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可持续发展地理
㈠ 地理题,从经济、环境、人文、理念。四方面分析中国坚持可持续发展的意义
中国的可持续发展,是环境,理念的可持续,进而带动经济的可持续,再高一层,就是人文领域的可持续,从而发展。
㈡ 中国工业如何可持续发展关于高中地理的,谢谢!!
①调整产业结构,大力发展新兴产业和第三产业;
②加强交通、通信等基础设施的建设;
③加大改革开放的力度,积极引进外资;
④大力发展科技,提高劳动者素质;
⑤治理环境污染。
㈢ 怎样正确地理解人与自然之间的矛盾和关系,谈谈你对中国可持续发展之路的想法
人与自然,复人类破坏自然制,破坏后的自然反过来对人类的生存造成威胁,每当人类意识到这样的时候就开始"保护"自然,想要回到之前的状态,然而,这就像蝴蝶效应一样,往往"解决"了这方面的问题那方面的问题又来了,而人类又开始试图解决新的问题,.... 如此反复,人与自然就算处于这样的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关系,人类所做的任何一切"人为"事件,所谓"人工"其实也是属于自然的一部分,这么说来,那就是无所谓人与自然的关系,仅仅是有"自然"而已, 中国要可持续发展???这个没想法,我比较倾向于自然调节,即,当自己的行为对几身生存"环境"造成不可控破坏时,面对生存的压力,自然会爆发出解决之道,比如战争,比如疾病
㈣ 从地理角度分析,中国可持续发展主要采取了哪些措施
从植被来看,植树造林,增加植被覆盖率;
从农业来看,退耕还林,退耕还牧,发展回立体农业,生态农业;答
从工业来看,调整产业结构,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第三产业;
从能源利用来看,改善能源消费结构,增加新能源和清洁能源的比重。
㈤ 可持续发展观念在地理教学中是一个什么地位
在地理学中地位越来越重要。
可持续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之一。关于自然、科学技术、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理论和战略。最早出现于1980年国际自然保护同盟的《世界自然资源保护大纲》:“必须研究自然的、社会的、生态的、经济的以及利用自然资源过程中的基本关系,以确保全球的可持续发展。”1981年,美国布朗(Lester R. Brown)出版《建设一个可持续发展的社会》,提出以控制人口增长、保护资源基础和开发再生能源来实现可持续发展。1987年,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出版《我们共同的未来》报告,将可持续发展定义为:“既能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它系统阐述了可持续发展的思想。1992年6月,联合国在里约热内卢召开的“环境与发展大会”,通过了以可持续发展为核心的《里约环境与发展宣言》、《21世纪议程》等文件。随后,中国政府编制了《中国21世纪人口、资源、环境与发展白皮书》,首次把可持续发展战略纳入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长远规划。1997年的中共十五大把可持续发展战略确定为我国“现代化建设中必须实施”的战略。2002年中共十六大把“可持续发展能力不断增强”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之一。[1]
㈥ 地理知识 谈谈你对树立可持续发展观念的认识
1. 可持续发展是指能满足当代的需要,同时不损及未来世代满足其需要的发展,可持续发展战略要版求人类在选择生权活方式时要充分尊重自然,不得超越自然的承受能力.
2.地球上的资源是有限的,而人类的过度消耗及人口不断膨胀、自然环境被破坏,使得自然已经很难满足人类的需要.因此,人类唯一的选择是: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控制人口增长,节约资源,保护环境、
㈦ 可持续发展的三个原则 高一地理
(1)公平性原则。这包括同代人之间、代际之间,人与其它生物种群之间,不同国家专和地区之间属的公平。(2)持续性原则。地球面积是有限的,这决定了地球的承载能力也是有限的。人类的经济活动和社会发展必须保持在资源与环境的承载能力之内。为此,人类应做到合理开发与利用自然资源,保持适度的人口规模,处理好发展经济与保护环境地关系。(3)共同性原则。地球是一个整体,地区性问题往往会转化成全球性问题,这要求地方的决策和行动,应该有助于实现全球整体的协调。例如,解决全球气候变暖、酸雨蔓延等跨国界问题,必须进行国际间的合作。对于全球共有的大气、海洋、生物资源等,需要在尊重各国主权与利益的基础上,制定各国都能接受教育全球性目标与政策。
㈧ 地理可持续发展
不符合,因为以购买的方式的话做不到可持续发展,因为购买的人们不一定会放生,可持续发展要从正规的活动和其他形式
㈨ 高中地理知识点:可持续发展
①人地关系思想的历史发展:
人地关系思想的发展经历了四个阶段:崇拜自然、改造自然、征服自然、谋求人地协调。
②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和原则:
可持续发展:它既满足其当代人的需求,而又不损害后代人满足其需求的能力。它的内涵概括为:生态持续发展(基础)、经济持续发展(条件)、社会持续发展(目的)。实现可持续发展,需要遵循的三个基本原则:公平性、持续性、共同性。
③中国的可持续发展道路:
1994 年3 月,国务院发布了《中国21 世纪议程---中国21 世纪人口、环境与发展白皮书》提出了中国实施可持续发展的总体战略、对策以及行动方案。这是全球第一部国家级的《21 世纪议程》。
㈩ 地理:中国建设和谐社会必须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原因
虽然国土面积大,适合人类居中的地方少,资源丰富,但中国人口多,人均资源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