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高考文綜地理試題
㈠ 2010新課標高考文綜地理試題評析
2010年普通高等學校招生全國統一考試
文科綜合能力測試答案
本試題卷分選擇題和非選擇題兩部分,共l4頁。時量分鍾,滿分300分。
一、選擇題:本題共35小題,每小題4分,共140分。在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
一項是符合題目要求的。
1.C 2.D 3.C 4.A 5.B
6.A 7.C 8.D 9.A 10.B
11.D 12.C 13. B 14.A 15.C
16.D 17.D 18. A 19. B 20.C
21.B 22.C 23.B 24.C 25.D
26. A 27.A 28.B 29.D 30.C
31.D 32.B 33.C 34.D 35.A
二、非選擇題:包括必考題和選考題兩部分。第36~40題為必考題,每個試題考生都必
須做答。第41~44題為選考題,考生根據要求做答:
(一)必考題(5題,共135分)
36.
(1)根據等雪期線的分布,分析沿MN一線的地形分布特點。(12分)
(2)比較甲、乙兩地雪期與降雪量的差異,並解釋原因。(6分)
甲地雪期比乙地地雪期短,原因是甲地緯度低於乙地,甲地降雪量比乙地多,主要是因為甲地比乙地距海近,水汽更為充足。
(3)分析位於丘陵區的丙地融雪侵蝕較乙地嚴重的原因。(8分)
丙地屬於丘陵地形,地勢低於乙地,融雪徑流量大於乙地;丙地比乙地更多受到人類的影響(如林地被毀,過度墾荒等)丙地更易被侵蝕。
37.
(1)據圖簡述我國桑蠶養殖業的發展特點。(8分)
答案要點一:
全國總產量增長較快:傳統主產區中,珠江三角洲發展較快,其他發展緩慢;廣西發展迅速,成為最大的桑蠶養殖省區;其餘省區(大於0.1噸)多數有發展,只有新疆減產較大。
答案要點二:東部原產量大,增長量較少,中部有明顯增長,但總產量相比不大;西部以廣西為代表增長迅速;主產區由東部轉移到西部(總產量2000年以東部最多,2007年以西部最多)。
(2)簡述廣西桑蠶業迅速發展的優勢地理條件。(6分)
(3)有人建議貴州向廣西學習,大力發展桑蠶業。你是否贊成?簡述理由。(6分)
贊成。理由:經濟較落後,耕地較少,有大量剩餘勞動力,熱量條件好等。
或不贊成,理由:地勢較高,交通不便,離市場遠,與廣西競爭處於劣勢等。
38.
(1)運用經濟學知識,分析該省煤炭行業實行重組的意義。對於材料提到的重組中存在的問題,你認為應如何解決?(14分)
提高技術水平和煤礦安全生成水平;實現規模經濟;提高資源利用率;減少稅費流失;促進產業結構調整和升級。
堅持市場原則,對資產作價進行科學評估;注重業務整合、強化安全生成管理。
(2)煤礦安全生產事故發生後,為什麼必須對相關政府官員進行行政問責?結合煤礦安全生產提出建設責任政府的建議。(12分)
39.
(1)運用哲學知識,對材料一中「經濟不景氣成就文化產業發展是一條規律」的推斷的合理性和嚴謹性作簡要評析。(12分)
文化產業的發展需要相應的條件。經濟不景氣時,經濟結構調整的壓力和人們對精神文化的需求,為文化產業發展提供了契機。美日韓的例子也說明了該推斷有一定合理性。
規律是事物的本質、必然、穩定的聯系,經驗有一定的事實基礎,但不同於規律。把有限的經驗提升為普遍的規律,是不嚴謹的。
(2)根據材料二,有人認為,從「文化搭台」到「文化唱戲」,體現了人們對文化功能認識的深化。你贊同這種看法嗎?運用文化知識簡要說明理由。(8分)
答案一:
答案二:
贊同。「文化搭台」只看到文化對經濟的服務功能,「文化唱戲」則認識到文化本身的經濟功能。文化產業的快速發展,體現了文化具有滿足人們精神需要的功能。
(3)面對激烈的國際競爭,提升我國文化產業競爭力的意義何在?請對制定文化強省(市)戰略提出方法論的建議。(6分)
40.
(1)根據材料一並結合所學知識,概括指出明清之際江南手工業發展的特點。(8分)
官營手工業衰落;家庭手工業開始面向市場;民營手工業發展迅速;資本主義性質的手工業作坊產生(出現資本主義性質的僱傭關系)。
(2)根據材料二並結合所學知識,說明l9世紀中期以前英國工業發展的階段及階段性特徵。(16分)
(3)根據材料並結合所學知識,闡述對恩格斯所說「歷史前提」的認識。(13分)
(要求:以對「歷史前提」的認識為中心;觀點明確,史論結合。)
答案略
(二)選考題(共25分)
請考生在第41、42二道地理題中任選一題做答,如果多做,則按所做的第一題計分。做答時用2B鉛筆在答題卡上把所選題目的題號塗黑。
41.(10分)
分析圖7所示島嶼成為世界著名旅遊目的地的優勢條件。
旅遊資源豐富(組合好):地處地中海的島嶼,氣候溫暖,陽光充足;有海濱浴場、海域、山地等自然旅遊資源;以及世界遺產、名勝古跡等人文旅遊資源。
交通設施完善(有機場、港口、高速公路等),通達性好。
42.(10分)自然災害與防治
分析這次地質災害發生的原因。
順向岩層因公路施工失去穩定性。「岩錨」加固使得單面山上部岩層形成整體。(降水、地震等因素導致)深處地層松軟(層面松動)使得該單面山上部山體滑落,對公路產生巨大推力,導致該公路被毀。
請考生在第43、44二道歷史題中任選—題做答,如果多做,則按所做的第一題計分。做答時用2B鉛筆在答題卡上把所選題目的題號塗黑。
43.(15分)歷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1)根據材料一、二,指出第五琦和劉晏所推行的榷鹽法的不同之處。(8分)
不同之處:第五琦:官營專賣,官府專利;強行加價。
劉晏:官督民產商銷,官商分利;設常平鹽。
(2)根據材料二,說明劉晏改革榷鹽法的意義。(7分) 高考 資 源網
促進鹽業發展;增加政府財政收入;利商,便民;有助於社會穩定。
44.(15分)20世紀的戰爭與和平
(1)根據材料並結合所學知識,概括指出遠東國際軍事法庭建立的背景;說明遠東國際軍事法庭庭長先後提出的法官座次安排的理由。(8分)
背景:日本法西斯侵略戰爭失敗;美國等盟國對日本實行佔領與管制;開始非軍事化、民主化改革。
理由:最重要國際組織的既成事實;國際慣例;法庭所在國最高軍事當局首領同意
(2)說明中國法官抗爭的原因,並加以簡要評價。(7分) 高考 資 源網
原因:中國為戰勝國,在國際反法西斯戰爭中貢獻巨大;中國未受到應有的尊重;中國法官代表民族利益
評價:抗爭關繫到中國的地位、榮譽和尊嚴。
㈡ (高考)文綜地理選擇題和大題怎樣復習啊
選擇題看的就是你的基礎能力如何,所以基礎知識要過關。要復習的話就回看你以前不會做的而老答師講評過或有詳細答案的。大題你也是要多看多做一些題目,掌握答題技巧了就容易了,還要熟悉地圖,要不然有圖出來你都不懂圖上是哪裡就沒法答咯。總的說來還是要掌握基礎的東西。
㈢ 2010高考文綜地理第八題 答案是B
8題:提供兩種方法(圖片如下,我加了數值,紅色的)
法一:熱島效應是指城市中心與城郊之間的溫差而引起的大氣運動狀況。熱島效應最強,實際就是城市中心與郊區溫差最大時,也就是圖中等值線彎曲度最大時,即8日22時左右。(此解法較適合於考場應用,速度快)
法二:等值線解法由圖中可知,等值線的等值距(溫度差)為2,所以C選項9月15時,市中心為21—23℃。郊區19—21℃,溫差最大為4℃(不能等於4);
A選項市中心為19——21℃,北郊那條線應該為17℃(因為北郊一定比市區溫度低),最大溫差6℃;
B選項市中心溫度小於15℃,北郊有最小值9℃(兩個值都不能等),溫差也為6℃,但是此時等溫線彎曲較大,B選項比A的溫差大,還是選B更好。(又回到法一了,呵呵。。)
提醒:有個別試卷,因為是標准答案沒公布前,教師做的答案,所以有試卷選C的。
標准答案是對的,選B
附:6、7題解法
6題:由圖中可知,等值線的等值距(溫度差)為2,最大取值為21——23℃(圖中B點附近),最小取值為5—7℃(如圖),得出溫差范圍14—18℃(23—5=18、21-7=14)。得出正確答案為C
7題:本題有兩種方法得出答案,一是有所學知識我們知道晝夜皆晴時,晝夜溫差大,白天因大氣對太陽輻射的削弱作用弱,氣溫相對較高,夜晚則因大氣逆輻射弱氣溫相對較低,晝夜皆陰(或者多雲)時,晝夜溫差小,白天因大氣對太陽輻射的削弱作用強,氣溫相對較低,夜晚則因大氣逆輻射強,氣溫相對較低;二是根據圖中9日9點—18點(白天時間段、晴天)的等值線相對密集,8日20點-9日9點(夜晚時間段、陰天)的等值線相對稀疏來來得出正確答案為B。
㈣ 最近幾年的文綜地理高考試題最大的問題是什麼
希望對你抄有幫助。
最近幾年襲地理考重點的有區位分析和氣候特點還有地球運動,但是最大的問題是地球運動,因為這主要考察計算和分析,而不是單純的背記,要求學生對基礎的掌握,許多人都是栽在這問題上的。回顧往年的題,能夠更好的分析出題走向。
有不明白的可以hi我,望採納。
㈤ 2010新課標高考文綜地理試題評析
.C 2.D 3.C 4.A 5.B
6.A 7.C 8.D 9.A 10.B
11.D 12.C 13. B 14.A 15.C
16.D 17.D 18. A 19. B 20.C
21.B 22.C 23.B 24.C 25.D
26. A 27.A 28.B 29.D 30.C
31.D 32.B 33.C 34.D 35.A
二、非選擇題:包括必考題和選考題兩部分。第36~40題為必考題,每個試題考生都必
須做答。第41~44題為選考題,考生根據要求做答:
(一)必考題(5題,共135分)
36.
(1)根據等雪期線的分布,分析沿MN一線的地形分布特點。(12分)
(2)比較甲、乙兩地雪期與降雪量的差異,並解釋原因。(6分)
甲地雪期比乙地地雪期短,原因是甲地緯度低於乙地,甲地降雪量比乙地多,主要是因為甲地比乙地距海近,水汽更為充足。
(3)分析位於丘陵區的丙地融雪侵蝕較乙地嚴重的原因。(8分)
丙地屬於丘陵地形,地勢低於乙地,融雪徑流量大於乙地;丙地比乙地更多受到人類的影響(如林地被毀,過度墾荒等)丙地更易被侵蝕。
37.
(1)據圖簡述我國桑蠶養殖業的發展特點。(8分)
答案要點一:
全國總產量增長較快:傳統主產區中,珠江三角洲發展較快,其他發展緩慢;廣西發展迅速,成為最大的桑蠶養殖省區;其餘省區(大於0.1噸)多數有發展,只有新疆減產較大。
答案要點二:東部原產量大,增長量較少,中部有明顯增長,但總產量相比不大;西部以廣西為代表增長迅速;主產區由東部轉移到西部(總產量2000年以東部最多,2007年以西部最多)。
(2)簡述廣西桑蠶業迅速發展的優勢地理條件。(6分)
(3)有人建議貴州向廣西學習,大力發展桑蠶業。你是否贊成?簡述理由。(6分)
贊成。理由:經濟較落後,耕地較少,有大量剩餘勞動力,熱量條件好等。
或不贊成,理由:地勢較高,交通不便,離市場遠,與廣西競爭處於劣勢等。
38.
(1)運用經濟學知識,分析該省煤炭行業實行重組的意義。對於材料提到的重組中存在的問題,你認為應如何解決?(14分)
提高技術水平和煤礦安全生成水平;實現規模經濟;提高資源利用率;減少稅費流失;促進產業結構調整和升級。
堅持市場原則,對資產作價進行科學評估;注重業務整合、強化安全生成管理。
(2)煤礦安全生產事故發生後,為什麼必須對相關政府官員進行行政問責?結合煤礦安全生產提出建設責任政府的建議。(12分)
39.
(1)運用哲學知識,對材料一中「經濟不景氣成就文化產業發展是一條規律」的推斷的合理性和嚴謹性作簡要評析。(12分)
文化產業的發展需要相應的條件。經濟不景氣時,經濟結構調整的壓力和人們對精神文化的需求,為文化產業發展提供了契機。美日韓的例子也說明了該推斷有一定合理性。
規律是事物的本質、必然、穩定的聯系,經驗有一定的事實基礎,但不同於規律。把有限的經驗提升為普遍的規律,是不嚴謹的。
(2)根據材料二,有人認為,從「文化搭台」到「文化唱戲」,體現了人們對文化功能認識的深化。你贊同這種看法嗎?運用文化知識簡要說明理由。(8分)
答案一:
答案二:
贊同。「文化搭台」只看到文化對經濟的服務功能,「文化唱戲」則認識到文化本身的經濟功能。文化產業的快速發展,體現了文化具有滿足人們精神需要的功能。
(3)面對激烈的國際競爭,提升我國文化產業競爭力的意義何在?請對制定文化強省(市)戰略提出方法論的建議。(6分)
40.
(1)根據材料一並結合所學知識,概括指出明清之際江南手工業發展的特點。(8分)
官營手工業衰落;家庭手工業開始面向市場;民營手工業發展迅速;資本主義性質的手工業作坊產生(出現資本主義性質的僱傭關系)。
(2)根據材料二並結合所學知識,說明l9世紀中期以前英國工業發展的階段及階段性特徵。(16分)
(3)根據材料並結合所學知識,闡述對恩格斯所說「歷史前提」的認識。(13分)
(要求:以對「歷史前提」的認識為中心;觀點明確,史論結合。)
答案略
(二)選考題(共25分)
請考生在第41、42二道地理題中任選一題做答,如果多做,則按所做的第一題計分。做答時用2B鉛筆在答題卡上把所選題目的題號塗黑。
41.(10分)
分析圖7所示島嶼成為世界著名旅遊目的地的優勢條件。
旅遊資源豐富(組合好):地處地中海的島嶼,氣候溫暖,陽光充足;有海濱浴場、海域、山地等自然旅遊資源;以及世界遺產、名勝古跡等人文旅遊資源。
交通設施完善(有機場、港口、高速公路等),通達性好。
42.(10分)自然災害與防治
分析這次地質災害發生的原因。
順向岩層因公路施工失去穩定性。「岩錨」加固使得單面山上部岩層形成整體。(降水、地震等因素導致)深處地層松軟(層面松動)使得該單面山上部山體滑落,對公路產生巨大推力,導致該公路被毀。
(1),解釋:北疆地區,北冰洋和大西洋的水汽均可以到達,正好北面和西面來的水汽到此迎風坡,受地形抬升影響形成降水。
大西洋水汽受西風帶影響,把遠在大西洋的降水帶過來。(到了北疆地區水也不怎麼多了,但是形成降水是沒問題的)
北冰洋地處北極周邊,受極低高壓帶影響,並受地轉偏向力影響,形成東北極風,北冰洋的水汽順此風到達北疆,同樣是迎風坡受影響地形降水。
因此,水汽來自北冰洋和大西洋。O(∩_∩)O~
(2),解釋:題干指出「18~65周歲人口為勞動力人口」,那麼18年後(即2019年),這些「0到1歲人口數量」成為勞動力人口,所以「該國勞動力人口負擔最輕」。然而這些勞動力人口到2066年後又變成了非勞動力人口了(即「勞動力人口負擔的人口」),又因為「該國從2001年起控制人口增長,使每年新生人口都為2000年新生人口的80%」,意思是說,每年新生人口都會比上一年少,這樣會造成以後的勞動力人口逐漸減少,到了2066年人口負擔最重,即這個國家以老人為主了。所以本題選A項。
㈥ 高考文綜地理試卷命題人是誰
在高考前半年(還是三個月,記不清了)就會被封閉起來,隔斷和外界的聯系,直到高考結束後。
㈦ 高考文綜地理大題怎麼規范語言答題
2017年高考地理大題答題技巧
一、影響降水的因素:
1.氣候:大氣環流(氣壓帶、風帶、季風)
2.地形:迎風坡、背風坡
3.地勢(海拔高度):降水在一定高度達最大值
4.海陸位置(距海遠近)
5.洋流(暖流:增溫增濕;寒流:降溫減濕)
6.下墊面:湖泊、河流、植被覆蓋狀況
7.人類活動;改變下墊面影響降水
二、描述河流的水文特徵:
1.流量:大小、季節變化、有無斷流(取決於降水特徵、雨水補給、河流面積大小)
2.含沙量:取決於流域的植被狀況
3.結冰期:有無、長短
4.水位:高低、變化特徵(取決於河流補給類型、水利工程、湖泊調蓄作用)
5.水能:與地形(河流落差大小,流速快慢)、氣候(降水量的多少,徑流量的大小,蒸發量的大小)有關。
三、如何描述地形特徵:
1.地形類型(平原、山地、丘陵、高原、盆地等)
2.地勢起伏狀況
3.(多種地形條件下)主要地形分布
4.(剖面圖中)重要地形剖面特徵
四、影響氣溫的因素:
1.緯度(決定因素):影響太陽高度、晝長、太陽輻射量、氣溫日較差,年較差(低緯度地區氣溫日、年較差小於高緯度地區)
2.地形(高度、地勢):陰坡、陽坡,不同海拔高度的山地、平原、谷地、盆地(如:谷地盆地地形熱量不易散失,高大地形對冬季風阻擋,同緯度山地比平原日較差、年較差小等)
3.海陸位置:海洋性強弱引起氣溫年較差變化
4.洋流(暖流:增溫增濕;寒流:降溫減濕)
5.天氣狀況(雲雨多的地方氣溫日、年較差小於雲雨少的地方)
6.下墊面:地面反射率(冰雪反射率大,氣溫低);綠地氣溫日、年較差小於裸地
7.人類活動:熱島效應、溫室效應等
五、描述河流的水系特徵:
1.長度
2.流向
3.流域面積大小
4.落差大小(水能)
5.河道曲直情況
6.支流多少
7.河流支流排列形狀(扇形、樹枝狀)
六、影響太陽輻射的因素:
1.緯度(決定正午太陽高度、晝長)
2.海拔高度(海拔高,空氣稀薄,太陽輻射強)
3.天氣狀況(晴天多,太陽輻射豐富)
4.空氣密度
七、影響雪線高低的因素:
1.降水(當地氣候特徵情況;迎風坡降水多,雪線低)
2.氣溫(陽坡雪線高於陰坡;不同緯度的溫度變化、0℃等溫線的海拔的高低)
八、影響山地垂直帶譜的因素:
1緯度:.山地所處的緯度越高,帶譜越簡單
2.海拔:山地的海拔越高,帶譜可能越復雜
3.熱量(即陽坡、陰坡):影響同一帶譜的海拔高度
九、影響城市的區位因素:
自然因素
1.地形(a.地勢平坦、土壤肥沃,便於農耕,有利於交通聯系,節約建設投資,人口集中;b.熱帶地區城市分布在高原上;c.山區城市分布在河谷、開闊的低地)
2.氣候(中低緯地區溫暖,沿海地區濕潤)
3.河流(供水、運輸功能)
4.資源條件
社會經濟因素
1.交通條件
2.政治因素
3.軍事因素
4.宗教因素
5.科技因素
6.旅遊因素
十、商業中心、商業網點形成的區位因素:
1.便利的交通條件(設立原則:交通最優<環路或市區邊緣,公路沿線>)
2.較強的商品生產能力、穩定的商品來源
3.廣闊的市場或經濟腹地(設立原則:市場最優)
十一、交通運輸線路的選線原則:
自然方面
1.地形(a.平坦:對選擇限制少;b.起伏大:若需開山、築洞、架橋,工程難度大,若沿等高線延伸,延長里程;c.河流湍急:不利航運)
2.地質(a.喀斯特地貌:防塌陷、滲漏;b.地質不穩定:加固地基、避開斷層)
3.氣候(a.公路、鐵路:防暴雨、洪澇、凍土、泥石流;b.水運、航空:防大霧、大風)
4.土地(少佔耕地,尤其是良田)
社會經濟方面
1.人口(盡量多地通過居民點、鐵路車站、碼頭等,使更多人受益。<適用於:地方公路>)
2.里程和運營時間(盡量修築橋梁、隧道,縮短里程,以節省運營時間;適當照顧沿線重要經濟點。<適用於:國道>)
3.其他(盡量遠離重要文物古跡、注意生態環境保護)
十二、交通線路修築的積極意義:
1.完善了當地的交通網路,使交通便利通達
2.加快了物資流通,促進當地經濟發展
3.政治:鞏固國防、保持穩定、促進區域繁榮
十三、工業區位因素分析:
1.地理位置
2.資源因素:原料、燃料
3.農業因素
4.交通因素(包括交通便捷程度和信息網路的通達度):便於物資、人員、信息交流
5.市場因素
6.科技因素
7.勞動力因素:勞動力價格、素質
8.歷史因素
9.政策因素:國家、地區政策扶持
10.軍事因素:國防安全需要
11.個人因素:個人偏好情感 (歸國華僑投資辦廠)
十四、工業區經濟綜合整治措施:
1.調整工業布局,發展新興工業及第三產業,改造傳統產業,保證各業平衡發展,促進經濟結構多樣化
2.因地制宜,合理開發各類資源
3.消除污染,整治美化環境;搞好區域規劃,加強生態建設
4.發展交通,完善交通網路
5.發展科技,提高生產水平,繁榮經濟社會地理
十五、農業區位因素分析:
自然因素
1.土地、地形、土壤
2.氣候:光照、熱量、降水、晝夜溫差
3.水源(灌溉水源):
社會經濟因素
1.市場
2.交通
3.國家政策
4.勞動力
5.科技:農產品保鮮、冷藏等技術的發展
6.工業基礎
十六、港口建設的區位條件:
自然條件(決定港口位置)
1.水域條件:港闊水深(等深線密集,有利於停泊靠岸避風)
2.築港條件:陸地地質穩定、地形平坦、坡度適當(有利於安排建築用地、港口設備)
社會經濟條件(影響港口興衰)
1.經濟腹地條件:經濟腹地是否廣闊、客貨流量大小、腹地經濟性質(經濟腹地的廣闊與否影響著客貨流量;客貨流量影響著港口的興衰;腹地經濟性質決定港口性質<綜合港、專業港等>)
2.城市依託(交通便利;為港口提供人力物力財力的支持)
3.政策條件:對外開放地區建成自由貿易港
十七、評價河流的航運價值:
自然條件
1.地形:平坦,流經平原,水流平緩
2.氣候:降水豐富均勻,河流流量大,季節變化小, 冰期短
3.河道:寬闊平直,水深
社會經濟條件
流域內人口多,經濟發達,聯系密集,運輸量大
十八、河流的治理原則、措施:
治理原則
上游:調洪
中游:分洪、蓄洪
下游:泄洪、束水
治理措施
上游:修水庫、植樹造林
中游:修水庫,修建分洪、蓄洪工程
下游:加固大堤,清淤疏浚河道,開挖河道
十九、河流洪澇災害的成因:
自然原因
1.水系特徵(a.流域廣,支流多;b.含沙量大;c.平原河道彎曲,水流緩慢,水流不暢。)
2.水文特徵 (a.流經濕潤地區,降水豐沛;b.幹流汛期長,水量大。)
3.氣候特徵(該年份氣候異常,流域內普降暴雨,造成洪水泛濫。)
人為原因
1.植被破壞(a.過度砍伐,植被破壞嚴重,水土流失加劇,造成流域涵養水源、調節徑流、削峰補枯能力降低;b.泥沙入江、淤積抬高河床,使河道的泄洪能力降低。)
2.圍湖造田(泥沙淤積導致湖泊萎縮,湖泊調蓄洪峰能力下降。)
二十、某地區缺水原因的分析與解決措施:
自然原因
1.氣候:降水較少或不充沛、蒸發量大、季節分配不均
2.河流:地表徑流量較少
人為原因
1.用水量大:人口稠密、工農業發達
2.利用不合理:利用率低、污染浪費嚴重
解決措施
1.開源:跨流域調水、修建水庫、沿海地區的海水淡化,以提高供水能力
2.節流:減少水污染、減少浪費、提高工農業水資源利用率、限制高耗能水工業發展、發展節水農業(如:噴灌滴灌)、制定法律法規,提高人們節水意識、實行水價調節
二十一、影響水庫壩址選擇因素:
1.壩址在河流、峽谷處或盆地、窪地的出口(口袋形區域有利於建壩:工程量小,造價低,庫區容量大)
2.選擇地質條件好的地方,避開喀斯特地貌、斷層
3.氣候水文條件:保證水量充足
4.考慮修建水庫是否需要移民,佔地搬遷情況,盡量減少淹沒居民點
二十二、水庫的作用:
1.調節氣候,改善生態環境
2.有利於發展水產養殖業
3.有利於發展旅遊業
4.具有防洪作用
5.具有發電價值
6.具有灌溉功能
7.提高航運價值
二十三、鹽場形成的區位條件:
1.氣候:氣溫高、降水少、多風、日照強:有利於蒸發
2.地形:面積廣闊的平坦海灘、淤泥質海岸
二十四、漁場形成的區位條件:
1.地形:面積廣闊的大陸架(陽光直射、光合作用強、餌料豐富)
2.溫帶海域:氣溫變化大、海水上泛
3.河口處:河流帶來豐富的營養鹽類
4.洋流:(交匯流或上升流)海水上泛,帶來海底營養鹽類,餌料豐富
二十五、衛星發射基地選址的區位條件:
自然條件
1.氣象條件:需要天氣晴朗 2.緯度:地球自轉的線速度
3.地勢:平坦開闊
人文條件
1.人口:單位面積人口密度低,地廣人稀
2.交通:交通便利
3.軍事:符合國防安全需要
二十六、隧道的選址條件:
要選擇在背斜處(a.背斜岩層向上拱起,地下水向兩側滲流,不容易發生滲漏問題;b.背斜為穹形構造,不易塌方。)
二十七、汽車站選址的區位條件:
1.路況:周圍道路寬闊 2.與市內外交通聯系 3.工程量大小
二十八、航空港選址的區位條件:
自然條件
1.地形:有平坦開闊、坡度適當的地形,以保證排水;
2.地質:有良好的地質條件
3.氣候:少雲霧。
社會經濟條件
1.交通條件:與市內有便利的交通聯系。
2.經濟:建在經濟發達的地區。
二十九、社會主義新農村的建設方向:
1.注重生態環境建設:加大綠化,有計劃退耕還林還草,改善生態環境
2.控制人口數量,提高人口素質
3.調整農村產業結構,發展多種農村經濟(發展農產品加工業、商品農業等),加大科技投入,提高農民收入。
2017年高考地理答題模板
☆如何描述地形特徵:
1.地形類型(平原、山地、丘陵、高原、盆地等)
2.地勢起伏狀況
3.(多種地形條件下)主要地形分布
4.(剖面圖中)重要地形剖面特徵
☆影響氣溫的因素:
1.緯度(決定因素):影響太陽高度、晝長、太陽輻射量、氣溫日較差,年較差(低緯度地區氣溫日、年較差小於高緯度地區)
2.地形(高度、地勢):陰坡、陽坡,不同海拔高度的山地、平原、谷地、盆地(如:谷地盆地地形熱量不易散失,高大地形對冬季風阻擋,同緯度山地比平原日較差、年較差小等)
3.海陸位置:海洋性強弱引起氣溫年較差變化
4.洋流(暖流:增溫增濕;寒流:降溫減濕)
5.天氣狀況(雲雨多的地方氣溫日、年較差小於雲雨少的地方)
6.下墊面:地面反射率(冰雪反射率大,氣溫低);綠地氣溫日、年較差小於裸地
7.人類活動:熱島效應、溫室效應等
☆影響降水的因素:
1.氣候:大氣環流(氣壓帶、風帶、季風)
2.地形:迎風坡、背風坡
3.地勢(海拔高度):降水在一定高度達最大值
4.海陸位置(距海遠近)
5.洋流(暖流:增溫增濕;寒流:降溫減濕)
6.下墊面:湖泊、河流、植被覆蓋狀況
7.人類活動;改變下墊面影響降水
☆描述河流的水文特徵:
1.流量:大小、季節變化、有無斷流(取決於降水特徵、雨水補給、河流面積大小)
2.含沙量:取決於流域的植被狀況
3.結冰期:有無、長短
4.水位:高低、變化特徵(取決於河流補給類型、水利工程、湖泊調蓄作用)
5.水能:與地形(河流落差大小,流速快慢)、氣候(降水量的多少,徑流量的大小,蒸發量的大小)有關
如何回答高考地理萬能答題技巧?
1、基本方法
仔細審清每一小題題乾的題意,明確其表示的地理內容的知識類別、時空范圍及數量特徵。針對題干,聯系地理事物的概念、分類、原理及規律,進行全面思考和綜合分析,並通過對比答案的異同,得出結論。這是選擇題最基本的方法和技巧。
選擇題一般有題乾和選項兩部分組成,第一步選細讀題乾和選項,看題干提供了什麼條件,找出題干中的「關鍵詞」和「限定詞」,排除干擾信息。第二步進行回憶聯想,聯想調動與本題有關的地理名詞、概念、原理,地理事物的名稱、分布、特徵、因果聯系等基礎知識。第三步,對選項進行綜合分析、提取有效信息、比較得出正確答案。
例題1:我國西北地區發展農業生產最重要的限制條件是( )
A.土地資源不足 B.化肥、農葯不足 C.勞動力不足 D.水資源不足
拿到此題第一步細讀題干,找出 「西北地區」、「農業生產」、「最重要」,「限制條件」四個限定詞,第二部聯想西北地區以溫帶大陸性氣候為主,氣候乾旱,沙漠廣布,農業生產類型是綠洲農業和灌溉農業為主,這兩種農業發展的前提都是有灌溉水源。第三步進行綜合分析雖然西北地區沙漠為主,土地資源比重低;另一方面勞力也不充裕,經濟條件差,購買農葯化肥的能力有限,但其「農業生產」的「最重要」的「限制條件」應該為水資源的不足,故正確答案為D。
例題2:回歸線和極圈之間現存的天然森林主要是( )
A、亞熱帶常綠闊葉林 B、亞熱帶常綠硬葉林
C、亞寒帶針葉林 D、溫帶落葉闊葉林
題干中要求是「回歸線」和「極圈」之間的「天然」森林,聯想到回歸線到極地之是的氣候類型是亞熱季風氣候、地中海氣候、溫帶季風氣候、溫帶海洋氣候、極地氣候,其對應的自然帶為亞熱帶常綠闊葉林、亞熱帶常綠硬葉林、溫帶落葉闊葉林和亞寒帶針葉林,四個答案都有可能,但仔細分析,由於人類活動,亞熱帶常綠闊葉林、亞熱帶常綠硬葉林、溫帶落葉闊葉林多為人工林,而現存的天然林,只是緯度較高的亞寒帶針葉林故選C。
2、排除法
逆向進行,從選項入手,一邊審題一邊排除,一個一個地排除掉,直至得到正確選項,看似復雜的問題會變得很簡單。
例題3:厄爾尼諾現象對氣候的影響主要有( )
A、使經過區域的氣溫低於多年平均值 B、向經過區域的大氣輸送大量熱量
C、擾亂了常規海流模式,使氣候反常 D、使全球降水總量異常增多
這是一種表述類的題目,這類題目多是敘述地理原理、特徵、分布、規律等。在敘述的時候往往敘述不全,半對半錯,具有很大的迷惑性。做這類題目的時候可以選對題干與選項進行推敲,排除表述內容不準確的與不完整的,去偽存真,得出正確答案。
厄爾尼諾現象是東太平洋水域海水升溫現象。東太平洋洋面升溫,出現上升氣流,產生暴雨和洪澇災害,秘魯等國海水中的魚類和浮游生物大量死亡,以海洋生物為食物的鳥類也大量死亡,但西太平洋對地區卻出現氣溫下降,降溫出現下沉氣流,西太平洋地區如澳大利亞、印尼、菲律賓出現了乾旱少雨的異常天氣。本題中的選項A和D 以偏概全,東太平洋海區增溫、降水多並不意味流經區域和全球水都增溫和降水。故正確項為B和C。
例題4:下列現象與城市化進程有必然關系的是( )
A、綠地面積不斷減少 B、非農業人口不斷增加
C、住房緊張與交通擁擠 D、環境污染的日趨嚴重
A、C、D三個選項是城市化過程中出現的問題,並非是城市化的必然結果,故排除。城市人口的增加,是城市化的一個重要標志,城市人口的增加必然導致非農業人口的減少。所以選擇B答案。
3、圖形與輔助線法
對於一些計算類的題目和讀圖選擇題可能其本身沒有圖形,或者圖形不能准確的表達題目的含義,我們可以畫出示意圖,或者在圖上作出一些輔助線,題目就迎刃而解了。
http://www.jy135.com/e/10035.html
㈧ 2011年高考全國二卷文綜地理部分試題及答案
絕密 啟用前
2011年普來通高等學校招生全國統自一考試(全國Ⅱ卷)(大綱版)
文科綜合地理解析
讀下圖,完成1~2題。
1.組成該山體岩石的礦物直接來自
A.地表 B.地殼上部
C. 地殼下部 D.地幔
2. 在岩石圈物質循環過程中,該山體岩石在地球表層可轉換成
A.噴出岩 B.侵入岩
C.沉積岩 D.變質岩
解讀:試題以一幅自然景觀圖為切入點,展示火山噴發的情境,著重考查岩漿來源、岩石轉化。第1題,組成該山體岩石的礦物直接來自火山噴發中的岩漿冷凝,而岩漿則來自上地幔頂部的軟流層。第2題,該山體的岩石為噴出岩,在地球表層經風化、侵蝕、搬運、沉積、固結成岩作用後,可轉化為沉積岩。
芝加哥是美國五大湖區最大的城市,其位置見下圖。1848年修通聯系密西西比河水系和五大湖的運河,隨後興建鐵路並形成以芝加哥為中心的放射狀鐵路網。這段時期,芝加哥工業主要有農產品加工、農具、交通工具等生產部門。1890年,芝加哥人口達到100萬。20世界上半葉,芝加哥發展以鋼鐵為主導的重工業,並成為20世界美國最大的鋼鐵工業基地。據此完成3~5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