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中學地理 » 高中地理提高

高中地理提高

發布時間: 2021-01-23 01:53:00

高中地理如何快速提升地理表述能力 學法指導

一、抓「原理」重「理解和運用」
高中地理中的自然地理(高中地理必修一)主要屬於理科內容,尤其是其中的地球運動及時間計算、太陽高度角、各種日照圖以及氣候、洋流、各種等值線圖等內容,需要較多的邏輯思維,具有明顯的理科的嚴密性與邏輯性。學習時,理解重於記憶,學習時一定要側重於對地理原理、地理規律的理解運用,聯系實際分析、解決問題。同時還應多練習、多畫圖,這樣才能融會貫通地把握所學的知識。高中地理中的人文地理(高中地理必修二)和區域地理(高中地理必修三),主要屬於文科內容。學習時注重理解基礎上的記憶很重要,學習時要多看書,要抓主幹知識點,要多思、多想,善於總結,形成自己的看法。學習人文地理側重於觀點、方法的運用,並結合實際進行評價與反思。
二、抓「讀圖」明「空間」
高中地理是以區域為載體的一門學科,因此,識圖、用圖就成為地理學科最重要的基本技能。不論是自然、人文還是區域地理,都要重視圖的學習和運用,採用圖文結合的方法,才能更好地認識、理解和掌握各種地理事物和現象、地理規律和原理。地理內容紛繁復雜,但幾乎所有的地理知識都源於它在相關圖上的位置。因此,學習地理時要做到看書與看圖相結合,學習中要經常讀圖、識圖、分析圖,把地圖印在腦子里,並能在圖上再現知識。這樣,才能培養提升自己的觀察力、想像力,並發展思維能力和記憶能力,從而進一步明了地理事物的空間分布、空間聯系、空間組合。同學們學習地理,應該養成讀圖、用圖的好習慣,培養讀圖、用圖的能力,只要胸有成「圖」,定能事半功倍。
三、抓「綜合」重「聯系」
綜合性即地理環境的整體性、統一性,就是地理環境各要素之間內在聯系及其相互影響、相互制約的關系。例如:為什麼亞馬孫河流域成為世界最大的熱帶雨林?這不僅僅是緯度決定的,與大氣環流、地形結構、洋流影響也有密切關系。西歐為什麼成為典型的溫帶海洋性氣候?影響因素也是多方面的。只有多角度、多層次、全方位、綜合性地分析問題,才能更好、更客觀的解決實際問題。</span></p><p><span>高中地理不論是自然還是人文地理都表現為以人地關系為主線的顯著特點,幾乎所有的地理問題都跟人類的生產、生活有著密切的關系,學習地理必須緊扣這條主線。高中地理的學習中,還會涉及初中的地理知識,涉及跨學科的知識,涉及高中各章節間的知識聯系,涉及地圖中知識等,因此,加強地理知識的綜合與聯系,把紛繁復雜的地理知識落實到具體的地理區域中去理解、分析、解決問題,這樣才能使我們所學的知識得以融會貫通。

㈡ 高中地理怎麼學習,才能提高成績

1、更新對地理學科的認識

首先得明確,為什麼人類要學地理?學地理對我們的日常生活有什麼幫助?

地理學科不僅僅局限於經典意義上的山川面貌、星辰運行等自然地理的內容,而且更多地融入了人口、資源、環境與發展、旅遊等人文層面的印記,對於解決當今世界所面臨的人口、資源、環境和發展等問題起著重要作用。
其次,要清楚地理學習有三個層次:是什麼、在哪裡、為什麼。這與初中地理是不一樣的,初中地理多為「是什麼,在哪裡」。這就要求同學們要有思路的轉變,不能停留在初中簡單的兩問上。
在高考文綜試卷里,地理算是最難的一門,它跟歷史、政治的學習方法還有所不同,具體體現在:
自然地理:理科學習方法。重理解,重運用,聯實際,解問題。多練習,重思路,多畫圖,熟知識。
人文地理:文科學習方法,理解後記憶。多看書,熟要點;善總結,形己見。

2、會用地圖

地理學是一門研究地理事物在空間分布的學科,地圖可以容納無數的地理知識(或叫地理信息),學會看地圖、用地圖,會使你的地理學起來很輕松,這也是基本。

(1)地理地圖包括日照圖、統計圖表、地形剖面圖、地質圖、景觀圖、原理示意圖、地理數據圖、地理結構圖、地理等值線圖等。
(2)利用地圖歸納總結該地區的地理規律或特點,用圖記憶。由該地區的自然地理衍生到人文地理,這也是高考出題者常有的出題思路。
(3)做題的時候,題目出示了讀圖,首先要讀出圖的主題,然後看清地圖,注意細節。

3、理解地理原理

地理是文科中的理科,它要求同學們必須理解地理原理,然後學會應用這些原理解決地理問題。這就好比做數學題要用公理或公式一樣。

4、勤動手寫或表達,養成良好的答題習慣,掌握一定的答題技巧

地理畢竟屬於文科,具備文科的特點,要求同學們用專業術語來表達地理問題。因此,平時要勤動手寫,熟練課本中的語言和老師的地理語言。

地理試題是有一定的答題規律的,要想考出好的成績,總結答題規律和答題技巧是必要的。下面我展開講一些地理試題的答題技巧:

㈢ 如何提高高中地理備課的有效性

如何提高高中地理課堂提問的有效性如何利用有限的時間,高效地完成地理教學任務,就成了亟待解決的問題。老子說:天下難事,必做於易,天下大事,必做於細。提高質量是難事,培養人才是大事。必須從提高課堂效率入手,從每個細小環節入手,做細做實。我認為,提高課堂效率,必須從以下幾方面的工作。一、.建立融洽的師生關系。「親其師,信其道」,大多數學生只有喜歡你這位老師,才會愛聽你的課,注意力才會集中,思維也活躍。如果學生從心裡厭煩你,你講的再好,他也聽不進去,課堂效率無從談起。因此老師要注意儀表形象,要塑造良好的人格,要關愛學生:生龍活虎的學生是茁壯成長的幼苗,也是老師生命的延續,更是老師智慧的體現者和發揚光大者。教師要細心地、親切地善待每一個學生。就是「病苗」學生,教師也應該看做是寶貝,更應細心照料。這是一種愛護之情、親密之情。有了這種「情」,就必須傾注付出之情。學生是能領悟到的、感受到的,必然會燃起學生的感恩之情、愛師之情。從而好學之情、勤學之情也就油然而生。師生雙方「情感」的碰撞,就必然激射出燦爛的知識之光,進而達成知識生產、傳播和應用之效果。真心和他們交朋友,多與他們交流,讓學生喜歡你,課堂效率會大大提高。二、老師上課有激情讓學生喜歡你,教師必須擁有激情。教師有了激情,就顯得神采奕奕,定能吸引學生,激活學生的思維,自然而然地調動起學生的學習興趣,增強學生的求知慾,呼喚起一個個充實的靈魂,從而提高教學效率。教師教學的激情來源於對教育事業的熱愛。講台是教師展示才華的舞台,課堂就是展現教師生命價值的具體世界。一定要讓自己的生命在課堂上煥發出亮麗的光彩,一定要讓學生因為自己的存在而感到幸福。教師的激情還來源於勤於讀書機廣泛閱讀。這樣,才能在課堂教學中旁徵博引,對問題的分析入木三分,得心應手,妙語連珠,在字里行間流露出深邃、豁達、智慧和仁愛,使學生既是在學習知識,又是一份享受。在課堂上有了旺盛的精力、飽滿的熱情、容納百川的胸懷、成竹在胸的信心,課堂氛圍活躍熱烈、緊張有序,其課堂就是高效課堂。三、注重培養學生學習的興趣。從心理學的角度講,學習興趣是學習動機的主要心理成分,它是推動學生去探求知識並帶有情緒體驗色彩的意向,隨著這種情緒體驗的深化,就會進一步產生學習需要,產生強烈的求知慾。「達爾文小時候是一個「平庸的孩子」,但他對大自然卻產生了濃厚的興趣,並以極大的熱情去野外學習和搜集標本,以至後來成為著名的生物學家。楊振寧博士在總結科學家成功之道時說:「成功的秘訣在於興趣。」可見興趣是學習的動力,成功的先導。一個人獲得成功,無一不是在對所研究的問題產生濃厚興趣的情況下取得的。因此在教學中注重培養學生學習的興趣。1、充分利用課本插圖、地圖冊和地理掛圖進行教學。地圖是地理教學中最常用的教具,地圖又是一種特殊的地理教科書,學生可以從地圖上直接獲取許多地理知識,是地理的「第二語言」,中學地理課本中的插圖,地理圖片是課本內容的重要組成部分,一幅好的插圖、照片可以充實和簡化課本有關內容的文字敘述,能達到以圖釋文,圖文結合目的,教學形象直觀,還有助於學生對地理知識的理解,能擴大學生的地理視野,創設地理情景,激發學生的求知慾,發展學生的思維能力和想像能力。2、認真設計地理略圖,提高地理教學效果。在地理教學中,有針對性地設計地理略圖進行教學,有利於學生掌握地理基礎知識,既能起到抓住特徵突出重點,又能培養學生直接學會畫地圖的基本技能。教師根據教學內容,邊講邊畫,學生邊聽邊記,學生的注意力隨著老師的筆觸和語言自然轉移,做到了視聽結合,頭腦並用,思維集中,印象深刻便於記憶,並且更能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3、.注重地理課與當今社會的熱點問題相結合。地理作為基礎教育的重要學科,有其獨特的魅力,他跨學科,綜合性強,對提高學生素質有著不可替代的作用。地理學歸根結底在與人地關系,它涉及到全球觀、環境觀、人口觀、資源觀、可持續發展觀都能影響學生的道德行為意識。例如全球變暖問題,極端天氣增多等。這寫些是一個與所有人關系密切的環境問題。這樣的的了解可以激發學生的憂患意識,有利於促進他們對地理學科的關注。4、注重地理課與實際生活相結合。在教學中教師可以運用生動的事實,嚴謹理論引起學生的興趣,激發學生討論,引導學生思考。5、靈活的運用古詩詞來活躍課堂,激發學習興趣。四、提高課

㈣ 高中地理提分方法

1、要學會瀏覽地理教科書 地理學習的支柱是教材的瀏覽,地理不同另兩個文科的地方在於,對教材知識點必須記憶而不要死記硬背,要達到較深刻,必須在教員的引導下認真瀏覽,積極思考。上課時間有教員的引導,可以少走彎路,分外是進進高中以後地理中常識所佔比例較初中小了,但知識更深,更體系化,更加復雜,難度增大;地理在如今所滲出的范圍愈來愈廣,學習地理必要的課外知識也多,所以,肯定抓緊學習的主陣地課堂。

2、學習時應當採用偏重理科的學習方法,誇大重於記憶,以會用為目的,側重於對地理道理、地理規律的應用,接洽實際分析解決題目。平時還應多做練習,器重解題思路,分外要多畫圖,以加深鞏固

3、抓"概念"重"消化"。在學習地理時,要器重概念的學習,要對全部的地理概念逐一消化、吸收,不留夾生飯。只有概念清楚了,判定、推理題目才能精確無誤。要把那些分外輕易混淆的概念擺列出來,逐一對比其差異,諸如:恆星日、太陽日;時區、區時等。當然,概念學習不是孤立的,要在分析和解決題目的過程中進行 從基礎知識抓起,扎踏實實,一步一個腳印地過"地理道理"關。如:氣溫與氣壓的關系;海陸熱力差異形成的季風與季風天氣;生態平衡的條件等。把握了這些道理、法則和規律,分析事物就有了說服力做就能做到舉一反三,探求同類地理事物的一樣平常特點和規律。總結和回納,把握地理學習的規律。將知識清算回納形成骨幹,構建自己的「腦筋導圖」。

4、學習時要多看書,熟悉和把握知識要點;會看書,把握教材的脈絡和重要腦筋、觀點;還要多思多想,善於總結,形成自己的看法。學習人文地理側重於觀點、方法的應用,結合實際進行評價與反思。

5、學會瀏覽和使用輿圖 地理學習的靈魂是輿圖的瀏覽和使用,輿圖是學習地理必不可少的工具,「沒有輿圖就沒有地理學」,輿圖是我們獲得地理知識的緊張工具,地理學習不可以或許離開輿圖。

6、「圖文結合易學好記」,學習時要做到看書與看圖相結合,將地理知識逐一在圖上查找落實,熟記;平時要多看輿圖(還可以填圖、繪圖),「圖不離手」,把輿圖印在腦筋里,並能在圖上再現知識。如許,當我們解答地理題目時,腦筋中就能浮現出一幅形象、清楚的輿圖,因而,我們就可以從中正確而有用地提取必要的信息,從容作答,即形成「腦圖」。在歷次高考地理試卷中,都有很多無圖考圖的標題,因此我們在平時的學習中要十分器重構建「腦圖」的練習。

7、學會分類,包括日照圖、統計圖表、地形剖面圖、地質圖、景觀圖、道理示意圖、漫畫圖、數據圖、結構圖、等值線圖等。 學會讀圖,讀圖要注重前後次序,①先讀圖的主題,即圖名;②看清圖例、比例尺和方向;③注重細節,知道該圖表現的重要內容、范圍等,再觀察圖的具體內容,觀察要細致全面,不要遺漏每個信息。

8、注重學習的幾個環節 學習地理與學習別的科目一樣,要注重學習的幾個環節:預習、上課、練習、溫習,分外是輕易忽略的預習、溫習兩個環節。根據記憶規律,課前預習和課後溫習也是很有必要的,通過預習可以提前知道教材內容概貌和自己不懂的地方,便於上課分配注重力,由於上課時間每分鍾注重力都很集中是做不到的,上課有明顯的節奏感,必須將勁用在刀刃上,把精力最茂盛的時間放在重難點上。學習地理決不能等掃數學完後再回頭溫習。

9、收集信息理論接洽實際 當代社會是個信息社會,生存中處處蘊含著信息,如電視消息、報刊雜志、媒體收集、旅遊科技、綜藝體育等,經常為人們供給大量的知識信息,這些信息中很多是人們廣泛關心的鮮活活潑的地理知識和敏感具體的地理題目,我們要善於收集和處理,不斷補充豐富地理知識。

㈤ 如何提高高中地理讀圖能力

一、從環境入手——創設良好的讀圖環境
環境是培養一個人習慣和能力的重要因素之一,良好的環境有利於學生讀圖能力的提高。高中階段的各種地圖較為復雜,更需要一個良好的學習環境。教師可以考慮在教室里粘貼一些較為常見的地圖,如比較常見的典型圖表;糧食方面的中國商品糧基地分布圖、中國商品棉基地分布圖;林業方面的中國草原資源、我國四大牧區分布圖;工業方面的滬寧杭工業基地圖,等等。當然,這些地圖不能一成不變,而要根據不同的教學內容來展示。
二、從教材入手——教材文字與圖片結合
高中生雖然經歷了初中三年的知識學習,有了一定的讀圖基礎。不過,高中地理知識和初中地理知識相比要深得多,所呈現的圖也復雜得多。在初始階段必須結合教材進行讀圖:第一,結合教材文字學會讀圖。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如果單純依靠一幅圖,就讓他說出個所以然,這顯然很不現實。以「自然地理要素變化與環境變遷」一節為例,對於其中的生物進化與環境演變圖,如果單純依靠這個圖,學生肯定無法讀出內容,但如果結合旁邊的文字說明進行講解,學生就知道這個圖要告訴我們什麼信息了,當再次看到這幅圖時就能讀出裡面蘊含的信息了。第二,藉助多媒體信息技術讀圖。教材中的一些文字比較抽象,難以理解,有時比較難看懂的圖,學生藉助教材文字還是難以理解圖中所蘊含的信息,這時,教師可以藉助多媒體信息技術,把教材文字變成形象化的視頻,有了教材文字和多媒體信息描述的幫助,學生讀起來圖來就會簡單容易得多。
三、學會識圖
1、示意圖
示意圖是用地理符號和線條表達地理事物的結構、成因、相互關系及變化過程的圖形。其特點是主題突出、清晰易懂, 判讀時要分析各要素之間的關聯性、時空變化特點及其規律等。如地球公轉示意圖、光照示意圖等。
2. 分布圖

分布圖是表示地理事物和地理現象空間分布的圖, 如世界氣候類型分布圖、世界人口密度分布圖、世界火山和地震帶分布圖等。這些圖看起來比較復雜難記, 但掌握了相關地理事物的成因、特點和分布規律後, 自然也就不那麼難記了。如《世界氣候類型分布圖》, 是學生必須要熟練掌握的圖表之一, 可有的學生總是記不住, 原因是對各種氣候類型的特點等相關知識掌握不牢。知識都是前後聯系, 一環套一環的, 所以任何一個知識鏈都不能出現脫節現象。
3. 統計圖
統計圖是反映地理事物的時空變化過程及地理信息量化處理的一種形式。其最大優點是信息簡明扼要, 表達方式形象直觀, 且有利於培養學生的綜合思維能力和定量分析能力。常見的表現形式有線狀圖、餅狀圖、柱狀圖等。對於統計圖的判讀, 要分清它的結構類型、數據指標的大小及變化趨勢等。
4. 等值線圖
等值線圖也是常見的地理圖表類型之一, 用於反映同一地理要素空間分布規律和變化特徵, 主要包括等溫線圖、等壓線圖、等高線圖等。考試常通過等值線圖考查學生的數值計算能力、走向描述能力等。如運用等高線圖, 要求學生判斷地形種類、地形部位 (山脊、山谷、鞍部、陡崖) 、地勢高低起伏及相關運用等。對於等值線圖, 要注意等值線的數值大小、凸起方向、疏密程度等。
總之,學生讀圖習慣的養成不是一天兩天的事情, 而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 即從不習慣到習慣, 從不喜歡到喜歡, 從陌生到熟悉, 從不會到會。只有通過地理教學長時間的潛移默化作用, 大部分學生都能逐漸養成良好的讀圖用圖學習習慣, 才能掌握一定的讀圖方法和技巧。

㈥ 怎樣提高高中地理成績有哪些較好的方法

地理是我的短板,從初中到高中。對於如何提高地理成績,我想我是有發言權的,畢竟高三那年拼了命的把地理成績從不及格拉到了平均水平以上,並且奇跡的在高考中沒有拖後腿。、


地理不是死記硬背的學科,它需要靈活運用所學到的知識。我上學的時候地理還是屬於文科的,可見,地理要記憶的東西絕對不少。如果你不能擁有舉一反三的能力,而且沒有方位感,那麼,死記硬背,勤學苦練就是唯一的途徑了。熟能生巧,確實是這樣的。硬著頭皮啃下來,會覺得也沒有那麼難。


以上是我的心得,我堅信沒有笨學生,只有懶學生。書山有路勤為徑,學海無涯苦作舟。就是這個道理。

㈦ 如何提高高中地理成績

地理還是要結合地圖看,把每一個知識點都結合到地圖上.然後就是書,橫向縱向都要串起來,理解它很重要的.最後是怎麼在考試中拿到最多的分數,最好還是總結出答題的模式,(如:分析一個地區的氣候成因,可以從「三位(地理,緯度,海陸位置),地形,洋流」回答,往上套就行了),把做過的試卷拿出來看標准答案總結吧.
還有學習地理,從自然地理,大氣,水文等,都是規律性的東西,如地球的公轉,自轉,太陽輻射,太陽高度角,時區等,都是規律性的東西,有很多都是有公式的東西,記得它們就可以.
自然地理中,區域地理的自然環境,要記得每個區域劃分的特點.它們的劃分都是有共性的東西.如氣候帶的劃分,日本的是溫帶季風,英國是溫帶海洋,雖然它們都是島國,但由於它們在大陸的東西部,它們的氣候劃分就不一樣.
記得關鍵性的地區,地理標志性東西,如我國南北分界線,秦嶺淮河一線,它們我國冬季是0度等溫線的位置所在.
自然地理中,每個地區資源分布,都是要記得,要知道伊拉克產石油,南非產鑽石,非洲的礦產資源是十分豐富的……
人文地理中,很多東西都是以自然環境為基礎的產生的人文現象,如我國東部城市化進程快,西部地區發展慢,地形,海陸位置是很重要的影響因素.
人文地理中,區位是最重要的一個概念,分析一個區位,要從自然條件和社會經濟條件來說明,這是答題的套路,自然條件有,氣候,水文,土壤,地形等.社會經濟條件有,人口,交通,科技水平,政策等.這些在學習地理中都是要記得的.

㈧ 淺議怎樣提高高中地理教學質量

如何提高地理教學質量

由於地理知識涉及面廣,對學生來說,大量的地理概念、規律、特徵等常常不易分辨、掌握。不少學生感到地理難學、難記而對地理學習無興趣,使得教學效果不佳。那麼如何改變這一現象呢?下面我就如何提高地理教學質量談談我的幾點看法。

一、提高學生學習地理的興趣。

興趣是學生接受教育的感情基礎,是入門的向導,是學生探求知識、促進思維發展的巨大動力。因此,在地理教學中應注重對興趣這個非智力因素的培養。其一,我們應該將課本的知識與現代社會的發展聯系起來,賦予學科一定的生命力,使其呈現知識的價值,這樣學生學習積極性就能調動起來。課上我們可以通過講一些地理知識在社會發展與實際生活中的應用來激發學生學習興趣。例如:地理在國土規劃、合理布局工農業生產、政府決策的應用,在協調人口和資源及環境的關系的應用,在交通運輸上的應用等等。這樣,學生就會覺得所學的知識有用,於是就有興趣去學。其二,我們可以通過直觀的教學和科學的記憶方法,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直觀教學能把難於理解的地理知識變得易於掌握,而科學的記憶方法則可降低學生學習難度。這樣,學生對學好地理充滿信心而使得學習興趣倍增。其三,我們在講課時可以穿插一些資料以提高學生的興趣並加深對知識的理解。 學生各種能力的發展,都是以領會知識和掌握技能為基礎的。學習興趣在一定程度上,也取決於對知識的 掌握和理解程度,明白得越多,知識掌握越好,興趣也就越濃。在課堂上如果適當引用一些平時搜集的資料, 就會促進知識的理解,提高趣味性。除上述三種方法外,提高學生學習興趣的方法還有很多。如還可以設疑激思,讓學生去思考課內外與地理知識相聯系的問題等等。愛好是最好的老師,興趣是最大的動力。在教學中,我們應積極地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以提高教學質量。

二、提高備課質量以保證教學質量。

教研專區全新登場教學設計教學方法課題研究教育論文日常工作

認真、扎實地備課和編寫地理教是保證教學質量的基本。我認為備課與教案的編寫應注意以下幾點:1.深鑽大綱、教材,確定教學目的。只有這樣我們才能不偏離教學的方向。2.教學內容的安排要符合公民素質教育的要求和學生的年齡、心智特徵。3.教學的內容和要求要具體、明確、清晰 ,便於講授。4.簡化和降低一些較偏較深知識的要求,減輕了學生的負擔,有利於教學的順利進行。5.區別教材主次,突出教學重點 。教案要做到突出重點、排解難點、抓住關鍵,以達到提高教學質量和效率的目的。6.設計教學方法,准備直觀教具。教師應據課本內容而精心設計教學方法。教師要估計到上課時可能出現的情況和問題,想好如何發揮教師在課堂教學的主導作用,使教學有聲有色、緊張有序地進行。此外還要考慮好直觀教具何時用、如何用,應做到心中有數。總之,地理備課是一項經常、艱巨的工作。這需要教師認真、細致、周密地考慮各種教育因素,不斷地 學習、探索,付出辛勤的勞動,克服困難,做到備知識、備能力、備素質的教學步步到位,達到備課的更高要 求,以保證教學的質量。

三、運用對比法加深學生對知識的記憶與理解。

高中的地理知識涉及面廣,概念繁多,規律、特徵不易分辨、掌握,這是學生感到學習地理困難的主因。我在教學中體會到比較法可以很好地解決這一難題,有利於學生掌握新知識的同時,復習並鞏固舊知識,前後形成一個統一的知識體系。下面我具體談下比較法在教學中運用的幾種形式:1.對比法:把分別獨立或不同課時的幾個地理事物、現象或規律,並列到一張圖表上進行對照,讓學生理解它們之間的差別與聯系。例如:在講城市的三種基本功能區時,可以對商業區、住宅區、工業區進行對比區分。2.借比法:在教學中往往會遇到一些比較抽象的地理事物或現象,只靠簡單的語言文字表達很難達到效果,這時我們可以藉助日常的事物借喻地理事物使得抽象的地理事物或現象具體化、 形象化、簡單化。例如:通過書本受擠壓變形,來說明褶皺的形成原因。這些抽象難懂的知識運用借比法講述,能引起學生興趣,利於學生消化知識。3..類比法:有些教學內容存在著不同程度的相似性,此時可以藉助以前學過的內容來幫助學生理解記憶新的知識並形成系統的知識體系。例如:在解釋區域經濟一體化可以類比世界經濟全球化進行講解。4.專比法:為了讓學生更好理解某一地理事物或現象的特點,可以把該地理知識和另外知識點進行逐一對比。例如:在講中國A區域時,可以通過對比A區與B區地理環境,A區與C區的經濟結構, 6、群比法:在系統復習過程中,為了幫助學生尋找知識間的聯系,達到對所學知識認識上的新的飛躍,一 般進行綜合性比較,例如:對我國的三大經濟地帶的全面對比。這們有利於學生把厚書讀薄,馭駕各個知識點。綜上所述,地理教學中若能把比較運用得當,注意選擇比較對象和比較方法,就能取得好的教學效果。但要注意,不是所有的地理知識都可以相互比較,應該根據教學需求而靈活運用,才能取得較好的教學效果。

總之,提高地理教學質量是調配每個教學環節至最佳狀態,是一個系統性的問題,需要在每個教學環節中不斷地磨合,切實地從細微處入手。最重要的是,我們應該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認真、扎實備好每一堂節,積極探究科學的授課方法,以保證地理教學的最

㈨ 高中地理咋提高啊

1怎麼提高地理成績

1、學會使用課本。課本的目錄提示了全書的要點和前後的聯系,要經常翻閱,做到對全書內容心中有數。精讀課文、常看深思,抓住要點,記下問題,要特別重視插圖和表格,領會圖表所說明的問題。

2、學會使用地圖。地圖又是學習地理的工具,通過分析地圖,可以認識地理特徵、原理、成因,找到利用改造的途徑,要學會讀、用各種地圖,首先要記住最基本的地圖。對於世界地理而言,首先要記住七大洲和四大洋的分布。

3、重視地理觀察觀察就是邊思考邊細看。看一看當地的地理環境的面貌,以及人們在當地是如何活動的。通過報刊、電視節目、圖片獲得地理信息,鍛煉我們的才智。

4、善於地理想像。觀察只能得到局部直觀,地圖只能提供位置直觀,想像才能使二者聯系起來,使你獲得地理環境的全面景觀,進而向你展示地理的未來。

5、要勤於動手。經常用手寫,動筆畫,動手製作學具,這不僅使你心靈,還能使你手巧。方法對頭,事半功倍,你將越學越愛學.

1高中地理怎麼學習

最牛高考勵志書,淘寶搜索《高考蝶變》購買!

1.認真聽講,做好筆記。

這是最簡單也是最關鍵的一步,通過聽講,我們可以知道重點所在,通過做筆記,我們可以加深對難點的理解。

2.多看地圖,多畫地圖。

地理高考中空間定位非常重要,而對空間定位能力的培養根本還在於地圖。對於地理基礎差的同學來說,看到地圖就會產生恐懼感,厭惡感,要想除去這種感覺,就必須堅持每天強迫自己去看一遍地圖,看得多了,不僅在麻木中適應了地圖,或多或少也能記住一些主要地理事物的位置,空間概念慢慢也能培養起來。在看地圖的同時,最好能把地圖畫下來,不僅加深了對地圖的理解,也能逐步把地圖從紙上裝進腦子里。

3.勤於練習,勤於質疑。

理論知識的記憶是基礎,知識的運用才是目的。運用知識的途徑就是要多做題,勤問題。做的多了,問的多了,書本上的理論自然也就熟悉了,命題人的意圖也能漸漸瞭然於心,到高考時就可節省不少分析問題的時間。

熱點內容
鹿特丹港國家地理 發布:2021-03-15 14:26:00 瀏覽:571
地理八年級主要的氣候類型 發布:2021-03-15 14:24:09 瀏覽:219
戴旭龍中國地質大學武漢 發布:2021-03-15 14:19:37 瀏覽:408
地理因素對中國文化的影響 發布:2021-03-15 14:18:30 瀏覽:724
高中地理全解世界地理 發布:2021-03-15 14:16:36 瀏覽:425
工地質檢具體幹些什麼 發布:2021-03-15 14:15:00 瀏覽:4
東南大學工程地質考試卷 發布:2021-03-15 14:13:41 瀏覽:840
中國地質大學自動取票機 發布:2021-03-15 14:13:15 瀏覽:779
曾文武漢地質大學 發布:2021-03-15 14:11:33 瀏覽:563
中國冶金地質總局地球物理勘察院官網 發布:2021-03-15 14:10:10 瀏覽:8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