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式解讀初中地理閱讀分享
Ⅰ 《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案例式解讀的內容簡介
為了深入貫徹《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和《國務院關於當前發展學前教育的若干意見》,指導幼兒園和家庭實施科學的保育和教育,制定了《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以下簡稱《指南》)。為了真正貫徹《指南》中的要求,促進幼兒身心全面和諧發展,幼兒園園長、教師以及幼兒家長需要進行科學的解讀。《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案例式解讀選取了大量案例,與教育教學實踐有機結合,值得幼兒園園長、教師和幼兒家長研讀。
Ⅱ 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案例式解讀/大夏書系怎麼樣
挺好的
**************************************************************
如果你對這個答案有什麼疑問,請追問,
希望回答能得到您的滿意,有什麼隨時聯系!
***************************************************************
Ⅲ 哪個親推薦幾本初中歷史教師看的書,像《案例式解讀》這樣的,有教學實例進行分析的
《狀元成才路》《初中歷史思維圖解》
Ⅳ 急求地理研究性學習的案例或材料
「研究性學習」是與「接受性學習」相對的一個概念。就學生的個性發展而言,「研究性學習」與「接受性學習」這兩種學習方式都是必要的,在學生的具體活動中,兩者常常是相輔相成、結伴而行。之所以在新的課程體系中強調「研究性學習」,並不是因為「接受性學習」完全不好,而是因為過去我們過多倚重了「接受性學習」,而「研究性學習」則被完全忽略或退居邊緣。強調「研究性學習」的重要性是想找回它在課程中的應有位置。學科領域的知識可以在「研究性學習」課程中延伸、綜合、重組與提升。「研究性學習」課程中所發現的問題、所獲得的知識能力可以在學科領域的教學中拓展和加深。在一定的情況下「研究性學習」課程也可和學科教學打通使用,在學科教學中充分滲透「研究性學習」的方式。下面就以幾個案例來探討研究性學習方式在地理課堂教學中的運用。案例1:高一地理《7.4城市交通運輸》課前一周,班內學生以4—5人為一小組進行本城交通運輸的調查,調查內容包括當地交通道路的格局有什麼優點和不足;主要的交通問題是什麼。以上內容由小組內同學自行安排分工或合作進行。在實施教學過程中,老師可以通過計算機多媒體課件在屏幕上顯示出本節課的教學目標,並提出問題讓學生思考。在學習目標的指引下,結合各小組調查情況進行自主探究。在這一過程中,教師引導學生進行學習,並提供適當幫助和指導,對學生學習中遇到的問題,作個別輔導。然後各小組之間將各自學習的結果進行交流,並對有關問題展開討論。教師作為其中的一員參與交流和討論,除對交流起到組織作用外,還對學生作指導、點撥,保證交流、討論的有效進行。教師在學生交流討論的基礎上,根據前面所提出的問題,幫助學生理清知識體系。最後,教師還可以安排課後的擴展性活動:(1) 各組完成一份調研報告(2) 寫一封致全體市民的倡議信:《讓城市交通更暢通快捷》案例2: 高一地理《4.3陸地環境的組成—陸地水》在學習本節內容時,可以使用小組活動、主題辯論等教學方式,讓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學習。教師提出辯題:「水資源可以永續利用,並且是『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嗎?」。全班分兩大組,學生在閱讀教材、查閱資料、調查采訪之後,自由選擇正方和反方。每方有兩種角色供學生選擇:辯手,主要發言;策劃,搜集和製作支持本方辯手的材料。組內通過自薦和推選分配角色。課前的准備有組內分工合作完成。上課時,教師充當辯論主席。各方輪流發言用分析、講解、展示資料等方法試圖說服對方。 辯論結束後,老師進行激勵性的評價和小結,使學生理解水資源的有限性,並且鼓勵有興趣的同學撰寫小論文。案例3:高中地理選修第一冊《5.4綜合國力的競爭》運用所學地理知識解決現實生活中的問題,是地理教學的重要目標之一,也是地理學習評價的重點。在學習本節內容時,讓學生利用各種信息源(如期刊、報紙、電視、廣播、互連網)搜集資料,寫一篇「建國50多年來,我國綜合國力提高的情況。與發達國家相比,我們尚需做些什麼的小論文。」撰寫小論文的過程,就是學生搜集、整理與表達資料的過程。通過觀察學生在寫小論文過程中的完整表現,教師可以對學生在搜集、整理、分析地理信息資料的過程與能力做出較為准確的評價。評價過程中,引導學生開展自評、互評,讓學生知道自己的優缺點與不足,教師的評語應以鼓勵性的為主,以調動每個學生的學習積極性。研究性學習和學科教學是高中學習內容的兩個方面,它們具有各不相同的功能和價值,前者以獲得知識為主,後者以培養能力為主。兩者是相輔相成的關系,不能興此廢彼。開展研究性學習並不是要擯棄學科教學,相反地,研究性學習的開展對學科教學應起到良好的作用。況且,研究性學習本來就是要以學科教學為依託的,若沒有學科教學,研究性學習則成了空中樓閣。但研究性學習的開放性、自主性、探究性、實踐性的特點能改革過分注重知識傳承,強調學科體系嚴密性的偏向,加強學習內容與現代社會、學生生活之間的聯系,改革教學中過分強調接受學習、死記硬背、機械訓練的現象,倡導學生主動參與、樂於探究、勤於動手、獨立思考,培養學生搜集和處理信息、提出問題、研究問題、分析和解決問題的方法和能力以及交流與合作的能力。
Ⅳ 《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案例式解讀的介紹
《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案例式解讀1將《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以下簡稱《指南》)教育教學有機結合,與幼兒園教師的經驗、體會、摸索融會貫通,通過實踐中回應的現實問題和鮮活典型的案例,為幼兒園教師提供問題發現、問題分析和問題解決的具體場景。有助於幼兒園教師全面理解和准確把握《指南》的精神實質,切實把先進的教育理念和科學的教育方法落實到幼兒園保教工作的各個環節。
Ⅵ 初中地理的「案例式學習」
是一種素質教育模式下的教學方式和教材編寫方式,基本可以這樣理解吧。專比如以前的教材屬世界十三個分區會面面俱到,每個都要講解;現在的新課標教材則只選取其中幾個典型的、有代表性的,讓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學會從地理位置分析其他區域的基本自然和人文地理狀況。
基本這樣吧
Ⅶ 《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案例式解讀的作者簡介
管旅華,《幼兒100》雜志主編,副編審。主要研究方向為學前教育課程開發、語文教育。發表過《解決小學化的突破口是「化小學」》等論文10多篇,出版過《<雷雨>導讀》等專著4部。
Ⅷ 如何讓學生熱愛數學 案例式解讀
了解真正數學的精華!現在有的(大部分)老師教課有些問題,只顧考試分數。其實數學不應該只是做題,真正數學是一門學科,凡是學科它的精華就在於邏輯體系。而數學還是一門純邏輯學科,它的本質就是假設一些結論正確,再用邏輯推理方法推出其他定理命題。
我舉幾個例子,說說數學的邏輯,都是我的親身體驗(我這個人喜歡打字,字數比較多,有人以為我是粘貼的,但是真的是我打出來的)。
①初中我們就知道a²≥0,這個結論很常見,很顯然。你要把它記住,時時想著。最後隨著知識增加,你會發現這是整個數學體系的一個基石。在虛數(復數)中沒有這個,很多定理都不成立了。
②初中證明「三角形三條中線交於一點」,用傳統方法,不太好證。後面學了「塞瓦定理」以後發現這個結論幾乎不需要證明,很簡單。仔細一想傳統幾何和稍微高深一點的線段比例關系(賽瓦定理)有某種深刻的聯系。發現這種邏輯使我很快樂。
③x²+xy+y²這個式子,初中先知道它是個多項式,然後老師講了它始終是不小於0的。只要配方,把y²拆開成1/4y²+3/4y²,1/4y²與x²+xy結合,成了(x+1/2y)²+3/4y²,說明它說非負的。當時就覺得很有意思,但是故事還沒有結束。到大學我學了線性代數,才知道這只是個冰山一角。像這樣的每一項都是2次,只有兩個字母的其次多項式叫二次型,在所有字母不同時為0時如果它總是大於0,就叫正定二次型。解決二次型是否正定最原始的思路就是配方,就是初中講的;還有更系統方法,就是用對稱矩陣。這說明數學發展脈絡特別明確,可以看到明顯的成長痕跡,知道這痕跡使人覺得很快樂。
其實小學的東西初中回頭看也會發現很有意思的。比如「雞兔同籠」問題,本質就是一個二元一次方程組。小學叫我們用算術方法,列了幾步算式;到初中用消元法解二元一次方程。你會奇妙地發現小學列的算式就是初中解二元一次方程的加減消元的過程,這說明純代數問題(解方程)與實際問題的邏輯(算術方法的各種解釋,比如先假設都是雞,就會少…只腳)有深刻的聯系。發現這個讓人覺得很有意思。
關鍵還是自己發現,要記住每一個知識,思考它在整個數學知識網路中什麼位置,會發現很多奇妙的現象,而且成績也會很好。
Ⅸ 《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案例式解讀的目錄
第一章解讀《指南》「健康」領域
(一)身心狀況
目標1具有健康的體態
目標2情緒安定愉快
目標3具有一定的適應能力
(二)動作發展
目標1具有一定的平衡能力,動作協調、靈敏
目標2具有一定的力量和耐力
目標3手的動作靈活協調
(三)生活習慣與生活能力
目標1具有良好的生活與衛生習慣
目標2具有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
目標3具備基本的安全知識和自我保護能力
第二章解讀《指南》「語言」領域
(一)傾聽與表達
目標1認真聽並能聽懂常用語言
目標2願意講話並能清楚地表達
目標3具有文明的語言習慣
(二)閱讀與書寫准備
目標1喜歡聽故事,看圖書
目標2具有初步的閱讀理解能力
目標3具有書面表達的願望和初步技能
第三章解讀《指南》「社會」領域
(一)人際交往
目標1願意與人交往
目標2能與同伴友好相處
目標3具有自尊、自信、自主的表現
目標4關心尊重他人
(二)社會適應
目標1喜歡並適應群體生活
目標2遵守基本的行為規范
目標3具有初步的歸屬感
第四章解讀《指南》「科學」領域
(一)科學探究
目標1親近自然,喜歡探究
目標2具有初步的探究能力
目標3在探究中認識周圍事物和現象
(二)數學認知
目標1初步感知生活中數學的有用和有趣
目標2感知和理解數、量及數量關系
目標3感知形狀與空間關系
第五章解讀《指南》「藝術」領域
(一)感受與欣賞
目標1喜歡自然界與生活中美的事物
目標2喜歡欣賞多種多樣的藝術形式和作品
(二)表現與創造
目標1喜歡進行藝術活動並大膽表現
目標2具有初步的藝術表現與創造能力
參考資料
附:自我測評表
後記