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地理雪
⑴ 河北安平中學高三年級地理人們把常年積雪區的下界,叫做雪線
由題,不同緯度高山雪線的高度差異明顯,一般緯度低雪線高,緯度高,雪線低.
故選:A.
⑵ 學校對聯大全
上聯:立足現代面向未來桃李滿天下
下聯:腳踏實地矚目千里棟梁遍九州
橫批回:教育為本答
橫批:誓奪第一(下同)
效蘇秦之刺股折桂還需苦戰
學陶侃之惜時付出必有回報
激流勇進
乘風踏浪我欲搏擊滄海橫流
飛鞭催馬吾將痛飲黃龍美酒
傲視群雄
淡淡墨梅凌寒獨開今歲瑞雪兆豐年
莘莘學子壯志凌雲明年金秋送喜來
壯志凌雲
十載求學縱苦三伏三九無悔無怨
一朝成就再憶全心全力有苦有樂
眾志成城
卧虎藏龍地豪氣干雲秣馬礪兵鋒芒盡露
披星戴月時書香盈耳含英咀華學業必成
礪志報親
拼十年寒窗挑燈苦讀不畏難
攜雙親期盼背水勇戰定奪魁
笑書人生
滴水穿石戰高考如歌歲月應無悔
乘風破浪展雄才折桂蟾宮當有時
意氣風發
時光如梭看我少年學子六月追風去
雲帆直掛令那美麗人生明朝入眼來
師生同心
知天文通地理莘莘學子攜手共進魚躍龍門
培棟梁育英才代代園丁含辛茹苦花香桃林
路在腳下
覽前賢思己任鐵杵磨針只求前程似錦
念親情感師恩懸梁刺股但願無愧我心
唯有努力
向名校進軍百煉成鋼唱出青春無悔
圓人生夢想半載奮斗笑吟三年等待
⑶ 高考地理的材料題有哪些解題技巧
(一)明確答題方向
1.特徵描述
2.成因問題
自然環境有整體性和差異規律;因果關系規律;資源環境優勢、缺陷的形成,災害的形成有其內在的原因。注意用聯系的觀點,地理災害的成因分析尤其應如此。
(1) 自然環境特點——性質特點的綜合成因分析。
這類題先定位最為重要。應注意圖表中的數值,在平面地圖中植被類型和農業地域類型,以「水環境」為中心,圍繞「氣候——地形」這一重點的成因因子來分析。
如:氣候分析可從①氣溫高低:緯度——太陽輻射,洋流——寒暖流,海陸分布——海陸熱力差異,地形——地勢高低,人——植被破壞和城市熱島。
②降水多少:風、壓——環流形勢(西風帶、低壓帶、海風是多雨的),地形——迎風坡與背風坡,洋流——寒暖流,人——對林、草、湖、濕地的破壞與保護。
這類題目要排除雷同條件,突出主導因素。這也是近幾年常用的考法:
在小比例尺(多在選擇題中、大范圍平面圖中)地圖中,一般是考大地理格局因素即:緯度因素和風帶、氣壓帶、季風因素;
在大比例尺地圖中(多在非選擇題中、小范圍平面圖中),一般是考地理局地因素即:地形因素、洋流因素、海陸熱力差異因素和人為因素。
例1台灣火燒寮成為我國「雨極」的原因。
【答案】 臨海空氣濕潤,水汽豐富;地形抬升致雨;西北來的冬季風經海洋變性,水汽易達到過飽和。
【技巧點撥】這是小范圍局地因素所致。
例2比較舊金山和洛杉磯的氣候特點異同。
【答案】 同:兩者均為地中海式氣候,夏季高溫乾燥,冬季溫和多雨。因為兩均處於30°~40°N的大陸西岸。
異:舊金山的雨季比洛杉磯長,年降水量較大;洛杉磯比舊金山高溫乾旱季節時間長。因為舊金山受西風控制時間長;洛杉磯受副高控制時間長
【技巧點撥】這是大地理環境因素所致。
(2) 地理災害的綜合成因分析:多從「天、地、人」三角度綜合採點分析。
例3 說明淮河夏季洪澇多發的原因和措施?
【答案】成因:①天(氣候因素)——淮河流域夏季降水集中,多暴雨。 ②地(地形地貌因素)——扇形水系,匯水快;下游地勢低平,又曾為黃河的洪泛區,河床高懸。 ③人(社會因素)——不合理地利用資源,破壞植被引起水土流失,河床變淺;圍湖圍灘造田降低了河湖的調蓄能力。
(3) 地理事物時空特點成因分析。
應鎖定使用的地理原理,以大氣運動原理、季節變化原理——太陽高度、晝夜長短、河水補給原理最為重要,應注意進行逆向推理。
氣候的變化、天氣的變化:多從近地面的熱力環流(風壓流原理)進行分析,用「熱(高溫) 低(壓)升(氣流上升)雨(成雲致雨);冷(低溫) 高(壓) 沉(氣流下沉) 晴(乾燥晴朗)」進行邏輯分析。
如:某地雲雨多,應扣住「大氣運動降溫」——氣流「升空」或向高緯流是什麼原因?某地乾旱少雨,應扣住「大氣運動升溫」——氣流「下沉」或向低緯度流是什麼原因?某地「冷」是如何變冷的?「熱」是如何變熱的?
例4簡要分析,秋冬季「霜打窪地」的原因?
【答案】 秋冬季夜晚大氣雲量少,大氣逆輻射弱,近地面水汽易達到冰點。夜裡,地面向空中散熱,山頂的空氣比山下的空氣溫度下降得更快,於是下面的暖空氣往上跑,山頂的冷空氣沿山坡往下滑。冷空氣到達山谷或窪地後,不能再到其他地面去,只好老老實實地呆在山谷和窪地中。於是,夜裡山谷和窪地中的冷空氣愈積愈多,氣溫便降得很低。一般窪地要比周圍的平地氣溫低4~5℃。因此,山坡和平地還沒有霜時,谷地和低窪地中就會有霜。如果山坡和平地上有霜的話,那末山谷和窪地中的霜就更重。
技巧點撥】歸納起來:某地晝夜溫差大的原因可能有:反氣旋控制——晴天多,雲量小;地處內陸,熱容量小,變溫快;天氣系統轉換等。
海上什麼時候出行多與風浪有關。其邏輯關系為「溫差大(如冬季)→氣壓梯度力大→風力大→海浪大,出行不便」、「溫差小(如夏季)→氣壓梯度力小→風力小→海浪小,出行方便」,回答時倒推。
如:美英在二戰中沒有在11月而是選擇在6月實施「諾曼底登陸」作戰的原因。——因6月中高緯間的溫差小,氣壓梯度差異小,風力小,風浪小,可減少渡海作戰的非戰斗傷亡。
我國首次三大洋科考選擇在2005年4月2日出航考察西北太平洋的理由是:4月份西北太平洋上,因東亞與北太平洋間溫差小,氣壓差異小,季風弱,風浪小,可方便、准確科學地采樣。
河水的補給。對於課文的知識點應知各個典型地區性的主要補給類型,特別是我國各個大區的補給類型。先定地區——南北半球、大氣環流緯度帶、海陸位置。
根據材料定補給類型。我國東北是春季積雪融水、夏季雨水補給。江南是春雨降水適量、夏季雨水大量補給。西北部是夏季高山冰雪融水補給。華南是春季鋒面雨、盛夏台風雨補給。地中海氣候則是冬雨補給。
季節的演變應注意:6月22日(7月)前後愈往北白晝愈長,北半球晝長夜短。12月22日(1月)前後愈往北白晝愈短,北半球晝短夜長。
3.分布規律問題。
從總體上看是把握「點」「線」「面」是哪種分布趨勢;要說明該地理事物疊加在哪一個地理事物之上,通常是說疊加在哪一個地形之上。
「點」狀分布一般有「眾星拱月狀」,「沿某個方向區域較稀或較密」;或該地理事物在某地理事物的分布方位。如北京市城鎮體系分布規律是西北較稀,東南較密。上海「寶山鋼鐵廠」分布在上海市區的東北方向,北臨長江。
「線」狀分布應說明其沿哪個方向的走勢及其稀密特點。如新疆的聚落(城市)分布特點是沿山麓、盆地邊緣分布,在鐵路沿線及大河出山口處較密集。又如「我國一月0 ℃等溫線」分布,可描述為:東段大致東西走向、近似於與緯線平行,西段大致東北——西南走向、近似於與青藏高原東緣山麓平行。
「面」狀分布應說明該地理事物的分布范圍,即東南西北的界限;或該地理事物在某地理事物的分布方位及大致的面積。如黃土高原分布范圍是東起太行山、西至祁連山以東、北起長城、南至秦嶺。
「點、線、面」綜合考慮解答。
4.評價問題。
回答此類問題注意兩點:
第一、根據題目要求從有利和不利兩方面來闡述問題;
第二、從對自然、社會、經濟的發展三方面綜合分析。
5.推斷問題。
根據材料,審明題義,回歸教材,邏輯推理,得出結論,准確表達。
6.區位問題。
工業、農業、城市、商業、交通區位問題分析從自然和人文社會兩個方面分析。
(二)重視圖表分析,提取有效信息
1.圖像表達特點。
地理圖像表達方式有:點、線、面、箭頭、數字、形象符號等,應認真閱讀圖例的文字說明。
「點」——常表示城市、港口、礦區、工廠、旅遊點等的確切地理位置。
「線」——有經緯線、等值線(等高線、等深線、等壓線、等溫線、等降水量線、等鹽度線、等潛水位線、等太陽高度線、等地球自轉速度線等)、交通線(鐵路、公路、航空、航海、內河水運等)、輸水(氣、煤、電)線、生產網路線、地理要素相關線等。
「面」——聚落、工業、農業區;氣候、地形、大洋區等(在大比例尺地圖中,點狀地理事物則呈面狀分布)。
「箭頭」——①自然要素運動方向(河流流向、地球運動;大洋環流、大氣環流、生態系統物質循環和能量流動、地殼物質循環等);②區域生產要素流向(能源、原材料、零部件、資本、技術、廉價勞動力、產品、市場信息等);③工藝流程等;④地理要素運動箭頭。
2.圖表數量特點。
統計表格——以縱、橫時空比較為主,應估算勿精算。
①同一時段,比較不同地區的發展差異; ②同一地區,比較不同時代(或時段)的發展差異;
③同一區域,以史為鑒——頌今或警世; ④多個區域進行比較,借鑒取經或突出特色。
扇狀(餅狀)統計圖和三角坐標統計圖——以地理要素結構組成分析為主。
①判斷地理要素主次關系; ②分析成因、進行評價、分析對策。
柱狀、折(曲)線統計圖——以時間和空間對比分析為主
折(曲)線圖用來顯示某一變數是如何隨另一變數而變化的。只有當變數是連續性數據時,才能用折(曲)線圖。折(曲)線圖是一種十分有用的工具,因為折(曲)線圖還能用來預測一些實驗中沒有測量的數據。
①揭示時空分布特色、時代進步表現; ②說明時空差異原因。
等值線統計圖——以區域空間差異比較為主。
①從數形狀態分析區域特點:注意其疏密、平曲、開閉、趨向,數值標准及單位。相鄰兩根線的關系是難點,應特別注意。②分析成因及評價。
直角坐標統計圖——以兩兩地理要素相關特點分析為主:應從特殊位相入手。
①找峰值和谷值的坐標位置及變化趨勢;②分析成因、評價影響。
3.地圖功能特徵。
地圖依功能可劃分為:
「區域分布圖」——以區位分析為主:
①掌握好區域空間定位方法,取得解題「入場券」;②把握區域地理特徵,識記地理事物分布位置;③分析地理要素(自然地理要素主要是地形、氣候、水文、地質等,人文地理要素主要是市場、交通運輸、勞動力、原燃料、科技、政策等)的空間分布特徵及其空間區位聯系;④評價區位優勢或劣勢,說出整治開發的對策。
「概念圖」——概念圖在對一些概念較多的主題進[行整理時是十分有用的。概念圖從總的概念出發,逐步展開,顯示出大概念是如何被分解成一個個小概念的。這樣整理之後,各個概念之間的關系就更清晰易懂,也使得抽象概念形象化了。如教材中的「交通運輸網中的形式和層次圖」。
①抓住線條和箭頭的含義;②類比概念的相關聯系或本質差異。
「原理圖」——說明地理事物的成因。
①緊扣符號含義及地理要素間的聯系,緊扣其物質流和能量流。②分析該事物的影響。
「景觀圖」——表示地理事物的外貌特徵為主。
①描述地理事物的區位、季節變化、階段變化。 ②分析地理事物外貌特色的形成原因。
「統計圖」——說明地理事物時間發展狀態、空間演變規律、空間差異為主。
「聯系圖」——反映各種地理事物間的邏輯關系為主。
①抓住核心內容和根源等分析其關系。②分析地理環境整體性和意義。
「流程圖」——反映生產工藝流程。流程圖能夠幫助理解某組事件是按照怎樣的順序發生的。能有效地概括出某一過程的各個階段,或某一程序的各個步驟。建立流程圖時,首先把每個事件簡要地寫在方框內。然後,把最先發生的事件排在最上方,第二發生的事件排在其次,依此類推。最後,把各個事件依次用箭頭連接起來。
①熟悉工藝流程,認識該產品的上、下游聯系。②分析區域經濟結構特點及影響。
「漫畫圖」——以環保主題為主。
①抓住與常規思維異常的形象、文字來說明漫畫主題。 ②多為可持續發展類。
韋恩圖:韋恩圖是用於顯示事物異同點的方法。由兩個或兩個以上互相重合的圓組成。每一個圓代表一個特定的概念或觀點。概念之間的共同特徵(相似點)寫在兩個圓重疊的區域內,各自的特徵(不同點)則寫在相應圓中重疊區域以外的部分。目前高考中較少見。
(三)學會審題
審題過程及內容: ①審材料;②審設問;③審題分。
1. 定范圍——確定考的哪部分知識要點。
2. 定方向——確定考「是什麼、為什麼、怎麼辦」三問中的哪一問。
3. 定中心——確定試題要求考什麼。
4. 定性質——從分數分配上確定答題要點。
5. 定方法——確定答題方法是歸納法還是演繹法。
(四)表達准確
文科類主觀題一般是滲透思想觀點的完整短文,答題時,要有概括有說明。用地理語言回答問題,言之有據,無廢話,不離題;在語言使用上,要用直觀、明確、精練、科學化的語言,用詞用句可多借用教材。
(五)答題規范
「簡明扼要、條理分明、切中要點」是規范答題的宗旨。有條理,分點答題,形成「知識鏈」,做問答題首先要了解答題的步驟,問什麼就回答什麼,問幾個問題就分幾節寫。可根據題目的給分來組織答案,一般一個要點是2分或3分,這樣如果是8分的題至少就得答出四個要點。答題一定要規范化、序號化、段落化,字跡工整,反映思維的邏輯性,卷面整潔,從形式上達到卷面的完美,因為清晰的卷面能贏得閱卷者好感,也許會給你帶來意外的收獲。
(六)答題步驟
1.讀懂題意:考生首先必須能夠讀懂題意,找出關鍵詞,把握試題的中心含義,以及試題作答要求,這樣才能做到有的放矢。
2.看清圖示:近幾年的高考試題中很大一部分是與圖相關的。因此,學生應該對各類地理圖像、圖表的特點和作用認真掌握。在答題時認真看清圖像、圖表中所表現的內容,准確、全面而有效地從圖示材料中提取顯性的和隱性的信息。並要注意將圖像、圖表資料與文字資料有機結合起來,加以靈活運用。
3.注意聯系:各種地理要素之間是相互聯系、相互影響的,因此,在答題時應該注意地理事物和現象之間的相互聯系,同時還要關注跨學科之間的聯系,以及與生活實際的聯系等。
4.准確表述:對試題進行邏輯分析後,要進行答案的構思,並能夠用准確的語言將答案表述清楚,這也是考試中的重要環節。
⑷ 小舅子上哈佛沒錢交學費,在家中服葯自盡,楊振寧為何不幫一把
金錢不是萬能的,但沒有錢就沒辦法生活。古言書中自有黃金屋,書中自有顏如玉。因此讀書科考是古代貧寒學子揚名成就光耀門楣的唯一途徑。
到了現代,科舉變成了高考,貧寒考生立志考上好的大學揚眉吐氣,家長寧願砸鍋賣鐵也要支持子女念書。金錢雖不是萬能的,但它能幫助學子實現遠大理想。
可我國著名科學家楊振寧的妻弟卻因學費不足而被心儀大學拒之門外,含恨自盡。嫉妒楊振寧天資卓越的人們在楊振寧獲得諾貝爾物理學獎後詆毀他,不肯幫助妻弟交學費,冷酷無情。楊振寧聽後內心十分難過,卻不予反駁,那時候家中實在有太多的無奈和苦衷。
科學家的異國之戀
但這個悲劇難道是楊振寧造成的嗎?若杜致仁心智足夠堅定,再堅持幾天,楊振寧就可以幫他渡過難關。杜致仁畢業之後楊振寧所獲諾貝爾獎的獎金,也可幫助杜致仁緩解三年學費的壓力,他可以安心找一份舒適的工作。
可這位天資卓越的少年對世俗之事不夠通透,也許他在課業之餘可以去餐館打工以填補金錢的空缺,但他卻一心只求別人幫助自己,沒有打算靠自己解決,所以請求別人幫助沒有迴音之時,草草了解了自己的性命。
⑸ 改革開放帶來的文化對傳統文化的影響的弊
二零零八年,對於中國來說是極不平凡的一年,不僅因為中國發生了一系列大的事情,例如:雪災、5.12汶川大地震、奧運、神七升天等等,還因為在這一年中國迎來了其改革開放的第三十個年頭。回想這三十年來的歷程,不禁讓人感慨萬千。三十年來,中國幾乎在各個方面都做出了令世人矚目的成就。三十年來,在中國共產黨的英明領導下,中國戰勝了一項又一項的困難和挫折,取得一項又一項的驕人成績,不僅僅使我國很多方面的問題得到改善和減輕,還使我國的國際地位得到了大大地提升。國家的迅速發展,使每一個中國人都感到由衷的驕傲和自豪。本文僅簡單地從經濟社會的幾個方面的一些巨變發表一點感言。
一. 國內生產總值
提到經濟,很多人第一反應就會聯想到國內生產總值,我國的國內生產總值在過去的三十年裡有了極大的提升,1978年,我國的GDP只有3645元,而2007年則上升至了24.95萬億元,年均增長9.8%,遠遠超出同期世界經濟的平均增速3.0%。而在1953年至1978年間,我國GDP的平均增速只有6.1%。9.8%的水平還與日本、韓國起飛階段的年均增速不相上下。我本人作為一名文科生,正是這個數據不斷增長的親歷者,從初三開始到現在,每年都會關注這方面的資料,每年都親眼看著它的快速提升,真是感觸頗深,感到了作為一名中國人的自豪心,結合身邊的變化,也切切實實地感到了國家實力的提升。
三十年來,我國的GDP世界為此由第十位上升到了第四位,超過了英、法、義大利等世界經濟強國。2007年,我國的GDP相當於美國的23.7%、日本的74.9%,並且差距仍在繼續縮小之中,我國經濟總量佔世界的份額從1978年的1.8%上升到了2007年的6%,按照世界銀行標准,我國已由低收入國家升至世界中等偏下收入國家行列。
二. 國家財政
經濟的快速發展和規模的不斷擴大,帶來了國家財力的迅速增加。國家統計局報告顯示,1979年至2007年,國家財政收入年均增長14.1%。其中,1978年國家財政收入僅1132億元;1985年翻了一番,1993年再翻一番;1999年跨上1萬億台階,2003年超過2萬億元;2007年,國家財政收入達到51322億元。
國家財力的迅速提升,很明顯地體現在了我們身邊,經濟的不斷發展,促使財政收入不停增加,而收入的增加又使國家有了更大的財力去促進社會經濟的發展。在過去的30年裡,不斷雄厚的財政最直接地促進了我國教育、交通、電力、醫療、科技等領域的前進。就本人來說,我居住的三門峽市在短短十幾年之內的變化都已經完全算得上是非常明顯了,城市規模擴大了很多,就拿三門峽市的教育來說吧,教育體系得到了極大的完善,不僅興建了許多中小學,90年代還興建了本城市自己的大學。就整個國家來說,不斷雄厚的財政,還直接提升了我國處理一些大事的能力,比如今年的5.12汶川大地震,如果不是國家的強大財力,是不會這么妥善地解決善後的。同樣,如果不是國家財力的大力支持,北京奧運會也不會辦的那麼圓滿、那麼成功。
三. 城鄉居民收入
改革開放以前,城鄉居民生活基本上處在溫飽不足狀態,農村還有2.5億貧困人口。然而經過30年經濟的快速發展,我國居民生活明顯改善,居民擁有的財富迅速增加。國家統計局報告指出,扣除價格因素,2007年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比1978年實際增長6.5倍,農村人均純收入實際增長6.3倍,城鄉居民消費水平實際提高7.2倍,居民人均儲蓄從21.9元增加到1.3萬元。城鄉居民生活現實從溫飽不足到總體小康的歷史性跨越。
這個在我們身邊體現的也是較為明顯的,在我國,隨著居民收入的不斷增加,很多家庭的生活都得到了極大的改善,現在不管是城市還是農村,基本已經不存在溫飽不足的問題了,城市很多家庭都擁有自己的住房,私家車的數量也在迅猛增長。在城市裡,大多數家庭能夠承擔基本的醫療、教育、生活費用;在農村,由於收入的增長,孩子失學的現象也基本得到遏制,加上國家對農村的部分支持政策,很多農村家庭已經在醫療等諸多條件方面得到了相當的改善,2006年1月1日起,我國又全面取消了農業稅,使農民的日子更加好過,充分體現了黨始終代表全中國人民的根本利益。今天,我國不管是城市的發展還是農村的發展都出現了相當富裕和先進的地區,就僅僅拿農村來說吧,最著名之一的就是號稱「中國第一村「的華西村了,是全國農村發展的典型楷模,全村居民的人均收入是處於較高水平的。
就拿我們身邊來舉例,城鄉居民收入的增長也是相當明顯的,改革開放以前,尚有很多人吃不飽穿不暖,但是現在許多人的生活條件確實已經得到極大改善了,城市裡相當多的人已經習慣了去專賣店買衣服,去高檔餐廳吃飯等等,各種特色文化也相應而起。在農村的一些地區,改革開放之前,很多人只有過年才能吃一回肉和穿一件新衣服,但今天已經截然不同了,過年已經基本上成為了一種精神上的節日。照這樣的速度發展下去,相信在二十一世紀中葉,我國居民的生活水品一定會再上一個新的台階的。
四. 對外貿易
改革開放以前,我國基本上處在封閉半封閉狀態。1978年,進出口總額只有200多億美元,利用外資基本是空白。國家統計局報告指出,對外經濟大開放,我國實現了從封閉半封閉到全方位開放的歷史性轉折。2007年,我國進出口總額比1978年增長了104.3倍,居世界的位次由第29位躍升到第3位,佔世界貿易總額的比重也由0.8%提高到7.7%。30年來,我國利用外資規模不斷擴大,對外投資從無到有發展迅速。1979年至2007年,我國實際使用外商直接投資7602億美元,近年來利用外資一直居於世界前三位。2003年,我國對外直接投資額(非金融部分)僅為29億美元,2007年打到了187億美元。
對外貿易的迅速發展,不僅為國家經濟的發展注入了強大的動力,還為我國居民的生活帶來了很大的便利。特別是在2001年,我國成功加入世貿組織,為我國的外貿發展再提供了心的動力。現在在全國幾乎每個城市,我們都可以買到進口的的商品,這些商品涵蓋了相當多的方面,不管是汽車、電視、空調還是手錶、手機等等,都是一應俱全。對外貿易的發展,還在另一個方面方便了我們的生活,那就是,有了外國商品的競爭,我國民族品牌也不得不加快發展速度,以免遭受被淘汰的命運,從而不斷提升質量品質和技術含量,使我國的消費者能越來越多地用上物美價廉的消費品。對外貿易的發展,還為我國帶來了相當多的就業崗位,很大程度上緩解了我國就業難的問題。外貿的發展還給我們提供了享受外國文化的機會,現在很多人都喜歡聽外國流行歌曲、喜歡進西式餐廳、喜歡穿外國的名牌服裝等等。在我國,出口、消費、投資向來被看做是拉動經濟發展的三駕馬車,而這三方面都直接和對外貿易有著很大的關聯,由此可見,應該大力發展對外貿易的迫切性和必要性了。總結這30年外貿發展的歷程,我國在現階段更應該抓住更多的機遇,努力發展對外貿易和合作,為使我國盡早成為中等發達國家提供強有力的支持。
五. 外匯儲備
隨著對外開放和進出口貿易的蓬勃發展,我國外匯儲備實現由短缺到富足的歷史性轉變。 國家統計局報告說,1978年,我國外匯儲備僅1.67億美元,人均只有0.17美元。短缺是當時外匯儲備的基本特徵。 隨著我國對外經濟的發展壯大,經常項目貿易盈餘不斷積累,外匯儲備的短缺迅速成為歷史。1990年我國外匯儲備超過百億美元,1996年超過千億美元,2006年超過萬億美元,位居世界第一;2007年我國外匯儲備擴大到15282億美元。
外匯儲備的迅速增加雖然也有一些不利因素,但我個人覺得總體上來說還是利大於弊的。豐富的外匯儲備,有利於堅持改革開放,推動中國經濟持續穩定地發展,我們應該十分清醒地認識到,由於中國還是一個發展中的大國,中國經濟還面臨重重困難和亟待解決的問題。以人均吸引的外來投資和人均佔有的外匯儲備而言,中國在世界上排名都是很靠後的。雖然我們現在被稱為貿易大國,但我們還遠遠不是貿易強國。在未來相當長的一個時期,對外開放吸引外資,仍然是我們的基本國策之一。有了充裕的外匯儲備,才能夠使世界各地的外來投資者放心,才能夠吸引源源不斷的外資繼續投向我國尤其是中西部地區。有利於確保國家金融安全,防範和抵禦金融風險,根據加入WTO時所做的承諾,中國的金融服務業已經全面對外開放。這既是我國金融服務業融入全球經濟的一個機遇,同時也由於種種歷史問題的積累,我國金融業在面臨挑戰時同樣也潛藏著相當的風險。我國外匯儲備突破一萬億美元大關,充分表明我國有了充裕的國際支付能力。加上我國的外匯儲備正在逐步多元化,其中包括我國大量購買美國政府債券等等,這些都為我們防範種種不可預測的風險,重建金融系統和預防經濟危機等等,提供了有效的保護屏障。還有利於維護和鞏固中國作為大國的國際經濟地位和國際影響。外匯儲備既是一個國家財富的積累,又是一個國家綜合國力以及經濟實力和經濟地位的體現。從早期的邊境貿易流通人民幣開始,到後來的區域貿易用人民幣結算,直到今天人民幣在港澳台和世界上不少地區實際上的「自由流通」,無不是以我國有充裕的外匯儲備為前提條件的。
六. 城鎮化率
改革開放在推動經濟迅速發展的同時,使得我國城鄉二元結構發生了重大變化。國家統計局報告指出,城鎮化步伐明顯加快,基本實現了由城鄉分割向城鄉協調共同發展的轉變。 我國城鎮化水平由1978年的17.9%上升到2007年的44.9%,年均上升0.9個百分點;城鎮總人口年均增加1453萬人,鄉村總人口年均減少216萬人。 國家統計局報告說,大量鄉村人口由農村向城鎮轉移,促進了城鄉經濟的協調發展。城鎮吸納就業能力不斷增強,城鎮就業人員佔全國的比重從1978年的23.7%上升到2007年的38.1%。
城鎮化的快速推進,也是很明顯的體現在我們每個人身邊的,就本人來說,小時候也是隨父母從農村遷移到城市的,現在早已是城市居民,身邊的許多同學朋友也是這樣。城市擁有更多的就業機會,更好的基礎設施,更方便的生活條件,這是吸引人們大量湧入城市的重要原因。然而,城市化的迅速發展也給我國帶來了很多棘手的問題,例如環境質量下降、交通擁擠、居住條件差、增加就業困難、失業人數上升、犯罪率上升等,針對這些不斷產生或者不斷嚴重的問題,我國也開始實施一些切實可行的緩解措施,例如建衛星城、保護和智力城市環境等等。隨著經濟和社會的發展,以後的城鎮化率相信還是會進一步提升的,也相信國家會處理好由此派生的一系列問題。在世界范圍內,一個國家的城鎮化率往往是這個國家發達與否的重要標志之一,我國不僅要提升城鎮率,同時也要用科學發展觀來統籌全局發展,切實把我國建設為現代化的富強文明的社會主義國家。
七. 教育程度和其它社會事業
改革開放前,與經濟發展的落後相比,社會事業發展更加滯後。國家統計局報告指出,改革開放30年來,隨著我國經濟實力的不斷增強,社會事業呈現加快發展態勢,社會與經濟協調發展明顯增強。 教育普及程度接近中等收入國家平均水平。2007年,全國高等、高中、初中教育毛入學率分別達到23%、66%和98%,小學教育凈入學率達到99.5%。2007年研究與試驗發展經費支出比1995年增長9.6倍。 衛生、文化、體育事業都取得了長足發展。2007年,我國每千人口醫師數和醫院衛生院床位數達到發展中國家中等偏上水平。居民預期壽命由1981年的67.8歲提高到2005年的73歲。改革開放以來,我國運動員共獲得世界冠軍2137個,占建國以來總數的99%。
對於教育的發展我們的體會是比較多的,教育的迅速發展,能夠較快地提升我國的國民素質,1977年,我國恢復了中停已久的高考制度,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的教育事業得到了迅猛的發展,中小學和大學的數量都猛增,很多人都進入了高等學府學習,我國已經基本實現高等教育大眾化了。但這樣也給我國帶來了一些社會問題,大學擴招過急,帶來了大學生就業難的問題,這個問題幾乎年年都是社會很關注,現在的大學生到處都是,找不到工作的例子不勝枚舉,過急的擴招帶來的另一個問題就是,大學生素質有所下降,現在的很多大學生不再像80年代的學子們一樣那麼好學和有艱苦奮斗的精神,而且思想也不是那麼積極向上,有一些頹廢、荒誕的成分。針對這些現象國家也做出了許多努力,也還是有所成效的。也相信在以後的改革中,這方面會做得更好、更有進步。關於衛生、文化、體育事業的發展,成績是相當值得肯定的,在雄厚財力的支持下,相信在以後的發展中,我國一定會做的更好更到位,也能取得更大的成就,獲得更多的認可。
經濟社會的成就遠不止這些,本人也僅就最明顯的一些變化做了點簡要概述。總之,改革開放30年以來的歷史是值得肯定的,做出了相當大的成績,雖然因此也產生了一些問題,但終究是瑕不掩瑜。人民基本擺脫了貧困,國家基本擺脫了落後。民族的自豪感、民族的凝聚力都得到了空前的提升。然而,發展無止境,改革無止境。時勢不容我們逡巡不前。中國改革發展的偉大事業,需要中華民族的偉大聰明和力量。目前我國發展的道路仍然任重道遠,為了實現鄧小平同志三步走戰略中的最後一步,即在二十一世紀中葉達到發達國家水平,我們仍需繼續努力奮斗,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堅持科學發展觀,進一步堅定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的決心和信心,在新的時代條件下繼續把改革開放偉大事業推向前進。恩格斯說,社會主義「不是一種一成不變的東西,而應當和任何其他社會制度一樣,把它看成是經常變化和改革的社會」。這是科學社會主義的一條重要原理。我們堅持改革開放,完全符合科學社會主義原理的要求,也適應了社會主義制度發展的內在要求。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在改革開放中形成,在改革開放中發展。只要我們堅持改革開放,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必將會取得更大的發展和進步。
⑹ 廣東新高考,招美術生的專業基本上選物理、歷史都可以,但兩科高考試卷難易不同,直接按原始分數劃線嗎
分數線每年都是不確定的
要在成績出來以後根據成績劃線
新高考之前 文理分數線都是不一樣的
⑺ 一道浙江地理高考題!問美國五大湖的東、南岸分布有雪帶的原因是什麼該地冬季盛行什麼風向謝謝!
美國之所以東、南有雪是因為有強大的冷空和地形上無阻擋,冷空氣長驅直入,到達東海岸,甚至到達南海岸。 冬季盛行偏北風
⑻ (高中地理)指出甲乙丙丁的氣候類型圖二是哪個地方的特徵
甲是熱帶沙漠氣候,乙是熱帶草原氣候,丙是熱帶季風氣候,丁是熱帶雨林氣候
⑼ 小高考地理:為什麼降水豐富所以雪線低
雪線是融雪量與降雪量相等處,融雪量隨海拔降低而增加,降水包括降雪,所以降水量較豐富的迎風坡在更低海拔處達到平衡,雪線更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