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地理人文 » 经典人文地理切尔诺贝利核电站

经典人文地理切尔诺贝利核电站

发布时间: 2021-03-08 01:03:45

Ⅰ 震惊世界的切尔诺贝利核电站爆炸事故是什么

1986年4月26日凌晨1时许,来随着一声突然的震天源动地的巨响,火光四起,烈焰冲天,火柱高达30多米。位于前苏联乌克兰地区基辅以北130千米的普里皮亚特市的核电站发生猛烈爆炸,爆炸源是4号反应堆。厂房屋顶被炸飞,墙壁坍塌,大量的碘和铯等放射性物质外泄,使周围环境的放射剂量高达200伦琴/小时,为允许指标的2万倍,1700多吨石墨成了熊熊大火的燃料,火灾现场温度高达2000℃以上。爆炸致使299人受到大剂量辐射,19人死亡,179人送医院治疗。这就是震惊世界的切尔诺贝利核电站爆炸事故。

Ⅱ 1986年发生于哪国的切尔诺贝利核电站事故是世界核电史上最严重的事故

前苏联,如今的乌克兰共和国

Ⅲ 1986年切尔诺贝利核电站发生在当时的哪个国家

切尔诺贝利核电站位于乌克兰北部,距乌克兰首都基辅大概140公里

Ⅳ 切尔诺贝利核电站的具体位置在哪里。

切尔诺贝利核电抄站位于乌克袭兰普里皮亚季镇附近,距切尔诺贝利市西北18公里,距离乌克兰和白俄罗斯边境16公里,距乌克兰首都基辅以北110公里。

切尔诺贝利核电站是前苏联最大的核电站,与1977年开始启动使用,总有4台机组。1986年4月26日四号反应堆发生了爆炸是当时世界上最严重的一次核事故。

(4)经典人文地理切尔诺贝利核电站扩展阅读:

1986年4月25日,切尔诺贝利核电站的4号动力站开始按计划进行定期维修。然而由于连续的操作失误,4号站反应堆状态十分不稳定。

1986年4月26日对于切尔诺贝利核电站来说是悲剧开始的日子。凌晨1点23分,两声沉闷的爆炸声打破了周围的宁静。随着爆炸声,一条30多米高的火柱掀开了反应堆的外壳,冲向天空。反应堆的防护结构和各种设备整个被掀起,高达2000℃的烈焰吞噬着机房,熔化了粗大的钢架。

携带着高放射性物质的水蒸气和尘埃随着浓烟升腾、弥漫,遮天蔽日。虽然事故发生6分钟后消防人员就赶到了现场,但强烈的热辐射使人难以靠近,只能靠直升飞机从空中向下投放含铅和硼的沙袋,以封住反应堆,阻止放射性物质的外泄。

Ⅳ 前一段时间有部外国电视剧讲述切尔诺贝利核电站,叫啥来着

就叫 切尔诺贝利

Ⅵ 切尔诺贝利核电站的反应堆的缺陷在哪里

切尔诺贝利核电站安装的是РБМК-1000型反应堆,它属于压力管式石墨专慢化沸水反应堆。这属种反应堆,偏偏是拥有严重设计缺陷的产品。因为设计缺陷,当反应堆在低功率时非常不稳定,在温度上升时存在输出能量在短时间内达到危险水平的倾向。根据后来的调查,设计者知道反应堆在某些情况下会出现危险,但蓄意将其隐瞒。

从反应堆中拔出了超过安全操作规定规程规定数量的控制棒,空泡效应的反应逐渐加剧,此时对反应堆进行操作将变得不稳定且更加危险。

(6)经典人文地理切尔诺贝利核电站扩展阅读:

1986年4月26日,世界上最严重的核事故在切尔诺贝利核电站发生。位于乌克兰基辅(Ukraine)市以北130公里左右基辅州普里皮亚季镇附近的切尔诺贝利核电站第四号反应堆发生了爆炸,污染了欧洲的大部分地区,国际社会广泛批评了苏联对核事故消息的封锁和应急反应的迟缓。

2019年7月10日,乌克兰切尔诺贝利核电站的新掩体管理权从跨国合资公司“诺瓦卡”移交至乌克兰政府,并正式投入使用。同日,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签署法令,计划将切尔诺贝利打造成官方旅游景点。

Ⅶ 美国记录片讲述切尔诺贝利核电站爆炸后30多年后的如今的情况!记录片中文名:(人间最后的净土)

美女挺漂亮的

Ⅷ 切尔诺贝利核电站的地理位置

切尔诺贝利核电站(51°23′14″N 30°06′41″E / 51.38722°N 30.11139°E / 51.38722; 30.11139)位于乌克兰普里皮亚季镇附近,距切尔诺回贝利市西北18公里(答11英里) ,距离乌克兰和白俄罗斯边境16公里(10英里),距乌克兰首都基辅以北110公里(68英里)。

Ⅸ 切尔诺贝利核电站泄露事件的详细资料和相关故事

切尔诺贝利核电站 温德斯格尔事件,从最初的事故发生,到反应堆彻底毁坏,整个过程持续有两天时间。三里岛事件,从最初清洗设备的工作人员的过失开始,到反应堆彻底毁坏,整个过程只用了120秒。然而与1986年4月26日在距乌克兰的基辅市80英里处的核电站发生的事故相比,这一切就显得不算什么了。在切尔诺贝利核泄露事件中,整个过程持续不到40秒,48秒之后,整个反应堆系统就彻底瘫痪了。 切尔诺贝利4号反应堆发生的大灾难起源于一个实验。这个实验是想寻找一种办法,能够在反应堆停止工作之后、应急柴油机开始工作之前的这段时间,让涡轮发电机生产更多一点的电。在前苏联,安全体系极不完善,根本谈不上有什么安全意识,6种不同的安全系统都已停止了运行。他们做了许多危险的事情,每一件都极端危险。他们关闭了应急堆心冷却系统。他们这样做实际上等于关闭了在紧急情况下进入反应堆堆心的水阀门。事实上,他们还切断或阻塞了那些本来可以安全关闭反应堆的大量信号灯和仪器。 实验时间是星期六的凌晨1点,控制室内已倒班完毕,没有人知道谁关闭过什么。 为了这次实验,操作员降低了反应堆的功率,但在一定的功率水平之下,反应堆会变得很不稳定。于是他们试图通过加大蒸汽压力来弥补。就这样,堆心内的蒸汽变得温度极高。本来这种情况是可以通过控制杆来控制的,但操作员却没能及时控制。就这样,1986年4月26日凌晨1点23分,切尔诺贝利核电站发生了大爆炸。 由于事故发生在凌晨,当时核电厂的1万名工作人员都不在现场,附近城镇的街道、商场等公共场所也没有什么人,这就极大地减小了爆炸产生的辐射气浪给人们造成的伤害。 辐射的蔓延因风向、风力的改变而改变。在爆炸的当天,辐射显然主要集中在当地。到了28号,也就是爆炸的第3天,它已经被风吹向了前苏联北部的大部分地区,并且向斯堪的纳维亚继续蔓延。又过了一天,斯堪的纳维亚的更多地区以及东欧和德国的许多地区也受到了影响。5月5日,辐射进入了欧洲的大部分地区。 事故发生后,距出事地点最近的城镇,普瑞普特小城镇的居民,开始有组织地撤离。这座曾是4.5万人的家园,也由此变成了一座鬼城。路障隔断了这座空无一人的城镇。那些因执行公务而进入此地的卡车,也被禁止再在其它地区使用。 事故发生的情景究竟是怎样的?实际上在事故发生的7~9天里,渗透到反应堆地下室里的燃料聚结到了一起,冲出了反应堆地下室下面的水泥隔板,最终像火山一样,冲到了反应堆地下的混凝土房间,把热能释放出来,然后停了下来,并固化了。在第10天,这场事故才结束。 当然,对于那些勇敢的消防队员和核电厂工人来说,事故并没有结束。官方报道说牺牲了6名消防队员。但如果把因辐射而生病,并最终死亡的人员也算进去,就远远不止这个数字了。第二年,法庭对这次事故进行了审理,核电站的原站长被判了10年徒刑。 事故发生至今,人们一直在监控这一地区。他们发现,在切尔诺贝利周围或乌克兰,污染仍很严重。这些地方的面积大约有16万平方公里,差不多有英格兰、北爱尔兰和威尔士那么大,这里的土质已被彻底破坏了,在上面种不了任何农作物,它们全都被荒废了。 在切尔诺贝利,建起了一座博物馆,为后人讲述这段历史。切尔诺贝利将在今后的数百年里都不安全。辐射性最强的元素,比如铯137,它的半衰期是30年。所以要经过许多个30年,这种元素的结构才能够改变得能让人接近。在这片土地上,也许要经过一个关键性的时期之后,人们才能用自动化仪器做一些有益的事情,到时候可以逐渐把这些残骸密封起来以保证安全。不过,这将是一个非常漫长的过程。

求采纳

Ⅹ 我记得有看过一篇关于切尔诺贝利核电站巨鼠的故事,讲的是9个科学家去事故地点被老鼠吃了的故事~

l996年春天.美、饿、鸟三国派出了一个联合者察团共9名科学来到切尔诺贝利核电站的度墟上,研究1O年前那场震惊世界的核原料泄漏事件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抓住奇特的老鼠
自从事故发生后,电站周围1000多平方公里内无人敢入,这个禁区被当地人称之为“核地狱”。9名科学家全副武装,头戴防核辐射头罩,身穿防核辐射衣,手上戴的和脚上穿的是防核辐射手套和靴子。他乘坐4辆气车进入核泄露地区,并立即开始工作。当科学家们正在认真地按程序进行探测取样时,蓦地一阵刺耳的尖叫声从附近传来,只见一头像海狸鼠般大小的动物突然窜了出来。
“怪事,这里居然还会有动物”美国著名环保专家、考察团美方团长盖克喊道。
“快抓住它,这是活样本!”俄罗斯科学院院士、俄方团长扎加洛夫接着说。
两名乌克兰科学家连忙扑了上去,经过一番折腾,那只动物被活捉了。人们惊异地发现,它竟是一只变形的大老鼠!体长50多厘米,暗灰色的毛皮,牙齿像鲨鱼一样又长又锐利,爪子畸形却很锋利,露出的尖足足有2厘米长。它没有尾巴,眼睛像两颗红宝石,发出幽幽的红光。它被科学家抓住并关进笼子后,—边叫,一边拼命用尖牙咬笼子的细铁丝。但隔了—会,它就突然安静不动了。
第一个牺牲者
傍晚时分,当科学家们正忙着点燃篝火准备晚餐时,笼里的巨鼠又开始拼命扯咬铁条围栏,并发出一阵阵像狼嚎一样的啸叫声。“大家当心,前面还有怪鼠!”乌克兰考察团团长莫林斯基喊道。
众人一起朝着他手指的片向看去,只见不远处的乱石堆上,蹲着两只与笼内老鼠一样巨大的动物,眼睛里发出两道红光,似乎正盯视着科学家们。
扎加洛夫的助手伊凡手持一根金属帐篷杆走向乱石堆,想驱走老鼠。当他走到离老鼠约1米远时,两只巨鼠突然一跃而起,向他猛扑,一下便把他扑倒在地。随后,巨鼠选中伊凡头盔与防护衣之间露出的颈脖处凶残地又撕又咬,与此同时从四面八方又窜出来十几只巨鼠,一用而上,用它们锋利的前爪撕破了伊凡的防护衣,用尖锐的牙齿扯咬伊凡的身体。很快又有好几只巨鼠加入了撕食伊凡的行列中,啃骨头的声音清晰可闻,让人不寒而粟……
伊凡惨叫着在地上乱滚,就像是被狮群掀倒的斑马一般,他再也没能站起来。与此同时,鼠群瞪着血红的双眼向考察队员们逼了过来……
夜中人鼠大战
“快上汽车逃命!”盖克抢先拉着3名队员爬上了最近处的那辆军用运输卡车,扎加洛夫和另外3名队员则爬上了另辆军用吉普车。立刻,数十只眼冒红光的巨鼠向两辆已经开动的汽车追去,不顾一切的巨鼠窜上去便啃咬橡胶轮胎,但滚动的车轮一下于就把它们压得稀巴烂,不一—会,轮胎就粘满了巨鼠的血肉浆,车速自然减慢了。开出几十米后,巨鼠把轮船咬得漏气了,汽车动弹不得。巨鼠越聚越多,黑压压一大片团团围住汽车。
“各位,我们今天看来跑不掉了,非得进行场人鼠大战不可了。”扎加洛夫沉着地指挥大家布置车上的防御工事,卡车里堆放着的给养物资、科学仪器、—箱修车工具、两桶汽油,加上两支手枪,全都派上了用场。
盖克车上的两名坐在车厢两侧的科学家把车上的窗开了一道缝,吸引巨鼠将头钻入车内,然后用铁钎狠敲巨鼠的头;扎加洛夫车上的两名“勇士”则胃险冲下车去,用仅有的两支手枪向巨鼠射击,几乎百发百中,使许多巨鼠横尸车下。巨鼠的第一轮进攻终于被打退了。半小时后,巨鼠发动第二轮进攻,这次它们使用的是车轮大战,一次约5只巨鼠龇牙咧嘴咆哮着扑向汽车尾部,想咬穿车身钻进来。
车上的人只听到巨鼠的啃咬声,但后门的窗无法打开.他们只好把一个个酒瓶灌满汽油点燃后扔在汽车四周.形成了一道火墙。巨鼠见到火后便全部退下了。
巨鼠发动新攻击
黎明时,汽油用尽,火势渐灭,巨鼠又发动了第三轮攻击。此时,车上的工具、瓶子全部用尽了,子弹也打完了。鲍罗廷冷不防被只从他后面窜上来的巨鼠紧紧咬住脚踝,并把他拖下车,很快就被蜂拥而上的一群巨鼠围住吞食,车上的人眼睁睁看着他被巨鼠啃得只剩一难白骨,但谁都无能为力.如果下车的话,也会遭到同样的命运。
在另辆车顶上的盖克见状后说道:“各位,现在我们只好突围了,否则必死无疑。”说完便从车顶上一跃而下,拿着铁锤向空车飞奔而去。
其他人也下了车门跟在他后面飞奔。
盖克好几次回过身来与巨鼠恶战,巨鼠被他砸死了好几只,他总算逃进了空车,其余3人则被巨鼠吞食。与此同时,巨鼠已钻进了扎加洛夫的车,车内进行了一场人鼠大战。
但其他科学家终因寡不敌众而全军覆没。
一星期后,在携带轻重武器的—个连的部队护送下,俄、乌、美科学考察团由幸存的盖克带领再次进入该地区,捕杀消灭了所有能发现的全部巨鼠群。科学检测表明,这些怪鼠内的RNA和DNA物质经放射线辐射之后,发生突变,已成为地球上一个全新的鼠种—“杀人怪鼠”。

热点内容
鹿特丹港国家地理 发布:2021-03-15 14:26:00 浏览:571
地理八年级主要的气候类型 发布:2021-03-15 14:24:09 浏览:219
戴旭龙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发布:2021-03-15 14:19:37 浏览:408
地理因素对中国文化的影响 发布:2021-03-15 14:18:30 浏览:724
高中地理全解世界地理 发布:2021-03-15 14:16:36 浏览:425
工地质检具体干些什么 发布:2021-03-15 14:15:00 浏览:4
东南大学工程地质考试卷 发布:2021-03-15 14:13:41 浏览:840
中国地质大学自动取票机 发布:2021-03-15 14:13:15 浏览:779
曾文武汉地质大学 发布:2021-03-15 14:11:33 浏览:563
中国冶金地质总局地球物理勘察院官网 发布:2021-03-15 14:10:10 浏览:8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