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中學地理 » 中考自然地理

中考自然地理

發布時間: 2021-01-20 04:56:06

Ⅰ 中考生物地理復習資料

學習過程中,把各科課本、作業和資料有規律地放在一起。待用時,一看便知在哪。而有的學生查閱某本書時,東找西翻,不見蹤影。時間就在忙碌而焦急的尋找中逝去。我認為,沒有條理的學生不會學得很好。
評:學習效率的提高,很大程度上決定於學習之外的其他因素,這是因為人的體質、心境、狀態等諸多因素與學習效率密切相關。

【總結】

學習必須講究方法,而改進學習方法的本質目的,就是為了提高學習效率。
學習效率的高低,是一個學生綜合學習能力的體現。在學生時代,學習效率的高低主要對學習成績產生影響。當一個人進入社會之後,還要在工作中不斷學習新的知識和技能,這時候,一個人學習效率的高低則會影響他(或她)的工作成績,繼而影響他的事業和前途。可見,在中學階段就養成好的學習習慣,擁有較高的學習效率,對人一生的發展都大有益處。
可以這樣認為,學習效率很高的人,必定是學習成績好的學生(言外之意,學習成績好未必學習效率高)。因此,對大部分學生而言,提高學習效率就是提高學習成績的直接途徑。
提高學習效率並非一朝一夕之事,需要長期的探索和積累。前人的經驗是可以借鑒的,但必須充分結合自己的特點。影響學習效率的因素,有學習之內的,但更多的因素在學習之外。首先要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合理利用時間,另外還要注意"專心、用心、恆心"等基本素質的培養,對於自身的優勢、缺陷等更要有深刻的認識。總之,"世上無難事,只怕有心人。"

希望你在以後的學習道路上能一帆風順!

另外還請您注意一下您的生物鍾:

每個人的情況都不一樣,有些差異,要弄清自己的最佳學習時間,人的大腦在一天中有一定的活動規律:一般來說,上午8時大腦具有嚴謹、周密的思考能力;下午3時思考能力最敏捷;晚上8時記憶力最強;推理能力在白天12小時內逐漸減弱。根據這些規律,早晨剛起床,人的想像力較豐富,就抓緊時間捕捉一些靈感,做些構思工作,兼讀語文和背誦英語單詞,由於早晨空氣新鮮,要參加一些體育鍛煉;上午做一些嚴謹工作,上課認真聽講,做好課堂筆記;下午除聽課外,要快速准確做好當天的筆頭作業;晚上加強記憶和理解,預習第二天功課。中午、傍晚的空隙時間就安排一些不費力的事務性工作,如看看報紙,收集寫作素材,散步和休息。

最後祝您身體健康,學習進步,萬事如意,考試成功!

偶有~
一、選擇題

1. 生長在乾旱地帶的仙人掌,其葉為針狀,這有利於它( )

A. 光合作用的進行 B. 降低蒸騰作用,保持體內水分

C. 進行呼吸作用,分解體內物質 D. 吸收並運輸水分

2. 剛剛收獲的稻穀,必須盡快曬干是為了 ( )

A. 加強呼吸作用 B. 抑制呼吸作用

C. 促進種子休眠 D. 促進種子萌發

3.移栽作物需帶土,是為了()

A. 保證根不斷從土壤中吸收有機物 B. 減少植物體內水分的散失

C. 保護幼根和纖細的根毛 D. 促進根的正常呼吸

4.研究表明,大氣中的二氧化碳含量在逐漸增加,下列哪一措施,可緩解這一現象( )

A. 加速發展工業生產 B. 植樹造林

C. 砍伐樹木 D. 大力發展畜牧業生產

5. 正在結西瓜的植株所吸收的水分主要用於()

A. 光合作用 B. 西瓜果實膨大 C. 瓜蔓生長 D. 蒸騰作用

6. 一個西瓜中有很多種子,是因為西瓜的每朵花中有()

A. 多個子房 B. 多個雄蕊 C. 多個胚珠 D. 多個雌蕊

7. 施肥的目的主要是為作物的生長提供()

A. 水分 B. 無機鹽 C. 能量 D. 有機物

8桃花的雌蕊由哪幾部分組成()

A. 花絲、花柱、子房 B.柱頭、花柱、子房

C. 花葯、花絲、花柱 D. 花絲、子房、胚珠

9. 綠葉在光下製造有機物的實驗中,把盆栽的天竺葵放在黑暗處一晝夜的目的是()

A. 耗盡葉片內的澱粉 B. 產生大量的二氧化碳 C. 吸收盡容器中的二氧化碳 D.

吸收盡容器中的氧氣

10. 農作物栽培過程中,需要施用量最多的是()無機鹽。

A. 含鐵鋅鈣的 B. 含錳鉬銅的 C. 含氮磷鈣D. 含氮磷鉀的

11. 植物由小長大的主要原因是()

A. 細胞生長,細胞分化B. 細胞分化,液泡增大 C. 細胞分裂,細胞生長 D. 細胞分裂,液泡增大

13. 我國規定的植樹節是每年的()

A. 4月12日 B. 3月12日 C. 4月份第一周 D. 3月份第一周

14. 下列物質進入植物體不需要通過氣孔的是()

A. 水蒸氣 B. 氧氣 C. 二氧化碳 D. 無機鹽

15.植物在白天進行()

A. 光合作用 B. 呼吸作用 C. 蒸騰作用D. 三種作用都進行

16. 木本植物的莖能夠不斷加粗,是因為有()

A. 樹皮 B. 木質部 C. 形成層 D. 韌皮部

17. 人和類人猿的共同祖先是()

A. 黑猩猩 B. 獼猴 C. 森林古猿D. 狒狒

18.精子和卵細胞相遇結合成受精卵的部位是()

A. 輸卵管 B. 子宮 C. 卵巢 D. ****

19.胚胎在母體子宮內發育所需要的營養物質來自於()

A. 子宮 B. 母體血液C. 胎盤 D. 臍帶

20. 下列幾組物質中,既是人體組成物質,又是人體供能物質的是()

A. 澱粉、糖類、維生素 B. 蛋白質、脂肪、無機鹽C. 糖類、脂肪、蛋白質D.蛋白質、水、無機鹽

21.能夠消化糖類、蛋白質和脂肪這三種有機物的消化液是()

A. 膽汁 B. 胃液 C. 腸液D. 唾液

22. 下列對肺泡特點的敘述,不正確的是()

A. 肺泡壁是一層扁平上皮細胞

B. 肺泡外麵包繞著豐富的毛細血管

C. 肺泡數目極多,與氣體的接觸面積大

D. 肺泡壁有平滑肌,故肺泡能擴張和收縮

23.人們吃進去的食物和吸入的空氣都要通過的結構是()

A. 口腔 B. 咽C. 喉D. 氣管

24. 下列哪種說法可能引發食品安全事故()

A. 新鮮的水果要用清水沖洗或削皮後吃

B. 包裝食品過了保質期不能吃

C. 廚房和炊具經常保持干凈

D. 野生蘑菇都能吃

25. 青春期心理變化特點的表現是()

A. 內心世界很單純,有什麼事情就跟家長交流

B. 有較強的獨立意識,但遇到挫折又渴望得到家長和老師的關懷

C. 依賴性較強,學習和生活中遇到的問題總是要老師和家長來解決

D. 心理和成熟,處事老練

二、簡答題

1. 為了研究光線強弱與光合作用強度的關系。在晚上,我們將金魚藻放在盛有水的試管中,將試管先後放在離白熾燈不同距離處,觀察試管中產生的氣泡數目。收集到的數據如下表,請根據該表中數據及所學過的知識回答表後的問題:

試管與燈的距離(cm)
10
20
30
40

產生氣泡的數量(個/分)
60
25
10
5

(1) 植物和光源的距離與產生氣泡數量的關系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產生的氣泡的成分應該是_________, 可以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方法進行檢驗。

(3)如果將這個試管放置在黑暗的環境中,你預測的結果應該是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從上述的實驗數據可以得到的結論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八年級上冊生物期末復習
1、 目前己知的動物大約有150萬種,這些動物可以分為兩大類:一類是脊椎動物,它們的體內有脊柱;另一類是無脊椎動物,它們的體內沒有脊柱。
2、 生物的多樣性:1、種類的多樣性;2、生活環境的多樣性;3、00運動方式的多樣性。
3、 魚之所以能在水裡生活,兩個特點是至關重要的:(1)能靠游泳老獲取食物和防禦敵害;(2)能在水中呼吸。
4、 魚可以在克服水中阻力的結構:流線形(梭子形)身體;身體表面分泌粘液。
5、 魚在游泳時,靠軀幹部有尾部的左右擺動產生前進的動力,靠背鰭、胸鰭、腹鰭、臀鰭來保持平衡,靠尾鰭保持前進的方向。
6、 在難以直接拿研究對象做實驗時,有時用模型來做實驗,即模仿實驗對象製作模型,或者模仿實驗的某些條件進行實驗,這樣的實驗叫做模擬實驗。
7、 各種鰭在運動中起到輔助協調的作用。
8、 鰓是魚的呼吸器官。
9、 鰓中含有豐富的毛細血管,因此鰓是鮮紅色的。
10、 鰓絲又多又細,是為了擴大與水接觸的面積,有利於充分進行氣體交換。鰓不容易吸收空氣中的氧,魚離開水後,鰓絲相互覆蓋,減小了與空氣接觸面積,不能從空氣中得到足夠的氧氣,因此缺氧而死。
11、 魚鰓對水中呼吸至關重要的特點:鰓絲鮮紅,含豐富毛細血管;鰓絲又多又細。
12、 水從魚口流入,從鰓蓋後緣流出。
13、 流出魚鰓的水中,氧氣減少了,二氧化碳增多了。
14、 氣體交換 水中O2——鰓絲的毛細血管中
鰓絲中Co2—水中
15、 魚的主要特徵:體表常常有鱗,用鰓呼吸,通過尾部的擺動和鰭的協調作用游泳。
16、 有口無肛門,食物從口進入消化腔,消化後的食物殘渣仍由口排出體外,這些動物稱為腔腸動物。
17、 身體柔軟靠貝殼來保護身體的動物,稱為軟體動物。
18、 體表長有質地較硬的甲的動物,叫做甲殼動物。甲殼動物用鰓呼吸。
19、 腔腸動物、軟體動物、甲殼動物都是無脊椎動物。
20、 水中各種生物都是水域生態系統的重要組成部分,它們之間通過食物鏈和食物網,形成緊密而復雜的聯系,同時又都受水域環境的影響,其種類的變化和數量的消長都會影響到人類的生活。
21、 與水域環境相比,陸地環境要復雜得多。(1)比較乾燥;(2)晝夜溫差大;(3)缺少水中的浮力;(4)有氣態的氧;(5)陸地環境復雜多變。
22、 陸地生活的動物對環境的適應:1、一般都有防止水分散失的結構;2、不受水的浮力作用,一般都具有支持軀體和運動的器官,用於爬行、行走、跳躍、奔跑、攀援等多種運動方式,以便覓食和避敵;2、一般具有能在空氣中呼吸的、位於身體內部的各種呼吸器官,比如氣管和肺;4、普遍具有發達的感覺器官和神經系統,能夠對多變的環境及時做出反應。
23、 環節動物不是軟體動物,環節動物是無脊椎動物。
24、 身體由許多彼此相似的環狀體節構成的動物稱為環節動物。
25、 蚯蚓生活在富含腐殖質的濕潤的土壤中,因為蚯蚓是冷血動物,溫度變化不大,適合蚯蚓生活。
26、 身體分節可以使蚯蚓的軀體運動靈活。
27、 蚯蚓靠肌肉的收縮和舒張,剛毛的支撐和固定運動。
28、 蚯蚓沒有專門的呼吸系統,蚯蚓的呼吸要靠能分泌黏液、始終保持濕潤的體壁來完成。蚯蚓的體壁密布毛細血管,空氣中的氧氣先溶解在體表黏液里,然後滲進體壁,再進入體壁的毛細血管中。體內的二氧化碳也經體壁的毛細血管由體表排出。
29、 蚯蚓不能保持恆定的體溫,只能生活在溫度變化不太大的土壤深層。
30、 恆溫動物比不恆溫動物較高等,更能適應環境,有利於進行正常的新陳代謝。
31、 兔的體溫恆定,不僅靠體表的毛,還需發達的神經系統,循環系統,呼吸系統共同協調。
32、 兔的後肢較長,前肢較短,後肢肌肉發達,適於跳躍。
33、 門齒——切斷食物 犬齒——撕裂食物 臼齒——磨碎食物
34、 兔的心臟和肺的結構及部位與人體的相似,這說明了人與兔的分類很接近,同屬哺乳動物。
35、 食性 植食性(如兔)
肉食性(如狼)
雜食性(如人)
36、 盲腸主要用於消化纖維,草食性動物盲腸發達。
37、 兔的牙齒分化為門齒和臼齒,門齒適於切斷植物纖維,臼齒適於磨碎食物。兔的消化道上有發達的盲腸,這些都是與它們吃植物的生活習性相適應的。
38、 兔有發達的大腦及遍布全身的神經,有發達的四肢,使它們能夠靈敏地感知外界環境的變化,迅速作出相應的反應。
39、 哺乳動物是最高等的動物,是脊椎動物,種類很多,地球上大約有4000多種,除極個別種類外,都具有體表被毛、胎生、哺乳等特徵(其他特徵:心臟四腔,用肺呼吸,體溫恆定,屬恆溫動物,牙齒有門齒、犬齒、臼齒的分化)
40、 世界上的鳥有9000多種。
41、 鳥的外形呈流線形,減少飛行時空氣的阻力。
42、 鳥的羽毛分正羽和絨羽(有保暖作用),正羽有羽軸,翼呈扇形,可增大與空氣接觸的面積,便於扇動空氣而飛行。
43、 鳥的胸肌發達,附於龍骨突,利於扇動空氣而飛行。
44、 鳥的骨骼中空,輕而堅固,胸骨突出,有龍骨突的結構,便於發達的胸肌附於胸骨(龍骨突),減輕重量,利於飛行。
45、 鳥類消化特點:1、食量大,消化能力強,滿足飛行時能量的消化;2、糞便不貯存,減輕體重,利於飛行;3、直腸短,排便頻繁。
46、 鳥的心臟發達,工作能力強,血液輸送氧氣的能力強,有利於飛行。
47、 鳥的身體里有發達的氣囊(不是呼吸器官),輔助肺進行呼吸,滿足飛行時氧氣的需要。
48、 鳥的全身都是為飛行而設計。
49、 恆溫動物 哺乳動物
鳥類
50、 鳥類的體表被覆羽毛,前肢變成翼,具有迅速飛翔的能力,身體內有氣囊輔助肺呼吸,體溫高而恆定。
51、 昆蟲是種類最多的一類動物,已知的種類超過100萬種(占動物種類的4/5),昆蟲有三對足,能爬行;有的昆蟲的足特化成跳躍足,能跳躍;大多數昆蟲都有翅,能飛行。昆蟲是無脊椎動物中惟一會飛的動物。
52、 昆蟲的翅與鳥翼結構不同,但就適於飛行來看都有這些共同點:都有利於飛行的扇形結構,這些結構的運行都是由肌肉的收縮和舒張引起的,都可以在空氣中產生向上的升力和前進的動力,相對身體來說,都有輕、面積大的特點,利於扇動空氣而飛行。
53、 翅對昆蟲生活和分布的重要意義:有利於取食,逃避敵害,擴大活動和分布范圍,有利於尋偶交配,尋找適宜的產卵場所。
54、 昆蟲的外部特徵:昆蟲的身體分為頭、胸、腹三部分,運動器官——翅和足都生在胸部。胸部有發達的肌肉,附在外骨骼上,外骨骼是覆蓋在昆蟲身體表面的堅韌的外殼(會發生蛻皮),有保護和支持內部柔軟器官、防止體內水分蒸發的作用。
55、 昆蟲在分類上屬於節肢動物,節肢動物除昆蟲外,還有蜘蛛、蜈蚣、蝦、蟹等,它們的共同特點是:身體由很多體節構成;體表有外骨骼;足和觸角分節。
56、 幼體生活在水中,用鰓呼吸,經過變態發育,此後營水陸兩棲生活,用肺呼吸,同時用皮膚輔助呼吸,這樣的動物叫做兩棲動物。
57、 動物的行為依賴於一定的身體結構。
58、 哺乳動物的運動系統是由骨骼和肌肉(骨、骨骼肌(運動肌肉)、骨與骨之間的連接(如關節))組成的。
59、 運動系統由骨、骨骼肌和骨連接(如關節)組成。
60、 人有206塊骨 顱骨、胸骨、肋骨(不能活動)
軀干骨(半活動)
四肢骨(能活動) 能活動的骨連結(關節)
61、 人有26塊脊椎骨(半活動骨連結)
62、 關節結構:關節頭、關節囊、關節腔(有滑液,使關節活動靈活)、關節窩、關節軟骨(緩沖作用)。
關節囊
關節頭
關節腔
關節軟骨
關節窩

63、 關節在運動中起支點作用,是骨繞著轉動的點。
64、 人體主要的關節:上肢 肩關節 下肢 髖關節
肘關節 膝關節
腕關節 踝關節
指關節 趾關節
65、 所有脊椎動物都有關節。
66、 運動時,肘關節、髖關節、膝關節、踝關節容易受傷。
67、 如何在運動中保護關節:一、運動前做好充分的准備運動;二、運動強度應適當;三、佩戴護腕和護膝。
68、 骨骼肌(是器官)中間較粗的部分叫肌腹,兩端較細的呈乳白色的部分叫肌腱。
69、 骨骼肌有受刺激而收縮的特性。
70、 為什麼骨骼肌能牽動骨:當骨骼肌受神經傳來的刺激收縮時,就會牽動骨繞關節活動,於是軀體就會產生運動。
71、 與骨相連的肌肉總是由兩組肌肉相互配合活動的。
72、 人全身有六百多塊骨骼肌,雙臂自然下垂時,肱二頭肌和肱三頭肌都舒張。
73、 屈肘時,肱二頭肌收縮,肱三頭肌舒張;伸肘時,肱三頭肌收縮,肱二頭肌舒張。
74、 當然,運動並不是僅靠運動系統來完成的,它需要神經系統的控制和調節,它需要能量的供應,因此還需要消化系統、呼吸系統、循環系統等系統的配合。
75、 一句話概括骨、關節、肌肉在運動中的作用:骨骼肌收縮,牽動骨繞著關節活動,於是軀體就產生運動。
76、 動物的行為多種多樣,從行為獲得的途徑來看,動物的行為大致可以分為兩大類,一類是動物生來就有的,由動物體內的遺傳物質所決定的行為,稱為先天性行為;另一類是在遺傳因素的基礎上,通環境因素的作用,由生活經驗和學習而獲得的行為,稱為學習行為。
77、 有很多行為是先天性行為和學習行為二者結合的結果,如鳥的遷徙。
78、 先天性行為是動物生存的最基本條件,學習行為使動物更能適應多變的環境,更好地生存。
79、 動物越高等,學習能力越強,越能適應復雜環境。同樣,環境越復雜,要學習的行為越多。
80、 先天性行為有很大局限性,如果一種生物只有先天性行為而沒有學習行為,就會被自然淘汰。
81、 對一個人來說,技能的訓練和知識的學習是與大腦的發育階段相適應的,一旦錯過學習的關鍵時期就很難彌補。
82、 社會行為的特徵:1、群體內部往往形成一定的組織;2、成員之間有明確的分工;3、有的群體中還形成等級。
83、 群體中根據個體大小、力量強弱、健康狀況和兇猛程度的不同,排成等級制度。
84、 「首領」優先享有食物和配偶,優先選擇築巢場地,其他成員會對它做出表示順從的姿態,對它的攻擊不敢還擊,也負責指揮整個社群的行動。
85、 動物的動作、聲音和氣味等都可以起傳遞信息的作用。
86、 社會行為對動物生存的意義:靠群體的力量往往更易獲得食物和戰勝天敵的侵襲,能有效保證物種的繁衍,使群體更好地適應環境,維持個體和種族的生活。
87、 在自然界,生物之間的信息交流是普遍存在的(人有人言,獸有獸語)。正是由於物質流、能量流和信息流的存在,使生物之間的聯系錯綜復雜,「牽一發而動全身」,生物與環境才成為統一的整體。
88、 食物鏈和食物網中的各種生物之間存在著相互依賴、相互制約的關系。在生態系統中各種生物的數量和所佔在比例總是維持在相對穩定的狀態,這種現象就叫生態平衡。
89、 動物在自然界中的作用:1、動物在維持生態平衡中起著重要作用;2、動物可以促進生態系統的物質循環;3、幫助植物傳粉、傳播種子;4、生物防治。
90、 生物防治就是利用生物來防治病蟲害。除以蟲治蟲外,還有以鳥治蟲、以菌治蟲等。
91、 動物在人們生活中的作用:含有豐富的營養物質,供人們食用;在醫葯保健方面發揮作用;在觀賞、娛樂方面,文學藝術方面有一定的形象;人們在生活中用來比喻一些形象或某些特點;動物傳播給人類一些疾病(害處)。
92、 在生態系統中,各種生物的數量和所佔的比例總是維持在相對穩定的狀態。
93、 現在科學家正在研究利用生物(如動物)做「生產車間」,生產人類所需的某些物質,這就是生物反應器。
94、 生物反應器的好處:可以節省建設廠房和購買儀器設備的費用,可以減少復雜的生產程序和環境污染。
95、 科學家通過對生物的認真觀察和研究,模仿生物的某些結構和功能來發明創造各種儀器設備,這就是仿生。
96.一個細菌或真菌繁殖後形成的肉眼可見的集合體稱為菌落。
97.細菌的菌落比較小,表面或光滑黏稠,或粗糙乾燥真菌的菌落一般比細菌菌落大幾倍到幾十倍。黴菌形成的菌落常呈絨毛狀,絮狀或蜘蛛網狀,有時還能呈現紅、褐、綠、黑等不同的顏色。
98.從菌落的形態、大小和顏色,可以大致區分細菌和真菌,以及它們的不同種類。
99.菌落常用來作為菌種鑒定的重要依據。
100.培養細菌或真菌的一般方法:①配製含有營養物質的營養基。②培養基進行高溫滅菌冷卻。③將少量細菌或真菌放在培養基上(此過程叫接種)。④培養皿放在保持恆定溫度的培養箱中(也可以放在室內溫暖的地方)進行培養。
101.細菌和真菌是生物圈中廣泛分布的生物。
102.細菌和真菌的生存也需要一定的條件。如需要水分、適宜的溫度、一定的生存空間,還有有機物。
103.經過嚴格高溫黴菌的環境不可能有細菌和真菌。
104.乳酸菌只有在無氧的條件下才能把有機物分解成乳酸。
105.所有的細菌都是單細胞生物。
106.有些細菌互相連接成團或長鏈,但每個細菌也是獨立的生活的。
107.細胞結構示意圖:

108.營養方式分為自養和異養,細菌和真菌的營養方式都為異養,異養又分為腐生和寄生。
109.有些細菌生長發育後期,個體縮小、細胞壁增厚,形成芽孢。芽孢是細菌的休眠體,對不良環境有較強的抵抗能力。小而輕還可以隨風飄散各處,落在適當環境中,又能萌發成細菌。細菌快速繁殖和形成芽孢的特性使它們無處不在。(細菌分裂速度極快)
110.酵母菌為單細胞真菌。黴菌、食用菌、大型真菌為多細胞真菌。
111.
112.真菌的細胞中都沒有葉綠體,進行孢子生殖。
113.酵母菌為出芽生殖。
114.青黴:孢子青綠色,排列呈掃帚狀。營養方式為異養。
115.麴黴:孢子有多種顏色,排列呈放射狀。營養方式為異養。
116.引起食物發霉的真菌為黴菌。
細菌 真菌


點 細胞中沒有葉綠體,利用現成的有機物(異養)。


點 單細胞,沒有成形的細胞核,分裂生殖。 既有單細胞種類也有多細胞種類,細胞內有真正的細胞核,多數為孢子生殖。
117.比較真菌與細菌:

118.細菌和真菌在自然界中的作用:(1)參與物質循環;(2)引起動、植物患病(3)與動物共生。
119.大多數細菌和真菌是生態系統中的分解者。
120.在自然界的物質循環中,細菌和真菌把動植物的遺體分解成二氧化碳、水和無機鹽,這些物質有能被植物吸收和利用,進而製造有機物。可見 細菌和真菌對於自然界中二氧化碳等物質的循環起著重要的作用。
121.細菌和真菌中有一些種類營寄生生活,它們從活的動植物體和人體吸收營養物質,導致動植物和人患不同疾病。
122.共同生活在一起,相互依賴,彼此有利,一旦分開,兩者都不能獨立生活,這種現象叫做共生。(一旦分開,可以獨立生活,叫做共棲)
123.寄生(往往有害);共生(互利)。
124.酵母菌發酵狀態:
有機物 酵母菌 二氧化碳+水+能量(多) [多用於做麵包]

有機物 酵母菌 二氧化碳+酒精+水+能量(少) [用於釀酒]
125.發酵:微生物的無氧呼吸(也稱作呼吸作用)
126.食物的腐敗主要是由細菌和真菌引起的,這些細菌和真菌可從食品中獲得有機物,並在食品中生長和繁殖,導致食品的腐爛,因此食品保存中一個重要問題就是防腐。防止食物腐敗所依據的主要原理是把食品內的新軍和真菌殺死或抑制它們生長和繁殖。
127.有些真菌可以產生殺死某些致病細菌的物質,這些物質稱為抗生素(抗菌素)。
128.科學家還能用現代技術手段,把其他生物的某種基因轉入一些細菌內部,只這些細菌能夠生產葯品(用細菌做生物反應器)。
129.1928年,英國細菌學家弗萊明發明抗生素。
130.生物分類的意義:了解生物的多樣性,保護生物的多樣性,使每個物種在生物分類上的位置一目瞭然,同時也進一步明確生物之間的親緣關系。
131.生物分類主要是根據生物的相似程度(形態結構、內部構造、生理功能)把生物劃分為種和屬等不同的等級。分類的基本單位是種。
132.在被子植物中,花、果實和種子往往作為分類的重要依據。
133.每個界分為六個更小的等級,它們從從大到小依次是:界、門、綱、目、科、屬、種。
134.兩種生物之間共有的分類單位越多,它們的親緣關系越近。
135.綱 < 亞門 < 門
136.分類登記越高,射干內務體間的差異越大,共同特徵越少,所含生物數量越多。
137.生物多樣性的內在形式是基因的多樣式,外在形式是種類的多樣性。
138.我國是裸子植物最豐富的國家,被稱為「裸子植物的故鄉」。
139.生物的各種特徵是由基因控制的
140.生態系統的多陽性受到破壞就會導致生物種類的多樣性和基因的多樣性喪失。
141.自然條件下,平均2000年一種鳥類滅絕。平均8000年一種哺乳動物滅絕。
142.造成生物多樣性面臨威脅的原因有(1)生存環境改變和破壞;(2)掠奪式的開發利用;(3)環境污染;(4)生物入侵。
143.為保護生物多樣性,相關的法律有《環境保護法》、《海洋環境保護法》、《森林法》、《草原法》、《漁業法》、《野生動物保護法》、《水土保護法》。(每個法律前要加「中華人民共和國」)
144.建立自然保護區分為:就地保護和圈地保護。
145.森林是全球50%~90%的陸生生物的家園。
146.珙桐是被子植物。銀杉是裸子植物

Ⅱ 地理中考 中考地理

關於這方面的資料,請到這個博客去看看,裡面與這方面的信息很多的
http://blog.sina.com.cn/qinrenyu
我上回次在搜索答引擎裡面找(2009年中考地理試卷)就搜到上面這個網址了,裡面的資料很詳細,對我幫助很大。再此對這位博客主表示感謝!

Ⅲ 生物地理中考復習資料

我們中考不考這兩門,初二就結束了。

Ⅳ 地理生物中考知識點

生命科學
主題一 生命系統的構成層次
(一) 觀察多種多樣的生物
1. 識別生物與非生物。 2.學會使用放大鏡、顯微鏡等觀察工具。
3.舉例說出脊椎動物和無脊椎動物、種子植物和非種子植物、被子植物和裸子植物、脊椎動物五大類群的主要區別,能根據一定的特徵對常見生物進行簡單分類。 4.說出細菌和真菌的主要特點。
(二) 細胞
1. 學會製作簡單的裝片,繪制簡單的生物圖。
2. 認識細胞的基本結構(光學顯微鏡水平),識別動物和植物細胞結構上的主要不同點。
3. 應用細胞的結構模型解釋某些生命現象。
4. 說出細胞學說的主要內容,知道細胞是生命活動的基本單位。
5. 描述細胞的分裂、生長與分化過程。
(三) 種群、生物群落、生態系統和生物圈
1. 識別種群和生物群落 2.舉例說出生物對環境的適應性。
3.結合實例概述生態系統的四個組成部分、結構及功能。
4.應用生態系統的概念來解釋生產、生活實際中的一些簡單問題。 5.知道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態系統。
6.了解生命系統的構成與其他物質系統一樣,也具有層次性(有組織的類型和特點不作要求)。
主題2 生物的新陳代謝
(一) 綠色植物的新陳代謝
1. 知道植物生長需要水和無機鹽,說出植物體對水分的吸收、利用和散失過程。
2. 理解綠色植物的光合作用及其重要意義,說出植物的呼吸作用。
3. 比較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主要不同點。
4. 舉例說出新陳代謝原理在農業生產上的應用(如合理灌溉、合理施肥、種子處理技術等)。
(二) 人體的新陳代謝
1. 描述人體消化系統的結構和食物中澱粉、蛋白質、脂肪的消化吸收過程。
2. 舉例說明消化酶在人體消化過程中的作用,說出酶的主要特點,能通過對比實驗分析影響酶催化作用的因素。
3. 描述人體呼吸系統的結構和氣體交換的場所及過程,了解呼吸作用為人體內能量的利用提供了必要的條件。
4. 說出人體血液的主要組成及功能,知道骨髓造血的功能,學會閱讀血常規化驗單。
5. 說出心臟、血管的結構和體循環過程中血液成分的主要變化,描述心率、血壓等概念。
6. 描述人體的尿的生成和排出過程。 7.了解人體ABO血型與輸血,認同獻血是公民應盡的義務。
(三) 其他生物的新陳代謝
1. 比較植物和人體新陳代謝過程中物質和能量變化的特點,概述生物新陳代謝過程。
2. 區分自養和異養,知道微生物的無氧呼吸稱為發酵。
主題3 生命活動的調節
1. 列舉植物的感應性現象,了解植物生長素發現的歷史。
2. 識別動物先天性行為和後天學習行為。(刪除)
3. 了解近視和遠視的原因和矯正措施。
4. 說出人體中樞神經系統和周圍神經系統的組成和功能。
5. 知道神經活動的基本方式是反射,說出反射弧的組成和功能。
6. 列舉人體的主要內分泌腺及其功能,說出激素分泌不正常所引起的常見疾病。
7. 以體溫調節為例說明人體是一個統一的整體。
主題4 生命的延續和進化
(一)植物的生殖與發育
1. 列舉綠色植物的生殖方式及其在生產中的應用。
2. 認識花的結構,描述果實、種子的形成。
3. 說出種子萌發的過程和必要條件。
(二)人類的生殖和發育
1.說出人體生殖系統的結構和功能,知道人類的受精、胚胎發育、分娩和哺乳過程。
2.了解人體的發育過程和個發育階段的生理特點,說出青春期的生理和心理變化。
3.列舉動物的生殖方式,識別動物的有性生殖和無性生殖。
(三)遺傳與進化
1.識別遺傳與變異的現象。
2.說出遺傳物質的作用,認識DNA、基因和染色體的關系。
3.舉例說明基因的作用,知道人類基因組計劃。
4.舉例說明優生的重要性。
5.列舉生物進化現象,了解進化論的演變,說出達爾文進化論的主要觀點。
主題5 人 、健康與環境
(一) 人體保健
1. 描述健康的概念。
2. 識別特異性免疫與非特異性免疫、細胞免疫和體液免疫、抗原和抗體。
3. 說出人體的免疫功能,舉例說明計劃免疫和人工免疫。
4. 說出人體七大營養素的作用,描述平衡膳食的觀念。
5. 了解人體個系統衛生保健知識,知道吸煙、酗酒、吸毒的危害。
6. 了解引起冠心病、腫瘤及糖尿病等疾病的主要因素及其預防措施。
7. 了解常見的遺傳病。
(二) 健康與保健
1. 說出傳染病的特點、傳播三環節及其預防措施。
2. 列舉常見的傳染病,包括性傳播疾病及其預防措施。
3. 識別細菌性食物中毒。
4. 了解觸電、毒蛇咬傷等急救的基本方法。
(三) 人類與生態環境
1. 認識人口過度增長給自然環境帶來的嚴重後果,了解自然環境的人口承載量。
2. 理解生態平衡的現象和意義。
3. 了解我國生物保護與自然保護的意義和措施。
地球、宇宙和空間科學
主題1 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
(一)四季的變化
1.陽歷和地球公轉:了解陽歷(包括節氣)和地球公轉的關系。
2.農歷與月相
(1)識別月相(新月、上弦月、滿月、下弦月)。
(2)根據具體的月相說出農歷的大致日期。(刪除)
(3)說出農歷中的陰歷成分是以月相為周期設置的。(刪除)
(二)太陽與星際航行
1.太陽和月球
(1)了解太陽的基本概況(太陽的大小、溫度、外部大氣組成)。
(2)了解月球的基本概況(月球的大小、狀況、環形山)。
2.太陽活動與人類
(1)列舉太陽活動的基本類型(日冕、日珥、太陽黑子)。(2)了解太陽活動對人類的影響。
3.太陽系
(1)描述太陽系的總體構成。(2)知道八大行星。
4.人類飛向太空的歷程和人類對月球與行星的探測
(1)了解萬戶與中國古代火箭等。(2)了解阿波羅登月。
(三)銀河系和宇宙
1.了解宇宙是由大量不同層次的星系構成的
2.了解宇宙是均勻的、無邊的、膨脹的(刪除)
3.了解宇宙的起源與演化、地球的演化,從生命的起源與演化中領悟人與自然的關系
4.了解地心說到日心說的發展,領悟科學家追求真理的精神(刪除)
主題2 人類生存的地球
(一)地球
1.地球的形狀和大小
(1)知道地球的大小和形狀。 (刪除) (2)知道證明地球是球狀的方法。(刪除)
2.地球儀和地圖
(1)知道經線、緯線的分布。 (刪除) (2)會在地球儀和地圖上確定地理位置。(刪除)
(3)會根據地圖計算兩地間的距離。(刪除)
3.時區:知道全球劃分為24個不同的時區(刪除)
4.平面示意圖:學會繪制簡單平面示意圖(刪除)
(二)地形和地殼的運動 (刪除)
1.知道地球的自轉及和晝夜的關系(新增)
2.地球內部的圈層結構:知道地球內部的圈層結構(地殼、地幔和地核)
3.地殼運動
(1)了解地殼是變動的。
(2)說出地殼運動的主要表現形式是火山和地震。
3.地震的預防:了解人類如何提高防震抗災的能力
4.板塊學說
(1)了解板塊學說的要點。
(2)領悟假說在科學發現中的重要作用。
5.地形
(1)識別主要的地形特徵 (刪除)
(2)判讀簡單的地形等高線圖(刪除)
(三)土壤
1.土壤的結構
(1)說出土壤是由水分、空氣、礦物質和腐殖質等構成的,土壤中有大量的生物。
(2)列舉不同的土壤類型,說出不同性狀的土壤對植物生長有不同的影響。(刪除)
(3)知道植被對土壤的保護作用。(刪除)
2.土壤的污染及保護
(1)了解我國和當地水土流失、土壤荒漠化、土壤污染的情況及其危害性。(刪除)
(2)懂得保護土壤和防止土壤污染的重要性及主要措施。
(四)地球上的水體
1.水體的分類:知道水體的分類
2.水循環:描述自然界中水循環的主要環節
3.水資源
(1)關注世界和我過淡水資源的分布和嚴重危機。
(2)列舉合理開發和利用水資源的措施。
(五)天氣與氣候
1.天氣與氣候:知道天氣與氣候的概念
2.人工降雨:列舉人工降雨的主要方法:了解大氣降水的過程(刪除)
3.人類與氣候:了解氣候和人類活動的相互影響
4.會看簡單的氣象預報圖和空氣質量報告(刪除)

Ⅳ 地理生物中考模擬試題

2009年山東省中考地理模擬試題
I卷選擇題
一、選擇題
1.下列有關地球的敘述不正確的是 ( )
A地球的平均半徑約為6371千米 B地球是一個規則的球體
C地球的北極總是指向北極星方向 D地球的表面積約5.1億平方千米
2.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大洲是 ( )
A非洲 B亞洲 C歐洲 D大洋洲
3.北京時間1月5日20點,小紅在哈爾濱給在紐約的父親打電話,表達正確的是( )
A爸爸,晚上好!注意防寒! B爸爸,早上好!注意防暑!
C爸爸,晚上好!注意防暑! D爸爸,早上好!注意防寒!
4. 關於海洋與陸地面積比例描述正確的是 ( )
A三分陸地、七分海洋 B三分海洋、七分陸地
C四分陸地、六分海洋 D四分海洋、六分陸地
5. 圖中字母C、E代表的地理事物名稱分別為 ( )

A島嶼、半島 B海峽、大洋
C半島、島嶼 D大陸、島嶼

6. 歐洲西部多種多樣的自然條件和人文風情使其旅遊業十分繁榮,下面旅遊景點搭配不正確的是 ( )
A埃菲爾鐵塔——法國 B風車——荷蘭
C白金漢宮——英國 D水城威尼斯——德國
7.天氣預報中表示沙塵暴的天氣符號是 ( )

A B C D
8.世界三大宗教是: ( )
A佛教、道教、天主教 B基督教、猶太教、婆羅門教
C伊斯蘭教、猶太教、天主教 D基督教、伊斯蘭教、佛教
9.喜馬拉雅山脈是由於( )
A亞歐板塊和太平洋板塊碰撞形成的 B亞歐板塊和印度洋板塊碰撞形成的
C亞歐板塊和非洲板塊碰撞形成的 D美洲板塊和太平洋板塊碰撞形成的
10.世界上使用人數最多的語言是( )
A 英語 B 阿拉伯語 C 漢語 D 法語
11.世界上最大的沙漠是( )
A 塔克拉瑪干沙漠 B 撒哈拉沙漠
C 印度沙漠 D巴丹吉林沙漠
12.如圖所示,當地球公轉至③點時,陽光直射點位於 ( )
A赤道 B北極圈
C北回歸線 D南回歸線
13.以「促進國家發展,維護世界和平」為基本宗旨的國際組織是( )
A 世界環保組織 B聯合國
C國際奧林匹克委員會 D世界紅十字委員會
14.關於印度的敘述,正確的是 ( )
A是亞洲面積最大的國家 B是亞洲人口最多的國家
C航天技術達到世界先進水平 D大部分地區以熱帶雨林氣候為主
15.關於澳大利亞敘述錯誤的是: ( )
A是世界上唯一擁有整個大陸的國家 B礦產豐富,被稱為「坐在礦車上的國家」
C首都悉尼是全國最大的城市 D國家孤立於南半球的海洋中,動物演化緩慢
16.下面的等高線圖中,表示山谷的是 ( )

A B C D
17.下游地區,由於泥沙沉積,河床逐漸抬高,成為「地上河」,該河流為( )
A黃河 B長江 C珠江 D黑龍江
18.下列關於香港和澳門的敘述正確的是 ( )
A香港位於珠江口的西側
B澳門位於珠江口的東側
C香港是一個自由貿易港,被譽為「東方明珠」。
D澳門旅遊業是重要的經濟來源,被譽為「祖國東南海上的明珠」。
19.關於我國台灣省,不正確的敘述是 ( )
A甘蔗產量大,有「東方甜島」之稱 B日月潭是台灣最大的湖泊
C台灣形成了出口導向型經濟 D台北是台灣最大的港口城市
20.如圖所示,有關其敘述正確的是( )
A 鐵路線的分布東部密集,西部稀疏
B主要工業區沿北冰洋沿岸分布
C該國是世界上面積最大的國家
D該國與日本工業區的分布特點相同
21.高新技術產業是建立在新的科學技術基礎上的新興產業,你知道下列哪種條件最適合其發展嗎?( )
A自然資源豐富 B人口密集的地區
C交通便利的地區 D科技智力資源最密集的地區
22. 世界年平均氣溫分布的一般規律是( )
A.從高緯向低緯降低 B.從低緯向高緯降低
C.從平原向山地降低高緯 D.從海洋向陸地降低
23.聚落的建築風格與其自然環境關系密切,下面的搭配不正確的是( )
A熱帶沙漠地區——房屋厚牆小窗 B北極地區因紐特人——冰屋
C中國黃土高原——窯洞 D我國西北地區——高架屋子
24.下列四幅地形剖面示意圖,能正確表示我國地勢變化的是( )
25.對聯「碧草氈房,春風馬背牛羊壯。蒼松雪嶺,沃野龍江稻穀香」,描寫的省區分別為( )
A寧夏自治區、吉林省 B內蒙古自治區、黑龍江省
C青海省、黑龍江省 D 陝西省、黑龍江省
26.世界上最大的熱帶雨林,被稱為「地球之肺」的是 ( )
A亞馬孫熱帶雨林 B剛果盆地熱帶雨林
C馬來群島熱帶雨林 D非洲熱帶雨林
27.西雙版納地區的多樣性民族風情為其增添了無窮魅力, 右圖中反映的是哪一民族的文化生活 ( )
A傣族 B壯族 C朝鮮族 D苗族
28.我國最北部的城市漠河冬季寒冷漫長,而海南島最南部的天涯海角卻終年如夏,造成這種南北氣候差異的因素是:( )
A地形 B緯度位置 C洋流 D海陸位置
29.觀察下圖,與西部地區及沿海經濟帶構成「H」格局,是承東啟西的紐帶的地帶指:( )

A黃河沿江帶 B珠江沿江帶 C長江沿江帶 D淮河沿江帶
30.在「西氣東輸」工程中,輸氣用的運輸方式是 ( )
A鐵路運輸 B管道運輸 C公路運輸 D內河運輸
31.下面的圖表反映了我國自然資源的特點是 ( )
礦產資源 耕地面積 河流年徑流量 森林面積
總量居世界的位次 3 4 6 6
人均量佔世界平均量 1/2 1/3 1/4 1/6
A自然資源總量豐富,人均不足 B自然資源十分匱乏
C自然資源豐富,品種齊全 D自然資源分布不均
32.下列做法不屬於「因地制宜」行為的是 ( )
A珠江三角洲地區開展「桑基魚塘」 B長江中游地區退耕還湖
C 內蒙古高原草場廣闊,發展畜牧業。 D東北地區把濕地開墾出來耕種
33.我國以「黑土」著稱的平原是 ( )
A東北平原 B華北平原 C成都平原 D寧夏平原
34.哈爾濱位於下列哪個熱量帶中( )
A熱帶 B北溫帶 C南溫帶 D北寒帶
35.黑龍江省被譽為 ( )
A祖國心臟 B海上花園 C北國糧倉 D祖國煤海
II卷 非選擇題
二、連線題
1.將省級行政單位與簡稱及行政中心用直線連接起來
A黑龍江省 a遼 ①重慶
B上海市 b渝 ②沈陽
C遼寧省 c黑 ③上海
D重慶市 d滬 ④哈爾濱
2.將字母和其代表的工業基地名稱及特點連接起來:

A 滬寧杭 ①北方最大的綜合性工業基地
B 珠江三角洲 ②著名的重工業基地
C 京津唐 ③最大的綜合性工業基地
D 遼中南 ④以輕工業為主的綜合性工業基地
3.將下列氣溫曲線和降水柱狀圖與相應的氣候類型連線。
A熱帶雨林氣候 甲
B地中海氣候 乙
C極地氣候 丙
D溫帶海洋性氣候 丁
三、讀圖分析題
1.暑假來臨,同學們將在下圖所示的地區進行夏令營,請你幫助大家熟悉那裡的環境:
(1)寫出圖中數字表示的地形部位名稱:
①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
(2)③④兩地的相對高度為________米,若兩地圖上距離為3厘米,其實際水平距離是_____千米.
(3)河流幹流的流向大致為自___向____流.
(4)在圖中標出適合攀岩運動之處.
2.讀「世界人口分布」圖,完成下列問題:
(1)圖中人口稠密的地區有太平洋東岸的____ 洲東部及南部地區,大西洋沿岸的_____洲西部和_____洲東部。
(2)從海陸位置分析,世界人口稠密的地區主要分布在_____地區;從地形條件分析,主要分布在 地區。

3.讀美國農業帶分布圖,回答下列問題:
(1)圖中地區,氣溫較低、比較濕潤的是_____,該地區適宜牧草的生長,______業比較發達。
(2)寫出圖中代表糧食作物的種植區的名稱:A_____ , B ________。
(3)美國農業的特點是農業生產過程____ 化和________化。
4.2008年夏季奧運會在北京成功舉行,據資料回答:
(1)圖中七月平均氣溫約為 ℃,降水量約為 毫米。
(2)北京的氣候特點是夏季 ,冬季 。所屬的氣候類型為 。
(3)歷屆全國人大會議在北京舉行。據此說明北京的城市職能之一是( )
A全國軍事中心 B全國經濟中心 C全國文化中心 D全國政治中心
5.讀圖,回答問題
(1)中東地區豐富的石油資源主要分布在該地區的 及其沿岸地區。
(2)中東地區最大的石油輸出路線經過 ( )
A.霍爾木茲海峽、蘇伊士運河
B.霍爾木茲海峽、好望角
C.馬六甲海峽、好望角
D.馬六甲海峽、蘇伊士運河
(3)一艘從中東地區往我國運送石油的船隻需要經過的海峽是 ( )
A直布羅陀海峽 B白令海峽 C馬六甲海峽 D莫三比克海峽
6.讀簡明列車時刻表,回答問題:
2009年2月我國成功舉辦了大冬會,這是我國首次舉辦世界綜合性冬季運動會。
T71 T17 車次
特快 特快
自北京起
(千米) 列車種類
北京 北京 始發站
哈爾濱 哈爾濱 終到站
17:30 18:20 0 北京
0:45 1∶16 744 沈陽
3:52 ↓ 1046 長春
6:19 6:49 1288 哈爾濱
(1)北京的觀眾欲乘坐火車來哈,若想節省時間應選擇 列車。北京到哈爾濱的鐵路里程是 千米。
(2)為成功舉辦大冬會,新建的鐵路可直達高山滑雪場地 滑雪場。
(3)請你介紹兩個我國冰雪旅遊景點或項目。
(四)材料分析題
1.讀材料分析回答問題:
材料1:北京時間2003年10月15日,我國第一艘載人飛船「神舟」五號在酒泉發射升空,繞地球飛行14圈後於16日在內蒙古中部地區著陸;2007年北京時間10月24日,我國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北緯28°,東經102°),用「長征三號甲」運載火箭將「嫦娥一號」衛星成功送入太空。
材料2:

(1)酒泉位於我國四大地理區域中的 地區, 該區域的________自治區綠洲灌溉農業十分發達. 西昌所在區域的耕地以 為主。
(2)「神舟」飛船選擇在內蒙古中部著陸的原因是 ( )
①地勢平緩寬廣,多分布沙質草地 ②晴天多,空氣能見度好 ③當地人煙稀少,
便於著陸安全 ④地表河網眾多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3)「神舟五號」、「嫦娥一號」發射後的一個月內,哈爾濱市的白晝時間越來越 .

2.讀材料分析回答下列問題:
材料1:為了可持續發展,我國對水土資源進行了初步調查,得出下表資料。
佔全國的百分比 長江流域及以南地區 長江流域以北地區
水資源 80% 14.7%
人口 53.5% 54.4%
耕地 35.2% 59.2%

材料二: 目前,國務院提出了節能減排的目標任務,指出降低萬元國內生產總值能耗、降低單位工業增加值用水量、減少主要污染物排放總量等具體要求。
(1)我國水資源和耕地的分布特點是( )
A南方地多水少 B南方地少水多 C北方地多水多 D北方地少水少
(2)針對水土資源的配置情況,我國實施的最大調水工程是( )
A長江三峽工程 B淮河治理工程 C南水北調工程 D黃河小浪底二期工程
(3)專家說「節水比調水更重要」,節能減排亦是如此,請你寫出可以有效節約資源和保護環境的做法 , 。

Ⅵ 地理生物中考復習提綱

內容太多,不能全發,只能發一部分
初中地理會考復習資料
七年級上冊
與同學們談地理
1、人類的活動離不開地理
⑴地理與日常生活:地理與日常生活密切相關,我們可以了解天氣,廣泛了解世界各地的基本情況和風土人情等。
⑵地理與生產建設:我們生產活動不能隨心所欲,它要受到地理環境的影響和制約。
⑶學會收集地理信息:①查閱地理書籍②咨詢有關人士③上網查閱資料等。
2、學習地理,為了更好地生活
①尊重自然規律,做大自然的朋友;②因地制宜,揚長避短;③綜合地分析問題;④具備可持續發展的觀念。
第一章 地球和地圖
一、地球和地球儀
1、認識地球的形狀和大小(P3中的圖1.2)
⑴形狀:地球是一個兩極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規則球體。
⑵大小:表面積=5.1億平方公里;平均半徑=6371千米;赤道周長=4萬千米
⑶能證明地球是球體的事實:麥哲倫環球航行的成功;地球的衛星照片;月食照片,是地球影子遮擋了照射的陽光。
⑷麥哲倫環球航行路線:西班牙→大西洋→麥哲倫海峽→太平洋→菲律賓群島→印度洋→好望角→大西洋→西班牙。
2、地球的模型——地球儀
⑴含義:仿照地球的形狀,按照一定的比例進行縮小的模型。
⑵意義:可以方便我們知道地球的面貌,了解地球表面各種地理事物的分布。
3、緯線和經線(P5中的圖1.7)
⑴緯線:與地軸垂直並且環繞地球一周的圓圈。
⑵經線:連接南北兩極並且與緯線垂直相交的半圓。
⑶地軸:假想的地球自轉軸。
⑷兩極:地軸與地球表面的交點。
⑸經、緯線的特點:

特 點

經 線

緯 線

形狀特徵

半圓,兩條相對應的經線組成經線圈,把地球平分為相等的兩個半球

圓,每一條緯線自成緯線圈

長度特徵

經線長度都相等

緯度相同,長度相等,赤道最長,向兩極漸短收縮成一點

指示方向

南北方向

東西方向

⑹特殊的經、緯線
①特殊緯線
赤道——是最長的緯線,既是緯度的起始點,以北為北緯用字母N表示;赤道以南為南緯用字母S表示,也是南北半球的劃分界線。
30°緯線——是低緯度與中緯度的分界線
60°緯線是中低緯度與高緯度的分界線
②特殊經線
0º經線——也叫本初子午線,是經度的起始點,以東為東經用字母E表示,以西為西經用字母W表示,通過英國倫敦格林尼治天文台的舊址。
180°經線——大致與「國際日期變更線」一致
20°W——以東是東半球,以西是西半球
160°E——以東是西半球,以西是東半球
⑺南北半球的分界線:赤道(0°緯線);東西半球的分界線:20°W、160°E。
⑻經度和緯度的變化規律:
(西經) (東經)

愈向西愈大 愈向東愈大

赤道

4、利用經緯網定位
⑴經緯網的含義:在地球儀或地圖上經線和緯線相互交織所構成的網格。
⑵經緯網的作用:確定地球表面某一點的位置。
二、地球的運動
1、地球的自轉(P9中的圖1.15)
⑴含義:地球繞著地軸不停地旋轉。
⑵方向:自西向東。
⑶周期:一天(約為24小時)。
⑷產生的現象:晝夜更替、地方時差
2、地球的公轉(P11中的圖1.19)
⑴含義:地球圍繞太陽不停地旋轉。
⑵方向:自西向東。
⑶周期:一年(約為365天)。
⑷特點:地球公轉的軌道平面與地軸的夾角是66.5°
⑸產生的現象:
①太陽直射點在南北回歸線之間來回移動;
②同一地點,太陽高度角的變化;
③同一地點,晝夜長短的變化;
④同一地點,不同季節太陽光熱不同,即春夏秋冬四季的形成。
⑹二分二至:春分日(3月21日前後)、夏至日(6月22日前後)、秋分日(9月23日前後)、冬至日(12月22日前後)
⑺四季的劃分(以北半球為例,南半球正相反):
3、4、5三個月是春季;6、7、8三個月是夏季;
9、10、11三個月是秋季;12、1、2三個月是冬季。
3、地球的五帶(P12中的圖1.20)

三、地圖
1、地圖的基本要素(地圖三要素)
⑴比例尺
①概念:圖上距離與實際距離之比
②表現形式:數字式、文字式、 線段式
⑵方向的判讀:
①一般地圖:面向地圖上北下南、左西右東
②有指向標的地圖:根據指向標定方向,指向標箭頭一般指向北方
③有經緯網的地圖:根據經緯網定方向,經線指示南北方向,緯線指示東西方向
⑶圖例和注記
①圖例:用來表示地理事物的各種符號。
②注記:用來說明地理事物名稱的文字或用說明地理事物數量的數字,稱之為地圖的「語言」。
③常用圖例:(P14中的圖1.24)

鐵路 國界 山峰
2、地形圖的判讀
⑴地面高度的計算方法(P16中的圖1.27)
①海拔(絕對高度):地面某個地點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離。
舉例:珠穆朗瑪峰海拔8844.43米,吐魯番盆地海拔-155米
②相對高度:某個地點高出另一地點的垂直距離。
舉例:旗桿高出地面15米
⑵地形圖的類型:等高線地形圖、分層設色地形圖、地形剖面圖。
等高線:在地圖上把海拔相同的各點連成的線。
等深線:在地圖上把海洋中深度相同的各點連接成線。
⑶等高線地形圖的判讀:(P16中的圖1.29)
①根據等高線的疏密程度判斷坡度的陡緩:等高線稀疏,表示坡緩;等高線密集,表示坡陡。
②根據等高線形狀判斷地形類型:山頂、山脊、山谷、鞍部、陡崖。等高線的彎曲部分向高處凸出表示山谷,向低處凸出表示山脊;兩個山頂之間的部位是鞍部;等高線重疊的地方表示陡崖。
⑷陸地上的五種基本地形:平原、高原、山地、丘陵、盆地。地形圖上用海拔來表示地面的高低起伏。分層設色地形圖上,綠色表示平原、藍色表示海洋、黃色表示高山高原、白色表示冰川。
3、從地圖上獲取信息
⑴地圖常見種類:導游圖、交通圖、政區圖
⑵比例尺大小與地圖范圍、詳略的對應關系:

表示範圍的大或小

表示內容的詳或略

大比例尺



詳細

小比例尺



簡略

在圖幅一樣大的情況下,選取的比例尺越大,反映的實地范圍越小,反映的地理信息就越詳細;反之亦然。

第二章 陸地和海洋
一、大洲和大洋
1、地球?水球?
⑴地球表面陸地面積佔29%,海洋面積佔71%,概括為「七分海洋,三分陸地」。
⑵分布:陸地主要集中在北半球,海洋主要集中在南半球。
⑶中國載人航天歷程:2003.10.15,楊利偉,神舟5號飛船;2005.10.12,聶海勝、費俊龍,神舟6號飛船;2008.9.25,翟志剛、劉伯明、景海鵬,神舟7號飛船。
2、七大洲和四大洋
⑴關於海洋、陸地的基本概念:(P28中的圖2.5)

概念

大洲

大陸和它附近的島嶼

大陸

面積廣大的陸地

島嶼

面積較小的陸地



海洋的中心部分



是洋的一部分,位於大洋邊緣,面積較小,靠近大陸

海峽

溝通兩個海洋之間的狹窄水道

⑵海陸分布大勢:
①六塊大陸:亞歐大陸、非洲大陸、南極大陸、澳大利亞大陸、北美大陸、南美大陸。
②七大洲:亞洲、非洲、北美洲、南美洲、南極洲、歐洲、大洋洲(P29中的圖2.6)
③四大洋: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
④大洲分界線:(P30中的圖2.7)
亞、歐:烏拉爾山脈→烏拉爾河→裏海→大高加索山脈→黑海→土耳其海峽(溝通黑海和地中海)。
亞、非:蘇伊士運河(溝通地中海和紅海)。
南、北美:巴拿馬運河(溝通太平洋和大西洋)。
亞、北美:白令海峽。
⑶亞洲是最大的洲;歐洲是最小的洲;太平洋是最大的洋;北冰洋是最小的洋。南極洲是跨經度最廣的大洲;北冰洋是跨經度最廣的大洋。
二、海陸的變遷
1、滄海桑田
⑴現象:地球上的海洋和陸地是不斷變遷的
⑵原因:地殼的變動和海平面的升降是主要原因,此外人類的活動也會引起海陸的變化。
⑶舉例:今天的地球之巔珠穆朗瑪峰過去曾經是海洋。
2、海陸輪廓形成的兩大學說

Ⅶ 地理中考考些什麼

考查內容
基本要求
地球與地圖(7分) 地球
和地球儀 (1)知道經線與緯線、經度與緯度的劃分(含高、中、低緯度的劃分和東西半球、南北半球劃分),能識記重要的經緯線。
(2)用經緯網確定任意地點的位置。
(3)能說明地球自轉、公轉的特點及產生的地理現象。知道地球上的五帶劃分。
地圖 (1)運用地圖辨別方向、量算距離、估算海拔與相對高度。在生產生活中能合理選用地圖,獲取信息。
(2)識別等高線地形圖上的山峰、山脊、山谷等地形類型。
世界地理(6分) 海洋與陸地 (1)運用地圖說出七大洲、四大洋的地理分布和概況。
(2)知道板塊構造學說,能說出世界著名山系及火山、地震分布與板塊運動的關系。
氣候 (1)知道「天氣」和「氣候」的區別,能識別常用天氣符號。
(2)在世界氣候分布圖上說出主要氣候類型的分布地區。
(3)使用氣溫、降水資料,能識別氣溫曲線和降水量柱狀圖,並說出氣溫與降水的變化規律及所屬氣候類型。
居民 (1)知道世界人口增長和分布的特點。
(2)知道世界三大人種的主要分布地區。
認識大洲 知道亞洲在位置、范圍、自然環境、人口與經濟發展方面的概況。
認識區域 (1)知道東南亞、南亞的位置、范圍、主要國家及其首都。運用地圖說出東南亞、南亞的自然環境特點及主要資源的分布、生產、出口等情況。
(2)知道歐洲西部的位置、范圍、主要國家及其首都,運用地圖說出它們的自然環境特點及經濟發展概況,重要旅遊資源的分布。
認識國家 (1)在地圖上指出日本、俄羅斯、美國、巴西的地理位置、領土組成、首都和主要城市,說出自然環境和經濟發展的基本特點,並簡單說明其形成原因。
中國地理(7分) 疆域與人口 (1)在地圖上指出我國的鄰國和瀕臨的海洋。
(2)在我國政區圖上准確找出34個省級行政區,記住它們的簡稱和行政中心。
(3)知道我國人口的分布概況,人口國策,以及少數民族的分布特徵。
自然環境與自然資源 (1)運用中國地形圖,說出我國地形、地勢的主要特徵。
(2)運用資料,說出我國氣候的主要特徵及影響因素。知道我國的主要災害性天氣。
(3)運用水系圖,說出長江、黃河的概況。
(4)了解自然資源的分類。知道我國土地資源、水資源的主要特點及對社會經濟發展的影響,說出我國為解決水資源分布不均而建設的大型工程。
經濟發展 (1)說出我國農業的分布概況。
(2)說出我國工業的地理分布。
(3)運用中國交通圖,說出我國的主要鐵路干線。
地理差異 知道秦嶺-淮河一線的地理意義,比較其南北兩側的自然地理差異。
認識區域 (1)說出長江流域、台灣省的位置、范圍,自然地理特徵和經濟發展特色,說明台灣省自古以來一直是祖國不可分割的神聖領土。
(2)說出四川省的自然地理特徵和人文地理概況。

Ⅷ 中考的地理生物資料

中考地理復習
第一、地球和地圖
1.地球的形狀和大小
①地球是一個球體。
②葡萄牙航海家麥哲倫率領的船隊首次實現了人類環繞地球一周的航行。
③地球表面積5.1億平方千米,最大周長4萬千米,赤道半徑6378千米,極半徑6357千米,平均半徑6371千米。
2.緯線和經線
①緯線:與地軸垂直並且環繞地球一周的圓圈。
緯線是不等長的,赤道是最大的緯線圈。
②經線:連接南北兩極,並且與緯線垂直相交的半圓。
經線是等長的。
3.緯度和經度
①緯度的變化規律:由赤道(0°緯線)向南、北兩極遞增。最大的緯度是90度,在南極、北極。
②赤道以北的緯度叫北緯,用「N」表示;赤道以南的緯度叫南緯,用「S」表示。
③以赤道為界,將地球平均分為南、北兩個半球,赤道以北是北半球,赤道以南是南半球。
④經度的變化規律:由本初子午線(0°經線)向西、向東遞增到180°。
⑤本初子午線以東的經度叫東經,用「E」表示;本初子午線以西的經度叫西經,用「W」表示。
⑥東、西半球的分界線是:20°W、160°E組成的經線圈。
20°W以西到160°E屬於西半球(大於20°W或大於160°E)
20°W以東到160°E屬於東半球(小於20°W或小於160°E)
4.地球的運動
① 地球運動 繞什麼轉 方向 周期 產生的自然現象
自轉 地軸 自西向東 約24小時 晝夜交替
公轉 太陽 自西向東 一年 形成四季
②北半球與南半球的季節相反(春——秋;夏——冬)
③地球表面五帶的劃分:北寒帶(66.5°N--90°N)、北溫帶(23.5°N--66.5°N)、熱帶(23.5°N--23.5°S)、南溫帶(23.5°S--66.5°S)、南寒帶(66.5°S--90°S)
寒帶:有極晝極夜現象 熱帶:有陽光直射現象
溫帶:既無陽光直射現象,又無極晝極夜現象,四季變化明顯
④低緯:0°--30°;中緯:30°--60°;高緯:60°--90°
⑤自西向東撥動地球儀,從北極上空看,地球儀按逆時針方向轉;從南極上空看,地球儀按順時針方向轉。
5.地圖
①地圖的三要素:比例尺、方向、圖例。
②比例尺類型:線段比例尺、數字比例尺
③比例尺大小的判斷:分母愈小,分值愈大,是大比例尺;分母愈大,分值愈小,是小比例尺。
④大比例尺,表示範圍小,表示內容詳(如東台市地圖)
小比例尺,表示範圍大,表示內容略(如江蘇省地圖)
⑤地面某個地點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離稱為海拔。將海拔高度相等的點連接成線就是等高線。用等高線可以表示地面的高低起伏。

二、陸地和海洋
1.世界海陸分布很不均勻,陸地主要集中在北半球,但北極周圍卻是一片海洋(北冰洋);海洋主要集中在南北球,但南極周圍卻是一塊陸地(南極洲)
2.地球表面71%是海洋,29%是陸地。
3.半島是陸地伸進海洋的凸出部分;海峽是溝通兩個海洋的狹窄水道。
4.七大洲:亞洲 非洲 北美洲 南美洲 南極洲 歐洲 大洋洲
四大洋: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
5.海陸變遷的原因:地殼的變動和海平面的升降是造成海陸變遷的主要原因,人類活動也會引起海陸的變化。
6.德國科學家魏格納提出了大陸漂移的假說。
7.20世紀60年代,地球科學研究表明,大陸漂移是由板塊運動引起的。
8.六大板塊示意圖參看課本第37頁。
9.一般來說,板塊內部地殼比較穩定;板塊與板塊交界的地帶,地殼比較活躍,是世界火山、地震的集中分布地帶。

三、天氣與氣候(P42)
1.天氣有兩個重要特點:天氣反映一個地方短時間里的大氣狀況;同一時刻,不是地方的天氣可能差別很大。
2.風向及風力參見課本第45頁圖3.4。
3.氣溫和氣溫的分布
①一天中的最高氣溫出現在午後2時左右,最低氣溫出現在日出前後。
②一年中,北半球氣溫,大陸上7月最高,1月最低。
一年中,南半球氣溫,大陸上7月最低,1月最高。
③從赤道向兩極,氣溫逐漸降低。
④據觀測,大致海拔每升高100米,氣溫約下降0.6℃。
⑤用等溫線圖表示氣溫的水平分布。
4.降水和降水的分布
①從大氣中降落的雨、雪、冰雹等,統稱為降水。降雨是降水的主要形式。霧、露不是降水。
②由赤道往兩極,總的趨勢是年降水量逐漸減少。
③南北回歸線附近,大陸東岸降水多,大陸西岸降水少。
④在溫帶地區,大陸內部降水較少,沿海地區降水較多。
⑤用等降水量線圖表示降水量的分布情況。
⑥世界「雨極」——乞拉朋齊;世界「干極」——阿塔卡馬沙漠。
⑦通常情況下,山地的迎風坡降水多,背風坡降水少。
4.世界的氣候
①氣候是一個地方多年的天氣平均狀況,一般變化不大。
②世界氣候分布圖參見課本第58頁。
③赤道附近(熱帶雨林氣候);兩極地區(寒帶氣候);回歸線附近的大陸東岸(亞熱帶季風和季風性濕潤氣候);回歸線附近的大陸西岸(熱帶沙漠氣候);中緯度內陸地區(溫帶大陸性氣候)。
④熱帶雨林氣候特點:全年高溫多雨;地中海氣候特點:高溫時期少雨,低溫時期多雨。
⑤影響氣候的主要因素:緯度位置、海陸位置、地形,也是影響氣溫和降水的主要因素。
⑥《地理圖冊》中的有關本節內容。

四、居民與聚落
1.人口與人種
①人口增長的速度是由出生率與死亡率決定的。
②自然增長率=出生率—死亡率。
③人口密度表示人口疏密的程度。人口密度一般指平均每平方千米內居住的人口數。
某區域的人口數(人)
人口密度(人/平方千米)=
該區域的面積(平方千米)
④人口稠密地區:中低緯度近海的平原地區。
人口稀疏地區:極端乾旱的沙漠地區、氣候過於潮濕的雨林地區、終年嚴寒的高緯度地區或地勢高峻的高原、山區。
⑤白種人主要分布地區:非洲北部、歐洲、大洋洲、北美洲、南美洲東岸、亞洲西部
黃種人主要分布地區:亞洲東部、北美洲北部、南美洲西北部
黑種人主要分布地區:非洲南部、大洋洲西北部
⑥從16世紀中期開始,歐洲殖民者開始擄奪非洲黑人販賣到美洲為奴隸,以彌補美洲勞動力的不足。
2.世界的語言和宗教
①漢語是世界上使用人數最多的語言,英語是世界上使用范圍最廣的語言。
②語言 主要分布地區
漢語 中國
英語 歐洲西部、北美洲、亞洲的南部等
俄語 俄羅斯
法語 法國、非洲的中部和南部
西班牙語 西班牙、拉丁美洲的許多國家
阿拉伯語 亞洲西部、非洲北部
③基督教、佛教、伊斯蘭教是世界三大宗教。
④基督教是世界上信仰人數最多的宗教。
⑤伊斯蘭教徒稱為穆斯林。伊斯蘭教在中國又稱為回教或清真教。
⑥基督教——教堂;伊斯蘭教——清真寺;佛教——寺廟。
3.人類的居住地——聚落
①聚落不僅是人們的居所,也是人們進行勞動生產和社會活動的場所。
②一般來說,先有鄉村聚落,後有城市聚落。
③鄉村聚落的居民主要從事耕作、放牧、捕魚、伐木等生產活動。城市聚落的居民主要從事工業、服務業等工作。
④目前,在一些河流中下游的平原地區,聚落分布比較密集;在高山、荒漠地區,少有或沒有聚落。
⑤在全年炎熱多雨的熱帶,鄉村聚落中常見雙層木樓或竹樓(高腳屋或高架屋)
在熱帶沙漠地區,當地的房屋具有牆厚、窗小的特點

五、發展與合作
1.目前世界上有200多個國家和地區,分布在除南極洲以外的各大洲。
2.從陸地面積看,最大的是俄羅斯,中國位居世界第三位。
從人口來看,最多的是中國,印度居世界第二。
3.世界各國的政治制度主要有資本主義和社會主義兩種。
4.一些還沒有獲得獨立的殖民地和屬地,叫做「地區」。目前世界上有30多個地區。
5.國界主要依據山脈、河湖、海洋、經緯線來劃分。
6.國界范圍以內的領陸、領水和領空,總稱領土。
7.目前,世界上有20多個發達國家,主要分布在歐洲、北美洲和大洋洲。亞洲的日本也是發達國家
8.目前,世界上有150多個發展中國家,大部分是二戰後新獨立的國家,主要分布在亞洲、非洲和拉丁美洲。
9.在國際上,習慣把發展中國家和發達國家之間的政治、經濟商談稱為「南北對話」;把發展中國家的互助合作稱為「南南合作」。
「南」——發展中國家主要分布在南半球及北半球的南部。
「北」——發達國家主要分布在北半球,也有少數分布在南半球。
10.目前,世界上最大的國際組織是聯合國,正式成立於1945年,總部設在美國紐約,其基本宗旨是「促進國家發展,維護世界和平」。

第六章亞洲
1、亞洲的地理位置:地處東、北半球,東北方向以白令海峽與南美洲為界,西北以烏拉爾山脈、烏拉爾河、裏海、大高加索山脈、黑海和土耳其海峽與歐洲為界,西南與蘇伊士運河與非洲為界,南面隔海與大洋洲相望。
2、亞洲是世界第一大洲:面積最大,跨緯度最廣,東西距離最長。
3、人們按地理方位把亞洲分為:東亞、南亞、西亞、北亞、中亞、東南亞;中國位於東亞,東亞的國家有:中國、日本、朝鮮、韓國、蒙古。
4、分層設色地形圖:(中部(深棕色——粉紅色)海拔較高,四周顏色逐漸由淺黃色到淺綠的顏色——海拔逐漸變低)——亞洲地形的特點:中間高,四周低。
5、能在地圖中找出下列地名,說出這些地理事物的表現形式:喜馬拉雅山脈、珠穆朗瑪峰(黑色小三角)、青藏高原(深褐色區域)、西西伯利亞平原(綠色區域)、裏海、貝回爾湖、死海(封閉的淺藍色)、阿拉伯半島、馬來群島、華北平原、印度河平原、德干高原、帕米爾高原、伊朗高原。
6、河流分布特點:發源於中部,呈放射狀流向四周。主要河流有:長江、黃河、湄公河、恆河、印度河、鄂畢河、葉尼塞河。
7、亞洲氣候特點:氣候類型復雜多樣,季風氣候著,大陸性氣候分布較廣。分析其它大洲氣候特點的方法:氣候類型的分布規律和那種氣候類型分布最廣。季風氣候的特點:夏季高溫,冬季低溫,降水季節變化大,集中於夏秋季節,雨熱同期。
8、按人口排序:亞洲、非洲、歐洲、南美洲、北美洲、大洋洲;按人口自然增長率排序:非洲、南美洲、亞洲、大洋洲、北美洲、歐洲。
10、國家的產業結構是衡量一個國家經濟發展的重要指標,人均國民生產總值越高的國家,經濟越發達,第三產業大,人均國民生產總值起低的國家,經濟越落後,第一產業比重越大。
亞洲經濟差異:東部沿海經注發達,西部內陸經濟較落後,不同的海陸位置經濟發展不同,不同的社會歷史條件下的經濟發展不同。

第七章:我們鄰近的國家和地區
1、地理位置:海陸位置(太平洋西北部)、大洲位置(亞洲東部)、緯度位置(經緯度跨度較廣)23°N——46°N、122°E——148°E,日本南北國土狹長,並與經線斜交,使得日本的地理環境更為復雜多樣,跨緯度最廣,南北溫差就大,跨經度廣,東西地方時差就大。
2、地形特點:典型的島國,以四大島(北海道、本州、四國、九州四大島)和3900多個小島組成;國土面積37.7萬平方千米;海岸線曲折,多優良港口(如神戶、橫濱),地形以山地為主、平原面積狹小、多火山、地震(日本地處太平洋板塊與亞歐板塊的交界處,地殼活動頻繁,不穩定)
3、發達的加工貿易型經濟:日本是世界經濟強國,屬加工型貿易型經濟,對外依賴嚴重,要從國外進口原材料,出口製成品。
4、日本的主要工業區:京濱工業區、名古屋工業區、瀨戶內工業區、阪神工業區、北九州工業區;分布特點:日本工業高度集中,主要分布於瀨戶內海沿岸和太平洋沿岸地區。
5、東西方兼容的文化:傳統色彩與現代氣息並存,中日文化交流源流長。
6、日本投資措施:擴大海外投資,建立海外的生產和銷售基地,主要向美國、西歐和東南亞地區; 海外投資建廠給日本帶來的好處:利用發展中國家的廉價勞動力;降低工業生產的投入成本;加入國際經濟技術的合作和國際市場的競爭;保護本國的自然資源,減緩資源消耗,保護本國環境,減少運輸成本的投入。 日本在海外投資建廠對其它國家的影響:日本把污染嚴重的企業移到海外,會使其它國家的環境受到污染,導致環境質量下降;日本從本國利益出發,保護本國資源的意識很強,但是大量進口木材或遠洋超量捕撈,將導致世界其它地區或國家的資源嚴重破壞,進而導致全球生態環境失調。
7、東南亞的范圍:包括中南半島和馬來群島;國家(共11國):越南、寮國、印度尼西亞(千島之國,世界上最大的群島國家)、柬埔寨、泰國、馬來西亞、新加坡、菲律賓、汶萊、東渧汶。 地理位置:緯度位置(10°S——25°N)主要位於熱帶;海陸位置:西臨印度洋,東臨太平洋,大部分國家都是臨海國和島國,受海洋影響較大;交通位置:位於南北兩個大洲(亞洲和大洋洲)東西兩個大洋(太平洋和印度洋)之間,處於「十字路口」。 馬六甲海峽:位於馬來半島和印度尼西亞的蘇門答臘島之間,是從歐洲向東航行到東南亞,東亞各港口最短航線的必經之地,是邊接太平洋和印度洋的重要海上通道。
氣候類型 分布地區 氣候特徵 對農業產生的影響
熱帶雨林氣候 馬來半島南部和馬來群島大部 全年高溫多雨 農作物可以隨時播種,四季都有收獲
熱帶季風氣候 中南半島,馬來半島以及菲律賓群島北部 全年高溫,有旱季和雨季 雨季播種,旱季收獲
2、東南亞的糧食作物為什麼 以水稻為主:水稻是一種主產的糧食作物,但它的生產需投入大量的勞動力,並且要求有高溫多雨的條件,東南亞人口稠密,耕進較少,高溫多雨,將水稻作為主要的糧食作物是因進制宜的必然條件。 東南亞熱帶經濟作物的分布狀況:泰國、越南、緬旬是世界重要的稻米出口國;泰國是世界上最大的橡膠生產國;菲律賓是世界上最大的蕉麻生產國和椰子出口國;馬來西亞是世界最大的棕油生產國;印度尼西亞是世界是最大的椰子生產國。
3、東南亞的河流大部分發源於我國的青藏高原地區,如湄公河(瀾滄江)、薩爾溫江(努江)、河流特點:南北縱列、山河相間,河流上洲流經山區,兩岸高山聳立,水流湍急,蘊藏豐富的水能資源,下洲河谷展寬,水流緩慢,泥沙沉積,河岸兩側形成沖積平原,入海口形成河道縱橫,地勢低平而土質肥沃的河口三角洲。
4、為什麼城市分布在河流沿岸及河口三角洲:因為這些地方土地肥沃,地勢平坦,易於灌溉,交通便利,是東南亞人口稠密,農業發達的重要農業區,也為城市的發展提供了有利的條件,如我國的重慶,武江,上海。
5、印度的地理位置:位於我國的西南部,是四大文明古國之一,印度的鄰國有巴基斯坦、中國、尼泊爾、孟加拉國、緬甸,以及隔海相望的斯里蘭卡,印度的地形可以他為三大地形區:北部為西馬拉雅南側山地,中部為恆河平源,南部為德干高原。
6、印度的人口總數己經超過了10億,是世界第二人口在國,50年間印度人口增長了近三倍,印度人口問題的主要特點:人口增長速度過快。從20世紀70年代開始印度政府採取了人口控制政策及獎勵計劃,但是印度廣大農村的傳統觀念還十分強烈,在相當長的一段時間內,印度人口每年凈增量會越來越大。印度由於人口過多,使印度無論是人均自然資源佔有量,還是人均糧食產量和鋼產量與世界平均水平相比,都有較大的差距。這就說明,人口的過度增長會對一個國家的資源、環境以及經濟發展產生嚴重的負面影響。
7、印度的大部分地區處熱帶和亞熱帶,以熱帶季風氣候為主,熱帶季風氣候的主要特點是:全年高溫,雨旱兩季。雨季(6——9月)風從海洋吹向陸地(西南風),旱季(10月——次年5月)風從大陸吹向海洋(東北風)。季風使得印度水旱災害頻繁,如是季風來得早,退得晚,風力強的時候,形成水災,季風來得晚,退得早,風力弱的時候就形成了旱災。
8、印度糧食迅速增長的突破口在於推行了「綠色革命」。水稻和小麥是印度主要的糧食作物,二者的產量均居世界前列。水稻主要分布在降水充足、地勢平坦的恆河平原和沿海平原上;而小麥則主要分布在降水少、光照足的恆河上游和德干高原西北部。這也說明農業生產和自然條件的關系是極為密切的。
9、印度的工業,英國統治時主要發展紡織工業和采礦業,這是由於英國出於本國經濟發展的需求,對印度工業嚴格控制,印度當時科技水平相當落後,獨立後,印度積極引進外資和先進技術,重視培養科技人才,努力發展本國工業,主要有:鋼鐵工業、機械工業、化學工業和棉麻紡織工業,而且在原子能、航天、計算機軟體等高科技領域也有一定的成就。
10、俄羅斯自然概況:①地形:比較平坦,以平原為主,烏拉爾山以西為平原,以東依次為西西伯利亞平原、中西伯利亞平原、東西伯利亞同地。是世界上面積最大的國家,東西長1萬平方千米,南北寬約4000千米,面積超過1700萬平方千米;②氣候:以溫帶大陸性氣候為主。各地差異較大,北部有終年寒冷的極地氣候,南部有地中海氣候和溫帶草原性氣候,東部是溫帶季風氣候。俄羅期的氣候牲:冬季長而寒冷,夏季短而溫暖; ③河流與湖泊:伏爾加河是歐洲最長河,水力豐富,最主要的內河航道。鄂畢河、葉尼塞河、勒加河,富水能,封凍期長。貝加爾湖為世界最深的湖泊; ④自然資源豐富。種類多,儲量大,地區分布不均,東部多,西部少。主要礦產有:石油、天然氣、煤、鐵礦、有色金屬等,產地主要有庫爾斯克鐵礦、庫茲巴斯煤礦、秋明油田。
11、四大工業區:以莫斯科為中心的工亞區,分布在俄羅斯的歐洲部分,這里是俄羅斯工業最發達的地區,主要有鋼鐵、汽車、飛機、火箭和電子等工業部門;以聖彼得堡為中心的工業區,分布在俄羅斯的歐洲部分波羅的海沿岸。這里的石油化工,造船、電子、造紙和航天業十分發達。也是俄羅斯食品和紡織工業最發達的地區;烏拉爾工業區,在烏拉爾山區,位於亞歐分界線上。這里主要生產石油、鋼鐵和機械等產品;以庫茲巴斯為中心的西伯利亞工業區:這里主要生產煤炭、石油、天然氣、電力、鋼鐵等重工業產品和軍事工業產品。
12、亞伯利亞大鐵路為什麼沿南部山修建:首要原因是南部山區有著豐富的礦產資源,其次俄羅斯北部地區由於緯度高,終年寒冷,氣溫低,有著很深的凍土層,而在凍土層上修建鐵路,難度大,且安全系數較低。管道運輸是將線路和運具合二為一的新型運輸方式,主要運輸石油和天然氣。交通運輸的兩種主要方式:公路和鐵路;貨運的兩種主要方式:管道和鐵路。

第八章 東半球其它國家和地區
1.中東是以歐洲為中心劃分的地理區域。17世紀歐洲國家向東方擴張時,按距離的遠近,將部分東方國家分為近東、中東和遠東。中東地區主要包括阿富漢外的西亞各國(沙烏地阿拉伯、伊朗、伊拉克、科威特、敘利亞、黎巴嫩、約旦、土耳其、巴勒斯坦、以色列、埃及),以及北非的埃及,其中西亞不包括土耳其的歐洲部分,而中東卻包括土耳其的歐洲部,也就是說中東的地理位置比較特殊,地跨亞洲、歐洲和非洲,被譽為兩洋三洲五海之地(亞洲、歐洲、非洲;大西洋和印度洋;黑海、地中海、裏海、紅海、阿拉伯海),特殊的地理位置也是本區成為熱點地區的原因之一。土耳其海峽與蘇伊士運河分別為亞洲與歐洲、亞洲與非洲的分界線。 中東猶如世界的交通要沖,古代這是曾是「絲綢之路」的必經之地,現在也還是東西方的交通要道,尤其是蘇伊士運河的開通和土耳其海峽的利用,更顯其地理位置的優越,中東還是世界交通的「空中走廊」,許多國際航線都要經過這里,因此,中東過去是帝國主義、殖民主義侵略擴張的地區,如今一些大國為爭奪世界霸權,都想把它置於自己的控制之下,他們的斗爭十分激烈,這就造成了中東的局勢的不穩定。
2、豐富的石油資源:中東是目前世界上石油儲量最大、生產和輸出石油最多的地區(石油儲量佔65.4%,產量佔30.5%,出口量佔44.7%),在世界上佔有重要地位,被譽為世界石油寶庫。中東石油主要分布在波斯灣沿岸,主要運往美國、日本、西歐各國

第九章第一節 美國
1.美國平原面積佔全國總面積的一半以上,耕地約佔世界耕地面積的10%_(去年期末試題選擇⑤)
2.五大淡水湖中全部位於美國境內的是密歇根湖(去年期末試題選擇⑥)
3.位於美國太平洋沿岸的工業中心是洛杉磯(去年期末試題選擇⑦)
4.美國的土著居民是印第安人。(去年期末試題選擇12)
5.美國農業生產的各個過程和環節都實現了機械化和專業化。(去年期末試題填空⑦)
6.美國西部高大山脈是落基山脈,東部山脈是阿巴拉契亞山,著名河流是密西西比河,注入墨西哥灣(去年期末試題填空④)
7.美國東西兩側瀕臨的海洋是大西洋和太平洋,分布在美國西部的著名山系是科迪勒拉山系
8.在美國人種的構成中,占絕大多數的人種是白種人 ,美國的居民是美利堅民族。
9.密西西比河長度居世界第四位,世界上最大的淡水湖群是五大淡水湖,湖水最終流入大西洋
10.分布在北太平洋中部的美國海外州是夏威夷州,位於北美洲西北角的阿拉斯加州。
11.美國的主體部分主要位於五帶中的北溫帶,主要農產品產量和出口量均佔世界第一位的有玉米、大豆、棉花
12.北美五大湖中,是世界最大淡水湖的是蘇必利爾湖
13.美國許多工業品產量居世界前列,常居第一位的工業品是合成橡膠、輪胎、鋁等
14.美國東北部工業城市是底特律、芝加哥、匹茲堡,著名的「汽車城」是底特律。美國最大的城市和港口是紐約。
15.美國西部最大港口,華人華僑最集中城市舊金山。美國興起最早、規模最大的高新技術中心是矽谷,位於舊金山附近。
16.美國本土部分地處太平洋和大西洋之間,地形呈南北縱列分布
17.美國五大農業帶中,分布最南的農業帶是棉花帶,位於美國東北部的農業帶是乳畜帶
18.美國經濟增長有27%歸功於高新技術產業,而兩個傳統支柱產業建築業和汽車製造業僅佔18%。
19.美國發達的經濟,建立在大量消耗全球資源 和破壞全球環境的基礎之上。也世界上最大的資源消耗國和廢物排放國
20.在美國的華人華僑他們主要布在紐約、舊金山、洛山磯等城市。
21.美國只有2個陸上鄰國,南面的是墨西哥,北面的是加拿大。
22.美國西部有一系列平行的南北走向的山脈,都是科迪勒拉山系一部分。
23.五大淡水湖中,全部位於美國境內的湖泊是密歇根湖,其他四個湖泊是美國與加拿大共有的。
第二節 巴西
1.亞馬孫河流域覆蓋著地球上面積最大的熱帶雨林,其中60%在巴西境內(去年期末試題填空③)
2.關於巴西的敘述正確的是:是拉丁美洲面積最大、人口最多的國家。(去年期末試題選擇⑧)
3.巴西城市化問題嚴重的城市是聖保羅(去年期末試題選擇⑨)
4.熱帶雨林的作用有保持水土、凈化空氣、維護生態環境等(至少三點)(去年期末試題填空⑥)
5.巴西人口和城市主要分布在東南部沿海地區,巴西人口中所佔比例最大的是白種人
6.全世界希望巴西保護的自然資源是熱帶雨林,被稱為「地球之肺」的是熱帶雨林
7.下列各組農產品中,巴西產量居世界首位的是咖啡、甘蔗、柑橘
8.最早來到拉美的殖民者是歐洲人,他們把這里土著居民叫「印第安人」。
9.亞馬孫流域原始森林正以驚人速度減少,主要原因是亂砍濫伐
10.巴西儲量大、質地優良、產量和出口量都居世界前列的是鐵礦
11.世界最大的平原是亞馬孫平原,是世界面積最大的熱帶雨林氣候區。
12.巴西最大城市和工業中心是聖保羅。首都是巴西利亞 ,城市輪廓為飛機狀,象徵巴西的騰飛。
13.世界上面積最大的高原是巴西高原,巴西人熱衷的民間娛樂活動是跳桑巴舞
14.在歐 洲和拉丁美洲,足球是參加活動和觀看比賽人數最多的一項運動,巴西足球水平堪稱世界一流。
15.巴西和巴拉圭合資修建,目前世界最大的水利樞紐是伊泰普電站,位於巴拉那河
16.巴西居民通用的語言及多數人信仰的宗教分別是葡萄牙語、天主教
17.每年2月下旬,巴西各地舉行盛大慶祝活動,人們載歌載舞,通宵達旦,這是狂歡節
18.巴西東臨大西洋,北、西、南與眾多國家為鄰,是個海陸兼備的國家
19.巴西首都在熱帶,但四季如春,終年繁花似錦,因為位於巴西高原上,海拔較高
20.巴西白種人佔一半多,混血種人約佔40%,土著居民是印第安人,他們的祖先創造了瑪雅文明
21.亞馬孫平原地區人口稀少,因為氣候濕熱,原始森林密布,環境險惡,不適人類居住
22.巴西的城市人口要佔到人口總數的3/4,在發展中國傢具有典型性。
十極地地區
南極地區是指南緯66.5S(南極圈)以南的廣大區域,包括南極大陸,以及周圍的海洋。南極地區是世界上最冷的地區,即使在暖季(11月—次年3月)也非常嚴寒。南極地區素有「冰雪高原」之稱,儲存著世界上最豐富的固體淡水資源。南極地區還被稱為「白色沙漠」和「風庫」,是世界上降水最少的地區和風速最大的地區。南極地區的代表性動物是企鵝
北極地區是指北緯66.5N(北極圈)以北的廣大區域,包括北冰洋的大部分,以及沿岸的亞、歐、北美三洲的陸地和島嶼。北極地區雖然不像南極地區那麼寒冷,大部分地區卻也是終年冰封;降水普遍比南極地區高得多;風速遠不及南極大。北極地區的代表性動物是北極熊。
世界上最冷的地方是南極洲,因為:A緯度最高 B南極洲是陸地,北冰洋是海洋,陸地散熱快 C南極洲的海拔高,海拔越高氣溫越低 D南極洲終年冰雪覆蓋,冰雪對光熱的反射強
1985年2月,我國第一個南極考察站——長城站在南極洲喬治王島建成。1989年2月,建立中山站

熱點內容
鹿特丹港國家地理 發布:2021-03-15 14:26:00 瀏覽:571
地理八年級主要的氣候類型 發布:2021-03-15 14:24:09 瀏覽:219
戴旭龍中國地質大學武漢 發布:2021-03-15 14:19:37 瀏覽:408
地理因素對中國文化的影響 發布:2021-03-15 14:18:30 瀏覽:724
高中地理全解世界地理 發布:2021-03-15 14:16:36 瀏覽:425
工地質檢具體幹些什麼 發布:2021-03-15 14:15:00 瀏覽:4
東南大學工程地質考試卷 發布:2021-03-15 14:13:41 瀏覽:840
中國地質大學自動取票機 發布:2021-03-15 14:13:15 瀏覽:779
曾文武漢地質大學 發布:2021-03-15 14:11:33 瀏覽:563
中國冶金地質總局地球物理勘察院官網 發布:2021-03-15 14:10:10 瀏覽:8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