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中天坑中国国家地理
㈠ 我国是如何知道外国的地理知识
很多地理知识是向全球公开发布的。同时,卫星地图也拓宽了人们的知版识面。如中国国权家地理里提到的用Google Earth找寻鄂西天坑(当然,这些影像是允许公开的)。人类的知识会不断拓宽,未来会有更多新的发现。
希望能够帮助到您!
㈡ 哪里有下载2007年的《中国国家地理》杂志PDF版
《中国国家地理》2007年合集共12本 PDF电子版杂志百版度云盘下权载
http://www.zz5100.com/forum.php?mod=viewthread&tid=361
㈢ 目前最好的地理书是哪套
中国国家地理
本书禀承现代地理学将地理知识和人文历史有机融合的理念,依照知识严谨性、内容系统性的编写原则,全面介绍中国丰富多彩的地质地貌。近千幅高品质的图片跟随科学、生动的文字,带领读者纵览中国的万里江山,同时了解相关的地理、历史和民俗知识。
※观赏
中国八大地质公园的地貌景观·雅鲁藏布大峡谷的壮美·哈纳斯湖的变色奇观与图瓦人的民俗风情·列入联合国世界自然遗产名录的三江并流奇观·大自然的野兽派雕塑“魔鬼城”。
※探索
峨眉山七彩佛光的光象成因·漓江岩溶峰林峰丛地貌的发育历史·第四纪冰川塑造庐山地貌的奥秘·长江三峡四百里险峻航道的地质结构演变·天坑与地缝神奇的地貌构造。
※发现
母亲河黄河、长江的源头所在·云台山罕见的北方岩溶地貌·黄龙喀斯特地貌钙化堆积体的形成之因·贡嗄雪山的垂直地带性分布和热岛效应·长白山天池火山的内部动态。
一套书无法改变整个世界,但可以改变某个人的一生。《中国国家地理》正是这样一套可以在你的生命中产生影响的书。这是一套传导地理哲学、追求科学精神的书,一套给热爱生活、喜欢地理的读者阅读的普及读物,也是一套讲述自然和人文故事的高层次的书。它的内容已经超越了一般地理知识类或旅游类书籍的范围,国家地质公园的地质奇观、名山大川的美景风光、独特的地形地貌、古老的历史文化遗存、中国各地区的民俗民情等无不囊括其中。“地理”在今天已经成为一个广义的、宽泛的概念,人们在自然地理之外的更大空间中开辟出了人文地理,即在介绍地理知识和科学考察同时,关照自然风光和历史人文,再现地理知识的差异性、地域性和综合性。
《中国国家地理》一书分为上、中、下三卷,以传导自然关怀和人文情感为使命,按地理位置的顺序,用1000多幅美丽绝伦的图片配合生动精良的文字,为读者营造一个感受中国自然地理和人文环境的良好氛围,并将地理知识实现潜移默化式的传递。
㈣ 中国南方喀斯特的代表区域
石林,地处滇东高原腹地,位于石林彝族自治县境内,距昆明市余公里。石林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四季如春,是一个集自然风光、民族风情、休闲度假、科学考察为一体的著名大型综合旅游区。石林以喀斯特景观为主,以“雄、奇、险、秀、幽、奥、旷”著称,具有世界上最奇特的喀斯特地貌(岩溶地貌)景观,在世界地学界享有盛誉。
石林形态
石林形成于2.7亿年前,经漫长地质演化和复杂的古地理环境变迁,才形成了现今极为珍贵的地质遗迹;它涵盖了地球上众多的喀斯特地貌类型,分布世界各地的石林仿佛汇集于此,其石牙、峰丛、溶丘、溶洞、溶蚀湖、瀑布、地下河错落有致,是典型的高原喀斯特生态系统和最丰富的立体全景图。
旅游景区
石林景区面积达1100平方公里,气势大度恢弘,保护区为350平方公里,山光水色应有尽有、各具特色。全区可分为八个旅游片区:石林景区、黑松岩(乃古石林)景区、芝云洞、长湖、飞龙瀑(大叠水)景区、圭山国家森林公园、月湖、奇风洞。其中开发为游览区的是:石林风景区(中心景区)、黑松岩风景区、飞龙瀑风景区、长湖风景区。
进入景区,仿佛步入时间的隧道,充分感受大自然的鬼斧神工。悠游海底迷宫,峭壁万仞、石峰嶙峋,像千军万马,又似古堡幽城,如飞禽走兽,又像人间万物,惟妙惟肖,栩栩如生。
石林的魅力不仅仅在自然景观,还在于独具特色的石林撒尼土著风情。最有影响的是“一诗”、“一影”、“一歌”、“一节”。彝文记录的古老的撒尼叙事长诗《阿诗玛》被译成20多种文字在国内外发行,改编成中国第一部彩色立体声电影《阿诗玛》,享誉海外;撒尼歌曲《远方的客人请您留下来》名扬天下;每年农历六月二十四的彝族火把节是撒尼人传统的节日,摔跤、斗牛、火把狂欢节蔚为壮观,被誉为“东方狂欢节”。 荔波县归属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与广西接壤。茂兰国家级喀斯特森林自然保护区就位于荔波县的东南部,它由东南部的喀斯特森林区、甲良镇洞庭五针松保证点及小七孔喀斯特森林科学游览区三部分组成,总面积21285公顷。其中核心区5827公顷,缓冲区8910公顷,实验区4588公顷。
茂兰喀斯特森林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就开始吸引了一些国外的探险者和旅行者,但却很少为国人所知,穿越它至今仍然充满挑战。在2005年《中国国家地理》杂志主办的“中国最美的地方”评选中,贵州荔波击败了众多“资深”的名山胜地,以“榜眼”的身份获得网络人气奖,摘得“中国最美的森林”桂冠。
荔波喀斯特原始森林、水上森林和“漏斗”森林,合称“荔波三绝”。它们虽然生长在不同的空间,有的在山上,有的在水中,有的在“天坑”里,但都存活在贫瘠、脆弱的喀斯特环境中,都是石头上长出的森林。这也是人与自然和谐的奇迹。
根据喀斯特地貌形态与森林类型的组合,可将荔波喀斯特原始森林景观进一步分为漏斗森林、洼地森林、盆地森林、槽谷森林四大类。
漏斗森林,为森林密集覆盖的喀斯特峰丛漏斗,其树木密集,四周群山封闭,底部有漏斗式的落水洞,状若深邃的巨大绿色窝穴。漏斗底至锥峰顶一般高差150—300米,人迹罕至,万物都保持着原始自然的特色。
洼地森林,为森林广泛覆盖的喀斯特锥峰洼地,常有农田房舍分布其间。田园镶嵌在绿色峰丛之间,喀斯特大泉及地下河水自洼地边缓缓流出,清澈透明,构成山清水秀的田园森林风光。布依族人民古朴的木板房、吊脚楼、小桥、流水,为洼地森林增添了诗情画意。
盆地森林,为森林覆盖较广的喀斯特盆地(谷地),四周森林茂密的孤峰及峰丛巍然耸立。盆地开阔平坦,良田纵横,地下河时出时没。上下一片碧绿,形成了尉然壮观的盆地森林景观。
槽谷森林为森林浓密覆盖的喀斯特槽谷。谷中浓阴蔽日,两旁绿色喀斯特峰丛高耸,谷底巨石累累,巨石上布满藤萝树木。槽谷中多有地下河露出,谷地忽宽忽窄,两岸锥峰时高时低,森林覆盖疏密不定,形成神秘而静谧的景色。
“水在石上淌,树在石上长”,这是荔波县又一大奇观———水上森林,其树木“年纪”多在百岁以上,根系祼露水中,紧抱巨石,任水冲击仍郁郁葱葱。小七孔的水上森林,是不可多得的好去处。那里,森林长在碧水中,碧水在林中流淌,水中荡舟,丛林对抱成荫,一堆堆茂密的双扇蕨争相涌出。更有屹立水中的参天大树,傲然挺立,直指苍穹,根部紧紧抱住岩石,居然不被洪水冲走。在小七孔鸳鸯湖700多米长的“水上林荫道”放舟,水中低垂的树枝不时碰着船头,四周湖水绿如蓝,幽静极了。 武隆县,地处重庆市东南边缘、乌江下游,东邻彭水,南接贵州省道真县,西靠南川、涪陵,北与丰都相连,距重庆市区170公里,自古有“渝黔门屏”之称。 武隆的景区包括天下第一洞芙蓉洞、亚洲最大的天生桥群、全世界罕见而稀有喀斯特系统形成的后坪天坑。
芙蓉洞是一个大型石灰岩洞穴,全长2400米,洞体高大,宽高多在30至50米之间,其中辉煌大厅底面积在1.1万平方米以上。洞内各种次生化学沉积形态(即钟乳石类)琳琅满目、丰富多彩。其中大多数种类分布之广泛,质地之纯净,形态之完美,在国内发现中多属少见。尤其是正在形成中的池中珊瑚状和犬牙状方解石晶花,洞壁上各种姿态的卷曲石、方解石和石膏晶花更是国内稀有,世界罕见 。按规划开发三大景区,主要景点约30处,其中十多处在国内外均可堪称最佳景点。
武隆天生桥是全国罕见的地质奇观生态型旅游区,属典型的喀斯特地貌。景区以天龙桥、青龙桥、黑龙桥三座气势磅礴的石拱桥称奇于世,属亚洲最大的天生桥群。
天生三桥地处仙女山南部,位居仙女山与武隆县之间。天龙桥即天生一桥,桥高200米,跨度300米,因其位居第一、顶天立地之势而得名。一桥桥中有洞,洞中生洞,洞如迷宫,既壮观又神奇。青龙桥即天生二桥,是垂直高差最大的一座天生桥。桥高350米,宽150米,跨度400米,夕阳西下,霞光万道,忽明忽暗,似一条真龙直上青天,故名青龙桥。黑龙桥即天生三桥,桥孔深黑暗,桥洞顶部岩石如一条黑龙藏身于此。黑龙桥景色以其流态各异的“三迭泉”、“一线泉”、“珍珠泉”、“雾泉”四眼宝泉而独具特色。
后坪天坑群位于重庆长江三峡黄金旅游线上三峡腹地的武隆后坪乡境内,属武陵山系,距武隆县城88公里。后坪天坑群曾吸引中、英、美洞穴联合科考队和中国洞穴研究会会长朱学稳教授多次进行考察。总面积为15万平方米的5个天坑,藏于原始森林和竹林中,天坑周围绝壁万丈,天坑下面是地洞,地洞中隐藏着更大的天坑。5个天坑的口径和深度均在300米左右,并呈圆桶形状,附近还有1.5万亩成片的原始森林和3万亩左右的石林、水库等,极具科考价值且富有神秘感。
㈤ 鄂西圈十大核心景区有哪些
武当山:兼泰山之伟、黄山之奇、雁荡之幽,北宋大书画家米芾将之誉为“天下第一山”,虽有夸张之嫌,却也可见得这里是一个值得一游的地方。、道教圣地。
神农架原始森林:1980年,神农架成立自然保护区;1986年经国务院批准为“国家森林及野生动物类型自然保护区”;1990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接纳为人与生物圈计划“世界生物圈”保护网成员,受到全球环境基金(GEF)资助,成为“亚洲生物多样性保护示范区”。
(神农架天燕原始生态旅游区
(神农架神农顶风景区
三峡:万里长江一段山水壮丽的大峡谷,为中国十大风景名胜之一。它西起重庆奉节县的白帝城,东至湖北宜昌市的南津关,由瞿塘峡、巫峡、西陵峡组成,全长193公里。三峡大坝建成后,将形成从宜昌到重庆绵延650公里的人工湖,到那时,碧水连天,烟波浩淼,“高峡出平湖”的壮观景象将展现在世人面前。三峡大坝则宛如一条出海的蛟龙腾飞江中,又如一架美丽的彩虹横卧江上。两岸群山叠翠,绿水环绕,小岛星罗棋布,溪流蜿蜒曲折,峡谷纵横交错,秀美的自然风光必将令人们如游画廊,心旷神怡。
古隆中:现在的古隆中是一个以诸葛亮故居为主体的风景名胜区,在鄂西北历史文化名城襄樊襄城区和襄阳区,南漳、谷城交界处,总面积209平方公里,包括古隆中、水镜庄、承恩寺、七里山、鹤子川等五大景区
襄阳古城:襄阳城约始筑于西汉高帝六年(前201),城址疑在今襄阳古城西北汉水边。大约刘表迁荆州治于襄阳前后在城东另筑新城,大致为现存的规模
恩施大峡谷 [05/04 13:28]
恩施大峡谷位于恩施市屯堡乡和板桥镇境内,北接重庆天坑地缝、恩施梭布垭,南连利川腾龙洞,总面积300平方公里,大小峡谷沿线总长108公里
柴埠溪峡谷风景区:位于五峰土家族自治县境东部,南连“武陵源”,北接“清江水”。同张家界共属武陵山脉。与许多国内外奇景名胜同处于国际公认的“奇特的北纬30°地球圈”上,系罕见的喀斯特大峡谷风景区
腾龙洞:位于湖北省利川市,集山、水、洞、林于一体,以雄、险、奇、幽、秀而驰名中外,被《中国国家地理》评为“中国最美的地方”。洞中景观千姿百态、神秘莫测,洞外山清水秀、如诗如画。洞口的卧龙吞江瀑布落差20余米,吼声如雷,气势磅礴。
西陵峡口风景名胜区:风景区东起葛洲坝,西至三峡大坝,总面积142平方公里,素有“三峡门户、川鄂咽喉”之美称,位置得天独厚,旅游资源丰富,是中国首批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是国家AAAA级旅游区,为“中国十大风景名胜”之一,居“中国旅游胜地四十佳”之榜首
㈥ 推荐一些地理书
中国国家地理
本书禀承现代地理学将地理知识和人文历史有机融合的理念,依照知识严谨性、内容系统性的编写原则,全面介绍中国丰富多彩的地质地貌。近千幅高品质的图片跟随科学、生动的文字,带领读者纵览中国的万里江山,同时了解相关的地理、历史和民俗知识。
※观赏
中国八大地质公园的地貌景观·雅鲁藏布大峡谷的壮美·哈纳斯湖的变色奇观与图瓦人的民俗风情·列入联合国世界自然遗产名录的三江并流奇观·大自然的野兽派雕塑“魔鬼城”。
※探索
峨眉山七彩佛光的光象成因·漓江岩溶峰林峰丛地貌的发育历史·第四纪冰川塑造庐山地貌的奥秘·长江三峡四百里险峻航道的地质结构演变·天坑与地缝神奇的地貌构造。
※发现
母亲河黄河、长江的源头所在·云台山罕见的北方岩溶地貌·黄龙喀斯特地貌钙化堆积体的形成之因·贡嗄雪山的垂直地带性分布和热岛效应·长白山天池火山的内部动态。
一套书无法改变整个世界,但可以改变某个人的一生。《中国国家地理》正是这样一套可以在你的生命中产生影响的书。这是一套传导地理哲学、追求科学精神的书,一套给热爱生活、喜欢地理的读者阅读的普及读物,也是一套讲述自然和人文故事的高层次的书。它的内容已经超越了一般地理知识类或旅游类书籍的范围,国家地质公园的地质奇观、名山大川的美景风光、独特的地形地貌、古老的历史文化遗存、中国各地区的民俗民情等无不囊括其中。“地理”在今天已经成为一个广义的、宽泛的概念,人们在自然地理之外的更大空间中开辟出了人文地理,即在介绍地理知识和科学考察同时,关照自然风光和历史人文,再现地理知识的差异性、地域性和综合性。
《中国国家地理》一书分为上、中、下三卷,以传导自然关怀和人文情感为使命,按地理位置的顺序,用1000多幅美丽绝伦的图片配合生动精良的文字,为读者营造一个感受中国自然地理和人文环境的良好氛围,并将地理知识实现潜移默化式的传递。
㈦ 陕西汉中新发现天坑群有什么价值
汉中适合种植药材种类较多,最适合种植的药材有乌药,天麻、当生、当归、猪苓、附苓、黄芩等。
㈧ 寻地理学家自传
余纯顺的行走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