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中學地理 » 高考地理市場

高考地理市場

發布時間: 2021-01-20 20:35:45

⑴ 高三地理分析區位因素,企業距離市場近好處

  1. 距離市場近,降低成本

  2. .交通運輸,便捷

  3. 勞動力 豐富

從這三個方面回答,望採納

⑵ 要高三了··暑假裡地理怎麼復習啊

地理呢分為區域地理,自然地理,人文地理,其中區域地理是基礎,你可能會發現很多的選擇題里都會出現區域地理的內容,比如:哈薩克最大城市在×××時候的地方時是多少,那麼你就必須知道那個國家的最大城市並不是首都。

區時的換算如果你還不是很熟,一定要弄清楚,學地理,關鍵還是地圖。你放假在家,沒事就多看看地圖,要結合經緯線來記憶。像赤道穿過那些地方,就像新加坡,我們以前經常考到它是南半球還是北半球。自然帶的分布,植被啊,都跟經緯度有關。

地理不像歷史和政治,那兩科死記的東西比較多,而地理就比較活,很多問題不是你背了就會做的,重在思考。尤其是有些比較難的選擇題,看似條件不多,根本無從下手,這時候你就不要著急,再仔細的審題,把題目給的條件全都找出來,寫在一邊,過濾掉那些不必要的話。(本來想用個題目做具體的例子分析給你看,但我高考後那些東西都丟了)你上課一定要仔細聽老師是如何分析題目的。有些難的題目,自己不會做,但老師在課堂上講解的時候就有種恍然大悟的感覺,這時候,你放學,一定要把那個題目再自己做一遍,做不來的時候再看筆記,不要對著筆記做,那樣沒效果。

我走過高三,經歷了高考,很想給你一些建議,但自己表達能力不行,說的不清楚,最後,我希望你在最後一年好好努力,但不要給自己過多的壓力,一定要把握課堂時間,下課,不懂的問題多問問老師。Best wishes!

⑶ 本人高三 跪求語文 地理 歷史 政治 答題萬能公式

高考歷史萬能公式
一、歷史背景、原因和目的
1、歷史背景=(國內+國際)(經濟+政治+文化+……)
⑴經濟背景=生產力+生產關系+經濟結構+經濟格局+……
⑵政治背景=政局+制度+體制+政策+階級+民族+外交+軍事+……
⑶文化背景=思想、宗教+科技+教育+……
如:鴉片戰爭背景:(一)國內:1、經濟:自然經濟+資本主義萌芽+土地集中。2、政治:①腐敗:官場+軍隊+財政②階級矛盾。3、思想:愚昧自大。(二)國際:1、經濟:工業革命→市場原料。2、政治:資本主義擴張。
2、歷史條件:與背景分析基本相同,更側重於有利因素
如十月革命的歷史條件:(一)國內:①經濟:資本主義發展到壟斷,相對落後、生活貧困②政治:沙皇專制、無產階級壯大、革命政黨成熟、力量對比變化等③思想:列寧主義指導。(二)國際:帝國主義忙於一戰等。
3、原因廣度:原因=主觀(內因)+客觀(外因)
⑴主觀原因:事件發起、參與者內在經濟、政治、思想諸方面因素
⑵客觀原因:自然、社會環境、外在各方面經濟、政治、思想因素等
原因廣度與背景分析方法基本相同,背景側重於靜態分析,原因更側重於動態分析。如美國獨立戰爭的原因廣度分析:(一)內因:①經濟:資本主義經濟發展、統一的市場等②政治:美利堅民族形成、資產階級、種植園主階級形成等③文化:統一的文化、民族意識覺醒等。(二)外因:①英國的經濟掠奪和政治壓迫②啟蒙思想的影響等。
4、原因深度:原因:→直接→主要→根本
⑴直接原因:最直接引發事件的偶然性因素(導火線、借口等)
⑵主要原因:包括引發事件的主觀、客觀各方面重要因素
⑶根本原因:歷史趨勢(生產力發展、時代要求)+主觀需要等
三者既有層次區別,又有聯系滲透,如「五四」運動爆發的直接原因是巴黎和會上中國外交失敗;主要原因涉及當時國內外各種矛盾,包括帝國主義侵略、北洋軍閥黑暗統治、民族資本主義發展、無產階級壯大、十月革命影響、馬克思主義傳播等因素;根本原因則是主要原因中最深層的因素。
5、矛盾分析:生產力與生產關系矛盾、經濟基礎與上層建築矛盾、階級矛盾、階級內部矛盾、民族矛盾、宗教矛盾、不同利益集團矛盾……
如尼德蘭革命爆發的原因:①資本主義經濟發展與舊制度矛盾②資產階級與封建階級矛盾③尼德蘭人民與西班牙統治者的民族矛盾④加爾文教與天主教矛盾等等。
6、目的、動機:→直接→主要→根本
⑴直接動機:解決當前面臨的種種危機或問題
⑵主要目的:實現某一方面目標,求得穩定和發展等
⑶根本目的:建立或鞏固統治,維護統治階級利益(根本利益)
目的、動機屬於主觀方面的原因,是事件發動者的主觀意願。如王安石變法:直接動機是解決面臨的社會危機;主要目的是增加財政收,緩和階級矛盾,實現富國強兵等;根本目的是鞏固封建統治。

二、歷史內容=經濟+政治+文化+……
歷史內容即客觀歷史,是人類重大歷史活動的客觀記載。活動的主體包括重要歷史人物、群體、組織、機構等。活動內容包括經濟政治方面的事件、事態、制度、政策、綱領、路線、計劃、條約;文化方面的理論、技術、文物器具、工程建築、書籍文獻等。一般歷史內容,可從經濟、政治、文化諸方面分析。
1、經濟內容:生產力+生產關系+經濟結構、布局+……
⑴古代經濟=經濟制度+經濟政策+(農業+手工業+商業)+經濟結構、布局+……
①經濟政策=總政策+土地+租稅+賦役+人身+……
②農業經濟=人口+土地+工具+水利+作物+布局+……
③手工業經濟=(紡織+礦冶+陶瓷+……)(技術+布局+……)
④商品經濟=城市+交通+商品+市場+貨幣+邊貿+外貿+……
⑤經濟結構、布局=經濟成份比例變化+經濟重心變化+經濟方式擴展+……
古代經濟一般分析方法,是先分析各時期經濟政策的調整,再從農業、手工業、商業各方面分析經濟發展情況。如唐朝經濟:先分析總體的重農政策,唐初恢復經濟的措施,如均田制、租佣調制等;再分析農業如生產工具的改進,興修水利、開墾荒地、糧食布帛、人口增長等;手工業的絲織、陶瓷、造紙技術及布局;城市商業的繁榮、民族、對外貿易的發展等。從總體發展情況分析,商品經濟仍然微弱,南北經濟趨於平衡、封建生產方式向邊疆擴展等。
⑵近現代經濟=經濟發展要素+經濟成份+國際經濟+……
①經濟發展要素=技術+資金+市場+原料+勞力+經濟結構+經營方式+政策+……
如19世紀後半期美國經濟發展要素:包括移民帶來勞力、技術;西部開發提供市場、原料;廢除種植園奴隸制、大規模農業經營、壟斷模式等。
②經濟成份=自然經濟+外資+合資+民資+官資+國營+集體+個體+……
如新中國初期:地主經濟被消滅、富農經濟保存、農民個體經濟發展;帝國主義在華企業、官僚資本被沒收,民族資本主義恢復發展;國營企業確立領導地位、集體協作經濟興起等。
③國際經濟=總格局+(生產+管理+資本+技術+市場+關稅)(協作+競爭)
如當代世界經濟格局的多極化、經濟區域集團化、全球現代化趨勢;具體表現為各國、各集團之間在生產、管理、資本、技術、市場、關稅貿易等方面的協作與競爭等。
2、政治內容=制度+體制+政策+階級+民族+外交+軍事+……
⑴古代政治=政局+制度+中央+地方+階級+軍事+財政+民族+對外+……
如明清政治:包括統一的多民族封建國家的鞏固、封建制度的衰落、君主專制的強化、統治階級內部矛盾、階級矛盾、民族關系、對外關系等。
⑵近現代政治=政局+制度+政體+體制+政權+政治力量+權力+權利+……
如辛亥革命後的政治狀況:包括政局的動盪、確立共和政體、三權分立的體制,袁世凱篡權、各派政治力量爭奪權力的斗爭、人民的基本權利問題等。
⑶國際政治=體系+格局+集團+合作+戰爭+對抗+妥協+……
如雅爾塔體系下的兩極格局,兩大集團的對抗與妥協,集團內部的合作與矛盾,冷戰與熱戰等。
3、文化內容=自然科學+社會科學+文化交流+……
⑴自然科學=(科學理論+科技發明)(天文+地理+數學+物理+化學+生物+醫學+農學+……)
⑵社會科學=思想、宗教+教育+史學+文學+藝術+……
⑶文化交流=(民族+對外)(傳播+吸收)+文化地位+……
4、事件、事態過程:准備→開始→發展或曲折→成功或失敗
事件是指人們在短時段內進行的具有突發性、間斷性的歷史活動,如:西安事變、法國大革命、二戰等。事態則是指人們在較長時段內從事的具有常規性、持續性的歷史活動,如:百家爭鳴、洋務運動、工業革命等。對事件、事態過程的分析要先按活動發展順序、再分活動領域進行

政治萬能公式
(一)政府(國家)
1、政府(國家)這樣做的政治學依據。
在《政治生活》裡面命題,凡是要求回答:政府(國家)這樣做的政治學依據是什麼?都要從以下知識點去考慮:①我國的國家性質;②我國的國家職能;③我國國家機構應該堅持的原則;④國家這樣做的意義。
2、政府(國家)這樣做的經濟學依據
在《經濟生活》裡面命題,凡是要求回答:政府(國家)這樣做的經濟學依據是什麼?都要從以下知識點去考慮:①社會主義的本質;②社會主義的生產目的;③社會主義的根本任務;④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根本目標;⑤市場在資源配置起基礎性作用,但是有弱點和缺陷,需要國家的宏觀調控;⑥國家宏觀調控主要運用經濟(財政政策、貨幣政策)、法律和必要的行政手段;⑦國家這樣做的經濟意義。
3、政府(國家)在經濟學裡面的行為是宏觀調控;政府(國家)在政治學裡面的行為是履行國家職能。
(二)國際關系
1、(政治學)為什麼會出現錯綜復雜的國際關系?
在《政治生活》裡面命題,凡是要求回答:為什麼會出現錯綜復雜的國際關系?都要從以下知識點去考慮:國際關系極其決定因素。
2、(政治學)中國為什麼極力主張構建和諧世界?
在《政治生活》裡面命題,凡是要求回答:中國為什麼極力主張構建和諧世界?都要從以下知識點去考慮:①主權國家的權利與義務;②聯合國憲章的宗旨與原則;③中國是安理會常任理事國之一,積極參加聯合國及其專門機構有利於世界和平與發展的活動;④和平與發展是當今時代的主題;世界多極化和經濟全球化;順應了經濟全球化和世界多極化發展的要求,有利於促進國際關系民主化;⑤國際競爭的實質;⑥我國的國家性質和國家利益決定我國的外交政策;⑦我國獨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宗旨和目標等)。
3、(經濟學)國際經濟關系
在《經濟生活》裡面命題,凡是要求回答:發展國際經濟關系的依據,都要從以下知識點去考慮:①是生產社會化、特別是經濟全球化的要求;②市場經濟開放性的要求;③是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必要條件;④對外貿易的作用。
4、(哲學)國際關系
在《生活與哲學》裡面命題,凡是要求回答:發展國際關系的哲學依據,都要從以下知識點去考慮:①事物是普遍聯系的;②整體和部分的關系;③內因和外因的關系;④事物是變化發展的;⑤矛盾普遍性與特殊性的辨證關系。
(三)政黨
在我們平時的練習和高考中,經常出現運用「政黨」的知識分析說明一些政治現象。回答此類問題,一定要用以下知識點考慮:①中國共產黨的性質;②中國共產黨的宗旨;黨的指導思想;③中國共產黨的領導和執政地位;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必須由中國共產黨領導;⑤中國共產黨的領導方式和執政方式;⑥加強黨的建設;⑦「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科學發展觀;⑧中國共產黨的執政理念——立黨為公、執政為民;⑨我國的政黨制度。
(四)企業
企業是市場的重要活動主體,是《經濟生活》的重要內容,高考政治在《經濟生活》部分經常考到企業的知識,而且牽涉的知識面廣,知識之間關聯度大。但是也有規律可遵循。
我們在回答企業該怎麼辦之類的問題時,與企業有關的知識如下:
①商品的使用價值與價值的關系;(因為企業生產的是商品、要重視產品質量)
②掌握市場信息,調整產品結構,面向市場組織生產適銷對路的商品;
③加強管理,提高勞動者的素質,提高個別勞動生產率;
④採用先進技術,進行技術開發和創新,建設創新型企業;開展節能減排,發展循環經濟,建設生態文明,建設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企業;
⑤轉變經濟增長方式,調整經濟結構,以較少的資源,較低的成本,生產較多符合社會需要的產品;提高企業的經濟效益;
⑥經營者必須具有良好的素質,還要提高企業勞動者的素質,維護勞動者的合法權益;
⑦企業要搞好售後服務,樹立良好的信譽和形象,實施名牌戰略,堅持正當競爭,反對惡性競爭;
⑧企業必須遵循價值規律,按價值規律辦事情;要自覺遵守市場交易原則,維護市場經濟秩序;
⑨企業要走新興工業化道路;必須實施「引進來」與「走出去」戰略;
⑩堅持科學發展觀。
(五)公民
1、《政治生活》在公民這個知識點上命題,經常要考慮如下知識:
⑴公民與國家的關系——是統一和諧的關系。國家權力機關由民主選舉產生,國家權力來源於人民,人民是國家的主人。在政治方面,我國公民享有廣泛的政治權利和自由,國家依法保護公民的政治權利和自由;公民應該履行維護國家利益的義務。
⑵要正確對待公民的權利與義務
⑶三大原則:①堅持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的原則;②堅持公民權利與義務統一的原則;③堅持個人利益與國家利益相結
合的原則。
⑷公民監督。
2、《生活與哲學》在公民(個人)這個知識點上命題,經常要考慮如下知識:
⑴人生價值的兩個方面是統一的關系;
⑵人與自然要和諧相處;
⑶人與規律的關系;人與聯系的關系;人與矛盾的關系;
⑷個人與社會的關系;個人活動與社會發展的關系;
⑸人民群眾是實踐的主體、是歷史的創造者。
3、《經濟生活》在公民(消費者、勞動者)這個知識點上命題,經常要考慮如下知識:
⑴個人消費品的分配;
⑵勞動者的權利與義務;勞動合同制度;
⑶公民應該有納稅人意識
⑷公民的幾種投資行為——購買股票、購買商業保險、存款儲蓄、購買債券;
⑸依法保護消費者的合法權益;消費者要全面提高自己的思想文化素質,享受了權利,就必須承擔相應的義務,要遵守社會公德,維護他人的合法權益。維護正常的市場經濟秩序。
(六)《文化生活》主要命題點
1、文化的作用:文化精神力量;文化對社會的作用;文化與經濟、政治的關系;文化綜合國力;文化對人的影響(優秀文化的作用)。
2、文化發展與創新:創新的重要性;創新的途徑(根本途徑和具體途徑);處理好兩對關系,克服兩種錯誤傾向;創新的主體—人民。
3、中華民族精神:內涵;核心;為什麼要弘揚(必要性和重要性);怎樣弘揚。
4、先進文化建設:堅持馬克思主義的指導地位;建設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的重要內容(教育、科學、文化事業);思想道德建設與社會主義榮辱觀;思想道德修養與科學文化修養;如何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
凡是經濟學中見到如何經營類題時,應想到:
⑴市場:面向市場進行產業、產品結構調整,生產適銷對路商品;遵循價值規律,將生產資料與勞動力進行優化合理配置。
⑵科技:貫徹科教興國戰略,運用高新技術,加強自主創新;
⑶管理:加強管理,貫徹人才強國戰略
⑷素質:提高經營者,勞動者的素質;
⑸效益:努力降低生產成本,增大產出,提高經濟效益,走新型工業化之路。
⑹品牌:樹立良好的企業形象與信譽,創立品牌,生產優質無公害商品,沖破國際「綠色壁壘」;
⑺競爭力:堅持「引進來」與「走出去」相結合,將企業做大做強,增強國際競爭力,積極參與國際競爭。
運用政治學知識回答如何做,一般會從依法治國與以德治國兩個角度來回答,但具體的又可以從黨、國家機關、公民角度回答:
從國家角度回答時:要注意從履行國家職能和堅持國家機構的組織活動原則方面回答
從黨的角度回答時:要注意從黨的領導和執政方式及加強黨的建設角度回答;
從公民的角度回答時:要注意從公民的權利與義務及其關系的處理角度回答。
從哲學角度回答怎樣做的問題,一般要側重於方法論,原理不用過多表述,但一定要結合實際問題來談,要體現哲學的思想與方法的要求。
【解題技巧】一般意義類主觀題回答的角度和術語可以歸納如下:
第一、經濟意義
描述國內經濟意義:
①(有利於)調動積極性,解放生產力,提高經濟效益,增加收入,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②(有利於)充分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基礎性作用,實現資源的優化配置;促進結構調整(經濟結構產業結構等),帶動相關產業的發展,促進就業。
③(有利於)落實科學的發展觀;走新型工業化道路。
④(有利於)體現社會主義本質,縮小差距,實現共同富裕;全面實現小康目標,提高我國的國際競爭力
⑤(有利於)統籌區域發展;促進經濟合作交流,實現生產要素合理流動,經濟互補;增強競爭力
⑥(有利於)提高農業綜合生產能力;鞏固基礎地位;產業化經營,促進結構調整,增產增收,提高農業經濟效益。
描述對外經濟意義:
①(有利於)提高對外開放水平,促進對外貿易,增強國際競爭力;充分利用國際國內兩個市場,兩種資源,吸收引進資金,技術,管理經驗;實施走出去戰略,為我國的現代化建設創造良好的國際(周邊)環境。
②(有利於)建立國際經濟新秩序等。
第二、政治意義
對國家的政治意義:
國內有關活動
①(有利於)人民當家作主,實現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對人民負責);真正做到」三個代表」鞏固國家政權,促進社會主義政治文明建設。
②(有利於)依法治國(依法執政,建設法治政府),轉變政府職能。
③(有利於)為現代化建設創造良好的環境;民族團結,社會穩定,國家的長治久安,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提高綜合國力,構建和諧社會
對外交往活動
①對我國的意義:(有利於)提高我國的國際地位,綜合國力,國際影響力,國際形象;創造良好的國際環境,維護國家安全;進一步對外開放,促進國際合作,維護國家利益。
②對地區,世界的意義:(有利於)經濟全球化,世界多極化,國際關系民主化;建立國際政治新秩序,維護共同利益,促進世界和平與發展
對黨的政治意義:
(有利於)提高黨的執政能力,鞏固黨的執政地位(基礎);保持黨的先進性,密切黨同人民群眾的聯系,真正做到」三個代表」,做到立黨為公,執政為民;關系中國社會主義事業興衰成敗,關系中華民族前途命運,關系黨的生死存亡和國家的長治久安。
第三、思想文化意義
(有利於)為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提供精神動力,智力支持,思想保證,;發揚愛國主義,民族精神;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建設社會主義先進文化,提高國民素質,以德治國。

⑷ 2010年高考我想知道政治 地理 歷史 高考的考點都是什麼

孩子別著急,我是清華附中的老師,我們學校的孩子也一樣,只要努力,你沒問題的,相信自己!!!!

我分析一下變化:今年總體趨勢無大變化,根據教育部2010年《考試大綱》及我省教學實際,僅考試內容的個別考點做微調。

考試范圍:思想政治學科考試范圍包括必修1《經濟生活》、必修2《政治生活》、必修3《文化生活》、必修4《生活與哲學》四個必修模塊內容,選修3《國家和國際組織常識》、選修4《科學思維常識》兩個選修模塊內容和本學年度時事。

歷史學科考試范圍包括《歷史I》、《歷史II》、《歷史III》三個必修模塊內容,選修1《歷史上重大改革回眸》、選修2《近代社會的民主思想與實踐》、選修4《中外歷史人物評說》三個選修模塊內容。

地理學科考試范圍包括《地理1》、《地理2》、《地理3》三個必修模塊內容,選修2《海洋地理》、選修5《自然災害與防治》、選修6《環境保護》三個選修模塊內容,以及《全日制義務教育地理課程標准(實驗稿)》規定的地球與地圖、世界地理、中國地理中的相關內容。

試卷結構與難度:文科綜合為筆試閉卷,考試時間為150分鍾。試卷包括第I卷選擇題(共36題144分)和第II卷非選擇題(共156分),全卷難度值為0,6左右,其中思想政治為0.6-0.65;歷史為0.6左右;地理為0.55-0.6。

試卷滿分為300分:思想政治學科試題總分為100分,其中選修模塊內容約佔10%。歷史學科試題總分為100分,其中選修模塊內容約佔15%。地理學科試題總分為100分,其中選修模塊內容約佔15%。

(一)貨幣

1.貨幣的本質

貨幣的本質

貨幣的基本職能

2.貨幣的種類與形式

紙幣

結算方式

信用工具

外匯和匯率

(二)價格

1.價格的決定與變動

影響價格的因素

價值決定價格

價值規律及其表現形式

2.價格變動對經濟生活的影響

價格變動對生活的影響

價格變動對生產經營的影響

(三)消費

1.消費及其類型

影響消費的因素

消費類型

消費結構

2.樹立正確的消費觀

影響消費行為的主要心理

理智消費

(四)生產與經濟制度

1.生產與消費

生產決定消費

消費對生產的反作用

發展生產力的意義

2.我國的基本經濟制度

公有制為主體

多種所有制經濟共同發展

堅持和完善基本經濟制度的原因和意義

(五)企業與勞動者

1.企業

現代企業(典型的)的組織形式

(我國)公司的法定形式

公司的組織機構

公司的經營與發展

企業兼並與企業破產

2.勞動者

勞動與就業

樹立正確的擇業(就業)觀念

(依法)維護勞動者權益

(六)銀行與投資

1.商業銀行

儲蓄存款

利息、利率與本金(存款利息及其計算)

商業銀行的主要業務

2.投資

股票

債券

商業保險

(七)個人收入的分配

1.分配製度

按勞分配為主體

多種分配方式並存

2.效率與公平

收入分配對效率、公平的影響

既要提高效率又要促進公平

2.實現收入分配公平

收入分配公平的制度保證和重要舉措

處理好效率與公平的關系

(八)國家收入的分配

1.財政收入與支出

財政收入的渠道

影響財政收入的主要因素

財政支出的具體用途

財政收支平衡財政收入和支出的三種情況

2.財政的作用

支持基礎設施和工程的建設

促使經濟平穩運行

促進經濟社會發展

保障人民生活

(九)征稅與納稅

1.稅收及其種類

稅收及其基本特徵

稅收的種類

增值稅和個人所得稅的作用

2.依法納稅

依法納稅是公民的基本義務

違反稅法的現象行為

(十)社會主義市場經濟

1.市場配置資源

資源配置的基本手段

市場調節的優點和局限性

市場秩序與市場規則

2.社會主義市場經濟

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基本特徵

宏觀調控的目標和手段

(十一)小康社會的經濟建設

1.全面建設小康社會

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經濟目標

2.科學發展觀

科學發展觀的內涵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

促進(國民)經濟又好又快發展的主要措施

(十二)經濟全球化與對外開放

1.經濟全球化

經濟全球化及其表現

跨國公司在經濟全球化中的作用

經濟全球化的影響

2.國際經濟競爭與合作

世界貿易組織

加入世界貿易組織對我國的影響

全國提高對外開放水平

第二部分政治生活

(一)公民的政治生活

1.我國的國家性質

憲法對我國國家性質的規定

人民民主專政的本質與特點

人民民主的廣泛性和真實性

2.我國公民的權利和義務

我國公民享有的政治權利

我國公民必須履行的政治性義務

我國公民參與政治生活的基本原則和主要內容

3.我國公民政治參與的途徑和方式

我國的選舉制度及選舉方式

公民參與民主決策的多種方式

公民直接參與民主決策的意義

我國的村民自治與城市居民自治及其意義

我國公民的民主監督權和實行民主監督的合法渠道

公民要負責地行使民主監督權利

(二)我國的政府

1.我國政府的職能和責任

我國政府的主要職能

我國政府的宗旨和政府工作的基本原則

2.政府權力的行使與監督

政府依法行政的意義和要求

提高政府依法行政水平的基本要求

對政府權力進行制約和監督的意義

我國行政監督體系

3.政府的權威

政府的權威及其體現

我國政府權威的來源和樹立

(三)建設社會主義政治文明發展社會主義民主政治

1.我國的人民代表大會制度

人民代表大會的法律地位與職權

人民代表大會的職權

人民代表的產生與職責

人民代表的職責

人民代表大會制度的組織和活動原則

人民代表大會制度是我國的根本政治制度

2.我國的政黨制度

中國共產黨領導和執政地位的確立

中國共產黨的性質、宗旨和指導思想

不斷完善中國共產黨的執政方式

中國特色的政黨制度

3.我國的民族區域自治制度及宗教政策

我國是統一的多民族國家

我國處理民族關系的基本原則

我國的民族區域自治制度

我國民族區域自治制度的優越性

我國的宗教政策

(四)當代國際社會

1.國際社會的成員

主權國家與國際組織

國際組織

聯合國

2.國際關系的決定性因素

國際關系及其決定因素

維護我國的國家利益

3.世界政治經濟發展的基本趨勢維護世界和平促進共同發展的有效途徑

時代的主題

世界多極化在曲折中發展

世界多極化不可逆轉

維護世界和平、促進共同發展的有效途徑

世界多極化不可逆轉

4.我國獨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我國外交政策的宗旨

我國外交政策的基本目標和基本立場

我國對外關系的基本准則

走和平發展道路

第三部分文化生活

(一)文化與生活

1.文化與社會

文化的內涵與特點

文化的社會作用

文化與經濟、政治的關系

文化與綜合國力

2.文化對人的影響

文化對人的影響的表現和特點

優秀文化能豐富精神世界、增強精神力量、促進全面發展(文化塑造人生)

(二)文化傳承與創新

1.文化的多樣性與文化傳播

民族節日和文化遺產

世界文化與民族文化的關系(文化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

尊重文化多樣性

文化傳播的途徑

現代文化傳播的主要手段

中外文化交流的意義

2.文化的繼承與發展

傳統文化的特點

對待傳統文化的正確態度

文化繼承與發展的關系

影響文化發展的主要因素

3.文化創新

文化創新的源泉和動力

文化創新的意義

文化創新的途徑

堅持文化創新的正確方向

(三)中華文化與民族精神

1.燦爛的中華文化

中華文化源遠流長、博大精深

中國各民族對中華文化的貢獻

中華文化的包容性

2.弘揚和培育民族精神

中華民族精神的基本內涵及其核心

中國共產黨對中華民族精神的豐富和發展

當前弘揚和培育民族精神的必要性

(四)發展先進文化

1.走進文化生活

文化市場和大眾傳媒對文化生活的影響

正確對待落後文化和腐朽文化

2.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推動社會主義文化大發展大繁榮)

發展先進文化的基本內涵

建設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

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的根本任務(目標)

發展教育、科學和文化事業

3.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建設的中心環節文化發展的中心環節

思想道德建設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建設發展文化中的地位

社會主義思想道德建設的主要內容

樹立社會主義榮辱觀

思想道德修養與科學文化修養

第四部分生活與哲學

(一)生活智慧與時代精神

1.哲學是什麼

哲學與世界觀和方法論

哲學與具體學科

哲學與時代精神

2.哲學基本問題

哲學基本問題的內容

思維和存在的關系成為哲學基本問題的根據

3.唯物主義和唯心主義

唯物主義和唯心主義的分歧及其根本觀點

古代樸素唯物主義的特點

近代形而上學唯物主義的特點

辯證唯物主義與歷史唯物主義的特點

主觀唯心主義

客觀唯心主義

4.馬克思主義哲學的基本特徵

(二)探索世界與追求真理

1.世界的物質性

物質的概念

自然界的物質性

人類社會的物質性

2.運動是物質的固有屬性

運動和物質的關系

絕對運動與相對靜止

3.物質運動的規律

規律的概念

規律的客觀性和普遍性

4.意識的本質

意識的起源

意識的生理基礎

意識的內容

5.意識的能動作用

意識能動性的特點

意識能動性的表現

6.一切從實際出發,實事求是

7.實踐

實踐的概念

實踐的特徵

8.實踐是認識的基礎

實踐是認識的來源

實踐是認識的動力

實踐是檢驗認識真理性的唯一標准

實踐是認識的目的和歸宿

9.真理

真理是客觀的、具體的、有條件的

認識具有反復性、無限性、上升性

(三)思想方法與創新意識

1.唯物辯證法的聯系觀

聯系的普遍性、客觀性、多樣性

整體與部分的辯證關系及其意義

系統優化的方法

2.唯物辯證法的發展觀

發展的普遍性和實質

發展的前進性與曲折性

發展過程中的量變與質變

3.唯物辯證法的實質與核心

矛盾的同一性和斗爭性

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

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的關系

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的關系

具體問題具體分析

4.唯物辯證法與創新意識

辯證否定觀與創新意識

辯證法的革命批判精神與創新意識

創新的社會作用

(四)認識社會與價值選擇

1.社會存在與社會意識

社會存在決定社會意識

社會意識的相對獨立性

2.社會發展的普遍規律

物質資料的生產方式是人類社會存在和發展的基礎

生產力與生產關系的相互作用及其矛盾運動

經濟基礎與上層建築的相互作用及其矛盾運動

社會歷史發展的總趨勢

3.社會歷史的主體

人民群眾是歷史的創造者

群眾觀點和群眾路線

4.人生價值

價值與人的價值

價值觀及其導向作用

5.價值判斷與價值選擇

自覺遵循社會發展的客觀規律

自覺站在最廣大人民的立場上

6.價值的創造與實現

在勞動和奉獻中創造價值

在個人與社會的統一中實現價值

在砥礪自我中走向成功

第五部分國家與國際組織常識

(一)各具特色的國家和國際組織

1.國家的本質

國家的構成要素

國家的性質

國體與政體

2.現代國家的管理形式

代議制

影響國家管理形式的因素

民主共和制和君主立憲制

議會制和總統制

3.現代國家的結構形式

單一制和聯邦制

影響國家結構形式的因素

4.國際組織

國際組織的形成和發展

國際組織的主要特徵和類型

國際組織在國際社會中的作用及局限性

(二)英國的君主立憲制和法國的民主共和制

1.英國的君主立憲制

英國君主立憲制政體的結構、特點和實質

英國國王、議會和內閣的職能或職權

2.法國的民主共和制

法國的國家機構

法國政體的運行

法國政體的特點

3.英法政治制體的異同

英法兩國政體的差異

英法兩國政體的實質和作用

(三)美國的聯邦制、兩黨制、三權分立

1.美國的聯邦制

美國聯邦制的特點及利弊

2.美國的兩黨制

美國主要政黨的特徵

美國兩黨制的實質

3.美國的三權分立制

立法權、行政權和司法權的分立與制衡

三權分立制的歷史進步性、弊端和本質

4.美國的利益集團

美國利益集團的活動方式

美國利益集團在政治生活中的作用

(四)國際組織

1.世界貿易組織

世界貿易組織及其宗旨

世界貿易組織的基本原則

中國在世界貿易組織中權利和義務

1.亞太經合組織

亞太經合組織及其宗旨和作用

3.歐盟

歐盟的宗旨和主要機構

歐盟在世界多極化中的地位和作用

中國與歐盟關系

第六部分時事政治

(一)年度間國內外重大時事(2009年4月至2010年3月)

(二)中國共產黨和中國政府在現階段的基本路線和重大方針政策

⑸ 高中文科好學還是理科好學

上高中會分文理科,學習文科和理科確實是有區別的,理科強調邏輯思維,文科可能相對「感性」一些,有許多需要記背的東西。

一般來說,在科目上,除了語文數學外語是文科理科生必修的科目之外,文科會在文科綜合中,重點修習政治、歷史和地理,而理科生會在理科綜合上重點修習物理、化學以及生物。上了高中,選擇文科還是理科,除了要結合學生的一個綜合興趣和能力外,最好也要多聽聽家長和老師的意見。

關於就業方面,可能我們身邊的父母、老師這樣的長輩會更有經驗一些。所以,建議各位學生,在決定讀文科還是理科的時候,除了自己根據自己的學習情況決定以外,還是要找到父母、老師,聽取他們的建議,他們一般會基於孩子的學習情況,以及未來就業等方面,給出相對中肯的建議。

⑹ 成人高考的含金量有多少

成人高考

一直以來,成人高考學歷受到來自社會各界的質疑,眾說紛紜。

很多人對成人高考不了解,或者是深受高考統招的影響,對成人高考也存在了一定的誤解。

成人高考經常遭受到質疑,成人高考文憑到底有沒有用這是最現實的問題。

——新科教育

如果人事通知你去面試了,那說明你的學歷就是符合要求的,直接去面試,在面試時能通過你的魅力打動人事,那才是最關鍵的;如果沒打電話讓你去面試,那就繼續找下家,直到找到適合自己的崗位為止啊!

通過成人高考獲得學歷,然後在職場上大展身手的大有人在。找工作其實是雙向選擇,企業可以選擇要不要你,你也可以選擇是否來這個企業工作。

不缺文憑的人,可能會認為成人高考大專本科沒有多大用。但對於沒有學歷的人來說,選擇成人高考大專本科,總比一直停留在原地強。

成人高考仍在繼續

自從2017年開始,教育部就對成人高考進行了重要批示,需要落實成人高考學歷教育體系,進一步整頓成人高考教育流程的嚴肅性,特別制定了《成人高等學歷教育專業管理辦法》,預計將在2019年正式實施。

可能所有參加成人高考的學員都經歷過艱難的抉擇。但是依舊有很多學員選擇了成人高考,這是為什麼呢?

01 成人高考學歷是國家承認學信網可查

學歷只是證明能力的一種形式,卻不是鑒定能力的唯一標准。你如果真有這個學歷,HR也會很開心。通過成人高考獲得學歷,在職場大展身手的大有人在。在他們眼裡,成人高考可以成為你的優勢。

其實除了985和211之外的其他學校,不論是二本、三本、專科還是成人高考。在HR的眼裡都是一樣的,他們更看重你面試時的表現,因此很多時候,在招聘單位沒有標注一定要統招大專本科的情況下,你認為你能達到他的職位要求的話,那就自信的去吧!

02 成人高考學歷不斷磨煉你的自信

我身邊有幾個朋友托家裡的關系進了一些不好不壞的單位。做了一年左右也來報成人高考了,說是公司評晉升要求本科學歷。想想當初我報考成人高考的時候他們不在意,認為成人高考沒什麼用處。然而到了最後,不在意就變成了後知後覺。有,總比沒有好啊。學歷雖不是萬能的,但沒有學歷確是萬萬不能的。

每個人成人高考的目的不同,用處也不同。有的考研;有的考公務員;有的進了事業單位;有的考上了碩士,甚至博士;有的還只是在小公司拿著一點點的工資。

03 成人高考本身就只是一個學歷

你用這個學歷做什麼事決定了這個學歷的價值有多大。要知道,對所有人來說,學歷的用處是取決於我們這個人,而不是這個學歷。如果你的人生,你想做的事情,被「沒有學歷」這件事情限制了,那成人高考大專本科對於你來說,大有用處!

有付出才有收獲

一邊嫌棄著學歷低,一邊不願努力,還想有個好出路,天下哪有這么好的事情?

踏出這一步,未來才能有第二步、第三步。願意努力前行的人,總比畏畏縮縮、眼高手低的人要好得多。

——新科教育

⑺ 高三地理分析區位因素,企業距離市場近好處

1.
距離市場近,降低成本
2.
.交通運輸,便捷
3.
勞動力
豐富
從這三個方面回答,望採納

⑻ 華南師范大學哪些專業最值得讀

華南師范大學作為一所211的師范大學,主打的肯定就是師范學科。這里的師范學科都有較高的水平,但這里的一些非師范學科也相當不錯。

還有數科院里的各個專業、教育技術學什麼的都相當好。都是國家特色學科,在很多排行榜上都是榜上有名的。這種專業比較實干,能掌握一門技術,或者大幅提高自己專業能力,我個人比較推薦,就業前景很穩定且不錯。

不過,專業不代表一切,很多人畢業之後找的工作都與專業不對口。專業到底是其次的,主要看個人在大學期間怎麼規劃未來的方向吧。感謝閱讀!

⑼ 求高中歷史。地理。政治。高考知識點大全【最好是百度文庫裡面的】。郵箱 [email protected] 很急 拜託了

經濟生活》主觀題答題技巧
一、經濟生活的行為主體
國家、企業、個人(消費者、勞動者、投資者、納稅人)
二、經濟生活一般性的答案要點
(一)有關「為什麼」、「依據」、「原因」的答案一般有
1、價值規律的客觀要求。
2、使用價值是價值的物質承擔者,商品具有高質量,才能實現其價值,使企業擴大市場佔有率,獲得更多利潤。
3、商品的價格由價值決定並受供求關系的影響,價格圍繞價值上下波動。
4、市場經濟具有平等性、競爭性、法制性、開放性的一般特徵,要求市場經濟活動的參加者地位平等,實行等價交換;開展公平競爭,反對不正當競爭;面向國內國外兩個市場,利用兩種資源,實行對外開放,堅持「引進來」和「走出去」相結合的開放戰略。
5、市場經濟自身具有自發性、盲目性、滯後性的缺陷,需要國家利用經濟手段(利用稅收、財政、價格、利率等政策)、法律手段(制定法律法規並嚴格執行法律法規)和必要的行政手段(國家的某些決定、用行政命令的方式要求做到等)進行宏觀調控,實現促進經濟增長、增加就業、穩定物價,保持國際收支平衡的目標。
6、各種市場主體要遵循市場交易原則(自願、平等、公平和誠實信用),維護消費者的合法權益(安全權、平等權、知情權、公平交易權、求償權、民族尊嚴受尊重權)。使市場經濟正常有序進行。
7、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是與社會主義基本制度結合在一起的,以公有制為基礎、以共同富裕為目標、能實行更強有力的宏觀調控。
8、社會主義的本質是解放生產力,發展生產力,消滅剝削,消除兩極分化,最終達到共同富裕。
9、 社會主義的生產目的是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物資文化生活需要。
10、社會主義根本目標是實現共同富裕。
11、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
12、轉變經濟發展方式,樹立科學的發展觀。
13、調整經濟結構、優化資源配置。
(二)有關「如何做」、「啟示」的答案一般有
1、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大力發展生產力
2、遵循價值規律,發揮市場對資源配置的基礎性作用(「有形手」)
3、加強國家的宏觀調控(「無形手」)[國家利用經濟手段(利用稅收、財政、價格、利率等政策)、法律手段(制定法律法規並嚴格執行法律法規)和必要的行政手段(國家的某些決定、用行政命令的方式要求做到等)進行宏觀調控,實現促進經濟增長、增加就業、穩定物價,保持國際收支平衡的目標]
4、轉變經濟發展方式,樹立科學的發展觀
5、調整經濟結構、優化資源配置
6、加強農業的基礎地位
7、依靠科技、自主創新
8、完善社會保障制度
9、走共同富裕的道路
10、構建和諧社會
11、對外開放,實施「走出去」「引進來」的戰略等。
(三)有關「經濟意義」的答案一般有(有利於)
1、 促進經濟發展,增加收入,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
2、 轉變經濟發展方式,樹立科學的發展觀。
3、 調整經濟結構、優化資源配置。
4、 加強農業的基礎地位。
5、 完善社會保障制度。
6、 實現共同富裕的目標,建設全面的小康社會。
7、 構建和諧社會等。
☆、經濟意義方面答題思路:
第一,遵循「大」到「小」的原則,即從「國家與社會」到「集體」再到「個體」的原則,進行全面地答點組織,否則可能造成要點缺漏。
第二,掌握常用的關鍵詞,根據材料有選擇地套用。具體來看,

熱點內容
鹿特丹港國家地理 發布:2021-03-15 14:26:00 瀏覽:571
地理八年級主要的氣候類型 發布:2021-03-15 14:24:09 瀏覽:219
戴旭龍中國地質大學武漢 發布:2021-03-15 14:19:37 瀏覽:408
地理因素對中國文化的影響 發布:2021-03-15 14:18:30 瀏覽:724
高中地理全解世界地理 發布:2021-03-15 14:16:36 瀏覽:425
工地質檢具體幹些什麼 發布:2021-03-15 14:15:00 瀏覽:4
東南大學工程地質考試卷 發布:2021-03-15 14:13:41 瀏覽:840
中國地質大學自動取票機 發布:2021-03-15 14:13:15 瀏覽:779
曾文武漢地質大學 發布:2021-03-15 14:11:33 瀏覽:563
中國冶金地質總局地球物理勘察院官網 發布:2021-03-15 14:10:10 瀏覽:8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