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小報版面設計初中
1. 初一地理小報
地理謎語100條(大家來猜猜)
1、 一路平安(中國城市名)旅順
2、 風平浪靜(中國城市名)寧波
3、 日近黃昏(中國城市名)洛陽
4、 八月飄香香滿園(中國城市名)桂林
5、 誇誇其談(中國城市名)海口
6、 千里戈壁(中國城市名)長沙
7、 大家都笑你(中國城市名)齊齊哈爾
8、 珍珠港(中國城市名)蚌埠
9、 帶槍的人(中國城市名)武漢
10、 船出長江口(中國城市名)上海
11、 金銀銅鐵(中國城市名)無錫
12、 銀河渡口(中國城市名)天津
13、 久雨初晴(中國城市名)貴陽
14、 兩個胖子(中國城市名)合肥
15、 雙喜臨門(中國城市名)重慶
16、 努力煉鋼(中國城市名)大冶
17、 拆信(中國城市名)開封
18、 東西北三面堵塞(中國城市名)南通
19、 海中綠洲(中國城市名)青島
20、 空中碼頭(中國城市名)連雲港
21、 泰山之南(中國城市名)岳陽
22、 逆水行舟(中國地名)上杭
23、 春筍(中國地名)新竹
24、 掩耳盜鈴(中國地名)蒙自
25、 春水碧如藍(中國省級行政區名)青海
26、 江淮河漢(中國省級行政區名)四川
27、 黃河解凍(中國省級行政區名)江蘇
28、 東南北(中國省級行政區名)西藏
29、 寶樹叢叢(中國省級行政區名)吉林
30、 日照清流涌(山西地名)陽泉
31、 終年積雪(吉林地名)長白
32、 見臉不見發(內蒙古地名)包頭
33、 持久和平(陝西地名)長安
34、 鷹擊長空(台灣地名)高雄
35、 談天的都市(山東地名)聊城
36、 桃李梅(北京地名)三棵樹
37、 雞蛋心(河南地名)內黃
38、 分明在湖上(台灣地名)日月潭
39、 請走正門(山西地名)偏關
40、 基本一樣(山西地名)大同
41、 一江春水向東流(雲南地名)通海
42、 初次見面(廣東地名)新會
43、 水陸要塞(河北地名)山海關
44、 航空信(江蘇地名)高郵
45、 此(青海地名)柴達木
46、 結束戰爭(廣東地名)和平
47、 兩條河(雲南地名)雙江
48、 終年無濁水(山東地名)長青
49、 長生不老(黑龍江地名)延壽
50、 捷報傳來(山西地名)聞喜
51、 飛流直下三千尺(河北地名)陡河
52、 東西南北無戰爭(東北地名)四平
53、 太平洋(浙江地名)寧海
54、 君子之交(台灣地名)淡水
55、 平安之地(江蘇地名)泰州
56、 停火(貴州地名)息烽
57、 駱駝背(湖南地名)雙峰
58、 我做(江西地名)余干
59、 客人(廣西地名)來賓
60、 墾荒(遼寧地名)開原
61、 白日依山盡(遼寧地名)沈陽
62、 虛度年華(安徽地名)無為
63、 豁然開朗(湖北地名)大悟
64、 嚮往光明(黑龍江地名)愛輝
65、 全面整頓(雲南地名)大理
66、 突飛猛進(雲南地名)騰沖
67、 中秋月(廣東地名)高明
68、 得獎(河南地名)獲嘉
69、 喜事在即(福建地名)將樂
70、 祖先種過的地(福建地名)古田
71、 日月星(福建地名)三明
72、 四季如春(泉州地名)永春
73、 從此太平無事(石獅地名)永寧
74、 太陽之冠(天文名詞)日冕
75、 四季生輝(天文名詞)光年
76、 消化不良(天文名詞)食甚
77、 從早吃到晚(天文名詞)日全食
78、 天明再會(國家名)約旦
79、 今天(國家名)日本
80、 加水便可蓋圖章(國家名)印尼
81、 初見成效(國家名)剛果
82、 左右皆是(國家名)中非
83、 懸崖勒馬(國家名)瓜地馬拉
84、 昔日的四川(國家名)古巴
85、 灰塵吹來(國家名)埃及
86、 增添收入(國家名)迦納
87、 爭分奪秒(國家名)比利時
88、 好漢(國家名)瑞士
89、 舉頭望明月(首都名)仰光
90、 到了關口(首都名)達卡
91、 亂開支(亞洲國家地名)孟買
92、 故宮(亞洲國家地名)名古屋
93、 天宮(亞洲國家地名)神戶
94、 賽跑至終點(亞洲國家地名)沖繩
95、 只有男子的城市(亞洲國家地名)漢城
96、 相(亞洲國家地名)箱根
97、 四夕(非洲地名)開羅
98、 愛看鬥牛(非洲地名)好望角
99、 搜羅良駒(歐洲地名)羅馬
100、 希望你參加勞動(歐洲地名)巴爾干
2. 關於初中地理黑板報的設計
我的設想是在宣傳欄中間畫一個地球,然後再在地球中間寫一些世界地理焦點,版也就權是大家比較關注的焦點,讓同學們感覺到世界就在自己身邊,最好是帶一些幽默語言,因為比較吸引同學注意,最後是在地球周圍寫一些圍論這個焦點而作的評論,如果你不知道評論,可以在網上找資料,或者請教老師,總之要把地理專欄做得有聲有色。
3. 以冬日略景為主題,做一份地理手抄報(版面設計)
參照同學的唄
4. 初中生的地理手抄報內容,應該寫些什麼
手抄報?是報紙抄么?
如果是初中生,還是應該以圖為主、
畫一些基礎知識,如地球運動,宇宙的小知識、地球結構、
再寫些地理的趣聞,地理的問答題,旅遊,自然災害,
也可以找幾個典型的國家,照著地圖畫下來,詳細的介紹,資源啊,風景名勝啊,生態環境,
看你是注重內容還是形式,內容的話就主要是查找地圖冊,把你們初中現在學的內容抄上、形式的話就是以圖為主,多畫。
5. 老師讓我們做一張關於地理知識的小報,該怎麼做給點素材和資料 初一
先找個地方寫題目,如果用A4紙,可以分三~四個欄目,最好欄目的大小都一樣,必要可以縮一縮或者放大;如果是大一點的紙,就分五個欄目吧,中間一個,旁邊挨著四個。寫哪個都行。
不一定非按我說的寫,課本上也是有知識的,總結起來就行。手抄報的形式可以自己想,下面的不用都抄上去,看情況。下面我都從網路上搜的,不過自我認為還是課本最好。
地球:
地球是太陽系從內到外的第三顆行星,也是太陽系中直徑、質量和密度最大的類地行星。赤道半徑為6378.2公里,其大小在行星中排列第五位。地球有大氣層和磁場,表面的71%被水覆蓋,其餘部分是陸地,是一個藍色星球。地球是包括人類在內上百萬種生物的家園,也是目前人類所知宇宙中唯一存在生命的天體。地球已有45億歲,有一顆天然衛星月球圍繞著地球以27.32天的周期旋轉,而地球自西向東旋轉,以近24小時的周期自轉並且以一年的周期繞太陽公轉。
七大洲:
七大洲指亞洲、歐洲、北美洲、南美洲、非洲、大洋洲、南極洲。
亞洲:面積4400萬平方千米,約佔世界陸地總面積的29.4%,是世界第一大洲。共有40個國家和地區。人口32.29億,約佔世界總人口的60%,居世界第一位。
非洲:面積約3000萬平方千米,約佔世界陸地總面積的20.2%,是世界第二大洲。共有56個國家和地區。人口6.62億,佔世界總人口的12.3%,居世界第三位。
北美洲:面積約2400萬平方千米,約佔世界陸地總面積的16.2%,是世界第三大洲。共有37個國家和地區。人口4.32億,約佔世界總人口的8.1%,居世界第四位。
南美洲:面積約1800萬平方千米,約佔世界陸地總面積的12%,是世界第四大洲。共有13個國家和地區。人口3.02億,約佔世界總人口的5.6%,居世界第五位。
南極洲:面積1400萬平方千米,約佔世界陸總面積的9.4%,是世界第五大洲。南極洲僅有一些來自其它大陸的科學考察人員和捕鯨隊,無定居居民。
歐洲:面積約1000萬平方千米,約佔世界陸地總面積的6.8%,僅大於大洋洲,是世界第六大洲。共有37個國家和地區。人口7.23億,約佔世界總人口的13.4%,居世界第二位,是人口密度最大的一洲。
大洋洲:面積約900萬平方千米,約佔世界陸地總面積的6%,是世界上最小的一個洲。共有24個國家和地區。人口2700萬,約佔世界總人口的0.5%,是除南極洲外,世界人口最少的一洲。
七大洲的劃分:
亞洲與歐洲的分界:烏拉爾山脈-烏拉爾河-裏海-大高加索山脈-黑海-土耳其海峽
亞洲與非洲的分界:蘇伊士運河-紅海-曼德海峽
亞洲與北美洲的分界:白令海峽
亞洲與大洋洲的分界:帝汶海-阿拉弗拉海
歐洲與非洲的分界:直布羅陀海峽
歐洲與北美洲的分界:丹麥海峽
北美洲與南美洲的分界:巴拿馬運河
南美洲與南極洲的分界:德雷克海峽
四大洋:
四大洋是地球上四片海洋(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的總稱,也泛指地球上所有的海洋。海洋面積為36100萬平方公里,太平洋佔49.8%,大西洋26%,印度洋20%,北冰洋4.2%。世界海洋面積太平洋占將近一半,其他三大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佔一半。由於海洋學上發現南冰洋有重要的不同洋流,於是國際水文地理組織於2000年確定其為一個獨立的大洋,成為五大洋中的第四大洋。但在學術界依舊有人認為依據大洋應有其對應的中洋脊而不承認南極洋這一稱謂。
四大洋按面積大小依次為:
1. 太平洋18134.4萬平方公里
2. 大西洋9431.4萬平方公里
3. 印度洋7411.8萬平方公里
4. 北冰洋1225.7萬平方公里
連接四大洋的海峽
白令海峽:連接北冰洋和太平洋
馬六甲海峽:連接太平洋和印度洋
麥哲倫海峽:連接大西洋和太平洋
直布羅陀海峽:連接印度洋(地中海)和大西洋
戴維斯海峽:連接北冰洋和大西洋
南冰洋現在是五大洋了,國際水文地理組織於2000年確定南冰洋為一個獨立的大洋,成為五大洋中的第四大洋。英文名稱是Southern Ocean,也叫「南極海」、「南大洋」,是世界第五洋、第四大洋。
我們的祖國——中華人民共和國:
中華人民共和國簡稱中國,位於歐亞大陸東部,太平洋西岸。中國具有五千年的文明史,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國之一。中國是聯合國安全理事會常任理事國;世界第二大經濟體;世界第一大出口國,世界第二大進口國,擁有最多外匯儲備;亦是世界上經濟成長最快的國家之一。
截至2004年底,全國縣級以 上行政區劃共有:23個省,5個自治區,4個直轄市,2個特別行政區;50個地區(州、盟);661個市,其中:直轄市4個;地級市283個;縣級市374個;1636個縣(自治縣、旗、自治旗、特區和林區);852個市轄區。
中華人民共和國的陸地面積約960萬平方公里,東部和南部大陸海岸線長18400多公里,內海和邊海的水域面積約470多萬平方公里。海域分布有大小島嶼7600個,其中台灣島最大,約為35989.76平方公里。陸上國界線長達20000多公里,同14國接壤與6國海上相鄰。省級行政區劃為4個直轄市、23個省、5個自治區、2個特別行政區,首都北京。
世界地理之最:
最大的國家:俄羅斯
最大的大陸:亞歐大陸
最長的峽谷:科羅拉多大峽谷
最深的峽谷:雅魯藏布大峽谷
最長的河;尼羅河
流量最大的河:亞馬孫河
最大的高原:巴西高原
最高的高原:青藏高原
最大的高原:巴西高原(巴西)
最高的高原:青藏高原(中國)
最大的湖泊:裏海
最大的淡水湖:蘇必利爾湖
最大的淡水湖群:五大連湖(蘇必利爾湖、密歇根湖、休倫湖、伊利湖、安大略湖)
最深的湖泊:貝加爾湖(俄羅斯,淡水最多)
最大的平原:亞馬遜平原(巴西)
最大的盆地:剛果盆地(非洲)
最大的沙漠:撒哈拉沙漠(非洲)
最大的半島:阿拉伯半島(亞洲)
最大的島嶼:格陵蘭島(丹麥,北美洲)
最深的海溝:馬里亞納海溝(太平洋,-11,033米)
最鹹的海:紅海(北部鹽度有42‰,比起世界海水準均鹽度35‰高得多)
最淺的海:亞速海(平均8米)
最大最深的海:珊瑚海
最鹹的湖:死海(鹹度33.2%,位於巴勒斯坦和約旦的交界處)
最高的淡水湖:的的喀喀湖(秘魯,玻利維亞)
最大最長的珊瑚礁群:大堡礁(澳大利亞)
最大的洞:加爾吉斯洞(9998540.364萬平方千米)
6. 地理小報設計版面,,急-
★哦,別急啦,抄網路圖襲片就有很多地理小報版面樣式的,你參考一下,可以啟發你的靈感:
http://image..com/i?ct=201326592&cl=2&lm=-1&tn=image&fm=index&pv=&z=0&word=%B5%D8%C0%ED%D0%A1%B1%A8&s=0#
7. 關於地理我眼中的世界手抄報版面設計圖
在一張紙上畫世界空白圖,然後在不同的大洲,抄他們的自然環境特點;或者你知道的有意思的趣聞!海洋部分可以留白,也可以作畫!也可以介紹大洋和島嶼!
8. 怎樣做地理手抄報
1):給手抄報定個好主題
為什麼製作手抄報要先定主題呢?這是因為手抄報只有小小一張紙,能夠容納的文章並不多。如果把一個話題方方面面的內容都堆上去,那給讀者的感覺可不好。
最好的辦法是,從大主題中選一個小主題,圍繞這個小主題做好文章。選出這件印象最深的事———這就是你的手抄報的主題了!
(2):好報名給人好印象
給手抄報取個好報名,就是製作手抄報的「點睛」之處。 確定了主題,選好了材料,下一步關鍵就是取一個好報名。「報名」是讀者對報紙的第一印象。報紙的名稱一般來說,可以從四個角度來選取。
第一,表明該報的出版地域和出版周期。如《羊城晚報》、《南方日報》等。
第二,表明該報的讀者對象,如《現代小學生報》、《農民日報》等。
第三,表明該報的辦報方向。如《計算機報》、《中學語文報》等。
第四,表明該報的辦報方向或該報的主張。如《新快報》、《希望報》等。
取一個新穎、貼切、有創意的報名是手抄報小主編們最值得思考的。從手抄報大賽以往的情況來看,一些被評委稱好的「報名」有兩個特點:
一是貼切,有童趣。如1997年關於香港回歸主題的手抄報「報名」,有《羊城小晚報·回歸特刊》、《歸航》、《小小日報·回歸特刊》等;又如2002年手抄報大賽主題「快樂」,好報名就有《流行樂報》、《樂齋》、《歡樂谷》等。
二是寓意深遠,具有象徵性。同是香港回歸主題的手抄報「報名」,有《紫荊》、《不倒翁報》、《蓓蕾》、《虎嘯》等。又如2000年手抄報主題為「考試」,好報名就有《足跡》、《號角》、《心語》等。
(3):精心編制好欄目
一份報紙的內文由文稿和圖片等構成。一般情況下,除部分新聞和照片外,許多文稿和圖片都有欄目。
在報紙中,欄目的設置很值得花心思。學員在參賽時,應精心設置好一些欄目,但不必每篇文章都設。在設置好欄目後,還可以按欄目的意圖,創設一些欄目小標圖,以此活躍欄目,美化版面。
手抄報「長」得夠不夠漂亮,關鍵就看版面製作。文章的標題、內文、欄線、小題圖全靠手寫、手畫,如果運用圖片、照片,可用粘貼方式,當然也可以手繪仿製。同學們寫字、畫畫,一定要把字寫端正、整潔,圖也要畫得干凈、得體。
手抄報畢竟是一份報紙,而不是一張圖畫,因此編制中一定要注意保證報紙的各種要素。
第一步,大家要根據自己年齡符合的參賽組別,按要求找一張合符規格的白紙。為了保證塗色效果,紙張太厚、吸墨性能差的紙不要採用,最好用舊掛歷紙。然後,在白紙上畫出版面的「版心」,也就是「大長方形」白紙外邊內1厘米以上的「小長方形」。下面就可以按你的想法,往「版心」里填東西了。
值得一提的是,「手抄報」的紙張底色要求是白色,但在製作手抄報過程中,也可以按版面實際要求為內文、圖片、標題鋪上深淺不同的底色。以往幾年參加《羊城晚報》手抄報的小編輯在運用底色方面有許多成功的表現,許多參賽者都因為底色鋪得有美感而獲得好評。
由於手抄報書寫後不便更改的特點,在手抄過程中常會與最初的版面設計有些出入,一般可採用占版面較小的名言警句或小插圖作為「補白」,使版面結構更趨完美
9. 初二地理小報
1、全球變暖與城市「熱島」
全球變暖會引起世界各地區降水與干濕狀況的變化,進而導致世界各國經濟結構的變化。中緯度地區將會因氣候變暖使蒸發強烈而變得乾旱,現在農業發達的地區將退化成草原;高緯度地區則會因變暖而增加降水,溫帶作物將可以在此安家。但就全球來看,氣候變暖對世界經濟的負面影響是主要的,得到好處的僅是局部某些地區。
城市的氣溫比近郊要高得多,猶如一座溫暖的島嶼。我國最大的城市「熱島」北京,比郊區溫度高出9.6度,上海與郊區的最大溫差也達6.8度。造成城市「熱島」效應的原因在於城市人口集中並不斷增多,工業發達,居民生活、工業生產和汽車等交通工具每天要消耗大量的煤、石油、天然氣等燃料,釋放出大量的人為熱。還有一個原因是城市中由混凝土、石料、磚瓦堆砌成的建築群與柏油、水泥、陶瓷、石料等鋪設的路面、人行道、廣場,代替了原為植被、作物覆蓋的自然地面。它們反射率小,熱容量高,大量吸收太陽能。
2、物種迅速滅絕
由於人類活動的影響,尤其是人們亂伐森林、濫墾草原,以及環境污染,造成了野生
動植物棲息地或生長地的喪失和生活環境的惡化,再加上人們濫捕濫獵野生動物,使世界上許多種野生動植物已經滅絕或瀕臨滅絕。
國際保護自然聯盟1996年發表的瀕危物種《紅色警報名單》顯示,世界現存4500種哺乳動物中,面臨絕種的已佔24%,而現存約9500種鳥類中,有12%即將滅絕。在已知的大約1萬種木本植物中,瀕臨絕種的約佔6%,其中1000種左右危在旦夕。每24小時就有150~200種生物物種永遠告別地球,據資料表明,目前地球上物種滅絕的速度比形成的速度快100萬倍。中國是野生動植物十分豐富的國家,但是,中國生物的多樣性正面臨嚴重的威脅。被子植物中,瀕危種有1000種,極危種28種;裸子植物瀕危種63種,極危種14種,已有1種滅絕;脊椎動物受威脅的有433種。
3、世界水資源嚴重不足
隨著世界人口的急劇增長,用水量不斷增加,加上水污染日益嚴重,使許多本來可以
利用的淡水資源遭到破壞。目前世界上60%的地區面臨供水不足,已有20%的人口難以得到清潔水,50%的人口無法得到衛生用水。許多國家用水緊張,近年來美國、日本及東歐許多國家都出現了水資源不足的問題,甚至連淡水資源比較豐富的俄羅斯與加拿大,有些地區也受到缺水的威脅。非洲的一些國家連年乾旱,缺水直接威脅著人們的生存。有人預計,水危機將成為21世紀城市裡「最容易引起爭端的問題」。
4、環境問題的全球性
環境問題不僅是某個國家或某個區域的問題,目前已經發展成全球性的問題了。一個地區發生環境問題,影響的范圍往往會大大超過該地區。例如,酸雨隨著大氣的運動,能影響到很遠的地區;國際性河流上游被污染,將使河流全流域遭受影響……環境污染問題日益嚴重,廢氣、廢水甚至固體廢棄物都可以從一國轉移到另一國。有些環境問題甚至影響著全人類的生存與發展。例如,亞馬孫河流域熱帶雨林的破壞,會對全球的氣候產生影響;大氣中CO2濃度的升高和臭氧層的破壞,更是威脅著全人類。
5、我國的資源狀況
從自然資源總量講,我國許多種自然資源的總量都在世界前列,稱得上是地大物博的
資源大國。但我國人口眾多,各類資源的人均佔有量都是很少的。人均資源相對不足,是我國資源方面的基本國情。
我國耕地面積居世界第四位,人均耕地佔有量卻只相當於世界人均值的1/3;森林面積居世界第六位,人均森林佔有量只相當於世界人均值的1/5;我國礦產資源儲量總值居世界第三位,人均佔有量相當世界人均值的3/5……而且隨著我國人口持續增多,各種資源的人均佔有量還會繼續下降。人均資源相對不足,已成為我國經濟發展與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的制約性因素。我國的資源還存在地區分布不均衡的特點。例如我國水資源南方多、北方少,耕地資源卻南方少、北方多,很不利於農業的發展。
6、大氣污染
科學家發現,至少有100種大氣污染物對環境產生危害,其中對人體健康危害較大的
有二氧化硫、氮氧化合物、一氧化碳、氟氫烴等。大氣污染物嚴重危害人的氣管、肺等呼吸系統。
造成大氣污染的途徑主要是工業生產與交通工具排放的廢氣和塵埃,工業生產排放出的塵埃顆粒物還吸附了許多有毒有害的物質。這些污染物在大氣中還會發生各種化學反應,生成更多的污染物,形成二次污染。二氧化硫是大氣污染物中最普遍的一種,它在大氣中通過反應可形成硫酸煙霧,甚至形成酸雨。氮氧化合物、一氧化碳和碳氫化合物也是大氣中常見的污染物,它們在陽光下,發生光化學反應,可形成光化學煙霧。
大氣污染物在空氣中積累,導致空氣質量下降,直接危害人類健康,而且使全球氣候變暖,臭氧層遭到破壞;污染物隨風飄散,甚至影響農業、林業和畜牧業,美國每年因此損失數億美元,我國的損失也相當嚴重。
7、認識沙塵暴
沙塵暴,又稱黑風暴,是發生在沙漠地區的一種自然現象。沙漠地區的大量流沙,是沙塵暴的沙源,春季的大風是沙塵暴的憑借力量。
近百年來,由於人類過度墾荒,過度放牧,亂砍濫伐,使地表植被遭到嚴重破壞,大片土地成為裸地,隨著荒漠化的不斷加快,沙塵暴的范圍也逐漸擴大了,沙塵暴的程度也逐漸加重了。2000年春季,首都北京連續八次遭到沙塵暴的襲擊。據科學家計算,在一塊草原上,颳走18厘米厚的表土,大約需要2000多年的時間;如把草原開墾成農田,則只需49年;若是裸地,則只需18年。從沙塵暴的起因與發展來看,人為破壞環境,破壞地表植被是沙塵暴最重要的起因。只有保護好植被,防止土地沙漠化,才能真正減少沙塵暴危害。
我國的沙塵暴災害可以說是俞演愈烈。據專家統計,從1952年到1993年,我國西北地區發生沙塵暴的次數是:50年代5次,60年代8次,70年代13次,80的代14次;1993年發生了一次劇烈的黑風暴事件。之後,每年四五月份,甘肅河西走廊至少要發生一次,而在2000年,連續就是8次。據權威專家分析,在10—20年內,面對人口越來越多,生態環境越來越惡化的現狀,如果不採取得力措施,我國沙塵暴的頻率、強度和危害程度還有進一步加劇的可能。
8、世界上最嚴重的一次沙塵暴
1934年5月12日,美國發生了地球上最嚴重的一次沙塵暴。這次沙塵暴起自美國西部平原。一股強風暴迅速掠過西部廣闊的土地,將千頃農田的沃土捲起,並以每小時60—100千米的速度,咆哮著由西向東橫掃了整個美國國土。連刮3天的這次沙塵暴,將美國西部的表土層平均颳走了5—13厘米,從而毀掉耕地4500多萬畝,造成西部平原的水井、溪流乾涸,農作物枯萎,牛羊大批死亡。
在歷史上,北美大陸到處森林茂密,水草豐美,野生動植物十分豐富。隨著美國的西部大開發,大片森林、草原被毀。美國人幾乎砍光了從大西洋畔一直到大平原區的無際的森林,使土地裸露,失去植被保護,種下了禍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