荣光》、《北洋军阀》、《王陵遗梦》、《古图探秘》、《森林之歌》、《怪图》、《西泠印社》、《发现甲骨文》、《发现圣旨金牌》、《探访魔沟》、《苦行者的回归》、《寻找阿房宫》、《孤岛叶猴》、《碉楼残梦》、《屋脊上的王朝》、《金川硝烟》、《少林秘笈》、《宝藏迷踪》、《飞天神功》、《幼童》、《古城末日》、《迷失的踪迹》、《越窑秘事》、《地球展望》、《神洞探奇》、《花冈越狱》、《宠宦秘史》、《蜂战无间道》、《最后的图瓦》、《庐山》、《王陵疑云》、《蔡伦的秘密》、《深埋的物证》、《日内瓦1954》、《中国冰雪记忆》、《重返北领地》、《百年机车之谜》、《隐蔽战线II》、《转向113度》、《岁月山河》、《中国现代奇迹》、《国货前世今生》、《北归》、《追梦九成宫》、《寂静山谷》、《劫后宝藏》、《探秘蜘蛛人》、《再见蒸汽机车》、《血战腾冲》、《失落的天书》、《郭氏家族》、《侠之蝙蝠》、《史前宝藏》、《南少林之谜》、《丛棺疑云》、《凤棺迷魂》、《拼音的故事》、《晋祠之谜》、《与龙同行》、《滇缅铁路》、《海上沉浮》、《绥远抗战》、《亲历国宴》、《找乐》、《追逐太阳》、《时光》、《在天那边》、《请上座》、《公元一六四四》、《河姆渡》、《荒城秘史》、《霞客行》、《失落的王城》、《颐和园》、《帝国的兴衰》、《王者之器》、《绝活世家》、《稻米的歌声》、《秘色瓷的真相》、《金编钟之谜》、《甲子》、《致命的皮球》、《魂断神禾塬》、《彩俑寻踪》、《大河源》、《古堡迷踪》、《天书》、《江湖》、《中国记忆》、《“银究”传奇》、《莽权寻踪》、《察卡洛》、《惊情700年》、《巨龙惊现》、《帝国宝藏》、《末代皇帝与国宝》、《消失的建筑》、《越窑秘事》、《绝世宝藏》、《古颅悬疑》、《大足石刻》、《吴韵》、《通天石人》、《木客大冢》、《铁骨忠魂》、《为中国肖像》、《玉碎夺魂》、《无棺古墓》、《玉石传奇》、《猜想三星堆》、《太极武当》、《文明的脚步》、《隐蔽战线》、《美丽中国》、《国家宝藏》、《中国人从哪里来》
7. 中国古代为什么不用“世界末日论”忽悠人(
其实,中国与许多外国神话和民间传说一样,也有洪水毁灭人类家园的大灾难记载的,而且,中国还有“后羿射日;女娲补天漏”这样的外国没有的民间神话传说。这就是说,由于神话是一种扭曲和变异的口头历史,所以,我们今人应该相信,可能在远古时代,人类世界真的经历过数次毁灭性的洪水灾害和干旱灾害。只是,由于远古没有给予后人留下明确的文字记载符号,再加之人类远古还没有成熟的历法,所以,我们今人就无法确定远古时代的那几次毁灭性的水灾和旱灾究竟发生在何年何月而已。
但是,中国与西方所共有的“远古洪水灾难”传说,价值观是不一样的,《圣经》中的西亚人和欧洲人,最后是乘坐了诺亚方舟被动地躲避过了这次洪水灾害,而中国的传说和史载中,是大禹和他的先人们前赴后继地与洪水抗争,且认识水的规律去治理洪水及其化害为利,最后, 夏禹率领人民摸索出了疏导和开流的治水办法,使得洪水不仅仅被人类所最终战胜,还因此开辟出了中国的水利农业模式,从而变害为宝地利用了洪水!中国的一部《尚书》,几乎就是一部中国古人的治水政治之书!所以,你不了解中国的治水史,你是无法了解中国的文化精神内核的!
面对洪水灾难,中国古人最后总结经验和教训说:“禹曰:“於!帝念哉!德惟善政,政在养民。水、火、金、木、土、谷,惟修;正德、利用、厚生、惟和。九功惟叙,九叙惟歌。戒之用休,董之用威,劝之以九歌俾勿坏。”(《尚书·大禹谟》)
“正德、利用、厚生、惟和”,这是夏禹开创了治水政治哲学思想以降,中国历朝历代清明政治家们所共同遵循的政治“四项基本原则”!即使是当今中国的改革开放,也是自觉和不自觉地在执行这个“四项基本原则”!谁要违反了这个政治四项基本原则,他必然要弄乱天下与祸国殃民的!
大禹的治水政治哲学,可能对于绝大多数中国北方人来说,即使对许多长期生活在平原中的南方人来说,在理解上都难免有些困难。但是,这次四川汶川地震中发生的大量对堰塞湖的疏导和治理案例,事实上已经成为了今天的中国人理解中国古代传统治水哲学的最佳教材了!
治水哲学,是中国道家文化的根基,或者说,中国道家文化,就是以“自然性、水性,水利科学技术、气象学、天文学、地理学、数学、物理学”等为基础的!你要入中国道家文化之门,你如果不对自然科技知识,特别是对水学知识有相当的了解,恐怕你是入不了中国道家之门的!
中国道家文化与中国儒家文化不一样,甚至与世界上所有的宗教文化都不一样!中国儒家和人类的所有宗教文化,本质上都是“圣人说、教主说;救世主说”,其带有很大的先知先觉知识论和主观想当然论及其圣人崇拜论;但是,相比之下,中国道家文化,本质上是一种以自然科技和人性科技知识为模本的哲学文化,中国道家文化的巅峰知识状态,圣人是后于大自然和老百姓的,是“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圣人常无心,以百姓心为心……圣人在天下,歙歙焉,为天下浑其心,百姓皆注其耳目,圣人皆孩之……是以圣人欲上民,必以言下之;欲先民,必以身后之。是以圣人处上而民不重,处前而民不害。是以天下乐推而不厌。以其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是以圣人自知不自见;自爱不自贵。故去彼取此。”(《老子》)
中国道家文化,源头应该是在夏禹治水文化这里,是在彭祖开创的养生学文化这里,所以,中国道家文化,是人类世界上最早的“科技哲学”,道家文化中的圣人,不是夸夸其谈的,不是先知先觉的,更不是自我感觉良好的救世主,他们而是一批不断认识自然规律和人性规律,且自觉按照自然规律和人性规律去作为的,是“崇实去浮,经世致用”(蜀学宗旨)的理论实践者!中国道文明文化的故土,在蜀地!
相比之下,西方的现代科技虽然远远比中国发达,但是,至今为止,西方的“科技哲学”还非常薄弱,目前西方的人文之根本,不在西方现代才产生的科技哲学这里,而依然还在基督教文化和希腊神话及其荷马史诗这里。
8. 地理类书籍
1、《房龙地理》
关于世界的故事:黑白插图版
这是一本关于“人的”地理书。房龙独到地从地理的角度来讲述各国的历史演变,分析不同人群的性格特征,阐释人与地球——我们惟一的、共同的家园——的关系。既然我们的行星“已经变成了一个巨大的运转当中的公司”,生活于其中的人们只有合作——而不仅仅是“拿走”,也不仅仅是“给予”——才能和平而有序。
这可能不算是一本严格意义上的地理学著作,但是读起来却颇有趣味。
2、《地理学与生活》
原作名:IntroctiontoGeography,11e
相对于其他地理学书籍,本书特别突出了地理学与生活的相关性。对人体有害的天气现象、城市土地利用模式、城市形态的变化、城市垃圾与危险废物的处理等与我们生活密切相关的问题均有涉及。平实、生动的文字与丰富的实例,使本书极具可读性,读者通过本书亦会获得一种新的思维方式。
3、《46亿年的地球物语》
约翰H.布瑞德雷/
这本书既是一本科普读物,又是一本文化读物:它讲大气的运行、地貌的变迁、河流的缘起与影响、海洋、火山、地震、金属矿物,还讲亚里士多德对生命的看法、人类文明的更迭、诺亚的方舟、人的欲望、大航海时代等。在介绍地球知识、普及科学的同时,也带我们体验了一场人类文明的形成之旅。
4、《古老阳光的末日》
抢救地球资源
本书始于描述世界现况:人口成长、资源涸竭,以及我们如何一路破坏我们的“窝”。在此部分,特别重要的是对一个少有人发觉的要素之新洞察:食物和燃料的能量源头,以及我们正在耗尽这个源头的证据。我们将谈及现况是如何造成的,以及为何明明山雨欲来,很多人却无所警觉。
5、《所有可能的世界》
地理学思想史
这是一本地理学史和地理思想史的经典著作。作者在书中提供了古代、中世纪以及现代西方主要国家与地区的地理观念的演变史,并且介绍了它们的地理学与地理学者的概况,有助于读者对世界范围的地理学研究和实践的跨文化理解。
6、《王恩涌文化地理随笔》
王恩涌先生的这本随笔集,共收录随笔文章76篇,涉及人文地理学、政治地理学和地理教育三个方面。全书以强烈的人本主义思想,从建筑、饮食等角度,以小见大,阐释文化地理学的思想和内容;同时从大的时空尺度上,从人地关系、地缘政治等角度,对文明变迁、大国兴衰,以及文化现象如宗教、语言、习俗等等进行分析和解释。全书有史有识,内容丰富,兼具知识性和可读性。
7、《大地记》
原作名:LaTerre
《大地记》是一本关于地理学的科普类书籍,由法国科学家法布尔撰写。全书分25章,讲述了我们安居的地球的方方面面,行文生动而又严谨:大到从地球的宏观环境,小到到一块陆地、一条山脉、一处河流海洋,极地、地心、崩落的山丘,作者皆系统、详致地讲述了相关知识。法布尔的文字历来通俗易懂而十分有趣,对读者有着极强的吸引力,《大地记》即秉承并凸显了这样的风格,是一部难得的科普佳作。
8、《地理大发现的故事》
【英】约瑟夫雅各布斯
本书中,作者以时间为轴线,从地理知识的发源地开始,用通俗易懂的语言介绍了人类通过征服、扩张、贸易和沟通交流对地理知识不断认知的过程。透过地理发现的历史故事,我们可以了解到地图和地理知识是如何被人记录下来的。(好书推荐尽在推荐书:www.tuijianshu.net)
9、《地理学发达史》
英]迪金森[英]霍华士
《地理学发达史》分古代文明中的地理学、希腊的哲学家和史学家、托勒密、欧洲地理学上复兴时期的开始、葡萄牙人的海外拓植、德国学派、十九世纪的探险事业和绘画术、洪堡德和李戴尔、自然地理学的发达、人生地理学的发达、生物地理学的发达、区域地理学的概念等20章。
9. 有没有类似《我在末世有套房》的书推荐
末世超级商人就是和我在末世有套房特别的类似,主要讲的我只是一名普通的商人,我的职责,就是将两个时空的商品相互贩卖。其实末世的食粮,如同金子一般珍贵,这个当然是不能放手。就如同套房如金子一般珍贵。
10. 有哪些不错的纪录片
有:《地球》《就是这样》《旅行到宇宙边缘》《生命故事》《战争》。
1、《地球》
这是一部介绍地球以及大自然的纪录片,由英国和德国在三年之内联合制作,通过对地球生命的记录,对美丽自然景象还要动物的生命历程,表现了自然界生命的神奇。加上和谐的配乐,整个画面非常舒服。
2、《就是这样》
这个是关于迈克尔·杰克逊的任务纪录片,迈克尔·杰克逊于2009年6月25日去世,至此音乐界,一颗巨星消逝。而迈克尔·杰克逊已经准备好的告别演唱会,也无法举行。幸好他所有的付出被记录了下来。
3、《旅行到宇宙边缘》
看了这部纪录片,会让人感受到自然的无穷,以及人类的渺小。从地球周变的星球开始一步步探测到人类目前所知道的宇宙的边缘,这部纪录片对天文爱好者来说不容错过。
(10)经典人文地理末日扩展阅读:
纪录片的分类:
1、历史
指再现过去时代的历史事件的纪录像片。它所表现的人物和事件须准确反映历史的本来面目,不能违反历史的真实,不能用演员扮演。可以运用历史影片数据、历史照片、文物、遗迹或美术作品进行拍摄。影片应具有文献价值。如《辛亥风云》、《两种命运的决战》、《淮海千秋》等。
2、传记
指纪录人物生平或某一时期经历的纪录像片。它与一般时事报导片或历史纪录片的区别在于以特定的人物为中心,不允许用演员扮演,也不可有虚构的情节和人物。如《诗人杜甫》、《伟大的孙中山》等。仅表现某一人物的某一侧面的人物肖像片、人物速写片等也属于此类。
3、生活
指记录人们现实生活的各种情况及状态的纪录像片。这是有别于其它纪录片的,因为内容完全是不需要演员参加演出的,而是反映了活生生的真人与真事。
4、人文地理片
指探索一定地区的自然状况,或介绍社会风习、城乡风貌的纪录片。如《黄山奇观》、《漫游柴达木》、《土林探奇》等。
5、舞台
指纪录舞台演出实况的纪录像片。对舞台演出的歌舞、戏剧、曲艺等进行现场拍摄,可以根据需要对演出节目进行剪裁、删节,但对演出内容不能改编、增添,以区别于根据舞台节目改编的舞台艺术片。如《民间歌舞》等。中国第一部彩色舞台纪录片是1953年拍的《梁山伯与祝英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