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地理人文 » 世界国家地理图鉴的比喻句

世界国家地理图鉴的比喻句

发布时间: 2021-03-03 09:13:06

Ⅰ 《世界地理》推荐语

你知道世界上有什么样的国家? 它们有怎样的风土人情? 我们不能一起去环游世界,但我们可以从《世界地理》这本书中去了解那奇妙的世界地理。
这本书非常好看,一个个枯燥的地名、河流、山脉都融入在趣味盎然的旅游故事中,让我读来爱不释手。“欧洲就像一个矮小的婆婆,她有着大大的头,驼驼的背,伸出一条长长的腿,要把一只足球踢到海里去。”看得我捧腹大笑,又带着强烈的好奇心去查看世界地图。真像书中继续描述的那样:“老婆婆的头是西班牙,帽子是葡萄牙,比利牛斯山脉是她的衣领,法国在她的衣领下面,长长的脚是意大利。”生动形象的比喻让我将这些地名和位置牢牢地记在了脑海中,并且让我想像成了一个个生动的童话故事。
这本书不仅描述了世界各国的地理位置,还讲述了很多有趣的历史故事,介绍了很多雄伟壮观的建筑。我一直以为美国的白宫就是白色的宫殿,但希利尔告诉我们:白宫原来是一栋灰色的建筑,1814年美国和英国之间发生了战争,白宫被烧了,后来为了掩盖烧焦的痕迹,就把它刷成白色的了。原来一个简单的名称包含了这么多的历史背景。还有那由火山喷发形成的巨人堤也十分神奇,让我连连赞叹,我真想到爱尔兰去看一看那连绵起伏的“巨人之路”啊! 看完这本书,令我受益匪浅。它让我了解了七大洲、四大洋,认识了华盛顿纪念碑、比萨斜塔、罗马斗兽场等令人赞叹的建筑,让我知道了北极光、肯塔基州猛犸洞、尼亚加拉大瀑布等壮观的自然景观,仿佛让我身临其境。我还明白了地球在远古的时候是个大火球,后来冷却后逐渐缩小并出现了山脉、河流,有时出现地震,是因为地下移动的岩石发生了剧烈地碰撞而产生的。我暗暗下定决心,现在要好好学习,掌握科学知识,将来也成为一名科学家,去环游世界,去探索那无穷的奥秘,去体验旅途中那无尽的乐趣。

Ⅱ 只有一个地球的资料谁知道

1.我国生态环境状况的几个数字。

水土流失严重。据1992年卫星遥感测算,我国水土流失面积为179

Ⅲ 中国四大地理区域分别用哪些诗句来比喻 急!!!!!!!!!!!!

1.北方地区 :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2.西北地区 :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3.青藏地区 : 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 (黄河发源地)
4.南方地区 :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Ⅳ 中国四大地理区域分别用哪些诗句来比喻

北方地区: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专开。
南方地区:千里属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
西北地区: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青藏地区:居延城外猎天骄.白草连天野火烧.暮云空碛时驱马.秋日平原好躲雕.

Ⅳ 第八届地球小博士地理科技大赛高中组试题

1-5.BDABB 6-10.BCCCB 11-15.CBCAB 16-20.CACBC 21-25.AAAAC 26-30.AABCA 31-35.CACAA 36-40.ABABC

第八届 地球小博士地理科技大赛高中组试题
一、 单项选择题
1、北斗七星在天空组成斗状,其斗柄在春、夏、秋、冬不同的季节时指向不同方向,当斗柄指向西时,所处的季节是( ) A春季 B秋季 C夏季 D冬季

2、由于久旱不雨,济南市决定实施一次人工降雨,从水循环的环节来讲,改变的是 ( ) A 蒸发 B降水 C 水汽输送 D 凝结

3、美国著名作家马克·吐温将美国的某河比喻为“削下来的长又弯曲的苹果皮”,这条河还被称为“老人河”,这条河是:( ),马克·吐温含义是( )。
a密西西比河 b密苏里河 c两个标记或水深两浔(约3.7米,1浔约1.852米) d两个标记或水深一浔 A ac B ad C bc D bd

4、既和危地马拉接壤、官方语言又是英文的国家是( )
A 巴西 B伯利兹 C 利比亚 D 厄瓜多尔

5、南极条约适用的范围是( )
A. 南纬50度以南 B. 南纬60度以南 C. 南纬70度以南; D. 南纬80度以南

6、同一个手势、动作,在不同的国家里表示不同的意义,下列有关表述正确的是( ) A 拇指和食指合成一个圈,其余三个手指向上立起,在美国这表示OK;而在巴西则表示指责或不赞同
B 在中国,我们对某一件事或某个人表示赞赏时会竖起大拇指,表示真棒;而在伊朗,这个动作是对人的一种侮辱,不能随便使用
C 在我国,一般摇头表示不赞同,但在尼泊尔,这是一种不文明的做法,不能随便使用

7、不同的国家、民族对于色彩也有不同的爱好和忌讳,下列有关表述正确的是( ) A 在欧亚一些国家,蓝色却受到普遍欢迎,而日本人却忌蓝色,视其为不吉祥 B 土耳其人喜用花色,忌用素色,认为素色是凶兆
C 法国、比利时忌用墨绿色,因为这是纳粹军服色,而这两个国家都曾经被希特勒军队占领过

8、污水处理厂内设置调节池的目的是调节( )A 水温 B酸碱性 C水量和水质 D水量

9、循环经济的首要原则是( ) A投巨资 B低污染 C减量化 D高产出

10、搭乘飞机旅行时,假设是取最短的航程,下列航程中,会经过国际日期变更线的是( ) A 从柏林到纽约 B 从温哥华到台北 C从开普敦到伦敦

11、世界上经常有火山爆发,有座毛那罗亚火山(Mauna Loa)高达4169米,火山活动频繁。该火山所位于的岛是( ) A 冰岛 B马达加斯加岛 C 夏威夷岛

12、下列地区中,经济与东南亚类似,热带种植业发达且具有浓厚的殖民地式经济色彩的是( ) A 波利尼西亚 B 西印度群岛 C 澳洲东南部

13、位于地中海中,因希腊族和土耳其族分裂成两部分的岛屿是( ) A 克里特岛 B 科西嘉岛 C 塞浦路斯

14、东非的湖泊大多呈狭长形,主要原因是( )
A 多沿断层线发展而成 B 河流被阻断而积水形成 C 以往冰河侵蚀的洼地积水而成

15、北美洲北部海岸多曲折,岛屿众多,主要是受到的影响因素为( ) A 板块推挤 B 冰川作用 C 河流作用

16、下面三个历史上重要的人口迁移,迁移动机与经济因素关系较小的迁移为( ) A 中国闽、粤居民移往南洋 B 欧洲人向新大陆移民 C 欧、美犹太人移往以色列

17、下图中所示的海峡是 ( ) ;它的地理意义有( )
a白令海峡b马六甲海峡c亚洲和北美洲的分界线 、 国际日期变更线 A ac B bc

18、克拉玛依位于新疆准噶尔盆地内的中国第二大沙漠上,由于采矿而成为大漠中繁荣的绿洲城市。“克拉玛依”是维吾尔语中与当地居民生活息息相关的一个名词,它的意义是( ) A 绿洲 B 盆地 C 黑油

19、巴西桑巴舞向来热情奔放,然而最原始的桑巴舞其实带有部分宗教文化意涵,桑巴舞最初的源头在( )
A 北非 B 西非 C 南欧

20、下列选项中,对北欧社会习俗描述错误的一项是( )
A 一些英国人喜欢骑马、跳马和猎狐,这些传统的运动是给富有的上流社会在他们的大庄园里打发时间用的
B芬兰人以他们的桑拿而著名,人们首先在一间很热的屋子里通过蒸发汗水来清洁全身的毛孔,而后跳进冷水或冰冷的湖水里
C 法国以下午茶而著名,这是一种以三明治、面包、蛋糕和茶组成的小餐

21、慕尼黑啤酒节是德国重要的传统节日,它的原名是十月节 ,它在德国的( ) A巴伐利亚州 B 下萨克森州 C 图林根州 D黑森州

22、雅加达对印度尼西亚而言,就像伊斯兰堡对什么而言( )
A巴基斯坦 B 尼泊尔 C 伊朗 D土耳其

23、下面的漫画中,躺着的人代表的是( );站着的人代表的是( );
a发达国家或北方国家 b发展中国家或南方国家 c发展中国家或北方国家d发达国家或南方国家
A ab B cd C ac D bd

24、国鸟名即是其货币名的国家是( ) A危地马拉 B 哥斯达黎加 C 巴拿马 D津巴布韦

25、将Jakarta,Kabul,Sydney三个城市, 按照年平均降水量从多到少的顺序进行排序( ) a Jakarta b Sydney c Kabul
A a〉c〉b B c〉a〉b C a〉b〉c D b〉a〉c

26、将Pakistan, Thailand, Cambodia三个国家按照海岸线最长到最短的长度进行排序( ) a Thailand b Pakistan c Cambodia A abc B bca C cab D bac

27、里约热内卢市大部分居民使用的语言是( ) A 葡萄牙语 B 荷兰语 C 西班牙语

28、第纳尔dinar 是某一地区许多国家的官方货币,这个地区是( )
A Caribbean sea B Middle east C Pacific rim D Sub-saharan Africa

29、根据我国各省份年太阳辐射量的空间分布规律,将青海,宁夏,四川,河北四个省的年太阳辐射量从大到小进行排序( )
a 青海 b宁夏 c河北 d 四川 A abdc B acdb C abcd D badc

30、世界上拥有Muslim人口最多的国家是( )
A Indonesia B Mexico C Saudi Arabia D Pakistan

31、下面二个城市天际线剪影图,它们分别表示的城市是( )
A 哥本哈根、温哥华 B 巴黎、上海 C 莫斯科、伦敦

32、形成下图中的粗黑线区域的主要因素是( )
A Monsoon B EI Nino C la Nina D Typhoon

33、 以下描述的是有关动物在某些国家的象征意义,其中错误的是( )
A 大象早泰国和印度,被看作吉祥的动物,它代表智慧、力量和忠诚;但在英国,则忌用大象图案,认为它是蠢笨的象征 B 孔雀在我国十喜庆的标志,可是在英国却把它看作祸鸟,连孔雀开屏也被视为是自我炫耀和吹嘘的表现
C 仙鹤在我国被看作是长寿的象征,而在法国和日本,却是蠢汉和淫妇的代称
D 北非一些国家普遍忌用狗做商标,但欧美等西方国家却视狗为神圣的动物、忠诚的伴侣

34、下图中三个国家的国旗上都有同一星座的图案,由此可以判断出的地理事实为( )
A 三个国家都位于南半球 B 三个国家所拥有的岛屿数相同
C 三个国家的宗教信仰相同 D 三个国家在过去曾经是同一国家的殖民地

35、埃塞俄比亚要依赖哪个国家的港口来进行其大部分海外贸易?( )
A 吉布提 B 尼日利亚 C 科威特

36、高速公路是现代最便利的陆运设施,最开始它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某欧洲国家为了便于坦克车行走而设计的,这个国家是( )
A 德国 B 法国 C 英国 D意大利

37、出口磷酸盐矿是岛国瑙鲁的主要经济来源,也是维持该国经济的重要产业。瑙鲁磷酸矿的开采在外海,由两条悬管将磷酸矿运送到停在外海的货轮上,主要原因是( )
A 环岛皆为沙岸泻湖,水浅暗沙多 B 环岛皆为珊瑚礁岩岸,缺乏良港 C 瑙鲁排外情形严重,外商不敢进入 D 洋流影响沿岸流,使货轮难以靠岸

38、下列美国三个州中,不属于新英格兰的是( )
A 宾夕法尼亚州B 新罕布什尔州C 康乃狄克州

39、位于非洲最南端的岬角是( )
A 维德角(Cape Verde)B厄加勒斯角/阿古哈斯角(Cape Agulhas)C 瓜达夫伊角(Gees Gwardafuy)

40、在不同的国度里对某些鲜花的含义在理解上有很大不同,下面描述错误的是( )
A 郁金香在土耳其被看作是爱情的象征,但德国人却认为它是没有感情的花儿 B 荷花在中国、印度、泰国、孟加拉、埃及等过评价很高,但在日本却被用于祭奠 C 菊花在中国被赋予君子孤傲的象征,又因陶渊明“采菊东篱下”的诗句,得了“花中隐士”的封号;然而菊花在日本、西班牙、意大利和拉美各国却被认为是“妖花”,只能用于墓地和灵前。
D 在国际交际场合中,忌用菊花、杜鹃花、石竹花、黄色的花献给客人

(不会粘图= =)

Ⅵ 中国四大地理区域分别用哪些诗句来比喻

1.北方地区 :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2.西北地区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3.青藏地区 :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 (黄河发源地)
4.南方地区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Ⅶ 八下地理生物复习提纲。200pints

第二节 地球的运动
1 地球绕着地球不停的旋转 这叫做地球的自转 地球自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 自转一周的时间约为24小时 面向太阳的是白昼 背对太阳的一面是黑夜 于是昼夜不断更替 也就出现了时间的差异
2 地球围绕太阳自西向东旋转 这叫做地球的公转 公转周期为一年 3月21日前后 太阳光直射在赤道上的日子是春分日 直射在北回归线上的日子成为夏至日 9月23日前后 直射在赤道上的日子是秋分日 直射在南回归线上的日子是冬至日(参考图1.19)
3 三至五月是北半球的春季 六至八月是夏季 九至十一月是秋季 十二至二月是冬季 南半球的季节和北半球的相反
4 图1.20
第三节 地图
1 比例尺方向和图例是地图的基本要素
2 可以按照地图上的指向标或经纬网确定方向 (活动一1、2)
3 把各个地点的海拔标注在地图上把海拔高度相同的点连接成线就是等高 线(参考图1.27 1.28 1.29)
4 会根据需求选择种类范围比例尺相当的地图(活动三1)
第二章 陆地和海洋
第一节 大洲和大洋
1 地球表面71%是海洋 29%是陆地 陆地集中在北半球 海洋集中在南半球
2 熟悉大洲和大洋的分布 掌握大洲的形状(参考图2.6)
3 亚洲与欧洲以乌拉尔山脉 乌拉尔河 大高加索山脉 土耳其海峡为界
亚洲与非洲以苏伊士运河为界 (参考图2.7)
第二节 海陆的变迁
1 举海陆变迁的实证 如喜马拉雅山海洋动物化石 我国东部海底古河流遗迹
2 全球大致划分为六大板块 亚欧板块 非洲板块 印度洋板块 太平洋板块 美洲板块
南极洲板块 火山地震带一般分布在板块边缘 各板块还在不停的运动(参考图2.19)
3 喜马拉雅山脉就是印度洋板块向亚欧板块俯冲形成(参考图2.22) 红海是非洲板块与印度洋板块张裂形成的(参考图2.21)
第三章 天气与气候
第一节 多变的天气
1 熟悉城市天气预报图中常用的天气符号(图3.6)
第二节 气温和气温的分布
1 观测气温用的温度计离地面1.5米 用摄氏温标 每天观测四次 一般是北京时间8时 4时20时 2时
2 根据气温曲线图得出数据 根据数据画气温曲线图(图3.14 表3.1)
3 低纬度气温高 高纬度气温低 同纬度夏季陆地气温高海洋气温低 冬季相反 陆地海拔越高气温越低
4 等温线图表示气温的水平分布(参考图3.15)
第三节 降水和降水的分布
1 各月降水量柱状图表示一年内降水的季节变化
2 根据降水量柱状图得出数据 根据数据画降水量柱状图(参考图3.20和表3.2)
3 用等降水量线图表示各地区降水量的分布情况
4 降水量受纬度位置 海陆位置 地形的影响 一般 低纬度降水多 高纬度降水少 回归线附近大陆西岸较东岸降水少 中纬度地区内陆降水少 大陆东西降水多 山地的迎风坡降雨多背风坡降雨少
第四节 世界的气候
1 世界的气候类型大致可分为热带雨林气候 热带草原气候 热带季风气候 热带沙漠气候 亚热带季风气候 温带季风气候 温带大陆性气候 温带海洋性气候 地中海气候 寒带气候 高原山地气候
2 纬度位置 海陆位置 地形是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
3 气候影响人们的日常生活 生产活动 有时会带来灾害
第四章 居民与聚落
第一节 人口与人种
1 人口自然增长率等于出生率减去死亡率 表示人口增长的速度
2 人口密度等于单位面积内人口除以单位面积 一般计算的是一平方千米内的人口数
3 各地区人口密度不同 亚洲东南沿海地区 欧洲 北美以及各大陆沿海地区人口较稠密
4 有的国家实行生育控制政策 有的国家鼓励生育
5 目前的人口问题有 人口膨胀 人口城市化 人口老龄化等
6 世界有三大人种 黄种人 白种人 黑种人
7 白种人主要分布在欧洲 非洲北部 亚洲西南部 大洋州南部 北美中部 南美洲东岸
黄种人主要分布在亚洲东部 北美洲北部 南美洲北部 马达加斯加岛
黑种人主要分布在大洋州西北部 非洲南部
第二节 世界的语言和宗教
1 世界主要语言的分布(参考图4.13)
2 联合国工作语言是汉语 英语 法语 俄语 西班牙语 阿拉伯语
3 基督教伊斯兰教佛教是世界上的三大宗教
4 基督教徒主要分布在欧洲美洲和大洋洲 伊斯兰教徒叫做穆斯林 主要分布在亚洲西部和东南部 非洲北部和东部 佛教徒主要分布在亚洲的东部和东南部
5 认识三大宗教的代表性建筑(图4.15)
第三节 人类的居住地——聚落
1 聚落形成的条件 水 地形 土地 资源 气候
2描述乡村景观和城市景观的差异(图4.17)
3 自然环境决定聚落建筑风格的特点
第五章 发展与合作
1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1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 ○2互不侵犯 ○3互不干涉内政 ○4和平共处 ○5平等互利
2 一个国家有面积 人口 政治制度和发展水平四个方面
3 发达国家有20多个 主要分布在欧洲北美洲和大洋洲发展中国家有150多个主要分布在亚洲非洲和拉丁美洲
4 发达国家工业以高新技术产业为主 发展中国家工业以初级加工制成品为主 发达国家农业以大规模机械化为主 发展中国家以半机械化和手工生产为主 发达国家服务业设备完善 发展中国家以金融旅游房地产业为主
5 任何国家在世界上都不是孤立存在的 总是与其它国家发生不同程度的联系 发达国家需要在发展中国家购买原料 出售产品 发展中国家需要从发达国家引进资金设备 先进的生产技术和管理经验 这就是加强国际合作的重要性
6 联合国基本宗旨是促进国家发展维护世界和平 联合国的主要机构有联合国大会 安全理事会 经济及社会理事会 托管理事会 秘书处和国际法院 自成立以来联合国在维护世界和平 促进国际合作和发展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
第六章 我们生活的大洲——亚洲
第一节 自然环境
1 亚洲是世界上面积最大 跨纬度最广 东西距离最长的一个洲
2 亚洲中部地势高耸 四周地势低下 河流发源于中部山地高原 呈放射状流向周边的海洋
3 里海是世界最大的湖泊 咸水 贝加尔湖是世界最深蓄水量最大的淡水湖
死海是世界陆地最低点 阿拉伯半岛是世界最大半岛 马来群岛是世界最大群岛
4 亚洲地跨热带温带和寒带 东北南三面濒临大洋 西面深入到亚欧大陆内部 亚洲的气候具有复杂多样 季风气候显著和大陆性气候分布广的特点(图6.9亚洲气候类型)
第二节 人文环境
1 亚洲是人口最多的大洲 人口对资源和环境产生了沉重的的压力(活动一2)
2 亚洲有多样的地域文化 三个人类文明发祥地分别是黄河—长江中下游地区 印度河流域 美索不达米亚平原 (图6.16
3.了解亚洲不同地区的住房服饰差异(图6.17和活动二1)
4 亚洲国家经济发展差别很大 发达国家很少 发展中国家间差异也很大
第七章 我们邻近的国家和地区
第一节 日本
1 日本是太平洋西北部的岛国由北海道 本洲 四国 九州四个大岛及周边的数千个小岛和周围海域组成 日本海岸线曲折 多优良港湾 地处太平洋板块与亚欧大陆板块的交界处 因此多火山地震
2 日本资源少 因此大量从国外进口原料 然后加工出售 形成发达加工贸易经济
3日本的主要工业区有京滨工业区 名古屋工业区 阪神工业区 濑户内工业区北九州工业区(图7.13)
4日本的主要民族是大和民族 国内东西方文化兼容 与我国文化交流也很多
第二节 东南亚
1东南亚地处亚洲与大洋洲 太平洋与印度洋之间的十字路口 位于马来半岛和苏门答腊岛之间的马六甲海峡 是从欧洲 非洲向东航行到东南亚 东亚各港口最短航线的必经之地 是连接太平洋与印度洋的重要海上通道
2 东南亚是热带季风和热带雨林气候 高温多雨 因此水稻是主要粮食作物 东南亚也是重要的热带作物生产基地 泰国是世界最大的香蕉生产国 菲律宾是世界最大的蕉麻生产国和椰子出口国 印度尼西亚是世界最大的椰子生产国 马来西亚是世界最大的棕油生产国
3 描述热带季风气候雨林气候的特征及区别
4 东南亚中南半岛山河相间 多南北走向 大城市多分布在河流沿岸的冲积平\
我也是初二的 自己总结的哦~
1、 目前己知的动物大约有150万种,这些动物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是脊椎动物,它们的体内有脊柱;另一类是无脊椎动物,它们的体内没有脊柱。(注意是“ 脊椎动物的体内有脊柱”,而不是有脊椎,这点我错过,在这里提醒一下)
2、 生物的多样性:1、种类的多样性;2、生活环境的多样性;3、00运动方式的多样性。
3、 鱼之所以能在水里生活,两个特点是至关重要的:(1)能靠游泳老获取食物和防御敌害;(2)能在水中呼吸。
4、 鱼可以在克服水中阻力的结构:流线形(梭子形)身体;身体表面分泌粘液。
5、 鱼在游泳时,靠躯干部有尾部的左右摆动产生前进的动力,靠背鳍、胸鳍、腹鳍、臀鳍来保持平衡,靠尾鳍保持前进的方向。
6、 在难以直接拿研究对象做实验时,有时用模型来做实验,即模仿实验对象制作模型,或者模仿实验的某些条件进行实验,这样的实验叫做模拟实验。
7、 各种鳍在运动中起到辅助协调的作用。
8、 鳃是鱼的呼吸器官。
9、 鳃中含有丰富的毛细血管,因此鳃是鲜红色的。
10、 鳃丝又多又细,是为了扩大与水接触的面积,有利于充分进行气体交换。鳃不容易吸收空气中的氧,鱼离开水后,鳃丝相互覆盖,减小了与空气接触面积,不能从空气中得到足够的氧气,因此缺氧而死。
11、 鱼鳃对水中呼吸至关重要的特点:鳃丝鲜红,含丰富毛细血管;鳃丝又多又细。
12、 水从鱼口流入,从鳃盖后缘流出。
13、 流出鱼鳃的水中,氧气减少了,二氧化碳增多了。
14、 气体交换 水中O2——鳃丝的毛细血管中
鳃丝中Co2—水中
15、 鱼的主要特征:体表常常有鳞,用鳃呼吸,通过尾部的摆动和鳍的协调作用游泳。
16、 有口无肛门,食物从口进入消化腔,消化后的食物残渣仍由口排出体外,这些动物称为腔肠动物。
17、 身体柔软靠贝壳来保护身体的动物,称为软体动物。
18、 体表长有质地较硬的甲的动物,叫做甲壳动物。甲壳动物用鳃呼吸。
19、 腔肠动物、软体动物、甲壳动物都是无脊椎动物。
20、 水中各种生物都是水域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之间通过食物链和食物网,形成紧密而复杂的联系,同时又都受水域环境的影响,其种类的变化和数量的消长都会影响到人类的生活。
21、 与水域环境相比,陆地环境要复杂得多。(1)比较干燥;(2)昼夜温差大;(3)缺少水中的浮力;(4)有气态的氧;(5)陆地环境复杂多变。
22、 陆地生活的动物对环境的适应:1、一般都有防止水分散失的结构;2、不受水的浮力作用,一般都具有支持躯体和运动的器官,用于爬行、行走、跳跃、奔跑、攀援等多种运动方式,以便觅食和避敌;2、一般具有能在空气中呼吸的、位于身体内部的各种呼吸器官,比如气管和肺;4、普遍具有发达的感觉器官和神经系统,能够对多变的环境及时做出反应。
23、 环节动物不是软体动物,环节动物是无脊椎动物。
24、 身体由许多彼此相似的环状体节构成的动物称为环节动物。
25、 蚯蚓生活在富含腐殖质的湿润的土壤中,因为蚯蚓是冷血动物,温度变化不大,适合蚯蚓生活。
26、 身体分节可以使蚯蚓的躯体运动灵活。
27、 蚯蚓靠肌肉的收缩和舒张,刚毛的支撑和固定运动。
28、 蚯蚓没有专门的呼吸系统,蚯蚓的呼吸要靠能分泌黏液、始终保持湿润的体壁来完成。蚯蚓的体壁密布毛细血管,空气中的氧气先溶解在体表黏液里,然后渗进体壁,再进入体壁的毛细血管中。体内的二氧化碳也经体壁的毛细血管由体表排出。
29、 蚯蚓不能保持恒定的体温,只能生活在温度变化不太大的土壤深层。
30、 恒温动物比不恒温动物较高等,更能适应环境,有利于进行正常的新陈代谢。
31、 兔的体温恒定,不仅靠体表的毛,还需发达的神经系统,循环系统,呼吸系统共同协调。
32、 兔的后肢较长,前肢较短,后肢肌肉发达,适于跳跃。
33、 门齿——切断食物 犬齿——撕裂食物 臼齿——磨碎食物
34、 兔的心脏和肺的结构及部位与人体的相似,这说明了人与兔的分类很接近,同属哺乳动物。
35、 食性 植食性(如兔)
肉食性(如狼)
杂食性(如人)
36、 盲肠主要用于消化纤维,草食性动物盲肠发达。
37、 兔的牙齿分化为门齿和臼齿,门齿适于切断植物纤维,臼齿适于磨碎食物。兔的消化道上有发达的盲肠,这些都是与它们吃植物的生活习性相适应的。
38、 兔有发达的大脑及遍布全身的神经,有发达的四肢,使它们能够灵敏地感知外界环境的变化,迅速作出相应的反应。
39、 哺乳动物是最高等的动物,是脊椎动物,种类很多,地球上大约有4000多种,除极个别种类外,都具有体表被毛、胎生、哺乳等特征(其他特征:心脏四腔,用肺呼吸,体温恒定,属恒温动物,牙齿有门齿、犬齿、臼齿的分化)
40、 世界上的鸟有9000多种。
41、 鸟的外形呈流线形,减少飞行时空气的阻力。
42、 鸟的羽毛分正羽和绒羽(有保暖作用),正羽有羽轴,翼呈扇形,可增大与空气接触的面积,便于扇动空气而飞行。
43、 鸟的胸肌发达,附于龙骨突,利于扇动空气而飞行。
44、 鸟的骨骼中空,轻而坚固,胸骨突出,有龙骨突的结构,便于发达的胸肌附于胸骨(龙骨突),减轻重量,利于飞行。
45、 鸟类消化特点:1、食量大,消化能力强,满足飞行时能量的消化;2、粪便不贮存,减轻体重,利于飞行;3、直肠短,排便频繁。
46、 鸟的心脏发达,工作能力强,血液输送氧气的能力强,有利于飞行。
47、 鸟的身体里有发达的气囊(不是呼吸器官),辅助肺进行呼吸,满足飞行时氧气的需要。
48、 鸟的全身都是为飞行而设计。
49、 恒温动物 哺乳动物
鸟类
50、 鸟类的体表被覆羽毛,前肢变成翼,具有迅速飞翔的能力,身体内有气囊辅助肺呼吸,体温高而恒定。
51、 昆虫是种类最多的一类动物,已知的种类超过100万种(占动物种类的4/5),昆虫有三对足,能爬行;有的昆虫的足特化成跳跃足,能跳跃;大多数昆虫都有翅,能飞行。昆虫是无脊椎动物中惟一会飞的动物。
52、 昆虫的翅与鸟翼结构不同,但就适于飞行来看都有这些共同点:都有利于飞行的扇形结构,这些结构的运行都是由肌肉的收缩和舒张引起的,都可以在空气中产生向上的升力和前进的动力,相对身体来说,都有轻、面积大的特点,利于扇动空气而飞行。
53、 翅对昆虫生活和分布的重要意义:有利于取食,逃避敌害,扩大活动和分布范围,有利于寻偶交配,寻找适宜的产卵场所。
54、 昆虫的外部特征:昆虫的身体分为头、胸、腹三部分,运动器官——翅和足都生在胸部。胸部有发达的肌肉,附在外骨骼上,外骨骼是覆盖在昆虫身体表面的坚韧的外壳(会发生蜕皮),有保护和支持内部柔软器官、防止体内水分蒸发的作用。
55、 昆虫在分类上属于节肢动物,节肢动物除昆虫外,还有蜘蛛、蜈蚣、虾、蟹等,它们的共同特点是:身体由很多体节构成;体表有外骨骼;足和触角分节。
56、 幼体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经过变态发育,此后营水陆两栖生活,用肺呼吸,同时用皮肤辅助呼吸,这样的动物叫做两栖动物。
57、 动物的行为依赖于一定的身体结构。
58、 哺乳动物的运动系统是由骨骼和肌肉(骨、骨骼肌(运动肌肉)、骨与骨之间的连接(如关节))组成的。
59、 运动系统由骨、骨骼肌和骨连接(如关节)组成。
60、 人有206块骨 颅骨、胸骨、肋骨(不能活动)
躯干骨(半活动)
四肢骨(能活动) 能活动的骨连结(关节)
61、 人有26块脊椎骨(半活动骨连结)
62、 关节结构:关节头、关节囊(是韧带,使关节牢固)、关节腔(有滑液,使关节活动灵活)、关节窝、关节软骨(缓冲作用,但不属于关节结构)。
关节头和关节窝合称关节面。
63、 关节在运动中起支点作用,是骨绕着转动的点。
64、 人体主要的关节:上肢 肩关节 下肢 髋关节
肘关节 膝关节
腕关节 踝关节
指关节 趾关节
65、 所有脊椎动物都有关节。
66、 运动时,肘关节、髋关节、膝关节、踝关节容易受伤。
67、 如何在运动中保护关节:一、运动前做好充分的准备运动;二、运动强度应适当;三、佩戴护腕和护膝。
68、 骨骼肌(是器官)中间较粗的部分叫肌腹,两端较细的呈乳白色的部分叫肌腱。
69、 骨骼肌有受刺激而收缩的特性。
70、 为什么骨骼肌能牵动骨:当骨骼肌受神经传来的刺激收缩时,就会牵动骨绕关节活动,于是躯体就会产生运动。
71、 与骨相连的肌肉总是由两组肌肉相互配合活动的。
72、 人全身有六百多块骨骼肌,双臂自然下垂时,肱二头肌和肱三头肌都舒张。
73、 屈肘时,肱二头肌收缩,肱三头肌舒张;伸肘时,肱三头肌收缩,肱二头肌舒张。
74、 当然,运动并不是仅靠运动系统来完成的,它需要神经系统的控制和调节,它需要能量的供应,因此还需要消化系统、呼吸系统、循环系统等系统的配合。
75、 一句话概括骨、关节、肌肉在运动中的作用:骨骼肌收缩,牵动骨绕着关节活动,于是躯体就产生运动。
76、 动物的行为多种多样,从行为获得的途径来看,动物的行为大致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动物生来就有的,由动物体内的遗传物质所决定的行为,称为先天性行为;另一类是在遗传因素的基础上,通环境因素的作用,由生活经验和学习而获得的行为,称为学习行为。
77、 有很多行为是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二者结合的结果,如鸟的迁徙。
78、 先天性行为是动物生存的最基本条件,学习行为使动物更能适应多变的环境,更好地生存。
79、 动物越高等,学习能力越强,越能适应复杂环境。同样,环境越复杂,要学习的行为越多。
80、 先天性行为有很大局限性,如果一种生物只有先天性行为而没有学习行为,就会被自然淘汰。
81、 对一个人来说,技能的训练和知识的学习是与大脑的发育阶段相适应的,一旦错过学习的关键时期就很难弥补。
82、 社会行为的特征:1、群体内部往往形成一定的组织;2、成员之间有明确的分工;3、有的群体中还形成等级。
83、 群体中根据个体大小、力量强弱、健康状况和凶猛程度的不同,排成等级制度。
84、 “首领”优先享有食物和配偶,优先选择筑巢场地,其他成员会对它做出表示顺从的姿态,对它的攻击不敢还击,也负责指挥整个社群的行动。
85、 动物的动作、声音和气味等都可以起传递信息的作用。
86、 社会行为对动物生存的意义:靠群体的力量往往更易获得食物和战胜天敌的侵袭,能有效保证物种的繁衍,使群体更好地适应环境,维持个体和种族的生活。
87、 在自然界,生物之间的信息交流是普遍存在的(人有人言,兽有兽语)。正是由于物质流、能量流和信息流的存在,使生物之间的联系错综复杂,“牵一发而动全身”,生物与环境才成为统一的整体。
88、 食物链和食物网中的各种生物之间存在着相互依赖、相互制约的关系。在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数量和所占在比例总是维持在相对稳定的状态,这种现象就叫生态平衡。
89、 动物在自然界中的作用:1、动物在维持生态平衡中起着重要作用;2、动物可以促进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3、帮助植物传粉、传播种子;4、生物防治。
90、 生物防治就是利用生物来防治病虫害。除以虫治虫外,还有以鸟治虫、以菌治虫等。
91、 动物在人们生活中的作用:含有丰富的营养物质,供人们食用;在医药保健方面发挥作用;在观赏、娱乐方面,文学艺术方面有一定的形象;人们在生活中用来比喻一些形象或某些特点;动物传播给人类一些疾病(害处)。
92、 在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数量和所占的比例总是维持在相对稳定的状态。
93、 现在科学家正在研究利用生物(如动物)做“生产车间”,生产人类所需的某些物质,这就是生物反应器。
94、 生物反应器的好处:可以节省建设厂房和购买仪器设备的费用,可以减少复杂的生产程序和环境污染。
95、 科学家通过对生物的认真观察和研究,模仿生物的某些结构和功能来发明创造各种仪器设备,这就是仿生。
96.一个细菌或真菌繁殖后形成的肉眼可见的集合体称为菌落。
97.细菌的菌落比较小,表面或光滑黏稠,或粗糙干燥真菌的菌落一般比细菌菌落大几倍到几十倍。霉菌形成的菌落常呈绒毛状,絮状或蜘蛛网状,有时还能呈现红、褐、绿、黑等不同的颜色。
98.从菌落的形态、大小和颜色,可以大致区分细菌和真菌,以及它们的不同种类。
99.菌落常用来作为菌种鉴定的重要依据。
100.培养细菌或真菌的一般方法:①配制含有营养物质的营养基。②培养基进行高温灭菌冷却。③将少量细菌或真菌放在培养基上(此过程叫接种)。④培养皿放在保持恒定温度的培养箱中(也可以放在室内温暖的地方)进行培养。
101.细菌和真菌是生物圈中广泛分布的生物。
102.细菌和真菌的生存也需要一定的条件。如需要水分、适宜的温度、一定的生存空间,还有有机物。
103.经过严格高温霉菌的环境不可能有细菌和真菌。
104.乳酸菌只有在无氧的条件下才能把有机物分解成乳酸。
105.所有的细菌都是单细胞生物。
106.有些细菌互相连接成团或长链,但每个细菌也是独立的生活的。
107.细胞结构示意图:
108.营养方式分为自养和异养,细菌和真菌的营养方式都为异养,异养又分为腐生和寄生。
109.有些细菌生长发育后期,个体缩小、细胞壁增厚,形成芽孢。芽孢是细菌的休眠体,对不良环境有较强的抵抗能力。小而轻还可以随风飘散各处,落在适当环境中,又能萌发成细菌。细菌快速繁殖和形成芽孢的特性使它们无处不在。(细菌分裂速度极快)
110.酵母菌为单细胞真菌。霉菌、食用菌、大型真菌为多细胞真菌。
111.
112.真菌的细胞中都没有叶绿体,进行孢子生殖。
113.酵母菌为出芽生殖。
114.青霉:孢子青绿色,排列呈扫帚状。营养方式为异养。
115.曲霉:孢子有多种颜色,排列呈放射状。营养方式为异养。
116.引起食物发霉的真菌为霉菌。
细菌 真菌
相同点 细胞中没有叶绿体,利用现成的有机物(异养)。
不同点 单细胞,没有成形的细胞核,分裂生殖。 既有单细胞种类也有多细胞种类,细胞内有真正的细胞核,多数为孢子生殖。
117.比较真菌与细菌
118.细菌和真菌在自然界中的作用:(1)参与物质循环(促进物质循环);(2)引起动、植物患病(3)与动物共生。
119.大多数细菌和真菌是生态系统中的分解者。
120.在自然界的物质循环中,细菌和真菌把动植物的遗体分解成二氧化碳、水和无机盐,这些物质有能被植物吸收和利用,进而制造有机物。可见 细菌和真菌对于自然界中二氧化碳等物质的循环起着重要的作用。
121.细菌和真菌中有一些种类营寄生生活,它们从活的动植物体和人体吸收营养物质,导致动植物和人患不同疾病。
122.共同生活在一起,相互依赖,彼此有利,一旦分开,两者都不能独立生活,这种现象叫做共生。(一旦分开,可以独立生活,叫做共栖)
123.寄生(往往有害);共生(互利)。
124.酵母菌发酵状态:
有机物 酵母菌 二氧化碳+水+能量(多) [多用于做面包]

有机物 酵母菌 二氧化碳+酒精+水+能量(少) [用于酿酒]
125.发酵:微生物的无氧呼吸(也称作呼吸作用)
126.食物的腐败主要是由细菌和真菌引起的,这些细菌和真菌可从食品中获得有机物,并在食品中生长和繁殖,导致食品的腐烂,因此食品保存中一个重要问题就是防腐。防止食物腐败所依据的主要原理是把食品内的新军和真菌杀死或抑制它们生长和繁殖。
127.有些真菌可以产生杀死某些致病细菌的物质,这些物质称为抗生素(抗菌素)。
128.科学家还能用现代技术手段,把其他生物的某种基因转入一些细菌内部,只这些细菌能够生产药品(用细菌做生物反应器)。
129.1928年,英国细菌学家弗莱明发明抗生素。
130.生物分类的意义:了解生物的多样性,保护生物的多样性,使每个物种在生物分类上的位置一目了然,同时也进一步明确生物之间的亲缘关系。
131.生物分类主要是根据生物的相似程度(形态结构、内部构造、生理功能)把生物划分为种和属等不同的等级。分类的基本单位是种。
132.在被子植物中,花、果实和种子往往作为分类的重要依据。
133.每个界分为六个更小的等级,它们从从大到小依次是:界、门、纲、目、科、属、种。
134.两种生物之间共有的分类单位越多,它们的亲缘关系越近。
135.纲 < 亚门 < 门
136.分类登记越高,射干内务体间的差异越大,共同特征越少,所含生物数量越多。
137.生物多样性的内在形式是基因的多样式,外在形式是种类的多样性。
138.我国是裸子植物最丰富的国家,被称为“裸子植物的故乡”。
139.生物的各种特征是由基因控制的
140.生态系统的多阳性受到破坏就会导致生物种类的多样性和基因的多样性丧失。
141.自然条件下,平均2000年一种鸟类灭绝。平均8000年一种哺乳动物灭绝。
142.造成生物多样性面临威胁的原因有(1)生存环境改变和破坏;(2)掠夺式的开发利用;(3)环境污染;(4)生物入侵。
143.为保护生物多样性,相关的法律有《环境保护法》、《海洋环境保护法》、《森林法》、《草原法》、《渔业法》、《野生动物保护法》、《水土保护法》。(每个法律前要加“中华人民共和国”)
144.建立自然保护区分为:就地保护和圈地保护。
145.森林是全球50%~90%的陆生生物的家园。
146.珙桐是被子植物。银杉是裸子植物。

Ⅷ 希尔顿讲世界地理读书笔记

我最近读了《希尔顿讲世界地理》,作者是美国的希尔顿,他是一位非专常杰出的教育属家,酷爱历史和艺术,喜欢旅行。他以旅行家的独特体验,给我带来了世界各地的有趣见闻,让我看见了大千世界,拓展了知识。

在这本书中把枯燥的地理知识变成了妙趣横生的故事。比如他比喻最开始的地球像一颗杨梅,最后变成了核桃;地球就像果酱蛋糕,是一层一层的,上面有七块影子似的大补丁。

从这本书里面,我知道了墨西哥湾在地图上就像英文字母G,所以我很快可以从地球仪上找到墨西哥湾的位置;美国建国仅仅两百年,最开始由13个州组成,后来陆陆续续的加入了不少的州,变成了有50个州的大国。全世界很少有首都在边界的,可是华盛顿身为美国的首都却在美国和加拿大交界处;法国无论是车和人都必须靠左行,和中国是不同的;南美洲和北美洲之间有一个小小的地方叫中美洲,为了两个地区的贸易的方便,人们在中美洲开凿了一条运河。运河的两端分别装上水闸,利用水闸将船只升起或是降下。南美洲的形状像香草冰激凌;美国人淘金的地方在濒临太平洋的加尼福利亚州。

我从这本书里面看到了地球仪上其他国家的经济、农业、生产等各方面情况,有机会我一定去那些国家去看看。

Ⅸ 初一下~!语文数学英语政治历史地理生物的复习题~!

北师大版七年级下历史材料(仅供参考)
一、 基础知识(适用于选择,诊断等)、
第一单元 隋唐盛世
1、581年,北周外戚杨坚夺取政权,建立隋朝,年号开皇。杨坚就是隋文帝。589年,隋消灭南朝的陈朝,中国又一次实现了统一。
2、隋统一全国后,隋炀帝用了六年的时间,修建了一条贯穿南北的大运河。大运河以洛阳为中心,北抵涿郡,南至余杭,自北向南分为永济渠、通济渠、邗沟和江南河四段,连接了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五大水系,全长两千多千米,是古代世界上最长的运河,体现了我国劳动人民的勤劳智慧和伟大的创造力。示意图见P5上图。
3、隋王朝贵族李渊父子于618年建立唐朝,定都长安,并统一全国。李渊就是唐高祖。李世民于626年继承皇位,次年改年号为“贞观”。
4、“贞观新政”的内容:改革赋役制度;沿袭、完善“三省六部制”;修改法令,编篡《唐律疏义》;完善科举制。
5、《唐律疏义》是中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完备的法典,在历史上对亚洲各国产生了重大影响。
6、“贞观之治”是唐太宗统治时期;“贞观遗风”是武则天统治时期;“开元盛世”是唐玄宗统治前期。
7、武则天是我国古代历史上惟一的女皇帝,改国号为“周”。
8、唐朝,曲辕犁和筒车的发明、使用,促进了土地开发,增加了粮食产量。
9、唐朝最盛时,疆域东至安东,西迄安西,北达蒙古高原,南抵南海。见书P17中图。
10、历史上被少数民族尊为“天可汗”的是唐太宗。
11、松赞干布是吐番历史上杰出的政治家。文成公主入藏和亲,尊定了汉藏密切交往的基础。上书唐朝皇帝说“和同为一家”的少数民族首领是尺带珠丹。
12、遣唐使是日本政府派遣到唐朝进行交流的使团。主要代表人物是阿倍仲麻侣。
13、唐玄宗时,鉴真接受日本学问僧的请求,六次东渡日本弘扬佛法。
14、玄奘是唐朝高僧,又称三藏法师,为了求取佛经精义,毅然西行前往佛教圣地天竺取经。玄奘是第一个系统地把天竺佛教、历史、地理、风土人情等记录下来并介绍到中国的人,主要有《大唐西域记》等著作。
15、唐朝都城长安不仅是国内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也是当时国际性的大都市。
16、造纸术、印刷术、火药、指南针是我国古代的四大发明。
17、唐末,成都、洛阳等地都是著名的印刷业中心。
18、世界上现存最早的有明确时间记载的印刷品是唐咸通九年印制的《金刚经》。
19、唐朝末年,火药开始运用于军事,最初火药武器叫“火箭”“飞火”。
20、赵州桥,又名安济桥,是世界上保存完好、最古老的一座单孔大石桥,经历了一千三百多年,被誉为“世界建桥史上的一个奇迹”。设计者是隋朝的著名工匠李春
21、唐代影响最大、成就最高的诗人当推李白和杜甫。
李白的诗歌特色:李白的诗雄奇飘逸,艺术成就极高。他讴歌祖国山河与美丽的自然风光,想像丰富,激昂奔放,富有浪漫主义精神。人们称他为“诗仙”。
杜甫的诗歌特色:杜甫的诗沉郁顿挫,语言精练细腻,感情真挚动人。他亲身经历了唐朝由盛转衰的变化,能够将个人遭遇与国家和人民的命运联系在一起,创作了大量忧国忧民、反映社会现实的诗作。后人称他为“诗圣”,称他的诗为“诗史”。
22、唐朝时期的乐舞十分发达,有唐太宗的《秦王破阵乐》,唐玄宗的《霓裳羽衣舞》。
23、敦煌最具代表性的艺术集中在莫高窟。被评价为“满壁风动”的艺术作品是指敦煌的壁画。
第二单元 宋元时期
24、960年,后周大将赵匡胤建立宋朝,定都汴京,历史上称为北宋。赵匡胤就是宋太祖。北宋建立以后,陆续消灭各地的割据势力,统一了中原和南方的广大地区。
25、10世纪初,契丹族首领耶律阿保机统一契丹各部。916年,阿保机称皇帝,建立契丹政权,定都上京。阿保机就是辽太祖。后来,契丹改国号为辽。
26、1005年,辽宋之间订立和议史称“澶渊之盟”。
27、1038年,党项族的首领元昊称大夏国皇帝,定都兴庆,史称西夏。
28、1115年,阿骨打称帝,建立金政权,后定都会宁。阿骨打就是金太祖。1125年,辽天祚帝做了金军的俘虏,辽朝灭亡。1127年,北宋灭亡,史称“靖康之变”。
29、1141年,宋金订立和议:南宋对金称臣,割让部分土地,向金送交岁币。至此形成宋金南北对峙局面。
30、魏晋南北朝以来,全国经济重心出现南移的趋势。“苏湖熟,天下足”的谚语,表明太湖流域已成为全国最重要的粮仓。全国的经济重心从黄河流域转移到长江流域。
31、北宋占城稻的种植面积扩大,水稻逐渐跃居粮食产量首位。宋代,煤,当时称石炭,开采量居世界第一。
32、北宋前期,四川地区出现了“交子”,这是世界上最早的纸币。南宋时通行“会子”“关子”等纸币。
33、宋代城市中固定的娱乐场所叫瓦舍。瓦舍的出现,意味着都市的文化生活愈加丰富多彩,反映了市民阶层的欣赏趣味。
34、1206年,蒙古包贵族在斡难河源召开大会,推举铁木真为蒙古族的最高首领,尊称为“成吉思汗”,建立蒙古政权。
35、元朝时有许多信仰伊斯兰教的波斯人、阿拉伯人迁入中国,他们同汉、蒙等族互相融合,形成一个新的民族,即回族。
36、北宋时期,平民毕升发明了世界上最早的活字印刷术,比欧洲要早四百多年。其发明被收入沈括的著作《梦溪笔谈》。
37、“衣被苍生”的棉神的化身是元代的劳动妇女黄道婆通过棉纺织技术革新,能够同时纺出三根纱来。而且其故乡松江地区当时已成为江南棉纺织业中心。
38、北宋史学家司马光主持编写了我国第一部编年体通史巨著------《资治通鉴》。
39、两宋时期杰出词人有苏轼、李清照、辛弃疾等。详见书P87-88。
40、元杂剧作家中最负盛名的是关汉卿。其代表作是悲剧《窦娥冤》。
41、北宋画家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描绘了北宋都城汴京的日常社会生活与习俗风情。

第三单元 明清时代
42、1368年朱元璋建立明朝,即明太祖,年号洪武。
43、17世纪初,努尔哈赤统一了生活在东北地区的女真各部,逐渐崛起,形成新的民族共同体------满族。1636年,皇太极在盛京称帝改国号为清。
44、明中期,年轻将领戚继光受命到浙江,福建、广东抗倭,并建立一支“戚家军”。
1561年,戚家军在台州九战九捷,迅速荡平浙江境内的倭寇。以后又奉旨到福建广东抗倭,到1565年,东南沿海的倭寇基本肃清。
45、1661—1662年,郑成功率军打败荷兰殖民者,收复台湾。台湾又回到祖国的怀抱。
46、1685年与1686年,康熙命令清军两次出兵雅克萨,重创俄军,与俄国于1689年在尼布楚签订了第一个边界平等条约《尼布楚条约》。
47、李时珍是明代杰出的医学家和药物学家,用27年的时间著成《本草纲目》,被誉为“东方医学巨典”。
48、宋应星是明末著名科学家,其代表作是《天工开物》,被誉为“17世纪中国科技的网络全书”。
50、明清小说(略)见书P123---125中间的内容。
51、1405-1433年,明政府先后七次派郑和下西洋。

热点内容
鹿特丹港国家地理 发布:2021-03-15 14:26:00 浏览:571
地理八年级主要的气候类型 发布:2021-03-15 14:24:09 浏览:219
戴旭龙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发布:2021-03-15 14:19:37 浏览:408
地理因素对中国文化的影响 发布:2021-03-15 14:18:30 浏览:724
高中地理全解世界地理 发布:2021-03-15 14:16:36 浏览:425
工地质检具体干些什么 发布:2021-03-15 14:15:00 浏览:4
东南大学工程地质考试卷 发布:2021-03-15 14:13:41 浏览:840
中国地质大学自动取票机 发布:2021-03-15 14:13:15 浏览:779
曾文武汉地质大学 发布:2021-03-15 14:11:33 浏览:563
中国冶金地质总局地球物理勘察院官网 发布:2021-03-15 14:10:10 浏览:8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