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气象地理区划图
㈠ 中国政区图,中国地形图,世界政区图,中国各省轮廓图
我给你一个网址吧:www.meet99.com中国政区图,中国地形图,世界政区图,中国各省轮廓图都有至于气温降水分布特点如下: 中国的气候有很多种,例如温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高原气候等等。
温带季风气候
温带季风气候出现在北纬35°~55°左右的亚欧大陆东岸,包括我国华北和东北、朝鲜的大部、日本的北部以及苏联远东地区的一部分。冬季这里受来自高纬内陆偏北风的影响,盛行极地大陆气团,寒冷干燥;夏季受极地海洋气团或变性热带海洋气团影响,盛行东和东南风,暖热多雨,雨热同季。年降水量1,000毫米左右,约有三分之二集中于夏季(夏季炎热多雨,冬季寒冷干燥)。全年四季分明,天气多变,随着纬度的增高,冬、夏气温变幅相应增大,而降水逐渐减少。
亚热带季风气候
亚热带季风气候分布在北纬25°~35°亚热带大陆东岸,它是热带海洋气团和极地大陆气团交替控制和互相角逐交绥的地带。主要分布在中国东部秦岭淮河以南、热带季风气候型以北的地带,以及日本南部和朝鲜半岛南部等地。这里冬季不冷,1月平均温普遍在0℃以上,夏季较热,7月平均温一般为25℃左右,冬夏风向有明显变化,年降水量一般在1000毫米以上,主要集中在夏季,冬季较少。这类气候以我国东南部最为典型。其它地区,由于冬季也有相当数量的降水,冬夏干湿差别不大,因此被称为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
本区位于北纬25°~35°之间,按行星风系的气候分带,这里属副热带高压带控制的干旱区,但由于海陆差异及青藏高原隆起所导致的温压场的改变,季风环流改变了近地面层行星风系的环流系统,变干旱的大陆性气候为湿润的亚热带季风气候,变干旱的荒漠景观为湿润的常绿阔叶林景观。再经过几千年的人为作用,使本区成为我国人口密集、经济发达的区域。
本区气候的主要特点是:冬温夏热、四季分明,降水丰沛,季节分配比较均匀。
本区热量资源丰富,年平均气温介于13℃~20℃之间,≥10℃积温为4000℃~6500℃。1月平均气温在0℃以上,长江以北0℃~2℃,江南2℃~10℃,南岭一带10℃~12℃。由于淮阳山地山势低矮而破碎,屏障作用弱,冬半年常受南下冷空气的影响,特别是江汉平原和洞庭湖平原,北接南阳盆地,南通湘桂走廊,冬季成为冷空气南下的通道,1月等温线在这里呈舌状向南凸出。长江以北,绝对最低气温可达-10℃以下,汉口曾出现-18.1℃的最低值(1977年1月30日),长江以南,多在-7℃~-10℃之间。每当强冷空气南下时,气温下降的幅度常可超过10℃,上海曾出现过两天之内气温下降25.2℃的记录。所以,本区虽属亚热带,但冬季气温比世界同纬度其他地区为低。由于冬季的低温,中国亚热带所处的纬度偏南,其北界比理论上的界线南移4~5个纬度。和地中海地区比较,要偏南10~11个纬度。但中国的亚热带,特别在华中区,夏季普遍高温,7月平均气温均达28℃左右,有些地区超过29℃。5~9月常出现高于35℃的酷热天气。7~8月因受副热带高压控制,晴天多,日照时间长,高温出现的频率最大,绝对高温常超过40℃,浙江的金华,湖南的安化,都有41℃以上的高温记录。4月和10月的平均气温为16℃~21℃,秋温略高于春温。
总的来说,长江中下游区冬温夏热,四季分明。一般冬长1~4个月,长江以北4个月左右,南岭一带不到1个月;夏长在4个月以上,一般由5月中下旬开始至9月下旬结束,南部则迟至10月上旬;大部分地区春、秋季节各长2个月,南部可达3个月。
本区平均年降水量一般在800 mm~1600 mm,比华北区多1~2倍,比西南区也要丰富些。降水分布由东南向西北递减。浙江丘陵年降水量1200 mm~1800 mm,南岭山地和江南丘陵1500 mm左右,长江中下游平原1000 mm~1200 mm。地形对降水的影响也很显著。一般山地多于平地,向风坡多于背风坡。例如安徽的屯溪和黄山,两地相距很近,而黄山的降水量就比屯溪多700 mm(屯溪1507.8 mm,黄山2263.9 mm)。罗霄山、雪峰山年降水量可超过1800 mm。
降水的季节分配,以夏雨最多,春雨次之,秋雨更次,冬雨最少,但冬季的雨量亦可占全年降水量的10%以上。长江中下游区是全国冬雨比率较高、春雨最为丰沛的地区。
降水季节分配的这一特点是与长江中下游区所处的地理位置和大气环流过程密切相关的。
长江中下游区处在青藏高原的东面,冬季高空西风带南北两支急流在本区上空辐合,形成一条比较稳定的切变线,再加上南岭山地的影响,在地面层出现一条比较持久的华南准静止锋,气旋过境频繁,云雨天气特多,大部分地区12月与1月平均降水量均在40 mm~50 mm左右,2月份在60 mm~80 mm左右。从3月开始,南来暖湿气流增强,降水频度增加。3月下旬,赣南最先进入春雨期,并以此为中心,春雨渐次向西北、西南和东北方向延伸(图12.1.2)。大部分地区直到6月上、中旬,春雨始告结束。江南丘陵春季降水多、雨期长,大部分地区春雨从4月上旬开始,5月下旬结束,雨期长达60天。本区春雨较多,长沙、南昌等地春雨比率在40%左右,比夏雨还多。南京、上海、温州等地,春雨约占年降水量的25%左右。 影响因素有气候、降水、地形等。主要河流:黑龙江【长度:3420km】、松花江【长度:1927km】、嫩江【长度:1089km】、辽河【长度:1430km】、黄河【长度:5464km】、海河【长度:1090km】、长江【长度:6300km】、雅鲁藏布江【长度:2057km】、塔里木河【长度:2137】、珠江【长度:2197km】、澜沧江【长度:2153km】、淮河【长度:1000km】、怒江【长度:2013km】、额尔齐斯河【长度:546km】
㈡ 中国划分为几个气候区,其中都包括哪些城市啊
我国可分为个气候区,分别是:严寒、寒冷、夏热冬冷、夏热冬暖和温和气候。每个气候区都有各自的气候特点,建筑设计应当针对这些气候特点提出相应的设计策略。以下就对五大气候区中挑选的代表城市分别对其气候进行分析,并阐述当地气候适应性建筑实例。
外墙内保温技术,冬季可提高室内温度6-10℃,夏季可降低室内温度6-8℃,不仅适应了武汉冬冷夏热的气候特征,降低了建筑能耗,更通过减少空调的使用而极大降低了有害气体的排放。双层中空玻璃和断桥隔热彩铝门窗这两种建筑材料,既可以有效降低能耗,又能够为房子保温、隔热、隔音(词条“隔音”由行业大网络提供)、降噪,提高居住品质。
2) 武汉火车站
武汉火车站位于武汉市青山地区杨春湖东侧容家下咀附近, 为一座新建的大型现代化高速火车站, 是正在建设的京港高速铁路的重要站点, 已于2009 年12 月投入运行。
武汉站整体采用“千年鹤归造型”(图1.2.2), 凸显湖北特色。该造型寓意为充满灵性的千年黄鹤, 惊叹家乡变化翩然而归。建筑中部突出的60m 高大屋顶, 预示着武汉是湖北也是中部省份崛起的关键地点。九片屋檐同心排列, 又象征着武汉九省通衢的重要地理位置。正是在这翩翩起舞的九片屋檐上, 整
齐的排列着一排排太阳能硅晶(词条“硅晶”由行业大网络提供)板, 向火车站站体提供清洁的电能。
另外武汉火车站还采用了地源热泵系统,冬天,从100米的地下取温度高于地面的地下水,形成交换,提高室内温度。夏天,取地下凉水为室内降温。
武汉站所采用的这种地源热泵系统节能、环保,可再生能源利用效率显著。从典型项目测试的情况来看,地源热泵系统的能效比高于常规电制冷机组供冷+锅炉供热系统约20%-30%,高于风冷热泵系统约30%-40%,减少一次能源(化石能源)使用量50%-60%。夏季减少了冷却塔的飘水损失,减缓了城市热岛效应;冬季无燃烧过程,对终端用户来说无污染物的排放。地源热泵技术的推广应用,能够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并有效改善湖北武汉地区的能源结构。
㈢ 中国地理的气候分布
影响中国气候的因素主要为地理纬度位置与太阳辐射、海陆位置与洋流、地形以内及大气环流等容。
我国气候区划(分布):亚热带季风气候主要是在自南岭到秦岭淮河一线、以横断山为界的东部地区(湖南、江西、浙江、四川、安徽与江苏南部、广东北部及福建部分地区等等)。
而以大兴安岭、贺兰山以南为界的东部地区(东北三省、河北、山东、天津、北京、山西、陕西与河南部分地区)主要是温带季风气候。
热带季风区则分布范围小,主要是南岭以南,如海南、广东南部和云南南部等。
温带大陆性气候主要是以大兴安岭、贺兰山以北为界的西北地区(内蒙古和新疆)。
此外,由于地势高峻、地形多样,青藏高原地区(西藏和青海)形成独特的高山气候。
我国气候有四个特点:一是季风气候明显;二是大陆性气候强;三是气候类型多样;四是雨热同期
㈣ 如图为中国地理区域图,关于图中我国地理区域的说法,正确的是()A.A是我国省级区域-北京,气候以
(1)北京的气候是温带季风气候;故A不正确;
(2)人们习惯上把黄河分为上中下三回河段,自源头到内蒙古答的河口是上游,自河口到桃花峪是中游,桃花峪以下河段为下游,那么划分上游和中游的地点是河口,划分中游和下游的地点是桃花峪;读图可知,该处为中游;故B不正确;
(3)三河牛、三河马是内蒙古牧区的优良畜种,主要分布与内蒙古高原的东部地区;故C不正确;
(4)长江沿江地带主要的工业走廊有钢铁工业走廊和汽车工业走廊;故D正确;
故选:D.
㈤ 中国区域图和世界区域图
北斗牌的地理地图册,很全的,建议看下,网上搜也可以
㈥ 求高清大地图 :中国综合自然地理区划示意图
这个够清晰吗 (点击看大图)
㈦ 中国气象地理区划中的长江口是指哪里
长江三角洲的最东端之间的南北连线
㈧ 地理所有地图(非季风、季风、内外流区、世界地图、中国地图、国家地图、气候地图、降水地图……)
这里有他们的分界线ppt,里面的图片你可以内参考,http://wenku..com/view/d410f11fb7360b4c2e3f64e0.html 望采容纳
㈨ 湖南是属于江南吗
湖南属于江南。
江南概括的区域为长江之南,新安钱塘之北。
在《史回记·秦本纪》中记载江南,指答的是现今湖南省和湖北南部、江西部分地区。
唐朝贞观元年(627年),设立江南道,范围包括长江中下游地区的江西、湖南、湖北长江以南部分。
江南地区河道棋布、湖泊众多,有中国著名的三大淡水湖,即江西的鄱阳湖和湖南的洞庭湖、江浙两省的太湖。
(9)中国气象地理区划图扩展阅读
江南丘陵也是传统地理、人文学上的江南地区,包括江西、湖南两省大部分和安徽南部、江苏西南部、浙江西部边境。
全国一级气象地理区划分说明:"江南地区:长江至南岭间所含的湖北、湖南、江西、浙江(北部)、安徽、江苏、上海、和福建北部(从南岭向东延伸)等地。"
江南素以文化教育繁盛著称,位于南京秦淮河的夫子庙是纪念孔子的庙宇,夫子庙建筑群中的江南贡院在古代为学子科举考试的考场,均是江南科举文化的象征。
除此以外江南还有许多著名的书院。四大书院有三个位于江南,即江西的白鹿洞书院,湖南的岳麓书院、石鼓书院。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网络-江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