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中學地理 » 高中地理大氣

高中地理大氣

發布時間: 2021-01-18 05:01:50

A. 高中地理: 地面輻射大部分被大氣吸收么

是的,地面輻射為長波輻射,大氣中的水汽和二氧化碳吸收長波輻射;如果雲層厚、雲量多,大氣中所含的二氧化碳多,這種吸收作用就越強,大氣逆輻射作用就越強,保溫作用就越強,氣溫日較差就越小。

B. 高中地理從大氣環流的角度答題應該答什麼

高中地理從大氣環流的角度答題應該答氣亞帶、風帶、季風。
從全球平均的緯向環流看,在對流層里,最基本的特徵是:大氣大體上沿緯圈方向繞地球運行,在低緯地區常盛行東風,稱為東風帶,又稱為信風帶北半球為東北信風,南半球為東南信風。中緯度地區則盛行西風,稱為西風帶。其所跨的緯度比東風帶寬。西風強度隨緯度增加。最大風出現在30°—40°上空的200百帕附近,稱為行星西風急流。在極地附近,低層存在較淺薄的弱東風,稱為極地東風帶。
從全球徑向環流看,在南北方向及垂直方向上的平均運動構成三個經圈環流:1.低緯度的正環流,即哈得來環流。在近赤道地區空氣受熱上升,在高層向北運行逐漸轉為偏西風,在30°N左右有一股氣流下沉,在低層又分為兩支,一支向南回到近赤道,另一支北移。2.中緯度形成一個逆環流或稱間接環流,費雷爾環流。3.極區正環流,即極地下沉而在60°N附近為上升,從而形成一個正環流,但較弱,在中緯地區與低緯區之間,則常有極鋒活動。大氣環流通常包含平均緯向環流、平均水平環流和平均徑圈環流3部分。

C. 高中地理,大氣環流和洋流的區別

大氣環流,來一般是指具有世界源規模的、大范圍的大氣運行現象,既包括平均狀態,也包括瞬時現象,其水平尺度在數千公里以上,垂直尺度在10km以上,時間尺度在數天以上。大氣大范圍運動的狀態。某一大范圍的地區(如歐亞地區、半球、全球),某一大氣層次(如對流層、平流層、中層、整個大氣圈)在一個長時期(如月、季、年、多年)的大氣運動的平均狀態或某一個時段(如一周、梅雨期間)的大氣運動的變化過程都可以稱為大氣環流。
洋流又稱海流,海洋中除了由引潮力引起的潮汐運動外,海水沿一定途徑的大規模流動。引起海流運動的因素可以是風,也可以是熱鹽效應造成的海水密度分布的不均勻性。前者表現為作用於海面的風應力,後者表現為海水中的水平氣壓強梯度力。加上地轉偏向力的作用,便造成海水既有水平流動,又有垂直流動。其中盛行風是風海流的主要動力。由於海岸和海底的阻擋和摩擦作用,海流在近海岸和接近海底處的表現,和在開闊海洋上有很大的差別。

D. 誰有高中地理必修一的大氣運動的知識點整理

1、水平氣壓梯度力、地轉偏向力的定義、作用原理、二力平衡關系,加上摩專擦力的三力平衡關系屬
2、三圈環流中水平方向,近地面風和高空風的緯度分布。
3、氣旋與反氣旋風的輻合與輻散
4、冷鋒與暖鋒中,冷空氣與暖空氣的運動方向。
以上主要知識點

E. 高中地理知識點:大氣的組成

低層大氣組成復:穩定比例的制干潔空氣(氧氮為主)、含量不穩定的水汽、固體雜質
氮——生物體基本成分
氧——生命活動必需的物質
二氧化碳——光合作用原料;保溫作用
臭氧——地球生命保護傘,吸收紫外線
水汽和固體雜質——成雲致雨;雜質:凝結核。

F. (高中地理)如何理解「晝夜溫差大,大氣運動強」

晝夜溫差大,就是白天熱,晚上冷,這個變化很大。白天熱氣體擴散,污染物擴散。晚上冷,氣體會下沉或者移動。總結就是大氣運動強,所以能見度好。
謝謝,望採納。

G. 高中地理大氣受熱過程排序

哦,好的
正確的順序是
DBEGCFA
太陽通過太陽輻射(絕大部分能量是內可見光容)照射向地面,太陽的輻射穿透能力強,大部分抵達地面(所以第一步是DBE,太陽暖大地)
大地變暖後向外輻射能量,這個能量集中於紅外區,與空氣微粒振幅接近,令其共振,地表空氣溫度升高(所以第二步EGC,地面暖大氣)
最後CFA過程就是大氣的熱傳遞了。

H. 高中地理大氣削弱作用

沒有說緯度高,說的是太陽高度高。並且這個削弱作用強是因為降水少,晴天多,大氣對太陽輻射的削弱作用小

I. 高中地理知識點:大氣的受熱過程

(1)根本能量源:太陽輻射(各類輻射的波長范圍及太陽輻射的性質--短波輻射)(2)大氣專的受熱屬過程(大氣的熱力作用)--太陽曬熱大地,大地烤熱大氣大氣對太陽輻射的削弱作用:三種形式及各自現象(用實例說明)影響削弱大小的主要原因:太陽高度角(各緯度削弱不同)大氣對地面的保溫作用:了解地面輻射(紅外線長波輻射);大氣輻射(紅外線長波輻射)保溫作用的過程:大氣強烈吸收地面長波輻射;大氣逆輻射將熱量還給地面保溫作用的意義:減少氣溫的日較差;保證地球適宜溫度;維持全球熱量平衡。

J. 高中地理知識點總結

第一單元 宇宙中的地球
1.反映物質運動的地理規律和原理:(強化綜合思維能力)
①八大行星的運動特徵;
②地球運動:自轉(方向、周期、速度)和公轉(方向、軌道、周期、速度、黃赤交角)特徵。
2.反映空間分布的地理規律和原理:(訓練空間思維、地圖能力、分析比較能力)
①太陽輻射隨緯度分布; ②太陽的外部結構;
③銀河系中恆星的分布; ④太陽系中行星的分布;
⑤地球自轉線速度隨緯度變化; ⑥地球公轉線速度的變化;
⑦太陽直射點位置的空間移動;
⑧經度分布規律:向東增大的為東經,向東減小的為西經;
⑨緯度分布規律:是向北增大的為北緯,向北減小的為南緯;
⑩經緯網格形狀隨緯度的變化規律:網格越向高緯度變形越大;
⑾正午太陽高度隨緯度變化:從太陽直射緯線向南向北逐漸減小;
⑿晝夜長短隨緯度變化。
3.反映時間變化的地理規律和原理:(強化綜合思維能力,圖像判讀能力)
①太陽活動周期(11年); ②地球自轉周期(恆星日、太陽日、晝夜更替);
③地球公轉周期(到達兩分兩至、近遠日點的時間,公轉速度隨時間變化);
④太陽直射點位置的周年變化; ⑤正午太陽高度隨季節變化;
⑥晝夜長短隨季節變化; ⑦晨昏線的變化;
⑧北半球各地——太陽出沒方向隨季節的變化。
4.反映因果關系的地理規律和原理:(強化綜合思維、演繹推理能力)
①太陽活動對地球的影響; ②地球上存在生命的條件;
③地球自轉的地理意義; ④地球公轉的地理意義;
⑤晝夜交替的影響;
⑥地轉偏向力的影響(氣旋和反氣旋,三圈環流、季風環流、洋流、河流兩岸的侵蝕現象等)。
5.其它——太陽直射點與地球的關系:
①一個時刻:太陽直射地球表面一個點;
②一個太陽日:太陽大約直射地球上的某條緯線圈;
③一個回歸年:太陽直射點在南北回歸線之間往返繞行約365圈。

第二單元 大氣
一、物質運動的地理規律(強化綜合思維能力——注意示意圖)
大氣運動:熱力環流、三圈環流、氣旋和反氣旋、季風環流
二、反映因果關系的地理原理(強化綜合思維、演繹推理能力)
(1)影響太陽輻射的因素(太陽高度、大氣的狀況、地勢)。
(2)大氣的熱力作用(對太陽輻射的削弱作用,對地面的保溫作用)。
(3)熱力環流的形成。
(4)影響大氣水平運動的幾個力(水平氣壓梯度力、地轉偏向力、摩擦力)。
(5)影響大氣環流的因素。
(6)影響天氣的因素(鋒面和氣旋)。
(7)影響氣候的因素(太陽輻射、大氣環流、下墊面狀況或緯度位置、海陸位置、大氣環流、地形、洋流)。
三、反映空間分布的地理規律(訓練空間思維、地圖能力、分析比較能力)
地理分布規律可以分為水平方向、垂直方向、宇宙空間三類:
1.水平方向上的分布規律(數量多,地位重要):
(1)冬夏季氣溫水平分布規律(世界,中國,等溫線圖)。
(2)氣壓帶、風帶(三圈環流)的分布。
(3)冬夏季氣壓中心分布(等壓線圖)。
(4)年平均降水量分布(世界、中國)。
(5)世界主要氣候類型分布。
(6)中國季風區與非季風區(掌握概念的基礎上掌握分界線,注意與其它地理界線的區別)。
2.垂直方向上的分布規律(因數量相對較少,往往被忽略):
(1)地球大氣的垂直分層(名稱、位置、成分、溫度變化、空氣運動、天氣)。
(2)氣壓垂直分布(等壓面圖)。
四.反映時間變化的地理規律(強化綜合思維能力,圖像判讀能力)
時間變化規律大致可以分為兩大類,周期性和非周期性的。
1.周期性變化規律(以日、月、年為周期):
(1)太陽輻射日變化、年變化。 (2)氣溫日變化、年變化(初中)。
(3)各氣候類型降水季節變化。 (4)氣壓年變化、氣壓帶風帶的季節移動。
(5)季風、海陸風、山谷風。
2.長期性變化和過程性變化:
(1)氣候中長期變化(氣溫、降水)。 (2)鋒面天氣過程。
第三單元 陸地和海洋
一、物質運動的地理規律:
(1)水循環:三種類型(海陸間大循環、海上內循環、陸地循環),各種水體之間的互相轉化,河水的補給類型。
(2)地殼物質循環:地殼運動(板塊運動)、火山、地震、風化、侵蝕、搬運、沉積等形式,三大類岩石通過內、外力地質作用相互轉化。
(3)生物循環:示意圖。

二、反映因果關系的地理原理:
(1)內、外力地質作用對地形的影響。 (2)板塊構造學說。
(3)影響洋流的因素。 (4)洋流對地理環境的影響。
(5)影響海水溫度的因素。 (6)影響海水鹽度的因素。
(7)影響河流徑流量的因素(降水、氣溫、流域面積)。
(8)生物在地理環境形成中的重要作用(大氣、岩石、水等圈層的以及生態平衡)。
(9)影響植物分布的條件。
三、反映空間分布的地理規律:
1.水平方向上的分布規律:
(1)地震、火山的分布。 (2)重要地形區分布(世界、中國)。
(3)六大板塊分布(各板塊上分布著哪些大陸、海洋)。
(4)流水作用、風力作用、冰川作用等外力作用的人分布。
(5)海水溫度分布規律(難點是在等溫線圖上分辨別南北半球、海陸或季節)。
(6)海水鹽度分布規律(緯度、經度兩個方向)。
(7)洋流分布。 (8)漁場分布。
(9)主要河流的分布(世界、中國)。 (10)中國的內流區和外流區,水資源分布。
(11)陸地自然帶的分布(地帶性和非地帶性)。
2.垂直方向上的分布規律:
(1)地球的內部和外部圈層。 (2)海水溫度垂直變化。
(3)山地自然帶及植被的垂直變化。
四.反映時間變化的地理規律:
(1)流水侵蝕、搬運時間變化(如泥石流、滑坡)。 (2)風力侵蝕、搬運時間變化(如沙塵暴)。
(3)河流徑流年變化(隨降水、氣溫變化)。 (4)北印度洋季風洋流(冬逆、夏順)。
(5)生物生長周期。
第四單元 自然資源和自然災害
一、反映因果關系的地理原理:
(1)漁場形成的條件(三方面)。 (2)地質災害的關聯性。
(3)水能資源形成的條件。 (4)氣候資源對農業、建設、交通的影響。
二、反映空間分布的地理規律:
(1)太陽輻射能分布(中國)。 (2)海洋漁業資源的分布。
(3)海洋礦產資源的分布。 (4)港口分布的特點。
(5)海洋污染物分布特點。 (6)陸地自然資源分布的共同特點和規律。
(7)台風、乾旱。 (8)地震、火山、泥石流和滑坡。
三.反映時間變化的地理規律:
(1)厄爾尼諾(2—7年)。 (2)台風、乾旱。
(3)火山、地震(活躍期、平靜期交替)。 (4)太陽輻射能分布(中國)。

第五單元 人類的生產活動與地理環境
1.反映因果關系的地理規律:
(1)農業的投入和產出關系。(2)影響農業生產的區位因素。(3)農業發展與區位的關系。
(4)工業的投入和產出關系。 (5)影響工業區位的因素。 (6)工業發展與區位關系。
(7)污染污染嚴重的工業區位選擇。(8)工業聯系與工業地域的形成。(9)工業的集聚和分散的原因。(10)傳統工業衰落的主要原因。 (11)新興工業迅速發展的原因。
2.反映空間分布的地理規律:
(1)地域性:如,農業地域類型分布;中國農業地域差異(東部與西部,北方與南方);主要糧食作物分布;中國的商品糧和主要經濟作物的分布。
(2)世界主要工業區及其工業中心。
(3)中國主要經濟地帶、工業基地及工業中心。(4)中國對外開放地區、經濟特區。
3.反映時間變化的地理規律:
(1)農業生產的季節性和周期性(小麥為例)。
(2)工業的發展歷史(三次技術革命對工業布局的影響)。
4.其它:(1)工業生產的特點
第六單元 人類的居住地與地理環境:
(1)城市的區位因素及其發展變化。(2)沿海開放城市。 (3)世界城市群、帶。
(4)中國特大城市。 (5)城市的出現需具備兩個基本條件。(6)城市化過程和進程特點。
(7)保護和改善城市環境問題的措施和新城市發展模式。
第七單元 人類活動的地域聯系
1.反映因果關系的地理規律:(1)影響交通運輸線的因素。(2)影響交通運輸點的因素(港口、汽車站、航空港)。(3)影響商業網點形成、密度、效益和組織形式的因素。
2.反映空間分布的地理規律:
(1)國道、地方性公路布局原則。(2)城市交通網布局的原則。(3)商業街布局的原則。
3.其它:(1)不同交通運輸方式的特點。 (2)城市交通運輸的主要特點。
(3)城市交通面臨的問題及解決的方法。(4)國際貿易的基本格局。
第八單元 人類面臨的環境問題與可持續發展:
(1)環境問題產生的原因。 (2)環境問題的分布特點。 (3)可持續發展的原則。
(4)人類社會與環境的關系。(5)人地關系思想發展的歷史演變規律。
(6)循環經濟模式(工廠清潔生產、生態農業)。
高中地理選修一
一、人口與環境:1.反映因果關系的地理規律:(1)影響人口分布的因素。(2)影響人口生育率的因素。(3)影響人口死亡率的因素。(4)人口數量變化對環境的影響(資源、生態)。(5)影響人口身體素質的因素。(6)人口素質對環境的影響。(7)影響人口遷移的因素。(8)人口遷移對環境的影響。2.反映空間分布的地理規律:(1)世界和我國人口分布特點。(2)人口增長模式的空間分布規律。3.反映時間變化的地理規律:(1)人口增長模式的時間變化規律。
二、城市的地域結構:(1)城市住宅區、商業區、工業區等分布及其區位特點。(2)城市的地域結構特點。(3)城市功能分區形成的主要因素。(4)城市的布局形式。城市功能區合理布置的原則。

熱點內容
鹿特丹港國家地理 發布:2021-03-15 14:26:00 瀏覽:571
地理八年級主要的氣候類型 發布:2021-03-15 14:24:09 瀏覽:219
戴旭龍中國地質大學武漢 發布:2021-03-15 14:19:37 瀏覽:408
地理因素對中國文化的影響 發布:2021-03-15 14:18:30 瀏覽:724
高中地理全解世界地理 發布:2021-03-15 14:16:36 瀏覽:425
工地質檢具體幹些什麼 發布:2021-03-15 14:15:00 瀏覽:4
東南大學工程地質考試卷 發布:2021-03-15 14:13:41 瀏覽:840
中國地質大學自動取票機 發布:2021-03-15 14:13:15 瀏覽:779
曾文武漢地質大學 發布:2021-03-15 14:11:33 瀏覽:563
中國冶金地質總局地球物理勘察院官網 發布:2021-03-15 14:10:10 瀏覽:8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