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地理山脉图配走向
Ⅰ 中国地形图 主要山脉的走向:① 东西走向②东北西南走向③ 西北东南走向④南北走向 ⑤弧形山脉。 完整的!
1.东北--西南走向来
最西列是大兴安自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
中间-列是长白山-武夷山;
最东列是台湾山脉,其主峰玉山是我国东南沿海最高的山峰(3952m)。
2.东西走向
最北列是天山-阴山;
中间-列是昆仑山-秦岭;
最南列是南岭。
3.西北-东南走向,主要有阿尔泰山,祁连山、巴颜喀拉山等。多在我国西部。
4.弧形山系,是世界最高山脉喜马拉雅山,其主峰珠穆朗玛峰海拔8844.43米,为世界最高山峰,位于中国与尼泊尔交界处。
5.南北走向,主要有贺兰山、横断山脉等。
Ⅱ 地理,求中国17个山脉的名称和走向,最好有图或照片。(手画的也行但要标准)
东西走向的山脉主要有3列(主要包括5条山脉):北列为天山一阴山;中列为昆仑山—秦岭;南列为南岭。
东北—西南走向的山脉多分布在中国东部,主要也有3列(主要包括7条山脉):西列为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中列为长白山—武夷山;东列为台湾山脉。
西北—东南走向的山脉主要分布在中国西部,著名山脉有两条:阿尔泰山和祁连山。
南北走向的山脉主要有两条,分布在西南和西北,分别是横断山脉和贺兰山脉。
弧形山系由几条并列的山脉组成,由基本上东西走向转为南北走向而与横断山脉相接,其中最著名的山脉为喜马拉雅山
Ⅲ 中国山脉走向分布图
中国山脉是指中国境内延伸成脉状的山地。它是构成中国地理、中国地形和中国地势的回骨架,常常是不同答地形区的分界,山脉延伸的方向称作走向,中国山脉的分布按其走向可分为东西、东北、西北、南北、弧形5种。中国著名山脉有五岳、佛教四大名山等。东西走向的山脉主要有3列(主要包括5条山脉):北列为天山一阴山;中列为昆仑山—秦岭;南列为南岭。
东北—西南走向的山脉多分布在中国东部,主要也有3列(主要包括7条山脉):西列为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中列为长白山—武夷山;东列为台湾山脉。
西北—东南走向的山脉主要分布在中国西部,著名山脉有两条:阿尔泰山和祁连山。
南北走向的山脉主要有两条,分布在西南和西北,分别是横断山脉和贺兰山脉。
弧形山系由几条并列的山脉组成,由基本上东西走向转为南北走向而与横断山脉相接,其中最著名的山脉为喜马拉雅山,分布在中国与印度、尼泊尔等国边界上,绵延2400多千米,平均海拔6000米,其主峰珠穆朗玛峰,海拔为8844.43米,是世界最高峰。
Ⅳ 中国的主要山脉(按走向分)
我国的山脉主要有东西走向、东北—西南走向、南北走向、西北—东南走向等。 (1)东西走向的山脉:我国东西走向的山脉主要有三列:自北向南依次为:①天山——阴山;②昆仑山 ——泰山;③南岭(读我国地形图,明确它们的位置)。其中秦岭是划分我国南方与北方的重要地理界线。 秦岭南北的自然地理环境、社会经济发展有着巨大的差异。 (2)东北——西南走向的山脉,我国东北——西南走向的山脉也有三列:自西向东,依次为①大兴安岭 ——太行山——巫山——雪峰山。这一条线以西地形以高原、盆地为主,以东以平原、丘陵为主。②长白山脉——武夷山脉;③台湾山脉。三列山脉在地质历史时期是受挤压、隆起的褶皱山,在山脉之间的地带大多为沉降带,地质历史上沉积了丰富的有机质,因此形成了煤、石油(气)等矿产资源。 (3)南北走向的山脉主要有青藏高原东部边缘的横断山脉、宁夏西部的贺兰山等,其中横断山脉是由许多列南北走向的平行山脉组成。它们由北向南地势逐渐降低,山高谷深、山河相间,极大地阻碍了东西交通。 (4)其它走向的山脉还有:西北——东南的山脉,如阿尔泰山脉(位于新疆北部、中蒙、中俄边缘),祁连山山脉等;弧形山脉—喜马拉雅山脉,喜马拉雅山脉位于我国西南(中印、中尼边境),它是由几列平行排列的巨大山脉组成的山系。世界上海拔超过8000米的山峰大多集中于此,其中珠穆朗玛峰海拔8848米,是世界最高峰。珠峰是极好的登山、旅游、科考场所。
Ⅳ 中国的主要山脉图是什么
如图所示抄,主要山脉分布图袭:
Ⅵ 如何巧记中国地形图(山脉走向)
自己在纸上多画几次
Ⅶ 中国主要山脉的位置,名称和走向
1、大兴安岭:
【位置】:118°-123°E ,43.4°-52.6°N ,是东北平原与内蒙古高原的分界线
【走向】:东北——西南走向
2、长白山脉:
【位置】:123°40'-131°E,41°-44°30N,是辽、吉、黑三省东部山地的总称
【走向】:东北——西南走向
3、天山山脉:
【位置】:准噶尔盆地(中温带)与塔里木盆地(暖温带)分界线
【走向】:东西走向
4、太行山:
【位置】:36-40°N,112-115°E ,黄土高原与华北平原分界线
【走向】:东北——西南走向
5、贺兰山:
【位置】:38.8°N, 106°E ,位于宁夏与内蒙古交界处
【走向】:东北——西南走向
6、祁连山:
【位置】:36-39°N, 95°-103°E,位于青海省与甘肃省交界处
【走向】:西北东南走向
7、秦岭:
【位置】:34°N,100-112°E,南北方重要地理分界线
【走向】:东西走向
8、巫山:
【位置】:30-32°N,110°E ,西面为重庆,东面为湖北
【走向】:东北 ——西南走向
9、冈底斯山脉:
【位置】:29°-32°N ,79°-88°E,青藏高原南北重要地理界线
【走向】:西北——东南走向
Ⅷ 初中地理:图中山脉的走向是什么,并说明
东西走向的山脉主要有3列(主要包括5条山脉):
我国的山脉分布——北列为天山一阴山;中列为昆仑山—秦岭;南列为南岭。
东北—西南走向的山脉多分布在中国东部,主要也有3列(主要包括7条山脉):西列为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中列为长白山—武夷山;东列为台湾山脉。
西北—东南走向的山脉主要分布在中国西部,著名山脉有两条:阿尔泰山和祁连山。
南北走向的山脉主要有两条,分布在西南和西北,分别是横断山脉和贺兰山脉。
弧形山系由几条并列的山脉组成,由基本上东西走向转为南北走向而与横断山脉相接,其中最著名的山脉为喜马拉雅山,分布在中国与印度、尼泊尔等国边界上,绵延2400多千米,平均海拔6000米,其主峰珠穆朗玛峰,海拔为8844.43米,是世界最高峰。
重要意义:
中国成千上万的山脉构成中国地理、中国地形和中国地势的骨架, 有许多山脉又有极其重要的作用。比如:
秦岭——淮河,是中国亚热带和暖温带的分界线; 是中国 800 毫米年等降水量线和一月均温 0℃等温线经过的地区。是中国南方地区与北方地区分界线; 中国南方水田农业与北方旱地农业界线; 中国河流有无结冰期界线,江汉谷地与渭河平原界线,四川盆地与黄土高原的界线; 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和温带落叶阔叶林的界线;两年三熟与一年两熟制、水稻和小麦杂粮的界线; 长江水系与黄河水系的分界线。
昆仑山,祁连山、 横断山是我国地形第一级阶梯与第二级阶梯分界线。
太行山、巫山、雪峰山构成第二阶梯与第三阶梯的分界线。
巴颜喀拉山是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分界线,长江水系与黄河水系分水岭,青海省与西藏自治区界线。
大兴安岭,半湿润地区与半干旱地区分界线,400 毫米年等降水量线,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分界线,第二级阶梯与第三级阶梯分界线,内蒙古高原与东北平原分界线,内流区域与外流区域的分界线,传统放牧区与传统农耕区分界线,森林景观与草原景观界线,黑龙江省与内蒙古自治区界线。
武夷山是江南丘陵与浙闽丘陵,福建省与江西省界线。
南岭是热带季风气候区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界线,热带季雨林与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界线,积温 7500℃经过地区,华中亚热带湿润地区与华南热带湿润地区界线,江南丘陵与两广丘陵,长江水系与珠江水系界线 。
怒山是太平洋水系与印度洋水系界线,云南省与西藏自治区界线,怒江、澜沧江分水岭。
大巴山是江汉谷地与四川盆地界线 四川省与陕西省界线 汉江与嘉陵江的分水岭。
Ⅸ 中国地形图 主要山脉的走向:① 东西走向 北列:什么山脉-什么山脉,中列:什么山脉-什么山脉,南列:什
1.东北--西南走向
最西列是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
中间-列是长白山-武夷山;
最东列是台湾山脉,其主峰玉山是我国东南沿海最高的山峰(3952m)。
2.东西走向
最北列是天山-阴山;
中间-列是昆仑山-秦岭;
最南列是南岭。
3.西北-东南走向,主要有阿尔泰山,祁连山、巴颜喀拉山等。多在我国西部。
4.弧形山系,是世界最高山脉喜马拉雅山,其主峰珠穆朗玛峰海拔8844.43米,为世界最高山峰,位于中国与尼泊尔交界处。
5.南北走向,主要有贺兰山、横断山脉等。
Ⅹ 中国山脉走向
中国山脉的分布按其走向可分为5种情况。
1、东西走向的山脉主要有3列(主要包括5条山脉):北列为天山一阴山;中列为昆仑山—秦岭;南列为南岭。
2、东北—西南走向的山脉多分布在中国东部,主要也有3列(主要包括7条山脉):西列为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中列为长白山—武夷山;东列为台湾山脉。
3、西北—东南走向的山脉主要分布在中国西部,著名山脉有两条:阿尔泰山和祁连山。
4、南北走向的山脉主要有两条,分布在西南和西北,分别是横断山脉和贺兰山脉。
5、弧形山系由几条并列的山脉组成,由基本上东西走向转为南北走向而与横断山脉相接,其中最著名的山脉为喜马拉雅山,分布在中国与印度、尼泊尔等国边界上,绵延2400多千米,平均海拔6000米,其主峰珠穆朗玛峰,海拔为8844.43米,是世界最高峰。
(10)中国地理山脉图配走向扩展阅读
在中国成千上万的山脉中, 有许多山脉又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1、秦岭
秦岭——淮河是中国亚热带和暖温带的分界线; 是中国 800 毫米年等降水量线经过地区; 是中国一月均温 0℃等温线经过地区,是中国积温 4500℃经过地区,是中国湿润地区与半湿润地区分界线; 中国南方地区与北方地区分界线。
秦岭——淮河还是中国南方水田农业与北方旱地农业界线; 中国河流有无结冰期界线,江汉谷地与渭河平原界线,四川盆地与黄土高原的界线; 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和温带落叶阔叶林的界线;两年三熟与一年两熟制、水稻和小麦杂粮的界线; 长江水系与黄河水系的分界线。
2、大兴安岭
大兴安岭,半湿润地区与半干旱地区分界线,400 毫米年等降水量线,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分界线,第二级阶梯与第三级阶梯分界线,内蒙古高原与东北平原分界线,内流区域与外流区域的分界线,传统放牧区与传统农耕区分界线,森林景观与草原景观界线,黑龙江省与内蒙古自治区界线。
3、昆仑山
昆仑山,第一级阶梯与第二级阶梯分界线,青藏高原与塔里木盆地界线,西北干旱半干旱区与青藏高寒区界线,青藏地区与西北地区界线,西藏藏族自治区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界线。
4、祁连山
祁连山,暖温带与中温带界线,第一级阶梯与第二级阶梯分界线,青藏高原(柴达木盆地)与河西走廊界线,青藏高原与内蒙古高原界线,青海省与甘肃省界线。
5、天山
天山,准噶尔盆地与塔里木盆地界线,暖温带与中温带界线界线,冬小麦与春小麦界线 南疆与北疆界线。
6、阴山(长城)
阴山是内蒙古高原与黄土高原界线,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分界线,内流区域与外流区域的分界线,冬小麦与春小麦界线,传统放牧区与传统农耕区分界线 200 毫米年等降水量线,半干旱地区与干旱地区界线,北方少数民族与南方汉民族界线。
7、贺兰山
贺兰山,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分界线 200 毫米年等降水量线,半干旱地区与干旱地区界线,内蒙古温带草原地区与西北温带及暖温带荒漠地区。
8、巴颜喀拉山
巴颜喀拉山,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分界线,长江水系与黄河水系分水岭,青海省与西藏自治区界线。
9、横断山
横断山,第一级阶梯与第二级阶梯分界线,亚热带季风气候区与青藏高寒气候区界线,青藏高原与四川盆地及云贵高原,西藏自治区与云南、四川界线
10、太行山
太行山,第二级阶梯与第三级阶梯分界线,黄土高原与华北平原界线,山西省与河北省界线。
11、巫山
巫山,第二级阶梯与第三级阶梯分界线,四川盆地与长江中下游平原界线,重庆与湖北省界线。
12、雪峰山
雪峰山,第二级阶梯与第三级阶梯分界线,云贵高原与江南丘陵界线。
13、武夷山
武夷山,江南丘陵与浙闽丘陵,福建省与江西省界线。
14、南岭
南岭,热带季风气候区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界线,热带季雨林与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界线,积温 7500℃经过地区,华中亚热带湿润地区与华南热带湿润地区界线,江南丘陵与两广丘陵,长江水系与珠江水系界线 。
15、怒山
怒山,太平洋水系与印度洋水系界线,云南省与西藏自治区界线,怒江、澜沧江分水岭。
16、大巴山
大巴山,江汉谷地与四川盆地界线 四川省与陕西省界线 汉江与嘉陵江的分水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