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人文
1. 伊犁河谷平原的人文因素 高中地理
伊犁河谷位於中國新疆西北角(80°09′~84°56′E,42°14′~44°50′N),三面環山版,為「三山夾兩谷」權的地貌輪廓,地貌與海拔高程如表1所示。伊犁河谷東西長360 km,南北最寬處275 km,面積5.64×104 km2。氣候溫和濕潤,屬於溫帶大陸性氣候,年平均氣溫10.4 ℃,年降水量417.6 mm,山區達600 mm,是新疆最濕潤的地區,素有「中亞綠洲」、「塞外江南」的美譽。
伊犁河谷自古就是中國多民族棲息之地,先後居住過先秦時期的塞人,西漢至魏晉時期的大月氏人、烏孫人,隋唐時期的突厥人、回鶻人以及元明時期的蒙古人等。由於伊犁河谷是絲綢之路北新道的必經之地,因此,在不同的海拔和地貌部位遺留下大量不同時期的富有草原文化特色的文化遺址。
2. 高中人文地理
LZ您好
這一題您沒選的①姑且不談,④並不符合實際.或者看不出來(只有出現明顯城市空洞狀態的內大型城市才有可能容是④)
③也就是保護泉水必須要選的原因是---材料已經說了濟南的外號叫做"泉城",那麼其地理名勝自然就是"泉水"(事實也正如此,您小學有沒有學過關於"趵突泉"之類的文章?)
因此圖中被擱置廢棄的方案,均繞過了市中央泉水區.
眾所周知,泉水之所以噴發得出來,是因為其附近有地下河的緣故.如果地鐵修建的地方恰好在水脈上,那麼這個泉水的水供應來源就斷開了,原本泉水就趨於停止乾涸.
因而,將1號地鐵設在城市外圍,切斷地下河的可能性就大為下降,或者城市外圍也有其他不重要的泉水水脈,通過架設1號線我們可以知道附近地下河的整體流向(特別是有個概念叫潛水面,也就是地下水的水位),還有萬一切斷了水脈,如何進行再接回去的補救等....
所以③所言為保護泉水積累經驗是OK的.
3. 高中地理:中國東部季風區的自然條件,人文特徵及社會發展
中國東部季風區的秦嶺淮河是最重要的地理分界線,其南北兩側的氣候特徵和人文地理特點有很大差異。
4. 高中地理中人文地理包括哪些
人文地理知識分布在高一教材(必修)下冊四個單元和高二教材(限選第一冊)五個單元之中,包括農業地理、工業地理、交通運輸地理、環境地理、人口地理、城市(聚落)地理、文化地理、旅遊地理和政治地理等經濟領域和非經濟領域中的系統人文地理知識,並與自然地理基礎知識(高一教材上冊),當代中國國土整治和區域發展所面臨的重要課題(高三教材限選第二冊),共同構建了高中地理教材新的學科體系,為完成地理學科在高中學段所承擔的教育任務奠定基礎。
(一)高一教材人文地理內容
高一教材人文地理選取的內容屬於基本的人類活動范疇,即解決衣、食、住、行基本要求的活動。這部分內容在近幾年的會考中大約佔了60%。
高一地理下冊4個單元分別講述了農業和工業、城市、交通、可持續發展等內容。揭示了人類工農業生產活動與地理環境的關系;講述了聚落的形成與發展的因素、城市化所帶來的問題及解決途徑、揭示了由於自然資源分布和區域社會經濟發展的不平衡,使不同地域之間的物質和信息必須通過交通運輸、通信、商業和貿易等方式進行交流,實現互補,為完成社會的運轉、揭示了全球性環境問題的產生必將影響人類社會的可持續發展,是對人類活動和人類地理環境的雙向影響。尤其是環境問題,學生在初中里都有所接觸。
(二)高二教材人文地理內容
高二教材是在必修課的基礎上的選修課教材,側重講述人文地理的非經濟領域,該知識結構可分為五部分:即第一單元「人口與環境」講述了人口與環境的關系,突出人口地理方面的內容;第二單元「城市地域結構與規劃」,這一單元突出了城市地理知識;第三單元「文化與文化景觀」講述了各種文化事物與自然的關系,是文化地理方面的知識;第四單元「旅遊活動」闡述了旅遊活動與人類發展和地理環境的關系等旅遊地理方面的知識;第五單元「世界政治地理格局」則是從政治的角度出發對全球的經濟、技術進行分析,闡述政治地理知識。這五部分內容依次遞進,囊括了人類社會中大部分人文地理現象。此教材的目的是為了進一步提高適應現代生活的能力,拓寬人文地理知識,並加深對地理區域研究的認識,特別是中國國土整治與區域發展所面臨的問題和可能的對策。使學生們認識到,現代社會,除了經濟的增長外,人口增長模式的轉型、城市化的加快和城市合理規劃、文化和旅遊需求的增長、國力的增長和國際關系的改善,這些現已成為人們關注的焦點。
在網路找的 總結得不錯
5. 怎樣深刻理解高中人文地理
盡量建議實際。
盡量記憶各種課本語言,這就是地理語言。
充分利用圖表。
構建知識體系。
6. 高中人文地理題目
目前我國普通高中的教育體系日益在不斷完善、改革。由最初的全國各地大統一發展到文理科的出現,接著給予部分省市自主開展高中課程改革
7. 地理:高考中自然地理、人文地理和區域地理各佔多少分值給個大概的比例也行
一般來說,自然地理與人文地理是對半開的,各占約50%,不同地區的比例都會略有專不同。全國卷的人文地理屬的比例可能略大一點。
區域地理是人文地理與自然地理地綜合,這幾個部分是交錯在一起的,而不是相互獨立的部分。在高考中綜合題絕大部分都是以區域地理背景為載體來考察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的知識,個別選擇題也有涉及。
8. 怎樣學好高中人文地理
八年級上冊
第一章 中國的疆域與人口
§1.1 中國的疆域
偉大的祖國:中華人民共和國位於亞洲的版東部、太權平洋的西岸。—海陸兼備。
遼闊的疆域:陸地大國:①國土遼闊 ②陸界 ③陸上鄰國多 14個
海洋大國:①遼闊海域 ②海岸線長 ③隔海六國
最北:漠河54°N;最東:黑龍江與烏蘇里江匯合處135°E。最南:曾母暗沙4°N。最西:帕米爾高原73°E。
我國幅員遼闊,疆域廣大,陸地總面積約960萬平方千米,差不多與整個歐洲的面積相等,在世界各國中居第3位,是世界上面積較大的國家。
我國是!
9. 高中地理(人文),我過南水北調工程對輸出地輸入地的有利/不利影響
對於輸出地:使資源優勢轉化為經濟優勢
對於輸入地:緩解水資源短缺;
減少地下水開采,改善生態環境;
促進工業生產;
優化能源結構
對於輸出地與輸入地(共同的影響):
對經濟: 拉動經濟發展,促進基礎設施建設;優勢互補,提高全社會生產效率,促進南北協調發展。
對社會:增加就業機會,促進社會各項事業發展
至於不利影響:對於輸出地可能造成生態環境破壞(因為要取水嘛)
其餘的並沒什麼明顯的不利影響了
我高三的,當復習了,求採納
10. 高中地理選修3《旅遊地理》知識點
1、旅遊資來源的概念
自然界和人類自社會中凡是能夠對旅遊者產生吸引力,可以為旅遊業開發利用,並可產生經濟效益、社會效益和環境效益的各種事物和因素,統稱為旅遊資源。
2、了解旅遊資源的分類:
自然旅遊資源:地質地貌景觀、水域風光、生物景觀、天象與氣象景觀
人文旅遊資源:遺址遺跡、建築設施、旅遊商品、人文活動
3、運用資料說明旅遊資源的多樣性
(1)自然環境的地域差異
(2)歷史、文化背景和民間習俗的不同
(3)社會、經濟、文化、科技發展水平
(4)人們的旅遊動機復雜多樣
(10)高中地理人文擴展閱讀:
能源分類:
可再生能源(舉例水能、風能、生物能、潮汐能、太陽能);非可再生能源(舉例煤炭、石油、天然氣等礦物能源和核能)。
能源基地建設:
⑴面臨挑戰:①人均資源量少;②人均能源消耗量低;③單位產值能耗高;④以煤炭為主能源消費結構;⑤能源安全受到威脅。
⑵採取措施:①擴大煤炭開采量;②提高晉煤外運能力,以鐵路為主,公路為輔;③加強煤炭的加工轉換:一是建設坑口電站,變輸煤為輸電;二是發展煉焦業。
能源的綜合利用
⑴變革原因:產業結構單一、經濟效益低下、生態環境問題嚴重。
⑵變革模式:結合鐵礦、鋁土礦等資源優勢,構建三條產業鏈:煤電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