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中国罗甸奇坑
1. 1、地理中国“奇水迷岛”,奇在什么地方
水温。颜色。都与其他地方不一样。
中国的水。岛屿非常的多。有些地方。非常有特色。表现出很奇怪,很迷人的地方。如颜色。水温。
所以说,中国骑水迷倒奇就在颜色和水温。
2. 中央十套地理中国第169期天坑,仙人洞是怎样形成的
地质运动和河流冲刷形成
3. 罗甸云干人文地理特征
大关精神的发源地一一云干,位于罗甸县城东北部,距离县城11公里,东连沫阳镇,南临龙坪镇,西与板庚乡和边阳镇相邻,北同栗木乡接壤,总面积105.7平方公里,地 势北高南低,平均海拔800米,年平均降雨量
资源优势
编辑
1、云干乡距罗甸县城仅有11公里,城乡公交车直达云干;属三等级公路的大关沥青路从乡境内横穿而过,向北通往省城贵阳,向南通往黔南州府都匀,交通便捷。
2、南部荒坡较多,气候温和,较适合发展经果林、经济林种植;早熟蔬菜种植已成为农民增加收入的重要途径之一;北部气候寒冷,较适合药材种植,喀斯特山区面积广阔, 野生动、植物和中药材种类繁多,物种资源丰富。
3、云干畜牧养殖业发展历史悠久,是罗甸县城肉类产品主要供应地,畜牧业发展潜力大。
4、大关是云干的品牌,知名度高,将充分利用“大关”这个品牌发展喀斯特生态旅游业,旅游资源利用前景广阔。
5、乡境北部喀斯特山区,石灰岩、泥(页)岩丰富,石块大且厚,石材加工利用潜力大。
生态旅游
编辑
一、大关村位于罗甸县城北部,北连平塘打岱河天坑、毛坪原始次森林,西与三叠纪板庚滩相邻,东北与省级风景名胜区大小井接壤,南与即将形成龙滩库区水域相通,距县城16.8公里,年均气温16.6℃,素有 “天然氧吧”、“避暑纳凉天然圣地”之称。
二、大关是我省反贫困的一面旗帜,一个艰苦奋斗改变生存和发展条件的典型,大关以“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坚忍不拔、苦干实干”的十六字创业精神享誉全国,大关人多年来艰苦奋斗的精神到今天已形成一种大关文化,同时也是大关旅游最独特的人文景观资源。
三、大关喀斯特地质地貌奇观,保存完好的原始次森林、珍稀植物物种,茂密的翠竹,成片的杜仲、椿树、杉树挺拔在崇山峻岭间,乱石山上镶嵌着块块梯田,已是岩山披绿装,稻田水汪汪,到处郁郁葱葱,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交相辉映,相得益彰。大关保存较完好的自然生态植被,融山、缝、坑、林、竹、石为一体,组合成一幅幅立体山水画卷。为旅游观光提供了独有的地质、生态、人文景观。
社会经济建设
编辑
“十一五”期间,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乡上下发扬大关精神,全
面落实科学发展观,认真落实县委“希望在山、前景在水、致富在路、关键在人”的发展思路,抓好蔬菜、脐橙、核桃、畜禽、务工为主的助民增收产业,实施
“3211”助民增收工程和“185”现代农业示范工程,建设万元田、万元土、万元山;认真落实好国家各项惠民政策,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好的成效,全乡经
济快速发展、社会和谐稳定、农民增收致富。到2010年,全乡地区生产总值实现8125万元,粮食产量3400吨,大牲畜存栏3392头,生猪存栏
16743头,家禽存笼50300羽,农民人均纯收入3824元,人均占有粮食555公斤,蔬菜种植13000亩,脐橙种植11000亩,核桃种植
3000亩,种草养羊4300只,修建小水池1200口,完成6个村的农网改造,完成危房改造241户,中学生入学率达98%以上,人口自然增长率
6.7‰,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达97%,954户2593人享受农村低保政策。
“十二五”期间,全乡将围绕县委、县政府“加速发展、加快转型、增比进
位、推动跨越”的主基调,按照“希望在山、前景在水、致富在路、关键在人”的发展思路,紧扣“干部要干、作风要优、工作要实、发展要快、学习要勤、风气要
正、形象要好、环境要美”的工作目标。抓好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建设“团结、务实、勤奋、廉洁”领导班子;抓好以水电路为主的基础设施建设,不断改善人民群
众的生产生活条件;抓好“集团帮扶、整乡推进”扶贫开发项目落实,发展好脐橙、核桃、蔬菜、养殖、务工等特色助民增收产业,到“十二五”期末,实现人均3
亩果(脐橙或核桃)、1亩菜、每户有1人常年在外务工,实现农民人均纯收入9000元以上的发展目标。
特色产业
编辑
云干脐橙
脐橙营养丰富,含有人体所必需的各类营养成份。据检测,每100ML鲜橙
汁含:热量207焦耳,蛋白质0.9g,脂肪0.2g,氨基酸203.9mg,维生素A0.127mg,维生素B10.08mg,维生素B20.03mg
维生素C60mg,并富含钙、铁、磷等元素, 脐橙果汁中含可溶性固型物11-15% ,每100毫升果汁中含糖
11.0-13.0克,含柠檬酸0.80-0.95克,
维生素C55-75毫克。此外还含有丰富的维生素B1.维生素B2.维生素P、胡萝卜素、钙、磷、铁、镁、钾、钠,还含有(R)-柠檬油、香豆素、黄酮类
化合物、柠檬苦素类似物、类胡萝卜素、甘油糖脂质、Y啶酮、果胶等防癌物质。为优良的保健营养绿色食品,经常食用具有降低胆固醇、分解脂肪、减少有色金属
和放射性元素在人体内积累、清火养颜、防癌抗癌、延年益寿之功效。成熟果实果皮的油胞和果肉的汁胞中含有高级醇、醛、酮、挥发性有机酸及萜烯类等,散发出
诱人的香气,置之幽香满室,食之清香盈口,是深受人们喜爱的果品。
近年来,该村围绕县委、县政府“希望在山、前景在水,致富在路,关键在
人”的发展思路,加速发展,加快转型,实施
“3211”助民增收工程脐橙产业化2015亩,涉及种植农户415户1643人,其中2007年实施297亩,
2008年实施2018亩。2010年有297亩脐橙初步产生效益,实现经济收入95.04万元,扣除成本8.9万元,纯收入86.14万元。推广面积最
大的有该村支部书记付涛种植20亩,实现收入达7万余元,种植最少的有1亩以上,收入在3000元以上。道角村按照规模做大、结构调优、效益增加的原则,
实现脐橙滚雪球式发展,做大做强脐橙特色优势产业,把道角村打造成罗甸高效、精细化农业示范村,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促进全村经济社会又好又快、更好
更快地发展,今年,2015亩脐橙可全部产生效益,预计收入644.8万元,人均增收3568元。目前较大脐橙发展基地还有幸福村、干里村。
1000毫升,属亚热带半湿润季风气候。全乡辖幸福村、八木村、云盘村、道角村、中交村、中心村、干里村、大关村、打拥村、永进村10个行政村92个村民小组2818户,总人口12283人,居住着汉、布依、苗等民族,少数民族占32%,现有耕地9372亩,其中田4030亩,土5342亩。
4. 《地理中国》观后感 5篇
【一】
《地理·中国》是中央电视台科教频道科普类电视栏目。该栏目以地质科考为线索,以普及地理学知识为宗旨,介绍地质学的新发现、新成果、新探索,展示地质地貌的新、奇、特、美。它在带着观众感受大自然神奇魅力的同时,传播科学知识,并传播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相互依存的理念,对于我们正在汲取知识营养的青少年来说,观赏性特强。
《地理·中国》栏目,采用外景行进式拍摄与主持人演播室串联的形式,展示地质科考的过程,讲述地质科学的原理。演播室部分,主持人要对关键的科学知识、原理进行介绍,并通过道具、实验进行演示,展现地质地貌的结构、成因及演变,展示地质学的魅力。
首先它题材宽广,观赏性强。中国的辽阔大地,蕴涵着全世界最丰富的地理、地貌资源,这为《地理·中国》栏目提供了丰富的选题内容和创作空间,大自然神奇、瑰丽、壮美的景观,也会使节目具有很强的观赏性。
其次它解密自然,知识性强。《地理·中国》栏目,以对自然现象的探问为发端,以地质科考为线索,通过展示地质科考的推理和求证过程,揭示科学原理,普及科学知识,以满足观众对自然的好奇和求知心理,具有很强的知识性。
其三它行进式科考拍摄,可视性强。 “以行进中的地质科考”为主线,摄制组跟随地质专家,在科考行进中发现问题,求证问题,解答问题。既有科考问题求证过程的悬念吸引,又有行进式拍摄的新奇看点,使节目具备很强的期待性和可视性。
【二】
《地理·中国》观后感
《地理·中国》是中央电视台科教频道科普类电视栏目。该栏目以地质科考为线索,以普及地理学知识为宗旨,介绍地质学的新发现、新成果、新探索,展示地质地貌的新、奇、特、美。它在带着观众感受大自然神奇魅力的同时,传播科学知识,并传播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相互依存的理念,对于我们正在汲取知识营养的青少年来说,观赏性特强。
《地理·中国》栏目,采用外景行进式拍摄与主持人演播室串联的形式,展示地质科考的过程,讲述地质科学的原理。演播室部分,主持人要对关键的科学知识、原理进行介绍,并通过道具、实验进行演示,展现地质地貌的结构、成因及演变,展示地质学的魅力。
首先它题材宽广,观赏性强。中国的辽阔大地,蕴涵着全世界最丰富的地理、地貌资源,这为《地理·中国》栏目提供了丰富的选题内容和创作空间,大自然神奇、瑰丽、壮美的景观,也会使节目具有很强的观赏性。
其次它解密自然,知识性强。《地理·中国》栏目,以对自然现象的探问为发端,以地质科考为线索,通过展示地质科考的推理和求证过程,揭示科学原理,普及科学知识,以满足观众对自然的好奇和求知心理,具有很强的知识性。
其三它行进式科考拍摄,可视性强。 “以行进中的地质科考”为主线,摄制组跟随地质专家,在科考行进中发现问题,求证问题,解答问题。既有科考问题求证过程的悬念吸引,又有行进式拍摄的新奇看点,使节目具备很强的期待性和可视性。
通过观看《地理·中国》,是我更加热爱祖国的大好河山,更加培养了我的学习兴趣,更加坚定了我成为祖国建设有用之栋梁才的理想信念。
【三】
通过观看《地理·中国》,是我更加热爱祖国的大好河山,更加培养了我的学习兴趣,更加坚定了我成为祖国建设有用之栋梁才的理想信念。我认为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人与自然之间具有一体性
自古以来就存在着把人与自然对立起来的观点,特别是到了近代社会,人们改造自然的能力迅速增强,往往把自己摆在自然的对立面,宣称要战胜和征服自然。针对这种观点,恩格斯明确指出;“我们连同我们的肉、血和头脑都是属于自然界和存在于自然之中的”。随着自然科学的大踏步前进,“我们越来越有可能学会认识并因而控制那些至少是由我们的最常见的生产行为所引起的较远的自然后果。但是这种事情发生得越多,人们就越是不仅再次感觉到,而且也认识到自身和自然界的一体性,而那种关于精神和物质、人类和自然、灵魂和肉体之间的对立的荒谬的、反自然的观点,也就越不可能成立了……。”在恩格斯看来,人不是处于自然的外部,而是自然的产物和组成部分。他讲的人与自然的一体性,就是指人本身具有作为自然的产物并始终归属于、依存于自然的属性。
事实上,人类作为一个生物物种的确是自然界的一部分,人体的生命活动始终遵循自然规律。在自然界的长期演化中,人类形成了超越其他物种的智能,并建立起极其复杂而严密的社会组织体系。虽然人类同其他生物和无生命的物质相比具有许多不同的特征,特别具有高度的能动性和创造性,但是人类本身是自然长期进化的结果,而且始终同自然之间保持着物质、能量和信息的交流。没有人类,自然照样存在,即自然不依存于人类;但是人类只有在一定的自然环境中才能生存,即人类始终依存于自然。 理解人与自然的一体性,有助于人与自然关系的正确定位。
二、认识和正确运用自然规律
恩格斯认为,人所以比其他一切生物强,是因为人“能够认识和正确运用自然规律。” “我们一天天地学会更正确地理解自然规律,学会认识我们对自然界的习常过程所作的干预所引起的较近或较远的后果。”认识和正确运用自然规律是人类力量的源泉,也是人与其他生物最本质的差别。
在现实中,人们往往只是注意生产行为所引起的较近的后果,而对较远的后果缺乏认识;等到这种较远的后果经过积累而变得相当严重时才引起关注,最终造成巨大损失,甚至难以治理和挽回。这个问题在近代社会已经暴露,欧亚一些地方砍伐森林,导致水土流失和自然灾害就是如此。恩格斯对这个问题给予了富有远见的关注,告诫人们要学会预见和控制生产行为干预自然所引起的较远的后果。联想当今世界面临的一系列环境问题,重温恩格斯的教诲和告诫,人们应当有所启示和感悟。
三、不要过分陶醉于对自然界的胜利
大量的森林被砍伐,大量的水被污染`浪费,大量的野生动物被猎杀……头顶的天空不像以前那么蔚蓝了,脚下也再不是一方净土了.水龙头里那清澈的水再流多久就会干?多少濒临灭绝的动物朋友还正在挣扎?人类究竟是聪明还是愚蠢?
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中,人类已处于主动地位。当人的行为违背自然规律、资源消耗超过自然承载能力、污染排放超过环境容量时,就将导致人与自然关系的失衡,造成人与自然的不和谐.
自然妈妈她太慷慨了!我们习惯了索取,一旦这位慷慨的妈妈无法提供给我们生活的资源,或者我们的行为激怒了她,她要给我们颜色瞧瞧!那我们的下场只有是灭亡!如果人类不及时改变发展模式,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长此下去,地球也有可能成为不再适合人类居住的星球。人类的生存须要依赖自然,我们是否该给她多一点关心,爱护呢?我们和自然必须平等对待,必须和自然结成一体! 马克思说过:“人同自然界的完成了的本质的统一,是自然界的真正复活”。
说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打个比方,我们砍一棵树就栽一棵树.要尽我们一切力量来补偿以前的过失.善待身边的一草一木,不伤害我们的好朋友—动物……
有人说“人类创造和发现科学,最终毁于科学”!这句话说的也不无道理,想一想,我们天天想者要怎么来更好的利用自然,拿自然来做实验,这样是生活的好了,那~咱们的子孙后代怎么办呢?
要想长久地生存在这美丽的地球,就得和身边的朋友打好关系,以前欠别人的,要赶紧还一还.而这种事情光靠一人是绝对不够的,这是你我的责任.最后,还是记住世界地球日的主题吧: “善待地球——科学发展,构建和谐.”
5. 罗甸县的旅游资源
罗甸具有南亚热带特抄色的岩溶地貌奇观,风光秀丽,旅游资源丰富。大小井风景区岩溶坍塌千姿百态,明河暗流优美如画,被中外专家誉为“中国的伏克留兹泉”、“东方洞穴 博物馆”。有世界绝无仅有的地质考察经典圣地----三叠纪板庚滩,享誉国内外,美丽的罗苏河谷风光和神奇的大亭九十九个堡令人流连忘返、回味无穷。山、水、石、洞、林等 景观充分体现了罗甸山水险、峻、奇、美、幽的特点,加之龙滩水电站开发,罗甸将会成 为千岛之湖,成为贵州及黔桂一带的旅游大县。
罗甸有中国最年轻的湖泊——高原千岛湖风光,有中法洞穴专家推崇的神奇“东方洞穴博物馆”大小井,这个省级风景名胜区可与世界著名的旅游胜地——法国南部的伏克留滋泉相媲美;有“三叠纪”大贵州滩(板庚滩),比美国黑西奇弯号称研究现代碳酸盐岩“经典圣地”的巴哈马滩更为理想;有神秘莫测的打黛河天坑群;有南方特色的少数民族风情;有鬼斧神工、浑然天成的红水河奇石。这是人们第二生存空间理想乐园。
6. 地理中国,联系方式
CCTV-10《地理中国》属科普类电视栏目。以地质科考为线索,以普及地理内学知识为宗旨,介绍容地质学的新发现、新成果、新探索,展示地质地貌的新、奇、特、美。栏目在带着观众感受大自然神奇魅力的同时,传播科学知识,并传播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相互依存的理念。
7. 地理中国节目放的那个两口神奇的上井和下井那个地方在哪里不知道的别乱说!!!
四川省广安市武胜县飞龙镇木井村
位于伟人邓小平故里广安市武胜县飞龙镇木井回村,矩离最近的答高速工路为岳武路,在岳武路飞龙镇路段,通过一条乡道直达木井村。车行约十几分钟,步行约40分。
武胜县飞龙镇木井村的故事因两口神奇的木井开始,它们相距仅4米,上下落差1米,但两口井好像约好似的,一年要变两次“魔术”:端午节后,你变浑浊我变清澈,你放微臭我献香甜;中秋节后,它俩又双双“对变”。一年四季,两口井交替供人饮用。
8. 求《地理中国》每集简介
地理中国,每集简介。
1柴河地质探秘【哈拉哈河火山群支脉发现】
2巨洞之谜【格凸河暗河洞穴】
3鄱阳湖的奥秘【鄱阳湖】
4解密远古之花 上【达尔文讨厌之谜的破解】
5解密远古之花 下
6黄土中的秘密【洛川黄土剖面】
7太行山中的奇观【赞皇县赤壁长墙】
8石林传奇【路南石林】
9赤水观瀑【赤水丹霞地貌】
10黄龙的诉说【黄龙钙华】
11沙海的奥秘【巴丹吉林沙漠】
12鸭绿江神韵【鸭绿江】
13天露池之谜【丰宁第四纪冰川遗迹】
14嵩山探秘【嵩山五世同堂地质奇观】
15山中奇境【乐业 大石围天坑】
16会飞的山峰【葛仙山】
17神奇的小岛【南碇岛六边形石柱】
18深藏的美丽【九寨沟】
19走进龟峰【龟峰丹霞区象形石】
20红岩石瀑【大洪山琵琶湖红岩石瀑】
21洞穴奇观 上【武隆芙蓉洞喀斯特】
22洞穴奇观 下
山河探秘第一部
23神秘的巨洞【同第二集】【山河探秘第一部第一集】
24探索长崖之谜【同第七集】【山河探秘第一部第二集】
25少林传奇【同第十四集】【山河探秘第一部第三集】
26大漠寻奇【同第十一集】【山河探秘第一部第四集】
27山中奇观【同第九集】【山河探秘第一部第五集】
28石林亿万年【同第八集】【山河探秘第一部第六集】
29好大一个湖【同第三集】【山河探秘第一部第七集】
30塔里木河探秘【塔里木河】
31龙虎山探奇【龙虎山洞穴和古火山口】
32游历地心【天柱山超高温高压变质带】
33生命之石【延庆县千家店盆地硅化木群】
34万柱迷谷【临海市六边形流纹石柱群】
35塘中的发现【海口双池岭 罗京盘玛珥式火山群】
36峡谷行【大渡河金口河大峡谷】
37水下的博弈【治理黄河】
火山的奥秘
38巨灾后的反思【马提尼克岛圣皮埃尔培雷火山大爆发】【火山的奥秘第一集】
39险象环生【夏威夷火山空难救援】【火山的奥秘第二集】
40零距离接触 上【火山专家考察活火山】【火山的奥秘第三集】
41零距离接触 下【火山的奥秘第四集】
42感知火山脉搏【火山专家研究火山喷发】【火山的奥秘第五集】
43破解火山密码 上【火山专家检测火山喷发】【火山的奥秘第六集】
44破解火山密码 下【火山的奥秘第七集】
9. 如何评价央视节目《地理中国》
废话很多,许多内容是来消遣观众浪费时间的。
10. 央视十套地理中国的男中音配音的声音是谁太难听了。每个小段和大段落、完成之后总是刻意拉长声故意做疑
CCTV-10《地理中国》属科普类电视栏目。以地质科考为线索,以普及地理学知识为宗旨,介绍地质学的新发现、新成果、新探索,展示地质地貌的新、奇、特、美。栏目在带着观众感受大自然神奇魅力的同时,传播科学知识,并传播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相互依存的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